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科研课题研究的步骤

科研课题研究的步骤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30 15:46: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研课题研究的步骤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科研课题研究的步骤

篇(1)

一、什么是体育科研课题

体育科研课题是把体育学科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科研课题的研究应有以下几个实施过程:1.科研课题立项;2.成立科研课题组;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4.课题论证评价;5.结题验收。

二、怎样选好科研课题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教育研究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中需要研究问题很多,但并非每个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因此,如何选好科研课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遴选。

1.课题必须具有实用性

课题的意义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着选题的方向。因此,选题要从当前体育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要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我们在衡量选定课题有无使用价值时,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所选择的课题是否符合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二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体育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体育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体育教育理论体系进行的专门研究。作为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主要关注的是前一方面问题。

2.课题必须具有科学性

课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选题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这是选题的实践基础;其次,还要以体育教育的基本科学原理为依据,这是选题的理论基础。选题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为了保证选题具有科学性,必须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充分论证。

3.课题必须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所选定的课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清,范围明,宜小不宜大。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而且不易操作。

4.课题要有独创性

要做到选题新颖具有独创性,就要把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体育学科取得的实践成果和体育科学理论基础上。我们应该看到,科学上的任何成果,都是科学工作者在前人工作成就的基础上一步步取得的。因此,在选题时,要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弄清所要研究的课题,目前在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要知道是否有人已经或者正在研究类似的问题。这样才会使选题具有独创性,我们才不至于作无用功。

三、成立科研课题组

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靠一两个人的"单枪匹马"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此,一般课题组最好由4人以上组成,要选出一名业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教师来担任课题组组长。在选拔课题组成员时,应尽量考虑到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必要时还可以跨学科或聘请一些在这一研究领域具有权威性的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来担任课题组的组长或顾问,从而提高课题研究成果的权威性。由于各校体育教师相对较少,也可以采取几所学校联合或把一个地区的优秀人才集中起来,组成课题组。这样既可以保证课题组成员结构的合理性,又解决了学校体育教师少、不利于开展课题研究的难题。

四、如何设计科研课题方案

一项科研课题,经过选题和必要的论证之后,就可以着手设计课题方案了。课题方案是对研究问题的提出、课题解义、课题研究假设、课题的实施步骤等诸多方面问题进行整体的设计,这样可使操作做到心中有数,按计划进行课题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教育科研始于问题,某个科研课题总是为解决某个问题或某类教育教学的问题而设立。要把问题的来源交代清楚,把实施课题的意义阐述透彻,把课题的创新程度表述明白。此外,还要说明一下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明确该课题研究领域所面对的问题状态。

2.课题释义

课题释义是要求阐明课题的含义,是对"是什么"的回答。对于这个问题,既要从理论上溯源,又要做到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所谓内涵,是指这个课题的内容是什么,有哪些要素;所谓外延,是指这个课题的范围有多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个科研课题总要有所创新,总要有一些新的内涵,所以尽管有很多课题是用一些普通的词汇来表达,但决非是不证自明的普通概念,都需要课题研究者给以释义。

3.课题研究假设和课题目标

假设是以一定的理论和事实为依据,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某种带有推测和假定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结论,是对某种尚待建立的变量关系的推测。有些课题方案,用课题目标的方式来表达研究假设的结论内容,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常见的表达方式。

4.科研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个科研课题的完成是从理论构想到科研实践逐步完善的过程。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是一个从准备到操作、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全局的实施过程。

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完成后,并不表明就可完全照本实施了。随着课题研究的展开,还会不断地出现一些新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实施方案进行补充和调整,使其不断完善。

五、课题论证评价体系

一个课题研究进行得如何,有没有得到课题假设和结论,有没有达到课题目标,要通过论证评价来检验。课题论证评价体系是根据课题目标和操作定义,由课题研究者制定的具体检验指标。这些指标是对应课题目标和操作定义的,完成了这些指标,就可以认为已达到了课题目标。一个好的论证评价体系,要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本身要有较好的客观性,指标和课题目标要有较好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够获得正确的结论。

篇(2)

抓好课题过程管理与控制

档案科研课题立项后?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加强管理是确保课题研究质量的关键,基层档案科研课题过程管理根据课题申报渠道的不同分别由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本行政区域相关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加强课题过程管理与控制,严格检查督促课题执行情况:

一是科研管理部门应建立科研课题定期检查督促机制,按合同书规定的研究进度和阶段性指标对课题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年度评估,检查督促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只停留于下发文件和收取上报文件归档,应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每个档案科研项目第一线,详细了解每一项课题的研究进度和完成情况?熏认真检查原始记录,严防弄虚作假。通过检查,督促课题承担单位按计划按时开展课题研究,对检查中发现未按计划开展研究的课题负责人提出警告?熏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是课题检查督促应邀请有关专家参加。有关专家在检查过程中,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指导,使课题研究人员能及时听取建设性意见,在专家指导下对研究中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内容等出现的偏差和问题及时修正和调整。

三是档案科研管理部门应建立科研经费动态管理制度,对科研经费实行分期拨款阶段控制。根据定期检查督促和年度评估结果,结合课题完成质量情况,实际核销经费支出,分期下达课题经费,对课题立项后半年内未启动的课题、对一年内无实质进展的课题、对即将超过期限又无法完成的课题终止研究工作,收回课题经费,使经费管理成为课题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抓好档案科研课题选题

选择和确定课题题目是进行档案科研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它决定研究者研究的方向、目标与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确定一个适宜的、有意义的题目,对顺利完成研究,推动实际工作和学术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基层档案科研选题,应注重以下“五性”:

现实性:选择的课题要从当前基层档案工作发展实际出发,针对性强,选取有代表性的,被普遍关注、争论较大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选择的《地市级综合档案馆档案接收与鉴定工作研究》课题,在档案鉴定工作成为迫切需要的现实需求下开展,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推广意义。

价值性:科研成果要求具备一定的学术或应用价值。基层档案科研与其他研究机构不同,高校等研究机构选择课题有的很强调学术价值,而基层档案身处档案工作一线,其研究优势在于利用工作实践研究实际工作性课题,强调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强调研究成果对实际工作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可行性:基层档案科研项目应具有现实可能性,研究的问题是能被研究或通过研究能实现的。要求对研究项目的必要性、内容和预期目标进行分析论证证明其可行,同时要求具备研究必要的、可行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研究对象、理论准备、一定的实验或实践方法与步骤等主观和客观条件。

创新性:在基层档案科研中,相对同行而言,研究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研究成果在本研究领域内具有与前人或别人不同的见解,研究具有新意和时代感,研究不步人后尘、不是重复性研究。通过研究一方面可实现理论上的创新,提出一种新理论、新观念,在档案学术研究上有新突破;另一方面可实现实践上的创新,提出一种新技术、新方法,对档案工作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基础性:基层档案科研选择的研究课题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保证在一定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开展课题研究。如,具备一定实践工作基础,本单位在课题提出以前针对该项目研究已经做了一些工作,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或具备一定理论研究基础,课题组研究人员已对该项目研究有过初步研究,发表过相关文章。或对项目研究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并掌握课题有关的材料。

抓好档案科研外援力量引进

基层档案部门开展科研工作具有占有研究素材的优势,工作实践和经验素材丰富,但其中一个很大的困难是科研经验不足,理论知识不够,积极引进外援,能够有效克服这一难题,并增强其科研实力。基层档案部门在结合实际情况申报某项科研课题时,应考虑引进档案科研方面的专家、学者作为课题组成员或顾问,可以是有关高等院校在该课题研究领域有专门研究的学者,也可以是上级管理部门或兄弟单位的有关专家,通过他们学术和理论上的正确引导,避免项目研究走不必要的弯路。同时最好能让其在课题研究中蹲点,在科研方法、理论、科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引领基层档案部门,给予基层档案部门科研直接、切实的帮助。

抓好课题组自身建设

首先,在课题立项时及时成立课题组。课题组组成人员应由相关负责人、业务工作人员共同组成,避免单兵作战,根据课题需要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进行分工,协作开展科研,形成课题研究整体优势。必要时建立子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由有关科室分别承担由内容分解的子课题,在总课题组的统一指导下,子课题组相互支持,密切协作,有效提高课题研究运行质量。

其次,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基层档案部门应提高对档案科研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倾斜,满足课题组人员研究需要,在确保研究时间、协调科研与业务工作矛盾、调配科研协作人员、配合调研工作、开展课题实践、使用与投入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重视,尤其在科研工作的基础条件上如科研信息、资料的建设上加大投入。基层档案部门从事具体工作多,接触科研前沿信息少,订阅和了解国内外报刊少。基层档案部门领导应重视科研信息、资料的建设工作,扩大国内外档案报刊的订阅范围,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各级国家图书馆、资料馆等方式,加强对科研课题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强化研究过程的自我管理,建立课题组研究活动机制,切实按照合同要求落实课题研究。基层档案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科研制度,制订有关课题组学习研讨制度、工作制度、奖惩制度等,对课题研究的实施、奖惩措施等做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确保科研工作有序进行。并定期召开课题协作会议,基层档案科研项目一般由多个科室、多名档案工作人员联合攻关,历时较长多在一年以上,这个过程中应加强科研协作的组织管理,定期就研究工作和研究中的问题进行协调、协作,对课题分工协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协商解决,使科研计划顺利进行。

第四,组织或参加课题研究的有关会议。受工作范围限制,基层档案部门科研接触面比较窄,可以组织本单位以外的更大范围的专门针对课题研究的学术会议、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听取有关专家、学者、同行对研究课题的做法与观点。可以定期组织本单位课题研究专题和阶段成果研讨会、碰头会,对课题研究的方案、调研情况、实验情况、实践工作开展情况、取得阶段性进展和成果情况、课题研究中的疑难问题等进行研讨,使课题组成员对研讨、碰头的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并邀请课题组有关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和总结评价,使研讨为课题研究的每一步进展提供依据。

第五,鼓励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任务分工、安排,在研究过程中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在档案报刊上发表相关文章、撰写实验报告、研究活动分析报告、调研报告、实践工作总结等,为课题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第六,重视科研骨干力量的培养和使用。在基层档案科研工作中,鼓励单位档案工作人员参加课题组承担科研任务,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学术活动、培训、参观考察、汇报交流等,开阔课题组成员科学视野,活跃学术思想,改善学术氛围,使基层档案工作中的业务骨干在科研实践中锻炼成长,将档案工作中的业务骨干培养成为档案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提高基层档案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研究力量和研究水平。同时,加强科研骨干的使用,依据其业务工作优势吸纳为不同课题组成员分别承担相应研究任务,充分发挥其作用。

抓好档案科研后续工作

首先应重视档案科研成果推广运用。科研课题可以按不同标准分成不同种类,按研究目的和功能不同可以把研究课题分为基础性、应用性和开发性课题。档案科研课题也可以分为这三种类型,其中,除基础性研究课题为理论性研究课题外,应用性和开发性课题的研究直接目的是解决具体、实际的问题,应提出针对性、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基层档案科研常常选择的是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的应用性和开发性课题,这种课题研究本身的性质要求课题在完成结题程序后应通过成果推广运用实践课题成果。同时,档案科研成果推广运用是档案科研工作的重要程序和过程,通过成果推广运用才能最终实现研究目的和研究成果价值。基层档案科研成果不能研究结束就束之高阁,应重视课题成果的认可、转化和推广,通过成果推广运用发挥课题研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尽快转化,使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基层档案工作、提高档案工作质量的直接动力。

篇(3)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自己提出的课题得到上级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课题实施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课题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新知,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学者文翁说过,“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探索的途径。课题开报告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避免发生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开题论证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篇(4)

一、拓宽教育视野,增强科研意识

教育科研要求在现今的教育思思、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教育规律。作为校长要努力增强科研意识,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学校的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带头人,应该开阔视野,树立科研兴校的观念,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校长除了学习,多和其它学校交流,多关注教育前沿进展以外,还要亲自参加课题研究,以此锻炼科研能力,并对课题研究进展进行跟踪。

二、掌握教改动态,明确课题目标

学校要成立教科室,建立一支教育科研队伍。同时成立一个课题研究核心组。因为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工作的核心,没有课题,学校科研就成为一句空谈。从长远看,学校难以形成特色。校长与教科室一起确定选题原则:要以应用研究为主。课题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符合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在研究内容上,课题针对学校改革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对实际教学作出指导。在研究方法上,以教师为主,紧密结合实际工作,从而将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实践,增加科研的实效性。校长要着力抓好对学校改革和发展具有支柱作用的重点龙头课题,组织更多的教师参与,从多层面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

三、加大科研课题的管理力度

校长需要建立亲自挂帅的科研指挥系统,选拔有科研能力,勤奋、好学,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学骨干教师充实学校科研核心组。指导教师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层次上进行立体式的科研课题研究。科研工作实行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区级以上课题可以由教科室组织实验工作,校级课题由课题组长主持实验工作。学校领导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共同搞科研。各课题组要在教科室的指导下,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全方位地进行创新教育的改革实验。

四、重视科研队伍建设

校长要转变管理职能,一切为师生的发展服务。建立以人为本,以发现人、培养人、发展人为目的的管理机制,为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学校确立教育科研总体发展目标,就是要增强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实现教师队伍类型的转变,所有干部、教师都应该成为研究型的干部和教师,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教育科研队伍建设要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以点带面,激发广大干部、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动、组织和指导干部与教师在科研实践中学会科研、掌握基本的科研知识及方法,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和效果。

五、注重教育科研的效益

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典型性、效益性、现实性、创新性、群众性等方面。其中的效益性是指某一项科研成果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效益;而骄人性则指科研成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容易为广大教师接受和采用。校长要对教育科研活动进行及时的总结。通过总结,提炼教育科研经验、教训,使其上升到理论高度,再反过来指导实践。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推广先进的教育科研经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重视推广,才能使教育科研成果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六、 适时地推广教师的教研成果

校长要适时地做好教师教研成果的推广和使用。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教师教育研究成果思想、方法、内容在学校内应用,使其为其他教师所接受,并经理解、内化和改造转化为教育效益。

1. 摒弃急功近利的成果效益观

不正确的观念阻碍了教育研究成果推广和使用的进程,在许多学校管理者眼中,教育研究成果应该直接转化为教育效益,这种急功近利的观念必然会妨碍教育研究成果的发挥。实际上,教育活动是对人的活动,这一性质决定了教育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效益是需要一定的周期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对一项教育研究活动的成果进行结论性的判定。因此,校长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成果效益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教育研究成果。

2. 促进教育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使用

教育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使用,既需要成果生产者的“生产和供应”,也需要成果应用者的积极响应,做到供需结合。一方面,要立足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现实问题,生产出“有的放矢”的大量研究成果以供使用;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研究素养,增强科研成果的可信度和可实践度,使得教育研究成果能够经受得起教学实践的检验。

篇(5)

摘 要:对体育信息的定题服务研究进行综述。探讨有关定题服务的现状、定义、方法、意义、质量要求等,同时对如何开展定题服务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育信息;定题服务;综述

中图分类号:CS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2―0174―03

体育信息的定题服务是参考咨询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情报服务中一项针对性、及时性和连续性很强的较高层次的服务方式。定题服务就是针对某一特定课题的需要和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由情报人员以文献跟踪服务的方式,主动、持续、系统地向相关课题研究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情报资料,是一种单向主动的信息服务方式。目前在全国体育院校中已广泛开展不同层次的体育信息定题服务。

1 体育信息定题服务的内容综述

1.1 体育信息定题服务的现状 我国的体育信息工作起源于情报翻译。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就开展了体育信息的研究工作,由于过去大多以翻译国外文献为其主要内容,所以一直称之为体育情报工作。同时,也提出了定题服务这一概念,但真正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则是在80年代以后。首先,主要是介绍国外定题服务的情况,有关的研究论文多为前苏联、日本等国的论文翻译。此时,有些研究者提出了“进行科研项目的情报服务”和“选择性报导系统”等服务方式,这些对完善与改进我国的定题服务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得后来发展成熟的定题服务工作大都包含了这两种服务方式。其次,还出现了介绍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开展定题服务工作的论文。体育信息情报工作也比较多地收集国外信息、引进翻译国外文献、并在编辑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为我所用的体育情报。随后,我国体育信息界紧密结合体育运动实践的需要,为备战国内、国际大型运动会,开展了大量的、高水平的信息研究与定题服务工作,同时加强二次、三次文献处理和应用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体育运动实践中的问题,逐渐改变了过去比较单一的进行文献翻译的状况。在应用理论的研究上,由于大部分研究者都亲身参与了此工作实践,因而研究工作更具有实践性和专业性。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系统论、信息论等思想的渗入,使得研究视野得以开阔,理论层次上有所提高。

1.2 定题服务的定义及意义 定题服务是指针对研究人员各自的研究课题,情报服务单位定期将检索到的最新文献信息提供给研究人员,使他们得以随时了解学科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掌握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献。这一定义提出了定题服务的主体、客体以及服务方式与目的。从此定义的内涵与外延出发,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各种新的服务模式,使得定题服务成为一个高层次的情报服务。

定题服务能为科研立项、成果查新、训练技术提供有力论证,尽快满足竞技体育训练的需要和提高体育科研水平,促进我国体育科研与训练的发展,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发挥重要作用。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充分发挥各体育院校馆藏文献信息的作用,拓宽文献信息服务的范围。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情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

2 体育信息定题服务的研究

体育院校图书馆要针对本校教学、训练、科研工作的现状,充分发挥其各项职能,就必须切实改变过去那种对读者提出的某些索取文献资料的需求;切实改变小范围或某一方面的定题服务方式,既能满足科研、训练工作,也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真正体显出体育院校图书情报定题服务的特点。

2.1 定屑服务的特点及方法、步骤 定题服务具有“主动性”。情报人员深入实际,主动了解教学及科研进展情况,选择服务课题,主动与教学及科研人员沟通,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主动收集调研文献、情报动态,编制专题文摘、索引,以及专题综述、述评、专题参考资料;主动向教学科研人员提供相关课题研究所需的新资料通报。定题服务具有“针对性”。从选题到调研以至文献服务,都体现了很强的针对性。始终围绕课题范围,收集、查找和编制资料,针对课题需求,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到底。定题服务具有“及时性”。及时地将最新情报提供给用户,然后根据情报需求的变化、情报服务的效果反馈给情报人员,以便不断改进服务。定题服务具有“持续性”。要在一段时间内用跟踪课题研究全过程的方式不断进行。自始至终、连续不断地提供文献资料服务,才能满足课题研究不断深化的情报需求。定题服务具有“广泛性”。即在定题条件下的多向主动传递,形成多层次服务的格局,在形式上灵活多样,不拘泥某一固定的情报服务模式,有题录、文摘、索引等。定题服务具有“时效性”。不仅能有目的地广泛开展文献情报源,更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的学术性作用。

方法:1)情报超前提供法。一是提供的内容要超前。必须提供最新发表和出版的反映学科前沿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的理论与发现,必须是真正切合课题需要的代表学科最高水平与发展方向的图书情报。二是提供的时间要超前,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情报人员要潜心研究课题研究者的潜在需求,充分挖掘现有馆藏的潜在价值,真正让图书馆情报服务工作走在课题研究者提出文献情报需求的前头。2)直接对话调研法。就是情报人员直接向科研者了解其课题的背景和内容,针对其需求搜集文献,了解其课题关键,所需资料类型等。然后,检索与其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提供给用户,使科研人员在课题方案论证阶段就占有充分的主动性。3)集中分散检索法。集中检索是定期全面检索。根据课题的综合要求,确定多个主题词或关键词,大范围地进行追溯检索;分散检索也称随机检索,即在日常的阅读检索过程中,留心与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对重要的主题词长期跟踪检索。4)情报提供反馈法。定题服务本身就是能经常与情报用户保持一种情报提供与反馈的关系。一种是情报人员对有关学科内容,系统地积累二次文献,粗略认定后,先交与课题人员选择。然后反馈给情报人员,作为检索一次文献的重点。另一种是课题人员把自己掌握的文献情报信息提供给情报人员,情报人虽去索取一次文献,然后反馈给课题人员。这种情报选择与反馈的交替进行,加强了情报的主动传递。5)情报行为渗透法。情报人员的活动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始终,情报人员的行为全方位地渗透到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这样可促进科研人员思维敏捷,且在获得丰富的素材后,产生深刻的理性提纯一情报研究分析报告,反过来服务于科研。

步骤:1)建立联系点,即联系定题服务的对象。2)选择课题,即选择课题的要求、条件。3)调查研究,制定服务计划。4)围绕课题广泛收集和筛选资料,编制二、三次文献。5)提供用户所需资料,并收集反馈意见。6)手检与机检相配合。7)请专家及时指导,使课题情报服务更有权威性。8)情报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各部门、各工作人虽之间要齐心协力、互相配合。

2.2 定题服务的质量要求 定题服务实质上是一种情报分析和文献研究的综合性体育科研工作。在服务质量上要保证情报资料的时效性、准确性、连续性、完整性。否则实现不了有效服务。时效性即传递情报的速度快、效能发挥充分。准确性即所提供的情报内容真实可靠。连续性即供给用户的情报资料连续不断。完整性即提供给用户的文献资料尽可能完整、全面。

定题服务是一项内容较多的综合工作。必须在情报服务工作理论指导下形成一定的服务体系和管理规则,在实践中使其内容得以完善。

2.3 根据不同对象、不同课题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定题服务 我们结合以上的定题服务理论并应用到体育信息的定题服务实践中。体育院校的教学和科研人员的课题研究较纷繁复杂。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专业分工愈来愈细,科研课题也日趋专深,除增强传统体育专业的实力外,还增设新的专业,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增设了体育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运动心理学方向)、英语专业(国际体育)、表演专业(体育表演艺术)等,这就使得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日益专深广泛。为便利读者与科研人员的文献信息需求,解决科研中的具体问题,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图书馆设立了情报信息室、电子检索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等,专为教学、训练、科研人员读者提供信息服务。而且图书馆信息工作人员还深入课题组,主动了解、全面掌握科研课题实施计划,进展速度,轻重缓急,从而主动搜集、加工最新文献信息,使信息提供与教学、训练、科研同步。例如北体大每年都有本科生、研究生等撰写毕业论文。本科生的论文主要是掌握科研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他们所需的文献资料在内容上不是很深,对他们的服务大部分只需给予检索途径、方法以及检索工具的指导。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所进行的定题服务有它自身的特点,研究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对文献情报的需求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开题前的选题阶段。毕业课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毕业成绩与学位的获得,对研究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这个阶段是帮助他们“选题”的服务。要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明确他们选择的课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深度、发展动态、研究成果,确定是否有研究价值等关键性问题,避免在选题上走弯路。第二阶段是“定题跟踪”的服务。可由研究生本人出面与情报人员取得联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服务方式及检索策略。例如,一研究生计划撰写毕业论文《运动员内隐自信的探索》,我们根据上述二个信息服务阶段对其进行“定题跟踪”服务。在选题阶段,首先利用中、外文期刊目录对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回溯检索,我们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过虑、整合,提供有价值的二、三次文献以供研究者参考。待题目确定后,课题研究便进入文献资料收集阶段。该阶段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可以说贯彻于课题研究的始终。我们开始收集文献资料,在收集过程中不仅要求一定的查全率,而且还要求一定的查准宰,对所收集的文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鉴别其是否可靠、新颖、实用、典型;还要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出可用信息,定期或不定期的给研究者补充和提供新的资料。既要跟踪信息,也要跟踪用户,及时将新信息、新需求反馈给服务系统中枢,力求服务系统化。直到研究者圆满完成毕业论文。该阶段所提供的智能化、知识化的服务也是人脑与电脑结合的系统服务。而且,该论文参加了2004年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井获得三等奖。

2.4 配合课题进展,掘供对口服务 不同的科研课题对文献资料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要做到文献需求和文献提供同步发展,必须根据课题进展和读者的需求来决定。有的研究课题自始至终都需要提供服务,情报人员就应制定计划,投入较大的精力,有步骤地根据课题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文献信息,并负责到底。如北体大有几位教师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计划撰写《体育英汉词典》一书。我们对这个课题反复调查,弄清课题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文献需求量很大。根据几位教师的要求,在其课题构思阶段,我们分工各专业的新旧词汇查找、对比、筛选,查找一切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将其收集起来,对照原文,经专家鉴别取舍,将切题的文献集中起来提供给科研人员。并随着课题的进展,不断补充资料。同时注意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及时报导类似课题的最新词汇,以保证科研人员知彼知己,直到课题最后完成。有的科研课题是阶段性地需要文献服务,当他们获得足够的文献信息后,就不再有太多的要求。这种类型的课题,则宜采取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提供的方法。如我校每年都有毕业班的学生到各大专院校及中学进行体育教学实习。为此,我们集中力量提供尽可能齐全、多样的各专业型和普及型参考资料及教案,使他们在体育教学实习中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读者对所提供的文献信息的评价,是对信息情报人员服务质量的一种反馈。在定题服务过程中,信息情报人员要与读者紧密联系,保持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经常了解读者对服务效果的评价,及时修正服务方案,增强文献信息服务的有效性。

3 小结及建议

体育信息定题服务是读者服务活动中最有效的方式。但这种工作既需要信息人员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优良对口的知识结构,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此,搞好定题服务的关键是改进服务方法和手段,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文献信息检索系统。1)开展定题服务工作必须实现多方面的协调配合。即体育院校图书馆情报部门与各教研室、科研处、研究生部之间,图书馆内部各部室之间以及定题服务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逐步形成一个有专人联系、负责,相互沟通,及时反馈的网络信息系统。2)开展定题服务,要正确处理好文献检索服务、情报咨询及情报调研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及整体的协调与配合。建立和完善咨询机构和咨询队伍。3)做好定题服务超前情报服务工作。重视调查研究,提供预测性情报,搜集和整理各种情报源,提出可行性调研报告。4)提高定题服务的质量,应采取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方式,确保服务工作的质量和连续性。除了情报人员积极配合和努力创造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从而逐步提高服务水平,使情报服务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5)定题服务是一项以情报职能为主、传递功能为辅的综合。图书情报人员要不断提高体育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水平,以逐渐增加科研人员对其的信任度。6)除此之外,体育院校图书馆的定题服务还要加强与校外、社会的联系。一方面,可以把社会上需要解决的科研难题,需要开发的体育项目以及攻关项目等信息引进学校,传递给校内有关科研人员;另一方面又可扩大服务范围,把科研成果及时输送给社会,使信息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通过对社会的这种有偿服务,还可提高图书馆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智武.运用定制服务方式改进和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定题服务[J].图书馆建设,2003(2).

[2]符一欧.网络环境下的定题服务研究[J].现代情报,2003(8).

[3]任燕燕.高校图书情报定题服务新探[J].图书情报知识,2003(2).

[4]刘菲.我国体育信息研究工作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11).

[1]李铭珊.科研单位的定题服务工作[J].现代情报,1995(8).

篇(6)

近几年来,笔者从事区域教科研课题管理实践,结合区域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就中小幼教师课题研究如何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谈一点思考与看法。

一、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检视

从区域各级各类“十一五”课题结题情况看,我们发现,中小幼教师承担的课题,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课题极少,许多课题研究成果因价值不大而缺乏推广意义;也有一些课题因缺乏研究成果而结不了题,课题研究最终不了了之。在2012-2013学年本区域开展的课题调研工作中,我们发现,中小幼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课题选择不当。教师在课题选题时考虑不够慎重和周密。选题不切自身实际,课题研究范围太大或太窄,研究力量不足,研究难度较大;或研究起点太低,重复别人走过的路,难以取得真正的研究成果;或把教育教学工作内容或经验当作研究内容,缺乏研究的价值。选题不当实属课题研究的“胎里毛病”,直接影响到课题研究的质量,甚至课题的生命。

二是实施过程缺失。一些课题承担者由于缺乏科研意识,在课题立项后因忙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而淡忘课题研究,或没有按照研究设计方案所规定的内容、时间、方法和程序展开研究;没有(或不会)正确使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开展好各种研究活动,没有对研究对象采用相应的行为措施,也没有观察、测定、记录研究对象的反应,缺少有价值的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这样的课题即使能通过结题,其课题研究也属于假研究。

三是缺少专业引领。许多课题研究的承担者喜欢孤军奋战,很少做文献研究,不重视理论学习,缺乏与教研、科研部门的专家沟通,在开题论证、研究实施、整理结果等研究环节,没有取得专家指导;只埋头实践,不善于反思,缺乏应有的专题研讨与学习交流;或闭门造车,不会总结经验与诊断分析,最终陷入迷茫,致使课题做不下去。

四是研究成果单一。目前,课题研究成果单一化、功利化倾向依然存在,教师课题研究往往会陷入从文本到文本,脱离自身实践的泥淖。不少课题结题时只呈现文本形式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缺乏相关实践形态研究成果的支撑与佐证。一些课题研究成果(结论),并非建立在对研究所收集的事实材料的客观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基础上,也没有经过严谨、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论证,而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夸夸其谈,或参考他人研究成果,引申扩大,拼凑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这样的课题即使结了题,也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可言。

毋庸讳言,目前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确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如片面强调课题研究的学术性与理论性,以及把课题研究作为职称评定与业务晋升的阶梯,当作学校的“门面”与“招牌”等“功利”思想,导致课题研究目的不明,目标定位不当。应该说,课题研究让许多普通教师遭遇了困难与尴尬。

二、“三真”:提升课题研究品质的应然追求

有效解决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必须将“改进实践”作为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引导教师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研究,争取“真”成果,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改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师生成长。

(一)要研究的是“真”问题

课题即问题。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必须研究具有研究价值的客观存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在课题研究正式实施之前,研究者必须认真重视开题论证活动,修正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启动准备工作。

1.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促进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促进师生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善于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教育教学实践本身亟待解决的问题里,在教育教学的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或背离中,从教育教学理论文献中发现的空白与矛盾点,从教育教学内部及其与外部(家长、社会、行政等)的矛盾处,精心选择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通意义和研究价值的“真”问题,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与研究水平,找准一个突破口或切入点,确立一项适合自己的好课题。

2.切实加强文献研究。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需要占有广泛而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相关信息。因此,研究者必须进行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文献研究。在课题立项前后,研究者必须加深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了解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该课题或类似项目的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该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以帮助研究者正确认识“自己研究的是不是‘真’问题”,以避免研究起点过低,进行重复无效劳动,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

3.虚心接受专家论证。有专家参与的课题开题论证十分重要,能帮助课题承担者认清自己研究的问题到底有多“真”。开题论证重点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论证研究目标,确认课题研究范围的广度与研究者研究水平的程度,使研究者能知彼知己;二是论证研究内容,关注研究内容是否紧扣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是否整体完备,表述清楚,各子课题是否相对独立、难易均衡。三是论证实施步骤,使课题组成员统一思想,全面了解、认识课题,明确各自任务和具体做法。接受专家论证指导,能使课题组成员学会与专家沟通、对话,提升课题研究层次与境界。

(二)要展开的是“真”研究

要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必须进行真研究、真实践。教师开展真研究,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课题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立足教育教学现场,遵循课题研究的程序与方法。笔者以为以下三个方面对提升课题研究品质至关重要。

1.精心设计研究方案。有了精心设计的课题研究方案,才能有“真”研究的展开,才有取得“真”成果的可能。课题组必须认真吸收相关专家论证意见,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如课题名称表述、研究目标定位、研究内容分解、研究方法选择、研究任务落实与实施步骤调整等等。如果发现所研究的问题失了“真”,有必要向上级课题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更改课题名称。一个科学合理的课题研究方案,能使后续研究有目的、有步骤地展开,有效降低研究方向与方法上的失误。

2.立足教育教学现场。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必须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发挥其“改进实践”的价值。课题研究要立足教育教学现场,必须重视对实践现状的调查研究,正确运用问卷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了解问题(事实情况或现状),分析事实,认真研究,得出结论,证实这种问题,以寻找解决办法,或改进工作,或形成进一步(或新的)研究的方案。事实证明,有了调查研究,才能将现实存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及其表现形式作为研究课题。也正因为调查研究具有这样的功能,在大多数教育课题研究的中期、后期都应该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研究状况,验证研究假设与实践成果。

3.正确使用研究方法。许多缺乏研究实施过程的假研究,其症结就是因为课题研究方案中所呈现的“研究方法”变成了只是“写给别人看”的“摆设”。因此,要进行“真”研究,必须科学使用研究方法,尤其是各项子课题研究的实施,要按照特定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活动。如教育课题研究中应用较多的行动研究,应按照“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的程序进行螺旋上升式的研究,体现研究的动态性、联合性、参与性、反思性,来解决那些所要解决的“真”问题,在研究中不断探索、改进工作。可以说,符合课题研究需要的研究方法的正确选择与使用,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

(三)要争取的是“真”成果

成长即成果。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在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协同发展。因此,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要力争取得有价值的“真”成果,需要关注研究对象的具体变化,关注课题研究实践形态成果的生成。

1.正确定位课题研究成果。研究者在设计研究方案时,就根据研究对象与内容科学合理地设定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这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成果的形成,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检查验收课题和鉴定成果。中小幼教师课题研究成果除了文本形式的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或专著,以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教育评论外,更应关注实践性成果的生成,如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教育叙事、研究日志、自编教材、课件、相关网站(平台)或资源库等,还可以将体现研究对象具体变化的师生作品及其他个性化资料作为课题研究成果的佐证材料。应该说,课题研究真正解决了那个“真”问题,真正改进了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了师生成长,就是最有价值的“真”成果。

2.重视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课题研究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提出论点或观点,分析研究状况,解释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结论,甚至评定研究成果的重要依据。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主要是积累应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时所形成的资料。而学校课题研究则需要课题组有关人员根据研究特定需要,使用包括录音、录像、计算机等手段,通过测量、调查、观察、访谈及文献查阅等途径,采集、记录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相关的各种数据资料与非数据资料,按相关研究程序与档案要求,进行存储、筛选、分类、整理。这对课题研究成果与结论的形成至关重要。

3.学会总结提炼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提炼,是课题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许多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时遇到的一大难题。总结提炼研究成果,要全面具体、客观真实,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对所积累的研究资料,进行仔细分解与深入剖析,经过比较、综合、归纳,揭示所研究的事物的内在必然联系,得出可靠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研究成果的分析阐释,必须客观准确,不凭自己的主观臆断,不参考他人研究成果,要做到资料翔实,条理清晰,表达简明,合乎逻辑。教师对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不为报刊杂志发表宣传,或通过课题管理部门成果鉴定获得一纸结题证书,而应该关注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去探索、考察对曾经研究的问题所下的结论,能否在同类问题,或更大范围内适用,进而发现新问题,确立新课题,展开循环上升的研究。

篇(7)

一、突出问题

1.教科研的意识淡薄。

农村乡镇学校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大,加之长期以来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学历和受教育层次相对较低,教育信息闭塞,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工作忙,无暇顾及搞科研。所以学校管理层力不从心,教科研一直没有列入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内容之中,教科研纯粹是少数教师单打独斗。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青浦经验等课堂教学改革的学习与推广中,许多学校从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学校教科研之风悄然兴起,但偏远山区学校仍然受条件制约,教研活动很难实施,教师的教研意识难以培养。

2.教科研层次较低。

许多学校的教科研主要徘徊在校内听评课等低层次教研活动中,除了县教研室组织教师走出去听讲座、听报告、观摩优质课外,很少有学校把“走出去、请进来”列入教研计划中,教研活动处于保守状态,就连县域内教育教学的交流也很少,教研活动“近亲繁殖”的现象十分突出,许多学校的教研活动主要以督促检查教学环节为主,只有少数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缺乏指导与交流,校本教研成果少之又少,更谈不上指导教学。

3.教科研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上教育基础理论和科研基本知识缺乏,教科研能力不强,一些教师对从事教育科研必需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学习掌握不够,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对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基本方法了解比较少。对科研问题选择论证能力,科研计划设计能力,科研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力,科研成果的分析、总结能力,研究过程的监控和协作攻关能力等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个别教师对课题申请书的填写、研究论文报告的撰写都不够规范。课题的选择缺乏创新,甚至脱离教学实际等。

4.教科研管理缺少机制。

我县农村中小学教科研活动正处于自发、自由状态,缺少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教育科研的领导管理体系不健全。近几年在省、市教科所的领导下,县教研室做了很大努力,部分学校的教科研有了起步,但不能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乡镇教管中心、乡镇学校没有建立教科研领导管理机构,不能形成上下贯通的教科研网络。一些学校虽然有了机构,但总体规划不够,管理不力。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对于课题的申请、立项、审批,课题成果的鉴定、评审,研究过程的监督、指导、检查等制度不完善,造成实验结果迟迟不能形成,一些课题出了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认定和推广。

二、措施

1.有意识培植教科研意识。

县教研室是培养教师教研意识的主要部门,教研室要规划好全县五年甚至十年教科研目标,建立教科研网络体系,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在省、市教科研管理部门的支持下,组织教研员或必要时邀请专家进校指导,鼓励教师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帮助乡镇学校建立健全科研机构,在全县广大教师队伍中树立教育科研的思想,真正确立科研兴教观念,强化科研意识,切实把教育科研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生产力认真抓好。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搞好教育科研的真正意义在于深入研究教育对象,准确把握教育规律,自觉调整教学行为,在实践中钻研、积累、升华。让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努力培养教师走出教书匠的狭隘意识,让农村教师感受教科研的乐趣,逐步向实现全县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动县域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科研创新型、学者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指导乡镇学校通过教科研办特色学校,提高办学知名度。

2.规范制度,实施监督机制。

为规范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县教研室要制定《会宁县教研课题管理办法》,对课题的立项原则、立项步骤、审批管理办法、过程监控、课题经费、成果的鉴定及奖励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要求所有教育科研课题必须在每年年底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和年度总结材料上报备案。教育局要把教科研课题纳入学校领导的年度考核中来,对自动撤销立项课题或中断课题研究的学校领导不能晋职晋升及凭优选先,并责令下一年度继续申报立项、结题。为促进群众性教科研活动的广泛开展,县教研室对层次不同的学校要下达相应的教科研课题指标,县直高中、初中、小学每年至少要申报、立项十项以上课题,并结题;乡镇初中、中心小学每年至少要申报、立项五项以上课题,并结题,同时要加大教科研在评估标准体系的权重。在对教师的考试评价尤其是职称评审中,将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作为重要指标,凡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并提供有一定份量的阶段性总结和研究报告的教师,视为教育科研成绩优良。对科研课题完成好的学校、教师视其课题的级别分别予以奖励,条件许可时予以科研经费的倾斜。发挥好教育科研在学校评估、教师评价中的杠杆作用,提高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初步形成教育科研工作的良好氛围,培养和锻炼一大批教学、科研骨干。

3.典型引领,发挥教科研辐射作用。

县教研室要有意识培养一批学科配套、素质优良,教研、专兼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要注意发展和培养科研骨干教师,指导他们选题攻关,增长科研才干。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科研素养。要把学校教育科研方法内容纳入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加强培训。以重点中学为龙头,充分发挥他们的科研优势,辐射带动其他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实施教科研校校联络机制,以强带弱,共同提高。

4.实施教科研布局结合,资源共享。

各乡镇、学校要根据研究课题的总体规划,针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各方面研究力量,加强纵向和横向的协作,科学分工、密切合作,形成合力攻关的优势,重点突破一批研究课题。在教科研力量不足等情况下,要整体规划本乡镇、学校教科研资源,合理设置教科研机构,协调好本乡镇学校与学校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协同开展教科研活动,或协调好本辅导区(我县有5个辅导区,每个辅导区由5―6个乡镇组成)教科研机构、教科研人员的关系,实行乡镇校专业联手、科研联手的教研队伍重组。县直高中与高中、初中与初中、小学与小学可以实施队伍重组,充分发挥教科研人员的理论信息优势和实践经验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全县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