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30 15:45: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化产业规划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

篇(1)

关键词 城市文脉;传承;规划设计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在时间的不断积淀中形成自身的历史文化,在空间的不断延续中形成本土的城市特色,在自然积累和稳定演化中实现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然而,伴随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如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保护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将城市文脉传承下去,这是当代城市设计者面临的重要命题。因此,本文以“凤翔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为例,在对“泥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对于城市文脉在规划设计中的渗透和表达给以一定的释义。

1 城市文脉解读

1,1基本内涵

“文脉”一词译自英文“context”,原是语言学中的术语,表明语言环境中的上下逻辑关系,它还可以表示事物发生的背景及条件,事物只有同具体的背景环境相联系,才能发生、发展。通俗的说,文脉就是为人类创造的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动态联系;它既具有横向时空的“共时性”,又具有纵向时空的“历时行”。引申到城市研究领域,可以得到“城市文脉”的基本内涵: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及特定条件下,人、自然环境、建成环境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一种动态的、内在的、本质联系的总和。

1,2项目解析

六营村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东偏南3公里(如图1),因明太祖朱元璋派部将李文忠第六营在此“屯兵”而得名。该村是凤翔泥塑的主要生产地,从事泥塑生产的有80多户,300余人,产量50多万件/年。2002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民俗村”;2005年7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根据《凤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确立了“推进三产发展规模化,建设商贸旅游富县”的目标;因此,以“泥塑马”、“泥塑羊”、“泥塑猪”先后跃上生肖邮票和纪念邮票为契机,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宣传促销力度,努力把历史文化内涵物化为城市形象和文化产品,从而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旅游产业的开发层次和经济效益。

2,规划设计原则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是在尊重现有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对城市文脉的构成要素进行有效、合理的取舍,进而能够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传承和设计的表达。

2,1现代性原则

在城市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城市文脉的构成要素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显现出对现代的适应性。因此,对城市文脉构成要素中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积极要素给予大力传承。

2,2整体性原则

在保证城市文脉构成要素最基本的价值评判和可借鉴与运用的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将历史地段的人文特征、空间特征与建筑特征在一个整体中审视,将对物质环境的个体要素置于整体文脉中评价”。

2,3持续发展原则

加大六营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避免盲目开发,防止人文景观资源的破坏;并建立完整的规划、运作、评价及开发程序,使文化产业园的旅游业发展走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4多元受益原则

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原则,鼓励、支持和引导各行各业、集体及个人投资开发六营村的文化旅游资源,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多元化的受益主体,促进其旅游资源的多层次开发。

3,规划布局形态

3,1功能区划

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的功能构成是其功能活动的物质载体,它取决于产业园特定发展阶段的发展基础和目标,以及产业园自身的辐射强度和市场运作需求。综合分析,确定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有九大功能,即宣传、引导、旅游服务、管理、信息、交通、观赏游览和度假休憩以及泥塑产品生产、展示、销售、仓储和综合服务功能。因此,将产业园分以下七大功能片区(如图1)。

迎宾门户区――该功能区以展现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的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为主题,如广场、雕塑、小品、泥塑展览厅等设施。另外,迎宾门户区内设置景区图片、背景、注意事项等,给游人营造出一种温馨和休闲。

管理服务区――该功能区以实现游客集散、综合性旅游服务及景区管理等功能为目标,规划设计既突出现代风貌,又与产业园区的整体格调保持一致。

农家风情区――农家风情区以体现乡村田园生活为主题,其活动内容、建筑风格等以规模化、档次化、特色化和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带动六营村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园区内农家乐旅游市场发展。

泥塑产业区――以六营村三组现已形成的生产布局模式为依托,形成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的泥塑产业区,包括泥塑产品加工作坊、包装作坊、销售洽谈用房、泥塑新产品研发坊以及泥塑加工体验坊等。

生态农业区――依托六营村的农业种植地,形成生态农田及果林等;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教育、培训为一体,兼备生态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水上风光区――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依托其丰富水资源,开展有氧健身、水上休闲、会议旅游等项目。

未来发展区――是为吸引外部更多民俗生产要素,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与整个园区的战略目标、发展模式、主体结构、整体功能等方面相衔接,以期对整个产业园的社会经济产生可持续的积极影响。

3,2结构形态

在全面分析功能区划、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以“立足生态、适度建设、有效利用”为宗旨,突出产业园的资源性质与旅游价值这一主导因素,从而形成了“二轴三板七片”的布局结构(如图2、3)。

“二轴”――指组织产业园区内各个配套设施的景观轴线、交通轴线。

“三板”――根据产业园区内九大功能需求和七大片区,形成的三大板块,即六营新村板块、民俗产业板块和滨水休闲板块;

“七片”――指产业园区内的迎宾门户、管理服务、农家风情、泥塑产业、生态农业、水上风光、未来发展等七大功能片区。

篇(2)

关键词: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定位

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阿房宫遗址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与展示的100处大遗址之一。阿房宫遗址是构成西安市历史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对阿房宫进行了调查和认可,将其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认为阿房宫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奇迹”。

现阶段,阿房宫遗址的价值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识,在其保护和发展的探索中,提出了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发展模式,为阿房宫遗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遗址周边的城市建设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定位研究作为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第一步,是对整个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目标和发展高度的把控,定位的准确性对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编制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都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2.阿房宫区域的发展定位

2.1阿房宫区域的战略定位

阿房宫遗址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悠久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瑰宝。秦阿房宫前殿遗址的所在地区,不仅处于国家《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范围之内,更位于陕西省政府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的西咸新区之中,在文化教育、历史文化研究、城市绿地、土地资源合理调配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城市功能,以此看出阿房宫是西安国际文化之都战略的重要支撑极[1]。

随着西咸新区战略规划的出台,未来大西安城市主体发展方向为西拓北联。阿房宫地区北接渭北工业集聚区及空港新城,南接高新区及秦岭北麓生态旅游与文化产业带,正处于东西主轴线与南北副轴线的交叉位置。从唐皇城到沣西中心20公里的西跃进程中,阿房宫地区东距唐皇城三公里,西跨沣河与沣西中心,相距四公里,正处承东启西的中间地带。规划区域作为沣东新城三个核心城区之一的三桥核心城区的中心,与科学城核心城区、六村堡核心城区共同构建洋东新区的功能骨架。而规划区域依托深厚的人文底蕴优势,毗邻主要的居住功能区,阿房宫地区有条件成为沣东新城的公共服务中心。

阿房宫遗址及其周边秦汉上林苑建筑遗迹是中国历史上保存下来的早期大型宫殿建筑夯土遗址群。阿房宫遗址所在的上林苑地区是古代都城规划建设的典型区域,是生态、景观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典范,是秦代宫殿、苑囿建筑的标志和代表。阿房宫遗址及其周边秦汉上林苑建筑遗迹又是构成西安市历史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重要的城市标识物和历史记忆。阿房宫区域是西安秦汉文化的代表和支柱。

2.2阿房宫区域的功能定位

沣东新城作为“大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引领区”,必须把握战略性的发展机遇,成为西安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先发阵地。而阿房宫区域作为沣东新城的文化核心,它所承担的功能就是为了满足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的诉求。构建阿房宫人文旅游板块的发展策略,以文化为核心,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功能,依托阿房宫遗址发展文化产业。

阿房宫区域的核心功能为旅游、文化、商贸、居住。

中国最大宫殿遗址旅游区――阿房宫作为中国最大的宫殿遗址,依托遗址公园的建设,结合周边城市设计,形成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大秦文化研究展示中心二大西安作为大秦故都,拥有咸阳宫、秦始皇陵、阿房宫上林苑故地三大重量级遗址资源,而阿房宫区域作为古时天下之心,未来将力争打造大秦文化的研究展示基地。

西安国际旅游服务中心――阿房宫地区作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战略的先发阵地,面向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目标,通过高端服务业态的导入,重点打造西安国际化门户及国际旅游服务平台。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中心――依托大秦文化及遗址公园文化旅游资源,重点发展旅游科技信息化、文化创意、文博会展等文化产业,以文化带旅游,以科技促文化,实现区域大发展。中部公共消闲中心二阿房宫地区作为西安西跃的战略支点,中部的公共服务中心,依托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导入购物休闲、文化娱乐等城市业态,打造中部公共消闲中心。

中部高尚居住中心――未来的阿房宫地区人文气息浓厚、国际化氛围良好、公共服务职能丰富,必将成为洋东新城国际化的样板,中部新兴的高尚居住区。

3.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定位研究

由于阿房宫区域核心功能为旅游、居住、商贸和文化功能,那么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应该承担相应起旅游及文化功能。在其规划定位时要考虑旅游与文化交流的定位。

最重要的是必须坚持“保护为主”、“考古先行”、“规划先行”,公园规划建设要遵循为保护、研究、展示预留足够空间的原则 [4]。惟有如此,国家考占遗址公园建设才能不违背人遗址保护的初衷,实现人遗址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能确保其与众不同的特质属性,发挥考占遗址对社会的独特作用。

3.1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定位

1.遗产廊道中的考古遗址公园

秦阿房宫遗址西南有西周丰、镐二京遗址,以南有秦汉苑囿及昆明池遗址,以北有汉长安城、建章宫遗址,以东有汉长安城“九庙”及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周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等四大遗址,共同构成了环绕西安市西、北一线的遗产地域,其中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遗址群展示了周秦汉唐以来西安的辉煌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西安实施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宝贵历史资源,而秦阿房宫遗址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基于西安遗址的分布特色,这些遗址都可以一绿道的形式成为遗产廊道的一部分,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应考虑遗产廊道的构建。将更好的促进西安历史文化遗产领域保护与利用的建设发展。

2.世界文化遗产地

多年来,经过西安市政府和许多专家、学者及城市建设者的共同努力,西安已经拥有了以文化娱乐和大众旅游为特色的曲江池遗址公园、有以体现大唐气势和壮丽景观为特色的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生态环保、文化传承为特色的沪濡国家湿地公园、以大汉天下、英雄盖世气魄为特色的汉长安城考古遗址公园、以挟秦岭余威、展老子绝尘景观为特色的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等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验性的大型历史文化景观的建设经验。秦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应当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来规划设计,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为西安提供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经典范例。

3.大秦地标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的开始一先前的西周洋、镐二京还只是一个分封制的王国都城,而秦咸阳城则为第一个统一帝国的都城。秦开创了中国历史大一统的新纪元,奠定了统一的国家体制,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上承三代,下及汉唐。秦咸阳城规模巨大、气魄宏伟,跨渭河南北、领关中以树立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的秦文化标志作用。以阿房宫前殿遗址为保护与展示的核心,突出体现秦帝国高台建筑的空间结构特征,诊释秦汉王朝宫殿遗址的文化内涵,展现强大的秦统一六国后表现在宫殿建筑修建上的威严和气势。

3.2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定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明确公园须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 顾名思义,其核心主题便是考古遗址 [2],因此,遗址保护和考古研究工作自然成为公园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公园的规划建设须以考占遗址的保护、研究为前提,而考古更须在谋求逐步深入研究的同时为遗址的保护、展示奠定基础并预留空间。

1.考古文博

阿房宫及上林苑地区历史遗存丰富,遗址公园的首要功能为做好文物遗址保护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考古交流、文博会展等现代文化产业,打造西安乃至全国的考古文博产业示范高地。

2.文化旅游

建设“国际化”“人文化”西安大都市的主观要求与阿房宫历史文化遗产的客观地位,有条件把阿房宫区域建设成西安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主要组成部分。让国内外游客通过阿房宫的游览,从特定的方面了解中国社会演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3.城市公园

绿地与古文化遗址结合是保护文物遗址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西安城市绿地系统的显著特色之一。阿房宫遗址公园不仅为了更好的保护了文物遗址的本体和历史环境风貌,成为西安周、秦、汉、唐遗址构成的绿色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西安人民提供又一个大型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成为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

3.3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定位

1.华夏统一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此开创了中国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建制。阿房宫作为秦始皇一统华夏后兴建的新朝宫,是秦代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历史坐标和里程碑,对展示华夏文明的团结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

阿房宫遗址和所在的上林苑地区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建设的典型区域,是生态、景观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典范,是秦代宫殿、苑囿建筑的标志和代表,对于中国传统封建帝制下城市建设思想、宫苑文化等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展示意义。

4.结语

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首要是以遗址考古、保护、展示为主体的特殊类型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3],应该开放性的提供周边的市民日常生活休闲、城市的其它地段的居民进行文化体验的活动的优质场所。

因此,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将呈现一个以保护为根本,以考古研究为基础,以展现遗址本身宏大尺度和独特气质为目标,以延续秦代阿房宫规划思想和营建理念为线索,以展现和发掘秦代文化的博物馆群和研究机构为辅助,以中华统一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一个世界级的,可持续的秦文化展示、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篇(3)

根据2019年xx文化产业招商方向,结合xx文旅产业实际,xx积极选派招商人员赴深圳参加第十五届文博会,现将对接情况总结如下:

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主办,共有2000多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吸引了来自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万余名海外展商前来参会,其中,我国一大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全国文化企业30强、文化产品出口重点企业等龙头文化企业携产品、项目参展,参展的全国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占比达70%以上。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132家海外机构参展。

本次文博会,xx积极选派地区优秀特色文化企业与专业招商人员参会,希望借文博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平台,推广xx特色文化产业,引进其他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来提高xx整体文化产业水平,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与会期间,xx多层次、多角度的与参会企业洽谈对接,探讨合作方向。

儿童主题乐园方向。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地,儿童经济在我国掀起新一轮的发展热潮我国0-14岁人口激增至2.6亿,儿童可支配日常消费占到家庭收入近30%左右,2018-2022未来5年中国的儿童产业消费规模预测从目前的1万亿增至3万亿,同时,国内儿童主题乐园行业并没有形成垄断的龙头企业,面对中国大量的户外儿童活动空间差强人意,不少儿童活动空间流于标准化和模式化,在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方面都缺乏专业的质素和国际化的视野的行业背景下,与会期间,与xx参会负责人针对儿童主题乐园方向进行洽谈,双方计划打造融合西方自由感性和东方优雅深邃,融入儿童性别、爱好、年龄等特点以及亲子互动的需求,“寓教于乐”的室内乐园,后续将根据双方具体情况,开展进一步的调研洽谈。

篇(4)

梅洪: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比较快,全国大部分园区,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产值和效益未必理想。实际是在做地产,跟人们的传统观念有关,认为地产的回报率高。园区普遍存在同质化、空壳化、地产化的趋势。

李季:前段时间,我去美国参观考察YouTube,这家全球最大视频网站占据了全球视频播放流量的46.7%,创造了1000亿美元市值,而它在洛杉矶整个生产和制作基地只有4000平方米。近日,我们清大文产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投资并全盘运营了中国在美国首家文创园――北京洛杉矶文化创意园。该园区突破传统园区的物理空间,增加文创孵化空间和创新空间,建立创意孵化器。我们选择好的项目进行孵化,不仅给其免房租、投资,还从战略、财务、人力资源、市场、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整体辅导,三个月后从孵化器出来与全球内的专业机构进行对接。这是我们国内园区没有在做的模式。我们管这种模式叫“美国孵化,中国成长”。希望通过北京洛杉矶文化创意园,打造具有真正核心竞争力的园区,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海外发展搭建新的平台。国内的园区和企业应该借鉴、吸收这种模式,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梅洪:是的。我们作为北京洛杉矶文化创意园的内容合作方,希望在美国的这个园区,通过影视培训、人才挖掘、电影基金等多元化的方式,有更多模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其实,我们最开始在承德做的《鼎盛王朝》产业园项目,也是倾向于做地产方式的。美国迪士尼、华侨城最开始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但是今天,再用这种规模化、地产化方式去做园区,显然是有问题的。必须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做转型,我们的核心定位是项目的产业化、产品的多元化、营销的品牌化。

互联网改造文化产业的生产和运营模式

李季:未来我们社会的运营模式、政府管理模式、企业运作模式、个人生活模式等都跟技术变革有很大关系。互联网兴起于60年代的美国,对全球社会经济的影响非常大。过去文化产业传统渠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都被互联网的新媒体取代。比如购物,在过去几年时间,受到京东电子商城的影响,中关村电子商贸、太平洋、硅谷的利润都大幅下滑乃至倒闭。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兴起后,人们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了,几乎所有的创新和娱乐都可以在这个视频网站上看到,使得好莱坞传统工业背景下的娱乐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很多上市娱乐企业增长放缓。中国目前不让YouTube进入,但是却没有类似的商业和渠道平台,我认为这样有问题,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迎接这一轮新技术的挑战。要想强大必须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积极使用全球资源,快速增强经济实力。

梅洪: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无边际,其潜力无法估量。对于我们这类文创企业来讲,面对这种挑战,我们如何顺应趋势?是做内容还是平台?我们的核心策略是:横向做跨界,深度做体验,纵向做平台。横向做跨界,就是文化产业要与旅游、科技和金融等相结合。我们在试图开辟新的旅游方式,改变区域旅游业态,由过去“先看景区再看演出”的模式到“先看演出再看景区”。先有对康熙和清朝历史的了解,再去看景区,这种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全国45台实景演出,基本在全国的5A景区,都有配套的旅游产品。如果改变了这种旅游业态,就能产生新的价值。

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方面,我认为不是用传统的方式引入互联网,而是以互联网思维去改变传统模式。首先是注重新媒体营销,我们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实景演出引入了4D视频技术;逐渐改变传统的现场售票营销方式,与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引入APP移动新媒体;与携程网、优酷等合作进行门票分销、微博营销。通过互联网和客户端进行推广,成效非常明显。

李季:你们的销售和推广模式跟过去不一样了,这也是技术平台兴起后,带来的营销模式的变化,是对传统文创模式的创新。任何时代都是会新陈代谢的,新一代要把老一代拍到岸上。技术变革兴起后,未来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产生巨大变化,反过来影响了文化产业的生产模式和运营模式。如果传统文化产业不转变思维,不仅会失去内容生产商地位,甚至可能失去整个行业。新的文创产业模式特点体现在:第一,传统的文化产业(包括核心产业和附属产业)变为内容的生产商;第二,新兴的科技公司变成文化产业的渠道和平台商;而平台和渠道建设是以技术背景为前提的。

运用互联网思维,尝试向虚拟化转型

梅洪:到2016年年底,中国文化产业结构(市场价值,非营业额)预计将分为四大部分,成7:1:1:1的格局。数字文化产业,占70%;传统媒体,包括新闻出版和电视、广播,不包括印刷,占10%;艺术品和工艺美术品,占10%;演出和旅游等娱乐体验活动,占10%。百度、腾讯和阿里,仅仅这三家虚拟经济型企业的实力,就可以收购前100名房地产公司。所以,实体经济是远远比不了虚拟经济的。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式,我们文化创意型企业,要尝试向虚拟化转型,用互联网思维思考和对接。我们现在面临转型期,直接体现就是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转化。

李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兹说:本世界最重要的两件事情是美国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美国的新技术革命是以个性化、数字化、分散化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包括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工程、3D打印等都是技术行业的代表。未来五年,数字内容文化产业占的比例是最大的。

梅洪:谈到数字内容文化产业,我来谈谈在承德的《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实景演出项目。由于受北方气候影响,这个项目全年中有半年时间不能演出。起初,我们投资了2个多亿,遭到很多人质疑。但是,除了冬季,我们做到了天天演出,且年综合利润6000余万元,这对国家体制内的优秀院团提出了很大挑战。总结我们成功的经验和优势,除了注重对外国际交流,包括与太阳马戏团、迪士尼、环球影城的交流,主要是注重了文化与科技融合,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平台,输出品牌影响力。

李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一定要迎合这轮新技术发展的浪潮,用技术来构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一定要突破传统的招商、物业服务等传统运营模式,以新的运营模式来迎接这次挑战。只有这一波迎头赶上,才能保障文化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才能保障国家软实力、话语权,才能形成生态循环的健康系统。

搭建平台,争取国际话语权

梅洪:未来是颠覆、创新的时代,文化消费在GDP的比例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达到4000美元的时候,直接带来的是文化消费规模的增长。我国文化消费规模4万亿,去年1.6万亿,还有2万多亿没有消费。一方面是因为内容生产还不能满足需求,另外,人们的文化消费的观念还有待提升,现在人们宁愿花1000块钱吃饭,也不愿拿出100块钱去看戏。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我们文创企业面临这样一个当口,如何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如何引导文化消费,这是我们文创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产学研的结合是我们当前摸索出的一种成功模式。整个硅谷地区5000多家企业跟斯坦福大学保持紧密联系。

李季:产学研结合是创新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国家产学研方面做得不够,院校、社会和企业是脱节的。今年1月,《科技成果转化法》草案刚刚出台,一旦,我估计会引起高校老师的下海潮。美国的高校与企业结合紧密,麻省理工学院校友出来创办的企业,GDP总量加起来,按国家排行,在全球排第11位。

梅洪:美国斯坦福大学,是美国首家在校园设立工业园区的大学,成为推动硅谷地区发展的核心动力。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和开放环境是硅谷不断发展与创新的源泉。这里拥有众多的由公司资助的一流实验室,这里与产业界有着广泛的联系。斯坦福师生创业是一种风气。与斯坦福大学有关的企业,即斯坦福的师生和校友创办的企业,产值就占硅谷产值的50%~60%。需要指出的是,斯坦福大学并没有像国内大学所办的“校办工厂”或“校办企业”。它办的工业园区当年以象征性的1美元的价格出租给创业公司。它的技术专利办公室只是帮助教授申请专利。学校的几十亿美元的基金交给一个资本管理公司做多样化投资以分散风险,其中只有很小部分投在风险投资公司。

李季:对。我认为,首先是思维要转变。如果互联网思维只是新的名词解释,不能跟开放性思维相互融合,国家的软实力、话语权以及文创产业发展模式都无从谈起。第二,紧跟新技术革命浪潮,用跨界创新的思维,尝试由内容生产商转变为渠道平台商,打造运营平台和渠道平台。

梅洪:我们的《鼎盛王朝・康熙大典》从内涵、形式到市场都是有说服力的。但是我们不满足于仅做产品,更多是做平台。通过平台整合资源,发挥品牌的价值。企业的综合定位是:项目产业化,产品多元化,营销的品牌化。目前搭建的中国旅游演艺联盟、华语电影联盟以及中国创意产业园区联盟等,就是在搭建平台,争取我们在整个行业里的“江湖”地位。中国旅游演艺联盟成立的专家委员会,平均2~3个月与行业专家,围绕电影、演艺,在各个有实景演出的城市进行交流探讨。

李季:作为传统文化创意产业业态,首先要突破,不能受限于自己行业界限,以后这个行业肯定是跨界复合型的。或者是渠道的构建者,或者是平台的建造者,或者是内容的生产者,肯定要从中选其一。另外,国内文化产业整体的运行模式,还局限在自己的行业界限中,以招商、物业运营和服务的运营收入为主。其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盈利来源不在于物业,更大在于创新平台,比如投资、比如创新产生出的商业模式。实体平台是为虚拟平台做辅助服务的,最核心的是在虚拟平台上赚的钱。

链接

篇(5)

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的《2011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展览市场年均增长接近20%,2011年,中国5000平方米以上各类展馆面积达7000多万平方米,会展业年收入2480多亿元人民币①,在日益蓬勃发展的会展业中,女性成为会展观摩的一支主力军。据京、沪、穗等地2010年数据推算,该年度国内会展业观众达上亿人次②。仅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即达7000万人次,且在众多参观者中,女性占52.8%,男性占47.2%③。

文化产业女性从业现状

事实上,文化市场的繁荣不仅需要培养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即受众,作为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亦需要文化产品的制造者即从业者。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中女性从业者亦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了解和推动这支生力军的发展,并由此与女性受众形成积极的互动,对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国家统计局近年关于文化产业划定标准,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可分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其具体可划分为④: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产业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但囿于以往统计未能有文化产业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的完整数据,因此,本文关于女性在文化产业的从业分析,只能就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数据进行分析⑤。文化产业女性从业人员数量及比重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现阶段全国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的女性人数约140万人,占该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43%,与男性基本相当,略低于男性。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我国劳动统计数据,在文化体育娱乐业的大类行业中,新闻出版业中女性占比为41.5%,广播电影电视和音像业中女性占比为37.7%,文化艺术业中女性占比为45.9%,体育业女性占比为35.3%,娱乐业中女性占比最高,为48.6%(表略)。文化产业女性从业人员年龄构成状况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现阶段全国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的女性,年龄构成以30岁以下年青人为主体,占该行业从业女性的40.98%(同期全国从业女性30岁以下占比为31.38%);30~39岁从业女性也较多,占比为30.79%。这种年龄构成,与全国从业女性总体年龄构成比较,呈明显年轻化。这一状况显示出文化产业中女性从业者在年龄构成层面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图略)。文化产业女性从业人员受教育状况2008年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女性受教育程度,在全国各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31.8%。虽然低于教育业(66.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60.2%)、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56.0%)、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50.8%),以及金融业(56.9%),在国民经济20个大类行业中排第9位,但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女性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显示出这一产业女性从业者文化素质有较好的基础和底蕴(表略)。(四)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各类经济结构分布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我国文化产业机构和人员的基本数据推算,目前在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中,非国有经济的从业人员人数较多且占比较高,在文化部门,非国有经济文化机构从业人员占比达82.29%;在其他部门,从业人员占比为全部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的85.28%。尤其是在网络文化服务业中,非国有经济文化机构从业人员占比达98.83%,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中非国有经济文化机构从业人员占比也达89.59%,足以表明在文化产业中,非国有经济成分及从业人员占绝大多数。此数据虽未有分性别从业人员统计,但根据上述女性在文化产业各部门的占比状况,可基本推断这一产业领域中女性在非国有经济中从业比重大致也在80%左右(见表3)。

几点思考

强化女性文化市场的消费引擎经济学观点认为,市场从来都是需求与供给互为引擎,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除了迅速提高该产业的产品供给外,刺激其产业的消费需求,建立起该产业的消费市场,无疑也是重中之重。文化产业的发展概莫能外。当前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除了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产品供给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大文化产品的消费开发与引导,包括对不同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和不同年龄人群的开发与引导。譬如,开发和引导更多的中老年女性学会使用互联网和文化电子产品,这样不仅可开发更广阔的中老年女性文化消费市场,同时亦可刺激和鼓励文化产业研制更多适合中老年女性使用的文化产品。像美国苹果公司不断推出改良的iphone手机产品,一方可以认为是供给刺激需求,同时也可以说是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刺激该产品不断升级更新换代。

篇(6)

关键词:可食性景观,农艺主题公园,规划设计

农艺主题公园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主题公园设计,农艺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以可食性景观作为农艺主题公园的设计内容能够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旅游的理念,满足消费者的休闲娱乐、参与到农作物耕作收获的过程中,以独特的体验为人们带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体验和享受。

一、 农艺主题公园发展现状

农艺主题公园在旅游行业当中属于新兴的旅游文化,以可食性景观作为农艺主题公园的内容更是一种创新实践,主题公园的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其设计和发展需要结合农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市场需求进行规划。农艺主题公园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磨合和不断的探索,吸取优秀的主题公园建设的发展经验,为农艺主题公园注入活力。

(一) 农艺主题公园的定义

农艺主体公园是以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创设出来的新兴产业,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让游客能够参与其中实现旅游观光、了解农业知识、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农业生产成果,实现绿色农业的发展。农艺主题公园的设计应该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从可食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农业生产和景观设计是可以实现一体化的,拓展旅游行业的发展渠道,实现对农业生产知识的广泛的普及,带来精神上和身心上的享受和体验。农艺主题公园建设丰富了规范化、制度化的主题公园的建设模式,实现在旅游文化和农业文化产业的创新。

(二)农艺主题公园的经验借鉴

国内外在农艺主题公园的建设上并没有的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在主题公园的建设上为农艺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能够带来一定的启发作用,从主题公园的发展历程来看,农艺主题公园的建设应该体现一定的原则性,新、奇、美、趣、娱成为主题公园规划的内容,另一方面主题公园的建设也体现在文化传承的特点上,发掘民族文化,回归人们的内心精神需求,过度的重视在场景和设备的建设上忽视游客的本质需求就会造成主题公园的价值实现缺失。

(三)农艺主题公园的发展意义

农艺主题公园的发展具有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上来说,寓农于乐能够实现农业发展的科学性和现代性,充分的体现农业生产的附加值。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上来说通过可食性的农艺主题公园的设计规划能够实现对旅游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一种轻松舒适的休闲方式,实现旅游文化的创新。从经济发挥的角度来说,农艺主题公园能够很大程度上刺激消费,实现农业旅游项目的现实价值,也对与提升大众的审美情趣有很大的提升。

二、 可食性景观的特点分析

可食性农艺主题公园不同于其他的主题公园,其发展具有创新性和现代化的特点,在可食性农艺主题公园的规划和设计上应该准确的把握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体现一定的规律性和原则性,不断的激发农业发展的潜能,拓宽现实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生态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可食性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仅可以满足游客在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可以增加体验性的服务,在农艺主题公园的设计当中应该充分的体现生态性的特点,农业生产逐步的走向了现代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繁忙的城市生活当中渗透生态保护的理念能够让游客了解不同的生活感受,在实用性的原则下让游客可以切身参与到其中,体验农作物的生长、感受农耕的乐趣。生态文明的理念需要通过实践性来进行把握,融入到实践当中,可食性农艺主题公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享受和体验。

(二)体验性与思考性相结合

农艺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应该更加之中参与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离不开劳动参与,体验性的活动设计能够实现农艺主题公园的现实意义。以家庭或者组织为单位的群体性参与活动能够增强人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家庭和单位的组织凝聚力。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带来更多的现实思考。可食性的理念在农艺主题公园的设计过程中能够增强农耕活动的实际感受,直接让游客享受到劳动的果实,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思想上的感悟。

(三)人文性与娱乐性相结合

农艺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的目的是让人们在参与到农业活动感受到收获的乐趣,同时可以亲自品尝到收获的果实。与其他的主题公园的规划的模式不同,农艺主题公园给人们带来的体验更具亲和力更加贴近人的内心感受,充分的展示了旅游景观的人文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带领游客参与到农业活动过程中科普农业知识,注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更加突出了人文性和文化传承的特点,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也能为人们带来释放和舒缓疲惫身心的效果。将人文性和娱乐性实现完美结合,体现农艺主题公园的现代性的特点。

三、可食性景观在农艺主题公园设计中的规划设计

将可食性景观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农艺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当中,切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主题,统筹农业生产和文化发展的总体布局,有步骤有计划的实现对农艺主题公园的总体规划,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体现农艺主题公园的建设意义。

(一)实现景观的协调性,注重地域规划和总体布局

对于农艺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地域性的特点,根据不同的确的气候农业生产的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农艺主题公园的规划内容应该满足各地区人们的对农业旅游体现的不同需求。可食性的景观应该体现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人们在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季节的农业文化,掌握农业知识,体现可科学性的规划特点。同时协调总体规划布局能够满足农艺主题公园创意规划的创新性的特点,同时在不同地域能够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二)增强景观的参与性,提升农艺景观设计的文化底蕴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的大国,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虽然正在不断的实现现代化的生产,但是对于传统农业发展的历史,我们不应该遗忘,这些文化历史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在农艺主题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应该赋予丰富的文化底蕴,实现对农业生产的价值升华。通过对农业发展历史的讲述,对传统农艺的解说让人们感受到农业生产的文化历史,带着对文化的感受投入到农业生产活动中去,让生产实践活动更能体现文化价值。懂得珍惜劳动的果实,形成节约环保生态的生活理念和思想。

(三)立足于市场发展,促进农艺主题景观的价值实现

农艺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是面向市场化的,一方面农艺主题公园应该满足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应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合理的进行农艺主题公园的设计,实现其多重的社会价值。农艺主题公园体现的可食性特点是其他主题公园所无法匹及的,人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就能够品尝到劳动的果实,这种旅游模式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拓宽旅游行业和农业发展渠道的必备道路。

所以,对于农艺主题公园的规划应该放宽发展的视角,将可食性做为其发展的要点,推动农艺主题公园建设不断向前迈进,实现其现实价值和长远的发展价值。(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保继刚等著.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0年.

[2]董观志.旅游主题公园管理原理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年.

[3]张凌云.借鉴与反思:主题公园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0(5).

篇(7)

关键词:马家窖文化,地方文化,现代建筑

引言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国城市正逐渐从功能城市转变为文化城市。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它留存在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对城市的形成和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建筑的灵魂。《北京宣言》是中国城市实行“文化城市”转型的重要力量。

随着文化城市的建设,当今中国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们会从地方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此时出现了很多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建筑相融合的建筑作品。

尽管在文化与建筑的关系中,建筑若可以成为文化景观,但这样的景观的形成并不是通过建筑师的设计而得到的,而是通过历史的发展,文化的沉淀,逐渐保留下来,最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代表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而本文要做的,不是模仿地方建筑的传统建筑特征,而是将地方文化特色灵活地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使现代建筑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一、基址概况

临洮马家窑文化产业园位于临洮县西侧,西侧是临康公路,东临电渠,北侧是规划纬四路,南侧为6班幼儿园。用地为高差6米的台地,高台标高1878.94-1879.87,低处标高1870.75-1872.67;整体呈南低北高,东低西高走势。用地范围内无大树、古树、名木、文物古迹,场地表面无岩溶地裂缝,场地内无河流通过。

二、设计原则与理念

1、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了适合小学学校教学特点。

2、学校文化原则:体现当地小学的文化特征,创造亲切、和谐、现代化的校园氛围。

3、尊重自然现状。将规划内容与现状地形地貌有机结合,利用地形的聚合空间,创造一个充满尺度、宜人、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历史生活积淀下来的文化表象。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往往被当地人所忽略。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打开思维的固有框框,继承并发扬地方文化特色,让地方文化得以传承。

马家窑文化产业园总体规划要与临洮县实际相结合,园区各类管网及园区道路要合理设置,与县城总体规划有效衔接,科学合理地布局,使规划更加具有操作性、可行性。要对马家窑文化产业园合理定位,要充分了解马家窑的文化底蕴,在进一步挖掘马家窑文化的深刻内涵后再进行规划设计,充分反映马家窑文化时期人们的总体生活方式。

三、马家窖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挑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马家窑文化的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爽朗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马家窑文化彩陶凝结着先民们对自然的崇拜和精神的寄托。除作为口常生活用具的缸、碗、盆、壶、瓶、钵、罐等外,还有祭祀、庆贺专用的陶质乐器“土鼓”。土鼓像一口深腹缸,口沿外有蒙兽皮的鉴纽,中部有对称的散音孔,可以放在地上敲击,也可以由二人抬着,边走边敲。每当丰收或有喜庆祭祀时,人们手持玉璧,载歌载舞,用上鼓伴奏。

马家窑文化的建筑、石器制作、骨器制作、纺织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房屋为半地穴式,分方形和圆形两种,并进行了地面的防潮处理。在筑平的地面上抹一层草泥,然后在上面盖一层白石,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房屋用木柱支撑,下面还垫有石柱础。骨器如骨匕、骨刀、骨锥等均磨制精良,刀部锋利,式样美观。特别是缝纫用的骨针,其大小相当于现在用的中号钢针,四五千年前的先民们能制造出如此精细的骨针,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近年来,由于中外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建筑行业也蓬勃发展,设计方案不断推陈出新,以西方现代简约主义为代表的风格很受欢迎。但是受地方文化等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全盘照搬,而应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如陶艺、石器等,将之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

四、地方文化特色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地方文化特色在建筑设计方而的表现手法各种各样,不拘一格,没有固定的法则,更没有既定的套路,借助于何种表现手段,主要取决于设计者对建筑所处地方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用地现状、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等的考虑与权衡,以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在此对建筑符号、空间、布局等方而进行分析和举例,仅为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传统建筑符号的应用:

中国数千年的悠久建筑历史留给我们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符号。对于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选择和应用,比较适合的方式应该是“去其形,取其意”,避免对于符号的生搬硬套。即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念化,按照现代建筑的抽象审关观来表达城市传统文化的意境,使传统文化的运用更契合于现代文明的体现,这样的现代建筑设计不仅具有历史传承性,更不失其现代感,才是真正有生机、发展着的建筑,而不是非古非今的异类。

(二)建筑空间尺度的延续:

传统建筑符号的应用并不是唯一可以在建筑中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方式。任何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建筑,都会由于当地的风俗习惯或历史原因而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建筑空间尺度,而对这种传统的延续,可以使建筑形成地方特有的亲切感。

(三)整体布局的借鉴:

由于地理区位的影响,不同城市的气候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由此产生的建筑整体布局亦各不相同,包括空间的使用,水系的运用,采光通风的考虑等等,这些都与所在环境的地理区位、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是地方文化的影射。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实际上也是地方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之一。

五、小结

“地方文化特色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反映着最近几年来建筑行业的走向,不同的时代都要在建筑上表现不同时代的特征。一个城市应该有不同时期的建筑作品,应该有足够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因此,城市中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应推陈出新,使建筑在传承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拥有体现现代文明的建筑形态和功能特色。尊重历史,致力现在,放眼未来!

参考文献

[1] 姚子刚,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酒店建筑的对话――以微山湖运河畔“南阳水苑”建筑设计为例[A],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6):2095-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