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5:45: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形势日益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商业银行已然无法继续采用原来的发展战略来应对这场激烈的市场较量。在经济体制改革所形成的全新竞争格局面前,农村商业银行需要主动进行发展战略的转型来谋求发展,为自己赢得先机以及竞争优势。
一、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农村商业银行的商业本质与政策目标难以协调统一
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之后的产物,因而在成立之初,农村商业银行便承担着大家对其支持“三农”的期待。改制之后成立的农村商业银行是以自身盈利作为最终经营目标的企业主体,但是地方政府为农村商业银行所制定的政策目标却是实现地方经济的增长与进步。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商业本质与其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协调和统一,因而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限制。
2.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比较集中,因而经营风险较大
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初期的业务范围局限在所在城市。在经济体制的变化下,这种经营模式逐渐暴露出不少弊端,并成为阻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一,地域限制会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一家银行只能将业务范围限制在同一个城市,那么银行势必只能在这个城市中寻找可开发的项目和产业,贷款目标因此也会相对集中,而这种行业与客户集中度过高的情况让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着比较大的经营风险,一旦这个行业或是银行的主要贷款客户出现经济问题,银行势必会受到较大影响。
二、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
1.明确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即:服务三农与中小企业。根据这一定位,农村商业银行就可以朝着社区型零售银行的目标逐步迈进,通过巩固农村金融市场以及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市场来壮大自己。第一,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对生态农业、“三高”农业以及旅游观光业进行重点支持,提高对农村重点企业的服务水平,并通过放宽贷款条件的方式支持新兴产业与外贸产业;第二,农村商业银行可以着力于扶持小型高科技企业、城市的绿化建设、小城镇的现代化建设,城镇居民可以从中获益的同时,农村商业银行也能更好地发展。
2.扩大业务范围
扩大业务范围是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有效措施,而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较低的经营风险都是其稳定发展的基础,所以要想让农村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就需要着力扩大业务范围。为此,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战略规划,通过业务的创新来扩大业务经营范围。比如,农村商业银行可以扩大质押、抵押范围,并开发农民出国务工贷款、生态农业贷款、农民创业贷款等新的贷款类别,巩固农村商业银行在中小型企业中的信用贷款地位。此外,还可以为小型企业以及农户提供金融、经济信息以及经济政策的咨询服务,让他们更加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而促进小额贷款交易。
3.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
(1)提高控股人的持股比例
股权的过于分散很容易导致企业管理层意见的分歧,基于这一点,农村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奖励措施来鼓励小额股权人将银行的股权转让出去,从而提高控股人的持股比例,当持股人成为控股股东以后相应的就会提高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关注,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2)吸引实力雄厚的投资者
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引进一些实力雄厚、潜力大的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入股,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得到改善,同时还可以通过投入资金规模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力来优化公司决策。此外,战略投资者的加入还可以弱化内部专制现象,让各位受益者之间相互制衡,而他们所引入的先进经营理念也有助于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
(3)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的上市进度
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的上市有助于其充实运营资金,并推进其股权与资产结构的改善,让农村商业银行的决策层有更多的制约力量。所以在当前的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大力进行股份制改造工作,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的上市进度,让其成为现代化金融行业的标志性企业。
结束语
由农村合作信用社经过改制所形成并发展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制度与资本结构上存在一些问题是难免的,但是只要可以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进,就一定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来逐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首先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然后通过业务的创新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此外,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控股人持股比例、吸引实力雄厚的投资者、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的上市进度等方式来实现。只有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农村商业银行才能在当前的激烈市场竞争下生存并发展。
参考文献:
[1]麦瑞勇.农村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的战略选择——基于对端州农村商业银行的SWOT分析[J].南方金融,20119(8).
[2]汪敏.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3(19).
高继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做中小企业伙伴银行
近年来,长春农商行坚持“中小企业伙伴银行”的市场定位,按照“程序可减、条件可调、成本可算、利率可浮、风险可控、责任可分”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金融产品,在中小企业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围绕市场资源创新信贷品种
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产品创新的前提。长春农村商业银行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全部营业网点均位于省会长春市区内,拥有丰厚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资源,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是依托市场资源,开创“仓”式经营模式。我行从自身实际出发,与国有银行实行差异化经营,依托长春市区丰富的大市场、大商厦资源,创新实行了区块包装、封闭运行、集中管理,实现多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仓”式经营模式,把大市场、大商厦看成一个封闭的“资金仓”,在其中设立网点,以市场内商户为主体,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实现企业、担保公司和银行三方共赢的局面。
二是支持个体工商户,开办“贷捷利”担保贷款。2004年,我行与吉林省一家担保公司在国内首创银企联合模式,开创了“贷捷利”担保贷款,为大批个体工商用户解决了金融资金不足、贷款难的问题,同时也开辟了我行为个体工商户等小客户服务的模式。截至2010年5月末,“贷捷利”月余额达到了14.4亿元,已经累计发放40亿元,贷款均投向市场内的个体工商用户,累计收益客户达到6300个。
三是支持汽车企业,开办商品车抵押贷款。长春是著名的汽车城,一汽集团是吉林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汽车销售商遍布市区。2006年4月,我行在对信贷市场需求和风险控制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以省级机动车销售商为目标客户,以《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为主要控制的风险点,推出了商品车抵押贷款业务。此项业务推出后,先后有19家汽车销售商被发展成客户。
围绕政策导向细分客户产品
细致的客户划分是银行发展的重要依据。2008年,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民营经济三年腾飞计划”,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我行抓住了这个契机,立足于自主研发,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按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细分客户市场,创新信贷产品。
一是支持民营经济开办“贷易捷”贷款。2008年我们面向微小型客户打出了“从一万到百万,贷易捷帮您办”的宣传的口号,以此加大对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信贷市场的广泛培育和深度挖掘,此项信贷品种将进一步破解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自开办以来,我行累计发放贷款3.8亿元。
二是扶持下岗职工开办小额担保贷款。按照吉林省、长春市加大对下岗职工的创业扶持力度的要求,我行与吉林省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服务中心联合为下岗失业人员推出了“促就业、贷惠捷”的小额担保贷款,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亿元,为部分下岗职工解决了燃眉之急,为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做出了一定贡献。
三是鼓励消费升级,开办“吉易贷”个人消费贷款。按照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导向,我们与一家保险公司在2009年末合作开办了“吉易贷”个人消费贷款。此项业务由保险公司与我行共同审批发放,由保险公司提供商业保险,被保险人及受益人是长春农村商业银行,我行凭技术、材料等发放贷款。此项开办以来累计发放一千余万元。
四是支持全民创业,开办全额贷款。适时推出人民币循环贷款,向企业法人、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自然人推介此项贷款,满足借款人的不同资金需求。开办后立即得到了客户的认可,累计投放贷款规模已经达到8.1亿元,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服务的同时,也增加了我行中间业务的收入。
围绕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方式
充分的学习交流是创新金融产品、改善服务方式的重要源泉。我行改制时间较短,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大体上还在沿袭农村信用社时期的做法。为了寻求突破,我行围绕加强信贷服务工作,通过学习借鉴先进、自我完善提高、积极推动服务方式创新、优化信贷结构、加强风险管控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完善机制体制,规范信贷服务,确立经营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为“中小企业的发展银行”,侧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和培育,为远期建立稳定忠诚的合作伙伴奠定基础。
二是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
三是积极推动客户经理制,通过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并进行正向激励。第一是调整经营理念强化服务措施,多次组织客户经理先后到多家银行进行学习考察,引入先进理念。第二是调整客户结构,推出了“521工程”,使客户结构逐步形成了小、中、大型客户的5∶2∶1的结构,对中小客户的支持明显提高。第三是搭建银企信息平台,举办了“送金融知识、助企业发展”的联谊会,向60多家中小企业传输金融知识,推介金融产品,并向客户征求对我行金融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增进了银企之间、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第四是筛选出优质客户,建立VIP绿色通道,使其可以享受更加便捷、灵活、全方面的差别化金融服务,增进了客户的授信热情,为改善金融环境起到了很大作用。
加强风险管控,确保信贷安全
一是采取稳妥的风险缓释措施。我行主要以抵(质)押方式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贷款通常用于特定的中小企业经营,或由企业法定担保人或实际控制人提供附加担保,承担无限责任。
二是建立首笔贷款谈话制度和稽查制度。我行对第一次贷款客户按照“谁审批谁谈话”的原则实行首笔贷款谈话制度,对具体项目贷款的审批,实行稽查制度,由审批人对担保物进行现场稽查后决定是否准入。
三是招聘管理人员,提高风险管控能力。2005年以来,我行先后引进了多名信贷专业人才,同时也引进了新的管理理念,发放了新的信贷产品,加强了信贷控制,使我行为中小企业的服务迈上了新的台阶。
四是建立完善了信贷风险问责制,追究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同时还实行了贷款损失包赔制度,提高了各岗位人员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达到了相互制约监督的目的。
(作者系长春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
肖光:把握五字真言, 保持稳健发展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是在2009年年底正式改制挂牌为商业银行的。当年年末全行资产达到1103亿元,实现利润20亿元,存款余额955亿元,贷款514亿元。存贷款市场占比从1996年至今一直保持本地区第一的位置。另外,不良贷款率2.5%,贷款覆盖率20%,资产充足率17.41%。在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的过程当中,我行对作为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做了一些总结:
第一是把握一个“实”字。从东莞农村商业银行近年的变化来看,我行充分利用了政策,从法人到到实现产业升级完成了三次转型,目前已经成为一家具有中小规模的商业银行。由此可见,政策对于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我们作为小机构,在整个政策制定和导向方面的能力和机遇并不像大银行那样充裕。如何充分把握机遇、争取有利政策发展自己,确实是我们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虽然我行已经加入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行列,但也面临着更加严峻、更高层次的挑战。
第二是体现一个“特”字。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竞争时,如果没有自身的特点和特长,在市场上将难以立足。农村商业银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农资特色,做好“三农”方面的金融服务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东莞农商行坚持“做东莞民生银行”的理念,13年来伴随东莞经济起起伏伏,尤其是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东莞首当其冲,受到的冲击最大。我行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了风险的防范,通过政策的分析和妥善的资金安排,与东莞的企业和城乡的居民一起渡过了难关,并且实现了资产质量和经营利润的双丰收。
第三是坚持一个“活”字。应势而变、顺势而为。东莞农商行在经营中,遇到了国有银行的挤压和原有的股份制银行的渗透,以及作为农信系统的限制和各种干预。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中小金融机构,我行充分利用地方金融机构的地缘优势、自身品牌优势来发挥自身的长处,保持一个灵活的经营策略,无论是在对外的策略和对内的机制方面,充分通过“活”字使农商行能够拥有自身的空间和一批稳定的客户资源,同时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和认同。
第四是体现一个“新”字。东莞农商行有着十几年发展历程,如果在金融业务和经营管理中不能创新,将难以实现安全和平稳的运营。我行从2000年至今没有出现重大金融违规事件,就是得益于我们在监督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不断创新。例如金融监督,东莞农商行实行了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稽核监控系统,秉承“不给犯罪分子作案机会”的理念,切实保证一不出大案,对员工队伍形成实时高压的监督态势。这已经成为我行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屏障,形成了全方位的互动,确保了多年的安全运营。
第五是坚持一个“义”字。农村商业银行在支持“三农”、地方经济、县域经济的大方向下,还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广东近年处在多事之秋,除了金融风暴的冲击之外,水灾、冰灾等自然灾害也是频繁发生。灾难中每每冲在最前线的都是我们中小金融机构,及时地把救灾资金送到需要的地方,广泛开展救灾所需的各种金融服务。在这个过程当中,东莞农商行尽到了社会责任,这也正是农资品牌真正的社会意义所在。
(作者系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
王继康:立足于中心城市,紧跟城市化大潮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目前总资产有1280亿元,资本金总额68.73亿元,资本充足率11%,拨备覆盖率12%。到2010年4月底,存款余额1150亿,贷款余额1030亿元。网点数为650家,二级支行超过300个。广州农商行在从业法人的道路上、内部管理上、业务创新上一直不断的努力,为尽早尽快实现产权模式的升级,实现改制不断努力。具体来讲我行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内部机制改革
从2006年开始,我行引进了一级法人体制改革,在整个体制改革方面实现并推动了集约化的管理改造。在此之前,我们实行的是多级管理,各种组织机构设置高度组合,全行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在各地管理岗位任职,真正下到网点和市场一线的人员并不多。这样一是造成管理的效率低下,二是造成业务操作的规范和标准不足,三是内部的信息传递有失真。我们深感到内部的体制改革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适时、及时地做好。
我行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在重建组织架构上,将审批的权限、产品研发的权限逐步集中到总部,包括信贷、财务、人事、会计等等。同时我行在城市化管理方面不断的探索,下决心要“拆庙填坑”,在区县一级把所有与该市场没有直接关联的部门全部撤销,将人员直接下放到各个网点,强化区县网点的市场营销工作。到2008年,我们所有的对公业务和对私资产业务都有所增加。此外,在收权的同时我行也有针对性地强化风险控制的岗位建设,成立了会计督导团队,每个人负责若干个一线网点,做会计结算和流程规范的检查和监督,对于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就是重新组合贷款审批程序,保证了贷款质量,降低了不良率。到2008年,我行全部按对公审批权限和个人的审批权限实现了全部记录。为了坚固效率,我们在全市设立了几个个人贷款分中心,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另外对市场效益方面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开始阻力很大。农村商业银行多年的管理体制使得行政人员过多分布在区县两级,要把各级管理人员释放到营销岗位并非易事。而且岗位的变化关乎个人的利益,观念的冲击、各种各样的不理解非常普遍,但实践证明这样的改变从长远来看是有益的。
业务的战略转型
广州作为中心城市,城市化进程比较快。一方面我们分享到了城市化发展的成果,全行大约六成的存款来自被城市化的农村,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在城市化中也面临很多尴尬的境地:
一是城市化使得农村金融不断萎缩,农信社和农商行在广州的市场比重已经不足3%,并且还在持续下降。而我们的负债大多来自农村,资产业务如果继续抓住“三农”不放,也将随之不断萎缩。
二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招牌使得我们的业务发展受到限制,经常不能被接受甚至是遭到排斥。越是在中心城区,我们越难和其他银行在一个平等的位置竞争。
三是一些企业在创业初期、风险比较高的时候是由农信社一手支持的,但是当他们做大做强之后,贷款等方面的需要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承受的范围,让我们进退维谷,很难与之一直走下去。
面对种种尴尬境地,我行也在不断地思考对策。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农业和农民是共同成长的,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正被高楼大厦机器厂房所取代,这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因变而变,随着经济结构不断发展而实行转移,我们的生存空间就会受到挤压。
在广州,“三农”对银行产品、金融服务需求的内涵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传统的“三农”主要是种植及农产品加工,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几乎是无地可耕了,多改为从事城市服务业、第三产业。他们的经营结构和收益模式随之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行在产品创新方面一直不遗余力。例如城中村的改造的问题。此类用地没有产权,我行在农民的不完全抵押等方面就做了创新,受到城市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欢迎,不良资产率控制在1%以下。这是其他银行不敢做或不屑做的。此外,我们也在积极介入非“三农”业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大中型国企、优质民企和房地产开发商等。在以前,其他行业几乎看不见农信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的身影,但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展现我们的长处,其他银行再也不敢轻视我们了。
两点建议。
这里提出两点建议,希望大家能够形成一个共识,在今后改革发展向各部门做出呼吁。
一是是否有必要总是冠以“农村”这样的名号,我们和监管当局都应该认真思考。许多人认为“农村”名号对农村商业银行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争取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改制之前我们享受很多优惠政策,但是改制之后都被取消了。无论是政府还是央行,都一再强调“更名不更姓、改制不改题”。事实上我们的职责、定位,还有生长的土地都没有改变,理应得到合理的扶持。
二是向基金贷款,比如说社保。我们在农村的网点非常多,都在农民的家门口,但国家的政策不允许我们做社保的基金贷款,于是农民需要将钱从农商行取出,再到大银行去交社保,非常不便。而且农民会认为我们不给他们提供服务,不为他们着想,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我们作为农村的金融机构,现在还面临很多不公平的竞争。大家应该共同努力,不断地呼吁,争取跟其他银行一样的待遇。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输了也是无怨的。
(作者系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行长)
姚真勇:满足更高需求,加强会计监督
自2009年底改制农商行到2010年5月底,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为107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926亿元,各项贷款555亿元元,分别比去年底增加9.34%和11.49%;实现经营利润8.89亿元,资本净额94.69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6.84%,五级不良贷款1.27%,拨备覆盖率246%。到目前为止,全行有320个网点、3400名员工,实现了辖内金融服务全覆盖。
作为管理层的感受
一是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更高了,包括内控、科技水平、法人治理结构、员工队伍建设等等。
二是股东和董事会对股东价值、股东权益的回报要求越来越高。在农商行以前,每年分红率保持在8%〜10%即可。如今董事会对阶段性的财务指标都要进行全方位的剖析,研究农商行的可成长性,以及未来股东权益增长的途径、来源、方向和幅度等。
三是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顺德地区实际上没有什么农业,我行的“三农”服务主要是集中在农业产业化,传统的农业贷款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顺德地区有15家金融机构同台竞争,比服务、比价格,也在比产品的创新能力。所以,客户对产品服务和创新的需求很大。
四是员工的期望很高。自从改制农商行以后,我行所有员工都希望跟农商行共同成长,希望能有更好的发展的平台,对职业生涯有了更高的期望。这对管理层也是一种压力。
微观的角度的做法
会计监督在风险管理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顺德这样一个较小的地域里生存,我行时刻感觉到风险第一,盈利第二。因为我行市场份额在当地排第一,顺德约有三分之一的家庭都是农商行的股东,可以说风险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如果出现问题,在当地很容易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反应,损失是无可估量的,所以要把规避风险放在第一位。
顺德农商行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努力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流程银行的优化再造,依托科技力量开辟配套的管理系统。从2009年开始,我行分别在四条线进行流程银行的优化工作,一个是会计,一个是财务、一个是信贷,一个是稽核。从中发现,会计事后的监督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行将会计事后监督集中到总行,统一把握会计日常业务的准确性、有效性、敏感性和风险性,通过事后的检测和评估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差错、堵塞漏洞、预防案件事故的发生。由此解决了分散管理的瓶颈,在减少人员的同时提高了效率。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顺德农商行目前已经有过半的网点已经基本达到了风险排查的专业化、独立性的要求,会计监督也越来越规范和顺畅。
具体流程有五个:第一是进行凭证的扫描和塑封。会计凭证在业务发生后的第二天,由各个网点送到会计事后监督中心,由高速扫描仪变成纸质,再用塑料胶带封好,抽真空完全密封封存。用户可以根据设定的条件,调出凭证的影像资料,随时可以进行查询。
第二是进行事后监督的识别。通过事后监督自动识别程序,按照既定的规则和事先设定的模板对凭证要素进行识别,并且把结果写入相关的结果表。
第三是自动勾对和人工录入。通过事后监督系统识别后,识别结果将与流水号自动比对,一一对应。如果失败,则会通过人工录入相关的信息来建立关联。
第四是强势补录。通过强势补录程序,可以规避不规范的录入。补录员可以针对某些信息,如交易金额、账号、凭证号码等要素来跟系统进行勾对。无法对应的地方要通过登记来完成监督。
第五是强势监督,也就是随时监督和抽查。这个系统可以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监督模型来监督相关当日业务,包括设定监督的重点和监督比例。
这个系统上线之后,大部分网点业务差错率降低到0.74%以下。
(作者系顺德农村商业银行银行行长)
崔建强:打造县域经营模式,完善金融产品体系
寿光农村商业银行始终坚持服务模式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努力打造县域经营服务模式
寿光农村商业银行自改制以来始终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市场经济的定位,将农民增收、增效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积极推进现代工作服务模式、产品体系管理机制、社会责任等几项创新,形成了具有普惠性的模式。经过十年的努力,不断推动经营服务升级。
我行自2000年开展客户经理营销制度以及经营探索工作,实施了六步走战略,积极推进农民金融体系的建设,并让每一位农民享受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支持。
第一步,2000年之前是最初的无信用创评,即谁需要贷款经申请考察直接发放阶段。
第二步,2000年开始销量客户信用创评,即分散评定发放小额贷款阶段。
第三步,2003年开始整村整镇进行大范围信用创评,即全面开展支农营销网络建设阶段。
第四步,2007年开始“村大联保体”信用互助创评,在全国首家推出了乡村“2+1”贷款模式,授信额度由原来最高5万元扩大到100万元,利率较原来优惠30%。
第五步,2009年开始纯信用贷款阶段,开办诚信贷款,对连续三年无不良记录的3A级新用户办理“诚信通”农户免担保贷款,诚信通用户完全以农民信用为保证,只需签订贷款合同,最大限度简化了贷款手续,为农民农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六步,2010年开展“普惠金融工程”,即是让社会各个层次的群体,不论贫穷或富有,都能享受到高效、便捷且能满足每一个单体和社会团体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创新并完善金融产品体系
近年来,寿光农商行积极顺应市场变化,逐步创新助农贷款、“新生活运动”个人消费贷款和“金助力”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等五大系列30多个新的产品,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服务体系,满足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根据客户需要建立解决方案。例如,为解决贷款担保难、手续烦琐的问题,我行提供了一系列套餐,并且为客户提供了“特色菜品”,包括推出了“4+1”农业产业链贷款、农村住房贷款等等,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为了让最贫困的老百姓也能脱贫致富,寿光农商行通过开展春雨工程,对家庭收入低、信用好、且勤劳肯干的农户发放不超过2万元的贷款,实行基准利率,并上柜台办理。自2009年开始,我行为当地的15户农民启动帮扶项目,采用大学生员工一对一结对子的帮扶方式,建立了民心日记,坚持回访,形成制度,详细记录对贫困户的帮扶过程。到目前为止,所支持的15户农民当中已有5户收入增加到了5800元以上。
(作者系寿光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
齐逢昌:开创天津模式,总结五大创新
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是贯彻国务院的指示,在天津滨海地区实行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政策产物,是全国是第一家完全借助民间资本,共同化解农村金融机构历史包袱而成立的农村商业银行。这个“天津模式”2009年化解不良资产达数十亿,我行对此总结了五个方面的创新:
理论创新
回顾滨海农商行走过的路,理论创新是基础。在从事传统的农信业务、“三农”业务和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认识:
一是不能因为市场化运作就放弃了支持“三农”的根本任务。支持“三农”存在一定风险,对经营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三农”也有很多有利的条件,比如说上市,证监会近年也在大力推进。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还承担着许多社会责任和政策性的业务。
为解决“三农”问题,滨海农商行树立了“以城市资金反哺农村”的理念。在天津滨海地区,农业仅总产值的千分之二,而且越来越少。滨海农商行利用可以在天津城区任何地方设置网点的优惠条件,率先在本地设立了区县经济事业部,用以覆盖农村地区,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
二是让东部资金向西部倾斜。我行于2008年和2009年分别在新疆喀什和库尔勒设立了支行,并且计划2010年在阿克苏再设一家支行。新疆作为国家财政部划分的西部五个省区之一,对支农贷款拥有特殊补贴。喀什支行成立当年就得到了170万元。由此印证,只要我们加强管理、选准方向、定位好市场,是可以取得不少效益的。
三是建立“先予后取”的模式。通过提升服务、产品设计和信用建设,先把贷款放出去,获得客户的信任,客户才把存款拨付给我们。例如我们的“农家乐”产品就是先拿出资金来满足农民的需要,然后农民才愿意把他的钱从别的地方转到农商行来。任何一项产品设计,必须把放在资金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的前提下,选择参与双方或者多方的利益共同点,这个产品才是永续的产品。
四是在风险管控上坚持审贷分离。审贷分离是个老论题,传统的农信社并不是从经济利益上来划分的。滨海农商行按照新的体制,把人员划分成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从经济利益上把审贷隔离开,强调“三分贷七分管”。具体来说就是信审部门承担行政责任,贷款下放后,则由事业部们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然后按照不同的情况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
体制创新
好的体制才能产生好的机制。滨海农商行在三个方面不同于其他银行。一是全都为民营资产,不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直接管辖。二是我行和天津农商行在市政府管理下互为两个独立的个体,互不干预。三是天津市委赋予了我行行政无级别化管理,使我们能够依照公司的治理结构自主任免高管人员。这个体制意味着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任何政府或企业会向我们提供保护,因此滨海农商行唯一的出路就是严格管理、严格执行。
滨海农商行把经营班子分成五大板块:
第一是后勤保障板块,包括人力资源、内审、科技、安全保卫等部门。它承担的就是后勤保障支持,实行派驻制,每年调整三分之一,从根本上解决了银行机构财会人员、安保人员和主要负责人之间的串联关系。
第二是管理板块,包括计划、资金、定价、票据等部门。它按照资本经营的理论,每一个环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细算出产品的价格和部门的贡献率。此外,我行还将经营和管理相分离,力图将总分支行的一体式的产业模式,转变成专门经营的事业部模式。
第三是信审板块,包括信贷审批部、放款中心等部门。滨海农商行把放款中心提升为一级部门,除了基本的放款职能外,我们还赋予了它收款的功能,将放款和收款统一进行管理,考核每天还款的质量。
第四是业务经营板块。2009年,我行针对天津的特点设置了港口经济事业部,专门服务于海洋、港口、海河这三块业务,在专业化上有所提升。同时还有区县经济事业部,专门针对农村提供服务。西部的两个支行统称大西部经济事业部,今后还会在其他方面设立事业部。
第五个板块就是我们的支行。支行主要经营存款,没有贷款,但是可以营销贷款。贷款经过事业部认可后下拨,存在支行,而存款的贡献率由支行和事业部互相批示,从而调动支行的积极性。滨海农商行的五大板块由五位副行长负责,板块不能拆,但是行长相互可以交流,以此丰富彼此的经验。
机制创新
一是薪酬机制。滨海农商行根据考核分数和贡献率制定薪酬标准,一线人员在薪酬上完全有可能超过部门经理,部门经理也有可能超过高管人员,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二是推荐机制。一般业务人员按照“一个自荐人,一个举荐人,一个保荐人”;管理人员按照“一个自荐人,两个举荐人,三个保荐人”的标准,填表并承担相互的责任,体现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理念。
三是队伍的稳定。一方面是我行尚无一人调出,说明了队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一旦有人发出调出信号,管理人员就必须思考原因,是我们的政策不到位、机制不足,还是哪方面出了问题,要及时作出调整。
四是建立风险管控机制。我行的存款贡献率是当年兑现的,贷款的贡献率必须按照放款期限具体到人,必须连本带息收回才算有效。
产品创新
一是信用贡献率。这是针对原先农村信用工程的做法,加了一道程序。简单来说,就是在大商场里与管委会、商户签订三方宣言,由农商行保障商户申请项目,而商户必须守信用,否则管委会将给予相应的惩罚,甚至驱逐出商城。类似的还有许多约束制度。我行的信用工程部专门负责这个业务。
二是针对农户贷款设计了“农家乐”产品,目前在试运行阶段。我行原先对农资贷款按季收息,但实践证明并不可取。农民或种田或者养鱼,由春到秋,是陆续投入一次收回。如果按季收息,就会出现某个季节无法收回利息,造成不良贷款的情况。因此要把按季收息改成按年一次性收息,同时把农户的贷款变成存贷合一。
三是理财产品的创新。银行和证券机构是不同,保本付息才是银行的本质。因此,滨海农商行设计的理财产品都以保本、保息、保质为最终目的。尽管农商行的利率很低,但是能在五天之内完成支付,效率非常高。
发展模式创新
银行业现今竞争非常激烈,大银行有着足够的资金开发网络系统和新的产品,我们小银行在金融方面和它们正面交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随着农村商业银行的改制,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少,农商行在基准利率上的优势也越来越不明显。如何开辟新的路径,扩大农村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走出了一条独有的道路,虽然一直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成功转型,说明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是有效的,是正确的。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依然不足,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可以找到提高农村商业银行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确保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模式
(一)维持本土经营模式
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情况和特点是不同的,而农村商业银行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的特点,开发有关的金融产品,适合本土的金融产品,更容易受到当地百姓的喜欢和购买。
(二)建立异地分支机构模式
农村商业银行想要实现建立异地分支机构,就需要各项标准符合审核要求,才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开拓市场,收拢客户资源,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和盈利情况。避免了因为所有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盈利,会出现巨大的经济风险的情况。所以,采取建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发展模式,是为了分担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二、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一)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国政府和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等,是对经济市场进行宏观的调控,能够有效的控制的市场货币流通量。但是在政府和央行出台一系列政策的时候,农村商业银行因为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弱,所以容易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宏观环境产生的问题,就是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而不能解决或是减弱该影响。
(二)经营环境因素的影响
农村商业银行因为发展时间短,自身体系并不成熟,所以,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十分的恶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无论是在客户资源,还是贷款标准等,都不如其他的银行具有竞争力,市场分割现象严重,农村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从而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模式上的选择受到了限制。所以,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因素,是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农村商业银行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影响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体系的建立,主要分为总行和分行,但是由于总行和分行所在的位置比较接近,市场份额划分不足和经济链条比较短,虽然存在的风险比较小,但是减少了盈利性,却可以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
(四)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盈利能力
我国经济市场发展迅速,各银行在客户资源上的竞争能力十分的强大,所以农村商业银行在抢夺客户资源的能力不占优势。但是真正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因素,则是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如果农村商业银行没有好的项目投资,那么所获得的盈利就会减少,这样就不能吸引客户资源,而如果不能吸引客户资源,则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不能回馈客户一定的利息,也不能继续盈利。
(五)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储备人才能力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要比总行有一定的差距,这是因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建设要比城市有所差距。但是这些差距很快就可以弥补。现阶段,因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条件不够好,很多优秀的人才就流失掉了,而且由于农村商业把银行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机会较少,很多员工失去了进修和进步的机会,导致员工的跳槽。所以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储备人才的能力不足,导致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予以支持。这也是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重要因素。
三、结束语
由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转型时间比较短,金融体系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农村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能力不足。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是比较科学的,但是有很多因素影响到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改变。无论是宏观环境因素,还是经营环境因素,以及软硬件设施等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影响,都能够让农村商业银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因地制宜才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彭红华.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以Z农村商业银行为例[D].华南理工大学,2013(03):144-148
关键词: 微型金融小额信贷商业银行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8-058-03
引言
微型金融是以低收入群体为目标客户,向他们提供贷款、储蓄、保险、转账服务等金融产品的金融业务。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低、有效的金融服务不足、小型农业产业贷款非常困难,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金融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陆续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以后,农村金融市场所留下来的空白主要由农村信用社来填补,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所起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广大的农村地区, 特别是比较贫困的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满足。现在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并不能完全满足广泛、持久的包括小额信贷在内的金融需求。因此, 放宽市场准入,放松利率管制,形成多种机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可能是有效地提供金融服务和缓解农村金融抑制的途径。
微型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的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它们以为穷人家庭和小企业提供资助的承诺取代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投放模式。因此,微型金融的目标客户是无法从正式金融机构得到金融服务的低收入群体,主要是贫困的人群和经济上脆弱的人口。阻碍这个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的主要障碍是为此群体提供服务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很高的操作成本和信用风险。这些风险都会导致机构经营成本增加,因此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意向穷人提供金融服务。
一、微型金融的历史与发展
微型金融机构(MFIs,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它以不同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技术,为那些排除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小企业、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小额贷款、储蓄、保险、汇款等业务。微型金融早期发展的雏形是小额信贷。微型金融起源于1976年孟加拉国尤努斯教授创办的格莱敏乡村银行(Grameen Bank)项目。MFIs在国际上经过了大约30年的实践,其中不少MFIs ,如孟加拉乡村银行(GB)、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小额信贷(BRIUD)、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osol)、乌干达国际社会资助基金会的村银行(Village Banks)都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消灭贫困方面作出了一定成绩,引起了金融学界和各国政府机构的广泛关注。
最近, 投资了苹果电脑、思科、甲骨文和雅虎等众多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美国红杉基金, 也开始瞄上了小额信贷领域, 不久前已经完成了向印度最大小额信贷机构的投资。微型金融作为一个新兴的投资领域,发展速度很快。小额信贷似乎就是寻求金字塔底端财富的金融行业。在墨西哥,以低收入客户为目标市场而创立的微型金融机构,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占领了存款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 成为全国最大的低收入消费者信贷服务商。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也摒弃了农村业务是非营利服务的旧有观念, 认为农村市场是具有极大经济潜力和商业可行性的蓝海市场, 从而将农村业务作为经营的重点领域。
根据“微型金融高峰会议运动”的数据,MFIs的行业规模从1997年开始,以40%的速度迅猛发展,到2004年年底,全球共有3000家机构为8000万名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世界各地的MFIs(主要包括N G O 形式、非银行金融机构形式(NBFI)、合作社、专业银行金融机构形式)在性质、目标、规模等方面各有不同。一部分NGO组织专注于向最贫穷的人们提供金融服务,这部分组织只能靠源源不断的外部资金注入来维持营运,对它们而言,纯粹是慈善事业。但是,MFIs 的主流已出现商业化趋势,不少NGO 组织已成功转型为正规金融机构,新设立的MFIs在成立初期接受补贴,经营一段时间后,不再接受补贴,收入主要来源于向客户收取的利息和费用,成为商业化盈利机构。商业化已成为国际MFIs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二、微型金融的目标客户及金融产品
目前,微型金融机构已经能够向客户提供小额信贷、存款、汇款、微型保险、商业培训及咨询、健康教育等各项服务。
1、小额信贷。小额信贷旨在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微型企业提供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它既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又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它是指向低收入人群提供的额度较小、以反贫困促发展为宗旨的信贷活动,主要有数额小(一般为5000元以下) 、期限短(一般为一年之内) 、利率较高、无担保、分期付款等特点。随着小额信贷业务的完善,现在业务主要有企业信贷、消费信贷及紧急事件贷款等。小额信贷一般采用的是分期还款的方式,这样就降低了贷款人在年末偿还大额本息的压力。由于穷人情况的多样性,对于小额信贷,微型金融机构要根据不同客户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做,没有统一的模式。比如,印度SHG小组贷款的平均规模是50000卢比,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贷款一般被用于立刻能产生收入或在短期内能产生收入的生产性活动,如养奶牛,开小店铺。还款的频率也比较高,可以是每天、每周,保证产生的收入及时储蓄和还款。
2、存款。在微型金融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种金融产品是存款服务。金融机构认为穷人根本就无余钱用于存款。但是,虽然每个穷人的存款很少,但其客户规模很大。孟加拉BRAC非常重视成员的储蓄,为成员提供存款服务是BRAC微金融项目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的小额的储蓄积少成多,VO成员可以有资金用于消费、子女教育和其他投资活动,年纪大的时候生活有保障,以及在遭遇自然灾害和收入不稳定的时候有应急资金。VO成员有两种储蓄的方式。一是每周存款,成员被要求每周至少存5塔卡。二是强制性存款,成员获得贷款后,要把贷款额的5%存入她的存款帐户,存款的利率为6%,借款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将存款取出来,但是当存款余额低于2000塔卡的时候,她就不能得到利息了。如果成员没有任何贷款,她就可以将所有的存款都取出来。因此,通过储蓄增加了微型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总额,有利于微型金融机构的扩大,是微型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托收和信用担保。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大大增加农村对外贸易的规模,这样就产生了对票据托收业务的需要,即农村债权人委托微型金融机构向债务人收取货款,当有微型金融机构的保障时就降低了农村相关产业对外贸易的风险。同时,在农民购买高成本机械、向传统银行借款或是从事其他需要有机构的信用担保的活动时,在传统上存在担保困难的问题,微型金融机构可提供信用担保业务,这样就提高了农民的信用度,增加了活动成功的可能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农村微型金融的运作模式
20世纪90年代,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经营微型金融服务银行的盈利水平超过一般的商业银行,面对竞争压力,市场份额的要求及微型金融的稳定性和盈利性,商业银行开始参与这项业务。目前,一些外资和内资商业银行在国内开始陆续涉水微型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发展微型金融业务应遵循比较利益原则,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针对商业银行开展微型金融的模式,建议采取如下方式:
(一)发挥成本优势,直接提供微型金融服务
对某些商业银行( 如农业银行)来说,具有强大的网络优势和人员优势,成为发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有效保障。在金融服务基础好的农村和乡镇地区,采取直接进入模式,直接开展小额信贷业务,试点性地发起成立几家村镇银行。此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严控业务风险、集约化经营管理。
(二)发挥资金优势,提供资金批发服务
花旗银行在全球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时,采取了间接进入模式。这种模式由商业银行与当地小额贷款机构合作,也可以采取参股形式,小额贷款机构负责向零散客户提供贷款,商业银行投资和承担所有信贷风险,并向小额信贷机构支付预定的服务费用。
(三)发挥金融产品优势,推动业务创新,实现微型金融业务持续发展
推出产品组合方案,向借款者推出贷款+ 银行卡+ 保险的三种产品组合,为其提供贷款、银行卡、存款、保险、基金、理财、网上银行等多种产品组合方案。对商业银行来说,可采取试点性地发起成立几家村镇银行,获取银行类金融牌照,争取政策上的优惠待遇。同时还可以选取目前较有影响力、营利能力较强、风险控制能力强、没金融许可证但有意愿成为合法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组织,将其适当改造,并参股其中,达到节省投入、运营、管理成本,盘活包括人力资源、科技网络资源、产品资源等在内的存量经营资源,最大限度地释放其资源禀赋效应。
(四)商业银行发展微型金融的风险管理
由于一直以来没有相关的微型金融运作的经验,风险管理的能力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微型金融的一大制约因素。随着小额存单质押以外的其他信贷业务以及复杂中间业务的开办,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将会加大,加强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建立个人信贷征信系统,加强贷前调查工作。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经验做法,结合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设计、建立具有农民、农户特色的个人信贷征信系统。按辖区逐步建立起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个人信用档案,动态监测掌握农户的信用以及生产、生活状况。
2. 开发、建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系统。商业银行应结合其信贷业务的发展趋势,设计、开发独立完善的信贷业务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业务操作管理的网络化,增强会计核算的专门性、独立性。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防范操作风险。建议根据信贷业务管理、临柜、营销人员等不同岗位特点,有区别、有侧重地进行培训,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业务操作水平,促进微型金融各项业务合法合规、安全有效地发展壮大。
4.改善网点设施,增强网点安全性。县以下商业银行机构大多规模较小、设备落后,有些网点甚至没有按要求设立独立的金库,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有些网点人员配置不足,柜员集储蓄业务、业务于一身,一人多岗等问题非常严重,风险控制形同虚设,风险隐患巨大。商业银行应增加农村网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人员配备,切实提高网点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James,C.,Mainstreaming microfinance:soci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r mission drift?,World Development,2007,35(10):1721-1738.
2.Jonathan, M., The microfinance schism , World Development, 2000, 28 (4): 617-629.
3. Jonathan C., Outreach, sustainability and leverage in monitored and peer-monitored lending, Journal of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9 (60): 51-77.
4.文维虎,农村微型金融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西南金融.2009(4):41-44.
5.赵冬青,李子奈,刘玲玲, 印度微型金融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启示.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6):98-101.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发展
一、引言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依托其自身具有的技术、机构、人才、资金等方面优势,向客户提供委托事项等各种服务,并同时从中收取一定金额费用的服务性业务。依据相关文件的表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构成银行的表内负债或者是表内资产,是银行一种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中间业务是银行除了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之外的第三大业务,其特点是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同时也有很高的灵活性、较低的风险度、较多的收益度等。
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中中间业务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发展历史短暂等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水平同国外商业银行的同类业务还有较大差距,综合水平较低。当前外资银行逐渐转向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业务,为此我们需要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在充分认识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之后,分析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做出进一步的改进,以迎接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分析
在分析我国当前的商业银行运作状态之后,认识到进一步发展银行中间业务是进行市场竞争的一个客观要求。进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银行业务中的存贷市场基本上是形成了稳定的局势,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想有较大利润增长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中间业务的出现和发展使得银行获取利润增长成为可能。现在各大银行间的竞争不仅仅表现在资本价值和资产规模的比拼,更多的是服务以及中间业务的竞争。发展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长久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商业银行初期的业务中,中间业务只是作为辅助业务并占很少的规模。在新经济到来之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朝阳业务,同时逐步成为各大银行核心发展业务。一个银行其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已经作为判断商业银行整体实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中间业务取得的利润越来越多,但我国的发展程度还较低。
三、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不可否认,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近些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中间业务的种类、数目都有了较多的增加。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种已经有260多个,但是各个银行在中间银行的种类、档次、规模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从中间业务上取得的利润同国外银行相比相差甚多。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占总收入比重很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清楚认识中间业务
众所周知,世界各国的银行都在发展中间业务,我国的各家银行业在探索中前进,不过从实际情况分析,我国还有一部分人不能清晰的认识当前整个金融环境,没有充分的意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同时对如何开展中间业务也没有详细的看法。从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在工作时没有着手的地方,而且中间业务本身就是非常复杂、不易协调的服务,这些都会对中间业务的开办提前设下畏难的情绪,进而会影响中间业务的服务质量和发展程度。
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业务量较少
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快速的发展,并且逐渐成为各银行的重点盈利方向。有数据显示,美国花旗银行的中间业务利润占到总收入80%以上,德国银行是60%以上,而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平均是在8%左右,其中农村的商业银行盈利仅占1%。
3.中间业务的定价机制不尽完善
我国颁布出台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相关文件中的定价、收费等方面条款没有足够的可操作性。各商业银行业没有市场的调节作用,缺乏定价权。中间业务收费环节也存在了优质客户同普通客户间的差别,优质客户的收费受到银行无序竞争的干扰,普通客户的收费又是比较低廉,不能进行合理的定价。同时也存在着难以收费等问题。
4.业务层次较低,规模较小
当前商业银行提供的中间业务有基金、证券经纪、资产管理等,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农村的主要工作在代收支付业务、保险箱业务、银行卡业务、担保类业务、交易类业务等劳务性的一般项目上。这些业务是赢利性较低的种类,但是却占有了很大的比重。其他赢利性较高的业务却没有充分的发展。即使是一些银行具备了理财等中间业务,其业务扩展也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5.中间业务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
做好做强农村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需要很多的高技术人才,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综合素质问题。金融业的电子化发展趋势已经是很明白的了,其是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托以及力量推动。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人员需要有较好的证券、保险、金融等知识,也要有能够灵活运用的能力。商业银行管理制度不灵活,有时不能适时地为银行筛选、培养有用人才,也不能充分调动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其创造精神。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6.中间业务的工作环境分析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工作环境包括了市场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等宏观环境。从市场环境角度分析,我国的中间业务存在失信严重现象,农村商业银行开展的信用类业务需要面对很大的风险,同时许多农村企业没有形成建立依靠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投资理财、信息咨询等服务的思想认识。从竞争环境的角度看,我国商业银行间中间业务的竞争没有良好的竞争秩序,不时出现恶性竞争事件。从政策环境的角度看,相关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利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飞发展,不能做到有法可依的状态。
四、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
1.提高对经营管理的认识,从战略高度分析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意义
中间业务是当前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的银行需要提高对经营管理的认识,不要把重点仅仅放在存贷上,确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同表内业务共同发展的道路途径。可以中间业务理解为新的业务品种和新的服务手段。丰富经营管理理念、提高认识才能将中间业务发展壮大。
2.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加强外部监管
对农村商业银行来说,需要把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重视起来,设置相关的管理机构来负责中间业务的开拓与研究,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来进行统一的管理、核算。商业银行应该健全组织机构,实行岗位职责,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确保业务收益。在建立自身的约束机制后,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努力做到规范、合法经营,将经营和监督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保证中间业务良好的发展。
3.谨慎开发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的开拓受到当前经济环境的影响。商业银行在分析农村经济结构的特点之后,循序渐进,可以先经营比较简单的品种作为初探,对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更深度的开拓。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中间业务的种类,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
4.利用积极的营销策略
在农村经济结构中,把客户分为大、中、小客户类。工作重点放在大中企业上面,同时也要大力培养具有较强稳定性的中小型客户。相应的营销制度必须进行整改,可以采用捆绑营销等方式。把资产业务作为引路标准,进而带动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充分发挥出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的联系功能。
五、小结
商业银行的发展表面中间业务在银行业务中体现的巨大作用,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可以反映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业务创新力。中间业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归根到底银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银行只有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才能保证业务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策略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4,5(2).
[2] 张淑英.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建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5,(2).
[3] 李少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透视[J].经济论坛,2004.(7).
[4] 陈杰.发展中间业务大有可为[N].中国证券报,2001,3.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可持续发展;对策
新农村的建设使得政府机关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大幅度提升。从“三农”问题的角度出发,了解到资金缺口和融资困难等问题对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有非常严重的影响。这就应从农村商业银行入手,加强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力度,确保当地政府机关与农村商业银行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三农”问题和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继而强化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效果。
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问题
尽管农村商业银行改制能够实现银行机构与当地政府机关相互衔接的目标,但是也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出现问题,这就应针对各方面问题展开有效分析,全面提升相关人员对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掌握力度。从多方面研究中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农村商业银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对于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大幅度降低,大量资本流出农村金融市场,造成农村商业服务水平下降。而且在农村商业银行商业化发展水平提升的条件下,还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效果变差,农村商业银行“脱农”问题层出不穷。第二,对于“三农”服务来说,其对于农村底层群体贷款发放有很高的要求,据此提高农村社会底层群体生活质量,全面落实农村地区“扶贫”目标。但是在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后,银行体系金融服务水平受到层层制约。如果不能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必然导致农村社会底层群体生活水平和农村整体经济下降,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出现严重问题。第三,为实现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这一政策目标,就应增加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注入力度。尽管这样能够改善农村地区老旧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也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下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受到层层制约,继而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社会地位。第四,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业贷款风险比较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支农贷款过程中出现金融风险,继而影响农村商业银行整体经济实力。此外,多数农村商业银行还存在贷款方式单一的问题,难以满足政府机关“三农”服务要求。限制农村经济发展,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明显。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
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可持续发展对于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综合发展实例和信贷支农水平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内涵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现实作用和农村地区信贷支农效果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从多方面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尽管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银行运营成本降低和控制风险分散的目标,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还会受到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和贷款质量的影响,如果不能采取适当措施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贷款质量,必然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下降,第二,在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断加强的条件下,农村政府机关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管理水平不足,一旦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超出相应标准,必然导致农村商业银行综合管理水平下降,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和银行机构社会地位。第三,与其他银行体系相比,农村商业银行对于“三农”服务有很高的要求,这就应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在当地政府机关的支持下扩大“三农”服务覆盖面,确保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受农村地区综合发展形势和“三农”服务水平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三农”服务覆盖面与农村综合建设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直接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村综合建设的支持力度。从宏观层面的角度出发,一旦农村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必然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社会地位下降,其可持续发展水平也会受到层层制约。
相关政策建议
从以上几方面研究中,了解到农村商业银行在“三农”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这就应结合农村商业银行现有发展形势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标准化政策建议,积极改善农村商业银行中潜藏的问题,确保农村商业银行“三农”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目前来看,改善农村商业银行中各项问题的政策建议有很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力度
未调整农村商业银行现有发展水平,就需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农村商业银行各项工作模式实施优化调整,同时强化农村商业银行转制效果,妥善处理农村商业银行中潜藏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相关人员对农村地区“三农”服务本质和宗旨等方面展开有效分析,同时遵循商业化发展要求对农村商业银行实施优化处理,或者在一系列标准化政策的支持下强化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力度。这不仅能够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综合发展力度,还能强化农村商业银行“三农”服务效果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使得农户收入能够满足农村全面建设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要求。
对支农金融产品实施创新处理
在对农村商业银行制定政策建议之前,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应对当地农户融资需求和农业发展水平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按照各方面了解对农村商业银行中现有的支农金融产品实施创新处理,有效提升农村商业银行中各项支农金融产品的经济效果,使得农村商业银行中各项金融产品在支农服务过程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对农村商业银行各项贷款方式实施优化处理,拓展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空间,解决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农村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处于共生共荣的状态。
保证农村商业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协调关系
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保证农村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应将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与当地“三农”服务要求结合到一起,据此规划合理的农村商业银行政策建议,有效处理农村商业银行长期发展过程中衍生而出的问题。而强化农村商业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协调水平,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在于当地政绩观相互合作的条件下获取一定优惠政策,并通过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还能强化农村商业银行因地制宜水平和分区管理效果,充分彰显农村商业银行统一管理优势。一旦农村商业银行出现问题,有关部门能够在商业手段和标准化政策的支持下解决各项问题,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电子化 计算机网络安全和建设
一、目前景泰县农村商业银行电子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现状
景泰县属西部贫困地区农业县,全县85%的财政收入来自于农业和农村。2015年财政收入仅为41108万元,相比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还有很大差距。1995年以前,全县12个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都为手工操作,服务手段的不给力,使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近年来,景泰县农村商业银行发展飞速,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狠抓硬件建设、人才培养和技术指导,使全县的农村商业银行的电子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二)存在的问题
1、对电子化的发展认识不足
一是在营业网点的建设上,不以提高科技技术为主,而仍以传统经营手段为主,靠增加人员等粗放手段来增加业务。二是电子化发展意识浅薄,主动性不强。三是资金投入力度不大。近几年来,景泰县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商业银行也迅猛发展,但对电子化的发展投入资金不足10%。
2、职工素质低,技术性人才匮乏
由于西部地区贫苦,农村商业银行一直沿用手工作业,电子化发展相比南方沿海城市起步非常晚,技术人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非常短缺。就算进入银行,办实事的人特别少,经验又不足,不足以马上胜任,使电子化的发展缓慢无比。其次,广大职工的素质不高也是制约农村商业银行电子化发展的重要方面,农村商业银行大多建设在农村,山高皇帝远,无法形成有效地管理,使员工为所欲为,增加员工培训难度,使农村商业银行的电子化发展困难更上一层楼。
3、计算机网络建设滞后,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功能有待进一步升级
就拿县上的计算机覆盖率来说都无法达到全部覆盖,更别说乡下的那些地区的计算机网络建设了。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别的地区的乡村土特产成为网络平台的香馍馍时,我县的农民还在为村里啥时候能用上计算机而苦苦奋斗。二是配置的业务处理系统功能不够完善,硬件系统、操作系统、数据系统三大平台应用混乱,导致使用效率较低,如当今的银行的网络银行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而在这里还远远未实现通用,不能满足经济市场的发展需要。
4、安全防护问题
检查和调研中发现,计算机病毒仍然是最大的威胁,大部分的计算机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病毒侵扰。当计算机出现错误和存在病毒时,工作人员没有经过安全部门的同意就擅自做主带着带有敏感数据的机器去大街上修理,更是一种不负责任且无法谅解的错误,职工在计算机安全的意识中还处在初级水平。
二、对农村商业银行电子化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一)尽快完成网络化建设
在网络建设上和各大运营商合作,加大资金的投入,尽快地把网络化建设搞上去。在软件平台的选择上要争取一步到位,符合将来电子商务发展要求,让人民真正的感受到电子化发展真正的存在在自己的身边。
(二)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农村商业银行电子化发展的紧迫性
农村商业银行的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作用,在制度和资金等影响电子化发展的地方给予大力的支持,把农村商业银行的电子化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充分认识到电子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创新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创新管理制度,不能墨守成规,要随时代进步而不断调整,要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学习南方发达地区的管理制度,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农村商业银行的电子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范机制,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业务数据和客户信息的安全,全面提高计算机安全防范水平。
(四)加快对员工素质的提高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业务操作人员要先培训后上岗。既要进行金融法律法规和金融基础知识的培训,也要对计算机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其次,对计算机的管理人才既要重培训,又要注重引进。由于农村商业银行起步晚,农村商业银行应该抓住这一时机,积极引进技术精、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这样既节省了培训费用,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提高电子化的发展速度。
(五)建议与五大行结成战略联盟
农村商业银行既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优势是面向农民,面对人群广。劣势是区域性强,没有全国的结算网络。现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的经营发展已经不局限在当地,为了抓住这些能带来经济发展的大客户,要积极和大银行合作,大银行的结算网络大,只要能和他们合作,大银行铺好的路,农村商业银行就可以借他的路走,借以机会学习他们,发展壮大自己,使自己本身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优势。
总结:总之,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产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在对金融领域的渗透过程中,通过加速全球一体化市场的形成,变革金融运作机制和模式,提高金融行业的成产效率和交易效率,对金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高科技创新、制度的完善,使农村商业银行的电子化更贴近百姓,贴近市场的发展需要,为人民带来财富,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城楼,使农村商业银行从真正意义上变为老百姓心中的“百姓银行”。
参考文献:
[1]程欢,程凤艳,陈诚,杨晏忠.协同学理论在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金融电脑,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