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16:42: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档案管理痛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互联网+”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其将深刻地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变革。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互联网+档案”应成为我国档案界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什么是“互联网+”?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从总体来看,互联网应用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人人互联网、物物互联网、业业互联网。其中,“人人互联网”指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各种网络接入设备来实现在任何地方接入互联网获取服务;“物物互联网”则是万物互联(即物联网),其通过联网使越来越多的设备变得更智能,是大数据、互联网、智能硬件、可穿戴、智能制造技术的结合体;而“业业互联网”也就是“互联网+”,指的是行业与行业的互联、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相结合。这也就意味着,“互联网+”的含义可理解为“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种“+”并不是两者简单的组合,关键是要通过这种“+”来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如上所述,“互联网+”行动的关键之处在于推动传统产业向“服务化”和“互联网化”的转型。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互联网+档案”应当是以档案数字化为基础,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所形成的智慧化、知识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档案服务互联网平台。这也就意味着要实现“互联网+档案”并非是先将档案数字化再挂到档案网站上、或是多开些微博、微信即万事大吉,而是要依据互联网思维对档案资源“收、管、用”各基本环节的全面提升与改造,需要综合的研究与实践上的突破。
2 用户“痛点”与建设“互联网+档案”的关键突破方向
就目前的实践而言,在“互联网+”建设比较成功的行业领域,其共同的成功关键都是准确找到了其服务对象的“痛点”,进而围绕这个“痛点”来实施自身“互联网+”的建设。所谓“痛点”也就是人们面对该行业当前产品或服务时,抱怨的、不满的、感到痛苦的接触点。而“痛点”也就是本行业开展“互联网+” 建设的切入点。
“痛点”也是分级别或层次的,解决不同级别的“痛点”问题,其用户体验也是不同的。如图一所示:
图一 用户“痛点”的级别
相关行业的经验表明,准确找到用户“一级痛点”是关乎“互联网+”建设以及创业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如何建设“互联网+档案”的问题,就可以转化为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消解档案用户“痛点”的问题。对于当前的档案用户来讲,最关键的“一级痛点”莫过于难以在档案海洋中有效地找到所需资源;“二级痛点”则是用户无法方便地获取所需的档案资源。可以说这两个“痛点”是当前建设“互联网+档案”所应该着眼的切入点。
因此,为了成功建设“互联网+档案”,当前应首先紧密围绕档案用户“一级痛点”(即如何促进用户有效找到所需档案资源)这个主题,开展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而造成档案用户这个“一级痛点”的原因,除了档案法规等管理因素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前档案信息系统检索方式的制约。在现阶段,档案用户以及工作人员对档案数据资源的获取方式基本是单一检索方式(如关键字匹配)。这是一种非智能的方式,其获得的信息局限性大、范围窄、关联性低,极大妨碍了用户有效获取档案资源。笔者曾专门撰文以实例来说明这一问题[1],提出当前用户检索档案遇到的困难可规纳为三类问题:兴趣利用集问题、事务共同利用集问题、档案异名检索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档案资源“不易找到”的这个用户“一级痛点”。
因此,针对档案用户“一级痛点”的“互联网+档案”关键突破方向,即当前建设“互联网+档案”首要应实施的工程,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2.1 建设档案数据个性化推荐系统,推动档案服务进入“后检索时代”。“后检索时代”的档案服务的含义以及模式如图二所示:
图二 “后检索时代”档案服务模型
可以说“后检索时代”档案服务模式是“互联网+档案”时代的关键模式。而档案数据个性化推荐系统对实现 “互联网+档案”服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如图二所示,个性化推荐系统可极大扩充传统档案服务只依靠单一检索提供档案数据的方式,克服当前档案信息系统的普通检索方式(如关键字匹配)造成的档案查找困难、检索不充分等问题。
在当前很多情况下,无论是档案部门内部的检索方式还是现有档案网站的普通搜索功能,都不能充分保证档案用户需求,并使很多档案处于“沉睡”状态。因此,就缓解当前用户“一级痛点”而言,就是要实现根据档案用户特征对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内容,而这正是当前档案服务所亟待提高的方面。故而,对于建设“互联网+档案”,必须对档案数据个性化推荐系统设计与部署、相关制度建设以及实现“后检索时代”的档案服务策略等方面开展综合性研究。
2.2 建设档案用户需求感知引擎,实现档案部门循数管理[2]。正如一些企业家所指出的,“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就是我党的“群众路线”,也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互联网+”的真正实现,关键的是深刻理解所在行业的用户需求。因此对于建设“互联网+档案”服务来讲,也就是要使档案部门有效感知其面对用户的需求,获知用户“痛点”状况,据此调整优化档案工作。前者是“从群众中来”,后者是“到群众中去”。
因此,就消解档案用户“一级痛点”而言,必须对如何建立档案用户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分析判断、知识抽取以及据此采取相应行动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也就是要建设档案用户需求感知引擎。而这既包括相应的信息系统,也包括与之配套的档案管理机制、思维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突破。笔者曾撰文提出一个档案用户数据分析引擎建设方案[3],这相当于是档案用户需求感知引擎的核心技术部分。可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在“互联网+”视域下研究建立适用于档案服务的用户需求感知引擎框架及其实现模型。
在实现了上述两个重点突破方向的建设之后,档案部门可进一步围绕用户“二级痛点”开展下一阶段的“互联网+档案”建设,以消解档案用户无法方便获取档案资源的“痛点”。这主要包括用户权限远程认证、档案信息可靠传输、档案数据真实性认证、推进档案O2O服务模式[4]等方面的问题。
3 “互联网+档案”的一个先行试验区:高校档案
以上我们明确了建设“互联网+档案”的两个关键突破方向。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两个突破点的规划变为现实。这个问题主要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实施建设的人才队伍、如何获取相应技术力量、对建设成果进行验证与优化、对建设的成果进行总结和推广等方面。对此,笔者提出当前可先考虑在我国高校档案领域深入开展“互联网+档案”的相关建设工作。
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高校档案领域开展“互联网+”行动主要具备以下的有利条件:
第一,高校档案具有良好的“实验区”效应。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高校档案门类较为齐全、档案类型品种丰富、档案工作实施较为规范。所以,高校档案无疑构成了“互联网+档案”研究与建设的良好实验环境,且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将相关建设成果向其他领域的档案部门进行推广和转化。
第二,高校档案用户有利于 “互联网+档案”建设成果的验证与优化。
总体来讲,高校档案所面向的档案用户文化程度、思维能力等较高,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达和归纳自身对档案的需求与意见。这有利于在“互联网+档案”建设过程中对建设成果进行验证和优化。从而有利于确保“互联网+档案”建设的实用价值,避免使建设成果脱离实际,成为“空中楼阁”。
第三,依托高校档案建设“互联网+档案”有利于获得相关技术力量。
高校档案本身就处于一个技术密集区、智力高地的环境中。高校所拥有的人力、技术资源可为“互联网+档案”建设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如高校所具有的计算机、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多方面专业的师生,可通过项目研究、课程实践、勤工助学等多种渠道参与实施本校的“互联网+档案”建设,也可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现实的理解我国“互联网+”行动的教育基地和实操平台,从而达到“育人中建设、建设中育人”的效果。
我们当前可依托这些有利条件,在我国高校领域内开展实施第二节所述的“互联网+档案”关键突破工程。而为了有效实现这两点工程的建设,当前应集中相关力量对以下问题开展研究:
3.1 档案数据个性化推荐系统建模研究。我们可以说,只有建立了档案数据个性化推荐系统,才谈得上真正实现了档案个性化服务;也只有对这个系统不断地完善研究,才能不断提高档案个性化服务水平,并产生优秀研究成果。
然而,纵观当前国内档案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十分不足,特别是基本没有对档案个性化推荐系统进行实用建模、具体设计、效果实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实际上使档案个性化服务无法真正落实。即使在计算机专业研究领域,也极少有研究者关注如何建立档案领域所适用的个性化推荐系统问题。其对个性化系统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对推荐技术的指标改进、新模型探讨等方面[5],且应用领域多为电子商务、图书、电影等方面。这造成当前对于档案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约等于零”,成了档案学与计算机科学“两不管”的地带。
面对当前层出不穷的信息推荐技术改进研究和相邻近的图书馆学领域方兴未艾的图书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成果[6],档案学领域应当奋起直追,积极借鉴相关学科成果,结合档案工作自身实际,设计出实用的档案个性化推荐系统。
3.2 对于档案用户合理分类问题有待探讨。从当前档案领域相关研究[7][8][9]可以看出,如何将档案用户合理分类,当前研究者的意见并不统一。而用户模型的构建是档案个性化服务的基础和依据,档案用户类型合理划定是有效构建用户模型的前提。特别是,我们在这里所指的合理划分档案用户类型,是针对实现档案个性化服务这一具体目的而言的。也就是为图二中所示的档案数据个性化推荐系统,设计合理的用户分类,进而设计个性化模型。在这方面,已有的研究所提分类方案尚不准确,没有专门面向档案个性化推荐系统所采用的信息技术特点考虑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研究档案用户利用场景分类的问题。
关键词: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
1引言
医院是集科研医疗等功能为一体的知识密集型单位。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对人才队伍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医院管理工作进行紧密结合,构建更加规范、专业、高效、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已成为医院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努力方向[1]。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化技术进行巧妙结合,可进一步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让医院人力资源部门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逐渐解脱出来,将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为医院职工服务和支持医院发展管理的战略上。
2人力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依然使用Office、WPS等办公软件进行处理,缺乏系统性的维护管理功能,容易造成数据遗漏,影响数据准确。有的医院虽然有信息化管理系统,但仍是单机模式,功能单一,与医院其他管理系统缺乏信息融通,各自形成信息孤岛,无法实时共享,在与其他部门联合时,显得比较笨重,费时费力,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痛点”[2]。而这种“痛点”的症状,同样反映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人力资源模块未使用过系统,基本上是通过Excel表进行手工核算,数据统计较为困难。人员电子档案主要通过Excel表进行手工统计,需要应用到报表时较为困难,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共享程度低。(2)人员信息表单较为简单,系统预制字段基本满足需求。现阶段系统预制字段还有很多不能收集统计,数据较为滞后。(3)各部门需要人员花名册时,虽然人事科能够提供,但是这些部门也有自己的一套人员信息数据。该数据库的部门职务、职称等字段比人力资源数据滞后,人事科有些字段数据又是由其他部门提供,如职称需要党办提供、所属科室由院办提供。这就造成数据混乱繁杂。(4)考勤数据只需提交每月最终考勤数据即可。该数据由下级科室提交,最终到人事科考勤专员汇总,形成考勤月报,交由薪酬同事做薪资。考勤模块不用进行排班考勤。休假数据也不需要在系统中进行提交统计,只需要在考勤月报中录休假情况即可。(5)薪资模块数据有相应的标准表,有两套薪资体系,一套是针对在编人员,一套针对聘用人员。它们相对于薪资项目较为统一,表内计算公式较为简单,需要在系统中直接算出每月薪资数据,不要导入数据。薪资模块报表有几张,较为简单,需要在系统中设计。
3信息化解决方案
在医院环境中,HERP能够帮助医院加强管理能力,包括提高组织之间的协调和协作能力[3]。针对存在的以上问题,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引进“望海”HERP软件系统,在软件实施的同时,规范医院管理流程,完善基础数据。
3.1搭建软硬件实施环境
硬件环境:WEB服务器,IBMx3650M4intel(R)Xeon(R)CPUE5-2630v2@2.60GHz2.60GHz(2处理器)RM16GB;数据库服务器,IBMx3650M4intel(R)Xeon(R)CPUE5-2630v2@2.60GHz2.60GHz(2处理器)RM16GB。软件环境:WEB服务器操作系统:2008Enterprise+Sp2、JDK1.6,0.12、TOMCAT5.0.25;数据库服务器:2008Enterprise+Sp2、JDK1.6,0.12、TOMCAT5.0.25;数据库,SQLServer2008。
3.2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
由于科室字典、职工基础字典、供应商字典、物资材料字典、资产字典没有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信息之间无法通过基础信息进行有效传输,存在多个科室的系统单独维护相同的基础数据。参照医院信息化整体发展思路及建设标准,在东软系统基础平台上与HERP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中建立的基础信息平台,统一核算单元字典、职工字典、供应商字典、物资字典等,保证内部系统的统一。在HERP系统中建立完整对应关系,如科室字典、收费字典的对应关系,实现与HIS前端收费系统对接,达成业务数据的无缝链接。梳理基础字典信息维护归口部门,确定维护流程及规范,保证各业务系统基础信息一致,提升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一是建立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包括学历信息、教育经历、职位变动信息等一系列附件信息的管理,统一职工编码,规范人员信息管理。二是启用考勤管理,保证数据信息的共享,并通过其提供的数据进行薪酬计算,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薪酬和会计核算工资业务的整合。三是依据系统流程,对医院现有人事管理流程进行优化调整,淘汰手工时代部分落后管理模式,以适应系统;保留本医院原有的优秀的管理做法,调整系统流程设置,以适应原有管理模式。
3.3功能模块划分
主要划分为以下功能模块:科室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合同管理、薪酬福利管理、考勤管理、报表管理[1]。系统主要基于日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统计分析和人力成本分析,通过考勤管理提供的准确工作量为成本核算系统的人力成本分摊提供准确依据。依靠薪酬福利、考勤管理直接向会计核算系统的工资发放提供薪酬福利考勤数据,并与HERP平台的绩效奖金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从而实现HERP系统将医院人、财、物三大核心管理要素融为一体的设计目标。基础设置:人力资源系统基础数据维护,包括代码设置、结构设置、事务设置、权限设置、考勤项设置、人力资源启用年月设置等。科室管理:主要是科室信息的展现,包括科室编制人员、附属信息、属性等。人员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附属信息、合同信息的全面管理。其中,人员信息建立医院的职工基本信息,包括岗位、职位、职称、学历、人员照片等信息。附属信息保存职工的工作简历、职称变动、职位变动、学历变动、个人培训等各种历史信息和家庭成员信息等其他相关信息。合同信息管理职工合同的签订、续签、终止,并通过合同到期提醒为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合同的续签提供方便;提供批量合同签订操作。报表管理:报表模板设置、自定义报表设置、报表打印。考勤管理:准确记录人员在各科室每天的工作量、加班、缺勤、请假休假等信息。月末各科室考勤员将本科室正常考勤和轮转考勤信息汇总得到月度考勤汇总表并提交人事部门审核。审核完成的数据可作为薪酬中考勤工资的计算依据。薪酬管理:基于医疗卫生行业岗位薪级工资标准和套改政策在系统中内置岗位薪级工资标准和套改政策查询,并建立医院需要的其他工资标准。人员薪酬可以根据管理要求对不同人员类别灵活设置薪酬项目和计算公式。薪酬项目包括基础工资项、福利项、考勤项等与工资计算有关的项目。通过计算公式可以自动获取薪酬变动中产生的当月薪酬变动信息,也可以自动获取考勤管理中产生的考勤数据,实现工资与考勤的联动;通过接口可以自动将人事部门确定的薪酬信息自动转入财务的工资发放,实现人事薪酬与财务工资发放的联动。工作提醒:对职工的生日、合同到期进行提醒。期末结账:月末结账后,才可进入下一个月的薪酬计算和考勤。
4信息建设成效分析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模块于2019年3月试运行至今,经过不断地实践,取得以下成效:(1)提高医院工作运转效率。系统运行以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实时、精准。以往增加、修改人员数据时,需要调整多个统计表格,而且不能即时同步到各个部门,存在时间差、信息差,难免出现错漏。现在,人力数据完全归口人事科管辖,承担数据的“源头”,只需一键“更新”,通过集中平台的接口传输,数据便通达医院各个业务系统,非常方便省力,部门间再也不用手工对接数据,工作效率大大提高。(2)提升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减少手工作业形式出现数据丢失的错误现象,有效地将各时期、各方面的数据统一起来,确保人力数据全面、准确存在。同时缩减人力部门的工作量,避免日常重复劳动,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3)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通过采集到的详实、准确的数据,系统提供各个维度的查询、统计、筛选功能,并得到相应的结构化数据,以便智能化地分析医院人力资源现状,为人力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医院人力资源实现从“粗放”到“精准”管理的转变。
关键词 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Gov2.0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4-0153-02
0 引言
电子政务是城市信息化的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建设内容,是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形态,是政府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智慧城市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和机制汇聚智慧、发挥智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1]。
智慧城市是电子政务的高级阶段,是电子政务效率最大化。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政府是贯彻和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升政府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的重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的政府,坚持和谐发展的政府,是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1 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现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就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作了专章阐述,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2]。《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已经过多个部委和专家的评议,进入审批阶段。
近年来,各大城市有关部门广泛采用网络、RFID和传感器、GPS监控、视频监控等技术在城市交通、市政市容管理、水务、环保、园林绿化、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自动化的监测和管理,为全面建设智能城市、感知城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承认“重电子、轻政务;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应用;重建设、轻管理;重新建,轻整合”,这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痛点,其发展也处在“自发为主尚未规范、有所应用未成体系、监测类多智能化少”的阶段。
1.2 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缩影,是智慧地球在城市的体现形式。它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手段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对公众服务、社会管理、产业运作等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构建起城市发展的智能环境。
面对全球化的城市竞争,城市体系的发展及建构关系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模式选择。中国的城市要想在世界城市竞争中占据世界经济价值链的高端区位,需要创造合理的、统筹行政管理的、整合城市资源的、有内在顺畅沟通机制的智慧城市[3],首先就应从政务领域开始,原因有三:一是当前阶段在政务领域先行开展物联网的应用最为有利;二是在统一构架的公共平台之上推进物联网在政务领域的实施,对于改变政府各部门分散开发、孤立发展的局面十分必要;三是大力实施政务物联网对于政府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提升十分必要。
2 推进政务物联网应用功能及重点领域
2.1 政务物联网应用功能
1)政务物联网平台功能构成:安全认证、编码与注册、协同管理、web服务管理、数据交换、目录服务等;2)政务物联网应用领域功能构成:实时采集、传输、编码解析、认证、识别设备管理、协议交换等。
2.2 政务物联网重点领域
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核心领域,主要包括公共安全、城市运行管理、生态环境、城市交通、农业、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是城市居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因素
1)公共安全领域:危险物品监控、垃圾监测处理、可燃物排放、有毒气体排放、医疗废物、疾病预防控制、自然灾害预警、水灾火警现场信息采集等;
2)城市运行管理领域:日常环卫作业、扫雪铲冰、垃圾渣土消纳、城市水、电、热力、燃气、户外广告牌匾、城市家具、棚亭阁、城市地井的有效监控;
3)生态环境领域:大气和土壤治理、森林和水资源保护、碳排放及空气质量、城市噪音监测、水质检测、热力能源、楼宇温度等;
4)城市交通领域:公交站牌电子化、流量预测分析、交通引导与信息提示、停车诱导服务、道路自动收费系统、桥梁道路健康状况、交通流、环境灾害、安全事故等全寿命监测评估;
5)农业领域: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控制、动物健康监测、动物屠宰监测、土壤成分、水分、肥料检测等;
6)医疗卫生领域:电子病历、医疗监管、药品监管、医疗电子档案管理、血浆的采集监控、家庭远程控制、远程医疗、安全监控等;
7)文化领域:智能文化创意园、文化监管、网吧监控、文物、古树、文化古迹保护等。
3 融合和创新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动向
3.1 加强“智慧政府”建设
“智慧政府”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4]。“智慧政府”先行,可以推动智慧化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建设,如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银行等。
3.2 建设基于Web2.0的电子政务Gov2.0
随着微博、社交网络等Web2.0技术的发展,政府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其门户网站的互动功能,提供在线公共服务,使其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力抓手的Gov2.0。政府门户网站应强化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使其成为政府对外宣传的窗口、为民服务的窗口。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2010年世界竞争力排名中,新加坡跃升两位超越多年排名第1的美国而夺冠,这就与其实施“智慧国2015”计划、政府决策全民参与紧密相关[5]。
3.3 建设基础数据库和共享数据源
基础数据库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平台,为城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应整合各领域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人口、宏观经济、企业信息、政策法规等基础数据库,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如:税务的数据大集中、金融的数据大集中、政府灾备中心建设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分享机制,搭建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充分满足省本级、各市、县(区)、各基层单位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需求[6]。
3.4 多功能移动智能终端助推电子政务应用移动化
所谓移动电子政务,是指基于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的电子政务模式。与传统电子政务相比,移动电子政务有很多优势。多功能移动智能终端可以使公务员随时、随地采集、获取、传输、处理信息,将深刻改变电子政务应用模式,促进电子政务应用创新。
3.5 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牵引效应
智慧城市需要以物联网为基石,以云计算为利器,使整体经济社会加快消除信息、技术、利益的“孤岛”与“壁垒”,更加物尽其用、更加协调融合、更加和谐发展。积极探索建设政务云,把分散的设备和资源通过网络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广泛应用,最终建成互联互通、充分整合、协同运作、创新发展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3.6 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关键保障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承载着大量事关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数据,信息安全对保障电子政务有效运行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在信息产业领域缺乏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促进应用创新的同时,也将带来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对于物联网,一旦黑客侵入物联网,不但可以窃取、篡改信息,还可以操控设备,在交通安全等领域造成的危害性比传统情况下要严重得多。
4 结论
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服务的同时,必须进行创新,打破束缚,以先进的信息化促进业务发展的理念指导,进行机制和模式创新。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这些新的理念和技术将引导和促进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电子政务也将成为助推新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扩大物联网在商业领域的实施,极大地推动新一代高度智慧、绿色健康的智慧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智慧城市.baike.省略/view/3310078.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石菲,刘晓芳.“智慧青岛”从电子政务开始[J].中国信息化,2011,8.
[4]金江军.智慧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的新阶段[J].信息化建设,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