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16:42: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物理热效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2、初中教材所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比较表面,绝大部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感受或体验是吻合的、一致的,涉及的规律不太复杂,公式参量也较少,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高中物理的叙述较为抽象、严谨、简练,理性较强。描述方式多样,如文字法、公式法、图像法等。对比起来,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发生以下几点重要变化:。
3、物理学的魅力不尽于此。物理理论的简洁性、抽象性、统一性、对称性以及许多妙趣横生的结论,把我们带入一个奇妙的境界。使我们心旷神怡,乐此不彼。在我们的生活中,物理知识几乎无处不在!比如家里的厨房,就蕴藏着很多的物理知识:。
4、作业规范要模仿,潦草马虎害处多;。
5、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这是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6、从标量到矢量。如:算术运算法则――代数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7、记好笔记不放松,后期复习有依据;。
从上述分析推测,2009年中考热学命题在稳中有变的前提下,仍将立足于生活和教材。让同学们运用热学的基本知识去探究、解决大家既熟悉又感兴趣的生活中的热现象,图像题和科学探究题将成为热学试题的新热点,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等时事热点将成为新的命题背景。下面对热学内容在2008年中考中的表现进行剖析,并分析2009年命题趋势,供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参考。
考点一: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特点
冲刺点金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熔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在凝固点不变。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熔化和凝固现象,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区别,晶体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等是经常出现的考点,其中对熔化图像、传统实验与探究问题的考查是重点。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对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吸、放热等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实验。
预测1:(考查联系生活实际中的热现象,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热学问题的能力)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材料。图1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分析图象:
球内材料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当室外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________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__________热。使用这种材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2:(考查对图象的理解能力)
2008年南方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冰雪道路上,车辆应减速行驶。解决道路结冰问题,应______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路面冰雪的熔点。相同加热条件下,三种物质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曲线①对应___________、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根据曲线可知,应选择_____________撒在路面,它能在更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温度熔化。
预测3:(考查应用凝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
日本有一种风味食品叫温泉蛋,当你把蛋壳敲开时,会惊奇地发现蛋清还是液体,可蛋黄已经凝固了,味道很独特。这是根据蛋黄和蛋清的凝固温度不同而煮的,蛋清的凝固温度是70 ℃,蛋黄的凝固温度是60 ℃。煮温泉蛋的温度应控制在()
A. 60 ℃以下
B. 70 ℃以上
C. 60 ℃~70 ℃之间
D. 70 ℃
考点二:沸腾的特点
冲刺点金沸腾问题的考查主要包括沸腾的概念与特点,考题的形式主要包括填空、选择、实验与探究。重点题型是探究沸点与压强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和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等问题。联系实际是中考命题努力体现的重点之一,所以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应注意对与沸腾有关的现象的观察,并学会用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预测1:(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操作细节、实验评估各环节的掌握)
图3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图中水的温度是_______℃。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图4A、B两套器材(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 ℃,他们选择的是_______(选填“A”或“B”)套装置。
(2)乙组的同学取了200 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其中,错误的数据是第______分钟。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5中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通过分析图象,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 ℃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若在试管内加水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试管中的水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2:(考查沸点与压强的关系,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
中国乳业安全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的《关于监督乳制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责任的意见》,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建立原材料和半成品进厂检验制度,监督企业严把质量关。据专家介绍,奶粉生产加工流程中有一项技术是让牛奶中的水分在低温下沸腾汽化,这样制作出来的奶粉中的营养成分才不会被破坏。要使水分低温沸腾,什么方法更合理?你的理由是什么?
考点三:比热容、热量
冲刺点金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比热容的定义式:c=,注意用此公式理解概念和分析问题。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吸放热本领,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本领大,放热本领也大,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物态有关,与质量温度无关。考试中常要求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解释生活和自然现象,常以选择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物质的吸热本领常以探究实验题的形式出现。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热量Q=cmΔT。估计这部分会出计算应用类问题。
预测1:(考查热量和热值的计算)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奥运会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利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技术: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采用全玻真空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技术。某太阳能热水器每天能使500 kg的水温度升高30 ℃,那么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___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取7×107J/m3,c=4.2×103J/(kg•℃)]
预测2:(考查控制变量法和实验表格的设计)
在探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时,取初温都是20 ℃的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用4个相同的烧杯:1号杯盛300 g水,加热到30 ℃用了12 min;2号杯盛150 g水,加热到30 ℃用了6 min;3号杯盛300 g煤油,加热到30 ℃用了6 min;4号杯盛300 g煤油,加热到25 ℃用了3 min。
(1)设计实验表格并将结果填入表格。
(2)分析数据得出,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考点四:效率
冲刺点金效率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今年中考预计会出现一些综合性较强、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应用类计算问题。在中考试题中渗透节能和开发新能源或替代能源的思想是各地中考命题的重点。同学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对这类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并适当做一些力、热、电综合题。将热机效率、机械效率、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效率、炉子的效率、电功与吸热计算融合在一起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考查,是该考点的主要命题特点。解此类题主要把握=×100%。此类题在中考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多留心观察身边现象并思考其背后所包含的知识和规律。同学们在重点复习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身边的生活用品中所隐含的物理知识。
预测1:(考查身边现象包含的物理知识和规律)
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洞庭湖风景秀丽,水面开阔,乘坐快艇是许多游客积极参与体验的水上娱乐项目。为了保护环境,洞庭湖风景区管委会改用乙醇汽油作为快艇的燃料。已知快艇使用的乙醇汽油热值约为4.6×107J/kg,密度约为0.7×103kg/m3,它在水中匀速航行时所受的阻力f=1400N。若发动机效率为25%,则快艇匀速行驶46 km耗油多少升?
关键词:计算题;解答;方法;举例
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大都会觉得计算题难解答,在各种考试中计算题丢分也较严重。怎样才能正确有效地解答物理计算题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解答计算题的方法以及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理解和掌握所学过的物理公式
物理公式是解答计算题的基本工具,唯有理解和掌握它们,才能顺利解题,如,①=中t与s有对应关系,即路程s是在时间t内的路程,而时间t是路程s上所花的时间,并且还包括中途停留的时间;②P=ρgh中ρ只能是被研究的液体的密度,h为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而不是高度或液柱的长度;③F浮=G排=ρ液gV排中G排为被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V排为被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V排=V浸,V排与V物有区别;④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竖直放置)或η=(水平放置)中的n为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⑤η=与η=为计算热效率的计算式。总而言之,物理公式中每个物理量表示什么,是什么含义,务必区别和理解透彻。
二、注意物理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单位
物理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单位的掌握很重要,并且它们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若已知量的单位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就要转化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因此,计算中各物理量的单位不能小视。
三、注意审题方法和表达方式
下面以实例的形式来说明如何审题和表达,如今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题中的16题。
例如中考题16题: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可调,小灯泡L1标有“6 V 6 W”的字样,小灯泡L2、L3标有“6 V 12 W”的字样。(假设小灯泡电阻不变)
(1)闭合S2,断开S1、S3,调节电源电压使电压表 示数为6 V,求L2的实际功率。
(2)闭合S1、S3,断开S2,调节电源电压使电压表 示数为3 V,求L1的电阻。
(3)闭合S1、S2、S3,画出此时的等效电路图,调节电源电压为18 V,求此时L3的实际功率。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和注意电路图的变化。
一如从L1标有“6 V 6 W”和L2、L3标有“6 V 12 W”字样中要能理解到U1额=U2额=U3额=6 V,P1额=P2额=P3额=6 W。同时从括号内的说明可知小灯泡电阻始终为R1== Ω=6 Ω,R2=R3== Ω=3 Ω。
二如从条件(1)“闭合S2,断开S1、S3”可知此时L1断路。整个电路变成只有L2和L3串联在电路中,、同时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测L2两端电压,此时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又 示数为6 V,即U2实=U2额=6 V,即此时L2正常发光,所以P2实=P2额=12 W。
三如从条件(2)“闭合S1、S3,断开S2”可知此时L2断路,整个电路变成L1、L3并联, 测干路电流, 测通过L3的电流, 测L1两端电压,也是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此时的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虽然已知了 示数为3 V,即U1实=3 V=U1额,但题目括号内已注明“小灯泡电阻不变”,即灯泡电阻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也就是说R1的大小与U1实的大小无关(同学们千万要注意这一点,不要受到U1实=3 V的干扰,否则就会出错,这也是审题和理解题意的重要所在)。所以L1的电阻还是R1=6 Ω。
四如条件(3)“闭合S1、S2、S3”可知三个开关同时闭合,此时L2被短路,整个电路是L1和L3并联,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因为此时电源电压已调为18 V,即远大于L3的额定电压6 V,所以此时L3已烧坏,L3的实际功率为0。
以上情况分析清楚之后,解答本题就非常容易了。解答过程如下:
解:(1)当闭合S2,断开S1、S3时,电路为L2和L3串联, 测L2两端电压。
U2实=U2额=6 V,即L2正常发光,
P2实=P2额=12 W
(2)闭合S1、S3,断开S2时,电路为L1和L3并联。
又L1的电阻不变,即R1与U1实的大小无关。R1== Ω=6 Ω。
(3)闭合S1、S2、S3时L2被短路,电路变成L1和L3并联,测干路电流,测通过L3的电流,测L1两端电压或并联电路两端电压,此时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
此时U源=18 V,而U3额=6 V,即U源远大于U3额,故L3被烧坏。
L3的实际功率P3实=0
小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①仔细审题并理解U额、P额的意义并注意括号内的说明的用意所在;②注意开关状态不同时,电路的具体连接情况;③应用教材中“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灯泡两端实际电压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的,否则很可能被烧坏”。
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本文从初中科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出发,以多元化学习机制在课堂中的有效实践为研究方向,探索使学生得到最优发展的教学途径与方法,为实现科学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作了探索。
【关键词】
多元学习教学机制学习过程 最优化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知识爆炸”使得我们的教育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向着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正确方向发展。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脚步,踏入我们的生活。新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元化。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快,人类正面临着一个迅速变化和开放的社会,为了适应、生存和发展,科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具有更高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应该做出积极的努力。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研究,旨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寻找基于学习方式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探索使学生得到最优发展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设置“成功三部曲”,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知识
这是针对学习科学有困难的学生而提出的一种策略,科学是初中阶段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许多学生因为其难学而丧失信心。为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构建起“追求成功”的学习行为,我们建立了课堂教学的成功教学机制,即把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即“成功三部曲”。
(一)帮助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起点低、步子小、活动多”的原则,设计教学程序。学生通过模仿、反复操练等手段,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具体操作是:
1.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使学生稍加努力就能达成目标
让学习困难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首先得降低教学的难度,让其一步一步获得成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得降低教学目标,坚持低起点、小步子。例如,
在密度教学中,在密度的概念建立后,可出以下问题:
(1)一块砖的质量是1.5千克,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则砖的密度是,若把砖分成两块,每小块砖的体积是,质量是 ,密度是 。
(2)取某地产的石油100毫升,称其质量为78克,求这种油的密度。
学有困难的学生稍一努力就可达到,通过这样反复的成功体验,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恢复。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严格地按目标出发,不能任意拨高,并且配以相关的练习。在练习后做到及时反馈、及时分析,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能让学生因一时的成功而止步不前。
2.明确问题的指向性,尽量使原本复杂的问题呈现的越简单越好
根据先行组织者理论,改变教材――学习材料的呈现形式,有助学生掌握知识。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材料之前呈现的,在概括与包容水平上高于新的学习材料的引导性材料。在科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可以是一段说明性较强的文字,可以是一个概念、一条规律、也可以是一幅略图、一段录像、一个模型,等等。而我主要是把原来的陈述式材料,改变为学习问题。例如:
电学计算中有一题型:有一电热水壶,标有“220V、1000W”字样。正常工作15分钟后。将1.5升初温为200C水烧开。求这个电热水壶的热效率。若将题改成:有一电热水壶标有“220V、1000W”字样,正常工作15分钟后,将1.5升初温为200C水烧开。求:(1)15分钟内电热水壶放出多少热量?
(2)1.5升初温为200C水烧开需吸收多少热量?
(3)电热水壶的热效率为多少?
很显然,第二中题型给学生在解题思路中搭了个台阶,学生拿到题不会一筹莫展,只要跟着题目所给的思路往下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3.多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给以实践的体验
学有困难的学生,有的动手能力很强,通过动手这一渠道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学习活动多样化。比如:
在教学“浮力”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准备一盆水,一块塑料泡沫,一块石头,两节废电池。上课时,让同学们把塑料泡沫、石头、废电池依次放入水中,观察现象;然后,给他们弹簧秤,分别称一下这三种物体在空气中、在水中的不同重量;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从而明确“浮力”这一概念。
(二)尝试成功
相对于“帮助成功”,“尝试成功”应该说更进一步,要求也更高了。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适时提出“想一想,为什么?”使单纯的教师传授变为学生学习为中心。具体操作是: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探究的积极性
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这是尝试成功的出发点。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深有体会的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只有当学生深入思考后,需要问个“为什么”时,思维才算是真正发动。因此,教师应在营造学生置疑的氛围上多下功夫,正确地运用问题材料,以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潜能,激发兴趣。例如:
在学习“参照物”概念时,给学生讲一则趣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位法国飞行员在战斗中突然发现座舱的左侧有一个东西在“蠕动”。为避免“机毁人亡”,飞行员伸手将这个东西抓在手里,这东西怎么这么烫手啊?他立即拿到眼前一看。啊?原来是一颗子弹!接着问学生,产生这样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听完后议论纷纷,此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即可成功地找出问题的原因。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将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原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样既解决了实际问题,也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2.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
改变课堂教学满堂灌的局面,在课堂留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例如:
在电功率教学时,可举生活中的实例:灯丝断了,电灯无法工作,此时,摇动灯泡,设法让灯丝搭接上,发现灯泡比以前更亮了。什么原因?又如:家用大功率用电器的插头连线,在使用时会很热。这是什么原因?家用电器都工作时,为什么灯会显得暗一些?
这些生活实际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地探究。
3.给学生以犯错误的机会,在“试误”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尝试不可能次次成功,应允许学生犯错误;对于学习尝试中出现的错误,要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寻找改正错误的途径,并在其中给予鼓励,告诉学生:这一次至少让我们知道“此路不通”。比如:
一位同学在做串联电路的实验时,因为想“创新”一下,发生线路错误,造成短路,而使电池报废。我没有简单地给予批评,而是帮他分析为什么会造成电池报废的原因,使之明白,短路会造成电路故障。一次错误使该学生,获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样,通过积极的鼓励给学生这样的暗示:每一次犯错误都是一次成功。
(三)自主成功
有了成功的基础后,课堂教学开始引导学生走自主探究之路。教师设计“一个或两个精当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和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利用开放型的学习,积极引导学生产生自我成功的期望和要求,使学生逐步做到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能自我激励,形成积极主动的“追求成功”的学习行为模式。具体的操作措施是:
1.还学生提问权
改变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自主发现问题。如对于灯泡搭接后更亮这问题,学生会问:这样的灯泡使用寿命长不长?大功率用电器的插头连线为避免产热过多,应选用怎样的导线才好?通过一系列的情景设置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2.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通过对话,师生共同商定学习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演示活性炭的吸附性时,按教材设计,演示效果不明显。此时,会有学生设想可否改变实验方法来验证。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师生共同商定实验方案。通过探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1:用面巾纸将粉末活性炭分成若干小包,放入红墨水中,振荡。
方法2:将活性炭抹在漏斗内的滤纸上,将红墨水倒入这个过滤装置。
结果,这两种方法的现象都非常明显。在这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顾问,而不是主宰。在师生活动中,学生得到了自己主动争取成功的机会。多次的机会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稳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
3.还学生评价权
让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从评价中获得反馈信息,调整学习行为。评价时要编制适应学生起点的测试,扩大评价范围和内容。单一的书面考试既不能反映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水平,更容易挫伤那些在书面考试中沦为“差生”的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科学中可以把实验操作、实验设计、模型制作等都列为评价的范围。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帮助确定最新目标。对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每一点进步或长处都给予鼓励。鼓励可以是激励性的话语,也可以喜报的形式反馈给家长。甚至是定期召开班级短会,让进步显著的学生谈一些心得体会,虽然方法比较老,但对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此时教师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能忽略,就是帮助失败的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帮助其正确的归因,找到失败的真正原因,鼓励学生,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教师也可为学生的失败承担一定的责任,以利于改善师生关系。
二、建立开放式的教学机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民主、和谐的环境和氛围,是建立开放式课堂教学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学生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与强制,才能自由与自主地开展思考、探究,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地决策和实践,才有可能创新与超越。建立开放式课堂教学机制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发挥自我的空间,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自主开放的学习机会,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
进行课前认真仔细的自学,可以起到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实践与体验,它是一种自主探索的过程,能有效减少模仿的成份,增加“研究”的含量。更是一种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将自学放在课前进行,同时会带来一对矛盾,即课前自学与前一课时的课后作业之间的关系。但从本质讲,课后作业实际上只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实践与体验过程,而课前自学,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实践与体验,还是应用已有的知识对未知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同时,通过教师对习题、问题的合理设计,在时间上得到充分的考虑,从而达到在课堂内与同伴、老师进行实质流和探讨的层次,在实际操作中,是可行的。
(二)设计开放性问题,让作业成为训练思维的体操
思维开始于问题,创新力寓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进行开放性问题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一种良好的举措。问题的设计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形式:
一是“问题内容的综合性”。所设计的问题涉及知识面较宽广,不只局限于科学教材,而是涉及日常生活,最新科技动态,及其他学科内容,将学生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接触的与自然科学知识有关的内容加以提炼,设计成开放性问题;任何创造发明不是仅用某一学科的知识,而是应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要以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广泛渗透数学、社会等学科基础知识,锻炼学生跨学科的综合创新能力,转传统封闭式单学科教学为现代开放式多学科渗透教学。
二是“问题设计的开放性”。所设计的问题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动态处理,充分运用“变式”,采用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设计问题,通过变换新颖的设计角度。丰富多彩的设计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创造力的原动力与维持力,也是激发力和推动力。如,
在凸透镜成象这节内容的教学中,对“物”、“象”可以用大量变式(物距和象距、物象的大小、物象的移动速度),也可以把物象的距离和大小、物象的大小和移动速度联系起来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教学效果明显。
三是“问题解答途径的多样性”。设计出的问题的解答途径是多样的,具有探索性。如:
“请你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际过程情境,计算出人的平均功率”。同学们开始考虑;要得功率P,可以从P=FV或P=W/t两个角度去设计实际过程,于是考虑:人拉车,大概多大的力F,拉多远的路S,需多少时间t,从中求得P……或人登山t 时间可攀登h高的山,来求P……,或人锯木头,一般用多大力F,拉的速度平均值V,来求P……,等等各种各样,有的可简便地算得P,有的则不能算得P。
通过这种问题解答途径的开放,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自己去想、去查、去做。
四是“问题答案的开放性”。即设计的问题答案是开放的,标准化答案会禁锢人们的思想,导致死记硬背,开放性问题的答案的开放多样的,从不同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答案,它不强调问题的答案,而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如:
“请估算家中一天的用电量是多少度?”“国产红旗CA7220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功率一般70KW,请估算车爱到的阻力。”“请你对照恒温箱图示,提出一些能使幼苗快速生长的合理化建议,并简述理由。”象以上这些问题,不同的分析角度和模型其最后所得的答案是不同的,只要“事出有因”,“算之成理”,答案均对。
这样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增强自主意识,开发创新潜能。
三、建立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教学机制,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传授的科学基础知识大多数是前人在实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为此,我们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学。爱因斯坦说:“一个美妙的实验,通常要比我们头脑中提取二十个公式更有价值。”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科学实验,因而我们的实验教学,不仅仅是激发兴趣,获得知识,更要能启迪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改进原实验和设计新实验的能力
验证性实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计算技能,学生们检验一个已知的结果是正确的,采取的是“照方抓药”式的操作。探索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运用实验手段,探索未知的现象或数据,并在获得的现象或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实验结论。它让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培养的创新意识,初步形成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教材中,有许多的探索性实验,如“研究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哪些因数有关”,“燃烧的条件”,“研究电路的电压分配和电流分配”等实验。但很多的学生实验是在老师讲授完新课之后来完成的,学生的探索精神得不到体现。教师不妨将新课放在实验室中进行。如在讲授杠杆平衡条件的新课中,我将学生实验“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放在课堂中进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往往在比老师讲的或演示实验的效果在好得多。在科学的实验教学中,增大探索性实验的数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方法的形成、直觉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是可行和有效的。
(二)改变实验控制条件、演绎新实验,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思维设计
科学实验与自然条件下的观察不同,实验是在人为条件下,控制一定的因素,以排除外界的干扰获得正确的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要很好的控制变量。科学中的很多实验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如:
“研究导体的电阻和哪些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教师可以改变实验的控制条件来进行实验拓展,引导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如在CO2的灭蜡烛火焰的演示实验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实验装置(图1),一只大烧杯倒放在一高一低的两只燃着的蜡烛上,问哪一支蜡烛将先熄灭。很多的同学都脱口而答是低的一支,我没有立即回答他们,而是让他们回家自己亲手去做一做。第二天,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告诉了我正确的答案。在这里,由于实验条件的改变。这个新实验已经与原实验大相径庭,很多的同学由于思维定势都犯了错,只有动手实验才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通过改变实验控制的条件,训练了学生运用整体实验思维方法设计新实验和处理实验数据的创新能力。
(三)增减实验器材改变实验,培养学生设计新实验的能力
我们在实验中,常常会遇到实验器材一时难以找齐,或者只有一些其它的器材的情况。顺势引导学生设计新的实验,解决原有实验所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增减实验器材改变实验,培养学生设计新实验的能力。如在实验“用伏安法测电阻”中,教师可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再给学生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一只滑动变阻器,几个开关等器材,要学生设计出其它方案,尽可能少的使用实验器材,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课后学生们设计出了许多方案,经过讨论,评出了几种较好方案在实验中进行,其中一个方案被公认为是最好的,它只需一只电压表,通过开关的控制,接一次即可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
其实验电路图如图2所示:
实验教学机制的建立,目标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结合初中的实验,笔者选择一些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兴趣的实验作为引领学生参与实验的基础,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实验并创新实验,为提高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服务。
五、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科学教学中建立多元学习的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为课堂教学架起了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大门,还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动机,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本文的研究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随着新课程的纵深推进,基于多元化学习机制的初中科学学习过程最优化探究对促进有效课堂教学将起更大的作用,并且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值得广大科学教师作深层次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威 陈翠娴 叶正波 中学物理情境教学研究.物理教学,2003. (12)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第三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