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外汇市场风险的案例及分析

外汇市场风险的案例及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9 16:42: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外汇市场风险的案例及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外汇市场风险的案例及分析

篇(1)

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运行中最具发展优势的群体,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上市公司财务收益及财务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即认为存在财务风险。由于来自不同风险源的各类风险综合作用的结果终究会反映在财务信息上,因此财务风险可以看作是公司风险的集中体现及最终表现形式。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对外部环境有着高度敏感性,其财务风险较一般公司和企业有着更加复杂和不可控的一面,它的积聚或恶化不但对公司自身发展产生重大威胁,而且关系到广大投资者、金融机构、政府等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近期,国内股票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影响巨大的财务危机事件,如德隆、三九、科龙、澳柯玛等,使各方人士进一步意识到风险管理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分别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生成、传导及效应机制入手来进行分析。

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生成机制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产生与许多因素有关,有时与公司内部因素有关;有时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时可能

只与一、两个因素有关;有时可能是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其中,上市公司财务活动所处的环境变化对上市公司来说是最难以准确预见和改变的,它的不利变化势必会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具体表现为:

(一)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

自然界的某些变化虽然不会给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的损失,但对其产生明显的制约和影响,使生产经营活动不能按照正常的程序和方式进行。例如2003年初非典和2004年初开始的全球性禽流感传播,造成了旅游类、禽类饲养类、饲料加工类、肉类加工类等上市公司不同程度的盈利受损。

(二)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

各种政治力量、政治观点的对抗以及地区和民族冲突等能引起政府更迭、动乱、战争、罢工等,进而可能引起上市公司财务风险。

(三)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状况、经济周期的波动、入世各项承诺的兑现、国际收支与汇率、利率、通货膨胀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的变动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势必会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引发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诱因。

自我国宣布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2007年首个交易日以7.8073再度创出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升值将会削弱我国出口型行业及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家具的生活用品以及机电、机械,这些在国内上市公司占有重要的份额)的出口产品在价格上的优势,国际竞争力将大大减弱。2005年以来,上述行业及上市公司还面临着原材料涨价、劳动力短缺的成本压力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的多重挤压。如果无法及时化解这种局面,无疑会导致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困难、资金不畅的局面。

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传导机制分析

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收益及财务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因素称为风险因素。风险传导机制分析旨在说明财务风险是如何传导的。风险因素之间也可能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某些风险因素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放大或缩小其他风险因素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有些风险因素可能是通过其他风险因素的作用而影响风险后果的。各种风险因素和风险后果互相影响、层层传递将构成不同表现形式的风险链。风险链可以看作是价值链的一个逆过程,是价值不断毁损、递减的过程。当上市公司无法消化风险因素和控制风险后果时,它自身将转化成风险因素并将风险链由内、向外延伸,风险后果随即被传导和转嫁给其他公司以及相关利益者。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可以传导给其母公司或子公司等关联单位,也可以由一家上市公司传导给另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集中爆发的风险后果可能导致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甚至引发整个国家的经济危机。总之,财务风险的传导过程就是财务风险由小到大、由此及彼、由单个上市公司到整个证券市场的层层传递过程,是财务风险影响范围和强度不断放大的过程。

从图1中可以看出,财务风险的作用力可以同时影响到很多层次,我们对任何财务风险的发生都不可简单地当作单一独立的事件去看待和处理,也不能统统简单的规定由某一部门或在某一范围内采取措施。

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经济效应分析

财务风险显化或积聚最终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上市公司比一般企业或公司更加迅速地走向亏损、破产。如果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处理不当、不及时,不仅公司发展会遭受重大挫折,还可能会迅速升级,演变为证券市场风险,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后果不堪设想。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经济效应可以分为微观经济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两个方面,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的微观经济效应

1.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会增大融资成本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恶化势必导致对上市公司融资条件的恶化,如融资利率、融资成本的大幅上升。特殊情况下,上市公司甚至难以继续获得融资支持,从而导致停产、破产等。

2.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会增大交易成本

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增添了上市公司收集、整理风险信息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增大了上市公司的管理成本,更增大了决策风险;同时,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客户、中介机构以及监管部门在与上市公司业务往来及政策制定时也会因财务风险而增大交易成本。

3.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会造成公司价值毁损

财务风险显化将导致公司的血液――“现金”等财务资源的低效率甚至浪费、流失,影响公司获利能力及质量,二级市场的股价也会应声下跌,这都将造成公司股东的价值受损。吴超鹏,吴世农(2005)的研究显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每年经济附加值(EVA)

4.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会造成公司利益相关者价值毁损

当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时,公司的相关利益者如债权人的利益会因公司无法及时全额偿还债权而受损,政府的各项税收无法得到保障,公司员工面临裁员危机以及工资待遇、福利的降低,供应商及客户的利益也将大大损失。

5.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会影响中小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

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开户数已达到7361.30万户。证券市场的稳定需要信心来维系,其中维护投资者的信心至关重要,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则是引发信心危机的基本因素。一旦中小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失去信心,就会引起恐慌性抛售股票,引发股票价格急剧下跌,上市公司价值亦不可避免地大幅缩水。

(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的宏观经济效应

作为一个地区经济主体力量的领头羊,上市公司如果出现了重大问题,首先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企业上市和新融资渠道的开辟;其次会影响到该地区政府的经济形象和地方政府的信用等级,最终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例如,目前上市公司之间的相互经济担保以及为其他企业和地方项目担保的情况较为普遍,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担保链。上市公司担保作为一种正常的企业经营行为,本无可厚非,但泛滥的担保和恶意的违规担保引发的连锁反映所产生的经济破坏性将是严重的,它将产生巨大的金融风险,最终将动摇区域性经济、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安全。这在啤酒花、托普等违规担保案例中都有所体现。总的看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传递和扩散引发区域性经济风险、金融风险,进而形成国家经济风险的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在与其有相互债权债务关系的企业之间传递与扩散,从而形成连锁反应的财务风险。如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在与其有债权债务关系的诸多中下游企业之间的传递与扩散,容易形成相关企业的财务支付困难和风险。

2.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在直接与其有信用关系的银行或其他非金融机构之间传递与扩散,以及这些银行或其他非金融机构又在与其有信用关系的银行及非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传递与扩散,从而形成相互波击的银行金融风险。银行或其他非金融机构风险将向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继续传递与扩散,从而引发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及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

篇(2)

本国货币的升值对进口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的影响是,汇率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本国货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论文百事通间接的影响是,本国货币汇率变化也会通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当进口价格发生变化时,根据需求价格规律,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需求量也必然随之调整。当需求弹性不同时,进口量增加的幅度也是不一样的。根据需求弹性理论,需求弹性越高的商品,进口价格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就越大。

具体来看,汇率变动对于设备进口行业里的每一个分支部门的影响是不同的:

1.对于国外设备具有极度需求刚性的企业不一定有益处

这类企业因汇率上升虽然可以得到进口价格方面的优惠,但是如果遇到海外厂家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趁机抬价的情况,本国汇率上升的变动并不会带来多大好处。比如,今年我国提高人民币汇率并没有改变进口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情况。由于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大,且铁矿石需求刚性,近两年进口矿石价格的涨幅较快,近两年铁矿石价格上涨迅猛且目前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仍然高位运行。因此,在看到本国货币升值带来进口成本小幅下降的同时,更要看到企业对特定货物的刚性需求。高额的进口成本不一定会使本国某些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减弱了汇率变动带来的竞争优势。

2.对于国外设备具有需求弹性的企业会有益处

汇率变动改变了一般设备的进出口态势。提高本国货币汇率后,增加了相对低价进口的机会和需求,扩大了本国的市场容量。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大国内市场的竞争。本国货币升值之后,国外产品竞争力将持续增加,其市场占有率将得到提升,而国内低端产品出口受阻后,必可能回流国内市场,导致市场价格下滑。

3.对于外贸流通公司的影响是正面的

专业从事进口业务的外贸流通公司,在国外设备相对降价的环境下,会在业务量增大的过程中获益。

4.对于设备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较小

设备加工贸易企业出口较稳定。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出口和进口直接挂钩,出口目的地较为明确,价格也较为稳定。虽然进口成本下降,但出口成本相对升高,赢亏可能相抵,因本国货币升值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我国,很多企业大多已习惯了我国的现行货币机制,对于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还缺乏深度分析,对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必然选择存在模糊认识;有的企业尽管已通过各种渠道及国家相关宏观调控政策预感到人民币有升值的倾向,但由于对人民币参照国际一揽子货币的实际操作技巧不熟悉,也没能抓住时机扬长避短,预期避险措施滞后。而且很多企业对于货币结算信心不足,感到操作的灵活性难以把握,这也是它们在人民币汇率调整后不能灵活应对的重要原因和将要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

总之,汇率机制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和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我们可积极探索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新措施,探索充分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新方法,将各项应对措施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大力促进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

1、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发展变化,及时引导企业驱利避害。研究分析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给外经贸带来的影响,科学分析预测人民币汇率变化走势,及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指导。积极引导企业正确分析人民币升值,国家放宽了外汇使用、需求、兑换包括携带进出境等方面的限额,使得市场更加能够反映供求关系。在外汇市场上要给予企业、金融机构以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些工具。

2、及时提供专业培训和相关金融信息。积极指导企业提高汇率风险意识并运用各种方式规避汇率风险。深入调研对外贸易企业在人民币升值后亟需解决的问题,邀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家学者来讲课,对外经贸企业进行全面培训;及时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向企业介绍和推广规避汇率风险的成功案例,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3、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全面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企业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主动性。积极引导企业合理进口国外生产原料,尽量冲抵对外贸易的市场风险。同时减轻对原材料的需求压力。引进原料与外销相结合,合理、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扩大进口规模,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协调发展。

4、推动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享有关税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

5、全力引导企业利用合同价格,共同担当风险。

6、引导企业运用金融手段规避市场风险。比如采用多币种结算、押汇等方式转嫁汇率风险;适当采用外汇远期买卖、套期保值等手段锁定汇率风险;并可通过适当的美元贷款,来降低利息支出和汇差损失。

7、引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次人民币升值后,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积极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使国外客户在价格谈判中作出了让步。

8、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企业应苦练内功,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作者单位:本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

中谋求快速可持续发展,是商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国货币的升值对进口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的影响是,汇率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本国货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间接的影响是,本国货币汇率变化也会通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当进口价格发生变化时,根据需求价格规律,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需求量也必然随之调整。当需求弹性不同时,进口量增加的幅度也是不一样的。根据需求弹性理论,需求弹性越高的商品,进口价格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就越大。

具体来看,汇率变动对于设备进口行业里的每一个分支部门的影响是不同的:

1.对于国外设备具有极度需求刚性的企业不一定有益处

这类企业因汇率上升虽然可以得到进口价格方面的优惠,但是如果遇到海外厂家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趁机抬价的情况,本国汇率上升的变动并不会带来多大好处。比如,今年我国提高人民币汇率并没有改变进口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情况。由于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大,且铁矿石需求刚性,近两年进口矿石价格的涨幅较快,近两年铁矿石价格上涨迅猛且目前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仍然高位运行。因此,在看到本国货币升值带来进口成本小幅下降的同时,更要看到企业对特定货物的刚性需求。高额的进口成本不一定会使本国某些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减弱了汇率变动带来的竞争优势。

2.对于国外设备具有需求弹性的企业会有益处

汇率变动改变了一般设备的进出口态势。提高本国货币汇率后,增加了相对低价进口的机会和需求,扩大了本国的市场容量。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大国内市场的竞争。本国货币升值之后,国外产品竞争力将持续增加,其市场占有率将得到提升,而国内低端产品出口受阻后,必可能回流国内市场,导致市场价格下滑。

3.对于外贸流通公司的影响是正面的

专业从事进口业务的外贸流通公司,在国外设备相对降价的环境下,会在业务量增大的过程中获益。

4.对于设备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较小

设备加工贸易企业出口较稳定。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出口和进口直接挂钩,出口目的地较为明确,价格也较为稳定。虽然进口成本下降,但出口成本相对升高,赢亏可能相抵,因本国货币升值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我国,很多企业大多已习惯了我国的现行货币机制,对于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还缺乏深度分析,对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必然选择存在模糊认识;有的企业尽管已通过各种渠道及国家相关宏观调控政策预感到人民币有升值的倾向,但由于对人民币参照国际一揽子货币的实际操作技巧不熟悉,也没能抓住时机扬长避短,预期避险措施滞后。而且很多企业对于货币结算信心不足,感到操作的灵活性难以把握,这也是它们在人民币汇率调整后不能灵活应对的重要原因和将要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

总之,汇率机制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和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我们可积极探索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新措施,探索充分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新方法,将各项应对措施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大力促进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

1、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发展变化,及时引导企业驱利避害。研究分析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给外经贸带来的影响,科学分析预测人民币汇率变化走势,及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指导。积极引导企业正确分析人民币升值,国家放宽了外汇使用、需求、兑换包括携带进出境等方面的限额,使得市场更加能够反映供求关系。在外汇市场上要给予企业、金融机构以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些工具。

2、及时提供专业培训和相关金融信息。积极指导企业提高汇率风险意识并运用各种方式规避汇率风险。深入调研对外贸易企业在人民币升值后亟需解决的问题,邀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家学者来讲课,对外经贸企业进行全面培训;及时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向企业介绍和推广规避汇率风险的成功案例,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新晨

3、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全面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企业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主动性。积极引导企业合理进口国外生产原料,尽量冲抵对外贸易的市场风险。同时减轻对原材料的需求压力。引进原料与外销相结合,合理、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扩大进口规模,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协调发展。

4、推动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享有关税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

5、全力引导企业利用合同价格,共同担当风险。

6、引导企业运用金融手段规避市场风险。比如采用多币种结算、押汇等方式转嫁汇率风险;适当采用外汇远期买卖、套期保值等手段锁定汇率风险;并可通过适当的美元贷款,来降低利息支出和汇差损失。

篇(3)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风险防范

近年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交易品种迅速增加。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降低了金融基础产品的市场风险,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金融衍生产品也创造了新的风险。一些触目惊心的金融事件往往与金融衍生产品密切相关。如2008年9月爆发的次贷危机被认为是美国自二战以来所经历的最严重的危机。目前,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正确认识风险,加强风险控制,对于促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类别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从货币、利率、股票等传统的基础金融产品衍生发展而来的,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在内的金融合约。作为―种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同样具有一般金融产品所具有的风险,但是由于风险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交易的高杠杆性,使得其蕴含着更大的风险。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与金融衍生交易相关的基本风险通常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市场风险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是由基础产品派生而来,其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相应的基础金融产品,因此所谓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基础产品价格波动所可能导致金融衍生产品投资人亏损的风险。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衍生产品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多采用杠杆交易方式,跨期交易又使未来的产品价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市场风险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经常面对的一种风险,相对其标的资产,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更为突出。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方违约或无力履行合约的风险,是场外衍生产品交易的一种主要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手风险,指衍生合约交易的一方可能出现违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类是发行者风险,指标的资产的发行方出现违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三)流动性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涉及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有两种类型:市场流动性风险与资金流动性风险。其中,市场流动性风险与特定的产品或市场有关,是由于缺乏合约交易对手而无法变现或平仓的风险,主要发生在场外衍生产品市场中;而资金流动性风险与交易的资金有关,是交易一方因为流动资金的不足,造成合约到期时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或者无法按合约要求追加保证金,从而被迫平仓,造成巨额亏损的风险。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因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由于操作风险是由主观因素所引发,所以本质上属于管理问题。此类风险在衍生产品交易中危险性极大。在世界金融发展史上,由于操作风险导致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相当资金实力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的例子屡屡发生,巴林银行破产事件就堪称金融衍生产品操作失败的经典案例。

(五)法律风险

在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活动中,由于交易合约在法律范围内无效而无法履行或者合约订立不当等原因引起的风险是法律风险。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导致在衍生产品交易中发生的亏损,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有相当部分是源于法律风险。

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状况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经济主体迫切需要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回避各类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20世纪90年代初,金融衍生产品开始在中国市场出现。1992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我国第一个金融衍生产品国债期货,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和相应的风险控制经验,爆发了“327”事件,最终于1995年被取消;海南证券交易报价中心在1993年推出深股指数期货,则由于市场规模太小在当年即被叫停;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了《远期结售汇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允许中国银行首家试点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中国银监会于2004年正式颁布《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为金融机构从事衍生产品交易制定了专门的办法;2005年股市权证和债券远期交易正式推出,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建立;2006年我国首家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成立;2008 年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有关事宜的通知》,正式启动利率互换业务;2009年《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2009年版)出台,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总体而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局面,但与国际发达市场相比,还尚有距离。从产品类型看,虽然基本涵盖了远期、期货、掉期、期权这四类衍生产品的基础形式,但仍没有在国际市场交易活跃的利率期权、权益类与商品类等场外衍生产品;从交易量看,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量还很低,以利率互换为例,据《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交易名义本金分别为4121.5亿元,同比增长90.07%,但其所占全球市场余额的比例还很小;从市场的发展来看,尚处于初级阶段,场内市场还未正式交易,场外市场规模有限,尚不能满足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防范和投资需求。

三、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成因分析

作为一把“双刃剑”,金融衍生产品能够规避金融市场的风险,但由于其杠杆性以及定价复杂的特点,也有可能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我国金融衍生产品起步较晚,由于各种外部条件制约及金融衍生产品的自身特性,可能引发风险,出现一系列问题。

(一)监管体系尚待完善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主要由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和外汇管理局来实施,监管主体过于分散,完整的市场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如果监管缺位,将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就暴露了场外衍生产品由于监管缺失而产生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及雷曼清盘等一连串事件的严重后果。虽然2007年中金所与上证所、深证所等机构签署了跨市场监管协作协议,在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联合监管迈出了重要一步,但银证期保的联合监管依然任重道远,如何加强协调,既要防止监管真空,又要减少重复监管,还需要不断探索。

(二)法律制度还不健全

要保障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有序运行,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银监会于2004年颁布实施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法规。之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系列文本等制度的陆续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风险管理制度,降低了法律风险。但总体看来,我国现行的与金融衍生产品有关的法规,基本上为部门规章,是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各监管机构针对具体的衍生产品制定的,缺少统一的有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国家法律。以期货市场为例,中国的期货行业正在迅速崛起,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货交易市场,而《期货法》至今还未出台。因此,与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相比,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略有滞后,由于缺乏衍生产品交易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指引,不能适应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内部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随着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各类机构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参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我国企业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认识和管理存在严重不足。2008年下半年以来,连续爆出中信泰富155亿元港元巨亏、国航亏损人民币68亿元等事件。作为独立交易主体,这些中央企业在参与海外衍生产品交易中,由于自身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漏洞,贸然使用复杂的场外衍生产品,违规建仓,导致了风险失控,在股权、商品、外汇市场出现投资亏损。

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防范的措施

在金融体系日益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我国快速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建立健全高度协同的市场监管体系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跨市场、跨行业的特点,需要有关监管部门的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建立一个较完善的监管体系。首先,为保证投资者利益,有必要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之间建立监管协调机制,通过信息的共享,协调监管职责,提高政府监管的效率和水平。其次,加强交易所和行业自律组织之间的联合监管,针对不同种类的金融衍生产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交易者的市场行为受到有效的约束和规范。此外,还应加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国际监管与合作统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总之,通过政府统一监管,确保在市场管理、交易法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一致性,保证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

为了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我国有必要加强金融衍生产品法律法规的建设。第一,在立法方面,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金融衍生产品设立专门性法律,出台统一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法》,以保证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规范、稳定发展。第二,制定和完善有关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法律。创新赋予了金融衍生产品旺盛的生命力,也带来了风险。因此,对于创新应该在方案上充分论证,有法律依据,并具有严密的监控措施。第三,制定有关衍生金融产品风险管理的法律,使风险管理主体的职责分工、管理程序、规则的制定都受到相应的法律约束和指引,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三)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为防范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避免出现重大风险和过失,交易主体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积极完善内部控制。一方面,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明确奖惩制度,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合理高效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对交易程序严格控制,实行前台交易与后台管理相脱离,对交易员的权限进行明确的限定,建立高效独立的信息通道。

2.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首先,应设立独立的风险监控部门。由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与投机性,参与交易者应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其次,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全面准确度量与评估风险,限定风险承担水平,并适时监控,对风险管理流程定期检查,以便有效地管理风险。比如对于市场风险可用风险价值方法来度量,利用分散化降低信用风险,借助完善的内部管理并健全交易程序减少操作风险;通过深入地研究和分析相关法律法规,有效管理和降低法律风险。此外,估计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下的风险状况,建立预警机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以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连军.浅谈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08(2):65-66.

[2]万正晓,张晓静.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生产力研究,2008(13):42-44.

[3]郑秀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现状分析及启示[J].特区经济,2008(11):80-83.

[4]谢群,武本建,谢婷.略谈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8(7):156-157.

篇(4)

【关键词】上证A股指数 股市收益率 波动性 ARCH族模型

一、引言

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相比,它的波动性相对较大。所谓股票波动性,即指股票价格非预期变化的趋势或者说是收益的不确定性或者不可预测性。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反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而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风险十分敏感,高风险下必然要求得到高回报。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进行研究,进而分析股票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已成为众多学者和金融行业参与者广泛关注的热点。

对金融市场波动性的研究主要是源于对资产选择和资产定价的需要,国外对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性研究已有很长一段历史。早在20世纪60年代,Fama就观察到投机性价格的变化和收益率的变化具有稳定时期和易变时期,即价格波动呈现集聚性、方差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此后,国外对投机性价格波动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最成功地模拟了随时间变化的方差模型是由Engle首先提出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性模型(ARCH模型)。ARCH模型将方差和条件方差区分开来,并让条件方差作为过去误差的函数而变化,从而为解决异方差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Bollerslev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目前ARCH族模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的研究中,来描述股票价格、利率、汇率、期货价格等金融时间序列的波动性特征。

鉴于A股在我国股市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广泛认知度,本文以最新的上证A股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讨论ARCH族模型以及其适用性,运用ARCH族模型分析A股市场的波动性特征,希望选取最为准确的模型,能准确的反映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为政府管理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学者除了使用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及外汇风险防范进行实证研究之外,也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进行分析与预测。刘慧媛、邹捷中(2006)认为,GARCH模型的VAR计算方法对我国股市风险的管理有较好的效果。孙卓元(2008)认为,上证股票指数序列存在ARCH效应,并且上海证券市场的波动性具有很高的持续性和扩张性。曹伟龙(2009)在对上证指数的绝对变化和相对变化实证分析之后发现,从长期来看股市的变化可能是同方差的,短期却存在异方差现象。赵士玲、张能福(2011)等学者通过对上证指数的实证研究认为,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率序列存在较强的杠杆效应、利空消息比等量利好信息对市场波动的影响程度要大,因此,我国股票市场投机色彩比较严重。裴誉、徐一丁(2012)通过对上证综合指数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具有非常频繁的市场波动性,一旦证券市场收益率受到冲击出现异常波动,其影响在短期内是很难消除的。

目前,国内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率波动仍缺乏深入研究,尤其是缺乏使用成分ARCH模型(Component ARCH)以反映证券市场变量的非线性趋势。本文运用ARCH族模型对我国A股股指日收益率及波动性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我国股指收益率波动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概述

国内外学者对股市波动性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已取得很大的进展。经典计量经济模型一般都假定样本随机误差项之间相互独立,并且方差不变。然而随着金融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不断发展,可以发现,在越来越多的金融投资市场领域中,尤其是股票市场,许多时间序列模型的随机扰动项在较大幅度的波动后往往会伴随着较大幅度的波动,在较小幅度波动后往往会伴随着较小幅度的波动,即条件方差不断变化并且具有群聚性。以股票收益率“高峰厚尾和波动集群”现象为例,传统的计量经济方法假设的同方差性条件得不到满足。于是Engle提出ARCH族模型,广泛用于描述股票价格时间序列的波动性特征,并引入GARCH-M模型,在该模型中加入证券收益的条件波动作为证券风险的衡量方法。GARCH模型的估计方法主要有极大似然估计法和GMM估计方法。Black最先发现股价波动具有“杠杆效应”,即利空消息和利好消息对股价波动度的影响非对称性。针对这一特殊现象而依次被提出的模型主要有TGARCH和EGARCH两个非对称模型。

本文基于上证A股市场日收益率的波动性具有波动聚类性、收益与风险同方向变动及非对称性影响等特征,采用ARCH模型和GARCH模型的分析方法,用以分析中国股市收益率波动的特点。具体包括描述性分析、ARCH模型、GARCH模型检验等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p是GARCH项的最大滞后阶数,q是ARCH项的最大滞后阶数。

本文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A股指数为研究对象,选取1996年12月26日至2014年6月1日A股指数的收盘价数据。主要由于我国涨跌停板制度在1996年12月13日,1996年12月26日开始实施,为了避免该政策的实施对实证的影响,本文选取该期限之后的A股指数的日收盘价指数共3940个样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各变量具体可表示为:sza表示A股指数收盘价,lsza表示A股指数收盘价的对数,dlsza表示A股指数收益率。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在1996年12月26日至2014年6月1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证A股指数时间序列的均值为2151.933,极大值为6395.757,极小值为913.84,其标准差为962.1905,上证A股指数序列(sza)的时序图见图1。1997年,由于我国经济受到通货紧缩的困扰,以及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使该年我国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价格指数下跌。2007年,在宏观经济继续高位运行、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提升、人民币持续升值、制度变革、流动性充裕、人口红利等因素的推动下,A股指数走出了震荡上扬的行情,推动行情纵深发展,因此2007年10月16日上证A股指数的收盘价创历史新高。从图1可以看出,sza显然为非平稳序列。

图1 上证A股指数总量趋势图

为消除一般的异方差,对A股指数序列取对数,并通过一阶差分求得收益率。股票市场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是相邻两个交易日的收盘指数的对数一阶差分,表现为:

dlszat=lszat-lszat-1 (4.1)

其中,szat表示t日的A股股指收盘价,szat-1表示t-1日的A股股指收盘价。

对上证A股股指进行平稳性检验,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可以得到表1。

由表1可以看出,P值为0.3124>0.1,即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lsza序列不平稳。

对上证A股股指日收益率dlsza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描述性分析结果(表2)和残差序列图(图2)。从图2可以看出,上证A股股指收益率明显呈现波动集群性特征,因此我国证券市场表现出的波动幅度和风险性要明显高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

由表3可以看出,P值为0.0001

(二)ARCH研究结果

本文使用EVIEWS6.0统计方法得到A股指数收盘价的对数(lsza)及A股指数收益率(dlsza)的相关图和偏相关图(图3与图4)。通过相关图与偏相关图分析,发现日收益率序列是一个4阶自回归过程。

以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AR(4)及GARCH(1,1)模型对我国上证A指具有一般适用性;TARCH(1,1)、EARCH(1,1)能够充分说明A股市场的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成分ARCH表明我国A股市场当收到一定的外界冲击后,不会迅速的调整到均衡状态上来,将缓慢地收敛于稳定状态。

五、结论

本文以上证A股指数1996年12月26日至2014年6月1日收盘价共3940个样本数据为样本,通过对上证A股指数日收益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第一,我国股票市场日收益率呈现明显的波动集群性特征。

第二,我国股票市场尤其是上海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信息冲击曲线非对称性特征和杠杆效应。

第三,AR(4)及GARCH(1,1)模型对我国上证指数具有一般适用性。

第四,我国股票市场日收益率的波动性特点与国际股票市场不同,国际股票市场日收益率的波动性具有波动聚类性、收益与风险同方向变动以及非对称性等特点;我国股票市场具有波动聚类性、非对称性特点,而收益与风险反向变动,即没有呈现出高风险伴随着高回报。

第五,本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回归模型存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具有条件异方差效应,因此通过股市预测分析,政府可制定政策以提高股市监管能力,而投资者可用以规避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姚战琪.基于ARCH模型的我国股票市场收益波动性研究[M].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4).

[2]曹国华,何燕.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波动实证研究[M].重庆大学学报,2011(6).

[3]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刘慧媛,邹捷中.GARCH模型在股票市场风险计量中的应用[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6(2).

[5]张彩霞,付小明.ARCH族模型在上证指数中的应用与预测[J].经济与管理,2009(12).

[6]赵士玲,张能福.我国上证指数ARCH效应的实证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7).

[7]郑鑫.基于ARCH族模型对沪深股市的比较研究[J].现代商业,2009(36).

[8]罗阳,林琪.我国沪深股指收益率波动性的实证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20).

[9]周立,王东.沪深股市的互动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5(16).

[10]张玉春.中国股市收益的ARCH模型与实证分析[[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1).

篇(5)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新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一般由省市主办并管理,主要立足地方、服务区域,而如何培养直接面向地方市场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则是当下教学实践的探索重点。国际贸易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地方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紧迫性的需求,其培养模式及专业课教学方法也要与传统的理论型、研究型相区别。基于这样的分析,特选取教育部确定的国际贸易等经济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国际金融》为例,初步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难点

(一)理论抽象难懂,与实践难适应

应用型人才培养相比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更强调实践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有效实践的先决条件是理论的系统性充分掌握,单纯强调实践作用忽略理论教学重要性是不科学也不可取的。作为经济学专业课程,《国际金融》同样具备其他经济学课程理论抽象晦涩的特点。例如,汇率理论这一基础性理论涉及到国际金融中基本的外汇、汇率、汇率标价等概念和汇率决定理论等,也是后期外汇交易教学展开的基础,但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常收到学生“太难了、不明白”等反馈,即使是优秀学生也是如此。这就使学生产生畏难厌倦的情绪,进入“不想再学了”的恶性怪圈。汇率基本理论掌握不好,进入外汇交易的实践教学时,学生更是一头雾水,从而影响应用操作能力培养。

(二)多学科综合性教学要求高

《国际金融》是一门多学科融合课程,很多知识点、能力点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其融合了金融学中期货期权、金融投资等知识,也融合了经济学中收支调节的理论以及国际贸易学中进出口实务等。外汇汇率计算与风险管理部分要求学生必备一定的数学能力,当今信息化时代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运用技术。这使得单一教师仅通过课堂传授很难达到预期中知识有效应用的目标。

(三)涉外性实务教学需求多、难度大

作为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课程的《国际金融》课程,在实务教学方面具备国际贸易及金融两门学科特点,既要求学生掌握企业涉外经营中的国际结算、国际融资等业务,也要求掌握外贸进出口报价核算等业务,其强烈的涉外性特点,使训练学生熟练使用英语这一今后工作的必备工具并用其进行实务模拟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但就地处非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内陆地域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而言,涉外性实务教学对任课教师和教学系部实践安排都是极大挑战。

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

(一)知识传授转为素质培养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局下,“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再合适,地方本科院校各级院系、教师都应转变思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新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体系,将《国际金融》理论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对学生技能应用的素质培养,启发学生自我探索,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课堂教学兼容实践模拟

《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由于前文所述种种难点,实践教学长期课时不足,难以成形,仅仅处于辅助教学不受重视的地位,许多院校甚至没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导致学生通过实践教学锻炼综合应用能力的机会不足。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不拘泥于实验实习的形式,教学过程中不拘一格采用多种实践方法,合理安排实践比重。

(三)理论教育结合时事热点

《国际金融》课程是研究国际间货币金融关系的课程,随着历史发展政治演变,国际金融领域从理论知识到现实演变能有了巨大变化,是一门必须紧跟现实情况、紧抓热点时事,既扎根于教材理论又不能局限于教材理论的课程。紧跟时事热点,既可以让学生从最新的国际金融发展中获得最新的知识,又可以开拓学生视野,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以国际化心态面对问题打下基础。

(四)传统授课结合网络技术

教学方法是推动教学的途径,单纯依靠传统灌输教学既不利于知识传授也不适用于信息社会。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经济形势已有了很大改变。作为国际贸易专业下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也应适应这种变化,围绕学生未来势必用到的网络技术开展教学,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可行性对策

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结合《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经验,提出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可行性对策如下。

(一)案例启发式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是情景教学法中最基本的一种,从归纳的角度展开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国际金融》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如在讲解汇率时,引入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势;在讲解外汇衍生工具时,可以中信泰富期权投资失败为例等。通过选择时效新、典型恰当的案例详加讲解,再辅助以启发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划分小组讨论,安排适当时间进行PPT案例分析陈述,通过对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剖析,使教材中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和理解力,以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

(二)引入演练、竞赛等考核模式

为了贯彻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思路,不止要在教学上做改变,也要优化传统的单一理论化考核方式,引入实务训练,建立新型的“实践+考核”模式。

1.分组分角色演练

为融合国际金融实务和国际贸易实务,可将全班分为数个小组,每组成员分别扮演贸易实务中的各个角色,如进出口商人、商业银行、贸易公司、海关、中介公司、保险公司等,利用国际贸易流程要求学生完成从业务洽谈、合同签订、发货、换汇、风险规避等一系列过程,教师综合各小组业务完成规范性评判打分。既练习学生实践能力,又打破一考定成绩的死板模式,更能加强学生综合性应用能力。

2.投资竞赛

加大实训投入,建立金融实验室,利用外汇模拟交易类软件开展投资竞赛,利用软件自带的排名系统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寓教于乐的同时也让学生亲身体会外汇市场风险性,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培养行情分析与实盘操作的能力,真正达到应用型培养的目的。

(三)建设网络课程,紧跟时事热点

由院系牵头加大网络硬件设施投入,通过建设开放式的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等,搭建《国际金融》网络课程平台,既方便教师课外指导,又便于学生查询授课资料,更可以利用平台开展上文中案例讨论、分角色演练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随时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和活动开展情况,加强师生间交流互动。网络课程平台中引入时事热点,由教师或教师选取优秀学生随时注意当前国际金融发展变化进行材料搜集,导入专门页面,要求学生加入时事热点讲评,拓展理论知识,加强实际应用,锻炼学生探索精神。

(四)鼓励教师进修培训、开设双语课程

1.三方合作,加强实践师资培训

开展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执行人是教师,为培养将来可以独立从事对外贸易实务的应用型业务人员,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课程中哪些是职业所需,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中熟悉未来工作需要。当前,各个地方性本科院校执业教师主力大多为“一出校门又进校门”的“80后”,基本从未参与过对外贸易实务,造成学生实践过程与未来工作难以对接,间接影响区域内行业发展。为此,应结合地方、行业、院校等三方力量,邀请业内实务工作者、资深学者、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等以讲座等交流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应用型培训。争取企业支持,鼓励教师到对外投资企业挂职锻炼,搜集实际案例以备教学。也可校内开展教师之间的教研讨论、座谈等,分享实战经验、扩大学术交流。

2.鼓励开展双语教学

前文已述,双语教学是由《国际金融》课程的涉外属性决定的,是培养学生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的必然途径。为了在未来工作中顺利沟通,开展双语教学以便学生对英语专业术语能达到规范化表达是不可忽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也要注意学生的英语水平,平衡中英双语的尺度,因材施教。

篇(6)

关键字:证券投资风险股票心理素质

在证券投资中,个人的心理因素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以股票市场为例,股票的买入,卖出,甚至股价的上涨,下跌,都是所有参与的股票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这其中包括理性和非理性两方面的心理因素。购买股票的每一分钱后面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决定其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有的外部的因素诸如最新的公开信息,历史的走势,某人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等等都只是影响个人心理的多种因素之一。

具体来说,股市上一个周期的开始,股市经历一段长期的调整之后,股票价格的处于历史上较低的位置,而此时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股价开始处于上升的初级阶段,显然此时股价是合理的,低廉的,基本面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是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此时从长期而言应该是很好的购入股票的时机,但此时投资者在上一个熊市的惨跌中已经心有余悸,恐惧造成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难以对当前的市场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分析,因此在股票市场上,当利好的趋势不断显现之时,股价反而不会上涨太快,多以小的震荡上扬为主,这就是受个人的心理因素影响尤其是投资者对上一个周期中的惨跌的恐惧的影响所造成的。

实际操作中还有一种羊群效应,这是群体心理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羊群行为”即群体行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拟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靠舆论,而不考虑自己信息的行为。

市场并不是一个少数服从多数的市场。每一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投资理念,有人注重短期,有人注重长期,市场是完全竞争,单个人在大趋势中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创造者。因此群体心理的作用是可观的,甚至是可怕的,在股票市场上,“集体决策机制”就是一种群体心理行为。“集体决策”中的“集体”不一定就是心理群体,但是集体比个人更容易转变成心理群体。有研究表明,在股市中,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集体决断非常容易导致更高的差错率。对于一般的个人投资者来说,“集体决策”的典型表现就是“讨论行情”。无论是在交易场所还是在证券论坛,由于心理因素使然,讨论行情的现象屡见不鲜。讨论行情的过程不但是一种群体心理决策行为的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绪相互传染的过程。

证券投资的风险是指证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动幅度。风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分别或共同导致了证券价值的波动,投资于证券就会产生本金的损失。

系统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种因素一同样的方式对所有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所有企业都受全局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由于这些因素来自企业外部,是单一证券无法抗拒和回避的,因此又叫不可回避风险。这些共同的因素对所有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能通过多样化投资而分散,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系统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和购买力风险等。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有关证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又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政府对本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通常有一定的规划和政策,籍以指导市场的发展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证券市场政策应当是在尊重证券市场发展水平及政治形势、证券市场发展现状等多方面因素后制定的。政府关于证券市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应该是长期稳定的,在规划和政策既定的前提条件下,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手电引导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政府也可能会改变发展证券市场的战略部署,出台一些扶持或抑制市场发展的初期,对证券市场发展的规律认识不足、法规体系不健全、管理手段不充分,特别是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对证券市场发展的规律认识不足、法规体系不健全、管理手段不充分,更容易较多地使用政策手电来干预市场。由于证券市场政策是枕骨指导、管理整个证券市场的手段,一旦出现政策风险,几乎所有的证券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属于系统风险。

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证券市场行情周期性变动而引起的风险。这种行情变动不是指证券价格的日常波动和中级波动,而是指证券行情长期趋势的改变。周期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表现为经济周而复始地由扩张到紧缩的不断循环运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经济增长在年度间的波动仍然比较频繁和剧烈,由此引出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在年度间的频繁波动是一种随机波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波动的形态又是怎样的本文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以便为国家宏观调控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参考。

利率风险管理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加银行经营收益,稳定银行市场价值的主要工具。利率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实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利率预测和利率风险衡量的基础上,进行利率风险管理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表内管理方法,通过增加(或减少)资产或负债的头寸,或者改变资产或负债的内部结构(例如构造免疫资产组合),达到控制利率风险的目的;另一类则是表外管理方法,主要是为现有资产负债头寸的暂时保值以及针对个别风险较大,或难以纳入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衡量体系的某一项(类)资产或负债业务,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等表外科目的安排来对其进行"套期保值"。

购买力风险又称通货膨胀风险,是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给投资者带来实际收益水平下降的风险。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物价普遍上涨,证券价格也会上升,投资者的货币收入有所增加。但由于货币贬值,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一般可通过计算实际收益率来分析购买力风险。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率。

非系统风险又称非市场风险或可分散风险。它是与整个股票市场或者整个期货市场或外汇市场等相关金融投机市场波动无关的风险,是指某些因素的变化造成单个股票价格或者单个期货、外汇品种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种下跌,从而给有价证券持有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1.它是由特殊因素引起的,如企业的管理问题、上市公司的劳资问题等。

2.它只影响某些股票的收益。它是某一企业或行业特有的那部分风险。如房地产业投票,遇到房地产业不景气时就会出现景跌。

3.它可通过分散投资来加以消除。由于非系统风险属于个别风险,是由个别人、个别企业或个别行业等可控因素带来的,因此,股民可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化解非系统风险。

财务风险是与公司筹集资金的方式有关的。我们通常通过观察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来估量该公司的股票的财务风险。资本结构中贷款和债券比重小的公司,其股票的财务风险低;贷款和债券比重大的公司,其股票的财务风险高。股份公司只有在支付了所有债务利息以及到期的本金之后,才能对股东支付股息。公司的销售产品和劳务所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工资、折旧、材料等所有营业开支之后所剩余的部分,是公司的营业收入。从营业收入中再减去税款和必要的财务支出,例如支付给银行或其他债权人的利息,剩余部分才是可用于股息支付的收入。由于这一收入被用于股息支付,并且对于投资者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判断影响很大,因此它的大小和易变程度在决定股东的收益率方面很重要。如果一个公司的全部资本都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的,则它没有利息支出。而对于任何采用举债方式筹措部分资金的公司,由于必须支付利息,因此其营业收入的变动将引起股东净收入的更大变动。

经营风险指的是由于公司的外部经营环境和条件以及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造成公司收入的变动而引起的股票投资者收益的不确定。经营风险的程度因公司而异,取决于公司的经营活动,某些行业的收入很容易变动,因而很难准确预测。由于公司的收益和现金流量是紧紧依赖于其收入,因此易变的收入将导致收益和现金流量的不确定。当公司收入突然下降时,由于普通股持有者在进行现金分配时排在最后,他们会遭受重大损失。与公司的债券持有者相比,普通股票持有者处于一个风险大得多的地位。当公司经营情况不妙,收入迅速下滑时,公司在支付债务利息和到期本金后,可用于支付股息的收益已所剩无几,从而导致股东们所得股息的减少或根本没有股息,与此同时,股票的市场价格一般也会随之降低,使股东们蒙受双重损失。

流动性风险指的是由于将资产变成现金方面的潜在困难而造成的投资者收益的不确定。一种股票在不作出大的价格让步的情况下卖出的困难越大,则拥有该种股票的流动性风险程度越大。在流通市场上交易的各种股票当中,流动性风险差异很大,有些股票极易脱手,市场可在与前一交易相同的价格水平上吸收大批量的该种股票交易。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股票,每天成交成千上万手,表现出极大的流动性,这类股票,投资者可轻而易举地卖出,在价格上不引起任何波动。而另一些股票在投资者急着要将它们变现时,很难脱手,除非忍痛贱卖,在价格上作出很大牺牲。当投资者打算在一个没有什么买主的市场上将一种股票变现时,就会掉进流动性陷阱。

参考文献:

篇(7)

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次贷危机发生在美国,产生于房地产市场,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国消费的过度发展是根本原因;市场监管的松弛、激励错位以及机构自身风险管理的缺失等是具体原因。

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国消费的过度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全球形成了以美金为本位的信用货币体系,而美国则进入了无约束的美金泛滥时期。全球经济的不平衡使得亚洲的过度储蓄与美国的过度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石油国家和亚洲出口型国家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和公司债,进一步压制了美国的市场利率,造成了美国低利率环境。由于房地产市场需要资金量较大,成为吸纳大额投资的理想市场,在有效需求不足以及资金逐利的驱动下,向信用等级较低的人群发放贷款成为必然。

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刺激了次贷的快速发展。2006年,美国次贷总规模是2001年的5.3倍。截止2007年底,次级市场总规模大致在15000亿美元左右,其中有近半数的人没有固定收入,这部分贷款额在5000亿~6000亿美元之间。这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瑞银国际(UBS)的研究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底,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还款违约率高达10.5%,是优惠级贷款市场的7倍。

而随着2001年到2007年间美联储不断升息,美国房价开始下跌,次级房贷的违约率开始上升,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例逐步上升,高杠杆机构开始倒闭,市场变得更敏感,拆借利率上升,市场流动性更紧缺,从而形成恐慌。随着流动性压力和资产损失的不断蔓延,欧洲金融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全球经济放缓的预期增加,商品市场开始暴跌,美元意外走强导致外汇市场大幅波动,新兴市场国家遭受重创。次贷危机遂逐渐演变为一场大的金融危机。

除了大的宏观经济因素以外,市场各参与主体对于危机的爆发也难辞其咎。我们认为主要还有以下原因:

(1)次级抵押贷款标准降低。由于证券化市场的发展,贷款风险被认为可以分散,从2004年末至2007年初,美国浮动利率次级抵押贷款的承销标准大大降低,由于住房价格下降,这种抵押贷款的拖欠率大幅上升,从而埋下了危机爆发的种子。

(2)激励错位引发严重道德风险。“金降落伞”、“股票期权”、“大比例分红”等等激励措施导致了管理层和员工的短期行为。在这种激励措施下,员工的交易策略会置公司的长远利益及声誉而不顾,而倾向于非对称交易,这种策略在市场形势好的时候会取得额外的正向回报,但市场一旦大幅逆转,公司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3)不透明的复杂金融衍生品。以CDO为代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过于复杂,而且不透明。如2004年美国的Axa公司发起的AriaCDO的资产池中出现了140家公司,分出了28层,含5种货币,不同层中又分了固定、浮动以及通货膨胀相连的层,可谓是创了CDO市场的先河。这种纯粹为了追求高利润而设计的金融衍生品,使这些业务变成了纯粹的金钱游戏,这与分散风险的初衷差之千里,远远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

(4)投资者缺乏尽职调查。首先,现代金融衍生品的盛行使得金融工程师流行,而基础信用分析技术丧失,投资者普遍认为,金融工程技术会把基础信用风险剔除。其次,证券产品的过于复杂以及信息在不断传递中的损耗也使得投资者缺乏尽职调查的条件。最后,在经历了多年良好的经济形势和充足的市场流动性后,评级机构和投资者都已变得相当自满,降低了风险意识。

(5)信息披露不充分。美国大量的房屋贷款是通过贷款经纪人发放的,贷款经纪人掌握了贷款者的第一手资料,但它增加了银行对信贷质量评估的困难。在贷款证券化过程中,信息传递的链条过长,导致信息进一步失真,参与各主体,包括发行人、承销商、资产管理人、信用评级机构和投资者没有获得足够的信息。同时,他们自身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做得不够。

(6)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缺陷。首先,评级机构的自身利益驱动。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的收入来自于产品的卖方-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一般按照评级机构提供的评级模型设计证券化产品,以便得到较好的评级,由于自身的利益关系,信用评级机构在主观上也有提高产品评级等级的动力。其次,评级机构不尽责。证券化产品大多集合了风险性类似的资产,对系统性风险更加敏感,但评级机构并没有区分不同债券风险性的差别,对AAA太大方。最后,评级机构针对证券化产品的评级模型存在缺陷。内含价值模型不适宜CDO证券,公司债的信用主要依靠公司信用及宏观经济条件,而债务证券更依赖宏观经济周期,具有更高的系统化风险。此外,对公司债评级的历史数据覆盖了过去几个经济周期,但CDO市场却只有好时期的数据,数据具有片面性。

(7)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薄弱。美国和欧洲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实践,尤其是在风险集中、非流动性金融工具评估以及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美国和欧洲共同的问题都在于压力测试程序的失败,压力测试假定情景太保守。

(8)监管失效。监管失效表现为监管体制的失效和监管方法的失效。监管体制失效表现为监管的多头性,缺乏对市场的统一监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推进,金融市场之间产品创新的发展,交叉出售的涌现和风险的快速传递,这样的监管体制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它的监管标准不一致,监管领域的重叠和空白同时存在,过于细致的规则描述对于市场的反应太慢,没有一个机构有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看管金融市场和体系的整体风险监管状况,风险无法得到全方位的覆盖等等。监管的方法失效表现为忽视了对流动性风险的监管,以及监管的亲周期性,对声誉风险以及表外帐户的风险监督不够等等。

(9)公允价值的亲周期性。使用公允价值的方法对流动性较差的证券进行估值可能放大损失的规模,从而迫使机构需要计提更多的准备以及筹集更多的资本,加剧市场恐慌,市场流动性变弱,市值进一步降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10)对模型过度依赖。所有的模型都只是帮助人们判断未来的一种工具,模型总是会假设一些简单的共同性因素,当危机来临时,无关联的风险也开始产生关联,模型就失效了。格林斯潘就说:“根本问题在于,那些已变得十分复杂的模型―既包括风险模型,也包括计量经济学模型―仍过于简单,我们无法捕捉到驱动全球经济变化的全部主导变量”,“当前的风险管理或计量经济学预测体系很大程度上未能很好地植根于现实世界。风险管理和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均缺失重大“解释性变量”。因此,过度依赖模型的风险管理方式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纠正。

银行机构风险管理的重新审视

本次金融危机是对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的一次全面检验。为什么那么多的资本充足、经验丰富的国际大行也纷纷陷入困境,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再次受到危机的冲击,损失累累?

次贷危机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失效。在次贷危机发生前,充足的市场流动性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使得一些机构高估了市场吸收风险的能力,很多机构的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技术出现了不足,尤其是集团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缺失,导致机构未能对主要风险加以识别或有效管理。

1992年,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赞助委员会COSO制定了COSO内部控制框架,这个框架主要是从财务的角度出发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借鉴COSO内部控制框架提出了银行内部控制框架,从内容上来看,基本就是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翻版,但巴塞尔委员会着重提出了监管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和监管。

2004年,COSO在内部控制框架概念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风险管理的全新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简称ERM),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外银行所探讨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础,但怎样结合银行业的实际把这个框架运用到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管理,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巴塞尔委员会也没有进一步改进1998年银行内部控制框架。

比较1998年巴塞尔银行内部控制框架和ERM,我们发现ERM更全面,它在目标内增加了战略目标,在要素里增加了目标制定、事项识别以及风险对策三个要素。从当前的危机来看,这些都是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必不可少的环节。如,银行普遍对战略风险的忽视,对风险的反应缓慢而又无效,等等。

巴塞尔委员会一直倡导的新资本协议主要从资本的角度约束银行的风险,力求银行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各国监管机构也制定了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日程表。巴塞尔委员对资本监管的重视导致各国监管机构对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监督和评价的忽视。英国北岩银行是银行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第一家银行,但也是英国第一家倒闭的银行,这不能不说是对监管导向的一种讽刺。

因此,我们认为监管导向以及银行内控失效是国际先进银行陷入危机困境的主要原因。以下我们结合COSO框架和银行危机的案例分析当前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风险文化意识淡薄

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需要良好的风险文化,这是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高盛为什么能躲过这场危机?这与高盛良好的风险文化相关。最早看空次贷资产是两个普通的交易员,他们竭力向上层反映存在的风险,并说服了他们的财务总监,从而及早将次贷资产卖出,这说明高盛的风险文化已经深入到了每个员工。能够预测次贷危机的绝不仅仅是高盛的交易员,相信还有很多公司的员工也预计到了危险,但却没有躲过这场危机。这表明,在全机构上下有效地培养统一的“风险文化”是风险管理的有力工具。银行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风险文化,并在机构的经营理念和各项业务活动中加以落实。

风险控制组织不完善

2008年8月,国际交易对手风险防范小组了题为“抑制系统性风险-改革之路”的报告,这份报告由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风险及业务管理高层人员组成完成。该报告对于风险缓释第一条核心原则即是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该小组建议:“所有大型综合金融机构必须定期检查其公司治理结构,以确保其激励机制在追求商业利润和防范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同时确保主要的内控人员的决策制定真正独立于业务部门”。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国际大行的风险管理人员深刻的认识到正是公司治理失效以及风险控制组织不完善才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

风险控制组织不完善还表现为:

(1)信息沟通机制欠缺。很多大行的部门和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风险信息并没有在各部门之间有效流动,董事会与高管层缺乏持续对话。比如,次贷产品由一个部门卖出,但同时又被另一个部门买回,等等。因此,银行机构应充分评估信息流动的有效性,确保风险信息在内部及时、合理的流动和传递。

(2)风险管理部门的非独立性。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保持相对独立有利于发挥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很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设置在经营层之下,而不是在董事会之下,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风险管理部的建议让位于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银行机构在设置风险管理和其它关键控制职能时,应保证其行为和决策的相对独立性。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应积极发挥作用,确保机构关键控制职能的独立性。此外,即使首席风险官不直接向董事会报告,也应设置其与董事会的有效沟通路径。

(3)风险容忍度过高。风险容忍度是一家银行风险战略的基本内容。很多银行陷入危机就是因为没有确定适当的风险容忍度,风险战略过于激进。因此,银行机构应确保其风险容忍度由最高层管理人员确定或批准并通报董事会。应确保将风险容忍度的定期评估情况通报最高层管理人员、董事会和主监管机构。

(4)不合格的人员。从巴林银行的倒闭以及法国兴业银行的巨额损失案例来看,合格的人员也是风险管理的关键。合格的人员要能够理解和适当评估市场稳定时和遭受压力时的风险状况,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在为银行谋取利益时也应合理的评估业务的风险。

(5)司库与风险管理职能的不协调。雷曼倒闭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德国国家发展银行通过自动付款系统,向雷曼转入3亿欧元,这充分说明了司库并没有融入银行的风险管理。因此,银行应确保司库职能和风险管理职能相互协调,并应与业务单元协调管理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构成,确保设定的风险容忍度与融资能力及持续的流动性的一致性。

(6)定期检查的松弛。很多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不可谓不完善,风险管理政策不可谓不合理,但政策的执行往往存在偏差,这就需要最高管理层定期检查相关委员会的架构和运作情况,以确保各委员会的主席及人员配备合理。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充分承担监督和评价的功能,确保政策执行的到位。

(7)新产品审批专门委员会的缺失。次贷危机也是金融衍生品的危机。目前金融创新日益频繁,银行新业务、新产品层出不穷,其风险也往往高于传统的业务。因此,银行应设立专门的委员会针对新产品进行审批,其监督流程应包括系统性的审批后评价,尤其当新产品涉及较高的财务风险、操作风险或声誉风险时,更应如此。

对主要风险因素的忽视

银行经营风险不仅仅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还包括战略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国别风险,等等。在次贷危机中,我们看到,导致大多数银行遭受损失的却是巴塞尔协议关注的主要风险之外的风险事件。

首先,银行对战略风险不够重视。次贷危机也是一场系统性风险,银行应该制定战略风险防范措施应对系统性风险以及风险容认度过高,而当前世界主要银行对战略风险明显重视不够。

其次,对流动性风险的严重性估计不够。雷曼倒闭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流动性枯竭,它在危机爆发之初,并没有利用美联储的流动性支持政策,低估了流动性风险,最终陷入倒闭。在次贷危机的后期,流动性问题已经成为市场的主要问题。因此,银行应充分重视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第三,对声誉风险重视不够。很多银行的表外次贷资产由于声誉的原因不得不购回;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在出现问题后也不得不进行回购,如雷曼倒闭后,香港银行界被逼回购雷曼“迷你债券”。等等,这说明声誉风险对银行经营影响重大。银行在将资产移出表外的时候应充分评估可能的声誉风险。

对整体性风险把握不够

本次危机不是单个的风险事件,而是一次全面的风险事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等相互影响、相互推动,造成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原因。信用风险受市场信心的影响在危机中不断扩大,并向市场风险转化,而在市场出现恐慌时,流动性出现干涸,引起信贷紧缩,这样形成市场的恶性循环。因此,银行机构应形成跨产品、跨账户、跨部门、跨市场的整体化风险管理,从整体的角度全面把握风险。

风险管理方法存在缺陷

银行在风险管理方法上也存在各种缺陷,如对集中性风险注意不够,模型假设使用不当,压力测试太保守,交易限额管理不严,授信条件不灵活等等。

集中性风险注意不够是本次危机暴露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的缺陷之一。陷入危机的银行大多由于房贷资产过多。此外,压力测试太保守也是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多数银行的情景分析中没有假定更严酷的市场环境。

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

从银行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来看,新巴塞尔协议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面对诸多的批评,巴塞尔委员会也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在近期出台了《流动性管理与监管的原则》以及《交易账户的增量资本的计量》两个文件,以弥补新巴塞尔协议在流动性管理和交易账户资本计量方面的不足,但我们认为,新巴塞尔协议还存在更多的问题,全面实施新巴塞尔协议还很长的路要走。

与旧巴塞尔协议相比,新巴塞尔协议有四个优点,一是建立了风险更敏感的资本要求体系;二是通过资本节约鼓励好的风险管理模式;三是要求有完善的监督;四是运用了市场纪律。

新巴塞尔协议通过资本约束机制引导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但新协议在第二支柱的监督检查的重要性中也专门提到:“银行为抵御风险所持资本的数量与其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程序的执行力度及有效性有关。增加资本不应被视为银行解决更大风险的唯一选择”,“增加资本不能替代控制或风险管理中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巴塞尔委员会也意识到资本监管不能完全代替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我们且不论监管部门对银行风险管理引导的片面性,仅就新巴塞尔协议本身来看,它在指导银行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支柱存在的问题

第一支柱存在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一是风险权重公式的假定存在缺陷;二是存在监管套利;三是亲周期性。

第一,风险权重公式的假定缺陷。内部评级法的风险权重模型有两个主要假定:一是假设信用风险的系统风险由单一风险因子决定;二是组合不变性,组合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以使所有特殊风险充分多样化。这些假设促成内部评级法成为简单易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资本监管工具。这导致两个重大风险忽视,一是集中度风险,二是国家和区域风险。因为该模型假定资产风险是分散的,所以,过于集中的资产不会影响银行的风险资本的计量,而次贷危机导致的银行倒闭正是由于次级房贷资产过于集中导致。其次,本次发生的次贷危机表明,由于对小事件的共同敏感导致单亿因子模型并不有效,该模型对国家和区域风险不敏感。

第二,存在监管套利。内部评级模型具有道德风险,如当某些风险参数是主观的,或某些没有市场参考价格的资产,银行可能操纵这些参数去降低银行的资本需要。次贷危机中银行交易账户中差流动性资产的估值就是一个体现。

第三,亲周期性。第一支柱下的资本要求一定程度上具有亲周期特点。在市场不好的时候,要求银行提供更多的资本,市场好的时候,资本要求较少,它加剧了银行的资本波动。本次危机也体现了资本要求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危机。巴塞尔委员会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通过三个渠道缓解:一是对PD/LGD等风险参数估计采取跨经济周期评级法,使用长期历史数据;二是在第二支柱框架下监管当局在经济上升时期要求商业银行多提资本,以备经济衰退时期弥补损失;三是通过建立动态准备金制度,以熨平资本水平的波动。

第二支柱存在的问题

第二支柱描述的是监管责任,主要缺陷在于对流动性、集中风险、声誉风险管理的标准缺失,以及监管尽职的困难等等。新协议认为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能影响它获取流动性的能力,但需要制定流动性准备的标准。目前,巴塞尔委员会已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此外,监管部门资本监管的能力以及监管实践的有效性也值得怀疑。如果监管不能有效,又怎么能保证资本计量的准确性呢。

第三支柱的问题。

第三支柱通过市场纪律和信息披露要完善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事实上,即使是内部人也很难评估自身的风险,延迟的财务报表以及不充分的信息披露使得市场纪律达不到预期效果。

由以上分析可知,新巴塞尔协议只是一个监管标准,而不是一个银行全面风险控制的标准。银行应正确的认识到监管标准和自身风险控制体系之间的关系,切忌让监管标准高于内部风险控制,而应坚持以满足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风险控制体系为第一位,以监管标准为第二位。

次贷危机的主要启示

次贷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界来说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国银行业应充分借鉴,综合以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1)应培育良好的风险文化

目前,国内银行业还没有刻意加强对风险文化的培育。培育良好的风险文化是风险管理的关键,这需要国内银行业界共同努力。

(2)尽快建立和完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的风险管理需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流程设计等多方面的制度基础。目前,国内有少数几家银行已经设立了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但大多数城商行以及部分股份制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仍不够完善。

(3)保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国内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都不够,风险管理往往让位于业务发展,风险管理处于经营层下,这些都不利于风险管理部发挥独立的判断,也不利于对业务部门的制约。

(4)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功能

内部审计承担了后监督、后评价的职责。特别是对风险政策的执行情况、业务规章制度的合规情况等的评价,这对于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5)要重视对新产品、新业务的风险

目前,国内新业务、新产品也逐渐增多,如资产证券化产品、互换、掉期等业务。对于这类新产品的风险,风险管理部门应特别重视,应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此进行评价。

(6)重视声誉风险管理

国内银行特别要注意理财产品的声誉风险。香港雷曼债的回购事件说明,从法律意义上对银行没有风险的事件,由于考虑到银行的声誉,也不得不承担相应的风险。此外,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项目,如贷款出售等,也可能会由于声誉问题而回购。因此,国内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及将表内资产移出表外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声誉风险的影响。

(7)重视战略风险管理

战略风险是关系到银行发展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是回避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银行应有专门的研究支持部门进行研究,把握自身的特点和行业发展的方向,确定合理的战略方向。

(8)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

由于国内流动性非常充足,国内银行对流动性风险重视不够明显。为获取更多的利益,有的银行的超额备付金常年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同时,我国大多数银行的期限结构非常不平衡,短借长贷的情况很多,特别是中小银行,这种状况更普遍。一旦市场发生逆转,市场信心下降,对于中小银行将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充分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合理调整期限结构,保留适当的准备,做好流动性风险测算。

(9)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