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9 16:42: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的地位和作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篇(1)

论思想政治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作用

 

邵龙斌

( 四川省甘孜州海螺沟中学  四川省甘孜州 626102)

 

德育教育因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又是精神力量的源头,所以历来就是教育的重头戏。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树人者,以德为先”,足见德育的重要了。正因为德育的重要,因此,自然科学中都渗透着她的灵魂,随处可见她的影子。但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又岂能仅仅成为众多科学的附庸?!她自有其阵地,这就是——思想政治课。下面笔者就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理论性作用

    理论是学科的基石,这是常识。无论什么学科,没有理论基础的学科,无疑都是美丽的空中楼阁,都是站不住脚的,既不会长久,更不可能期待发展壮大。德育教育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重要任务。如果没有科学理论作为其出发点和有力依据,又怎能当此重任?完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品德的培养。一般学科在涉及德育教育内容时,由于受学科限制,大都就事论事,仅仅谈到了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没有也不可能深入探究 为什么的问题。因而绝大多数都没有能够站在理论的高度上去说个究竟,如果施教者处理得不够恰当,难免给人以牵强附会的感觉甚至让人觉得那是在作秀。当然就不可能达到关于德育的最佳效果。而思想政治课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不仅从理论的角度,首先使人信服地阐明了自身合乎逻辑的科学内涵,而且还为其他各学科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说明其由来,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让人在信服之关于德育的最佳效果。而思想政治课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不仅从理论的角度,首先使人信服地阐明了自身合乎逻辑的科学内涵,而且还为其它各学科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说明其由来,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让人在信服之中接受其思想,受到教育,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正是这样,才使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合情,而且合理,使德育教育的实施得以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系统性作用:

德育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到思想品德,心理品质,法律意识,国情时事等等诸方面,而它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由许多个侧面构成。这些单个的侧面无一不在充实和完善着这个体系,使这个体系更加丰满和更具魅力。但这些单个的侧面却不能单独完成整个体系的功能。我们的各个学科正是这样的一个一个的侧面,尽管它们从各个侧面丰富和完善着德育教育,但由于各科性质和侧重点的不同,它们没有,也不能提出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和要求。因而仅仅这些侧面出发,只能从某个侧面对人的品格加以塑造,而不可能塑造出品格完全的人。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只有思想政治课,才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求的人才标准,对人的成长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这种完整的系统性的要求是其它任何一个学科所没有也不可能达到的,只有在这种全方位成长的标准要求之下,德育教育方能完成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

三、规范性作用。

由于德育教育本身有着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社会不问的阶段,对德育教育的要求不尽相同,  甚至不同的社会还会有着完全相悖的教育方向和教育要求;加之人们的认识的差异,可塑性的差异以及环境的差异都较大。而其它各学科的重点都不在德育教育上。因此极易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差异,况且现实的社会中善恶并存,真假混杂,美丑难分。此不可能对德育教育提出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这给德育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然而思想政治课通过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中优秀民族传统美德,优秀民族文化的肯定和继承,而对有史以来,损害我们民族利益的、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人和事的否定和批判,从而明确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从而区分了复杂的社会生活。把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规范到了真、善、美的旗帜下。并结合时代的要求,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这是思想政治课对德育教育重大作用,它使德育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的规范之下,沿着预期的目标,顺利进行。

四、前瞻性作用。

德育教育自身存在着发展的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德育教育理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唯其如此,德育教育的功用方能完善地展现,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品德良好的合格人才。但德育的发方向何去何从的问题,只能建筑在由思想政治课构建的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由于思想政治课不仅对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予以肯定和继承,而且思想政治课根据自身的科学性,在科学阐释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合乎逻辑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科学的预见,描绘了人类社会美好的来,  引人入胜,催人奋进,,这为德肓教育自身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指明了发展方向,使德育教育的发展成为可能。这便是思想政治课对德育教育的前瞻性作用,它确保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使之恒久地成为教育的灵魂。

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师;德育教育;实效性

德育的实效性,不仅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要求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德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如何改革和创新,怎样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职业学校教师要做好德育工作,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比较容易做到,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双向交流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人为赋予的,更不是教育者恩赐的,而是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所决定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

基于这种观念所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应当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平等性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师生是完全平等的。这种平等性首先在人格尊严方面,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应该是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目的性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必然的、不容师生选择的关系。这种关系以一定的法律原则为依据,在教育的原则指导下组织、建立和发展,并体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和社会的要求。

3.互动性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在道德教育这一特定实践活动中,两个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互动的。这种关系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也是师生关系的目的性的保证。

教师须在德育过程中坚持自己的教育主导作用,加强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有效激发学生接受教育影响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日常社会生活和道德修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主体,尚需培养和造就,学生身上蕴涵着一定的主体性,有待教师的合理激发。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内心道德环境,提高自我修养,保证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加强研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教师只有对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做到全面深入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为增加德育的针对性,教师需进行三方面的研究工作。

1.研究教材

教材是用来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的教学资源,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教材是指教科书以及各种辅助资料,教科书、图片、影音资料和网络输出资料等;隐性教材包括学习、生产和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例以及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事件、焦点人物等“活的教材”。教师通过进行深入的研究,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结合教学宗旨对相应内容筛选、加工,有针对性地将之应用于教学环节中去,绝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否则学生会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2.研究学生

社会的复杂变化,必然引发职校学生素质方面的新特点。例如,学生的心理状况、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接受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方式、方法、手段发生了变化;他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等。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紧贴学生特点,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3.研究社会

由于全球化潮流的冲击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普及,加上职校学生具有求知欲、猎奇心强及思想行为日趋成熟等特点,使得他们能快速地获知国际国内各种文化思潮和事件。但他们对于各类信息的辨别能力尚有欠缺,需要教师及时地加以引导。

因此,德育教师除了要及时掌握社会学习之外,还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各类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并借此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各种社会事件把握世界和国家发展形势,做到与时俱进。

三、提高素质,提高德育工作的说服力

教师健全的人格能使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德育教师尤其应该秉信“身教重于言传”这一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影响和感染学生。

1.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概括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坚定,忠于党、忠于人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祖国统一。另外,作为德育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有较高的分辨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师才能起到导航的作用,促进学生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2.增强科学文化素质

能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的教师,才会成为优秀教师。一个教师不应只具有专业知识,还应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美学和人际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有了渊博的知识,才能很好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在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在育人成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3.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育人的过程是相当细微和复杂的,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难做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育过程不但需要智慧同时还需要耐心、细心,甚至要能承受被误解的心理考验。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把自己在生活中受到的委屈带到教学中去,不能在课堂上发怨气,散布腐朽思想。所以,教师需要有控制情绪的良好心理素质。

篇(3)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德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了一些,对教育教学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领域里始终站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家知道,教育方针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在老师的教育下全面发展,其中德是排在首要地位的,是学生受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它与其他各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做德育工作,既要有静态的晓之以理,还要有动态的品德践行,要多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深入领会道德的含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多营造道德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丰富的时间活动中时间自我,让学生在课堂,校园的内外,广阔的天地里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在全社会中普遍重视和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学校是一个专职的育人机构,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形成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法纪和品质教育,对初中生未成年人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新理念,新思想,各学科都要渗透德育教育,拓展德育阵地,增加教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和德育内容,积极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在学科中增添时代美的内涵。真正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学校的教育部门,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育”“五爱”教育,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中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创业教育,也要特别的加强,因为他们将成为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

教师重任在肩,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勤奋精神,教师的教育方法一定要得当,把学生们原有的较好的客观条件变为学习的动力。由于现在的学生有过多的依赖性,依靠家长,依靠教师,缺乏自理能力和勤奋精神,正对于此,教师和家长应积极配合支持,抓住机会和利用好的教育方法,磨练学生的意志,毅力,鼓励他们用自已的勤奋获取胜利的喜悦,,启发他们获取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引导他们按照正确的方面继续攀登。时间长了,学生也就会在思想上有所进步,对于后进生要进行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一定要耐心细致,让他们认识到聪明来自于勤奋的道理。努力克服种种不利的各种因素,才会获得较好的成绩。

大家知道:在当下新的社会形势中,德育工作是社会道德建设系列工程中的一个子工程。学校又是德育的主阵地,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青少年的发展方向,政治倾向和精神面貌,要想使青少年健康成长,每位教育者应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做起,把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重中之重,是各项教育内容的首位,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地位也很重要,意义较为深远。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起着核心的作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工作上来,抓好德育寄出,提高个人素质,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篇(4)

关键词:中学;德育教育;困惑及对策

引言

德育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综合型人才,有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然而,现代教育将德育过于任务化,虽然使学生的德育成绩上升,但学生自身的思想品质并未得到明显提升,德育教育效果不佳。这是中学德育教育中的极大困惑,给中学德育教师带来了一系列的思考。

1.中学德育教育的问题

(1)社会因素。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我国传统德育文化受到了冲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学生家庭环境优越,逐渐养成了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仅仅使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更加使得各国文化开始对其他国家渗入,西方开放文化逐渐侵蚀中学生的心理,校园暴力、早恋等现象比比皆是,使得学生难以从根本上接受我国传统德育的教育,致使中学德育教学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兴起给我国德育教育造成了阻碍。网络文化指的是在网络时代中,中学生能够通过接触互联网而学习到众多网络知识。由于网络知识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对于自控能力较低的中学生而言,学生更容易在网络上学习到负面知识,对其身心不利,也使得学校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

(2)学校制度的负面影响。第一,大部分学校的德育教育教学方式依然沿用传统的模式,即以教师为主导,实现填鸭式教学[1]。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呆板,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学习效率自然较低;第二,绝大多数的学校评价制度皆是以成绩评价为主,对学生品质的养成效果较为轻视,最终的结果是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德育略有欠缺;第三,教师的教学枯燥、乏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同时,教师在德育教学中一味强调对书本知识的讲解,没有联系实际,甚至有些时候无法运用德育内容皆是当前的部分现实,使得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的认同度降低,影响学生将德育知识化为内在品质继续发挥。

(3)学生方面的因素。学生是德育学习的主体,德育教育失败的关键在于学生自己。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不断推进,部分的学生都属于家庭独生子女[2]。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受到的宠爱较多,容易养成骄奢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作用,且性格比较自我、傲慢、无礼,这些都使得学校的德育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有限,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学生的不良习惯和思想。其次,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由其爷爷或者奶奶进行教养,也容易使学生在思想上出现偏差。

2.中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1)提高德育的社会地位。德育社会地位的提高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配合。学生德育效果不佳主要是由这单方面决定的,如加强这单方面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德育的地位,则能够全面加强德育对中学生的深远影响。第一,学校要加强对德育教师的培训,提高中学德育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培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要求中学德育教师必须采用更加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将德育实践化的能力,提高学生将德育内化的效果。其次,指导教师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德育知识与现实情况相联系,要会对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同时要善于用德育的辩证思想进行教学。此外,学校必须改善评价体系,采用更加全面的、实践与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期末测试,切实提高学生的德育效果;第二,家庭中要求学生家长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切勿对子女过于宠爱,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首先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将自己视为学生的榜样,做好带头作用[3]。其次,家长要及时与学校教师、班主任等进行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道德上出现的问题,并共同采取有效的措施;第三,社会加强海报等形式的宣传,提高德育的社会重视度。

(2)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对于教师来说,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新形势下的教学方法既要符合学生的口味,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要重视德育的实践作用。因此,中学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同时,教师在进行德育知识教授时最好采用结合案例法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应该如何将德育应用于实践,使德育教育更加有效。

(3)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德育意识和高尚品质的养成都需要长期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灌输大量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更要求加强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意识[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和世界观是养成学生优良品质的关键。首先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养成正确的德育意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从细节中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德育问题,并在课堂中针对这些问题逐一讲解,逐渐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提高德育的教学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中学的德育教育效果普遍不佳,这与社会、学校及学生家庭三方面的因素有关。要加强中学的德育教育效果,必须要提高德育的社会地位、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并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

参考文献:

[1]梁坤.浅析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3,28:174.

[2]张孝顺.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知识经济,2010,04:148.

[3]邓黎莉.目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04:5+20.

篇(5)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小学2015000)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强调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要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那么,在学校德育中就强调德育主体必须关注德育客体的认知结构、阅历水平、思维方式发展的层次性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性,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以帮助德育客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更好地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在学校德育的实践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无层次性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拟从分析学校德育客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两方面,对教师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

按文化程度,把学校德育客体分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因此本文试从各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相对应的德育目标要求来进行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小学阶段,强调教师是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在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普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跟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学生思想的开化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某种程度有其存在的社会合理性。在当今信息化、多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背景下,一味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忽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形成自主、自觉、自治的道德主体中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应该强调教师在传授德育内容方面的“权威者”地位,而在师生关系上则应是一种平等、和谐、互动的关系。提出上述看法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1.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要求老师扮演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以下特点:“感知事物往往比较笼统,看不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比较淡薄;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记忆的特点主要是机械记忆;思维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喜、怒、哀、乐等情感表达直率而明确;自我控制力差,随意性大”。综合以上特点,可以用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来看待小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适合实施德育的灌输教育,即“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按照社会对受教育者政治、思想、道德等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2.从小学德育目标的设定看教师角色的定位

《小学德育纲要(试行)》提出小学德育目标:“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从这一德育目标设定看,它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尚处于浅层次,较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但是这些目标从字面上仍具有抽象性,因此需要德育主体发挥教育智慧,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形象的图文资料、影像资料、丰富多样的活动等方式科学准确地把德育内容输入到学生的大脑当中,并帮助小学生应用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

结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在德育内容的传递上发挥其“权威者”的作用。当然这要求教师自身能够科学准确地把握相关的德育内容。二、中学阶段,强调教师是德育客体的“指导者”

教师指导说“反对教师的权威地位,也反对教师的放任主义,而认为教师的合理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教育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那么,这种观点运用到中学德育教育中,就是强调德育主体应引导中学德育客体有针对的学习相关德育内容,并对德育客体的德育实践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内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中学阶段,把教师定位为“指导者”角色是基于以下考虑:

1.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要求教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中学生心理表现为中学初期和中学后期两种不同特点。前一时期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即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学生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还需要教师对其关怀和指导,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另外,这一时期,学生开始有闭锁心理的倾向,在意志上有种“小大人”的特点,反对他人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尝试去建构自己的“道德王国”。所以,这一时期,教师不能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而应该与学生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帮助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实践以及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建构。

2.从中学德育目标看教师角色定位

从《中学德育大纲》对中学生德育目标的设定看,初中阶段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如爱国、重科学、遵守法纪、自尊自爱自信等等;高中阶段重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对比小学时德育目标,中学德育目标明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要求、社会价值观要求、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再把目光转向我们的社会,中学生接受各种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面临网络文化的冲击,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体系,但是这样的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学德育大纲》所提出的要求会出现冲突。所以,如果生硬的把这些德育目标要求塞给学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德育主体应正确分析学生的德育状况,营造优良的德育环境,借助合理的德育手段,给予德育客体恰当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德育研究 主题 分析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我国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困境与危机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众多的教育工作者为德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艰苦探索,不断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本文选择年至年为时间段,试图针对德育研究的主题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对过去六年我国有关德育的研究作一回顾与分析,并作简略的评述。

一 研究对象的确定

期刊传递的信息具有快、新、全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了解最新、最近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其中《小学德育》是全国唯一一份全面反映小学德育工作的权威性杂志,《教育研究》则是一份声誉卓著的综合性的教育类核心期刊,该刊专设德育栏目刊登有关德育方面的文章。前者应用性较强,为广大教师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后者更多是反映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国内学者欲了解德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最权威、最精准的信息,恐怕绕不过这两份期刊。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搜集和整理了《小学德育》和《教育研究》两份期刊年至年六年间刊登的所有与德育相关的文章,并根据我们不成熟的见解对这些文章进行分类、统计和简要的评析。尽管是一孔之见,但仍期盼能通过对德育研究成果的梳理、对比与分析,发现个中尚存的缺陷和问题,找到其未来有待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推进德育研究。

在当代中国德育理论界,我们比较了中西方若干较有教育影响的工具书和德育学专著,如胡森(Husen T.)等人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檀传宝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等。尽管表述和呈现形式有所不同,我们仍能发现其中关于德育本质、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课程、德育方法等基本课题及共同关注的问题。此外,随着我国愈发重视和加强公民道德的建设,出现了许多过去未曾涉足的,却又是当前热点问题的研究,如针对德育主体、德育的社会环境、德育范畴等问题展开论述。故我们认为,主题分类有十,分别是:德育范畴;德育本质;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课程;德育方法;德育主体;德育的社会环境。

二 德育研究主题之简析

诚然,十项主题在两份期刊中所占的比例不尽相同,我们没有必要强求其平均分布,应做的是要深究如此分布背后的原因,以及隐含着的问题,这将会对我们了解当前德育研究的动态和日后德育研究的导向有着较大的启示作用。下面我们按主题所占比例之大小分别对各项主题进行评析:

.德育课程(占.%)

新课标对德育课程作了较大的修改,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德育课程的研究兴趣。“德育的学科课程”(包括专门的德育学科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中包含的道德内容)、“德育的活动课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约而同都被两份期刊大量收录,而且篇目逐年递增。其中《小学德育》期刊中应用性研究居多,占了“德育课程”类的.%。诸如“品德与生活”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德育的学科渗透”等内容的研究刊登得较多,分别有篇、篇和篇,占篇“德育课程”类文章的.%、.%和.%。此类研究为新课标下德育课程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当然,关于德育课程这一问题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例如:在基础研究方面,道德教育可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去开设?如果可以,它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是什么?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程相比,其特点何在?从应用研究来看,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活动化教学与情感教育,如何处理隐性课程与德育课程的关系,如何处理教材内容稳定性等。

.德育过程(占.%)

一般来讲,可将德育过程概括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体验过程、意志过程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的总和。其基本要素是由教育、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实施的步骤构成的。“德育过程模式”、“德育活动的组织与设计”、“解决德育过程的矛盾”等问题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对德育过程的计划性、多端性、引导性、整合性的认识逐步清晰。但具体到“德育活动的评价”、“德育过程的管理”问题,如评价的科学化、民主化,德育资源的分析

   

、德育经营的投入、德育效益的追求等方面仍需要德育工作者继续积极地研究、实践和思考。

.德育内容(占.%)

由于历史与文化条件的不同,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德育内容是各不相同的。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小学德育课程标准》中关于德育内容的规定,我们可以总结出四个层次的德育内容:一是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二是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三是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四是较高层次的道德理想教育。在我们的统计中也发现,“德育内容”此主题下的研究与这四个层次的德育内容息息相关,且“团体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法律法制意识”、“心理素质教育”等一系列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德育内容研究尤为丰富。这或多或少与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德育概念的泛化”的现实有关。因此,关于“德育内容的决定性因素”的研究,即德育内容与德育目的、德育过程的关系问题,还是可以进一步探讨的,这样才不至于使德育的内容过于宽泛和无序,最终削弱德育的效果。

.德育的社会环境(占.%)

影响德育的社会环境既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心理环境,又含大众传媒、社区、学校、家庭等,以学校自身环境最为专门和规范。我们发现关于德育的社会环境的研究较为丰富,而且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上升。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新课改对德育课程的改进。德育的社会环境正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内容如“社会环境与个体道德发展”、“大众传媒对学校德育影响”、“青少年亚文化与学校德育”、“社区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方面可以在我们的统计中得到印证。其中又以微观系统建设问题的研究居多,“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的文章有篇,约占“德育的社会环境”此项主题的.%。但关于“大众传媒对学校德育影响”的文章却只占了其中的.%,可见网络传媒的新时代构建和优化还应得到更多学者和教师的关注。另外,正如一些学者所说,从宏观环境的角度看,如何使全社会建立起较为充分的对于德育的义务感和德育自觉也应该是日后德育研究的重要议题。

.德育方法(占.%)

德育方法是德育活动目标达成的中介。如何正确运用德育方法也就对德育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关于德育方法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在我们收集到的此类文章中也证明了各类德育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情感陶冶法”、“行为训练法”等,在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试验、改进和完善。但是“如何选择德育方法及其组合”的问题仍是我们今后探究“德育方法”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德育主体(占.%)

对德育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是德育理论不断研讨的一个命题。但经过我们对两份期刊的分析,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主体性的建立仅仅着眼于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理论上缺乏依据,在实践中有害无益,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不是已经提得太高,而是远远不够,因此研究人员逐渐把视线放在了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主体性作用与作用的发挥”、“主体素养结构与素养提升”等上面。

.德育本质(占.%)、德育目的(占.%)、德育范畴(占.%)、德育对象(占.%)

此四项主题在本次统计中所占的比例都较少,不是常在两份期刊中出现。这可能与这些主题的理论性较强、时事性和实效性不突出有关,因此这些主题一般会在教科书类著作中专列一章介绍。但笔者认为,这并不代表这些方面的问题人们就已经认识非常清晰,从不多的文章中可以发现部分学者已经意识到当代的教育在现代化的转型中发生了变异,德育呈现出边缘化、外在化和知识化的趋势,正确认识德育范畴、德育本质、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对规范德育内容、制定德育方法、开展德育课程、指引德育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断对“德育何以可能”、“德育包括什么”、“德育本质功能”、“新时代赋予德育的任务”等问题进行思考并理清头绪是不断推进德育研究的前提条件。

德育所涉及的是人的精神中最深沉的部分,而从我们统计和分析的结果来看,德育改革的实践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不足以做出系统、完整的理论概括。正因为此,新的历史时期大的德育建设不能不是一项性的工程。以上是我们对过去六年关于德育研究的主题进行的统计与拙见,虽是管窥,但我们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人们对德育研究发展状况、趋势、成就、不足的思考,从中挖掘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领域,使德育事业能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

篇(7)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德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