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6:51: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关键技术与创新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及
指南修改建议征集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战略高技术部署和前瞻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现面向全省开展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及指南修改建议征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大研发需求征集
本次重大研发需求征集主要面向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我省优势领域和前沿领域,聚焦制约我省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材料、重大装备和核心技术,梳理一批省内企业亟需通过技术攻关予以破题和解决的重大研发需求,作为今后计划项目组织实施的重点方向予以优先部署。各企业提交的重大研发需求应目标明确、场景清晰、参数具体,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1、问题描述。说明期望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的具体技术瓶颈和技术难题,要求内容具体、指向清晰,有明确的性能参数指标,并充分描述说明现实应用场景,并包括自然条件、工况环境、成本约束等边界条件。
2、研发意义。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角度,结合本行业、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说明开展研发攻关的重要意义。
3、研发建议。如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思考,可提出具体建议,如可能的技术路径、技术方案要点,以及推荐牵头实施的单位或专家(不局限于省内)等。
二、指南修改建议
1、加强战略高技术部署,聚焦我省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凝练需求、突出重点,对现有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指南产业前瞻技术研发领域技术方向进行增补完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新增技术方向需附说明材料,已有技术方向可以提出调整或删除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技术方向增补完善突出以下三点:
(1)对接国家科技创新有关规划部署,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增加本地区有条件及优势进行布局,有望在近年内获得重大突破,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且现有指南未涵盖的前瞻技术方向。
(2)聚焦地方优势产业整体提升及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以提高技术供给质量为重点,对现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的技术方向进行增补完善,重点增加完善地方及产业发展亟需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方向,提高指南技术方向与我省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强化科技对产业高端攀升的支撑作用。
(3)注重技术方向的有效性,对属于陈旧、淘汰的技术方向,或与现行产业发展趋势明显不匹配的技术方向,可建议删除。
2、请各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围绕产业前瞻技术研发方向,结合当地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强2021年重点项目的前期组织,依托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组织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以加快产业前瞻技术研发为主攻方向,科学凝练项目主题,遴选出共识度高、前期基础好的重点项目建议。
(1)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组织作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联盟技术委员会组织研发实力强、创新水平高的联盟成员单位及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研究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
(2)加大跨区域资源整合力度,围绕地方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由龙头骨干企业根据产业发展的前瞻技术方向,在全国范围内吸引行业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合作,以形成重大标志性原创成果为目标,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
(3)充分对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瓶颈,加强重点项目组织和谋划,为后续申报国家重点专项培育优质项目源;围绕我省已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以支撑专项实施和推动成果落地为目标,组织优势单位对相关配套技术及装备开展针对性研制,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为推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在江苏落地奠定基础。
重点项目建议每个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限报8项。
三、其他事项
请各单位根据通知要求,提出指南修改建议及重大研发需求,并按附件格式和要求填报相关材料,加盖公章后于11月20日前由各设区市科技局汇总报至省科技厅高新处,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jskjtgxc@163.com。
联系人:施笑南 张竞博
联系方式:025-83363239 83379768
附件:1、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
技术)项目指南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20年10月30日
附件1
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
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指南
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性技术为目标,开展产业前瞻性技术研发、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产业技术竞争制高点,引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向中高端攀升,为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产业前瞻技术研发
本类项目重点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具有较强带动性的产业前瞻技术,提升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引领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1.定向择优任务专题
1011高质量大尺寸(6英寸及以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硅基和碳化硅基的大尺寸(6英寸及以上)氮化镓材料外延生长技术研究;开展大尺寸氮化镓单晶材料的生长技术研究;实现氮化镓材料的电学性能调控,针对光电子和微电子应用,分别实现高电子迁移率、半绝缘和低电阻率的氮化镓材料制备,并完成相关器件的性能验证,支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发展。
考核指标:(1)实现6英寸、8英寸硅衬底上高质量氮化镓基外延材料生产,位错密度达到107cm-2量级,翘曲度<30 um,AlGaN/GaN异质结二维电子气浓度>9E12cm-2,迁移率>2200cm2/V·s。
(2)实现6英寸氮化镓单晶衬底制备,衬底TTV<20 um,表面RMS<0.3nm,厚度>600 um,位错密度达到105cm-2量级,电阻率在0.01~109Ω.cm可调控。
1012 T1100及以上碳纤维材料制备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开展T1100及以上级别的新一代碳纤维制备技术研究,突破T1100高品质原丝纺制技术、均质化预氧化碳化等关键技术,研发大通道外热式预氧化炉、宽幅高温碳化炉等关键生产装备。
考核指标:拉伸强度≥7000MPa,拉伸模量≥324GPa,批次内离散系数≤3%,批次间离散系数≤5%,断裂伸长率≥1.9%,含碳量≥95%,纤维直径≥5um,纤维规格≥12K。
2.高端芯片
1021 基于RISC-V架构CPU及第三方IP研发集成、微控制单元(MCU)、数字信号处理(DSP)、5G通信用射频芯片等高端芯片的设计技术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平台设计技术
1022 高压功率集成电路、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器件及模块等先进制备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
1023 多芯片板级扇出(Fanout)封装、多芯片系统集成(SiP)封装、三维封装等先进封装测试技术
1024 大尺寸低缺陷高纯度单晶硅片、高功率密度封装及散热材料、高纯度化学试剂、高端光刻胶等关键材料制备技术
3.纳米及先进碳材料
1031 新型纳米传感器等微纳器件和纳米改性金属、二维纳米材料等新型纳米结构、功能材料制造与应用技术
1032 氮化镓、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
1033 大丝束等碳纤维低成本制备及复合材料设计应用技术
1034 高品质石墨烯宏量制备技术及改性、跨界应用技术
4.区块链
1041 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区块链核心算法、开源软件及硬件
1042 高性能分布式存储、区块数据、时间戳等区块链存储核心技术
1043 非对称加密、多方安全计算、可信数据网络、隐私保护、轻量级密码等区块链加密核心技术
1044 区块链金融、区块链溯源、区块链物流、区块链数据共享等区块链应用技术
5.人工智能
1051 无监督学习、神经网络、类脑计算、认知计算等核心技术及软件
1052 AI视觉算法、自适应感知、新型交互模态、AI开源软件等应用关键技术、软件及系统
1053 嵌入式人工智能芯片、神经网络芯片、图形处理器(GPU)芯片等人工智能专用硬件和模组制造技术
1054 智能脑机接口、智能假肢、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可移动智能终端关键技术
6.未来网络与通信
1061 多网络协同组织、可软件定义多模式无线网络、边缘环境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新型网络关键技术与设备制造技术
1062 6G移动通信、毫米波与太赫兹无线通信、窄带物联网(NB-IoT)、光通信、北斗导航通信、微纳卫星星座等新一代信息网络关键技术与设备制造技术
1063 量子秘钥分发、量子光源、量子中继等量子保密通信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发
1064 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及保密关键技术
7.智能机器人
1071 多模态人机自然交互、通用机器人智能操作系统、机器人联邦学习等关键技术及软件
1072 人工触觉皮肤、高精度驱控一体化关节、新型精密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及检测关键技术
1073 医疗及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足式行走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整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1074 高精度重载机器人、先进工业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整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8.增材制造
1081 记忆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精细球形金属粉末、高性能聚合物等增材制造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1082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高精度阵列式打印头等增材制造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1083 4D打印、复合材料打印、移动式增材加工修复与再制造等增材制造先进加工工艺及关键设备制造技术
1084 面向制造领域的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批量化增减材制造关键技术和设计制造软件系统
9.数据分析
1091 云存储、离散存储等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
1092 高性能计算、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
1093 数据挖掘、非结构数据自动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数据处理技术
1094 面向生产制造、能源管理、智能交通等场景的大数据应用软件及系统
10.先进能源
1101 高效低成本N型双面电池(TOPCon)和薄膜电池等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高可靠性低成本发电组件关键技术及工艺
1102 页岩气、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一代清洁能源关键技术
1103 可再生能源制氢、高效储氢加氢、安全用氢等关键技术
1104 能源互联网、微能量收集、新一代储能等关键技术
11.智能与新能源汽车
1111 辅助和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智慧座舱、能源管理等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
1112 分布式驱动电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固态激光雷达、车物互联(V2X)底层通信等关键技术及部件
1113 固态锂离子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高功率密度动力电池、高性能充电系统等关键技术及部件
1114 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及轻量化设计及制造技术
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本类项目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提供技术支撑。
1.新材料
2011 高端光电子材料及先进显示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2012 特种高分子、特种陶瓷、特种分离膜、金属有机框架(MOF)、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制备技术
2013 高温合金、钛铝合金、海洋用钢、高端轴承钢、高性能纤维等新型结构材料制备技术
2014 新材料高通量计算方法及软件、高通量制备、表征及评价等材料基因组关键技术
2.电子信息
2021 国产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工业控制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高端软件及硬件关键技术
2022 激光显示、Micro-LED等新型显示器件、工业级插件和连接器、有色金属氧化物(ITO)靶材等核心电子器件制备技术
2023 真空蒸镀机、高品质化学气相沉积(CVD)装置和湿法工艺等核心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2024 虚拟增强现实、数字媒体等先进数字文化科技关键技术
3.先进制造
2031 磁悬浮轴承、高端液压(气动)件、高精度密封件、微小型液压件等高性能机械基础件制造技术
2032 激光加工、精密铸造、高精度光学器件加工等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
2033 高端数控机床、大吨位智能化工程机械、高精度智能装配装备、智能化大型海工装备、航空发动机等大型整机装备设计、控制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
2034 网络协同制造、按需制造、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软件系统
4.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2041 薄片化晶硅电池、钝化膜及钝化发射极、背面电池(PERC)等高性能低成本太阳能光伏关键技术
2042 10MW以上风电机组、低风速整机等先进风机关键技术
2043 大容量柔性输电、远距离特高压输电、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与消纳等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2044 三废高效洁净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微界面反应、新型余废热高效利用等节能减排关键技术
5.安全生产
2051 安全生产信息化、灾害事故监测预警、危险气体泄漏检测及精准定位、生命探测等灾害预警侦测关键技术
2052 危险环境作业、安全巡检、应急救援等机器人,高机动救援成套化装备等安全生产智能装备制造技术
2053 便携式自组网通信终端、远距离透地通信及人员精准定位、井下水下远距离救援通信等应急救援通信关键技术
2054 危化品贮槽应急堵漏、危险气体泄漏安全环保处置、险恶环境灭火救援等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
6.其他非规划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
2061 除上述所列技术方向外,其他满足我省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且技术创新性高、突破性强、带动性大的非规划创新关键核心技术。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工业立市”和“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投入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作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着力打造一大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企业家,创造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二)主要目标
到年,企业创新精神、自主创新能力和吸纳国内外科技资源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70%以上,建成科技创新型企业150户,其中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100户(超10亿元50户,超100亿元10户,超500亿元1户)。构筑企业创新平台,建立和完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家,其中1家进入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家进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和完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0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以上。把建设成为全国最具科技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孵化园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三)重点任务
根据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市场前景,集聚创新资源,重点发展汽车与工程机械制造业等8大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点科技产业化项目,培育完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群,在核心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争取进入全国乃至世界产业前沿。同时在语音技术等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领域中选择一批有核心技术、有优势产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打造4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1.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1)汽车与工程机械制造业。以汽车及总成的制造装配工艺及总成关键生产装备及生产线的开发、机器人联线技术、汽车试验装备开发、燃料电池及混合式节能环保城市客车关键技术与产业化、乘用车用节能环保型动力总成研发、新型齿轮及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无级变速电液控制阀的研发、工程机械关键技术的研究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为重点,着力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整车与零部件协调配套、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共同发展的现代汽车研发制造体系。
(2)装备制造业。大力提高装备国产化水平,巩固合力叉车、日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在全国领先地位,开发生产装载机、煤矿挖掘机、起重机等系列工程机械。加快发展输变电设备、大型液压机、大型潜水泵、大型水泥专用设备和石化成套设备等特色优势产品,支持企业建设大型装备加工中心。开发太阳能发电、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等新能源发电及节能设备,数控机床、智能仪表、模具等精密设备,激光加工技术与设备等。
(3)化工及橡胶轮胎制造业。以全钢子午胎及上游配套产品、日用化工产品、合成氨、离子膜烧碱、复、草甘膦、吡咯烷酮、有机硅等优势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新型化工产品的关键技术开发为突破口,延长加工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
(4)新材料制造业。以木塑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纳米碳酸钙改性大口径聚乙烯管材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高性能纳米陶瓷粉体规模化生产控制技术研究、新型橡塑功能材料制品研制技术、高档磁性材料的研究与产业化、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研究与产业化。
(5)家用电器制造业。以嵌入式技术在家电产品中应用研究、智能信息家电关键技术研究、超级节能冰箱的研发、新型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技术及产品的研发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为重点,重点发展等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争取早日建成国内外重要的家电制造基地。
(6)电子信息与软件产业。以下一代互联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电子产品研发、新型电子元器件及IC设计、基于SOA架构的ERP软件、3G移动网络规划及集中监控系统、道边机动车尾气监测仪、嵌入式操作系统、信息安全产品的开发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为重点,加快产业化进程,尽快形成规模化生产。
(7)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推进现代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行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生物技术新药;运用创新中医中药理论,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创新药;开发化学性质稳定、生产工艺易于推广的创新型小分子化学药;开发具有市场前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化工生物技术和产品;提高药物制剂技术,开发新型释药系统。
(8)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名优绿茶清洁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生物质能源和材料专用玉米产业化技术研究、万吨级仁果类休闲食品原料多元复合保鲜贮藏技术及产业化、生鲜冷加工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为重点,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完善产品规格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提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水平,构建产业链相对完善的区域性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中心。
2.打造四大新兴产业集群
(1)语音技术产业集群。重点围绕语音合成技术研究、语音识别技术研究、口语评测及语言学习技术研究、语言文本处理技术研究、音色转化技术研究、语音及语言的数据挖掘算法及数据挖掘技术、语音平台及芯片产品开发、口语评测及语言学习产品开发、语音行业应用系统开发与产业化等。
(2)公共安全产业集群。重点围绕城市内工业社区火灾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食品安全检测重大装备研究与开发、污泥厌氧处理技术开发及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开发与产业化、大面积非水溶性有机污染物应急处理技术与新材料研究、开放式数字城市公共安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研究等。
(3)智能交通产业集群。重点围绕城市道路与公路交通信息采集与诱导系统、新型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开发与产业化、嵌入式道路交通信息装备开发与产业化、系列化车载智能信息终端开发与产业化、交通信息增值服务研发、复合路网型驾驶自动考评系统开发与产业化、企业铁路运输管理、监控与调度综合系统开发与产业化等。
(4)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集群。重点围绕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中试开发、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站研发、大型光伏发电并网控制系统、MW级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及控制技术、小型风力发电机并网变流器、电网中压系统过电压及过电流防护技术开发和应用、电动车辆先进铅蓄动力电池、环境污染物能源化研究、生物质发电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制造等。
二、保障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企业创新条件与环境
1.搭建平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共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推进创新链上、中、下游的对接与整合。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围绕优势产业,加强企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建立软件技术服务平台、汽车及工程机械技术服务平台、新材料研发与服务平台、集成电路设计与服务平台、农产品深加工中试与孵化平台、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等。
2.强化服务,完善科技中介体系。围绕优势产业和技术领域,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园等各类科技园区建设,建立和完善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形成满足创新创业需求的孵化器网络。建设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软件、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与新能源等一批专业性孵化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产权交易、信息交流、人才流动和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壮大经纪人队伍。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建设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企业的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文献检索平台和科技数据信息平台等,把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服务示范基地。
3.激活源头,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引导高校院所针对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调整办学思路和专业设置,加强面向企业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各类高校院所及创新基地、产业化基地等为依托,以重大科技项目为支撑,加快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推进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重点培育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基地、优势学科领域和创新人才。采取团队整体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大力引进各类创新人才。推进引资引智,进一步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在社会、行业和企业的不同层面,形成良好的人才结构体系,构筑一流的人才培养高地。
4.深化改革,建设一流的城市创新生态。围绕企业创新需求,推进管理创新,灵活运用政策杠杆弥补企业创新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不足,降低创新成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研发任务。加强区域互动和国际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全方位、多层次支持各类企业、各类创新要素的发展,构建完整的创新链,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创业和企业发展的创新生态、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
5.营造氛围,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在全社会培植竞争、择优、公平的价值观,形成敢于冒险、善待失败、乐于合作的创新理念,塑造“创新精神”。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创建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促进技术创新的组织体制。引导和激励企业家和广大职工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为企业技术创新建功立业。深入开展科技宣传和科普工作,全面提升广大职工科学素养。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倡导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弘扬先进文化。
(二)分类服务引导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1.针对初创型企业,实施创新源泉整合行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面向初创企业的全方位、多元化、专业化支持服务体系,加强各类创新资源的整合和输入机制,加快初创型企业的孵化、培育。尝试委托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专业团队托管政府孵化器,引导和推进孵化器管理与风险投资相结合,为初创型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服务和个性化的管理服务。
2.针对成长型企业,实施创新优势提升行动。加强科技“小巨人”的培育。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园优势,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集聚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和成长。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潜力强的民营科技企业进行重点支持,不断壮大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规模。鼓励行业自行组建或科研机构转制建立行业技术开发中心,作为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技术依托。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集聚战略,通过联合、参股等多种形式,推动资产集聚,加快成长型企业发展步伐,培育若干个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3.针对成熟型企业,实施创新产业聚集行动。引导和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具备一定产业优势的领域和区域流动,通过重点产业带动周边区域和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以重点产业和主导产品延伸产业链,大力进行配套招商,促使向上下游延伸,推动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完善产业供需和协作链,形成新的产业集聚。
(三)用足用活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政策
1.全面落实各类促进创新的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市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等国家、省、市激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促进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各县(区)、各部门要全面细化和落实科技发展规划,把已有的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对培育创新型企业倾斜支持,充分激活社会各方面创新、创业的活力,推动本计划实施。
2.鼓励企业从资本市场上融资。通过提供财政担保、补贴等形式,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发展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高新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功能,探索建立区域性柜台交易市场。健全发展担保市场,设立再担保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担保市场,逐步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担保形式、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争取在高新区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建设试点,积极引进证券、期货、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聚集发展。支持组建科技发展银行。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在国际、国内资本市场融资、上市。充分发挥国家开发银行给予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专项软贷款作用,扶持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各类创新风险投资公司,引导创新风险资本投向列入本计划的初创型企业。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并指出,“抓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在中国西南,后发赶超的贵州是怎样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解决国计民生中的实际问题,推动经济社会跨域发展的?从贵州省科技厅2017年1月6日的20 16年贵州省十大科技重大专项中,我们也许可以一瞥并管窥全局。
十大科技重大专项,带动社会投资2.1亿元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执行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主基调主战略及守住两条底线的要求,2016年,贵州省科技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科技计划管理改革,重点放在体系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总体绩效等方面,即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集中资源、形成合力,逐步建立起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2016年,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围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经过系统谋划和深入调研,打破条块分割,有效整合产学研协同资源,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凝炼和解决产业化发展中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遴选和立项支持了10个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财政科技资金投入5978.06万元,带动社会研发投入21026.22万元。
这十大科技重大专项为:铝电解槽内衬用新型碳/碳复合材料整体成型应用研究项目、应急救援排障工程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低温共烧陶瓷微波组件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锂电池用高纯硫酸锰制备及正极材料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山区超高墩多塔大跨斜拉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现代山地农业智能灌溉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贵州白山羊产业有机生态循环和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磷石膏产业化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草海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支撑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贵州特色、大宗药材破壁技术标准化研究与产业化项目。
未来3g内,这些创新项目群将实施完成,成为推动贵州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的有力支撑。
那么,这些看上去“高大上”的项目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新材料之实现198亿元以上年总产值
铝电解槽内衬用新型碳/碳复合材料整体成型应用研究项目总投资2110万元,该项目所开发的新材料、新装备及新工艺,对于传统的铝电解及铝电解槽建设具有颠覆性作用。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钢铁、铁合金、黄磷等相关行业后,预计可实现198亿元以上的新材料年总产值,不仅能拉动贵州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还将推动我国铝电解工业的新材料、新工艺及新装备技术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显著提高我国铝电解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新材料之更理想的微波材料
低温共烧陶瓷微波组件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980万元。项目研发的产品主要包括微波滤波器、功率分配模块和天线等,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和性能优异等优点,因而非常适用于需要小体积的场合,能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导航仪、智能终端等微波电子装置中,同时也是航天、航空、战机、导弹等国防工程及大数据、物联网、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高速铁路、商飞等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核心器件。
该项目的实施,将推动形成以贵阳为主导、在西南片区形成国内领先水平的LTCC微波组件从设计、制造测试到可靠性筛选和产品销售的产业化基地。项目执行期内,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600万元,利税820万元。
新技术之构建新能源材料循环体系
锂电池用高纯硫酸锰制备及正极材料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总投资3958.8万元,项目将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构建起正极材料回收一基础材料制备一新型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制备的产业链条,实现含硫烟气中二氧化硫与低品位氧化锰矿的同步资源化利用、废旧锂电正极材料处理及其中钴镍锰等有价金属的循环利用,并采用回收原料实现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低成本产业化生产。
该项目的实施,将为贵州新能源产业的崛起提供可循环使用的材料。项目实施期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建成达产后每年可新增产值6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
新技术之让救援更加快捷、安全、有效
应急救援排障工程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主要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时速达100公里、续航能力达600公里的高速应急救援排障工程车。
该车可在复杂环境下运行,可广泛用于消防安全、安防工程、交通救援、工程抢险、反恐防暴,能使救援更加快捷、安全、有效。项目产品主要部件将实现国产化,在项目期内将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
新技术之挑战桥梁建造技术更高峰
山区超高墩多塔大跨斜拉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针对平(塘)罗(甸)高速平塘特大桥建设需要,开展山区超高墩多塔大跨斜拉桥的合理结构体系、温度与汽车多尺度荷载联合作用机理等5个专题研究。研究成果将使平(塘)罗(甸)高速平塘特大桥的施工工期缩短6个月以上,节约成本2.0亿元
该项目的建设难度世界罕见,因此项目在设计建设理论上有多项创新且成果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项目在攻克超高墩多塔连跨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的同时,将大幅提高我国桥梁建造技术水平,塑造自主创新品牌,提升我国在世界工程界的影响力。
新技术之让大地不再酸化
磷石膏产业化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针对我国磷肥产业工业副产物――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不足20%的难题,以减少磷石膏排放为最终目的,对目前已大量堆弃的磷石膏进行资源化消化及大宗、高值化利用;同时,结合贵州丰富的含钾页岩资源,利用磷石膏与含钾页岩制备碱性吧料,对目前大量存在的酸性土壤进行改良。
新技术之让灌溉更智能
现代山地农业智能灌溉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通过研究贵州山地特色作物(茶叶、猕猴桃、火龙果)的需水需肥规律,建立作物需水肥专家数据库,开发适合贵州山地特色农作物的灌溉专用水溶肥及增效型螯合中微量元素专用肥,实现高端装置(自动控制阀)与设备(多通道自动施肥机)的国产化及轻量化,使灌溉更智能。
项目建设期间,将建立山地特色作物(茶叶、猕猴桃、火龙果)示范基地2200亩,辐射影响面积2万亩,实现销售收入13850万元。
新技术之让地球之肺自由呼吸
草海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支撑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针对草海综合治理这一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开展支撑技术研发集成,解决草海综合整治过程中出现的科学技术问题,规避生态风险,以期尽早实现草海湿地“山绿、水清、景美、人鸟和谐”的美好前景,为我国高原高寒湿地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提供参考模本,让湿地这一“地球之肺”自由呼吸。
新技术之白山羊生态循环新模式
贵州白山羊产业有机生态循环和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针对“贵州白山羊”产业发展的“瓶颈”难题,集成相关配套技术开展有机贵州白山羊生态循环产业示范与研究,解决有机贵州白山羊规模化养殖与加工等技术难题,建立起牧草一白山羊一有机肥一蔬菜(牧草)的生态循环模式并辐射推广,在打造优质、安全的特色有机贵州白山羊品牌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持续健康快速同步提升。
项目总投入1490万元,项目执行期内将建成5个示范基地,累计实现产值5840.8万元。
新技术之减少中药浪费
与传统饮片相比,中药破壁饮片只需传统饮片用量的1/3~1/4,即可产生与传统饮片相当的治疗效果,因而能大大缓解当前中药资源极度匮乏的现状,是减少中药浪费,保护中药资源的有效方式之一。
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2009年)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系统地对大宗粮油(小麦、稻米、油菜、花生),大宗果蔬(苹果、柑橘、葡萄、荔枝、马铃薯),大宗畜产品(牛奶、羊肉)3大类11个主要农产品特征指纹图谱和加工特性进行研究,构建大宗农产品加工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加工品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对3大类大宗农产品进行科学分类,构建大宗农产品加工专用品种基础数据库,实现网络共享,并在企业进行示范推广,有效地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综合效益。主要目标是:确定大宗农产品加工品质特征指纹图谱和加工特性参数;构建大宗农产品加工品质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建立大宗农产品加工适宜性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我国现有主要农产品进行科学分类,并在企业进行示范推广;构建大宗农产品加工专用品种基础数据库,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2009年)
针对目前我国肉类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整合国内肉类行业技术力量,通过关键技术创新和相关技术的集成,形成现代动物屠宰和肉类食品加工的技术支撑与创新体系,建立肉品质量评价体系及肉类主要致病、腐败微生物数据库系统,并建立我国肉类“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与安全保障系统和可追溯技术系统,提出我国肉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预警机制和对策。通过关键技术创新和相关技术的集成,形成我国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现代化屠宰技术条件下PSE肉、DFD肉等异质肉的发生率由目前的20%左右降至17%左右,研发6~8项肉类加工与品质控制关键新技术,研制5~6种国内急需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类屠宰与加工技术装备,形成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基本解决目前我国肉类产业面临的技术难题,显著提升我国肉类食品加工的整体技术水平,个别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我国肉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适于不同区域农户小型储粮设施研究与示范推广(2011年)
针对我国目前适于种粮大户和农民合作组织的粮食产后储藏技术设施缺乏、损失严重等突出问题,该项目以工程技术研究为手段,以集成创新为特色,通过了解不同区域种粮大户和农民合作组织粮食产后安全储藏存在的实际问题和需求;研发适合于不同区域农户小型储粮设施和设备,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种粮大户与农民合作组织粮食产地储藏设施建设模式、标准及规程;建立不同区域粮食储藏示范点,实现粮食安全储藏的示范推广,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完善我国粮食安全生产体系、全面建立我国农户安全储粮体系提供工程技术支撑。
粮油真菌毒素控制技术研究(2012年)
通过对粮油作物及其制品中真菌生长和其产毒关键控制因素的研究,研发真菌毒素防控技术6~7项;通过对真菌毒素生物、理化特性研究,筛选和研发出粮油真菌毒素降解和去除技术12~13项;研发真菌毒素防控制剂3~4种,并形成相关配套技术;研发粮油原料干燥、选别技术2项,设备2套;研制粮油原料贮藏抗黄曲霉毒素防控处理设施1套;研发真菌毒素检测技术2~3项,检测产品3~4种;建立粮油真菌毒素安全控制技术体系3~4个;研究成果在100家粮油种植、贮藏、加工企业和质检部门推广示范,将粮油真菌毒素超标率减少50%以上;减少我国小麦、玉米、水稻、花生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保障我国人民健康,实现粮油减损增产,促进我国粮油加工产业和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传统粮食加工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2013年)
通过项目的实施,开发营养风味馒头、生鲜拉制面条、鲜米粉等新型产品8~12种。研制散粉混配、接收、米粉干燥、和面机、醒面机等装备5~8台(套)。制定传统粮食制品生产相关的原料、产品、装备等各类技术规程和标准20~25项。形成营养风味馒头、生鲜拉制面条、鲜米粉等关键生产技术10~15项。建立馒头类制品、生鲜拉制面条、鲜米粉、米粉丝等示范生产线4~5条。申请或获授权国家专利30~35项,发表学术论文60~70篇,其中SCI论文10~15篇,培养研究生25~35人,培养行业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0名左右,培养青年科技骨干20~30名,为企业培养具有粮食加工制品方面的实用人才220~250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传统粮食制品加工过程与产品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大宗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年)
以我国大宗粮食加工副产物麦麸、谷朊粉、麦胚、米糠和碎米等为原料,评价原料的加工特性和利用价值,为粮食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研发蛋白质和活性短肽的高效制备与增溶改性,高品质油品提取与精制,膳食纤维、功能性多糖和低聚糖以及淀粉糖制备等关键技术及设备;利用粮食加工副产物研发蛋白质、活性肽、高品质油脂、膳食纤维、功能性多糖和淀粉糖等精深加工产品及其配套应用技术,建立相关产品的生产规程、质量标准、质控技术体系,通过不同区域、不同原料粮食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示范,整体提升我国大宗粮食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水平。
杂粮初加工技术装备及综合利用研究与示范(2013年)
围绕杂粮初加工技术装备提升与资源综合利用两个重点,通过系统开展绿豆、薏苡、燕麦、荞麦、谷子等杂粮初加工的技术装备研究与改进,解决杂粮初加工技术装备滞后和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实现杂粮初加工技术的标准化和装备的现代化提升,促进杂粮的全营养利用与高附加值转化。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培育一支杂粮加工业科技研发队伍,培养一批杂粮加工产业骨干科技人才,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杂粮初加工装备,研发附加值较高的杂粮产品,建立一批依靠科技振兴的杂粮加工现代化示范企业。
油料产地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2013年)
以油料营养生化品质和物化特性为基础,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油料(油菜、花生、油用胡麻、紫苏、葵花籽、芝麻)产地化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实现8~12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开发出油料产地加工关键设备5~7台(套),新产品5~10种。通过技术在中小型油料加工企业的应用,建立50个产业化示范基地,提高加工增值率50%,降低加工能耗40%,减少设备投资50%。通过项目实施,突破油料产地化高效加工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提升我国油料产地化加工技术经济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构建油料产地化资源化多层次利用模式,实现油料优质优用优价,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油料产业健康发展,从而提高我国食用油供给水平。
蔬菜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年)
针对我国蔬菜产业大量副产物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经济损失、环境破坏等关键问题,通过对蔬菜副产物食品化、饲料化和肥料化利用关键技术与工艺进行系统攻关,形成配套工程化技术,并进行产业化示范,探索我国蔬菜副产物综合利用模式,实现我国蔬菜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延长我国蔬菜产业链,增强我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通过项目实施申请国家专利15~20项,40~60篇,制定标准和技术规程20~30个,形成蔬菜副产物利用关键技术15~20项,开发新产品20~30种,研制或改进蔬菜副产物加工专门化设备8~12台(套),在15~25条生产线上进行示范,形成示范基地8~10个,培养研究生20~30人,培养青年科研骨干2~3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000人次,增加蔬菜副产物资源利用200万吨以上,实现直接经济效益约2亿元。
浆果贮藏与产地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年)
开展草莓、蓝莓、杨梅、桑椹、树莓等浆果产地贮藏保鲜、初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建立系列适合产地农户、农业合作社和小微企业应用的浆果产地处理、贮藏保鲜和加工实用技术,研制出小型装置和设施,并开展示范推广。实现研发新技术15~20项、关键装备2~3种,制定规程10~15项、标准3~5项,40篇以上,申请专利20~25项,鉴定成果4~5项,在30~50家以上农村合作组织及小微加工企业应用示范,预计新增产值5~6亿元,新增效益3000~5000万元。
西北特色水果贮运保鲜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年)
研究建立西北特色水果(甜瓜、杏、李、樱桃、梨、葡萄等)主要品种采后生物学特性、品质劣变生理及采后病害发展规律,为贮运保鲜技术与设施的研发奠定基础;研究建立西北特色水果贮运保鲜技术体系,并进行集成与示范;研究建立西北特色水果采后贮运保鲜设施及配套技术,并进行集成与示范;建立西北地区特色水果采后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和控制体系并进行集成与示范。通过该研究,使西北特色水果的贮运保鲜在应用基础理论、品质维持配套技术与设施、品质控制体系与标准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使研究开发的技术成果得到集成应用,使西北特色水果的贮藏质量和贮藏流通时间得到明显提高。
特色热带亚热带果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年)
通过项目实施,拟研发单项关键技术20~35项,研制轻简装备7~14种,并进行系统集成和产业化,形成新产品13~23个,转化为相关技术标准19~29项,集成5~8条果品加工示范性生产线,加工技术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适种区的企业或农场示范推广,提高我国特色热带果品加工率和产后增值。同时以该项目为依托,培育一支行业科技研究队伍,培养一批基层技术骨干,培训一批企业员工,促进特色热带果品产业的发展。
大宗水果加工副产物与残次果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年)
通过项目实施,突破苹果最少加工等系列关键技术,攻克MP产品防褐变等相关技术难题,开发高活性葡萄多酚复合物等系列新产品;建成柑橘汁胞、鲜切苹果等技术示范生产(中试)线,相关新产品实现生产示范;建立水果加工副产物与残次果综合利用新模式,为技术集约型水果加工产业提供示范;申请发明专利3~5项,15~20篇,制定相关技术规程或产品标准2~5个,培养研究生10~20人。
食用菌保鲜加工与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年)
针对我国食用菌产地加工及废弃物(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难题,在对废弃物(副产物)营养功能性评价和加工适应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复合保鲜、节能型干燥、微好氧快速发酵、外循环降温微粉碎、闪式提取、高聚络合纯化等新技术,研发食用菌新产品,构建面向广大食用菌主产区农村合作组织、食用菌批发市场以及中小型食用菌加工企业新的技术推广模式。
通过项目实施,集成开发食用菌产地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实用新技术25项,研发创制新产品20个,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0项,制订标准或技术规程18项;在全国典型区域建设研发、示范及产业基地10个;鲜食用菌贮藏期延长50%以上,组合干燥技术较传统食用菌干制工艺节能20%~30%,食用菌采后损失下降10%;食用菌菌糠、菌柄、预煮液等副产物的利用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00%,食用菌行业副产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增值3~5倍;实现主要辐射示范企业年均产值约5亿元;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100篇,其中SCI、EI论文20篇。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0名、青年学术骨干30名、博士后2名、研究生50名。
畜禽宰后减损、分级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2013年)
针对我国畜禽屠宰与加工行业的现状和特点,以满足中小型屠宰加工企业(占屠宰加工企业的90%以上)的共性技术需求为目标,立足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对畜禽宰后减损、分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以及产业化示范进行联合攻关。开展产业急需的畜禽宰后滴水损失和品质劣变控制、超冰温保鲜、胴体分级等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研发,通过关键工艺技术与装备的配套,构建适用于中小型屠宰企业的宰后减损、分级与保鲜储运技术体系,进行产业化示范推广,使畜禽宰后损失率降到3%以下、分级率提高至80%以上、货架期延长至1.5倍以上、畜禽肉附加值提高20%以上。通过项目的实施与示范带动,提高肉类产业链效益,促进产业升级,引导规范化养殖,增加养殖户收入。
传统腌腊肉制品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2013年)
针对制约我国传统腌腊肉制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和安全风险高的难题,研究原料标准化技术,风味形成与固化技术,亚硝胺、苯并芘和杂环胺等有毒有害物质控制技术,低盐低硝加工技术,开发低盐低硝腌腊肉制品、三效烟熏液、天然亚硝基血红蛋白着色剂等产品,研制自动化着色、辊揉和人工气候装备。形成传统腌腊肉制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加工关键技术体系,建立现代化腌腊肉制品生产示范线,在浙江、江苏、湖南、天津、宁夏形成腌腊肉制品新技术应用示范线6条,辐射带动整个传统腌腊肉制品产业的技术升级和装备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腌腊肉制品行业技术升级,从而带动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禽蛋高效清洁、分级及加工贮运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揭示我国禽蛋主产区主要危害微生物种类、数量及主要污染途径;鲜蛋蛋壳脏污理化特性;禽蛋在不同的温度条件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规律;不同状态禽蛋类型与检测指标的数学模型;禽蛋质量与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创新禽蛋内外微生物快速检测、禽蛋内外品质无损检测与分级、禽蛋高效清洗除菌、禽蛋产地贮运保鲜、禽蛋品质安全溯源等关键技术;通过多学科合作,研制相关新产品、新材料及开发高效清洁除菌分级新装备,将关键技术、材料、装备系统集成,应用禽蛋产地包装、产地清洁、禽蛋生产、贮运及追溯系统等生产体系中,集成创新禽蛋产地高效清洁、分级及贮运技术模式,形成技术规程和物化产品,建立示范基地与示范生产线,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并在各类型禽蛋生产企业中进行示范推广,显著提高我国禽蛋生产、加工、消费、流通的安全水平,促进我国蛋品行业实现综合产能、标准化高效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同时,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培养一支能有效解决我国禽蛋产后处理关键技术及工程装备问题的高水平队伍,建立全国蛋品产后处理共性技术研究的工作平台和信息平台,满足我国禽蛋产后处理关键技术的需求,为国家禽蛋产后技术推广以及相关政策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已成为全社会、全行业的共识。纺织工业目前所面临的紧迫课题是:如何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与纺织工业的强国建设相结合,定位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对纺织工业二次转型与提升的作用。
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引擎作用和人才教育杠杆支撑作用
(一)明确科技创新对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引擎作用。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纺织纤维原料、印染节能减排、功能性纺织材料及新型纺纱技术等科技创新领域内的显著突破,充分发挥了对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突破原料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生动力引擎作用。
1.高性能纤维产业化技术取得突破,满足了航空航天、国防、环保、电子等领域的需要。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品的产业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从纤维制备到军警用防弹防护装备生产的完整产业化体系。产品在防弹装备、航空航天、船舶及民用防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突破了t300碳纤维国产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规模化生产,为t700、t800等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攻克了芳纶1313产业化技术难题,形成完整的间位芳纶工艺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温烟尘过滤、耐热工装、消防服、特种军服、阻燃纺织品、电气绝缘、结构材料等领域。聚苯硫醚树脂、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突破了纤维级聚苯硫醚树脂生产技术,开发了聚苯硫醚长丝和短纤维工业化集成技术,实现了pps树脂和纤维成套工程化技术的完全国产化。
2.新型非棉纤维素纤维及功能性纤维材料开发获得进展,扩大了原料资源,提高了纤维功能化水平。突破了黄麻、竹、聚乳酸、甲壳素纤维及其纺织印染关键技术,首创了黄麻纤维生物—化学—物理可控精细化技术、协同脱色、结构软化及纺织印染加工技术;突破竹浆粕制备、纺丝技术及纺织印染关键技术,扩大易降解、可再生纺织原料资源的利用。针对国内聚酯纤维产业高性能差别化纤维少、产品功能单一、单位能耗大等突出问题,以提高聚酯的功能性、差别化和提质降耗为目标,开发了一些典型的高性能聚酯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在线可控功能性聚酯纤维制备成套技术解决了直纺聚酯装置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的差别化问题,开发出光泽可控、抗紫外和有色等纤维品种;超柔软易染聚酯纤维制备及应用技术突破了新型共聚酯纤维织物的常压阳离子染料染色整理和深染关键技术,产品具有常压可染、色泽鲜艳、手感柔软、价格低等优点,实现阳离子染料可染纤维的升级换代;高舒适聚酯纤维制备及应用技术制备出吸湿速干、抗静电、抗起球等不同组合的多功能聚酯纤维面料。
3.一批印染节能减排技术取得突破,对纺织印染行业从源头上实施清洁生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涂料印染新技术,自主开发了纤维变性技术、涂料染色工艺、助剂及设备,实现了染色、预烘、烘干一次性连续生产,节水30%以上、节能20%~30%。自主开发了丝绸及含丝多元纤维交织或混纺轻薄型织物全涂料印花的助剂体系以及直接印花和拔染印花工艺技术,使色牢度、手感柔软性、色泽鲜艳度、颜色均匀性等重要指标接近或达到染料印花水平,同时比传统印花节水30%以上、节能35%以上。棉冷轧堆染色技术,比常规染色加工节约用水15%,节约用电15%,节约蒸汽20%以上,节约染化料达22%。同时,一次染色成功率达96%以上,其产品左中右、头尾色差已经达5级。替代pva的新型改性淀粉浆料生产与应用技术,研发了新型环保型接枝淀粉浆料及配套的工艺设备。新型淀粉改性浆料生产基本无污染物产生,浆料生产成本降低10%,节能15%。退浆精练用复合酶制备及其应用工艺技术,开发了高效低温复合生物酶催化退浆精练、双氧水受控分解技术和助剂,解决了印染行业生物酶前处理存在的pva、棉籽壳去除不净,传统前处理废水污染严重的瓶颈问题。该成果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高浓度强碱作为精练剂,退浆率≥90%,烧碱用量比传统碱煮工艺降低90%,cod值降低30%,节水25%以上,综合节能32%。棉型织物低温漂白关键技术,创新了仿酶催化剂配体合成方法,降低了催化剂成本,攻克了耐双氧水碱性果胶酶、角质酶的量产关键技术,突破了双氧水活化剂的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开发了系列生物酶退浆精练、双氧水低温漂白前处理技术,将退浆精练温度从常规的100℃降低至40℃~80℃,漂白温度从常规的98℃降低至80℃,可实现节能35%以上、节水10%、减少废水排放10%以上。
4.超高支、轻薄高档纺织面料加工技术取得进展,提升了天然纤维面料加工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满足了高端纺织品的市场需求。超高支纯棉面料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成功,把我国的纺纱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纯棉1.9tex纱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纺纱技术的最高水平,解决了生产中纱线断头多等诸多技术难题,纺纱效率由30%提高到80%以上,纱线满足了生产高档织物的要求。高档超高支苎麻面料生产技术,通过对苎麻高效脱胶、紧密纺细纱技术及装备改造等一系列技术的研究,开发出了136nm~400nm系列精细化苎麻纱线和80nm~160nm苎麻/棉混纺针织用光洁纱,降低了纱线毛羽,改善了成纱质量和服用性能,开发出高支轻薄面料。
5.嵌入式复合纺纱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提高了纺纱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拓展了纺织原料的种类,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嵌入式复合纺纱是我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纺纱技术,毛纺、棉纺、麻纺可分别实现200nm/2~300nm/2、300ne/2~500ne/2、100nm/2~200nm/2纱线的稳定生产,成纱毛羽降低30%,条干提高10%以上。该技术突破了现有环锭纺纱技术纺高支纱的极限,实现了优质纤维超高支纺纱、低等级纤维原料及下脚料(落毛、落棉)纺高支纱,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该技术突破了原有环锭纺纱技术对纤维长度、细度等性能要求,将一些原来不能在纺纱领域使用的纤维原料(如羽绒纤维)实现了纺纱应用,拓展了纺织原料的种类。
(二)明确创新型人才教育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杠杆支撑作用。
新增长理论强调知识和科技人力资本是“增长的发动机”,作为生产投入要素的知识和科技人力资源具有“外溢效应”,即对人力资本进行知识投资可以为行业储备财富,激发产业新的发展活力与价值实现。提高全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纺织工业对人才资源的孵化已经初见成效。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将是未来纺织工业转型提升的“第一资源”。在发达国家逐步向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回归,东南亚国家将纺织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的竞争态势下,他们更将成为转型提升的“稀缺资源”。未来,作为纺织工业科技创新的推动者,又是科技创新的唯一载体,科技创新型人才对产业结构调整、跨产业资源融合的杠杆与支撑效应将不断显现。
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来看,可以
分为三类:基础科学类、应用基础类和应用类。对于现阶段的产业发展需求而言,这三类科技创新型人才缺一不可。他们将成为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化的中坚力量,针对这三种类型人才的职业教育体系,将有力地支撑创新人才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最终促成由智慧力向生产力的转变。
科学定位未来工作重点
(一)“十二五”期间及未来科技创新的四项重点工作。
1.大力推进纤维原料开发,首先是量大面广的弥补天然纤维资源不足的超仿化纤开发,其次是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纤维和新型生物质原料的开发。
2.生态化染整新技术、生态纺织化学品、染整加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纺织品特殊功能性整理技术,节能环保的纺织、染整加工技术。
3.产业用纺织品的关键技术,重点突破过滤材料、医用纺织品、土工与建筑用材料、交通工具用纺织品、安全防护、纺织复合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制造技术。
4.提升纺织品品质和附加值的加工技术、新型纺织机械和信息化技术。
(二)从三个细分方向定位下一步的科技突破。
1.基础研究是向未来投入的科学资本,有利于形成新知识的前瞻性储备。因此,要扎实纺织科学原创性基础研究,提升科技创新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绿色技术的应用是突破现有资源瓶颈,摆脱纺织工业路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加快超仿真、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生物质纤维、高性能纤维的产业化研发,重点发展可再生、可降解生物质纤维加工技术,节能减排印染新技术,废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回用技术等节能环保技术。
3.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形成人力、物力和自然力的有效配置,有利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化。因此,要加强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切实应用,提升传统产业结构内在的科技内涵。
(一)以工程需求为导向
企业的技术创新通常以市场为导向,而重大工程的技术创新则首先是实现创新技术的工程价值,其次才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即工程的技术创新是被“逼”出来的。工程的技术创新一定以工程实际需求为驱动,即某些关键技术难题不解决,工程就难以建成。因此重大工程的技术创新必须以解决工程问题为目标,这也是技术创新的共性成果在行业内其他工程推广应用的重要前提。
(二)技术创新难度大
重大工程的技术创新问题源自于工程需求,其自身的复杂性往往会提高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因此重大工程的技术创新问题通常是世界级难题,采用继承性创新方法,对已有成熟技术的简单改良或整合而形成的新技术一般还不能满足重大工程的技术需求。因而需要业主联合设计施工企业、学研单位,乃至境内外咨询机构等多主体共同参与,联合攻关。当然,此类问题一旦解决,便能够成为行业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标志性创新成果。
(三)创新成果层次高、影响大
《国家技术创新计划管理办法》第三条明确提出“创新计划围绕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针对国家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开展技术创新,重点解决产业中的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并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重大工程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是一项重大基础设施,更是工程技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重大工程技术创新项目的研究是响应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科研实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同时应坚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工程,促进工程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时间约束性强
由于技术创新成果的产生具有一定滞后性,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则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成本、进度等各项目标顺利实现。因此,重大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工作受到工程工期的约束,具有较为强制性的时间约束性。
(五)技术创新成果应用难
重大工程创新成果技术性强,应用前景巨大,但工程项目的临时性与组织的独立性特征使得各技术创新主体不一定能在未来的项目中再次集结,因此技术创新很难连续、系统地进行,重复研究较多并且零散的创新也很难有效地按项目集成,造成技术创新成果容易流失,难以被保存与再用,不利于我国的重大工程建设管理与创新水平的提高。
二、重大工程技术创新定位与管理流程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是以工程需求为导向,在对工程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工程对技术创新的需求。然而重大工程的技术难度大,技术创新复杂性强,创新成果水平高,因此有必要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基础上,考虑这类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与国家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因此,应集中多方向的科研力量对技术难题进行深化研究,形成行业层面多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因此重大工程技术创新一般都会存在一个从工程层次,到行业层次,再到国家层次的提升过程,进而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目标结构。随着这三个层次的递进,创新的目标越来越凝练,从满足工程需求,到提高行业创新的竞争力,最后形成国家创新的竞争力。
(一)工程级项目
为了保证重大工程的顺利建设,首先应围绕工程层面的需求与问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首先由业主单位根据工程需求与国家战略目标制定工程级技术创新规划,再根据建设市场体制、企业技术和资金能力以及工程技术创新的特征,向设计施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创新环境保障。设计施工单位负责应用该阶段研究成果。业主单位负责检查、督促创新活动,组织审查创新成果和评估应用效果。
(二)部省级项目
在工程层面技术创新基础上,业主单位配合行业部门的相关政策规划,结合工程层面的创新成果进行进一步分析与提炼,形成凝练后的技术创新项目,并组织设计、施工和科研等单位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争取形成行业内的共性技术创新成果。
(三)国家级项目
由业主单位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并在工程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创新基础上总结提升,形成国家级项目的初步规划,并向科技主管部门进行申报。项目正式立项后由交通部作为项目组织单位,业主单位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并由业主单位具体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最后由科技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认定。
三、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及原则
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呈金字塔形,从工程级项目到部省级项目,再到国家级项目,其立项的课题数量表现为逐渐递减,而课题的质量则表现为逐渐提升的趋势。这就要求业主单位必须对不同层级上的创新课题进行选择与凝练。一般而言,对课题进行选择时应满足以下几点条件:首先课题应为本工程提供技术保障,能够对工程建设瓶颈形成突破或者显著提升工艺水平和施工能力,实现工程建设的各项目标。其次课题应为行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具有行业领先水平,能够形成行业核心竞争力。第三,课题的预期成果先进、成熟、适用,具有在行业层面以及国家层面,乃至世界层面具有普遍推广意义,且推广应用后,能够形成示范效应。具体地,在对课题进行战略选择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工程层面与行业层面的技术创新课题通常分别由多个不同的设计与施工企业进行研究,由于重大工程技术创新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与学科交叉性,在研究的过程中会涌现出一些共性的研究问题,为了避免重复研究并提高研究成果的水平,业主单位会考虑系统性原则,将这些研究课题进行整合与打包。例如,泰州大桥针对多塔连跨悬索结构的重大技术问题,把工程层面的多项课题整合为行业层面的“多塔连跨悬索桥结构体系与结构性能研究”,该成果不仅满足了泰州大桥的建设需求,还能够对同类型大桥的设计施工提供指导和借鉴,为行业规范、标准的修编和完善提供重要成果。
(二)先进性原则
业主单位经过前期调研、建立科研规划、签订科研合同等几个阶段,技术创新的研究工作便正式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业主单位需要根据各单位的研究成果重新考虑下阶段课题的筛选工作,为了保证课题成果的先进性,其中某些没有达到预期研究目标的课题,或者不是更高层面上共性关键技术的课题将被删除。例如,部省攻关阶段所设立的“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虽然和结构体系有关系,但是总体的施工技术与传统的结构相差不大,因此该课题没有入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三)动态性原则
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建设,降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与成本,工程层面的课题通常采取提前规划,由业主单位根据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征询相关部门和设计、施工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并参考有关专家和相关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建议,在工程正式施工前确定科研项目目录。但随着工程的开展,业主与相关设计施工单位会根据施工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随时调整规划的技术创新课题。例如,泰州大桥初期科研规划阶段的“国产大跨径悬索桥主缆干空气除湿系统研发”课题经调整后,并入行业层面的“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课题中。“大跨径桥梁设计及施工风险评估”中的“中塔鞍座抗滑安全性评价”调整至行业层面的“多塔连跨悬索桥中间塔关键技术研究”等等。
四、泰州大桥技术创新案例分析
跨江越海桥梁建设是21世纪桥梁工程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英伦三岛间、日韩海峡、我国东南沿海岛屿间、琼州海峡、渤海湾、台湾海峡等地均规划了大型跨江越海工程,而目前这些大型桥梁工程的首选桥型多为悬索桥,这对悬索桥的跨越能力提出了极高的挑战。由于单一主跨跨越能力的限制,目前传统的两塔悬索桥难以满足宽阔水面情况下的超长跨越需求。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采用三塔两主跨悬索桥桥型方案,在这之前国内外还没有同类型大跨径悬索桥的建设经验,已建成的多塔悬索桥工程实例还只限于中小跨径。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大桥在建设过程中遇到很多技术挑战:三塔两跨悬索桥结构受力复杂,该桥型全桥刚度较小,主梁挠跨比大、中塔顶主缆不平衡力会导致主缆在鞍槽内滑动、中塔柱根部受力大且不均匀;施工技术复杂,在解决好工程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的同时,还必须解决好诸如深水基础、钢塔架设、缆索系统、钢箱梁、钢桥面铺装以及施工安全等难题。面对众多技术难题,泰州大桥经历了指挥部规划课题、交通部攻关项目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三个层次的技术创新过程,从勘测、设计、施工乃至运营全过程对大桥进行必要的专项科学研究,确保优质优量地完成工程建设。
(一)指挥部立项的科研项目
为了系统地开展泰州大桥的科研工作,2007年初,江苏省大桥指挥部开始了《泰州大桥科研规划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编制工作,对泰州大桥提出系统的科研规划。在《大纲》初稿编制完成后,先后大量征集了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单位以及国内许多专家的意见,在吸收了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大纲》进行了完善,于2008年中完成了修订稿。根据《泰州大桥科研规划大纲》,泰州大桥建设指挥部从8个方面规划的科研课题达到300多项。建设指挥部具体开展的专题课题研究达88项。
(二)交通部重点项目
在积极推进《大纲》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指挥部将其中的重要项目归纳、整合成6个重点项目:多塔连跨悬索桥结构体系与结构性能研究、多塔连跨悬索桥中间塔关键技术研究、深厚覆盖层地区桥用锚碇基础关键技术研究、长大桥梁深水超大型沉井基础施工成套关键技术研究、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研究以及泰州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规划的这6项科研项目于2008年6月申请了交通部部省联合攻关项目。2008年11月交通部以交科教发[2008]476号文下达了2008年度交通科学技术项目执行计划,这6个项目被列入。泰州大桥从项目级课题到部省级课题的凝练过程遵循了重大工程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基本原则。例如,项目初期,指挥部对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安装、制作、施工控制等多层面问题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随着项目建设的开展,至建设中期,上部结构施工的关键问题得以汇总提炼,基于系统性原则,将上述研究问题汇总为“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此外,课题“大跨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早在江阴大桥和润阳大桥都研究过,但都没有取得满意的研究成果,所以该课题被选入了泰州大桥部省级攻关项目,但在对国家级课题申报立项时发现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不具有国家层面的先进性,因而又再次被删除。
(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08年初,泰州大桥指挥部启动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申报的准备工作,编制了《多塔连跨悬索结构及工程示范》国家支撑计划的项目建议书,于3月赴交通部向科教司进行了专题汇报,科教司提出了许多非常中肯的意见,指挥部根据交通部的意见对建议书进行了完善,整合优化为“多塔连跨悬索桥结构体系与结构性能研究”、“多塔悬索桥中间塔关键技术研究”、“超大跨连续大柔度桥道系结构行为特性及其铺装关键技术”三个课题,于2008年8月向科技部申报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多塔连跨悬索结构及工程示范”,在交通运输部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已于2009年2月获科技部立项,并于2010年3月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获得了对多塔连跨悬索新结构科技攻关的国家层面支持。交通部于2010年5月19日在泰州召开了项目启动会议。泰州大桥的关键原始创新在于“多塔连跨悬索桥结构体系”以及由结构体系带来的“多塔悬索桥中间塔关键技术研究”两个核心课题。部省攻关阶段所设立的“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虽然和结构体系有些关系,但是总体的施工技术与传统的结构相差不大;基于先进性原则,“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课题未入选国家级课题;而泰州大桥的大跨径使得桥道系结构特性表现得更“柔”,并带来桥面铺装上的高度技术挑战,基于动态性原则,“超大跨连续大柔度桥道系结构行为特性及其铺装关键技术”被确定为国家级课题重点研究。此外,三塔两跨的结构体系使得大缆拉力反而减小,“深厚覆盖层地区桥用锚碇基础关键技术研究”中的施工方法并没有高水平的创新,因此该课题没有入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三层次技术目标体系的指导下,泰州大桥取得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其科技攻关成果一方面为今后我国沿海及连岛工程的大跨径桥梁建设提供了新技术,提升我国大跨径桥梁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如,部分成果已在九江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四桥、崇启大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和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等项目得到应用;另一方面泰州大桥的自主创新技术成果将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所形成的技术指南、标准,专利、工法以及软件系统,将大大提高我国大跨径多塔悬索桥建设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国创造”走出去再添竞争力。
五、结论
[关键词]专题课程;知识体系;前沿技术;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141-03
专题课程是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对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现代通信技术专题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的学科前沿课程,也是很多高校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对于研究生建立通信系统知识体系和掌握通信方向的最新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作用。[1]
因此,有必要开展现代通信技术专题课程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课程评价考核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掌握、运用和拓展,锻炼并提高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及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高校把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分析思考、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作为研究生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和目标。[2][3]通信专题课程是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的前沿课程,教学较为普遍,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尽相同。
在国外,通信类专业基础课多以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其实践环节所占比例较高;理论教学多以专题报告和技术研讨专题的形式进行[3];实验环节以课程设计为主线,在学习通信类仿真软件和硬件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课程设计任务。
在国内,通信专题课程多数由多个教师共同授课,各自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而缺乏通信系统层面的讲述;且授课环节以理论授课为主,缺少与通信新技术匹配的实践环节[4],不利于学生对通信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掌握。而且,教学环节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如下:
(一)课程理论内容陈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授课过程中本科化模式严重[5],基础性内容偏多,而忽视了研究生课程更注重专业性和前沿性的特点,不能很好地适应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模式,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另外,学习内容偏重专业基础,学生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二)理论知识不成体系
专题课程一般是教师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对于一个大的学科而言,研究方向很多,各个专题分属独立的研究方向,缺乏系统性。学生无法将各个独立的专题和整个学科系统地联系起来。
(三)研究生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理论基础和实践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脱节
专题课程90%以上以理论授课为主,缺乏与专题对应的实践环节,课程的研究成分较少。因此,研究生的研究主动性没有激发出来,研究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6]
基于此,需开展基于知识体系构建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以现代通信技术专题为例,要改变以往的以单纯经典通信理论教学为主或单纯进行新技术讲解而忽视整个通信理论知识体系构建,忽略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和提高其研究能力的锻炼过程的做法,而以数字通信系统知识框架为基础,采用专题授课模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通信知识体系。同时,在各专题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进行扩展性教学,引入对应通信专题技术的发展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其对通信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相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自学相结合,实现掌握基本理论、了解前沿技术和实现关键技术等三个层次的课程学习。
二、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教学模式研究和探索
《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指出,要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根据学科发展、人才需求变化和课程实际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凝练课程内容,加大课程的教学训练强度。[7]因此在专题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学生对创新过程的理解,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上实现前沿技术与通信系统基本框架对接
改变以往专题课程中各个专题内容各不相关的情况,结合专业研究方向,形成一个主体系统。按照系统的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将整个系统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引入各功能模块相关的前沿技术专题,让学生不仅了解到相关的前沿技术,也能够掌握该技术在整个专业体系中的作用,从而形成系统性的授课内容。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改变以往的基础性、理论性为主的教学内容,根据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开展专业性、创新性的培养。每一个专题都包括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等研究内容,形成从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应用的专题内容。
(二)课程结构上将实践环节作为重要一环
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教师都是采用纯理论授课的教学模式,学生仅仅对课堂讲解的理论内容有所了解,而无法学习与专题课程相关的关键技术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环节严重脱节,不能满足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目标。因此,在专题内容理论授课结束后,设置相关的关键技术的模型设计和仿真实现,并在课堂上交流和演示自己的实现方案,能让学生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也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法紧密结合
在研究生教学环节中,教师多以讲授式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容易发挥。因此,在专题授课过程中,应采用引导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由教师根据专题内容设置一定的课题,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的仿真实现,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基于现代通信技术专题的知识体系专题授课模式研究和探索
结合我校教学指导思想,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改革的需求和通信专业的特点,以现代通信技术专题课程为基础,学院开展了基于知识体系构建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主要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开展系统性教学
以数字通信系统知识框架为基础,建立基于知识体系的授课模式,并结合目前通信技术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开展系统性和研究性的理论教学体系。
1. 构建现代通信技术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
结合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数字通信实现过程,将理论授课内容分为: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专题、数字调制专题、无线信道专题、多址技术专题、分集和均衡技术专题等。基本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各专题的主要原理以及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以信道编码为例,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学习信道编码的意义、基本原理,以及在信道编码技术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线性分组码、卷积码和级联码的基本实现过程。具体的基本理论框架及关键技术如图1所示:
2. 加强前沿技术研究扩展教学
结合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框架,将数字通信技术中的前沿技术融合到通信系统框架中。比如将喷泉码作为信道编码专题的前沿技术扩展,将协作通信加入到分集和均衡技术专题中,让学生在接收前沿技术的同时,能够清晰认识到该技术的特点、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为后续的研究打好基础。各专题基本理论与前沿技术的扩展如图2所示:
以上两部分构成了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理论教学中,以教师授课,学生自学为主,采用引导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讲授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及其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前沿技术。当然,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当前通信技术的发展动态调整,也可以扩展补充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其他一些前沿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产生的一些相关技术、物联网技术等。
(二)加强实践环节,开展研究型教学
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就不可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因此,实践环节是研究生教学中必要的补充。要将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实现作为课程的重要一环,开展研究型教学,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结合现代通信技术基本理论和前沿技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能力为目标,设定前沿技术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实现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研学习,完成关键技术的实现模型设计和算法流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并与所学理论内容进行对照和验证,然后在研讨课上进行讲解和展示。在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实践教学流程如图3所示:
(三)创新考核方式,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改变单纯以报告结课的评价方式,加强对研究生基础知识、创新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建立综合评价体制。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重视教学过程考核,加强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紧密结合;同时,加强对研究生基础知识、创新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1. 将课程学习过程计入评价体系中
重视教学过程考核,加强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紧密结合。每个专题学习后都要求学生设计其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案。这既考核了学生对该模块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又能够锻炼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2.将课外实践环节作为评价考核的重要一环
加强能力素质考核,将实践环节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中。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任选一个关键技术,按照设计的实现方案完成软件仿真。在加强方法学习和训练的同时,培养其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将学生作为课程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程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研讨环节中,学生对自己完成的关键技术实现部分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将此部分作为课程考核体系的一部分。考核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学习他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
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对现代通信技术专题课程进行教学研究探索。结合通信系统框架,将前沿技术融合其中,并对其关键技术加以软件仿真实现,让学生能够从系统的角度来理解前沿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重要性及其缺点,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实现了前沿技术与通信系统的对接。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调研,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都认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发展的需求,达到既掌握基本理论,又培养了知识获取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当然,专题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实践,例如个别学生的研究方向是信号处理方向,在下一步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调整。
[ 参 考 文 献 ]
[1] 吴伟陵,牛凯.移动通信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8.
[2] 杨林,刘念才.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分类和定位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23-29.
[3] 刘楠,申爱兵,赵韦仑.国外研究生教育对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启示[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0):248-251.
[4] 张莉萍.浅析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2):38.
[5] 何礼果,夏雨,罗雅璐.试论研究生专题类课程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94):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