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工作流程管理工作

工作流程管理工作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8 16:50: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工作流程管理工作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工作流程管理工作

篇(1)

【关键词】软件工程;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关键技术;资源管理框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软件工程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作为衡量一个企业现代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最关键指标需要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在软件工程视角下进行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已成为当前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基本概述

从理论上来说,现代意义上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是指一种以工作流的形式化表现为基本驱动力,以软件操作系统的执行为基本手段,以此完成包括工作流定义、管理以及执行等多种任务在内的综合性系统。具体而言,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最关键的任务在于就业务发生过程中各种行为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与这部分行为活动相关的人力与信息数据资源的使用,在此基础之上实现整个业务行为活动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就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企业运行管理系统而言,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与行为管理活动所涉及到的大多属于流程类工作。这种流程类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整个行为活动具有比较明显的连续性与可持续性,企业日常行为活动当中的业务分级授权审批工作、申请表单、公文的签审活动以及各种业务的处理行为从本质上来说均为流程类工作。将以上多种流程类工作作为对象,以现代技术手段为载体,将流程类工作过程中繁琐且负载的业务内容自动化、便捷化,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对这部分业务活动的高效管理正是企业研发并应用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最核心目的。在企业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中,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开发人员能够以可视化结构分析实现对企业各种业务活动的流程设计,并将各个业务流程模块紧密联系在一起。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企业原本的组织结构或是业务流程发生改变,整个企业所应用的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也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

一般来说,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构建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即模型建立阶段、模型实例化阶段以及模型执行阶段。从模型建立阶段角度上来说,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分析整个企业的工作特点以及生产步骤,以工作流程建模工具或是人工操作为手段,实现对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模拟,使企业所涉及到的各类经营管理行为活动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化;从模型实例化阶段角度上来说,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给每个过程(即PDM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中所称的节点)来设定其运行过程中所需的基本参数,并为这些过程分配相应的资源,在此基础上限制各个过程的使用权限;从模型执行阶段角度上来说,相关工作人员主要能够在这一阶段完成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指标的执行,以整个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强大的人机交互界面与应用功能来实现整个流程管理系统的优化整合。

二、软件工程的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一)工作流程模型。从本质上来说,工作流程建模实际上就是以一种建模工具为手段,在某种建模方式的支持之下,将整个工作流程以计算机系统可识别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一种模型。Petri网建模工具以其高效的信息化、图形化与数字化功能,能够较为全面的描述和研究具有并发、异步、分布和随机等特征的复杂系统。相关工作人员选取Petri网进行软件工程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中模型设计的最核心思想在于:我们能够在采用Petri网对控制转移结构进行描述的同时,将Petri网含有的包括库所(Place)以及变迁(Transition)在内的多种术语以另外一种比较容易为终端操作用户所理解并接受的令牌盒行为表示出来。笔者现以某企业的图纸审批流程(见图1)为例,就其工作流程模型的建立做详细分析。

由图我们不难看出:当系统设计员设计图纸这一操作步骤完成之后,系统能够将图纸提交上级部门进行校对。在这一过程当中,整个操作系统首先会把图纸锁住,以此防止任何人为更改设计图纸行为的出现。当校对人员通过对图纸的校队之后,系统再一次将图纸提交至审核人员,审核通过以后进一步提交至标审人员,标审人员通过后,图纸就能够发放了。而在软件工程功能网作用之下,该工作流程模型的构建可按照下图所示(见图2)来进行。

通过上图我们不难看出:整个流程模型中的所涉及到的行为活动都以a1、a2、a3、a4、a5分别代替并逐一对应传统意义上的对应传统意义上的系统模型当中的图纸校对、审核、标审、发放以及设计;与此同时,功能网模型当中的令牌盒s、e、P1、P2、P3、P4、P5、P6同样能够与传统模型的当中图纸审批的全过程以及令牌盒的各种活动状态相对应。总而言之,在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当中,以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 Basic为载体,使其在整个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当中发挥流程建模的语言实现载体,以建立流程类、活动类以及流程与活动之间的关系类来对整个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模型进行内在表述,并通过对元素类属性与方法的定义,最终关键整个基于功能网的工作流程模型。

(二)工作流程模型运行状态的监控分析。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动态且变化的工作流程。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之下,一个正处于运行状态下工作流程实例极有可能出现各种异常运转问题。不仅如此,企业受各种因素影响也会不可预计的对一个正处于运行状态的工作流程实例提出新的要求,这些新要求包括了更换系统管理员,增加或是减少活动过程节点等等。这也就意味着相关工作人员除了在系统设计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还应该以一种健全的工作流程监控工具来实现对整个工作流程实例运行状态的监督,并在其恰当的时点对其加以控制与调整,最终实现整个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应变力与实用性的提升。

(三)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中的资源管理框架。资源管理作为整个流程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一大关键环节,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在企业具体且复杂的计算背景当中,工作流程管理系统需要面对的是多种多样且规模巨大的资源。这些资源并无规律的分布在企业信息系统的各个位置当中。这也就是说,高质量的资源管理框架需要在确保资源访问与管理作业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确保系统内部各个特定资源的高度独立性。

1.资源管理体系构架。一般来说,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当中的资源管理器是由资源类型、资源关系以及资源策略这三个部分共同组成的。这三大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见图3)。首先,资源管理框架当中的资源个体类型就如同企业人事管理中的一个员工、一个部门,也就如同财物管理过程中的一台电脑、一台设备等,这些都是整个资源管理体系中的资源个体。这些资源个体按照各自属性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相应的资源类型。例如企业人事管理当中的各个员工的年龄、所担任的角色都能够以属性的形式表述出来,从而区别于其他资源个体;其次,从资源管理体系中的资源关系角度来说,它主要是指整个资源管理体系中资源关系能够与相应的资源个体呈现出较为有序的对应关系;最后,从资源选择策略角度来说,其本质更多的偏向于一种算法。ID身份的提出封装了资源选择的实现,使其能够以各种语言形式表述出来,具有比较大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其实现可以采用各种语言。与HP公司所提出的RQL解决方案相比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流程模型对象实现。如图4所示,在本地资源管理器之上,通用资源管理模型的适配层能够以CORBA为载体对系统适配过的资源模型进行操作。

3.资源框架的应用。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点:在整个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所开发的各类型应用当中,人力资源板块的访问是我们最常涉及到的。以某公司人力资源板块系统框架为例,这种基于目录服务的人力资源板块框架系统能够通过LDAPAPI在目录服务当中进行人力资源数据的存取。正因为如此,整个人力资源系统构建起了包括部门、员工以及与部门员工属性相似的一系列资源,并定义了这些资源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简单来说:企业当中的员工个统一一定是属于某一个或者是多个部门的;一个部门可以拥有多个下属子部门;各个部门应当有自己的领导。基于这些关系,软件工程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当中的资源管理客户端程序还能够借助这个系统所提供的C语言函数接口,在确保整个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用户资源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以及查询等多种操作。

参考文献

[1]杨芙清.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思索[J].软件学报,2005(16).

[2]衣杨,李文军,杨风等.软件工程实验软件装置的研究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

[3]曹居易,石玲,宫学庆等.基于OWL的软件工程数据建模[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9(46).

[4]周鹏,尹菲.基于云计算技术的GIS软件工程模式[J].测绘通报,2010(11).

[5]毛新军,常志明,王戟等.面向Agent的软件工程:现状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6(43).

篇(2)

为适应和满足CSEA+PCEA(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自控镇痛)分娩镇痛的需要,提高分娩镇痛质量和产妇的满意度,2009年1月开始,对分娩镇痛的管理,在评估原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了流程管理,与2008年分娩镇痛相比,镇痛的效果,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都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现有分娩镇痛流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流程分为核心流程,支持系统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流程3。

核心流程方面的问题:核心流程为各班次的流程,如助产士观察产程流程,麻醉师的工作流程等。问题:①助产士每人观察一个产程的功能制护理方式不能满足分娩镇痛的需要,分娩镇痛缺乏专人管理。②缺乏统一规范的分娩镇痛观察记录表格,助产士对分娩镇痛中产妇的观察记录主观随意性大。③缺少足够的麻醉师,麻醉师对分娩镇痛热情不高,麻醉科与妇产科协调不良。

支持系统工作流程方面的问题:支持系统工作流程包括各项护理活动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如器械物品的管理、各类人员培训流程等4。问题:①产房抢救及监护设备不全,现有设备的使用、管理存在随意性,缺乏统一性和专业性。②人员培训缺乏系统性,尤其是对分娩镇痛的原理、方法、管理与监测,疼痛的评估,常用镇痛药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镇痛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等培训不到位。

质量控制流程方面的问题:质量控制流程为对产房工作目标进行控制的流程,如产房管理流程,消毒隔离流程等。问题:①缺乏分娩镇痛的专用分娩室,镇痛分娩与普通分娩的产妇同处一室,增加了感染的机会。②缺乏对消毒隔离工作的过程控制和管理,如镇痛分娩设备和器械的使用、清洗、消毒灭菌、保存等流程。

改进后的流程管理

改进后的流程:①取消原来的功能制护理为整体护理,由原来的3名助产士分别护理3个产程改为1名助产士全产程护理。产房助产士分4个工作小组,1组白班(8:00~16:00),1组夜班(16:00~次晨8:00),另外两组休息(1组夜班休,1组白班休)。产房设护士长1名,负责产房的护理管理工作。②设立分娩镇痛记录单,严格执行分娩镇痛操作常规,选择无剖宫产指征、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宫口开大2~3cm时,经L2~3行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3~5cm,蛛网膜腔注入0.2%罗哌卡因3mg,注药后30分钟将PCEA泵接于硬膜外导管。PCEA泵药液配方: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50~80ml,设置方法:首次剂量6~10ml,自控剂量5ml/15分钟,持续剂量5ml/小时。助产士全程陪产观察并记录分娩镇痛过程中的VAS评分、母体生命体征、胎心音及产妇宫缩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及分娩方式等,并填在分娩镇痛记录单内。③培养团队精神,医院领导协调麻醉科与产科关系,给予政策,麻醉医师实行24小时值班,由麻醉科值班大夫兼职负责,麻醉科与助产士共同母婴监护。④加强培训,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由专家讲课,目的是让全体医务人员都了解产科模式的改变,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及可能性,对产房工作人员做重点培训,要求转变观念,熟悉分娩镇痛的目的、意义、方法,实施及管理模式。⑤对现有产房进行改造,建立分娩镇痛专用产房,严格无菌操作。产房配备品、抢救及监护设备,选择一名高年资的主管护师负责品与抢救监护设备的管理、保养及维修,以保证各种药品、器械设备的正常使用。⑥产后2小时,母婴各方面情况好,即送回母婴同室病房,助产士要负责物品的添加,产房的清洁、消毒、通风,为下一位产妇使用做好准备。

改进流程后的效果

助产士观念改变:改进后的流程管理及对助产士的不断培训,使助产士的观念逐渐改变,不再认为产痛是一种“生理痛”而忽略。在工作中能积极、准确地对疼痛进行评估,以产妇、胎儿为中心,开展人性化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服务,给产妇全面的支持。

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改进后的分娩镇痛管理流程适应了产妇及家属的需求,起到了支持、保证分娩镇痛的作用。在产程中严密观察并给予产妇精神、生理、病理、情感的支持,保证了分娩镇痛顺利进行及分娩镇痛效果,保证了母婴安全,产妇及家属对分娩镇痛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分娩镇痛效果及产科工作质量提高:通过改进后的流程管理,提高了分娩镇痛的效果及质量,产程时间缩短,镇痛并发症及剖宫产率降低,分娩镇痛效果大幅提高。

篇(3)

为了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通过加强医院的建设及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来规范医院的护理行为,因此,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方法在我国各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流程再造方法的背景以及该方法在医院护理领域的运用现状,并给出了护理管理中合理运用流程再造方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护理管理;流程再造;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86-02

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医院管理流程方法上已经开始加以重视并研究新的管理方法,不仅在中国,国际上也逐渐关注护理领域下管理方式,在1990年,美国公司提出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方法并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加以运用。流程再造,顾名思义,就是指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及创造更大的价值,对流程进行重整改造。这一管理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思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管理体系篇章。

1 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管理简介

在日益变化的信息时代,传统的专业分工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顾客竞争变化”的企业经营环境。如何提高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怎样做才可以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满足病人的需要,使得医院及护理管理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流程再造管理方法给了我们满意的答案,流程再造管理思想是适应于现代管理体系的创新管理思想,它是对原有工作流程或者组织结构的薄弱环节进行重新构造,通过规范,创新,再规范,再创新的管理思路,以病人和护士的满意度为中心,对不合理的工作流程就行重新改造。流程再造的护理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减少由于护理不当而产生的医疗意外事故,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和经济效益。

2 流程再造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

2.1 流程再造管理意识欠缺:

因流程再造管理方法是将原有的工作流程就行整合改造,它是对传统管理理念及工作方式的一种挑战。为此,有些护理者习惯于惯有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对新的管理方法有强烈的抵触心理;二是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容易在新的管理方法下被淘汰,他们宁愿选择墨守成规,也不愿意改变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

2.2 护理者综合职业素质欠缺:

目前大部分的护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只是专注于单一的工作任务,而忽视了其他工作技能的加强,在流程再造管理方法下的护理工作中,往往因不懂新的工作流程而经常出现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2.3 领导者与护理者沟通欠缺:

在流程再造护理管理工作的执行过程中,由于领导者与护理者之间的沟通不畅,而导致护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时常发生。例如,当发现工作流程中出现问题后,上级领导与护士长、护士长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不畅,导致流程再造管理的工作出现严重的漏洞。

3 强化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管理的对策

3.1 提升整个医护人员的流程再造管理意识:

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管理方法若要顺利进行,首先要加强整个医护人员的管理意识,上级领导应建立一个特定的组织机构用于对医护人员的培训,灌输他们新的管理理念,让所有的医院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到管理课程培训中,树立新的管理意识,打破传统的管理思想和观念,客服惰性思维,对流程再造管理意识有个全新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努力积极配合上级领导的要求,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同时,要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技巧,有效的沟通不仅局限于上下级的沟通,而且包括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实际工作中,注意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的不足,及时发现问题,主动适应流程再造护理管理方法,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3.2 加强护理工作者综合职业素质的培训:

提升护理品质和医院竞争力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强化护理工作者综合职业素质的培训,首先要重视流程再造业务流程的培训,例如,病人出入院流程、医嘱处理流程、人力物力的管理流程等。这些培训可以使护理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转换为更科学的管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提升了护理品质而且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的效率。又比如,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秩序为排班制,为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加强交接班的管理,流程再造中的交接班管理方法是进行护理管理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对医护人员轮班排班方面的培训考核,使医护人员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的进行接交班,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人性化服务,避免护理工作出现脱节的现象,保证护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进行,提高其工作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同时,医院在进行排班过程中,要注意医护人员年龄、个性及能力的协调搭配。强化护理工作者综合职业素质的培训,可以集中医护人员的精力,优化护理工作流程,使医护人员更加专注的完成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品质。

3.3 强化领导者与护理人员的沟通:

在流程再造管理过程中,由于有些护理人员的个人执行能力和理解力偏差,会导致流程再造管理的工作不到位,因此,要强化领导者与护理人员的沟通,如每周组织一次会议,及时反馈工作流程中的问题,及时纠正偏差,打破传统的服务格局,建立流畅的护理流程服务,使护理工作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从以上出现的问题不难看出,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管理不仅是护理者的责任,而是医院所有领导及整个医院的职责所在。因此,不仅要强化护理者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训工作,而且要加强整个医护人员的职业能力,

4 结语

以病人为中心的流程再造护理管理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思想,它是将病人需求做为护理服务工作的重心,这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方法,不仅使得病人对医院护理工作更加的满意,而且大大提高了医院护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医院在护理管理流程中,首先要加强各护理者的流程再造管理意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及时发现不适宜的管理流程并加以改进。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不仅是每位护理者的职责,而且也是医院乃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余艳.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J].护理杂志,2008

篇(4)

1.1流程管理的定义

流程管理是指流程管理者为实现预定质量目标,对社会经济活动或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的活动。简言之,流程管理就是管理者对企业相关活动品质的管理。对于燃气建设企业来说,流程管理者就是燃气企业管理的实施者,每一个燃气企业在其经营建设项目运作的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质量经营目标;相关燃气建设企业对流程管理所实施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的活动都是燃气企业为满足建设项目质量目标而设定的,在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流程规范,就没有企业质量目标的实现,这个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燃气建设企业流程管理的全过程。

1.2流程管理的内涵

根据现代企业流程化管理体系的要求,城镇燃气建设项目流程化管理内涵与职能发生密切的联系,其职能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战略职能、决策职能、开发职能、财务职能。流程化管理有两个规则,客观科学的发展需要采用整合的优化思路来进行,这是能够把握的客观方面。基于主观感情的角度较为复杂,需要将客观和主观推行融合。

1.2.1战略职能是指城镇燃气建设企业中的各职能部门制定的指导质量职能活动的战略

流程化管理战略职能是城镇燃气建设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也是我们常说的城镇燃气建设企业主导思想或称宏观框架。流程化管理理论的主题与企业战略目标能够保持良好的沟通,同时能够引入评价性的指标参与其中。建设项目质量的战略职能是为城镇燃气建设企业经营战略和发展战略服务的。

1.2.2决策职能是指为达到某一特定质量目标,科学地选择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的流程化管理功能

决策职能主要是通过内外环境预测,指定决策方案并进行方案优选、方案实施诸过程来完成。将企业流程化管理发展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和探讨,将企业发展非相关的流程化管理因素寻找出来,形成在和谐管理理论指导下,相关性和主导性是企业流程化管理发展应该关注的首要问题。城镇燃气建设项目质量决策职能的中心内容是流程化管理的决策。

1.2.3城镇燃气建设项目流程化管理的开发职能

不仅仅限于人、财、技术的经营管理与开发,其重点在于建设项目流程化管理的思维、手段的开发,也包括相关为流程化管理所做出的矛盾问题的整治。

1.2.4财务职能是进行资金的筹措、运用与增殖

过程中所履行的职责。城镇燃气建设项目流程化管理财务职能集中表现为资金筹措职能;资金运用职能;企业经营流程化管理对企业经营效益、资产负债率不存在任何关系,也没有相互联动特征,但通过理论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的整治,促使企业的发展。

2燃气工程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流程管理意识薄弱

燃气工程内部管理层对内部流程管理控制的意识薄弱、认识不足,没有流程管理的概念。据有关资料显示有很多燃气工程的领导干部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流程管理思想上,将内部监督的程序和流程运用于内部控制方面。因此造成城镇燃气工程管理粗放、管理理念落后,精细化管理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真正流程管理实施的手段和策略,不能适应燃气工程目前的发展。

2.2流程管理体系不合理

城镇燃气工程管理体系不合理体现在制定流程管理控制政策和程序方面。为了保证流程管理的合理和规范,必须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政策和执行方面的步骤和流程,但是一些企业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很多工作流程没有人去监督和考核或者检查,很多时候只是走走流程、走走过场,因而使得执行的效果没有得到彻底的实现。

2.3流程管理技术手段落后

燃气工程现行的建设项目流程管理方法手段较为落后,已经不能够适应燃气工程的发展。总体来看流程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原有传统的管理模式上,以“盘查”为手段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来判断燃气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当中是否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沿袭老套并不能有效的解决燃气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它只能在“差错防弊”的目标上进行一些浅层次的分析判断,不能有效地防范管理风险的发生。

2.4缺乏流程管理监督机制

现在很多燃气工程把监督和审核机制融入到流程管理之中,这是非常好的举措。如果流程管理工作脱离了监督,那么就有可能造成管理工作风险因子的产生,这对燃气工程建设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燃气工程在监督和审核机制上必须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和设置相应的监督岗位,这样才能将监督落实到实处,而不至于空谈大论。

3城镇燃气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

3.1提高流程管理意识

流程管理模式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我国的管理人员流程管理意识的主动性也不强。所以管理者首先要改变和更新传统的管理观念,带头加强对流程管理意识的和流程管理意识技能的训练。

3.2完善流程管理体系

现有城镇燃气工程管理体系有一定的缺陷,而体系的支撑在于制度的完善,这其中也包括监督制度在内。在处理流程管理工作质量的手段的方式时,针对于流程管理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要制定相关的“游戏规则”,规则是流程管理正常开展可靠性的保证,可以有效地避免有人为操作失误而引发的信息错误和遗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流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证了燃气工程经营健康发展。

3.3优化流程管理手段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流程管理工作信息化已经成为现实,也是未来城镇燃气工程管理工作提高有效性以及管理质量的手段和措施,其不仅仅是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变革,也是一种管理思维的全面转变。针对于目前燃气工程经营来说,推动信息化建设应该成为城镇燃气工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层要在推动信息化建设当中做出相当多的努力,这也需要燃气工程进行相应的配合工作。

3.4加强流程管理监督

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依赖于人的因素多,但人的因素所产生错误也是相当明显;除了主观能动方面无意识的错误,也存在主观能动方面故意的错误,这是城镇燃气工程管理工作的风险所产生的主要原因。燃气工程必须要建立完善监督制度,这就需要燃气工程要划分出专门的流程管理工作监督人员来进行监督工作的实施;要对监督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并且与管理监督人员收入进行挂钩,以约束维护管理监督工作的责任心、责任感。

4结语

篇(5)

【摘要】在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工程项目的不断改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制约着我国项目质量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先进的流程化管理理念提升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创建科学的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流程化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

一、流程化管理模式的相关概念论述

流程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提升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中本身就包含精湛的管理技术,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加规范、系统的管理体验。流程管理的应用范围广泛,社会组织的高效运行离不开一个合理的、高效的流程体系。

(一)流程化管理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对流程化管理并不陌生,早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就引用了先进的流程化管理理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管理技术的不断完善,流程化管理也被广泛应用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从以前的流程控制逐渐转移到流程的改造上,把已有的产品生产流程中无法造成产品价值增值的流程剔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新颖、更加适应顾客需要的产品生产流程。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流程业务重组思想(BPR),这一思想的产生是流程管理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最早提出与研究这一思想的是Hammer等人,但是,这一思想在企业的产品生产管理与控制中的执行效果并没有像质量管理专家预期的那样成功,高达70%的失败率使得专家们不得不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二)流程化管理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

随着质量管理机制的不断规范,建筑施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此外,由于传统的建筑市场发展模式以粗犷发展模式为主,且衡量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依据是投标价格,这就导致施工单位依靠团队施工经验来评价质量管理水平,显然,这是不科学的。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几起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无不是因为质量管理流程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

根据现在的流程化管理模式应用现状不难发现,尽管当前的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相对较少,但是经过认真分析当前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下面两种结论:第一,流程化管理理念在项目质量管理领域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提升项目的自身价值,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第二,流程化管理的思想在工程质量管理领域随着现代项目的复杂化与大型化而逐渐成为行业发展与进行质量管理的新趋势。通过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实践情况的调研可以发现,已有的大型化、国际化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正逐步向流程化、标准化的方向靠拢,但是从实际的管理与运行状况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在理论上的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

二、创建科学的流程化工程项目质量体系

(一)体系创建的基础

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创建受到了项目本身特征的影响,即项目本身拥有的复杂性以及一次性等特征直接关系到体系的创建成败,因此我们需要从质量管理与项目管理理论知识的角度出发,不断引入新的管理理论知识,结合目前制约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的瓶颈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质量体系构建。

(二)创建科学的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模型

结合当前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以及项目质量管理理论知识,我们可以把动态联盟理念融入到流程化质量管理工作中,从而有效缓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运行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模型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组织保障,二是流程化质量体系运行。

三、流程化管理工作的落实

随着流程化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力度的加大,我们发现了当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把动态联盟理念与流程化理念融入到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体现了一定的先进性,但是在工程项目建立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还应遵循如下建议:

第一,深入分析质量管理流程。把流程化管理理念运用到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管理工作质量,还能提升流程化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流程化质量管理模型及应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然而,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各个单位仍然需要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利用WBS技术进行分解,对具体的工作流程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从而确保项目质量管理上下的一致性与协同性。

第二,创建科学的项目信息化质量管理平台。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工作单位较多、管理流程较为繁琐、管理范围较广等,创建一个项目参建各方都能进入的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促进各参建方通过信息平台传递项目质量管理资料,从而降低项目质量管理的沟通成本,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

第三,不断加强流程化管理体系的运行结果控制。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就是通过控制各项管理工作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在流程化管理模式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升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因此,在项目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联盟应组织专门的评价考核小组就流程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及时的诊断,分析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借助雷达图、鱼刺图等分析工具进行结果的运行控制,从而保证质量持续改进过程的实现。

四、结语

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模式是当前比较先进的管理模式之一,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认可。通过对项目质量管理的统一规划,我们可以有效缓解不同单位之间的质量沟通问题,创建合理的沟通协调制度,同时在具体的工作流程质量管理控制方面,通过规范化、动态化的循环过程,能够最大化地促M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从而提高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BPM 食品监督检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251-03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food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food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BPM. Improved system flexibility, responsiveness, and functional scalability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It’s the reference value to the similar system development.

Key words: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Food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食品安全问题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如何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很重要。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食品质量监督检定管理工作,对维护产品流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通过信息化建设构建食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提升质量监管检定机构的信息化水平,确保产品质量检测认定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其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基础性技术作用[2]。传统的食品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关注的是检测业务本身,当面对复杂的多变的实验室检测业务时显得力不从心,缺乏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难以很好地实现流程性系统[3]。基于BPM的食品检测管理信息系统采取多角色、多任务、多规则、多流程的方式,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可执行性和有效监控性能,使信息系统能很好地适应现代食品监督检测多样化、多任务、多形态的要求。

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业务流程管理),即以流程管理作为组织的核心,将流程作为一种新的抽象数据类型,以流程作为直接操作和管理的基本对象,通过对工作流程的梳理和网络信息化处理,通过业务流程详细信息,来分析业务流程的效率和效果,以及环境变化对流程的潜在影响,从而使各成员协调工作,,实现工作条理的规范性、增加现有工作流程的透明度,增强业务流程的敏捷性,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管理体制[4]。

1 基于BMP的食品监督检测系统

1.1 系统基本需求分析

食品监督检测是把食品检测的业务流程、人员、管理、设备、标准物质的标准、化学剂、标准方法库、标准文档、项目管理等因素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结合,通过流程化的处理形成了一个标准化的、

全方位的、规范的管理体系,同时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业务流程也在不断地调整[5]。BPM 应用系统本身是基于SOA 的开发思想进行架构设计,将BPM的设计思想引入食品监督检测信息系统,能方便设计的流程模型,保证最佳的运行效率。

基于BMP的食品监督检测系统的架构框图如下:

系统以业务流程的方式处理监督检测中的各个环节和工作,以食品检测各个环节流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并将食品检测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系统化。同时各用户通过授权方式进入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合法性。系统整体实现如下功能:

①建立完善的食品监督检测信息数据库,通过初始化和后期汇总归纳的方式补充完善监督检测数据,方便工作中的查询统计及其他相关事项。

②实现多重审核机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完善了质量监管体系。

③以业务流程驱动工作,通过各个检测流程的时限自锁和开启功能,规范流程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④实现对样品的精细化管理,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样品的检验状态,提高业务流程的透明性。

⑤规范化的收费管理,收费标准的区域性设定,单个检验单的实际收费,同时对已付费的检验单生成各类报表,并依据收费项目查询或统计详细情况。

⑥实现对各种物资和设备的详细情况进行管理,让管理人员可以详细了解设备的使用状况以及耗材试剂的可用量、储存量,及相关的支出预算。

⑦实现人员管理和相关内部办公管理,使得该系统满足内部与食品检测相关的办公需求。

⑧对于业务部门的管理工作可以很好地进行优化。

⑨通过数据库形式的报告自动编制实现,包含条形码、水印及底智┟三重防伪功能,实现报告的在线查看。

2 基于BMP的食品监督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BMP工作流程的特点就是将过程逻辑和功能逻辑相分离,工作目标就是任务,重组条件就是规则。基于BMP的食品监督检测的处理流程如图。

基于BMP的食品监督检测系统的每一个业务功能都可对应一个工作流程的过程实例,每个过程的多个步骤对应相应的活动。

系统首先建立起符合食品监督检测的专业标准库,具有标准的录入、更新、修改和审核等功能,并实现标准全文电子化,使检验的跟综、查询、打印等日常使用工作和管理工作变得更为简单和便捷。

通过上述业务流程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查分配的详细的检验任务,可以根据信息对样品进行接受和确认。任务分配可以根据检验员的信息(包括检验技术能力等)、检验员承担的任务状况(包括在检任务数量、项目等)进行分配任务。检验人员能够对检验任务、样品进行分类分析以及统计,最终形成相关的报表或者是报告。可以对知晓每项检验任务的状态,包括已完成、在检、未检和已下达的、待接受等,还可以标示任务的优先级别。检验项目获取检验结果后,进行判定校对和审核,自动形成提交的检验报告。收费管理根据检测项目自动形成相关的缴费单据,财务可进行财务相关的账目核算、及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自动完成凭证记帐根据定义好的报表格式和公式自动生成报表。耗材设备管理,包括名称、来源、规格等,可对物资和设备的详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工作流程角色包含多种任务及子任务,同一层次的各任务互相联系,每一任务部有指定角色来执行。不同角色具有不同的权限,使用相应的不同功能子系统。通过建立人员档案,包括的信息有工作人员的所有基本信息以及对检验资质详细描述和角色类型。

3 基于BMP的食品监督检测系统流程监控管理

食品监督检测中流程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6],系统依据在设计阶段对流程的定义、业务活动和任务进行设定,启动或中止某一过程时,对业务活动的执行者(功能模块)、角色、组织模型进行动态绑定,把业务活动分派给指定的软件功能模块去完成,并对业务活动进行动态日志记录。在本系统中,工作流引擎能非常好的调度整个流程的状态,每个行为环节的时间、工作状态、起点流程、当前流程、流程走向等都有记载,管理用户可以了解到项目每一步的进展情况。通过工作流引擎调度任务或过程实例的执行,监控跟踪管理执行状态,食品监督检测的每一步状态都可在此得到监控管理。

4 结束语

基于BMP的信息系统能分离任务或处理的过程逻辑与功能逻辑,还能方便地调整过程逻辑以适应任务的变化,基于BMP的食品监督检测系统在设计要从流程方略、流程设计、流程实施和流程监测的设计理念出发,从食品监督检测的今后的发展方向来制定流程的处理,将处理指标分解为流程的目标体系,根据处理流程进行业务的梳理、设计和优化,进而通过信息系统的调整来实施业务流程。最后流程绩效监控业务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基于BMP的食品监督检测系统通过在湖南省食品监督检验研究院近2年的运行证明,在实际应用中能提高系统工作的灵活性,提高整个业务过程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何平,王煜红,江小明术,等. 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有效性的分析和建议[J]. 中国酿造, 2015.34(3):162-164.

[2] 郭曙超, 于仕超. 基于BPMS的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系统构建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35(6):109-111.

[3] 刘宪萍. 浅析食品检测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建设[J]. 食品工程,2009(4):6-7.

[4] 方江雄, 何红波, 李义兵.基于SOA和BPM的ERP系y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 2007.27(5):1264-1267.

篇(7)

1系统的组成和采用主要技术

1.1系统的组成系统硬件主要由PC服务器、网络、PC客户端组成。系统软件主要由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应用服务器软件组成。

1.2采用主要技术系统采用企业轻量级J2EE框架进行设计,B/S客户端界面采用富客户端处理方式,通过WEB的AJAX异步请求传送后台业务数据,实现方便、灵活、美观的用户交互界面,大大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JAVAWEB安全框架的引入使系统具有安全可靠、灵活的用户身份认证体系,保证了系统安全性、灵活性。系统实现了对资源、菜单、角色、用户的管理,使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灵活性以及高度的可扩展能力。

2系统主要功能

2.1HSE信息数据处理方式HSE信息数据处理方式主要有:

①通知、公告、上级发文、法律法规等信息类信息。

②设备台帐、人员台帐、监督检查相关台帐、职业卫生台帐等台帐表格类信息数据。

③流程审批类型的信息数据处理。

2.2HSE类数据的处理对于HSE信息类数据,系统的资料管理模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管理,如要有:类别维护、资料维护、资料审核。

①类别维护。对资料的类别进行统一的维护和管理,灵活创建所需要不同种类的资料信息数据,如:通知、公告、法律法规、上级发文等。

②资料维护。对资料的内容进行管理和维护,实现资料的查询、录入、修改、删除等功能。

③资料审核。对于在系统前台展现的信息资料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审核方可,实现信息的安全有效的管理。

2.3HSE综合管理功能系统提供对表单的综合管理功能,包括表单的生成、表单结构定义、表单数据管理等。

①表单生成。指定表单分类、表单名称、以及表单数据的查看级别等。查看级别如下:所有人,登录用户、本单位、本人。

②结构定义。定义表单的每列数据项,指定表格每列数据的类型,系统可以支持以下几种数据类型:字符串、数字类型、普通日期、日期提醒、文本框、超文本、下拉列表。根据需要定制任意数量、任意类型表格列。

③数据管理。对HSE表格数据进行管理,实现了定制表单数据的录入、修改、排序、查询、高级查询、EXCELL导入导出功能。导出EXCELL数据时可以指定任意数据列。

2.4HSE流程审批类数据的处理HSE工作中有些信息数据是需要层层审批进行处理的,对于这类数据在系统中使用了工作流的方式进行处理,结合台帐表格类数据处理环节中的自定制表单,系统基本上能够满足任意表格数据的审批流程操作及管理。大大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实现HSE信息数据的高度集中管理。流程管理模块包含以下功能。

①流程定义。对流程定义文件进行统一的管理,上传流程图定义,并流程,供用户使用。

②业务流程。列出用户可以使用的工作流程,并可发生一个流程事务,添加指定表单的各项数据后,提交到流程中指定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③待办事务。从流程系统中获取自己的待办事务,查看流程处理的过程和状态,添加处理意见并进行提交,以完成此项任务。

④已结流程。对用户已结办的流程进行查询,方便用户了解流程的处理详细过程。

2.5系统管理由于采用灵活的权限控制方案,系统具有高度的自由扩展能力。结合资料管理模块、表单定制模块、流程管理模块的自由定制,我们可以任意扩展系统的功能菜单、系统角色、访问权限、访问资源等。实现了HSE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高度的可定制化,可配置化,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3结束语

应用“HSE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后,为HSE工作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持,可以实现以下管理目的:

①实现了HSE信息资料数据的集中管理,有效的管理。

②实现台帐表格数据的集中、统一、灵活的管理,减少重复性劳动,大大降低了HSE台账表格数据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③实现HSE信息数据上下级间的双向流动,数据的可靠性,统一性,唯一性得到有效的保证。

④实现HSE信息的上传下达,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