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8 16:50: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物流产业;发展。

一、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

(一)物流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物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又称为物流服务业,是一种由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聚合性产业,具体包括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配送服务以及信息平台的资源整合手段。这些资源运用于产品市场的多个领域,包括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大部分流通业务。不论是生产类企业还是流通类企业,都存在大量的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但是这些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本身不是物流产业,只有将这些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独立化、社会化为一种经营业务,才能称其为物流产业。因此,相对于物流企业来讲,物流产业跨出了单个经营主体的狭隘约束,泛指一类物流企业集聚而成的企业群。

从物流产业的定义,不难看出物流产业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服务性行业,只要跟物流活动有关的行业行为,都被纳入物流产业的运作范畴。如图1.1,综合所涉及行业的共同特点,物流产业具有典型的基础特性,也就是说物流产业链下具体业务的实施必须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和系统的物流装备,而且物流产业本身的服务行业特性决定了其通过时空属性改变来实现商品价值的转移,也就是具有服务性,在商品转移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多个行业和生产、服务、流通部门,体现为它的综合性。

(二)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由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产性综合体,属于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它不仅受制于地区性的自然资源禀赋,更重要的是与投入资金、劳动密集程度、技术先进度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绿色经济生活观念的深入人心,考察一个区域的经济效果,也不能只定位于单纯的经济指标数据上,需要考虑社会整体效益以及地区性的生态效益,这样构成的区域经济才是较为完整的一个主体,但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又决定了物流产业发展起初对环境的较小依赖度,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对环境这方面不予考虑。

区域物流,泛指区域经济中的物流产业,属于宏观范畴的概念。现代经济体系下的区域物流更多的侧重于区域内部从供应方到需求方的商品或服务的运输与集散的一体化,它以特定区域为腹地,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结合各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范围,连通区域内外商品的输入与输出,并通过运输业务、仓储服务、包装服务、配送服务以及信息平台建设等基本活动的有效构成,最大程度的服务本地经济建设,稳定本地生态经济的良好有序发展。其实,通过以上对比可知,区域物流就是对区域经济中物流产业的产生、发展等一系列行为的总体概况,浓缩为通过关注区域中的物流产业,来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一)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内向关联。

1、物流产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物流产业具有深入所有行业的便利性,高度集中的物流产业能够有效快速培育区域内部重点行业的经济增长极,通过这种区域内的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最终很好的刺激经济的增长。据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物流产业规模为9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0%以上,而十年之前其物流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就已经高达9.9%。另一组数据显示,近20年之内,日本物流业每增长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就增加1%。

不仅如此,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最大化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进而减少生产、流通过程中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单位的运营效率,通过改善物流环境较好的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的物流产业涉及到许多行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和带动效应。物流产业对与区域经济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对产业关联的推动作用,还有助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良好的物流产业带动其他产业间的资源流动,降低生产流通中的交易成本,形成稳定的适合本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经济结构状况。

2、区域经济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物流产业发展,当然离不开区域经济的配合,区域经济决定了物流产业所能最终达到的水平,一个经济水平较低的区域经济体,很难发展起较为成熟的物流产业链条。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衡量标准,任何物流产业的集聚和复合,都必须依托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完善的区域经济,很大程度上拥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内部的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水平都较为领先,可以为融入各行业的物流产业做好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规模同样决定着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较大的经济规模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物流业务量,繁忙的运输业务,大额的订单,高效及时的配送服务等等。也只有规模巨大的区域经济体,产生较高的效益,才能将本区域的物流环境整治的井井有条,更有效率。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物流产业的运转,进而影响到其最终的物流产业绩效。

(二)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外向关联。

本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物流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是体现在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内在相关性。然而,区域经济体的存在,客观上产生了区域经济体之间的物流产业活动,这种相关性对于物流产业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区域间的经济活动,体现在物流产业间,就表现为区域之间物流业务带来的资金流、商品流以及信息流的传递与运转。根据区域的相互依赖理论,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彼此紧密相连的。一方面,物流产业水平可以反映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外向关联特征,反映区域间的经济来往密切程度,体现区域间的依赖和贡献度;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密切关联,必定会加快当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经济要发展,生产、流通市场是发展的基石,区域间的经济依靠水平加大,必定利于物流产业的集聚以及复合性发展。

三、当前各区域经济中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上述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内向关联与外向关联的分析,我们知道要发展地区经济必须重视对于地方物流产业的培育与引导,也需要能够明确各区域发展过程中物流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现状。当前经济环境下,物流产业在各区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物流创造的GDP占据总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重视各区域中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物流企业规模小,综合服务能力较差。

物流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集聚型产业,需要产业间的集聚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但是从当前我国各重点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状况来看,物流产业的集聚水平都是不高的,只是建立在简单的运输对接、仓储聚集、共同包装、互助配送基础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有机统一。而且这其中又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体,虽然物流要素都已分割在各部门、各领域,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一系列物流活动还主要是依靠本企业内部来实施,没有具体的分工细化,没有高度的专业化操作,必定加剧内部实施的运转成本。据统计局数据,在我国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比重的10%不到,而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约为40%,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的20%,在荚国和欧洲这个数字分别为5%和10%。因此,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成本明显处于较高的不经济水平。

除此之外,中小物流企业形式上的集聚不能达到规模上的效益共享、成本共担,而且大量中小物流企业的存在,使得区域内物流产业的综合服务能力水平较低,大部分物流企业都难以脱身于物流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不能将更多的资金、时间、技术、人才应用于本区域或区域间物流服务的建设上,只有少数的大型物流企业有些这些方面的成绩,但效果也不十分明显,因为物流产业最终还是要面对具体的消费群体,这样的复杂流程和过长的服务产业链,难以保证服务水平的高质量。

(二)地区差异较大,第三方物流水平层次不齐。

据统计,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且其需求仍在增长,而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占比相比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不仅如此,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呈现非常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更减缓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普及性。

1、东西部差距逐步加大。由于历史及地区分布的原因,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由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内生关联性,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水平对物流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水平差距也有拉大的趋势。这样的经济背景,便产生了物流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尤其表现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方面。东部的物流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中西部,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密集程度及实施效率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已经开始向专业化的细分工过渡。而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第三方物流带来的产值比重仍旧较低,更多的是以物流企业自身为基础的产值创造,这样相比于东部,第三方物流的水平差距呈现逐步加大的趋势。

2、各区域内部差距显著。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于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依靠较深,必须是足够规模基础上才能产生的专业性分工。在这方面,尽管东、中、西部差距加大,但就某个区域内部而言,存在的差距也是十分明显。比如东部地区的沪宁杭经济区,第三方物流水平居于全国最优。而位于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的淮海经济区的第三方物流水平则相形见绌,无论是绝对额还是所占份额,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呈逐步加大之势。

(三)区域性物流信息系统缺失,宏观调控能力不强。

物流产业的各个环节之中,除去传统的运输、仓储、配送等,只剩下信息平台的建设。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物流业的灵魂,单一的物流企业很难具有用现代物流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但是区域性的物流产业便可以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来进行运作。但正是由于区域经济的差异,也产生了对于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差异,较为发达或者成熟的区域经济体,能够建设成物流信息系统,但在全国来看还属于极少数。大部分区域体都没有专门对于物流信息的专业化建设平台,这也就决定了区域内部或者区域之间进行宏观调控把握物流产业发展的能力有所欠缺。

四、发展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

明确了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必须找到途径来解决问题改善现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物流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促进及催化作用,真正引导区域经济走向稳定发展的增长之路。

(一)壮大物流产业,形成区域集群效应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密切关系,表明了物流产业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毫不犹豫的着力壮大物流产业,着力引导物流企业的集聚,向更有效率的产业化方向发展。国家对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关部门必须积极负责起来,制定更适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物流产业支持政策。如2010年3月5日,国家出台政策重点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这对于以后上海的物流市场将会产生极为远大的影响,会使得上海的物流集聚程度迈向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相比于年产值占荷兰GDP的12%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物流业务占GDP的8%的新加坡都有较大的差距。只有建设物流产业的目标,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还必须考虑到产业集群的角度,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产业集群缺一不可,国家应着力推进区域内部的物流产业集群,体现出本区域的集群优势,在此基础上,区域间的跨区域产业集群也必须得到重视,这是增强我国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二)因地制宜,促进第三方物流集约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物流逐步从生产领域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这与生产、流通环节中物流的业务整合起来就构成了当下的物流产业。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差异。明确了差异和区域特点,必须因地制宜的开发物流产业,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区域体,集中主要业务力量发展集约化的第三方物流,就要积极引导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向集约化的第三方物流发展,通过提高物流产业内的专业化水平,降低物流产业的成本,提高所获得的最大收益。要想更好的达到效果,必须积极创新制度方式,放开市场管制,促进市场竞争,这样能发挥第三方物流的天然优势,淘汰掉不适宜生存的粗放型物流企业。而区域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必须依托本区域特点,重点建设物流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不可过度要求第三方物流的集聚,而应该先把本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提高,进而更好的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最终来促进日益发展成熟的第三方物流向集约化发展。

(三)建立区域物流信息系统,加快物流信息流通。

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一大特征就是现代物流信息的建设,谁拥有信息,谁就能在物流活动中拥有优势,信息系统越完善越全面,物流供给的水平就会越高[5]。区域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调控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物流信息,能够加快区域的物流信息更新速度,更好的利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各主体区域必须明确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从宏观整体角度加以把握。各区域积极设立本区域内部的物流信息系统,加快物流信息的流通,提高物流信息的利用效率。一方面,中国物流协会可以组织各区域的物流企业办理会员业务,引导建立全国性的物流信息流通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各物流企业能够更公平更有效的参与到本区域物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以便为本企业的经济效益、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最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各区域经济体都必须转变物流信息观念,明确物流信息建设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各物流企业也必须注重对本企业信息系统人员的管理培训,促使企业形成物流信息系统调控下的有效运转体系,最大化的利于企业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有望。现代物流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8):7-9.

2、栾贵勤。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59-623、沈强。吴江。重庆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1,(2):12-13.

篇(2)

关键词:甘肃省;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增长;关系

1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文化产业发展产值

“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实现高位持续快速增长,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从1.26%增长到2.3%,资产总量从227.5亿元增长到578.45亿元,法人单位数从3855户增长到1.1万户,法人单位从业人数从8.84万人增长到20.25万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项目1319个,落地932个,项目落地率为70.66%;签约合同金额达5893.43亿元,到位资金1216.88亿元,资金到位率为21.64%。建立了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示范园区、23个省级示范基地。新建数字影院109家,实现县级以上城市数字影院全覆盖。

1.2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随着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功获批,日前,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采取有力措施,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切实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彰显甘肃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文化管理体制充满活力,文化产业体系健全完善,文化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富有效率,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全省文化产业年增加值超过500亿元,占当年全省GDP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甘肃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甘肃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的新高地。《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着力构建传统优势产业体系、新兴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等三大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陇东南文化历史产业区等三大特色文化产业区;着力加强骨干文化企业、市场体系、人才队伍、文化品牌、开放合作等五大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完成“五个一百”目标,重点建设10~2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 甘肃省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1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世界上,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也是现代新兴的朝阳产业,同时文化产业也是现代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兴产业,是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力,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经济价值没有完全被开发、实现出来,产业下游化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美国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经济增长主导产业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的作用逐渐衰减,现在提出文化知识产业的概念,将知识产业实现科学合理化的分支,促使知识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比逐渐提高,在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文化产业逐渐由文化知识产业扩展为文化产品,大众文化产品类型日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2.2 文化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传统的产业结构。文化产业主要是文化知识产业,其中包括多种文化产业类型,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包括娱乐性文化产业、工业文化产业以及学术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类型,各种类型的产业的经济价值不断被扩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其中工业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产品的文化价值,工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区域产业升级。在甘肃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看到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具有母企鹅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一定程度上,这两种元素的基本界限比较模糊。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关键点。

3 促进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3.1 培养文化产业所需的人才

甘肃文化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表示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塑造本土的骨干文化产业,甘肃在进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坚持“重质不重量”的原则,重视培养高质量、高素养的文化人才。在文化人员的投入上,政府加强与文化企业的联系,了解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制定优惠、可靠的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2 调整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

在结构的调整上,文化产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充分分析当地的产业结构,能够发展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发展历史文化产业(莫高窟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兰州)、生态文化(河西走廊)等,根据本地的特色,不断扩充地域产业的类型,促进传统的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3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首先要将当地的文化产业的品牌优势发挥出来,发挥品牌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人进行文化消费,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建设特色文化消费市场,并且将文化产业市场集中起来,扩大市场的规模,提高城市人民文化消费的能力,增加文化产值,进一步的促进甘肃经济增长。

4 结语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文化产业投入人员、资金不断增多,文章产业的总产值不断增多,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企业与政府共同支持,快速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组建文化产业基金,同时还要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员的质量。政府应该制定一些文化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输入人才,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最大化的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提高文化产业市场集中度,在甘肃省培育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提高地域文化消费力,提高文化产业的产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黄倩倩.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64+468.

[2] 邬连东.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5(6):785-791.

篇(3)

摘要: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是当前最为热门的课题。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在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上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慢,而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自然条件恶劣,教育、科技、医疗和管理水平较落后。因此扩大西部的消费需求,着力发展区域经济,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优化区域结构,加大对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的投入是转变当前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西部经济;发展现状;经济转型;产业结构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都是从经济增长转变方式开始的,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方式要在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来说就是依靠何种手段、何种途径、何种要素、怎样加快经济增长,也就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组合方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1]。而经济发展方式有别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指的是经济发展产业、需求、要素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实现方式和促进作用。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强调的是提升质量和优化结构,突显的是经济发展因数在数量上的改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实践意义,并且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指导意义的作用。

一、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首先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阶段投资不平衡造成的。自然地理条件方面,西南各省的土地资源利用较少,区域水资源非常丰富,而西北各省区的某些地区,水资源极为匮乏,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在体质资源配置方面,大量的西部农村脱离了城市经济和工业的发展,使城乡发展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自然条件和资源配置条件都使得西部的消费能力严重不足。而在历史投资发展基础方面,“一五”和“二五”计划时期着力发展了内蒙的军工、炼铝、钢铁,甘肃的军工、石化、棉毛纺织、有色金属,陕西的棉纺等行业。“三线建设”时期则投资了贵州、四川、陕西等省的电子、航空、汽车制造、家电等行业。然而历史上却不曾对青海、宁夏、云、广西等地区进行过战略性投资建设。而那些历史上投资过工业生产能力在近些年经过了多次改造扩张,但技术工艺仍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平,只能一味依靠低廉劳动力产品出口拉动经济。

(二) 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平衡

西部区域经济除了在发展上不平衡外,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西部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发展的速度远高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而这样的不平衡将加剧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一般来讲,第二产业越发达,其第三产业也越发达。因为完善的研发、设计、金融、信息、咨询、营销、物流等多种服务是第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经济活动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是相辅相成互相共融的。如果第三产业发展跟不上第二产业发展的速度必定提高第二产业的交易成本,限制第二产业的发展。因此产业结构不平衡必将加剧区域产业的不平衡现象。

(三)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全面发展

社会全面发展就是在生产力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就业充分使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让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及卫生保健服务,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享受更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说到底一切经济发展都是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为前提的。而目前西部还存在大量的贫困问题和发展问题,人均相差相当大。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生态、人均居住条件、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管理方面的投入较少,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生存条件比较困难。而西部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还大量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偏远边穷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

二、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路径

由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现状的分析可知要转变西部经济发展方式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致力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扩大西部消费需求;二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加大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并协调好弟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三是加大对科教文卫的投入,提高管理水平。

(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转变

要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应增加消费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扩大西部的消费需求。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一个合理的经济发展需求结构应该由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共同组成,合理的经济发展需求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当前发展西部经济来说扩大消费需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也是调节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矛盾的重要手段[2]。微观来讲,增加居民收入就可以化解消费不足的矛盾。比如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扩大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占初次分配的比例,扩大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加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例等。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也的投入,适时适度控制过快增长的投资。此外,还应该转变出口增长方式,西部的地区产业可以有机地结合国际产业转移,稳步有序地推进内需与外需相辅相成的增长机制,使的区域经济形成良性的循环,促成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发展的局面。

(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变

要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就应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产业结构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向第一、二、三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变。通常情况下,如果某个地区的第二产业发达就会推动该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若产生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一旦加大引进服务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兴人力资本,就会给企业的支出带来负担,增加成本,因此,现有第三产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兴人力资本进入实际服务支撑体系的速度会比较慢;二是建立一套全新的服务支撑配套体系的技术、知识相当花费时间,而该地区又是以引进作为升级第二产业技术的主要手段,没有自主创新,缺少原始产业服务支撑体系[3]。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的态势。要改变经济产业结构不平衡,应该加快淘汰一些生产能力落后的行业,如煤炭、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力;重视运用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兴人力资源,促进第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形成第一、二、三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发展的格局。

(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社会全面发展首先要解决贫困问题,贫困是产生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而产生贫困的根本原因又在于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或没有实现充分的就业。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使人们能够充分就业,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脱贫问题长期存在于西部的许多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而“一五”、“二五”、和“三线”期建设的西部企业以及西部城镇居民的贫困问题也相当突出。所以国家应该在政策上向西部倾斜,加大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其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对于西部的贫困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应着力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扩大农村就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政府还应该为落后地区创造发展机会和有利条件,逐步改善这些地区的软硬件设施和投资环境,减少贫富差距,缩小各地区不均衡的居民生活福利差距,尤其是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生活福利及水平的差距。

三、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的论述,可以得到关于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的结论: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构不平衡,消费乏力,而投资、出口发展较快;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平衡,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第二产业发展较快;贫困现象广泛存在,公共事业、基础设计建设和管理水平等长期落后。总结现状后本文提出转变西部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加大消费对西部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扩大西部地区的消费需求,由过去过多依赖投资、出口拉动经济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共同拉动经济的发展方式;二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步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三是加大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的投入,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水平。(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系)

参考文献

[1]高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J].天府新论,2011,10(5):90-01.

篇(4)

Abstract:Regional economy of our country is shown in the form of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nd a certain amount of administrative regions in the form of the composition of economic regions.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in essence, is the right choice of regional leading industry, defining the number and size of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ssume the task of national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Take it as a core,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industries in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调整;经济政策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industrial restructuring;economic policy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097-02

0 引言

不论哪一种区域,作为全国的一部分,其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承认区域相对优势的区位,从比较利益角度衡量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二是从宏观经济层次上协调区际关系,追求国民经济整体的最大利益。与全国产业结构优化相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如何摆正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并把它们最大限度地协调起来。

1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意义

区域产业政策(regional industry policy)是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和区域经济发展,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区域产业政策与政府产业政策紧密关联,前者是后者在区域层面上的延伸和具体化;后者是前者在宏观层面上的体现。二者形成一种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共同服务于全国及各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区域产业政策的作用及效果有赖于其实施机制及政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现代产业理论指出,资源配置结构的演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发展就是结构的高级化,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能保证经济增长率较高的产业部门对资源的需要,使社会总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利用,可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效益,使总量增长始终有充分的后劲,以较高速度进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能保证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一马当先,可以造成万马奔腾的局面,使整个经济增长不断获得新的驱动力。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能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不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进行健康发展。

2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协调的范畴与均衡的重点

我们知道,区域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标,以区域产业为直接对象,通过对有关产业的保护、扶值、调整和完善,参与对有关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通过直接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方面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来影响区域布局和发展政策的总和。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而制定的,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接近理想状态而实施的政策措施。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可以及时淘汰落后产业,支持新兴产业,并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如果没有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完全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则落后产业可能得不到及时淘汰,而运用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就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所谓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协调问题,首先是地区与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其涵义是各地区根据国家的总体产业政策,在深入分析本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来确定本地区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并加以一定扶持;其次是地区与地区之间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即各地区在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时,不仅要看到自己是否能发展某些产业,还应当看到其他地区是否更适合发展这些产业,是否已经发展了这些产业。通过地区之间优势与劣势的相互比较,明确本地区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之所在。同时,通过一定机制加强地区之间协商,协调好彼此的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合理的区域分工,避免地区产业结构雷同。主要要协调好一些三个问题:

(1)地区与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

(2)地区与地区之间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

(3)政府间协调机构和企业间合作组织的协调作用。

3 对政府在协调区域产业结构时突出经济政策均衡的建议

3.1 实施经济区域制度和政策一体化,统筹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主要是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加强地区之间的行政协调,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实现经济区域制度架构的融合。同时,构建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协调和磋商机制,制定与协调各行政区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减少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并逐步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统一政策,在区域内营造交易成本降低的政策环境。

区域产业政策不仅服务于各区域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而且还应服务于国家整体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这方面,国家制定实施的区域产业政策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幅员广阔,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产业素质和水平差别也较大。正对这种状况,国家区域产业政策应有效地发挥各区域资源、要素比较优势,促进各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并进而实现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地方政府也应该因地制宜,从各区域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和战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区域产业政策应选择特定时期合适的区域主导产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配套的区域产业组织结构,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区域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区域比较经济利益,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3.2 持续实现区域产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包括加强各地区现有支柱产业的跨地区企业联合和重组;建设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群落和企业网络;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通过产业区域转移实现区域结构和布局优化。应持续实现区域产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遵循效益原则,合理布局区域产业生产力,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区域产业生产力的布局合理,仅靠市场机制是难以实现的,而必须充分发挥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产业政策的作用。区域产业结构与生产力的区域布局具有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二者是一个是同一的运动变化过程,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就意味着生产力空间或区域布局的调整,因为产业总是坐落于一定区域之内,区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生产力区域布局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区域产业布局是区域产业运行在空间上的实现,从原则上讲,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生产力区域布局调整的经济效益是可以统一的。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主要是解决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内各产业空间组合的最佳形式即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以求合理地利用区域资源,求得最大的区域效益。因此,通过区域产业政策合理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将有效地实现区域产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实现产业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益最大化。

3.3 实施灵活的政策,充分挖掘经济政策倾斜性的特征,促进重点、特色建设的发展

如果说系统性是对区域产业政策的整体结构而言,那么倾斜性则是对区域产业政策系统内部各项政策地位及作用的要求。即是说,在区域产业政策内部,各项具体的产业政策并不处于等同地位,其作用和地位具有轻重缓急之分,这主要与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发展目标和面临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等因素有关。与国家产业政策相比,区域产业政策的这种倾斜性更为明显,更强调要优先发展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系统是内外开放的,各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要求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通常采取非均衡发展方式,从来没有平衡发展区域各个产业的区域产业政策。当区际交换能比本地区自己经营具有更大的收益时,就应该放弃自己的某些行业或产品生产,通过区际交换和协作来满足本地区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我平衡,强求区域产业体系的完整性,搞封闭式发展。因此,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应当是重点突出、适度倾斜、整体协调的政策,倾斜性是其重要的特征。

从中央政府制定的区域产业政策来说,倾斜性则表现在中央政府立足于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对特定区域产业发展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倾斜和扶持,以实现全国各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众所周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依托于各区域产业发展的水平,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形成进而放大的。因此,中央政府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协调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实施具有一定倾斜性的区域产业政策,促进落后地区产业的振兴和发展,进而推动这些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区域产业政策的这种倾斜性在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明显的体现。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重大战略过程中实施的经济政策,相当一部分是促进这些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它们既构成中央产业政策体系中带有一定倾斜性的区域产业政策。

4 结语

如何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选择主导产业以及如何加快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应是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这方面不取得突破,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任何经济政策都要为解决特定的经济发展问题和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目标而制定的。区域产业政策是针对区域产业发展过程而制定的有关政策,其制定实施同样服务于一定的目标,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本质上就是正确地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合理确定其发展数量和规模,使之承担起全国区域分工的任务,以此为核心,协调各产业之间在数量和比例上的关系。在原有主导产业因条件发生变化,优势被削弱的情况下,使新的主导产业接续上来,保证区域经济系统的正常新陈代谢,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势头。

参考文献:

[1]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篇(5)

区域产业政策主要包括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和主导产业发展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是靠主导产业来带动的,区域实行什么样的主导产业发展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一、区域产业政策的特征和作用

  (一)区域产业政策的特征

区域产业政策的作用范围是区域产业,是为实现区域产业布局、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合理化或优化的,其特征是:

1.区域产业政策具有系统性。区域产业政策是一个复杂变化的大系统,对该系统实行控制和调节的产业政策也必须具有系统性。区域产业政策的系统性不仅表现为他是一种完整的和综合性的政策体系,而且在于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和分层次的。区域产业政策是具有系统性的产业政策,是区域经济政策的核心,他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区域经济调控政策等各方面政策相配合,共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2.区域产业政策具有区域性。区域产业政策是从一个区域的角度出发考察问题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构成了区域产业政策的内在要求。区域产业政策要在全国产业政策和总体布局的要求下,从区域实际出发,正确确定自己在全国地域分工总格局中的地位,在区域多因素包括自然条件、资源状况、技术水平、经济基础等综合限定的范围内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战略设计以及布局模式的选择,以形成区域特色。

3.区域产业政策具有倾斜性。同国家产业政策相比,区域产业政策更具有倾斜性,也就是更强调要优先发展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区域产业结构系统是内外开放的,各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要求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通常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方式,从来没有不倾斜某些产业的区域产业政策,当区际交换能比区域自己经营有更大利益时,就可以放弃自己的某些行业、产品,通过区际交换、区际协作来满足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强调自我平衡,强求区域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应当是重点倾斜、适度协调的政策,他必须是倾斜的或有重点的。

4.区域产业政策具有动态性。区域产业结构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区域产业政策必须适应并且促成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系统实行有效的动态调节和控制。为此,区域产业政策要指示区域产业结构未来变化的规模或趋势,认清区域产业结构所处的现实环境和阶段,从长远考虑,往大处着眼,在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前提下引导并促进本区域产业结构从低加工向高加工过度,从资源、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化,从低级到高级,沿着产业结构演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区域产业政策的作用

任何政策都是为了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和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区域产业政策是针对区域产业结构问题而制定的有关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实现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合理布局生产力,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布局合理,需要充分发挥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产业政策在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和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区域布局关系极为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的运动是同一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事实上意味着生产力区域布局的调整,因为产业是坐落于一定区域内的,而生产力区域布局的变化,势必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区域产业布局是区域产业运行在空间上的实现,从原则上讲,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生产力区域布局调整的经济效益是可以统一的。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主要是解决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内各产业空间组合的最佳形式即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以求合理地利用区域资源,求得最大的区域效益。

2.实现区域资源配置合理化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区域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资源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效配置而制定的政策,其基本作用在于弥补市场机制在区域配置资源中的缺陷,实现资源空间配置的合理化和效益的高度化。无论是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还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都是为了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充分自由流动,以提高生产力布局的空间效益和宏观结构效益,从而促进生产力水平和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产业结构政策不仅关心区域内各产业的均衡增长问题,而且更重视区域产业结构的成长问题。对一些关系长期发展和动态进步的重要产业的扶植、支持和援助是区域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成功的区域产业政策总是可以有效地促进这些产业发展的。所以,区域产业政策对于当前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实施区域产业政策有利于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只有因地制宜从各区域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发展战略,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产业政策以正确选择区域主导产业为中心,尽量满足本区域人民的最大需求,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挖掘区域比较经济利益,保证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区域产业政策从区域经济的供给方面入手,密切联系区内外需求,力求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推动区域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必将带动区域各产业的相应发展,区域经济的大局就可运筹帷幄。

  二、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和主导产业发展政策

  (一)区域产业结构政策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而制定的,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接近理想状态而实施的政策措施。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可以及时淘汰落后产业,支持新兴产业,并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如果没有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完全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则落后产业可能得不到及时淘汰,而运用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就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有明确的目标,即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结构高度化是总的动态目标,针对一定区域的一定时期,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有其具体的静态目标,不同时期的静态目标相连接,就构成动态的总目标。所以,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是产业政策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政策。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中主要突出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区域产业结构政策通过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以及促进其成长、发展的措施,进而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通过供给结构的调整来达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因为资源供给比社会市场需求对于一个政府部门来说有更大的可操作性。资源供给结构不同,其支持的产业结构也不同,因此采取一定的资源供给结构,可以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向规划目标变动。同时,供给结构也可以通过分配结构变化趋势的预测和收入弹性分析,与未来需求结构相适应,增强市场需求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引导作用。

  (二)主导产业发展政策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总体状况,技术进步速度,乃至一个区域经济的经济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状况。发展主导产业,困难不仅在于对主导产业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运用和推行什么样的政策来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颇难处理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导产业的发展,首先应该依靠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这就是“让市场成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一语的含义。特别是,主导产业一般属于与高新技术联系紧密、收入弹性较高,因而客观上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所以遵循市场竞争原则,通过优胜劣汰过程,社会资源会不断地转移到这些产业中来,而并不需要政府的特别支持。从日本的经验看,确有一些重要的产业,在没有得到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不仅自身取得了高速度发展,而且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主导产业的发展已不是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就能完全解决的。在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的时候,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法,就是让政府出面组织经济的运行。即使是主导产业的发展,政府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用恰如其分的主导产业发展政策来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完全必要的。

从各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实践情况看,为了促进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快这些产业与部门的技术进步与设备更新速度,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技术、质量,集中资金攻克技术难关,提高设备水平,实行进口替代,减少需求外泄,鼓励大众消费,降低某些产品的价格,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不这样,主导产业就仍然发展不起来,就无法带动经济的起飞。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手段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不同的利率政策和不同的税收政策的使用;甚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通过政府出资的形式,使一些潜在的主导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一些落后区域,资金稀缺或私人资本不足往往使一些重要产业难以得到发展,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并不会自动地使主导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这方面,政府就不是可有可无的。

在市场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时,政府应该用积极的主导产业政策推动主导产业的发展,以推进整个区域经济的进步与提高。但是,对于多数主导产业和在主导产业发展的每一阶段上,并非都需要政府的主导产业政策支持。实际上,有些主导产业和在一些主导产业发展的某些阶段上,政府的优惠政策也许不是必需的;况且,成功的主导产业的优惠政策也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不适当的主导产业选择或不适度的优惠政策往往产生很大的消极后果。

  三、我国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选择了主导产业是哪些部门与产业,关键是要采取政策与措施培育这些部门与产业的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产业的作用。过去被选择为主导产业的部门之所以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原因很复杂。有的是技术档次低,不能符合国内生产的需要;有的是因为区域产业政策有问题,不利于主导产业的成长。由于我国产业政策和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时间不长,从总体上看,还没有走上成熟阶段,对区域产业政策的研究只能说是刚刚起步,缺乏经验,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缺乏长远打算;顾此失彼,缺乏系统性,而且加上种种客观原因,在实施过程中,或缺乏连续性,或相互掣肘,相互矛盾。任何政策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向都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区域产业政策也不例外,如果前提条件不具备或不完善,不仅其政策的效能难以发挥,甚至还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认清并设法创造出这些条件,对于制定和实施区域产业政策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制定和实施区域产业政策,应当随着经济和技术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技术进步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在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时,必须考虑区域各产业的技术进步状况以及不同产业技术进步的快慢对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和制约,把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具有改造传统产业作用的新兴产业放在优先地位给予重点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将使区域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不同,区域产业政策也应当随之不同。要制定出正确、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特别是要使正确、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准确、及时、全面地贯彻下去,这并非易事。把握好区域产业政策重点,配合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及时调整与修改不合理和过时的区域产业政策,是充分发挥区域产业政策作用的根本保证。从来不应有固定不变的区域产业政策。

区域产业政策发挥作用时要通过一定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来实现。现在,我国资源配置是依靠市场机制来进行的,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适应市场机制作用的要求,为此,要加快培育市场体系。培育市场体系包括理顺价格关系,发展商品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改造区域市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等,以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增强区域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推动力。市场的主体是企业,区域产业政策的效果如何,最终看企业对他反应的灵敏程度,通过企业的具体活动,实现区域产业政策的目标。

制定正确的区域产业政策,明确区域产业发展各方面支持和限制的重点,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依据。影响区域产业政策制定的因素很多,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必要的因素,按照市场需求、区域产业关联、技术进步、创汇作用、经济效益等因素,安排好区域产业发展序列并制定相关的各项政策,明确支持什么,限制什么。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选择主导产业的目的,就是调整不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通过加快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利用区域产业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此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使整个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如何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选择主导产业以及如何加快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应是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这方面不取得突破,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有了明确的区域产业政策,政府就可通过一系列手段加以调节。财政部门可利用投资、折旧、转移支付等手段加快对落后区域重点产业的扶持,尤其是财政支出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产业结构、税种选择、税率高低以及税收优惠导向等对投资预期利润的多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税务部门可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序列对产业税种和税率进行必要的调控,发挥差别税率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对需要扶持的产业,可在一定时期内减税或免税,对需要限制发展的产业可增加税种,提高税率;银行可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序列要求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并对各产业分类排队,区别对待,限劣扶优。通过规定和调整产业贷款投向、条件、数量、偿还期及产业利率,对需要扶持的产业可增加贷款数量、延长贷款期限、实行产业优惠利率。对需加以限制的产业不予贷款;就是给予贷款,也应对贷款数量进行严格控制或高利率贷款,资金从限制的产业中抽回投入到支持发展的产业中去;物价部门可采用不同产业区别价格的办法发挥他的产业政策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用自己掌握的一些产品、劳务、服务、贸易的定价权,通过提高价格和降低价格的办法来调整各产业之间的利益格局,从而达到扶持和限制产业发展的目的。此外,外资外贸部门等都可为区域产业政策实施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日本、韩国为扶持某些产业的发展而制定《振兴条例》、《振兴法》的做法,制定《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法》,从法律上加以扶持和规范。

收稿日期:2002-06-18

【参考文献】

[1]  周叔莲.产业政策问题探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7.

[2]  马洪.中国地区发展与产业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

[3]  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  马洪.中国地区发展与产业政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篇(6)

[关键词]区域合作;成都;乐山;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012-04

一、引言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为代表的国内行政区域合作以及形式各样的行政区域内部经济一体化不断涌现。2010年1月30日,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联席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8市共同签署了《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开始起步。成乐(成都一乐山)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成乐两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区域合作,一批合作项目初见成效,合作领域不断加深,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因此,深入分析成乐区域经济合作障碍与对策,对于深化和推进成乐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两个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成都经济区乃至四川全省区域经济凝聚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成乐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区域经济合作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以期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和共赢,所以合作各方首先一定要定位好自身的比较优势。而区域间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众多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区域间比较优势的形成。成都作为成都经济区的中心与作为该经济区南中心的乐山展开形式多样的区域经济合作是非常必要的。成乐两地在资源禀赋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区位条件上存在互相依存,在经济发展上具备一定基础,在产业发展上各具比较优势,这为加强两地区域经济合作开辟了新的空间和良好的前景。

1 成乐资源禀赋比较分析

一是从矿产资源上看,虽然成都乐山各具优势,但总体而言,乐山盐磷自然资源更为丰富,且具备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二是从水电资源上看,乐山水电资源较成都丰富。乐山水能可开发量为442.5万千瓦,而成都为161.5万千瓦,这位乐山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能源基础。三是从科教资源上看,显然成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教需求量逐年上涨,这为两地的科教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2 成乐区位条件比较分析

总体而言,成都是成都经济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乐山地处成都经济区和川南、攀西经济区的结合点,是成都经济区的南中心。虽然乐山的区位无法与成都相比,但是乐山既是成都综合枢纽的次级节点,也可以作为成都加强与川南、攀西乃至云南、贵州等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通道。而且乐山水运较成都而言具有比较优势,这也成为将来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

3 成乐区域经济发展基础比较分析

从经济总量上看成都远远高于乐山,从经济结构上看成都也优于乐山。因此,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成都较乐山更为发达,乐山与成都相比经济发展差距巨大。但是,随着成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乐山的辐射力也将逐步增强,客观上为成乐区域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4 成乐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一是就农业发展而言,成乐两地各具优势。成都凭借良好的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在优质粮油、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上具有优势。而由于乐山具备“一平、二丘、七山区”的地理环境特征,特色农产品资源的更为丰富,比如茶叶、竹笋等。

二是就工业发展而言,成乐两地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成都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绝对优势,而乐山在这两个领域比较欠缺。在机械制造和化工等领域,成乐两地侧重点明显不同。乐山偏重于小型机械和汽车零部制造以及盐磷化工,而成都偏重于整车以及石油化工。这就为成乐两地工业合作留下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在冶金建材领域存在一定的竞争,比如水泥制造行业、钢材行业。

三是就服务业发展而言,成都整体水平较高,而乐山旅游业相对突出。在整个服务业发展中,除旅游业外成都各个行业发展都比较突出,尤其是现代物流、金融业。而乐山除旅游业外其他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成乐两地服务业发展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的旅游业,还进一步应该向其他行业扩展。

三、成乐区域经济合作障碍分析

1 行政壁垒在客观上造成了成乐区域经济分割

行政壁垒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区域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凭借行政权力对市场进行不合理的干预,以行政区划为界限主观分割统一市场的行政行为和政策表现。成乐两地虽然同归四川省管辖,但是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同,双方有着各自的地方利益,在客观上形成了行政壁垒。以多晶硅产业发展为例,虽然乐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多晶硅产量也在四川全省占据首位。但是在地方利益的驱使下,包括成都、眉山、雅安在内的省内其他地区也纷纷上马多晶硅项目。比如成都新津工业集中区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于2009年9月正式投产。其结果不但造成了当前多晶硅产量的严重过剩,还带来了两地产业的趋同和竞争,不利于两地产业分工整合。由此可见,行政壁垒在客观上造成了成乐两地区域经济分割,阻碍了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开展。

2 经济差距过大削弱了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

寻求合作的经济剩余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所在。但是,成乐两地经济差距过大,导致了两地合作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将极大地削弱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如前所述,无论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还是从企业实力上看,成都占据绝对优势。因此,在成乐区域经济合作中,成都理所当然占据主导地位,成都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与乐山合作领域。但是成都所选择的领域并不都是对乐山经济发展最有利的。其结果就有可能导致乐山希望合作的领域得不到合作,而不希望或者不需要展开合作的领域正是成都所需要的。显然,这会加剧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的矛盾,削弱双方合作的动力,从而影响合作的积极性。其次,成乐区域经济差距过大,在客观上造成了合作的经济剩余有限。作为在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成都,会综合考虑和成都周边地区其他城市合作的效益和成本作为对比。其结果就导致了乐山在与成都的对接过程中也会面临其他成都周边地区的竞争,在对合作经济剩余的分配上乐山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影响合作的积

极性。

3 市场机制力量发挥不充分限制了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

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和推动者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推动;二是市场推动。政府力量主要在经济带建设的合理规划、产业的合理布局、科学引导、利益协调、跨地区基础设施联合建设上发挥作用;市场力量主要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上发挥作用。显然,现阶段成乐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的,市场力量相对较弱,导致行政干预较重,严重制约了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自组织机制力量的发挥。从长远看,推进成乐区域经济合作,必须坚持市场主导的原则,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推动发展,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必须打破行政藩篱和区域分割,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努力实现互利双赢。

4 利益调节机制的缺乏阻碍了成乐区域经济合作步伐

利益调节是成乐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黏合剂。区域经济的竞争和合作都是因利益而起,即使区域内各方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合作结构中总是存在优势方和劣势方。这就需要合作优势一方给予劣势一方以必要的补偿,让区域内所有的地区都共享合作的收益;否则,合作关系就会破坏,彼此利益都会受损。显然,就成乐区域经济合作而言,成都在整体上占据优势,而乐山处于劣势。然而,在当前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现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因素,处于劣势方的乐山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想要分享利益或得到补偿还存在困难。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的缺失,就有可能导致成乐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发展就比较缓慢,甚至还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

四、成乐区域经济合作内容分析

1 加强成乐两地产业发展的协调和规划

当前成乐两地产业合作的领域主要局限于旅游业,而其他产业发展缺乏相互协调和分工。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个地区产业发展的趋同和竞争。一个区域的产业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从本区域利益的角度出发的,当某一产业的需求空间比较大时,特别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各区域的这一产业都会有所发展,不会存在很大的竞争。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不同区域的同类型产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激烈的竞争,行政的分割性使得这一竞争加剧。这就需要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的协调和规划,从总体上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成乐两地整体区域产业结构的整合,必须抓住全球和东部产业结构大调整这一契机,积极配合成都经济区各地区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加强产业结构的分工与互补。必须根据成乐两地的资源察赋特征,深化产业分工,建立合理的制造业分工合作体系。在农产品加工、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加强成乐两地的横向分工,而在多晶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加强成乐两地的纵向分工。成都市应重点发展其优势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并把其产业链向乐山扩展;而乐山也要重点发展多晶硅新能源产业,并把产业链向成都延伸。在农产品加工、冶金建材、化工等领域,双方应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区域合作。

2 以企业为载体,建立跨地区的产业集群

成乐两地产业合作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以及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产业合作要坚持政府推进、企业主导的原则。政府推进,主要是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突破行政壁垒的约束,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是企业的集合,企业是产业合作的主体,企业合作是成乐两地产业合作的主要实现形式,企业合作是推动成乐两地产业合作的主要动力。而产业集群化发展,则能够强化企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专业化分工提高企业效益,进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具体而言,成乐两地可以根据双方的产业发展特征建立旅游、农产品加工、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加工五大跨区域的产业集群。就旅游业而言,成乐两地应进一步加强旅游要素的整合,加强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创新。就农产品加工业而言,成都的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优势,把乐山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而乐山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在技术、市场等领域加强与成都企业的合作,建立互利共享的技术平台和市场信息平台。就化工行业而言,成都要继续发挥石油化工领域的优势,而乐山要继续发挥盐磷化工领域的优势,在副产品处理和环境保护上加快合作。就冶金建材产业而言,乐山应在发挥不锈钢产业优势的同时,凭借良好的能源和资源条件,在水泥、炼钢等行业吸引成都企业来乐投资;而成都则应逐步退出冶金建材生产领域,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重点发展冶金建材物流业。就机械加工而言,乐山应继续发挥小型农业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的优势,而成都应重点发展汽车制造业,并把乐山作为重要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3 建立一体化的区域市场体系

市场是资源配置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一体化市场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更为有效,更主要的是还可以促进建立一个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市场机制,使分工与合作通过市场来完成,从而使区域内的整体效益达到最佳。成乐两地要努力建立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跨区域的市场体系格局,共同培育、建设并开放面向本区和全国的各类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统一大市场,争取实现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产权市场等各类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强化区域整体发展观念,使区域内地区间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

具体而言,在农产品市场上,乐山应借助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向成都拓展;而成都也应凭借市场需求量大的优势,加强在乐山的农产品采购。就旅游市场而言,成乐两地应以成乐旅游线路整合为契机,对外建立共同的客源市场体系,加强联合营销;对内促进两地居民互访,互相制定优惠的门票价格制度。在人才市场上,双方通过建立共同的劳动保障政策,促进乐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成都城区转移,成都专业技术人才向乐山大型企业流动。就资金和产权市场而言,成都应继续发展金融中心的作用,在乐山建立各种金融和产权交易分支机构,同时建立共同的融资平台,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4 建立科技信息共享与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首先,建设成乐两地科技合作的良好环境与平台。一是要建立区域信息互联网络,打造科技合作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加强区际科技合作、促进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创造条件。二是要完善科技市场,实现技术成果的有序转让和扩散以及科技人才跨行政区自由流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三是要积极培育科技合作中介组织,在技术创新、技术推广、信息服务、评估咨询等方面为行政区际科技合作提供高质量的组织、促进、评估、担保、咨询及策划等中介服务。

其次,扩大成乐两地科技交流,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应积极促进两个地区企业及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创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制度和载体。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集团联合建设研究开发机构,充分发挥产学研各自的比较优势,加快科技开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科技交流与合作过程中,要完善科技合作的服务体系,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服务区域的全面开放,实现科研设施和人才的共享,降低科研成本,提高科研效益,推进科技进步。特别是要打破行政区壁垒,认真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实现区域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突破科技创新的资源瓶颈,促进区域科技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新才,改革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回顾与展望[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2]王键等,“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4,(3)

[3]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8,(5)

篇(7)

[关键词]区域物流产业 发展模式 经济环境

1 引言

区域物流产业主要由物流主体、物流客体和物流载体三大基本要素构成,区域物流产业之所以呈现出产业的形态和特征,主要在于为众多的社会和物流市场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组织,即物流产业主体的存在。

区域经济的发展总离不开一定的战略导向,如以资源为导向、以区位为导向,或以市场为导向。但是不论哪种经济发展模式下,物流运作能力都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都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和物流服务能力来加快物品流通,促进市场规模化、效率化。一些区域把区域物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然而对于不同的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来说,其要求的经济环境是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区域在确立将物流产业作为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时,必须对所在区域的经济环境进行认真地分析,以正确确立将要选择的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因此,准确地把握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对经济环境的要求,将有利于因地制宜地选择物流产业发展模式,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2 基于产业聚集区的区域综合型物流模式

基于产业聚集区的区域综合型物流模式,是以区域内的产业聚集区各产业组织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各产业组织供应链物流活动提供终端物流配送服务和区域性物流服务。其主要特征综合起来为:覆盖整个区域的完善物流网络,以定制化、灵活性、柔性满足顾客个性物流服务。在产业组织关联度强的产业聚集区中,基本模式更多地表现为供应链一体化模式;而在产业组织产联度弱的产业聚集区中,对物流服务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物流业的活动则表现为综合物流服务模式。在我国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些特定区域。

3 基于产业链(集群)的区域供应链一体化型物流模式

产业链是在特定领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地理上集中并存在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的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厂商以及相关机构等形成的集群。该种物流模式在区域内围绕主导产业形成的产业链,具有相对稳定的供应链物流关系。该物流模式对物流活动的准时化要求很高,物流信息质量是该模式运作的关键。

4 基于区域货物中转枢纽的多功能服务型物流模式

基于区域货物中转枢纽的多功能服务型物流模式,以区域特殊地理位置为基础,承担区域内外货物中转枢纽功能的物流活动聚集区,如港口、区域物流中转中心等。

该种物流模式的主要特征有,以完善的道路交通条件为前提,以转运工具为基础。大批量货物集散,存储设施的分类、专业化及空间的安排,有大规模、高效率的装卸、搬运设备,强调专业化与通用化的结合。如公、铁、港之间的道路衔接和转运工具衔接。

5 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

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是在已形成的区域商品交易市场背景中,将市场交易服务与仓储、物品配送等活动相结合。这里的区域交易市场主要指专业的、实物商品交易市场,具有较大规模。区域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大、物流活动集中且频繁,对物流的需求较大。

在该模式下物流活动主要特征是:批量小,批次多,品种多样化,较大的需求不确定性,主要强调仓储和配送功能,建立虚拟的电子化交易平台,注重物流系统的柔性。

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区域物流模式经济环境通常有如下特点:

(1)商贸经济环境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对周边区域有较强的经济辐射能力,成为促进周边区域相关产业经济增长的增长极。一种物流模式的形成源自于对其需求的产生,在一定区域内,由于不同的区位、资源等的导向,使某一类商品经济的发展成效显著,形成较大规模。受此影响,在该区域范围内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也相应发展起来,逐渐形成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环境。

(2)有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相应的、较完善的要素市场支撑。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看,区域物流产业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它会影响经济运动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完善的区域物流发展体系可能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义务小商品市场有运输、产权、金融、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支撑,国内外市场相呼应的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义务小商品市场现在已不仅是贸易中心,出口中心,展示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同时也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块状经济,竞争力很强;

(3)当地政府积极维持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提供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市场经营需要良好的经济秩序和持续稳定的政策,否则区域商品经济难以维持。义务当地政府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准确把握政府的职能定位,把政府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缩小到最必要、最合理的范围内,对市场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在及时打假治劣、整顿治安、维护市场信誉,确保产品质量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税费征收方面,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强化区域经营优势,吸引了许多有发展潜力的商家。

6 结论

(1)在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一些地区的区域物流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而这些地区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选择与其经济发展特征、发展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如政府的宏观导向,政策支持,物流需求特点,产业特点等都是分析区域物流发展模式所需考虑的因素;(2)在发展区域物流过程中,通过先行分析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特征,有利于选择适合该地区区域物流发展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海峰.区域物流理论:理论、实证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