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5:55: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在现今小学教育中,规则教育从属于行为规范教育,但是对规则教育的内容定义却不太明确。常把规则教育容纳于行为规范教育中,亦把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作为规则教育进行。
在许多小学的德育中常有“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却无“小学生规则教育”。小学生行为规范大都只是涵盖了小学生在校的具体行为规则,而对学生在校外公共场所的行为却涉及较少,且不够细化,无形中缩小了规则教育的内涵。学校内对规则教育也无明确的提及主题及内容,只是在常规的行为教育中穿插为数不多的规则教育,甚至是偶尔提及,这些都使得规则教育被模糊化、边缘化,缺少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内容,也就少了明确的指导性,使得规则教育处于若有若无的境地。
其实从规则教育的意义出发,规则教育应具备一个完整明确细化的教育体系。如教育理念、教育总目标、各学段的分目标、教育方式等等。惟此,才能使规则教育规范化、实效化,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作用。
二、规则教育只重行为教育忽略思想教育
在小学规则教育中常强调行为规范的具体操作与实施,这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是必须的。可是在小学规则教育中常以“不能做什么”的模式出现,却少了“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前奏教育。如果学生常常在“不能做什么”的方式下进行规则教育,久而久之只会产生一种对规则的逆反心理。所以,既然规则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无论是以行为引导意识还是意识指导行为的模式均离不开思想意识的教育。
例如:当对学生进行公共场所行为规则教育时,必然要向学生解释公共场所的涵义,以及为什么公共场所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则;如果没有遵守公共规则,会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什么影响。正如他人没有遵守规则时,会对自己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推及自身。行为教育惟有与思想意识教育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规则教育的过程应是认识规则到形成规则最后才能遵守规则,我们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理应尊重这一教育规律。
三、规则教育与传统经典教育混淆
近几年,小学教育中兴起了传统经典教育。校园里常常弥漫着经典诵读的琅琅书声。在许多经典文籍,如《弟子规》中也含有许多为人处事的行为规则指引,这在现代社会也值得学习借鉴。可是学习的同时,我们更应理性地看待传统的国学教育:古人与今人毕竟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已有千年变化,如果单纯以古人的思想行为指引现代人当然会有所不妥。再加之小学生辨识能力弱,凡事擅长模仿,而不擅长分辨,更不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若只随热潮进行经典国学教育,是不能完善平衡德育的。经典传统国学的教育是必须的,但其意义更多是一种文化教育,其中所含的德育作用多是“润物细无声”。
而规则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道德行为的教育,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社会相处更和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小公民,所以规则教育应是与时俱进的。与传统国学教育相比较而言,规则教育的德育功能更直接,更具现代意义。所以,传统国学教育是不能取代规则教育的现代意义,更不能与规则教育的德育作用相混淆。
四、规则教育与法规教育混淆
因近年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学校加强了法制、法规教育。而某些时候,却又把法规教育与规则教育混融。
规则教育虽然是以行为素质教育为主,强调人的社会性一面。但与社会法规应有所不同,法规是社会群体中人人均需遵守的规章制度,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具有不可置疑的强制性,是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社会规则虽有一定的约束能力,却是依赖于人的习惯、信念、传统及教育维持。与法规不同,规则搭建是一种个人与社会更和谐的桥梁。规则与法规都需依赖人的道德意志维持。规则教育更倾向于行为习惯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法规教育更多的是执行教育,两者应是互为联系相互补充的。因此,在教育中就极其需要注重两者的不同。
关键词:小学思品;公德心;作用
公德心是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这也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表现之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社会公德心的重要阶段,因为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意识还未完全形成,而且模仿能力非常强,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有可能就会成长为没有公德心的人。思品课是小学阶段一个比较重要的必修课,而该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教导学生,好好做人,好好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与社会公德心有着相同之处,因此小学思品教学对学生公德心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1 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德心
每一公民都应该具备社会公德心,这是个人私德的集中汇聚,如果每个社会公民都有非常高的公德心,整个社会将会前进很大一步,这对个人发展来说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公德心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教导,也需要在生活大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要结合实际善于运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在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公德心。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思品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为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安排教学计划,同时结合生活实际,第一节为《规则在哪里》,教师首先提问学生你所了解的规则在哪里,这时学生就会积极踊跃的发言,如“交通规则”“班级规则”“学校规则”等。面对着众多答案,教师就要开始结合第二节内容《规则有什么用》,而后教师便开始询问学生,这些规则有什么用?如果我们不遵守会有什么后果呢?这时学生们又要开始思考,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而不遵守班级规则课堂学习将无法进行,而若都不遵循学校规则则整个上学秩序都会将会收到影响,因此无论是何种规则,只要有益于社会发展的规则,我们都要遵循。同时教师在讲解时要告知学生,规则不仅仅是约束学生的,也是约束老师、约束所有人的,并不是因为谁身份地位高,就可以不遵守,否则规则也一样会失去作用,这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做到的事情,以此来让学生们意识到规则并不因人而异,每个都要遵守。之后教师在进行第三节《我们给自己定规则》的学习,教师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为自己制定一个规则,每个学生制定好规则后,交给教师,教师进行查阅审看,如有不当之处,加以改正。
2 结合生活实际、突出时代特征
思品教学要紧扣生活实际,突出时代特征,而不是局限于条条框框中,因为社会发展进步,很多事物都在改变,包括社会公德。虽然社会公德中很多内容都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实现方式定会随着社会发展有所不同,而且还有可能会添加新的内容,因此教师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讲解时要始终具有时代气息,这样学生才容易产生共鸣,进而了解到遵循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接收各类社会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宽,这无疑起到了开阔视野和增长知识的作用,但由于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其间良莠混杂,少年儿童思想单纯,认识肤浅,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和辨别力,对各类信息往往不加取舍,可能对健康的信息持怀疑的态度,反过来却去追求一些不健康的思想,特别是受传统僵化的品德教育影响颇深的学生,由于不能辩证地认识客观世界,一旦将自己亲眼目睹到的社会“阴暗面”与从学校、老师那里所接受的教育联系起来,定会对其所接受的正面教育持怀疑态度甚至抵触情绪。这就要求德育教师不仅本身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正确理解去影响学生,并且要有对各类社会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的能力。一方面将教材内容与改革开放的现实中生动的、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的好思想、好风格作为教育学生的素材有机集合起来,以有益于身心的信息去排斥不良思潮的侵蚀,并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指导学生的世界观。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复杂体,充满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关键是要分清主流。
3 扩大教育空间、提升教学趣味性
德育学科的育人方法丰富多彩,说服教育法、榜样感召法、比较对照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如不加选择,不合理使用便会失去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效力。一味强制学生服从的教育,是难以激发学生感情,拨动学生心弦,产生满意的教育效果的。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也是如此,并不是一味的说教,这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要在教学形式等多方面加以改革,提升教学趣味性,真正的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逐渐形成社会公德心。
教育目标追求的核心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是其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在现代教育中,学生首先是作为生活着的活生生的个体而存在,只有处在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中,其优良的个性的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心理学也认为“不愉快的事往往不经意识就为知觉所抵制。”而且“凡是被受试者认为不愉快的事,总不如被他们认为愉快的事记得牢。”而传统僵化式的品德教学仅凭一间教室、一张嘴巴和一本薄薄的教材是难以达到理想的寓教于乐的效果的。
为此,教师要有灵活使用并驾驭教材的能力,通过把教材中典型的事理进行延伸和扩充,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发展德育内容,达到寓教于乐。实践证明,拓展德育教学的空间,沟通课内外、校内外,使课堂、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德育内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小学思品教学对学生公德心培养有着非常积极有利的作用,只是需要教师善于利用,不能只是简单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该依据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公德内容进行讲解,这样既利于培养学生的公德心,也利于培养优秀人才。当然小学思品教学至关重要,学校要加以重视,培养高水准的教师,为培养有社会公德心的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荣秋.新课改下怎样上好小学品德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2]莫宇威.浅谈“新课程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的专业成长”[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3]赵星宇.让情感之花在品德课堂上悄然绽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第一,课本中德育内容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现行的教材当中,无论是专门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品德类课程,还是其他课程涉及的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教师在上课时都比较重视发掘当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在实际生活当中,许多社会现象却与课本当中的德育内容相悖。例如课本当中所涉及的环保的内容,教师在上课时要求学生要注意保护环境,可现实情况是一些地方垃圾到处乱飞,一些人随手丢弃杂物;要求学生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可好多时候行人在马路上乱蹿……这些现象和学生在课本当中学到的内容相悖,自然就会弱化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效果。
第二,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冲突
现在的家庭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己的思想在社会上泛滥,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也无形地将自己的观念蕴含于其中,而一些家庭教育内容与学校德育教育是相悖的。例如,许多家长对孩子教育时强调的首先是不能吃亏此类的内容,而这样的内容与课本当中所出现的前恭礼让就形成了冲突。这样的家庭教育就弱化了学校的德育教育。
第三,学生生存环境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冲突
现在的学生大多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在家中他们是主角,一切都围绕着他们在运转,他们想要的家长一般都会满足他们。在这种环境当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都有一些不良习气,做事比较霸道,比较自私。由于在家中他们很少有伙伴,也就很难懂得与别人分享,很少懂得关爱别人,所以要注意帮助同学,关爱同学,要有集体荣誉感等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教育效果也就不会显著。
第四,教师自身榜样效果与学校德育的冲突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的好与坏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当中的形象。正如一位教育家提出的“身正令其行,身不正虽令其不行”。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当中的地位比较高,而自身的修养也比较好,学生就会将其当成是榜样;如果学生对这个老师没有什么好感,那么这个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同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平时的言行如果与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所背离,学生会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或者产生怀疑,从而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
第五,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弱化学生的德育教育
每一个人都属于一定的群体当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也属于一定的群体当中。而每个群体都有一定的潜在的规则,无论一个个体在这个群体当中处于什么样地位(不同的人在群体当中的地位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不是什么人专门规定的,而是在这个群体形成过程当中所形成的潜在的规则所决定的,不同的人在群体当中的影响力又不同,就导致了在群体当中的地位的不同),要想不被群体所驱逐,就得遵守群体的规则。如果一个群体的规则与学生德育内容相一致,就能起到强化德育教育效果的作用,但是如果这个群体当中的一些规则内容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相悖,就会起到弱化德育教育效果的作用。
第六,媒体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冲突弱化德育教育
关键词:游戏情境;安全规则;执行力
安全,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创设良好的游戏情景,可以提升幼儿对安全规则的执行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
(二)游戏情境:是指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游戏环境。
(三)安全规则:为了避免人的身心健康免受外界因素影响,而规定的、供大家遵守的制度和章程。
(四)幼儿对规则的执行力:充分尊重满足幼儿规则意识发展的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固化为内心的需要并落实到行动中,提高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为幼儿终身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游戏情境下提升幼儿安全规则执行力的教学策略
(一)以游戏情景为载体,培养幼儿执行安全规则的意识
幼儿的思维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人类的思维方式当中,最先出现的、也是最初级的思维叫直接动作思维,要想达到良好的安全教育效果,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特点,运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而游戏是教师开展安全教育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最重要途径。随着每个安全规则内容的不同,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创设游戏情景,不断地优化整体设计的每一个方案,有效帮助幼儿建立安全规则意识。
(二)创设各种游戏情景,帮助幼儿提升对安全规则的执行力
1.创设游戏情景,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自护自救能力。在安全规则学习中,幼儿自护自救能力培养是教育的重点,但单一学习规则并不能让幼儿真正理解掌握,教师可在角色游戏中融入安全规则教育,不但能让幼儿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学习安全规则,还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比如小班“认识红绿灯”的角色游戏中,首先创设过马路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入游戏中,有的扮演“警察叔叔”,有的扮演“小司机”,还有的扮演行人。当红灯亮起,“警察叔叔”的标准指挥手势伴随着哨声,“小司机”和“行人”按交通规则各行其道,当“小司机”和“行人”在斑马线附近相遇时,“小司机”还会礼让“行人”,道路交通井然有序。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会了认识红、黄、绿三种交通指示灯,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在游戏情景中通过角色扮演懂得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2.创设体育游戏情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安全技能。为了让幼儿熟练掌握部分安全技能,教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有计划地创设一系列的体育游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逃生和疏散训练,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如中班教师可结合安全疏散演练过程中个别幼儿逃生疏散动作协调能力较差、姿势不正确的现象,设计一系列体育游戏来帮助他们。如“学军游戏――匍匐爬过封锁线”、“小鸭争冠军――鸭子走游戏”等等,不但培养了幼儿运动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幼儿逃生疏散中需要的快速爬、低头走等肢体动作,使幼儿学会了对自己有帮助的安全技能。
3.巧妙设计结构游戏,提升幼儿在实践中运用安全规则的能力。幼儿结构游戏是幼儿通过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在教学中教师们可结合结构游戏,创设交通安全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直观交通安全知识。在交通安全规则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只是一条一条的规定,但教师们可结合安全规则开展的结构游戏“大马路”、“我会开汽车”、“我是小交警”等,把安全规则通过孩子手里的材料印刻到幼儿的思维里。游戏中幼儿首先运用材料搭建马路,有汽车道、人行道、人行横道线、红绿灯标志。游戏刚开始,幼儿开汽车是无规则意识的,小汽车不是撞到行人,就是相互碰撞。讲评时,教师通过和幼儿就“交通规则”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教师引导幼儿慢慢地认识规则,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了解了如何开汽车,怎样过马路。再次游戏,小司机便自觉地在汽车道上开车,遇到行人和人行横道线慢行;行人也会看红绿灯标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以安全教育内容为切入点,以创设游戏情景为立足点,立足实际,对提升幼儿对安全规则的执行力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分区活动;幼儿教育;归整和收拾;制订和执行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116-01
一、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更加科学地确
定分区活动的内容
我班筛选了一部分历年来在分区活动中符合幼儿发展需要、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编制成分区活动计划表,班级两位教师及保育员根据计划表进行指导。在活动中,每个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不同的操作玩具。换个角度说,就是每一个玩具要尽量适合每一个幼儿的需要。现在的幼儿都是很“独特”的,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很大。怎样尽可能地做到“让每一个玩具尽量适合每一个幼儿的需要”呢?我们把重点放在“相同的玩具不同的功用”上,将同一个玩具的不同玩法进行分层,使得它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二、将分区活动材料的制作和准备过程,当作
幼儿的学习过程
以往分区活动材料的准备问题,常常是老师最头疼最辛苦的事情。现在在分区活动需要添加新的内容时,师生会进行互动式的讨论:在活动意向形成前,幼儿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活动设想,教师会提供参考性意见,完善幼儿的想法;在活动内容被确定之后,师生会共同商量材料的准备、制作等问题,收集各种原材料、范例等多数是幼儿的任务,语言区需要的图片、立体教育、自制小画书等准备工作也以幼儿为主,难度较大的制作任务则在教师的协助下由幼儿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提出问题,找兴趣的共同点、寻找材料、设计制作、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发展,责任心和任务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三、将“养成教育”的观点融入分区活动中
养成教育是提高幼儿修养、完善人格不可缺少的教育。我们认为,分区活动中的养成教育体现在玩具的收拾整理、通过自由、自制和自律地制订规则,培养规则意识,承认并自愿执行规则等方面。
(1)玩具的归整和收拾。以往,当幼儿玩好玩具,收拾时,教师只会一味地要求幼儿要好好收拾,到底怎样才算是“好好收拾”呢?教师给幼儿的标准太抽象了,幼儿也往往不知道怎样才算是“好好收拾”。心理学表明:“幼儿对秩序有强烈的要求,对幼儿来说秩序感是其生命的自然本质一只,就像[土地之于动物、水之于鱼]”。因此,要采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进行指导才是正确的。如用粘贴纸贴上一个圆圈,代表杯子的位置;剪一个长条形贴在盘子的边上,这是勺子的位置;在盘子里放上一个小筐,这是零碎玩具的“家”……这种无声的语言,加上教师的即使提醒,幼儿就能很快完成“好好收拾”的工作。幼儿每天坚持将用过册物品放回原位、清洁桌面等,久而久之,就能成为幼儿的自发性表现,使幼儿产生更高一级的情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2)规则的制订和执行。分区活动中,规则的制订和执行,对习惯的养成非常关键。但以往的规则制订都是老师的一相情愿,幼儿不知道要制订规则,而只能服从规则。对已经制订出的规则,幼儿并不认同,当然不可能自愿执行而习惯成自然。其实只要教师尝试与幼儿共同讨论各个区域的规则,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这样既能产生规则,幼儿又能认同规则。每天分区活动,幼儿都能认真执行自己制订的规则,依据规则自我约束被视为理所当然,活动中的自律行为逐渐形成,遵守纪律,尊重别人的气氛将在班级中弥漫开来。
四、教师以观察者、引导者、示范者、协助者
的身份介入分区活动
“环境需要‘人’来善加利用,教育的成败都掌握在教师的观念及态度上。”教师应以观察者、启发者、示范者、协助者、鼓励者的身份介入分区活动中,对“教得越多越好”和“一点都不教”这两种极端的观点应持否定态度。
(1)教师应该是一个观察者。要善于观察幼儿操作中的言行举止,洞察幼儿内心的情感和现场表现,如幼儿对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的反映如何:对教师提供的操作玩具的反映如何等等。教师不但要对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分析、思考,还要商量改进教学的措施。
摘 要: 家庭规则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重大的影响,由于家长的被动地位与专业知识的缺乏,家规教育中出现了随意性与不稳定性,论文对家庭规则教育中的初中生生理、心理、规则本身以及家长自身四个方面探求误区产生的原因,对家长在实施家庭规则教育时给出相应的建议与指导。
关键词: 规则教育;初中生;误区;建议
规则对于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来说是一项基本要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于教会孩子遵守规则,健康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规则,《辞海》中的解释为“制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和章程”。大多数学者认为家规教育是指在家庭中主要有父母实施的对孩子学习规则的教育[1]。家规教育在我国自古就有,封建社会中皇族以及士大夫都有家规教育的记载,有名的有颜氏家训,以及家书等,而在平常百姓家里虽然没有太多的此类记载,但也有一些故事流传下来,如“曾子杀彘”。家规教育大多以家训,书信等成文的形式以及口头规矩、训诫等不成文的方式进行着。“玉不琢不成器”“棍棒出孝子”是我国古代典型的家教方式,当今社会的大多数父母对此进行身体力行的同时发现,祖先传下的家规教育方式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大多数孩子出现了在外一套在家里又一套的面目,特别是在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很多家长都感觉和孩子越隔越远,亲密关系有时候还不如孩子的普通朋友。固执、敏感、反叛是家长教育中最头疼的问题。而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家规教育怎样顺利的进行下去?此类问题就成为长期困扰家长的难题。
一、家长进行家规教育误区的表现
(一)专业知识缺乏,家规教育出现随意性及不稳定性
现阶段的中学生的家长大多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由于中国社会的历史原因,他们之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很多家长在进行家规教育中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这种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等专业的学科知识。多数家长进行规制教育的方式仍然遵循传统的“大家长式”, 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出现了随意性及不稳定性。
(二)家长处于被动位置,解决问题时丧失了教育的主动权
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许多家长无法正确判断自己处于初中的孩子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无法适应孩子成长的转变,往往以老眼光来看待孩子出现的新问题,在面对新问题时又不知道该怎样正确的去处理,采取棍棒,打压的结果往往使孩子与家长的关系越来越远,以致可能会走向敌对。比如,在学校合作中,家长长期的角色就是聆听老师教诲的被动局面,大多数的家长在家长会上都会被老师通知学生的劣迹,要求严格管教,而家长在学校里受了老师的“教训”后回家往往拿着孩子出气,而对于事情的原因以及学生的心理活动,许多家长要么不听,要么是无法理解学生的所作所为。
二、影响家规教育的因素分析
(一) 初中生生理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初中生一般是指处于十一岁到十六岁之间在学校接受初中教育的学生,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典型特征是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生理特征表现明显,身高,体重等外形开始变化,心脏,肺,大脑等内部机能也迅速的发展,第二性征开始迅速发育,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外貌的变化引起自身心理的变化,初中生在这一阶段往往会更关注与自己的外貌,更注重别人对自己外貌的尊重与评价。对于家长来说,要认真对待孩子的这种身体变化,并尊重孩子的这种变化,并对于自己的家教方式要注意作必要的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而不要有任何不恰当的方式[2]。比如,对于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来说,由于外形的变化会带来许多相应的行为的发生,开始爱照镜子,喜欢欣赏自己的体型等,A女士突然发现最近自己上初二的儿子常常会长久的照镜子,并且对于自己脸上起的痘痘特别着急,在说了几次没有效果之后,A女士便说:别臭美了,再照也不会消失的。什么时候见你对学习这么上心啊。过了一段时间后,A女士逐渐发现儿子对自己充满了敌意,经常顶嘴,难以管教。
(二) 初中生心理因素的影响
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仅要面对生理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还有心理发展带来的更大的影响。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初中生的个性意识高涨,反抗意识较强,情绪表现出现了狂躁于细腻,可变与固执并存,并且开始构造一个独特的自我[3]。比起小学生来说,与社会的接触有较大的拓展,逻辑思维以及批判思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问题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看法,但是很多时候表现出片面以及不成熟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初中生做事容易偏激固执,爱出风头以期待引人注意,以及喜欢对规则进行挑战。而在很多家庭中家长并没有很好的从小学家长到初中家长角色的转变,在进行规则教育时往往还是按照以往的站在对立的角度进行管教,这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反抗意识,激化了矛盾,最后事情大多在暴力中结束,但是在心理上却是两败俱伤。B女士抱怨道,我不知道上辈子欠了我儿子什么了,一天到晚跟个仇人似的,不停地跟我顶嘴,气得我一天不打他他就无法无天了。
(三) 规则本身的影响
规则可以分为不变的规则、适应性规则以及可变的规则三类:不变的规则指的是制定出来必须长期遵守的,不可改变的;适应性的规则是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情况制定的规则;可变的规则是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调整的规则。在家庭教育中不变的规则指一些社会规范的培养。适应性规则更关注与孩子的成长变化,有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变化作逐渐的调整。
(四) 家长本身的因素
家规教育中家长的因素是主要的因素,家庭规则教育的成功实施不仅要求家长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也要求家长以身作则。现有的家规教育中首先是家长对于家规教育的没有重视,没有规则教育的主动、长远的意识;其次家长对于家规教育中规则的内容不懂,没有很好的明确规则的内容是什么,哪些是重要的,哪些不重要;第三,家长进行家规教育的方式不多,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第四,家规教育中没有意识到家长也要遵循家庭规则,更多的要起到示范作用。
三、家规教育中给家长的建议
(一) 家长应该认识到初中生成长的变化,不仅包括生理,还包括心理方面的,要尊重这一事实,并必要时加以引导,但是对于因专业知识缺乏而感觉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应咨询有经验的老师或者专家指导,而不应该自己采取粗暴手段解决此类问题。A女士应该告诉孩子,处于青春期时候脸上长痘痘是正常现象,这表示你已经开始长成男子汉了,不用过分的担心,过了这一时期自然会消失的,对于要经历的正常的阶段,如果因此耽误了学习就得不偿失了。如果孩子的痘痘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心态了,就应该积极的看医生已解决这一问题。
(二) 对于家庭规则的制定方面,家长应该分清哪些是不变的规则,哪些是适应性规则,哪些是可变的规则,对于不可变的规则最好制定成书面的制度张贴上,对于适应性以及可变的规则,注意的是平时的生活中的坚持,以及对中学生的合理解释。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由于自身的成长,对父母往往由小学期间的仰慕转为怀疑阶段,关系也从以来变得逐渐的要求独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指的是孩子大多以自己的父母为模仿对象,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所以,在家规教育中,父母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孩子的榜样,没有比言传身教更好的教导方式了。H先生很苦恼的说,自己为孩子能付出的都付出了,但是孩子一点都不让人省心,成绩不好不说,在家里根本没有规矩,作业从来不按时完成,制定的学习计划也经常一拖再拖,甚至家里来了客人一点基本的礼貌都没有,顶嘴吵架更是家常便饭。后来老师了解了发现,H家原来是麻友的固定地点,经常打到半夜,为此孩子也像父母反映过,但是没效果,结果孩子就逐渐出现了这种情况。此种教育岂能教育的好。
(三) 大多数父母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知识教育,在家规教育中往往是问题繁多,但是又不知从何做起,但是又不知何处求助,笔者在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1.要利用好家校合作,主动的联系老师,寻求专业的帮助。
现有的家校合作包括家长会,家长信函,打电话以及家访的形式进行,在这种模式中家长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而这些家校合作的内容往往只局限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去,而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牵涉到规则方面的教育更少[4]。老师由于教的学生比较多而不能每一个学生都照顾的到,所以,对于家长来说,更应该主动的与老师联系,充分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并且积极反映在家的情况,听听有经验老师的解决方法,并且还应充分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以更好的进行家规教育。坚决杜绝孩子在校在家两个人的情况。C先生发现上初中的儿子对于自己制定起床计划总是不好好执行,自己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就去咨询老师,结果了解到学校对于上课迟到的学生会有较为严厉的处罚,所以C先生回家就告诉儿子已经上初中了,以后自己掌握时间,自己不再叫他起床,结果儿子第二天迟到,被老师罚了后回来自己对C先生说,以后请他多定几个闹钟,并监督自己按时起床,从此后,C先生在也没有叫过儿子起床,而儿子一次也不再迟到了。
2.要充分利用孩子的朋友圈子,利用朋友的影响来进行规则教育。
初中生由于思维以及人际交往的变化,这时候的朋友往往从以前的单纯玩伴变成倾向于互相可以交流互相可以帮助的朋友,而这种朋友对初中生的影响也逐渐的增加,与朋友的关系也会逐渐的密切起来,他会更注重与朋友的关系以及注重朋友对自己的评价[5]。而对于家规教育中对于孩子屡次犯错的事情家长可以有选择的利用孩子的朋友来进行规则教育会有很好的效果。I女士的儿子初中二年级了还是很不注重整理自己的房间,说了多少遍都没有效果。刚好马上儿子就要过生日了,I女士就让儿子请了一些朋友到自己家里聚会,结束时就请朋友到儿子房间去玩,结果看到桌子上凳子上到处都扔着一些臭袜子,有两个女生当场叫了起来,看着儿子脸红的表情,I女士说;“打扫卫生不仅是讲究卫生,还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不仅自己干净了,还能让其他人看到你的品德,以后记得定时打扫,不要再拖了。”结果儿子房间里再没见过臭袜子了,屋子变得干净多了。
3.要注重社会的教育功能
在家庭规则教育中注重引入社会中鲜活的事例来进行规则教育,对于社会上很多由于触犯规则而造成的后果,家长要以事实为引导,积极引导孩子对规则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明白规则的重要性,体会到不管是在社会还是家里,我们都有我们必须要做的事[6]。只是此类教育要把握好时机,还要注意教育的方式以及家长对于事实的解释程度。这些都是能否成功的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科研处)
参考文献
[1] 李国强.家庭社会资本.家校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J]中国教育学刊,2009.4.66
[2] 吴 波,方晓义.青少年自主性发展的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22
[3]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134
[4] 刘绍高.教育论坛.[J]谈谈中学生的规则教育,2009.8.40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规则意识 培育路径
一、学生规则意识缺乏的现状
“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或者说是规定出来让大家遵守的做事规程和行动准则。”我们知道,意识是人与动物心理区别的根本标志,是人最高级最主要的反映形式,所谓“规则意识”,就是人对规则自觉的认识、体验和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总和。一个缺乏规则意识的人,很难融入更加发达和文明的现代社会。当前学生规则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偏差:规则知识了解不多
知识是人与世界实践关系的理论表征,也是能力形成的客观基础,其价值在于引领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观念的形成、行为的改变,都有赖于知识的学习和储备。规则有其自成体系的概念、原理、原则、策略等知识。中小学生缺乏规则意识,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规则知识了解不多,更不深入。比如,常把“规则”与“自由”对立,诚然“打饭要排队”确实对个人自由有限制,但不能因此否定这一规则的公共性和合理性。类似的规则认知偏差,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生的知识世界当中。
2.情感淡薄:规则认同感不强
认同感本质上属于一种心理选择态度。由于“规则”的公众约束性,中小学生对“规则”有抵触情绪,规则认同感普遍不强,规则行为并不能成为他们健全人格的一种良好模仿对象。比如在图书馆一般要遵守“保持安静”的规则,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应有的规则认同感,为了自己的方便,在内心里往往漠视这一规则。社会是一个有规则的组织系统,作为这个系统里的一分子,任何一个人是不可以随意摆脱规则的,所要做的是培育自己的规则意识。
3.信仰缺失:规则文化不理解
规则是一种约定或制度,更是一种社会文化。从狭义来说,文化就是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信仰是从内心深处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的尊奉,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文化是信仰的基础,规则文化的形成是信仰规则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规则信仰,对规则文化的内涵、价值和意义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在内心深处往往不尊重规则,在行为上表现为屡屡有“违规”现象。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本是交通法的明文规定,但由于缺乏规则信仰,许多学生往往凑上几个人,就公然挑战这一“秩序”,无视“交通规则”的存在。
4.行为僭越:规则要求不遵守
规则的内在要求就是“遵守”,具体表现就是“行为”。僭越规则的行为,是不遵守规则要求的最直接表现。由于对规则知识的不了解、规则认同感的不强以及规则文化的不理解,无组织无纪律的“违规行为”就成了中小学生随处可见的一些“日常行为”,比如:便后不冲水、墙上乱涂乱画、垃圾不分类、无故扩课、上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等,甚至还鄙视那些严格遵守学校规则的同学。这些表现都说明,“规则”未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也未外显为他们的行为习惯。
二、学生规则意识缺乏成因
规则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慢慢形成的,也就是说规则的产生有其必备的条件。为什么我国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规则意识?是哪些条件制约或影响了规则文化的形成?笔者以为中小学生缺乏规则意识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1.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
中国文化以“人”为核心,表现出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在对于自然界本身的认识和改造方面,却受到忽视,形成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因此,相对于物质文明来说,中国文化更注重精神文化;相对于个人权利来说,中国文化更注重集体义务。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宗族”,在宗族内,每一个人都不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这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从“亲亲”的观念出发,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关系的一整套伦理体系。千百年来,这种推崇“礼节”和“人伦”的思想成为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这就使得属于公共社会的“规则”被涂抹上了个人或家族色彩。其结果就是,只要符合个人或家族利益的规则,则得到强化;而与个人或家族利益相抵触的规则,则变成了一种破坏的对象。此外,中华民族向来推崇“变通”思维,无论是儒家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还是兵家的“兵者,诡道也”,都反映了中国文化注重实用价值,而轻视实际规则的一面。缺乏规则精神的中国文化弥漫在日常生活中,中小学生从小生活在这样的文化国度里,自然而然会深受这一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耳濡目染,规则意识自然难以树立。
2.现实环境的利益驱使
社会由人组成,也由人所建造,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因而每一个人也都是社会的建造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隐含在它们之间存在的利益纠葛和相处矛盾中,这种纠葛和矛盾的表现之一就是规则的约束与违逆。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也因此带来了不同的思想交锋和观念碰撞。在现实利益趋使下,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缺乏公德的行为时有出现。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各种资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一些违反规则的个人行为,在扭曲的价值观影响下,甚至成了媒体的“宠儿”和“网红”。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中小学生规则意识深受影响。各种违规的不良风气,逐步污染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原本就比较脆弱的规则意识,一经动摇,很快就被现实利益所取代,久而久之,“遵守规则”甚至成了被他们嘲笑的迂腐行为。
3.学校教育的工作缺失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相比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具有更为突出的地位和无可替代的作用,世界各国的教育竞争也集中表现为学校教育质量的竞争。中小学生规则意识的缺乏,关键原因就在于学校教育的工作缺失。不可否认,我国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德育工作,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也特别强调“树德立人”。但检视日常德育工作会发现,规则教育是一个严重缺漏。在教学资源上,缺乏可供选用的规则读本内容;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合理的规则系列活动;在活动形式上,缺乏契合实际的规则教育设计。现有的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提供给学生精要好懂的规则知识,无法提供给学生深切的规则个人体验。由于规则读本、规则活动、规则教育设计等方面的缺位,冲破传统文化的负面障碍变得艰难,消除现实环境的利益诱惑变得难以落实。于是,规则意识就愈发难以植入到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规则意识的培育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规则意识的培育,瓶颈在学校教育,突破也在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必须深入到各个领域,形成教育合力,多层次实施,多方面推进。
1.学生管理由“人治”转向“法治”
维持社会秩序主要是靠规则,社会规则中以道德规则、管理规则和法律规则最为主要,而且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可见,管理本身就是一项规则性很强的活动,但管理有“人治”和“法治”之分,人治以管理者自身素质决定管理行为,而法治则依照契约和制度来实施管理。只有“法治式”管理,才是真正的规则管理。在相对封闭的学校教育中,长期以来,中小学生的管理往往是自上而下式的,带有严重的“长官意志”倾向,学生管理的“人治”方式比较突出。这种人治管理容易导致以“个人言论”代替规则,以“个人情感”凌驾规则的结果,负面影响极大。学生作为被管理者,无法体验到“法治”管理带来的实际意义和心灵触动,自然难以形成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反规则意识”就会滋生并膨胀起来。学生管理必须实现由“人治”转向“法治”,让学生在管理生活中感受到规则文化的存在。
2.让学生理解规则
规则是一种制度或章程,其实践要义在于“遵循”。如果一项规则不能获得遵循,则此规则无意义。换言之,规则的遵循程度表征着规则的存在价值。问题在于,一项规则如何才能更好地被遵循?“理解”是一条重要通道。正如古人所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所谓“知”就是理解。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其内涵已经包括培育学生对规则的理解意识和理解能力。学校教育应当提供条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规则理解水平。事实上,培育规则意识,不应该是一种静态的知识传播或教学,而是要让学生置身于规则的理解情境中,激发他们对规则的积极情感和正确态度。
3.引导学生参与制定规则
规则从诞生开始,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强制性。对于很多人来说,面对规则的合理行为选择就是“遵循”。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则有必要借助“参与制定规则”的活动来达到这一目的。如果说“理解规则”只是学生被动亲近规则的话,那么“制定规则”则是学生主动融人规则的一条重要路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制定规则的途径是很多的,比如班级规则的制定等。学校教育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设置“规则制定”活动。“参与制定规则”本质上只是一种教育的游戏活动,主体是学生。学生借助这样的活动载体,可以加深对规则的理解,进而辐射到其他规则的理解上。
4.利用规则惩罚违反规则的学生
惩罚是完整教育的需要,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的一种义务。”学校教育不应该刻意回避惩罚,关键是应当如何惩罚学生。惩罚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教师要勇于并善于运用规则来惩罚。这种教育行为,除了达到教育学生改错的目的,还可以借机让学生在违反规则的真实情境中,体验到规则的价值和意义,并积极反思自己的违规行为,从而在认识上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帮助其树立起必要的规则意识。
5.教师应以身作则遵守规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要更加注重以身作则,更加注重严格自律。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在规则意识的培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坚持做遵守规则的模范。这一认识的基本原理在于,学校教育活动不只是单纯的书本教学活动,教师自身的行为、习惯、兴趣、态度、人格、品行、道德等,也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学生在接受教师的“书本教学”之时,也受“教师”人格的影响。在规则面前,如果教师自己不遵守,则意味着规则是可以破坏的,至少是有差别对待的,教师违反规则的行为,则会演变为一种负面的教学资源,这不但有损于教师自身形象,也不利于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
6.积极开展规则专题教育活动
规则作为现代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生活素养,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但针对培养这一素养的课程和教材,则尚未看到。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现实中的规则课程其实是以一种更隐性和非典型的方式,暗藏在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比较可行的操作方案,就是积极开展规则专题教育活动。规则专题的选择角度有很多,从内容上来说,有生活规则、学习规则、工作规则等;从内涵上来看,有道德规则、管理规则、法律规则等;从认识上来说,有规则知识、规则理解、规则文化、规则信仰等。除了注重规则专题的选取外,还应注意加强专题主讲教师的专业培训以及规则资源的收集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