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5:55: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学衔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初中和高中之间的教学衔接问题一直是一大难题。中学英语教学是听说读写的综合,如果偏废任何一项能力,都将会影响整体能力形成。下面就初中与高中英语教学的不同特点来谈谈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及我们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⒈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调查表明,50%的学生认为,初、高中最大的区别是课堂上,高中要求记大量笔记,教学内容多;50%的学生认为,高中英语难度大,听课吃力。可见教学起点过高和课堂容量过多是造成学生不适应的主要因素。
⒉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学生发言积极,主动性较强,课堂气氛活跃,而高中课堂主动发言的学生不多,课堂气氛沉闷。经调查,90%的高中生,在英语课堂上,老师点到了才发言。初中教学,老师可通过实物、游戏和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而高中英语教学,教师很难用相同的手段达到初中教学的那种效果。因此,高中教师更应该研究学生心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习的主体性,找准课堂切入点,以学生活动为主,加强情景创设,多联系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和课堂。
⒊注重学法指导。大部分初中教师和学生仍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中考,使得教学陷入题海之中。结果,学生自主性较差,知识死板,自学能力较弱。进入高中后,相当一部分学生仍沿用初中的那套学习方式,导致学习效果差,陷入学习的误区。因此,学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在课前预习、学生听课和练习以及课后的复习巩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目标。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能只顾“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还应把“教会学生学”作为已任,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掌握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他们有独立与创造的愿望,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趋上升。但在外语学习方面,虽然有了几年初中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但由于缺乏外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很多学生只能跟在老师后面跑,外语学习的广阔天地还未真正对他们展开,他们的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比较简单的重复。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已必不可少。因此,教师必须积极研究科学的、适用的学好英语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教授、指导学习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应当成为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在以下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
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要使学法指导行之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勤记笔记、及时复习及反复练习。
⑵在英语学习中引导学生搞好几个“学会”。①学会使用工具书,这是培养高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基础;②学会合作,包括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③学会将知识条理化。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分析、对比和归纳将所学知识条理化,储存在记忆之中,实现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④学会活动,包括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有效、有目的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有意识地组织和参与课外英语活动等,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品位;⑤学会参与讨论、发表观点。这一点是学生发现自我,树立学习信心地的关键,也是英语教学中体现英语交际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时段。
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初中英语教学具有“单一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教师的教学往往是朝着学生掌握“中考”所需的语言点而设计课堂。尽管初中也加强了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但作为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和实践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而教学的局限性较强。高中英语教学则强调语言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交际性”。学习语言的目的很明确,除了高考,学习者是为了掌握这门交际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在充分体现语言交际性的同时,将语言知识讲深讲透,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比如enjoy一词,初中教材中重点讲了“喜欢”的意思,如:Ienjoyswimming.那么在高中课堂中,还应涉及以下关于enjoy一词的知识教学内容:enjoyable(令人快乐的);enjoyment(愉快);enjoylife(享受生活的乐趣);enjoythecoolair(乘凉);enjoyone''''smeal(津津有味地吃饭);Howdoyouenjoyyourtrip?(你觉得你的旅行如何?)enjoyagoodincome(收入丰厚);enjoyfreemedicalcare(享受公费医疗);enjoyverygoodhealth(身体很棒),等等。
现行的英语教材,无论是初中教材还是高中教材,均以“单元式”编排,在语法、词汇上采用“循环式”和“渐进”原则,注意初、高中紧密结合,每单元包括对话、阅读、操练和巩固等课型,一般说来,师生能较快适应。那么,在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上,笔者认为,高中教师还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迅速贯通初、高中教材,这是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基础。初、高中教材编排的一致性给我们高中英语教学,特别是高一年级的教学衔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关键是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了解初中教材中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词汇、句型和语法,这样才能在高中起始年级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贯通知识经络,矫正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②认真钻研《英语课程标准》,了解前沿课改信息。《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及新课改的逐步推进,给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目标的确定,将英语课程从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的角色作用,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学习和钻研《英语课程标准》将有利于我们牢牢把握教学的方向,正确掌握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
③学习一些语用、语义方面的知识。这是一个合格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基本素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越来越多地显示出语用、语义知识的重要。例如兼有两种形式的副词,即high/highly;wide/widely;deep/deeply;free/freely等,前者表示其本意,后者往往表示一种心理状态。比较:Themountainis1,000metershigh(高).Wethinkhighly(高度地)ofourheadmaster.又如高中教材中频繁出现的过程动词与结果动词等都贯穿了语用、语义方面的知识。
④加强和初中教师的联系,尽可能的多听初中英语教师的课,了解初中课堂教学实际。
⑤学习一些与高中教材有关的背景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博学者。实际上,高中教材涵盖了丰富的人类知识,包括了从语言、文化到历史、地理、生物、天文、习俗以及各方面的素材,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是为学生提供由操练(practise)到产出(produce)的语言内化过程。教师知识的积累和丰富只会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只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知识的渊博以及其人格魅力!
⑥学会教学反思,这是提升我们教学档次的重要一环。俗话说,教然后知不足。有时候,教师在教学时不知不觉,有些东西没有考虑到,出现知识的遗漏。课后经过反复思考,觉得又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因此,施教者在下一次的教学中就会特别地注意,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大大提高教者的教学水平。所以,我们不应把撰写教学反思看作是累赘、形式,而应把它当作我们成长、成熟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教学衔接 如何衔接 心理差异 自身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英语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让初一新生适应初中的教学方法,顺利完成学习过渡,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英语教师,解决好中小学的教学衔接问题,成为我们毋庸置疑的首要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小学英语教育和初中英语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小学生升入初一后,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产生不适应,从而引起对学习英语兴趣的下降,学习成绩滑落,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困惑。这就给我们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方面的衔接?我个人认为,要解决好这一难题,我们必须认真了解、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衔接问题存在的背景
中小学生因年龄性格等特征造成的心理差异: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强,形象思维好,胆大不怕出错,加上刚接触的英语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学习英语兴趣很高。但进入中学后,在心理上会有一系列变化,他们好奇心强,但处理问题片面轻率,对学习困难估计不足,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习难度增加,功课的增多,并且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慢慢消退,从而降低了英语学习的效率。
中小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语言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习过程,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因素,特别是英语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外界影响小,较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英语不再感到好奇新鲜了,相应的学习动机就不如小学生那么强烈。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好,重感情,对英语活动能积极主动参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消极情感也同时出现,害怕、羞涩、沮丧,又由于面临中考的压力,家长和老师的重托,心理负担和压力比小学生大得多,他们的担心太多,怕顾此失彼,这样的心理反而阻碍了他们参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衔接问题的难点分析
长期以来,小学与中学英语教学存在严重的相互脱节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基础英语教学的发展。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的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的脱节
小学英语教材比较简单,教师一般采用直观法进行教学活动,讲课速度慢,课堂容量少,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英语交流,能听懂简单的小故事,侧重识记和浅层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学生可通过感知语言来完成学习任务。而中学英语教材容量大,每册书12个单元,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远比小学的量大、难度大。老师上课的节奏快,要求高,除了听,说还要求读、写四种能力综合发展。
2.教学内容脱节
教学内容的脱节一方面体现为教学内容的重复。例如,大多数初一教材中出现的单词,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学过。另一方面体现在跨度上。小学英语教学比较重视句型操练及机械模仿;而中学英语教学的句型多而复杂,语法知识繁多,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和理解,所以会令许多初一新生在学习英语时感觉负担重、压力大。
3. 教学方法脱节
由于小学内容相对来讲要易学,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边玩边学.在这种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学习英语,正好适应了小学生的特点,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乐于模仿,敢于开口,有较强的主动参与和合作精神。步入了初中后,这种趣味性正逐步逐步地消失,从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趣味性朝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转化。
4. 学习方法脱节
小学英语教师基本采用直观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即可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之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除了感知语言材料外,还必须理解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吻合,英语的教与学就会互相脱离。
5. 学习技能脱节
小学生普遍缺乏分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依赖教师。他们的学习技能基本上只是机械模仿,是一种被动的技能培养。进入初中后,学习技能开始从机械模仿转换为有意义的操练和在真实情景中的交流,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
三、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小学和中学英语教学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小学英语是初中英语的基础,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因此,如何使小学英语向初中英语自然过渡是防止两极分化、提高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它也是我们当下必须解决的难题。
1、中小学教师都必须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态度,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阶段是打好英语基础的关键时期,小学英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也不能将完成小学阶段教学任务作为英语教学工作的终点,而应着眼于学生整个英语学习阶段和过程。而初中老师不要只把教学目标放在中考上,为中考而中考教学。应该了解和分析好衔接教材的内容,做到融会贯通,搞好衔接教材的过渡。在初一的预备篇,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字母、语音、语法的深入训练。同时,更应该注重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欣然接受知识,并为学生繁重的学习负担减负。
2 、中小学教师都应该教学上循序渐进,授之以渔。
【关键词】化学 适应 衔接
初中科学是兼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的综合性学科,所以学生对化学并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化学知识储备量很匮乏的初中生刚进入高中的化学课堂时,显得很无力。其大多表现为“老师讲的时候好像听得懂,但自己做作业的时候速度很慢,正确率不高”。出现了初、高中化学教学就会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分析
1.初高中教学内容之间存在重复、交错、衔接不到位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有些内容初中已经学过,但高中须进一步加深、完善。如氧化还原的概念,初中是建立在得氧失和氧基础上的,是狭义的概念,而高中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阐述氧化还原反应。第二,新课标删去的部分初中老教材内容,在高中教学却又要用到。如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物质的溶解过程、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电离的概念以及溶液导电性及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2.初高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问题。一些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因不能及时改变学习习惯和调整学习方法,完成当天作业都有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的时间,并往往造成了学习的“恶性循环”。所以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前自学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自觉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总结梳理评估来加深理解,通过思考和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初、高中学生心理差异问题。初中生要适应高中学习和要求,心理必然要面临一个衔接过渡的阶段。这需要老师耐心教导,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逐步建立自信,顺利完成过渡。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探究
1.专研初、高中教材,做好初高中“知识内容”上的衔接。我认为作为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一的化学教师,光研究高中教材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出初中和高中教学中出现的重复、交错、衔接不到位的知识,并做到查漏补缺。如初中的复分解反应条件为:要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而到了高中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条件改为:要有气体、沉淀和弱电解质生成。但反应Na2CO3 + HCl NaCl + NaHCO3无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生成,为什么能进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最终可以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来理解,那就是反应朝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2.全面了解学生基础,做到在“学习能力”上的衔接。(1)发展实验与探究的能力。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必须多留一点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实验。除了要用足、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外,还要关注课外、校外、家庭乃至社区等活动基地。总之,清晰、生动、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疑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带来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2)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进入高中感到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是高中课堂知识容量太大。有经验的老师一堂课就是一条问题链、知识链。问题链的真正价值在于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在设计核心问题链时,教师应该思考:“问题是什么、问题的层次、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问题的表征方式、问题的变式、问题解决后所获得的规律的迁移以及为了解决问题应该给学生提供怎样的素材与资料。”(3)发展自学能力。发展好自学能力是初中生的“第一课”。怎么发展呢?我的第一招是教学生读书,学生读书已经十多年,但真正会读书的学生并不很多,因此,在读书方面我下了些功夫对学生进行了培养。第一,在读书时大量的提出问题,边读书边思考。学会联想并提取书中的要点。按照“粗―精;浅―深;读―思;读―记;读―联;读―总。”一系列方式读书。第二,读书时要做到“①眼看,②脑想,③笔写,④卡片”,读书后把不会的记录在卡片上;把必会的知识点记录在卡片上,就可以在第二遍复习时有的放矢。
3.深入理解化学概念,做到在“化学思想”上的衔接。学生在获取大量有关的感性知识以后,教师必须教导学生将感性知识进行提炼并升华,最后形成化学思想。第一,“分类思想”,例如《化学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让学生深刻理解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多尝试预测未知化学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第二,“守恒思想”例如:质量守恒定律为建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进行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奠定了基础;电荷守恒定律为分析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情况和建立离子化学方程式的概念作了铺垫。树立守恒思想就是抓住了化学变化的根本,让学生做到了以不变应万变。第三,“辨证思想”例如:比如“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就越强”。
一、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小学和初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学的要求和层次有所区别。小学英语重在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戏等活动奠定语音和书写基础,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为进一步学习语音打下初步的基础。初中英语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由此可见,小学与初中英语应各有所重,又相互衔接。前一阶段是基础;后一阶段有基础也有发展,哪一阶段搞不好都会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学要求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使教学衔接更加重要。
二、小学与初中英语衔接的方式、方法
小学与初中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两者之间的衔接形式上要因地制宜,方法上以实用为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方法进行。
1.小学与初中教师要相互了解教材内容
教师备课时要备教材,在小学与初中衔接处老师应该延伸所备的范围,小学教师应该知道初中从什么开始学,初中教师应该知道小学学什么。
平时我们上课都采用一个基本套路:即课前检查,学习新课,布置作业。这样环环相扣,一个阶段下来每一课每一单元以至整个课程都形成一个链条。我们强调衔接就是让小学的老师把眼光放到初一的高度,引导学生摸索英语的内在联系,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让初一的老师把眼光放回到小学,看看他们学什么,学得怎么样,什么学得多,什么学得少、。组织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具体讲授时口下有数。小学已经讲透彻的,一带而过,属于深化型的或全新型的知识则要重点讲解,反复训练。
相互了解教材内容是小学与初中教学衔接中最简单的形式。从衔接来看,这种内容的衔接是最关键、最重要的。
2.小学与初中教师要相互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教师备课时要备学生,衔接点上的老师要见面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系统巩固,重点提高,才有利于初中教师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如果说相互了解教材内容是为了解决学习内容的话,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则是为了调整教法,加强学法指导。小学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到了系统复习阶段应加强同初中教师之间的联系,把思路放开阔一点。让学生在学习零碎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无穷。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对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多补课,强调从最基本知识抓起,让他们听得懂、能接受。对于个别成绩突出的学生尤其要加以指导,督促他们学好基本知识的同时,兼顾能力的培养,学好课内知识,适当延伸部分初中相关内容,让他们吃得饱。
初一教师更应该加强与小学教师的交流,对所接学生力争熟悉情况,摸好底子,了解学生的性格。了解他们在学习上所用的方法及努力程度,掌握他们的智力情况,这将有利于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贯彻落实,直接有利于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
3.初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调整
小学阶段的学生听觉敏锐,模仿能力强,心理障碍少。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对英语学习具有较强的语感,给升入初中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教法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创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兴趣。2)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3)进行联想、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简而言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学生进入初中,随着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教材的改变,教学方法也应作相应的调整。①仍以培养兴趣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初中阶段仍是英语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之一。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克服不利因素,要多采用直观教具,配合听说训练,做到动静结合。比如:可多采用如对话、看图说话、表演、竞赛等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表现自己。
②对基本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严格的训练,着重得提高听说能力。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以培养兴趣为主,授课时间短,不可能对学生的基本功提出全面的要求。从初一起,教师应对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全面练习,这四方面紧密相联,互为一体。以往的教学中,由于过分注重“读”的训练而忽视了其它三个方面,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训练,造成英语学习的“聋哑症”。但全面训练并不意味着每节课都要在这四个方面平均用力。根据第二语习得规律,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用来记录口语,属于第二性的。鉴于此,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听说入手,听说训练的比重应该大些。
③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造交际活动情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言语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尽快将机械性的练习过渡到学生能在真实语言环境中不受教师的控制,自由地用外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语言形式的练习,要使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注意语言在不同场合的运用,从而使语言技能发展成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一、充分认识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上存在的问题
1.教学节奏变化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初高中政治教学就一节课的知识容量而言,初中远比不上高中,而因教师的教学就有快慢和粗细之分,教学上有一个深广度的把握问题,这一快一慢、一粗一细两对矛盾就很容易将初高中教学阻隔,使初高中教学难以系统化,从而影响政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学生学习上难以适从,出现滑坡,产生两分化。
2.教学方法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是决定学生由一个学习环境转换到另一个学习环境适应以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教材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思考,高中政治教学则注重学生的思维、大胆质疑、求异、敢于争辩以及学生学法上的引领。
3.课改践行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随着初中课改的深入实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学观念上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高中新知识的接受。初中进入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师生平等对话和交流互动、重视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的学,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的具体实施上也有了明显改进。与初中课改相比,高中教学方式还相对滞后,教学方式改革发展不均衡,教师一言堂,教法陈旧单一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学生由初中很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走进高中相对死板沉闷的教学环境,便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
4.中高考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中高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考试,前者为了完成初中阶段九年义务教育,考试形式是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合一,即达标考试。因此,初中政治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量上和质上都大打折扣,而高考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在文科综合的考试形式下,随着命题由知识向能力立意的转向,对学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比前者高得多。因此,许多初中政治教师便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圈范围,画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以获取高分,许多学生平时没有好好学,根本不理解知识内容,到考前突击背老师画定的内容也能够达标过关,所以这些学生到了高中遇到考试及平时教学、复习的方法大不要样,便感到明显不适应,造成学习上的滑坡。
此外,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上的差异,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学科素养还有许多不适应高中政治学习之处,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高中政治教学起始阶段注重解决教学衔接问题。
二、解决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动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2.夯实基础,处理好高中知识深度与广度的关系。
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能力的形成便如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不可能形成综合能力。由于初、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初高中教材在内容上又是相对独立的,在知识的衔接上,存在空白,且高中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学生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初期,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忙于赶进度,特别是高一上册《经济常识》第一课,是经济常识的基本经济知识,全书的基础,学好这一课,对今后的学习影响重大。
3.关注高中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注重知识体系建立,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课程目标是引领课堂教学的航标灯,如果目标不清,则必然会使课堂教学迷失方向,因而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初高中教学衔接过程中,政治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有一个重要区别,那就是在教材内容的衔接上,没有严密的连续性,完全是各自独立的知识体系,当然,从思想教育的体系中来讲,它们之间还是有联系的。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内容衔接;教学策略衔接;学习方法衔接
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是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有利于教师寻求实施新课程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捕捉教育时机。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方法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做好初中、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以下对高中化学部分教学内容、初中化学再现知识、初高中化学知识对接点列表进行比较:
二、教学策略的衔接
1.做好入学教育准备工作,为初、高中衔接打好基础
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然后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化学学习的特点。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化学在整个中学化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明初、高中化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清初、高中化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
2.构建问题梯度,实行层次教学,切实做好初、高中衔接
(1)在教学中从高一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问题梯度,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的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2)重视新、旧知识的同化和更新。(3)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三、学习方法的衔接
1.建立正确的化学学习规范,形成习惯
(1)预习
课前熟悉所学知识,划出重点、难点及模糊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选择一本好的教辅材料帮助理解,并使零碎知识条理化,从而达到有备而听,以便抓住重点,解决疑难。
(2)听讲
课堂上要始终坚持“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如果走神,就会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没法理解老师下一步的讲解内容,也就无法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
课堂上多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理解说给老师听。学会记笔记。高中化学的课堂知识容量大、内容多,学生单纯靠记忆是很难记住课堂上的全部知识的,必须学会记笔记以便课后复习。当然有些细节尤其要注意,一是准备一本笔记本,而不是随便在纸上或书上做笔记;二是先听后记。
(3)复习
为提高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听讲后要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既包括理解记忆知识点,又包括对知识进行前后联系形成规律。课后及时复结,及时反馈,有问题及时找老师或与同学沟通解决,不留知识盲点,使知识为自己所有。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练习和反思,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学习规范,形成良好的习惯。
2.因材施记,形成知识储备
有人称“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所以要学好化学,首先要把知识点牢记在心,这样做题时才能活学活用。刚步入高一,学生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的化学用语,如果教师把各种趣味性语言交替使用、合理搭配,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巩固记忆,对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印象,都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1)化学用语──口诀记忆
化学本身有着独特的“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高中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可编成口诀以便于记忆。
例1.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零莫忘记。
例2.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亚硫酸根锰酸根。牢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2)概念理论──对比记忆、概括记忆
针对一些相近或对立的抽象概念,通过对比,找出异同,便于记忆。
例3.氧化还原反应:升失氧还氧;降得还氧还。
(3)实验步骤──顺序记忆
例4.钠和水的反应现象:浮、熔、游、响、缩、红。
3.培养联想、类比和归纳能力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根据初中化学的特点,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低。而高中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在学习新知识时,可根据已掌握的知识与新学习知识的异同点进行比较联想和迁移,并进行归纳,完善知识的“点、线、面、网”的结构。
(1)相似类比联想
类比是分析比较的对象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因此推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迁移到另一对象的思维方法。
例5.学习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根据同类相通的特点,迁移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2)相反对比联想
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对立统一的,引导联想可以把相反的概念联系起来。在引导分析其中一个概念的同时,让学生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并分析,自然会得出另一个概念,并深刻认识概念的本质区别。
例6.在苏教版高一必修1专题一“概念”的学习中,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氧化与还原、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均可进行相反对比联想。
一、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初高中政治新课标研读力度不够、课程目标把握不准而形成的衔接问题。总体把握初高中政治新课程的课程标准是搞好本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初高中学科课程标准有共性,也有区别:初中课程目标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与思考;高中课程目标则注重学生的思维、大胆质疑、求异、敢于争辩以及学生学法上的引领。初中思想品德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具备基本的法制观念等;高中思想政治则侧重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能力等。
2.由于初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容量、知识深度、教学节奏的变化而形成的衔接问题。总体而言,高中学科的知识容量和难度都比初中大,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而成为新高中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初中思想品德一节课的内容平均是1.5 页书左右,知识容量较小,难度小,因而教学节奏比较舒缓。而高中思想政治每节课知识容量翻倍,难度加大,知识加深,这要求在科学处理教学节奏的同时要深化知识,对教学节奏把握的要求明显提高。若把握不好易造成两难局面:讲快了,不深入,学生不懂;讲慢了讲透了,学生懂了,时间又不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3.由于初高中学生身心变化、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不同等因素而形成的衔接问题。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上的差异,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学科素养还有许多不适应高中学习之处。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大多数初中生学习的被动,习惯较差:学生欠主动预习、主动做笔记、主动思考问题发表见解、主动更正作业试题。造成这种局面,除了学生身心特点因素外,还与政治教师在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方面的引导不够和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方法密切相关。
4.由于本学科在中、高考上的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中考的第一目标是完成初中阶段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量上和质上要求都相对低些。而高中思想政治高考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学科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对学科教学的要求比前者高得多。
二、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对策
1.研读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掌握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重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率。高中新课程目标是引领课堂教学的航标,如果目标不清,则必然会使课堂教学迷失方向,因而课程与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归宿,也是衡量教学效率(有效性)的核心标准。初高中新课程标准虽然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等方面基本保持一致,但课程与教学目标相对独立,同样,与课程和教学目标对应的知识内容也相对独立。初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衔接过程中教材内容的衔接方面没有严密的连续性,基本上是独立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务必向学生讲清学习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如高一《经济生活》的第一堂课,建议不要马上讲授新课内容,而是先介绍全书的知识结构体系,总体学习目标、基本要求和学习的主要内容等,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明确所学的知识是什么,有何用,初步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且随着日后教学的推进基本上能逐步细化、完善甚至能重构知识结构体系。
2.处理好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知识深度、广度与教学节奏的关系。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能力的形成便如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不可能形成综合能力。由于初、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初高中教材在内容上又是相对独立的,在知识的衔接上存在空白,且高中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学生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高中教师务必处理好高中学科知识深度、广度与教学节奏的关系。以高一政治新课程教学为例,在教学初期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忙于赶进度。如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既是经济生活的入门和基础,又是全书的重点,学好这一单元对今后的学习影响重大,在教学中必须围绕“货币”、“价格”、“消费”三个核心概念讲清“商品与货币”、“外汇与汇率”、“价值与劳动生产率”、“价值与价格”、“价格与供求”等近十对重要关系,并以核心概念和诸多关系为基础构建单元知识结构体系。要讲好本单元,需切实做到“内联讲深讲清(深度)”、“外联讲活讲开(广度)”和“总体放缓(教学节奏)”。教学的起始只有扎实地抓好基础,才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而从第二单元开始,相对而言知识深度、广度小一些,加上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的扎实学习已“登堂”,教学节奏可以适当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