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乡村教师的重要性

乡村教师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7 15:55: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乡村教师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乡村教师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乡村语文;素质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78-01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关键所在。而在乡村小学中,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所接触的事物较少,教学资源匮乏,限制了学生思维主动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语文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的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在乡村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语文教学中质量,为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乡村小学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在我国乡村学校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不能更好的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的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而在乡村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只会按部就班的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限制了学生思维主动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语文教学成为了学生的负担。而与城市学校相比,乡村小学的教学资源匮乏,且大多是来自教科书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致使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片面,教学资源单一,不能有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普遍存在教学资金不足,教学实施还不够完善等现象,从而使学生无法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信息,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语文教学效果低下,使素质教育不能更好的实施。而在乡村小学的语文考试中,其考评方式单一,且更为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考核,而忽略了语文技能考核的重要性;并过分的重视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使学生了考高分而死记硬背,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致使考试结果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很好的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并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使语文考试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单一的考评方式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执行者,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了使乡村小学的素质教育能够更好的实施,其首要目的是要改变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明确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使素质教育能够更好的进行。同时还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综合水平等方面,制定出适用性较高的教学目标;并以全面面向学生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使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应改革语文考评的内容和方法,使语文考评的全面性和合理性,确保其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创造优越的条件。而在进行语文考评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进行综合考评,确保其能将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使语文考评能更好的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并改变以考试分数评定好坏的评价方法,合理的将学生的考试结果和日常学习中的知识积累相结合,确保考评结果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从而使考评制度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并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能力作为其教学的重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完善教学设施,丰富课外资源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信息闭塞,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设施简陋,是导致乡村语文教学效果低下,阻碍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有关部门应对乡村小学的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予以重视,并适当的加大对乡村小学教育资金的投入,有效的改善乡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购置先进的教学器材,拓宽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丰富乡村小学的教学资源,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生需求,有效的提高乡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领导还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多方筹集教育资金,购买必备的教学资料、教学设备及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并建立专门的校园图书室、班级图书角,丰富学生的课外资源,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自学能力。并对学生较少的相邻村小进行合并,建立寄宿制学校,使离学校较远的学生能有更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学习,并能充分的将各村小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丰富教学资源。而教育部门还应开展相对的教育活动对乡村小学进行帮助,如派有经验的城里教师到乡村小学支教、指导,办教学讲座等方式,促进城乡交流,有效的提高乡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并定时的对乡村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更新其教学管理,并鼓励其积极的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为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语文教学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执行者,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了使乡村小学的素质教育能够更好的实施,其首要目的是要改变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明确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使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参与意识,为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兴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3:56.

篇(2)

(一)乡村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影响化学教学质量

化学学科实验性很强,但是由于乡村化学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化学实验并没有在乡村化学教学中得到充分落实,乡村初中缺少专门的化学实验室,化学教师无法进行实验教学,致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不能有效理解与掌握,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能力不强,无法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开阔思维,缺乏实践应用能力,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乡村化学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方法不合理

由于乡村经济条件有限,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缺少到乡村任教的意愿,大部分形成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改变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的信心,学生对化学学习缺少主观能动性,不能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效率低下,同时乡村化学教师缺乏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课堂教学进行当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情形,这就需要教师具有灵活的应对能力,有效的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够对课堂有合理有效的掌控,一出现事先没有意料的情形就不知所措,直接影响了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影响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乡村化学课堂教学当中,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大部分,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是一味地将化学知识等灌输到学生脑袋当中,而不是侧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应用,注重结论,而不注重结论得出的过程,缺乏钻研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取根据教材讲教材的方法,而不是以教材为基础对所学知识展开联想,延伸,缺乏创新精神和批判意识,不能够有效的带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反而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距离感,造成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二、提高乡村初中化学课堂效率对策

(一)加强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化学教学质量

在乡村初中化学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化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或改造化学实验室。化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重视起化学实验对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将化学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提高化学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二)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化学课程效率

在乡村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水平,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适应学生的化学学习需要,提高教学方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信心,同时要不断充实化学教师师资力量,促进乡村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的提高,和乡村化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提高乡村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通过学习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化学注重的是理性思维,更多的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和方法,比进行题海战术更加有效,记忆更加深刻,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总结

篇(3)

关键词:乡村学生;数学问题;问题提出能力;因素;分析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级各类人才是当今教育的宗旨。问题提出能力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广西贺州市城、乡学校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城、乡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影响乡村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因素

教育评价制度是影响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主要因素,它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因为教师的教学都围绕这一指挥棒转。目前,我国的教学评估是终结性评估,评估的意识与手段停留在“纸笔测试”上,并且城乡学校都统一使用同样的试卷对学生进行评估,然后以考试分数给学生和教师排序,证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确定教师的业绩。这种评价机制不利于调动乡村教师的积极性。而且考题的解决主要是对书本知识的再现和模仿,培养的是应答能力,很少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求异能力,试题的形式主要是“条件完备,结论唯一”的纯数学题。因此,在调查中,许多学生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课,课后多看笔记,并按教师的要求做练习即可,提问是教师的事,学生只要会解题就可以了。大部分老师认为学生只要能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就算是掌握了知识。有些教师也意识到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考分是衡量教学好坏的唯一标准,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与考分不是正相关关系,所以不敢尝试,只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培养,而不关注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训练。

二、教师因素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他们的教学观、教学方式与方法、对学生提问的态度以及教师的知识结构等都会影响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

2.1教师的教学观

许多教师认为“数学就是事实性结论的汇集,数学教学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到需要的时候提出来的过程”。调查中,乡村教师普遍认为提问题是教师的事,学生只要能解答问题就可以了,只有16.7%的教师注重对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常常偏重于具体知识的传授,忽略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忽视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2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上追求将书本的每个问题、每个细节讲清楚,让学生弄懂、没有疑问。教师总是把现成的归纳好的解题技巧,详尽的解题示范,毫不保留地“塞”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进行强化巩固。这样使学生丧失了拓展思维能力的良机,没有形成质疑的习惯。调查发现,许多教师缺乏有意识地创设适宜问题提出的环境,主要是担心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紧扣教材要求,进而影响教学进度,即使课本上现成的数学问题环境也不能充分利用,省略学生提问的环节,教师直接从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

2.3教师对待学生提问的态度

教师对待学生提问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提问行为,当教师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对提问行为持支持、赞同的观点、对提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引导学生提问,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就会得到发展。反之,若教师回避、厌恶、憎恨学生提问,学生提出新奇想法的欲望便被磨灭而习惯于墨守成规。调查中,70.4%的学生回答说教师在课堂上不鼓励他们提问。

2.4教师的数学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数学知识;条件性知识,主要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学生成绩评定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文化知识,是陶冶人文精神,丰富人的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质的知识。教师必须将以上四方面的知识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才可以促进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必备的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现实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教师想让学生提出问题,却不知怎么去做,面对问题情境,如果教师自己都提不出问题,又怎能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呢?

三、学生因素

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的看法、数学认知结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提问的方法等都会影响他们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

3.1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的看法

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的看法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提问行为。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的看法是指他们对问题提出的观念、态度和动机。如果学生认为数学是今后生活中所必须的知识,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是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提出问题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也是学生的事情,它有助于解决问题,对于学好数学非常重要。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去提出问题;反之,学生除了问自己不会做的习题和上课时自己听不懂的问题以外,就不会去问别的问题。通过对贺州市一所城镇小学四、五年级141名学生和一所乡村小学四、五年级166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城、乡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对数学问题提出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学生明显好于乡村学生。城镇学校有84.9%的学生认为数学是今后自己生活中所必须的知识,79.9%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是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86.5%的学生认为提出数学问题对于学好数学非常重要,87.3%的学生认为提出问题有助于解决问题,75.4%的学生认为提出问题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也是自己的事情。相比,乡村学生的比例分别为70.2%、67.4%、76.5%、71.3%、56.4%。

3.2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是人们在头脑中将所获得的数学信息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是主体对外部的数学知识、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是对数学知识或信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感悟[3]。认知结构好的学生能将新的知识与已经具备的知识及其组织结构建立起联系,从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调查发现,大部分乡村学校学生没有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他们都是将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或信息进行简单的堆积,不习惯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没有进行系统化,头脑中的知识处于无序状态,新、旧知识之间难以形成有效联系。因此,当他们面对一个数学情境时,无法从头脑中调出相关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3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品质会影响数学问题的提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流畅性和独创性等品质,是他们提出高质量的数学问题的基础。思维的深刻性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难度。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能打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思维的批判性让学生敢于向自己挑战,敢于向“权威”提问,打破环境与自身对其引起的害怕心理,打破定论,打破沉默或默认的格局。思维的流畅性使学生勤于提问。思维的独创性使学生能够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能够从一般人不易觉察的地方看出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调查城镇学校296名学生,乡村学校307名学生。得知,城、乡学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学生优于乡村学生。城镇学校67.2%的学生解题后不进行反思;67%的学生不会想到要模仿教师的方法提出数学问题;50.1%的学生不会去考虑老师在课堂上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在解题遇到困难时,45%的学生不会及时调整思路,不会考虑是否有别的办法。相比,乡村学生的比例分别为79.4%、75%、65%、62.5%[5]。以上情况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不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不利于他们在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

3.4学生缺乏提问的方法

调查中发现,目前乡村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多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处于回答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各种问题的被动状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根本就没有想过可以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至多是在遇到不会做的问题或没有听懂时,才会向老师请教,很少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大多数教师在解答时,也很少反问学生为什么,只是把答案呈现给学生,教师只注意启发学生答问的能力,很少对学生提问能力进行培养,教学过程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做提问和质疑的准备,很多学生也不懂怎样提出问题,因而造成学生不知道在课堂学习中应如何提出问题,缺乏提问的方法。

四、环境因素

学生的家庭环境、居住环境、人文环境、班级环境和课堂环境等也是影响他们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4.1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儿童有好奇心,比较喜欢提出问题,假如家长重视孩子的提问,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能给予耐心的回答,不仅保护了他们的好奇心,而且会增强儿童的求知欲望,使孩子养成质疑的习惯,最终促进提出问题能力的不断发展。反之,若家长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觉得是一种负担和麻烦,孩子便会失去提问的兴趣。调查中发现,城、乡学生的家庭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家长的学历差异较大。城镇学生家长大部分都有高中或高中以上学历,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注重早期教育,并在学习上给予一定的辅导。而乡村学生家长只有少数高中毕业,大部分是小学或初中毕业,甚至还有少数文盲;同时,部分乡村学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长期同祖辈一起生活,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或搪塞、敷衍甚至训斥;有的长辈虽然关心孩子的学习,但由于文化低,不懂如何对待孩子的提问。只有少数家长能在孩子的学习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对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4.2居住环境

乡村学生的居住环境不利于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特别是居住在山区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空间狭小,且零星、分散,交通极为不便,生存环境差。狭小封闭的生活环境与单家独户的居住特点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影响着他们的日常思维。有研究认为日常思维方式在数学思维发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贺州市土瑶山区的教育就是明显的例子。加上教材内容与他们的社会生活脱节,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当地的生活相差太远,教材中呈现出的许多问题情境他们感到陌生,所以只能被动接受,无法提出数学问题。

4.3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指学校、家庭成员以及周围人的思想意识、舆论导向、心理素质、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等。通过调查可知,城、乡学生的人文环境存在显著差异,乡村学生的人文环境较差。对于学业不好的学生,老师和家长都认为没有升入好中学的希望,倒不如少费心机,完成义务教育或者让他们学习当地实用的技艺即可。还有些学生本来学习成绩较好,但是由于家长迷信,去问仙婆自己的小孩能否考上好的学校,若仙婆说没有希望,家长就对孩子的学习不关心,孩子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从而放弃学习。同时,周边玩伴的处世态度,也影响着乡村学生的学习态度。失去了学习的动机,就不会去思考学习方面的问题,因此面对数学情境无法提出问题。

4.4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主要因素。学生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优良的班风学风、有效的激励机制、浓郁的文化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生动活泼的精神风貌等都有利于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调查中发现,城镇学生认为同学之间会互相问问题的有63.2%,如果提出的问题不对,认为不会被同学嘲笑的有54.3%,而乡村学生的比例分别为36%和28.8%。说明乡村学生的班级环境不利于学生提问能力的发展。

4.5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是影响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主要学习环境。只有创新型的课堂环境才有利于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它要求教师采取民主型的教学方式,平等地对待学生,构建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学生主体”教育观念,提供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提问机会,对提问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挑战权威,在学生中营造整体的探究气氛,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提问,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调查中发现,乡村学校大部分教师还是广泛地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只有27.3%的教师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题,相比,城镇教师的比例达到52.7%,明显高于乡村学校。

五、教材因素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课程实施的主要依据,虽然我国现行的数学教材几经修改后比过去有所改观,但由于城乡学校都使用统一的教材,有些教材中的数学问题情境,城市学生熟悉,乡村学生却十分陌生,教师必须重新设置数学问题情境。而且,教材呈现出来的知识较简单,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拓展,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使用的灵活性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较高,许多教师不具备使用新教材的能力。尤其是乡村学校,师资缺乏,教学任务重,教师投入备课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调查中得知,许多教师并不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还是按照老方法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提高,应试能力又在下降。

篇(4)

陶行知曾经提出:“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的灵魂。”的改造乡村教育的根本思想。[1]乡村教师身上承担着乡村教育建设的使命,然而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语文教师仍然处于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境况。

一、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乡村语文教师的教学困境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颁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出:“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明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2]政府从政策上给予了乡村教师的扶持,然而在实际乡村学校中,学校的教学物质基础仍然不理想。

(一)资金投入不足,语文教师生存环境和教学环境不理想

乡村语文教师的生存环境影响着教师的生存状态,而教师的生存状态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乡村语文教师的居住环境对其教学的态度、身心的发展都有着影响。乡村语文教师大都生活在偏远的郊区,并且交通不便利,生活用品都难以按需供应,生活条件艰苦。乡村语文教师的收入水平也较低,许多教师因为工资低而不安心工作。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个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而教师做一个合格的引导者需要大量地阅读本学科优秀的书籍,接触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知识。但是由于较低的工资收入,教师只能用一本教学参考书来作为教学指导,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环境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场所,环境与教学相适应是现代教学理念的基本观点。[3]课堂教学环境中的硬件设备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录音机、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也包括语音室、电脑室、学校信息网等设施。而对于乡村贫困区,学校的桌椅板凳都不够学生使用,更不用说上述这些设备。而语文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有直接的情感体验会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乡村学校的教学资源也比较匮乏。语文的教学材料比较单一,语文教师只有一本参考用书;其次,乡村学生接触不到大量的课外读物,而且学校也没有图书馆,学生教材单一,严重阻碍了学生拓宽知识面,使得学生和老师视野狭窄,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

(二)乡村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较差且学习比较被动

乡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普遍比不上城里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语文水平差距过大,乡村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概括作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积累等方面都落后于城镇学生。因此,乡村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乡村学校中,一大部分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她们一般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因为农村工资少挣不到钱,选择到城市里打工谋生,而儿童还留在户籍所在地,只能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大部分都是已经到达入W年龄,在学校学习的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有其特殊性,表现在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自制能力,出现厌学、逃学等情况,有的学生想辍学和父母一起外出打工。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大部分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有强烈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这些学生很大一部分心理出现了问题,而且有厌学情绪,语文学习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状态。在乡村语文课堂上,基本的一个现象就是,教师一个人在课堂讲课,而学生主动回答的很少。他们不敢发言甚至不愿参与课堂的交流。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隔代教育问题也令人堪忧。一般儿童由爷爷奶奶作为监护人抚养长大,而祖辈只关心学生的温饱问题,物质上满足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不了解,更提不上帮学生辅导功课检查作业。

(三)乡村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较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的教学是关键。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语文教学能够教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语文教师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乡村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较低,现状令人堪忧。

首先,乡村语文教师普遍年龄偏大,且学历比较低,这就导致语文教师的基础知识薄弱。很大一部分语文教师只有中专毕业的学历,没有经历过系统的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因此面对教学内容时,显得力不从心。讲解教材时,按照教学参考书讲解,没有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解平淡无奇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需要有一个扎实的语文基础为自己的教学作支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新意和亮点才能吸引学生。

其次,乡村语文教师的语文视野比较狭窄。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教师的视野对语文教学有着深刻而直接的影响。[4]语文教师没有广阔的语文视野就无法真正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观念;语文教师的语文视野提高了,才能通过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而学生理解语文材料是多元的,需要语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而乡村语文教师长期受到传统语文教育的影响,很少有教师具备宽阔的语文视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乡村语文教师把教学的目光投入到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考入好的学校,应试教育阻碍了乡村教师的眼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总是让学生背诵考试的知识点,训练学生应对考试的技能。乡村人有一个传统的价值观念就是,送孩子读书,考上大学,离开农村去大城市发展。因此家长和老师都会根据孩子的成绩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能力,这给乡村语文教师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导致乡村语文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考试之外的东西。

二、乡村语文教师教学困境的改善途径

教育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5]因此,改善乡村语文教师的教学困境,是当地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政府提高资金投入,教师要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乡村语文教师对乡村改造和乡村稳定的重要性,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用政府的实际行动来提高乡村语文教师的待遇,而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降低乡村教师的待遇。处理好乡村教师的待遇问题是当前政府的首要工作。政府要加强对乡村学校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把资金投入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尽量做到透明化。政府要用行政手段加强监督,社会各界人士及媒体也要加以监督,让教育资金切实落实到乡村学校的建设上。同时政府要给予乡村语文教师一定程度上的关照,提高其津贴补助的标准,增强乡村语文教师的职业满意度。政府要努力保证乡村教语文教师享受同城镇教师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例如乡村语文教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基金等,提高乡村语文教师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该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下逐渐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乡村和城市相比,在自然资源上有着一定的优势。像农田果园,山川树木,鸟兽家禽等,都是可以直接接触的课程资源。乡村语文教师可以直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这些课程资源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热爱生活。乡村语文教师可以依据学校的性质、本地区的特点和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开发校本课程。

(二)转变教师角色,加强和孩子家长沟通

乡村语文教师面对的一大问题是留守儿童,然而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帮助,久而久之他们会变得极度的敏感脆弱。这种缺少教师爱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着重要的责任。因此,乡村语文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认可,要关心爱护学生,要给予孩子父母不能给予的那份关爱,营造一份温暖的生活学习环境。首先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除了承担教书育人的角色之外,应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帮助学生。经常和学生沟通,尤其是那些内向敏感的学生。经常给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疏导调控自己的情绪。乡村语文教师还要经常和留守儿童家长保持联系,定期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鼓励学生多和父母联系,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教师还要经常家访,和隔代监护人沟通,了解儿童在家里的情况。只有语文教师经常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具体地、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祖辈的教育观念、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情况等等,才能做到了解全面、因材施教。

(三)提升乡村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的策略

陶行知认为乡村教师要有科学的头脑,即乡村教师要有知识素养。提高乡村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使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需要提供乡村语文教师培训进修的机会。其次教师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语文专业素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能够乐于且善于W习。通过不断学习语文学科教学方面的知识,提高教学能力;不断阅读语文相关书籍,扩大其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教师还应该跨学科学习,积累丰富的生活常识和实践经验。乡村语文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更新其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真正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做一位“学者型”的语文教师。

提高乡村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两项核心内容。”[6]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目的。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纯粹应试教育。其次,还要改革当前的评价体系,建立一种科学评价体系。评价乡村语文教师,不能只看这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更重要的是考察其所在班级的学生是否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教学评价对于语文教师应该是承担一种监督检验的角色,应该以教育的宗旨和教育教学的原则对教师进行评估。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梳理师生平等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以一个权威者的姿态出现,而是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学习语文,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和个性的发展。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将知识的积累和能力训练相结合,将学生学习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所以教师要使语文教学生活化。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教师在教学中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知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民族文化本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乡村一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乡村语文教师的发展对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以及乡村建设有重大的影响。处理好乡村语文教师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乡村教育的发展,因而政府必须重视乡村语文教师的发展问题,给予教师政策上的支持。社会人士必须用一颗真诚之心对待他们,支持并理解他们对中国乡村教育的贡献。乡村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热爱并坚守着自己的职业。

参考文献:

[1][5]徐莹晖,徐志辉.陶行知论乡村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2]国务院办公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Z].2015.

篇(5)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把发展教育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针,并逐步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明确下来,作出了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工作部署。同志指出:“要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研究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当教师,努力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最令人向往的职业。”我国的教育正逐渐步入先于其他行业发展的轨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优先领域。

要真正确立教育发展在实践中的先行地位,各级政府必须考虑如何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有助于增加乡村教师收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吸引优秀人才到贫困边远地区从教,是教育发展必须考虑的优先方向,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众所周知,贫困地区学校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当地教师队伍建设是“短板”中的“短板”。当前,全国农村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有620万专任教师,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70%左右。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农村教育历史欠账较多,教师队伍待遇较低。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完善津补贴标准,并在2008年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但各地标准不一,实施情况各异,教师总体待遇水平仍然偏低。这不仅难以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地区任教,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也没有体现出教育发展的先行优势。总之,如果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解决不了,教育优先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意味着乡村教师工资将高于当地公务员工资,不仅实现了教育超越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而超前发展,而且实现了教育先于其他行业或部门而先行发展。这是教育优先发展的一个制度创新和实践体现,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切实全面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借鉴。

在现代社会,公平是现代性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民群众普遍的社会诉求,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性选择。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无论是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文化传统的延续、民主政治意识的传播以及整个社会系统的变迁转型,都与教育密不可分。可以说,教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所以,让每一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推进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教育的公益性质决定的,也是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存在非均衡的发展特征。这种非均衡不仅反映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而且也凸显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落后地区,辐射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其中在教育方面,人人应该享有的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在数量和质量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平等,利益矛盾尖锐化相对突出。尤其是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差距较大。城乡教育差距关键在于城乡教育质量,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关键在于城乡师资水平,造成城乡师资水平差距的原因关键取决于教师待遇问题。特别是以津贴、补助、奖金和福利等为代表的辅工资的差距,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不同区域以及城市、乡镇和农村三个层级中均体现得比较明显。这严重影响着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背道而驰。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必须面对并应尽快解决的问题,也是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提出和实施的现实基础。

在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要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长期从教,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就需要我们坚持弱势补偿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公平分配教育资源,让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十报告,都明确提出要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从政策制度层面提出了要求。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则是从实践层面让这一原则落到了实处。这对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吸引教师到农村任教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的状况。例如,在先行先试此项政策的湖南省泸溪县,出现了每年有近200名城镇学校教师申请自愿到农村学校任教的良好局面。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塞内加尔召开的世界教育论坛通过的《达喀尔纲领》,特别提到了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质量是教育的核心,课堂上和其他学习场所中的教学情况对于儿童、青年和成年人未来的生活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师唯教本,师固教兴。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已告别了过去那种注重书本知识讲授的单一教学方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而是承担着学习者、研究者、组织者、引导者等更多角色,不仅要传授课程规定的科学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在提高教育质量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政府有必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尤其对农村地区更要如此。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1亿多学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70%左右。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少年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如果没有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我国整个教育质量的提升就无从谈起。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虽然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采取了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师范生免费教育等多种措施,但是“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各地区学校教师在年龄、学历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城乡教师队伍之间还有着明显的分层趋势,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堪忧,城乡之间的孩子远没有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将大大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稳定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且有志于农村教育事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了重要保障。与此同时,通过实施生活补助政策,减轻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压力,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可以让他们心无旁骛,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技巧,拓宽教学视野,提升教学能力,潜心教书育人。

篇(6)

2013年4月26日晚,我从中央三台看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后,深受感动。我身为一位乡村教师,同时也是来自农民的家庭,深知农村教育的艰苦,知道农村孩子对教育的渴望,知道教育对农民的重要性。所以我尽力做好分内的工作,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帮助这些孩子。可今晚看到这十位“最美乡村教师”的工作后,才觉得自己所处的条件真的比他们好得太多了,自己所付出的跟他们相比,真是少之又少。他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毫无怨言,任劳任怨,尽职尽责,教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受到学生的爱戴,社会的称赞。

在这十位老师中,每一个人的事迹都让我感动得落泪。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有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汉东回族乡下麻尔村小学教师马复兴,出生刚4个月时,被火烧伤,失去双手。但他坚韧顽强,练成了双臂夹着粉笔写字画画的好功夫。他没有双手,却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30个春秋,字写得工整,画画得漂亮;他没有双手,却用小小的黑板让农村的孩子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他没有双手,却能跟同学们一起打球,一起玩游戏;他没有双手,却能够为学生擦拭泪水;他没有双手,却能让学生看到他的坚强,学会如何克服困难……这样的马老师你们能不为他震撼吗?你能埋怨自己工作的辛苦吗?

他是塔吉克族孩子触摸牧区外世界的希望。他就是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老师。他说,在大大的牧区里,只要听到有新生儿出生的消息,他就会上门登记。然后算日子,等到入学年龄时,就去把孩子接来上学。接孩子时,看到父母第一次与孩子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场景,就像电一样触摸着他。但他还是坚强地忍着泪对孩子的父母说:“请你们相信我,我会照顾好你们的孩子。放假了,我会安全地把他送回来和你们团聚。”说完,抱起孩子转身就走。阿老师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不仅教会了这些孩子学会汉语,学会知识,还照顾好他们的起居。放假时,为了把孩子安全地送回家,他和他的同事们翻山越岭,过雪山,有时还碰到泥石流阻拦他们回家的路。但他们都坚持不懈,克服了重重困难,安全地把孩子送回家。当孩子见到父母时的兴奋和对阿老师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无不让我们感动。他们护送孩子回家的情景,这令我非常震惊,这是怎样的一条道路啊,是老师用生命铺出的路,是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学习汉语,学习知识,走出大山的那份坚守。

还有湖南帅小子吴金诚,他为了四个辍学的孩子,为了给孩子买学习用具,每天四五点钟就起来磨豆腐,做豆腐拿去卖,就为了每天能赚这12元钱。他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他完全有机会不留在这山沟沟里,但他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坚持回到大山来,继承父亲的衣钵,让这些大山的孩子能学好知识,走出大山。

篇(7)

古诗的语言具有含蓄性、跳跃性、精炼性的特点,教师在解读该类文本时,对于诗文的用韵、用律和用词,诗中的意象、意境和空白,都应有一定的关注。就古诗教学而言,教材在编排时对其言语形式的目标指向并不明晰。这就需要教师在解读古诗文时,对其“语用”目标有一定的关注,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下面我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乡村四月》,谈谈自己对该诗的教学解构和语用点的选择。

一、关注选词,体悟用词之精妙

叶圣陶说:“字字为语乎,语语悟其神。”吕叔湘说:“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就是语言。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关注语言,时刻保持敏锐的语言意识。要字斟句酌,悟字品义。

古诗人在遣词造句时,十分讲究用词的精确,讲究推敲字词,诗人翁卷亦如是。《乡村四月》描写了四月的江南,绿色遍布各处:竹林里、小溪边、房前屋后……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而在绿色的原野上,是纵横交错的河渠,一道道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这江南美景的渲染,靠的是诗人翁卷的精炼用词。

首联“绿遍山原白满川”,该句中一绿一白,尽显山原与平地的色调。诗人用“遍”来形容绿的多、绿的饱满、绿的丰富,尽显颜色的张力。诗人对于“遍”字的运用,想必是经过一番琢磨推敲的。如此用词,便是该诗彰显言语表达精妙的地方。作为教师,要用炯炯慧眼去捕捉文本中这样特别的地方,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适时提醒、巧妙点拨,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知渐渐地敏锐起来。

基于这样的解读,我在初读时作了这样的设计:

首先,让学生交流各自吟诗时,脑海中都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到处都是绿色,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然后让学生想象:这样的绿在哪里可以见到?在学生丰富的想象后,我又通过PPT展示,让学生看到山坡上、田野里、房前屋后满是绿色的世界,进而指导孩子齐读“房前屋后满是绿,这就叫——”“山坡原野遍布绿,这也叫——”。

这些环节之后,我又指导孩子朗读该句体会“绿遍”。“你只读绿了一个角落”“山陵仿佛被你读绿了”“原野也被你读绿了”“让绿布满整个乡村吧,一起读”,通过这样的评价语,让学生在读通、读懂、读美古诗文的同时,也体悟到诗人在行文时“遍”字运用之精妙。

二、关注经典意象,感知言外之意

在进入文本时,教师应始终保持一种敏感和警觉,在文本解读时,要关注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探寻品析这些经典意象所表达的文化深意,引导学生借鉴内化运用。

“子规声里雨如烟”,诗的颔联写雨。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是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文描绘的初夏景色,笔触是细腻的,意境是朦胧的,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这么多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用“子规”这一意象?这是我在解读文本时的一处疑惑。在查找资料后,我了解到“子规声”在诗歌里具有引发人哀怨的特殊内蕴,或陈述游子思乡之情,或来表达故人离别之,或诉说冤屈之愤。李白《蜀道难》云“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云“杜鹃啼血猿哀鸣”都是以杜鹃啼叫声表现人的悲伤情感。而这里的“子规声”,在烘托出四月景色的特点的同时,我也解读出了翁卷在细雨中透露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试想:如若仅仅为了表现初夏江南的朦胧美,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上“燕子声里”亦或是“牧笛声里”?在了解了诗人放弃幕僚生活,沦落江湖,以布衣终的生平,在品读了诗人的写实之作《东阳路旁蚕妇》中刻画的蚕妇辛苦生活的形象后,我更加确定,翁卷在选择“子规”这一意象吟咏田园生活之时,更饱含着自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透露着对“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一残酷现实的淡淡忧伤。

诗歌蕴含的文化深意还有很多。诸如:《夜书所见》中“萧萧梧叶送寒声”,其中的“萧萧”便是古人通常用来描写秋冬景色的,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伤。《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桃花流水”,在中国古诗词文化中多用来形容春日美景。

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意象选择的重要性,我别具匠心地在教学该诗时,选择了这样的环节。“春夏之交的田间地头,你还听到了哪些声音?”然后出示了下列诗句: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斜光照墟(xū)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唐·王维

抓住时机,我问孩子们:“乡村四月还有哪些动听的声音?请你来填一填: 声里雨如烟。”孩子们有的说“青蛙声里雨如烟”,有的说“知了声里雨如烟”,还有的用上了“牧笛声里雨如烟”。最后问孩子们:“这么多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子规呢?”通过拓展阅读,从另一个角度去告诉孩子们农民在雨天里不得不忙碌、不得不劳作的无奈。

三、想象补白,使情感更深入

歌德说过一句话:“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秘密”,如果教师不关注文本的“秘妙”,也就缺失了看见文章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的能力。而恰是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表达秘妙,是最需要提醒学生关注的节点。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注重形式,关注文章整体布局和描绘手法,关注作者的言语表达形式。因为有意味的言语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内容,一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尾联“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中一个“才了”、一个“又”,时间节奏很紧凑,再现了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诗文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了衬托出乡村生活的繁忙,化繁为简,故意而为之。而这一点正是解读中容易被忽视的文本“秘妙”。

这后两句诗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但是乍一看诗句,对于孩子们而言似乎隔着很远的距离。如何让孩子们了解农事的繁忙呢?我的设计在于让孩子们来亲历农事:想一想,在这个季节里,男女老少还会忙些什么呢?展开想象的翅膀吧!请你来写一写。

【课件】四月的乡村,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山坡上,男人们在 ;小河边,妇女们 ;

竹林里,孩子们 ; 。

如果想象能让孩子们体悟到农事的繁忙,那么我的采访就更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了。

采访一:辛勤的孩子,你不累吗?休息一会儿不行吗?

采访二:又是采茶又是种豆,你不累吗?喝口茶,歇会不行吗?

最后,我用引语告诉孩子们辛勤劳作的重要性:辛勤劳作,以后的日子才能舒坦,所以乡村四月——辛勤劳作,才能换来秋收呀!所以——辛勤劳作,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