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6:07: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筹资风险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财务管理概念; 资本成本; 财务风险; 资本运营
中图分类号: F2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0892 (2007) 05- 0102- 06
收稿日期: 2007- 01- 16
作者简介: 徐春立,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教授, 管理学( 会计学)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 都是以严谨的概念体系作为支撑的。在学科的理论体系中, 严谨科学的概念界定是不可或缺的。准确的界定概念, 明确事物的性质,区别不同事物的属性及其功能, 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前提, 也是科学研究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反, 对事物的属性、特征及功能不能够准确定义, 必然混淆科学研究对象的构成内容, 损害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 要么是出于对基本理财概念认识上的欠缺, 要么是出于急于“创新”的功利主义色彩, 抑或出于恶性炒作, 导致对部分财务管理基本概念的曲解和误导, 形成了认识上的偏差甚至伪概念的出现, 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尴尬。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扭转, 势必对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拟针对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出现的流传甚广的错误概念或伪概念进行辨析或批判, 以期为建立规范的、学术研究中公认的财务管理概念体系, 促进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而抛砖引玉。
一、资本成本概念辨析
资本成本是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也是我国理财界在认识上普遍误解的概念之一。在我国大部分财务管理的著述中, 均将资本成本定义为“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 包括企业向投资者支付的资金使用费用( 股利、利息等) 和筹资费用( 为筹集资金而支付的交易费用) ”。这种概念的错误定义流行甚广, 甚至出现在国家级的考试教材之中, 对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上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误导。
上述错误概念的出现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引发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变革有关。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的集体企业是企业组织的绝对形式,国家对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 在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制度, 即企业所创造的收益全部上缴国家,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由国家统一供给。在这种背景下, 整个社会经济资源实际上是由国家垄断并实行计划经营, 通过计划在企业之间进行配置。相对于市场经济体制而言, 这种经济资源的分配机制所形成的重大弊端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 造成了社会经济资源非市场化的配置, 不存在经济资源的市场交易,不能够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优化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 另一方面, 由于企业生产完全是国家计划安排, 产品是国家计划调拨, 实际上不存在企业自担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加之计划经济体制否定利润, 因此, 实际上不存在真正的市场经济意义上的投资者, 不存在资金的交易, 也不会形成投资者根据市场无风险利率和承担的风险要求基本报酬的资金公平交易价格。因此, 在计划经济时代实际上是不存在资本成本的概念的。改革开放后, 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逐步的改革。最初的改革除利润留成、建立企业基金等分配制度的变革外, 在企业资金的供应上先后推行了企业上交国家资金占用费、国家对企业的流动资金拨款改为银行贷款供应等制度, 使得企业由无偿使用资金转向需要承担一部分资金的使用费用, 其目的在于促使企业讲求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使用费和全部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的出现, 造成了理财界认识上的直观感觉是企业为使用资金付出的代价即成本, 延续到市场经济机制下, 这种直观的感觉就抽象为“资本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 错误的概念被直观的现象所印证, 流传甚广也就不足为奇了。实际上, 资本成本概念的出现源于资本市场的形成和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是市场经济特有的一个概念。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制下, 不存在资金的交易, 也就不存在资本成本问题。只有在商品经济时代, 当出现了资金的剩余者和资金的不足者后,资金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需要凭借一个公平的交易价格进行资金的交易活动。公平交易价格与资金所有者的投资机会和投资者投资时承担的风险相关, 对于投资者而言, 投资者可以按照资金等风险的投资机会预期的报酬率作为投资的基本报酬率, 也可以按照投资时承担的风险要求与之相对等的报酬。在不存在资本市场的情况下, 投资者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与投资者个人的风险偏好、投资机会的差异性等因素相关。在资本市场出现后, 市场利率就是投资者与筹资者进行资金交易的一个基本的交易价格的参照标准。20 世纪初,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 Irving Fisher) 根据存在和不存在资本市场两种情况, 从理论上揭示了资本市场的效应: 资本市场通过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方式、使拥有剩余财富的经济人( 储蓄人) 和拥有投资机会但超出自身财力的人( 借款方) 实现其目标,市场的主要效用在于节约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 从而使储蓄人通过将资金借给资本市场能够得到更高的收益, 借款人比自行寻找储蓄人由于搜寻费用的节约,从而从市场上得到低息的借款。由于市场效率, 促使储蓄投资额的增长, 同样也会提高借款人的经济效率。[1]费雪分离定理表明, 资本市场产生了一个单一的利率,借贷双方在进行筹资和投资决策时, 均以此为依据,致使投资与筹资的决策相分离。对于投资人而言, 只要投资的收益率高于或等于市场利率时, 就可以从资本市场借入资金, 而无需考虑个别投资者的具体偏好。对于储蓄人而言, 无需考虑借款人的具体偏好, 只要投资的收益能够达到或高于市场利率, 就可以将资金予以贷出。因此, 对于债券而言, 实际上资金交易双方是依据于市场利率进行交易的, 市场利率就是企业筹集债务资本的一个基本的资本买入价格。也就是说,企业只有按照市场利率对投资人支付报酬, 才能够获取资本的使用权。因此, 债券的资本成本是资本市场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和风险决定的债权人投资的必要报酬率。
由于债务市场的高度有效性, 即债券的价格反映了债券所包容的全部信息, 又由于债券的利息和本金的偿还是事先约定形成的固定的未来现金流量, 因此
大部分债务的资本成本是与市场利率相关的, 容易确定。而股票的未来现金流量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确定作为风险函数的股权资本的成本就比较困难。股权资本的交易不是像债券那样有确定的未来交易价格,对股东支付的报酬是企业运营后的后续行为, 因此,实际上股权资本的交易是投资者卖出资本在先, 企业买入资本在后。即企业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股利与资本报酬来作为股权资本的买价。在这个过程中, 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时根据风险程度要求的报酬率, 即企业使用股东的资本必须要付出的成本是客观的, 而企业是否满足股东索取报酬的基本要求, 支付的股利和资本报酬能否达到股权资本成本的水平则是企业是否公平进行了股票交易的衡量标志。如果企业没有按照股权资本的交易价格支付买价, 即未能够使股东达到相当于股权资本成本的基本报酬水平, 企业就会丧失持续融资的能力, 从而引发股东“用脚投票”的行为。关于股权资本成本的现代财务研究结果表明, 股票的资本成本应是股票的投资者进行投资时承担的风险的一个函数, 亦即投资者按照投资承担的风险程度要求的基本报酬率。“公司的股权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 相当于公司的投资者预期从同等风险水平的其他投资中获得的总收益”。[2]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表明, 股权资本成本等于无风险报酬率与投资者承担的市场风险要求的风险报酬率之和。费雪分离定理表明,股东根据承担的风险要求的风险报酬率与股东个人的偏好无关, 风险的定价实际上是市场决定的。
综上所述, 资本成本是企业投资者投资时按照等风险的投资机会获取的投资报酬率或承担的风险程度所要求的基本报酬率。那么, 投资者为什么不按照投资未来有可能产生的报酬率( 企业投资项目预期报酬率) 来作为基本的报酬水平呢? 或者说为什么投资者个人对资本使用产生报酬的预期与企业使用资本报酬的预期不相一致呢? 原因在于市场效率即资产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程度的约束。债券市场的效率水平相对较高, 交易双方依据市场利率作为交易价格, 因此大部分债券的交易难以产生正的净现值。而股票市场的效率较低或者企业实物资产市场的效率较低, 难以反映企业投资所包容的全部信息, 投资未来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因此, 投资者只能够按照承担的风险程度要求报酬水平, 而不能够按照投资预计的实际报酬水平要求报酬。
将资本成本视为企业使用与筹集资本所付出的代价, 其定义本质的错误在于: 第一, 歪曲了资本成本的属性, 资本成本不是企业使用投资者资本对投资者实际支付的报酬或发生的资本筹集的交易费用, 资本成本是投资者根据投资的风险程度或根据等风险的投资机会获取报酬的水平对投资要求的基本报酬率, 其性质是属于机会成本; 第二, 未反映决定企业资本成本的风险因素, 资本成本应是投资者承担风险的函数,是由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所决定的; 第三, 定义的角度错误, 资本成本是投资者投资行为所导致的投资者出让资本必须要达到的一个资本的基本售价,由于企业使用的股权资本所产生的剩余收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企业是否达到企业出资者索取报酬的基本要求, 即买价是否公平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资本交易的公平性, 只能够根据企业对投资者实际支付的报酬与资本成本的比较来确定。因此, 即使站在筹资企业的角度定义, 也不能够将资本成本定义为企业实际对投资者支付的报酬。实际上, 站在筹资企业的角度, 资本成本应该表述为, 筹资企业为持续保持资本的融资能力所必需对投资者支付的基本报酬率。可能有的学者会问, 既然资本成本需要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定义, 那为什么在财务管理的教材上在计算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时所使用的股利折现模型, 是按照筹资企业预计未来对股东支付的现金流量来计算呢? 这是因为绝大部分的财务管理教材没有讲清模型产生的背景,股利现金折现模型应用的条件是市场的高度有效, 不存在信息的不对称现象, 所以可以按照企业预计未来对股东支付的报酬和资本的净买价( 买价扣除融资费用) 计算资本成本。
错误的资本成本概念对我国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在现实中, 很多企业将对投资者实际支付的报酬看作是企业的资本成本,由于在法律上, 没有关于使用股东资本强制分红的规定, 对股东可以支付, 也可以不支付股利, 很多经理人员错误地认为股权资本成本比债务资本成本低, 对经理人员的约束性较之债务要低, 这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股权融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是国有股权资本非流通性与公众资本流通性的分置, 绝大部分国有控股的股份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员由政府委派, 经理人员贪图舒适, 造成了我国股份上市公司给予股东的报酬偏低, 未能够达到股权资本成本的水平, 导致了前一时期我国股市的灾难。甚至个别学者在解释上市公司股权资本融资偏好的原因时, 也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低。这种将公司实际给予股东的报酬作为资本成本的谬论, 对我国企业经理人员的理财理念产生了严重的误导, 理念上的错误必然带来实践上的偏差。
资本成本是企业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基本参照标准。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是建立适合企业承受能力、支持企业发展的资本结构, 使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能够达到最低, 企业价值能够达到最大。努力降低企业的风险, 从而有效地降低资本成本, 是筹资决策的主要目的; 在投资上, 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战略发展所必须要达到的一个基本的收益水平, 是企业使用投资者的资本而承担的基本责任, 因此, 只有企业生产经营实现的报酬率达到或超过资本成本, 企业才能够满足投资者索取报酬的基本需要, 才能够保持持续的融资能力。必须指出, 依据MM定理, [3]企业的投资行为与融资行为是相互分离的, 在进行投资决策时, 必须遵循这一定理。也就是说, 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 不能够以项目具体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作为评价的标准, 而应该将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混合决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项目的评价尺度。
资本成本是财务估价的基本依据。财务估价是确定企业资产, 包括投资项目、无形资产、企业、并购等公允价值。进行企业资产估价的主要方法是现金折现模型。资本成本是资产价值确定的折现率。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 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计量并依据风险水平确定投资者的风险必要报酬率, 是正确进行资产估价的前提, 也是财务理论研究的前沿性课题。由于资本成本的属性表现为机会成本, 在进行企业资产评估时, 不能依据企业实际对投资者支付的报酬来确定折现率, 而必须依据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投资的风险程度等机会成本的标准来确定折现率。
资本成本是考核经营者业绩的基本标准。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债权人与股东必要报酬率按照企业资本结构计算的加权平均值, 是企业进行经营应
该创造的一个基本报酬率, 评价企业是损毁价值还是创造价值, 其标准是企业实际的总投资报酬率是否大于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MM资本结构的定理表明,一项投资可行的标准是该项投资必须创造正的净现值,即投资的预期收益率( 内涵报酬率) 必须大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净现值实际上是企业预期收益与资本成本差额的价值, 正的净现值是企业价值的增量。衡量一项长期决策的有效性的标准是观察这项决策是否创造了正的净现值。净现值在每一个经营年度表现为经济利润。经济利润( EVA) 是企业创造的息前税后净利扣除资本成本后的余额。企业获取经济利润, 意味着企业为股东创造了剩余财富, 是企业价值增加的源泉。当EVA 出现后, 很快就成为大型企业考核经理人员绩效的标准。
二、财务风险概念辨析
在理财学的基本原理中, 企业全部风险被划分为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举债融资造成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的不确定性或企业破产的可能性, 表现为企业筹资风险。经营风险亦称为投资风险或商业风险, 是指由于企业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造成的企业基本经营收益(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但是这种规范的、严格的、西方学术研究中沿用至今的学术概念, 却在我国的财务理论研究中被部分所谓的研究成果篡改为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包括投资风险、筹资风险、股利分配风险、资金运营风险、外汇风险等, 财务风险的概念在外延和内涵上被无限度的夸大, 几乎涵盖了企业所有的风险。自从这种所谓广义概念出笼后, 在杂志上见到的财务理论研究文章中有之, 硕士与博士论文有之, 教材有之, 专著有之。似乎“广义财务风险”的概念大有占据学术研究主流之势, 造成了理论上极大的混乱。实际上, 所谓的“广义财务风险”的概念只不过是反学术规范的伪概念。
进行学术研究的前提之一是, 必须遵循规范的学术概念。这不是教条, 而是在尊重前人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 使学术研究成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科学规范的概念的标志是这种概念的思维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破坏了规范的学术概念, 必然造成事物之间区分的困难, 无法界定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也就不能够引领学术的研究方向。所谓的广义财务风险的概念的错误在于, 不恰当地扩大了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 该种概念出笼的逻辑是, 企业财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财务风险就应该包括资金运动的全部风险, 财务风险等同于财务管理的风险。这是一种望文生义的定义逻辑, 按照这种逻辑如果解释汉语中的“坐井观天”一语, 就很可能被解释为蛤蟆坐在井里看着天。实际上, 英文中的财务含有筹资的含义, 财务风险特指的是筹资风险。在几乎所有的西方学术著作中, 几乎均将财务风险视为筹资风险, 它是具有负债筹资的企业所特有的风险, 而经营风险是所有公司共性的风险。在规范的理财学术研究中, 企业资本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就是在防范负债带来的财务风险和利用负债的杠杆等正向作用的权衡中进行的, 如果我们使用所谓的广义财务风险的概念, 将投资风险等均包括在内, 就会造成研究上的混乱, 因为在财务上投资和筹资是分离的, 资本结构属于筹资领域, 而投资风险属于投资领域, 将属于投资领域的风险引入资本结构的研究, 事物性质的混淆必然带来思维逻辑的混乱,就会破坏资本结构中关于负债效用的研究。
科学概念的标志是概念的外延上能够涵盖同类事物的特征。按照所谓的广义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包括了投资风险, 而在这类研究的文献中, 往往又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视为并列的两个概念, 承认企业的风险是由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所构成。这就造成了概念定义外延上的混乱: 按照广义定义的逻辑, 既然财务风险包含投资风险与资金运营风险, 而投资风险和资金运营风险规范的定义就是企业经营风险, 怎么又出来一个与财务风险并列的经营风险呢? 其概念外延定义的逻辑是多么混乱!
创新是保证学术发展的必要前提。财务理论研究上的创新, 应该是在前人的劳动成果已经被继承的基础上, 发展财务理论。创新绝对不是标新立异, 对概念的篡改不是创新, 是伪学术的范畴, 后果是导致规范的理论体系被曲解, 导致规范的学术概念被破坏,也就必然造成研究思维上的混乱, 造成正确的理论不能够被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下去。学术上应该有不同的声音, 应该有不同的理论流派, 但是在规范概念的定义上应该保持尊重和接受的态度, 不允许胡乱定义。广义财务风险概念不是中国学者特有的创新, 而是学术浮躁、急于求成的恶果。它破坏了财务风险的规范概念, 站在整个财务理论体系的角度上看, 造成了财务理论体系的曲解, 是应该被学术研究摒弃的一个伪概念。
在财务理论中, 企业的风险被划分为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两类。经营风险是一种企业不使用债务资本的情况下, 资产运行产生的基本报酬( EBIT) 的不确定性, 蕴涵在企业未来总资产报酬率(rate 0f return onaseta,ROA)的变动中。财务风险是属于普通股东所承担的一种企业举债融资形成的特有风险, 蕴涵在未来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的变动中。在未使用债务的情况下, 总资产的报酬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是相等的,但在企业使用债务的情况下, 由于债务的财务杠杆作用, 会造成资产报酬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差异。如果资产报酬率大于债务的利率, 净资产收益率会高于总资产报酬率, 如果资产报酬率小于债务的利率, 情况正好相反。比如, 某企业当年创造的EBIT 为20 万元,资产总额为100 万元, 所得税率为40%。如果企业未使用债务, 则资产报酬率为12%, 净资产收益率也为12%。假设企业使用50%的债务, 债务利率为10%,则总资产报酬率为12%, 净资产收益率为18%。当然,如果企业资产报酬率小于债务利率, 情况正好相反。这种举债融资造成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的不确定性, 即为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大小可使用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财务杠杆等指标来衡量。
三、资本运营概念批判
20 世纪90 年代, 是我国企业由计划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里程碑。资本市场的出现, 使得很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改建为股份上市公司,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作用, 筹集企业经营需要的资本, 进行企业的战略投资。“资本运营”或“资本经营”的概念应运而生, 曾经一度被大加炒作。仿佛是轰炸效应,使效率低下的我国部分企业看到了资本增值的希望,仿佛只有资本运营才是企业资本迅速增值的法宝。在这种伪学术概念的引导下, 不少上市公司创造性地发挥聪明才智, 在资本市场上, 弄虚作假。对资本市场公布虚假的、人为操作的经营业绩报告的层出不穷,玩弄虚假的资产重组、并购、股权重组, 骗取股价增值或套取股东现金的有之。一时间, “资本运营”的
口号响遍天下, 企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习和实践“资本运营”活动。直至今天, “资本运营”也经常出现在新闻媒体、学术性的研究杂志上。“ 资本运营”真的那么神奇吗?
其实, 拨开“资本运营”概念的神秘面纱, 就不难发现, 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违背财务原理的伪学术概念。
资本运营概念的虚假性首先表现为其概念内涵和外延上的杂乱性。翻看有关资本运营的书籍可以发现,资本运营概念的版本诸多。有的将资本运营定义为对集团公司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 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 包括企业并购等扩张型运营和剥离、分立、股票回购、分拆等紧缩型运营;有的将资本运营定义为以资本增值为目的, 以价值管理为特征, 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企业全部资产进行有效运营的方式; 有的将其定义为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筹资、投资等经济活动。可见, 即使是资本运营概念的使用者本身, 对资本运营的概念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其概念的内涵属性和外延范围上是混乱的。更谈不上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公认性。一个内涵和外延高度混乱的概念, 其本身就不具备任何科学性, 更不能够界定同类事物的属性, 不能够发挥概念在学术研究上引领事物研究方向的作用, 因为, 我们不知道, 到底什么是资本运营,到底涵盖企业的哪些行为, 定义该概念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何在。
资本运营概念的虚假性表现在对企业经营的误导性。按照资本运营概念的说法, 资本运营是相对于企业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等实业资本运营而提出的概念,是企业以金融资本、产权资本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其目的是通过金融资本与产权资本买卖,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在资本经营概念的炒作者看来,实业资本经营属于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 其资本增值的效率低于金融资本与产权资本的效率, 这是对企业经营的严重误导。MM资本结构理论中的无公司税模型的定理表明, 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公司在未来所创造的经营收益的资本化价值, 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尽管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在财务上尚未形成一致的定论, 但MM理论揭示了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 任何企业的价值关键取决于企业既定投资规模下的生产经营效率。[3]事实上, 通过资本市场筹集的资本, 在企业经营上如果不能够创造高于资本成本的经营效率的话, 企业就不会实现价值的增长。同样, 企业扩充与重组, 并不一定能够增加企业价值―――只要这种投资行为或产权变更行为, 没有提高企业未来的现金净流量, 企业就不会增值。资本市场效率理论表明, 在资本市场高度有效的情况下, 金融资产的投资与筹资,并不能够获取正的净现值, 因为金融市场的效率高于实物资产市场的效率, 信息的对称程度高, 故获取正的净现值的途径是进行实物资产的投资。试想, 如果经营金融资本与经营产权资本的效率高于实物资本的话, 那大概就没有人进行工商产业的投资了, 闲置资本的拥有者, 都去资本运营吧。在各种资源不允许的情况下, 都去搞产权重组、企业并购吧, 那样的话,可能一个社会离喝西北风的日子就越来越近了!资本运营概念的虚假性表现在是对严格的财务理论体系的肢解。解析上述有关资本运营的定义, 我们可以发现, 资本运营的定义几乎涵盖了财务管理的所有范畴, 如并购、资产重组、剥离与分立是财务管理投资扩充与财务重组的内容, 而所谓的金融资本运营是财务管理在资本市场中企业筹资决策与投资决策的相关内容, 而在内涵的定义中, 资本增值是盗用了当代财务管理的核心思想―――创造价值, 将财务管理的内涵与外延篡改为资本运营的概念, 是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肢解, 如果沿用资本运营的概念, 必将在理论上引起极大的混乱, 在实践上产生严重的误导, 削弱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财务理论体系中,所谓资本运营的外延涵盖的问题如扩充、重组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人们对财务理念和财务方法的正确运用,离不开财务原理的支撑。而翻开资本运营的有关书籍,我们难以找到有关所谓资本运营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撑。从这点意义上观察, 资本运营只不过是拼凑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是一个没有任何学术价值、也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持的伪学术概念。
准确的定义财务概念, 是科学研究得以正确进行的前提。作为财务管理的学者, 笔者呼吁在研究上放弃急功近利、标新立异的做法, 以学者严谨的、规范的态度对待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虽然没有立足于创新, 只是对我国财务理论研究中出现的错误的概念进行了斧正, 但通过我们的呼吁以期建立和使用规范的财务管理的概念, 使严谨的财务理论体系能够得以维护。应该指出, 在财务管理领域中, 被扭曲的和误解的概念决不止作者所剖析的几个重要概念, 在市场经济发展了20 年左右的中国, 是对财务管理领域中的若干概念进行系统研究和规范、进行拨乱反正的时候了,以促使理论研究规范、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威廉・L.麦金森.公司财务理论[M].刘明辉.主译.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G.Bennett Stewart,Ⅲ.探寻价值[M].康雁.等译.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3]Franco Modigliani,Merton H.Miller.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M]卢俊.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译文集.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 49
责任编校: 朱星文
On the Distor tion and Cor r ection of some Concepts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XU Chun- li
( Tianjing Institute of Fiancé $Economics Tianjing 300222)
【关键词】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F820.4 【文献标识码】A
流动性对于企业的意义犹如血液对于人体一般,是企业经营的一项基本资源,充足的流动性可以用来满足预期和突如其来的现金流出,满足企业规模扩张的需求,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相反,因缺乏流动性而无法及时满足债务偿付义务,将会危及企业的活力,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此,流动性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那些负债较高、固定资产占比较低,拥有大量流动资产的金融机构,其活动的本质就是作为流动性的通道,故而对流动性的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
流动性的含义和来源
流动性的含义。对流动性进行系统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流动性的含义,准确的定义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内容。流动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流动性特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它们在性质上属于容易变现的资产;广义的流动性是指需要货币时获取现金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时间上的及时性、价格上的合理性以及数量上的充足性。美国银行业协会对流动性的定义为:银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的资金需求。加拿大财政部金融机构监理局将流动性定义为一种能力,具体指一个机构可以及时地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足够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来应对到期的承诺。这些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对流动性的定义都是广义的。在广义的概念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一项资产,是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性来源之一。目前对流动性的研究也大部分泛指广义上的概念。
流动性的来源。流动性的来源渠道有很多,但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如销售产品回笼的资金,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资产到期收回的本金、利息或分红即属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该来源是一种基础性的流动性来源;二是通过筹资活动获得资金,包括短期筹资、中长期筹资以及权益筹资。不同的筹资来源可以应对不同的流动性需求,以金融机构为例,短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回购、隔夜拆借等手段解决,长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信用借款、发债或股权等方式解决,对于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则要采取非常措施,如担保筹资、向央行借款等。在正常的经营情况下,通过负债获得资金是一种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是当发生系统性危机或者机构自身的信用受到市场质疑的时候,筹资困境会诱发资金的流出,增强现金流入的困难;三是通过销售资产获得资金,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资产能否及时地按照账面价值变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资产所处市场的深度(反映承受大额交易的能力)、广度(反映参与者的多少)等。其中容易变现的资产可作为流动性储备,流动性储备是所有流动性来源中最可靠的。企业为了应对意外的流动性需求,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流动性资产,但流动性储备资产的回报率是最低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会尽可能地降低此类资产,合理的流动性储备规模是在流动性风险和盈利之间寻找平衡。经营活动和销售资产取得的现金属于内生流动性,筹资属于外生流动性,流动性储备犹如水池中的水一样,现金的流入似水池的进水口,现金流出似水池的排水口,当资金的流入大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增加,相反,当资金的流入小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相应减少。
应对需求时流动性来源的安排顺序。一般而言,以上三种流动性来源在满足需求时,未担保的筹资安排是在经营现金流之后的第一道防线,出售资产变现是最后一道防线。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抵押或者卖出资产,尤其是那些固定的或者关乎企业生存的重要资产,将减小企业的财务弹性,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当然,这样的一种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来综合考察各个来源的特点。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正常情况下,银行借款是一项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当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或者自身经营、声誉发生重大损失和变化时,银行借款将会变得异常困难,出售资产将会成为获取流动性的首选途径。
流动性风险的含义和分类
流动性风险的含义。若在流动性概念的基础上来定义流动性风险,那么流动性风险的概念将更为具体,它是指企业不能根据需要而以正常的价格(合理的融资成本和资产的账面价值)及时获取现金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企业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的特点,尤其对于高杠杆经营的金融机构,其被称为“最致命的风险”。在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很多资本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金融机构由于缺乏充足的流动性来应对债务,被迫进行合并或者被收购,甚至走向了破产清算的境地。这次危机证明了流动性风险爆发的突然性和严重性,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成为金融机构持续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流动性风险的来源及分类。流动性风险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存在流动性需求。流动性需求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流动性缺口,即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二是无法以合理的价格获取资金。
其一,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从流动性缺口产生的原因上,可以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错配型的资金缺口是指由于资产负债期限和规模错配导致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如短债长用的情况,短期负债到期后需要偿还,但资产期限尚未到期无法及时回流现金,从而导致净现金流出。对于提供流动性转化的金融机构而言,这样的错配是无法避免的,是由金融机构的经营性质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本身决定的,从性质上讲是内生的。突发型的资金缺口指资金的需求超出了金融机构的计划,或者现金的流入低于金融机构的预期,导致没有充足的资金应付突发的现金需求。造成突发型资金缺口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以归为四类:一是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二是不利的法律或者管理部门的裁决;三是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和企业的负面印象。在现实的经营环境中,大部分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都会面临一些在时间或者数量上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如居民储蓄存款、开放式基金的赎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性投资等项目在时间和数量上均不确定,并且无法预测的程度越高,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也就越高;四是不利的法律或者部门裁决会带来紧急的支付、赔偿和停业的成本。这会对经营活动和相关的现金流量造成暂时的或者永久的破坏。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其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无法预测性,如果管理不规范,就会增加预测企业现金流的难度。企业的负面印象会改变利益相关人的行为方式,降低交易和减少资金供给,使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变动不可预测。总体而言,突发型的流动性风险往往由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或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而引发,是一种“间接的、结果性”风险,从性质上讲是外生的。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早已蕴含在资产负债表的脆弱性中,而一些触发性的事件会将其暴露出来,流动性缺口的产生往往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二,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从获取资金的方式上也可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筹资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在成本合理的程度上获得未担保的筹资而遭受损失的风险。造成筹资流动性风险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负债不具有连续性;缺乏融资市场渠道;负债筹资来源过度集中和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当信用资金的提供者不愿意将到期负债继续提供给企业使用,或者企业被迫接受增加的成本来保证负债来源时,往往表明企业的筹资流动性风险已经存在了,信用资金的连续性可以作为筹资流动性风险的早期信号。缺乏融资市场渠道意味着企业无法进入特定的融资市场,从而被迫接受较高的融资成本,比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果无法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那么短时间的资金需求将被局限在需要资产抵押的回购市场上。企业过分依赖单一的产品、市场或者贷款方也会增加筹资流动性风险,因为过度集中的筹资来源一旦停止,企业想要寻找到替代性的融资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当然,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比如金融系统流动性趋紧,同样会增加企业筹资的难度。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按照账面价值将资产变现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包括以不合理的贴现折扣比例将其资产作为抵押品,或者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其资产组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方式包括抵押无负担的资产获取贷款、出卖流动性资产获取资金、进行资产证券化、变卖非流动性资产等。这些方式一般与资产流动性风险的高低相对应,如果企业拥有充足的营业现金流量和筹资来源,就不会面临资产流动性风险,当资产流动性风险较低时,企业可以通过抵押资产获取现金,如果企业通过变卖非流动资产来获取流动性,则意味着企业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已经很高了。影响资产变现的因素包括资产市场性的缺乏、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资产过度集中、企业自身高估资产价值、贷款抵押物不充分等。资产市场性的缺乏意味着资产不容易或者根本无法变现,比如厂房、办公楼等固定资产的售卖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容易及时变现以满足流动性的需求;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表明企业缺乏可处置的资产,那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资产过度集中存在两个含义,一方面指企业拥有的头寸相对于市场容量来说占比较大,另一方面指某一资产的头寸在企业整体资产规模中占比较大。过度集中的资产可能会由于市场深度不够而无法按照账面价格整体变现,例如企业某一金融资产进行大规模抛售时,市场价格有可能出现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资产变现的价值。过度集中的资产也有可能遭遇因市场突然变化而无法变现的风险,2007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次级债券”交易几乎停滞,大量持有该类债券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而如果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被高估,那么企业以该项资产为基础获取流动性的数量必将低于企业的期望值。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果贷款项目出现风险,那么可以通过处置抵押物来回收资金;但如果抵押物的价值不足以弥补本息金额,那么金融机构将会遭受损失。
其三,流动性漩涡。筹资流动性风险或者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出现都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带来财务困难。但在某些情况下,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会同时出现,形成流动性漩涡,造成失去偿付能力的危险。流动性漩涡可以由内部或外部因素诱发,企业首先出现筹资困难,被迫出售或抵押资产,从而降低财务弹性,引起利益相关人的担心,抽离资金,导致企业筹资更加困难,进一步出售资产变现,最终进入财务困境,造成偿付危机。
流动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是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现金应对未来流动性需求,确保企业无论在正常经营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都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资产的增长和到期债务的支付,其核心是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虽然极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漩涡)发生的概率极低,但破坏性极高。正常条件下,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能始终储备足够高的流动性资产以应对极端的流动性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是将流动性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同时保持快速发觉流动性问题的能力,一旦发生异常情形,可以采取措施迅速获取流动性。
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方式。流动性风险与其他金融风险的覆盖方式不同(详见表1),市场、信用和操作风险会造成资产损失,侵蚀企业的资本,需要通过资本来覆盖损失,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在一定时间段的累计净现金流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需要现金的流入,资本在这方面的作用有限,应对流动性风险需要靠高流动性资产的出售或借贷市场上资金的融入。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是减少净现金流出和用流动资产抵消净现金流出的风险组合。如果一定时间段内,符合条件的流动性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入超过了该时间段内的现金流出,那么流动性风险就能实现完全覆盖。而某时间段的现金净流出和可变现资产的现金流入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市场地位以及市场的状况息息相关,所以流动性风险必须在不同的情景下进行分析。
影响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包括内外两方面。以金融机构为例,内部因素包括资产配置结构、筹资能力和经营状况等,非流动性资产占比较高、过多的流动性负债支持长期资产、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经营亏损等情况的出现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产变现和筹资来源,引发流动性风险。外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的变化、行业的发展状况等,经济增速下滑、紧缩性货币政策、金融行业的周期性变化等会对个体金融机构产生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就个体金融机构而言,外部因素是不可控的,属于系统性风险,而内部因素是可掌控的,也是企业控制流动性风险需要努力的方向。
流动性管理的原则。流动性管理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流动性管理必须面向未来。流动性风险是未来发生的事件导致不利结果的风险,流动性管理必须估计未来的资金需求,并寻找相应的资金来源。二是流动性管理必须为突发的现金需求保持一定资金作为缓冲。突发的现金流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影响成反比,发生率越高,企业准备充分,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小;相反,发生率越低,企业准备不足,造成的影响也就越高,因此为突发的现金需求预备资金对于流动性管理至关重要。三是流动性管理要尽可能地平衡成本和收益。流动性不足无法应对极端的流动性风险,而流动性过多又会提高成本,降低收益,故此流动性管理是在成本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的艺术。
关键词:财务风险;不确定性;资本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2-0086-03
一、筹资风险视角下的财务风险
(一)观点阐述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许多人认为财务风险就是筹资风险。[1][2]这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企业借入资金必须按期还本付息,在未来偿还债务能力不确定的情况下,就会增加企业的压力和负担,使企业面临着资不抵债的潜在风险,这也就形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尽管企业试图规避这种风险,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实现经营目标,通常不得不筹借经营性资金,进行负债经营。
该观点进一步认为,财务风险的大小与企业筹资数额的多少和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密切相关。当企业投资收益率高于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也就是高于借款利息率时,借入资金的比例愈大,企业收益率就愈高;当投资收益率低于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也就是低于借款利息率时,借入资金的比例愈高,企业收益率就会愈低。所以,该观点认为,财务风险的实质是企业负债经营所产生的风险。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不会发生财务风险,而只有经营风险;如果企业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同时存在着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二)观点评价
1.“财务风险就是筹资风险”观点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关键时刻,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是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诸多潜在风险因素集中暴露出来;二是国有企业自身存在着严重的体制性缺陷和深层次的问题;三是我国国有企业大都是高负债经营,负债率平均在70%以上;四是企业内部机制呆板,资产盈利能力低下,不良资产有增无减,亏损严重,损失浪费惊人。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1998年1月至11月国有亏损企业的财务费用是532亿元,其中利息支出为517亿元,占全部财务费用的97%。国家在1998年曾三次降低企业贷款利息。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亏损企业的财务费用仍比1997年同期增长了16%。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负债太多,特别是长期负债居高不下,使企业包袱越背越重,潜在的财务风险隐患不断增大。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的焦点自然就集中在筹资风险上。
2.这种财务风险的界定尽管有一定的道理和历史背景,但在目前看来,该定义过于狭隘和局限,还应当从更广义的范围去思考。实际上,企业的财务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包括筹资阶段、投资阶段、资金回收阶段和分配阶段。财务活动的全过程都有可能发生风险。如果仅将财务风险定义为由于筹集的货币资金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带来的风险,则过于片面,不尽恰当。财务风险应是涵盖人类生产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及处理生产关系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财务风险等同于筹资风险的观点只能涵盖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一部分,即筹资活动,仅仅与企业早期的财务目标相一致,无法包容一种完善的企业理财目标体系。
二、不确定性视角下的财务风险
(一)观点阐述
这种观点借助于风险的概念来对财务风险进行界定。这种观点认为,风险是未来结果的变化性,或者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因此,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的过程中获得预期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所以,财务风险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且对于企业的盈亏与否、经营状况如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3][4][5]
基于上述观点,研究人员认为,鉴于企业财务活动包含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因此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相应地就分为:筹资风险,即因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之目标而发生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即产品销售出去,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
(二)观点评价
1.这种观点从财务本质的角度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比较好地反映了财务风险的本性。财务的本质指人类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体现的财务关系。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的资金运动这一财务现象;二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体现的生产关系这一财务本质。从财务现象观察,它体现为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回收和资金分配;从财务本质观察,在这些资金运动过程中,无一不体现着各种关系。那么,财务风险应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2.该定义尽管抓住了财务的本质特征,但没有很好地对一些概念进行解释。如上市公司在分拆业务、剥离资产、反收购等过程中遇到的内部人控制风险 、收购价格的非公允性风险 、MBO后的偿债风险 等。此外,该定义对于“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与预期财务状况发生背离,有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这方面考虑不够。
三、资本结构视角下的财政风险
(一)观点阐述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比例及其比例关系。通常企业资金的来源有两种:一为自筹资金,二为债务资金,由此形成企业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问题的关键就是债务资本率问题,即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所占多大比例。由于每个行业的资本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实际中很难十分准确地确定这个比例。根据詹森及麦克林等人提出的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在实际资本市场条件下,企业人首先选择的是内部融资;其次是无风险的或低风险的举债融资;最后是考虑发行股票融资。但是,我国公司的资本结构却是:公司严重依赖于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所占比重不超过5%;公司在外部融资中,对权益融资有较大的偏好,举债融资的偏好较小;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功能还不够完善,金融机构对长期贷款偏好较小,而且,我国对债券发行与债券市场管制较严,因此公司大多偏好发行股票进行融资。[6][7]
由此,根据资本结构优化理论,提出的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是,企业由于利用财务杠杆,而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或是股东收益发生重大损失的风险。陈长年也指出,财务风险一般指因企业资本结构失衡进而影响企业偿付利息和股息、到期支付能力趋弱的风险,即在资本结构中债务相对股东权益比重越大、企业支付能力就越弱,财务风险就越大。[8]
(二)观点评价
1.从资本结构的角度界定财务风险有利于企业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企业资本结构确定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上收益和风险是否平衡。只有将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比例确定的恰当,才可能使企业在可接受风险条件下取得最大收益。所以,从企业资本结构的角度界定财务风险有利于企业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分散或降低财务风险。
2.通过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还不现实。由于我国目前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资产的产权关系并不十分清晰,希望通过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通常仅仅是一个构想而已。一般来讲,理想的资本结构中长期资本来源应为多元化,既有资本,又有银行贷款、债券、融资租赁等负债资金。这种多元的资本结构有利于广开资金渠道,充分发挥资本和负债资金及各种筹资方式的优势。当然,理想的资本结构还要求各种资金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但由于历史和客观原因造成我国高负债低权益、高投资低收益的严重不合理的资本结构。因此,如果从资本结构的角度界定财务风险可能会造成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时的实际操作困难。
四、结论
通过上述各种观点的评析,本文认为,对财务风险的理解,必须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财务的总体观念出发,提出一个关于财务风险的更一般性的概念。
一个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否有效,或者说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该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因此,企业财务风险其实就是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它是由于客观上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主观上的原因,如决策失误、组织不力和管理不当等所产生的风险。[9]因此,可以把“财务风险”用两个维度来衡量:一是利害程度;二是不确定性。[10]利害程度可以是收益,也可以是损失,利害程度越大,潜在的收益或损失也越大。在对财务风险进行解释时,通常注重了不确定性维度的认知,而忽略了利害程度的考虑。事实上,财务风险的大小不但与不确定性有关,而且还和利害程度有关,这两者的坐标位置决定了风险的大小。因此,本文认为,财务风险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与预计财务状况发生背离,因而有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任何一个概念都不是绝对的,都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我国企业改革的丰富实践拓展了企业财务活动的内容。伴随着新的财务活动的发展,必然会出现许多新问题,也必然会有许多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因素作用。因此,在当今财务管理范围趋于广泛的情况下,对财务风险的认识还将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实践,进一步明晰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王伟光.论企业财务风险[J].财税与会计,1999,(5).
[2] 张其秀.企业财务风险的识辨与规避[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3] 王冰洁,袁林三.企业财务风险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3).
[4] 兰艳泽.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界定的探讨[J].理论探讨,1999,(8).
[5] 吴明华.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探析[J].经济师,2001,(12).
[6] 叶莹.企业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问题探讨[J].辽宁经济,2001,(11).
[7] 林勃.试析我国石油企业的资本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8] 陈长年.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上海综合经济,1997,(7).
关键词:高校负债 财务风险
一般来说,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财务风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是风险的货币化表现;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高校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其运营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向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因此,高校的财务风险既不同于广义的财务风险,也不同于狭义的财务风险。从概念的性质上看,更接近于狭义的财务风险概念,也就是高校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筹资带来的风险。因此,高校财务风险是指存在由于债务负担过重而影响高校正常财务支付和不能按期偿还到期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
高校财务风险的特征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目的就是权衡风险、收益之间的利弊关系,做出在期望收益下风险最小,在风险一定下收益最大的决策,将风险控制在所能承受的限度之内。因此,高校在负债筹资中必须充分认识其财务风险的特征。
客观性。高校的财务风险是举债办学的必然产物。高校只要举债筹资,就会面临财务风险,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财务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校自有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是不可能消失的。
损失性。财务风险的损失性是指风险与损失相关联,不管有多少种可能后果,只要不带来损失,都无所谓风险。高校由于举债过度而无法到期支付本金和利息,都会给高校带来直接或间接、有形或无形的损失,严重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潜在性。财务风险的潜在性指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指无法预知损失会不会发生,肯定损失发生或肯定损失不会发生,都不存在风险。高校理财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是必然的,而风险发生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形式却是偶然的,表现在一定的潜在性上,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也是难以计算的。
危害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条件的限制,财务风险不仅影响高校财务资金的运动,而且危及贷款高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资产负债率高的高校有可能因资不抵债陷入财务危机,学校运转资金无以为继,教师学生无法上课,严重影响高等教育办学质量;金融机构为避免收贷风险会全面关注高校贷款,提高贷款门槛,提前收贷,最终会导致高校的全面财务危机。
高校负债筹资的利弊分析
(一)高校负债筹资发展的成效
高校负债筹资使高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校扩招后,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为了解决扩招后教学硬件建设资金的缺口问题,纷纷采取负债筹资以寻求发展的模式。实践证明,高校通过负债筹资进行基本建设,在较短时间内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能力、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其次,高校负债筹资拉动了社会经济,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为了配合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资源的渴求,我国从1998年起就逐步实施扩招计划,缓解了人才资源的供求失衡。据统计,在最初的三年扩招过程中至少拉动了800亿元以上的社会资金投入高校基础设施,有力促进了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
(二)高校负债筹资所带来的风险
高校举债行为,一方面表现为高校债务产生的财务风险;同时,高校又是一种投资,增加了学校的资产,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竞争力,这说明举债是一把“双刃剑”。据了解,有个别高校的资产负债率已达到60%-70%,这样的资产负债率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工商企业都已进入了财务高风险区域,何况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高校;甚至有的高校已亏损运行,连债务利息都无法偿还,而且我国高校由于产权不清导致债务的责任人缺位,类似于过去的国有企业债务问题。个别高校由于一直在紧缩其他开支集中财力搞基建,开始限制专职教师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的提高,使高校在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方面失去了很多优势,优秀骨干教师不断流失,直接导致教育质量下降。高校的债务问题使银行增加了财务风险,将有可能最终成为商业银行新的不良债务。高校举债的财务风险问题已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称少数高校贷款额度已达到警戒线。因此,贷款高校潜伏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
防范高校负债筹资财务风险的对策
高等教育经费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而负债筹资是高校发展解决资金缺口的重要来源,因此需要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促进高校持续稳定的发展。但同时我们应看到,贷款高校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果高校到期一旦不能偿还银行贷款,甚至资不抵债,财务风险就会转化为财务危机,严重影响贷款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防范高校财务风险是政府和高校的共同责任。
(一)宏观上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制定一套高等学校筹资的配套政策,优化高等教育的筹资环境。需要强化政府财政投入责任,保证贷款高校正常运转。高校是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高等教育扩招后所面临的问题和整个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政府应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日常维持投入和发展投入,是贷款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另外还要完善高校利用信贷政策,保持高校利用贷款办法的可持续性:建立专门为高校提供融资担保的分级担保机构;政府应对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及教学设备等教学基本设施的贷款项目进行全额贴息,减轻贷款高校付息压力;规范和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配套政策,允许社会闲散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在高校与高校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也可以考虑组建地方高教投资公司,搭建多级投融资平台。组建地方高教投资公司,利用社会化低成本资金解决高校快速发展中短期资金不足的问题。高教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可以地方财政一次性拨款5-10亿左右作为注册资金,以后每年通过发行高教发展债券获取低利率融资资金。高教投资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只要求保持收回成本,资产不沉淀,现金能收回,能自我循环、良性发展。
2.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对贷款高校筹资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建立高校负债筹资规模和投资项目的审批制度。高校负债筹资规模过大而引起的财务风险,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宏观政策上的引导和监督。虽然高校是办学主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对贷款规模和投资项目有自,但从产权角度看,教育主管部门以所有者的身份有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施监督的权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高校银行贷款和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教育部和部分省市教育部门对高校贷款制定了相应制度进行规范,要求高校贷款的额度一定要掌握在可以偿还的限度之内,不允许学校用校产作抵押进行贷款,未经批准擅自向银行贷款,要追究学校及有关人员的责任。建立负债筹资及使用情况的报表制度。一方面,修订完善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贷款及其使用、融资租赁等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全面反映高校负债筹资及使用情况,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专门的高校贷款及其使用情况的报表,要求贷款高校每月或每季度向教育主管部门上报贷款规模和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以便教育主管部门及时对高校贷款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以防止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
(二)微观上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1.建立现代大学治理结构,逐步形成高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现代大学治理结构,首先需要明确责任,提高筹资决策的科学性。建立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就是将高等教育由单纯的政府投资转变为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多渠道投资办学的发展模式,提高高校筹资和投资项目的科学性。因此,建议在高校建立大学理事会,对决策者权利进行有效的监督,实行民主管理。理事会的功能是监督学校的运行情况,制定有关整体建设发展规划,审核批准经费预算和投资项目。同时要求在计划财务处的基础上,设置筹资委员会和投资部,明确三者的职责,强化经济责任制,对贷款投资项目实行立项公开、论证公开和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银行和社会有关部门的监督,使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承担起财务安全与风险控制的责任。另外还要建立高校多元化筹集资金机制。实践表明,高教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是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因此,高校要打破传统筹资观念,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吸引社会闲散资金,通过社会投资、融资、教育国债等多种市场手段积聚教育资金,有条件的高校大胆探索股份制改革,创新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挖掘高校面向社会融资和自筹资金的能力,实现多方筹集教育资金的目的。
2.优化筹资结构,降低高校举债风险:合理控制高校负债筹资规模。高校筹资规模就是高校事业发展过程中某阶段实际需要的资金与可能拥有的资金的差额。高校的办学成本由经常性成本和建设性成本两部分组成。合理的筹资规模就是确定贷款规模的均衡点,即学校收入扣出经常性成本后,剩余部分大于或等于银行利息。贷款均衡点的确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效益性和合理额度的原则。优化筹资的时间结构。由于短期借款从风险上看要比长期借款高,而从资金成本上看,长期借款要比短期借款高,因此,要合理安排借款结构,将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相结合,权衡长短期负债的优缺点,尽可能以长期贷款为主,必要时辅以短期贷款。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是由筹资方式决定的。资本结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办学活力与能力和发展的潜力。反映资本结构、衡量财务风险承受能力的主要指标是资产负债率。高校必须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在筹资风险与筹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要保持风险与成本的适当比例,高校才能取得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负债经营;筹资风险;风险防范
一、负债筹资研究背景
负债经营最早起源于国外,Modiglian和Miller于1963年提出了MM理论,他们的结论是负债会因利息的减税作用而增加企业价值。我国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研究起步较晚,吴世农、黄世忠(1986)曾介绍企业的破产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接下来近十年该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直到1995年刘淑莲等介绍了Z―Score模型,为我国开展有关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研究重新打开了篇章。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有关负债筹资风险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来郭斌等采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综合考虑财务和非财务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运用国内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①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负债筹资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之一,有负债就会有相关筹资风险。因此,防范因负债而引起的风险是每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公司负债筹资中存在的风险
(一)负债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的前提是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或发生亏损,降低了偿债能力。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亏损越多,用以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企业的高额负债,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而且降低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将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
(二)过度负债降低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
企业债务到期,若不能按期足额还本付息,就会影响信誉。若是信誉好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举新债还旧债;但是信誉不好的企业,金融机构或其它企业就不愿再提供资金,降低了再筹资能力。
(三)负债经营增加了权益筹资风险
过度负债可能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跌,上市公司负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不仅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而且还会影响到股票的市场价格。当负债率超过允许范围,股票风险增高,其市场价格也必然随着下降,企业权益筹资必然受到影响。
(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
负债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企业负债经营必须按期支付利息,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如果还款期限比较集中,短期内要求企业筹集巨额资金还债,就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
三、防范公司负债筹资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全面预测经济形势,应对利率变动风险
科学预测利率及汇率的变动。利率变动主要是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变动和物价上涨率以及政策干预引起的。利率的经常变动给企业的筹资带来很大的风险。这就需要根据利率的走势,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作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也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量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积极筹措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另外,应积极使用金融工具规避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如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合约,利率期货和利率期权。
(三)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适度利用财务杠杆作用
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一个企业只有股权资本而没有负债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是资金成本较高,收益也不能最大化。反之,如果没有股权资本,企业也不可能接收到负债性资本。如果负债资本多,企业的资金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风险却加大了。因此,应确定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在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制定负债财务计划
根据企业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偿还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账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的筹资费用总和可能会超过企业的财务负担。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的做法就是转移风险。最常见的做法:一是开展专业化协作,将一些风险较大的项目承包给能力较强的企业去完成。二是通过保险分散风险,可以稳定企业的资金结构,避免过多的债务输入和过高的资金支出,缓解企业资金紧张、风险恶化的局势。加入WTO后,国际性的保险公司在我国开展业务后,带来新的经营理念,会进一步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在防范企业筹资风险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风险与机遇并存,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企业只有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才能降低筹资风险。(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邵天伦.浅谈企业负债筹资的风险与防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2]何金鹏.浅谈企业负债筹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J].重庆工商大学会计管理学院2010.
[3]刘加敏.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种类、风险因素以及风险防范[J].华章,2010,(23).
[4]樊月娟.谈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山西财税,2009,(03).
[5](英)吉恩德米内,(英)约琴夫F比萨达. 资产负债管理:价值创造与风险控制指南/财经新概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04).
摘 要 筹资活动是企业正常的经营行为,充分地发挥企业内控管理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筹资活动中的风险,促进企业快速稳步发展。本文介绍了企业筹资活动的概念和存在的风险,从内控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筹资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利用内控管理的方法调节企业筹资活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企业 筹资活动 内控管理 风险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多,通过内控管理的方法来调节企业的筹资活动,降低企业的筹资风险,对于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筹资活动的概念和特点
企业的筹资活动是指企业以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目标,通过改变企业的资本与债务来进行的一种资金筹集的活动,具有交易事项的频率较低,但每笔交易金额较大的特点,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按照规范进行,是企业资金活动的起点,同时也为企业的经营打下了基础。企业筹资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可概括为两种,一种是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包括发新股票、留存收益以及增资等;另一种则为借入资金,比如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无论用何种手段筹集资金,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在企业进行资金筹集活动前,需要预先对筹资的成本以及潜在的风险作出评估,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将筹资活动的风险降到最低。
在企业进行筹资活动时,充分发挥企业内控管理的作用,对企业的筹资活动进行科学调控与合理监管,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地制定筹资计划,同时有效地规避筹资活动中存在的大部分风险,提高企业筹资活动的安全性,促进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使企业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二、企业筹资的分类和风险
1.权益性筹资
企业的权益性筹资是企业筹资的重要方式,具体方式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以及企业的留存收益筹资等。和其他筹资方式相比,在权益性筹资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的原持有方自行负担了一部分风险,使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遭遇的风险大大降低,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企业筹资活动当中,权益性筹资所占的比例会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因此所能筹集到的资金数量有限,而企业想要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就要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筹资。
2.借款筹资
借款筹资是企业筹资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具体形式主要包括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发行债券等。和企业的权益性筹资相比,由于企业进行借款筹资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因而风险相对较大。同时,企业需要支付的利息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一旦企业经营所得的收益无法偿还因借款筹资而产生的利息,便会导致企业发生亏损,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严重时甚至还会令企业因资不抵债而发生倒闭。
3.商业信用筹资
所谓商业信用筹资,指的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通过赊销、现金折扣等方式调整企业流动资金中应收账款数额,以增加资金的回流速度的方式来进行筹资的过程。和借款筹资相比,商业信用筹资对企业资格的要求更加宽松,但因商业信用筹资是以降低企业应付账款的数额为代价,从整体上看,具有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的趋势,因此相应的筹资成本也更加高昂。且商业信用筹资多为短期筹资,还款压力较大,具有较大的筹资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合理控制商业信用筹资在筹资资金中的比例,便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使企业面临经营的困境。
二、从内控的角度分析企业筹资活动中风险的成因
1.企业筹资方式选择的失误
当前,我国企业筹资活动所采用的方式主要包括发行债券、发行股票、银行贷款、融资租赁以及商业信用等。不同的筹资方式,其优点与弊端也各有差别,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收益状况来合理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筹资方式。而若筹资方式选择不当,便会导致企业额外费用的增加,削减企业的应得利益,最终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周转,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
2.企业筹集资金的比例失调
企业资金的结构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资金收益率,并会对企业的偿债能力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企业资金结构中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的筹资风险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存在的筹资风险越大,反之则越低。如果企业在资金结构中提高固定成本融资的比例,就会造成固定的现金流出量增加,提高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尤其是当息税前利润低于固定的融资成本时,企业将无力偿付借入资金的利息。
3.企业负债期限协调不当
企业的长短期贷款的比例安排不当,会增加企业筹资活动的风险。如果企业在进行借款筹资的活动中过多的选择长期贷款,由于贷款利率的波动,很可能会出现所需偿还利息大幅增加的状况,而短期贷款的比例过高,则会提高企业的还款压力,使企业缺乏长期发展所需的资金。此外,还款期限的安排过于集中,也会导致企业的还债压力增加,从而难以用有限的资金同时偿还过多的贷款,造成企业资金的短缺,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
4.企业资金调度不合理
合理地进行资金调度,增强企业流动资金的循环速度,可以使企业在不增加资金占用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的资金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充分地发挥资金的潜力。而如果资金调度上存在问题,过多使用商业信用筹资的方式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便会导致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不断缩水,降低企业的经营收益,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使企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局面,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企业破产。
三、合理利用内控管理措施降低企业筹资活动的风险
1.合理地拟定筹资方案
加强企业内控管理的力度,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盈亏状况,合理地拟定企业的筹资方案,可以在整体上对企业的筹资活动进行调控,使企业在进行筹资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资金筹集方式,并对不同类型筹集资金所占的比例进行科学的分配,将企业的还款压力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减少筹资活动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合理调节长短期贷款的比例,从而全面降低企业的筹资风险,促进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2.对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进行管理
企业筹资活动并非由单一的部门及岗位来管理,而不同部门在责任与过程上的不一致,很容易给企业的筹资活动带来不利影响。在企业进行筹资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划分管理企业筹资活动的不相容岗位与职务,并相互分离,分别管理,使各个职务与部门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保证筹资计划的编制人员与审批人员相互分离,管理股票与债券发行工作的人员与会计记录人员以及资金的保管人员之间相互分离,并委托专门的机构对筹资活动中所得的资金进行保管,同时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确保企业筹集资金的安全。
3.加强对授权审批的控制
授权审批要求企业筹资活动中预算的制定,以及预算的调整工作,都需要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批;企业的重大筹资决策必须经过集体审批,任何个人都无权对企业的筹资活动进行单独决策。同时,企业内部负责制定筹资计划、执行筹资决策以及进行筹资核算的部门,均需在自身的授权范围内进行工作,不得私自越权,确保企业的筹资活动严格符合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
4.严格地进行预算控制
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筹资预算方案,在保持合理的负债的前提下,企业根据经营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总量,对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例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控制,对筹资时间进行合理的定制,有效地掌握好资金的投放时间以及投放密度,进行及时的资金调度。企业应当加强对筹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多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及时改进不合理的现象,并确保预算的执行,确保筹资方案的落实。同时,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建立预算考评体系,并制定合理的赏罚制度,使企业的资金运作保持高效顺畅,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5.对企业筹资活动进行风险控制
在企业进行筹资活动时,应当事先进行细致的市场调查,根据市场的状况制定科学的筹资计划,确保筹资方式的选择、资金的比例、负债的期限以及资金的调度安排合理。同时,要积极地推行企业筹资活动中的风险评估制度,并根据以往的筹资经验与当前市场的发展前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推测,从而确定出最佳的筹资方式,在增加企业筹资额度的同时,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来降低筹资活动的风险,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促进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四、总结:
合理地运用内控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企业的筹资活动进行调节,降低筹资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促进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任秀梅,王国增.创造价值现金短缺型企业筹资内部控制关键点研究.会计之友.2009(2).
[2]安靖.浅议企业筹资活动中的内控管理.当代经济.2011(1).
[3]许海燕.论企业筹资方式与筹资风险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机制.甘肃农业.2006(1).
【关键词】 财务; 风险; 预警分析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及资本市场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经营方式变得复杂化,企业信息使用者也趋向多元化,各种各样的风险相继产生,而且最终在财务上得以表现。但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千差万别的,既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因素,也有宏观和微观的原因。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信号,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了解财务风险的起因,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还成为了决定企业能不能取得利益的关键问题。所以,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导致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由于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所以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经营的财务成果与其财务目标相偏离的状况就是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因素。企业内部风险因素与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制度因素密切相关。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企业的筹资、规模化投资、款项的回收、利润的归属及再分配等都会产生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的主要特征:
一是风险的客观性。即风险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的运动、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性。
二是风险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三是风险的可变性。风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人们的认识变化而变化。
四是损失与收益的对立统一性。企业的风险损失与风险收益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情况下,高风险的投入取得高收益的概率较大,如何解决风险与收益的矛盾,尽可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得更高收益,始终是企业决策者和财务管理者不断探讨的一个课题。
二、财务风险的形成及原因
财务风险贯穿于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而形成财务风险的具体原因也各不相同。国际宏观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进而出现经营决策失误等,加剧了财务风险的产生。总体来看,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的财务活动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
企业在一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之下开展财务活动,离不开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因素的制约。上述经济环境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其变化对企业而言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如:国家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支付的利息过多的风险和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现在很多的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意识比较淡薄,不会进行财务分析,理念还仅仅是停留在相关的账务处理上。对经营管理没有创新意识,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风险预测不能有效地组织实施相关的应对措施来进行有效的干预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财务风险,或加大了原有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企业财务风险始终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体现的主要特征是客观性的,只要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从当前的企业来看,特别是国企的财务管理人员受传统的管理模式、经济模式影响较深,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对财务风险的认知及相应的风险防范暴露出弊端。企业有些领导对资本结构缺乏科学规划,片面地认为只要控制好现金流,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企业对此现象应采取积极对策,例如:加大相关人才的招聘、引进和相关高校进行对口招生,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工作能力及职业素质水平。
(三)资金结构不合理,面临筹资风险
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企业在构建自身的资金结构时,应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比例,以确保企业的资金能够正常经营周转。但是在现实经营活动中,多数企业决策中对于筹资决策往往会发生失误,资产负债率过高,资本结构不合理,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严重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四)财务管理人员水平低下,内部管理混乱
企业的财务活动一旦存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虽然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都有所提高,但财务管理人员本身的业务素质、从业经历、所学的相关专业,相关业务人员的职业操守、理财观念、理财方法、专业的判断能力等以及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领导层思路、企业多年的经营经验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另外,从企业的业务循环来分析本企业的采购与付款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生产与费用循环等环节之间的统筹协调与配合,应收账款的回收期、坏账损失占应收账款的比例、产品的合格率、库存的损失率等因素都会对本企业的财务风险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筹资与投资环节,如果没有进行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没有进行相关的科学论证就进行筹资投资的话会造成资金链断裂、投资无法收回,形成巨额损失。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