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音乐课程资源

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6 16:07: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音乐课程资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音乐课程资源

篇(1)

一、立足课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充分地深挖音乐教材,实现“例子”的教学价值,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如何才能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立足课堂教学,不断地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不断地充实课堂容量,做到创造性地使用音乐教材。

例如,《进行中的歌》这一课,旨在通过让学生聆听不同风格和类型的进行曲,使学生深入地了解“进行曲”这一音乐体裁。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通过深层次的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听辨能力。在教学中,我从大家都熟知的《义勇军进行曲》入手,让学生在队列中进行踏步、摆手,结合音乐感受进行曲的强烈节奏。继而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婚礼进行曲》等不同风格的进行曲,让学生比较它们在音色、节奏、力度、韵律等方面的区别,感受不同进行曲不同的表现方式,培养细微的听辨能力。

二、建设校园音乐文化,营造音乐学习氛围

创建浓厚的校园音乐文化,有利于让学生处于耳濡目染的音乐情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收到音乐的熏陶,形成自己的音乐情感和音乐感受。因此,学校可以着手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音乐文化,使其成为资深独特的音乐课程资源。首先,学校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中要装备数量丰富、种类齐全的音乐书籍、音频资料等供教师备课和学生的学习、娱乐使用。其次,应将学校的宣传渠道充分利用起来,如可以在课间十分钟、午餐休息时间等通过校园广播播放优秀的音乐曲目,通过悠扬、动听的音乐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也可以利用起学校的宣传橱窗、校园报纸等,将优秀的音乐推荐给学生。最后,学校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音乐活动,如组织校园合唱队、舞蹈队,成立学生音乐社团,经常举办校园音乐比赛,使学生音乐才艺得以充分展现,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融入流行元素,注入时代活力

随着流行文化的发展,流行音乐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笔者对200名在校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将近85%的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超出了其他类型的音乐,95%以上的小学生都能够演唱两首以上流行歌曲。由此可见,小学生对流行音乐是十分喜爱的。流行音乐元素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与学习价值,因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心理,将合适的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教学。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教唱《我的中国心》《红旗飘飘》《龙的传人》等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可以教唱《外婆的澎湖湾》《同手同脚》《朋友》等歌曲,让学生通过歌词内容,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可以教唱《飞得更高》《挥着翅膀的女孩》《相信明天》等歌曲,增强学生战胜困难、挑战自我的勇气……流行音乐元素为课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能够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是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当然,流行音乐与小学音乐的结合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不少主题都不适合青少年儿童,因而教师必须重视对歌曲主题的甄别和选择。

四、立足本土,传承乡土音乐资源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优秀民间音乐文化,其中有的已经流传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西方文化以及流行文化等已经逐渐地为学生所推崇,而一些民族的内容却被大家所遗忘。在音乐方面,有的乡土音乐已经濒临消亡,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在日常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传统的民间音乐遗产进行抢救性整理、挖掘、开发和利用,将本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乡土音乐与音乐教材进行融合,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地区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

如在福建省长汀县等地区,闽西乡土音乐文化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其中的“客家童谣――鸡公子啄尾巴”和“客家山歌――风吹竹叶响叮当”更是广为传颂,透过其内容与形式,可以了解客家族社会、历史、民俗、民族特征以及文化艺术发展历程。但是随着学习的人越来越少,它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了将其与音乐教学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先进行“田野调查”,收集一些歌曲,然后进行精心删选,将适合学生学唱、具有深刻寓意的童谣和山歌进行整理汇编,将其开发为乡土音乐教材,与传统音乐教材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篇(2)

摘 要: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要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近年来,作为音乐教育主渠道的学校音乐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这种发展在城市和农村中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农村;城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1-0092-02

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要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就已蕴涵着社会公平的深意。如果教育不能指向社会公平,反而扩大社会差距,岂不是背离了教育的初衷?近年来,作为音乐教育主渠道的学校音乐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这种发展在城市和农村中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1、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开课情况

在农村中小学校的调查中,虽然音乐课是必修课,但每周只有一个课时,有课外音乐辅导的学校占调查总数的15%,有些学校虽有校合唱团,但形同虚设,平时处于停止排练状态,每逢节假日,则临时突击,或外请辅导老师。校长们也深知美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把升学率放在首位,毕竟升学率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因此,当师资课时缺乏时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师可以随意地与音乐课调换,甚至干脆把音乐艺术类的课时挤掉,把音乐课当成可有可无的“副课”,因为音乐课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音乐知识水平的高低与升学率无关。由于学校和其他学科教师的不重视,导致新课程教学计划内容无法顺利完成。

2、学生对音乐与音乐课的兴趣缺乏

多数学生对音乐本身很有兴趣,课余时间也常常听一些歌曲和音乐,但这种兴趣较盲目,受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对学校音乐课内容仍不感兴趣,音乐课也不是非常受重视。因此,音乐教师在进行新课程教学中显得左右为难,在课堂上气氛“活”了,学生的课堂纪律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反之,过于严肃又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情绪调动不起来,不积极配合,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难以达到新课标中要求的教学效果。

3、农村合格音乐教师的缺乏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具有音乐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甚少,大部分是大专学历、普师、幼师毕业的。由于近几年来,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这些教师为了拿到大专及大专以上的学历,不惜代价经过七个“暑期”的奋斗,函授成为“专业音乐教师”。而一些高等师范院校为了提高创收,对函授学生的入学考试和毕业成绩网开一面,可以说敷衍了事,为了经济效益,不求教学质量,使得部分教师轻松地混得了音乐专业文凭,实际上,凭他们的专业水平难以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虽然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较多,可多数人专业思想不牢固,他们报考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初衷,并不是真正热爱音乐教育事业,而是在文化课成绩较差的情况下,选择了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很多人根本没有想在毕业后从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他们深深了解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现状和音乐教育的地位,因此,毕业后想方设法离开自己的家乡,留在城市,即使回到家乡也不安心在农村中小学从事音乐教育。尽管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仍然紧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落后,合格的音乐教师缺乏,音乐教师越缺乏,音乐教育越落后,造成恶性循环。

4、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单一

由于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视,学校的校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扩充,但一部音乐资料、音响资料、音乐书籍、参考资料、图书等的配置显得相当缺乏。虽然新课程标准上观念新、内容广、要求高,但对于农村音乐教师实际水平和实际条件。无法达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实际效果。

5、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在农村,人们的艺术素养普遍较低,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也不高。学生家长对音乐教育问题认识更是存在误区。孩子学好文化课,在中考、高考榜上题名才是他们所希望的。至于是否接受音乐教育、是否懂音乐在他们眼里,不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反之音乐课还会占用孩子的文化课学习时间,牵涉孩子学习文化课的精力。许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是为了考上中学、高中、大学,他们关心的是孩子的统考科目分数,音乐课成绩无所谓。正是这些对音乐课认识上的偏差,给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从以上情况来看,对于音乐教育新课程内容的实施,在目前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困难较大。

二、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现代城市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中小学校园里“小音乐家”到处都是,这些孩子们常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类艺术比赛,教师在教学中也特别偏爱他们,鼓励和赞扬都留给他们,使别的学生受到冷落,这也违背了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宗旨。

1、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由于城市中小学拥有较好的音乐教学设施,较强的音乐教师队伍,学校和教师都在思索并尝试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实施高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都积极尝试各种教学形式,以实现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利用歌曲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②开展器乐、歌词创编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③注重语言情境的创设。

④与学生一同聆听音乐。

⑤扮演角色,增添课堂气氛。

⑥营造开放式氛围,创设自主课堂。

⑦创设绘画情境,引导学生创造美。

2、师资队伍雄厚

由于城市便利的环境条件,以及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优厚,高校许多优秀音乐专业毕业生都选择在城市发展,这就决定了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多配备有专门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受到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参加培训,完成教学素养的自我提升,以适应社会的前进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综合能力强,在能较好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多数还能胜任课外音乐特长辅导。此外,城市中还有一批音乐教研人员、音乐教育专家、热衷于音乐的各行业音乐爱好者来支持国民音乐教育事业,并发挥了带头、引导、示范等骨干作用。他们对音乐教育资源的整合、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3、教师、家长较为重视

与农村音乐课的情况相比,城市音乐课得到了学校教师家长等许多人士一定程度的关注。一般来说,城市地处于交通枢纽地带,与外界联系较为密切,能够较方便地获得最新的教育信息。学生家长大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他们了解艺术教育,音乐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支持学生对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的学习。许多家长甚至还给孩子报了艺术类的课外辅导班,加强孩子对艺术的学习,增强艺术对孩子的熏陶。

4、教学资源较为丰富

城市经济科技水平较高,学校音乐课程的相关设施较为齐全。特别是乐器的种类和数量都比农村学校的情况要好得多。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中小学校建立了自己的音乐教育主题资源库。同时,城市的家庭音乐资源,社区音乐资源等也比较丰富,这些都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在我国目前的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现象

1、教师缺乏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在音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音乐教师的热情不断遭遇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压力的冲击,许多教师没有信心去进行音乐教学。因此,音乐教师把音乐课程的教学当做“任务”来完成,在每个星期一两节课的情况下“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认为音乐课程在学校教学中是多余的,音乐教师缺乏自信心和学科自尊,似乎音乐教师比其他主课教师矮一截,音乐教师缺乏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2、音乐教师的教学缺乏实效性。音乐新课程强调学生的音乐“体验”,“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音乐新课程强调“模仿”,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音乐新课程还倡导“探究”、“合作”和“综合”。但是,面对音乐新课程,许多音乐教师不懂得怎么样去开展“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和“综合”等教学方式,许多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上,一节课就教学生唱一首歌,教师是一遍两遍三遍的重复教,学生则重复唱,这样下来,教师教的没有什么味道,学生的学习也没有滋味,而且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没有掌握所学习的歌曲。

3、学生对学习音乐课程比较迷茫。面对音乐新课程,许多学生不知道怎么样去学习。尽管音乐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体验,但是许多学生是不知道怎么样去学习音乐课程的,所以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迎合教师或者迫于无奈。毋庸置疑,有部分学生是喜欢音乐课程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知道怎么去学习音乐课程,所以出现音乐课堂上学生茫然很手足无措的情景是可以想象和理解的。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一方面要立足于现实,以我国音乐教育的需要和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努力探索音乐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又要以可预见的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条件为着眼点,更新教育观念。当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音乐教育一是需要得到全社会更大的支持与教育部门更多的投入;二是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也应从自身做起努力转变教育思想,更加充分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格健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音乐课为培养新世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安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

[2],普通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问题;策略

一、引言

小学音乐教育是当前我国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阵地,其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并且,音乐素养越来越被认为是综合素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许多家长都乐于让小孩学习音乐。但是就我国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形势来看,音乐课程教学仍存在这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数同小学生自身的身心发育有关,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是当前音乐教育面临危机的症结。下文将对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对策。

二、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当前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首先在于大多数学校对音乐奇偶碍于的漠视,教学方针中并未对音乐教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此在日常的音乐课程中,音乐教师并没能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美育特征。在各科中充当一个配角,在一些落后地区的学校,音乐教师一般由其他任课老师兼任。音乐课被当成是副课,动辄被取消和侵占。

2.教学方式的落后

除掉学校教育观念之外,教学方式仍是阻碍小学音乐教学前进的关键因素。在一些学校音乐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占据重要地位。虽然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音乐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很多教师会在课上要求学生朗诵诗歌和散文来增加对音乐歌词的体会,或者是组织学生进行即兴表演。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仍不免出现偏差,这种偏差主要体现为:(1)课堂活动过多而使得正常的音乐素养培育缺位;(2)小学生在课堂中并未注意到音乐的存在,而只是营造出活动的气氛;(3)教师更多的是灌输一些文学性的教育,并非在课堂中运用音乐语言。所以,这一教学方式虽然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但仍使得教学效果低下。

3.师资力量缺失

小学音乐教学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音乐教学更具有难度,教师不仅需具有高端的音乐素质,而且需要在教学技巧上高人一等。教师需要将自身的音乐技能同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在一起,如此才能增加小学音乐教育的效率。

但是现今小学音乐教师并未体现出这一综合素质,这是由于他们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此外,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大量的青年教师,但是青年教师又缺乏必要的教学经验,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就处于这一种尴尬的境地。

4.教学资源缺乏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的音乐教学资源分布极其不平衡。在很多经济落后的地区都缺乏音乐教学资源,而且即使是有条件的学校,他们的音乐教学资源也不免于单调。大部分音乐教师手上的资源只有书本、参考书、音乐光盘。多媒体设备仍未普及到小学课堂的每一个教室,这就时视听结合的音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教学资源的缺乏使得音乐教师无法在课堂中施展所学,无法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大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甚至对教师的音乐教学积极性造成打击。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课堂仍显现出沉闷的气息是不应该的。

三、应对措施

1.提升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校改善音乐教学现状的首要措施在于提升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对音乐教育资金的投入,而是增加人才的投入。音乐教育耗资巨大是不可避免的,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资金投入在所难免。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还能吸引到大量音乐人才加入小学音乐教育的阵营。学校应当禁止音乐课程被其他课程所挤掉,避免其他课程教师的“代课”行为。

2.改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改善应当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下手,落实教学目标对教学方式起到决定作用,教学目标称的上是音乐课堂的教学精神。因此,音乐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具有操作性和形象性。改善音乐教学方式,制定教学目标应当中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审美欣赏以及情感表达入手。

这三个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中不能再固守传统,需要站在学生的情绪和立场之上,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并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警惕教学目标的缺位,防止学生在所谓的课堂活动中迷失音乐方向。

3.改善教师音乐素质

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必然能够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养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而且,教师综合素质能够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除了会因为音乐而欣赏教师,还会因为教师的其他素质对音乐课程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学知识、美术知识等相关美学素养。

4.改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由教学资源构成,而且学习环境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载体。所以,学校应当尽量合理安排教育资金的使用,多加改善学习的软硬件设施。对于基本的音乐课程而言,一套多媒体设备必不可少,不仅音乐课需要,其他课程对此也有要求。此外,教师需要对教室布置一番,以此来带动音乐学习的气氛。

四、结语

音乐作为一门美育课程,其教学主体必须均具备相关素质,教师应当具有必要的音乐文化气息,学生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因此,小学音乐教学状况的改善需要从这两个方面改善,本文的分析即在于此。音乐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音乐学习中,而学校则需要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至于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则需要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洪.架起一座通往审美艺术的桥梁——浅谈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4).

[2]方承麒.插上想象翅膀 创造自由时空——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探索[J].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01).

篇(4)

邬淑颖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缪 军 北京市东城区教研中心

姚江萍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闲林镇中心小学

宋 莹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小

张方明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第二小学

李嘉栋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

王美华 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鲁春芳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中心小学

张小云 浙江省义乌教师进修学校

马 莉 上海市崇明县民本中学

钱 岭 上海市宝山行知中学

谢燕慧 上海市杨浦区复旦二附中

朱奕雄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中学

董 静 北京市丰台区第二小学

裴永飞 上海市青浦区唯实希望小学

罗 怡 浙江省杭州市江心岛小学

王薇薇 天津市塘沽区上海道小学

李世建 重庆市梁平县梁山小学

钱夏红 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一中

国 玺 安徽省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

郭 静 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小学

戴树林 浙江省杭州市第四中学

高 峰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

高文丽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学研究室

熊晓萍 上海市杨浦区控二分校

倪 静 上海市崇明县登瀛小学

丁志红 上海市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

陈同军 湖北省黄石白马山学校

项雅丽 浙江省温州市建设小学

吴灵迪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八中学

方敏鸳 浙江省东阳市实验小学

陈 洁 浙江省富阳市永兴学校小学部

基础教育组一等奖(57篇)

创设情境,以隋带声――小学音乐课发声训练学习策略研究如何处理音乐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性意见

浅析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的内容与方法――以“标题响曲的诞生”课前教学设计为例

文本细读:走出有效音乐课堂教学的关键一步

关注音乐 有效参与

小学音乐“教材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

中学音乐学科区域性校本教研活动及七种模式

挖掘青浦田山歌资源,开发音乐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一年级音乐学习方法的能力发展的顺序性教学与研究

――以四季青中心小学08级音乐教学实践为例

创造性使用音乐教材,有效实施课堂合唱教学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育中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探究

高中《艺术》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以中国打击乐教学为载体,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成效的调查研究

音乐教学中利用趣味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

以音乐活动为载体促进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实例研究

浅析音乐课中推进轮唱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音乐唤醒了沉睡的意识――一个弱智女孩的成长

和谐创造美――高中合唱教学初探

别把标题音乐单纯地装在“标题”里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多元”视角下的音乐剧教学尝试

音乐课堂评价的导向型――小学音乐课堂评价的实践研究

区域性主题式音乐教研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网络环境―刚、学高年级音乐学科教学探索

谁持彩练当空舞――让音乐教学回归音乐本体的实践研究

无声的转变

传统、传递、传承――由“京剧进音乐课堂”看去

小学音乐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策略研究

运用特定音乐语言教学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研究报告

篇(5)

关键词:HiTeach系统;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1前言

HiTeach系统集成了多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目前,小学的音乐教学,仍以教师进行示范引导教学为主,信息化程度不高。而HiTeach系统这一种复合型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则可以促进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感染力,更好地调动小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HiTeach系统技术概述

HiTeach系统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教学技术,分别是IWB技术、DC技术以及IRS技术,这三项技术共同构成了HiTeach系统。IWB技术也称之为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其主要是通过电子白板这一载体,将相关的教学资源展现在白板上,进而能够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批改、点评等,是基于白板的信息化教学技术。DC技术是电子实物投影技术,其主要的技术核心在于将物品放置在电子实物投影台上,能够将实物的相关信息集中在电子屏幕上,从而让学生认知到相关信息。IRS技术,即是电子即时反馈系统,这项系统的核心在于学生和教师互相之间进行沟通,这种沟通是通过电子化平台进行信息交互,而且实现了即时呈现的功能[1]。HiTeach系统是集合了信息采集、信息呈现以及信息交互三个层面的综合信息化教学技术,也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这一系统本身需要教师熟悉上述三种核心的信息化教学技术,细致地分析HiTeach系统的协调应用要求,使之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最佳效果。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多依靠教师演奏示范等,大部分学生对于音乐课的认识还停留在“学唱歌”阶段,对音乐的相关知识没有全面的认知,采用HiTeach系统有利于改革传统音乐课堂教学。作者:韩慧、常桂春,临沂金雀山小学(276000)。

3HiTeach系统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基本应用模式

HiTeach系统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应基于HiTeach系统三种不同的技术模块,结合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模式和信息化教学发展要求,充分联系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推进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信息化。从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看,HiTeach系统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基本应用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面。要注意使用DC技术的基本模式由于DC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子实物成像投影仪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实际加以应用。很多小学音乐课本中都会介绍中国传统的乐器以及西方的乐器,这些乐器实际上有很多学生都没有接触过,很多小学也没有这些相关的乐器实物。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精选乐器图片,在电子成像投影仪的支持下,实现立体化投影展示。教师对图片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提前进行测试,以此达到最好的成像效果。投影图像需要进行知识链接,从小学生认知特点出发,教师对于DC技术支持下的图像知识链接,要尽可能地配以相关乐器的演奏视频进行。因为演奏视频是可以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知到这些乐器的音色、演奏的姿势等,这些都是传统口述所无法代替的内容[2]。要运用好IWB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作用由于IWB技术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化呈现的模式,所以小学音乐教学要注重这一层面的作用。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依赖教师板书书写,不仅耗费精力,还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IWB可以让教师预先将板书整理一下,把相关的内容预存在交互式白板的信息终端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让相关的知识点、简谱等展现在电子交互式白板上,还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进行互动,让小学生到黑板上书写简谱、标记重音符号等。通过音频的播放,让小学生判断这一段音乐简谱中,哪些部分是着重的,哪些部分是轻声柔唱的,从而让小学生逐渐理解简谱和音乐旋律之间的联系。在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小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有计划地引导小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简谱知识。要善于发挥出IRS技术的特点IRS技术是一项电子化的即时反馈系统,这种反馈系统可以让教师设置相关题目,Teach装备在线?-9-2017年2月上第03期(总第405期小学生进行全面的答题,在HiTeach系统的平台上,将有关的信息整合在一起,查看不同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在音乐乐曲名的识别上,教师可以通过电脑播放一段特定的音乐,让小学生自己回忆这段音乐是什么,然后由所有学生各自使用IRS系统的学生端进行答题,最终由HiTeach系统进行统一回收,教师再进行批改。这样教师可以很快地掌握到整个班级中学生对特定音乐知识掌握的程度。HiTeach系统中三项技术不是孤立的,HiTeach系统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中,要注重对上述三种技术进行恰当的整合应用,保持整个音乐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小学音乐课程中,小学生运用IRS技术进行答题,其答案可以经由音乐教师选择,然后选择性地呈现在电子交互式白板上。而DC技术的实物投影,也可以在IWB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进行呈现。HiTeach系统支持下的多元信息化教学技术,可以把IWB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所有信息采集的呈现点,无论是DC技术采集还是IRS技术采集的信息,都可以纳入其中,发挥出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4结语

HiTeach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相对比较强的教学系统,小学音乐教学应用这一系统,应在全面分析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的基础上,注重提升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综合效果。在今后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HiTeach系统等信息化的教学技术,不断地调动小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让小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小学音乐课程的知识,实现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曹力云.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程的调控与管理[J].新课程学习,2014(7):18-19.

篇(6)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 教学现状 音乐理论 思考对策

实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的必要选择、实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是音乐教育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时期。从目前中小学生的知识、技能素养现状和社会对中小学毕业生基本素质的评价来看,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适应社会变化、发展要求的技能素养,不容乐观。

音乐课程,作为中小学新课程结构的组成部份,在此次改革中受到格外重视。追其原因,一方面是新课改"体现均衡性,重视艺术类"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和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现实背景密切相关,即实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的必要选择、实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是音乐教育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中小学音乐理论教学现状

1) 学生分化情况严重

特别是在音乐研究性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可能是"一路高歌到永远",有的可能是"默默无语到天明"。例如,现在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都喜欢采用分组的的形式,讨论问题、设计演唱形式、创编活动等等都让学生参加小组讨论合作。每次小组讨论的时候只见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个别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们立刻安静下来,被叫到发言的同学一张口就是"我认为……"、"我的想法是……"。这样做的结果,许多时候都是小组讨论代替了个体独立思考,优秀学生的个人思考代替了全体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分化严重,优者更优,劣者更劣,走向两个极端。

2)重点是党政领导、职能部门领导不能转变观念

落实"教师教育是政府行为",不能放松对教师的束缚。"会上讲素质教育,会下搞应试教育",忽视音乐课程,带着这种观念领导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肯定搞不好。例如,在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用专业教育的眼光和要求看待普通中小学的学校音乐教育问题:重视一节音乐公开课的质量,忽视平时的教学质量;重视音乐尖子人才的培养,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重视艺术比赛成绩,忽视艺术活动本身的育人目的,重视音乐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德、智、体等各育的重要辅助,促进作用。只有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才真正给音乐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并为改革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3) 不少音乐教师把"少讲"或"不讲"成为平时教学的原则

在课堂上不敢讲,忌讳"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本来一讲就明的问题,非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认为这样就避免了"灌输"、"填鸭"之嫌。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学习,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反而造成了音乐课堂教学重主体,轻主导的现象。另外,音乐教师由于对新的教育理念理解不透彻,在课堂教学中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浮夸,一堂音乐课表面上热热闹闹,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内容。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适应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二、提高中小学音乐理论教学水平的对策

1)音乐教师要深人的学习、研究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了音乐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对音乐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没有作硬性的规定。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指导性文件,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人细致的学习,准确领会其要求,不拘泥于选用的教材,灵活应用当地的各种课程资源。中小学音乐新课程要求教师按课程标准设计教学,而我们的音乐老师们以往都习惯于按教材去设计、实现教学。因此,只有更好的了解音乐课程标准的精髓,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中小学音乐新课程。同时,我们也只有真正理解了新课标的理念,才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新的理念落到实处,而不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貌似神离,歪曲本质。

2)变教师的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全员全程参与,促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只有让学生全体参与到课堂里去,让他们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课堂才能"活"起来,这样,教师也就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是新型课堂教学方法占领课堂这个传授知识主阵地的重要渠道和措施,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紧张的思维中去体验、去探索、去学习、去创造,并激发起极度的兴趣和乐趣,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训练思维,培养创造力,使学生乐学

素质教育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根本宗旨就是弘扬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课堂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整理知识信息的能力,迁移运用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能力。

4)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等

篇(7)

关键词:音乐音乐课兴趣

学生的音乐兴趣还要激发吗?看他们整天有事没事戴着个MP4、MP5呢!但只要深入到学生调查一下,你就会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音乐课不是乐理知识就是五线谱,真没劲。我懂那么多音乐理论做什么?不会看五线谱我也可以唱我喜欢的歌。”“音乐课里也可以唱歌?那都是老掉牙的歌!没有周杰伦,没有林俊杰……还是我的MP4实在!”这就是学生的真实声音。

音乐与音乐课,这竟成了矛盾?看来,学生想上的音乐课,和老师要上的并不是一回事。那么,怎样才能把音乐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让音乐课生动有趣,把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出来,又能让音乐课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切切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呢?

一、明确目标,因势利导

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培养音乐家?当然不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专业的音乐教育,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的能力,以创新教育为目的,让学生学会通过音乐表达自我情感的音乐审美教育。中小学音乐课堂也需要音乐知识与技能训练,但它只是培养广大中小学生音乐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不是目标。现在在多数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仍然保持着传统的以乐理知识体系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与模式。一群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已经被数学、英语弄得晕头转向的学生,在一星期一两节的音乐课里,还要动辄面对宏篇大论的乐理知识和天书般的五线谱,他们又怎能激起对音乐课的兴趣与热情?

那是不是说,中小学的音乐课堂里只要凭着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唱唱流行歌就可以,而不再需要什么音乐知识了呢?这当然也不是。只会跟唱流行歌曲,没有音乐常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审美能力就无从谈起。因此,要使学生既学习音乐知识,又不觉得枯燥,就需要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及其思想情操,因势利导。比如,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特点,以唱学生喜欢的歌为中心,安排音乐知识教学,从视唱、听音、乐理等方面来编排教学内容。这样,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将音乐知识和技能逐步深化,提高到理性认识的水平,让学生先感性后理性,先零碎后系统地把音乐知识植入自己的头脑中去。

二、内容丰富,方法多样

在传统的音乐课上,教师通常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部就班,用统一编订的教材上完一学期的音乐课。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中小学各科课程要充分利用各方面可用的教学资源,把课上好,把课上活。对于音乐课来说,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绝对不仅仅局限于那有限的几本教科书。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是音乐课的教学资源;民族传统音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曲令小调,也是音乐课的教学资源。比如,在闽南地区,南音这一被誉为“古音乐化石”的地方音乐,学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非常熟悉。若把它们请到音乐课里,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兴趣,还可以起到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使南音走进校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许多教师在上音乐课的时候,都教学南音,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可见,只要音乐课教学的内容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此外,要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灵活多变。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对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成不变的课堂自然难使学生喜欢。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认真研究自己的教学方法,让音乐课上得有趣,上得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可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内容进行想象;可以编排歌舞剧,让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把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比如,在欣赏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的时候,可用多媒体将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江水,随风摇曳的花枝、花叶、色彩斑斓的花瓣画面显示在屏幕上,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受到视觉效果的冲击,从而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创造机会,展示自我

中小学生的天性都是活泼好动,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愿望。在音乐课上,如果能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就一定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多创造条件,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歌词的内容,自己设想、编排几个动作,在课堂上进行即兴表演。可以让学生利用音乐原理自己制作乐器,比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锤;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等。当学生身体的其它感官随着音乐动起来的时候,他们上音乐课的兴趣与热情必然也会被调动起来。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方创设平台,利用各种机会让那些有音乐基础、音乐天赋的学生表现,从而带动其他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中学生中,有很多学生都对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小提琴、二胡、琵琶等乐器非常感兴趣,都有演奏基础,有些学生还参加过考级,并达到了中、高级水平。让这些学生上台表演,可激发他们的荣誉感、成就感。同时,也可以调动台下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将唱歌好的、跳舞好的学生都请上台表演,由此,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表演能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激励作用。若有条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的有关音乐活动,调动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据一份有关中小学生音乐兴趣的调查显示,有87%的学生都明确表示自己喜欢音乐,只有13%的学生表示自己不喜欢音乐。而要让学生不但喜欢音乐,还喜欢学校的音乐课,就需要音乐教师不断研究更好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带到音乐课来,把音乐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去,实现让学生在音乐课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培养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