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德育管理概念

德育管理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6 16:07: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管理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德育管理概念

篇(1)

关键词:高校;德育;隐性课程

一、对隐性课程的认识

(一)隐性课程的含义

自1968年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在他的《课堂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以后,课程领域里先后出现了“自发课程”“隐含课程”“无形课程”“非正规课程”等概念,国际上掀起了一场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热潮。随着对德育隐性课程研究的深入,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隐性课程”的概念,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见解,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

根据隐性课程的定义,我们认为:1.在概念的归属上,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它的归属概念应该是学校文化。[1](74)首先,因为“课程”是“教育”的下位概念,作为教育的“衍生物”和体现教育要求的手段,课程应具有教育的一切属性,即目的性、方向性和计划性;其次,在教育学范畴内,课程是指依据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规范的教育内容,定义中的“教育内容”应该指文化。2.在概念的外延上,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上所讲的课程严格来说是“学校课程”,是在学校内部开设的,所以隐性课程是学校生活经验中除显性课程以外的影响,不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影响。3.在概念的内涵上,隐性课程作为一种“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是偏向于非学术性的。4.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两者一起构成了学校课程体系。

(二)隐性课程的特点

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作用方式的潜在性与间接性

作用方式的潜在性是隐性德育课程区别于显性德育课程的最根本的特点。显性德育课程是通过正式的教学来进行,对于社会角色具有直接的、外显的影响力;而隐性德育课程是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通过间接的、内隐的和潜在的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

2.作用途径的广泛性与开放性

当前高校德育显性课程的实施在途径上虽然种类繁多,但实质上是一个较封闭的系统,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途径和方式:一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实施的各种名称的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程;二是由各任课教师在各门文化课程教学中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由学校行政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及各类社团组织的各项德育工作。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途径更加的广泛而开放,隐性德育课程不仅广泛地潜伏在受教育者的各项有目的的德育活动之后,而且广泛地隐含在一切的教育环境的体制与气氛之中,甚至广泛地隐藏在受教育者的整个学校生活之中。

3.作用过程的无意性与渗透性

高校显性德育课程无论是在课程的总体设置上还是具体的操作中,都是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教育者在实施显性德育课程时也会通过各种方式非常明确地把课程的目的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接受隐性课程教育时,虽然有认知的参与,但更多的是有情感、兴趣之类的非认知心理的参与,这种作用往往是通过无意识对受教育者进行渗透的。无意识“是指人的现实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即是未经过思想加工整理过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心理定势。”[2]隐性德育课程正是通过渗透到受教育者内心深处并通过学生无意识的摄取机制而实现教育作用的。

4.作用效果的非预期性与二重性

一方面,明确目的性与作用方式的直接性使得显性德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教育者还能通过学生的反映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与调节而使显性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显性课程具有较强的预期性。由于隐性课程是通过潜在的、间接的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无意中受到潜移默化熏陶的,是难以预测、难以估计到的,因此,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效果具有非预期性,与其效果的非预期性相伴而来的是其作用效果的二重性,即隐性课程对学生施以的影响,既可能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积极影响,又可能是阻碍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消极影响。

5.作用结果的体悟性与深刻性

显性德育课程往往是强调教给学生“有关道德的知识”而忽略学生的内化机制。杜威在其《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一书中区别了两个概念:“道德概念”和“关于道德的概念”。所谓“道德概念”是把这种观念“在行动中见效果,使行为有所改变”,使之“成为品性中的一个部分”;而“关于道德观念”就是直接传授道德知识的教育,也称为知性道德。杜威认为这种教育“即使讲得最好,也是在数量上比较小的,在影响上也是微弱的”[3]。因此,德育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只有通过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理念,约束学生行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隐性德育课程正是迎合了这一特点,学生在接受隐性德育课程教育时虽然有认知的参与,但更多是情感、态度、价值、兴趣等非认知心理的参与,是学生内心的一种体悟结果;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往往不仅仅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是内化为学生情感、意志、人格、价值观等深层次的道德品质与素养中,因此,其作用效果非常持久和深刻,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一)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

从隐性德育课程存在形态进行分析、归类,高校的隐性课程主要由以下几种要素构成。

1.潜伏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课程教学是教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教学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会和获得预期的学术性知识的同时,还会无意识地获得非学术性的知识,自发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态度、情感、兴趣、意志和信念等,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隐藏于各种正规德育课程以及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是潜在的,主要包括有教学指导思想、教师的人格榜样、教师的期望、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以及奖惩方式等,[4]这些因素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2 .隐藏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的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中有着预定目的、内容与作用的党团活动、班级活动、主题活动等,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学生是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的,与专门的认知性德育课程中的隐性德育因素相似,专门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中也隐藏着各种隐性德育课程的因素,如活动目的背后的组织者的理念、活动组织方式背后的组织者的策略、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自身的体悟等。

3.暗含在校园物理环境中的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校园物理环境是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校园物理环境主要是指由学校的建筑物、文化设施、生态环境、班级环境以及各种徽章、标志、服饰等物质形态的环境所营造的校园文化。从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校舍建筑的设计,到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舞厅等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到校园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生态环境的保护,到班级中教室的空间安排、黑板报与宣传画的渲染,到校旗、校徽、校服、校歌的创设,无不展现着建设者与教育者的独具匠心,无不暗含着大量的教育因素和内容。

4.渗透在学校制度文化中的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学校制度是制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制度即规定,是维护各种社会关系的规章体系。学校的规章、守则和组织是学校教育结构的特性,也以隐蔽

转贴于 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德育功效。它具体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领导者的思想观念与方式、教学管理方式及其评价体制、学生宿舍生活管理制度及学生一切活动的安排方式和规章制度本身的健全与合理性等。这些制度与体制对于规范学生的行为所起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5] 5.弥漫在校园生活中的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往往没有具体的载体,从空间上说,它弥漫于学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时间上说它弥散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它主要是通过深浅不同的两个层次展现出来,一是深层的文化底蕴,是由学校成员的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来的,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奋斗目标和校风学风等;二是外显层的心理文化,由学校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舆论环境、社团关系、个体关系、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方式、课余的文体活动等。学校定的文化、心理内容集中反映了校园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成员的共同追求与价值取向,它是通过感染、暗示和模仿等心理方式作用于学生的,使学校校园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场,对每一个成员都产生着难以抗拒的效应。[4]

(二)隐性课程的功能

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与结构,决定了隐性德育课程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显性德育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上的导向功能

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隐性课程通过前面分析的各种复杂多样的因素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校的活动、学校的环境、学校的制度、学校的氛围等都在认识上给学生提供参照体系,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的人生观。

2. 情感上的陶冶功能

道德情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具有调节的功能,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道德情感形成具有自发性和情境性,隐性课程所具有的潜在性、渗透性、无意性等特性正是切合了道德情感的这一特点,因此,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在道德情感的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学生沐浴在学术研究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环境设置幽雅、精神追求执著的高校校园当中,一种清新、舒适、优美之感自然而生,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3.意志上的磨炼功能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学生道德意志是通过在其日常生活中的长期磨炼而成的,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通常表现为在实现道德目标时的积极进取或坚忍自制两种形式。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生意志的磨炼上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校风学风等精神形态的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斗志,激励学生为实现其德育目标而积极进取;二是通过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形态的强制方式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有意无意地就范,逐渐学会坚忍自制。

4.行为上的规范功能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人的道德面貌最终是以其道德行为来表达和说明的,它是人的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是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中的物质文化环境的设置、制度文化的管理、精神文化的创设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和教育意志,通过暗示、舆论、从众、期望等心理机制给学生造成潜在的动力与压力,对学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三、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

(一)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结合,开发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隐性德育课程

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品德的水平。当一个人按照社会规范行动时,首先必须了解这些道德规范,掌握一系列的概念,并能对某个行为的正确性作出相应的道德判断以及最终形成道德观念体系。因此,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显性德育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仅仅重视显性德育课程的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德育是传承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不可能把德育内容直接“装”进学生的脑袋里,也就是说,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内容的德育是来自社会生活,只有通过学生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理念,约束学生行为。在高校的德育改革过程中,要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就要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结合,通过两类课程的结合,既发挥了有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又发挥了无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使德育工作更有成效。

(二)处理好学校制度的科学性与制度的可行性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

对于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高校普遍都是非常重视的,作为一所高校(无论是哪一种层次的院校),都会有一套套几乎称得上完美无缺的管理制度、管理条例、管理手册等,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生考试作弊处罚制度、公共课选修课考勤制度、宿舍管理制度、作息制度、男女生管理隔离制度等等,囊括了这些制度的学生管理手册往往是学生人手一册。但是,为什么这些规章、守则颁发了以后,许多制度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制度甚至形同虚设?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制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而忽略了制度的可行性,忽略了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高校要在不断完善学校的制度系统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给予学生自主设计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检查、自主监督、自主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自主负责的态度,促进学生对学校制度的认同,处理好学校制度的科学性与制度的可行性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高校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

(三)协调好经济效益、审美价值与文化传统三者的矛盾,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高校产业化的蓬勃发展,当前高校的校园环境普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高校在其校园的环境建设上甚至不惜挥金如土,于是,有的校园如花园式美丽,有的校园如商城般现代,有的校园如宫殿般宏伟,但其结果却往往甚至尴尬──校方在校园建设上虽然倾尽了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置身其中的师生却更是留恋往日校园的质朴与宁静。大刀阔斧的开发与建设,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开辟出新天地的同时也可能会把历史甚至其文化根基割断。因此,高校在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时候,要协调好经济效益、审美价值与文化传统三者的矛盾,从而营造出时尚中见质朴、现代中见宁静、宏伟中见历史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美丽校园。

(四)培养富有特色、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

对于一所高校而言,校园的精神往往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地位。校园精神来源于对非制度精神文化的提升,它是指每一个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学校内特定的风气和氛围,也是最富有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因素。它以校训、校歌、校旗、校服、校史等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也通过学校领导民主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师生的精神面貌、校风、学风、班风、集体舆论等体现出来,它是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与个性的反映,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文明、进步、健康、蓬勃、富有特色、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其所形成的弥漫于整个校园并体现了学校风范正气的精神氛围,具有启迪、感化学生的作用。[1](77)

隐性德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具有两重性,要使隐性课程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就要自觉地利用其积极因素,控制或消除其消极因素。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思考与积极参与。在不断改革显性德育课程的同时,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扩充德育课程的内容,将为高校德育工作开拓新的德育课程研究的范围与视野,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强.高校不可忽视隐性课程[J].咸宁学院学报,2004,(2):74—77.

[2]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31.

[3]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56.

篇(2)

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坚持新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改实施的环境下,越来越让我们懂得德育工作在一个学校的重要性,德育乃教育之首,那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怎么样把教育之首——德育,抓到实处呢?凭口号?凭装装样子??……不,这些都不能适应现在的聋哑孩子和智力损伤的孩子那获取外界知识和信息的渴求欲望了。所以我们要把德育工作做仔细,做准确,必须以德育工作实效性和不厌其烦为工作准则,让我们涟水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健康向上发展,努力把这一群特殊的孩子培养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好学生,为学生将来成为残而有为、受社会欢迎的社会人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本着我校的实际情况,特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指导思想

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班集体建设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思路。面对新的形势,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各类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求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二、工作思路

1、确立一种意识:以学生为主体。

2、抓住三条主线:班级管理,养成教育,安全教育。

三、工作内容

1、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

在学校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学校各部门、各位教职员工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德育组将以积极、热情、认真的态度接受各项工作,并尽德育组的最大能力,完成工作任务。

2、继续做好学校的常规管理

继续不断完善学校的寝室、教室、包干区的评分制度,使其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真正体现评比制定表扬先进,鞭策后者的目的,通过各项工作的评比来促使形成全校班级之间进行互相的竞争,形成良好的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同时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3、根据我校的特殊性,德育组将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

德育组将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时刻强调学生安全意识,做到安全工作时时讲,时时做的原则。积极检查安全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德育组将会把安全工作视为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7、认真组织并开展好每一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认识、成长和锻炼。

(1)、在校园内大力开展“行军礼”活动。切实提高师生之间乃至于与外界交往中的文明礼貌的习惯。

(2)、开展“一枝笔”随身带的活动。发挥学生写的功能,当在校园内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学生可以拿出笔来礼貌的询问来者:请问您找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也可以感动来者,使来客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3)、养成“轻敲门”的好习惯。学生因为听力损伤,敲门时往往不能顾及到常人是有听力的这一客观事实,敲门声音会很大,不但影响其他办公室的工作,还给门带来一定的损坏,再说“轻敲门”也是一种礼貌,即使有急事也使自己不乱于方寸之中,学生如此,教工更应如此。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我们学校的人文环境。

(4)、让“尊师长”的好风尚在我们校园内蔚然成风。

(5)、继续开展“爱同学”的活动。让大同学帮助小同学的好习惯届届相传。

(6)、开展“祭扫烈士”的爱国教育活动。

(7)、开展“助残日”的庆祝活动。

(8)、开展“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

花点时间读书,那是智慧的基础;花点时间思考,那是力量的源泉;花点时间观察,那是认识世界之路;花点时间对残疾孩子微笑,那是灵魂的音乐。

生活中,幸福既是物质生活的概念,又是精神生活的概念;既是享受的概念,又是创造的概念。而我却以自己能在特殊教育这片芳草地里,永远的耕耘而乐此不疲为幸福,这才是我追求幸福的完整的概念。

篇(3)

本着我校的实际情况,特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指导思想

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班集体建设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思路。面对新的形势,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各类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求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二、工作思路

1、确立一种意识:以学生为主体。

2、抓住三条主线:班级管理,养成教育,安全教育。

三、工作内容

1、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

在学校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学校各部门、各位教职员工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德育组将以积极、热情、认真的态度接受各项工作,并尽德育组的最大能力,完成工作任务。

2、继续做好学校的常规管理

继续不断完善学校的寝室、教室、包干区的评分制度,使其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真正体现评比制定表扬先进,鞭策后者的目的,通过各项工作的评比来促使形成全校班级之间进行互相的竞争,形成良好的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同时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3、根据我校的特殊性,德育组将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

德育组将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时刻强调学生安全意识,做到安全工作时时讲,时时做的原则。积极检查安全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德育组将会把安全工作视为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7、认真组织并开展好每一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认识、成长和锻炼。

(1)、在校园内大力开展“行军礼”活动。切实提高师生之间乃至于与外界交往中的文明礼貌的习惯。

(2)、开展“一枝笔”随身带的活动。发挥学生写的功能,当在校园内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学生可以拿出笔来礼貌的询问来者:请问您找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也可以感动来者,使来客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3)、养成“轻敲门”的好习惯。学生因为听力损伤,敲门时往往不能顾及到常人是有听力的这一客观事实,敲门声音会很大,不但影响其他办公室的工作,还给门带来一定的损坏,再说“轻敲门”也是一种礼貌,即使有急事也使自己不乱于方寸之中,学生如此,教工更应如此。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我们学校的人文环境。

(4)、让“尊师长”的好风尚在我们校园内蔚然成风。

(5)、继续开展“爱同学”的活动。让大同学帮助小同学的好习惯届届相传。

(6)、开展“祭扫烈士”的爱国教育活动。

(7)、开展“助残日”的庆祝活动。

(8)、开展“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

花点时间读书,那是智慧的基础;花点时间思考,那是力量的源泉;花点时间观察,那是认识世界之路;花点时间对残疾孩子微笑,那是灵魂的音乐。

生活中,幸福既是物质生活的概念,又是精神生活的概念;既是享受的概念,又是创造的概念。而我却以自己能在特殊教育这片芳草地里,永远的耕耘而乐此不疲为幸福,这才是我追求幸福的完整的概念。

篇(4)

关键词:中职全员德育实施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1

一、全员德育的涵义

全员德育通常包括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的含义。所谓“全员”,就是指学校里的所有人,既包括领导层到老师,也包括所有的后勤工作人员都是德育工作者,甚至还应该包括所有的学生、家长等。全程育人是指学校各种活动的全部过程都应该包含德育因素,全方位育人是指学校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全面落实育人责任。全员是主体概念,全程是时间概念、全方位是空间概念,全员、全程、全方位从人、时、空三位一体的视角,表达了人人做德育、时时做德育、事事有德育的全员德育三个方面的内涵要求。

二、全员德育在我校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1、礼信教育。礼信教育是我校德育教育的一大亮点,所谓“礼信”就是礼仪与诚信。明礼与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诚信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礼信的教育不只是停留在口头,更要在学习、生活细节中得到实践。

礼信教育,首先在课堂阵地要求学生上课喊起立、下课谢谢老师,平时在校园内的每一个地方见到老师能够主动打招呼,进入办公室前主动报告,如因事迟到进入课室也要报告......从这些校园的小阵地中,都无时无刻不进行着德育的熏陶与教育。从小事中做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学校要求门卫微笑待学生和家长,学生对门卫报以友好的态度;学生打饭进行排队,对食堂阿姨道谢等,让礼信教育贯穿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2、班级值周教育。班级值周教育是指由学校团委轮流安排每周一个班级值周。值周班级同学主要工作有:负责全校常规管理及卫生检查、督促、协助工作;负责全校大环境保洁工作;协助维护校园正常秩序,做好巡视工作。对值周的同学,首先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从小事中做起,树立为学校、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意识。经过短短一周的值周,同学们都对开始以为很简单的事情,从中学习到的是劳动的艰辛、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从而更加懂得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通过人人的参与,也体现了全员德育参与管理、参与服务的的思想意思。

3、宿舍关爱行动。宿舍关爱行动的提出,源于我校为了减少学生的流失率,就每个科任老师把班内的学生进行“包干”,每位老师对自己负责的同学,关心督促他们的学习、思想动态、宿舍的清洁卫生等。负责老师在与学生平时沟通、一起劳动中拉近彼此距离,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信任和依赖。这完全就体现了师生交往的无痕德育、全员德育的思想。

4、第二课堂活动。我校的课程安排中,除了一天的六正课外,第七第八节课为第二课堂,有老师们辅导竞赛,也有的进行各项球类运动、比赛等,每一位的老师,都根据了自己的特长及学生的报名情况,除了负责学生的考勤等情况外,老师也参与到其中与学生一起运动、一起锻炼、一起比赛,从师生的共同参与中,交流了感情,因为大家对篮球或足球等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也在不知不觉的与学生活动、管理中渗透了德育的思想。

5、家校联系。全程德育,除了贯彻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也要扩散到家庭的教育,更多的与家长联系。为了加强家校的联系,我们主要通过电话、微信、校讯通平台、家访等方式进行。电话沟通,我们要求老师每个月主动与家长通电话五个人次以上,并做好相应的记录;通过校讯通平台主动汇报学生的表现没个月要达到五人次以上;各班建立家长微信群,重要的通知可以及时的通过微信群发到家长,或者在微信群经常发送育儿的文章与经验等,从而使家长们得到及时的反馈。更加有效的是我校提出的家访!由于现在人们的沟通方式的改变,老师到家里进行访问的机会就少之又少了。我校推出由班主任带队每个学期两次、访问三到五名学生,到他们家去看看、去沟通、去交流,确实收到很好社会反馈与效果,从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与家长的沟通,既拉近了师生关系,也促进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甚至也扩大了学校对家长邻居的正能量的影响。

三、全员德育在我校的实施的主要成效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全部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德育的实施过程。在我校对全程德育的具体实施中,虽然推进的难度很大,但经过近五年的摸索,逐渐的从不同的点到线的推进,先试点、再扩大、巩固,可以说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更加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思想,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参与德育管理。

1、提升素养

学生:通过德育教育行动让中职学生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气质风度更加赏心悦目,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形象;开展的诚信德育教育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更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中职技工。

教职员工:通过“礼・信”教育行动让教育者在日常工作中能谨言慎行,注意文明守信,借助“素雅整洁的衣着、优雅的举止、潇洒的风度、高尚的情操”等良好的礼信行为来提升学校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融洽师生关系,进而提高办学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时展要求的中职人才。

2、促进和谐:礼尚往来、以诚相待,牵一发而动全身,师生员工与学生在交往的时候都能够贯彻德育教育,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同事之间、家校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为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打下坚实的基础。

3、促进家庭教育:全员德育少不了家长的参与,否则在学校学好了五天,周末的两天回到家受社会、家庭的一些不良影响,将会出现5+2=0的情况,甚至出现了负数。

四、总结提升

1、继续发扬近五年来推进的成功的德育教育经验。在我校推行的全员德育教育中,我们也出现过困难、部分老师甚至其他教职员工的不理解,但现在出了成效之后,大家都更加自觉的参与到德育管理,在每一个人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自觉的进行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与管理,共同的享受着全员德育的成果。

2、加强深化家长学校建设,把全程德育更好的延伸到家庭、社会。此部分是比较后才开始推出,现在正以佛山市创建规范化家长学校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互相补充,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全员德育教育体系。

篇(5)

【关键词】初中 德育 教学改革

一、初中德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德育大纲能够直接体现出德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但是长期以来却很少研究德育大纲。德育的工作与社会的政治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德育的理解就是政治运动的辅助工具,是一种宣传的工具,没有自己的特色以及规律,仅仅是政治运动的附属品。在初中教学当中,语文、数学等学科都有自己的大纲,也没有任何要求,也没有任何的考核。改革开放之后,德育大纲有了真正的指导意义,德育改革正式开始。1983年的《我国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大纲的研究》是北师大、华南师大和华东师大三所院校共同研究的,被教育部确定为重点的课题,被作为德育教育大纲的基本根据。之后所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试行)和《中学德育大纲》,让初中德育走上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一)德育教材的完善化

初中德育教育要不断加强改革力度,把德育教材完善化。为了加强德育改革,要提高政治学科的教学效果,所以,1986年5月,我国在经过六年的修订后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允许各地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自由选用。而且,中学政治课程也在进行改革,初中政治教材要强调的是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知识性以及实践性。1985年中央下发的改革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规定了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且指出尽量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1996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新编的教学内容比较合理,内容充实,虽然政治学科的改革有所成就,但是还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当前德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形成主体意识,有自己积极学习的精神,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被动学习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德育教学改革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近些年来,初中德育教学突破了课堂的局限,把德育教学的改革空间扩大,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竞赛或者是其他的活动,加强德育教学的趣味性,用各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标;通过校风建设来发挥无形教育的作用。改变过去枯燥的教学方式,采用示范或者是暗示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借鉴国外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乐意接受德育教学。

(三)考核方式合理化

德育考核有很强的主观性,为了让德育考核更加客观,需要加强德育的管理,克服评价的模糊性。经过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当前的德育考核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尤其是在考核学生品德方面,建立了科学的考核体系,设计了考核的方式。德育考核正在逐渐规范和科学,但是品德具有隐蔽性和变动性,所以如何来准确反映学生的品德,需要研究者更加深入地研究。

二、德育教学特点

重视基础教育,重视基础道德建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文明礼貌的教育对青少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明礼貌的习惯就被坚持了下来,正在不断引进心理辅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心态,协调好人际关系,建立和谐民主的氛围,把学校、家庭和社区结合起来,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仅仅依靠学校教育不能完成培养青少年的目标,发挥家庭和社区的功能来进行德育教育,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对中学实施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提出了学科德育的要求。要求中学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要注意“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

二是提出了“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是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小学德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概括,也是对过去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教书育人”“整体育人”“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改革实践和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三是提出了德育活动课程的要求。中学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并分别对校园文化活动、校外教育活动、校班的有益活动、业余党团校教育、改进教育活动手段等提出了系统的要求。

【参考资料】

[1]付月新. “润物无声”的教育力量――论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功能[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2]余万超. 初中教育转轨的冷思考(之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6(02).

[3]胡骁. 实施精细化管理 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谈德育的精细化[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篇(6)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德育管理论》的出版,结合《德育管理论》的内容,阐述了研究和创新德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概括了《德育管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肯定了《德育管理论》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上的突出贡献,高度评价了《德育管理论》在德育管理本质研究上的独特视角、对德育管理原则体系的科学总结和创新以及关于德育管理技术的引进和转化。

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人们逐步把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目光聚焦在德育管理上。由我主编的《德育哲学研究丛书》现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德育管理论》是其中的一部。《德育管理论》是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赵志军教授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德育管理始终是德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德育管理问题,虽有少量著述发表,但随着近些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前后人类世界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以及思想文化的深刻变动,加强系统研究和创新性开拓,仍属一个重要的前沿性迫切性课题。在我看来,德育中的“管理”乃至一切合理性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规范或者说是某种社会共同体性规范,它本身就具有德育的意义。因为它总要现实地或潜在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怎样做是合理的、怎样做是不合理的,因而总是蕴涵着人的价值观导向和思想道德追求。好的管理,一定会使人习惯养成好的德行。单就德育管理而言,它“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各种德育要素”(参阅鲁杰、王逢贤《德育新论》),在这里,重要的还不在于发挥管理的约束功能和惩戒作用,而是通过管理,自觉规范、组织德育活动,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有序性、制度化、组织化的程度,使之成为德育长效机制的根本保证。实践表明,只有把广大德育工作者组织好、调动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只有把“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与“科学规范的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做到“爱”与“严”、自律和他律、激励与约束的统一,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只有加强德育的整体规划、科学管理,才能增强德育的整体实力和有效性。可以说,赵志军教授创作《德育管理论》,在很大意义上就是力图解决这一重要课题。

作者认为,加强德育管理研究是实现德育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与时俱进的需要。时代的发展决定了管理思想的发展变化。从国际上看,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日趋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学生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的很大考验;从教育自身来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人,学校德育工作在目标、任务、途径等方面必然要做出深刻变革。新的形势下,德育工作究竟应该怎样加强和改进?这是德育管理研究需要回答的课题。德育的社会条件变化要求德育管理思想、德育管理理论随之发展。

《德育管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回答了德育管理是什么的问题。作者综合哲学和管理学两个研究视角,从德育资源的有限性与德育任务的艰巨性的矛盾运动中揭示德育管理的本质,揭示了德育管理的六条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德育管理的价值以及德育管理的思想先导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和效益原理,从而进一步回答了德育管理是什么的问题。

作者论述了德育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坚持哪些原则才能使德育管理更有效的新观点,主张不能把一般管理原则简单套用到德育管理上。根据德育管理的本质和基本原理以及国家对德育的要求,结合德育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坚持科学的德育发展观,即坚持德育为先原则、坚持德育目标的合理性原则、坚持德育的多管齐下原则和坚持德育工作有效性原则。 作者认为,德育管理包含许多环节,如调研、预测、决策、计划、执行、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检查、激励、教育、评价、总结等等。他将德育管理内容系统归结为五个重要方面,阐述了德育目标管理,德育计划管理,德育组织管理,德育队伍管理,德育过程管理的内涵、作用和方法,探索性地构建了德育管理内容体系。同时,从德育组织管理的角度对“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的高校德育领导体制、做了深人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领导体制的意见。

在德育管理机制的构建上,作者认为,德育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不管而管、自然而然、无为而治。为此,他提出要搭建定向驱动、自动调控、长效运行的德育管理新机制,并充分阐述了德育管理导向机制、德育管理激励机制、德育管理协调机制、德育管理约束机制的内涵及其构成,旨在联接德育管理主体、德育管理客体、德育管理目的、德育管理环境和德育管理信息等五个要素,使其构成有机整体向着实现德育管理目标的方向运行,促进学校德育协调、有效和可持续地发展。

为了帮助人们提高德育管理的绩效,作者阐述了德育管理的主要技术。主张管理是实践的哲学,德育管理技术是德育管理体系中实用性最强、最贴近实际、对管理效果影响最直接的要素,也是德育管理研究最欠缺的问题。认为德育管理最需要提高四项技术:德育管理者自我提高的技术,德育人员甄选及任用的技术,德育管理中的沟通技术,德育管理中的授权技术。对每项技术作了细致、具体的阐述,以作为德育管理研究的落脚点,为提高德育管理的实践水平、增强德育管理的实效性提供技术支持。

据我所知,赵志军教授本科是学工业企业管理的,后来又获得吉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在东北师范大学先后攻读了思想政治教育二学位和博士学位,为其从事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并且长期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和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有多年在高校党委宣传部、省教育科学院、省委高校工委等部门和高校领导岗位工作的丰富阅历,了解高校德育状况,积累了大量德育管理经验。同时,他曾做过知青、当过工人,勇于实践、发愤进取、善于反思、勤于著述,恐怕也是他选择这样一个课题做博士论文的重要缘由。在学期间,他就出版或发表了较多高校德育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些还获得了省政府颁发的科研奖励。这些,都为写就这样一部著作奠定了基础。

篇(7)

我校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无论是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上,还是在学生教育、班级管理上,都全面对接高考改革方案。经过一年多的积极推进,我们由一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逐渐过渡到今天的教学有序、德育有效的轨道中。

一、分层走班带来的学生管理困惑

1.打乱了行政班级概念

选课走班的班级虽然是同一年级的学生按学科划分,但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而且常常处于流动状态,这导致学科教师与学生交流、共同学习、生活的时间减少,因而很难在短时期内形成相对稳定的班级集体文化。由于学生分布在不同的教室上课,班主任所管理的相当部分的学生经常不在老师的视线中,班主任老师很难了解和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动态。走班给德育工作的开展,无论是在德育的主体、德育的内容上,还是德育的方式上都带来不少的问题。

2.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实行选课走班后,学生的集体观念日趋淡化,思想教育和集体活动的组织也比较困难。从班级上课的纪律保持、卫生的管理,到“两操”的督查、作业的收缴等等,一系列问题暴露了出来。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科教师,都有“找不着、抓不住”学生的感觉,这就要求每一名科任老师强化责任意识,真正对自己的课堂及延展的课间负责。走班后“全员管理”已经不只是理念,不仅是学校的倡导,而是需要师师携手、师生合作,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二、分层走班对传统的德育带来变化和机遇

1.走班尊重学生个体多样性的选择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未来规划有目的地选择课程,参与实践,选修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实现,这是实行走班后学校德育目标的新指向。

2.走班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

学校通过课程多样化建设和走班制教学,为学生成才提供多种平台。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规划生涯,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负责,学会与不同学科领域和知识背景的同学交往,这也是实行走班之后开展德育工作的新内容。

3.走班增强全员德育的意识

走班后行政班的建制弱化,全员德育的意识加强,必然会形成一个“人人抓德育”“处处有德育”的局面。更多的学科教师承担起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的职责,这将有利于实施学科教师由“业师”向“人师”的转变。这需要走班之后教师角色的新转变。

因此,加强对分层走班的管理,强化学生班集体概念,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走班以后,教师明显感到了自己的双重身份,既是学科教师,也是走班的班主任;既要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更要抓好这堂课的教育管理。

三、分层走班带来的学校管理和师生角色的转型

1.学校管理的转型

实施分层走班教学之后,一系列相应的问题和变化也随之产生。科目教师如何有效管理课堂?如何收发作业?如何考查教学内容?如何保证走班教室的卫生?如何管理“两操”?为此,学校多次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等,广泛听取大家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了《走班课授课教师管理职责》和《学生行为规范要求》,涉及课堂的管理职责、作业收缴的职责、考查科目的职责、“两操”督查的职责、班级卫生职责等方面。年级教师轮流按顺序“走动管理”,包括走班课前督促、课中检查、课后反馈。学校在教室外为每位同学配置个人储物箱,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

2.行政班班主任的转型

选课走班教学实施后,行政班班主任在班级的授课面减少,学生与班主任的接触、交流时间趋减,行政班结构日趋松散,班主任的关注点应有所改变。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早自修、午间休息、班会课等时间,借助各种活动,凝聚班级成员,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课余,与走班课教师加强沟通,关注班级学生,尤其是不再授课的学生群,更要加强个别谈心,关注每位学生的状况。

3.走班课授课教师的转型

走班形式的全面铺开,对走班课授课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授课教师被赋予辅导员的职责,应努力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学习上的指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生活上的关怀者,带领走班课的学生在每周四节、两节甚至只是一节的上课频率中,形成班集体,让学生找到归属感。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交流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接触学生,同学生交朋友,营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及时与班主任沟通,交流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协助班主任做好困难学生转化和特殊学生的引导工作。

4.学生自主管理方式的转型

每个走班的班级都设管理干部,协助授课教师点名、记录课堂情况,同时定期反馈,共同管理。管理干部纳入评优考核,在校级标兵评选中专设“责任标兵”,以此表彰走班课中的优秀干部。教室里设立固定的作业箱,学生自觉到指定科目、指定班级的作业箱交作业,教学班课代表做好记录。严格点名制度,师生双向点名,学生记录课堂日志。班干部负责把本班学生在走班上课时的纪律、作业情况等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思想上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