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财务预算管理系统

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5 16:03: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财务预算管理系统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财务预算管理系统

篇(1)

关键词:财务预算;有效管理;系统构建

伴随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及财务管理确立了中心地位,企业的财务管理功能愈发重要。在选择企业管理方式时,预算管理因其在企业经营中的独到作用越来越被人们关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由此可见,作为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一种方式,财务预算管理在我国已经全面实施。然而,由于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仍会出现许多问题,尤其是实际编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容易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在预算过程中应进行多方面考量。本文即从我国现状出发,对我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的构建进行重新研究。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在西方,随着科技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生产的专业化及企业内部、之间的生产协助程度的提高,原来的集权和单一的家族式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经营活动需要。一方面来看,企业高层领导愈来愈不方便对各级单位进行事必躬亲的管理;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中的各因素也开始对各级单位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这就需要基层管理人员有更大的自主决策权来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的需要,从而企业管理的分权模式产生。它的产生明确了各分权单位的职权,提高了各分权单位的积极性,提高了效率并帮助企业更容易从基层选拨出和培训出高级管理人才。然而,分权管理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很容易造成各分权单位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最优最大,忽略了企业(集团)的总体利益;各分权单位之间供应产品和劳务时,易发生摩擦,加大内耗;另外也不利于信息的上下传递,易产生虚假信息报告,导致总公司决策的失误等。

为了在企业分权管理中做到扬长避短、产生最佳的效能,预算管理因此而产生,这已被国内外很多成功企业经验所证实。企业的预算管理,是企业将预算作为一种手段应用于企业内部管理之中,通过划分企业各单位、各部门的管理权限,正确处理企业内部的权、责、利关系,并辅以一定的管理规程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以达到明确工作目标、协调部门关系、控制日常活动、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和收益分配制度,从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目的的而形成的一种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方法。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即战略性、机制性、市场性、应用性。

二、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缺陷

做好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首先应了解实体企业中财务预算管理的误区。一是对财务预算理论及其内涵、特征理解存在的误区:财务预算管理不等价于预测管理,财务预算也不等于财务计划。二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在预算编制时存在的问题,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财务预算的四个特征:战略性、机制性、市场性、应用性。具体表现有以下六个方面:

1.只重视短期活动,忽视树立战略目标。

2.只强调财会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忽视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完善。

3.只重视静态管理,忽视动态管理

4.只重视资金运用管理,忽视资金成本管理。

5.只重制造成本法的运用,忽视成本管理方法的改进。

6.只重视内部因素分析,忽视外部环境研究。

三、建立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总结前面描述的企业预算编制中常见的问题和误区,笔者认为在企业预算编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企业所制定的发展战略来明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

企业要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必须首先根据本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现有资源,制定出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企业发展战略的长短期目标,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财务预算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2.健全企业内部各项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保证财务预算得到准确执行的条件。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制定的参与预算制定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的规范,是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方法和依据。

3.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内控管理,细化各类财务预算科目

篇(2)

1、企业的整个预算编制过程难以控制。企业预算管理中,由于预算单位众多、管理具有多层级性,导致各个管理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不顺畅、不透明,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编制周期;集团下属子公司的管理水平、执行能力不同,预算的编制和实施的进度差别很大;并且在集团预算编制过程中缺少合作与交流,各自编制自己的预算,各自为政。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集团整个预算的流程难以控制。

2、预算固化,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业务的变化及时调整。随着集团的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集团的阶段目标可能会随时调整。当集团的业绩目标调整时,所需的资源应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在传统的编制方式下,预算调整时间可能同预算编制的时间差不多,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甚至有时会因为资源的不到而位延误战机。

3、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控制与分析的机制和手段。由于数据量大、数据来源广泛,集团对各个公司、各个公司对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无法及时了解,导致预算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指导和控制作用,无法保证预算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深入性。

4、预算缺乏企业的明确指导,甚至与之脱节。由于数据量大、经营个体多,集团的预算实施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持,企业的预算不能与公司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很多企业的预算是在年度经营计划指导下的年度预算,并且通常是单项预算。在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环境下进行预算管理,会导致重视短期活动而忽视长期目标的行为产生,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长期的企业发展不相适应,各期编制的预算衔接性差。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对财务数据进行动态管理的系统,所以在此仅仅论述了财务预算管理软件的现状,并且以此作为开发该财务预算执行动态管理系统的基础。国内财务预算管理软件与国外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软件的体系结构。国内的财务预算管理软件是作为一个单独的系统开发的,相对于其他的企业办公系统较为独立;而国外的财务预算管理软件是企业众多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与其他办公软件联系紧密,信息共享程度高,甚至可以将其看成企业信息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2)行业准则与依据。国内财务预算软件是以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解释条例为依据开发的,不能处理国际事务;而国外财务预算软件则是依据国际管理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般具有多语言、多货币处理能力。然而,适用性广在给国外财务软件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给其普适性较差的缺陷。由于其结构上已固定,难以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改进,只能通过二次编程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具体应用上较为麻烦,易用性不好。

(3)数据挖掘程度。国外财务预算管理软件由于统计、分析功能较为完善,因此对财务信息的挖掘利用程度高,而国产软件在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基本不具有对数据的深入利用功能。

财务预算执行动态管理系统是在企业内部网络及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上,以提高决策所需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为目标,从科学、及时决策及最优控制的高度上把财务信息作为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的。

基于上述原因,财务预算执行动态管理系统应有的功能有:(1)汇总统计查询使预算决策更具实效性,增强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预算的控制力;(2)固化流程使得刚性约束条件实现;(3)在协同作业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篇(3)

一、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思路创新的构想

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工作目标、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预算执行审计必须围绕新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加大预算执行审计的监督力度,从而才能不断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1、转变审计思路。以往的财务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对预算的编制环节关注不够、对预算支出的结构分析不够、对支出的效益性重视不够等等。要克服这些不足,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审计思维方式,根据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把审计监督贯穿于预算的全过程,既要抓好预算编制审计,又要抓好预算执行审计,从预算收入入手,着力于预算支出审计;从预算执行结果出发,着力于预算执行全过程审计。通过审计,逐步健全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促进财务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其次,要有明确的目标,促进财务预算的合理、准确、规范和有效。监督财务收支,保证财务预算管理的到位,促进财务预算的执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加大支出结构调整的审计,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通过对材料采购过程的审计,有效抑制财务资金使用中的腐败现象,防范和化解资金管理中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维护整体利益。

2、明确工作职责。应当看到,财务预算管理不只是企业集团总部的事,下属各单位应当同时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审计部门在集团的财务管理预算审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扮演着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牵头单位”。同时财务预算部门作为“操盘手”,在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与控制、调整、分析与考核中不可或缺。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尤为重要,必须得到充分重视。

3、创新审计手段。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扩展,原有的审计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审计人员应力求在审计手段上有所创新。企业集团应实行预算管理审计信息化。一是实现财务预算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使集团生产经营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二是财务预算审计软件与财务应用系统衔接,使财务预算审计可随时汇集财务会计信息,查询子公司资金流向、避免传统手工做法的弊端,保障预算管理审计的质量和速度,有效地促进集团财务预算管理的规范进行。三是通过财务预算审计,推动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努力规避财务风险,提高预算审计的水平。同时,我们还要逐步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预算审计思想,积极探索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模式,加强监督和控制,努力发挥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审计效益。

4、强化监督力度。企业财务管理实行预算管理体制以后,要求我们不仅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上有所突破,而且要强化过程审计监督的力度。一是要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审计。即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合理性实施审计,关注那些资金支出数额较大的部门,检查其支出项目是否合理、真实,有无虚列、空挂等现象。通过“同级审’检查财务部门是否按预算支出,是否存在随意性;二是要加强对各项费用的审计,重点是检查财务支出的结构,看其是否按要求列支及支出的合理性,检查福利、业务招待费等重点子科目。三是加大对部门的延伸审计力度,检查其支出是否按预算执行及合规性,防范部门支出违规行为的发生,从而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四是加强物资采购的审计,主要审查预算编制程序合规合法性,招标的公开程度和公正性,以及采购价格和质量等。五是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将更多的精力放到预算管理审计中去,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保证集团各项经营活动都在预算严格的程序下进行。实现经营管理处处有章可循,事事受程序制度制约。

5、提高队伍素质。审计署在《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着力强调“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基本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要提高审计质量,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丰富的宏观经济知识、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现代财务审计也需要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现代审计知识、计算机应用技能。因此,实施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应认清形势,理清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业务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复合型审计人才,建立起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高的高素质审计队伍,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进而不断提升审计的质量和水平,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企业预算管理审计应把握的原则

预算管理是一套系统、精细的管理机制,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综合性管理系统,具有全面控制和约束力。审计人员要树立现代审计具有管理职能的意识,要深入到经营中去,发挥审计的优势,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积极行使审计职权。

1、全面性。企业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审计部门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完善预算标准和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力求做到全面、系统、科学、先进,同时体现可控制、可考核,实现审计工作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要求。在推行过程中应分步骤实施,注重实际,不能急于求全与求成。

2、先进性。实施预算管理审计,必须有信息化管理系统支撑。审计部门应依托科技平台,积极开发全面预算管理的软件,不断完善审计业务、财务信息系统,完善全方位的监控体系,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编制、控制、分析、调整、考核、评价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篇(4)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 企业管理 作用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企业未来一段时期内财务状况、现金收支、经营成本等方面进行预算,主要就是预计以及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融资活动以及财务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企业管理中,财务预算管理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并且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一定要充分认识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概念

财务预算管理指的就是企业在预测与决策的前提下,按照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企业年度内的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相应的预算,合理分配相关的经济资源与经营活动,并且对其展开相应的财务监控与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部分企业都开始关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企业的管理层也逐渐了解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性,并且利用相应的预算工作开展一些监控活动,加强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并且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利润与现金流量进行相关的预测。进一步说,财务预算管理也就是在预算企业发展业务与资本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具体的安排,进而对企业计划期内的财务状况与经济效益进行直观的衡量,是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在开展企业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二、财务预算管理的特点

(一)战略性

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以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导向,使相关的预算管理工作完全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这样才可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同时也为实施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了相应的规划。针对企业发展而言,财务预算的编制主要就是为了防范风险的发生,努力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进而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供可靠的保障。通过开展统一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使得企业预算和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二)系统性

针对财务预算管理而言,其系统性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纵向与横向。其中纵向系统性指的就是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考核与奖惩,进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上下环节也都是密切相连的,具有一定的预算刚性;横向系统性指的就是企业中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都是有着一定联系的,某一部门没有实现相应的预算目标,也会影响到其它部门的预算工作,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工作。

(三)目标性

在财务预算管理中,目标性主要指的就是,在构建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的时候,一定要符合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并且根据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体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进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后盾。

三、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加强了财务风险的防范

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就是加强对企业资金的运用,进而提供相应的筹资策略,对企业财务结构进行合理的设置。主要就是围绕着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对财务进行相应的预测与控制,并且对一段时期内企业活动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比如,企业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所对应的成本是不同的,所以,相应的财务风险也是不同的,如果企业可以对未来的销售量、生产情况、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等方面进行一定的预测,就可以将企业未来发展的现金流量与付款到期日对应起来,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流动资产,也就不需要开展长期的融资活动。如果不能进行相应的预计,就一定要提高企业的流动性,组织延长到期的融资活动,进而确保企业具有较大的安全边际。所以,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可以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推行

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时候,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推行。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制定财务预算管理规划之后,一定要加强企业各部门以及全部工作人员的配合,共同努力实现相应的目标。事实上,在实现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的同时,也可以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目标实现进行一定的反映,并且显示相应的结果。而企业各部门完成的目标也就是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分解。由此可以看出,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推行与实现。所以,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行,可以合理安排企业各部门与全体员工的具体工作,并且制定相应的任务目标,通过任务目标的实现,完成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促进了绩效考核工作的展开

在企业管理中,绩效考核是企业员工升职加薪的主要指标,在拟定绩效考核指标的时候,一定要对企业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的分解与传递,促使企业中的每一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职责,每一个员工都担负着相应的任务目标。针对战略目标的实施而言,绩效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施手段,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围绕战略目标的分解执行,使其不要与战略目标产生脱节。而预算工作正是衡量战略目标实施情况的量化指标,以此来为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实现绩效考核的导向胜作用,并且预算也是利用数量化的方式体现管理工作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可考核性,所以,完全可以根据预算工作展开的情况,对工作效率进行相应的评价,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加以改进。并且将绩效指标当成是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比较企业预算指标与工作业绩之间的差异,进而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员工的工作情况。

(四)强化了企业的内部控制

企业一旦制定了相应的预算,就一定要展开相应的实施工作,将管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控制阶段,也就是保证经济活动严格按照相应的计划执行,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一定会出现执行情况和预算存在差异的情况,这时一定要认真比较执行情况和预算之间的差异,进而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相应的监控手段。预算指标的制定为企业开展控制工作提供了相应的准则,明确费用的花费项目。企业既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预算,就一定要加大实施力度,不要只是流于形式,目前,大多数国内企业对预算工作并不重视,并且随意改动,导致预算表被改得面目全非,也就无法充分发挥预算工作的作用,先前的预算工作也就白费了,不仅会增加企业资源的消耗,还导致了企业预算编制工作的随意性得到了提高,因为知道编制了相应的预算也是可以改的,事实上,这也是降低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主要因素,对于一些内部控制较好的企业而言,在开展预算工作的时候,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预算指标执行内控工作的,即使出现了执行情况和预算编制不同的情况,也可以事先制定一个上限,进而也就不会出现一些逾越的现象。在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了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通过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可以将相关的内控方法进行有效的融合,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可以不断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延伸了企业经营的范围与过程,并且对企业经营的质量有着一定的保证,进而为企业内控提供了一定的发挥空间与时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可以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并且在落实相关工作的时候,也可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增加企业的利润收益。所以,一定要正确认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推广,进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减少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确保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东,付代红.以价值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教材内容研究[C].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篇(5)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控制的内涵的内涵

1.全面预算管理是涉及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一种整合性管理系统,它以企业战略为导向,通过预算管理制度保证全面预算的实施,对企业内部各经营活动进行协调、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运用资源,发挥最佳管理效果。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管理层通过财务工作参与企业管理,贯穿经济活动全过程,控制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按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及时地调整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规划,提高自身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以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

2.COSO委员会(Commiaee of Sponsorine Ore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于1992年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对内部控制作了如下描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管理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而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1.财务预算管理概念模糊不清,企业领导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视不够

目前,虽然有不少企业进行了财务预算,但是,各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却相差很大。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概念不清,企业领导对财务预算管理不重视。具体表现为:有的认为有了财务计划就不必编制财务预算;有的认为财务预算就是将企业高级管理层提出的指标,从上往下层层分解落实下去;有的认为财务预算主要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有的认为编制财务预算劳民伤财。这些错误的想法不利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2.财务预算的编制缺乏企业战略的明确指导,经不起市场的检验

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一方面,多注重企业短期活动,忽视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不相适应,各期编制的预算衔接性差,预算的执行无助于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使得预算管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企业编制的财务预算往往缺乏弹性,缺乏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这也归因于目前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有的仍采取计划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内外部竞争环境没有充分的认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定位不准确等。

3.财务预算的执行过程缺乏监督控制,财务预算执行结果缺乏考核与激励

目前,尽管很多企业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但是,大多只是形成了一些财务预算管理文件,或只是编制了一些财务预算报表,企业的财务预算并没有严格执行,企业缺乏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缺乏对财务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与激励,对预算执行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不及时,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三、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主要对策

1.领导应重视并亲自抓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企业领导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领导者往往也是企业的决策者,企业领导重视并亲自抓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必然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足够的支持,有利于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有利于调动企业各个部门参与财务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实行全员预算管理。

2.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为指导的财务预算管理理念

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做的具体安排。因此,财务预算应当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企业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以现金为核心进行编制。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对未来的一种管理,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的整体行动规划,因而属于管理导向性的战略管理。财务预算目标实际上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预算只有定位在企业战略目标上,财务预算管理才能有生命力。

3.设置相应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组织,负责组织企业的财务预算的管理与实施

预算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如果缺乏相应的机构和专业人员,就很难对预算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因此企业应参照财政部2002年4月颁布的《关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负责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与实施。

在设有董事会的企业,应设立财务预算委员会。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由熟悉企业财务会计业务,并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的董事组成。未设董事会的企业,应当按照加强财务监督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要求,建立财务预算领导小组。财务预算委员会主要负责拟定企业财务预算的原则和目标,审议、平衡企业财务预算方案和财务预算调整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并监督企业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审议、协调企业财务预算编制执行中的重大问题。而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通常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预算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组织企业财务预算编制、报告、执行、日常监控工作。

4.设置相应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组织,负责组织企业的财务预算的管理与实施

预算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如果缺乏相应的机构和专业人员,就很难对预算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因此企业应参照财政部2002年4月颁布的《关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负责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与实施。在设有董事会的企业,应设立财务预算委员会。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由熟悉企业财务会计业务,并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的董事组成。未设董事会的企业,应当按照加强财务监督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要求,建立财务预算领导小组。

5.建立职责分工明确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机制

财务预算管理是一种将各方利益相关者(如股东、董事会、管理当局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进行量化的制度体系。它通过分权、授权,对企业内部的所有事项进行权力划分,形成了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班子、部门经理到基层管理者的权责管理体系。因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职责分工明确的财务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将财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的职能分别赋予不同管理部门,明确规定财务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环节的职责权利,建立起相互制约机制,寓监督于预算管理。

企业应加强对财务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应定期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及时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及时调整财务预算。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对企业各环节预算执行结果的考评,检查企业各环节对财务预算的履行情况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充分调动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财务预算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6.提高财务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系统

企业要保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提高现有财务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鼓励财务人员掌握多学科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方法,进一步增强财务人员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不断提高财务预算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由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多、环节多,工作量大,因此,如果没有强大的系统支持,财务预算管理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财务预算管理的时效性及准确性也就难以实现。所以,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建立ERP系统,实现财务预算管理信息化。要使财务预算达到应有的效果,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篇(6)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成企业有效管理系统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企业计划、决策、控制、激励、评价、反馈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有效控制机制。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投资以及融资等相关的经营活动中能够对未来发生企业相关业务进行有效的预测并且对目标进行适当地控制调整等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却不能只依赖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本身,关键是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贯彻和执行。在本文中,作者借鉴中小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发展的现状与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探讨了影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各种因素,为科学地对企业施行财务预算管理等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财务预算的特点

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由于企业的财务预算是在预测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同时是在科学的分析各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要求做出的,必须能够对企业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财务预算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个阶段性的控制就要求它必须是全面的、系统性的。

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却不能只依赖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本身,关键是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贯彻和执行。一项制度或政策制定不管多么科学合理,如果得不到贯彻执行或执行不到位不合理,都不能达到管理的预期目标。

二、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执行力的因素

财务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执行能力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大部分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表现存在着诸多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首先,财务预算本身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其次,环境与技术中存在不客观不完善的因素。

(一)财务预算制定的不合理不客观因素

1.财务预算与企业的发展脱节,财务预算并不能真正的服务企业的长远利益。只重视眼前利益,只看重企业的短期经营目标,从而危害企业的长期利益。意识到以后再做大跨度的调整为时已晚。执行起来困难重重,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2.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缺乏弹性,大多数的企业在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传统的固定预算、定期预算等方法编制,所有的预算指标在执行过程中都保持不变,运行结束时将结果直接与预算指标进行比较。这种静态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业务量波动不大的企业。当企业销售量、价格和成本等因素变化较大时,静态预算指标则表现出盲目性、滞后性和缺乏弹性。由于周边环境的日益变化,这些不确定性越来越大,越来越不适合坚持静态预算。

3.企业的财务预算过程中忽视了对资金成本的管理。企业在预算工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成本费用和投资项目的自己支出安排,而轻视资金占用成本。这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率大幅度的降低,还会出现资金结构的不合理,资金成本增高,财务风险系数加大等一系列的问题。

4.企业在财务预算过程中忽视了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研究。只注重内部因素,主要以历史指标和过去的活动为基础,不对客观环境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只凭经验预测,忽视对外部环境的科学分析与调研预测,使得很多企业财务预算指标难以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更难以在企业中实施。

(二)环境与技术中存在的不合理不客观因素

1.组织机构的不健全。由于我国的企业尚未具备真正的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决策高层在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参与程度普遍偏低,多数企业对有无必要开展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上认识并不清晰。因此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全部在财会部门,或者预算小组,致使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权威性和前瞻性。很难真正发挥其调控作用。

2.方法的滞后。目前国内的企业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和控制成本,虽然和成本管理和核算工作结合起来,能够达到一定的对成本指标与会计准则的一致性,也同时能满足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规模效应的要求。但是并不能有效的控制未来成本。新的成本管理方法,虽然理论研究已经趋向成熟,但是并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当然与管理者的认识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参与员工的素质也是影响其广泛应用的重要方面。

3.管理不到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科学合理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管理层面有效的监督和考核。企业缺乏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缺乏对财务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与激励,对财务预算执行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不及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力。

三、企业财务预算执行力的加强措施

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就是要充分利用企业财务预算的特点,有效的扬长避短。做到企业财务预算的科学有效运行,达到企业财务预算执行力的最大话化。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健全组织机构。预算管理不再是财会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关系到整个公司命脉的重要机构的主要任务。真正重视财务预算工作。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负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实施。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企业必须结合相应的政策法规,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如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或总经理办公会,负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宜,提高企业各决策层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并确定企业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预算管理是一项将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以及考评与激励等预算活动融合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都是由不同部门和员工分工执行的,因此需要全体员工直接或间接参与预算管理的过程。决策层应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给予极大的支持,沟通和协调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权益与责任,调动各个部门参与财务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以期实现全员预算管理。

2.放眼长远目标,关注长远利益。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企业预算管理目标。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进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可使企业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战略意识的财务预算就是企业的短期行为,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不可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在开展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之前应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围绕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此基础上编制各期的预算,使企业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从属于企业的战略管理,而不是简单的企业预测的战术和方法。企业的战略导向、战略目标将直接决定预算模式的选择,决定预算重点及其需要从哪方面进行重点保障,决定预算目标如何具体确定。财务预算只有这样定位,即定位在企业战略目标上,预算管理才能有生命力。因此,企业要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必须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的现有资源,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把握财务预算管理的正确目标和方向。

3.正确运用方法。企业的财务预算应根据企业长期战略、发展规划,考虑未来政策、法规、经济、自然因素,由下至上搜集汇总编制企业财务总预算,经企业预算委员会审核批准后作为企业的正式预算方案。首先、预算执行过程是整个预算的关键环节。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具有“法律效力”。其次,要及时总结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再次,严格考核,树立“考核与奖惩是预算工作生命线”的观念,确保预算管理落实到位。

总结:财务预算管理的应用现状虽然存在着种种不足,但是针对这些不足产生的一系列举措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的。只要严格执行,会对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1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日渐成熟。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统一会计标准,规范单位、机构或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财务报告等工作,国家对原有的会计制度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完善,以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加快单位、机构或企业财务管理变革,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经济投资信心,促进资本在市场的发展与优化,进而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合法经济利益。因此,财政局应自觉履行新会计制度规范,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增强资金投资风险意识,进而提升财务局管理水平,完善财政局管理组织结构,实现财政局长远的发展目标。

2财政局财务管理问题

21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

财务预算管理是财政局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管理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财政局财务管理的最终效果。然而在实际的财政局预算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忽视,导致预算执行管控不严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些管理人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肆意调整预算标准,不仅降低了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使财政局财务管理工作失去了实质的意义,不利于财政局的平稳发展。

22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财务管理手段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保障,但是由于财政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虽然建立了财务系统,但是却没有根据财政局的实际管理情况构建财务一体化管理平台,财政局财务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力编制预决算报表、人工进行财务对账的方式,加大了人员管理难度,同时难以实现财务信息共享的目标,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低下。

23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低

财务管理工作在开展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临着众多的难题。比如,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财政局的财务管理人员准入门槛相当低,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些财政局的财务管理人员是由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担任的,他们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经验,导致了财政局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到位。此外,一些县级财政局为了节省开支,为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私自招聘财务管理员工,这些员工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理论技能培训,对财政局财务管理工作理解不够透彻,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出现错误,降低了财政局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不利于确保财务局的合法经济效益。

24财务管理观念落后,财政局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财政局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其财务管理理念仍然停留在粗放型财务管理阶段,难以根据时代形势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和更新,使得财政局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经常被混为一谈,财务管理流程缺乏制度约束,事后核算现象频繁发生,难以确保财政局财务管理的质量。此外,由于财政局的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清楚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自身职责,使得财政局财务管理过多地集中在事后管理中,而忽视了事前以及事中的管理。同时没有将财政局财务管理工作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统一规划,难以充分发挥资源集中的优势,进而导致财政局资金使用效益难以提高。

3新会计制度对财务局财务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对财政局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以切实满足新会计制度提出的新要求,提高财政局财务管理质量。

31对财政局预算管理的影响

在新会计制度的影响下,财政局更应该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根据新会计制度要求严格规范预算项目流程,对预算资金调配做到有效的监督和管控,确保资金的利用价值。因此,财政局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时应采用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相结合的方式来考量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并以此来科学地预测本年度项目实际资金支出。并严格要求任何管理人员都必须遵循新会计制度规定,不得随意更改和调整预算,一旦预算与实际执行存在大的差异,必须追究管理人员个人?任,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而对于因公共紧急事件或者是国家财务管理政策变化所造成的预算与实际执行的明显差异,则应及时向上级反映,并制订科学的预算管理调整方案。此外,由于财政局每年都会接收大量的国家财政拨款,且其自身在运行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其他的经济收入,对于财政拨款以及其他类别的收入应严加管控,尤其是做好对国家财政拨款的实时跟踪工作,明确财政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全程把控资金使用情况,避免资金浪费或者擅自挪用现象的发生,确保财政局资金安全。

32对财政局财务管理系统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的出台,使得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难以满足现实财务管理的需要,因此,财政局应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系统,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构建一体化的财务管理平台,为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在原有财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分布式办公功能、自动记账功能、业务对接功能以及安全防护等功能,不断优化和完善财政局财务管理系统功能系统,确保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其中分布式办公功能,主要是通过财政局的办公终端将报账数据信息录入财务管理系统中,财政局领导可以随时调取报账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在审核通过后,管理人员就可以打印报账单进而办理相关业务。而自动记账功能是指改进后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将会计人员录入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并自动完成对账、报表编制工作,大大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效率。业务对接功能指的是将相关业务在各个业务系统中进行有效的衔接,以增强业务的连贯性,提高业务办理的效率。由于财政局财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比较重要,对信息管理的安全系数要求比较高。因此,财政局财务管理系统需增设安全防护功能,对系统中的各种数据资源进行自动备份,避免系统遭遇异常而导致信息数据丢失,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财政局财务管理引入了数字签名、电子签名印章等技术,对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防护,切实确保系统操作的稳定性与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33对财政局财务监管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对财政局财务管理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因此,财务局应该积极迎接新会计制度所带来的挑战,科学部署财务管理内部监督工作,不断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使其能够有效地完成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切实财政局财务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具体来说,财务局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对专向资金的使用以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有效的掌握,为财务管理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充分发挥审计局、监管局等部门的综合优势,强化社会监督,将财务监督管理信息公布在网络平台上,提高监督管理的透明性。对擅自占用、挪用、浪费、贪污国家财政拨款的行为予以批报,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切实确保财政局的资金安全。

34对资产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要求财政局做好资产核算工作,强化资产管控意识,保证资产审查与实际账目相符,避免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因此,在新会计制度的影响下,财政局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控制度,为资产购置、验证、获取、使用、维护以及处置转移等各个环节做好监督检查,并将所有的固定资产录入财政局资产管理系统,由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动态管理,确保资产管理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财政局还要详细掌握各种资产的使用和结余情况,整合和优化剩余资源,避免固定资产出现闲置的情况,切实提高资产利用率。

4基于新会计制度财务局财务管理创新策略

41完善财政局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

在新会计制度的影响下,建立并完善财政局制度可以减弱国家财政资金风险,避免复杂环节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切实确保财政局财务管理的质量。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科学的账户资金核实系统,将财政资金收支纳入账户资金确认核算系统中,保障财务局财务报账与银行账表的一致性,实现对财政局财务管理的全过程监控。此外,国际级有关部门还应建立并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切实满足新会计制度的需求。对财政局财务具体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掌控,严格把握财政局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和使用状况,确保国家财政资金安全。同时对浪费、挪用国家财政资金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处罚,为财政局财务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

42提高财政局预算管理质量

预算管理质量直接影响财政局财务管理的质量,因此,财政局应更具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加大财政局预算管理的力度,采用多方面、全方位的管理方式加强财务信息的管理工作,减少财务预算管理失误,真正确保财政局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同时改进和优化预算管理制度,实行财务公开管理,使财政局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阳光下进行,保障财政局预算管理工作的透明化,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此外,还要加大财政局预算管理监管力度,采用多种形式的核算方式,避免预算失误,规范预算管理流程,保障财政局预算管理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从而提升财政局财务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