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03: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检验技术;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生物安全是研究各种生物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以及对生物危害进行有效控制的理论及技术措施的新兴边缘学科。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 containment for laboratories)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毒素时, 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感染, 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1]。针对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教育现状, 为此,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探讨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1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现状
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教育的现状是由于医学检验系列规划教材中存在着重“临床检验”和“质量管理”, 但对于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提及较少, 多只言片语, 直接导致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实习时暴露出对检验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标准预防的概念、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等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缺乏, 体现在临床实习中存在不懂自我防护、不按检验科操作规程和制度办事, 例如:不戴防护口罩、帽子、手套, 发生标本洒漏、皮肤破损、锐器损伤、标本污染等意外事故, 穿工作服进入休息间等。有调查显示:学生在回答“标准预防”概念正确的只有10.6%[2]。医学检验专业人员工作性质特殊, 日常工作中要直接、频繁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随着HBV、HCV、HIV、肺结核等发病率的不断上升, 危害检验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也日益增加[3]。
2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的紧迫性
2003年年底至2004年年初在新加坡、台湾和北京相继发生SARS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之后,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在全球日益受到重视,临床医护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已将增强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 国务院和卫生部分别颁布和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 如国务院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卫生部制定了《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5号)、《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审批办法》(卫生部令第50号), 湖南省卫生厅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通知》(湘卫科教发2010年8号), 这些都充分说明强化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3 解决的办法及措施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申子瑜教授曾经撰文指出:目前, 实验室安全防护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及软件建设, 实验人员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认识, 是能否搞好生物安全防护的基础, 只有认识到位, 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并付诸实施[4]。针对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的紧迫性及现状,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强化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意识的认知,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室安全防护教育是医学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职责。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加强了在专业课程中对学生生物安全知识的教育, 强调了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的意义。着重讲解了实验室安全制度、生物安全措施及操作流程;生物安全水平的分级、安全屏障及要求;正确处理实验室生物因素意外事件的方法、生物安全装备的使用等。通过学习我们必须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充分认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
(二) 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章制度, 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安全教育 带教老师在掌握实验室所涉及的实验标本的来源、微生物致病力、传染途径、有效的预防措施等基础上, 制定相应的检验实验室的清洁消毒、实验室的废物处理、实验室微生物菌种及免疫学阳性标本的保存以及使用制度。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学生进入临床检验实验室, 首先老师要讲解本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规章制度及学生应该注意什么, 并讲解本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方法, 尤其是接触未知标本或一些探索性试验项目时, 可能会出现难以解释的情况, 对此老师一定要告诫学生, 使学生有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2)在实验的过程中带教老师注意巡视, 认真指导、监督, 要经常提醒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 规范操作。
(三)对实习前学生进行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安全防护知识的考试、考核 2002年12月, 经卫生部批准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 开创了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的新篇章。我国有关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我国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和规范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GB19781-2005/ISO15190: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GB50346-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环境管理办法》(第32号)等[5]。
本校对于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以上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系统学习, 在此基础上进行医院感染的慨念、六步洗手法、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概念、哪些操作应穿防护衣、临床实验室的废物正确处理、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范围、检验科安全防护级别、哪些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标准预防的慨念、哪些操作可产生气溶胶、生物安全图标的识别、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处理等生物安全知识考试, 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实习单位的随访, 对本校医学检验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掌握很满意。
在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中开展在检验专业学生中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教学, 对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生活乃至毕业后的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大学期间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增强其自我安全意识, 将促进检验专业学生就业后在工作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有效减少实验工作中生物危害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闫海润.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81.
[2] 贺志安,张晨光,赵庆伟.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前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7,28(6):544.
[3] 邓云清,罗碧茹,李艳华.医院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现代预防医学,2005,32(6):670-672.
【关键词】疾控机构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防控质量职业安全
1疾控中心及微生物实验室制度
1.1由于微生物实验室接触危险标本次数较多,因此建立并完善生物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及必要的,这就需要疾控中心以及微生物实验室建立并完善各种制度,不仅能够满足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及管理需求,对于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涵盖微生物实验室,还包括其他实验室,以及不同实验室间协作制度。
1.2微生物实验室是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地点,因此加强并完善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有助于规避实验室工作人员受到生物危害风险,目前多建议从以下角度完善制度:①建立并划分实验室污染区、过渡区及洁净区,严格控制不同区域人员、项目及样本的准入制度。②规定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考核合格。③规定污染样本、未污染样本需分别通过不同渠道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同时针对不同污染等级的区域划分问题,制定严格的检测及废弃物收集、处理制度,并且规定了奖惩制度。④严格规定了监督、反馈、紧急事件上报制度及检查制度[3]。
2微生物实验室工作流程及实验室清洁消毒
微生物实验室工作流程主要从以下方面完成生物安全管理:①严格规定不同微生物样本检测流程,并规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及奖惩制度。②工作人员需定期注射疫苗,从而保证个人安全。③进入实验室前换好工作服、鞋套或平跟鞋,戴好一次性手套,如有必要需佩戴防护眼镜;禁止在工作场所穿任何漏脚趾的鞋、拖鞋、凉鞋以及其他能露出表面织物的鞋。④进出实验室,需在感应水龙头下使用肥皂洗手,避免将外界污染带入实验室内,或减少外界对实验室环境的影响。⑤在采集生物标本时,应做好生物防护工作,加强自身及被采集标本者的生物安全,比如穿戴好防护服,避免出现个人侥幸心理,采集生物标本后应进行完全封闭,减少实验室工作人员与采集样本接触次数及风险,使用生物安全柜,降低感染风险[4]。微生物实验室应遵守以下几点保证清洁及消毒效果:①建立安全防护意识,避免侥幸心理。②对不同物表消毒方法、执行标准也有所不同,而且建议通过紫外线或臭氧等方式消毒微生物实验室室内空气、公共区域物表;消毒物品或物表要彻底消毒,尽量不留死角。③在微生物实验室内出现任何意外情况,如锐器伤、标本污染工作人员体表或血液,应立即停止工作,并立即用肥皂清洗后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口,挤压局部伤口确认流控制结核病,最关键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及早发现并彻出鲜血后,再次清洁伤口,并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并保证其来自正规厂家,从而确保医疗器械质量。④实验室需储备足够多的消毒剂,以备不时之需[5]。
3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
应积极开展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全方面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建立微生物安全防护观念,能够自觉严格遵守微生物实验室相关制度,同时保障相关文件、信息登记详细、完备。实验室工作人员通过培训能够熟悉并了解生物安全管理概念、操作流程,掌握职业暴露防控措施、应急处理方法及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方法,并了解传染性疾病相关医学知识,以及实验室内诸多器械、仪器及试剂的操作方法、工作原理及定期保养维护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晓能,邓育芳.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9):3683-3684.
[2]陈卫国,张双凤,方春福,等.浙江省市级疾控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J].浙江预防医学,2013,25(12):90-91、94.
[3]李建琼.浅谈县级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浙江预防医学,2013,25(12):90-91、94.
实验室安全在科研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存在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少、学生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实验室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等问题。拟对加强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教育;研究生
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尤其是科研型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内容。大部分研究生都要依托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实验室为研究生及科研人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平台,如资源丰富的生物样本库、先进的仪器设备等。但另一方面,实验室又是一个危险品集中放置的场所,经常使用化学危险品、放射性物品、压力气瓶等特殊设备[1]。实验室的安全关系到科研人员人生安全以及实验的财产安全。它在整个科研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研究生使用该类物品就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若实验室安全意识薄弱,便给基础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有发生。2009年德国汉堡热带医学研究所的一名女科学家实验室内疑似被感染埃博拉病毒,2010年东北农业大学28名学生在动物实验感染布鲁氏菌病,201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实验室的一名研究人员因为实验室里一种用于研究的细菌而发生皮肤感染,2015年清华大学一个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等等。当我们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如果不重视实验室安全,危险便会随时可能到来。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加强实验室管理规范、提高安全意识刻不容缓。
1目前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影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严重的因素是实验操作人员缺乏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实验室也未能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2]。就研究生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研究生教育中往往缺乏专门的实验室安全课程或培训,导致部分研究生对实验室安全守则不清楚,缺乏扎实的安全知识,没有建立生物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同时实验室安全员没有起到有效的引导教育的作用。对特殊的仪器试剂的使用,如高压锅等设备,在没有专门培训的情况下随意使用。张景霞等[3]对国内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认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在接受调查的231名学生中,79.2%的学生表示知道“实验室生物安全”,但是具体内容并不是很清楚;只有35.9%的学生认为实验室规范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仅20.3%的人回答接受过教育;而“认知率较低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学生获取生物安全知识的途径较少,尤其课堂灌输几乎没有”。由此可见,当前对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的。其次,学生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在一些实验操作细节上主要体现包括:进入实验室不穿隔离衣,进行实验操作不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对清洁区和实验室污染区界定不清,对于易挥发和感染性试剂或样本不在指定的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等。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另一个直接的表现就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粗心大意,放松警惕。例如,进行重要实验室中途离开,或者实验过夜而未提前检查仪器设备。再次,实验室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虽然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有其关于安全规范操作的规章制度,实验室的墙壁上都会贴有“实验室管理制度”或“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但多流于形式。另外对于研究生存在的错误违规操作重视不够、落实不够。没有形成严格的、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如高危化学试剂没有严格的取用登记,所有仪器的使用没有使用记录,安全员没有定期检查实验室水电暖安全、没有定期对仪器进行检修和校对维护等。
2加强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措施
第一,开展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课程。由具有多年经验的实验室安全员结合多年化学品管理经验和实验室安全培训素材,对实验室安全基本概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通过剖析安全案例的警示,是学生从思想上予以重视,提高对安全法规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使危险防患于未然。实验室安全教育不仅包含知识的传授,还要让学生数量掌握安全技能。由“知”到“行”,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防范和处置危险的技能,并能在突发事件时熟练的应用,做到“知行合一”。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形式可以灵活机动,根据不同类型的研究生设置不同的课程方式。可以通过制定教材,对实验室安全的细则进行详细介绍,供学生学习阅读。可以讲实验室安全作为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或者研究生讲座课程,以成绩或者讲座学分的形式,让学生接受正规、系统的学习,这将使学生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受益终身。举办讲座,通过面对面的生动讲解和答疑,让学生对实验室安全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和多媒体设备,制作科普宣传的视频、微信宣传作品等,以生动的文字、鲜活的影像做成安全警示集锦,该方式的宣传方式和时间更为灵活。
第二,针对不同实验室的特点和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制定实验室安全演练流程。演练方式可灵活选择现场演练和桌面演练。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应该都要制定相应的演练制度和方案。现场演练以实验室工作区的试剂溢撒事件为例,由安全员现场解说处置过程中的关键点,包括初步评估污染物性质,扩散范围,影响因素及造成的后果等,进行暴露者的处置、标牌警示、消毒处理及废弃物转移、过程报告、评估等过程。实验室人员通过观摩和演练,对此次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桌面演练是通过虚拟演练的方式,针对演练情景中的相关问题,明确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和程序,该形式灵活机动、可重复操作且节约人力物力[4]。通过不同的演练,不仅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安全理论素质和实战技能,并在实际演习中找出不足和缺陷,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同时,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订。
第三,严格落实检查监督机制。实验室设立安全员,对实验室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定期对仪器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等进行检查,不定期对实验室安全准则中要求的“应知应会”内容进行抽查,保证实验室安全不是应付公事,而是切实落实到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5]。不定期的检查作为定期检查的重要补充形式,就是为了让定期检查成为一种“彩排的游戏,应付的过程”。我们医院的研究所设立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制度,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需要填写申请表,对于即将使用到的仪器进行申请备案,并在学习安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实验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测试,内容包括实验室行为规范、实验室安全概念、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品的存放和使用规范、实验室质量控制等。通过测试,要求研究生掌握基本的实验室安全常识。
第四,让研究生参与到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工作中来。增加研究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将实验室的安全责任进行分解,具体落实到包括研究生在内的每个实验室成员的身上,让他们同时承担起日常的安全监督员的责任。通过任务的分解,调动大家参与实验室安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使学生意识到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实验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也让学生有机会把学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日常的实验室工作中。培养学生“实验室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不仅可以增加发现实验室隐患的机会,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对仪器设备的爱护和实验试剂的节约,减少了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第五,实验室建立良好的科室氛围。先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和工作人员要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并能主动的帮助后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对于仪器的使用要进行操作示范,形成一个传帮带的做法[6]。培养严谨的科研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该详细记录操作过程,包括试剂的配制、仪器的参数调节等,其目的在于能够保证他人在用作者的实验方法做实验时能够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另外也可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有效防止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为保障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作者:孙琳 王咏红 申阿东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儿童呼吸感染疾病研究室
参考文献
[1]赵庆双,闻星火,李明.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2]袁素贤.生物安全实验室及其管理初探[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2):149-151.
[3]张景霞,张磊,赵宁宁,等.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767-770.
[4]蔡敏.加强实验室安全桌面演练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280-282.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随机选取医学院校3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一 年级(第二学期末)学生80名(均为女生),平均年龄20岁。
2.调查方法:设计并印发统一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 问卷。通过不记名答卷的形式当场填涂并回收问卷,回收80 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答卷77份,取消3份填涂不 合格问卷。
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学生仅对六步洗手法、医院感染 概念较为清楚,认知率分别为92. 2%、1% ;而对标准预防的 概念、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生物安 全防护概念等认知率较低,结果见表1。
讨论医疗工作中的主要生物安全危害因子是病原性微 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这些病原微生物 是造成医务工作者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护士在临床护理工 作中频繁接触到患者体液与排泄物中各种危险生物因子,所 以必须强化她们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与操作,以防止生物安 全事故发生。医学院校作为培养临床、护理、检验等专业医疗 工作者的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医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与技 能的教育,强化学生生物安全意识,以使医学生能更好的应对 医疗工作中生物安全问题。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高校
实验室作为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1],是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2],以及国家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不断深入[3],国内高校实验室建设经费不断增加,实验室硬件条件和管理体系都在不断升级,对这些实验室而言,如何保证其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所有一切教学和科研的底线,实验室安全工作做好了能促进教学和科研的良性发展,实验室安全建设包含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广泛,大体可以包含实验室安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监管等,实际上也就是安全管理中常说的: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制度因素[4-5],这三项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尤其对于化学类实验室而言,更是危险因素多,更容易引发事故,安全工作更是重中之重。目前,国内的实验室基础条件普遍都比较高,教育部门对高校实验室安全也比较重视,制订了一系列的安全监管制度,实验室也配备了很多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但是也还存在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文献和实地考察,对台湾某知名大学的情况来了解先进实验室管理模式,该所大学共设有人文社会、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原子科学、电机资讯、科技管理等教学院部,通过了解他们的实验室管理,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水平是很有益处的。
1系统化的安全管理培训体系
对于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参观人员,都会有一套完整而系统的培训制度,而且都有自己编写的教程,在墙壁上多处都能见到里面的主要内容,并且需要经过考核,考核合格才能进入实验室。这有点类似于安全培训的内容包含了一般安全知识和专业安全知识,一般安全知识主要是防火、防触电、防砸伤等知识,而专业安全知识根据实验室种类的不同,考核的内容也不同,比如化学实验室主要考核的就是化学药品常见的性质、事故的处理等,学习的内容涵盖了将来工作中将要遇到的所有情况。另外,该实验室还会定期组织培训,一般每周会有1次安全培训,要求所有实验系统人员都要参加。每月第1周周五下午还会安排消防演练,这样高频次的演练确保每个实验室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是都能正确应对,同时,演练的内容也经过精心的选择,有普通火灾、油类火灾、药品类火灾以及化学药品灼伤等的演练,还有与生物实验室相关的安全演练,比如有毒病原微生物泄漏演练、生物安全柜的使用、防护服的穿戴、护目镜的使用、护脸面罩的使用等。同时还会进行废弃物处置演练,在培训过程中严格要求,道具真实,同时一个很大的优势之处是会使用真实的设备和药品,这更增加了培训的效果。培训的核心是人员的安全,从各方面强调人身安全,包括用电安全、抬重物的标准程序、超声波、辐射的防护等,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虽然化学实验室唯一的超声设备就是几台超声清洗机,但他们还是在超声机旁边配备了专用的耳塞,并有一套完整的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其对安全的重视可见一斑。培训常常都会以一个测试来结尾,测试的内容主要与当次培训内容一致。培训教师为学校专门设置的安全员,偶尔教务长也会出席培训会并提出一些要求。
2严格的授权及出入制度
对于需要进入实验楼工作的人员,根据其工作性质,赋予了不同的权限。实验楼分为实验区、准备区(间)和办公区,每个实验室都有单独的门禁系统,每个区域也有门禁系统。通过门禁系统的分割,构建了一个模块化的实验室布局。门禁系统采用的是指纹开启的形式,而没有采用安全性差且便利性差的密码输入形式。门禁系统的特点主要有:1)模块化管理。方便实验室人员身份的切换和工作与生活的切换,可以通过构建灵活组合的模块使得实验室既满足安全需要,又方便快捷的特点。2)严格的准入系统。根据人员身份不同(管理员、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访学人员等)设置不同的权限及时间权限,一般学生和访学人员权限较小,只能在限定的工作区域活动,如果有进去其他区域的要求,也只有通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后才能进入。3)门禁系统的科学化设置。从外入内是使用指纹进入,避免了卡丢失或忘记带而造成无法进入的事件,同时也避免了卡丢失所造成的风险。而从内向外则只需要通过开门键打开。同时,整个实验室门禁及其他与安全相关的设施都配备了UPS,并与市政电力形成联动,在市政发生断电时,门禁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以及一些重要的设施都还能正常运行。另外,门禁系统及所有实验室走廊都设置有摄像头,图像数据保存半年。另外,在门口还备有给临时进入人员准备的安全保护设施,分类装在一个箱子里。4)门禁系统与防火门有机组合。门禁系统一般采取无色透明玻璃制成,但玻璃的耐热性及防火性都不符合要求,所以在不同的火灾危险等级区,就会有门禁系统和防火门同时设置的情况。同时,实验室门禁系统还是层层递进的,一些核心区域比如危险药品存放区等就需要比较高的权限才能打开。5)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学校成立有信息管理部,所有门禁系统、视频录像、防火警报等均归其管理,当然,信息管理部除了管理这些外,还负责其他一些与通讯及电脑相关的一些工作,这些管理人员基本具有通信等相关专业学位,业务精湛。相对于国内很多高校由保卫处的保安来管理门禁系统来说,这套管理方式无疑会科学得多。
3人性化的安全理念
随着社会发展,人性化以及用户体验性都成为一个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上也同样适用,国内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人性化实验室的概念,比如吴林跟、戴玲妹、范强锐等均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更好地维护实验室安全工作。实验室完美的分区制,每一个地方都被安排进行不同的工作,并根据这些工作性质,在旁边设置一个固定在墙上的透明的塑料箱体,里面存放有可能会使用到的劳保用品,比如橡胶手套、护目镜等,箱体采用透明的,是为了方便实验者能随时观察到箱体里面劳保用品的存放情况,在必要时进行补充,而且箱体的高度设置也非常合理,完全根据人体工程学进行设计的。另外,箱体门开关时的阻尼也非常适中,且能双向开启,能单手伸入拿完劳保后并能自动回复关闭状态。同时,一般在化学实验室的显眼的地方还会配备医疗急救箱,里面有消毒用品、包扎用品、配制好的硼酸溶液等,并且硼酸溶液已经事先装入洗瓶中,并在旁边悬挂有使用方法,方便在第一正确使用。每个工作台均设有洗眼器,同时每间实验室均设置了喷淋间,而且比较人性化的是,喷淋间设置了可开闭的百叶门一样私密设施,能自由进出但是却并不透明,方便人员在冲淋时能及时脱下身上衣物,这在国内绝大部分实验室内是没有的设施。同时,实验室里面还配备了遥控电动平板车,平板车还配备了托架,方便实验室搬运重物,通过现场演示,其使用体验性非常好。同时,液体药品及危险药品的搬运过程都是将药品放置在透明塑料箱内,再进行运输,并且箱底放置了一层减震装置,减轻了玻璃瓶的震动,并且避免了玻璃瓶破碎后造成的药品外泄。同时,对于搬运重物和搬运危险药品等也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规程,需要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另外,实验室对于孕妇和身体有疾病(残疾)等的照顾也非常到位,电梯能到达每个楼层。理论上,电动平板车能到达该楼栋的所有房间。另外,每个实验室里面都至少配备了两个废弃药品存放桶,同时配备了垃圾桶,通过不同的形状、颜色加以区分。垃圾桶是敞开盖的,而药品回收桶需要用脚踩才能打开盖了,避免了实验人员误将普通垃圾扔入药品回收垃圾里面,同时也避免了实验人员或实验人员的随身物品等掉入回收药品桶内而被损坏的情况。
4倡导节约的理念
实验室领用、使用各种材料均有记录,并会指定区域存放,在储物柜上均贴有标签,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方便查找,第二节约用料,避免浪费。同时,实验室的照明系统会自动检测人员移动信号,如果10min内没有人员移动信号,则会自动关闭。另外,实验楼内配备了两台洗衣机,可以将工作服直接放入里面进行清洗,方便下次继续使用。
5结语
如何建设更加高效、先进、安全的实验室是各个高校的目标,通过其他高校的考察可以学习到不少的先进经验。当然,更多的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路子,以便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保障日常教学工作、保障教师、学生的科研及探索性实验要求,这项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蒋卫华,杨广花,罗士平,等.新时期高校实验队伍建设改革的探讨与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22):35–41.
[2]余建勇,张惠敏,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11):169–171.
[3]查永军,眭婵娟.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对应性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12):3–6.
[4]张珊珊,莫梅,任萌,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9,22(4):224–226.
民以食为天,食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而引起公众的不满情绪,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也成为现阶段我国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为推测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程度,我国把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列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指标。食品微生物检验成为保证食品安全重要防线,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可以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及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但是由于食品品种多,结构及成分复杂,给检验过程带来难度,虽有国家标准方法的规定,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复杂因素,忽视这些因素,很可能给检验结果带来偏差,本文对基层卫生单位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1 微生物检验专业人员
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微生物检验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人员结构上看, 多年来以中等或大专毕业生为主体的检验队伍正逐步为本科毕业生所代替, 一些受过微生物专业训练的研究生人才也陆续培养出来。但是还有一些基层卫生单位从事微生物检验的专业人员人数少,任务重,人员年龄结构老化,需要加强。微生物检验专业人员必须在思想上提高对检验质量的重视, 以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作为第一要务。认识到微生物检验数据是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 其中各个检验环节均应按要求严格执行, 建立全面、全程的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因此, 除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外, 从事微生物检验的技术人员, 还必须经过广泛的基础教育和训练, 包括微生物学、基础医学等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化的实验技能培训, 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1]。安全是实验室重中之重。要把实验室的安全教育纳入日常工作,并坚持经常化、制度化。经常对实验人员及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训练,如各类灭火器、消防栓的正确使用;各类化学品发生危险时的处理方法;避免细菌污染的措施等,使安全工作深入人心并落到实处,通过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实验室日常工作安全进行。
基层卫生单位要创造条件,让检验人员参加培训和技术交流,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检验水平,及时了解和掌握微生物检验领域的新技术、新的进展,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微生物检验从方法学上看, 基本上是以手工为主, 主观性强。在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变化, 因此, 操作人员的经验、态度、操作熟练程度尤为重要。在按国家标准方法和规范操作的同时, 不断探索更加先进的技术。在技术人员的管理上, 可采取培训与考核严密结合的方法, 以随时评估其检验能力和操作熟练程度, 必要时采取再培训。此外, 微生物检验领域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实验室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认证的概念正逐渐为检验界所理解和接受。基层卫生单位微生物实验室在做好室内质控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等实验室组织的的室间质评活动,尽力拓宽渠道,参与室间质评活动,以提高微生物检验人员的水平。
2 仪器设备
检测仪器设备是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根本保证,微生物实验室应配备足够检验工作需要的仪器设备和器材,建立起一整套规范化的仪器设备管理的档案和操作程序,对每台仪器的有关原始资料和技术资料建档,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微生物实验室的主要仪器及设备包括:微生物自动鉴定仪、微生物快速初筛仪、菌落计数器、高压灭菌器、干热灭菌器、离心机、蒸馏设备、培养箱、厌氧箱、水浴箱、普通冰箱、低温冰箱、显微镜、超净工作台、酶标仪、PCR 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所有的仪器和设备均应按生产厂家提供的方法和有关规定正确使用。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记录,并做好运行检查及仪器维护。对于连续工作的仪器如冰箱、培养箱,每天都应进行温度监控和记录并定期维护,以保证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需要强制性定期检定的仪器和设备,应经计量鉴定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仪器设备量具的量程,精确度等,要符合检测项目的相应要求。高压蒸汽灭菌器须按规定定期检测,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到安全使用期后应及时报废。对相应的新技术,新方法所需要的检测设备要及时更新。但是还有一些基层卫生单位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微生物检验的检测设备陈旧老化,数量不足,亟待解决。
3 培养基与试剂
培养基质量要求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微生物培养的成败。购置新批号培养基和试剂时要求供应商提品质控证书等相关证件, 尽量选择通过ISO 9001的生产厂家购买。培养基和试剂使用前首先通过外观、批号、pH 值、灭菌要求、选择性等进行初步评估, 按照培养基和试剂标签说明的贮藏条件保存, 不同批号的培养基和试剂不要混合使用。应用已知标准菌株作质量鉴定,方可使用。培养基的配制要有记录可查, 要按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温度和时间等) 进行灭菌,还应有高压灭菌效果的监测记录。高压灭菌培养基应随机抽样5%~10%作无菌试验;无菌分装的培养基应在培养箱(36℃)过夜,无菌生长才能使用,培养基应放在适当温度下保存。同时, 应根据检验微生物指标不同, 选择不同的培养基, 如基础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生化反应培养基等。培养基应有明确标记与配制日期。液体培养基应清澈。含倒管者,倒管内应液体充盈,无气泡;固体培养基应保持适当的硬度,接种前无菌落;不定期抽样检查ph 值,要求在规定的ph±0.2 内。有指示剂的培养基要保持应出现的颜色;需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时观察培养基是否变质。
生化反应试剂盒每个批号, 在正式用于出报告之前, 都要按说明书作一次专门测试以判别质量, 同一批号不同时间到货也需要同样测试。运送、储存条件不同, 可能会影响质量。自配的染液每周必做质控。自配的染色液要求将整个配制过程形成记录并保存。实验室常购买商品化的染色液。在购买时应核对品牌、试剂名称、批号、存放条件、失效期等; 初次使用必须用标准菌株作质量鉴定, 以证实其质量要求,如果有条件可参照国际食品微生物与食品卫生委员会( ICFMH ) 提供的关于培养基质控方法进行质控[2]。危险化学品及菌种由专人负责保管,并建立严格的使用登记制度。
培养基和试剂的贮存应按照其说明的贮存条件来保存,试剂贮存时注意避光、冷藏, 以保证试剂的稳定性[3,4] 。试剂的储存应遵守以下原则: 无机和有机试剂分别存放; 易燃、腐蚀性试剂应有明显颜色标识并存放在安全处; 有毒试剂须上锁; 腐蚀性试剂存放在视线以下。经常检查贮存在冰箱中的各种血清, 若发现浑浊、出现絮状, 立刻停止使用。放试剂的冰箱要及时清理,以保证足够的空间。
4 检验标准和方法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GB4789―2010》颁布之后,我国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逐步走上了标准化的发展轨道。除此之外,我国还颁布有各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检验方法等。微生物检验应严格遵从这些标准和规范,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信[3-4]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复杂因素影响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可能给检验结果带来偏差甚至错误,因此必须对影响检验结果的诸多因素采取控制手段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随着食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食品中所含微生物的种类发生了变化,现用的检验标准和方法会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某些种类造成漏检。例如现用标准和检验方法培养的菌落只是好气微生物或兼性好气微生物的菌落,但这并不是食品中杂菌的总数,厌氧微生物在这种培养条件下漏检;引起低温冷冻储存食品变质的主要是低温菌,所以对冷藏食品和冷冻食品的培养温度应降低,采用37℃的培养温度会导致相当数量的低温型微生物漏检;食品在制造、加工、贮运等过程中,受到加热、干燥、浓缩、冷藏或冷冻等理化处理,使细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损伤菌是活菌,但其后可以复原,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增殖,导致亚致死损伤菌漏检。虽然有些细菌在37℃或有氧的条件下不发育增殖,但在它们发育增殖的储存条件时已代谢出毒素,易引起食物中毒,种种漏检因素,都会致使食品微生物污染数量与检验结果之间发生较大差异。微生物检验要注重上述方面的质控,同时还应关心分析标本采集、运送、处理和分析后数据处理、结果报告、联系临床等多个方面影响因素。因此,从事具体检测工作时,应全面考虑,抓住重点,对食品卫生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5 环境设施
微生物检验对检测场所的环境设施要求较高,各项设施和环境条件应既符合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又能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但是有的基层卫生单位微生物实验室比较简陋,简单分为操作间和缓冲间,区域划分不明确,这样格局的实验室显然不适应医学发展的要求,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必须对实验室进行合理分区, 布置微生物实验室时要不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并按规范进行装饰, 例如净化实验室应采用封闭过滤除菌, 通风方式、吊顶、隔墙、围护全部采用彩钢板, 地面作环氧树脂自流平处理。微生物实验室要设立净化区、更衣区、非净化区,要配备生物安全柜,对无菌室、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必须进行定期监测和日常维护, 并有监测和维护记录。日常维护包括紫外线灯擦拭、滤网擦洗更换、空气消毒及全面清洁卫生等。实验室的总体布局和各部位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减少潜在的对样本的污染和对人员的危害, 做好工作人员的隔离防护工作,实验中要强化无菌操作要领。微生物实验室的无菌工作区域是检测工作的基础,该区域应当有明确的标识,并对进出、使用进行有效地控制,同时要做好记录。定期对无菌工作区域进行监测,对废弃的样品和废弃物应当制定专门的程序加以文件化。
综上所述, 基层卫生单位微生物实验室虽然在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建议在人口稀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卫生单位实现资源共享,将有限的资金和人力集中在一个微生物实验室,而不是分散到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建立一个基层卫生单位中心实验室,最大限度地完善中心实验室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这既是实验的要求,也是对消费者、对企业负责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办公厅.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 S]. 2001: 236-240.
[2] 陈剑刚. B /T 15481-2000标准在卫生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2, 12( 4) : 487.
关键词:“走廊”物理实验室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1]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物理教学中能起重要的作用。当下物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是在当前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家庭、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观察体验机会极大减少,教师对实验教学热情度不高。这些因素都直接损害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针对当前存在的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观察体验机会极大减少损害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本文从实践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开发“走廊”物理实验室这一渠道对解决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
1.“走廊”物理实验室
之所以命名为“走廊”物理实验室,是因为此物理实验室非彼物理实验室,是集合了学生、教师、家庭、学校各方面的简易物理实验器材、劳动生活用具、玩具、淘汰下来重组后有利用价值的实验器材等制作而成放置于教室“走廊”方便学生、教师取用的“实验室”。
“走廊”实验室与物理课本中规定的必做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相比较,首先,“走廊”实验室设立的目的是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和增加物理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降低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如在圆周运动一节内容中,学生对于传送带中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理解一直有困难,如果由学生自己实际组装一个玩具滑轮,理解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与角速度概念、联系,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走廊”实验室的器材主要为学生贡献的放在家里的一些废弃玩具,如:滑轮组、各种电动玩具;学校里淘汰下来的一些旧的演示实验器材和学生实验器材,如旧的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工具(千分尺、螺旋测微器、机械秒表、万用表)等;针对教科书中“做一做”、“思考与讨论”学校购买的一部分实验器材;教师、学生在业余时间收集的一些废旧材料(如磁砖、木板等)、铜片、铁皮、废电池等;市场上针对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的实验器材,如电子积木、光学积木等成套设备。“走廊”实验室实验器材有别于其他实验室器材的“破、旧、生活化”这些特征有利于学生敢于用这些器材模仿、创新,这些实验对学生来说感到格外亲切,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科学的真实性,感受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如学完失重概念后,学生可以很方便的在“走廊”物理实验室器材中找个塑料瓶,装一瓶水,然后在底部用针刺几个洞 ,用简单实验体验失重现象,这种体验对学生物理学习是很重要的。
第三、“走廊”实验室实验时间集中在课余时间。学生实验规定实验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一个学期总共不过五六节实验课。学生物理学习有更多动手的机会,需要“走廊”实验室在课余时间提供补充。尤其对于一些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没有经过多次的使用练习是很难熟练掌握的,如游标卡尺,教师在课堂中无论讲解的多仔细都不如学生实际多应用几次效果明显。“走廊”实验室在每一个年级都设有实验小车,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相互交换、交流,不但为实验提供了方便而且更节约课余时间。
第四、“走廊”实验室实验主体主动性突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源于他的手指头。”明确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作用。学生一旦感知到他从未见到或意想不到的物理现象时,一般都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积极和冲动,希望寻求原因,形成探究行为的意向,“走廊”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和场所。如对于电源,学生的理解是浅薄的,甚至连手电里面干电池连接方式都没有看到过(因为现在的手电基本上是充电式的),很多学生不知道电源的各种参数、用途,而通过对废旧电池、电池板、小发电机的观察、拆卸、组装、测量,就会对电池的各种连接方式和电池本身有深刻的认识,不但理论联系了实际,甚至对于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也会发生有利的认识,可谓一举三得。
2.“走廊”物理实验室的组织
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从中探索并理解物理规律,比教师枯燥地讲解、学生硬性地记忆好得多,正如“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一做”。“走廊”实验室要行之有效,必须要良好组织。即要让这些“平易近人”的实验器材物尽其用,也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首先,“走廊”实验室要求对学生有一个建立影响、逐渐开展的过程。利用一些课堂教学时间向学生传递高中物理实验设备和收集到的样板实验器材及实验过程,以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学生物理实验室走廊里摆设一些物理学史上的著名简单实验、一些吸引力较强的趣味性实验,并开设本校物理实验窗口,介绍“走廊”实验室情况,展示学生作品和实验报告等,以增加“走廊”实验室的氛围和学生对“走廊”实验室的了解。
其次教师参与很重要,全校物理教师对收集起来的“实验器材”按照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分类、整理、组合。简便的实验器材分门别类放置于类似于小平板车上,几个模块一辆车。授课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走廊”实验室实验的设计、实验报告的制作、实验结果的撰写等方法上的指导以及实验态度的要求。教会学生如何优选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分析和控制变量、评价现有的方案;如何用多种方式收集数据、按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如何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知道重复收集实验数据的意义、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认识科学收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
第三、学生实验操作、实验探究的时间、地点有计划有方案。“走廊”实验室中置于移动小车上的实验器材可以随时提供给学生做实验,只需要按年级划分即可。而固定的实验可以采取定时间、定地点集中开放。如每星期开放一次电学实验室,一学期根据所学内容由教师、课代表共同编制实验计划,公开一些特殊实验室提供的时间、地点。
第四、学生实验操作、实验探究的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学生物理学习的程度不同,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走廊”物理实验室由学生自由组织形成团队参与实验,相互配合、协作。既提高了实验探究能力也提高了合作精神。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复习已经学过实验的操作,自主选择实验方法或选择“走廊”实验室的实验材料做各种实验。
第五、“走廊”物理实验室学校也要有相应的配套投入,首先是师资力量的投入,除了专门的实验指导教师,也可以返聘几位退休的物理教师帮助整理、指导。真正形成实验教师、退休的物理教师为主,授课物理教师为辅的教师实验指导团队。
3.“走廊”物理实验室的注意事项
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走廊”实验室是替代性实验的发展和完善,要使“走廊”实验室在教学当中发挥作用,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走廊”实验室实验器材的选取应以学生经济、能力能够接受了解为前提,尽量是学生身边的可触可得的,同时也要避免一些有危害、危险的实验器材带进“走廊”实验室,如一些易燃、易爆的器件需要甄别应用。
其次、实验过程中也要加强实验的安全性指导,在实验器材车和实验室中张贴安全条例以及一些实验注意事项。
第三、在实验时也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做小实验做出较完整的实验设计报告,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物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要遵循科学的实验方法,避免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在实验过程中坚持由学生自行提问,设计实验方案,亲手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实验探究;
第四、为了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实验,要对学生的实验结论和实验报告择优表彰,帮助学生完成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创新实验在杂志、校报、黑板报上展示、发表。做好学生对“走廊”实验室的思想工作,“走廊”实验室实验器材虽然很简单,但很多简单的实验却揭示了最深刻的物理原理。用一些实例提高学生在“走廊”物理实验中的参与度。
结束语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对“走廊”实验室组织、结构、内容、模式进行研究,切实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动手观察、模仿创新的机会,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萌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 “走廊”实验室器材相对简单成本也较低,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实验方法简洁明了,实现人人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快乐地学习,也是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
参考文献:
[1] 阎金铎《物理实验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12
[2] 王棣生.《中学物理创新教法---实验改革指导》.学苑出版社。2002.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