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03: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血压速降办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基本原则一:不能讳疾忌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李建平教授表示,许多高血压患者在刚开始的时候,很难接受自己需要长年服用降压药,往往会采取静养、改变饮食、运动等方法调节血压,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李建平说,高血压患者不能讳疾忌医,非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而且血压受情绪和外部因素影响很大,一旦控制不住,会导致很危险的后果。特别是那些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更要引起重视,一旦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不仅加快高血压进展,还会对身体其他器官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
基本原则二:降压不要太快太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玲教授指出,高血压是慢性病,慢病还要慢治。但是许多患者并不知道降血压要缓慢平稳地降至正常,所以经常希望医生帮助其快速降压。她解释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血压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自然不能一天两天就降下来。如果血压突然一下子降下来,反而还会带来危险。特别是那些常年高血压的老人,如果降得太快极易发生脑梗塞,造成严重后果。孙宁玲表示,降压应该和缓,让血压慢慢往下降。正常情况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后,一般一周到两周才能起效,四周到八周血压降到目标值。
基本原则三:控制清晨血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王继光教授说,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清晨醒后开始日常活动的最初几小时内(通常在6:00~10:00)血压会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峰值,清晨服药前也恰是降压药物效果最薄弱的阶段,因此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等多发于这个时间段。
他表示,造成患者清晨血压管理不当的原因,除了与其自身的病理生理学等因素有关外,还有药物使用的问题。很多患者所使用的降压药无法控制24小时血压,如果患者服用的降压药药效并不能持续24小时,在第二天清晨服药前药物浓度低下,药效薄弱,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压,导致血压波动。
对此,他建议患者使用真正长效且每日服用一次即可以控制24小时血压的药物。服用这类长效的降压药物,作用时间长,减少血压波动,一天一次就能平稳控制好24小时的血压。有些长效药物半衰期长达50小时,可以涵盖偶尔漏服,最大程度减少血压波动。
患者如何能知道什么药是长效,什么药是短效?有个很简单直观的办法,就是去看看说明书中药物的半衰期。半衰期越长,药物作用时间越长,就越长效。半衰期至少要大于24小时才能有效控制清晨时段血压,帮助高血压患者平稳安全度过清晨血压高峰时段。
基本原则四: 长期坚持服药
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汪芳教授指出,很多患者都存在不坚持吃药的问题。她强调,间断服药,引起血压波动会更危险,降压就得长期坚持服药。
【关键词】
脑脊液;等量置换;脑室出血
本科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选择性应用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治疗原发脑室出血3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8例,女13例;年龄37~76岁,平均54岁,其中50岁以下10例,50岁以上21例。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有高血压病史者23例,无高血压病史者6例,病史不详者2例。浅昏迷16例,嗜睡10例,神志清5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脑室内出血。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轻度铸型者2例,侧脑室、三脑室轻度铸型者26例,三、四脑室积血者3例。发病至入院时间30 min~2 d。
1.3 治疗方法 本组31例患者,所有病例均在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等治疗、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血压、呼吸、脉搏及瞳孔变化)、排除脑疝形成趋向及继续出血可能后,昏迷患者意识障碍减轻的情况下局麻下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具体方法是:腰穿成功后测压力小于200 mm Hg(高于200 mm Hg。快速脱水降颅压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缓慢放出脑脊液5 ml,然后接注满生理盐水20 ml注射器,缓慢注入5 ml,之后再缓慢回抽5 ml,依此进行,待注射器内生理盐水脑脊液混合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时更换生理盐水,一般更换3~5次,颜色变淡,注入生理盐水5 ml加地塞米松5~10 mg,拨出腰穿针无菌敷料覆盖,置换完毕。置换过程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呼吸变化,必要时立即停止置换,脱水降颅压治疗。首次置换在发病8 h后进行,一般置换3~6次,根据出血量及病情变化选择置换频率,量大病情重者可1次/d,连续2~3次,然后每隔1~3日进行1次,一般7~10 d脑脊液变淡黄或清亮、颅压正常,或复查头颅CT脑室内积血消失,停止置换。
1.4结果 本组31例中1例置换2次后出现再发出血,出现深昏迷,行双侧侧脑室穿刺引流配合腰穿脑脊液置换后好转,余30例均经脑脊液等量置换l~2次后意识及一般情况好转,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明显减轻,置换3~6次,发病第10天以后不再置换,后复查CT脑室血肿消失。无1例继发颅内感染及死亡,随访1年无l例迟发脑积水。
2 讨论
原发性脑室出血发病是临床急症,既往文献报道死亡率、致残率极高。其主要原因是:脑室出血后血肿阻塞脑室系统,可引起急性脑积水。脑室急剧膨胀,颅压迅速升高,引起小脑幕疝,进一步压迫脑深部结构丘脑、脑干,常引起中脑、脑桥的继发出血。出血也可渗入脑干。脑疝、急性脑积水、出血渗入脑干等均可影响患者意识水平,引起昏迷甚至死亡[1]。急性开颅血肿清除和直视止血,减压彻底,但该手术方法皮质牵拉较重,易加重深部和核团损伤[2]。且创伤大、效果差;双侧脑室穿刺引流虽然效果较好,但继发损伤相对大,易继发颅内感染,术后管理困难易出现低颅压诱发再出血,且花费高,对于一些症状相对轻的患者不容易接受;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特别是重型脑室出血,不能有效清除血肿,导致阻塞性脑积水、持续高颅压,继发脑干不可逆损伤,死亡率更高。在脱水等治疗基础上行腰穿脑脊液置换,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痛、呕吐、缓解颈强直、改善脑脊液循环、防止蛛网膜粘连及正常颅压性脑积水的发生;可清除积血对血管壁的刺激及氧合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裂解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能有效地减轻或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3]。本组31例在常规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等治疗后意识障碍减轻的情况下行腰穿脑脊液置换。无1例死亡、颅内继发感染及迟发脑积水,治疗效果满意。再次印证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治疗作用是积极有益;另外置换后注入地塞米松, 可减少组织水肿及渗出,降低颅压及防止脑、脊蛛网膜粘连,预防迟发脑积水[4]。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应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发病情况、意识水平、头颅CT结果,严格选择病例,合适病例行越早脑脊液置换疗效越佳,尤其7~10 d以内者。对于脑室内血肿严重铸型者,特别是四脑室积血多、四脑室扩大、昏迷深者,及早进行双侧脑室穿刺引流,挽救患者生命;对于发病已达8 h以上、病情稳定、意识清或轻度障碍者,可选择应用。另外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继发脑室出血治疗效果也肯定。因此,腰穿脑脊液等揎置换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创伤小,效果显著,花费少,患者易于接受,可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Mark H.Beers.默克诊疗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317.
[2] 叶卫东,姚家楫.开颅和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3):268269.
哪些人可用药物减肥?
使用何种药物减肥最好由专科医生确定。凡有下列情况的人可考虑服用减肥药:
中重度肥胖,即超过标准体重30%以上者(体重=身高cm-105为标准体重),才可以在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同时服用减肥药治疗。
肥胖者,经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开始有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病人无法坚持下去,而且造成体重反弹。这时,服用一些药物配合治疗是明智的。
某些患有消化性溃疡的肥胖者,进行饮食控制有困难,可加用一些药物。
一些人进行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后,体重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半年后体重又重新上升。这时可服用减肥药。
用节食的方法减肥失败者,可以服用减肥药治疗。
减肥药种类
李经教授介绍,首先要明确减肥没有灵丹妙药,没有吃了就瘦的药,减肥药的作用是协助克服减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市场上的“减肥保健食品”、“减肥保健品”、“瘦身器械”要有正确的认识,要以循证医学(遵循证据的医学)的原则去分析,看到有可靠的科学实验依据才能确认这些产品是否真实有效。据了解,目前国内常用的几种减肥药,按照减肥原理可分为如下几种:
饥饿中枢抑制剂:西布曲明(商品名:诺美婷〔进口〕、曲美、可秀、奥曲轻〔国产仿制品〕)。
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细胞之间需要有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参与神经信息的传递,神经递质在神经末梢分泌后再被摄取,是不断流动更新的,西布曲明的主要作用是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可以兴奋饱中枢,抑制饥饿中枢,使人不感到饿,食欲减退,协助少吃饭。
适应证:进食贪婪、控制饮食困难者。如果能自觉控制饮食,可以不用此药。
副作用:口干、鼻干、失眠、乏力、便秘、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禁忌证:高血压患者慎用,或与降压药同时应用。高血压尚未控制、患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不齐、中风者禁用。
药物剂型:诺美婷、曲美:10毫克/片,可秀、奥曲轻:5毫克/片。
使用方法:每日10毫克(即:诺美婷、曲美:每日1片,可秀、奥曲轻:每日2片。)
防肥药:奥利司他(商品名:赛尼可)
药理作用:脂肪的化学名称为甘油三脂(由一个甘油和三个脂肪酸组成),吃进的脂肪,也就是吃进的甘油三脂经肠道脂肪酶的水解,转变成甘油一脂和两个脂肪酸才能被吸收,体内的脂肪组织再把吸收进来的甘油一脂和脂肪酸结合成甘油三脂(即:脂肪)储存起来。该药是肠道脂肪水解酶的抑制剂,使吃进的脂肪一部分(大约三分之一)不能被水解成甘油一脂和脂肪酸,以脂肪(甘油三脂)的原形排除体外,这就会使吃进的脂肪吸收减少。该药不被肠道吸收,更不会使体内的脂肪分解,所以称之为“防肥药”,不能称之为“减肥药”。
适应证:食物中的脂肪较多的时候适宜吃该药。
副作用:餐中油多时服此药放屁容易嘣屎花儿,是件很尴尬的事。但可以想想办法,比如兜个尿不湿。
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
药物剂型:120毫克/片
使用方法:凡食物中含脂肪多的时候于餐前服1片,如果这顿饭几乎不含脂肪,就没必要吃该药。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不是药,但在胃里遇水膨胀,会使人感到饱感,有助于减少饮食量。还有助于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常用的膳食纤维是魔芋粉、甲壳素。
多种维生素
减肥过程中进食减少容易维生素缺乏,有必要补充多种维生素,如:复方维生素、维康福、金施尔康、善存均可。
服用减肥药后出现哪些症状要当心?
在服用减肥药的过程中,出现以下这4种症状,要引起你的高度重视,及时就医,以查明你服用的减肥药是否可以继续服用。
1.服用减肥药后食欲下降,体重也有所下降,但却感觉头痛目眩、甚至发生心悸?这可能是减肥药中违规添加的芬弗拉明引起。
芬氟拉明是一种食欲抑制品,让人服用后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但临床研究证明,芬氟拉明实际是一种危及心脏的兴奋剂,会导致心脏瓣膜损害,产生腹泻、头晕等多种不良反应。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于1997年9月就正式禁止将芬氟拉明用于减肥的用途。
2.服用减肥药后,24小时之内感觉腹痛,腹泻。严重者身体虚脱。这可能是减肥药中含有的番泻叶等泻剂引起。
专家指出,在医学临床上“泻剂”不属于减肥药物,但是因为泻剂可以减少食物停留在肠胃道中的时间及被吸收的几率,故常常被误用或滥用做减肥药物。泻剂如果不能正确使用,也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轻者可能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重者甚至可能诱发上消化道出血、月经失调、继发性便秘。
3.服用减肥药之后明显感觉就是尿多,身体虚弱,有眩晕感。这可能是减肥药中违规添加的利尿剂引起。
利尿剂一般用于利尿及降血压,身体中的尿液大量排出,自然能让体重暂时性下降,因此利尿剂也经常会被添加在减肥药或茶之中。但利尿剂减的是身体的水分,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肥。通过大量排尿迅速降低体重。临床证明,速尿会让患者产生口干、心律不齐、疲乏无力、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4.服用减肥药一段时间后发生失眠、眩晕、心悸。
关键词:胆固醇hs-CRP(高敏C-反应蛋白)心血管疾病防预与治疗高原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04-03
1当前国内外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预防与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C-反应蛋白(CRP)又称防御蛋白,是一种典型的急性时相蛋白。它是由5个完全相同的球形单体相互以非共价键形式构成的对称环状五球体,其分子量为118KD[1]。
1999年Ross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的概念,动脉粥样硬化通过各种过度炎症纤维增生反应形成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脂质沉淀疾病,在一定程度上,系统性炎症在血栓形成的起初和发展过程中同样起着一个关键性作用[2]。主要原因是血管内皮细胞遭受各种有害物质刺激引起的炎性反应过程,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在动脉墙的动脉粥样化斑中也同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中细胞活素类造成从肝脏开始产生急性期反应物C-反应蛋白,近年研究发现这些产生的CRP并非仅仅作为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中最敏感的炎症因子,它实际上还通过多种途径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3]。
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形成冠心病的基础,因此,实验室或临床上就非常容易将动脉粥样化或冠心病的治疗同可以检测到的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相联系起来,CRP的浓度越高,炎症范围越大,冠状动脉损伤重,冠心病病变程度越高,恶性急性心律失常及心脏事件的发生也越多。它在发病初期迅速升高,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CRP参与了冠心病、高血压的病理过程,检测CRP有助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急性期反应,使得CRP这种急性期蛋白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除此之外,表面上健康的男性和女性血液中hs-CRP浓度的检测,对于未来冠状动脉疾病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也就是说hs-CRP的检测分析可以帮助探索和预示最初的心血管病产生,预期的研究结果对于未来建立起HS-CRP和预测冠心病之间存在的联系具有很大的作用。hs-CRP可以作为急冠状动脉病预兆指示也可以作为未来冠状动脉事件的指示剂;还可以与其它一些生物化学标记一起对CHD疾病具有前兆价值。
CRP检测的方便,而且不受到气侯的影响,因此,在国际国内,CRP浓度的检测应用特别广泛,同时也使得hs-CRP检测越来越向临床应用上发展[2]。近年,国外多个前瞻性研究提示了hs-CRP在健康人群中对首次冠状动脉事件的预报作用,指出具有较高hs-CRP浓度的随访人群与对照组人群相比,中风危险率高出2倍,心肌梗死高出3倍,周围血管疾病高出4倍[4]。
中国高原面积约占全国总国土面积的26%,虽然近几年与CRP相关的研究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然而,与高原有关的,及特定人群的报道却显得很少,hs-CRP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也显得极其匮乏,因此很有必要在高原地区针对心血病与hs-CRP的相关性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2胆固醇对冠心病的产生和病情发展是一项重要的风险因子
冠心病是导致人们死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动脉粥样化被认为是冠心病的基础。血液中胆固醇浓度与心血管疾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动脉粥样化是一种炎症疾病,由于血浆中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胆固醇(LDL-C)含量变高是动脉粥样化的重要风险因子,所以动脉粥样化曾经一直被认为是脂质在动脉血管壁上聚集所造成的,并使用药物降低胆固醇来治疗冠心病,尽管后来研究发现动脉粥样化并不只是简单的脂质在动脉血管壁上聚集,它还是一个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炎症过程,但是胆固醇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因子[2],临床上使用Statin类降低胆固醇的浓度是预防冠心病以及其它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尽管胆固醇参与动脉粥样化,并导致冠心病的原因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入体内的胆固醇浓度已经越来越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被认为可以使胆固醇参与酯化而被代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以LDL-C作为降低胆固醇治疗的重要参考标准[5]。然而,由于生活习惯,饮食方式不同,NCEP的标准并不太适于我们国家。制定我国的血脂控制策略尚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
患者与社区医生提及血脂异常时,大多指的是甘油三酯异常,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随着临床治疗与科研不断发展,我国卫生部也提出了相应的胆固醇标准,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卫生部“十年百项”冠心病血脂干预推广项目已于2004年4月17日在北京正式启动,培训全国各地讲课核心专家的项目也同时进行[6]。
尽管如此,在国内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于胆固醇的认识水平却不尽相同,例如,东南部发达地区人们水平提高较大,科研和医学比较发达,人们对于胆固醇的标准就显得比较重视,相反,在西北部或高原地区,对于胆固醇的认识和流行病学相关调查却显得不足。
因此,在我们对于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特定年龄段和健康状况的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制定适合特定人群的防治指南提供科学依据,仍然显得十分必要,根据临床试验证据和指南不同人群的情况不同。如已患过心肌梗死或做过介人支架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糖尿病和同时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把低密度胆固醇降至100mg/dL以下,而其他危险性较低的人群的目标水平为130mg/dL或更高。因此,这个胆固醇目标值可以作为预防和检测胆固醇含量的参考值。
3胆固醇和CRP结合检测对于分析和预测冠心病的预防、起始、发作以及治疗具有很大帮助
动脉粥样化的过程是一个炎症过程,尽管使用Statin类药物使得胆固醇含量有所降低,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情,所以胆固醇和发病有关,而hs-CRP则可以预测和治疗疾病。在发达国家,冠心病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大多数CHD潜在的原因,它起病很早,但是病情进展较慢,而且会潜伏上几十年,50-60岁的男性或60-70岁的女性,CHD临床表现常常是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心肌中风和心肌绞痛或突然死亡。胆固醇筛选作为一种工具被用于评估个体发展冠状动脉病的风险。尽管这个方法比较有效,但是它对于美国每年发展成为MI的130万人群的识别却是失败的,这些病人要么很正常,要么血清中胆固醇浓度只有适当的增加。
长期以来,人们用血清胆固醇浓度测定作为一种工具,评估个体将来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度。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有效性,但仍有几乎近一半的病人漏检,原因是这些病人的胆固醇浓度往往呈现正常或只是稍稍升高。因此,hs-CRP测定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实验室和临床的证据均已证明,动脉粥样硬化并非单纯是一个脂类沉积的过程,系统性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开始和发展各个阶段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同时检测CRP与胆固醇的意义在于,必须了解清楚相关的机制,才可能使用药物,例如statin类的药物虽然已经引入全国各地,然而有些低胆固醇浓度的表面上健康病人却也存在着冠心病的危险,而这与胆固醇并没有太大关系;另一方面,一方面HS-CRP虽然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来预测冠心病,然而它与特定人特定的习惯也有很大的关连,例如长期抽烟,喝酒或其它条件下的CRP浓度往往会偏高,从而容易导致不准确性。因此,如果使用双重指标作出评价可能会更具有指导意义。HS-CRP与血脂联合检测,将大大增进我们对未来心肌梗死或心肌病发作危险因素的预测,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以及开发藏族针对性药物治疗冠心病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先前的研究中,也有过类似的重要分析。
4国内外血液hs-CRP与胆固醇相关检测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于hs-CRP及胆固醇的检测,已经存在通用方便的办法,具体做法是:用统一问卷调查一般人口学资料、吸烟饮酒史、个人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服药史及体力活动情况等。身体项目包括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糖(Glu)。具体方法见文献。LDL-C按Friede wald公式计算:LDL-C=TC-HDL-C-TG/212(以mmol/L计算)。然后使用统计学的多种方法和特定的参照标准加以分析,并比较其差异性。
由于健康人体内的CRP水平通常
对于胆固醇的检测方法较多,酶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易于自动化分析,许多厂家都能提供所需要的成套试剂盒,易于普及。目前临床实验室基本上都用酶法检测血清TG、TC等,对于hs-CRP的临床检测一般使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和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均能达到较高的精确度[7]。
因此,对于这两项指标的检测和数据分析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天气渐渐热了,但驴友探险的热情却没有减少。在炎热的气候中,在烈日暴晒下参加户外运动,最大的威胁就是中暑。中暑不仅会使你难以完成旅行,更重要的是可能危及生命。今年“五一”库布齐沙漠北京驴友因热射病死亡的报道,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在户外运动越来越火热、天气也越来越热的情况下,请一定注意户外安全。
中暑的原因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不能正常地调节体温而发生的一系列机体代谢紊乱的急性症状。人的体温需恒定在37℃左右才能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下,通过一系列生理活动使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产热主要是能量代谢和肌肉收缩,散热主要靠辐射、蒸发、对流和传导。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人体通过加快心脏输出量和呼吸频率,皮肤血管扩张,出汗等方式提高散热效应。深部组织的热量通过血液循环带至皮下,靠出汗及皮肤蒸发和呼出的气体蒸发散热,最终达到体温恒定。无论什么原因,造成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都会使大量的热蓄积在体内,引起中暑,造成器官功能和组织的损害,严重者会造成死亡。
中暑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在气温超过35℃时进行户外活动,而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有时气温虽然没有超过35℃,但空气中湿度较高或通风不良,使身体散热减慢甚至不能散热也可以导致中暑。
中暑的主观因素是自身的体质,如体弱、肥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另外,当人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睡眠不足、饥饿、失水、失盐、穿着不透气衣物等因素也可使健康者中暑。
现代人,特别是从小就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已经很少能较长时间接触高温、高湿或在烈日下活动,尤其是那些长期在空调房间里生活的人们,体温调节能力较低下、适应力较差,野外活动时尤其易发生中暑。建议这样的人参加户外运动前,要逐步锻炼,增强适应能力。
中暑程度
中暑程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原则》中将中暑分为:
1. 中暑先兆: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3. 重症中暑: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重症中暑因发病机制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作为个体来说,可能同时兼有两三种而不能截然分开。因此,不论哪种中暑类型,都要严肃对待。
现场处理原则
中暑现场处理的基本原则是:
1. 将患者移至阴凉处;
2. 通风、降温;
3. 补充体液。
遵循这三条原则,一般的中暑,会很快恢复的。
预防中暑措施
中暑可以通过预防来避免,当您准备进入高温环境下进行探险活动之前,要做好身体和物质的准备。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道、消化道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避免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户外活动。
客观因素不能忘,胆大心细好行装。带上防晒帽,穿上透气衣,解开领口,卷上袖子。皮下脂肪过多的人(尤其是女性),机体由深部向表层传导散热量少,加上皮肤涂油脂类物质,使得散热更加减少,最易导致中暑。建议这样的驴友进入高温环境中进行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透气性能好些的宽松衣物,通过空气对流散热来预防中暑。在沙漠或高温环境下,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在你大量出汗后能吸收水分,并保持湿的状态贴在身上,不会立即蒸发,从另一个角度说,保持了水分。速干衣透气性能良好,不能保持水分;尼龙面料的衣物在出汗时,汗水会顺身体流下来,也不能保持水分。相比纯棉织品的衣物来说,这两种面料制作的衣服在沙漠或高温环境中不具备优势。
设计路线好向导,医院后勤做保障。户外运动之前,要找有资质的好向导、好领队,设计好出行的路线和行程,尽量保证行进路线上有可供休息的阴凉地。同时,要了解最近的医疗机构所在地和医疗机构的级别,一旦发生意外,能随时保证紧急救援。
未渴先饮带足水,科学饮食存水量。出发前,要喝足够的水和盐,吃饭不宜过饱,牛奶是补充水分和能量最好的食品。出发时,要带上足量的水。不要等口渴时才喝水,要不断地、小量地、随时补充水分,至少每天补充七升以上。在不感到高温的情况下,尽管没有出汗,皮肤和呼吸道也不断有水分被蒸发。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即使不进行体力活动,人所消耗的水也要比阴影下多三倍。当然,要是能在补充水分的时候,吃一小点咸菜,不仅补充了盐分,盐本身还可以保留住体内水分,避免立即蒸发,能有效预防中暑。一些水果和蔬菜含水量比较高,如西红柿、黄瓜、西瓜等,既解暑、补充水分,又解馋。
高温行军忌疾走,疲劳出汗找阴凉。高温环境下出行,最大的忌讳是急行军。人在高温天气行走本身就比平时行走消耗体力,更容易导致疲劳。疲劳加上中暑,死亡率明显增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必须引起驴友们的高度重视。如果疲劳或出汗量较大的情况发生,建议立即找阴凉地或创造阴凉通风的环境,休息、补充水分,减少中暑的可能性。
沙漠断水积晨露,昼伏夜行坑中藏。沙漠干旱缺水,一旦断水,又不会找水的情况下,可以用塑料袋积攒早上的晨露饮用,以此补充水分等待救援。不过,这样的水,要用高锰酸钾消毒后再饮用。沙漠高温,加上行走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很容易造成疲劳。这时,应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环境和时间段行走。昼伏夜出,不失为保存实力,避免中暑的好办法。
自知之明不逞强,量力而行保健康!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是经过短时间加强训练就一定能将自身的体能提高很多。这种急功近利“坚持就是胜利”的思想是户外运动的大敌,也是驴友应引以为戒的。
最后要提醒大家,出行时精简行装避免负重过大,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禁止疲劳出行。建议耐热能力较差的人、长期在空调房间内工作的人、身体疲劳、有病时,不要参加高温环境或非高温环境的剧烈运动。
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热痉挛,是因大量出汗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痉挛。热衰竭,主要是因血液循环不良,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即热昏迷。出现上述两种中暑时,最有效的救护措施是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静卧休息。安慰患者的同时解开衣领、腰带,使皮肤暴露在外,用扇子扇风迅速散热,同时给予含盐0.3%的清凉饮料,补充水分和盐分。并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当然,还可以用手指刺激人中、合谷穴进行对症治疗。热衰竭的患者血液中钾离子含量降低,注意吃些橘子或喝橘子汁来补充钾。经过这样的及时处理,一般在30分钟到数小时内即可恢复。
重症中暑中最严重、处理最复杂、死亡率最高的,是通常所说的热射病,又称日射病。这主要是头部受日光直接暴晒,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体内热蓄积。当发现同伴在高温环境活动中出现高热41℃以上、不出汗、意识障碍时,首先要想到可能发生了热射病。
热射病病情严重,需要急送医院处理。现场处理的原则是迅速降温。首先转移患者到阴凉通风处,脱离高温环境。可以给加入补液盐的水来补充水分和盐分。如果没有口服补液盐,在水中加0.3%~0.5 %的盐也可,因为汗液中含0.3%~0.5%的盐。切记不可给昏迷者灌任何饮料,以防窒息。
讲座主持:马桂林
197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军医系
1976年开始涉及战伤救护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