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风险评价的定量方法

风险评价的定量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5 16:03: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风险评价的定量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风险评价的定量方法

篇(1)

关键词:城市管网;风险评价;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燃气管网风险评价的重要性

埋地压力管道涉及企业厂区的工业管道、输送油气的长输管道和城市燃气管道,它们会给地面设施和人员带来隐蔽性潜在危险,对工业安全生产和人们生活以及社会稳定威胁极大,由于这类管道的情况复杂,检测维护和对风险的辨识都非常困难,确保它们的安全运行在当代城市建设和工业安全生产中至关重要。

二、城市管网风险因素分析

随着全世界已建油气管道的增多和管道服役龄期的增长,因管道结构失效引起的爆管和火灾事故正日益增多。因此,近年来国外对管道的运行状态、环境因素和事故原因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风险技术研究方法,形成了一套输油气管线风险分析的操作规程。但是,引起管道事故的各种因素中,有的因素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腐蚀超压和第三方破坏等。有的因素是在管道建成时就已经存在了并且一般没有太大的变化,管材中的可扩展裂纹除外。根据事故浴盆曲线所反映出的规律,这些不变化的因素容易在管道投运初期诱发事故,而可变因素主要在管道投运中后期造成管道事故。随着管道使用时间的延长,像腐蚀这类发展的因素会导致管道穿孔或者破裂事故的发生。所以,在管道风险评价中腐蚀因素应作为重点因素来分析。现在随着城市建设活动的频繁性更容易因第三方破坏造成这些输送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压力管道发生泄漏和爆炸等事故,但第三方破坏和超压这两种因素诱发的管道事故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这两种因素的模型需要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调查方可确定。国外通过管理机构组织采集油气管道的运行历史参数和事故发生率等基础数据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一些随机事故因素建立概率模型。

三、风险评价技术的经济性

风险评价是针对具体危险源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性质等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它主要研究风险问题中的个性问题。风险评价技术开始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保险业,最早应用于金融保险投资等领域,是经济学的一项决策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进行了工程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晚,开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尽管国内外已研究开发出了几十种风险评价方法和商业化的风险评价软件包,但由于风险评价涉及的学科知识比较广泛,另外风险评价指标及其权值的选择与生产技术水平、安全管理水平、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素质以及社会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每种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和限度。

根据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可把风险评价方法分为三大类,即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半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和定量风险分析方法。

1、定性方法。定性风险评价的主要作用是找出管道系统存在哪些事故危险诱发管道事故的各种因素、所处状态以及这些因素在何种条件下会导致管道失效事故的发生和对系统产生的影响程度,从而最终确定控制管道事故的措施。它是基于决策科学和贝叶斯统计理论的决策分析方法。其特点是不必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不必采用复杂的强度理论和现代分析手段,不必具有完备充分的数据库系统。传统的定性风险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危险可操作性研究、失效模式后果与严重度分析法等方法。此类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容易掌握、便于操作且评价过程和结果直观,可以清楚地表达出管道的当前情况。其使用局限是评价结果不能量化。

2、定量方法。它是将产生管道事故的各类因素处理成随机变量或随机过程,通过对单个事件概率的计算得出油气管道的最终事故发生概率,然后再结合量化后事故后果计算出管道的风险值。它主要是对定性分析中已识别出的风险水平较高的故障类型进行详细的定量评价。需要利用概率结构学有限元方法、断裂力学可靠性技术与各种强度理论来对在役管线的剩余寿命和剩余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在评价的过程中有充足的理论依据,结果准确可靠。它在大量的设计资料、施工和竣工资料、运行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掌握裂纹缺陷的扩展规律和管材的腐蚀速率,由此运用确定性的和不确定性的方法来建立评估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分析求解。

3、半定量方法。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介于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与定性风险评价方法之间。是以风险的数量指标为基础,对管道事故损失后果和事故发生概率按权重值各自分配一个指标,然后用加和除的方法将两个对应事故概率和后果严重程度的指标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一个相对风险指标。半定量方法允许使用一种统一而有条理的处理方法把风险划分成等级。其所需原始数据较少,评价成本较低。

四、评分法简介

该方法通过对引起管线失效的各因素进行评分,结合管线失效后果形成一个相对风险指标来表示风险程度。按照W.Kent Muhlbauer的分类方法造成管线失效和事故的原因有四大类,即第三方破坏、腐蚀、设计和误操作。其中每一项的最高分为100分,四项的指数和在0~400分之间。

1、评分法的基本假设

(1)独立性假设。影响风险的各因素是独立的,即总风险是各独立因素的总和。

(2)最坏状况假设。评估风险时要考虑到最坏的状况,如一段管道总长是100km,其中有80km的埋深是1.2m,另20km埋深为0.8m,则整个管段应按0.8m考虑。

(3)相对性假设。评估的分数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一条管道所评估的风险数与另数条管道所评估的风险数相比其分数越高,这就表明其安全性要高于其他几条管道。

(4)主观性。评分的方法及分数的界定虽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资料但最终还是人为制定的,因而难免有主观性。

(5)分数限定。在各项目中所限定的分数最高值反映了该项目在风险评估中所占位置的重要性。

2、主要步骤及注意问题

(1)明确风险评价的任务。

(2)辨识造成管道事故的危险源。辨识危险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危险源的数量、种类、性质和级别以便采取各种控制对策和措施,使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3)造成管道失效的可能性因素。

篇(2)

关键词:风险评估 证据理论 汽车制造 内部控制

一、引言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要使控制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必须清楚所面临的风险,并对整个企业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然后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活动。目前,在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除了银行等风险较大的金融行业对风险评估比较重视外,大部分企业对风险评估的作用没有形成科学的认识,对风险评估的重视度不够。然而,大多数公司舞弊案件的发生,究其根本都是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强,对于风险评估方面更加松懈,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汽车制造公司是我国制造业的领头羊,而上市公司代表我国先进企业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的产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上述情况,本文选取汽车制造上市公司来具体说明内部控制风险体系的构建和评价,希望能对完善汽车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改进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标准提供借鉴,从而实现汽车制造企业健康、稳定、良性发展。然而,由于内部控制各指标评估资源的模糊性、未知性和不确定性,需要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处理。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等,但这些方法不能同时解决上述问题,证据推理作为一种不确定推理方法, 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 国外出现了大量文献。证据理论能够很好地表示“不确定性”、“无知”等重要概念, 并具有无需先验概率、推理形式简单等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不确定性证据处理中,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基于D-S证据理论将评估资源的模糊性进行了有效的处理,以期解决这一问题。

二、基于证据理论的汽车制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评价模型

(二)汽车制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评价模型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上市公司构建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的要求,结合COSO报告的精髓,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公司的风险评估操作规范和程序,构建了风险评估操作程序体系如(图2)所示。结合上述操作体系,综合考虑汽车生产上市公司的基本状况以及影响内部控制风险评价的要素,构建汽车生产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包括总资产增长率、销售净利率、资产负债率等11个定量指标和其他21个定性指标。对于“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子指标的选取,主要是根据财务指标所反映的企业四大能力,同时考虑到数据披露的全面性和篇幅的限制,分别选取了一个有代表性的指标来从披露的数据上反映此项能力,即增长能力(总资产增长率)、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运营能力(总资产周转率),进而反映企业的财务和运营风险承受能力,另外,选取企业价值、企业信用等级和汽车销量排名来从市场价值上来反映企业的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对于“业务层面风险承受能力”子指标的选取则是根据汽车生产企业的行业状况决定的。其中,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销售净利率=净利/销售收入×100%;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100%;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资产总额×100%;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100%;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三)基于证据理论的汽车制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评价模型建立本文采用证据组合观点,用专家评价定性指标,将定性的专家意见与定量指标进行科学的融合。但专家的评判意见也是带有主观性的,也会存在偏差,并且有时会出现含糊或不确定的认知状况。所以在这类定性评价中,由于信息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运用信息进行判断的专家的不确定性,使得评价结果的最终确认和可信性方面受到挑战。而基于证据组合的信息融合方法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基本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需要处理的对象,建立多层次多属性结构模型(如表1)。本文所建模型是一个三级指标体系即多层次结构模型;体系中涉及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多个属性即混合多属性结构模型。为了实现最后指标的综合处理,必须把所有的指标形式统一,具体来讲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所有定性指标均转化为定量指标,即定性指标定量化;二是将所有的定量指标均转化为定性指标,即定量指标定性化。而前者比较适合多个评价方案的比选排序,后者比较适合单个方案的评价。况且证据理论适用于评价定性指标,解决其中存在的不确定和不完全信息,因此,应该对定量指标定性化。

第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通常是多层次的。为便于说明,先假设评估指标体系为单层次,此时,评估指标体系可表达为指标集,记为U={Uj|j=1,2,…,t},记评语集D={?兹(p)|p=1,2,…,t},D即为辨别框,本文中可令D={优(?兹(1)),良(?兹(2)),中(?兹(3))},较差(?兹(4)),很差(?兹(5))。

第三,定量指标的定性化。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设同层指标中X1,X2,…,XL为定性指标,指标Y1,Y2,…,YR为定量指标,它们的权重分别为w1,w2,…,wL和v1,v2,…,vR。对于定量指标,其数值与方案的评语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虽然对某个特定的数据来说,其与评语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但评语与指标数值范围总存在一个粗略、相对较易识别的对应关系。对于定量指标,先确定所需评价指标的最大临界值Yjmax和最小临界值Yjmin,在其中插入等距离的三个点Yj1、Yj2、Yj3,(Yj1>Yj2>Yj3),再区分效益型和成本型指标,分别用(4)和(5)式进行处理。

i=2,3,4;d=(Yjmax-Yjmix);其中Yj0=Yjmax;Yj5=Yjmix。Dji反映了某一指标Yj经过定性化后属于等级Di的隶属度。此时,定量指标经过上述转化已经变成定性指标,并被赋予了不同等级的标度值。结合原有的定性指标X1,X2,…,XL,形成了新的定性指标体系。

第五,基于证据理论的计算方法。为了完成综合评估任务,还必须获得指标Xi(定性指标)关于评语子集?兹(p)的隶属函数(记为?滋?兹(p)(xj))该指标值是一个评语集,体现了评估资源中的模糊性。此时是由专家、评委直接给出U关于该指标的评估结果,表达为D={?兹(p)|p=1,2,…,t}上的一个mass函数。借助以上评估资源,可以采用D-S 证据理论实现对U的模糊综合评估,过程如下:

Step2:基于D-S合成规则(参见式3),组合成与指标集U={Uj|j=1,2,…,t}有关的t个mass函数,记组合的结果为M*,则有M*({?兹(1)},{?兹(2)},…,{?兹(p)},D)=M1?茌M2?茌…?茌Ms…(8)。式(8)的意义在于:通过t个函数的正交和,综合处理评估资源中的模糊性和未知性。

三、案例分析

(一)评估体系建立为了进一步说明方法的应用以及评价效果,有针对性的对BJ汽车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下面仅以BJ汽车有限公司为例进行说明。依据上述方法,对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建立指标体系如(表1),设评语集D={?兹(1),?兹(2),?兹(3),?兹(4),?兹(5)}={优,良,中,较差,很差}。其次,确定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值如(表2)所示,各项指标值是通过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网和中国汽车网以及各上市公司披露的2009年年报来获取的。

(二)定量指标定性化 依据公式(3)和(4)对定量指标定性化。由于各指标的转化方法相同,下面仅以“总资产增长率”指标来说明。由于所选取的示例指标是效益型指标,因此采用公式(3)进行转化。首先确定所有汽车生产上市公司总资产增长率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该指标的最优临界值和最差临界值,分别为0.2719和-0.4067,结合BJ汽车有限公司该指标值,共同代入公式,计算得到BJ汽车有限公司在该指标上的隶属度分配。H(U311)={H1,H2,H3,H4,H5}={0,0.7468,0.2532,0,0}。同理,可以得到其他定量指标经过转化后的定性指标隶属度分配值。

(三)权重确定 由层次分析法求得一级指标权重和二级指标权重,收集专家评估资源并针对各三级指标确定专家权重集。为了方便说明,现以“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即U4的评估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一级指标权重为w={w1,w2,w3,w4,w5}={0.3,0.2,0.2,0.2,0.1},二级指标中第四项指标权重为w4={w41,w42}={0.6,0.4}。

Step4*:根据式(9),可由M1*得到U1关于各个“评语命题”的信任区间。例如,该企业在U1方面的评语为“优”的信任区间为(0.2118,0.5858),“良”的信任区间为(0.2729,0.6469)。根据式(10),可由M1*得到U1在模糊评语集{优,良,中,较差,很差}上的概率分布(0.3383,0.4359,0.1863,0.0395,0),显然,企业在评语方面为“良”以最大概率成立。这与实际情况相符。本文为针对“内部控制风险评估”U的综合评价,应仿照上述步骤获得其他二级指标的评估资源,从Step2*开始继续以上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四、结论

本文汽车制造业的特点,建立了汽车制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评价模型,对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从以上评价过程来看,该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将评估资源的不完备性和模糊性予以分散化,使评价结果更加可靠,还能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从而为评估对象的改善和提升提供了参考依据,希望能使企业的发展有所收益。

*本文系安徽省会计学会2009年重点项目(项目编号:KT2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丁勇、梁昌勇、蒋翠清:《基于证据理论的企业知识链绩效评价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9期。

[2]鞠彦兵、冯允成、姚李刚:《基于证据理论的软件开发风险评估方法》,《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3年第3期。

[3]辛金国、赖丽娜、郑明娜:《浙江省家族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探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林丽芬:《证据理论及其在评估中的应用》,《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篇(3)

关键词 科技评估 风险投资 风险管理

1 科技评估

1.1 科技评估的概念

2000年12月28日科技部颁发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将科技评估定义为“是指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发展领域、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科技评估是对与科学技术活动有关的行为,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适用的原则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专业化判断活动。其结果要归结为能够回答委托者特定目的评估结论和评估分析。

1.2 科技评估的范畴

科技评估的范畴主要是职能性评估和经营性评估两大方面,职能性评估是指对政府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决策、监督职能提供服务。经营性评估是指对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与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他们对被评事物的决策、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评估作为一种咨询活动,不应仅仅只为政府决策服务,还应深入到市场中的各类科技活动之中,接受非政府机构委托的评估任务,如企业投资项目的科技评估、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科技评估、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科技评估等。

1.3 科技评估的分类

科技评估可从不同角度分类。从评估时间上,可分为事先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和跟踪评估四类。事先评估是在某项科技活动实施前所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实施该项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内容。它常常带有预测的性质,但不同于一般的预测分析;事中评估是在科技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性评估,着重检验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计划执行,对前面工作的进展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未来进行预估,以发现问题,调整或修正目标与策略;事后评估是科技活动完成后进行的评估。另外,从评估空间上,可分为国家评估和地方评估;从评估规模上,可分为宏观评估、中观评估和微观评估;从评估方法上分,可分为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从评估形式上,可分为通信评估、会议评估、调查评估、专访评估和组合评估等。

1.4 科技评估的方法

评估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撰写评估报告等评估活动全过程的方法,狭义概念特指评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科技评估可选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估方法。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数法及经济分析法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估方法等。

2 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图运用系统的、综合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地扩大投资活动的有利因素,控制和抑制不利因素,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2.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存在于企业自身周围的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无论是潜在的,还是实际存在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企业内部的,还是与企业相关联的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在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在风险投资中,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由公司之外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联系的风险,是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而分散的,因此又称作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重要的系统风险有政治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非系统风险也被称作可分散风险,它是由公司本身的商业活动和财务活动带来的,如企业的管理水平、研究与开发、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市场营销风险以及法律诉讼等,其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组合而分散,是公司特有的风险。重要的非系统风险有决策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完工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风险投资者,其关心的往往只是项目的系统风险,因非系统风险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而得到分散。

2.2 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其损害程度的过程。风险衡量的方法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两大类,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又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主要有观察法、资产负债表透视法和事件推测法等。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现代客观风险评价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z记分”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风险企业风险的方法,“z记分”方法首先挑选出一组决定企业风险大小的最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数据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在预先显示或预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方面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加权,最后将这些加权数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一个风险企业的综合风险分数值,将其对比临界值就可知企业风险的危急程度。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

2.3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实施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力图在风险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实施风险控制的步骤是风险预测——风险决策——实施决策方案——方案的成果评价。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风险抑制等。

3 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科技评估与风险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科技评估作为一种专业化判断活动,在介入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后,其任务便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其结果作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决策和制定风险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可见,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科技评估实质是风险的识别和衡量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还包括了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这样科技评估就可以作为风险管理一个组成部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共同发展。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关系如附图所示:

3.1 科技评估是提高风险投资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技评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评估规范和技术方法,在评估设计、评估信息采集、综合分析、评估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同时,由于科技评估机构长期致力于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评估,对于科技产业、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其他咨询机构无法比拟的。而我国风险投资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未出台较为完备的有关风险投资事业的行政法规,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对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将科技评估运用到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将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管理效率。

3.2 科技评估方法是衡量风险投资风险的有效工具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是科技评估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这与现代风险评价所采取的方法既有相近又有其独到之处,科技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它是在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设计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每一个评估指标都制定具体的标准和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对金额、人数等可计量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对社会影响等因素亦可做定性评估的描述。这与上面介绍的“z记分”方法仅依靠可计量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相比较更为有效。采取科技评估方法衡量投资风险也更为准确、可信。

3.3 科技评估是推动风险投资管理创新的动力

引入评估机制,使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与投资决策相分离,使得风险投资管理更为透明化,也遏止了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等种种不良现象。通过独立的、专业化的评估中介组织的运作,将能使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层能更客观地认识到投资风险,从而可集中精力于投资决策,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证投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投资成功率。

3.4 科技评估参与风险投资管理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科技评估工作现阶段主要是为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国家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服务,而且大部分科技评估机构是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有关单位,如软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情报机构等部门产生,但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单位评估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项目、科技计划等等,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不可避免的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影响。因而,评估水平难以提高。因此,科技评估机构作为一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类资产评估机构一样,应逐步社会化和多元化,如参与到风险投资管理的咨询工作中,只有社会化、多元化,才能充分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提高评估水平,促进科技评估事业的发展。

3.5 科技评估促进风险投资实现动态管理

风险投资从进入到退出的全过程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风险,实施某项投资决策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各种存在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投资后,还应深入到所投资的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市场竞争状况,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步骤等,经常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分析与判断,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它的发生或降低它的危害;风险投资退出后,还要对风险投资的效果进行测评,总结经验与教训,作为今后投资决策的参考。可见,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现管理目标需要实施一系列的评估,科技评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促进风险管理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编.科技评估规范,科技评估概论[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2 杜沔.关于风险投资中的风险控制工具的探讨[j].中国科技产业,2001(7)

篇(4)

1.1科技评估的概念

2000年12月28日科技部颁发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将科技评估定义为“是指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发展领域、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科技评估是对与科学技术活动有关的行为,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适用的原则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专业化判断活动。其结果要归结为能够回答委托者特定目的评估结论和评估分析。

1.2科技评估的范畴

科技评估的范畴主要是职能性评估和经营性评估两大方面,职能性评估是指对政府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决策、监督职能提供服务。经营性评估是指对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与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他们对被评事物的决策、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评估作为一种咨询活动,不应仅仅只为政府决策服务,还应深入到市场中的各类科技活动之中,接受非政府机构委托的评估任务,如企业投资项目的科技评估、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科技评估、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科技评估等。

1.3科技评估的分类

科技评估可从不同角度分类。从评估时间上,可分为事先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和跟踪评估四类。事先评估是在某项科技活动实施前所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实施该项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内容。它常常带有预测的性质,但不同于一般的预测分析;事中评估是在科技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性评估,着重检验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计划执行,对前面工作的进展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未来进行预估,以发现问题,调整或修正目标与策略;事后评估是科技活动完成后进行的评估。另外,从评估空间上,可分为国家评估和地方评估;从评估规模上,可分为宏观评估、中观评估和微观评估;从评估方法上分,可分为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从评估形式上,可分为通信评估、会议评估、调查评估、专访评估和组合评估等。

1.4科技评估的方法

评估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撰写评估报告等评估活动全过程的方法,狭义概念特指评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科技评估可选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估方法。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数法及经济分析法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估方法等。

2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图运用系统的、综合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地扩大投资活动的有利因素,控制和抑制不利因素,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2.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存在于企业自身周围的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无论是潜在的,还是实际存在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企业内部的,还是与企业相关联的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在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在风险投资中,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由公司之外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联系的风险,是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而分散的,因此又称作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重要的系统风险有政治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非系统风险也被称作可分散风险,它是由公司本身的商业活动和财务活动带来的,如企业的管理水平、研究与开发、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市场营销风险以及法律诉讼等,其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组合而分散,是公司特有的风险。重要的非系统风险有决策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完工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风险投资者,其关心的往往只是项目的系统风险,因非系统风险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而得到分散。

2.2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其损害程度的过程。风险衡量的方法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两大类,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又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主要有观察法、资产负债表透视法和事件推测法等。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现代客观风险评价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Z记分”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风险企业风险的方法,“Z记分”方法首先挑选出一组决定企业风险大小的最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数据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在预先显示或预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方面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加权,最后将这些加权数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一个风险企业的综合风险分数值,将其对比临界值就可知企业风险的危急程度。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

2.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实施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力图在风险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实施风险控制的步骤是风险预测——风险决策——实施决策方案——方案的成果评价。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风险抑制等。

3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科技评估与风险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科技评估作为一种专业化判断活动,在介入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后,其任务便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其结果作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决策和制定风险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可见,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科技评估实质是风险的识别和衡量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还包括了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这样科技评估就可以作为风险管理一个组成部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共同发展。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关系如附图所示:

3.1科技评估是提高风险投资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技评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评估规范和技术方法,在评估设计、评估信息采集、综合分析、评估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同时,由于科技评估机构长期致力于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评估,对于科技产业、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其他咨询机构无法比拟的。而我国风险投资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未出台较为完备的有关风险投资事业的行政法规,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对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将科技评估运用到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将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管理效率。

3.2科技评估方法是衡量风险投资风险的有效工具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是科技评估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这与现代风险评价所采取的方法既有相近又有其独到之处,科技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它是在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设计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每一个评估指标都制定具体的标准和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对金额、人数等可计量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对社会影响等因素亦可做定性评估的描述。这与上面介绍的“Z记分”方法仅依靠可计量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相比较更为有效。采取科技评估方法衡量投资风险也更为准确、可信。

3.3科技评估是推动风险投资管理创新的动力

引入评估机制,使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与投资决策相分离,使得风险投资管理更为透明化,也遏止了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等种种不良现象。通过独立的、专业化的评估中介组织的运作,将能使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层能更客观地认识到投资风险,从而可集中精力于投资决策,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证投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投资成功率。

3.4科技评估参与风险投资管理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科技评估工作现阶段主要是为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国家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服务,而且大部分科技评估机构是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有关单位,如软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情报机构等部门产生,但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单位评估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项目、科技计划等等,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不可避免的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影响。因而,评估水平难以提高。因此,科技评估机构作为一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类资产评估机构一样,应逐步社会化和多元化,如参与到风险投资管理的咨询工作中,只有社会化、多元化,才能充分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提高评估水平,促进科技评估事业的发展。

篇(5)

关键词:地下工程 定量 风险评估

风险估计解决该风险有多大,就是要给出某一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程度。通常采用概率的方法并以试验、统计资料和专家评判为基础,对不同危害或事故的发生概率进行估计。在进行风险评估的结果描述部分,往往采用统一的表达形式,便于衡量,比如:最终可以用费用、伤亡人数、社会效益损失等量值来衡量。定量风险评估主要用于工程结构的详细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随着设计目标和各种地层条件、周围环境条件等参数的明确,借鉴己有的工程经验进行风险评估。

在地下工程行业以外已发展了大量的定量评估风险方法。主要有蒙特卡罗模拟法、风险乘数法、CEVP模型法及层次分析法等。

1蒙特卡罗方法

这是一种采用统计抽样理论近似地求解数学问题或物理问题的方法。先建立与所描述问题有相似性的概率模型,并利用这种相似性把这个概率模型的某些特征(如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等)与数学计算问题的解答联系起来,然后对模型进行随机模拟或统计抽样,最终利用所得结果求出这些特征的统计估计值作为原来的数学计算问题的近似解。

2风险乘数法

这是一种半定量的归纳方法。它以失效模式和失效后果为基础,对某具体的风险链求得风险乘数,再进行评估。风险乘数法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时先编制相应的表格,列出各失效的频率、后果严重程度以及失效可能被检查出的程度,按以往统计经验规定相关的分值,然后将各个指标定值的乘积作为风险乘数,再以风险乘数的大小来表示不同失效模式的相对重要程度。

3 CEVP模型法

这是一种基于风险的估计和管理复杂的地下工程成本的CEVP (Cost Estin ate V a lidation Process)模型,该模型是采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方法来构建一个工程的成本估计,获得可能的成本范围。它的分析过程就可以分为以下3个步骤:详细检查工程估计并确定工程的基本成本;识别潜在的风险和机会,并估计他们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综合基本成本、风险和机会事件,形成可能的成本和工期范围。

4 层次分析法

美国风险管理专家A. L 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建立的工程项目层次分析风险评价模型,将复杂的风险问题分解为几个层次和若干要素,并在同一层次的各要素之间简单地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从而对诸多风险源进行归纳、评价和风险相对重要性程度的排序,并做一致性检验。上述即为层次分析风险评价模型的基本思路。

其中,风险评价模型基本假定为:每一风险的分值为1~ 9共9个标度。其中,1表示相对重要性程度相同,9表示相对重要性程度差别最大。上述假定即为建立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模型各层次之间两两判断矩阵的依据。

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估计算流程如图1所示。

其中:

式中: n为判断矩阵阶数,aij为判断矩阵第i行、第j列元素,A为n×m维判断矩阵。

地下工程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突出特点,在工程建设期存在大量的风险因素,技术风险水平很高,迫切需要进行工程风险管理研究。工程风险管理实质上是风险水平与风险控制成本之间的一个博弈与动态平衡的过程,其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多安全才足够安全。针对所识别出的地下工程项目的不同风险,结合考虑各种风险估计方法的适用范围,除了选择必要的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外,还需要一些定性的方法估计其大小。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核电厂 管道风险重要度 概率安全评价

中图分类号:TP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c)-0159-04

Abstract:The pipeline risk importance assessment is amethod to identificatesafety important pipeline in nuclear power pl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pipeline risk importance assessment application and expatiates the method and process of pipeline risk importance assessment. Andthis paper take a specific system as a case, qualitatively analyzed the impact of the pipeline rupture on the safety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and carried ou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by 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 (PSA) model, then classified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ase system pipeline rupture and study the risk affect level tothe nuclear power plant.

Key Words:Nuclear power plant; Pipeline risk importance; Probability safety assessment

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逐渐应用于核电厂的各个领域,风险指引型在役检查是其在核电厂在役检查领域的典型应用,为制定在役检查大纲提供合理的依据。管道风险重要度评估是风险指引型在役检查开发的重要环节,用于识别安全重要度高的管道,从而将检查置于安全重要的位置。文章介绍核电厂管道风险重要度评估方法,并以案例进行应用研究。

1 应用背景

1.1 概率安全评价技术

概率安全评价(PSA)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的风险量化评价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在核电厂的设计、运行和维修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程度越来越深入。随着其应用发展,逐渐形成了风险指引型(Risk-Informed)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基于对核电厂安全和经济上的贡献,风险指引型应用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被接受和推广,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核安全管理者和核电厂推进或开展了风险指引型的研究和应用。我国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也在大力推动PSA的发展,于2010年颁布了技术政策,期望在国内积极地、有步骤地推动PSA技术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应用。

1.2 风险指引型在役检查

在核电厂的运行寿期内,对于管道裂纹缺陷,可以通过实施在役检查发现。风险指引型在役检查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项风险指引型应用,它基于概率安全评价(PSA)风险见解和传统工程分析,使得在役检查能够有针对性地实施,从而提高检查效率。管道风险重要度评估是风险指引型在役检查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用于识别安全重要的管段。在风险指引型在役检查中,将管道破裂后果与破裂可能性结合,优先选取风险重要度高且破裂可能性大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从而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提高检查效率。

2 管道风险重要度评估方法

管道风险重要度评估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管段划分、定性分析、定量评价、后果分类4个要素。

2.1 管段划分

对系统进行管道风险重要度u估,首先要将系统管道划分为若干管段,并对划分的管段进行编码。管段一般依据系统流程图沿流体流向从上游往下游划分,以设备、阀门、管道接口、安全壳作为划分边界,并且使同一管段预期后果影响相同。另外,在完成后果分类后,需要根据定量评价结果重新调整管段以保证每个管段具有相同的后果影响。

2.2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对指分析管段破裂对电厂安全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管段破裂对电厂的影响方式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破裂直接导致系统某列或系统失效,或者直接导致始发事件。间接影响指破裂导致水淹、喷溅或管道甩击,空间上影响相邻结构、系统和部件或导致水箱耗干而使得相关系统失效。

对电厂风险而言,不管是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导致的后果不外乎3种:始发事件、缓解能力丧失、两者的组合。分析范围包括内部事件、早期大量放射性释放、外部事件。

因此在进行定性分析时,需要分析管段破裂对电厂造成的影响,从而判断管段破裂在分析范围内会对电厂风险导致哪种后果,以针对不同后果情况进行定量评价。

2.3 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指根据管段破裂定性分析的结果,定量计算管段破裂对电厂风险的影响,即基于概率安全评价(PSA)模型,计算管道破裂对电厂CDF和LERF的影响,即条件堆芯损坏概率(CCDP)和条件大量放射性释放频率(CLERP)。分析中所使用的PSA模型的范围包括内部事件一级PSA模型,早期大量放射性释放频率LERF模型以及外部事件PSA模型(包括内部火灾、内部水淹、地震等)。计算方法如下。

(1)始发事件。

对于管道破裂直接或间接导致始发事件的情况,CCDP和CLERP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式中:

i为始发事件类;

CDFi为第i类始发事件导致的CDF;

LERFi为第i类始发事件导致的LERF;

Fi为第i类始发事件的发生频率。

(2)缓解能力丧失。

对于管道破裂直接或间接导致缓解功能丧失的情况,CCDP和CLERP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式中:

CDF1为某系统失效导致缓解能力丧失的CDF;

CDF0为计算的基准CDF;

LERF1为某系统失效导致缓解能力丧失的LERF;

LERF0为计算的基准LERF;

T为暴露时间。

T(暴露时间)为故障可能的存在的时间,根据不同情况,可能取技术规范中的后撤时间(AOT)、定期试验间隔、一个班值的时间等。

2.4 后果分类

基于上述定量评价得到的CCDP和CLERP,根据表1中的定量分类准则,可将管道破裂后果进行分类。

由表1可见,管道破裂后果可分为4类:

(1)高:管段破裂导致对电厂风险贡献重要的事件发生,和/或管段破裂明显导致电厂缓解能力下降。

(2)低:管段破裂导致预期的运行事件发生,和/或管段破裂不会明显导致电厂缓解能力下降。

(3)中:介于高于低之间。

(4)无影响:管段破裂对风险无影响。

3 管道风险重要度评估应用

3.1 管段划分

根据上面介绍的管道风险重要度评估方法,以某核电厂主给水系统作为案例,选取3个典型的管段,重点介绍管段破裂定性分析、定量评价、后果分类的过程和结果,对于整个系统的管段划分不做叙述。所选取的管段描述如表2所示,案例系统简化流程简图见图2。

3.2 定性分析

对案例管段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如下。

3.2.1 GD-001

功率工况主给水系统运行,该管段破裂会导致丧失主给水始发事件。

停堆工况主给水系统备用,该管段破裂会导致主给水系统功能丧失或降级,暴露时间为一个班值时间。

3.2.2 GD-002

功率工况主给水系统运行,该管段破裂会导致丧失主给水始发事件。

停堆工况主给水系统备用,该管段破裂会导致主给水系统功能丧失或降级,暴露时间为一个班值时间。

对于内部水淹,该管段所属区域有3个主调节阀,管段破裂后会通过喷淋、局部水淹及重大水淹等对周围造成影响,导致内部水淹始发事件。

3.2.3 GD-003

功率工况主给水系统运行,该管段破裂会导致主给水管道破口。

停堆工况该管段作为ASG系统给水管道运行,该管段破裂会导致主给水管道破口。

3.3 定量评价

该案例使用炔渴录一级PSA模型、功率工况LERF模型、功率工况内部水淹一级PSA模型、功率工况内部火灾一级PSA模型,对案例管段进行定量评价,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3.4 后果分类

案例管段的后果分类结果如表4所示。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管道风险重要度评估方法的介绍可以看出,该方法不仅能够定性识别管道破裂会造成的影响,而且能够得到管道破裂后果的定量化结果。在实施管道破裂后果评估时,PSA模型的质量直接影响定量评价的结果,因此必须确定所使用的PSA模型的范围、详细程度和技术充分性是否满足评价要求。另外,为了确定管道破裂的影响,除了收集相关资料外,还应进行必要的现场巡访,以使分析能够在最大程度内反映电厂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 EPRITR-112657 Revised Risk-Informed Inservice Inspection Evaluation Procedure[S].1999.

篇(7)

本文作者:孙鑫宁平唐晓龙易红宏周连碧张旭工作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属于粗犷型,工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为获取物质、原料和资源,在开采、洗(分选)选和冶炼过程必然产生大量的工业固体废物〔13〕。我国一般大中型露天矿山年剥离量都在数百万吨以上;地下坑采每年也要产生数十万吨以上的废石;在选矿作业中每选出1吨精矿,平均要产出几吨或几十吨的尾矿;每冶炼出1吨金属平均还要产生出数吨的冶炼渣。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52亿t,贮存量15.99亿t,贮存率为41.5%,工业固体废物的大量产生与堆放,造成土地浪费、资源浪费并带来潜在的环境风险〔14〕。其中包括水污染风险、大气污染风险、土壤污染风险及生态污染风险。对于这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尾矿库(渣场),目前国内主要关注其安全性评价,如:尹光志等对尾矿库的安全性、稳定性进行了大量评价研究〔15-17〕,但是尚未有一套完整评价体系来评价其环境风险。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比较繁多,使用较多的有生命周期评价法、安全检查表评价法、概率风险评价法、模糊逻辑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公式评价法、图形叠加法、神经网络评价法、事故致因突变模型评价法等。根据各方法特性和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需求,本文总结对比了主要的五种风险评价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CycleAssessment,LCA)生命周期评价法,简称LCA,是一种评价潜在环境影响以及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所用的资源,如原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产品的销售以及废物管理阶段的方法。LCA起源于1969年美国中西部研究所受可口可乐委托,对饮料容器从原材料采掘到废弃物最终处理的全过程进行的跟踪与定量分析。20世纪90年代,LCA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它的迅速发展以及各国对该方法的需求,诞生LCA国际标准,这也标志着LCA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稳定的评价方法。各国也通过一系列的指导方针和教学材料为LCA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进行了补充完善,其中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以及LCA欧洲委员会编写的生命周期倡议书和生命周期数据系统〔18〕。LCA通常有四个步骤:目的与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其中影响评价是评价的重点。LCA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评价是其他评价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其范围广泛的特点有利于避免问题的转化,例如在生命周期中相的转化、区域的转化以及环境问题的转化。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可用于LCA的软件,如Gabi等。在欧洲委员会(EC)网站中也能下载一些关于LCA的注册软件、工具和数据,这些软件能满足不同决策者的需求特点,而且还考虑到了数据清单计算的合理性。还可以运用LCA进行评价的经典的例子作为评价工具,如Nielsen等对固废填埋场的评价,Doka建立的废物处理、售后服务生命周期清单(LCI),Hellweg等对生态废物的评价,还有各类焚烧工艺的评价〔18〕。在选矿过程和尾矿中,LCA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最初关注于完成金属生产过程的生命周期清单(lifecycleinventories,LCI),以便支持消费品的选择和设计的LCA。之后LCA的运用扩展到公司的项目及加工方法的选择。尽管LCI、LCA的相关方法有一定的限制性,但在矿业—矿物可持续发展的项目(theMining,Minerals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中,LCA还是被认为是一种在行业决策中提供环境风险评价的有用方法〔19〕。该方法的运用需要建立生命周期清单(LCI),即大量采集可信的数据。然而尾矿成分极易变化〔20〕,不易采集到可信数据,而且目前我国尾矿和选矿行业生命周期清单数据较少,故不宜采用此方法评价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尾矿库、渣场)环境风险。

安全检查表评价法(SafetyCheckList,SCL)安全检查表评价法,简称SCL,是由一些有经验,且对工艺过程、机械设备和作业情况熟悉的人员,事先通过对检查对象共同进行详细分析、充分讨论,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列出检查项目和检查要点并编制成表,以便之后进行检查和评审〔21〕。安全检查表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工业迅速发展时期。当时,由于安全系统工程尚未出现,安全工作者为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日益增多的事故,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编制了一种检验系统安全与否的表格。系统工程广泛应用以后,安全检查表的编制逐步走向理论阶段,使得安全检查表的编制越来越科学、全面和完善。目前SCL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并扩展到各个领域。例如:SCL在铁路劳动安全管理上的应用〔22〕,SCL在港口工程危险源辨识中的应用〔23〕以及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运用SCL对外科手术中的存在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避免了许多风险隐患〔24〕等。使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施工危险源辨识,可以突出重点、避免遗漏,便于发现和查明危险和隐患,便于存档。有利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可作为安全检查人员履行职责的凭据。安全检查表检查的重点在装置设备状态,设备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等,着重调查当前状况,缺乏对装置及设备过去的了解。针对此问题,韩其俊对安全检查表法进行了改进,加入了历史资料查阅及调查提纲,解决了缺乏对装置、设备过去的了解,也为之后的安全检查表的发展提供了帮助〔25〕。SCL主要适用于现场安全检查人员,侧重于安全评价,缺少对环境风险的评价。为了使评价工作得到关于系统安全程度方面量的概念,开发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评价计值方法。根据评价计值方法的不同,安全检查表评价法又分为逐项赋值法、加权平均法、单项定性加权记分法以及单项否定计分法。由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尾矿库、渣场)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需要一定的定量化指标,而此方法虽然加入了一些有效的评价记值方法,但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定量化,故不宜采用此方法进行风险评价。2.3概率风险评价法(ProbabilisticRiskAssess-ment,PRA)概率风险评价,简称PRA,是以某种伤亡事故或财产损失事故的发生概率为基础进行的系统风险评价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原子能委员会(AEC)应用事件树和故障树相结合的分析技术首次成功地对核电站的风险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并以定量的方式给出了核电站的安全风险后,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开始使用PRA来支持其管理过程,从此PRA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挑战者”事件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制定了更严格的安全和质量保证大纲,采用概率评价方法对航天任务进行评价〔26〕,并开发了一套完整的PRA程序对航天飞机的飞行任务进行评价。欧空局(ESA)的安全评价也从以定性为主转向定量评价,并开发了自己的风险评价程序〔27〕。一般地,PRA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28〕:1)研究熟悉系统;2)分析初始事件;3)事件链分析;4)初始事件和中间事件概率的评估;5)后果分析;6)风险排序和管理。PRA不仅是一个风险评估方法,而且可以作为一个风险管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该法在美国和大多数的欧洲国家获得了显著的效果〔29-30〕。因为PRA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它最适合以下几种系统的风险评价〔31〕:l)一次事故也不允许发生的系统,如洲际导弹、核电站等;2)其安全性受到世人瞩目的系统,如宇宙航行、海洋开发工程等;3)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多人伤亡或严重环境污染的系统,如民航飞机、海洋石油平台、石油化工和化工装置等。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潜伏性,污染不一定能瞬时表现出来,加之环境污染还具有持久性,无法判断其污染时间,故难以统计其概率,而且目前对于尾矿库、渣场的环境风险研究数据、资料较少,使得运用PRA评价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尾矿库、渣场)的环境风险不具说服力,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故不适用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尾矿库、渣场)的环境风险评价。模糊逻辑评价法(FuzzyLogicAssessment,FLA)模糊逻辑评价法,简称FLA,是随着模糊数学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评价方法。模糊集理论用于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评价领域的重大变革。如Anile等〔32〕基于模糊逻辑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在社会经济的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对江河使用的影响评价。AndredeSiqueira和Re-natodeMello〔33〕依靠模糊逻辑开发了一种评价环境影响的决策方法,此方法用于比较了巴西圣卡塔利娜岛高速公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并给出了最佳选择决策。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模糊逻辑进行了不断完善,RobertoPeche〔34-35〕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模糊逻辑进行处理,并运用到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FLA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体现出人类所具有的处理不精确、不确定和难以定量化的信息的能力。模糊集理论可以通过运用“部分真实”的概念来量化变量的不确定性,依靠隶属函数来确定集合中要素的“隶属度”。与其他方法比较,它的优点是:用隶属函数描述分界线,使评价结果接近客观。尤其是在风险性评价系统领域,它体现了模糊性的客观现实,使得评价中的数据易于测取,可以将风险评价结果表述得更易于让决策者和公众理解,所以,这种方法对于决策过程也是极为有用的。FLA以一种精确的方式为模型系统或人为判断产生的不精确、不确定信息的使用提供了新途径。针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尾矿库、堆场)环境风险评价指标繁多,且需要诸多专家学者的经验进行主观性分析评价,故运用FLA可以让评价结果更具合理性、说服性。

近年来,随着尾矿库事故的频发,尤其是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尾矿库、渣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造成了许多无法挽回的损失。其影响范围广,涉及因素多而复杂(涉及到土壤、水、大气、生态等诸多环境),不易定量化且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如:尾矿成分多、易转化;土壤、水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风险高且存在随机性,与时间、雨量、自然灾害等诸多相关不确定因素联系紧密。针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尾矿库、渣场)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从方法学研究角度而言,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价及相关单一的土壤风险评价、地下水风险评价、地表水风险评价等研究较多,但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环境风险评价体系还尚未有研究。从此目标而言,本文将5种主要的风险评价方法对比总结于表1,以便从中找出适用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尾矿库、渣场)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虽然FLA体现出人类所具有的处理不精确、不确定和难以定量化的信息的能力,但不能从整体上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尾矿库、渣场)环境风险评价体系这样复杂的系统进行分析,而且缺少随机性。而对于AHP,虽然能够从宏观上对目标系统分层交错的指标进行评价,得出一个简单明了的结论,从而简化一个复杂的系统,但AHP对模糊性的考虑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对于构建一套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尾矿库、渣场)环境风险评价体系,考虑其复杂性、不确定性、广泛性等诸多因素。笔者认为,需要把这两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构建出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这样不仅解决了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尾矿库、渣场)复杂的环境系统和多种不确定风险因素的问题,而且对其无法定量化评价等的问题也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从而为决策者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尾矿库、渣场)环境风险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