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03: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每一阶段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都要有清晰的认识和合理定位。从广义上来说,医学生科研应当包括动手实验和理论培养,而且这种培养应由低年级开始,让学生从系统学习医学知识之初就将科研的思想贯穿深入到日常学习之中,直至整个学业的完成。暑假期间,我校组织学生立项实验,目的在于培养临床本科生的科研兴趣和基本技能,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思想兼备。
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科研的本质,拉近学生与科研攻关的距离,消除对科研的神秘感。在教学上不再将学生的学习范围局限在书本理论和实验室,要让学生走出书本和实验室,拓宽学习领域,学会自己查找文献,选定论题并与导师展开讨论。具体来说,科研工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以某一问题的发现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和解决问题或提出新的见解,是一个人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全面展现。
一、我国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条件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与历史特点,由于我国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我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人才培养有着很大的区别。目前来说,如果将国外的医学教育全盘引入我国医学教育中来,会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再加上我国医学教育已经形成一定的教育模式,全部推翻再进行重建是不现实的。所以,想要构建完善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当前医学院校教师的理论化教学方式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其教学的流程与量化考核有了体系化的基础。基于以上医学教育的相关情况,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纳入教学的整体规划,将其放在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不断推动优秀医学人才的进步,从而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生进行科研的前提。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齐头并进的同时,也就能更快更好地进入创新阶段,直接拉升了学生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兴趣。由于长期受固有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致使学生迷信权威,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要保证科研体系的成功建立,就要不断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躬身实践的恒心,使学生在科研探究中乐于学习并能主动钻研新知。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少医学院校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例如定期举行学术讲座,深入浅出地渗透科研方法,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付诸行动开始探究之路,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保持积极的研究动力。
二、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条件的构建
(一)建立和谐的学术互动与资源共享机制
大学是各种学术观点开放包容、汇集交流的重要场所,有效的学术互动是完善学术理论、传播科学观点的有效方式,学术互动的畅通与自由需要大学的支持和保护。而本科生由于受到固有培养目标的限制和束缚,接触本领域前沿研究的机会较少,缺乏浓厚的学术氛围,不利于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因此,医学院校需要建立医学本科生与外界的学术交流与互动平台,由学校订购相关学术刊物供学生翻阅;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会,聘请具有权威的高校学者、教授进行讲座与交流,了解本专业前沿最新研究动态,使校内师生之间展开充分的学术互动,让学生也能获得与他人展示、分享、讨论科研成果的机会,帮助学生积极促成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提高学术互动的价值和效率。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学校课题研究中,实现高校软件与硬件资源的共享。不断完善校园信息网络,方便各方交流沟通,将优秀师生的学术成果转化为校本教材,进一步实现深层次的成果共享。
(二)建立系统的学生科研计划机制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长期而复杂的医学教育的研究课题。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的科研计划和培养方案,并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之中,保证学生科研得以系统科学地分阶段实施。学校结合自身情况与学生意愿建立独具特色的本科生科研培养计划,并将此项计划纳入到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之中,建立详细完整的学生培养档案,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追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科研能力的发展,并能够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一步完善本科生科研训练管理办法和评价指标。在本科一年级期间,学校就要有针对性地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查阅中外文献集工具书、医学信息、医学情报等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然后根据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学生培养计划,从而保证科研活动的有效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高效性。在经过学校系统的培训后,学生能够对自我科研能力有更为清晰的认知,通过协助教师完成课题,分组研究,为学生毕业后工作和科研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从长远来讲,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素质。
(三)建立客观合理的师生评价机制
当前以考试为主的学生评价体制仍被我国的大部分医学院校所采用。虽然很多高校也打着学分制的旗号,但其基础仍然是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难以适应学生科研培养体系的构建,因此,建立客观合理的师生评价机制已成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探索出一条适合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发展的科研学分制度,更是评价机制建设的重中之重。学生的科研活动仅仅靠外界的督促和管教难以获得其能力的长足发展,重点在于学生的内驱力。要想使科研活动成为学生自觉的活动,除了要提升学生科研兴趣外,还需要设立一定的奖励机制,激励医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寻求自我能力的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通过精神或物质奖励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协助。而目前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热情并不太高。教师既有教学任务又有科研任务,很难再抽出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学生科研。因此,对于教师的评价,需要采取更为合理的激励措施,即应将对学生科研的指导情况纳为指标之一,鼓励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科研。可以在教师工作业绩评定、职称晋升和津贴、教学奖项的评定等方面将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方面的工作表现考虑进去。
(四)建立稳定的科研保障机制
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仅靠学生单方面的努力并不能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还需要有师资、设施及经费的保障。师资方面,学校要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与考核,鼓励更多具有较强学术科研能力的专家、教授加入学生科研的指导工作,组建一支专职本科生科研带教导师,以保证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同时,学校还要在资金上给予充分支持。科研活动耗资巨大,因此,需要对学生科研设立专项资金,并纳入学校科研的整体预算。可以尝试在各学院设立专门的科研经费预算与管理委员会,对师生申请课题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根据课题研究价值,划拨科研经费并协调专业设备的管理与使用。通过这一机构的设立,既能够使科研经费真正用于学生的科研活动,又可以避免无效科研及重复科研带来的浪费,以保证科研资金最大程度地合理运用。
(五)充分利用实验课
为本科生安排带教导师能够提高部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但导师人数和精力有限而学生人数众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如果仅以此种形式,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收效不大。因此,导师指导与医学实验并行,才能使学生的科研能力既有客观指导又有个体探究。开展实验一方面能够验证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验中可以发现问题并努力地解决问题,培养科研思维与创新意识。所以充分利用好实验课,也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自己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疑点,根据现有的实验设备和条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实验,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对部分探索性强的实验深入挖掘,从而获得较为系统的科研训练。此举拓展了学生科研培养的方式,使更多学生能够受到科研培训,提升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
三、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从实践出发,获得科研感悟
实践是科研工作的直观表现,它生动地解释了实验,易于使刚刚入门的实验工作者接受,并产生兴趣。因此,加强对医学本科生实验技能的培训,并作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才能强化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科研能力的意识,使学生在自主动手中熟悉并掌握科研实验的方法,拓展科研思路。
(二)获取科研信息,形成理性思考
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之后,就需要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科研信息,为科研设计做理论准备,从而确立清晰的科研思路和富于创新性的科研设计。获取科研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如查阅相关文献、听取学术报告等。阅读医学专著既能够获取相关研究领域已经成型的规范化的概念、理论和科研方法,了解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与动态,同时还能够作为学生翻看查阅的工具书使用。另外,互联网也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具有即时、便捷、高效等诸多优点,学生能够借助网络平台获取最新的科研信息,形成理性思考。
(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科学研究中不断重复着的两个过程。科学实验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而困难和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大量阅读文献资料,找出问题的原因和症结所在,并通过实验中的细致观察,提升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生缺乏对科研实验的系统训练,实验方法的选择和实验中的具体操作都是被动的,大多只是机械地寻求问题解决方案。因此只有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实验技术之后,才能够自主探究,积极探索。
(四)撰写科研论文
在导师指导下,学生学会借助PubMed等检索工具查阅本研究方向的相关外文文献,从而对该领域内的科研动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通过书写综述,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此外,通过文献查阅及撰写综述,学生还能够深入了解科研方法及科研成果,为日后个体的科研活动奠定基础。
撰写科研论文是检验学生科研能力水平的重要方式。学生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从而将个体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教师要从论文框架、具体内容及论证过程等方面加以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初步的论文撰写规范。同样,在暑期实验结束后,我也要求学生撰写论文,这对于他们而言,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论文格式,掌握统计方法,为以后可能从事的科研工作做准备。
(五)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是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的基地,因此,对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自然科学取得长足发展的今天,医学科学领域也发生着巨大变革,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不仅要求医学专业学生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扎实的医学基础以及熟练的医学实践技能,而且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医学前瞻性和创新精神,即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专业人才。要想进一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在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教育视野从智力领域向非智力领域扩展,关注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不断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品质。
(六)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
要想提升学生科研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促进医学生在科研过程中个人目标的达成。因此,可以通过适当的精神或物质等奖励手段,激发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如制定一系列奖励制度和规定,鼓励在科研上取得优异成绩者,在学年评优评先、毕业生就业、研究生免试推荐等工作中优先考察,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同时将市场需求与提升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四、展望
【关键词】 本科生;科研能力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已经转移到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的不同分支、不同层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不同。医学高等教育如何在本科教育阶段培养创新型医学科技人才正受到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关于创新人才的内涵,有学者[1]将其定义为“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是素质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但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科研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工作,要求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正确分析各种矛盾的科学思维和善于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过程正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不断孕育和提升的过程。
1 医学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
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不只看他占有医学知识的多寡,更应看他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医学人才的标准是医德高尚、知识渊博、医技精湛,且具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当今社会,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民族强盛的需要。不论是医院还是企业,用人单位需要的员工不再是只会背书、只讲理论的员工,而是动手能力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能够对单位的管理、制度、专业技术等方面做出创新成果的员工。因此,医学高等院校应当提高产品质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毕业生,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2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造就医学创新人才的基础
科研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科学方法去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品质和能力[2]。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研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高等院校基础学科的科研工作,从性质上说,它是学科前沿的研讨,试生产和创新属于知识创新,其基本形式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3]。在知识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应当界定为学科前沿的知识创新能力,这种能力是其他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本科阶段实施知识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在职业岗位上衍生出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等,也为学生毕业后进入研究生教育提供先行准备。另一方面,本科生的年龄小,早期开发创新能力,将使全民族创新能力最活跃的年龄段提前,对国家、民族有着难以估量的潜在利益。因此,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今后造就创新人才的基础。
3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深化性和探索性的专业学习
在医学本科教育阶段,传统的做法重视了医学高等院校作为“传授知识基地”的作用,忽视了它同时又是“知识生产基地”。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让学生了解、学习、体验新知识的生产过程;而高校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生产”的见习基地和实习基地,可使高校的“知识生产基地”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本科阶段进行科研能力培养,于社会、学生、学校均有利,是一项多赢策略。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不但可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科间知识的联结与整合,坚固学生专业基础。通过学生科研小组的共同协作与积极探索,培养了学生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及团结协作为主要特征的科研精神,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学会用科学、严谨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学生通过课题设计、文献查找、实验操作、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实践,不但对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了感性认识,而且通过接触使用高、尖、新的实验仪器设备,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
4 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科研促进教学
被称为“本科生导师”的课题指导老师,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才有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指导学生科研。这要求他们不但要爱护和关心学生,更要具备组织调控、信息转换、交流引导和课题研究等综合协调能力,才能以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动的传授,才能把学科前沿较先进的知识和问题带给学生。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教学相长”的内在联系,他们既是指导老师,又是科研活动的受益者,在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的基础上,也为今后开阔科研思路打下基础[4]。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移的过渡时期,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当务之急。
本科生科研活动,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启发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5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要提升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就必须从本科生抓起。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已引起了各高等院校的重视。为进一步推广该项活动,结合我校的工作情况和切身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5.1 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培养工作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开展持久有序的培养工作的前提与保障,同时也是培养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与整体优化的必然要求。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制度体系。如由科研处和学工处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本科生导师”资格认证,学校根据具体情况,每年划拨一定经费作为学生科研专项基金,对学生科研课题进行资助,营造科研氛围;成立学生科研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科研项目评审委员会;各二级学院设立学生科研指导小组;制定“学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奖励条例等具体措施。
5.2 建立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严格要求学生 本科生科研活动,是相对松散的教学模式,难免有部分学生甚至教师在立项后重视不够、投入的时间不够,以致于课题不能及时完成或敷衍了事。这就有必要挑选一批有学术造诣、作风严谨、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这些学生的指导教师,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不但要使学生们受到正规的科研训练,还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扎实求实的作风,克服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和行为,为学生们今后从事科研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5.3 科研能力培养的对象主要为大三学生 临床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科研能力集中训练的时间安排在第5~7学期最为合适。一、二年级的本科生,虽然热情很高,但是专业基础过于薄弱,难以接受我们的培养方案;大四的学生,已进入临床课学习,经常到医院见习,早出晚归,基本没有时间及精力顾及课外科研;大五学生已进入临床实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离校,更不可能参与课外科研。我们将时间安排在第5学期的后半学期或第6学期初启动,并持续至第7 学期。这段时间,学生已完成大部分基础理论课学习,开始进入临床课学习,也已完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科学实验、病原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学习,已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已经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简单的科研工作。
5.4 学生科研实践前要开展科研培训 于第5学期开学初,对大三学生开展科研培训,如请学术造诣高,有丰富科研经验并取得重大成绩的教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讲授“医学科学研究基本概念和注意事项”、“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医学科研选题与设计”、“医学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及参加教师的课题开题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培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指导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查阅文献、选题、书写课题申请书上报相关学生科研管理部门,获立项资助后召开开题报告会,利用业余时间、节假日进行科学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及撰写研究论文,并要求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最后将课题实施的原始记录、发表的科研论文整理,形成结题报告上报相关学生科研管理部门存档。
5.5 拓宽经费来源,加大培养力度 目前,许多高校都设立了本科生科研专项基金,但同样都面临着“僧多粥少”的问题,因此,要想加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力度,还需积极拓宽科研经费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先选导师,再选课题”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这一方法将学生和导师的课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但解决了学生科研的经费,也减轻了导师的工作负担。
5.6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科研热情 对学生科研进行考核,项目合格的,给老师计算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学生则获得相应的学分,成绩突出的可以申报科研成果奖;在物质上,加大对本科生科研论文的奖励投入,鼓励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
5.7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培养效益 由于当前各高等院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可向本科生科研实践全面开放的各种资源通常是有限的。为此,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要科学规划,优化资源配置,让有限的资源产出最大的效益。
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确实是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决非一朝一夕或者是一两项改革的推进所能完成的,我们应采取多渠道、多手段开展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肖川.纵览中外探索大学创新教育之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105-107.
[2] 虞立红,王静爱.地理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4(3):24-28.
关键词: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经验教训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由教育部高教司和工信部信息安全协调司指导,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其目的在于宣传信息安全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扩大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识,促进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吸引广大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培养、选拔、推荐优秀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创造条件[1]。
该竞赛侧重考查参赛学生的创新能力,内容应既有理论性,又有工程实用性,从而可以全面检验和促进学生的信息安全理论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目前,该竞赛已经举办了3届,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决赛于2008年10月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成功举行,第二届决赛于2009年8月在北京邮电大学举行,第三届决赛于2010年8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从目前3届的参赛情况来看,3所部队院校的表现格外突出[2]。
武汉大学从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开始组队参加比赛。为有效提升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和参赛成绩,武汉大学自2008年底成立了信息安全竞赛教练组,本文第一作者作为武汉大学信息安全竞赛教练组总教练,全程参与了2009、2010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各项组织管理和参赛工作。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我校获得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位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以总成绩第一获得优秀组织奖。在2009、2010年竞赛中,由本文第一作者作为指导教师指导的队伍获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
1参赛环节剖析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每年举行一次,该比赛分初赛阶段和决赛阶段。通常每年 4 月份由各高校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比赛,6月底提交作品的初赛文档,每个作品由组委会组织多位网评专家评审,最终择优挑选高质量的参赛作品进入决赛,8月初公布决赛队伍名单,8月中旬进行决赛和颁奖。
根据该竞赛的参赛特点,我们将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分为如下7个环节:
1) 选题征集与修订。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偏重于考察作品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因此参赛选题是参赛队伍能否获得好成绩的最关键因素。如何策划最好的选题是每一个参赛学校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2) 组队。每个参赛队由1名指导教师及最多4名参赛学生组成,每组设置一名学生为组长。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择优选拔参赛学生和队伍。
3) 学生选拔及参赛前期工作。人员的选拔过程可能是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在选拔队伍成员时,必须以确保选题能够被最终成功完成为依据。组长的选择至关重要,其应当具备较强的管理与协调组织能力,每个参赛队应当至少有1名编程能力较强的同学,同时还应该考虑学生的总结归纳及文档能力,作品表现能力及演讲水平等。根据最近几届的获奖情况来看,建议以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为主来组建队伍。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且急需专业引导,有效的指导和完整的参赛经历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科研创新实践能力。
在报名之前,各个竞赛小组还可以不断地调整竞赛选题以使其更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4) 报名。竞赛报名工作通常开始于每年4月初,截止于4月20日左右。各小组必须填写报名表提交到组委会,并需填写500字左右的参赛作品介绍,内容包括作品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创新点等。
在报名表提交之前,各参赛小组必须对参赛选题有足够深入的认识,否则最终实现的作品与最初的选题计划不符,影响参赛成绩。
5) 初赛。组委会公布参赛队伍名单的时间通常是5月初。初赛竞赛作品报告文档的提交截止时间为每年6月30日。在初赛阶段,各参赛队积极设计参赛作品,在初赛文档提交之前,应当基本完成作品的设计和测试工作。
初赛文档是衡量一个参赛队伍前期作品完善程度和质量的核心依据。其竞赛作品报告模板包括了摘要、作品介绍、实现方案、性能测试、创新性和总结等几个部分。组委会并没有对竞赛作品报告的篇幅进行限制。从近几年的竞赛作品报告情况来看,篇幅最少的作品竞赛报告不到10页,篇幅最多的作品竞赛报告多达180页。通过参赛实践,我们认为30~40页的篇幅是比较合适的。
近几年,各大高校也普遍出现过一些作品实现进度较好的队伍最终无法进入决赛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选题本身不被专家充分认可之外,学生文档撰写能力较差、没能有效展现出自身作品优势是一个绝对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6) 决赛准备。在最近两届比赛中,初赛竞赛作品报告文档的提交截止时间是当年6月30日,决赛名单公布时间是当年8月初,决赛时间为当年8月中旬。决赛准备时间有一个半月左右。
在决赛准备阶段,各参赛队应不断完善参赛作品,并针对决赛答辩要求做好各项参赛准备。充足的准备时间是任何一支队伍获得最好成绩必不可少的保障。一支队伍的最终决赛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赛文档提交之后、决赛正式开始之前的近一个半月的黄金时间。
7) 决赛。每届竞赛的决赛地点和环境都不一样,组委会将安排时间供各竞赛小组提前观看竞赛场地。各小组提前观看竞赛场地时需要确定如下几个问题:
(1) 播放PPT,确保实际投影效果符合预期要求。如果需要用到自带的额外投影设备,需要寻找合适的投影地点。
(2) 确定演示地点的相关设施齐全,确保演示效果。
(3) 检查演示过程可能受到的干扰因素,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另外,在决赛期间,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必须严格要求。
在信息安全竞赛的决赛中,每支队伍抽签进行现场答辩,答辩时间为30分钟,其中包括3个环节:8分钟内容陈述、15分钟作品演示以及7分钟专家提问。
(1) 内容陈述。
“8分钟的内容陈述”(PPT讲解)对学生的总结归纳及作品展现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在PPT讲解中,学生应就作品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实现、实际测试效果、创新性与实用性等方面进行介绍。
在内容陈述上,本竞赛要求参赛者语言表达简洁、流利、准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概念清楚,表述论点正确,论据详实,分析归纳合理,结论严谨。
用8分钟时间展现半年多的工作,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此环节最关键的因素有3个:最佳的演讲者、美观实用的PPT以及完善的内容陈述方案。三者缺一不可。
(2) 作品演示。
“15分钟的作品演示”应重点突出。对于作品演示环节来说,演示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前8分钟内容陈述的主要作用是告诉专家“我们做的工作及其特色、意义”,这15分钟的作品演示则是向专家证实“我们确实做了我们所说的那些工作,且其确实具备很好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在作品演示环节,本竞赛要求参赛者准备充分,实验方法科学,测试结果完成预定的功能指标,作品难易适度,在演示过程中,要求参赛者能简练清楚地阐述作品的核心内容、水平和特色。
此环节最关键的因素有:流畅默契的演示配合、完善的作品演示方案及充足的演示环境准备。
(3) 专家提问。
在“7分钟专家提问”阶段,专家将针对作品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以了解参赛者对该作品的具体实现细节或思路,最重要的是要确认参赛者确实是独立完成了相关工作,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入了解和掌握。
在该环节,要求参赛者回答问题准确、有深度、有理论根据、基本概念清晰,表现出对作品报告内容掌握透彻,同时要求参赛者技术用语准确。
此环节最关键的因素有:自信谦虚的态度及积极冷静的思考。
2经验教训
武汉大学信息安全竞赛教练组成立于2008年底,教练组设置总教练1名,各个参赛队的指导教师为教练组成员。教练组全权负责信息安全竞赛的所有竞赛准备及参赛工作。
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准备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问题1:部分参赛学生积极性不高,参赛小组的团队协作能力亟待加强。特别是部分同学在报名之后,不再积极参加竞赛小组活动。
问题2:学生的文档写作能力普遍较差。初赛文档提交时间(6月30日)和学生期末考试时间冲突,以至于很多小组最后的初赛文档写得非常仓促,甚至有小组未能提交初赛文档。
问题3:初赛文档提交之后、决赛名单公布之前的近一个月时间里,大部分竞赛小组没有继续完善竞赛作品,而是在等待竞赛结果,从而浪费了最宝贵的一个月竞赛准备时间。另外,学生的参赛作品展现能力普遍不强。
问题4:部分参赛老师的积极性不高,对学生的引导和实际指导有待加强。
在2010年进行竞赛准备时,针对各个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
针对问题1,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方式:
1) 建立学生个人奖惩评定机制。教练组制定了“信息安全竞赛学生参赛奖惩办法”,竞赛结束后,教练组及指导教师根据竞赛小组各个成员在竞赛期间的表现对每个成员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级别包括A、B、C 3个等级。获得A等的同学在进行保研或评优时,可以按照相关政策根据所获竞赛成绩全额享受奖励。B等的同学降级享受奖励。被评为C等的同学不予奖励,同时今后不得参加信息安全竞赛。
2) 建立淘汰机制。每个选题在组建竞赛小组时,进行差额选拔。今年绝大部分竞赛小组在最初组队时,报名人数都多于组委会规定的每小组人数上限4人,甚至部分小组报名人数接近20人。这样,每个参赛的学生都存在竞争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活动之后,表现良好且能够继续坚持的学生可以保留下来。我校今年竞赛队伍的组队时间是2009年11月,而组委会的报名时间是2010年4月,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愿意参加竞赛的同学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竞赛小组的各项工作。甚至部分小组在这段时间内就可以基本完成竞赛作品的主要工作,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继续完善作品。在报名开始之前,教练组在3月份进行了一次阶段检查,用以检查各小组进度,及时发现各小组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调整小组成员及选题方向。对于进度较差的竞赛小组,直接予以淘汰,取消报名参赛资格。
3) 加强日常考核机制。教练组为竞赛申请安排了日常集训场所,并加强日常训练管理。另外,进行了2次中期考核,1次文档预审,3次决赛预答辩,每次中期考核和预答辩均邀请教练组老师和相关专家参加。竞赛小组每月提交进度报告。
针对问题2,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 在“信息安全竞赛学生参赛奖惩办法”中规定,不经教练组许可不提交初赛文档的队伍,所有成员最终评定等级为C。
2) 增加初赛文档预审环节。教练组要求所有小组必须在组委会初赛文档提交截止日之前10天左右提交初赛文档给教练组,教练组则请有网评经验的相关老师对各组初赛文档进行预审,针对性地提出相关修改意见。这样,各小组在获得教练组返回的初赛文档修改意见后,有充足的时间进一步地完善初赛文档。经历了教练组预审的文档在修改后内容组织更合理,测试方案更有效,创新性和实用性更强,同时大量消除了各类格式错误。
针对问题3,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 教练组要求所有竞赛小组暑期必须在校参加竞赛集训,每组每周应提交周报。
2) 加强集训期间的考核,在7月底进行一次阶段检查,在该次阶段检查中,要求每组按照最终决赛答辩要求的流程进行决赛预答辩。
3) 决赛名单公布之后,进入决赛的队伍继续参加集训,做最后的决赛准备。在这期间,继续按照正式决赛答辩要求进行了两次决赛预答辩,同时我们邀请相关专家作为答辩评委,进一步为各组提出宝贵建议。
针对问题4,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 制定“信息安全竞赛教练组职责及奖励办法(暂行)”,明确了教练组指导教师职责,提高了教师的参赛积极性。
2) 教练组内部加强沟通与交流,在学生阶段考核表中设置“与指导老师交互度”项,给予指导老师适度的压力,促进其参赛积极性。
3) 提高参赛选题与指导教师研究方向的关联度,学生竞赛活动的有效展开也能够对指导教师的科研提供基础,甚至直接带来促进。
目前,我们起草并完善了相关管理办法,并形成了竞赛规范表格:
1) 制定了“信息安全竞赛教练组职责及奖励办法(暂行)”。
2) 制定了“信息安全竞赛学生参赛奖惩办法(暂行)”。
3) 形成了一系列竞赛文件表格,规范了选题策划、学生选拔、阶段检查、暑期集训、决赛预答辩及学生综合评定等环节。
经过2010年的参赛实践,总体上来看,我们建立的这套管理办法是行之有效的。
当然,教练组经过两年的参赛实践,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目前依然需要继续改善的问题(如选题策划、参赛队伍质量管理等),这将是教练组后续应当不断努力完善的。
3信息安全竞赛对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促进及启示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对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参赛范围较大,对学生影响广。在组队之初,全院共有15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经过选拔淘汰,最终有69名同学获得了参赛资格。参赛学生主要来自大二、大三,同时也包括少量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另外,从全国各高校参赛情况来看,参赛队伍的学生通常分布于多个学院和专业,比较集中的有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等。
2) 信息安全竞赛明显提高了本科生的专业兴趣和科研创新能力。目前,很多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上都处于比较迷茫的状态,而该竞赛能够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到很大的专业引导作用,促使他们深入理解专业方向的背景、意义和实用价值,提升他们的科研创新意识。
3) 信息安全竞赛能有效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信息安全竞赛对学生编程水平、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文档写作能力、作品展现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竞赛的有效组织和实施,能大大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4) 该竞赛为学院的本科生科研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经验。通过参赛实践,我们发现,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优秀参赛作品的质量要高于学校和学院的各类本科生科研立项项目,即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这种竞赛激励机制和流程对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能带来较大的目标压力,有利于作品质量的保障和提升。目前,我们已经将信安竞赛机制融入到信息安全专业的“信息安全综合实验”课程的改革之中。
在今后,我们将以信息安全竞赛为契机,加强学院和学校本科生科研项目立项和考核质量,进一步合理规划和利用学院教学资源,有效提升全院各类本科生科研项目及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章程[EB/OL]. [2010-03-01]. /file/2.doc.
[2] 蔡志平,姚丹霖,徐明,等.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参赛经验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9(22):27-28.
[3] 2009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作品集[EB/OL]. [2009-03-01]. /file/2009.pdf.
Information Security Competi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PENG Guo-jun, ZHANG Huan-guo, DU Rui-ying, WANG Li-na, HE Yan-xiang
(Computer School,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关键词:学前教育 本科 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44-01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同时,也从数量上的需要上升到了质量的竞争。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本科学历已经成为从事幼教行业的敲门砖,更是幼教机构招聘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条件好的幼教机构都只招聘具备本科学历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且,还要求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也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的技能。
1 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科研能力现状
从我国目前幼儿园的科研能力现状看来,大部分从事在教育前线的幼儿教师,不具备或者是缺乏科研能力。据调研显示,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培养科研能根本就没有必要,少数教师支持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另外,我国教育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均衡现象,对学前教育相关课题的研究也只限经济发达的地区,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幼儿园,很多都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而基本硬件设施不到位的幼儿园,搞科研也是不现实的,也是一种奢求。从小的方面看来,也就是从学前教育专业本身来看,科研能力也是不足的。很多的高校并没有着重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是把教学重心放在学生其他技能的培养。只有少数高校比较注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成科研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在课程设置上,也充分体现出对专业技能的培训。
2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1 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和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需要
现在,很多的幼儿园教学方法有很大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采用一刀切、统一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容易捆绑住幼儿的手脚,限制幼儿潜能的开发,也最容易错过幼儿发展的黄金时期,使幼儿不能全面发展。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一方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会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种自身优势,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挖掘幼儿的各种潜在能力、磨练幼儿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此期间,既要保证幼儿个性的培养,又要注重全面发展,不但要有准确的判断力,也要有恰当的教育方法来把握幼儿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些在客观上都会有助于幼儿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2.2 社会发展和幼儿优化成长的需要
经济发展使社会全面进步,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的时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改善,迫切想要接受到高等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已不再局限于高考,而是过渡到关注人生的起点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每个家长的心声。在这种心理需求下,人们开始把目光放在幼儿教育,不仅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更加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力求使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全面优化的成长。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专业技能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一切就会变有可能了。如果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科研意识,一定的科研能力,并通过自身不断的探索来研究来发现幼儿成长的规律,并且,能够根据个体差异,研究出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科研能力,是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强有力保障。
2.3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
时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就是其中一项要求,也是教师立足社会的内在需求。所谓教师专业化,就是指教师个体不断发展,是教师更新知识,加强专业技能的历程。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正确审视自己的优缺点,并不断完善,进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而科研能力则是教师进行专业化发展所必备的一种能力。从学前教育本科生自身发展的情况来看,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更新和提高必须借助科研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永远走在时代前列,融入主流社会。
3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3.1 设置相关的科研课程
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掌握科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科研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是一项重要且长久的任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一步应该是掌握科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科研方法,因此,要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作为学校的教学目标之一。并列入教学计划。另外,开设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相关课程,有目的性的培养学生本科阶段的科研能力,为以后自主科研奠定扎实的基础。
3.2 打造科研环境,树立科研意识
基本的科研知识和科研方法是培养科研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要在实践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树立学生的科研意识。另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幼儿,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并做及时记录,收集材料,从科研的角度解决问题。同时,研究幼儿研究的问题不宜过大、过深,尽量研究具体的问题,没必要有很深的理论,而是更加注重在实践中解决实际的问题。这种科研能力的培养还需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对问题反思能力的培养。
3.3 全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学校要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并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学生树立科研意识,另一方面,在及时发现问题并主动研究时,还要在布置的课后作业中体现出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在实习中深化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针对专业内容,在实践中多练习自由选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最后利用毕业论文对科研学习做一次全面的总结,便于学生查缺补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理论;建议
一、前言
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最需要的人才,谁拥有更强的创新人才优势,谁就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重要表征之一。高等学校是培养科研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学生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英语专业本科生是发展我国英语事业的重要力量,把一批批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成既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又具有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已成为英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既是英语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两者缺一不可。作为新升本科院校,其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数量越来越多,然而,大多数学生对科研意识淡漠,对科研能力的培养认识不清,根据社会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市场需求和学生对科研能力培养的认识,着眼于职后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个人发展,高度重视在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和加强培养在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理论研究在当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二、调查结果
通过对新升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及其任课教师有关“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看法的调查,发现:新升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任课教师绝大多数都拥有硕士学位,并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他们的学历和经历使他们能够清醒认识到结合英语教学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能够正确看待英语教学与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关系,也能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而英语专业本科生却没有这么清醒的认识,他们中约60%的学生对其重要性朦朦胧胧,约30 %的学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约10%的学生认为:他们虽为本科生,但在大学里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为时尚早。他们甚至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在工作中根本就不需要科研能力。大学里,学知识是第一重要的,课堂上老师就应该讲知识,学生掌握的知识多了,自然就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到工作单位,用到哪个能力就转化成哪个能力,不必在课堂上浪费时间专门培养科研能力。即使对“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有朦胧意识的学生也不能将“英语学习”和“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结合起来。总而言之,学生对结合英语教学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重视课堂上知识的讲授,轻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学生科研知识匮乏,科研技巧贫乏,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低下,从指导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学生及其论文的情况就能得到旁证。
虽然老师对“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并能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但他们也有担心。比如: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仅利用课堂时间穿插或渗透或潜移默化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方法、技巧、训练,势必会使课堂上知识的讲授量受到限制,甚至会影响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透彻度等,鉴于这种顾虑,老师们还不敢放开步子大胆去做。
三、建议
鉴于学生对“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跟不上,再加上老师们的顾虑,现建议如下:
1、要正确理解“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这句话
“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既指在课堂上老师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也指在课下本科生按照老师课堂上的要求和指导自觉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如果这样理解,就可消除老师们课堂上知识传授量受限制的顾虑。不仅如此,还可促进知识的深化、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
2、提高本科生对培养其科研能力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认识问题是存在问题中的根本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否则后面的实践问题将很难解决。学生对“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认识模糊,根本原因是本科生对国家培养人才目标和本科生人才定位的认识模糊,为此,需让本科生明白:在争夺创新型人才、科研人才的年代,哪个国家拥有更多的科研创新人才,哪个国家就会快速兴旺发达,本科生在科研能力虽比不上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但在数量上却占优势,且科研能力日益增强的本科生很有希望一步步成为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所以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直接关系到国家能否快速兴旺发达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本科生要提高对培养自己科研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远大目标,心系国家,以国家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天将降大任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身上,不要做“书到用时方恨少”、“能力用时还没有”的无谓的慨叹。
3、摆正“知识”与“科研能力”的关系
摆正“知识”与“科研能力”的关系就是要转变本科生重知识的学习而轻科研能力的培养的观念,另外,还要消除学生“知识多能力自然就有”的认识误区,社会上“高分低能”的现象恰好就能有力驳斥这些同学的错误观点,知识多,固然重要,但并不等于能力自然就有,能力需要培养,需要知识的转化,尤其是科研能力需要培养。本科生不同于专科生,知识的牢固掌握是最基本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必须的,这是时代和国家对本科生的要求。此外,还要使学生明确“知识”和“科研能力”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协调统一的,有了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有利于提高本专业的科研能力,也有利于结出本专业丰硕的科研成果,反过来,本专业的科研能力日益提高,本专业知识就会越扎实、越牢固、越融会贯通、越易接受新知识或本专业前沿知识,这样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态势。
4、摆正“结合英语教学”与“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关系
摆正“结合英语教学”与“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关系,不仅要求老师而且也要求本科生摆正二者的关系。课堂上,英语教学始终是师生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始终是恰当穿插或适当渗透其中的,且不可脱离英语教学实际而空谈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那样的话,“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不能有效持续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而且也将使必备的英语专业知识遗忘殆尽。
摆正“结合英语教学”与“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关系,不仅对老师而且也对本科生的课上课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上,老师要更加周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精心规划、组织和安排学生活动,在不减少授课量,进而还要保证知识广度、深度和透彻度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学生的科研意识, 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英语方面的前沿知识,因势利导,把科研的前期准备工作、科研过程、科研途径、科研方法、科研步骤等恰当地穿插或渗透到教学中来。同时,学生也不要仅指望课堂上老师对自己科研能力的培养,也要在课下自觉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
通过对新升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有关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思想教育和认识澄清,通过教育前后的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对比,发现学生对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思想不仅通畅了,而且认识也清晰了、提高了,对科研知识的学习变得刻苦、勤奋和自觉,因而也就掌握了一定的科研技巧,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由此可见,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高校为社会培养英语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将有助于师生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深化教学,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更重要的是它将有助于培养一批批既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又具有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的创新型本科生,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助于满足我国英语事业发展的需求和中国对创新型英语人才的渴求。
基金项目:
本论文是洛阳理工学院2011年度教研重点项目“结合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立项编号:11-JY013)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主持人:韩慈红。
一、本科生科研的概念界定及主要形式
(一)本科生科研的概念界定
本科生科研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9世纪初,德国着名的教育改革者洪堡(WilhelmvonHumboldt)提出“教学与科研的统一”(UnityofTeachingandResearch),明确指出大学应该承担两种职能,一是对科学的探索(科研),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教学),从而扩展了大学的职能,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美国学者默克尔(CarolynAshMerkel)认为“本科生科研泛指学生和教师在科学、工程、艺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协作,可以被用来描述探索性和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活动,也包括学生在一个项目中做教师的研究助理,或者学生自行设计项目和公开科研成果”。美国本科生科研理事会对本科生科研界定为“由本科生进行的探究或调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对学科的发展做出原创性的、理智的或创造性的贡献”。
(二)本科生科研的主要形式
我国高校在借鉴国外本科生科研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试行并推广本科生科研计划。当前,我国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学课外科技活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大学生自主申请的研究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三种,对本科生科研活动进行相对系统地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当前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研创新水平低,覆盖面小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种类繁多,但真正有技术含量、有思路、可行性高的项目的较少,许多科研创新活动周期短,没有广度和深度。相对于本科生的人数,活动的覆盖范围很小,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成为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受益者[4]。
(二)经费来源单一,资金投入不足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同于纯理论知识的传输,进行任何形式的科研训练与实践,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总体上来看,本科生科研资金来源单一,经费紧张,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起专门面向本科生科研的专项资金,资助额度也较小。
(三)本科生科研实践平台不健全动手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必备环节,虽然很多高校面向本科生开放了实验室和实习工厂等实践平台,但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和指导,这些实践平台并未充分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制约了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
(四)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缺位,科研指导流于形式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统一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本科生科研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本科生科研活动缺少必要的外部环境支持,社会各界对本科生科研的关注和扶持力度不够,有些高校的本科生科研活动只是社团活动的一项内容。这些已经阻碍了本科生科研活动功效的充分发挥。参与管理本科生科研活动的人员多由院系教学管理人员兼任,对科研项目的具体指导往往流于形式,导致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水平难以提高。
(五)教师对本科生科研指导积极性不高,评价机制不合理当前,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尚处于探索阶段,制度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对指导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更多关注自己的科研课题,很少将精力放在指导本科生科研上。因此,如何改革评价机制,健全教师激励制度,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研究人员参与到本科生科研活动中去,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六)现行教学体系不够合理,学生科研意识不到位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本科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从教学管理角度看,对理论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一般都相当重视,但对直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实验教学、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要松得多,使得教学过程不能体现研究性特点。学生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应付考试中去,没有时间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科研意识淡薄。
(七)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是推动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深入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应鼓励学生通过、评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来衡量科研创新活动成果,形成学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目前许多高校忽视了课程、学分以及学生评价制度革新,学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妨碍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必要性
(一)社会对大学培养科研创新性人才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研究的全过程,都是在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主动地学习和探索,这样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要求。
(二)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高校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使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学生对个人能力提升的要求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感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加深对现有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或创新性工作奠定基础[5]。
四、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原则
目前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评价指标一般有研究性学习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三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当前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要把握好以下五个“统一”的原则。
(一)把握好“学校制度体系和学校运行机制”的统一,建立学校的科研创新保障环境教育部2005年1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要让本科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建立离不开学校相关制度体系及运行机制的建立,需要高校各部门互相支持促进,从而为本科生科研创新打开畅通的渠道,建立良好的科研创新保障环境。
(二)把握好“学生思想重视与学生行为主动”的统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前,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必须实现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主动参与科研创新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把握好“教师教学引导与教师科研引导”的统一,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教学活动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主渠道,对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大学生科研创新提供方向性的指导、理论支撑和精神上的依靠。高校应着力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将教师教学引导与教师科研引导有机统一起来,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从而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的效果。
(四)把握好“教师科研创新与学生科研创新”的统一,实现挥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试验课、案例课、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模式,实现教师科研创新与学生科研创新的互动。
(五)把握好“学生自主学习理念与学生学术理念”的统一,打造大学生科研创新队伍树立自主学习理念对大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高校应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提供充分的环境保障和物质保障。学术观念直接表现为人们对学术的理解和看法,正确的学术观念对于大学生的科研创新具有引领性和主导性,能激发大学生为实现社会责任和自身学术价值而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实践。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大学生群体中科研创新带头人,构建一支新型的具有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开拓精神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生力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二本院校 本科生 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254-01
同志指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实践证明民族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更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1]。近年来,如何让本科生有效地参与科研,成为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也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培养效果。但,对于以教学为主的二本院校而言,本科生参与科研还是个新生事物。一方面,二本院校本科生扩招规模最大;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博士培养数量的增加,二本院校新补充的青年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使所在学校的科研实力有所提高。教师科研诉求的增强与研究生数量太少构成了目前二本院校科研工作的主要矛盾之一。
为了有效解决这对矛盾,作为二本院校的一线青年教师,本文作者对二本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和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总结,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建议,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实践,实现了科研和育才双赢的培养效果。
1 二本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青年教师科研诉求和科研经费不断提高
近五年来,绝大部分二本院校新进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都接受了较好的科研训练,希望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很多二本院校的科研项目和经费连年增长,作者所在高校的年度各类科研经费已经上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数量也从五年前的十几项增至2013年的39项。青年教师参加工作后大都积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它纵向和横向课题,即使没有申请到课题的青年教师一般也会有来自学校的科研启动金资助。
1.2 研究团队的形成受到制约
国内外知名研究团队无不是由导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组成。然而,由于二本院校原来的科研基础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太多的既有科研团队;青年教师来自不同的院校,科研方向比较分散,教师之间也不易通过紧密合作形成新的科研团队;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招生数量较少甚至没有招生资格,青年教师无学生可带,短期内很难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团队。
2 二本院校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的重要性尚未得到人们的重视
重点工科院校已经把如何让本科生有效地参与科研作为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2]。与之相比,二本院校普遍存在不重视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状况,由于二本院校多为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直以本科教学为主导。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将本科教学为主导实践为以本科课堂教学为主导,重理论和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2 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的软硬条件明显不足
不重视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的直接后果就是参与科研的软硬条件明显不足。二本院校的实验室多为教学所用的验证性实验平台,对于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但多不能用于学生的创新开发。高校一般没有专门用于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的经费,无法搭建专用的创新平台。出于对指导时间和酬金的考虑,一些老师往往对指导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3 青年教师科研工作与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有机结合的设想
针对上述青年教师科研和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解决思路。
3.1 选拔优秀本科生参与青年教师的科研项目
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拔优秀本科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一方面,虽然让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需要青年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需要手把手地教他们做事情。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对于其以后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有极大的帮助,又使学生得到了这方面的培养,提高了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
3.2 将本科生参与科研与导师制相结合
现在大学普遍实行导师制,青年教师一般都会被安排为导师,从自己指导的学生里选拔学生参与科研更有利于管理和培养。
青年教师可以在指导本科生进行学习时,从大一就开始鼓励学生了解科研,到了大三就可以自然的由看科研转到做科研,直接参与到科研里面了。将本科生参与科研与导师制结合可以使学生在真正做的时候更容易上手,由此更快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3 将本科生参与科研与毕业设计相结合
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设计出现了许多问题,包括题目陈旧,纸上谈兵,抄袭严重等。甚至有知名教授撰文提出废除本科生毕业设计。青年教师可以在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对每个学生所做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成毕业设计题目,直接作为他们的毕业设计任务。这样,本科生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也有经费来解决无法做实物的问题。
3.4 以学校为主导建立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完备制度
要想把本科生参与青年教师科研项目作为培养其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必须以学校为主导建立完备的相关制度。学校可以建立从选拔到考核的长效机制。要有一定的奖罚制度,对优秀的指导老师进行表彰,并给与适当的工作量补贴,来激发青年教师对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对于表现优秀的本科生,也可以像研究生一样给他们发一些补贴。
4 实践
作者2011年博士毕业到二本院校任教,有一些在研项目,但没有研究生可带,从2008级和2009级的学生中挑选了8名本科生参与了科研项目。在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实践中要多交流,多鼓励,学生才能做的更好;作为老师不能高高在上,也要深入课题,多发现学生的新想法和新创意,对于课题的高质量完成也非常有帮助,毕竟创意才是最重要的。
5 结语
二本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需要学生参与才能形成团队,本科生也需要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才能更好的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会取得双赢的结果。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同行借鉴。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改进,要形成制度还需要学校层面的支持和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