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护理程序的概念

护理程序的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5 16:03: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护理程序的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护理程序的概念

篇(1)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整体观念;护理程序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15-2

TCM作为祖国的传统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知识,并将它运用到诊疗实践中。“整体观念”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是异源同构及普遍联系思维方法的具体表达。它要求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注重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功能联系,将其看成一个整体。同时还应看到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把“整体观念”与TCM的养生、保健、防治等结合起来。“三分治,七分养”的TCM“整体观念”与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有着互通之处,因而也应成为护士临床护理需要贯彻的护理方针。本文简要论述了中西医结合有关“整体观念”对临床护理程序的刍议,望能对临床护士提供借鉴和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1TCM“整体观念”的内涵

TCM“整体观念”是指TCM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TCM“整体观念”的主要特点

2.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TCM认识到人与周围的环境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体,如果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它体现在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TCM提出的三因制宜和护理程序讲求个体性、动态性、科学性遥相呼应,因而也是临床护理程序中需要坚持的指导原则。

2.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TCM认为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在于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有社会属性。社会环境的好坏,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影响人的七情和脏腑功能以及邪正转归。而在护理程序中也讲求护理活动是以增加和恢复人类健康为目标,其互动性、普遍性、目标性本身也强调了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因而它也是临床程序护理应当贯彻的护理方针。

2.3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TCM将人体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并深刻认识到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统一体。运用古典哲学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思想,TCM认识到人体的各个脏腑形体官窍的结构和功能都是作为人体一部分而存在的,通过非常注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TCM把整体观念有机的与护理程序的有计划、系统而全面的整体护理相辅相成。TCM“整体观念”讲求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功能上是相互调节,相互作用的。通过TCM“整体观念”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把握病情的实质,作出正确的诊断。

3护理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3.1护理程序的概念

护理程序(nursing process)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同时它也是一个综合、动态、决策和反馈性的思维及实践过程,是以增进和恢复人类健康为目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评估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列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和对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3.2护理程序的特征

3.2.1护理程序的“目标性”要求其以识别和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和反应为特定目标,全面计划及组织护理活动。护理人员要本着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以求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3.2.2护理程序的“个体性”要求其以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设计护理活动,要注意患者的健康问题、预期目标、病情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2.3护理程序的“系统性”要求其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并以此来指导护理工作的各个步骤系统而有序的进行。护理人员要把每一项护理活动都作为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保证护理活动的连续性。

3.2.4护理程序的“科学性”要要求护理人员以现代护理的理论观点,并运用其它学科的相关理论,如控制论、需要论等学说为理论基础。

3.2.5护理程序的“动态性”要求其不限于特定的时间,而是随着服务对象反应的变化随时进行。当服务对象情况变化时,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应随之改变。

3.2.6护理程序的“互动性”要求其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同事、医生及其他人员密切合作,以全面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3.2.7护理程序的“普遍性”要求其适合在任何场所、为任何患者安排护理活动。通过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工作方法,为实施整体护理和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了保证。

4中西医结合“整体观念”的现代护理学内涵

TCM“整体理论”非常重视疾病与饮食调节、心理因素、环境和气候改变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扶正祛邪,治病求本”、“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护理防护思想,这些基本思想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程序的开展。通过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可以将TCM“整体理论”的养生保健之道更好地运用到临床护理程序中,提升临床护理的质量和水平。

5中西医结合TCM“整体观念”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

5.1TCM“整体理论”的现代护理学内涵

TCM很早以前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未病先防论和“整体观念,辨证施护(治)”的人文整体论。并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才能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安从来”的健康目的。TCM“整体理论”以天人合一,身心统一,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整体观,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以及人体本身的有机统一性、三因制宜的辩论施护等。这些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护士临床程序护理地开展,提高诊疗水平。

5.2TCM“整体观念”指导护理程序

TCM“整体观念”力求用整体观来辨病求因,认识到通过人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辩证施护。因此,护士需把病情资料分类归纳:若为七情所伤,则注意作好护理程序的动态性护

(下转第17页)

(上接第15页)

理;若为六所致,则以护理程序的科学性为指导做好养生保健。同时在强调护理程序要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时,也应该注意到护理程序要人与社会相统一和人体自身的统一。

5.3TCM“整体观念”应用于临床护理程序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的TCM,在多年的生活生产与临床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等。这些方法不仅成本低,简单而易于操作,同时也是治疗一些疑难病症行之有效的方法。依据程序护理的目标性和互动性的要求,这些方法的操作就需要护士应熟悉人体经络循行走向和分布状况,熟练掌握这些方法技巧,发挥中医中药的特色,做到中西医结合,去解除病人的疾苦。

5.4TCM“整体观念”指导病人出院后的调理

TCM强调“天人合一,分经论治”的整体观,因而十分重视以“三分治七分养”为核心的中医颐养。中医颐养内容极其丰富。在出院指导时,护士除了将已解决的问题给病人详细阐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未解决和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健康指导。护士应指导出院病人作到因时、因季起居作息适宜和饮食禁忌与营养调理等,指导病人顺应四时之变,以达到“天人合一”,益寿延年。

5.5TCM“整体观念”对病人的心理护理

5.5.1对入院病人,护士要积极引导病人适应医院环境,配合临床护理与治疗,要看到病人邪正、阴阳、寒热等的变化和完整性,调畅病人情志,制定正确的护理措施。

5.5.2对出院病人,护士要细心叮嘱,鼓励病人继续坚持院后治疗,每天保持愉悦心情,积极克服不良情志,并致以美好祝福,让病人感到温暖的同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童瑶,陈文垲,李其忠.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2] 印会河,等.中医基础理论(第5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5-32.

[3] 李小妹,朱京慈,等.护理学导论(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7-140.

篇(2)

1 统一思想 明确概念

1.1 医院的护士编制框架为护理院长、护理部主任,护理部干事、护士长,正主任护士师、副主任护士师、主管护士,护士,护理员等,因此,所实施的整体护理,要分层次管理。统一思想,明确概念。这是实施工作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护理部以不同形式,对全员护士开展思想动员,交流心得,学习培训及考核,达以共识。即: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视患者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患者身心的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护理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在病房管理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取得配合支持。

1.2 诠释护理模式,阐述新概念、熟悉新理论,以此为工作基点,配合模式病房建设,促使护士正确掌握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要点和责任。医院不定期选派护士长及和护理骨干,到国内外先进医院学习观摩研修,采取请进来的形式,做报告,以影像的形式,图文并茂,音画交融的形象教学,提高护士的职业认识层次:即护理新概念、管理新新进展,整体护理概念、护理程序(评估、诊段、计划、实施和评价;护理系统论、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论、问题解论、沟通技巧、模式病房建设、健康教育等知识。

2 模式病房建设和管理

2.1 创建护理模式病房宗旨,要以国际化护理化为指导思想,护理程序为工作框架,按工作发展规划,实施评估、诊断、计划、实施、效果评价,按患者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提供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2.2 成立护理改革小组 从院领导、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对全员科室进行评估,人员在质量和数量上进行调整,护士与床位之比1:4,以健全护理人员的结构。

2.3 制定责任工作计划,细化判定各项工作职责,调整班次。确保整体护理工作有章遵循,保证工作进度。明确以最精湛的护理技术,为病人进行优质服务的专业定位思想,以便各班执行好护理工作程序。

2.4 模式病房基本工作准备 模式病房启动前,护理部要进行对病房人员的岗位定编,审核工作状态,了解医院开展整体护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的安排实施。

2.5 发挥医院整体服务的效应 ①供应室的支持:收送病院的无菌物品的消毒、清洗、制作、包装,缩短护理人员工作流程。②后勤库房定期送货到病房:按病区请领物品的配货单,将各种化验单、处方、表格等送到病房,减少护士长跑外领取物品的时间。③营养科膳食的支持:病区设定固定配餐员,将病人预约饮食、营养餐送到病房陪护,营造温馨的就餐氛围。④洗衣房:按时回收、送患者的病号服,病单套,送清洁单套到病房。⑤病房卫生员:常规做好除病房环境卫生的清洁,协助护士分担送检化验标本、会诊单、送病人做检查。

2.6 科学制定护理文件表格,集思广益,推敲即时反映患者客观问题的一览表格,结合护理专业特点要求,制定健康教育及护理计划,减少繁琐护理病例的书写,节省时间,拓宽整体护理的工作范畴,增强调节的灵活性。

2.7 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 安排使用人员,是与整体护理工作碰撞的难点问题。充分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所采纳的方法是;选择小组责任制和轮转方式,融合弹性排班制。将有限人力资源分化好。如:呼吸科病房,40张床位,护士12人,护士长1人,医嘱护士1名,卫生员2人,除护士长、医嘱班不参加轮转外,其它10位护士,均参与夜班工作,床位定岗,专人负责。病区小组责任制互换。由丰富的临床高年资的副主任护师或主管护师做组长,配备低年资的护师或护士,做以辅助工作。每名护士都分管床位,进行专职负责。完成对患者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实施计划,下护嘱。组长把好病区的质量关,指导辅助工作护士的督促和检查及宣教,护士长负总责,掌握全面工作的质控。

3 效果评价与体会

3.1 通过整体护理程序的实施,责任护士,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深入病房巡视,注重运用技巧交流,及时掌握患者状态动向,解决护理问题,形成患者对护士的依赖感,大大增强护理工作责任和自信感,与患者形成互动。同时,更需要医院领导宏观支持和倾斜政策,保障整体护理的顺利实施。也需要后勤及相关科室的有效支持与合作,减轻护士非护理性工作,保证护士人才资源,增大为病人直接专心护理时间。

3.2 模式病房的建设,通过开展整体护理,护士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性增强,能够及时解决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重新设计标准护理文件:病人入院评估表,住院病人评估表,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单、护理质量检查、病人出入院计划单,做到护理程序明了,省时省力,减少重复文字的书写,使护士拥有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与患者作交流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3 注重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预防为主控制疾病发生,促进以健康做主要出发点,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细化教育流程,使患者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3.4 弹性排班的科学性,有效利用科室有限人力资源。选用轮转倒班和小组责任制的方式,使护士长灵活调动护理人员,完善护理工作薄弱环节,让分管患者得到有效护理,提高了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4 小 结

确立整体护理服务意识,是医院立足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改革方向。所形成新型的护患关系,是把病人的主动性及意见感受,看成是完善整体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确实做到了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全方位护理机制,同时,全院形成后勤围绕医疗,医技围绕科室,医护围绕患者的环形服务结构,最大限度的发挥医院整体服务效应。建立一种良性工作循环状态,加快进程,与国际护理化同步并轨。

参考文献

篇(3)

课程

授课类型

学时

任课教师

内科护理

理论

2

专业班级

授课日期、节次

一、教学课题:

第1章 绪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认知目标:

1.解释内科护理的基本概念。

2.描述内科护理学的常规护理。

3. 掌握内科疾病的分期护理和分级护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

能对病人进行合理的整体护理。

(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期望通过本次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目标地完成整理护理学习。同时认识到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是从爱与关怀开始的,进而培养学生关爱病人的品德。教会病人自我日常护理。树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价值观。

三、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科学出版社《内科护理》教材紧扣护理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针对当前初中起点学生的生源状况和身心特点。①突出“三基”, 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②体现“三性”,即针对性、适用性、实用性。表现形式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章节前有典型病例,文中有重点提示,章后有复习思考题,以便于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为本校本护班三年级的学生,该批学生对学习医学知识兴趣浓厚,求知欲强,此前她们已经学习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课,也已经接触了部分诊断学以及基础护理学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很难将各门课联系起来,存在脱节现象,知识融合的能力有待提高,还未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

四、重点、难点:

重点:健康、护理、内科护理概念、内科护理学的常规护理、内科疾病的分期护理

难点: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及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解决学习和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

五、设计思想(教法学法):

教法:问题探究教学法

学法:理解记忆法

六、教学资源:

病例,图片,多媒体资料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复习旧课】

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例举医院现状,学生自身就诊经历,来引出临床、临床护理、内科护理等概念,提出重要性

【讲授新课】

一、内科护理学范围、内容

内科护理是认识和研究内科疾病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按照护理程序,实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

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

二、内科护理学的常规护理

安置新病人

遵医嘱进行等级护理

实施整体护理

密切观察病期变化

注重生活护理

做好药物治疗的护理

积极对症护理

配合各种检查及特殊治疗的护理

避免院内感染

正确进行健康指导

三、内科疾病的分期护理和分级护理

疾病的分期护理

急性病期

慢性病期

康复期

疾病的分级护理

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四、内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n 多观察

n 勤思考

n 多请教

n 重理解

n 积极讨论

n 做好笔记

【小结】

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内科护理,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达标检测】

【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回忆前期学科所讲的健康概念

启发学生回忆自身就医经历,引出临床及临床内科等概念

进行目标展示

讲解概念

归纳总结,介绍内科护理学的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门学科所学范围

精选病例,激发兴趣

精讲点拨,举例说明

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

同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护理常见问题

归纳总结:

组织学生复习基础护理知识

归纳总结重点:

再次返回病例:

解决病人的问题

提出学习本学科的期许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制定护理措施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几个问题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应答。

预习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回忆、回答健康的概念

回忆自身就医过程,理解内科护理的重要地位

理解

记忆

整体把握学习梗概

进入情境,体会内科护理的每一步骤的护理要点,掌握重要内容

讨论热点问题及个人困惑

复习基础护理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

以病例说明的方式总结本节要点

回答问题

5

5

10

15

15

15

篇(4)

关键词 整体护理 带教 护理程序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89

整体护理观的整体概念包括几方面的含义:①人是由身心、社会、文化各方面组成的,其健康也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整体护理要面向整体的人。②人的一切均需要护理,护士要关心人的生命过程的整体。③护理是连续的,护士不仅当人生病时给予照顾,而且要关心其康复、自理,达到个人健康最佳水平。④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通过整体护理促使护理从个人向家庭、社区延伸。因此,我们可能把整体护理理解为一方面把护理对象视为一个整体,即把病与患者视为一个整体;把生物学的患者与社会及其生存的整个外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把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另一方面,把提供的护理观视为一个整体,即对患者的护理是系统的、连续的,要保证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不间断;对患者的护理是主动的、积极的,按照护理程序,有计划进行,做到防患于未然;对患者的护理是全面的、整体的,既包括身心两方面,也包括疾病的预防、保健、康复指导等方面的内容。现将整体护理应用于临床带教工作中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转变临床带教老师护理观念及临床带教观念

护理观念的转变:现代护理从护理学的临床时间和理论研究来看,经历了长时间的功能制护理。既护理从属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方法是执行医嘱和护理常规,忽视人的整体性。基于临床这种被动、落后的护理观念,它的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只要求护士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护理操作,最终做到临床独立值班就算万事大吉。这种功能制临床护理带教致使一些护士学生走上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后,只能机械的完成常规疾病的治疗、护理操作,但缺乏对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观察处理能力和对患者主动提供人性化服务的意识。

临床带教观念的转变: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对健康需求的不断进步,人类越来越重视生命质量及心理发展规律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所以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临床带教老师在认真、全面、系统地掌握整体护理理论和护理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掌握药学、心理学、营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并将整体护理及时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护士学生的带教实践中,使护士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能够充分理解、认识整体护理的内涵和意义。

正确指导护士学生,认真实施护理程序

正确指导实习学生:临床整体护理实施效果如何取决于护理程序贯彻得如何。实习护士从学校学习了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进入临床对静脉穿刺、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技术操作特别感兴趣,至于患者的基础护理、患者的病情动态变化的观察、患者的心理护理等方面则兴趣索然。如不加正确指导,长期以往,无形之中就会使实习护士学生发展为功能型护士。

指导实施护理程序:护士学生进入临床科室后,临床科室要选派临床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进行带教,并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安排护士学生至少接待1~2位新入院的住院患者,在临床带教老师的认真指导下,及时完成该住院患者的护理评估、诊断、计划、治疗等护理工作,运用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需求,使实习护士学生能够亲自运用护理程序体验整体护理过程。避免了功能制护理所造成的对住院患者的整体状态没有固定的护士承担的这个弊端。带教老师每天应检查护理计划落实及护士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心护士学生,帮助其解决实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当护士学生为临床患者做各项处置时,患者会因为他们是实习学生而不乐意接受,甚至当面拒绝,这会使护士学生在患者面前很难为情,不愿也没有信心再为患者做治疗和护理,这种情况如处理不妥,就会挫伤护士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临床带教老师不仅要做好住院患者解释工作,而且要更加关心爱护护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克服自卑,建立自信,最大程度的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应根据每一位实习护士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切忌只重视实习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而轻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每个护士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多怀着美好的愿望,带教老师须对他们鼓励、鼓励、再鼓励,使他们能从进入临床之始就意识到护理工作的神圣,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将实施护理计划纳入护生的临床考评:护理计划是护理程序的核心,实习护士学生在做出评估、判断后,应当指导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培养他们分析护理问题和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强化整体护理观念。如果要求他们写出患者的护理计划就会敦促他们开动脑筋,充分挖掘内在潜力,在护理计划完成过程中,感受整体护理的内涵。对他们的护理评估带教老师要审阅后修改,使其加深对护理程序的理解和应用。这样不仅验证了实习护士学生对护理程序的掌握程度,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临床带教水平。

总结经验,教学相长:整体护理带教工作教科书中很少涉及,课堂上更是无从学起。必须将理论与实际的护理工作相结合,边讲边做,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反馈、再实践。带教老师与护士学生间的密切配合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从护士学生的角度考虑,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带教计划,并且敢于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面对护士进行自我剖析,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责任心和工作热情。

总之,整体护理作为一种现代护理模式已在我院铺开,并应用于临床带教,旨在达到三个目的:①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带教质量,培养护士学生的整体护理意识,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②合理利用人力资源,达到护士的分层次使用,给护士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③提高护理工作系统性和科学性,整体护理应用于临床带教是每一位带教老师的责任。

篇(5)

1健康评估的概念

健康评估是研究诊断个体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在身体、心理、社会方面反应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一门医学课程。健康评估在医学基础课程及护理课程的基础上,阐述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阐述心理及社会因素与疾病的相互关系;阐述健康问题评估的方法;阐述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与护理病历书写。健康评估是评估者对评估对象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全面评估。广义的健康评估的研究对象除个体外,还应包括家庭及社区。

2健康评估的发展

健康评估是护理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因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产生,因护理程序和整体护理的应用而发展。

健康评估的萌芽于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期间的护理实践,现代护理的创始人南丁格尔认为护士待在病人床边的时间应比医生更多,这于观察病情是很重要的。她提出护士应当通过与病人交谈、对疾病的观察等获取有关信息并记录下来,以利于治疗和护理。

1977年,Engle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导致了医学领域的重大转变,医护人员从单纯的应对病人身体疾病转到应对病人身体、心理及社会的一系列健康问题。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使护理评估的的内容更加丰富,发展为对病人身体、心理、社会健康问题的全面评估,即现今的健康评估。

3健康评估的重要性

临床医生的主要任务是治疗病人,治疗之前必须对病人的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护士在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或措施之前,也必须对病人的健康状态进行全面评估,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按照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阶段的完整护理程序,健康评估是最基础的。

没有正确的健康评估资料就没有正确的护理诊断,没有正确的护理诊断,就无法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护理计划或措施。错误的护理评估或措施会给病人增加痛苦,甚至威胁到病人生命。正确的护理诊断来源于正确的健康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这就需要护士对健康评估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很好地了解和掌握,重视健康评估这门课程的学习。正确健康评估是确定护理诊断的依据,正确的护理诊断是制定护理措施的前提和基础。

4健康评估的内容

1967年,在一次有关护理程序的国际会议上确立了护理评估的3条原则:

(1)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

(2)评估是一个系统的、有目的的护患互动过称、护理评估的重点在于个体的功能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3)评估过程包括收集资料和临床判断。根据上述基本原则和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念,为适应学生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健康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①健康评估方法

②常见症状评估 症状是指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如发热、头痛、腹痛等。症状能够较早地提示疾病的存在,大多数病人就是因为出现了症状而求医的。症状不仅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又可诱发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反应,症状一般是通过交谈获得的。

③身体评估 身体评估是指护士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于简单的诊断工具来客观地了解和评价被评估者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通过身体评估以获得病人的某些体征。

④心理与社会评估 心理与社会评估是指护士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及方法对病人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所做的评估。

⑤辅助检查 通过常见的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与社会评估,我们获得了病人大量的相关资料和信息,为护理诊断提供了依据。有时仅凭这些依据还不能完全了解病人,还不能做出准确的护理诊断,还需要做一些其他更复杂的检查,这些检查在临床上通常为称为辅助检查。

⑥特殊人群的健康评估 特殊人群是指处于生命过程殊阶段的人群(新生儿、孕妇、老年人)和一些现代医学还不能有效治疗的病人(如艾滋病病人)。

⑦护理诊断与护理病历书写 将采集的资料与护理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归纳、分析、推理、判断形成印象,即护理诊断。如果将上述资料加以整理联通护理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及执行情况按规定格式记录下来,即形成护理病历。

5健康评估的要求

5.1掌握交谈的内容、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熟悉交谈和身体评估的注意事项,了解交谈、身体评估的概念。

5.2掌握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与临床表现,熟悉各种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了解各种常见症状的护理评估要点和相关护理诊断。

5.3掌握身体评估的正确方法、重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熟悉身体评估内容的正常状态、其他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5.4掌握心理与社会评估的正确评估方法、熟悉心理与社会评估的定义,了解心理与社会评估的目的。

5.5掌握常见实验室检查项目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实验室检查常见检查项目的参考值,了解实验室检查常见检查项目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5.6掌握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熟悉身体重要器官影像学检查的正常图像和异常图像,了解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和基本原理。

5.7掌握心电图机器的操作方法和测量方法、心电图的常用导联、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熟悉正常心电图,了解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常见异常心电图及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

5.8熟悉内镜检查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了解内镜检查的基本原理。

5.9书写不同特殊人群健康评估的内容和护理评估要点,了解不同特殊人群健康评估的相关护理诊断。

5.10掌握护理诊断的构成与格式、护理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熟悉护理诊断步骤与思维方法,护理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了解护理病历的重要意义。

5.11综合运用健康评估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搜集较完整的临床资料,根据搜集的临床资料,根据搜集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提出护理诊断,并能书写规范的护理病历。

6健康评估的学习及要求

(1)学习健康评估,一定要明确学习目的,树立高尚的医德,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学习健康评估,一定要做到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精于思考,刻苦专研。

(3)学习健康评估,一定要重视临床实践,加强动手能力,反复练习,熟练运用基本检查技能。

(4)学习健康评估,一定要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篇(6)

不同时期的护理学,受不同医学模式的影响,而对护理学发展影响较深远的是“生物医学模式”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之所以对19世纪以来的护理学发展影响深远,根本原因是其方法论即临床护理学(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突出成就。尽管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早已提出,但至今尚未在护理领域深入普及。这除了有生物医学模式定势较大和人们思维贯性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护理模式自身的方法论问题还未完全确立。整体护理观的引进,将会起到促进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肯定生物因素作用的同时,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归根到底要靠自我调节和培养。所以,要实现护理模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强调发挥病人主观能动性。要求护理人员注重把护理科学技术同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在护理中病人应与护士共同处于主动地位,而不是听命者。建立病人参与型护理模式即护理模式从原来的主动(护士)—被动(病人)型向指导(护士)—合作型(护患)和共同参与型转化。护患关系也将从过去被动的服从型护患关系转变成为共同参与的合作关系,将病人参与为中心的思想融进护士的护理程序、操作程序及健康教育程序中,使病人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健康决策和促进自我护理。

2病人参与型护理模式的理论根据

多年来我们实行的是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不主张病人参与护理决策和自我护理,因此,助长了病人对医护工作的依赖性,护士只是按医嘱办事,没有为病人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也很少提供健康教育服务。病人和家属习惯于单纯被动地接受护理服务,而不是主动参与健康决策和促进自我护理。这不利于病人健康状态的恢复,不利于病人尽快地恢复自理能力,尽快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使护理质量只能在低层次徘徊。美国护理学专家Orem认为,个人应对与其健康有关的自我护理负责。必要的护理介入,只是为了帮助人们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并强调护士的责任是帮助而不是替代。[3]根据Orem的理论,病人参与护理模式的护理原则是:护士要以病人为中心,尊重其参与决策的能力,协助病人创造疾病状态下新的自我护理技巧,修正自我形象概念,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克服疾病的影响,努力提高其行为能力。

根据心理学理论,人们参与的行为往往是他们自我概念的支柱,由于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感导致自理能力下降,心理上的挫折感十分强烈从而加重了其思想负担,必然会使心理状态失衡。让病人参与自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病人的参与,使其心理过程不断完善,从而尽快达到身心相适应的状态。人只有不断地通过参与决策和自理,才能保持自己的自尊心不致受损,才能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才能促进病人的心理康复。病人参与型护理模式是通过调动病人自身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自己的健康决策和自我护理中来。这样护士可以通过病人的参与程度,更好地了解其机体状况和心理活动,为我们制订正确、合理的护理方案提供资料。病人的参与行为可以对我们的护理方案及时进行反馈,帮助我们及时纠正护理计划中的失误和不足,使之更加适合于病人的心理、生理状态,从而促进早日康复。

3病人参与型护理模式的实践探讨

激发病人的参与愿望,满足病人参与需求,提高病人的参与能力,是护理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护理工作提高内在质量的关键。我们强调病人的自我参与,是指其在生理、心理方面出现障碍和功能受到损伤而不能自护的特殊情况下所进行的自己主动参与及配合他人援助的护理活动。只要病人病情允许,我们从病人一入院就积极为其提供信息,引导病人参与。从调查中发现:[4]有部分病人没有参与愿望,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医院情况不熟悉,对自己的疾病不了解,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3.1为病人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程序性信息,使病人了解不同阶段医疗、护理活动的意义,取得配合并积极参与。比如:对外科病人要提供从入院(介绍环境、规章制度)术前准备阶段(各种术前检查)术前1天术后麻醉恢复期康复期出院前出院后复查等各阶段的信息等。我们体会,若是将病人住院过程中的每一护理步骤、护理目标及计划向病人解释并进行具体指导,病人的参与程度会大大增加。

3.2为病人提供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信息,增强病人安全感及参与的信心。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第一次接触病人,首先做自我介绍,让病人知道责任护士是他信赖的人,是病人利益的代言人;向病人介绍他的医生,使病人相信,医生会全心全意治疗他的病;向其介绍同病室的病人,嘱其有事可互相关照并互相学习,这样就会增强病人的归属感、安全感和参与的信心。

3.3请积极参与护理决策及自护活动的康复期病人传授体会,为病人提供各种感觉方面的信息。如:术中的感觉、术后新的自理方式的体验、早期下床活动的经验等。这种病友之间的直接交谈并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将会启发病人的参与意识及参与行为。

3.4为病人提供各种知识信息,提高病人的参与能力。根据调查,[4]病人实际参与的程度大大低于其参与的需求,这种落差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挑战,我们只有实实在在地搞好健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病人的参与能力。按照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是促成行为形成或改变的必要条件。随着知识的增长,理解的加深,需求愿望的增大,将逐步地影响病人的信念、态度、价值观的改变,最终导致行为的改变。因此,要提高病人的参与能力,首先要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为病人提供相关的知识信息。整个教育过程对减轻病人忧虑,并获取在治疗、护理中的正确参与起到巨大作用。

3.5护患双方信息交流促进了双方合作及病人的参与。就病人而言,在参与健康决策和自理中接受护理人员的教育指导与鼓励的作用,学到许多知识和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及时地把自己健康状况反馈给护理人员,为共同制订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了依据,有力地促进了病人的参与及护患双方的合作。

4确定病人参与范围,使病人参与活动落到实处由于多年来我们实行的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没有提倡病人及其家属参与护理决策及自理。要实现这种护理模式的转变,在护理人员实现思想观念转变的同时,从护理管理上,我们进行了实践研究,初步确立了以下6项病人参与范围,为护理人员在指导病人参与护理决策及自理时提供导向。

4.1参与对本人自理能力及对疾病认知水平的评估,主动提供需求信息。

4.2参与制订护理计划、护理目标及健康教育计划、健康教育目标。

4.3参与力所能及的自理。

4.4参与健康教育,改变自己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并主动了解自己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4.5参与“配合行为”指导练习,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配合行为是指当病人机体功能受损而不能自护的情况下所进行的配合他人援助的护理活动。如外科病人术前练习床上排尿、咳嗽排痰、床上洗漱、深呼吸、松弛训练、术前、术后饮食配合、不良习惯纠正、术后配合、各种引流管配合、翻身、床上肢体活动、早期下床活动、早期功能锻炼等。

篇(7)

目前健康教育的开展受到了服务对象的普遍好评,其重要性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和认同,护理健康教育在不长的时间内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2]。但是,临床健康教育主要是由护士来完成的,实践证明,护士作为服务者、教育者和合作者,已成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3]。当前关于医师实施健康教育的文献远远少于护理健康教育的报道。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护士的工作,也是医师和其他医务人员如药剂师、检验师、影像技术人员等的共同责任[1]。对于健康教育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医师在认识上还存在不足[4]。医师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5],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6],临床健康教育中有“重护轻医”的现象[7]。本文就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医院健康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1护理人员在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1相对滞后的护理观

由于长期以来受功能制护理模式的制约,护士普遍对现代护理观缺乏全面的认识。多数护理工作者还没有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观念转变过来。董霞等对254名护士现代护理观的调查结果表明,17.3%的护士认为护理是非独立学科,从属于医疗;66%的护士认为生物学因素是疾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11.4%的护士认为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无关[8]。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体护理实践成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9]。相对滞后的护理观影响整体护理的开展,使健康教育工作仍停留在疾病知识的宣传上。

1.2对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

较多的作者认为护理人员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将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概念混淆[10-13]。卫生宣传是知识的单向传播,接受对象比较泛化,且不注重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价。健康教育以个人、集体的行为改变和环境改变为着眼点,根据健康问题特征和角色变化而采取各种教育形式,其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是连接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桥梁,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是全球推进“人人健康”的核心策略[14]。

1.3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认识不清

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病人及其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15]。调查显示,85.5%的护士对这一概念认识不足,多数护士认为进行健康教育以病人或家属掌握疾病知识为目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人不健康的行为[11],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护理的根本目的(恢复、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致性认识不清。

1.4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地为护理对象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不仅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同样适用于护理健康教育。实践证明,健康教育程序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种有效工作方法。调查表明,84%的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16],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深入、有效的开展。

1.5对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健康教育是一门牵涉多学科的应用学科,其学科基础包括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传播学、行为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这些学科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但是我国的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18]。调查表明,87.5%的护士明显缺乏护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特别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深入的发展[11]。通过抽查反映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一部分护士在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沟通技巧、交流方法的掌握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18]。

1.6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对承担的角色认识不清包家明等调查得出,80%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对承担的角色认识不够明确[11]。护士对健康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认识不够明确,仅仅把自己看作是一名疾病知识的传授者,而不是把自己看作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计划者和评价者。

2护理健康教育程序中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它不同于一般的护理操作,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19],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中,不能很好地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2.1评估

评估是了解教育对象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或者获得何种技能的过程,是实施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是有效实施健康教育的关键[3]。

2.1.1评估的内容在评估时护士要从整体入手,既要考虑健康教育对象的生理(是否有体力学习)和心理(有无学习的愿望)两方面的学习能力,又要考虑感情状态(动机)和经验状态(以前的经历、技能、态度和学习能力),还要评估家庭的状态(家庭教育情况、生活方式、信仰、家庭成员的关系、对目前状况的了解等)。一些护士只是将疾病的知识灌输给病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1]。

2.1.2评估的目的目前许多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不符合现代质量观的要求,没有满足护理健康教育对象明确的和隐含的需要,没有考虑病人的动机和需要,没有把病人最明确的需要放在首位。

2.2计划

计划过程即确定教育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

2.2.1护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拟定目标时应考虑到病人缺乏哪些知识和技能,病人的态度与兴趣,病人的文化程度与接受能力,完成目标的难易程度,完成目标的顺序。确定的目标不仅要符合病人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其可行性,施教者的教学能力、知识水平以及教学条件、设备等[20]。

2.2.2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育内容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21]。护士对住院病人实行的健康教育多为疾病教育,以病人和家属掌握疾病知识为目的,对心理护理,尤其是出院后指导病人消除疾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健康行为的健康教育未受到关注。

现阶段大部分医院的做法是常规性的,缺乏个体针对性,流于形式,资料没有量化,内容不具体[16,22,23]。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条文,很多护士在工作中机械地执行,把它作为护士长布置的一项任务来完成,停留在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上[24]。护士在对不同需求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病人个性化需要的内容[25]。罗洪等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关于病人护理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较多局限在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指导、了解住院环境规则和出院指导等方面[22]。

由于健康教育中“重护轻医”,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覆盖面太宽,超出了护理的职责范畴,违背了护士的职业要求,容易引起医护患矛盾;健康教育的内容超出了护士的知识能力范畴,影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护理人员没有建立与医师合作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宣教的内容与医师的不统一,也影响了病人对护理健康教育的信任程度。

2.2.3护理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目前护理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单一,健康教育大多存在内容相同,针对个体的少;读的多,讲解的少;书面的多,操作指导的少;灌输的多,注重反馈的少;单向传播多,双向交流少[16,24]。护士采取的教育形式是口头式教育方式为主和辅助宣传资料方式[25,26]。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有:个人宣教、小组宣教和病人座谈会,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形式上不规范,随意性大[25]。包家明等调查80.5%的护理人员缺乏选择最佳健康教育方法的能力[11]。南秀荣等研究认为采取宣讲加卡片、图画、示范、录像等组合形式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26]。

2.3实施

评估和计划是健康教育的准备阶段,是健康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实施是具体实施健康教育计划的过程。护士在实施过程中对健康教育时机把握不当,护士只重视给病人做健康教育指导,而忽视了病人的感受,影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26,27]。黄俭强等对五种主要护理杂志1998年至2003年发表的、经过筛选符合研究要求的248篇与健康教育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定性分析,只有19.8%的健康教育研究较好地遵循了健康教育的程序进行实施[28]。

2.4评价

护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应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其目的是测定教育对象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以便修改原有的计划,改进教学工作。包家明等调查的结果显示,有81%的护理人员不能有效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11]。一些护士不重视、缺少教育计划实施后的评价[10,16]。

2.4.1评价形式和方法护士要根据教育计划和实施情况,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类型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直接观察病人,对病人进行提问,与病人家属交谈,听取病人复述及自我评价,观察病人的记录,书面评分和小测验小结,由病人和家属演示护理技能等,了解其掌握健康知识和自我护理技巧的程度[23]。

目前研究多采用问答、问卷等主观测量方法进行评价,注重实施过程的评价,缺少护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反馈,缺乏细化、量化、客观的评价指标或标准,难以统一和比较。

2.4.2评价内容与指标在整体护理中开展的健康教育评价应突出以病人为中心,即由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评价转变为对病人的实际效果评价。以往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多是从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如病人满意度的提高和护患纠纷的减少等[17]。

2.4.3评价效果病人教育的目的是增进病人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因此,应评价病人的健康知识是否增加,态度及行为是否朝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变,并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的过程达到教育目标[29]。

3结论

护理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但客观地评价其水平,大体上还是处于初始阶段[9]。为进一步促进护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在护理职责范围内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尝试建立适合我国目前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及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廷忠,郑建中主编.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

[2]程金莲,韩世范,乔玫,等.实施整体护理后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6):348-350.

[3]吕姿之主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9.

[4]周广海,孙加富.盐城市临床医生参与健康教育调查分析[J].交通医学,2002,16(1):92-93.

[5]刘蓓.上海市区医院健康教育现状与改进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4):43.

[6]刘西京,米光明,甄会斌,等.石家庄市万名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在职培训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12):21.

[7]陈桂芸,刘轶,齐兴兰.医院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1,4(9):729-730.

[8]董霞,吴欣娟,田俊英,等.245名护士现代护理观认识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9):533.

[9]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

[10]徐连文.护理健康教育所面临问题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82-1583.

[11]包家明,顾惠娟.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48-450.

[12]张雅诗.国内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56-57.

[13]汪凤兰,何英,王桂生.影响我国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5):12-13.

[14]包家明,霍杰主编.护理健康教育临床问答[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137.

[15]张王月,高德彰,吴光煜.病人教育的起源、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66-367.

[16]徐燕.关于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8):52-53.

[17]黄津芳,刘玉莹主编.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99-123.

[18]陆烈红.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0,15(11):691.

[19]包家明.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应用[J].护理研究,2002,16(7):375.

[20]张王月,庞洁,高德彰,等.病人教育的程序[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8):347-348

[21]周兰姝.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策略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0):776-777.

[22]罗洪,陈伟菊,何金爱,等.护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的再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32-233.

[23]宋丽华,张香琴.22所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65-66.

[24]胡容.护士长对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认识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1,16(1):687.

[25]张镇静.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健康教育效果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6):439.

[26]南秀荣,李新霞,曹燕,等.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J].齐鲁护理杂志,2002,8(6):403-404.

[27]孙淑兰.健康教育中医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医学,2004,10(10):94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