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03: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研能力建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科研单位 人才队伍结构 素质能力 能力提高途径 考核评估
1、引言
人才队伍是是科研单位科研管理之本。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含量在科研单位的科研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这对科研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科研单位管理水平,必须建设一支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熟悉新时期科研管理特点和规律,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科研管理人才队伍。
2、科研单位管理队伍结构和能力
科研管理队伍担负着科研管理职责,是管理、保障和使用装备的主体,自上而下呈金字塔型,主要包括组织领导者、组织计划者、专业技术人员。组织领导者处于金字塔型的顶端,负责搞好科研管理的顶层设计,主要为科研部门领导和专业所领导;组织计划者处于金字塔的中层,正确领会组织领导者科研管理思想、意图,负责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组织和督促专业技术人员落实计划;专业技术人员是科研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和第一责任人,负责科研保障的具体实施。为保证科研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如下品质:
2.1 强烈的意识
要有自觉做好科研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督促各类科研人员明确在科研管理中的职责与分工,牢固树立科研管理意识,切实履行职责,全面加强科研管理工作。
2.2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信息化时代,科研的管理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单机到系统,管理人员面对的是系统庞大的装备、复杂的多种信息处理。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的科研管理人才队伍会使科研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顺畅、更加高效。科研人要员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互相配合,才能更快更好的完成科研工作任务。
2.3 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
作为一名科研管理者,不仅应熟悉科研工作,更应熟悉科研工作的特点、规律和科研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科研管理者必须加强学习,知识越多,素质就越全面,工作能力和水平就越高,才能在工作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不断适应科研发展的需要。
2.4 良好的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体现科技人员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身体素质方面,科研管理者应当具备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完成繁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强健体魄,旺盛的精力,持久的耐力。同时应当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有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顽强毅力和坚强信念,经得起复杂环境的严峻考验。
2.5专业技术人员还应具有良好的装备操作能力
科技专业技术人员还应具有良好的装备操作能力,在熟悉科研装备性能、原理、构造的基础上,着重掌握科研装备的操作规程、方法和技巧,以充分发挥科研装备所应有的作用。
3、科研管理人才能力考核评估
科研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管理、保障、传帮带及技术4大活动。管理活动能力体现在质量管理、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器材管理等,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标准化技术,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及测试性设计技术,科研管理技术等。科研保障活动能力体现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服务保证活动的组织、协调。传帮带能力体现在科研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自身过硬的科研管理水平,而且要善于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于人,帮助于人。技术活动能力体现在对科研装备的检测、故障诊断、拆装、调整和检验等,该活动是专业技术人员日常要进行的主要工作,涉及的主要技术有测试技术、计量技术、测试性设计技术、拆装技术、仪器仪表技术和故障诊断理论等。
看科研管理人才能力的高低不能仅看拥有多少博士、硕士和学士,还要看其有没有实际管理能力,综合素质高不高,能不能适应科研管理岗位的需求,对装备管理人才能力进行考核评估,主要从法规制度落实、科研装备技术状态和经济性几方面进行。
3.1 法规制度落实
法规制度对加强和改善科研管理具有重要的规范和约束作用。考核各项科研管理法规落实情况的目的是使广大科研人员明确法规就是尺度,制度就是保证,树立法规意识,增强制度观念,自觉做到依法从事科研活动。
①岗位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岗位操作规程是装备管理人员正确操作装备的标准,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能有效延长保障科研装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事故发生的次数,使科研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②工作记录完整情况。工作记录是科研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科研装备的整体管理水平。详实地记录科研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出现的问题,必要的处理措施及验收情况分析等,这些记录都可以为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及其工作水平的判断提供参考。
③奖惩制度考核情况。奖惩制度考核既是管理制度的一个方面,又是维护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在科研管理活动中,严格实施奖惩,既是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又是强化管理氛围的有效途径。考察奖惩制度的考核情况,就是要求在科研管理活动中严格奖惩,从而在在科研管理活动中约束每个人的行为,增强依法科研的法制观念,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法制化。
3.2 管理经济性
经济性指标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评估科研管理水平和经费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一方面用于考察科研管理使用保障维修费用的利用情况,另一方面在于促进控制科研保障维修费用,充分发挥科研管理经费的效益,用尽可能少的保障资源消耗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专业建设;创新人才;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26-03
高职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在区域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提升国家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在服务地方过程中促进自身发展,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而又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意义
(一)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建设的重要引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内涵建设和竞争阶段,科技创新在内涵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引擎作用。一方面,科技创新直接涉及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学校管理制度革新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推动高职院校办学上层次、上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紧密连为一体,由社会经济的边缘走向社会经济的中心,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再者,科技创新离不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推动职业院校从市场角度审视企业的需求、理念和运作机制,促进自身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形成更利于学校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使得社会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和创业精神、创新能力,能够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并通过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转化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既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重要保障。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都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很好地体现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的内在要求,为高职院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导向。
(三)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
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需求相适应,课程与企业岗位接轨,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科研项目来源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生产实践第一线,在推动地方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否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是高职院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地方科技创新体系贡献率的重要标志。参与地方创新体系建设,高职院校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二、影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因素
(一)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重视不够
我国高职院校绝大多数由中专转制而成,科技创新意识淡薄。一部分高职院校对科技创新在促进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唯一功能。有的院校认为高职院校层次低,在科研方面难有建树,因而,对科研工作缺乏有力的推动,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评奖、应付评职称,导致高职院校科研项目、技术专利、科技开发等方面的成果普遍较少。
(二)科技创新基础薄弱
我国高职院校成立时间较短、底子薄,科技创新能力与地方社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一是科研装备水平较差,科研设备与本科院校差距大,研究与技术平台建设也处在初级阶段。二是研究力量单薄而且分散,优势学科少,科技项目的集约化程度低,缺少学科交融和有竞争力、有特色的学科群。三是科研队伍实力不足,高水平领军人才匮乏,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滞后,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比较弱,开展高水平研究困难多。四是科技创新资金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经费主要依靠学校内部拨款,校外获得科研经费有限。
(三)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对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不足,缺乏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一是照搬本科院校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忽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独特性,对教师的研究方向引导不够,对应用性技术的研究开发缺乏必要的支持和鼓励,造成理论研究多、应用性研究少,重复研究多、推广应用成果少。二是在项目管理中重项目立项鉴定评奖、轻研究过程和成果转化,科技创新选题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脱节,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缺乏市场推动。三是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简单,评价指标侧重于数量指标,重视显性评价忽视隐性评价,导致科技创新的功利化趋向。
三、提高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
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服务地方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和重大科技问题,支撑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离开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发展服务这一宗旨,任何科技创新将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坚持科学定位,要立足地方,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围绕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路径,使自身真正成为地方科技创新的“人才源”与“智力库”。高职院校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解决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服务,必然会获得地方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从而获得强大的持续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二)以技术创新为定位
科技创新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发展,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部分。知识创新侧重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理论、原理、方法、概念、思想的创新,技术创新则是科学技术上的发现与发明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过程,或者是科技成果商业化的过程。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条件限制,较难像本科院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那样具备知识创新的能力,但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训与生产实践结合非常紧密,具有开展技术创新的优势。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应扬长避短,准确定位,把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注重知识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将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注重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突出创新成果的实用性,给企业直接带来效益。
(三)以专业建设为核心
对高职院校而言,任何科技创新活动都是围绕着专业的发展而展开的,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都与专业的创新或专业间的融合密切相关,因此,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核心所在。高职院校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加强专业建设,发挥专业建设的龙头作用,将科技创新与重点专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凝练方向,形成特色。高职院校大多具有明显的行业性或地域性,它们的某些专业,在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拥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这些专业和领域的优势,在建设与行业、地方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方面,深化内涵,取得突破。
(四)以创新人才建设为根本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专业,也不会产出一流的研究成果。高职院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把人才建设作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根本。一方面,要注重引进和培养在一定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另一方面,要加强科研人才梯队建设,汇聚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人才,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通过跨专业的力量整合,优化人才组织模式,建设造就学风优良、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五)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
科技创新平台包括技术(工程)研究所、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和实训基地等,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也是培养高水平教学科研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地。科技创新平台的特性在于它的集成性和核心性,不同的项目需要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方向上的力量。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可以优化高职院校科研资源配置,聚集分散的研究力量,促进学科专业间的相互交融,提高科技项目的集约化程度,形成有竞争力的研究领域和方向。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优势,结合地方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凝聚优秀创新人才,积极承担科技研发项目和研究课题,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六)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
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也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完善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应把建立完善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一是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机制,依托科研管理部门和各种学术组织、平台,形成科技工作网络,建立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技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创新完善管理模式,改革项目立项、研究、鉴定、成果归档及报奖的静态管理模式,将科技管理置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建立科技合作、研究开发、推广转化的动态管理模式。三是完善评价激励体系,逐步实施科研项目的社会化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从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注重科技人员对创新的实际贡献,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绩效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开展科技创新。四是完善成果转化推广机制,重视科研情报和市场需求信息的搜集与分析,提高科研创新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把“是否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作为评价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五是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加大学校内部投入,积极争取政府、企业资金,建立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筹措市场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格局。
(七)以校企合作为支撑
我国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科技成果、科研人才等科技资源,但缺少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企业拥有设备、资金、市场以及运作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但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低,需要外部提供支持,校企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成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必然的选择。高职院校应视市场需求为自身技术创新的源泉,将为本行业、区域内的企业视为技术创新的大本营,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从而借助企业资源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这既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没有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不可能真正承担起通过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的历史使命。
综上所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既是高职院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实需求,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自身优势,科学定位自身科技创新领域和方向,合理选择路径,突出搞好专业建设、人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校企合作等工作。
参考文献:
[1]杨艳玲.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2,(12).
[2]刘兆媛.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3]左崇良,等.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剖析与产学创用联动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9).
[关键词] 特检机构;能力;探索;思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30
[中图分类号] TU2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043- 02
特检机构作为独立法人组织,在法定范围内实施已核准的检验检测项目,承担技术支撑、技术服务、技术保障等社会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不断采用,特种设备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对检验检测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快特检机构能力建设步伐成为特检机构战略性的思考,是对特检机构更好发挥自身职能的有益探索。
1 绍兴特检院加强能力建设的探索
绍兴特检院于2002年由原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和市劳动安全卫生检测中心站合并组建,是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的事业单位。成立之初,全院共有33名职工,其中高级职称的仅有1人,中级职称15人,2002年总收入只有500万元。面对浙江特检机构改革和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绍兴特检院在绍兴市质监局的正确指导和关心下不断加强能力建设,注重综合实力的提升。
1.1 以人为本,加快人才引进步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把开发和引进人才资源当作该院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特检院从人事制度改革入手,拓宽人才招聘途径,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近年共实现了9次大规模的科技人才招聘会。在众多的人才中通过笔试、面试、考察等程序,好中选优,共录用了70多位高学历、高资历、高能力的专家型人才。目前绍兴特检院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明显,全院现有职工14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35人,大学本科学历59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6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43人;形成了以青年技术人员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造就了一支专业水平高、能吃苦耐劳、敢打硬战、富于奉献精神、朝气蓬勃的专家型检验队伍。
1.2 搭建平台,加快科研环境优化
(1)营造良好的科技创业氛围。绍兴特检院从分配方案的制订入手,从工作实际出发,激发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年都要对分配方案进行修改,力求公平、合理、科学。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和反复修改、完善,充分体现了“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同时注重向“苦、累、脏、险”的一线岗位倾斜;向有较大贡献的部门倾斜;向高资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专业人才倾斜。从而较大程度地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受到了普遍欢迎,形成了“比贡献、比能力、比水平”的良性竞争秩序。
(2)筹建两个省级质检中心。2011年绍兴特检院关于建设浙江省桥门式起重机和换热容器两个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方案顺利得到省局批复,并列入省系统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创了特种设备省级质检中心建设的先河,为特检院第二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必将有效推动绍兴特检院检验及科研能力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3)着手筹建重点实验室。绍兴特检院较早就开展特种设备金相检验和力学性能检测工作,如电站锅炉现场无损碳钢珠光体球化检验、碳钢石墨化检验、不锈钢晶间腐蚀检验等,金相检验工作在浙江省内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中处于领先水平。凭借良好的基础,现已向市局提交了金相分析与力学性能检测重点实验室申请书和可行性方案,将借助重点实验室的建立更好地开展失效分析,安全评定;高效、快捷、安全、准确的金相检验方法研究;拓展金相检验和力学性能检测项目等工作,进一步提升特种设备检验能力,更好地做好技术支撑。
1.3 攻坚破难,加速开展科研项目
(1)明确科技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召开科技大会等形式,总结回顾院科技工作经验,增加员工之间交流提高机会,并适时制定科技工作规划。如2011年,绍兴特检院在综合各方基础上提出了特检院“十二五”期间科技兴检、人才强检工作的总体目标及面临的主要任务,规划“十二五”特检工作的宏伟蓝图,激发了全院科研热情。此次科技工作会议对进一步营造科技工作氛围、明确科技工作思路、构建科技工作平台、规范科技工作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2)注重科研攻关能力提升。近年来,绍兴特检院从重点科研项目入手,强化院科研项目攻关能力。如2011年11月18日顺利通过省局科技处组织的专家组验收的《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系统》项目成为第一个牵头完成的省局项目,并取得了良好成效。该项目成功开发了国内首个电梯安全风险评估专家系统,这一系统主要包括电梯基本信息管理、评估系统、查询统计系统、基础数据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等模块,通过对电梯11大类150余条安全风险要素的数据采集分析,能自动生成电梯总体风险等级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了传统现场人工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局限,将电梯检验检测的理论知识与实例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为判定老旧电梯存在的风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老龄化电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4 研以致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随着科研成果在特检事业的加速转化和成功应用,不仅使绍兴特检院检验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日益增强、检验技术和服务水平日益提高,而且使该院的检验业务快速增长、检验收入快速提高。例如绍兴特检院《不锈钢覆膜金相检测技术研究》项目在2009年通过验收鉴定后,近两年来不断开展不锈钢覆膜金相检测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不锈钢覆膜金相检测在现场的无损检测应用现已很好地应用于不锈钢特种设备的检验工作中,在失效分析,材质劣化情况检验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11年还受企业邀请远赴江西樟树市开展现场不锈钢覆膜金相检验,获得了用户的好评。
2 加强特检机构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2.1 紧密结合特检机构改革发展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求发展
目前特检机构发展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电梯定检市场化已在多地开展试点、以绩效工资改革为核心的诸多人事财政改革也逐步推开,因此特检机构应紧密结合各种新情况,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困难,及时吃透政策精神,正确处理挑战与机遇的相互关系,把特检机构能力建设作为“强基础、练内功”的重中之重。
2.2 紧扣能力建设的三大要素,努力实现在“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文化育检”上有所突破
在科技兴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从立项、实施到结题的各项制度,加大对科研工作的各方面保障,提高科研成果奖励;继续加强重点科研项目攻关,从设备、人员等方面提供适度政策倾斜,提高科研整体水平;加强与省内外知名高校、实验室交流沟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广泛交流。在人才强检方面,继续通过公开招聘等途径集聚各类高素质人才;突出加强对近年新招录高学历人才的合理使用;注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文化育检方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文化力量,结合特检工作实际制订详实文化建设方案,突出提炼特检文化核心价值;注重发挥文化在队伍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科学发展观打造员工的思想、理念和精神,把特检院的发展与个人的前途联系起来,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机构文化;推动载体创新,积极开展读书节、技能比武、部室文化建设等活动,将文化建设有效融入特检工作,全方位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2.3 寻求多方支持,进一步优化特检事业发展环境
一、根据学校的基本条件和产业、行业、区域特色,围绕社会
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考评员专业设置、师资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㈠以课程建设促进社会服务能力提高
临洮农校根据农业行业特点和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及当地经济发展确定课程设置。学校设有农园、畜牧兽医、农业经济与管理、计算机、工业与民用建筑、电子电工等岗位的考评员,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及社会人员进行技能鉴定。在课程设置上该校坚持课程是专业的支点,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课程建设模式,构建课程体系,以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为重点,以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基础,以构建课程标准和考评体系为保障,融“教、学、做”为一体,全面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大幅度修改专业主要课程,组织考评员编写教材,建立相应的试题库,将职业资格认证、工种技能鉴定等内容纳入教学,在毕业生中推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在满足学生考证、就业需要的同时也促使学生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㈡以考评员师资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考评员师资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保证。临洮农校按照“培养与培训结合,引人与引技结合”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和生产实践锻炼,依托行业优势,构建“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提升每一位考评员的专业实践能力,更好地胜任社会服务工作,也拓展了社会服务的领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做到了考评员师资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的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㈢以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实验实训的设施、设备等条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硬件支撑,也是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基本硬件保障。临洮农校面向学生改善专业教学硬件建设,面向社会改善技术服务硬件建设。建立农园、畜牧兽医、农业经济与管理、计算机、工业与民用建筑、电子电工等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坚持按照“五位一体”(以教学为主,兼顾生产、科研、培训、鉴定)的要求,建立“生产型”、“产学结合型”“、虚拟型”三类校内实训基地;按照“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业、科研机构、生产培训基地建立“共享型”校外实习基地,充分的保障了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也为开展社会培训、考证、鉴定、技术咨询和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提供了较好平台。
二、将科研方向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紧密结合,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带动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临洮农业学校是一所有70多年历史的农业院校,多年致力于农业科研工作,在小麦育种、特种玉米繁育、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大丽花繁育等科研方向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尤其在冬春小麦育种和特种玉米繁育方面更是成果斐然。经过多年的努力该校先后培育推广出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冬春小麦品种(系)五十多个,服务于我省的定西、临夏、甘南、陇南、天水和兰州六个地区,并在陕西、青海、宁夏的部分地区推广种植等地;特种玉米繁育研究更是走在全省的前列,荣获多次省市科技进步奖项。“临单”、“临糯”玉米系列和临农小麦系列已经形成品牌优势,全省年推广面积23.33余万公顷,年增加经济效益5亿多元,有力的提升学校服务能力,对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服务“三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发挥项目培训的辐射、影响、帮助、带动作用,不断提升考评员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最近,国家海洋局举行了发展海洋经济专家研讨会。会上,11位两院院士就我国“十二五”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海洋事业发展发表了重要意见,现将主要论点摘要如下:
要引进培养造就一批海洋人才。拥有海洋人才就拥有海洋世界。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袁业立、高从增、徐洵都谈到了海洋人才的问题。高从认为,“十二五”期间,海洋事业如果想更上一个台阶,人才是关键,国家应当考虑如何形成海洋人才群,集中力量做大事。丁德文和徐洵提出,当前,许多高校如各地的水产学院纷纷改成了海洋大学,重点大学开始设立与海洋相关的专业;一些社会组织也以海洋命名,这充分说明海洋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徐洵指出,人才强国家就强,拥有人才就拥有世界,海洋事业也是一样。领军人物很重要,中青年科学家也同样重要。对于如何引进人才、稳定人才,应当加以探究。她建议,引进人才首先要把好质量关,最好能引进一个团队,或者帮助组建一个团队,这样才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要给予相应的待遇,使人才能安定下来,心无旁骛地进行科学研究。“安居才能乐业,不能引进来没多长时间。因为工作之外的原因使人才流失。”袁业立认为,很多科研项目并不是可以立即出效果、出成绩的,需要一个研究过程。因此要投入一定的经费,为培养人才提供支撑,并探索新的科研体制。
要着力提高对海洋的认识。全面加强应对海洋工作的能力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巢纪平提出,“十二五”期间。海洋工作要重点做好4件事情:维护国家权益、发展海洋经济、保障国家安全、研究大洋环境。关于应当如何开展工作,巢纪平建议,在维护国家权益方面,应提前掌握好敏感海区的情况,为中央决策服务;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国家海洋局要提供及时、必要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要与军方合作,做好海上军事的科技支撑。另外,还要加强大洋环境观测能力建设。巢纪平强调,要解决好以上4个问题,关键在于认识海洋。“只有增强海洋观测能力,才能更好地认识海洋,提高对海洋事业发展的认识,使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巢纪平说,“国家必须统筹安排,制定一个战略性的、高瞻远瞩的、有序的能力建设发展规划。”徐洵提出,要随时应对台风、赤潮、海啸等突况,必须加强能力建设。能力建设则主要包括资源库、能源库和人才库的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方国洪表示,以前科研人员无法获得海洋观测监测等领域的第一手资料,国家应当为科研人员创造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条件,提供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便于引用数据、进一步开展分析研究,为认识海洋提供可供分析的科学数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认为,“十二五”期间,国际上对海洋的竞争主要是海洋环境监测能力的竞争、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竞争以及海上防卫能力的竞争。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能力建设,从近海走向大洋。他表示,这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增强对海洋的认识。从长远的、全局的角度,做好多学科的综合观测和综合保障。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保障能力建设。不仅要具备观测的能力,还要具备保障能力。他建议做好两方面的工作。既要优化仪器设备,又要提高工作人员对资料的分析能力,以实现从观测到保障的目标。
要重视海洋生态气候研究,国家海洋局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锷提出,当前,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是国际上一个热点话题,以至于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比如节能减排、限号开车等。气候问题已不只是科学问题。已经上升为政治问题、外交问题、经济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而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对气候变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中美合作讨论会。在这个讨论会上,我国组织的11个气候变化成员单位里没有国家海洋局。我感到非常震惊。”黄锷说,“气候变化是百年、千年的问题,而海洋的记忆力能达到上千年。因此,气候变化的症结在海洋,解决气候问题,应该首先是海洋部门的事情。”黄锷表示,如果海洋部门能够在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做出一些成绩,不仅解决了科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他希望国家海洋局在这个问题上要争取发言权,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巢纪平认为,海洋在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海洋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大气和气候的变化,这一点过去被忽视了。现在,要与时俱进地看待这个问题,从国家的层面上,考虑海洋和气象部门的联系和分工。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指出。海洋气候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美国对此相当重视。我国在太平洋、印度洋已开始了早期的调查,在气候研究方面具有一定基础,如果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深入研究下去,将会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给予有力的帮助。
要统筹海洋事业发展考虑,把握好短期经济效益与长远谋划关系。关于海洋事业如何进一步大发展,与会院士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苏纪兰指出,目前,海洋事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滨海湿地等海洋生态系统,统筹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目前,我国围填海速度非常快、规模大,国家要严格管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合理控制围填海活动,保护好海洋环境和生态体系。另外,发展海洋经济不仅涉及到航运业、渔业和旅游业,还要大力发展油气业。英国的海洋油气业产值占英国经济总量的5%左右,建议我国给予进一步的重视。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敦欣希望,国家海洋局应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海洋事业发展规划,将投入的资金有效、科学、合理地使用好,不但要利用好近海的环境和矿产资源,还要利用好深海的资源。他建议,制定一个10年大洋考察规划,有步骤、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深海调查。丁德文提出,要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目标,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和海洋科技水平,加强各方面的统筹,理顺各种关系。袁业立表示。应该围绕国家需求来研究问题,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对海洋科研体制机制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花点功夫去研究海洋资源的利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认为,海洋工作不是孤立的,需要综合学科的支撑。发展海洋经济包括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工业布局等一系列问题,这不是仅海洋学科就能解决的。因此,要拓宽眼界、开阔思路,跨学科、跨领域地开展综合性海洋研究工作。另外,还要重视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将海底观测等与海洋有关的研究纳入到海洋工作中。方国洪认为,国家对海洋资源开发很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要将每一笔经费合理使用好、支配好,使其真正投入到海洋事业发展中去。要加强海域管理、海洋环境保护以及海洋科学研究工作,协调好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徐洵提出,国家海洋局在深海研究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要大力开发深海资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7年,按照《200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的统一部署,重点加强了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建设、推进了公益类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政策的不断完善、继续实施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一)科研院所改革稳步推进
1.强化转制院所在行业技术创新中的骨干作用。为加强转制院所创新能力建设,切实发挥其在行业科技进步中的骨干作用,科技部2007年启动了依托转制院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确定在26家骨干转制院所开展首批建设。这批实验室主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着力解决产业和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支持转制院所建立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为增强转制院所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带动辐射作用,2007年科技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转制院所,依托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重大项目,支持其联合行业大企业、高校,开展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以及产学研合作研究组织。2007年6月启动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目前,4个联盟建设进展良好,转制院所在其中发挥着骨干作用。
3.研究出台《关于稳定支持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实施意见》。这是《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实施细则之一,对于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该项政策已与财政部、中央编办正式联合。
4.开展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估试点工作。为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设,科技部组织力量研究制订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目前正在气象和国土系统有关公益科研机构开展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将结合试点工作情况,对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全面推开。
(二)推进科技管理改革,建立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和公平、公正、公开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
1.立足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强化计划的系统设计和整体部署。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科技部对“十一五”科技计划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各项计划的安排落实紧紧扣住自主创新主题,按照任务要求明确定位,有机衔接,保证了计划工作,纳入全面落实《纲要》各项目标和任务的轨道。
2.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计划管理公平、公正、公开。2007年,科技部着力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推进实施《关于国家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等计划和经费管理办法、立项和评审规范等管理规定,转变了政府职能、调整了计划支持方式、改革了立项办法、建立健全了监督制约机制、加强了科研道德和诚信建设。
二、2008年改革工作动态
2008年,科技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强自主创新这个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以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主线,以建设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以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和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为重点。2008年的重点任务:
(一)系统总结与宣传20多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成就。
(二)继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
一、主动融入医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一)积极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按照《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2012-2015)》的要求,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着力完成基层中医药工作的各项任务。继续开展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启动全省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
(二)推动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中发挥作用。认真落实好已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制定相关技术指南,做好人员培训,加强考核评估。
二、加强中医药内涵建设,提升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和应急能力
(一)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区医院中医“治未病”科室建设与管理。
(二)建立中医康复联盟。各医院要按照《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加强康复科室建设与管理。
(三)推动综合医院中医药和民间医药工作。继续开展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办中医医疗机构。挖掘、整理、利用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
(四)提升中医药卫生应急能力。建立完善我区中医药参与重大疾病防治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机制。
三、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增强中医药事业发展活力
(一)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名中医培育工程。抓好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开展名中医的评选活动,选拔一批确有专长、特色明显、能够代表中医最好水平的名中医进行重点培养,打造名中医团队,带动全区中医人才队伍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申报。通过组织轮训、脱产学习等方式,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中医医院深入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开展中医药管理干部培训,提高中医药管理队伍整体水平。协助推进中医药职业教育和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
(三)着力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开展区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大力培养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社区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和乡村中医医生。协调做好农村在职在岗中医人员中医专业大专学历教育。
四、加大中医药文化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一)突出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等临床工作中体现“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医药文化与科普巡讲、名中医药专家宣传等活动,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
(二)加强中医药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中医医院等中医药机构窗口作用,注重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社会资源,搭建更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公共平台,加大对中医药行业先模人物、先进事迹及中医药事业发展成就等的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