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国内外招投标现状分析

国内外招投标现状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2 09:22: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内外招投标现状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国内外招投标现状分析

篇(1)

摘要:电子招投标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业务形态,它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招投标模式相结合,实现招标项目全过程电子化。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电子招投标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各地电子招投标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电子招投标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电子招投标;现状;发展对策为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交易成本,规范业务流程,增加招投标全方位透明度,我国借鉴国外电子招投标经验,在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中引入了电子招投标,各地先后开展了招标项目全过程电子化研究与探索。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全新业务形态——电子招投标。

一、推行电子招投标的现实意义

1.确保招投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普遍性和交互性,电子招投标方式相比其他媒介更能增加招标投标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更有利于公平竞争。同时,在强化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增加系统平台操作监督基础上,电子招投标可避免招标投标活动中的暗箱操作,有效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和公正。建立电子招投标平台,使招投标中的每个步骤都依法遵规、按部就班,信息披露更广泛,有效提高了招标信息的对称性,有利于招标人、投标人掌握整个招投标过程,也有利于招投标监管部门对整个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实行计算机辅助评标,使整个程序更加公开、透明,也能更有效防止暗箱操作和虚假招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整个招投标活动“三公”原则的实现。

2.实现招投标活动便捷高效

传统招投标中,招标人或招标机构(以下统称招标人)需要向不同主管单位送审和报备大量书面材料。电子招投标中,招标人只需将文件资料通过电子招投标平台进行网上申报,相关主管部门即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审批备案。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有效提高了招投标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电子招投标平台发售、下载电子招标文件和网络传输递交电子投标文件,优化了整个招投标工作业务流程;而运用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进行评标,还大大提高了评标专家的评标效率,缩短了整个项目招标投标时间周期。

3.降低招投标活动交易成本

电子招投标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能有效降低招投标活动时间、经济和社会成本,还能降低招标人、投标人的招标或投标成本,相关部门监督管理和交易场所等部门公共服务成本,有效降低各种开支并节约资源,推进绿色采购。采用电子招投标后,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不复存在,投标人参与竞争的机会明显增多,由此造成竞争数量显著增多,招标项目竞争性扩大,投标价格普遍降低,招标人也从中受益。

4.促进招投标活动管理规范

随着招投标规模和范围的拓展,传统的招投标业务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规范化、效能化要求。在电子招投标平台上,全过程电子化招标项目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招标投标全过程受到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双重监督,促使招标投标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电子招投标通过系统流程管理,采用网络技术使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在电子招投标平台上按业务流程规范操作,管理部门在电子招投标平台能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整个招标投标交易的每个环节始终处在可控状态,实现全过程监督和管理,确保过程的公正合法。

二、我国电子招投标的发展过程

1.电子招投标发展初期阶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实施之前,各地区对电子招投标已有初步探索和研究。1999 年外经贸纺织品配额招标中,我国首次使用电子招标方式。2001年,中国国际招标网在我国率先开始运营针对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采购的“国际招标项目管理平台”和“国内招标项目管理平台”,主要业务流程实现了在线操作,开启了中国电子招标平台先河。随后,世行和亚行项目、外国政府贷款项目招标采购也采用电子招投标方式。此后,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积极开展电子招投标系统与实践的开发与探索。2007年,四川省采用电子评标系统进行评标;2008年4月,国内首个建设工程远程评标系统在苏州开通,并于2009年7月1日起在江苏全省推行;2008年12月,宝华招标公司自主研发成功国内首个全流程网上招标平台,并顺利完成首个“网络设备及相关技术服务项目”网上招标,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全国第一个网上全流程招投标项目的诞生;2009年3月,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建筑工程电子化招标投标实施细则(试行)》,规范了工程电子招投标活动。此外,广州、深圳、南京、昆明、安徽等省市电子招投标系统也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并取得较好成效。

经过十多年发展,电子招投标在我国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覆盖领域也从货物采购逐步拓展到重大装备招标采购、建筑工程招标采购、政府采购、药品采购等领域;电子招投标已从早期的网上招标公告、公示中标结果,逐步发展到整个招标过程全部实现电子化。

2.法律法规健全与完善,推动了电子招投标发展

2012年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2013年2月4日,国家八部委联合《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确立电子招投标的法律地位,《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统一了技术规范,改变了建设技术标准不一的局面。2013年7月3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关于做好〈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贯彻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推动了我国电子招投标工作,成为我国招投标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13年底,国家发改委制定了《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检测认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确保了进入市场的系统安全合规,推动了标准统一,实现电子招标投标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的需要,明确了各行政机关在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检测、认证监管中的职责分工、监管重点以及监管手段。2014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电子招标投标办法》附件《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的配套文件——《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检测认证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同时它也是《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检测认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附件,该《检测认证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检测认证的程序、内容、方法和准则。

3.信息技术和监督机制研究,促进了电子招投标发展

201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四次扩大会议暨招投标经验交流会上,与会代表交流了电子招投标建设经验,探讨了接口开放以及如何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及招投标全过程真正电子化等问题。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也是单一系统向集成系统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014年7月18日,在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组织召开的电子招标投标监督机制研究课题第一次专家会议上,许多央企和各地交易中心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建成后,面临如何建立监督机制等问题,专家认为,对电子招标投标监督机制研究很有必要,新的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建设中,需要解决行政监督平台与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关系问题,也需要相应的办法予以规范。会议确定了《电子招标投标的监督机制研究》课题研究任务,探讨了将监督机制在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管理中落实的办法。

三、我国电子招投标现状分析

1.我国各地区电子招投标的实践我国对电子招投标主要分为三种模式:

(1)政府主导模式。以北京等地为代表,由政府招投标综合职能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直接主导,交易场所、技术支持单位协同工作的模式。综合职能部门牵头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选择建设和运行维护技术支持单位,组织实施方案并全程指导、协调、管理,将全部依法招标项目统一在一个平台上实施。

(2)交易场所主导模式。以深圳、南京等地为代表,由交易场所牵头,政府部门指导,制定运行规则,自主选择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技术支持单位,实施电子化招标,提供相应的服务,将本交易场所覆盖的项目纳入实施范围。

(3)招标机构主导模式。以上海宝华等单位为代表,由招标机构作为建设单位,自主决策、自行管理,自定运行规则、技术标准,提供电子化招标平台,为本机构所的项目提供服务。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政府部门、技术支持单位和交易场所各方分工协作,区别在于决策管理和推进实施的范围、标准、力度有所差异。从政府部门对招投标活动的职能分工及监管方式的创新、各种模式实际应用效果以及电子招投标的发展趋势看,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电子招投标体系是电子招投标发展的必然要求。

2.我国电子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1)电子招投标建设标准不够统一。目前,我国电子招投标在技术、管理和业务上存在较大差异,系统建设、安全认证、流程操作甚至文本格式等都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比如,各地区、各行业甚至同一地区不同交易平台使用的数字证书的认证机构均不相同,且不能相互兼容;电子招投标文件制作工具及数据电文文件格式迥异,有的地方电子招投标文件制作工具在数据接口上只兼容部分造价软件编制的工程量清单。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平台之间互不兼容,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造成各地区、各行业间各自为阵、“烟囱”林立,甚至重复建设,同时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势必形成新的区域屏障、市场封锁和技术壁垒,形成“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格局,导致各地区、各行业在推行电子招投标中大量的资源浪费。

(2)电子招投标推行方式认识不一。

由于电子招投标在我国是一项新型业务形态,既没有固定统一的发展模式,也没有统一的规范性指导文件,加上各地行政主管部门条块分割和职责分工,全国各地大部分是在招投标主管部门指导下,依托本地交易资源、监管力量实际情况推行电子招投标,导致我国各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县市之间的模式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应当由国家统一建设运营全国性的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以统一建设标准、技术规范和数据接口,有利于促进全国电子招投标的发展,避免由各地政府自行建设运营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造成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有的认为应当以省为单位全面推行电子招投标,建设运营全省统一的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每个省份根据各地招投标实际情况,创新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电子招投标,促进了全国各地电子招投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有效避免了不同城市建设、运行多个交易平台带来的投资增加、资源分散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还有的认为各市县级区域均可建设运营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以利于电子招投标稳健有序发展,避免由全国或全省统一建设带来的系统庞大、操作冗繁、运营复杂等问题。电子招投标的本意是形成信息和资源公开透明、公平共享机制的招投标市场,转变和规范行政监督方式,加强社会监督。在今后推行电子招投标时,电子招投标系统的设计应根据《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及《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要求,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

(3)电子招投标使用范围有限。目前,全国各地电子招投标系统主要应用于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领域,即实现了施工、监理、设备和材料等招标电子化,电子招投标覆盖面还需进一步拓宽,电子化范围还需拓宽。目前,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勘察、设计、交通、水利、民航、铁路等项目、产品和服务采购、科研课题立项、土地使用权转让以及政府投资项目采购等招投标仍处于传统招投标阶段,也应逐步实现招投标电子化。

(4)电子招投标现有系统设计待调。2013年2月4日,国家八部委联合《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在总结我国实践经验和存在问题基础上,规划了电子招标投标的系统架构,规定了建立由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行政监督平台构成,分类清晰、功能互补、互联互通的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同时《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规定了“依法设立的招标投标交易场所、招标人、招标机构以及其他依法设立的法人组织可以按行业、专业类别,建设和运营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国家鼓励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平等竞争。”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现有的电子招投标系统多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易场所主导建立、运行,且招投标交易、公共服务和行政监督功能集成在一个网络平台。《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的出台,意味着要对现有系统中的招投标交易功能模块、公共服务功能模块和行政监督功能模块进行拆分、剥离,建设形成相互独立但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工作平台。尤其是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应当独立于行政监督部门,且交易平台的建设、运营应交由市场来进行调节,各交易平台可以公平竞争。

四、推进我国电子招投标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借鉴引用国外电子招投标的成功经验

我国招投标活动起步较晚,相关理论知识与做法主要引自和借鉴国外经验。西方招标与投标活动已有较长的历史,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应用与实践,西方形成了较为成熟与系统性较强的工程招投标理论与机制。同时,在把握科技变革的契机不断推进下,信息技术与招投标活动相互融合,使招标与投标活动实现了电子化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运用。由于起步较早,西方各国的电子招投标在技术、方法等方面相对完善,制度建设更为齐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目前加拿大、美国、英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在电子招投标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而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也普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招投标体制与市场。

国外较为成熟与广泛推行的电子招投标理论与技术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其发展模式与操作方式实现国内电子招投标的后发优势。随着《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的出台,在国内十多年的电子招投标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及借鉴国内外电子招投标的先进经验,推动中国电子招投标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运行等整个体系的发展。

2.建立健全我国电子招投标的法律体系

2013年以来,国家相继制定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等电子招投标领域法律法规及配套文件。这两个文件实现了为我国电子招投标的发展保驾护航作用,但还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电子招投标领域法律体系,引导与规范电子招投标市场行为,确保电子招投标进程的稳健发展。例如,建立行政监督平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的相关管理规定,创新监管方式,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立电子交易(商务)法,系统规范电子交易行为;建立电子认证及电子认证安全指南等,确保交易的安全性。

3.统筹规划我国电子招投标的全面发展

电子招投标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参与的对象众多,且权限分配的差异较大,电子招投标系统的设计应根据《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的要求,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招标投标流程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我国电子招投标的全面发展。在建设电子招投标系统时,应以实现招标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为理念进行合理规划,同时必须建立在有良好的平台支持、有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实现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之上,具备高度兼容性和集成性,建立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数据接口和信息共享的电子招投标系统,防止资源互相占用与重复建设,为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一个高度集成化、全程电子化、程序规范化、流程控制化和过程监管化的系统平台。

4.研究创新我国电子招投标的发展模式

我国电子招投标发展模式,根据推行的市场主体大致可分为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类。其中政府主导可以细分为中央政府主导的全国性发展模式和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性发展模式。全国性发展模式目前刚刚处于试点阶段,日前国家发改委确定深圳为全国首个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城市,以点带面,推进全国电子招标投标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的发展及应用。区域性发展模式可以再细分为两种:对于区域范围内招投标市场发展水平均衡的地区,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对于区域范围内招投标市场发展水平差异的地区,则宜采取先行试点部分地区,再逐渐由先进带动落后的渐进式推广方式。市场主导的电子招投标发展模式,《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规定了交易平台建设运营市场化的指导方针,给予了依法设立的法人组织建设和运营交易平台的法律权利。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中央关于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要求,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交易平台的建设运营和选择使用等方面,鼓励平等竞争,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我国还应综合分析国内外电子招投标的实践,深入研究和创新适应中国招投标活动的电子招投标发展模式,调整招标投标行业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发展电子招投标中优化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

五、结语

电子招投标是一种创新的招标投标方式,它是传统招投标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传统招投标方式的重大改革。电子招标投标与传统方式相比,实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阳光交易”,提高了招标采购透明度,节约了资源和交易成本,创新了监督管理方式。它是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落实中央惩治和预防腐败长效机制的迫切要求,电子招投标必将为我国的招投标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星明,张翠萍.浅谈电子招投标的发展及建议[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3(1):29-32.

[2]林宗绍.我国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交易管理平台的建设与思考[J].建筑经济,2011(8): 48-50.

[3]衣芙蓉.试论电子化招投标的优势及未来构想[J].招标采购管理,2014(02) : 21-22.

[4]崔建涛.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项目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5]张伯威,周翔.北京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中国招标, 2012(37):13-14.[6]安连发.电子招投标发展亟待实现“两个突破”[N].中国建设报,2014-4-5(004).

篇(2)

【报告描述】

政府投资项目中,采用投资补助和贴息方式的,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而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投资补助,是指政府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投资项目和下一级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给予的投资资金补助;贴息,是指政府部门对符合条件、使用了中长期银行贷款的投资项目给予的贷款利息贴息。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是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项目法人,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的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是项目方为获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而向政府相关部门出具的一种报告。政府资金支持包括投资无偿补助、奖励、转贷、贷款贴息等。

【报告目录】

第一章心脏瓣膜项目建设必要性及条件

一、项目法人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项目单位近几年财务状况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申请投资补助或贴息资金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

3、项目建设内容

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5、项目目前进度

三、项目结论

第二章心脏瓣膜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二、产品方案

1、产品介绍

2、产品特点

3、产品技术参数及先进性

第三章心脏瓣膜项目市场分析

一、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1、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产品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3、产品市场供需情况

二、产品市场竞争情况

1、主要生产厂商和国力生产力布局

2、产品竞争趋势

3、项目单位优势及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三、产品市场前景预测

四、项目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第四章心脏瓣膜项目建设条件和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厂址选择

2、自然条件及环境

3、工程地质条件

4、经济发展及投资优惠

5、原材料及能源供应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土建工程

2、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3、原辅材料及动力供应方案

第五章心脏瓣膜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技术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先进性

二、产品生产工艺介绍

三、主要设备选型及购置方案

第六章心脏瓣膜项目环境保护、节能措施、劳动安全

一、环境保护

二、节能措施

三、生产安全设施

四、消防

第七章心脏瓣膜项目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方案

一、项目单位组织机构

二、项目劳动定员和职工培训

计划

第八章心脏瓣膜项目建设期、进度安排和招投标

一、项目建设期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招投标计划

第九章心脏瓣膜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二、总投资估算

三、资金筹措方案及落实情况

第十章心脏瓣膜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一、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二、财务评价

三、不确定性分析

四、社会效益分析

第十一章心脏瓣膜项目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一、政策法规风险

二、市场风险及防范对策

三、技术风险及防范对策

四、管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五、人员风险及防范对策

六、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

七、成本控制风险及防范对策

第十二章心脏瓣膜项目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附件:

(1)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

(2)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3)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

(4)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5)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意见;

(6)申请贴息项目须出具项目单位与有关金融机构签定的贷款协议;

篇(3)

【关键词】 公路工程 造价管理 现状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

与国外进行比较.我国公路造价管理发展的趋势是完全正确的。即通过建设市场竞价,进行业主控制造价、行业主管部门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原样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原因是我国公路工程造价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市场机制的运行水平与造价管理不相适应。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我国市场化改革仅二十余年的时间。法制水平无法保证诚信者的最大限度保障个人利益。监控手段及措施不充分。分配制度及相关法规不足以使国家工作人员、国有企业人员全身心工作。因此,如果缺失政府造价管理,将形成权利真空,引发造价管理混乱。对公路造价管理。政府不应单纯退出。而必须开展系统研究.维护公路交通建设市场的秩序。其次。定额更新缓慢,信息封闭致使造价工作者无法有效利用已有信息。然后是束缚严重,多数交通造价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定额管理、造价测算与审查工程各阶段造价和部分工程的造价工作。但在众多的公路造价(定额)站,仍负担大量造价文件的编制,不利于造价市场的良性发展。最后是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另外,公路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刚刚起步,目前取得证书的还不足30%。能够充当总经济师的更是凤毛麟角。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二、我国公路建设造价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建设前期的问题

建设前期是指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计划任务书等批复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首要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决策部门依据公路工程项目预可研报告和可研报告的研究结果,组织咨询专家对其进行科学可靠评价,指导决策部门对项目立项进行决策。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部分深度不足,估算不准确,从而影响工程造价。其主要表现为:沿线自然条件调查不详细,如不良地质地段等; 路线方案比较工作深度不够,导致推荐方案不尽合理;建设标准和一些主要技术指标应用不合理; 重大技术措施方案分析论证不足;征地、拆迁赔偿调查深度不够;材料单价,运距调查不准确等。

2、设计阶段的问题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变更设计三个阶段。目前由于我国公路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单位的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再加上我国正处于公路建设的高峰期,以及对规划设计单位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完善,导致在这三个阶段设计过程中设计文件编制质量不高、缺项漏项多项等现象存在,这引起工程概预算定额的偏差。具体表现在: 初步设计只重视技术指标控制,忽视设计产品的经济合理性;初步设计深度不够,外业基础资料调查不详细,从而导致施工图阶段变更方案较大,造成工程造价大幅度的调整;主要筑路材料储量、性能调查不详,导致材料变更较大;对沿线地质资料调查深度不够,导致施工时现场变更较大;设计单位对设计图纸会审把关不严,出现的问题全部集中在施工过程中解决,因此造成返工和浪费等。

3、施工阶段的问题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是指工程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准备和消耗阶段。由于存在以下不利因素,必将影响该工程结算价格: 施工队伍投入的力量不足,施工机具不配套、误工时; 施工队伍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违背施工工序;工程现场计量准确度低,设计变更把关不严;现场监理业务素质不高,对现场出现的问题采取的处理方案不得当等。

三、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整治措施

1、加强宏观调控"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计价模式

政府部门应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集中精力做好宏观调控 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按不同的投资主体分别进行管理。我国目前采用的量价合一的预算定额方式忽略了竞争因素,使技术与经济分离, 造成公路工程造价的失真,国内外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工程量清单报价的计价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先进的计价模式,为加快工程造价市场化进程,尽快与国际惯例轨,应结合我国实际,本着统一量、开放价、由企业自主报价、最终市场形成价格的原则 研制有中国特色的公路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价方法。

2、加快我国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网络建设

实行量价分离后,价格成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公路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尽快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公路工程价格信息系统,通过综合各方面知识构建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网,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网。包括公路工程劳务、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公路工程造价指标信息及有关政策、定额等信息,通过此网络的建立,可让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各方及时了解最新的价格信息,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控制。

3、建立规范的造价咨询市场"提高公路工程造价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公路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内部管理混乱,业务范围窄,难以与国外的咨询机构抗衡,部分公路工程咨询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采取不正当手段,缺乏竞争力。因此,应加快公路工程造价咨询业改革步伐,使其能与国外同行竞争,具体措施为:严格划分咨询企业的资质等级,淘汰不合格的咨询机构;拓宽服务面,开展提供全过程,全方位造价咨询和工程管理服务,提高竞争力;建立承担无限责任的造价咨询机构或单位,我国造价工程师普遍缺乏国际工程造价操作理论与实务知识,技术综合能力较差,既懂工程技术又懂工程经济,既懂法律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匮乏。因此,我国公路工程造价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研究国际惯例,学好外语,参与国内外的业务交流,了解和掌握WTO 协议及国家的工程造价,技术法规,管理体系及发展动向。

4、极推行招投标制

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领域的立法应包括公路工程造价运行的各个环节: 根据已有法律,法规制定有关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配套法律或行政法规,对现有不符合WTO 规则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撤销或修正,建立、健全公路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监督机制; 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的监督、审查,防止腐败; 把法律监督引入到公路工程招投标活动中,严格合同管理。为完善公路工程建设市场的各项职能,应向国际惯例靠拢,在建设任务的分配中引入竞争机制,大力发展公路工程招投标的中介机构,逐步形成市场价格约束机制。 例如,可以开放公路工程建设市场,积极发展对外公路工程承包业务,使大多数承包商熟悉国际惯例。

5、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

公路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同时必须突出重点。 显然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项目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不是施工阶段。 而一旦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就应放在设计阶段。有资料表明,设计阶段对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度超过总造价的75 %。控制公路工程造价的措施有:推行限额设计。对公路工程造价实行纵向和横向的控制,不但要把整个工程施工图预算总金额控制在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内,而且要把整个工程分解成各个项目。 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根据批复给各个项目明确的概算限额目标,要求各个项目的预算均应控制在限额造价内。

结论

公路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技术性、经济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只有系统地、全方位地采取措施,严格管理,切实落实公路工程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全面科学地在投资决策、设计、建设项目发包和建设施工阶段制订科学、合理、规范的工作程序,严格执行管理程序,正确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才能更好地加强造价控制,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4)

Abstract: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pair projec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grat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repair engineering internal audit,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approaches to improve audit efficiency, and discuss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audit of repair enginee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内部审计;高校;修缮工程;强化措施

Key words: internal audit;university;repair engineering;reinforc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046-03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高校从基本建设向内涵建设快速转变,为了满足师生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提高办学条件,高校修缮改造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都投入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修缮工程。以江苏省高校为例,2007年全省高校修缮工程报审项目2623项,报审金额3.70亿元;2011年全省高校修缮工程报审项目3506项,报审金额6.34亿元,修缮工程投入逐年增加。如何提高高校修缮工程审计工作效率,促进工程管理水平,以发挥修缮资金最大的效益,大力缓解高校修缮任务重、资金紧缺的矛盾,是高校内部审计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针对高校修缮工程的特点,结合高校修缮工程内部审计的实际情况,对强化高校修缮工程内部审计进行探讨。

1 高校修缮工程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高校修缮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给高校的后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从经费保障到专业队伍的选择等,原有的小后勤模式已难以适应。高校修缮工程呈现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修缮工程范围多而散。多是指修缮工程数量多,工程类别多,从一樘门窗的维修到整栋楼的改建,其中就涵盖了土建、修缮、装饰、水电安装、园林绿化等多个专业,散是指修缮工程单项工程造价低、工期短、地点分散,且大多项目缺乏专业设计,随意性较强;二是修缮工程的临时性和突击性。因为校园设施的损坏具有偶发性,为保证校园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在修缮上必须以最短时间修复,另大量的修缮工程主要集中在寒暑假突击进行,时间相对紧张集中;三是修缮工程管理缺位。由于修缮工程面广量大,目前大多高校后勤修缮工程管理人员结构、专业技术结构存在严重不足,工作量上往往超负荷运行,管理人员也不能亲临修缮工程的每一个现场,难以全面涵盖修缮工程的全部细节,常常会出现管理缺失的现象。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造成高校修缮工程大多无立项、无图纸、无预算、无合同、无施工方案,即使有也常常是流于形式,且很多修缮项目在计价定额中找不到相应的子目,工程施工签证繁多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给修缮工程内部审计带来一系列难题,从审计实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修缮工程没有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 随着招标投标法实施,高校大都制定了相应的校内招标制度,由于修缮工程计划性不强,实践中后勤管理部门常常以工期紧、要求高、任务重等各种原因采用拆解工程或是施工后再进行工程项目变更增加的方法逃避招标。如某学生公寓维修工程按单元进行直接发包,又比如某宣传栏工程直接发包后进行变更,结算价远高于招标规定金额。

1.2 修缮工程施工合同不严谨 由于修缮工程单项工程造价低,项目管理部门在签订合同时往往容易忽视,订立的合同条款不规范、不严谨,甚至有些项目没有签订合同。比如某维修工程以固定总价一次性包死,在结算审计时却发现其中整个水电安装以项为计量单位,缺乏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审计验证时无从下手,甚至规费、税金的比率都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1.3 修缮工程施工签证不规范 施工单位常常利用项目管理部门对现场管理不严格、不及时,管理人员对定额项目概念不清等,对口头承诺事后办理签证虚假夸大,如在项目变更上做虚假变更,多计工程量,不计减少项目的签证;在对土方类别、土方量测量、土方外运、基础处理、点工、材料价格等方面采取多计、高划、事后补签的手段骗取签证;不按计价定额计算规则签证,资料记录笼统含糊,导致多计工程量等。

1.4 修缮工程结算资料报审不及时、不规范 施工单位平时不注意资料的收集,往往集中学期结束前,尤其是年底时报送竣工结算资料,这样一方面工程时间跨度大,不便于结算资料的收集,经常会出现边审计边补资料的现象;另一方面审计任务过于集中,审计人员需在短时间内审核完大量的修缮工程结算,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质量。

1.5 修缮工程后续审计重视不够 在修缮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校内多个管理部门,有些跨部门工程由于非专业管理人员在工程管理中扯皮、管理缺位,事后审计难以问责,不利于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的高校对修缮工程结算审计非常重视,而忽视对工程保修金审计监督,缺乏相应的保修金使用的监督机制,甚至出现保修金已退还施工单位,施工水电费却没有扣除的现象。

1.6 修缮工程审计力量薄弱 由于修缮工程数量的逐年增加、工程审计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前移,审计任务越来越重,而目前大多高校存在专业工程审计人员少、专业结构不合理的困扰,现有的审计力量难以满足修缮工程综合性审计的需要。

2 强化高校修缮工程审计工作的措施

从管理学的普遍性指导原则可以得知:最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对于需求的合理规划,特别是对于合理的需求变更要有积极的应对措施,高校修缮工程审计工作亦不例外。为此要做好修缮工程结算审计,必须要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牢记“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教育审计工作方针,坚持“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与时俱进,创新理念,强化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修缮工程审计要求。

2.1 创新审计理念,努力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 高校内审部门和人员在开展修缮工程审计时应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高校内审大都是属于纪监审等监督部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力戒处处以监督者自居,应树立“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的审计理念,在审计监督的同时注重加强审计咨询和审计服务,以实实在在的审计效果争取校领导和工程参建各方的支持与配合,只有上述各方真正形成一种合理的审计模式,积极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审计工作流程才能规范高效地运行。

2.2 挖掘审计资源,加强内审队伍建设 一个合格的工程内审人员应该具备经济、法律、管理、建设工程、财务、信息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从现状分析来看,目前高校普遍面临工程审计专业人员紧缺的困扰,这就需要高校内审部门积极挖掘审计资源。一是要充分培养现有审计人员,提倡“一专多能”,完善专业知识结构,组织内审人员定期接受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参加相关岗位技能的继续教育学习,及时了解国家、地方和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二是可以考虑聘任有相关专业技能的兼职审计员,还可以采用高校内审与社会审计联合审计的办法,有条件的高校之间可以通过专业审计人力资源共享模式来加强审计力量。

2.3 完善审计规章制度,规范审计工作程序 高校内审部门应结合高校审计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修缮工程审计的制度体系,以规范修缮工程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材料采购、工程变更与签证、工程验收、工程结算、工程审计等各项工作。按照“以人为本、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事”的原则,推进审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2.3.1 建立修缮工程审计送审资料的“一次性告知”制度,采用主动告知方式,以详细清单列出修缮工程审计所需资料,提供标准样本并规定送审期限,加强与修缮项目管理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帮助经办人员逐步提高送审资料的规范性,这样既提高了送审环节的工作效率,更起到促进修缮工程管理的作用。

2.3.2 建立工程审计项目“限时审结”制度及进度周报告制,随时追踪检查审计项目实施情况,并可将工程项目细分为资料初审、审前调查、审计实施和审计完成等阶段,检查督促各阶段工作在规定时限完成。

2.3.3 建立审计项目动态管理制度,加强与项目管理部门沟通,及时跟踪检查、评价及通报项目进度情况,实现审计工作质量的“实时纠错”,大幅度提升了审计效率和质量。

2.3.4 建立审计绩效考核制度,公平、公正评价每位审计人员,充分发挥考核机制的约束、激励作用。

2.4 实施关键环节跟踪审计,强化审计工作程序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教财【2007】29号)明确要求“大力推行基建(修缮)项目全过程审计”,这就要求高校内审部门在修缮工程中提前介入。由于修缮工程的特殊性及专业审计人员普遍不足的情况,修缮工程实行从项目的立项、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到施工管理实现全过程跟踪审计难度较大。建议在招投标、合同签订及施工等关键环节实施关键环节跟踪审计,通过事前、事中控制的方式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防止矛盾、纠纷的出现。在阶段性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应维护学校利益,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促使审计工作有效、规范地运行。

2.4.1 加强修缮工程招投标环节审计:通过审计评价审核,揭示高校项目管理部门招标投标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从控制风险的角度,研究和梳理关键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环节和控制重点,适当强化,提出制定具体、有效的控制措施、控制标准的建设性建议,促进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基本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例如随着招标投标法实施,高校大都制定了相应的招标制度,针对修缮工程招标,内审部门可采用抽样调查法定量分析招标比例,定性评价依法应招标的项目是否执行了相关制度的规定。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风险分析,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控制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风险控制的措施。

2.4.2 加强修缮工程合同环节审计:进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全过程跟踪审计,准确把握跟踪审计的控制点和介入深度,重点针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同时应在积极探索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经验,建立健全施工合同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使合同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2.4.3 加强修缮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审计 相当一部分的施工单位抱着“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思想,又因修缮工程大多是小而散的零星工程,没有监理人员的参与,往往就是在这个环节大做文章,审计实践中这个环节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为此在工程施工中需要变更的部分,审计应推行“一线工作法”,强调审计人员在一线作业、问题在一线解决,及时进行现场签证确认,审核时必须到现场逐项丈量、计算,逐笔核实,同时要分析工程变更是否存在因设计或其他原因而造成的损失浪费。通过加强签证的准确性、真实性和规范性,提高审计效率和服务水平。

2.4.4 加强修缮工程结算审计 首先应重视结算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所有的结算资料都必须是原始证件,复印件、扫描件等不能作为结算审计的依据,规定工程竣工至报送结算资料的期限,做到及时报送资料,工程结算资料应履行必要的书面交接手续;其次应重视审计的规范性,实施审计时认真执行审计署颁布的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严格审计程序,加强审计日记和工作底稿的规范性;第三应重视科学先进的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因此要不断的学习和吸收国内外科学先进的审计手段和方法,注重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不断的改进、完善审计手段,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工程结算审计风险。

2.4.5 加强修缮工程后续审计,增强审计监督效果 后续审计是内部审计区别于外部审计的重要特征,通过形成 “发现—披露—处理”这一良性审计工作机制,不仅能强化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更能实现审计的价值。如通过加强后续审计,积累工程造价信息为今后造价控制提供依据,通过对具体工程项目结算审计后的工程造价信息积累、存储,统计、归类、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已完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即可成为以后修缮工程确定造价的参考依据,又可通过审计对比,列出高估冒算、信誉不良的施工企业,在今后修缮工程项目招标引以为戒。

3 结语

高校修缮工程内部审计是教育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高校修缮工程内部审计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在审计实践中不断创新,改变以往的思维定势,探索出正确应对措施,努力提高审计质量、审计效益,更好地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管小敏.高校工程审计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2]于秀梅.提高高校工程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方法研究.河北企业,2008(3).

篇(5)

关键词:高职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TU-4

前言:2014年,就加快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其中提到“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但是我国的高职教育由于其发展历史较短、速度较快,目前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亟待解Q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怎样才算成才的问题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分析:

一方面,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社会的种种因素限制,高职院校学生长期深受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的影响,其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水平评价体系往往存在着偏重认知能力考核,忽视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个性化能力的价值;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轻视甚至无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价。这样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水平评价体系无疑是打着大工业时代的烙印的,这种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是像生产流水线上的千千万万规格相同的零件一样,没有个性魅力,缺乏独特能力。另一方面,随着职业准入制度的推进实施,行业发展对非技术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少,对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的起步晚,经验不足,目前已经暴露出了许多尖锐的问题,其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一直在沿袭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体系,存在着定位不清、方向不明的弊端,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并不能很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既要突出学生的能力特长,更要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建筑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例:

二、传统观念中对建筑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的特色集中体现在以下四点:

1)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建筑物是百年大计的产品,建筑行业素有“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安全第一”的说法。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很多环节是隐蔽工程,现有的建筑工程监督和管理机制根本不可能全方位的涉及到每一个工程细节,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与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操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在招投标市场以及原材料采购能方面很容易滋生违规行为,最终造成工程质量隐患。要想振兴中国的建筑业,在招投标以及施工方面向西方先进国家看齐,必须大力加强建筑行业职业道德建设。2)过硬的专业素质。建筑工程行业的许多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无论是勘探、设计、施工还是招投标等环节都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的。所谓“一招鲜吃遍天”,高职院校毕业生如果要在建筑行业就业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技之长。3)超群的沟通协调能力与适应能力。建筑行业具有资金量巨大,人流量、物流量密集的特点。建筑工地现场工作人员每天需要面对大量形形的人和事,没有超群的沟通协调能力与适应能力是无法胜任的。4)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对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评价成为其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现代建筑行业特点

建筑工程虽是传统行业,但却是极具生命力的行业,每年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均超过6%。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建筑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3059个,新签合同额591.1亿美元;另据发改委公布,2015年1-9月,发改委共审核批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18个,总投资金额为18131亿元。交通设施、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的改造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发展有以下三种趋势:

方向一:“互联网+”催生智能化建筑。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技术、云计算等,都可以打破传统发展模式,进而作用于建筑行业,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目前,我国智慧建筑市场产值已超过千亿元,并且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未来市场可达数万亿元。

方向二:现代化建筑工业转型3D打印是绝对不能缺席的角色。事实上,随着技术进步,如今3D打印实体房屋已被证明其可行性,一些3D打印实体房屋也陆续在世界各地出现。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在3D打印技术的引领下,建筑产业由“建造房子”向“制造房子”模式转变已成趋势方向

方向三:无人机、机器人开启建筑自动化。这种新型建筑防护施工机器人不仅性能优越、安全可靠、提升迅速,而且操作简单,每层提升两个人就可以搞定,节省了大量人力。

四、适应行业发展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要求:

毫无疑问,建筑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了新的挑战。结合高职院校学生能力特点以及建筑工程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我们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加以总结如下:

专业能力包括1.正确识图,用图的能力,并掌握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2.正确使用、检测和管理建筑材料的能力 3.具有一般建筑构件计算( 设计和验算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能力 5.具有工程项目招投标和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6.认识和了解自动化设备,掌握与建筑行业相关的信息技术 6.了解最新国内外建筑行情,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

关键概括为六方面的内容:责任意识、承受能力、诚信意识、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1.责任意识。在工作中能够独挡一面,关键时刻不等不靠,具有强烈的责任意思是成为一名优秀工程师的必备潜质。2.承受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属于高考分数偏低的考生,许多学生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失败者,自信心不足,不肯鼓足勇气面对生活。稍遇打击就会心灰意泠。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承受能力,提高自信心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3.诚信意识。诚信度是职业操守的重要组成部分。4.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任何工作岗位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5.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6.适应能力。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企业对员工的适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并胜任工作的人才普遍受到企业的青睐。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引 文: 目前,在这个知识和经济爆炸的年代,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国外的经济形势也不断的瞬息万变,同时,路桥施工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在路桥工程施工的业务经营核心中,施工项目管理是其核心,并且,路桥施工是一个多机构、多部门、跨专业合作的综合性工程,它的特点是工程规模大、牵涉面大、质量要求严格、信息量非常大等,所涉及安全、调度、质量、技术、进度和合同等多个方面。所以,在人力资源、资金运作、设施和材料调度管理方面要求比较严格,相对来说,对工程管理人员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如何使企业的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在合理的范围内优化企业成本管理便成为路桥工程施工企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的课题。

1成本管理对于路桥施工企业的意义

1.1加强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的必然选择

目前,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逐渐缩小,我们必须要加强成本管理,从而应对变幻莫测的内外部环境,让企业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因此,为了使施工企业降低成本并达到利润最大化,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我们只有对成本管理进行加强才能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1.2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受内外部的各种变化的影响。对内部经营活动的关注是以往的成本管理所关注的,而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新形势下,一定要对供应商以及竞争对手进行更深入了解;不但要搜集历史信息,而且对未来的信息还要进行预测判断。施工企业如果要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必须要重视并塑造成本管理文化,从而使员工的成本意识不断提高。

2路桥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2.1 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许多企业经营者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在经营任务和管理考核等多种压力的驱动下,因此自身成本意识淡薄,导致在参与经营活动和市场招投标过程中,不能充分对项目的前期进行评估,从而使亏本投标或者盲目投标的情况出现,同时还出现了企业在项目中垫资经营的情况。因此,这些原因给企业的成本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企业的正常运营也与项目的经营的问题息息相关,甚至企业的生存也能危机到。对于成本管理企业内部也普遍缺乏系统的了解,往往认为成本核算的工作人员是成本管理的关键。其实不然,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是成本控制的关键,而实际操作的则是一线生产人员。成本核算人员并不是成本控制的执行者,它仅仅是运用学科知识如实地对企业的成本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2.2成本控制不成体系

在现阶段中,企业进行每一项工程的建设,都会在很多方面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比如施工现场监督体系等。但是,对于施工现场的成本控制来讲,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很多企业在施工现场制定的,关于成本控制的规章制度,都是一些零散式的,并不能称之为成本控制体系。众所周知,我国行业起步较晚,因此我国在行业中的优秀人才还是较为缺乏的,对于工程成本控制的管理方面更是人才紧缺,对成本控制的管理实施不成熟。部分先进的企业,虽然有在成本中建立有效的控制体系,但是由于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全面,在施工过程中控制不到位,导致实际施工成本投入远超于计划成本。

2.3成本控制存在不科学性

施工管理成本控制中,除去企业成本控制意识薄弱和体系不健全外,还存在有不科学的问题。比如说,在有的企业中,对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时,仅仅关注的现下的既得利益,而没有为长远利益进行考虑,最终导致投资成本的增加。这样的成本控制是缺乏长期性和策略性的。再者说,就目前我国工程的管理来看,对成本控制的方法不科学,导致经济分析和技术分析之间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很难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有些企业,在成本控制时,一味的进行成本的减少投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使得工程的质量出现较大的问题,最终造成了更大经济利益的损失。诸多的不科学现象,都是成本控制的缺陷,都亟待解决。

3企业成本控制措施

3.1 明确考核指标,鼓励全员参与

企业必需要压缩成本,强化成本管理,保证企业高效运行,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中保持优势,从而谋求效益,取得一定的发展。路桥施工企业如果要提高企业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达到全员参与的效果,就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规划和运行情况,从而制定出合适、合理的企业成本控制制度,并结合企业内部培训及对应的鼓励和刺激制度来予以支持。

3.2强化成本控制意识

要想对成本控制进行改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在正确的意识指导下,才能够进行合理有效的实践活动。因此,这就需 要在行业以及诸多的企业中,进行成本控制意识的强化。成本控制意识的强化,第一步,要从国家和政府出发,不断的提高对成本控制的关注度,支持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第二,需要在企业管理内部进行成本控制的宣传,认识到成本控制的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地加强工程项目负责人成本控制的意识。最后,就是要将成本控制意识强化到基层员工中。在培养工程成本控制与施工管理的专业人才的基础下,使得工程施工人员都具备有成本控制意识,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3 重视合同的约束力

合同文件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解释,它是发包方与承包方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依据合同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施工企业需要注意,在施工质量、施工精度、施工材质等方面进行管理时都可以进行参考。合同文件是整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围绕的主题,所以企业施工成本管理不能离开这一中心。整个项目组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各个层面结合自身的职责范畴对项目的成本管理负责,并且应该以项目负责人为首,构建合理、高效的合同执行团队,同时为了使项目组的员工在成本控制工作中都有明确的指标和职责,各个职能部门均围绕合同执行来制定成本控制细则和预期效果,从而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充分达到全员参与的全面成本控制的效果。

4结语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从目前路桥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出发,深入分析了目前路桥施工企业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且为明确企业如何制定措施合理控制企业成本奠定了基础。然后在吸收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进方法,为目前国内的路桥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喜冬,刘丽萍.路桥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措施分析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04)

[2] 贺清岗.路桥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措施分析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2(01)

[3] 赵堤.路桥施工项目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风. 2012(13)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 监理;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工程监理十分重要,它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施工的成本核算、建筑工程的市场适应能力等重要问题的落实。因此,要有效进行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的实施,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质量,更好的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1 工程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工程监理相关制度规范化欠缺

由于我国在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时过分强调监理的作用,造成我国工程监理企业业务职能过于单一的局面,其大部分工作范围仅限于施工质量管理,对项目决策策划、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工期控制、项目运营涉及很少,没有进入推行之初要求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工作。这无疑限制了监理行业的全面发展。

1.2 监理市场未完全实现招投标制度,监理单位监理难度大

由于目前的许多监理单位地属于地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并不是独立化的社会组织。因此建筑单位会利用相关人员的职权对建筑监理单位实行强行压价、越权或者相关的阻碍监理行业良性发展的手段; 同时有些监理单位搞地方主义、出现非法的不正当竞争。

1.3 监理工作缺乏规范性施工指导

施工监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缺乏正确规范的施工指导,无法使施工人员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防微杜渐;并且在进行施工监督过程中,监理人员对于施工事故的处理不够得当,对于造成的人员伤亡的特大事件,应该没有及时落实到个人,针对由于单个人员的错误施工造成的事件,不能很好的进行相应的法律制裁;没有严格按照有效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对于施工中各项基础的建设不够重视起,无法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4 认为监理工作就是质量监理

监理企业的职责原本应当概括为“三控、二管、一协调”。但是在目前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体制原因、机制不配套原因,使原本监理单位的职责多被拆解,该做的没做够,该给的没给到,不该的却担着。监理的三控( 即投资、进度、质量管理) 职能多被大大弱化,绝大多数监理单位仅仅是以“质量监理为主”。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工程师也就是质量检验员。导致投资和进度控制疏于管理,大大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建设。

1.5 工程监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 我国相当部分工程的监理水平较低, 主要表现在: 一是项目监理机构组织不健全, 监理工作制度不完善, 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不明确; 二是总监理工程师到位率不高, 一人身兼几个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的情况比较普遍; 三是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不得力, 未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实施监理; 四是工程监理企业的管理还没有上层次、上水平, 许多工程监理企业还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

2 建筑工程监理问题应对措施

2.1 主管部门健全建设工程监理法规体系, 规范建筑市场

建设工程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搞好监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及时制定出台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明确工程监理的法律责任、权利和义务,使监理行业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建设工程领域原有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进行修正,对监理企业、监理人员、工程监理实施的工作权限、内容、程序、要求、规范、招投标等进一步明确,初步形成工程监理的法规体系,为工程监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2.2 做好标准化管理

监理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指“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三方面监理内容从形式到内容都转化为标准化管理和控制,使每一项每一步工作都有统一规定、统一要求,都有标准依据,都有定性、定量的衡量标准。我国目前的监理现状只做到了质量和进度控制,组织协调。例如,监理工程师把工程质量、进度计划、实施和控制三结合的图表制定出来,施工承建单位按照监理制定的标准化管理内容要求去做,但由于监理人员有责无权,致使制定的进度计划不能有效积极实施,导致工期拖后,不能按时交工。业主、施工、监理三方应相互交流,解决工程拖后的原因,监理人员严格记录好监理日志,在监理例会做出对上一周的总结和对下周工作内容提出建议,并积极协调好施工方和业主。

2.3 业主对工程监理单位的正确定位

目前工程监理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多由业主对监理的认识甚至是监理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引起的。业主认为监理是其雇用的“监工”,监理的一切行为要符合业主意愿。实际上,业主和监理间是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通过委托合同,监理代表业主工作,但是业主无权干涉监理工作,否则势必造成侵权行为; 同时监理亦应明确自己的责任,要敢于坚持公正原则以维护业主和承包商的正当利益。所以必须加强业主对工程监理单位的正确定位。

2.4 安全监理

在施工现场中普遍存在乱接线,配电器内闸刀无标示,配电器不上锁,无保护接电;不带安全帽,在天气炎热时最为明显;高空作业时不扣安全带;安全网本身不合格,搭设不严密,有漏洞等现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人工挖孔桩、模板工程、起重吊装、脚手架、拆除工程、爆破、卸料平台,以及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等都存在安全隐患,应对以上问题做出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审查,合格后方可实施,同时要加强对施工单位和业主的安全教育。

2.5加强硬件设施的检查和施工材料的检验

对于现场施工中的硬件设施进行严格的检查,包括对一些重要施工材料的合格程度,也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建筑施工能够在基础性的建设条件下进行有效的施工,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完整性。将施工设备的细节进行地方进行科学检验,检查是否真正是过关产品,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呈现出来,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并且发现有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整修,将施工设备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不断提升。将钢筋、混凝土等重要的施工材料进行有效地检验,主要对其进行现场的模拟加工,然后再进行小范围的模拟使用,发现有质量问题,应该进行及时的更换或修理,使其能够真正达到施工建筑的要求,帮助员工在进行施工时更好的起到它的最好效果,起到基础性的加固、稳定等效果。

2.6 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发展目标,它是高智力的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充裕度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未来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将是人才的竞争。工程建设涉及的学科很多,具体从事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工程技术或者工程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对工程建设进行管理,而且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组织、协调有关各方共同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因此,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是多方面人才的汇集,包括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各方面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一方面需要政府提高对培养高素质工程管理人才的重视程度,为监理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以及通过其他渠道,强化对国际通行的模式的设计体制、程序、方法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把国内培训和国外实践结合,总结和推广进入国际市场的工程公司在国内外建设项目的有利条件,了解国际工程管理经验,与国外工程公司签订人员培训合同,有针对性的培养各类专业及管理人才。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监理人员的监管力度,规范监理人员行为,对于素质低下、道德意识差的监理人员清除出监理队伍。

3 结束语

总之,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工程监理行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新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 以改革创新为手段, 推动我国工程监理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