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2 09:22: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

篇(1)

教师招考的一项测试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是否具有中小学教育要求的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素养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竞争性考试。一般来讲,湖南省的教师招考先进行笔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局部少数市、区县不考)、“教育法规” 、“教师职业道德” 等。然后是面试,面试以采取说课、试讲等形式进行。最后是体检和政审,各项合格后,将被正式录用签订就业协议。

2. 教师招聘面试易出现的“致命错误”

一、不善于打破沉默;

二、与面试官套“近乎”;

三、缺乏主见;

四、缺少提问技巧;

五、自命不凡,目中无人;

六、见面就谈薪论价;

七、慷慨陈词,言之无物。

3.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试重点

1.古代教育学教育的特点

2.一堂好课的标准

3.简答教学过程的结构是什么?

4.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6.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作用

7.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8.制约课程因素是什么?

9.分析如何教育新型师生关系

10.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

11.现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

12.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3.班主任如何组建和培养班集体

14.德育方法

15.德育原则

16.德育的规律特点

17.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18.列举有哪些教学方法

19.教育原则有哪些?以及贯彻这一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20.教学过程的特点?

21.教学任务是什么

22.为什么教学是学教教育工作的主体(就是教学的意义)

23.课程实施的结构

24.教育专业素养有哪些?

25.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6.素质教育思想

2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8.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

29.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特殊作用?

5、 教师招聘考试考点攻略

1、教育理论中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考试,主要偏重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过80%的地区得到验证),因为这些知识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联系最紧密。

2、教育理论考试偏重测试考生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也就是说教育学、心理学中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知识点是教师招聘考试的常考点。比如: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班主任、班级日常管理、新课程教育理念等都是考试的重点。

篇(2)

【关键词】数学;德育;渗透

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渠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其水融,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抓住德育因素有机自然、适时适量地进行渗透

数学教学是以教学数学知识为主,因此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德育因素有机自然、适时适量地进行渗透。在“认识东南西北”后,介绍一些北极星、树的年轮、指南针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再如:教学“时、分、秒”时,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数脉搏、读书、写字、跳绳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希望全班同学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能做到勤俭节约,合理地使用人民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练习也是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们对于练是兴趣索然。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生性活泼,喜爱游戏,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如何提高他们的兴趣并保持住他们的兴趣,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好奇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有趣味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寓教学与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让孩子们始终在心情愉快地情况下练习。例如在低年级口算练习中要常采用游戏练习,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开火车,接力算,夺红旗,摘苹果和分组抢答比赛等都是不错的形式。强化记忆,收到较好的效果。其次,要在孩子们产生厌倦情绪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师可以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古人刻苦学习,努力读书的故事,让孩子们慢慢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

二、结合学生特点,榜样示范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师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学时,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三、结合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在教学训练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如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抄错?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能否简便计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及时纠正,自觉分析错误原因,防止再错,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小数点等必须写清楚工整、规范,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摄取有关信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教育;研究

奥古斯特•罗丹曾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观察美、鉴赏美对于人类情怀感受具有重要指引的意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培养小学生挖掘语言魅力、感受语言内在美、感悟语境意蕴美,从而运用于生活中甚至之后行业领域中,是小学教师的教学核心内容。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需要后天的学习及生活中感悟而来,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是需要在平时的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出对美的感受力。也因此小学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新理念,去引导学生从课文插图及语言文字中享受语言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品味

只有学生对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意识才能进一步提升鉴赏品味。小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升学生对鉴赏品味好坏的准确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重心。鉴赏品味的提升离不开读。因此小学教师要营造阅读的情景意境,帮助学生投入到课文中与作者情感达到共鸣。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具有对美的感知及鉴赏后,需要对美进一步的思考及创造,是美的进一步情感升华。学生要通过自身对审美的感悟来渗透到各个区域中去应用实践,提升艺术美为社会美、甚至自然美的境界。将自身对美的追求提升到大众美的渗透,将美的魅力广泛共鸣是美育的最高境界。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开展方式

美育教育的培养过程需要循序渐进。要想使小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美感能力提升,就需要做好平日的情感体验工作。小学教师可以通过读、说、听、写方面重点入手,引导学生在课文教学中认识美、挖掘美、欣赏美、创造美。

(一)美育教育方法——读,建立美的感知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通过朗读、诵读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及内涵。学生在语言文字上的捕捉领悟能力、对意象文字的敏锐感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美的感知程度。因此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粗读、精读、品读的阅读方法,感受课文语文的形式美、韵律美、辞藻美,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感受意境,领悟作者字里行间的胸怀。语文教学中通常优美的文字,精美的插图都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初步的美观意识。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小学生对美的感悟认知能力。

(二)美育教育方法——说,表达美的感悟

小学生阶段正是性格养成的基础阶段。由于小学生比较爱玩、活泼、好动,对事物注意力坚持度不高,因此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去表达。开始时可以是童谣、儿歌形式,而后可以通过播放生动画面来调动课堂气氛。由较低的审美展示到较高审美展示过渡性开展,引导学生慢慢去表达对于所展示美的感悟想法。在共同交流挖掘美、分享对美的感悟观点、获得他人共鸣感受的同时,口语的表达训练可从侧面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三)美育教育方法——听,提升审美品位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来呈现文章意境情景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审美能力。如通过MV视频、声音的旁白、MV人物、动作表情等视觉、听觉感官刺激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加深对文章文字审美的进一步领悟,帮助他们学会将抽象文字想象成形象画面情景,培养他们的思维拓展、创新能力。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是良好的语文教学手段,也是常用的一种美育教育方式。它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呈现引导学生尽快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对课文的再次阅读,感受课文的辞藻美。通过听的美育开展途径帮助学生提升对品味的鉴赏水平,建立审美事物美丑的正确价值观。

(四)美育教育方法—写,创造美的升华

若要全面提升对语文教学的美育能力还需要具备将美感转化为语言表述的应用能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教师起初可以设置一些写作难度低的主题,教师可就主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简述一段文字,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比如主题是花朵,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植物的具体形状、气味、颜色来展开对美的感悟,将此种感悟通过一些优美的辞藻表达,提升他人的审美情趣,使自己文章与他人情感达到共鸣。不同的口语、听读训练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悟程度。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学生对审美的心理历程。“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该给学生多多提供课外活动的机会、既可以使学生在观察及领悟中更多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使学生将感悟灵活运用生活中,将美提升到深刻层次为将来升学教学文化积淀基础。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教学,通过美育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身心发展,是美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有效地结合美育教育及小学语文教学,通过读、说、听、写方面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感悟能力,是小学教师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作者:沈洁 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二中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安翠霞.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浅析[J].教学研究,2015(3).

篇(4)

如何通过科学的研究,澄清叙事德育的本来面目,有效指导教学实践,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重视的课题。为此,本文在分析叙事素材对叙事德育重要性的基础上,立足儿童道德成长与发展,运用教育学、儿童文学的交叉研究视角,对叙事德育进行学术梳理,对叙事德育素材选择的原则进行初探,并提出该原则指导下的实践路径。

一、叙事素材在叙事德育中的重要性

人本质上是一种讲故事的动物。叙事是人类最为原始而古老的行为方式之一,同时也是一块充满智慧的圣地,滋润着人类,使人类诗意地成长。可以说,人类正是在叙事的熏陶下才不断地成长壮大。只要人类生生不息,叙事就会生机盎然。那么,对于德育、对于人类生活的这个特定领域,叙事同样也为德育大厦的构成添砖加瓦。而且,随着人文科学的发展与跨学科领域研究开拓,尤其是受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我们对于叙事与德育之间的关联,已较之前有所扩展,并有较为深刻的体会。

当然,为了理解叙事德育的本质,我们还是要回到叙事学的母体。在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中,叙事学就是通过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来揭示叙事语言背后的生命意义。根据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的研究,叙事包含故事和讲述两部分:故事具有事件、任务、背景以及其他构成叙事内容的成分,讲述是指告诉、表达、呈现或叙述故事。其中,故事是叙事活动展开的前提和基础。

既然,叙事德育研究不可能脱离叙事学这一母体,它在本质上仍要归属于这一范畴,那么,要更好地认识叙事德育,使其价值可能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就要从分析叙事德育的出发点――素材――开始,把握叙事德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叙事素材在叙事德育活动中究竟具备怎样的重要性呢?

第一,叙事素材是叙事德育活动的载体,支撑叙事主体进行德育叙事活动。叙事是一个整体,叙事能告诉我们某件事在何处、何时、何种脉络中,以何种情感、何种情绪发生。当一个人进行叙事时,他必须先由复杂情境中选择出一些事件,再就这些挑选出来的事件、情节赋予意义。在德育叙事活动中,同样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即“受叙者”“叙事者”“所叙之事”“对话”。其中,“所叙之事”是叙事德育的素材和资源,是叙事者表达道德观念的载体,是叙事者和受叙者理解、讨论和对话的主要依托。尽管德育叙事活动评价不是叙事素材本身,但是一旦没有了素材,理解、对话、讨论评价就无法进行。所以说,叙事素材、资源是叙事德育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是名词的德育叙成动词的德育叙事的桥梁。

第二,叙事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叙事德育的质量,正是通过故事等叙事素材,人们把自身的文化源头和一向所追求的信念框架起来。叙事是一种直达人心的智慧。经学大师俞樾曾作《余莲村劝善杂剧序》曰:故事是“天下之物最易动人耳目者,最易入人之心。是故老师巨儒,坐皋比而讲学,不如里巷歌谣之感人深也;官府教令,张布于通衢,不如院本平话之移人速也。”而叙事德育正是借助了叙事性这种指向人心的智慧思维,在德育过程中,教师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借助对“叙事素材(包括直接生活经验叙事和间接生活经验叙事――例如神话、童话、寓言、歌谣、英雄故事等)”的叙述,让学生对“事”有所感触、有感动、有感悟,道德世界因此受到促进、成长和发展。“……正是通过听到许多重要的故事……儿童才领会或没有领会到一个孩子是什么,一个父亲或母亲是什么……故事在教育我们成为有德性的人的过程中,起了一个关键的作用。”[1]由此可见,无论是作为直接生活经验的叙事素材,还是包含故事的间接生活经验的叙事素材,都传达着人类一向所追求的信念和对自身文化源头的追溯。就像米开朗基罗曾说过的那样,他并没有创造雕像,而仅仅是把这些雕像从石头中解放出来。

第三,对叙事素材的选择反映了教师对叙事德育理论的理解和消化,研究叙事素材有助于教师正确地进行德育叙事。叙事德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如何叙事的问题,而是如何能发挥叙事学的优势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这就要求叙事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深入探讨叙事德育过程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的特点与规律。当教师在咀嚼、判断叙事素材时,由于个体的道德经验优先,他会从自己的角度、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叙事素材。因此,对叙事素材的选择反映了教师作为叙事者的道德经验和道德观念,反映了他们对叙事德育理论的理解和消化。

二、目前叙事素材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德育实践中,叙事德育越来越得到教师的普遍应用。但由于认知偏颇和经验匮乏,教师在运用这种教育形式的时候,叙事素材的选择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素材开发缺乏童心,学生对叙事素材不感兴趣,造成德育课堂虚假繁荣。叙事德育近几年开始走进课堂,很多教师也开始采取这种教学法,叙事德育在教育主体方面引起了重视。但是在实施中,教师发现了一些问题:尽管素材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尽管叙述方式都饱含情感、具备成熟的叙述技巧,但为什么有些素材让学生听了明白、感动、充满意义,也有些素材会令学生觉得虚假荒谬、迷糊、厌烦、索然无味,又有些素材让学生觉得历历在目?叙事德育要以间接生活经验叙事和直接生活经验叙事为载体,触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而促进其道德成长与发展,首先不能忽略的就是素材的智慧和真趣。叙述故事本来是最能走进儿童心扉的形式,为什么有时还会徘徊在儿童的心门之外?原因常常就出在我们选择素材时远离了童心,更多是从角对素材进行开发和加工。这样,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用成人的思路引导儿童的声音,最终儿童的想法被成人直接控制和取代了。因为远离了童心,学生对叙事德育素材不感兴趣,叙事德育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失去了它本该有的优势。

第二,叙事素材过于抽象,超越了儿童的叙事性思维的基础,叙事德育走不进儿童的心灵。浏览目前叙事德育课堂上的叙事素材发现,诗歌很少进入教师的选择视野,其原因常常是认为诗歌太抽象。而研究者在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社会重新高擎道德叙事大旗的研究中发现,在威廉•贝内特主编出版的《美德书》中,诗歌竟然名列选用体裁的第一位。这印证了海登•怀特所说过的,“在诗歌和话语的自觉想成过程中使用的比喻、隐喻、换喻、提喻和反讽的转义,似乎是以儿童心理遗传的天赋为基础的。”[2]相对于诗歌被当做抽象的叙事教材很少进入叙事德育的课堂,很多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其他素材却溜进了课堂。然而它们因为超越了儿童叙事性思维的基础,而走不进学生的心灵。究竟什么是叙事性思维,什么素材才符合儿童的叙事性思维?

儿童的心智具有一种叙事性的结构。泛灵论的研究指引我们,儿童常常把他们探索的外部世界当做是有生命、有联系、有故事的世界,他们的梦想、他们的记忆、甚至他们对事物爱和恨的判断,都是以个别性、具体性、形象性、情境性以及直接体验为基础的,过于反映一般性的素材对他们来说反而是抽象的。正是因为叙事性思维在儿童心理生活中具有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教师在叙事素材选择上如果过于抽象,超越了学生叙事性思维特征的基础,就很难充分发挥叙事素材的价值,更别说引发他们积极的道德情感,产生更为强大的道德震撼力了。

第三,素材选择视野狭窄,过于从教育学视角出发,忽视儿童审美心理。可以说,德育叙事研究的视野应该是非常广阔的。但是浏览我国关于叙事德育内容资源的认知,不难发现,更多的教师是从教育学视角出发去审视素材,而不能从更广的视野去理解、开发叙事德育资源。其实,这是叙事德育的一大误区。事实上,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厚重的,研究视野也是广阔的,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都为叙事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美国叙事学者杰恩在谈到叙事学的应用性研究时说:“当前叙事学研究是‘叙事学+X’的模式,这里的‘X’无论是女性主义还是性别研究,是文化研究还是后殖民研究,都是很有价值的。”[3]这就要求叙事素材的开发要基于多学科的视角,相互借鉴,为己所用。

这也说明,叙事德育本身具备着丰富的素材资源。叙事素材不仅限于文学,还包括电影、音乐片、广告、电视和报纸新闻、神话、绘画等等,随着叙事借助于实物和现代技术(例如互联网等)传播,叙事素材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另外,叙事素材的选择也离不开儿童美学的视角。美学与伦理学尽管关系密切,但并不意味着等同。脱离了儿童审美接受轨道,再富含道德意义的文本也没法被儿童认知,被儿童感悟,更别谈轻盈地飞进他们的心灵了。

第四,素材选择过于强调与时俱进和贴近生活。有效的德育内容当然要讲究针对性和适应性,忌脱离实际而夸夸其谈。但我们当前学校的德育叙事,众多内容往往拘泥于“与时俱进”或“贴近生活”。是否叙事德育素材越与时俱进、贴近生活,德育课堂效果就越好?是否传统的美德故事、神话、童话等人类精神遗产就应作为遗产被束之高阁?实际上,人类不仅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更生活在想象世界中。如果说,现实世界是人类生存的根基,那么想象世界则是人类生存的灯塔。叙事素材展现的现实世界固然能反映真实生活,但叙事素材呈现的想象生活,更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人类生存在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交织的空间中,叙事正是将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黏合在一起的桥梁。用华莱士•马丁的话说就是:叙事“可以处理人类的时间现实,因而可以在过去与现在相关时浸入对于过去的记忆,并且想象将来。”

能否成为叙事德育得心应手的叙事素材,并不在于它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关键是它的人本底蕴。比如故事,虽然故事的字面意义是虚构的,但其字面意义的后面还埋藏着某种一般的、普遍的意义,这层意义就是叙事想要告诉我们的故事主题。有了这层意义,故事的虚构便不再是纯粹的谎言,而是具有了某种真实性和意蕴悠长的哲学意味。针对此,儿童心理专家布鲁诺•贝特尔里姆也提出,文学书籍尤其是神话是儿童获得生活意义的最重要源泉,“对一个儿童来说,问题不是‘我想成为一个好人’而是‘我想成为谁’。神话故事中的英雄让儿童喜欢,是因为英雄是最有吸引力的人物。”[4]事实上,应该考虑的不是作为宝贵精神遗产的神话、寓言、童话等是否该被开发为叙事素材,而是这些叙事素材应如何被讲述。

三、激发儿童想象力――叙事德育素材选择的重要原则

眼下,叙事德育素材资源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还有一些存在但没列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共同反映了现有叙事德育在素材开发方面存在的缺失。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维度是避免问题出现的舵手。如何把这些维度提炼出来?单纯靠现有的德育理论很难突破,更需要多学科、多视角,站在现有德育之外进行审视。笔者建议将叙事德育与儿童文学学科进行交叉研究,以儿童全面发展为方向,它们中间就会产生一个重要交集点――激发儿童想象力。为什么激发儿童想象力既是叙事德育的,也是儿童文学的?

儿童文学在艺术之路上的目的是借助作家叙事导人向上、引人向善,养成儿童本性上的美质,夯实人之为人的人性基础。叙事德育的目的是教师借助叙事,以直达人心的智慧,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发展。二者要想达成理想境界,都离不开儿童想象力的参与。在叙事中,儿童运用他的想象力去创造你希望他去实现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着,他会借助想象力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思想或画面上,给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后它成为客观的现实。洛克认为不同观念的联结必须借助想象力来实现,“观念和观念互相联系起来其作用最终还需要想象力。”休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想象力就是“填空能力”。[5]在这儿,其实有一个叙事的秘密。人们对于故事(不论真或者假)都有一种期待、一种渴望,就是因为在叙事中读到或听到令他们情绪起伏的时间、情节、人物。故事不断地讲述,我们给了故事想象,故事一词也给了我们想象。如果叙事素材不能让叙事者与听者(读者)之间产生想象,不能让叙事者与听者互相通过想象力完成填空,那么叙事的功能就难以实现,叙事将是一场自说自话的表演。

从叙事德育的目的上来说,要想让学生自主建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达成道德人格的完善发展,更需要从儿童想象力维度去选择叙事素材,儿童正是在多彩的想象中慢慢建构起成长感的。正如韦兹所认为的,儿童对道德问题的理解是一种人际的、有感情的、想象的、类似于故事般的现象,韦兹把叙事看做“道德生活的实验室”。因为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对每一种道德情境都身临其境,更多的时候需要想象力去演绎。所以,针对叙事德育,如何寻找可以激发儿童想象力的素材需要深入研究。

四、如何寻找可以激发儿童想象力的叙事德育素材?

基于自身的学术背景,综合利用教育学和儿童文学的观察视角与研究方法,笔者初步提出了可以有效选择出能够激发儿童想象力的叙事德育素材的方法,简述如下,供批评指正。

1.放飞童心

童心是对万事万物的敏感与惊奇,是对生活世界的天真与激情,是对人生生命的想象与梦想。我们的叙事教育之所以在素材选择上有时缺乏灵气,与教师不能放飞童心有很大关系。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得好:“只有把自己当做儿童,才能帮助儿童成为成人;只有把儿童的生活看做是自己童年的重现,才能使自己日益完善起来……”

德育应适应社会、民族与文化的发展需要的成人标准,但与此同时它更需要符合儿童生活的本性。放飞童心,卸掉对儿童精神世界的臆测和武断,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在选择叙事德育素材时常常存在着不理解或低估儿童的现象,比如,轻视、忽视儿童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甚至将儿童的经验视作低级或错误的概念,这种“童年健忘症”会极大地阻碍叙事德育的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叙事德育强调的是以素材为载体的心灵与心灵的互动,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生活体验、期望、意义价值的相接,而不是一个知识载体对不同容器的传输过程。试想,如果作为叙事德育组织者的我们都把童心遗忘,那我们所选择的素材又怎么会激发起儿童的想象力,从而点燃儿童心中的道德火种呢?

2.立足美学

叙事素材绝对不是一堆德育资料的堆砌,儿童也并非没有美感的小人。相反,审美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对美的感悟能力有时比成人还要敏锐。毕加索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赫伯特•里德等人发现的儿童的“心画”可以说明儿童具有本能行为层面的审美,“在儿童的心中存在着一种发生在意识层次以下的心理活动或过程,这种活动总是倾向于去组织和改造那些被儿童看到的形象或听到的音响(即使这些想象是粗糙的,这些音响是凌乱的),将它们组织成和谐有序的式样。”[6]

叙事德育在素材选择上要想激发儿童想象力,立足美学大有助益。犹如人类原初时期的思维方式,儿童的逻辑就是一种诗性、感性的美学逻辑,他们如同“本能的缪斯”,不受功利支配的美,可以激发儿童的奇思妙想、无拘无束的冲动、天真无邪的哲学发问。

3.与儿童文学结缘

德育教师觉得儿童文学是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事情。其实,德育教师,尤其是有志于深入探索叙事德育的教师,一定要和儿童文学结缘。

儿童文学是什么?儿童文学是少年儿童精神成长的乳汁,也是儿童时代阅读的最爱。儿童文学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能够唤醒儿童的想象力,契合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开发叙事德育素材要做的就是寻找那些能激发儿童想象力的资源,怎么能不和儿童文学结缘呢?以行销200万册的《美德书》为例,将《美德书》中十项美德中所选用的不同体裁的短文进行分类归纳,会发现童话和寓言名列选用体裁的前三位,它们大量采撷自儿童文学园林,包括耳熟能详的《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美女与野兽》《渔夫和他的妻子》《狐狸与公鸡》《青蛙王子》《三只小猪》等等。

当然,我们说德育教师与儿童文学结缘,也并不是叙事德育素材一定都要取自儿童文学园林。但至少,德育教师和儿童文学可以成为心有灵犀的知音,因为儿童文学是叙事德育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拥有它、善用它,无疑有助于叙事德育的理想境界的实现。

叙事德育中叙事素材的选择应该是一个多视角、多学科的研究课题,从不同学术视角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教育学、儿童文学的交叉视角,本文得出“激发儿童想象力”是选择叙事德育中叙事素材的原则,并对该原则指导下的实践提出了三个路径。这仅仅是叙事德育中叙事素材选择研究的一个结论。要想全面研究叙事德育的叙事素材选择,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参与,进行系统性针对研究,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麦金太尔著.龚群译.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72ˉ273.

[2][美]海登•怀特著.陈永国,张万娟译. 后现代历史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7.

[3]Jahn, M. Poems, Plays, and Prose: A Guide to the Theory of Literary Genres[M].Cologne: University of Cologne,2002:126.

[4]Kilpatrick, W. Why Johnny Can’t Tell Right from Wrong: Moral Literacy and the Case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M].New York: Simon& Schuster, 1992.

[5][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著.陈定家,汪正龙译.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27.

篇(5)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我是小学部的体育老师和大队辅导员。2020学年,是我加入春晓大家庭的第三年。本学期我不仅要做好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还要安排好各种大队活动,在教学上,我是一个新人,在行政工作上更是一个新手,不足之处需每一位领导老师指导指正。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来简述本学期我的工作内容。

一、教学方面:

从走上教师的岗位开始就一直与一年级打交道,听到别人对我最多的评价就是“你怎么越来越幼稚了?”说来惭愧,我没有用为人师表的高大形象去引导学生,反而被他们同化了,但好处就是学生7岁,我就17岁,保持童心走进他们,教学上虽然还称不上是经验丰富,但面对一年级的行为常规与儿童心理有了一定的见解与应对措施。

本学期我担任101、102、103的体育老师,开学伊始的队列常规做好规矩,为接下来的课程打好基础。新一轮的训练又一次让我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万事开头难”,都说新一年级要做好规矩,每个老师都瞪着眼睛鼓着嘴,我也毫不例外地扮演起“疾言厉色”、“金刚怒目”等样子,小朋友吵的时候,我就说“岑老师要发火了!”他们就安静下来,其实跟小孩较什么真呢?我认为:教学是一个过程,习惯的养成往往在坚持。“哨声响、立静停”“课堂三认真”成为我和孩子们的约定,有了这些约定的支持,我们在本学期学习了广播操《七彩阳光》,不仅在学校里认真抓每个动作细节,回家也要进行打卡,大课间当音乐响起,每个小朋友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在操场上,当第一个节拍响起,四百多个小学生动作整齐划一,树立起团体意识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欣慰。练习多种形式跳短绳的方法,选择合适长度的跳绳、夹肘+并脚比比谁跳得更多,在对比中获取竞争意识在比拼与奖励中进步地非常快。小勇士跳跃小栏架和小垫子提升了跳跃的能力,在观察与练习中得到分析的能力,既能玩又能学。动一动滚一滚,怎么滚得快、怎么包的紧?展现翻滚技能,将思与学相结合。不同于以往的“手把手教”本学期先让学生去尝试,再带着问题到课堂中提高技能,这样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练习时间。

二、工作方面:

配合体育组开展大课间活动、第三届体育节、区健康体质测试抽测等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体育组发光发热,同时作为102班副班主任,平时空余的时间下班级里转转,与学生谈谈心,辅助班主任工作

本学期我把工作重心放在少先队辅导员上,我认为大队辅导员与学生、班主任交流密切,是学生们的服务者,给予学生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了让工作能顺利开展,我主动及时向领导汇报我的工作情况,配合各中队辅导员开展工作,勤于收集意见,尽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个人参与的积极性。

1. 完善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每周升旗仪式是少先队的常规工作之一,国旗下讲话是对学生思想上的洗礼和自我认识。选拔并培养主持人,精心设计每一句、每一段之间的停顿、语调,严格训练敬礼、礼毕、呼号等动作,做好榜样作用。学期初安排好每周国旗下演讲的人员,选择好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每周一之前,做好督促提醒工作。

为了让学校的班级文明检查更加规范,集中了各班中队监督岗进行培训,细化“两项竞赛”方案,明确每则扣分条件和分值,规范扣分单填写标准和每天记录表的上交与汇报,使得“监督岗”在检查时更为公正、公平。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体现出少先队员的自主性。

2. 开展活动,大胆积极创新

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少先队活动是学校学生的一颗心脏,活起来、动起来,才能显示出生命的活力。少先队就是通过各种活动得到体验、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为了让新一年级认识学校文化,快速爱上校园,精心设计组织学部全员参与以“海洋”为主题的一年级适应性教育活动。

开展“推普周”系列活动,通过演讲、主题班会了解推广普通话的重要与魅力;开展二年级语言知识竞赛活动,在爱国主义作文朗读中展现少年爱国的情怀。

十月十三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为了展现少先队员的风采、增强队员们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开展了纪念建队71周年的主题队日活动。

秋季研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少不了小学部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前期的策划与实地勘察,设计路线与活动流程,安全细则与人员落实等工作安排到位。

学校对学生近视防控十分重视,大队部开展爱眼护眼系列活动,家校结合将护眼意识落实到实处。

针对食堂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我们开展“光盘行动”的主题活动。采用粮票换粮、泔水称重等形式鼓励学生养成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唱响“劳动最光荣”口号,带领学生提高自理能力,小学部三个年级段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劳动活动,如一二年级叠衣服系鞋带比赛、整理书包比赛,三年级“厨神争霸”赛、钉纽扣比赛。

积极推送学生参加街道、区“书香家庭”、“关爱书香梦”、“孝德之星”的评选。

三、专业提升方面:

为迎接春晓、三山、梅山三校联合教学展示体育教研专场活动,我积极备课,在师傅、组长、同事们的帮助下多次修改完善教学设计与教学流程,力求少讲多练、用“趣”来引导学生练习。我热爱体育事业,积极参加区教研活动,累计听课14节,参加市小学特色体育公开课展示交流活动。平时的我经常翻阅《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等刊物,摘录其中我认为对我有用的文章进行学习,使我在教学中拓宽了教学手段。

总结不足与展望:

1.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因此我校积级引导中队辅导员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并通过中队会、班队会互帮互学,努力为中队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小学部只有1~3年级的学生,3年级只有两个班,学生文明岗检查的任务由2、3年级的学生来完成。前期我每天大课间、午间、眼保健操跟他们一起检查,从检查的范围、职责,评定标准、分值细则,表单填写等一一规范到位。学生工作积极且热心,后期可以慢慢放手让他们独立去完成。经过本学期的培养与磨合,学生基本能做到公平扣分有依据、日常情况天天报。“文明示范班流动红旗”评比还要继续坚持,并力求使评比更具有操作性,可比性和公平性。

2.低年级学生活泼可爱,无疑是校园中朝气的代表,但课间文明活动需待加强,特别是低段的学生走廊奔跑打闹叫喊的现象是天天说、周周念都无法很快有效地去制止,所以在下学期大力开展小学生安全教育一方面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班主任管理教育,另一方面带领学校红领巾文明督导队,进一步做好培训工作,充分调动队员当好监督员的积极性,反馈文明督导队的检查情况,让红领巾执勤队的工作更细致。

篇(6)

关键词: 品德课堂教学 养成教育 德育

养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品德课程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道德上的规范训练。以品德课堂为主阵地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可把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由“知”导“行”,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品德课的学习将课堂上接受的道德观念自觉地用于指导生活实践,并逐渐内化成道德素质。基于此,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掌握教材教育内涵,将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实在品德课堂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认识品德课对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新型的德育课程。从课程性质看,它们都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都提出:“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课程的这一定位决定了课程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着眼点。“学习做人”就是要引导儿童做一个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独立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有爱心和责任感的社会人;一个具有现代文明素养和全球意识的现代人。因此,充分认识以品德课堂为主阵地,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意义,抓住各年级的训练重点,抓住各种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把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把教育内容做小、做细、做实,由“知”导“行”,引导学生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地认识自我和他人,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在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交流中逐步实现其社会性发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还要把握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学习做人”。品德课堂尤其要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二、发掘品德教材中固有的养成教育因素

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主要是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提高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开朗、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立、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

纵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我们不难发现“突出养成教育的地位”是教材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遵循《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认知和行为要求,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学生实际,充分发掘教材内容固有的养成教育因素,有目的地进行了良好习惯的培养,进一步落实养成教育,提高教学实效。择其主要简述如下。

1.低年级:教材体现“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成长的需要,突出入学教育,重点培养:追求上进,热爱学习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的教育,以及以家庭活动为背景,进行爱父母长辈、与小伙伴友好相处的教育。教材按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学习进度要求孩子学会健康、安全、愉快、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比如“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做个“不说谎,诚实的孩子”,等等。

2.中年级: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指导、情境辨析,精心创设活动情境,提炼儿童的生活素材,提供典型范例,等等,从小处着手促进养成教育。如《说声“谢谢”》(人教版《品德与这会》三年级下册),通过“谢谢”一个简单的礼貌用语,让学生学会感谢、学会尊重。《通信与生活》(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这个单元以通信方式、通信的历史演变、未来通信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将懂得通信礼貌,遵守通信的法律法规,将看报、听广播、上网查资料等好习惯的培养蕴含在其中。

3.高年级:凸显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像(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二)“社会文明大家谈”这一则教材列举了一些公民随意践踏绿地,随地吐痰、扔纸屑,说脏话,便后不冲厕等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在实际考察中感受不文明人与文明社会的不和谐及给大家带来的不愉快。让学生走进生活中,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去分析,去思考,明白一个人的一言一行虽然很平常,却反映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道理,进而促成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借鉴,从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综上所述,品德课程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个生活场景切入,以儿童熟悉的生活作为教学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做事。为此,我们应该认真地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学会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联系当地的社会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时把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所遇到的现象,吸收到课程内容中,不断增强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的质量。

三、探索品德课堂落实养成教育的方法

品德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超越文本、体验情感、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必经途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品德课的学习将课堂上接受的道德观念自觉地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

1.加强行为训练,重视道德实践。在一定意义上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道德行为只有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训练,才能养成道德习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本着回归生活的理念,设计了很多符合儿童生活特点的主题,有利于教师进行行为训练。如《校园铃声》(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材要求孩子们“能分辨铃声的不同含义,学习根据铃声的指示进行学校生活,形成规则意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让孩子们明理:“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本摆整齐,专心把课上”,“注意倾听别人发言”,“先举手后发言”,“上课做到眼到、耳到、嘴到、心到。”并以此作为行为规范要求孩子们每一节课都做到、做好。通过这样反复的训练,不断强化孩子们的听课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学习。西方教育界流行三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完全理解。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的学习方式。品德体验课强调关注孩子们的生命经历和经验、生命感受和体验,只有引导孩子们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才能使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行为。如《家人的爱》(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这一专题中,就安排了一个生活体验的小活动:“护生鸡蛋”。根据教材安排,我们开展了“护蛋大行动”,让孩子们也过把“鸡妈妈”的瘾。活动中,为了使生鸡蛋能完好无损地“生活”一天,有的孩子给鸡蛋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纸,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有的孩子把鸡蛋放进了瓶里,可还是碎了;有的孩子鸡蛋打碎了,一整天都垂头丧气的……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还写下了“护蛋日记”详细地记录下他们护蛋的感受。“护个蛋真不容易,我担心它,上课常分了神,结果老师说的问题一个也没听进去。下了课,也得小心翼翼护着它,不敢出去玩。”“我该睡觉了,我想把鸡蛋放在哪里安全呢?最后,我把它放在床头柜上。忽然,一阵风把我的鸡蛋吹掉在地,我吓出了一身冷汗。一下子惊醒了!一天下来鸡蛋虽然没破,却把我累坏了。”“唉!养个蛋都不容易,爸爸妈妈还要把我养大,可真辛苦啊!”

通过“护蛋活动”这样真切的体验,孩子们认识到父母把自己拉扯大是多么的不容易。也只有通过体验和感悟所得到的这种体会,才是最真实最有效的,才会使孩子自觉付诸行动,关心孝敬父母。因此创设生活情境,让孩子们从体验中学习,彰显教育无痕,是落实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3.注重言传身教,增强榜样说服力。《苏氏家语》说:“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能然者,生而善教也。”言传身教何尝不是重要的教学手段?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人的很多习惯都是模仿来的,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并下意识地模仿老师的言谈举止。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构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力量绝非教科书、道德说教所能代替的,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挂在嘴上的道德信条,它是教师用生命对孩子的教育,它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是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地注入孩子们的心田。像我们教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老师首先要把自己变成仪态万千的绅士与淑女,遇到学生不妨先打声招呼,得到孩子的帮助真诚地说声“谢谢”;要求孩子“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教师平时也要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要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搭肩来不勾背,安安全全走下楼”,教师在平时的上下楼梯中也要严格遵守“上下楼梯靠右走”的守则……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把言传身教当做是落实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因为“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

4.课外延伸,促进知行统一。陶行知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如果教学成果只停留在课堂上、口头上,那么教育就只会是一首流行歌曲、一颗小石子,只在短时间内稍微荡起一些涟漪。因此孩子们在课堂上受到教育后不能就此了事,还要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利用一切机会创造时机,为孩子提供践行道德的机会,使课程延伸到课外扩展到家庭与社会中,让课堂的教育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

比如,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教师除了让孩子在课堂上明白,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益健康也是文明的表现这个道理,还应设置相应的调查表,与家长配合了解孩子平时饮食和个人卫生的情况,并组合主题班会开展“小小营养师”“卫生小卫士”等主题活动,及时跟踪评价,促进孩子们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如上所述,我们开展了“护蛋行动”后,孩子们明白了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那么怎么把这刚刚点燃的感激之情化做持之以恒的行动?我们的做法是利用每天晨会的十分钟,引导孩子反省自己,“今天我给人家添麻烦了吗?谁帮了我?我最感激谁?我跟人家说谢谢了吗?”让孩子说说为父母、为老师、为同学做了哪一件力所能及的事。长此以往,熏陶教育,孩子就会懂得爱需要反馈与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因此养成教育必须立足于课堂,延伸到课外,只有延续课堂的热情,恰当地导之以行,才能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一颗颗善良的种子,成为孩子们生命中一股清亮的泉水,洗涤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受益终身。

四、品德课堂落实养成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教育要浅显、通俗,忌深奥。对于儿童来说,养成教育不是用深奥的说教可以教育好的,也不是用抽象的规则可以教育好的,因为道理与规则总是像过眼云烟一样,被他们忘掉。所以道理要用浅显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容易记住。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将课文的重要情节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指导朗读记忆。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编了一首儿歌:“眼睛是个宝,生活离不了,保护视力我牢记,健康安全生活好。”引导学生牢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教《爱护课桌椅》一课,就用“课桌椅,天天伴我来学习。不弄脏,不损坏,我们爱护课桌椅”总结学习内容。儿歌通俗浅显朗朗上口容易记住,很容易让学生记住规范,自觉约束自己,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忌生硬。教育契机是经常大量出现的,但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时教学契机又是稍纵即逝的,所以要及时利用。比如培养儿童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就可以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如课间操时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要诚恳地向对方道歉,说声“对不起”;接过班干部分发的作业本,最好道一声“谢谢”;下课了跟老师道别,要记得说声“再见”。此外,到商场购物、乘车买票、外出旅游等机会,都可以提醒和训练孩子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好礼貌用语。如果错过这次时机,你再教育孩子要使用礼貌用语,就显得生硬,效果可能不好。

3.活动方式宜灵活多样,忌呆板。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特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过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方式宜灵活多样,如:游戏式活动,竞赛式活动,表演式活动,观察式活动,展示式活动,体验式活动,等等,多样性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乐学好学,使学习成为生命的体验过程。

4.训练要持之以恒,忌半途而废。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行为训练要有耐性,忌半途而废。比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小至一个坐姿,大至学习方式,都要求贯穿于每一堂课的教学之中,长抓不懈,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方能养成。一阵风一阵雨的教育方式,是不能使良好习惯在孩子身上生根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与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几堂课、几个活动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为此,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常抓不懈,力求在品德课和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和磨炼,为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复调;音乐课程;复调思维;课堂教学

一、音乐教育的现状简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发展,教育技术也高度发展,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当今音乐课程有这样的一些特点:光束式、唱游式、点面式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缺少严密的教学思维、学生与老师互动的新的关系。我借助复调思维理论,提出几个教学设想,为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二、复调思维建构音乐课程的原理运用

(一)复调是根据某一主题,进行自由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不稳定,具有好奇性、好强性,所以我们抓住这一发展特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无论欣赏、表演还是在创造音乐的活动中,都要鼓励他们从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思维的创造性和奇特性。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个练习,可能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二)复调是多声部的音乐,它以多声线性思维为主,具有严密的音程结合关系,同主题、多线条的音乐――音乐课不仅是学习音乐本身,应要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把音乐知识加以拓展,让学生对历史、社会、做人的道理都有所了解、发展。

对青少年进行德育,不仅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事情,也是每一个任课老师责无旁贷的职责。音乐教学属美育范畴。我国现代大教育家先生曾明确提出,美育的任务在“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音乐具有教育、审美、娱乐三大功能。我们对音乐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应当停留在“调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休息放松”“娱乐身心”等浅层次上,还应看到音乐教育更深一层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优良的品德,陶冶高尚的情操。

在唱歌教学中,通过歌曲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使其在思想上得到提高,在感情上有所升华,如,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不仅要教学生唱会、唱好这首歌,还应介绍国歌的作者、创作经过和时代背景,介绍国歌的历史和现实作用。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祖国在过去遭受侵略的危亡时刻,亿万中华儿女是如何团结一致,浴血奋战,英勇斗争的。从而体会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应当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切。

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这不仅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先是培养人。”因此,教师在教唱过程中要时刻提及课外知识。比如,在教唱《多么幸福,多么快乐》这首歌时,可以做一些课件,让学生对藏族有所了解,对那里的地理位置、民族风情、人们的衣着打扮、舞蹈动作等都有一定的了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三)二部歌曲中的某些复调手法,主要是从补充、丰富主要旋律或主要形象,使歌词的内容得到更准确、更鲜明的表现这个角度来运用的。这类复调在歌曲中永远处于陪衬的、次要的地位――上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但特定的时候学生与老师的主体地位要互换。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高段学生的学习就处于被动状态,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不积极举手发言了,觉得不好意思。这会造成上课的气氛很沉闷,只是老师一味地讲,学生只是听,而究竟效果如何呢,他们到底听进去多少、吸收了多少呢?特别是到了欣赏课,他们在听音乐的时候也不展开想象,不去思考,只是听着音乐。如果老师接下去就开始分析音乐的结构、背景、含义等,那他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而自然地去接受老师的知识。这样,就不会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开发。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发他们的思维呢?

1.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一定要自主学习,自己探究,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应充分分解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

2.通过讨论相互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3.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课堂上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再点明,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三、借助复调思维理论产生的教学方法

(一)对位教学法

“‘对位’一词的原意是‘点对点’。后来经过引申,不仅包括‘点对点’,还包括‘音对音’与‘线对线’”。这样对位的概念既涵盖了不同节奏的相辅相成问题,又涵盖了不同音高和不同旋律的相辅相成问题。我们可以把对位的原理运用到教学上。

1.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灵活评价

学生智力的个别差异,是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之一,在评价中,也应该适合。在教学与评价中,我们要从认知及技能掌握的层面上给予有差异的教学。不同难度的学习、评价,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接受,并且有差异地发展,树立学习的信心。

2.针对学生的个别特长、强项评价

在音乐学习中,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其特长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音色美,有的节奏感强,有的有拿手的乐器演奏能力,而有的表演能力强。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发挥他们的强项,为他们创造机会,儿童天生就有一种自我表现欲,让他们表现自己的特长,从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得到愉悦的体验。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应疏导他们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在教学中也可对一些性格内向、不爱表露或是认为自己歌声不美,怕出丑的孩子实施教学,让这些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增强自信,热爱唱歌。在教学评价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则应采取“巧妙否定,或“侧重表扬”等策略,扬其长,避其短,呵护其自信心。

(二)模仿教学法

相同的音乐材料在不同声部先后出现称为模仿――在老师做示范,学生模仿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提供学生广阔的最自由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

对小学的学生来说,音乐课更多的是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过程。学习技能就是先从模仿开始,模仿几乎是人的天性,孩子们通过模仿进行交流。像学会唱一首歌,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识谱能力比较差,要老师的范唱或听录音学会唱这首歌。当学会唱这首歌后老师会提出一些唱歌的要求,比如感情的处理、声音的位置、气息、口型等,大多都是模仿老师做的。在处理好歌曲以后,老师会让学生随着歌曲的音乐跳舞,这时学生又会模仿老师的舞蹈动作而跳起来。以上这些都是通过模仿而达到的效果。但是一味地模仿,对学生好吗?对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有促进作用吗?无可厚非,这对于初学阶段的孩子可能有帮助,可一直手把手教会让他们失去独立的能力,以后拿到新的曲谱他们如果没有在老师的帮助下就不能自学唱会这首歌。这样看来,我们要在让学生模仿的过程中求变。让他们把老师给予的示范当成一个例子,学会之后要有自己的创新。

通过几年的学习,对各种教学方法初步涉及产生一种新的想法,这想法从理论上具有可操作性,但实际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