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思想简史

经济思想简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2 09:22: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思想简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经济思想简史

篇(1)

【关键词】 人类早期的会计行为;起源时间;产生条件

人类早期的会计行为起源于何时?是如何产生的?本文欲对此作一简要分析和回答。

一、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起源时间

人类早期的会计行为,是指人类早期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它是人类早期原始计量、记录思想的体现,是会计的萌芽阶段。关于人类早期的会计行为起源于何时的问题,国内外会计学者均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郭道扬教授认为,会计的萌芽阶段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而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会计特征,直到原始公社制末期或到达文明时代的初期才表现出来。1982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湖北财经学院郭道扬编著的《中国会计史稿(上册)》一书,标志着中国会计史系统研究的开端。随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了郭道扬的《会计发展史纲》,1988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郭道扬编著的《中国会计史稿(下册)》。郭道扬著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会计史教程(第一卷)》也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郭道扬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会计史研究》一、二、三卷也已经出版。这些论著都进一步论证了他的观点。但198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人民大学高治宇的《中国会计发展简史》,他认为,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可追溯到原始公社末期。而1987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了文硕著的《西方会计史(上)》。书中的观点与郭道扬教授的看法一致,认为人类原始计量和记录时代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

(二)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国外学者则普遍倾向于会计起源于新石器时代。1605年,荷兰数学家、会计学家西蒙・斯蒂文所著的《传统数学》一书出版,其中第七章“古代簿记探测”,是最早的会计史研究专论,但当时会计史尚未发展成为一门科学。1933年,美国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著的《1900年以前的会计发展》一书问世,奠定了会计史学科的基础。1912年,英国律师沃尔芙编著的《会计师与会计简史》在英国伦敦出版,人们习惯称该书为《沃尔芙会计史》。1977年,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著的《会计思想史》一书在美国问世。1985年,前苏联著名会计学家索科洛夫著的《会计发展史》一书由莫斯科财政统计出版社出版。西蒙・斯蒂文和A・C・利特尔顿均未在其论著中对会计萌芽的起源问题作专门论述。沃尔芙认为,尽管世界上最古老的商业文书是在公元前3 500年以前,但可以推断,记账在公元前4 000年左右就开始了。迈克尔・查特菲尔德则引用Richard Brown的观点,认为约7 000多年以前的巴比伦地区就出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商业记录。前苏联会计学家索科洛夫认为,人类对经济事项进行有目的的记录活动开始于6 000年以前。这些论断都说明人类早期会计行为出现在新石器时期。

通过比较上述国内外会计学者的不同观点可知:国内学者倾向于认为人类早期的会计行为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而国外学者则倾向于认为会计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二、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产生条件

解决了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起源时间问题,而会计行为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郭道扬教授认为,人类最初的会计思想与会计行为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发展水平是衡量人类会计思想、会计行为发生的先决条件,而生产剩余物品的出现与陆续增加则是衡量人类会计思想、会计行为发生的具体条件。正是由于生产剩余物品的出现,人类才有可能在思维活动方面将生产、分配、储备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从而萌生了一种计量、记录思想,进而便产生了人类最古老的、最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

高治宇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当人们有了剩余生产物,需要对生产活动进行计量、计算和反映时,会计的原始萌芽就产生了。除了生产发展这个先决条件外,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有了计量、计算和反映的方法,这两个条件相结合,才可以说明会计的起源。总之,研究我国会计的产生,必须明确认识两方面,一方面,它的产生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数量概念的形成,计量、计算和反映方法的采用,为会计核算方法提供了重要条件。

索科洛夫认为,核算(即会计,下同,笔者注)的起源或萌芽状态对我们来说,将永远是个谜。我们只能确信:核算不是一下子产生的。最初人们还不需要核算,因为凭人的头脑就足以容下所有的经济情况,这倒不是说某人有其特殊的记忆力,而是由于经济的规模太小,有关的信息不多。只有在具备了某些条件后才有可能出现书面核算与账簿登记。首先,经济活动的发展应该达到相当广泛的程度;其次,必须要有文字和学会初等算术。文字的出现与算术的发展为核算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而经营活动则有助于它的全面推广。

本文把郭道扬教授的观点归纳为“一条件说”,即剩余产品的出现促使了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产生。虽然郭道扬教授分析时提到了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为先决条件,生产剩余物品的出现和陆续增加为具体条件,但本文以为生产剩余物品的出现和陆续增加是社会生产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如新技术(石器打制和磨制技术、石器钻孔技术、摩擦取火技术)、新工具(石球、标枪、骨器与角器工具)的相继发明和应用,因此,这两个条件实则表现为一个条件。本文把高治宇的观点归纳为“二条件说”,即剩余产品的出现和数学的出现共同促使了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产生。本文把索科洛夫的观点归纳为“三条件说”,即剩余产品的出现、数学的出现和文字的出现三者共同促使了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产生。

三、人类早期会计行为与数学的关系

(一)郭道扬教授在分析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产生条件时,只提到了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和生产剩余物品的出现这个条件,而没有提到数学条件和文字条件

其实,郭道扬教授是提到了这两个条件的。郭道扬教授认为,人类最初的计量、记录行为,其本身就表现为一种原始的“数学”行为,原始的会计行为与原始的数学行为是同时发生的。本文虽不同意郭道扬教授的这一观点,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即人类早期的会计行为――人类最初的计量行为(表现为数学,此时的数学为萌芽状态)、人类最初的记录行为(表现为文字,此时的文字为萌芽状态)到了人类社会有了生产剩余物品时才出现。

高治宇在分析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产生条件时,提到了两个条件:一个是“有了剩余生产物”,另一个是“有了计量、计算和反映的方法”。仔细分析第二个条件“有了计量、计算和反映的方法”,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条件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有了计量、计算的方法”(表现为数学),第二层意思是“有了反映的方法(表现为文字)。

剩余产品的出现、数学的出现和文字的出现三者共同促使了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产生。

(二)由于国内外对“会计”、“数学”、“文字”等概念理解上的差异,国内学者基本上以“早期的萌芽状态”来理解这些概念,而国外学者却按“后期的特征状态”来理解这些概念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起源时间一早一晚结论的出现,即:国内学者主张人类早期的会计行为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距今约十万至二、三万年前),而国外学者则认为会计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八千至五千年前)。

(三)会计与数学的关系源远流长,会计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支持和帮助

早期会计的出现依赖于数学的产生和运用,后期会计的发展更是依赖于数学的支撑,如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出版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也译《数学大全》),1605年荷兰数学家西蒙・斯蒂文出版的《数学惯例法》(又译《传统数学》),均把会计作为数学问题的一部分进行论述,详细介绍了意大利的复式簿记。复式簿记是会计的基本记账方法,在会计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像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余额的计算公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产品成本的计算等,都是数学原理在会计学中的具体运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著.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译组译.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M].人民出版社,1965.

[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人民出版社,1972.

[3] 中外数学简史编写组. 外国数学简史[M].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4] 李迪. 中国数学史简编[M].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5] 解恩泽,赵树智.数学思想方法纵横论[M]. 科学出版社,1987.

[6] 傅钟鹏.中华古数学巡礼[M].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7] 周金才,梁兮. 数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M].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8] 成圣树. 会计审计史辞典[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9] 孙邦治. 会计发展史[M].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10] 李孝林. 从江陵凤凰山10号墓简牍研究西汉早期会计史[J]. 北京商学院学报,1996,(2).

[11] 文硕. 文明古国的会计[M]. 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12] 高治宇. 中国会计发展简史[M].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13] 文硕. 西方会计史(上)[M]. 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

[14] 卢永华. 广义会计理论[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15] 郭道扬. 中国会计史稿(上册)[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

[16] 郭道扬. 会计发展史纲[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

[17] 郭道扬. 中国会计史稿(下册)[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18] 钱雪门,赵佩珏. 现代会计入门[M]. 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2.

[19] 郭道扬. 会计史教程(第一卷)[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0] 汤云为,钱逢胜. 会计理论[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1] 刘文龙. 古代南美洲的印加文化[M]. 商务印书馆,1983.

[22] (美)A・吉特尔曼. 数学史(欧阳绛译)[M]. 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23] (苏)鲍尔加尔斯基. 数学简史(潘德松、沈金钊译)[M]. 知识出版社,1984.

[24] (英)斯科特. 数学史(侯德润、张兰译)[M]. 商务印书馆,1981.

[25] (英)L・霍格本. 大众数学(上册)(李心灿等合译)[M]. 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

[26] (苏)索科洛夫. 会计发展史(陈亚民等译)[M]. 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27] (美)迈克尔・查特菲尔德. 会计思想史(文硕等译)[M]. 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28] (荷)海渥. 会计史(文硕等译)[M]. 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29] (美)A・C・利特尔顿. 会计理论结构(林志军等译)[M]. 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篇(2)

关于最新实用时间简史读后感范文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一个成熟的人需要建立的三观,人生观是让人知道这辈子怎么活,价值观是认为什么才是珍贵的,世界观是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宇宙观就是这个宇宙是怎么样的,是世界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身处琐碎繁杂的日常,不断奔赴生活目标,我们中有的人也许建立的世界观是“我们的人类社会是什么样的”、“我们的星球和可看见的天空是怎么样的”……但是我们目力可见范围之外的宇宙是怎么样的、我们感知不到的时间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身处的宇宙的来龙去脉是什么等等问题,是我们日常很少去思考的,因为不可触及,然而这些是真实的存在。

  最近我读了斯蒂芬·霍金的著作《时间简史》,作者是一个在科学和医学上的奇迹人物,是宇宙创生理论的创立者和集大成者。而这是一本让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宇宙学著作,其主题是人类时空观和宇宙观的变革。本书按照科学理论中有关宇宙的认识从古到今的发展顺序,对主要的宇宙认识论变革理论进行重点阐述,如牛顿的力学理论、空间相对性、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时间和空间的弯曲性质、宇宙大爆炸的发生、黑洞的性质、时间旅行的可能性、量子力学、弦理论、宇宙统一理论等。全书没有纯物理理论公式和数学上的技术性强的论证细节,但是其所带来的人类对时空和宇宙观念的变革却让我对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有了崭新的认识。

  《时间简史》是一部论述当代物理学一些最艰深问题的成功著作,而普及版汲取其精髓,焦点论述了《时间简史》中的重大基本问题:关于宇宙我们究竟知道了什么?我们如何知道这一切?宇宙从何处来、向何处去?宇宙运行的规则是什么?这些看起来像是哲学所研究的问题。诚然,包括霍金在内的整个人类还没有找到终极答案,但通过梳理几千年来的科学理论,讲述了人类在这些终极问题上不倦追求答案的历史,读起来感觉就像是读了一本物理科学和哲学不断融合、发展、相互促成、走向统一的著作。

  很久以前的人,因交通和通讯的不发达,对于外部世界的问题是“山那边是什么?”,梦想翻过阻碍眼前的大山去探索山那边未知的世界。今天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可以翻过地球上所有的山,每个人的故乡和这个地球上最远的地方皆能朝发夕至,全人类新的问题是“我看不见的星空之外是什么、有没有与我们一样或者不一样的生命存在?我如何能够去到那遥远的星球?”这个时代的“山”就是我们看不见、去不到的外太空,了解今时今日所处宇宙的前沿发展理论所带来的宇宙观变革有利于我们知道“山那边是什么”,发现未知是我们人类孜孜不倦追逐的永恒话题。

  读《时间简史》,填补了我原来空白的宇宙观,把我的视野从可见可触及的现实世界抽象到了遥远的外太空,让我对身处的时空有了新的理解——空间是相对的,时间也不是绝对的,每个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测度,我们的宇宙来源于一个无限小的时空奇点,产生于一个大爆炸时刻,还不断在膨胀中并将有一个终点,宇宙中存在着为数众多能量巨大的黑洞,允许时间旅行的虫洞也许真的存在,因为不确定性原理人类理解和预言宇宙的能力仍然有限,宇宙统一理论有待人类进一步探索,等等。霍金曾说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完全的理解周围的世界和我们的存在。说起来很简单,却是一件举全人类之力仍然没能完全解答的一个问题。

  有人说“科学对于公众来说,确实犯下了过于深奥的罪孽。”为此,很多人因为对物理学和宇宙学的晦涩艰深、并于生活日常毫无用处而不肯落力去读这类书,更因其是学界大“著作”而敬而远之,听到谁读《时间简史》就视其为难以企及的物理怪咖学霸,读不懂这本书的物理学博士也大有人在。

  但是科学技术的真正意义在于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改造世界,而《时间简史(普及版)》这本书读起来如此易于理解,它使得“几乎所有识字的人都可以谈论黑洞、大爆炸、平行宇宙和暴涨。”这本书全书只有一个公式,没有复杂的推理演算,没有听不懂的假设证明,用贴近生活的事物举例讲解遥远抽象的宇宙运行哲学。作为一个文科生、中学上物理课听不懂的人来说,今天能读懂这本书,皆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普及让我们更能理解今时今日的世界,同时感叹霍金先生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述水平。

  如今,霍金先生已逝,社会各界都痛惜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离去,肯定霍金对科学对人类的贡献。很多人知道他如何与身体疾病战斗一生,如何身残志坚、性格幽默,但我想我们更应该知道霍金先生的理论是什么、对人类的贡献如何,当我们谈论霍金,应该明确的知道我们在谈论什么。因为,爱科学的唯一途径就是真正地理解并学习它。学习、传播和探索他为之奋斗终生的科学理论,才是新时代青年谈论和崇拜科学家、热爱科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关于最新实用时间简史读后感范文   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一切都在《时间简史》后,一一揭开神秘的面纱。

  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的作者,他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战胜疾病,创造出奇迹,是他让我们知道了残疾并非是成功的障碍,他用他的生命践行了他的诺言,为他热爱的科学事业而奋斗终生,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是20世纪最为伟大的物理学家!

  捧着这本沉甸甸,装载着千千万万知识的书,我细细的端详着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大大的钟表,椭圆形的表盘,中间深深地凹下去,永无止境的时间应该就是它的代表吧。我曾猜测,这本闻名于世的科普巨著,应枯乏无味,可能还会有些吃力,但现在,我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想法了。

  霍金先生将复杂到令人难以理解的句子转化为幽默的语言来助你快速理解宇宙的知识与奥秘,读起来生动有趣,有种急于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知识的渴求。

  霍金先生的一句名言,我深深的记在心中:“人如果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是呀,虽然霍金先生长年被禁锢在轮椅上,但是他的思维却还是活跃的,它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甚至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与其被众星捧月,他经常以各种原因避免外界的干扰而自己独自在房间里思考着宇宙的命运。他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自己的事业,做出任何的牺牲与放弃。他现在享有的辉煌成就,岂不是用汗水与心血换来的?

  这本书读了之后,让我开拓了视眼,我现在才发现我仅有的一些知识是多么的渺小。它让我爱上了神秘的宇宙,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而科学就是力量。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靠什么来增强国力、发展经济、让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答案只有科学。

  关于最新实用时间简史读后感范文

  霍金,一个思想上的巨人,用他的两个手指为人类,为这个世界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新天地,一个与众不同的、亦真亦幻的新世界——宇宙。

  虽然霍金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霍金用他独特的视角以及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想象在科学界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以至他做出的成就与前人的理论可以相提并论,甚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著名的“大爆炸宇宙论”为人类诠释了一个全新的宇宙形成说,即宇宙始于大爆炸,在那之后的宇宙在不断的膨胀,所有的恒星都在离我们远去,亦猜想了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后会坍缩,最后走向终结。“黑洞学说”也为科学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神秘的黑洞更使科学家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黑洞是个可怕的“洞”,是由质量极大的星体坍缩而成的密度极大的的“洞”,它的密度大到连恒星都会被它吞噬,足可令人毛骨悚然了;也有人说黑洞是前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但是可没有人敢以身试法呢。

  相比于大爆炸宇宙论、黑洞学说等,人类对于时空穿梭的兴趣则更为浓厚。无论中外,各种影视作品中穿越时空的片段都体现了人类对此的奇思妙想,而“虫洞”(爱因斯坦—罗森桥)的提出更是为时空穿梭提供了可能。“虫洞”在《时间简史》中的定义为连接宇宙的遥远区域的时空细管,“虫洞”还可以联结到平行或婴儿宇宙,并且能够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虽然人类现在还无法在时空中自由穿梭,但就算仅凭着好奇,人类对时空穿梭的想象还是会一直延续下去。

  在看这本书时不知为什么,我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类似恐惧的感觉。是被广袤无垠的宇宙所震撼,还是对未知世界、能量的迷茫,亦或是宇宙对人类探索的威慑,我自己也不知其缘由。但这本书的魅力是无可抵挡的,我相信,任何人只要能完整的看一次这本书,一定不会再认为物理学、宇宙学是空洞无聊的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严谨、清晰、丰富,而且包罗万象。并且常用通俗简单的方式解释一些深奥难懂的定义或理论,使读者不会被大量的专业术语或词汇弄昏头脑,反而更有阅读的热情,而且还时不时出现一些幽默的句子,使原本严肃、刻板的文字顿时生动起来。我认为,这本书不只是介绍了一大堆物理学定义、理论,更是系统的叙述了整个人类的科学发展史、认识史,体现了无数科研人员不懈探索的执着精神,以及追寻真理的艰辛历程。

篇(3)

一、《易》的语言特点和它的局限

中国传统文化尊崇《易经》,称之为“群经之首”,其原因当然是它对其他诸经――诗、书、礼、乐、春秋具有统领作用。即以《诗》而论,这是重感性的、审美的,似乎离哲学理性相去甚远了,然而《易》中说:“君子以懿文德。”号召君子美化自己的文章才艺与道德。又说“顺天休命”,号召君子遏止邪恶,显扬善行,以顺应至善至美的天命。在“豫”卦中说:“豫之时义,大矣哉。”豫即喜悦、安乐,重视审美活动。

但是,《易》对“五经”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引领,都明显带有重直觉、重感性因而富于暗示性,缺乏知识论的明确性特征。诚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所说:“农民所要对付的,例如田地和庄稼,一切都是他们直接领悟的。他们纯朴而天真,珍贵他们如此直接领悟的东西。这就难怪他们的哲学家也一样,以对于事物的直接领悟作为他们哲学的出发点了。”

冯先生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学,着重对比分析中西哲学的不同,探讨为什么知识论在中国从未发达起来的原因,态度和方法是实事求是的,并没有贬低重农的祖先的意思。

冯先生指出:“在中国哲学里,知识论从来没有发展起来。我看见我面前的桌子,它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它是仅仅在我心中的一个概念还是占有客观的空间,中国哲学家们从来没有认真考虑。在审美连续体中没有这样的区别。”(见冯《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2页)

这样的哲学给审美和艺术提供了很大方便,所以“在凝神观照时,我们心中除开所观照的对象,别无所有,于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说的就是这种主客不分的审美境界。

正是这种审美感受始终不离感性的缘故,造成中国艺术乃至哲学常用比喻、象征、借代的修辞去交流,连理性的定义也要用借代,“身处江海之上,而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

这种表达方式,追溯到《易》,比比皆是:

“乾,元,亨,利,贞。”

乾被解释为日出的光气舒展的形态;也有发音近似的“健”的意思。 “上九,亢龙有悔。” “彖日: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彖日: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成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是说应当效法这种以母马为象征的大地德行。

这样的思维,构成中国哲学交流中一个基本事实:重感性尚体悟。其价值意义,用冯友兰先生话说是“文约义丰”(见《中国哲学简史》,第23页),富于启发性,能引导听者读者做创造性理解,因为直觉毕竟可以作为“沟通主客观的桥梁”(引金岳霖《知识论》语),须先还原比喻、借代、象征所暗示的理性本体,然后演绎到自身经验,完成由暗示向明示的转化。转化既困难,那么,直接的类比就成了懒人的捷径,屡屡闹出“东施效颦”之类的笑话,他们“知颦美而不知颦所以美呀!”

在中国读懂传统哲学是一件难事。我在几十年中揣摩“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总是不得其门而入,现在才领悟了一点,“玄之又玄”大概说“科学归纳”,不断向上位概念追究,抓住事物的本质,这就是众妙之门了。但这是借助了西方哲学的方法。我们的祖宗似乎满意于感性的传达对理性理解过程的期待。所以,长期积累的丰富生产经验和各项知识,未发展成为“哲学的知识论”,不去追究未知的宇宙万物,似乎未被认识就等于不存在。他们不知道“被知的不随知识的存在而存在”(金岳霖语)。例如,虽然深谙“木生火,火克金”之类知识,但没有更多追问,更多区别,所以,关于燃料、能源、温度计、电学、医学中的炎症诊治等,都不是我们祖先的发明。

《易传》认为“《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史记》告诉我们:“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领导西岐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事业,经历丰富,留一部著作并非难事,可惜后人把他详尽分析归纳过程省略了,只说他是圣人,顺天行事,电可能文字发明太少不足以记事。北宋张载也相信“存文王,则知天载之性”,“存众人,则知万物之性”。在他看来,众人也是圣人,他们在不同劳动对象上倾注人类心血,必能深谙万物之性,形成丰富的审美体验和知识。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提出“穷神知化”的教育目标。稍后于他的沈括写了《梦溪笔谈》,堪称当时生产经验与相应知识的汇总:与他同时的王安石变法,其学校教育中也曾开设近似于自然科学和医学的课程,可惜很快夭折。直到明代,差不多同时期的英国弗兰西斯・培根,成了“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语),“知识就是力量”成了西方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我国的宋应星也写出了堪称“世界第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语)。可惜中国绝大部分士子,除了永乐皇帝钦定《性理大全》,余书一概不读(参见梁启超《中国三百年学术史》)!

其实,中国人并不缺乏把生产经验和万物知识上升为科学系统的激情和智慧,即以先秦而论,大家并非都跟庄子一起“弃知”,《易》的语言特点也并未拒绝后人的解读和发挥。比如孔子把“仁”的观念演绎到各个方面。墨子在辩论中,揣摩构建着形式逻辑。孟子从教育人手探讨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而“惠施十事”在今天看来,不是悖论而可叫做“相对论”。庄子很早就把审美视角投向生产劳动。屈原有《天问》,追问的问题包括天文、社会、历史等许多方面。可见,中国式的哲学语言,并不足以构成知识论的障碍;真正扼杀中国知识论的元凶是科举制度。

篇(4)

一、改变目前国内高校美术教育重技能培养、轻素质教育倾向,注重学生人文品格的培养,以德树人、以美育人。

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素质教育薄弱,学生缺乏对国家民族的荣誉感和远大理想。重视传统中国文化,呼吁高度的责任感,重视对学生素质培养已刻不容缓。

中国目前的美术教育,基本上沿用50年代全面引进前苏联教育模式。总体来说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着很尖锐的问题。由于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全盘西化”的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持轻视甚至排斥态度;更偏重技能的学习,重知识和技能传授,忽视对学生道德和人格的培养,使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功利主义急剧抬头,很多学院素质教育技能化,技能教育功利化已成为普遍现象。学生普遍缺乏信仰和社会责任感,成为功利主义的奴隶。

中国古代道、儒文化,最为重视的是对人道德的培养,如老子《道德经》中说:“道生之,德畜之”。《易经》中指出“厚德载物”。孔子认为道德应居于教育中的首要位置,他强调,在“德”与“艺”之间,修习的顺序应该是“志于道,据于法,依于仁,游于艺”。高校美术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应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应该是拥有崇高审美素质和境界,身心健康的人。近代教育家说:“道德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学生人格塑造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应重新回到最终的起点:以德树人、以美育人。以道、儒为主的中华道德文化的精华,可以肩负起道德教育的重任。

鉴于以上思考,高校美术教育道德素质培养应有以下应对措施:

(一)针对美术高考生文化课分数偏低、高校美术教育素质教育薄弱现状,可增设哲学史、文学史、历史、社会学等人文课程。人文素质课程能启蒙人的思想、传承文明、教化育人、规范行为、丰富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1)讲授应以简史为主,重点选择经典名作进行分析和导读。倡导学生读原著,规定必读书目,用检查、课堂讨论、写读书笔记等形式完成。读概论不如读作品,在其中可以得到更真实的体验。(2)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使道德教育生活化。以人为本,以美育人,即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人性化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知识性、灌输式、外塑型教育的方法,学生形成的往往是言行不一的双重人格和驯服型人格。要突破以往道德教育理论的窠臼,使道德教育回到人的本真,使学生形成高尚的“私德”和良好的“公德”。承认个性和尊重个性的发展,培养具有高度人文精神的文明人和自由人。

(二)目前国内美术院校多数专业和课程设置内容西化模式占比例程度高,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针对这种现状,可在油画、版画、雕塑、设计师范类等专业设置中国绘画、书法等课程。此课程的学习目的以熟练掌握知识与技法为评判标准,重在学习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精神,提高民族审美意识,由此提升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观。

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民族凝聚力与国家和谐发展的核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都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今为许多国家学习和借鉴。民族文化独特特色的丧失,意味着在全球语境下民族意识的丧失。中国美术教育要挖掘民族传统的精华。我国历代许多绘画大师,都是在作品中彰显出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面貌,而在世界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

(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品格的培养。在传授知识和技法的同时,将人文精神、人文思想贯穿其中。如:技法中包含情操美、道德美、自然美等。教授大师的品格、风范,对真善美执着的追求精神,以及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天人合一”、 “返璞归真”等中国文化哲学思想,以此陶冶学生情感、情操。

二、淡化学科概念,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应淡化学科概念,各学科兼容并蓄、相互渗透。促进学科发展与创新。培养国家需要的研究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学科划分过细,长久发展下去导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狭窄,造成对事物本质认识的偏移。特别是社会发展到近现代,人们对世界的许多误读已被证实。很多科学发明与常识相矛盾,一些自然现象科学家无法做出解释,现代艺术与现代科学比之前人都缺乏直观的表现性和明确性。[1]艺术与科学本是同根生,都来自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发端于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它们研究的目的也是相同的,就是对自然宇宙、生命本质、人类命运的探究。艺术家创造新思想、新形式的过程,需要运用科学家般严谨的探索,不断的试验;而科学家也需要像艺术家一样敏感、一样奇思妙想。法国作家福娄拜说:“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要艺术化。两者在塔底分开,在塔顶会和。”

二十一世纪的科技创新,主要是不同学科间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创新发展。目前世界一流大学大都是综合性大学,具有文、理、医、艺术等学科和专业。学校还要求学生保证一定学分的跨学科学习,理工科要选三分之一文科课程,文科要选三分之一理科课程,人文学科是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2]

我国高校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较差,基本上是“拷贝型”和“模仿型”人才,缺少原创人才。而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建立新的知识结构,是国内高校教育未来必然的发展。

(一)开设跨学科新型综合课程。1、将学科框架内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如美术、文学、诗歌、音乐等有关创作的课程进行整合。音乐创作中节奏的表现、诗歌创作中意境和想象的表现、美术创作中图形与画面形式的表现,相互融合并借鉴,都会在各自艺术作品中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2、可以将相近学科的某些主题安排在同一时间教学。如哲学简史、美术简史、数学简史、地理简史等。将各学科历史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放在一起比较,更容易明确对问题的思考,并找出知识的创新点。3、围绕一个共同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整合在一个单元或学程里。如美术对某一自然现象的观察、写生与创作,数学对某一自然现象的观察、假设与求证,化学对某一自然物体的观察、构成成分的分析及实验,物理对某一自然物体的观察、内在结构运动及剖析等。学科的不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也不同。学生通过各学科的“贯通”学习,新的美术图形、新的推理方法会不断行成,同时对创立新学派、新研究方向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4、学生从自然生活和好奇心出发开展活动,教师现场教学。

(二)建立综合学科研究工作室,由不同学科老师和学生组成,开展研究教学活动。课上课下有机结合,研讨与理论穿行,学生与老师“奇文共赏”、“疑义相析”。定期举办课程展览进行观摩讨论,以实践带理论,重在实践的探索。

(三)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综合教学理论体系,积累经验。

三、增大美术创作课比例,以实践带理论,以创作带习作,重在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创作是美术学习的最终归宿,是培养学生的最高目标,也是体现教与学完整过程的全面成果。任何的理论和技法都是为创作服务的,盲目的知识学习犹如“盲人拉车”。所以在美术学习中应“创作带习作”,实践带理论,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缺什么补什么,是学以致用最好的方法。

(一)多数美术高校创作课在四年级进行。建议在一至三年级安排适量的生活采风与创作。同时增加创作理论课程。

(二)从新生入学开始,重视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每2―3周,要求学生完成创作一张草图并进行点评。

(三)在一些基础课训练中,应把创作意识贯穿始终。如人物写生,应把特定人物的气氛、情绪、神气充分表达出来。

(四)开设名作欣赏与分析课程,使学生在对大师作品的解读中进步成长。

参考文献:

1、柳冠中:《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清华艺术大讲堂》,中央编辑出版社2007年版。

2、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编著:《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篇(5)

2、《苏菲的世界》有些人既想培养哲学思想,思辨能力,又不愿看枯燥无味深刻的哲学书籍,这本书刚好解决了大家的苦恼。对于初次了解哲学的人,书中以小说的形式展开,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上次推荐了霍金的《时间简史》给科技迷的读者们,这次肯定不会落下科你们的,推荐另外一本神作《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大江东去》作者阿耐,何许人也。《欢乐颂》的小说作者,财经女作家。《大江东去》是她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描写改革开放30年的浩瀚的长篇小说,总共上中下3册,一百多万字,唯一一部可以与《平凡世界》相提并论的作品。小说的人物丰富,涵盖着国营企业的领导,农民企业家,个体户,政府官员,海归派,知识分子等等,剧情跌宕起伏。读书中复杂的人物历经沧桑,感悟人间百态。

3、《大败局》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内容是19个关于中国企业家跌但起伏的真实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值得你细细品味,看别人的故事,长自己的经验,这才是智者。

4、《史记》约52万字,凡130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至传说中的轩辕皇帝,下至汉武帝时代,时间跨度约3000年。《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有人说司马迁他是画家,因为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非常具有感染力。

5、《史记》不仅仅记录着历代帝王兴衰,更网罗了与之当时相应的经济,政治,哲学,文学,美学,史学,文化伦理知识,非常具有文学艺术价值。

6、很多读者嫌弃自己文学功底差,那么就多《史记》吧,“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它的文学价值。

篇(6)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教学;数学史;数学美

一、数学文化渗入高职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对开拓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有很大帮助.数学教育目标已经发生转变,正在向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改革数学的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判断解决身边的事物,这是数学教育的重点,更值得我们探讨.

数学也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是指人类在数学历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以数学科学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技术、理论等联系起来的相关文化领域组成的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系统.随着人们对数学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入,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数学教育应具有‘文化素质教育’与‘数学技术教育’的双重功能.”如果这种认识仅仅停留在学术的理论层面上,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就只有潜在的意义,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教育效果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非常有必要将数学文化渗入高职数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如果在高职数学的教育教学中,将数学文化渗入其中,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不是枯燥的,数学逻辑不是冷酷的,它可以令人赏心悦目,能够陶冶人的性情,使人聪明、高尚.通过介绍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讲述数学史,介绍数学语言的特点和数学在其他学科、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把数学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较强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这点来看,也就要求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这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变化的体现.

二、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数学文化渗入高职数学教育教学中

喝白开水与品茶,感受是不同的.如果你只把数学当做一门工具,很可能是淡而无味的;而作为一种文化来讲,就要慢慢地让学生有一个体验和感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景,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领会数学思想,学好数学,为专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1介绍生活中的数学美,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丽

我教的学生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在介绍高等数学绪论时,我讲了黄金分割,建筑艺术必须遵循的黄金律.我通过引入的情境“一支粉笔多长最好?”让学生了解黄金分割的实际应用价值,向学生介绍如何运用黄金分割法得到一支粉笔最合适的长度.然后,再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用“优选法”即黄金分割法帮助五粮液集团研制低度酒和发现煤矿创造了几十亿的经济效益.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黄金分割后我还让学生走进生活中,引导他们发现黄金律是建筑艺术必须遵循的规律.

2介绍数学史,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用数学史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比如在课堂上介绍数学家的趣闻轶事、数学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古今数学方法的简单对比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微积分教学过程中,多次介绍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数学人物、数学事件.例如:在学习第一章函数、极限及连续时,介绍康托的生平,由集合论引起的一些数学悖论,第三次数学危机,柯西、魏尔特拉斯的生平及在极限和连续方面所做的工作,古诗词中包含的极限与连续的思想等.通过数学史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呆板的学科,而是一门不断进步的生动有趣的学科.

3介绍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采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和专业教学服务,让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陌生.比如在学习概率知识时,由于概率的思想方法有其独特之处,学生在初学时难以理解,从而感到这门学科枯燥乏味,有的知识则似乎很“玄”,离我们很远,因此对概率学习不感兴趣.

4介绍对称性的数学美,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

在微积分解题过程中,恰当地利用对称性,可减少一些繁琐的计算,化难为易,提高解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分部积分公式∫udv=u・v-∫vdu,可写为:∫udv+∫vdu=u・v+C.

例如,∫ex(sinx+cosx)dx=∫exsinxdx+∫excosxdx

=∫sinxd(ex)+∫exd(sinx)

=ex・sinx+C.

通过了解数学中蕴涵的对称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效率.

总之,在高职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数学语言、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及数学技术,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欣赏数学的美丽,知道数学应用的门径;开阔视野,加强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整体把握;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理性精神,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齐民友.数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3]张奠宙.20世纪数学经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民族乐派 浪漫主义音乐 旋律 主观情感

一、问题的提出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19世纪俄罗斯音乐创作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创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深受广大听众的赏识,他也是我国音乐爱好者熟悉的作曲家。

在我们学习西方音乐发展史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柴可夫斯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作曲家,还是民族乐派的作曲家?

这两个不同的观点在教学使用的教材中也有体现。有关西方音乐史的教材不少,在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中,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于润洋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钱仁康编著的《欧洲音乐简史》(第二版、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较为权威的、得到普遍认可的、使用率比较高的两本教材,然而这两本教材中有关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归类为两个不同的派别。这两个不同的观点,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点,促使我们在研究、讲授西方音乐史的过程中,对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进行全面的再认识。

在西方音乐流派中,浪漫主义音乐和民族主义音乐两者表现方式各异,两种流派虽然在同一个时期,但音乐风格、表现形式特别是在内容、题材和精神方面,更是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对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定位归类,我们要从其音乐中所包含的元素进行思考。

二、柴可夫斯基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元素

浪漫主义音乐产生于19世纪,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之后在欧洲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音乐流派。它是法国大革命后,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和工业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民主运动和民族思想在社会上高涨发展,这股思潮也影响了音乐艺术领域。这个时期,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社会音乐生活和音乐教育的发展,使音乐艺术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音乐家与现实社会形成了新的关系,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

贝多芬把古典主义推向了高峰,也把音乐家推向了表现新时代精神的前沿。浪漫主义这种能体现民族主义思潮、迎合中产阶级等主流社会阶层欣赏习惯、符合当时艺术思潮评价标准的音乐表现形式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了。

浪漫主义追求自由、强调个人情感的表现。因此,自我、主观、个性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特征,与古典主义的“理性”相对立,作品突出主观情感和激情,强烈的个性化表现形式体现了浪漫主义以“个人”为中心的精神实质。因而浪漫主义音乐的表现手法更加自由,主调音乐为主的织体使旋律的抒情性加强了,和声的丰富色彩使以往的功能性和声更有表现力,频繁的转调达到了新颖的表现效果,多样化的配器手法、力度对比、速度变化使音乐更具活力,结构形式变得扩展而更加自由。这些特征使欧洲音乐发展进入了一个以表现个体情感为目标的时代。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活动在19世纪,这个时期是俄罗斯民主思想的繁荣时期,这些民主思想对音乐等艺术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反映了当时俄罗斯知识分子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一方面是进步的民主思想,另一方面是沙皇的统治,他像俄罗斯的其他知识分子一样苦苦思索,寻找答案。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特别是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和《曼佛雷德》交响曲,反映的正是柴可夫斯基对现实社会与个人理想矛盾的感受,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在这些交响曲中,柴可夫斯基个人主观情感、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作品中都有体现,在悲剧性的交响曲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在《曼佛雷德》交响曲中,曼佛雷德的主题从出现到发展充满着沉重、孤单、悲伤、痛苦的元素,通过这个题材对人类命运进行思考,正是柴可夫斯基矛盾生活的写照,在这个痛苦的主题之后,一段轻快的、充满诗意的具有大自然明朗色彩的优美旋律出现了,第二乐章中“阿尔卑斯山上美丽的精灵的旋律”①,使人们又充满希望。这是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常用的手法。钱仁康先生在《柴可夫斯基主要作品选释》中说:“爱和恨、生和死、欢乐和痛苦,是他作品中的矛盾因素,但在这些矛盾因素的冲突中,生的因素和爱情的因素总是表现得比较鲜明;他通过自己对人类的信心,肯定了生活,肯定了爱情,肯定了欢乐。”这种既深刻表现社会现实的黑暗,又满怀美好憧憬的逻辑思维,在《第四交响曲》中也有表现,第一乐章以扑面而来带威胁性的“命运”主题开始,柴可夫斯基的宿命观使音乐在发展中充满了沉重、哀愁、失望、焦虑的情绪,但在第二乐章音乐又通过抒情流畅的旋律,在美好幻想和回忆中试图摆脱不安的情绪;在第四乐章中更是充满了欢快、明朗、积极向上的因素,柴可夫斯基在他矛盾的人生中积极幻想、寻找、热切地渴望,希望未来充满欢乐的气氛。《第六交响曲》更是柴可夫斯基的个人情感体现、自我激情发挥到顶点的一部作品,这部标题为《悲怆》的交响曲,悲剧色彩的主人公终于抵抗不住阴暗的力量而走向死亡。“它特别深刻而有力地体现了个人的苦难和斗争、愤怒的抗议以及对生活、幸福、欢乐和爱情的热烈探求;这是作者对生活和世界的悲哀感受,其中关于内心的痛楚、逐渐熄灭的绝望、郁郁寡欢的断肠愁绪,表现得那样淋漓尽致”②。在这部作品中,阴暗的情绪、惊慌的不安、深沉的痛苦、焦虑的疑惑等情感的表现都令人窒息,而富于歌唱性的、柔美的、诗意的旋律又充满温暖,催人泪下。这种徘徊不振又充满乐观精神的极端情绪化的音乐表现,是柴可夫斯基寻求未来生活而得不到答案,思想上极度彷徨的结果,也是柴可夫斯基忧郁敏感的性格特征的体现。

这种个人情感高度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浪漫主义音乐追求自由、强调个人情感表现的体现,这在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柏辽兹、舒伯特、舒曼等的作品中也有体现,但是,柴可夫斯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他的音乐创作,通过个人的情感表现表现了当时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

除了强烈的个人情感表现外,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中另外一个具有浪漫主义音乐元素特征的是音乐表现的抒情性,这最突出地体现在柴可夫斯基天才的旋律创作上。他的音乐主题,不像之前的以动机为素材发展成为主题形象或旋律为方整型的主题形象形式表现,他以具有歌曲的抒情性和舞曲的律动性风格旋律为基础,形成了旋律性的主题形象,可以说是浪漫主义后期主调音乐织体的一个突出现象。他的7部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1812年序曲》等交响音乐作品,其抒情性的旋律“线条委婉悠长,运动起伏跌宕,音调亲切自然,感彩浓郁”③。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丰富内涵,鲜明地刻画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不少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后来的同行的高度评价,柴可夫斯基是西方音乐史上公认的旋律大师。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与代表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强力集团”的音乐有着不同的风格,不少代表性作品在体裁、形式、写作技法上明显受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影响,尤其是德奥音乐的影响,在交响曲的创作中,主题的动力性发展、戏剧性的矛盾冲突、结构的整体性、配器的交响性,他都借鉴了西方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手法,与自己的思想情感、表现内容、生活基础相结合,形成了与自己精神、理想相符合的艺术风格。

三、民族乐派风格的体现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反映的是时代的矛盾,表现了当时人民大众的内心世界,那么,最贴近民众的民族乐派作曲风格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中有怎样的体现呢?

民族乐派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几乎和浪漫主义同一时期。它首先产生于东欧及北欧的一些国家,如捷克、波兰、挪威等,这些国家长期受异国统治,经济落后、文化受压制,受西方资本主义进步思潮的影响,民主意识逐渐觉醒,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振兴民族文化的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主义音乐诞生并得到发展。

民族乐派作曲家善于把民族音乐元素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手法结合起来,从民族民间音乐中吸取营养,在创作中运用民族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调等素材,表现民族题材,描绘民族风情,体现民族精神,抒发民族自豪感。

音乐学家之所以把柴可夫斯基列为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柴可夫斯基的创作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俄罗斯的现实社会,尤其是他所处的这个社会阶层的思想、生活状态。其次,他的作品不少是以俄罗斯民族题材为内容的,并通过这些民族题材的音乐作品创作,形成了这一体裁的创作风格。《1812年序曲》表现的是俄罗斯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事件;代表性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取材于俄罗斯文学,在真实地体现了文学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自己对歌剧创作的新体验,形成了歌剧创作的风格。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中,常常直接引用俄罗斯民歌的旋律,我们熟悉的《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的旋律,是在卡明卡他妹妹的庄园里,从一个泥水匠那里听来的;《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表现节日气氛的欢快、明朗的音调,采用了俄罗斯民歌《田野里有棵小白桦树》作为主题;《1812年序曲》的引子部分,采用了俄罗斯的圣咏《主啊,拯救你的子民》的素材,副部的第二支旋律则是俄罗斯民间婚礼歌曲《在大门旁》的素材。这些民间音调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语言,是民族乐派音乐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法国音乐理论家保·朗多尔米在著作《西方音乐史》中这样评价柴可夫斯基:“鲁宾斯坦和柴可夫斯基,他们生前可能声望很高,因为他俩当时都很受欢迎。他们的作品冗长啰嗦,音乐往往有一种令人生厌之感,而且表现出的特点与其说是俄罗斯的,还不如说是德意志的。”④

匈牙利音乐学家保罗·亨利·朗格在著作《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中说道:“俄国从来还没有一个大音乐家比柴可夫斯基更为彻底的国际性”。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语言“很一律,不带民族的或绘画的色彩,是在世界性的形式中铸造出来的”。⑤

柴可夫斯基在音乐创作中对俄罗斯民族音乐语言和影响整个欧洲音乐发展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作曲技术的把握,使他成为了具有国际性影响的俄罗斯作曲家。

注释:

①②杨民望.《世界名曲欣赏》(2)/柴可夫斯基《曼佛雷德》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悲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③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304.

④保·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M].朱少坤,佘熙,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⑤保罗·亨利·朗格.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M].张洪岛,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参考文献:

[1]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