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22: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财政审计的特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各级审计机关履行职责、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上下级审计机关审计目标不一致、审计计划不衔接、审计组织方式不统一、审计结果不能相互认可等原因,审计视角片面、审计成果不能共享和提升、不同审计机关对同一事项进行重复审计等问题凸现,审计决定、审计报告等法律有效文书不能像其他执法机关的文书一样具有同等效力,这也成为了中国审计的一大“特点”。横向看,审计机关内部处室和同一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之间重复进点、重复审计的现象时有发生;纵向看,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已审事项不管不问,对审计结果不予理睬、不予认可,国家审计资源形成巨大浪费。统一审计目标、整合审计计划、共享审计成果成为财政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构建完整审计大格局的要求财政审计与企业审计、金融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共同组成了我国政府审计的主体架构。近年来,根据我国审计在国际地位中的提升,涉外审计也成为了政府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审计主要在审计署及其派出机构进行,在整个政府审计中所占份量有限。由于企业审计、金融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对象具有特定性,隶属关系具有唯一性,审计权限具有排他性,因此上述三种类型的审计管理较为单一,审计管理权限较为明确,审计目标的确立、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工作的实施和审计成果的利用都可以由一个审计机关来完成,适应三种类型审计的统一完整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日趋成熟。唯独财政审计由于财政对象的多样性,造成了目标、计划、实施、成果等各个方面不能形成全国财政审计一盘棋的局面,进而影响了整个审计大格局的形成。
突破思维定式,创新财政审计工作观念只有观念创新,才能引领实践创新。财政审计人员要突破现有思维定式,改变现有工作惯性,树立宏观意识大局,从全局的角度统筹把握和安排财政审计的目标、任务;树立公共财政意识,充分体现财政“国家”和“公共”的内在要求;树立审计跟进意识,将财政审计贯穿于财政管理全过程。二是在履行财政审计职能上实现新拓展。紧跟财政资金走向开展全程跟踪审计,逐步推进政府效能审计。整合审计资源,提升审计效能针对财政审计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等情况,审计机关在审计计划确定、审计力量安排和审计组织实施等方面,都要把它作为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来统筹安排。一是整合审计计划。以计划为载体统一审计目标。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确定审计项目和审计计划极为重要。二是整合审计力量。针对重点专项资金和涉及全局性的审计项目,积极开展上下联动审计,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用,做到纵深推进、一查到底。三是统一组织实施。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审计机关内部处室之间的壁垒,成立财政审计协调小组,负责财政审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改进审计方式,提升审计效率不断深化财政审计工作,有效改进审计方式,积极探索财政审计与其他审计相结合的路子。一是坚持与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以财政审计为龙头,以专项资金审计为延伸,揭示政府财力的投入价值,促进政府财力的合理配置及行政效能正常发挥。二是坚持与一般部门单位审计相结合。把对财政部门审计与预算单位审计结合起来,税务审计、国库审计与企业审计结合起来,对财政资金从预算分配环节和使用环节,从税款实现环节到征收入库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三是坚持与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具体实施过程中,制定统一方案,派出同一审计小组,一次进点,做到审计成果共享,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强综合分析,提升审计层次财政审计工作当中,始终坚持站在宏观、大局的角度,针对体制、制度、机制、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从服务宏观决策和规范财政管理的实际出发,通过定量、定性分析,提出审计建议,有效发挥审计工作建设性作用。坚持以“两个报告”为平台,综合反映预算管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政府公共财政的发展提出评价,为人大常委会审议预算提供依据,进一步提升财政审计工作的层次。坚持以审计报告为基础,通过把微观的经济事项放到宏观、全局角度去综合考察、分析、判断,查找出带普遍性、规律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总结提炼出有价值的审计信息,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
改革审计机关行政隶属关系,从根本上建立全国一体化的财政审计大格局当前,我国实行的行政型分级负责的审计体制,由此而形成的审计组织隶属关系、干部管理权限、地方和部门利益、财政对审计经费的控制等因素,使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目标的一致性方面受到严重影响,不同层级的审计机关在审计目标确立上、审计重点选择上和审计成果利用上缺乏一致性,审计的范围、审计的深度和审计的立足点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现阶段下,各级审计机关所提出的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构想基本上都是基于本级审计机关内部机构之间横向一体化去谋划实施、组织协调的,而构建纵向一体化的全国财政审计大格局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现阶段的审计体制下,构建上下一体化的全国财政审计大格局任重而道远。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审计体制,即长期以来社会和舆论所倡导的上下垂直管理的审计体制,是构建真正意义上的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关键所在。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国家审计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财政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审计人员要提高对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紧迫感,明确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工作要求,更好地推动财政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作者:赵斌
1.突出对财政支出的审计
通过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管理重点必然要由财政收入转变为财政支出,因而,财政审计的研究重点必将转向财政公共支出。财政审计的开展必须围绕预算管理及其预算支出特点来进行,以确保财政支出合法合规性以及绩效性的实现。具体地,应突出财政支出管理审计、公共部门行政管理成本审计和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等。
2.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实施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困难、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审计,一是审查转移支付的形式的合规性,是否符合新型公共财政支出的要求,是否遵循公共服务均衡化原则;二是审查一般性转移支付数额的确定依据是否科学可靠,审计公式化转移支付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要素的数字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三是审查审计项目设置的合法性,其中,着重审查补助地方支出的项目设置和补助办法是否经过了法定审批程序,财政部门有无擅自设立补助项目、制定补助办法等超越权限的行为;四是审查专项转移支付有无明确严格的依据和规范的分配方法,分配过程有无太过随意、透明度差,进而导致财政资金低效甚至无效运作等问题;五是要审计结算依据是否合规、真实。
3.实施财政风险审计
如若管理不善,各级财政也将会面临未来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入不敷出甚至引发财政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风险。因此,应将财政风险审计作为在新时期财政审计的重点内容,对财政风险水平进行评估,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其中应重点加强对政府各种隐性债务与或有债务的审计。一要认真审查地方政府各类债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否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悖;二要从财务管理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和控制,应认真审查报表、账本、凭证等会计资料以及借款协议,把握地方政府的真实债务负担,发现债务管理问题;三要根据债务资金的流向,跟踪检查使用债务资金的项目和单位,为财政部门加强对债务资金使用单位和项目的管理提供依据。
(二)财政审计方法的创新
1.坚持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
审计和审计调查可以分别单独实施,也可以结合进行。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可以审计为主,辅之以审计调查,或者相反。如对教育经费的审计,在对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和部分重点高等院校教育经费进行审计的同时,只要对其他的院校作一些专题调查便可掌握问题的全貌。
2.积极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
目前财税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程度日益提高,给财政审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家审计机关应以此为契机,大力研究开发以网络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审计(caaTS),使财政审计能够尽快适应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手段,扩大审计范围、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加强审计监督力度。为此,应该建立健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相关法规,制定财政审计中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具体操作准则、指南和操作法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3.实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策略研究
国家分拨一笔资金给政府作为财政专项资金。这笔资金用于城市的建设、居民的保障,以及项目的成本投入等。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模式向来是专款专用,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考察模式十分严格,对使用去向的审计工作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例如,事业保障专项资金就专门用于事业人员的工作保障,基础设施维修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设施保养维修。以上说明,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广泛,用途管理严格,审计工作有一定的要求。下面对加强审计策略方式进行分析。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行为规范
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注意对审计环节进行规范。设立审计目标,制定详细审计计划,按照审计计划循序渐进地从事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在进行财政审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整个审计流程公开、透明,严格按照程序执行。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有效性以及合法性才能达到审计的初期目标,离最终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需要用开阔性的思维对审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对审计工作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规范。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与探索,稳扎稳打,不断进行策略分析。进行财政审计时,最终目的是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去向进行监管,对资金的流动性、高效性、效果性进行考察,保证专项资金在流动过程中合理合法,专款专用。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设计的特点
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使用原则。财政专项资金数量有限,所以专项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合理分配至关重要,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保证专项资金的公平使用是绩效审计的原则,绩效审计的效率决定了审计工作的进展情况。(2)结合目前的财政资金调配方式以及绩效审计状况建立工作体制。对专项资金进行科学应用,对调配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准确核算出所需资金数量。对于专项绩效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每笔资金的流向合理。(3)将专款专用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绩效设计工作中,保证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并达到预期效果。在使用时,贯彻严格管理、公平使用的管理方针。(4)使用范围。将建设项目进行等级评定,针对优质项目,调配专项财政资金进行建设。在审计的过程中对审计内容按等级划分,设计通过后将审计绩效划入考核范围。(5)审计工作的变通方式。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时,需要注意对审计工作的变通。工作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保证审计效果的前提下,需要对工作环节进行完善、优化。
三、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资金绩效目标模糊针对财政专项资金开展绩效审计工作,了解专项资金特点,是进行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政府专项资金审计部门与单位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模式,信息交流闭塞,影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部分地区使用专项资金的操作程序不合理,对资金的使用范围没有进行严格的规范。设计过程中对审计环节和审计目的的理解出现偏离。专项资金的使用是为了达到更高的建设目标和使用效果。在对资金的审计过程中,整个设计流程将审计工作重心放在资金使用的合法性上,而忽略了对专项资金使用项目的审计要求。2、设计标准不统一执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对审计标准没有进行严格的规范。设计模式的不规范容易造成管理漏洞,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财政审计部门是一个重要的部门,有严格的审计要求和审计执行标准。但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审计模式缺乏客观性和规范性,各项资金的指标没有进行恰当的管理,这就对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严重时造成审计结果出现偏差。3、审计评价指标不明确专项资金的审计需要明确设计指标,从而防止产生资金挪用现象。财政专项资金的最大特点就是专款专用。但一些地区在使用专项资金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落实相关规定,存在违法挪用现象。这就造成专款得不到专用,影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四、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策略
1、建立统一的财政专项资金制度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建立统一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财政审计部门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合理的沟通,用科学的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准确的审计考核,制定明确的资金调配模式和审计研究标准,保证审计过程中的审计绩效和审计工作质量。制定完善的审计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审计工作过程进行整理规划,研究分析审计数据,及时解决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专项资金的审计数据调研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结果进行调研,可以有效地弥补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建立审计目标,设计程序以及评判标准,对审计的组织结构进行明确划分,合理把握审计力度。在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使用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采用高效的资金使用方式,并对审计结果进行相关反馈。要对财政专项资金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审计评定。根据公众满意度考核审计工作和审计结果。
五、结束语
政府部门对财政专项资金的调配工作愈来愈重视,绩效审计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对审计策略进行研究分析,提高重视程度和工作水平,会对今后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起更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胡博 单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宁波市审计学会课题组,何小宝,徐荣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14,02:3-8.
鉴于基层审计机关业务人员少,审计任务重的特点,往往在审计业务工作的分配上,不像省厅、市局那样按处(科)的性质来对号入座,而是打乱各股的性质进行的。因此,各股之间的独立性较强。此举虽是审计队伍的现状所决定,但最大的弊端是审计信息资源没有互通,没有共享,必然会导致在审计实践中出现遗漏。而我局出台的“按图索骥”审计法,则可有效地避免此弊端。其具体步骤是:
(一)全局审计业务人员参加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主要关注收入是否完整,是否足额入库,计划是否完成,支出的结构、方向、效果及上级补助的安排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明确要重点关注农业、林业、农业开发、民政、计划生育、移民、教育、文化、卫生、国土、水利、新农村建设等专项资金的流向和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开展乡镇、部门和专项审计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召开全体业务人员通气会。全体参审人员就在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记录的资金走向及发现的问题在会上通报,并对其中的重要情况特别予以提示供大家讨论,全体参会人员应根据年初各自的审计任务安排情况做好所涉及自己审计任务中相关审计问题的记录,以便对重点情况和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制定好今后审计工作实施方案做好准备。此举是审计信息资源共享的第一个程序。
(三)开展部门和涉农资金审计。各业务股进入重点部门和涉农资金部门,审计时,充分运用财政审计成果展开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重点关注专项资金的流向及使用的真实性、合规性、有效性,并与财政审计的数字、资料进行衔接对照,查明是否存在滞留、截留、挪用或变相挪用的问题,做好详实的审计记录,分析可能存在的其他主要问题,以备下一步乡镇审计之用。
(四)召开业务通气会。对部门和涉农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专项资金的流向和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和交流,做出决定,并对重要疑点予以提示。全体参会人员根据各自的审计任务安排,做好涉及问题的记录,确有必要,可将其他股室的审计记录复印,为进入乡镇审计做好充分准备。此举是审计信息资源共享的第二个程序。
(五)进入乡镇开展审计。各审计组充分运用在县直部门审计的成果,在乡镇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各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并与县直部门审计的数字进行衔接对照,查找是否存在滞留、截留、挪用等问题,分析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延伸审计部分村;特别要关注专项资金的最终点及使用效益,看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有无虚列和套取专项资金的行为,有无一个工程项目多头申报的现象。在这项审计中还规定各业务组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2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项目开展审计调查,运用审计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写出调研报告,揭示普遍性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
为进一步完善本街道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深化街道财政“两个集中”工作,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规定以及闵财预[]10号《关于编制年镇级部门预算指导意见的通知》,现将年本街道财政预算编制方案制订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推进本街道的各项事业和谐、有序的发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建立符合本街道情况的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实施“二上二下“的部门预算编审办法、实行预算支出管理,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推行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编制模式。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对民生项目投入的比重。努力实现预算编制的透明,提高预算资金分配、支付和使用过程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
二、预算编制的原则
1、公共性原则
部门预算要充分体现公共政府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性资金对资金需求的投入。
2、综合预算原则
单位的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等都要纳入部门预算,实行综合预算、统筹安排。
3、真实性原则
部门预算编制必须以区“十一五”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及本部门职能需要为依据对每个项目支出的数据指标应认真测算,力求各项数据真实准确,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正确率的考核机制,并加以运用。
4、保证重点,有序安排原则
严格按照人员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日常公用支出、行政事业性项目、基本建设性项目和其他类项目支出顺序依次编制支出预算,体现政府支出的支出性。基本支出按定员定额和实际情况编制预算,事业单位参照区本级的定额标准,街道机关参照上一年度预算安排,企业按实际情况决定。项目支出根据实际需要与财务可能合理安排,择优排序,不考虑部门和单位历年基数。
5、法制性原则
部门预算经审批后,具有法律效力,各单位必须贯彻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和追加。
三、预算编制的范围
具体单位包括:
1、街道机关
2、文化馆
3、图书馆
4、体育场
5、市剧院
6、市社区学校
7、市街道城市综合管理所
8、市路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
9、市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分队
10、市区街道社会救助管理所
11、市区路街道人才服务管理所
12、沪闵投资管理中心
13、其他单位
四、预算编制的内容
1、收入预算
本街道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收入(包括市、区级、街道拨款收入)、非税收入、经营收入(如房租收入、游泳池收入等)、以往年度结余资金均应纳入部门预算。
2、基本支出预算
基本支出预算是部门支出预算的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人员经费预算定额的支出内容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及资金、社会保险缴费、离退休费、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助、其他人员经费等。
基本支出实行定员定额管理。本街道年度事业单位基本支出预算参照区本级预算定额来执行,街道机关参照上一年度预算安排,企业按实际情况决定。以后年度将根据街道实际情况、各企事业单位业务特点及编制内实有人数作调整。
3、项目支出预算
行政事业单位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其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作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包括行政事业性项目、基本建设性项目和其他类项目。项目支出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预算,并按要求填报申报理由、主要内容、测算依据、总体目标等,根据综合定额标准以及相关政策据实填报。
本街道的项目支出预算,如黄水整治工程、平改坡项目等,应按照设区(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的总体安排,按相关部门实际情况制订所需的预算金额,再由财政审计科根据情况拟出初步意见。
4、政府采购预算
根据区政府采购的目录和有关规定,由点到面、分步推进,逐步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五、预算编制的要求
1、执行公共预算审查监督制度
各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在财政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特别是要贯彻区人大《公共预算审查监督制度改革方案》精神,加强事前沟通、部门沟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及与人大代表的沟通。在需要的情况下,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众以及有关专家学者提前介入,通过政策咨询、专家评估、公众征询等多种形式,实现公共财政预算编制的规范化、合法化、民主化。
2、推进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编制模式
预算编制方法从合规性和政策性逐步发展到绩效预算,从传统的资金控制为主转向以结果导向为主的政府管理。通过预算编制方式的创新,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质量。
3、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定额标准
本街道事业单位年度预算定额参照区本级预算定额来安排,街道机关参照上一年度预算安排。以后年度将按照区政府要求,结合本街道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定额标准,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
4、合理安排预算,优化支出结构
各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要牢固树立公共财政理念,合理安排支出,优化资金投向,保障政权建设以及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支出需要。要压缩不必要开支,按照本单位履行职能的真实需要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项目预算。
5、严格遵守编报时间
预算编制时间紧,环环相扣,各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务必按照各阶段的时间要求,及时报送,确保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如期完成。
六、预算编制的时间节点
按照自下而上逐级编报的顺序,由本街道财政审计科负责审核、汇总后报区财政部门(表式和编报文字说明)。
一、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多年来的努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得到了不断加强和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发展趋势来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绩效审计的力度不够强。目前,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依旧局限于财务收支基础性审计,侧重点放在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尚未全面开展。近几年,我市审计机关组织开展10多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但对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关注度不够,成效不明显。二是审计事项评价层次较低。审计评价过于简单,过于模式化,往往是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财务收支情况,财务收支是否符合财经法规的规定。审计评价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果涉及较少。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只停留在法律法规等制度上就事论事,没有将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提升到宏观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三是缺乏必要的后续审计。审计机关在作出审计决定,出具审计报告之后,对后续审计工作重视不够,跟踪问效跟不上。对于审计决定执行情况、追责事项落实情况、审计建议采纳情况等缺乏重要的关注和及时的披露。由于缺乏必要的后续审计,造成审计效果大打折扣,审计作用大大减弱。四是审计技术手段相对滞后。审计技术方法仍为查阅账册单据凭证,手工进行复核分析,与现代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多数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对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不够,主要是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基础性工作,如收集审计数据,填写审计记录,制作审计底稿,撰写审计报告等,对于运用计算机AO系统参与审计业务工作较少。我们在近几年开展的政府债务审计、社保资金审计等大型审计项目中感触较深,由于计算机审计运用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审计质量和效率。五是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财政专项资金种类繁多,使用范围广泛,当地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审计任务逐年加重。另一方面,审计力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县、区级审计机关业务人员偏少,致使部分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无法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审计监督的死角和盲区。
二、深化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基本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基本思路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抓住重点、关注难点、选好热点,在绩效审计上下工夫,在综合分析上做文章,为国家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决策依据和服务。第一,转变审计理念。多数审计人员习惯于过去以财务收支为基础而建立的传统审计思维方式,缺乏从宏观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实选择,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加强绩效思想的灌输,使绩效审计的理念融入到每个审计人员的意识中,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的使命感、效益观。第二,拓宽审计内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不仅要关注专项资金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而且要关注专项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主要审计内容为:项目立项论证情况,关注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立项时是否存在小项目大概算、虚假立项或重复立项的问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关注有无滞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项目竣工验收情况,关注是否存在损失浪费、效益低下问题,完工项目质量怎样,验收情况是否属实。项目效益情况,关注项目完成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如何。第三,突出审计重点。在项目安排上,应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工作中心,每年抓住几项重点资金进行审计。当前,要突出以下审计重点:一是围绕促进改善民生开展专项资金审计,如社会保障资金、医疗保险基金。二是开展与“三农”有关的专项资金审计,如支农资金、扶贫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三是开展科技、教育专项资金审计。四是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第四,改进审计方法。要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原则,尤其要重视事前、事中审计。要充分利用审计调查工作方式灵活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审计调查,加大专项资金的审计覆盖面。加强对二、三级单位的延伸审计,防止政策棚架,充分揭示财政专项资金在分配、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加大跟踪审计力度,对拒不整改的单位要一追到底,严肃处理。积极推进计算机审计,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专项资金审计模式。第五,规范工作程序。目前开展的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大都是借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的工作流程。但是绩效审计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尽快制定绩效审计的工作规范,包括审计工作程序、审计内容和方法、审计质量、审计评价、审计处理和决定等,从而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保证财政专项资金审计质量和效果。
作者:任梅林
【关键词】政府投资;基建项目;现状问题;改革思考
1 基建项目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紧锣密鼓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社会建设、民生需求的核心工程,它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干性的关键作用,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基建项目在我国一直是以政府投资和实施管理为基础。这种以垄断性而非市场性的政府管理方式,在实践中的存在的问题不断凸显,关于政府投资基建项目管理方式的改革逐渐被提上了日程。
2 我国基建项目管理的现状
我国目前对基建项目的管理大体有以下几种主要的模式。
2.1 临时指挥部门型。项目立项批准之后,由政府牵头与业主单位相配合,从有关政府部门中抽调相应的人员,组成临时性的建设指挥小组,负责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临时小组随着项目的竣工而解散。
2.2 政府部门型。政府投资的一些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工程,如城市道路、桥梁等市政工程以及河道堤防、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直接由政府部门负责组织建设和管理。
2.3 代建型。由政府或其授权部门代表政府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有资质完成项目建设的社会化企业执行项目建设管理职能,如目前国内外建设市场用的较为普遍的工程总承包型(D-B、EPC、Turn Key)、工程管理委托型(PM/PMC)、市政工程BT项目等。
在我国加入WTO,发展方式的重新转变等新形式背景下,以政府为主体的基建项目管理在实践中的弊端也逐渐显露,主要有以下几点。
2.3.1 项目建设步骤的不规范
政府投资基建项目的投资计划缺乏科学性,在项目前期工作的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成果存在为项目而项目等形式主义问题。对于关系到项目造价控制的工程设计工作,没有进行充分的对比和择优,甚至有的项目是边报建、边施工、边进行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这些由于政府投资项目自身优势而导致不按正规流程建设的现象屡见不鲜。
2.3.2 筹建小组缺失的专业技术人员
政府投资基建项目的指挥小组成员大多数是抽调有关部门的官员领导临时组成,这些官员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没有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并无法很好的指挥项目的建设进程,难以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工期和投资效益能按时按量完成。筹建小组的人员大多涵盖了相关度不高的行政单位,容易造成管理费名目多,实际开支成本大的现状。
2.3.3 缺乏监督导致资金浪费
在我国良好的发展背景下,很多地方都存在着“投资饥渴症”,表现为基建项目建设的目的并不是应实际需求,而是一些应用度不高的面子工程,这些项目从筹建之初就注定了导致国家资金浪费的结局。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对造价控制最重要的项目设计工作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容易导致造价过高、工程方案难以优化,使得有些项目在初期就已“先天不良”。
政府投资基建项目从立项审批到最终的项目竣工过程中,缺乏一个能统筹全局的部门进行严密的监管。政府投资基建项目管理机构的职责不清,有的管理机构既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又行使建设市场监管的职责,即集建设者与监督者为一身,达不到最初的监管目标的局面。财政审计对于此类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存在不足,导致管理过程中资金浪费现象,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大环境。
3 改革我国基建项目管理制度的措施
我国政府投资基建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和弊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部门职能界定的不合理、缺乏科学的垂直管理体系、缺少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上级政府及财政审计部门监督不力等客观原因,又有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缺失、利益的驱使等主观因素。要完善我国基建项目管理,使其建设过程更规范、更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对其做适当的改革是必要和紧迫的。
3.1 完善有关法律规范,加大监督力度
虽然全国各地政府都有出台过有关规范政府投资基建项目管理的意见或办法,但未能构成完备的法律体系,难以保证政府投资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每个关键步骤都有法可依,容易产生钻法律空白的现象产生。制定出一整套可以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保证项目建设严格按法定步骤进行的前提和条件,是有关部门更好的监督项目审批流程、规范招投标过程的参照体。
3.2 加强政府投资基建项目的财务审计力度
财务审计保护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通过正常的渠道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并被合理、合法地用于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关键性工作,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使用情况和资金利用率等重要问题。在财务审计上,除了坚持传统有效的审计方法上,还应加强对支付审批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审计,确保审计的核心步骤,让受利益驱使的管理人员无机可乘,尽可能保证项目资金能得到很好的使用。
3.3 构建项目后评价体系
遏制“投资饥渴症”现象,确保政府投资基建项目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开展项目竣工后的评价体系起着重要作用。项目后评价应涵盖社会―自然―经济等多方面的指标,建成后的基建项目做出全面的评估,促使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高效、廉正、规范。项目后评估报告亦可为后续的基建项目建设做参考资料,促进政府投资基建项目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由于各种历史及主客观因素,政府投资的基建项目在管理中存在较多弊端,影响项目的进程、导致国家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对于政府投资基建项目管理工作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原因和实践中的需求,使得各种代建制、私人融资、Partnering建设方式等半市场/市场化的建设模式的优势逐渐显露,表现为投资、进度、质量的控制的显著效果,资源配置、高质量高效率专业化程度高等特点,这些现象为我国基建项目全面市场化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尹兴武.浅谈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5).
[2]周燕南,阮文彪.规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刍议[J].管理观察,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