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财务预警分析

财务预警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2 09:22: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财务预警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财务预警分析

篇(1)

众所周知,IBM的财务管理流程及制度在业内有着极好的口碑,一向以严谨著称。以下结合笔者在IBM的工作经验,浅析一下财务分析工作在IBM所处的位置及IBM是如何利用财务分析来预测企业的风险,并采取相应可能的规避措施,通过财务价值链为公司创造价值的。

透过财务分析预测企业风险

IBM(中国)维持着一个相当规模的财务分析团队(Financial Analyst,FA),团队成员加入IBM之前在各个行业,如制造业、会计师事务所、汀服务商等的知名企业都有着很深的经验和行业背景。与之相匹配的是复杂而严密的财务管理流程,在IBM许多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业务问题都需要FA的意见乃至批准。

IBM涉及的行业较广,既有目前的三大核心业务:硬件、软件、咨询服务,也有正在逐步退出中的制造业,但IBM的所有业务对销售成本和收入的财务指标都极为关注,因此以下将以这两项指标为例,从中管窥IBM的财务分析之道。

财务与业务深度结合

在IBM(中国),企业高管都非常清楚自己的财务目标(Target),以及每个季度要实现多少销售收入和利润,这些数字都是他们对亚太总部(AP)的承诺。这些承诺的实现是由在整个大中华区内,由不同的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PM)负责的数百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以及销售人员不断开发争取的新客户可能带来的新的收入来源促成的。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财务的可控性,IBM通过将财务与业务深度结合的方式共同推进销售目标的实现。

IBM(中国)将整个市场分为六大行业(Sector),每个行业都有一位资深的财务分析师(Financial Analyst,FA)负责为该行业提供财务支持。每周各行业的执行官(Executive)都要举行例行销售会议,由地区领导(Country Leader)和合伙人(Engagement Partner)及该Sector的财务分析师参加,分析检讨目前的销售形势,核实每一个销售机会的发展进程。各行业FA在会议结束后会和执行官讨论确定预计本季度合同签单量的最新版本,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当季度新的收入。

之后,根据Executive的意见,FA会拟一份行业销售预测报表送交高级管理层作为决策支持。在整个过程中,FA会和自己所支持的行业内的项目经理保持着密切联系,随时了解项目的最新进展状况及可能面临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理解把这些业务信息转化为财务信息,从而得到该项目的最新收入和成本预测(Assessment),项目经理会在第一时间收到FA制作好的每个项目在各会计期间收入与成本的预测,并及时予以确认,保证项目收入和成本如期发生。当项目上的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如客户对某阶段工作有异议,可能拒签此阶段完工报告,或由于客户管理层的突然重大变动,导致项目经理无法按合同规定按时向客户开出发票,或是发现项目的成本可能有超出预算的可能,项目经理都会及时通知负责自己项目的FA,以确认由此可能带来的财务影响。

基于财务分析师和各项目经理之间的沟通保证了项目收入和成本的预测是基于实际业务情况的判断,避免了财务分析部门自己闭门造车做出脱离实际的数字报表。

每周末,财务分析部门会整合所有FA提交的预测报表,制作出大中华地区的营业收入预测报表,并和月初的营业收入预测报表相比对,找出有重大偏差的地方,看哪些项目的收入预测有重大的上升或下跌。财务预测上的重大偏差,如果排除掉财务分析部门预测工作的失误之外,那就是该项目在业务上已经出了问题,存在着重大的风险。CFO将首先审阅这些重大差异及其原因,然后制作出路线图(RoadMap)(如表1)。使那些风险已经或可能对月初的财务预测目标造成不利影响,哪些潜在的机会可能在当初的财务预测之外带来新的收益一目了然。

公司高管会在月中举行的高级经理会议上讨论这一路线图,对表中所列出来的风险和机遇项目逐一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由专人负责,尽量减少风险的发生,促使机遇尽早转化为现实收益。

在整个流程中,由于财务分析部门可以准确地从数百个项目中找出风险和机遇所在,并揭示发生的原因和提出初步行动方案和建议,管理层就只需要认真考虑那些被挑出来的少数项目并及早做出决策即可,从而保证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小化,项目的财务状况始终都在管理层的掌握之中,使之在准确把握财务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对于能不能实现自己全年的财务目标,离目标还差多远就能做到心里有底,并做出相应的战略或战术调整。

无论是具体从事财务分析的工作人员还是作为企业高管的CF0,都不应该将自己局限于财务部办公室内,既要随着业务的变化更新自己的财务知识体系,也要从业务出发,自觉去了解整个企业价值链中相关的部门,相关的业务,加强与其他部门人员的沟通与互动,培养自己的业务意识(businesssense)。

差异分析控制风险

在传统的制造业,企业设立财务分析部门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加强对成本的分析和控制,以尽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在所有成本和费用中,诸如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因为所占企业总成本比重较小,不是分析的重点。而产品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则是最重要的成本。

IBM每个月都会制作管理报表(ManagementReporting),分门别类地对人员工资、原材料消耗、生产报废等成本要素进行统计分析,首先要分析的就是实际成本与企业标准成本的差异。当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发生偏差,尤其是逆差,也就意味着企业在目前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出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企业管理层的期望,如果不能迅速找出问题并解决,那么这个差异可能就会越来越大,在财务报表上看是企业没能达成自己的财务目标。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这些差异数字的背后隐藏的是企业未能察觉的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的整个企业经营失控的危险。例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明显偏低意味着企业把更多的资金积压在了存货和应收账款上,一方面这将对企业的资金管理提出严峻挑战,企业为了筹措其资金缺口将可能向银行借款,被迫付出额外的借款利息,另一方面如果经分析销售状况没有大的变化,存货周转率的降低如果是来自存货数量的大量增加,超过了企业的正常消耗水平,则可能意味着企业的

相关采购政策和采购人员出了问题,这种问题如果不及时检讨并解决的话,决不只是多付一点银行利息的问题,很有可能拖垮整个企业。

因此,从对比标准与实际的差异出发,再横向对比实际成本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纵向去看成本结构中各项成本要素比重的此消彼涨,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效率比指标,从而找出有差异的地方,通过成本控制等手段来解决差异背后隐藏的问题,及早化解企业生产营运过程中的不利成本因素。基于准确及时财务分析,制订行之有效的财务控制方法,以保证企业的成本在可控合理的范围内。

企业实际经营中的财务分析当然不只限于对收入或成本的分析,它涉及到企业

财务状况的方方面面,如企业现金流,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辅助生产部门外包……甚至还衍生出独立于财务分析之外的客户信用分析专家(CreditAnalyst)。

可以说,在市场变化如此迅速,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已经越来越倚重财务分析。从审查客户的信用资质、合同风险的控制、产品和劳务提供过程中成本与费用的控制、供应商的选择、重大投资决定到合并兼购等等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财务分析的作用已经走出财务部一隅,贯穿于企业整个价值链之中。这一变化是企业管理层从实际的业务出发,力求及早地察觉价值链中每一个环节潜在的财务相关风险对财务分析提出的需求。

以笔者多年的工作体会,无论是具体从事财务分析的工作人员还是作为企业高管的CFO,都不应该将自己局限于财务部办公室内,既要随着业务的变化更新自己的财务知识体系,也要从业务出发,自觉去了解整个企业价值链中相关的部门,相关的业务,加强与其他部门人员的沟通与互动,培养自己的业务意识(business sense),这样,任何业务上的异动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都能敏锐的感觉到。IBM的财务分析体系之所以会对业务发展起作用也是基于财务与业务的深度结合。

财务分析价值

虽然IBM的财务分析确有值得推崇的地方,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财务分析。实际上在中国的很多企业中,仅存在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因为有项目经理或会计管理部门,尽管没有专门的FA部门的存在,项目仍然会照例运行,会计结账也不会耽误。

任何试图“加强管理”的做法都必然带来成本的额外支出,如果财务分析不能让企业认为其“物有所值”就自然没有存在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企业需要财务分析部门,财务分析能为企业做什么?好的财务分析的标准是什么?

洞察企业风险

从IBM的案例看,IBM所属的IT业从来就是高风险行业,竞争异常惨烈,即便暂时处于行业之首,只要稍有不慎仍然会被后来者拉下马。因此,IBM与竞争对手、与客户、与第三方下包商等之间关系的任何一点微妙变化,都会使得其收入确认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财务上就表现为每个月/每个季度的合同签单量,项目的收入,成本实际结果可能会和之前的财务预测有明显的差别,有时这个差别甚至会很大。这对企业而言就意味着很大的经营风险。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没有人愿意去投资一家看不懂的企业。投资者要看得懂企业,首先需要企业的管理者看得懂。一家营业收入总是在每个财政季度间跳上跳下(个别季度性较强的行业,如礼品制作,果类加工除外),其他各项财务指标时好时坏,毫无规律,让人无法相信其销售预测是可以做到的,这样的企业很难让人信任。

投资人和企业管理者最希望看到一家企业的收入在每个季度间平稳上升,签单量节节提高,各项财务指标都在健康的区域内移动,因为这表示这家企业的经营状况在管理层的掌控之中,一切都会按照他在年初承诺的财务预测目标逐步实现,而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各方的利益都可以放心地得到保障。

因此,对于从事高风险行业的企业来说,当企业发展步入成熟阶段,规模也比较庞大的时候,它们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都相应放大,因此,这样的企业需要有专门的财务分析来为管理层揭示相关的风险与机遇,以期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规范管理

因为财务分析的下一步必然就是财务控制,较好的管理水平能为财务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土壤。当企业规模越来越庞大,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时候,作为加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对财务分析的要求应运而生。

行业风险较小或行业利润很高的企业相对的财务分析工作会简单一些,而处于竞争激烈和毛利率较低的行业,对于深层次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的要求也就越高。所以高水平的财务分析专家,往往也就是从这样的企业中锻炼成长起来的。

重点指标重点分析

不同的企业对财务分析的具体要求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并不一定面面俱到地将财务分析指标和方法全都用上就是好的财务分析。比如著名的杜邦分析法中的13个财务分析指标,在笔者经历过的几家企业的财务分析报表体系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但没有一家是把所有指标全都用上的。

在制造型企业生产基地,由于其销售订单往往是由集团中专门的销售公司负责,或由地区总公司直接与客户签订,下达生产订单任务,很少能由自己控制或决定,因此对于销售和市场相关的指标并不太敏感,更是少有相关的分析,因为那不是它们要关心的重点。知道要生产的产品数量和单价,销售收入基本就确定了。但是绝大部分的制造业工厂对成本和费用极为重视,财务分析工作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对成本的分析,尤其是存货,诸如存货周转率之类的指标,都看得非常细,因为传统制造业一般行业毛利率都较低,成本要素也极为复杂,如果任何一个成本要素控制不好的话,企业就很容易陷入亏损的困境。例如手机代工行业,毛利率(GP%)大概在2%~3%之间,而材料成本占到总成本的95%以上,如果存货采购过多,每个月仅计提存货减值准备就可以吃掉全部的GP。因此,通过财务分析来预防此类成本相关的风险,及早提出财务控制的改良意见,就成了财务分析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咨询服务业,成本相对比较简单,主要都是与人相关的开支,但咨询服务业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其收入确认非常复杂,收入实现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销售收入的预测成为重点,准确的预测出当前月份和以后月份的销售收入,找出哪些服务项目的收入确认将存在重大风险,为管理层描出路线图,管理层据此通过调动公司各类资源,如市场、客户关系、销售,以期规避风险,确保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趋势。

篇(2)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预警模型;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7-0148-02

1 问题的提出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的是世界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后,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企业的组织形式是多元化、多角化、集团化、跨行业的经营趋势。企业被财务风险葬送的教训层出不穷:日本住友商社、韩国大宇集团、美国安然公司、中国的巨人集团、蓝田股份以及“新疆啤酒花事件”等,都与财务风险有关。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因而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及防范系统,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2 典型财务预警模型介绍

企业的财务报表等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综合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根据企业会计信息的结构、比率和比较分析可以研究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资金运营状况,可以分析企业的安全状况,进而对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作出判断(吴水澎,1996)。基于对相关财务比率进行的单项和综合研究而建立的各种财务预警模型,就是对企业危机预警进行的量化研究(薛祖云,2004)。

(1)单变量判定模型(UnavailableDiscriminateModel)。

最早运用统计方法和财务比率进行企业危机预警研究的是美国财务专家威廉・比弗(WilliamBeaver,1966)。他的《财务比率与失败预测》一文是以企业危机预警为主题,以单一的财务比率指标为基本变量,运用配对样本法,随机挑选了1954年到1964年间79家危机中的企业,并针对这79家企业逐一挑选与其产业相同且资产规模相近的79家正常企业,再将样本企业分为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两组。先以训练样本企业破产前5年的30项财务比率进行二分类检验(Dichotomous Classification Test )。用以找出最具区别能力的财务比率及其分界点,并利用测试样本预测及验证其财务比率及分界点的危机预警能力。

威廉・比弗的结论是,最能对企业危机做出预警的指标是“现金流量/总负债”比率,其次为“总负债/总资产”比率和“净利润/总资产”比率。在企业破产前5年可达70%以上的预测准确率,在企业破产前1年可达87%的预测准确率。

(2)多元判定模型(Multivariate Discriminate Model)。

该模型又称奥尔特曼模型或Z分数模型(Z-score Model)是由美国财务专家爱得华?奥尔特曼(Edward .I. Altman)提出的。他认为,偿债能力的丧失是引起企业破产的主要原因,企业在财务状况良好――财务危机――破产――清算这一过程中,是有信号可预测的。经过大量实证考察和研究之后,于1968年才提出了多元Z值判定模型,即: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3)F分数模型(F-Score Model)。

由于Z分数模型在建立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变动等方面的情况,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国学者周首华、杨济华对Z分数模型加以改造,于1996年提出了财务危机预测的新模型――F分数模型。在F分数模型中加入现金流量这一有效的预测变量,弥补了Z分数模型的不足。同时,该模式还考虑到现代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及标准的更新,比如,由于现金管理技术的提高,致使企业所应维持的必要流动比率有所降低,该模式的样本选用更为扩大,它使用了Compustat PC Plus 会计数据库中1990 年以来416 家公司的数据进行检查,而Z分数模型的样本仅为66 家。

F分数模型如下:

F= -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

(4)神经网络预警模型。

1987年,Lapeds和Fayber首次应用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开创了神经网络预警的先河。该模型适合于对复杂性、时变性和模糊性的系统进行预测。神经网络方法预警模型主要建立在“黑箱法”的基础上。它把复杂系统当作一个黑箱,然后通过刺激(输入)、反应(输出)来研究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人脑的思维机制可分为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形象思维(不确定性推理),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生物神经元的外部行为特征,推测具有类似于阀值逻辑的结构,提出人工神经元的阀值逻辑模型。

BP(Back propagation)模型是神经网络方法中一种比较常用的模型,这种模型把系统看作一个黑箱,考虑其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非线性映射,输入过程可用输入节点来表示,输出过程可用输出节点来表示。假定系统内部结构为未知,同时用隐节点来表示内部机制,从而形成一种用人脑神经元突触行为模拟节点机制的类似神经的人工神经网络。这样,可通过不断地输入和输出,以及对有限多个样本的学习来达到对所研究系统内部的模拟。

3 企业财务预警模型评述

随着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归纳分类、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实验等技术逐渐被引入到企业财务预警研究之中。然而,无论采用什么统计方法或研究方法,企业财务预警研究中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1)缺乏系统的经济理论指导。

在目前的文献中,能够系统地解释企业失败和破产的经济和管理理论还很少。尽管有些学者从委托、交易费用和产权关系等企业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方面作了大量的阐述,并借助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进化理论等对企业失败现象进行解释。但是,它们还不够完善,不足以系统地解释企业失败的原因,还远远不能准确确定财务预警模型中应包括的预测变量。因此,在选择预测变量时,还是凭着经验进行搜索,在众多的变量、样本、方法以及模型中找出最佳的组合,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

(2)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①选择的预测变量往往是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征兆,而非陷入财务困难的原因。一般而言,失败企业数量较少,因此所选择的失败企业样本大都不属于同一行业,从该样本得到的最好的预测变量反映了所有失败企业的共同特征:低效益和高负债。因此,大多数预警模型所提供的信息只是一种表象而已。

②选取的财务变量具有片面性、滞后性(事后性)和多重共线性。所选取的财务变量的片面性体现在一个具体的财务变量只是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变量的滞后性体现在财务报表的公布日,滞后于会计期间。比如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一般是在会计年度结束后的4个月内公布。如何克服财务变量的片面性、滞后性(事后性)和多重共线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③样本选取的困难。尽管上市公司的数据相对容易获得,但是要获得那些财务困难公司在其陷入财务困境之前的数据却不太容易,完整性也不够。另外,很多研究采用了“配对抽样”。按照行业、资产规模等标准为财务困境公司构造一组控制样本,这会产生两类公司的比例与它们在总体中的比例严重不一致,夸大预测模型的准确率。

④非财务指标因素的忽略。利用财务危机量化指标对企业预测,很可能忽略非财务指标的因素。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失败与利率、失业率等的变化与财务危机有关,多种变量模型中如果能加入对宏观经济因素的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就会加强;再者,许多学者以行业成功企业作为比较基准,这是不够科学的。因为企业间不同环境造成比较上的牵强性,很难找到处于相同境地、相同条件下的企业。

4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对策分析

(1)方法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大胆吸收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要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创新。各国的经济文化环境不同,经营理念存在差异,会计核算口径不一,统计分析局限在应用经典分析方法,而其它建立预警模型的方法应用又少。结合我国现代企业的特点借鉴创新,改进传统的统计方法,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编报高质量的财务报告。科学的方法也要借助真实的原始信息,采用真实的原始信息进行预测更需要科学的方法。

(2)针对预警模型变量选择的狭窄性,应重新考虑设计预警变量,不能仅仅局限于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几个指标的运用分析,合理引入现金流量方面的指标,加强对现金流入、流出的监测分析。对于财务指标信息类预警模型的应用,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选择哪些财务指标;二是预测计量方法的选择。

(3)预测模型使用的技术问题。一是实效性问题,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模型的拟合效果可能会有变化,要研究其变化,适当进行微调;二是行业因素对模型拟合效果的影响问题,尽管我国目前实行了创新与趋同的会计准则,但不同行业的财务指标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在设计分析时将其纳入同一总体,无疑会影响模型的解释能力及预测效果。对此,在模型的构造方面要分行业建立预测模型。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科学工具。由于财务风险系统较为严格、繁杂、工作量大、内在联系性强,仅靠人力不能达到监控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针对性要求,因此必须实施微机化管理,并与会计核算软件衔接,进行动态监控,减少数据采集、输入过程中的错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5)规范风险时间跨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规范时间跨度与预测准确程度成反比,应根据需要和可能,适度规定财务危机预测时间跨度,这一点对会计信息及时性和真实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财务危机预测是对原始信息整理、分析基础上的再加工活动,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影响下,对原始信息真实性、可比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通货膨胀比较高时,要对历史信息进行调整,剔除物价上涨因素。

(6)结合经营风险进行预测。如果企业经营出现大的规模扩张,管理水平低下,滞销产品多对能源和原材料存在高度依赖性等情况时,可能预示企业要出现财务危机。分析企业经营状况,探寻财务危机的根源,提出解决的办法。

参考文献

[1]薛祖云,刘金星. 2004.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会通讯.

篇(3)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风险预警;管控机制

1企业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概述

1.1企业财务分析概述

目前,社会对于财务分析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美国南加州大学著名教授WaterB.Neigs指出,财务分析的本质就是搜集与决策有关的各种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解释,进而为利益相关者做出准确决策提供参考信息。财务分析作为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分析等专业学科,以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信息、记账凭证等为分析对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历史和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进行分析,对其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进行评价和预测。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有用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掌握企业目前的运营动态、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财务分析的方法与分析工具众多,具体应用应根据分析者的目的而定,最经常用到的分析方法主要围绕财务指标进行单指标分析、多指标综合分析等,借助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图表、文字等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描述分析结果。

1.2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概述

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又被称为“破产预警分析”,将企业的各财务报表及附注资料作为分析研究对象,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权益净利率等财务指标或借助数学技术构建模型,对企业日常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测,预测企业经营失败的可能性,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恶化,从而发出预警信号。美国学者Fistpatrikc最早发现了财务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预测风险作用,他在1932年开展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时,以19家公司为分析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划分为失败和非失败两组,并发现预测判断能力最强的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和产权比率。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Beaver将统计学方法正式运用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1966年,Beaver在美国会计评论上发表了《可以预测失败的几种会计手段》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运用单一的财务比率变动趋势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得出“财务失败的时间越近,财务指标的预测能力就越强”的结论。1968年,美国学者Altman提出了Z-score模型,该模型通过统计方法将多个指标变量建立成一个多元线性方程,开始对财务风险进行多变量综合分析。随后,越来越多的预警模型被提出来,影响较为广泛的有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以及人工智能分析法所建立的预警模型。

1.3财务分析与财务预警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财务分析可以判断一些财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发现需要预警的事项,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分析有相同的作用,都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好坏进行诊断分析,但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并不完全等价。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进而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等进行的一种系统分析和判断。而财务预警最核心、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过程进行预测,从而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般是当企业财务状况出现较大风险时向企业管理当局提出的预警。财务预警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方面、市场状况等进行分析预测,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监测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还能使企业经营管理者事先了解企业经营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制定针对性应对策略,最终有效规避风险,以免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2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预警的意义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务,需要做好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控制,将其限定在可允许的风险水平内。在此过程中,需要经营管理平衡好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避免决策不当陷入经营困境。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产成本过高、存货积压、产品质量不达标、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战略多变和资不抵债等都会引发财务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及时予以有效回应,就可能导致这些财务风险进一步恶化,使企业陷入更大的财务困境。由此可能引发企业客户黏性降低、市场份额减少、企业信誉受损,甚至企业破产、清算等。财务预警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进行检测、诊断,因此,企业有必要在经营过程中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分析和监控预警,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制定准确的决策提供支撑,防范危机发生。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能够帮助企业利益相关者在风险或危机尚未来临或者处于萌芽阶段时,制定积极有效的投资、筹资或生产经营决策。如对于政府部门,可以依据某行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等制定有利的方针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推动或抑制某一行业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和企业发展;对于投资者,则可以根据企业的财务分析或预警结果,做出是否投资、投资多少、是否撤资等决策,从而降低损失、保证收益最大化;对于企业的经营班子,可以监测企业运营是否正常,根据出现的异常情况或数据偏差问题,制定及时有效的应对之策,防范和预防危机发生,制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经营战略。

3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控机制研究

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对任何企业来说,都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特征、与自身经营现状相适应的管控机制,从而更好地监测经营风险和财务危机。

3.1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要想更好地发挥财务预警的风险危机警示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预警体系是重中之重,从财务和非财务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定量及定性的全面、系统预警分析。在选取确定的预警分析指标时,不能盲目跟从,亦不能固步自封,应当从企业实际出发,结合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技术环境等,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增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这是企业及时发现和管控风险危机的基础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3.2提高财务风险预警意识

树立风险预警意识不是只喊口号,也不只是企业管理层自身的事情,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其中。企业应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企业全体员工进行风险预警意识的宣传工作,逐渐培养并不断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预警意识。同时,企业经营班子要积极构建专门从事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预警的机构,配备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人员,加强财务数据等预警分析,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源并实施有效管控,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或降低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

3.3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

公司的发展与相关工作开展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制度和方针战略指导,因此,要提高企业财务分析和财务风险预警能力、规避和降低风险的能力等,要求企业高度关注相关领域和业务部门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企业制度规范,形成具有一定刚性、适当灵活的财务预警管控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企业发现日常运营中存在潜在风险的效率,以及时予以应对和防范,避免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遭受重大损失。好的制度规范是企业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确保企业完成宏伟战略目标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来开展财务风险预警管控工作。

3.4有效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技术、Python和R语言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企业处理海量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提供了可能。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方法的出现,为数据挖掘分析研究数据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提供了支撑,借此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提高数据的价值,能够为利益相关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因此,企业要积极引进并有效运用这些现代化技术手段,向其借力,以更好地发挥财务分析和财务风险预警的作用,加强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

4结语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预警;体系架构;核心

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中小企业也取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速度,然而与此同时却也面临着企业寿命往往过短的危机,这其中同大量的中小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存在密切的关系,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发生财务问题而导致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失去控制。因此为了促使我国当前的中小企业能够实现健康、良性的发展,开展相关的研究与探讨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应当引起相关中小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与思考,据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就相关的财务预警功能进行详细的介绍,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财务预警运行体系。

一、概述

财务预警通常为利用财务分析的方式,以及财务报表等其他相关资料,进而对于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内容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并采用此类信息化与数据化的运行处理方式,能够将企业日常经营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的发现,并通过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将其产生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而将其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当中所隐藏的经济问题,与相关的管理不足之处显示出来,并最终给予中小企业以相应的应对策略与可行性建议措施,以促使其能够正确的调整其在日常经营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差错,致使企业的决策能够达到最佳的合理优化,并能够加强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风险预防工作。

二、财务预警的功能

财务预警体系在中小企业日常经营过程当中,对其财务风险管理的功能性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一)信息收集

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必须要获取到充足的数据信息,并以此作为开展相关风险分析的基础,此项活动内容始终贯穿于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活动的整个环节。利用收集同企业日常经营相关联的国家政策产业信息、相关的市场竞争情况分析、企业自身的各种财务信息数据等内容通过相应的经济分析手段来实施相应财务预警工作。

(二)财务监测

要对于中小企业开展相关的财务预警体系建设,其必须要依赖于对中小企业日常生产及经营过程财务信息的全面掌握之上。利用财务预警体系当中的财务监测功能,能够实时的反映出中小企业实际的日常生产经营状况,进而以此进行相应的生产、经营计划制定,不断改进其生产经营的工艺水准,将其可能会存在的生产经营问题进行及时的预测或发现。

(三)风险规避

财务预警系统其通常依据相关财务监测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与相应的生产工艺标准与经营目标策略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方式,来对于企业日常的经营生产活动进行相关的分析评价,进而通过寻找其中的问题所在,来给予相应针对性的调整措施,采用此种方式能够有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能够较为及时的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发生问题的具体原因所在,一旦企业的某项重要财务指标出现了不正常的状况,相应的财务预警系统便会启动,给予相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以警示,使其能够及时的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使风险降到最低。

三、财务预警运行体系

(一)分析体系

当相关企业的财务经营信息内容通过相应的选取之后,纳入到了相关的财务预警体系当中,企业首要应当对此类信息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归纳与分析,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与应用,其作为财务预警体系的核心关键,重要性不言而喻。其通常包含了两方面的要素内容,一方面是预警指标,其通常能够对于财务的运行情况进行相应的判断;另一方面是判别阀值,其通常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的临界判定点,具体负责财务预警的警示启动。

(二)处理体系

财务预警的体系必须要依据相应的具体原因内容来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而后达到将风险控制在企业能够实际掌控的范围当中。中小企业在进行财务预警处理之时必须要结合其企业自身的具体财务状况,运用现代的管理技术与方法,而后通过对于企业各个部门间的意见征询后,通过头脑风暴、集中讨论的形式来选取出最优的应对方案。

(三)职责体系

财务预警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具有一定的长久性特征,因此必须要依靠各部门间所涉及到的工作人员之间通力配合才能够开展具体的实施才做。因而,财务预警体系理应建立起职责权利划分明确,具体的工作开展能够落实到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能够确定相应的具体责任负责人,致使责任追查能够顺利有效的实施,进而再通过将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机制逐步完善,加大执行力度。

四、结束语

在中小企业的财务预警体系架构核心分析中,本文首先就对财务预警的具体概念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进而就其所具备的信息收集、财务监测、风险规避等功能进行了深入探究,并进而提出关于财务预警运行体系的分析体系、处理体系、职责体系等三项体系架构。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为相关中小企业的财务预警给予一些参考、借鉴。

作者:寇明芳 单位:青海省土地统征整理中心

参考文献:

[1]贺彩萍.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的计算机管理[J].上海经济研究,2014(9).

[2]李君.中小企业如何建立财务预警信息系统[J].财会月刊(综合版),2014(5).

篇(5)

一、引起财务风险的原因

财务风险的成因分为两大类: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对所有的企业都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企业无法回避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市场变动,即市场由于政治形势、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供求关系的改变。b.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如一国的经济形势变动会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形势的变动、通过膨胀、通过紧缩、利率变动、汇率变动、税收政策变动等。影响财务风险的这些外部因素,企业无法回避,但是对这些因素进行及时监控,可以帮助企业采取措施应对,避免产生较大的危机和损失。

2.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企业特有因素,是由企业自身事件产生的因素,包括内部管理因素,财务管理因素,财务因素和经营因素。

在内部因素中,有些因素在短期内将引起财务风险,而有些因素是在长期内将引起风险,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由于内部管理不当、财务管理失误、经营决策错误,最终引起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应收账款过多、现金不足以支付到期债务等财务风险的出现,而在财务风险预警中,我们对这些“因果”都要反映,才能真正实现预警的目的。内部因素是企业可控因素,外部因素是企业不可控因素,但外部因素也会通过内部因素引起财务风险,在财务风险预警研究中无法将两者分开,但在分析中,应区分原因,采取措施。

二、引起财务风险的原因可能产生的现象

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都会引起财务风险,但财务风险毕竟是个抽象的概念,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必须了解财务风险的具体现象,即财务风险的征兆,一旦发现,即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引发财务风险的具体现象有:

1.规模过度扩张。企业经营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后,如果进行大规模的新建项目或对原油厂房进行大规模扩修,或者同时在许多地方收购其他企业,涉足许多不同领域,都可能使企业资金负担过重,如果没有进行严密的资金预算,都会导致企业支付能力下降,引发财务风险。

2.企业内部管理层做出了不同以往的特殊决策或管理层突然出现重大人员变更,这种现象的出现意味着企业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引发了管理风险,必将引起财务风险。

3.销售出现不正常的下滑。从表面看,销售下滑是市场问题,但引起的原因很多,如果不是由外部宏观因素引起,很可能是企业产品质量问题或市场出现了强有力的替代产品,无论哪种原因,都可能在短期或长期引发财务风险。

4.非计划的存货积压。非计划的存货积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销售出现非正常下滑,但除此原因外,管理层的错误决策或者财务的粉饰需求都可能引起存货的非计划积压,引发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

5.过度依赖贷款。过度依赖贷款,意味着企业丧失了其他的融资能力,意味着企业丧失了以往的信用,标志着企业资金周转失调或盈利能力下降。

6.财务报表公开不及时。如果频繁出现财务报表不及时公开,应警惕财务粉饰,关注报表附注。

除以上提到几点外,还有许多可能引发财务风险的现象,如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新产品研制,如果此项经营决策失误,同样会导致企业产品积压,现金周转困难;另外,客户交易记录恶化,可能导致赊销款项无法收回等。因此,引发财务危机的现象很多,对这些现象应进行仔细分析,查找原因,才能及时防范财务风险,避免财务危机。

三、引发财务风险现象的财务表现形式

引发财务风险的现象,并不都是财务现象,有管理现象,还有经营现象,它们可能引发狭义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等,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可以通过在管理环节和经营环节中发现,采取措施予以规避,但风险的产生和危机的引发是个逐步的过程,对于在管理中和经营中没有防范住的风险,最后都会反映为千百万,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引发账务风险的现象的财务表现形式,而最好的财务表现形式就是最好的财务指标。

目前我国常用的财务指标从四方面来界定,财务效益状况指标、资产营运状况指标、偿债能力状况指标和发展能力状况指标,用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而本文我们是研究财务风险预警,这里要分析的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应能灵敏地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及时预警,因此我们根据财务风险的成因和现象构建了四方面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它们是:管理状况指标、财务结构指标和运营状况指标。

1.管理状况指标

管理状况可通过高层领导决策失误率、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率等指标来反映,它们可直接反映出管理风险,在一段时间后反映为财务风险,是财务风险预警的早期指标。

高层领导决策失误=某时期高层领导的错误决策数/某时期高层领导的总决策数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率=已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数/已制订的内部控制制度数

2.财务状况指标

财务状况可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收益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和权益增长率等指标来反映,直接反映出财务风险。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证券)/流动负债

现金流动负债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净资产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

权益增长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3.财务结构指标

财务结构可通过流动资产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坏账率等指标来反映,反映企业应对负债的能力。

流动资产率=流动资产/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应收账款坏账率=应收账款坏账/应收账款总额

4.运营状况指标

运营状况可通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投入产出率、不良资产占有率和现金流入流出率等指标来反映,这些指标既可反映财务风险,也可反映经营风险。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投入产出率=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期间费用)

不良资产占用率=不良资产/资产总额

现金流入流出率=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我们这里构建的指标,是从一般意义出发形成的,企业在具体运用中,应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四、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方法

从广义上说,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方法包括前面介绍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信息表现,只有收集了资料,才能进行必要的研究,因此,这里所指的构建方法是指如何对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分析和运用,得到企业所处财务危机的程度的信息,帮助企业做出危机判断的具体方法。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方法总体来说,分为两大类:一是定性分析的方法;二是定量分析的方法。定性分析包括专家调查法、分阶段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和管理评分法。定量分析法是通过对预警指标的筛选,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建立模型,用数字对企业财务危机作出判断的方法,一般分为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具体包括以下几种:a.单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b.Z得分模型;c.迈耶和皮弗的LPM模型和马丁的Logit曲线回归模型;d.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可结合使用,如对管理状况就可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前期的分析,判断管理风险的程度,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计算管理状况的指标,使得指标得以量化。

五、结语

我国学者对财务预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1986年吴世农、黄世忠研究了企业破产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1998年陈静对27家ST公司和非ST公司进行了单变量分析,建立了Z得分模型,2000年张玲以120家公司进行模型检验。经过大量的实证分析,财务指标和Z得分法模型对我国企业财务危机的预测有较好作用。在这些分析中,学者们都选择了定量分析法,而忽视了定性分析法,同时他们均以上市公司为研究主体,进行横向研究。实际上,对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进行财务危机预测,这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新趋势,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方法,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参考文献

[1]胡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会计之友,2009.

[2]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9.

篇(6)

【关键词】 财务预警模型指标;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多元线性函数模型

网络环境作为全球化的技术环境,使会计行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企业管理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网络财务在我国尚处于初期阶段,它的运用存在诸多新风险,建立一套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必然选择,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最关键的就是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本文认为现金流量表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获利能力,而且由于现金流量的计算不涉及权责发生制,几乎没有造假的可能,因此本文是基于现金流的F记分模型为基础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一、样本的选择

本文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主体是我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利用公开披露的企业信息来研究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可预测性。

在确定样本企业时,选取了一组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18家ST公司,同时还相应地选择同行业、同规模的18家非ST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总样本共36家。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上海证券报上公开披露的2002年度到2006年度的年度报告的有关资料。

二、财务预警模型指标的选择

任何企业的财务危机都会通过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值反映出来。因此,设置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是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基础。基于网络环境下现金流量对企业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企业财务活动的角度,确定了三大类基础指标:经营环节风险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营业周期、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之比、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筹资环节风险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长期资产合适率、总资产增长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盈利值、营运资金占用额;投资环节风险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净现率。

为了全面客观地检验上市公司的经营好坏,所选取的财务指标要具有全面性与综合性,保证所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为避免指标之间某些特征重复计算,尽量消除变量的高度相关性。为此,本文将通过两个步骤选取建模指标。

(一)运用T检验,判断财务指标的显著性差异

利用收集的总共36家企业的数据资料,分组计算19个财务指标在被挂名ST前两年的平均值,计算两组样本各指标值的T检验值。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样本显著性检验功能,对数据进行检验。为了让更多的指标入选,现将T检验的判别标准定为:|T|≥1.7。在双尾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中,通过检验的指标较多,在前一年有十二个,在前两年有八个。模型中包括过多的指标,会不利于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进行有效的预测。因此,需再通过显著性的指标中再次筛选。

通过综合考虑,最初选定了五个财务指标即:X1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X2资产负债率、X3营运资金占用率、X4总资产报酬率和X5总资产周转率。

(二)运用因子分析法,检验财务指标的相关性

如果上述所选的五个指标之间高度相关,那么就会使某些特征重复计算,引起夸大的危害,因此在选择最终变量时应尽量消除变量的高度相关性。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因子分析功能,对五个指标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表明,这五个指标的相关系数都是小于0.5的。因此,可以选择这五个指标来构建模型。

三、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本文将采用基于极值原理的Fisher判别法。其基本思想是:把多维问题化为一维问题,并应用线性判别函数解决判别问题。

第一步,在构建模型前,需要确定所选的样本数据是否是有效的。运用SPSS软件,对样本进行判别分析,经判别后,有效观测量为36。

第二步,检验五个指标的均值在ST组和非ST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从而证实这些变量在构造预测模型中的代表性。经SPSS软件检验证实,五个指标的均值在ST组和非ST组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差别。

第三步,运用SPSS软件,对五个指标进行F线性判别,得到:

前一年的线性判别模型为:

Y=0.365X1-0.455X2+0.002X3+0.802X4+0.404X5+1.388

前两年的线性判别模型为:

Y=0.114X1-0.968X2+0.079X3-0.026X4+0.721X5-0.525

根据前一年的判别模型,将企业成为ST前一年的数据进行回代代入,得到样本企业的Y,Y=1.43,依据此分界值对样本企业进行检验。若Y值<1.43,则说明该企业在未来一年内将陷入财务危机,反之,则为正常企业。检验结果表明:在ST组中,只有一家企业被误判,预测的准确率可达94.44%;在非ST组中,只有两家企业被误判,预测的准确率可达88.89%。

同理,根据前两年的判别模型,将企业成为ST前两年的数据进行回代代入,得到样本企业的Y,Y=-0.60,依据此分界值对样本企业进行检验。若Y值<-0.60,则说明该企业在未来一年内将陷入财务危机,反之,则为正常企业。经检验发现,在ST组中,有三家企业被误判,预测的准确率可达83.3%;在非ST组中,有四家企业被误判,预测的准确率可达77.8%。

经过检验,此模型在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前一年的准确率要比在前两年的判别准确率高,即离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时间越短,判别的准确率越高。这与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实际情况相符,因而证明,可以采用此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四、模型的实证检验

本研究运用SPSS软件做出了比较理想的多元线性回归判定模型,而该模型的运行效果是否也能理想,其判定是否准确,预测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这些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检验。

下表是从随机选取的作为研究样本的12家上市公司公布的最新财务报告中提取数据来检验模型的结果。

从表中Y值可以看出,对于正常企业,所有的Y值全部高于1.43,模型验证准确率为100%,而对于ST类的企业,只有50%的Y值是在1.43以下,另外50%Y值处于健康企业的范围,模型验证正确率为50%。

对于ST企业的判断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偏差,笔者认为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一是部分ST企业由于经营状况的改善使得财务状况可能向好的方向转变,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是模型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改观;二是由于2007年中国股市暴涨,上市公司在股市上涨过程中赚取了大量的投资收益,从而使得报表中的纯利润一项较往年大幅增长;三是本文建模用的样本数据不够全面。这些样本并没有涉及到所有行业的、地区的或是各种性质的企业;四是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模型可能存在漏洞也会导致判断出现偏差。

五、研究结论

通过本文的理论总结与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我国财务预警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判别精度和预测能力,可以获得较好的预警结果。第二,将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应用于财务预警研究中,可以在减少模型变量的同时,达到与全部备选变量构建的全变量预测模型相近的判别精度和预测能力,使最终构建的预测模型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第三,本研究采用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来构建财务预警模型,极大地提高了财务危机预测的及时性,给企业一般投资者和债权人增加了一条更及时更准确的预警途径。

六、本实证分析的局限性

一是所选上市公司的行业区别带来的模型偏差未能解决。未能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来减少外部经济环境因素所可能带来的预测偏差。二是此预测模型结论的准确性受到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的影响,可能导致相应的一些财务指标出现异常。三是由于受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收集的限制,一时还无法对这些样本进行连续几年的跟踪检验,但这种方法和思路已经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开端。四是未能收集足够的公司样本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息,肖铮,何辉渝.Logistic模型在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2):21-24.

[2] 芦勇.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研究[J]. 企业家天地,2006,(10):64.

[3] 智文义,王恒,张利军. 浅谈企业财务预警系统[J]. 机械管理开发,2007,(3):147-148.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分析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体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我国所有登记注册的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到了90%以上,为我国创作了近60%的生产总值。此外,中小型企业还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力量,为全国许多地区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却面临着较大的危机。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中有近80%会在注册五年内就破产倒闭。从财务的角度来分析,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企业盈利能力的不足及资金运转不稳定。本文试图从财务预警的角度来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并从财务预警的基本概念、内涵出发,探讨了构建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方法。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中小企业的地位

当前我国登记在册的中小企业已经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达到了60%左右,并且为近75%的城镇居民创造力就业岗位。中小型企业的蓬勃发展是经济体制变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提高市场经济活力、促进企业良性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中小型企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及有效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逐渐成为了我国生产体系中的关键性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打破了国有企业对市场的垄断局面,使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变得更为灵活多变,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中小企业的作用

中小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明显上升。据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年生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上下,要远远高于总的生产值增长速度。在个别年份,中心型企业的生产值甚至占到了总量的近80%,成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力量。

中心型企业还创作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我国的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而庞大的人口基数给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解决就业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中小型企业在这一方面担负起了重要的责任。据统计,我国城镇生产力有近80%在中心型企业中工作,在工业领域,我国的中心型企业解决了1.1亿人的就业问题。中小型企业的稳定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通过创造就业机会的方式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此外,中小型企业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上也功不可没。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大多属于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这些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将农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有效的聚集了起来,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实现了生产的集约化和科技化,并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型企业也是地方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有近80%都是由中小型企业提供的。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特征

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财务风险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在这些风险因子的作用下,企业的收益与预期发生偏差,导致企业的生产管理秩序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企业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且在偿债能力上也有所下降。一旦企业的偿债能力受到破坏,企业就有可能陷入破产的危机。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是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风险较大。中小企业运行的资金成本本身就较低,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流动的资金也相对较少。无论是进行融资上市还是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很难与大型企业及国有企业等竞争,因此中小企业在获得外部资金投入时难度较大,而融资的风险又很高。第二是中小企业过于依赖内源投资。中小企业在融资模式上通常更多的是内源融资。这种融资模式的信用程度差,难以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因此只能依靠企业内部员工及业主的投资来获取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这种投资方式不仅规模较小,并且投资的风险也较高。第三点是中小企业长期投资比率低下。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不强,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很少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可以用于长期的投资。此外,中小企业自身生产运行的灵活性较大,资金的用途广泛,难以划分出一部分固定的资金用于投资。因此,与大企业相比,中心型企业的投资比率较低,负债程度较高。第四点是中小企业运营资金管理水平较低,资本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很少制定详细的计划,往往是通过经验来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资金的管理随意性大,风险规避的能力低,极易造成投资的失误。此外,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管理的流程监管力度低,在许多环节都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容易导致资金的浪费和流失,给企业的运行带来更大的风险。第五点是中小企业对财务风险利用较为单一。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通常缺乏应有的风险规避意识,在制定投资决策时时常忽视对潜在风险的预估,因此决策的科学性较低。最后一个因素是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较为复杂。造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有一部分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估计和预防的,而有一部分因素的变化性较大,难以做到提前的预防。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小型企业自身在投资经营上的单一性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企业的投资生产方式较为单一时,资金的来源也十分单一有限,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整条资金链就会发生运作上的障碍,从而破坏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因此,在中小型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人,任何一个小的投资失误都有可能引起企业的财务危机,并最终导致企业的破产。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

将企业的财务风险根据财务管理的内容来分,主要可以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这四个方面。

1.筹资风险

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来源,分别是自有资金和外部投资。外部投资相当于企业借入的资金,需要企业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归还。还款的法方式、时间、金额等通常都会有明确的规定。当企业借入的资金没有很好的转化为企业的收益时,企业的还款能力就会受到一定的减损,一旦企业不能按时还清所借的款项,就相当于产生了违约的行为,企业必须为此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生产运行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若没有有效的解决途径,企业将面临破产的危机。这种筹资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不合理的筹资方式、筹资模式或债务期限所导致的。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生产状况和还款能力在制定合理的筹资规模和结构,一旦企业的筹资规模超过了企业自身的还款能力就将导致还债能力的下降。

2.投资风险

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投资策略失误,导致投资收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产生的。企业的投资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这两个方面。造成企业投资风险的主要是对外投资这一形式。对外投资的方式较多,投资规模也较大,许多企业在进行投资时没有做到良好的规划的分析,投资行为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在投资前也没有进行信息的有效收集和分析,从而导致了投资的失误,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3.经营风险

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是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在某些环节出现了管理上的失误,导致整个生产链受到了破坏,影响了资金、生产等环节的正常秩序。经营风险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资金使用风险等。采购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在市场价格上的不断变动而引起的。原材料的价格变动将直接引起企业资金运行状况的变化,从而对企业的整体生产管理产生影响。生产风险主要是由于生产设备、生产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的风险因素。存货风险是由于货物难以及时的进行流通而被长期积压在仓库中而导致的。存货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的活力,还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资源,并且还需要专门设置人员进行管理,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4.流动性风险

企业产品售出后,就从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再从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这两个转化过程在时间上和金额上的不确定性,就是资金流动性风险。许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当客户不遵循交易规则,故意拖欠货款或无力清偿货款时,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不能及时收回货款,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财务风险加大。

四、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

由于风险预防意识淡薄、管理体制不完善、风险衡量机制的不足等,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生产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必须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产品经营、物流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管和调控。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产业规模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财务预警体系的构建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从其内容和核心上来看,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1.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

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大,因此制定短期的财务预警系统是最为高效的预警模式。短期的财务预警体系应当以企业生产所需的资金流动量为依据,当生产所需的资金量大于企业生产的收益时,就应当引起经营管理者的一定重视,因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企业经营出现问题的预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适量减少生产投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解决库存问题上来。对于前期的生产款项必须进行及时的清算和偿还,防止企业的债务压力进一步的扩大。企业的资金流动量是企业风险预防的重要依据。通过资金流量的计算,管理者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企业生产运行的状况,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当资金流动量出现异常时,企业管理者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通过合理的资金规划和投资计划等方式来控制企业的生产状况。同时,企业还应做好对未来生产计划的规划,建立起长远的投资目标。

2.长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

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基础上,企业还应制定长期的财务预警系统,并通过这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来提高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中小企业必须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根据市场的未来走向来制定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规划。企业的长期财务预警体系由几个方面共同作用而成。首先是企业的获利能力。获得一定的生产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因此企业的效益应当作为企业财务预警体系中的主要参考依据。其次是偿债能力。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融资,这些资金的注入为企业提供了生产、管理上的支持,是促进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但若不能对这些资金进行有效的利用,这些债务将成为导致企业破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企业长期的财务预警体系中,必须将企业的偿债能力充分的考虑进去。经济效益也是衡量企业运作状况的有效依据。该指标反映公司生产成果为社会所承认的程度。若产销平衡率过低,则说明产品销路差。公司经营者应及时查明原因,调整产品结构。最后是企业的发展潜力,发展潜力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投资方向,同时对企业当前的生产计划制定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企业的发展潜力主要通过企业的销售额和生产经营方向体现出来。当企业当前的销售额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且生产方向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时,通常企业就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可以加大生产投入和投资计划。反之,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并适当缩减生产投入。

3.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中小企业筹资风险与一般意义上的筹资风险基本一致,也可以称作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筹资或筹资过程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一方面筹资会带来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会带来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鉴于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基础与资金实力薄弱的特点,投资风险预警系统的制定要以简单实用为准则,选取容易计算与取得的指标,直观的预警办法,恰当的预警输出方式,注意企业成本与效益的考虑。同时应将企业发展周期理论应用到投资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中去。

五、结语

中小企业置身于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中,由于客观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市场的瞬变性和不可预见性,再加上决策者素质的局限性,使得风险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是防范危机、维持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中小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广泛存在的流动资金管理混乱、筹资和投资风险的进一步加大,构建适合于中小企业特点的财务预警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端木正.关于财务预警系统的理论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1(04):207-224.

[2]会霞.我国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11(0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