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音乐常用的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常用的教学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2 09:22: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音乐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音乐常用的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音乐;教学方法;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17-01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较大的进步和改善,本文就近两年来在音乐新课标下的新的教学方法作以小结。

一、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法

新课标在音乐欣赏部分表述了四方面内容:音乐表现要素欣赏、音乐情绪与情感欣赏、音乐体裁与形式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欣赏。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每一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在欣赏音乐表现要素时,我们可以采取发现法和练习法,通过聆听某首乐曲,找到其中的一些简单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让学生识别什么是音乐,什么是非音乐,然后通过演奏、演唱、音乐创作等方式,练习巩固已发现了解并掌握了的音乐表现要素;

2、在欣赏音乐情绪与情感时,采用情境法和演示法,因为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往往需要通过借助情境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等手段,是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情感体验和情绪,才能完成对教材的理解,同时受到一定的性情陶冶;

3、在欣赏音乐体裁与形式时,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讲授法的优点是能够使施教者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把握所讲内容,使受教者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较系统的知识。但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变成“满堂灌”,因此还需要结合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讨论辩论,各抒己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4、在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时,采用问题法和研究法,通过老师或是同学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听赏―提问―假设―推理―验证”等过程,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音乐表现教学法

1、演唱教学方法

演唱时音乐表现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一种中小学校中的基本的音乐活动形式。演唱教学的方法主要应该通过科学性、趣味性、示范性来体现。提倡鼓励式教学,强调演唱中情感的抒发,选择音域适中朗朗上口的作品,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和美感价值。用科学的方法训练演唱的技巧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范唱要完整有感染力。应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表达歌词,继承我国声乐演唱字正腔圆的优良传统,但因是普通教学不宜做理论上的阐述和分析。

2、演奏教学方法

演奏教学也叫器乐教学,在普通中小学中主要是竖笛、口琴等小型乐器的教学,它是一种易被学生接受并喜爱的音乐艺术教育形式。器乐教学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至两件常用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能。中小学器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乐器演奏中体验到乐趣,表达音乐的美感,而不要因为涉及技能技巧训练问题造成机械枯燥大量的重复操练,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范奏,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优质乐器演奏的音乐录像或录音,也可以在教学中恰当的进行竞赛或奖励等练习方式,还可以选择学生熟悉并喜爱的流行音乐进行练习,以保持学生对器乐学习的持久乐趣。

三、音乐创造教学法

新课标中提到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音乐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有些人把音乐创造教学看得很神秘很复杂,以为是从事音乐专业创作人员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编排音乐节目,利用乐器即兴演奏一段旋律和随口哼唱的自编自曲的歌谣都属于音乐创造的范畴。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制打击乐器,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加以表现,或即兴做舞蹈动作编排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这些都是常用的音乐创造教学法。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教学法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新课标中对音乐学习提出的新的要求,音乐教学中贯彻综合原则,把音乐与舞蹈、戏剧、美术等在内的其它艺术形式进行教学。如让学生通过舞蹈、律动表现音乐,音乐与美术结合使学生更形象理解音乐。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密切,音乐教学可与语文教学中的诗词、戏剧等沟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背景音乐、实用音乐,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篇(2)

我根据自己20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找到了几种适合小学生的音乐教学方法,愿能给年轻的老师们一点启发。

一、在学生的喜好中体验

学生的爱好是很多的,他们爱念儿歌。在儿歌中游戏,在儿歌中学习,在儿歌中长大。于是,我就常常运用“儿歌法”教学生记那些难记的音乐概念,学平时觉得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

二、在游戏中找到方法

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会时常仔细观察学生们做游戏,教会他们在游戏中常用“口诀法”。做“找朋友”等游戏时,他们边玩边念口诀,如:“请你和我这样做,我像朋友那样做!”这是小学生游戏中喜闻乐见的一种方法。这些口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具有便于记忆、提示动作等功能。我就将此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来。学生喜欢念,也方便记忆。

三、在学生的“已知”中寻找

小学生的一种基本方法是从他们的“已知”、“先知”入手,引入到“未知”、“后知”中来。我在教小学一年级学生唱《小雨沙沙》一歌时发现,学生们很爱唱这首歌。但因为他们识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视唱歌词。他们爱画画,也爱认画,我就“以画代词”。《小雨沙沙》的第一段歌词是:“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我就在黑板上先画一个小雨点,再画种子,然后画雨点的表情,最后画一个十分可爱的小种子的头像。一年级的小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画,开心地笑着,一会儿就把这首歌背唱出来了。

四、在学生的思维特点中指引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因此,我们应该时时注意运用他们的形象思维去启发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我教学生唱好顿音记号时,就用一个皮球在地上抛几下,让他们细心体会皮球落地的声音――“有力、短促、有弹性”,这样学生很容易就唱出来了。

再如我教学生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美景,我除了用图画来引导以外,还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自己在春天的公园里看到的景象。我把这种方法叫作“纪录片”。同学们闭上眼睛时,头脑里展开了丰富的联想,睁开眼睛后就有了生动的体味,再唱感情就不同了。

五、在不同事物中转变过来

“转变法”是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小学音乐实际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转变发,能解决许多教学难题。例如,我教学生视唱、合唱时,学生往往唱不准。怎么办?我就先教学生吹口琴、吹笛。口琴、竖笛有它固定的指法。这指法,看得见,摸得着,吹出音来就听得清。吹准,比唱准易。于是我就让学生先吹,后唱。这种方法在合唱教学中尤其见效。先合奏,后合唱,两个乃至三个、四个声部往往只需两三遍就合上去了,这真是“以琴代声,方法巧妙”。

六、从教学难点中来

在小学音乐教学难点中,运用“重复讲解,反复示范”的方法,有时未必能解决问题。而创造一种巧妙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使难点迎刃而解。例如在口琴教学中,学生吹奏一段乐曲,往往需要一会儿吹,一会儿吸。有时摸准了音位,又搞错了吹吸。怎么办?为了让学生摸准音位,我让学生在口琴上贴上反字的“音位示意图”,然后照着镜子吹,“照镜子法”一下子就解决了音位问题。为了解决吹吸问题,我创造了“手势视唱法”,把右手握拳向前,推当作“吹”,把右手变“鸭嘴形”向后拉当作吸,让学生边打手势边视唱。手势唱准了曲谱再上琴吹,这样“化陡坡为缓坡”,一下子解决了这一难点。

七、从教材中挖掘出来

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千变万化的,但一刻也不能脱离“课标”,一刻也不能脱离教材。多种教学方法,都应从教材中挖掘出来,教材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某一新的任务,我们就应创造出完成某一新任务的教学方法来。二十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告诉我:教材中出现的新问题、难问题,往往是我们创造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

八、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中来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成功创造和运用教学方法的重要条件之一。反之,一个自身素质较差的教师,就是有了很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运用自如。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无穷无尽。可以说,教学难点有多少,学生生活有多少,教学方法就应有多少。要想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我们当老师的就要做到以下三条:

1.热爱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因为,只有真正热爱它,才能为它呕心沥血,开动脑筋,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

2.学习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要有“浮想联篇”的功夫,做到多思考,多创造,要学习出新、出奇、出绝招。

篇(3)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氛围密切相关,只有在一个优美的和谐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有学习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布置课堂,让学生在教室内也能感觉到家的感觉。在教《故乡》一课时,可以把相关音乐家的作品挂在班级的墙壁上,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去收集家乡的照片或者家乡的景物画。

二、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上课时往往不能很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运用图画、录音机、多媒体设备等为学生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方法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也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在教《侗家儿童多快乐》这一课时,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以及民俗风情,让学生不断地倾听、欣赏,在倾听、欣赏的时候,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了解侗族人民个个能歌善舞以及侗族风俗别具风情的地方特色,然后全身心地学唱歌曲、背唱歌曲。

三、适时地穿插故事

小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听故事,将音乐与故事相结合,既符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两得。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到把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故事方式呈现,依托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解,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

四、开展竞赛活动

以赛促学是小学音乐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这一教学模式是立足于学生竞争欲望强、上进心足这样的身心发展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将部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教学训练活动设计为竞赛活动,让学生的训练成为比赛,让学生成为竞争对手,以赛促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欲望,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竞赛活动中得到提高。

篇(4)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情境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方法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情境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死板机械,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教育呢?

一、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它不仅是实施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段,更是推进情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早在一千多年前刘勰在《文协雕龙》中就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看法;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留下了“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的论述;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二十韵》中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名言。这些精辟的论述为我们点明了文与道、境与情、潜心会文与入境悟神、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意志陶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成为情境教学的依据。

课文是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情境中呢?情境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学生将无动于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1.教师要善于以情燃情

小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都蕴涵着深情厚谊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看似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呢?有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抱一种大语文观念,跳出课堂,与生活相联系,读者与作者间的感情要相互碰撞,激起火花,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才会准确深入。

2.教师要善于联系实际生活

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决不能满足于对课文的分析,而是要求学生深入生活,分析生活中的大语文现象。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进入生活情境中。如我成绩提高时回到家,爸爸大方地说:“吃什么做什么。”成绩下降时爸爸就不这么说了,而是生气地说:“做什么吃什么。”由课本走向生活,使课本有限的内容更丰富多彩,也使抽象的术语更直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语言”就在自己身边,不由自主地开拓语言的“运用环境”,大大扩大课堂辐射面。

3.教师要善于运用音乐渲染氛围

要创设语文情境,播放音乐对渲染情境是一种重要手段,而对音乐的选择,除了以课文内容为基本要求外,还应考虑音乐表达的情感及与之相通的时代之音。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能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采用多种手段创设语文情境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和思维,促使智力和语文能力的发展,这是一种自主、自的学习。同时,教师创设的富于感彩的情境容易使学生受到情感震动、切身体验,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受到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能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在、愉快的情感交流活动。知识、能力、智力、情感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糅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和谐发展的整体效应。

二、教师要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情境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利用各种道具创造一种真实环境,通过音乐等道具生动地表现现实生活,给人们以启发和享受,触动人的心灵,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真实生活,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更亲近现实生活。在语文课堂上老师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状况,然后通过教学对比,很快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

情境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活跃,改变传统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让枯燥无聊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小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且具有想象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小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情境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情境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游戏活动,老师通过设置多种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参与游戏还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根据自身喜好和能力编排游戏活动规则,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带动大脑的运作,协调身体不同部位共同工作。

三、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读题赏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更好地促进情境教育。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好的范文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统编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久经锤炼的佳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技巧,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欣赏。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因此,指导学生认真理解文章的生动内容,要求熟读,注重背诵,仔细体味作者的匠心功力,使学生在吸收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写作兴趣,启发他们把吸收、消化的养料(语言、写法、知识等)通过习作练习表现出来。当然,这种“表现”绝不是机械的套仿,而是能动的借鉴、灵活的运用。

小学生的特点是天真幼稚、好奇心强。他们对新事物较为敏感,且充满兴趣,喜欢幻想和想象,讨厌成人化的说教,讨厌呆板、枯燥的生活,更讨厌老套陈旧的作文题目。题目陈旧、老化,学生就会对所写事物无动于衷,缺乏热情。情不发,故辞不发,自然很难写出好的文章。

总之,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引起了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境教学要求老师主动关心学生的成长,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兴趣爱好、学习等特点,通过建立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情境教学法符合现代学生的发展要求,能够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活跃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篇(5)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合理的分配工作

由于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才近10万人,若按每校配备1名音乐教师,以目前全国所有的音乐院校的师资培训能力,尚需60年的培养才能满足这一要求。解决的办法只能是一方面让现有的音乐教师不再兼职,专心备好每一节音乐课,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教学中。同时利用假期加大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优化现有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扩大高校对音乐生的招生力度,加强音乐专业生对专业的学习。提高音乐教师整体的师资水平。

二、重视音乐教育,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

政府、学校、家长从上到下重视音乐教育,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提出明确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作为音乐教师要从自身出发,严格要求自己,提高业务能力改进探索教学方法。各个学校多搞一些声乐、器乐、舞蹈综合型的艺术活动.为学校教育注入活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音乐教师在师生中的地位。在评职晋级方面音乐教师应与其他科目放在同等的位置,音乐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才能促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美动听的旋律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

三、加大投资,充分利用资源

最近几年,国家每年拨发一定数额的教育经费,通过政府采购为部分学校配备了音乐教室设施,但是很多学校并未完全利用起来,好多学校只是为了应付各级检查临时做做样子罢了,根本没有投入到实际地教学当中。有了专职的音乐教师学校就应该多做支持设立专门的音乐教室,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陶冶性情。

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设施的投人,保证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学校图书馆及教研组应购音乐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供教师备课、进修和研究使用。学校阅览室也应配置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供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使用。

四、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现在,大多数中学生都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原因之一是现行的教材中贴近现实生活、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旋律又新又美的歌曲、乐曲较少, 这就必然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篇(6)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

歌唱活动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歌唱可以表达人的情感,无论是高兴或是悲伤的时候,都可以用歌唱来进行情感交流,歌唱是被音乐化了的语言,歌唱是表现人们喜怒哀乐的最恰当的手段之一。可以说,歌唱是人类的本能,也可以说,歌唱是人类最自然的行为之一。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歌唱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歌唱能力,使学生在歌唱活动中受到美的愉悦和情感的陶冶。

2009年11月24至29日,在沈阳召开的“全国中小学课堂唱歌教学展示研讨会”提出了以“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的研讨会主题,将培养学生“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作为中小学课堂唱歌教学的学习目标,《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主编吴斌,就此作了专题讲座,为与会教师在今后的歌唱教学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引领。我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怎样才能“会唱歌”,作了如下思考。

二、课堂唱歌教学的现状

新课改以来,有的音乐教师被某些教学方法所困扰,还有的教师受教育的一些理论的影响,一味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活跃,偏离音乐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忽略了音乐以审美为核心的第一原则,多采用非音乐的教学手段,如讲音乐、游戏表演等来进行歌唱教学的学习,抛开音乐是听觉艺术这一重要的特点,缺乏对音乐充分的、整体的、高质量范唱的感受,违背了“整体”――歌曲学习十分必要的教学原则。教师在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上,缺少自觉自信地来自心灵深处的情感表达:不能帮助学生进行艺术表达,如力度、速度、节奏的变化等。学生遇到学生“学不会”“唱不好”“不愿唱”“不会唱”的状况。

三、怎样才能“会唱歌”

“会唱歌”要以“唱会歌”和“唱好歌”为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以培养学生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的浓厚兴趣与自信心为主要目标,比如有表情地参与独唱、齐唱或合唱。

第二,要具有正确的姿势和有规律的训练习惯,比如对指挥动作及前奏的反应。

第三,要具有正确有效的呼吸方法,比如气息的平稳与持久。自如、平稳的发声,情感丰富,比如有气息支持的、轻而不虚的声音。

第四,要咬字正确,清晰优美,如歌词的清晰与圆润。

第五,要对歌曲表现与诠释的技巧与艺术处理。比如记忆、连音和断音、音色、读谱等,以及力度的对比表现、速度的对比表现、表情记号的表现、完整地表现出音乐的乐句以及歌曲的意境。

第六,有富于魅力的表演,比如用听唱法来指导体会歌曲的乐句感觉,体会歌曲的那种问答形式,在此基础上增强歌曲的艺术表现效果,发动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歌曲的处理。

为此,在课堂唱歌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如下音乐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第一,比较的方法,它是音乐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对比中准确理解和表现音乐,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强音乐修养。

第二,听辨的方法,是音乐学习的最常用的方法。在听辨中整体感受音乐,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第三,体验的方法,是音乐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音乐,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中的形式和丰富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第四,探索的方法,是音乐学习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在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应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有机结合。

第五,表达的方法,是音乐学习中最好的检验方式。在表达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音乐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有机地渗透表演中的要求――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姿势等等的表现,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的技能(声断气连,也是种控制音符长短的,装饰音的唱法,前后倚音也有时间的长短:切分音的唱法,中间的音符不能强于节拍重音:歌曲乐段中的不同对比(音乐要素对比)。

第六,强化(重复)的方法,是音乐学习中必要的教学环节。音乐最不怕的是重复,重复可以更好的体味音乐的美,帮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教学作用

语文作为小学主要课程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教学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情境教学法作为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能够充分带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继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一、情境教W法应用的作用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环境,继而激发学生产生深入其境的联系和感情。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狮子吼、猴子叫等动物声音,让学生联想到森林或动物园,继而教师再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必须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征等,确保情境创设的合理性,并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达到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受氛围和获得教学知识的目的。最常用的情境教学法主要是通过语言模拟、画面模拟和音乐引导等方式创设情境,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创造力等作用。如语文教学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环境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为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改善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知,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继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对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而且由于小学生对社会的接触较少,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语文教师在教学《坐井观天》时,很多学生由于阅历较少,对其中很多句子和词语不能够完全理解,导致学习存在较大的难度。在文中,小鸟说自己飞了一百多里,感受到天空无边无际,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百多里的距离,通过让学生感受家庭与学校距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一百多里”的距离。比如某学生的家离学校有两里路,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出一百多里相当于该学生近一个月来往学校的路程。通过此种联系实际的情境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教学内容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够增添学生的生活阅历。

2.音频、视频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有很多具有艺术气息和文学气息的教学内容,如果单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进行理解,很难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音乐是与文学联系性较大的艺术,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在教学活动中播放,使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继而使学生体会到整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如教师在教学《春》时,可以通过播放《四季组曲》中关于春的部分,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聆听音乐,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文章的美好意境。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情操和欣赏能力。另外视频创设情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也比较适合,如在《春》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各地春的景色及万物萌芽的画面等,使学生真真实实感受到春天到来所产生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3.合作表演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差,语文教学内容大多比较简单,并具有故事性特点,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改编和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如教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可以邀请多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表演领悟课文的实质性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思想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配合表演中,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继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小学生思维发散、活泼好动等优势,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语文教师需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体验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梁钟钦.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1):105-106.

[2]宋亚环.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