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

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1 09:22: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

篇(1)

一、什么是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对,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相对。通常市场经济也叫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分配受消费者的约束,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市场需求),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及需求水平;经济决策是分散的,作为决策主体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经济和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人身依附和超经济强制关系,信息是按照买者和卖者之间的横向渠道传递的。

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两个阶段

1.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阶段

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是经济运行的唯一调节手段。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仅限于维持法律和秩序,至多也只是承担某些公共工程和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只是充当所谓的“守夜人”的角色,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市场为轴心,以市场价格为导向展开的。

2.宏观管理的现代市场经济阶段

政府作为市场的组织者参与构造、干预和调节市场,参与市场的发育、整合和市场机制创新;政府作为国家垄断代表介入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阶段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影响资源配置,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政府作为经济运行的协调者,制订经济计划,实施经济政策,运用各种调节手段协调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调节产业结构,影响经济运行的周期。

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国家干预主要侧重于宏观领域,目的在于调节和控制社会经济的均衡运行,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市场调节则作用于微观领域,目的在于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刺激经济发展的活力。同时,在促进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是一致的,市场机制是政府有效调控下的市场机制,而有效的宏观调控又都是建立在市场运行基础之上的。

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现状问题;对策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且日渐成熟。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对于企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迎接市场挑战,把握市场机遇,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研究方面的焦点话题。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经营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国内企业现阶段的经济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生产为中心,以经营为目的,实现生产和经营两者的相互结合[1]。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高效的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而且对于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2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概述

做好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对市场经济体制的了解和分析,并且应充分理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等进行逐一分析,进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来说,其作为与社会化大生产密切关联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指的是以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基本经济体制,特点表现为经济关系货币化、经济系统开放化、经济资源商品化以及市场价格自由化等[2]。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则主要指的是企业针对自身发展情况所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具备控制性及协调性特点的经济活动[3]。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建已成为企业获得财富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最大化实现企业价值和经济利益的重要基础。较计划经济体制不同,企业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侧重于企业经营管理,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现状,特别是企业自身优势和特点,制定出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规范或制度,为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和资金周转等奠定坚实的基础;(2)充分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经济管理中应制定科学、高效、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市场发展相一致。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也发生了一定变革,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4]:第一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阶段中,企业经营以政府拨款支撑为主,国家和政府是企业真正管理者;第二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中,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由市场决定,以竞争为动力,通过对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将企业生产、经营、流通等进行融合,进而确保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3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的现状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国内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些情况对企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逐渐由传统的、单一的计划与指挥经济活动模式,向着监督和决策经济活动转变,以满足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求。目前,企业现有的经济管理模式较计划经济体制下有了更加显著的改善,管理体制逐步成熟,但是,多数企业仍存在着普遍的通病和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5]。第一,在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虽然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加深,但是,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的工作相对缺失,造成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缺乏完善性。造成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因素诸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经济管理重视程度仍不足,在建设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过程中受传统、陈旧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影响,致使企业现有的经营管理制度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缺陷;另一方面,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管理层还是企业基层职工,都将过多的精力放到生产管理之中,而在经济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相对缺失,这造成了企业经济管理活动效果不显著。第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企业中员工整体经济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水平偏低,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活动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展;另一方面,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对相关人员等激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但对企业员工参与经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企业内部人员流动较为频繁,人力资源部门波动大;同时,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以非专业人员兼任,没有得到过系统、正规的培训,导致人力资源部门员工的工作能力和道德水平不高,对企业经济管理造成不利影响;此外,企业内部员工受工资待遇、福利、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及其他各方面因素影响流动性较大,严重破坏了企业人力资源整体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稳定性。第三,在企业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方面,同样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造成其组织结构不完善,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不利影响。一方面,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建构过程中受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影响,现有的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过于陈旧僵化,与市场经济体制极不相符;另一方面,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但对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具有不利影响,而且严重制约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同时,部分企业缺乏对企业长期、科学、有效的规划,而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忽略了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导致其组织结构缺乏科学合理性;此外,企业领导层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组织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偏低,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4建立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对策

针对现有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现状问题,充分结合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特点和企业自身发展的现状需求,可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建立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6]。第一,转变传统、陈旧的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借鉴和吸收优秀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理念。企业管理层应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引起足够重视,逐步将企业经济管理中传统理念转变,一方面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从企业规章制度自身发展着手;另一方面,应根据国家、行业内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促进企业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特点,企业要及时调整管理思路,制定出与之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模式,并对其实施效果和执行力度科学性进行有效评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加强企业管理层与基层员工的沟通协调,整合企业各方面资源,做到优化配置,进而确保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切实可行。第二,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应不断健全相应的经济管理体制,以确保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在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部门专业化,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职能与责任,确保管理部门管理有效实施。针对企业经济管理现状需求,设置独立的经济管理部门,并充分体现出其权威性和重要性,进而能够在生产与经营部门起到协调作用。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能够监督其他部门的运行情况,以便促使企业的正常运转得到实现[7]。可见,不断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内部督查和审计规范并形成常态机制,可以有效地确保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企业中各相关部门应充分遵循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确保各方面工作都能够在相关制度的规范下执行,进而保证企业经济管理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第三,企业管理层应重视企业组织结构,针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中组织结构问题实施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来说,企业经营管理的组织结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传统、陈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灵活性等,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在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采取不同情况使用不同应对方法的策略,发挥出企业的自身优势,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经营管理组织结构,进而确保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四,不断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完善。一方面,企业应当充分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对企业内部员工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培训工作,促进企业员工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对外招纳人才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企业的长期规划战略,引进高端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企业员工的集体意识;此外,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其价值。

5结语

总而言之,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其不但决定了企业社会经济效益能否实现,而且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转变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进而确保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科学、合理、高效。

作者:胡生军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葛微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5).

[2]毛春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

[3]陈卫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研究[J].企业战略,2016(529).

[4]温东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6(01).

[5]张万秀.探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

篇(3)

    一、当代中国的人学研究是如何兴起的

    简要来说,人学首先是研究完整的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学问。人学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学指研究人的一切科学,狭义的人学指研究人的本质、存在 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人学不同于人的科学,后者是研究人的某一侧面而形成的一个 学科群,人学则是在综合各门有关人的科学提供的关于人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完整的人进 行综合研究,并提升出关于完整的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般理论。这里, 人学研究实际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综合人学,以达到对“完整人”的研究;二是哲学人 学,从完整的人中提升出关于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般理论。

    人学还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学”概念的提出代表一种新的哲学观念或理 念,一种观察、分析世界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我国当代的人学研究,就是力求关怀人的 生存发展,提供一种观察、分析问题的新的视角、理念和方法。

    人学之所以在中国兴起,有其深刻的背景。首先是哲学史根据。在哲学发展早期,“ 人”面临两种命运:一是人被淹没在自然、社会及宗教中,显得不独立;二是人被各种 不同的哲学流派加以肢解,变成支离破碎的人。近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把人 本身从对自然、社会等客体的从属中相对独立出来并提升为主体;其次是把被哲学肢解 的人整合成完整的人。这种变化蕴含这样的道理:人在世界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本 质,哲学既要从外部世界理解人,还要从人的内在方面认识人。由是,人学作为哲学的 本质在当代才真正显示出来。既然如此,当代哲学就应把作为主体的完整的人作为自己 专门的研究对象。其次有科学史根据。近代以来人的各种科学独立发展起来,积累了关 于人的丰富的实证知识。但它们在开始时并不一定确保其内在联系,反而使人变得支离 破碎。对人的不同侧面加以认识而形成一系列的人的科学,是近代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 研究这一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定的。科学发展到现代呈现出新的趋势,就是研究人的 各门科学趋于结合,趋于综合人的科学提供的关于人的不同侧面的实证知识,把人作为 统一的整体来把握。对这种趋势的反映和反思,必须有一种关于人的统一的基础学说即 人学,来把关于人的各种科学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既克服对人的片面研究的局限,又 为一切有关人的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再次有其文化学根据。以个人主义为核 心的文化把人理解为具有独立价值的个人,以整体主义为核心的文化把人理解为只有在 整体的关系中才能存在的人。这两种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都由于自身的局限而带来某种 危机,其危机实质上就是人性危机。克服这种危机的有效方法,就是重建一种完整的人 性,并通过这种重建来实现文化的综合创新。最后有其时代或实践根据。真正的人学是 自己时代的产物。当代中国发展究竟提出哪些体现着时代精神的深层问题呢?

    一是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说到底是解放人,为人松绑,解决人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充分利用人性和规范人性来 运作的,它既要求相适应的人格来作为它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又对人的发展产生正负影 响,其最大的积极影响是促进独立人格的形成和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其消极影响是产 生一定的人的物化现象。从现实看,国民素质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从 哲学高度讲,市场经济体制在表面上是“物”的问题,深层却是“人”(人性、人格、 人的素质、人的能力、人的价值等)的问题,这必然促使人的自我觉醒。

    二是文化建设。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在比较 突出的位置。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塑造社会主义现代新人,它是以 人为本并解决人的问题的。为此就必须对“人”作专门、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三是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从哲学高度和深层来看可持续发展,其中心问题就是人 的问题:它把人类作为发展主体;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理论根据;以人的素质的提高 和能力发挥为实现条件;以代际之间的和谐发展为核心内容;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质 量为最终目的。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过程,而人的现代化 则是关键。发展学家佩鲁指出:如果不从人的更高层次上去理解发展,对各种发展问题 的理解和解决就难免是浮浅的、表面的。

    此外,人力资源开发,实行人本的管理,提高领导干部队伍和国民的素质,思想政治 工作等,都要求对人是什么和人应如何做这两大问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思考。

    上述问题是现有哲学不能完全回答的,必须有一种专门系统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 史发展规律的理论,这就是人学。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需要加强人学研究

    中国的人学研究始终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步步深入的,它由20世纪80年代初从价 值观上强调尊重人,到20世纪90年代纵深向人学理论建构方向发展,向从学理上说清人 、从实践上塑造人方向发展。中国的人学着力研究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其中主要研究了人的素质、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人的发展的形态、人性发展与制度创新、市场经济背景下人的生存方式与人的精神世 界、知识经济与人的创新能力、新经济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我国人学研究的一个基 本特征,就是其基本进程始终紧随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发展,并反作用于社会实践 。中国的人学研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人以怎样的方式存在?这是对市场经济与人的关系的根本理解问题。

    人首先为追求和满足自我正当利益最大化而存在。市场经济使人必然追求“利”益。 市场机制之实质,就在于它充分利用并规范着各个人对其利益追求的本性来激发人的最 大潜能,以为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追求交换价值中的利益最大化,是生产者进行生产 的基本动机。“市场经济使人必然追求利”也会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得以体现。 我们的任务在于使利益原则向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积极方向发展。

    人主要依靠其能力而存在。市场经济内在要求人必须崇尚能“力”。市场竞争不相信 能力弱者的眼泪,倒是给那些能力强的人以优厚的回报。在这个意义上,竞争首要是能 力的竞争,市场经济是能力经济。这必然使每个人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及幸福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潜力、能力和努力程度。实际上,能力观念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西 方市场经济社会的核心文化精神之一,而西方社会的富强正起因于市场经济所培育的能 力主义观念。当今中国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因而强调对能力问题的重视就不足为怪 了。实际上,只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重视人的能力,就必须确立人要依靠其能力而存 在的存在方式。

    人自觉按照理性的法则而存在。市场经济要求人必须按照“理性”的法则行事。在市 场竞争中,竞争者要获取成功,既要运用理性思维能力来对信息和行情加以分析、选择 和处理,又要运用理性的法则破除“人情”、“关系”、“特权”向社会经济的公共领 域渗透,同时还需要运用理智来控制和驾驭竞争者的情感、意志,且以精细的理性计算 来使资本和劳动的组织达到合理化。这实质上内在要求发育和提升出一种理性精神。这 里的理性精神,即是指旨在注重客观、分析、标准、规范、精确、量化、程序、严密、 公正、制度和控制的一种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实行市场经济的近代西方社会是极力 倡导理性精神的。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但又缺乏的,是理性 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主观性有余而客观性不足,整体把握有余而实证分析不足,模糊 有余而精确不足,随意性有余而程序性不足,人治有余而法治不足等现象,仍在一定程 度上存在,这对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及人的发展产生许多消极影响,所以必须加以改变, 并确立人自觉按理性的法则行事的存在方式。

    人必须依靠努力奋斗而存在。市场经济内在必然要求人在生活中自“立”,即自律、 自觉、自主和自强。从文化角度讲,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把从事有关经济活动的人从人身 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使其走向市场,成为经济运营的独立自主的主体。这就内在要求 主体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并自觉承担责任。因此,人的独立 自主或自立是从事有关经济活动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和经济运营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经 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只有当人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人格和能力,能独立自主地进行 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他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才 能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从对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反映来看,近年思想界提出 并热烈讨论的“人格独立”、“人的主体性”、“人的个性”和“人的能力发展”等问 题,都旨在倡导一种精神——在市场经济社会,人必须依靠后天的努力奋斗而存在。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作方式,必将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广泛而深刻的 影响,从而使我们这个时代呈现出新的特点,显现出新的精神。概括起来就是:注重利 益的精神;崇尚能力的精神;推崇理性的精神;强调自立的精神。这四种基本精神体现 着人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根本方式,因而蕴涵着人学理论和方法存在的内在必要性。

篇(4)

中国农村贫困落后既有历史成因,又有现实原因。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但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进入90年代以来,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日益严重,究其本质就在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严重滞后,新旧体制出现断层。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成因

二元经济结构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结构的理论概括,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从基本内涵的视角来分析,二元经济结构的逻辑内涵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一般存在着传统落后的农业部门与现达的工业部门两个产业部门。由于两个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劳动边际收益率的显著差异,引起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间流动,最终实现二元经济结构一元化的目标追求。发展中国家一般要经历以农支工、农工协调与工业“反哺”农业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普遍经济现象。

按照刘易斯对二元经济结构的界定,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约束与现实困境。二元经济结构一方面为中国工业化基础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农村贫困落后的加剧。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二元经济是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赶超型发展战略与城乡分割经济体制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它通过中国特色的资本原始积累克服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资本积累短缺与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困境,在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实现了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但从长远发展的视角出发,这种不断强化的二元经济结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导致了农业生产的长期低速增长,也极大地阻滞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并且,伴随着许多不可克服的矛盾,如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积累和消费的矛盾、农业和工业的矛盾、城乡矛盾和工农矛盾等,制约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始于1978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在各个层面对传统二元经济结构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冲击,也起到了一些成效。但是到1985年以后,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本应再接再厉时,改革的重点却转向了城市,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远较城市缓慢,以致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这主要表现在:城乡隔离分而治之的制度体系、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调、传统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发展、乡镇企业与城市大工业对立运行。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新体制没能及时成长起来,造成了城市市场化在农村出现空档,这种结构转换的相对滞后必将给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一系列难题。

二、体制断层是中国农村落后的根本性原因

从表现上看,我国农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即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而从本质上看,它反映的是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其根源在于城乡二元体制,即“城乡分割,一国两策”的社会经济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化的城乡分割,加剧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分化,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实践证明,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和深层次矛盾,导致城乡发展严重失衡。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本质在于二元经济体制

1.城乡有别的管理体制

造成城乡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是阻碍要素资源投向农村的最主要因素。我国现行的体制基本是城乡有别的管理体制。计划经济时期,为了加快工业化建设,国家一方面运用行政手段,如通过强制性粮食统购统销和工农产品剪刀差,将农业剩余转化工业积累;另一方面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以维持资本密集型城市大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和社会福利制度在相当程度上被沿袭下来,尽管一些地方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但因为隐藏在背后的社会福利等诸多因素,需要支付的社会成本较高,进展还不大,因而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水平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还未根本改变。

2.城乡分割的市场体系

从商品市场看,农民由于组织化程度低,一般只能进入城市集贸市场进行零星的、小规模的现货交易,基本上没有进入批发市场,更难以参与大宗远期合约和期货交易。从要素市场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因农业平均利润率偏低和受利益驱动,主要面向城市经济,城市相对充裕的资金没有进入农村,农民参与、进入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条件和渠道都十分有限。农村土地转化为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还不能直接市场化,必须通过国家征用转化为国有土地后才能进入市场,农民在土地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分享农地向非农地转化过程中形成的巨额增值收益。

3.城乡分离的工业化模式

计划经济时期集中农村资源推进城市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改革开放后,实行城乡分离的工业化模式,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没有形成有机联系,农民难以分享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收益;乡镇企业在管理体制上独立于行业管理之外,既无所不包,又自成体系;农村“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行发展和过度竞争,使得农村工业在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和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后,发展空间受到明显制约,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农民分享工业化的成果。

4.实行有别的投入机制

计划经济时期,为了维持资本密集型城市大工业的发展,国家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中投向城市,同时依靠农业积累支持城市工业发展。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农村的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在经济效益驱动下,向城市转移和集聚;另一方面,国家在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上,继续向城市倾斜,农村却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自我积累,由此带来城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各方面的差距不断扩大。

综上所述,体制性因素事实上形成了农业和农村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发展的相互隔离,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所在。

(二)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向农村延伸

中国的改革是分阶段渐进式的,经济改革先于政治改革,而且在经济领域中又确立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合理改革顺序。纵观

世界各国经济改革的历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激进的方式,如俄罗斯和东欧一些国家采取的“休克疗法”,在短时期内直接从计划体制强行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一种是渐进的过渡方式,即在计划体制基本保持不动的情况下,通过引入市场因素来发展新体制,逐步对旧体制进行渗透、替代,最终过渡到市场经济新体制。中国经济改革由于市场化起点太低,加上转轨的双重性特点,市场化改革是十分复杂的,因而走上了渐进式的市场化道路。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是十分正确的,但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是阻碍要素资源投向农村的最主要因素。

如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跨入进一步完善的阶段。虽然经济创新从农村起步,但自农村经济改革向城市经济改革转移之后,经过20多年的市场经济培育和10多年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农村经济这一块已远远地被抛在了后面,市场化程度相当低。农村经济处于严重弱势地位,弱就弱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严重滞后。因此,“城乡一体化”这个核心层次的“一体”,就是“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提升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一样共享市场经济体制优势。

三、农村现代化战略对策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如何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二元经济向一体化经济的跨越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尽快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从“二元体制”入手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就是要以体制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利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各项制度,从根本上消除阻碍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新体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使城乡经济体制向不断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方向转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包括用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造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生产要素重组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和迁移、城乡产业有机整合和组织方式的变化等,还包括整个社会结构、组织、文化等的变迁。这是一个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长的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加快制度建设与体制创新。

(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推动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在强调GDP增长的同时,也提出了绿色GDP发展的概念,就是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为代价。国内大型、特大型城市已经因为人口过度密集,资源环境过度污染,给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阻碍。以大城市为龙头,加快周边小城镇建设,形成梯次发展的经济带,不仅有利于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而且有利于启动民间投资,带动最终消费,实现和谐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同时,小城镇的建设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要注意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二元结构一元化的重要特征是工业部门(现代部门)不断吸收农业部门(传统部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

篇(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理论建设以政治经济学为根基,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实情况为出发点,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重要的市场理论,形成了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性制度。政治经济学由四点构成:即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发展理论,这四条理论构成了政治经济学的要义,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西方经济学提出的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是我国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依据和重要理论来源。

西方经济学强调市场的重要性,主张一切经济行为都要通过市场来完成,需求、供给和价格要通过市场来形成。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经济体制虽然也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来调节生产、消费,但是没有像西方经济学理论强调的那么重要,并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在市场没有起到基础性作用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计划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资源配置不能按照供需的有效性进行流动,导致了经常性的物资短缺和相对过剩,整个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如何统筹好物资的分配,如何最大化满足国民经济社会的需要。但是这项工作却不像我们想想的那么简单,如何能在年初实现对经济的有效预期,如何能够在96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有效调配,这对于当时信息传递不太发达,计算能力比较弱的中国而言,不能不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改革开放初期,与西方经济发达程度对比中发现,中国经济社会明显出现了落后,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扩大,改善我们的经济制度,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西方经济中的市场经济概念逐渐成为中国与西方对接最重要桥梁,也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的手段,在这样大背景下,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最为重要的理论构成。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逐渐开始完善市场主体,开始允许商品的自由流通,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产品市场、劳动市场、消费市场逐渐形成,这三个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进入了真正发展时期。

通过上图,厂商通过产品市场实现了产品的销售,家庭通过劳动市场实现了就业,资本市场是扩大规模,盘活已有市场的重要手段,也是开辟新市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的重要依托,同时,也帮助家庭提高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超前消费等。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根本就不存在竞争,一切都按需生产、按劳分配,自然也就不会出现竞争。西方经济的市场经济体制却不是这样的,通过市场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厂商必然选择利益最大化的投资领域来生产商品,很多厂家同时投入到同一个行业,必然会造成这个行业的生产过剩,也就出现了竞争,购买者对同样商品必然会对价格、质量、服务等做出不同的权衡,然后决定买那个,这就是竞争,在竞争的格局中,购买者处于有选择的地位,他有权利去选择购买那个商品,不买那个商品,有些厂家价格高,产品质量不好,服务差必然会被市场拓淘汰,这叫完全竞争市场,厂家都处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但是也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吸取了完全市场理论和不完全市场理论,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国防发展,针对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行业,采取国家垄断,实行国家独有,或者国家控股形式。

二、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不足值得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警惕

西方经济学理论经历了百年多的发展历程,其学术成果和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都值得学界的肯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西方经济体制和成功经验帮助中国逐渐完善了特色市场经济体制,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帮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和推广,同样,西方经济学通过中国市场经济的成功建立,完善了其理论到实践的论证,丰富了其研究视野。但是要警惕西方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现在一部分市场经济研究者与实践者出现了盲目崇拜西方经济学的现象,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完美的,是无懈可击,建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照搬西方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看法是不能得到认同的,目前,西方经济制度也存在缺陷,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研究中国的经济体制,并从中获益良多,在某些领域开始照搬中国经济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

西方经济制度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最重要的是西方经济危机,这种挥之不去的西方经济制度问题已经被西方经济学家研究了百年,但是知道今天依然无法建立一套更为有效的规避机制。另外,工会权利过大,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电视中,经常会看到西方罢工,导致航班延误、供水供电中断等,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西方市场经济有竞争性无排他性,是一种公有资源的私有化进程。所谓无排他性是不能禁止另外的人使用;所谓有竞争性是一个人的使用减少了他人能使用的量。所以无约束的时候会被过度利用。解决方式是限制使用或者有偿使用。在现实中,此限制或收费要通过国家的强制措施,诸如现在实行的排污限量超额收费的制度。在西方私权大于公权的市场格局中,国家有时候难以对其采取更为有效的调控手段,来抑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

三、中国经济学理论需要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融合

篇(6)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公平;效率

 

1 公平与效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表现,从一个管理学定律谈起 

管理学范畴有一个著名的80/20定律,即通常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它20%的项目。将这个概念延伸到企业的经营上,也可以解释为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它20%的客户。因此企业都会把更多的资源放在为这20%的客户服务上面,例如现在银行每年都要征收小额账户管理费。这些小额度账户的持有者大都是中、低阶层收入者。在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追求最大利润的企业本身就有一种摆脱掉自己所应负有的社会职责的冲动。由此可见,如果拥有资本数量不同的企业和个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可能会享受到不同的待遇,富人会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待遇,而穷人则有可能被排除在这些服务以外。因此加强政府提供社会公共物品的力度,如加大对教育、医疗、居民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这种差距。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的范围和种类也应该逐渐加大,特别是为穷人子女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职业教育,创业贷款等,尽量缩短富人和穷人子女在竞争起点上的差距。 

在这里私人机构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采取各种措施为富人提供各种个性化的服务就是追求效率的体现;而政府机构加大公共服务力度,就是注重社会公平的体现。 

2 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最易激化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者处于买方市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作出抉择,可以选择的余地是最大的,而且此时整个社会的福利是最高的。当这个市场是垄断市场时,市场上的需求大于供给,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厂商则可以凭借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利润,此时即是典型的效率优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厂商自身的理性行为肯定是逐利的,其原则也是以效率为先。下面以我国房地产市场为例进行说明,由于我国人多地少,且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阶段,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到城市中来,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旺盛,房价居高不下。因此如果从社会公平争议的角度出发,政府不应该允许发展大型豪华别墅和豪华墓地。虽然开发豪华别墅和豪华公墓可以帮助开发商更快更多的创造利润,却以变相的减少了市场供给,推高了房价为代价,将大量的中低阶层收入者挡在了房地产市场大门外。当房价不断高涨时,商品房已经成为最有价值的投资产品,因此先富起来的人完全可以通过囤房、炒房来实现保值、增值。在此过程中,房价上涨的成本主要转嫁给了拥有刚性需求的中低阶层收入者。在房价不断高涨期间,资本获得了太多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先富不仅没有带动后富,反而是在剥削后富,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过程。现在房价的歧高已经对我国经济的运行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持续攀高的房价很容易积累起大量的泡沫,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极大的危害。 

房地产商对利润的追逐对应着效率,而提供符合中低收入者支付能力的房源则对应着公平。很显然,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突出的显示了效率的含义,而忽略了公平。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都是由保障房或者廉租房市场和商品房市场共同构成的。只有在商品房市场,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遵循价高者得的市场经济规律。在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保障房和廉租房处于极度短缺的状态,使得大多数中低收入者也不得不进入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推高了房价。因此从公平角度出发,我们就应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重新作出一个更加全面的规划,大力发展保障房和廉租房,使房地产市场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市场。 

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不论是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这都是最根本的出发点。但是仅仅依靠市场经济本身的机制并不能到达这样的效果,在不加以制度规范的前提下市场经济是“一切向钱看”的,一切以利润为导向的,一切以实现利润的多少为评价标准的。 

3 现阶段如何处理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前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就是过于重视效率而忽略了公平,从而导致了社会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而且已经达到了社会所能容忍的极限。经济总量的急剧膨胀往往带来收入差距拉大和贫富分化,类似的情景在几乎所有经历过快速增长的国家的历史上都发生过,人们处置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有一些国家成了当今世界上的“成功国家”,另一些要么坠入了动荡不宁的泥淖,要么重新回到了贫困的深渊。 

我国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与客观国情,作出了新的调整。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表明我国政府已将宏观管理与调控的操作重心从效率转向公平,为我国今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中,如何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指明了方向。 

注重效率是我国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关键所在。公平起着稳定社会情绪,为经济社会的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后续力量的作用。因此我们不应只看到效率和公平之间的矛盾关系还应该看到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不能只追求公平而牺牲了效率,这是我们早就丢弃了的“平均主义”;我们也不能只追求效率而不顾公平,这样只会引起社会贫富严重分化,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一旦失去和谐安定的发展环境,更无效率可言。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公平和效率的和谐共存。 

效率将整个社会的发展引领到更高的层面上去,公平使得整个社会的发展更加健康,为社会的后续良性发展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 

4 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共存 

(1)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指导,促进公平竞争和充分竞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以中国药品市场为例进行说明。中国目前药品市场上部分药品在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后,部分药企会因为利润微薄而逐渐停止生产这些药物。在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机制下,药企做出上述决定是很正常的反应,但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则是一种损失。利润微薄并不等于没有利润,仅就制药企业出现的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由于药品市场竞争的不充分所造成的。公平被迫让位于效率。为此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降低医药企业进入门槛,力促市场竞争,或者出台相应的强制性政策,对参与竞标的药企要求其必须信守承诺,并给予一定的优惠。但是从长远来看,最有效的仍然是成立以非盈利或微利为目的的国有大型药企,完善社会公共药品的供给体系。 

(2)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装备采购;全寿命管理;军地一体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0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9-0122-03

主席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今后统揽军政建设全局的出发点,军队装备采购工作是国防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是实施装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当前新旧装备采购模式交接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更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装备采购的模式更新。

1 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理解发展观,完善我国的军品装备采购体制

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的总趋势,而发展实质上指明了运动的最终趋势必然导致一事物向他事物的转化,又强调运动的总方向的上升性、前进性。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国家已经建立起军事订货制度,进入21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又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国防采办制度。在1998年以前,我军装备采购一直坚持统一计划、定点采购、分段管理的模式,实现了我军装备从无到有、从单功能到多功能、从品种单一到系列化的发展。1998年以后,我国装备采办由总装备部实行统一的归口管理,从权、能、事、责、利等方面将装备采购方与研制、生产方分开。从旧到新、从有到无,从计划、分段管理模式到归口管理模式,中国的装备采办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变化,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计划管理模式、归口管理模式、军事订货制度、国防采办制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实行国防采办的条件,我国把军事订货制度作为当前军品获取模式和采购制度的一个发展阶段来研究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和国防建设的更新,必须且必然建立起类似于西方国家的装备采购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是历史的必然,我国正处于经济腾飞阶段,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结构模式变化了,必然引起其功能上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采办体系功能的发挥,相反,原地踏步的市场经济最终都会拉大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中国要在功能上向世界最高水平的装备采办结构体系靠拢,首先要调整装备采购的模式,走在时代的前沿,适应现代装备的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需要,赶上时代的潮流,促进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创新,为国防安全提供更先进、更尖端的军事装备,理论上符合军品获取制度发展阶段性成果,实践上指明了我国军品装备获取制度的发展方向。

2 以全面的视角理解发展观,协调军队装备采购系统内部矛盾

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2004年3月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然的,但是我军装备采购现状不完全符合竞争机制的要求,体现在以下四个不协调:一是军队装备市场的主体秩序不协调,二是军队装备市场的交易秩序不协调,三是军队装备市场的法治秩序不协调,四是军队装备市场的道德秩序不协调。因此,必须按照总书记的全面的观点来规范我军的市场、法治和道德秩序,达到装备采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市场角度来看,1998年以前的指令性采购主要依靠计划和行政手段,没有把竞争作为组织武器装备生产的基本手段,军品市场难以形成,军工结构调整滞后。因此,指令性计划下的合同采购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并确定以“国家军事订货制度”为目标进行制度改革。从法治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军队装备采购合同制度并不完善,不但没有起到规范军队装备采购交易秩序的作用,反而增加了采购活动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运用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弥补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建设不完善的缺陷。从道德观念角度来看,由于军队装备市场中缺乏良好的道德秩序,厂商采取低报价的方式争取到定单后,又以种种理由向军方要求提高订价,追加预算,导致了军队装备采购中的交易费用十分高昂。军队装备采办制度的辩证发展应当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市场、法治、道德等要素。在装备采购过程中,市场、法治、道德形成一个短板效应模型,当三方面达到协调发展时必然推动装备采购改革的进程,否则,就会阻碍改革,甚者影响正常采购,破坏采购系统,进而减缓国防建设速度。

3 以连续的视角理解发展观,建立军队装备采购可持续发展机制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实质。科学的发展必须是连续的、内在的、有后劲的,能保持一定后发力的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体现马克思认识论的发展观。20世纪60年代各类武器装备在研制过程中忽视使用保障问题,致使使用保障费用增长超过采购费用,为了有效地控制武器装备采购费用和使用保障费用,扭转费用增长的趋势,美国国防部最先引入了全寿命费用的概念。随着装备技术战术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装备逐渐趋于系统化、合成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管理模式,使全寿命费用管理渐渐融入到我军的装备采购系统预算当中,我军应当不断检讨自我、参考别国的经验,向世界采办制度发展趋势看齐:控制全寿命费用,降低装备采办成本;走一条军民结合、开放式发展的道路;建立与工业界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简化采办程序,实行公开竞争。降低采办成本,不但可以通过技术方法限费,如武器装备限费设计、采办价值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持续采办与全寿命保障等;还可以通过制定制度措施来降低成本,例如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军品定价机制、建立适合国情军情的武器装备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适应装备采办的法规体系。审视美国的军民结合道路,美军在吸引民用企业参与,拓展竞争范围方面的主要做法:一是建立承包商资格审查制度。美军通过对承包商进行资格审查,建立“合格厂商名录”,并对名录单位进行定期审查,实施动态调整。二是进行军标改革。美苏“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国防工业不断进行压缩和调整。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军标改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理,没有规章制度,没有办事标准也就难以完成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装备采购任务,只有拥有了标准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格,办事准则一时一样年年月月日日不同,只会给国防建设工作拖后腿,取外国军民结合方案的长处,补我军军民一体化的弊处正是当务

之急。同时,减少政府干预行为,保持军内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提供技术支援,加强试验鉴定,减少技术风险,确保装备质量,使我军与工业界建立新型的伙伴关系,使我军的装备管理能够持续发展、延长装备寿命周期、节约国防经费、提高效能比。建立全寿命费用管理是按照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全寿命费用管理模式虽然不是最完美的管理体系,但是它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可见全寿命管理模式具有后发性,生命力极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能够让后代新生武器装备顺利交接,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尽可能快地获得尽可能多、质量尽可能好的装备,使用尽可能长的时间。

4 从激发和保护采办队伍的创新能力出发正确处理装备采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而发展的第一要务又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怎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必然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的环节,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们的创新能力是保持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装备采购过程中,采购队伍的主观能动性是采购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可以说创新能力是国防事业兴旺不衰的活力所在,然而要采购队伍思想、能力走在时代的前沿就要加强采办队伍建设,推进竞争的发展。队伍的建设靠人才的培养,创新概念来源于人,于是人才的聚集必然凝聚成巨大的发展动力。美国在1990年颁布的《加强国防采办队伍建设法》,就已经明确规定了国防采办人员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的组织管理、职责分工、培训方式、课程设置及具体操作程序等内容:从侧面说明了美国重视采办队伍的建设,造就出了一批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规律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竞争提供了人力资源。我国由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转型时期,以“军事订货制度”的近期目标和“国防采办”的长远目标加强机制转型,系统各部分的建设应适当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特别是在人才建设、培养方面,要重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