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21 09:22: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414-01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危害较大[1]。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如何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现今社会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通过住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取2008年3月~2010年5月连续参加健康检查查体中符合高血压病诊断的12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最小29岁,最大81岁,平均为53.7岁。血压升高或下降5mmHg为变化,5mmHg以内为稳定。
2 方法
2.1 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对两组高血压患者,了解年龄、体重、生命体征、文化程度、职业、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家庭、社会状况、性格等项目。
2.2 对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教育内容是让患者了解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防治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对现存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疏导。
2.3 收集资料、病情估计:对确立高血压病诊断者发放问卷,包括生活、饮食、运动、用药等情况,当场收回问卷。
2.4 建立综合病案:归纳影响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2.5 制定计划:根据高血压病人分类制定教育计划。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饮食,适度运动,避免劳累;心理调护,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适度饮酒;按时按量服药及注意事项,定时测量血压;早发现并发症的相关征兆。
2.6 教育内容
2.6.1 休息和运动: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三个半分种”:夜里醒过来,先躺半分钟,不要马上起来;坐起来半分钟;两腿下垂半分钟。还要做到“三个半小时”:早晨活动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和用脑过度,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及体育锻炼,做渐进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避免举重物和做等长运动。
2.6.2 合理膳食,调整饮食结构
2.6.2.1 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为3~5g,应避免食用罐头、盒装和一些冷冻食品以及腌制、熏烤的鱼、肉产品。因长期进食过咸、含钠量高的食品易造成体内水钠潴留,动脉壁水钠增多,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血压上升。含钠量多的食物有味精、饮料、调料、腌菜、酱油。
2.6.2.2 低脂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动物油、蛋黄、猪肉、牛肉,以免造成血脂、血胆固醇增高而沉积于血管壁导致血管硬化。同时注意忌烟、酒、浓茶、咖啡,多食水果、蔬菜、杂粮等粗纤维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2.6.2.3 减肥和低热量饮食:肥胖者应节制食量,逐渐减轻体重,建议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为减少进食量,宜在用餐时坐下来慢慢咀嚼;在看电视或阅读等空闲时不吃零食;每顿饭吃六、七分饱为宜,进餐时先吃蔬菜或喝汤;少喝或不喝含糖的饮料及其它热量较高的食物[2]。
2.7 保持乐观情绪: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愤怒使舒张压升高,恐惧、焦虑使收缩压升高,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环境吵闹、长期过度紧张、脑力劳动、不良精神刺激等都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失去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调节,形成以血管收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性,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因此,患者应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良事件,要心胸开阔,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每天坚持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保持身心轻松,愉悦[3]。
3 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后,在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推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有效率明显提高。在病区形成了自我保健保持,促进健康的良好氛围。开展健康教育效率为76%,未开展健康教育为46%。
4 体会
加强高血压基础病因、临床症状知识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能纠正高血压病人不良生活行为,消除高血危害因素。
通过健康教育,既让患者明白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和高血压病是终身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需要终身治疗。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促进高血压的有效控制。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拓宽医患沟通渠道,加深了医患之间的了解,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通过上述分析,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化与健康教育有密切关系,是控制病情恶化、预防高血压病发生,保证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玮.国内外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建议.《护理管理杂志》,2008年3月第8卷第3期3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252
健康教育
在开展老年高血压社区康复工作中,社区护士应多向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并发症的处理、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开展个性化健康知识教育,同时对病人家庭成员进行指导、示范。运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及家属介绍防治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帮助其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掌握自我护理的技巧,使病人及家属充分认识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建立科学生活方式、坚持长期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鼓励和指导病人及家属积极参与学习并掌握自我管理、自我护理和自我保健的方法,做到自我控制血压,定期检查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及眼底等,根据病情合理用药,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病人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促进其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老年高血压病与情绪紧张、环境不良刺激等因素有关,病人多有焦躁、抑郁、易激动等心理特点。不良的情绪对高血压的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易形成负面的影响。
社区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病人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精神因素与疾病形成的关系,教会病人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心理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以维持血压的稳定,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血压控制不理想,有并发症或其他疾病的病人,疾病的发展会使病人想到生命的终结,为此感到悲观、恐惧和紧张。因此,护理人员更应加倍关怀照顾,以热情耐心的态度关心了解病人的思想状况、生活情况,理解病人内心的痛苦,提供必要的情感援助,给予病人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病人提高自控能力,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消除悲观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饮食指导
合理饮食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基础,对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对病人进行合理饮食指导,控制总热量摄入,适当增加有氧运动。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多食含碘和维生素C食品。食物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常吃粗粮、淡水鱼、豆制品、禽类、瘦肉、低脂乳,适当增加海产品及含钙高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有保健作用的食品,如黑木耳、香菇、西红柿、玉米、芹菜、山楂、苹果、海藻类等。忌暴饮暴食,戒烟限酒,保持大便通畅。
生活指导
指导病人充分认识到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及控制危险因素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结合血压的变化和自觉症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指导病人制定个体化作息时间表,保持运动与休息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运动方式可采取步行、慢跑、打门球、太极拳、放松疗法等,每次运动时间20~40分钟,肥胖者可适当增加运动次数。运动适度,要重视病人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应防止因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血压进一步增高而发生脑血管意外。运动中须注意安全,最好有人陪伴,防止碰伤、跌倒等事故。
戒烟限酒: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1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病的人戒烟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夜间是血压波动的低谷阶段,夜间起床会使病人血压骤升,起床后应先清醒片刻,然后缓慢坐起,再下床站立,防止发生脑供血不足而晕倒摔伤。
鼓励病人参加适度的家务劳动和社会活动,根据情趣培养个人爱好,如绘画、书法、种花、养鸟、欣赏音乐等,不宜做的运动有打麻将、搬运重物、剧烈运动等。
药物治疗与护理
老年高血压病的降压原则是控制剂量,缓慢降压;即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由于老年人多合并有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疾病,加之循环调节功能减弱,体液量减少,降压治疗时极易出现过度降压的不良反应。因此,老年高血压病人在用药物降压时,须做到温和、适度,药物用量从青壮年用量的1/3~1/2开始,在数周内逐渐加量,2~3个月缓慢达到降压目标。
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观察,熟悉各种降压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毒副作用,应针对性做好预防措施。指导病人遵医嘱合理用药,根据老年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呈双峰双谷的变化指导用药时间,一般在6:00、14:00、22:00服用降压药物更合理。
同时应让病人及家属了解所服药物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并学会应对方法,有针对性地指导病人进行自我护理,让病人发挥自身潜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躯体痛苦和心理压力。即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也不能擅自停药,应与医生联系,调整用药剂量,避免停药后血压突然升高。如果血压长期波动,容易导致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加重对靶器官的损害。
【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病;护理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 是应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量高血压患者24 h内、每间隔一定时间的血压值的方法[1]。是一种无创性的血压监测,能反应患者全天的血压波动水平和趋势,可获得偶测血压无法得到的多种重要指标参数,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目前已成为高血压病诊断和指导、评价降压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护士掌握患者血压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临床观察,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正确选择给药时间,积极促进有效治疗。2007年5月至2007年10月我科对68 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24 h动态血压监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分析
1.1 一般资料 68 例病人中,男42 例,女26 例。年龄48~78 岁,平均63 岁。按世界卫生组织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标确诊为高血压病,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监测前3 天停用降压药。
1.2 监测方法 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北京美高仪MGY-ABP1)进行监测。一般白昼(8∶00~22∶00)为每20~30 min 1次,夜间(22∶00~8∶00)30~60 min 1次,时间从上午8∶00~9∶00至次日8∶00~9∶00。监测期间鼓励病人记录生活日记,有助于分析血压变化的原因。
2 结
果
血压监测结果见图1。从图1中可看出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曲线为双峰一谷,血压在凌晨0∶00~2∶00处于最低谷,清晨活动后血压急骤上升,白昼基本上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其中6∶00~8∶00和18∶00~20∶00各出现一个高峰期,从20∶00开始血压呈缓慢下降趋势,呈长柄勺形曲线。
3 护
理
3.1 监测前准备 监测前护士应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是否服用过降压药物及停服降压药物时间,是否患有血液凝固障碍和接受抗凝治疗等,评估患者臂围,选择合适袖带,根据临床评价决定是否应用ABPM。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有利于临床的治疗及护理。
3.2 监测时严格操作规程 首先检查监测仪中的电池必须达到2.8 V以上,清除监测仪中原有数据,在动态血压分析仪软件上新建患者病例,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设定好测量血压时间。为患者配戴监测仪时,先测量两上臂血压,若收缩压差
3.3 监测过程注意事项
3.3.1 嘱患者配戴监测仪后可与日常生活一样,但要注意保护记录盒,切忌碰撞、受压、受潮、不进入有磁场的环境、不接触有磁性物品。
3.3.2 测量期间患者不可自行放松或随意移动袖带,防止袖带松动或滑脱。为患者家属示教袖带的正确配戴方法,万一袖带松动时要及时重新配戴。
3.3.3 压力管避免打折、受压、扭曲或拉伸。
3.3.4 在自动测量过程中,上肢应保持静止放松状态,睡眠时尽量保持平卧位,这对获得准确的血压读数极为重要。
杨颖: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8年10月,29(5)3.4 监测结果处理 监测完毕后,回放数据,分析报告。在计算各种参数之前,应对个别可信度较差的原始数据进行舍弃。有效血压读数标准: 收缩压70~260 mmHg,舒张压40~150 mmHg,脉压20~150 mmHg,心率20~250 次/min[2],有效血压读数次数应达到监测次数80%以上。将监测结果送至主管医师处,供医师做出诊断。
4 讨
论
4.1 动态血压监测的优点
4.1.1 它有助于判断病人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根据偶测几次血压决定是否治疗,是非常不全面也是不科学的。而24 h动态血压能测量人体昼夜不同时间内的瞬间血压,这对于决定高血压病人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显然是优于偶测血压的。
4.1.2 它有助于判断预后。许多预后研究已经显示,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传统的血压测量可更好地预测临床转归[3]。
4.1.3 它有助于评价降压治疗效果。它对决定选择用药、调整剂量和服药时间、调整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4.2 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指导作用
4.2.1 指导个体化时间用药。合理的使用降压药,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和消除心脑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在给药时间方面,护士按常规通常在7:00、12:00、16:00左右给患者服药,这显然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变化的谷峰不完全相符。根据血压出现双峰一谷的时间规律,我们认为患者在6:00、13:00、20:00服用降压药更合理。如按常规时间给药,药物达峰时间不在病人血压高峰期,如此用药无法有效消除病人的血压高峰值,甚至造成过度降压,血压下降过低使病人产生不适感,易导致心、脑、肾血液供应不足,并有引起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显然,常规给药时间对这些高血压病人而言是不合适的。高血压用药提倡因人而异,体现个体化用药原则。因此,根据个体血压的动态节律变化的特点,找出患者血压出现高峰的时间段,对指导用药、治疗、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4.2.2 指导最佳测量血压时间。临床护士为患者测量血压的时间比较有随机性,较难真实的反映患者的病情。而动态血压的双峰一谷规律,为护士安排测量血压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有文献报道[4]∶6∶00~8∶00、12∶00~13∶30、15∶00~18∶00为最佳测量血压时间,这一结论与本文所得动态血压双峰一谷时间大致相符。清晨6∶00~8∶00为不受任何外界影响的基础血压高峰,18∶00~20∶00为白天活动中的血压高峰。重点监测上述2 次时间段的血压,可帮助医生掌握血压波动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控制血压。而老年患者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使血压波动较大,因此对其应在睡前21∶00左右测量1 次血压非常必要,为晚间服降压药提供了依据。
随着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该项检查对于全面观察病人的血压、合理安排服药时间、预防并发症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血压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
参考文献
[1] 李桂芹,那开宪,丁枭伟.如何正确应用动态血压监测[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9):15-17.
[2] 蒋纪文,刘齐清,王耀武.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临床研究中的意义[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4(18):489-491.
关键词:高血压 社区管理 效果 探究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43-01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和人类自身身体素质的降低,加上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导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目前高血压发病呈现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且发病早期容易被忽视,控制率和治疗率低,且高血压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的产生,对患者的器官、组织等造成损害,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加强对该病症的治疗和护理研究,本次试验研究是针对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探究,以为社区管理提供依据,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痛苦,先将研究数据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由社区服务中心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00例进行回顾性探析,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的是社区干预管理,在分析高血压患者病例状况后进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及时正确的服药和治疗,并监测其血压值,最后通过问卷方式进行回访。对比两组不同方式的临床效果。所有病例均通过了《中国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标准》确诊为高血压疾病,排除了其他脏器官受损、肝功能障碍、精神因素等,均为自愿参加本次试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有52例,女性患者有48例,年龄区间在26-72岁,平均年龄为40.2±1.6岁。所有病患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受教育程度和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上均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管理。研究组采用的是社区干预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首先要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解,让患者明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诱导因素等,做好饮食指导,避免高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提倡低脂肪和低盐食物摄入,并且要禁止饮酒和吸烟,以免加重自己的病情。指导饮食的同时要加强监督,按医嘱进行服药。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运动方案,例如太极拳、散步和慢跑等项目,坚持定期的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记录并分析出现波动的原因。
1.2.2 药物服用和治疗 目前高血压患者服用的药物主要有: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钙通道阻滞剂等,其中最主要的服药原则就是遵循患者自身的特殊性,根据患者具体的身体状况来调整服药的剂量。通常服药剂量由小到大,慢慢递增,同时要选择长效降压药物,避免短时间靶器官受损害,产生需要波动等。加强药物干预治疗,并要加强药物配制监督,服用药物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变化状况,制定联合用药原则,综合用药。
1.3 统计学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值检验,数据之间差异性显著(p
2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抽取的100例患者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但研究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
3 讨论
高血压发病率较高,而发病人群倾向于老龄化,对于糖尿病治疗和注意事项尚不明确,治疗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到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和健康教育。社区管理中采用有效的干预护理,通过积极地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加强健康知识宣教、主动指导用药,合理分析治疗方案,避免因患者自行购买价格低廉的劣质药品治疗,遵医嘱进行药物购买和治疗,并加强监督和指导。指出注意事项,减少治疗误区。通过对抽取的病例进行治疗分析,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监督,降低吸烟和饮酒的频率。总而言之,社区管理中提供一些便利措施,更好的服务于高血压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疗自信心,治疗效果也会提高。
参考文献
[1] 钱宁. 出院后慢性病人社区管理系列之十 出院后高血压病人社区管理的基本流程[J]. 中国社区医师,2010,09:26.
[2] 钱宁. 出院后慢性病人社区管理系列之六 出院后高血压病人社区管理的基本流程(一)[J]. 中国社区医师,2010,05:28.
[3] 钱宁. 出院后慢性病人社区管理系列 出院后高血压病人社区管理的基本技巧[J]. 中国社区医师,2010,18:27.
【关键词】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防范策略
保护住院患者的安全,预防跌倒是医院每一名工作人员及家属共同关注的问题。跌倒不仅对患者造成生理、心理的伤害,还可能延长住院时间,给医院带来不良影响。只有及时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加强防范意识,落实安全措施,才能真正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
1临床资料
2010年l~12月,本科住院病人1250例,男700例,女559例,年龄29~9O岁,平均66.12岁;其中高血压病321例,心肌梗死208例,心律失常108例,心绞痛94例,冠心病100例,心力衰竭75例,心脏瓣膜病变39例,凤心病37例,心肌病39例,冠脉综合症25例,静脉炎1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17例,静脉血栓形成12例,病毒性心肌炎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8例,肺栓塞7例,急性心包炎5例,贫血性心脏病6例,其他疾病175例;发生病人跌倒事件5例,其中男3例,女2例。
2方法
2.1高危因素病人入院后,由管床护士全面评估病人有无跌倒的高危因素。评分结果>5分为高度危险性的病人,3~5分为中度危险性的病人,
2.2防范意识对有跌倒危险因素病人,护士根据预防跌倒护理指导单的内容,对病人及其陪护者给予预防跌倒知识的教育,同时发放护理指导单。指导单内容包括:根据病情需要使用床栏;下床活动请家属、护理人员协助;使用稳固助行器或家人协助走路;所需取用的物品,不在伸手可及之处时,请护理人员协助;大、小便时请在床上或床边使用便盆、尿壶或便椅,由卧姿下床的注意事项,穿鞋袜时的注意事项;使用床头铃;身上带有管道下床活动时的注意事项;环境安全的注意事项;照顾者要离开病房时,请通知护理人员加强巡视等。
2.3 预防措施对存在有高度跌倒危险因素的病人,在病床尾醒目位置加用悬挂有“防止跌倒”字样的警示牌。在病人病情变化及更换陪护者时,护士及时给予预防跌倒知识的指导,而且要随时检查监督陪护者对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在病人住院期间重复多次进行预防跌倒知识的指导。
3 跌倒原因分析
住院患者跌倒的因素主要是疾病。高血压病患者引起头晕,因无法保持平衡易跌倒。心功能不全患者活动无耐力,生活自理能力差,步态不稳易跌倒。心律失常患者发病时感心悸不适,眼前发黑,因身边找不到支撑物发生跌倒。而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或低血糖都易引起跌倒。高血压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服药期间改变时易发生性低血压,本组1例因突然起身发生性低血压而跌倒。利尿药常与降压药、强心药联合应用,易出现口干、疲乏无力、头痛、嗜睡,易引起跌倒 。服用洋地黄类药物、镇静药、安眠药等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是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本组跌倒患者中1例正在服用洋地黄类药物,1例睡前曾口服安眠药。走廊、卫生间为公共场所,人员流动频繁,由于拖地后,地面未干或地面有积水,病区设施布局不合理,光线太暗,患者对环境不熟悉,都易发生跌倒。本组有1例因拖地后地面湿滑发生跌倒 。心血管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家属对患者疏于照顾;患者自身心理负担重,不愿拖累亲人、麻烦护士而拒绝他人帮助,但由于受疾病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缺乏易发生跌倒。本组有1例因无人陪护,买早餐时发生跌倒;2例因不愿麻烦家属,夜间自行上卫生间发生跌倒。
4 防范策略
4.1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知识教育,强调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健康”是护理人员的基本职责,使其在护理工作中自觉落实防范措施,保证病人安全。
4.2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自实施预防跌倒措施以后,这些措施能引起各班护士的注意,尤其是年轻的护士或经验不足的护士的高度重视,主动投入更多的安全意识,以防意外的发生。
4.3 医务判断失误等偏差悬挂“防止跌倒”警示牌,可引起所有医务人员和病人及其家属、同室病友的警惕,在病人活动时给予协助或警告或有危险时能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更便于夜班护士和初次接触病人的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 “预防跌倒护理指导单”的使用是贯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病人对医疗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病人的法律意识增强,特别是“举证倒置”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要求医务人员必须认真书写各种医疗文件并重视保存相关记录,一旦发生医疗纠纷能正确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该指导单的使用使护士能详细、规范地向病人进行预防跌倒的知识教育,引起病人注意,增加了法律效应。在医疗工作中,虽然医务人员没有过错,但有时也会发生意外,如果事先对某些情况进行了告知,一旦发生了意外,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有所增强,这样,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总结探讨49例高血压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49例有高血压患者人工全髋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加强围手术期心里护理,做好术后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49例患者血压控制平稳,术后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治愈出院。结论:有效地做好心理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促进病人康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Abstract】The goal summary discusses 49 example patients with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artificial entire coax to replace encircles the surgery tim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The method review summary49examples have the patients with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line of artificial overall width replacement to encircle surgery time nursing ,the enhancement encircle surgery time psychology nursing , after completes the technique the condition observation ,the prevention complication occurrence ;And completes the out of hospital instruction .The result 49 example patien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s steady ,after technique non-nursing complication occurrence ,cure out of hospital .Conclusion effective psychology , nursing and foresighted nursing to enhances the surgery success ratio and promotes the patient to be restored to health has the vital role .
【Key words】High blood pressure ; hip replacement ; perioperation ;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037-02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疾病之一。高血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一旦确定手术,必须控制血压,若血压高行手术治疗,可导致出血量增多,脑血管破裂,死亡率高。因此做好高血压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病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9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58―88岁,平均年龄73岁,入院时收缩压160-80mmHg,舒张压在100mmHg。入院后术前按医嘱给降压药,血压控制正常范围内,病人手术效果满意,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治愈出院。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准备:术前请内科医生会诊,给予有效治疗以控制血压,术前常规进行各项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透、血常规、生化及凝血时间、大小便常规等),观察血压稳定后进行手术。
2.2 术前心理健康教育:高血压病多为高龄病人,但受伤前生活大部分自理。高血压病人一旦发生骨折。毫无思想准备,且身体上承受较大的痛苦,觉得自己会成为废人,担心成为家人的包袱,有不少病人听到手术治疗立即精神紧张,怕疼痛,怕麻醉意外,更怕死去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起病人的血压升高,所以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根据不同病人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给予患者热情的关怀,安慰、鼓励病人,用适当的语言向病人交代手术前的准备,简单的手术过程及心理状况对疾病的影响;同时请接受治疗的同种病例病人现身说法,给病人增强安全感,精神上放松,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从而使患者身心愉快地接受治疗,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2.3 术前宣教: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意义、手术经过、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如何配合等。术前教会病人床上大小便器的使用及床上锻炼股四头肌的方法。
2.4 术中心理护理:巡回护士经常巡视、安抚病人,预防心理紧张造成血压升高,麻醉师密切观察术中病人血压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5 术后心理健康教育:患者手术完毕回病房后,首先要安慰病人,告知手术成功,以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心理,同时向家属及患者讲明,由于麻醉术后可能会出现患肢活动不能自如,由于高血压因素,可能会出现引流出血较多,头晕、眼花等等,使病人心理上有准备,积极应对、配合,以鼓励病人战胜疾病,树立信心。
2.6 术后病人生命体征的观察:由于病人血压高容易导致大出血,因而术后3天内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2.7 伤口及伤口引流液的观察: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发现伤口敷料渗血渗液浸湿时,应及时更换。向病人解释停留伤口引流管的目的是使假体与皮下组织之间无淤血积存,一般停留2-3天可拔除,以免引起病人害怕、担心的心理。术后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细菌进入引流管,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
2.8 预防血管栓塞疾病发生: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伴高血压,血管常有硬化病变。由于病人手术的创伤及手术后卧床,活动明显减少,患肢的静脉回流减慢,容易瘀滞,特别是受压迫的小腿腓肠肌部的静脉,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栓塞远处的血管,引起栓塞性疾病,从而影响病人的生命。所以,在护理上应该给予高度重视。针对病人术后患肢不敢活动及对早期活动的思想顾虑。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意义,提高患者的认识,取得病人的配合,以确保功能锻炼的实施。病人回病房后注意患者精神、肢体活动及肌力变化;注意观察患者肿胀、疼痛和肢端血循环情况。予软枕垫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术后病人麻醉清醒后教会病人并督促病人作患肢足趾的主动伸屈运动,术后第2天教会病人做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的等长收缩运动,每天50-100次,并可向心性按摩患肢肌肉,压力由轻到重,根据个人情况,以病人舒适为宜。术后4―5天,在床上适当活动患侧膝关节,但应注意防止髋关节内收、外旋、屈度应小于90度。通过早期功能锻炼防止下肢静脉栓塞,消除静脉血流的瘀滞。
2.9 保持正确避免关节脱位:术后向病人的家属解释术后患肢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患肢穿防外旋鞋,保持外展中立位,卧床时在两腿之间放一软枕头,以防内收和外旋。更换时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或髋部屈曲;搬运病人移动时,注意将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防止髋关节脱位。患肢感觉疲劳时可做下肢的肌肉按摩。
2.10 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由于患肢年龄大,伴高血压致头晕眼花,感觉欠灵敏,术后又需较长时间卧床,容易出现压疮和肺部感染并发症,因此必须做好预防。每天协助病人做好皮肤清洁,保持床单干燥,平整,定时协助病人更换。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发生;嘱病人注意保暖,防受凉;鼓励病人在床上多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及排痰动作,防止肺部感染。
2.11 预防便秘:鼓励病人多进食粗纤维丰富的食物,防止大便干结排便用力引起血压升高,排便困难时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塞肛或灌肠。
3 做好出院指导
出院时指导患者术后6个月内避免患肢极度内收,双下肢不盘腿,不坐使髋关节超过90度的矮凳,坐位时不将身体前倾,以免引起髋关节脱位,不可快速行走,避免剧烈运动,适当控制体重,以免引起假体松动。保持心情愉快,做好饮食指导,进食以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高热量、高钙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定期测量血压,使患者随时掌握自己的病情。如有不适及时回院诊查。
4 结果
本组49例患者中,经过临床护理观察,37例患者术后由于精神、思想放松,血压能维持在140-150/80-90mmHg,12例患者术后血压在160-170/95-100mmHg,需口服降压药以降低血压。
讨论高血压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是一种慢性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病人是一种心理刺激,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因此,做好高血压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生,帮助病人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高血压病人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迎春,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6.8(9):38
[2] 杨义,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6.4(9):35
[3] 刘诘珍,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护理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6):16
对本社区内居民及家庭开展随访,建立登记卡,登记卡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民族、婚姻、嗜好、身体状况、诊断、目前病情、症状、患病时间、家庭遗传史、联系电话等内容,以备查询、健康教育与指导。
健康教育的形式
可根据参加人数不同及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集体教育、小组教育和个人教育。集体教育的优点是患者可直接提问,患者之间及医患之间相互接触、交流、讨论;个人教育可作为集体或小组教育方式的补充,对伴有活动能力丧失、文化程度低、语言障碍等病人最为适用。
教育内容
(1)心理教育: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多有焦虑、忧愁等心理状况,医护人员要正确评估病人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教育病人,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病人的相关知识,使其明白高血压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必须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自身适应机能。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避免并发症的可能发生。
(2)工作和生活指导:通过各种方式深入病人工作和生活,了解其生活方式和工作态度,对于生活无节律者,用真实典型病例说明高血压病的发展及并发症的危害,使其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帮助制订合理的休息时间和合理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避免过度的体力和脑力负荷,做到劳逸结合,保持充足和良好的睡眠,戒除吸烟等不良嗜好。对于疾病恐惧紧张者讲明高血压病是可控制的,只要配合治疗,有效控制血压,就可保证身体健康。
(3)药物治疗的教育:①近40年来,降压药物的品种发展很快,现有的各种降压药各有其特点,使用何种药物治疗是在医生指导协助下进行,患者应知道药物的大致机理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保证正确、合理使用所选用的药物。②坚持长期用药和适时用药的原则,让病人充分认识到长期用药和适时用药的重要性,尤其对一般I期高血压病患者,因无自觉症状,很难坚持长期用药。根据患者血压的变化,适当增减药物用量,对血压较低者,应逐步降低血压,防止用药过猛,引起血压骤降,造成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和其他不良后果发生。③固定服药时间,固定位置取药,并取得家人的督促配合,保证药物长期、适时、合理用药。④指导患者测量血压:根据患者血压和工作情况,制定测量血压的时间和间隔,鼓励病人按时测量血压并予以记录,连续观察血压的变化。除对患者开展常规需要测量外,对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时来院(站)复查者,实行上门随访。对于自己备有血压计者,可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四定”原则、血压计的保养等。
定期随访
对于配合治疗有困难者,实行定期随访,帮助解决不利于治疗的因素,提供健康理论知识教育指导和护理技术操作服务,了解其治疗的康复情况,评估效果,制定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