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9:22: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课堂教学实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摘要】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对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点.作者以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课程“Chemicals and Health”(《化学品与健康》)为例,介绍了MOOC课程与大学传统课堂相结合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与经验。
关键词 MOOC;网络教学;翻转课堂;大学教学
MOOC(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网络教育资源.作为普通高校教师,如何有计划、有组织的利用MOOC优质资源,将MOOC课程和传统的大学教育结合,发挥两者的优势?是当前的重要问题。Coursera平台创始人Andrew Ng提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概念,即学生自行在家或者任何地方通过网络上课学习,然后在教室(或发展成熟的广义平台)集中互动。实现传统教育“以教师授课为主”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观念转变。纵览当前国内教育杂志,多数文章对MOOC做了在概念、运营模式及对国内教育的影响上做了形式化的介绍[1]。少数以学习者的身份对MOOC进行体验学习,作者借助大学公共选修课平台,将MOOC课程引入大学课堂,进行了翻转课堂实践性教学研究。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作者开设了《MOOC翻转课堂——化学品与健康课程》全校公选课程(编号B1700156)。采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Dr. Latshaw与Dr. Resnick两位教师在Coursera平台开设的“Chemicals and Health”课程为教学内容。课程持续六周,学习内容由多个10~20分钟的短视频构成,每周学习视频总长在60~90分钟之间。教学过程中采用课下学习、课上讨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要求学生在Coursera平台注册选课, 课下按时完成学习, 课堂上由老师梳理课程知识要点,讨论学生课下学习碰到的专业问题。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课堂讨论与知识的归纳总结。
2翻转课堂教学课程考核
翻转课堂教学采取MOOC平台上的考核方式, 课程共六次作业, 要求当周完成并提交答案。课程采用全新同辈评分(Peer grading)模式, 即借助平台的新功能, 让学习者之间相互评分, 取均值为总成绩。课程结束后,成绩者合格将得到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颁发的结业证书,成绩优异者会得到杰出结业证书。
3教学效果与课堂调查
六周课程结束后,在选修本课程的170名学生中,有38人成绩合格获得结业证书,其中4人因成绩出色而获得杰出结业证书。据科技网站Recode报道,全球学习者MOOC平均结课率为5%。对于大部分首次接触MOOC课程的学生,“Chemicals and Health”课程的结课率提高到至22%,显示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巨大优势。在课堂上,我们还进行一系列问题调查,调查选修本课程的170名同学,着重调查学生们的学习条件、学习动力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对比差异,回收145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85%。结果如图1所示。
图1中结果如下:(A)仅有5%的同学在接触本课程前对MOOC有了解;(B)有61%同学认为自己英语水平不足是学习英文MOOC课程的主要障碍。因此,在英语水平有所提升后,作者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带领下MOOC课程的结课率将有更大的提升空间;(C)有95%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大于1小时,甚至35%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大部分时用于网上社交与视频观看. 表明在部分学生有充实的课余时间;(D)34%的同学愿意每周抽出超过2小时的时间学习MOOC课程;(E)而有52%的同学表示每周可以花费1~2个小时学习MOOC. 能平时的上网娱乐时间转化为MOOC学习,表明翻转课堂下的MOOC课程已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F)本课程结束后,92%的同学表示会继续学习其它课程;(G)68%的同学已经将MOOC课程推荐给自己的同学与好友;(H)93%的同学认为通过MOOC课程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知识,并在就业过程中提供优势。大部分学生认为MOOC平台的课程在授课方式多样化、内容充实方面都优于传统课堂教学。
总体来讲,本次翻转课堂教学取得在大部分同学的认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4MOOC应用的讨论
近年来,多所大学都积极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共享服务信息平台等[2],截止2015年3月,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汇集课程教学视频多达14000多门。然而,如此多的精品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远小于刚刚兴起的MOOC。究其原因,国内网络教育平台课程的理念与设计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忽略了学生相互学习与讨论的必要性,忽视了学习者之间交流平台的建设。精品课程没有提供明确的学习预期与目标,没有正式的考核, 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多数情况下教师只负责上传课程视频平平台. 同MOOC课程相比, 精品课程单次视频时间多数超过40分钟,知识点间没有明确界限,易造成学生惰学。MOOC与国内精品网络课程另外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全新的考核方式——同辈评分。同辈评分减轻教师考核学生成绩的负担,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与比较的机会[3]。同辈评分不仅解决了大规模学习者的评分问题, 同时帮助学生从其他学习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对学习者提供了真实的反馈意见及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方式,这是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方式所不能提供的[3]。
社交媒体时代, 学生往往关注的MOOC平台中知名的大学的课程。很明显,一些地方性高校如何应对此轮教育信息化、规模化、社交化的浪潮带来的冲击,在传统教育与扮演何种角色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4]。在不增加办学经费情况下,翻转教学模式将名校的优秀教育资源与大学传统课堂相结合,为普通高校学生(如一些农林院校)提供了接触世界名校教育资源的窗口,同时也提高高校教师的知识与教学水平,有一举多得的效果。作者选择了公共选修课作为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尝试,若引入MOOC平台上优质课程进入专业基础课教育,将对普通高校现有教学质量的改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5结束语
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演绎推断能力和接受能力,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MOOC课程的交互式练习与同辈评分机制,让学习者摆脱了传统在线教育模式中单向提供学习材料和灌输学习的局限,鼓励学习者相互辅导。翻转课堂教学将两者优点结合,充分利用MOOC线上与线下共同学习的课程组织方式,围绕着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师和外界环境都为学生服务,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学习。对于普通高校的教学水平提高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利用好MOOC平台资源,对与处于弱势地位的高等院校的自身发展与学生素质提高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牧,杨成.翻转课堂学习评价的研究综述[J].科技视界,2015:27-28.
[2]段玉玺,江红霞,李竹林,刘文奎,左树强.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11:55-57.
[3]Kulkarni C., Wei K. P., Le H., Chia D., Papadopoulos K., Cheng J., Koller D., Klemmer S. R.. Peer and Self Assessment in Massive Online Classes[J]. ACM Trans. Comput. Interact,2013,20.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指的是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将教学视频作为主要学习资源,在上课之前,便组织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师生相互探究、相互交流、共同解答疑难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不仅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还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笔者认为,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在初中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明确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视频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只有充分围绕目标准备好教学内容,翻转课堂教学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初中数学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了解翻转课堂的主要作用和实施步骤,然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订详细的教学方案,以便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能够开展有针对性、有层次的教学,以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教学的主要内容,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等腰三角形”相关知识时,教师需要课前便制作好关于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视频,在制作PPT时可以适当加入讲解的音频,在利用编辑软件制作后,最终形成格式为WMV的教学视频.关于教学的内容主要有:先可以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等腰三角形事物图片,引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然后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讲解,例如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假如一个角为60°的三角形,那么剩余两个角均为60°,通过判断该类命题来加深学生对等腰三角形认识和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最常见的为多媒体教学,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学校最主要的教学形式.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函数”章节知识时,教师可以事先制作Flas,然后运用多媒体软件播放Flash,通过Flash将一个个不同的函数曲线图展示给学生,然后将不同种类的函数性质并列出来,呈现变化过程.在开始选择教学知识点时,应该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借助多媒体动态画面展示函数发展和推理过程,这样也自然而然将难点和重点呈现出来,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三、重视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影响其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学生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后,在课后才能主动对数学知识开展研究和探索.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择归纳推理的方法.但是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清楚了解学生的归纳能力,然后开展针对性训练,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例如图,已知∠1+∠2=180°,∠3=∠B,试判断∠AED跟∠ACB的大小关系,并阐述原因.
解∠AED=∠ACB,原因如下:
由已知可得:∠1+∠2=180°:∠1+∠4=180°(平角定义),
∠2=∠4,
EF∥AB(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3=∠ADE(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3=∠B,
∠B=∠ADE(等量代换),
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ED=∠A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此便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完成教学任务.
四、开展合作教学,提高协作能力
当教师讲完课堂知识后,学生在练习课后习题时,针对自己存在疑惑或者无法解答的问题,除了可以向教师请教,还可能跟其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一个小组最好为5至6人,采用对话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在一旁关注,根据每个小组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针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先由成绩优异的学生主动讲解,以此带动其他成员的积极性,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这种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彼此的沟通,还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网络教学视频,便会对函数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再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便可以掌握学生学习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
(1)当a=()时,函数y=x3a-2是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经过点(1,5),跟y轴交于3,则k=(),b=().
学生通过课后的练习题,便能够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困惑,然后跟其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每个学生将自己学习的难点和疑惑提出来,需求学生帮助,如此便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答数学能力.
五、重视交流展示,评价教学效果
通过了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之后,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将自身在各个学习阶段中的收获汇集与整理成各种形式的作品,并将这些作品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这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对于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实现共同进步.另外,就评价方式来说,翻转课堂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评价方式(单一的纸笔测试),采用访谈、调查、学习档案袋、小论文等具有表现性的评价方法.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与引导.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师自我的提升,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必然具备了较大的实用性.但是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还处于探索尝试的初级阶段,还需教师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并干预改革和创新,进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酶的特性 探究式课堂教学 实践
一、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角色意识以及互动关系
探究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研究以及合作学习,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在这样的一个课堂上,教师已不是从前喋喋不休的教授者,而是转变成了学生研究活动的指导者。而学生通过这样一个课堂,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问题也越来越多样化,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提高,自信心也大大增强了。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一个很好的互动,加强了学习活跃气氛,从而把课堂推向,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注重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学生是教育对象,课程价值的体现就是学生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的一个和谐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而探究式教学大大的促进了这一目标的实现,这一课堂教学中的案例首先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的的情景,从而促进了学生知识感知能力的提高,另外,这一课堂教学中的一系列梯度式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其进行不断探索、分析以及交流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积极性的提升,进一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二、“酶的特性”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
(一)在课程开始前有目的的向学生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对酶的特性学习的这一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大家吃过饭不久之后又会觉得肚子饿呢?是什么促使了食物的消化呢?这东西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是催化剂吗?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讨论,之后让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这堂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酶的特性。并简单的介绍一下酶并引入下一个问题:酶其实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自然而然就会具有化学催化剂的特点,那么,大家觉得出了催化作用之外,还会具有其它什么特点呢?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吃过早饭之后几个小时之内酶就能把食物分解?要是在一般的试管内借助其它催化剂来进行这些反应的话,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可以猜测的就是酶的催化效率一定很高。生物体内的反应其实是很温和的,如果在体外的话直接就能够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是在体内却十分缓慢,甚至需要几十步来完成。并且能够进行的有条不紊,那么,我们是不是又可以猜测酶具有专一性呢?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正式进入课程: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一探究竟,来对酶的特性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酶的特性学习
1、酶是具有高效性
在这里,讨论的问题是:如何来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酶的高效性是相对无机催化剂来说的,所以在设计师就要能把,酶和无机催化物进行比较。
学生对实验的预期以及结果进行讨论:如果上面的假设成立,结果会是什么样呢?怎么来对实验结构进行检验呢?
激烈讨论过后教师给予肯定答案。
进行第二个提示:给大家动物肝脏、过氧化氢溶液以及氯化铁溶液怎么来设计实验?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进行讨论:既然预期的结果是实现了,那么那么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呢?
激烈讨论过后教师给予正确答案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和氯化铁的催化效率比起来要高很多。也就是酶是具有高效性这一特征的。
其实在这样的一个提示下并讨论下,学生得出的结论和正确结论也就相差不多了。
2、酶具有专一性
在这里,讨论的问题是:如何来证明酶具有专一性?怎样设计实验?怎样进行对照试验的设计?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专一性就是说酶只对特定的反应物有催化作用,所以大家要考虑的是反应物是什么?如何选取?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一定时间后,教师提出第二个讨论问题:如果给定大家淀粉酶、淀粉以及蔗糖,大家觉得该怎么进行试验?
教师给学生提示:如果假设成立,那么,结果应该就是淀粉会被分解,而蔗糖不会被分解。
学生进行讨论:对教师提示的这一实验结果怎么才能来进行检验呢?是淀粉酶吗?那反应过后又会生成什么呢?
激烈讨论过后,教师给出答案:淀粉分解过后会产生麦芽糖和葡萄糖。
学生对鉴定的结果做出分析并讨论,在分析的基础上,整理出实验步骤。
在讲述完酶的特性后,教师给予学生一定时间来对这一该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对该堂课学习内容的一个印象,起到一个巩固消化的作用。并给学生提供下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酶的活性受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让学生在该堂课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并把问题带到课后进行思考。
结语:
通过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实践来对酶的特性进行学习,不仅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强化,也使学生能够兴致勃勃地在一个激烈的讨论环境中进行学习,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变得异常活跃。同时,通过这样的学习,还使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判断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强化,另外,因为这一学习过程需要分小组进行讨论,依靠的小组合作能力,因而学生的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学生的帮助一定会是很大的,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需求。
参考文献: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封闭和预设,上课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单化的教学方案流程基本是这样的:复习铺垫――导入新课――课文展开――巩固应用――课堂小结。这种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师生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生成性的课堂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活力四射、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课堂。
下面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创建“生成性”课堂的体会。
一、课前“软设计”,预设学情
课堂教学是以学会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一切教学都应该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已知出发。影响学生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要标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所以课前备课时教师要有“软设计”的意识,既应重视教学环节的预设,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各异的学习需求,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学习的不同阶段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随机应变。
如在高三阶段教学中,教师安排听力时需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学情,设想学生对环节的反应,结合会考的需求和高考转变的实际,考虑听力的内容,而把课文内的听力变换成泛读或其他。活用教材时要考虑从学生具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新起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知识的出发点。
二、课堂生成,激活机智
由于教学进度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的客观存在,这必然要求教学活动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表现在课堂上是师生间动态地交互发展的过程。学生思维变化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反映和个性差异性等价值取向,都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学不应游离于教学情境之外,教师要摆脱既定的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真正赋予学生学习的,与学生共建学习的互动网络,生成鲜活有力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要真正达到这种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鼓励学生先开口中生成――找准起点,因人施教。
教学新知前,笔者经常先拟这样的问题:What have you known about...?What don’t you know?What do you like to know?等,让学生先开口说说对新知的预知,这样可以使教师对学生业已的水平有一个起码的认识,避免超前,防止滞后,能做到“胸中有人”,较好地生成新的教学起点和因人施教的切入点。
2.在课堂上合理巧用学生的话语中生成――灵活调整,出其不意。
在课堂上,学生回答时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话,也有一些“异言怪举”,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这些话语,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就会使课堂出现一些使人印象深刻的闪光点、积极面。教师通过捕捉学生中有意义的话,“接话茬”,由此及彼,顺势生成“趁热打铁”新教学思路。在教授上册第五单元The Silver Screen的brainstorm阶段,就有较多的学生提到超级女生及李宇春等,笔者及时地为学生搭建平台,循循诱导,“To be honest,I like them as well,we can learn a lot from them.”然后结合postreading中的Exericise 2,讨论“What characteristic do you appreciate?”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教学效果。
3.在顺着学生的错误中生成――将错就错,顺势挖掘。
新知教学时,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和表达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是很正常的。这时教师应该引导点拨,引出正确想法,提高表达水平,从而生成正误知识的辨析点,它是“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观的生动体现。在教育上册定语从句(I)时,有两位学生分别造出“I have a brother who works as a teacher.” 和“I have a brother,he works as a teacher.”两个句子。笔者顺着第二个学生的思路,适时地引导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一些基本点,并与限制性从句在结构、表达、中英文翻译的异同上加以比较,效果较好。
4.在学生善问中生成――延伸升华,深化思路。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互活动,它鼓励师生在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应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师要有启思的魅力,急中生智,随机应变。教师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来推进教学,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在教授下册The Merchant in Venice时,学生对Shylock 抱有同情的看法,笔者顺着他的思路延伸下去,要求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步步追思,从而生成新的教学三条化点,加深对文章“Mercy brings good”和“Justice”的认同,较好地落实了“教学要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的教学观。
三、课后践行反思
由于课堂教学的临时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同实施的教学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课后,教师及时反思,写下心得体会,尤其必要。新课程倡导教学反思,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教师在反思“成功亮点”时要总结:怎样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如何恰当处理教学内容;因为什么手段而使重点突出和难点达标;哪几个环节效率最高;学生积极性是怎样被调动起来的;调控处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反思“失误不足”时要考虑:定位是否实际;内容安排是否妥当;教法和学法是否符合学生;哪些时候学生会没兴趣;是否灵活性不够;反思“创意闪光点”时,要思考隐含在其后的理论依据、独创性想法的前因后果,等等。
关键词:历史;课堂效率;教学实践
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进步的反应,通过历史,人们可以了解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社会状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历史,人们也可以预测到以后社会的发展。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从历史中人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不重要,觉得没有意思,尤其是学习中国的历史。其实,要想了解国外的东西,学习国外的历史,首先要学习的是中国的历史,咱们自己的历史,只有先知道了自己的历史,才能去更好地学习国外的历史。初中历史主要讲述的就是中国的古代史、近代史等。很多学生都认为学习历史的方法就是记忆,记的内容多了,历史自然就学习好了。诚然,背诵的多了,自然记住的也就会多一些,但是学习历史并不是只有背诵这一个方法。提高历史学习效率的方法也很多,需要教师多多思考。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通过运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效率的提高也就必然的了。
一、有好的开端
任何一堂课,能够在上课之初就吸引到学生的眼光,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同样,历史也是如此,有一个好的开头,学生的兴趣也就来了。教师要用心设计开头,既有新意,又能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目光,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之处,让学生欲罢不能,既想听教师的讲解,又有自己去一探究竟的想法。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开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好了,课堂的氛围也就有了,自然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历史课的导入可以是有趣的历史故事,例如,在讲明朝历史的时候,可以从讲朱元璋的故事开始,也可以从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朱元璋的故事开始,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好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一下就记住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历史课也可以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如,在讲的课程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有关的音乐,把学生带入那个时代,感受一下那个时代的氛围,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音乐产生?同一时期还有其他的什么事发生?”这样可以刺激学生思考,让学生去寻找答案,学生也就自动地参与进了课程中,课堂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二、有多样的教学方法
不论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参与课堂中,使学生能够学习到知识的方法就是有效的方法。在教授历史的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方法可以切切实实地提高课堂的效率。比较浅显容易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这样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学生自己学到了东西,又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比较深奥一点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讲给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网络上或是书中寻找答案,然后进行讨论;枯燥的理论方面的知识,可以跟现实中的例子相结合或是用俗语、顺口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学方法各式各样,要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甚至不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
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课堂的质量也会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要适当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
三、要有好的结束语
课堂小结在课堂上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好的课堂小结总结整堂课的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概括、深化,让整堂课的结构、条理等一目了然;好的课堂小结也让学生更好的巩固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好的课堂小结也会顺便带出下堂课的内容,让学生先进行思考,进行预习,自己去寻找知识点。教师要不断地去寻找课堂小结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来与新的教学需求匹配。如,在讲第一次国共合作课堂小结时,在总结完知识点时,可以顺便提问学生:“既然是第一次合作,那是不是还有第二次合作啊?什么时候开始的第二次合作?第一次合作出了什么问题吗?”
四、多多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更加新颖、多样、生动、有趣味,同时运用有图片和声音的设备也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吸引学生的眼光。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对于深奥、难以理解的历史事件,教师运用多媒体,可以搜集到足够的图片或声音资料,这样就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学生也可以在图片或是声音资料中开阔自己的视野。图片和声音资料可是使教师上课事半功倍。例如,在讲抗美援朝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用影片资料来刺激学生,还能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
再好的教学方法,都需要有学生的参与,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同时,加上学生的积极参与,一堂有效的历史课才会出现。课前,学生要做好预习,能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想法进入正式的课程;在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要积极的思考,认真地回答问题;课后,学生要进行适时的复习,自己将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有了学生的参与,加上教师的讲解,初中历史课堂的效率就提高了。
历史课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也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有效的课堂效率既可以让教师省力,又可以让学生省时。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学生要积极地进行预习、复习和总结;教师则要运用好的导入情境、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好的课堂小结和新设备。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堂教学;综合能力;互动教学;教学改革
“互动式”教学是新课改后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全新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对于小、初、高等三个阶段的各科目课堂教学中都很实用。经过对中学化学“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的再思考,我们发现互动式教学可根据以下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教学互动方式,并使“互动式”教学成为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一、双主体式互动教学的应用
多年来,有关教学中“谁为主体”的研究与讨论从未停止过,不过经过长时间的验证与思考,证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不固定,只是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都会对教学主体的要求产生影响。根据当前社会与教育环境以及中学化学的教学要来看,双主体式教学无疑是最为合适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而这种双主体式教学能有效促进初中化学的互动式课堂的教学效果。
互动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而单一的主体的教学方式,只能是无人配合的独角戏,根本无法实现良好的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实践中若是只有单一的学生主体,容易偏离原有的教学目标,毕竟初中学生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能力都还处于成长过程中,并不稳定。若只以教师为主体,则很容易忽略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回归到原始的填鸭式教学之中,如此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双主体式教学方式却更有助于使教学双方产生主动的互动交流意识,将互动式教学的活动变成教学双方的习惯。
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为例,教授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时,教师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制订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坚持新课改下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等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则体现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学习活跃程度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根据双主体式互动教学的要求,教师主体在课堂授课之前会制订教学计划,需要控制课堂教育节奏,把握整个课堂教学状态。而教师在做出一系列教学安排的同时也会充分考虑学生主体的需求,适当地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如以“学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去了解“化学是研究什么的?”,教师以板书或投影的形式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了解到“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然后,及时引入化学实验的话题,展示一两个简单有趣的化学实验,引发学生们对化学的好奇心。
二、问答式互动教学的应用
问答式互动是课堂教学中最原始也最常见的教学互动方式之一。而且,在互动式教学的研究中发现“问答式互动”也是最值得传承和发扬的。问答式互动教学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相关的问题的归纳、设计以及提问方式时机的安排等。
以《分子和原子》这一课的问答式课堂教学互动为例:首先,问题的安排要根据教学节奏来完成。教师授课时,应该以怎样的问题为引言,以怎样的问题为转折都要经过仔细考虑。当教师决定以家庭实验为引子,开始教授“分子与原子”的知识时,第一个问题的安排,一定是以引出“家庭实验”为主。如“同学们的家庭实验都做了吗?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呢?”这类问题。作为家庭实验的主要实施者――学生必然对这类问题有所反馈,如此第一个问题便打开了良好互动的大门。学生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之后,课堂教学的第二个关键节点出现,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完成互动衔接工作。然后以另外一问题作为转折引入到这一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上,继续开始课堂教学。此后的问题互动也可借鉴前面的模式。
根据问题式互动教学的要求,课堂教学中需要归纳总结的问题可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如“什么是分子与原子?”“如何证明粒子的存在?”“水变成水蒸气说明了什么?”等问题。第二类则是精选在互动节点上,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能吸引学生逐步深入探究课堂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如“这些例子你们能够看见吗?之类的问题,直接将学生从家庭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中引导到与粒子有关的教学内容之上。第三类要求归纳的问题要符合学生交流条件,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三、多媒体互动式教学的应用
每一个时代的课堂上都会有一些比较典型的能够显示时代特征的东西,多媒体正是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的典型代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多媒体俨然已成为促进初中化学课堂互动的重要道具。
初中化学教学领域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主要以计算机为核心,可包含投影仪、视频播放仪器等先进器械。采用这些多媒体技术可以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还能通过一些手段给这些多媒体信息、初中化学教学信息建立逻辑连接,以便我们在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时能用更丰富、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来展现初中化学知识与课堂教学思想,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我们在讲授《金刚石、石墨和C60》这一节时,可先用flash制作的一个金刚石、石墨和C60结构与外形转化的对比动画引入本节主体内容。而且,多媒体动画的动态有声展示形式更易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视觉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初中化学中一些因为对人体有危害、试验成功率低、实验室条件不足等限制条件而不能让学生亲身参与的互动演示实验也可借助数字录像等多媒体技术来呈现。学生们反复观看这类试验,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中学到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而培养出自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上,初中化学“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的内容还有很多。但综合比较下来,仍是以上三种互动方式最符合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实际,也最有利于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房中华.初中化学互动式课堂教学策略谈[J].考试周刊,2011
(87).
[2]李燕.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
【关键词】中学 英语 互动式教学 实践探究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较为强烈,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语言,在实际的应用中表现出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较高,中学是为学生打基础、开发能力的时期,因此,中学英语教学需要尊重英语的实践性,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和完善,互动式教学模式受到了中学英语教师的青睐,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互动式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
一、互动式课堂教学概述
互动式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以一种平等的关系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打造多边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任何一种语言都的应用都需要以互动为基础,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并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学习到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从该角度对互动式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理解,我们可以发现,英语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传递和接受有用的信息,教师将有用的英语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将接受到的信息进行消化和吸收,并在之后的互动中学以致用,继续得到提高。
实践证明,互动式课堂教学的特点鲜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情境具有很强的共享性;2.互动过程涉及到情感的表达;3.能够为互动双方积累大量的词语和语言应用技巧;4.教师是互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互动的重要参与者。
二、中学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1.加强引导,创设互动情境。由于中国传统教学模的限制,教师为课堂的主导,学生长期以来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在互动式教学当中,学生的积极性需要教师来调动,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已经在学生和教师的课堂实践中形成了固有思想,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改变,因此,教师积极主动创造互动情境是打破传统的重要途径。首先,在上课之初,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介绍教材的背景,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说明。其次,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一些学习技巧,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资源来创设情境。
例如,在学习牛津版教材内容中的“Natural disasters”时,教师可以从近年来发生的重要的自然灾害入手,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earthquake”、“flood”等自然灾害的照片,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提出“What do you think happended to Hobo’s house?”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之后,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对阅读课文的技巧和方法进行说明,此方式能够鼓励学生参与到互动中来,为互动式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2.鼓励自学,加强参与程度。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占据着同等的地位,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互动式教学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学生需要学会对知识进行挖掘和分析,并主动积极地探索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与教师和同学展开讨论。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互动式教学提供基础。首先,在课前鼓励学生进行预习,针对教师给出的教学目标,总结归纳其中的重难点,并记录下预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探索和研究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很据课堂内容提出合理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行问题互动式教学。
例如,在学习“TV programmes”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提出“你喜欢看的电视节目都有哪些?平时能够接触到的电视节目的种类都有哪些?”“请使用英语描述entertainment programmes、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类型节目的特点”等问题,分层次引发学生的不断思考和探究。
3.组织交流,进行互动教学。互动式教学涉及到的互动包含多个方面,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以及情境互动等。首先,师生互动需要教师从学生的情绪、学习中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使用一些新鲜的教学用语,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其次,生生互动,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提出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讨论,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充分地参与到教生生讨论中来,为学生提供指导。最后,教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情况随时创设出合适的情境,与学生的学习情境进行融合,在情境中进行交流。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作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技能之一,需要在实践和应用中得到提高。互动式教学能够解决传统教学中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一起创设互动情境,并组织学生进行积极交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通过科学的评价来增强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