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1: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化学变化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科学》六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六课。本课安排了“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的实验,归纳了四种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既是对前面化学变化现象的进一步深化,又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现象以及它们的本质区别。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从现象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到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最后归纳出四种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辨和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现象―假设―检验―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留心生活、热爱生活的品质和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了解化学反应伴随的各种现象并能根据现象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判断。
四、教学难点
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五、教学准备
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六、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和学生一起回忆学习过的《陶罐与铁罐》的童话,让学生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许多年后,人们为什么只发现那只陶罐而没有发现铁罐?
2.揭示新授内容:继续学习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
(二)指导学生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引导学生观察硫酸铜溶液的特征。
(设计意图:解释导拨)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原样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各种方案,对于合理、易操作、有创意的方案给予肯定。)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
6.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三)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四)总结拓展
1.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
2.课外延伸: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化学变化现象?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如,蜡烛燃烧与电灯亮了,它们都在发光发热,它们都是化学变化吗?(电灯亮了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走进生活,留心观察,培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硫酸铜溶液+铁钉――颜色变了(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七、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这一课,不仅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几种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更应该引导学生把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学以致用。拓展延伸时,能够列举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化学变化现象的同学寥寥无几,可见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很差。教师应该激发起学生走向生活的愿望,培养他们的兴趣。教师拓展时如果借助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现象,让学生分辨出哪些是化学变化现象并说明理由。这样既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又能够激发学生走向生活、留心生活、热爱生活。这也是《科学》教学的目的。
考点1:物质的变化
[解题策略]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如“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就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由空气制氧气
B.钢铁生锈;由熟石灰制烧碱
C.蜡烛燃烧;干冰升华
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解析: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熟石灰Ca(OH)2制取烧碱NaOH、钢铁生锈、蜡烛燃烧、食物腐烂均为化学变化,其他为物理变化。
答案:C
[新题展示]
1.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例如,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均为化学变化
B.(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C.均为物理变化
D.(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解析:本题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命题,体现了试题的教育功能,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关键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燃料、燃料产物是不同种物质,故均为化学变化。
答案:A
考点2:物质的性质
[解题策略]
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一定要抓住“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典型例题]
例2.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以下物质:
A.不锈钢;B.氧气;
C.生石灰;D.活性炭;
E.二氧化碳;F.水;
G.醋酸;H.熟石灰(氢氧化钙);
I.锌;J.盐酸。
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一次):
(1)可供急救病人呼吸;
(2)可用于制造炊具;
(3)可用作温室气体肥料;
(4)可用作某些食品的干燥剂;
(5)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6)是最常用的溶剂;
(7)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
(8)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9)可用作干电池负极材料;
(10)通常的食醋中含有约3%~5%的____。
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识记常见物质的性质对于判断物质的用途有极大帮助,另外在记忆中,性质和用途之间也是互相促进,可结合生活实际来记忆。
答案:
(1)B,(2)A,(3)E,(4)C,(5)D,(6)F,(7)H,(8)J,(9)I,(10)G
[新题展示]
3.实验室用棕色试剂瓶盛浓硝酸,由此猜测浓硝酸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它是深棕色溶液
B.它是稳定的化合物
C.它是易跟空气反应的物质
D.它是见光易分解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
【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
【教学准备】: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
【教学过程】:
一、明确课堂内容和要求导入:
今天我们的课堂将以实验为主,但需要你细心的观察作为我们这节实验课的保障。
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
1、实验前的观察:用豆子和沙子来做混合实验就要知道它们的本来面目,它们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根据观察回答,师简要板书。尽可能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描绘它们的特性。
3、引导推测: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么?依据是什么?怎么做来证实?建议:留取对比样本。
4、混合实验。思考:豆子和沙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和它们的搅拌程度有关么?
5、混合实验后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变化。怎样观察的更清晰?
6、分离实验: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实验品实验。
7、观察比较: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对于外部形态上出现的细微变化,教师要予以肯定,但要引导本质上的变化比较)
8、小结: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如同上节课我们的易拉罐和水结冰等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板书:物理变化及其特点
二、糖的加热实验
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表格中。
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在表格中。
3、实验:a、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b、从实验盒取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c、教师在巡视中指导观察和记录以及安全事项。
4、交流:你们都看到和记录哪些现象?引导明了:白糖在加热以后得到的物质还是以前的白糖么?
5、小结并引申: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及其特点就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来看,是不是从加热那刻开始就是产生黑炭的化学变化的过程呢?(引导比较融化时是物理变化,后期才是化学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
6、拓延:我们在对糖加热的过程还是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的燃烧是怎样的变化呢?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化学的踪影,哪怕是农村中一些巫婆、神汉搞的鬼名堂,往往也用到了一些化学知识。
在农村,有的人家遇到一些不顺意的事情,就会找巫婆、神汉来。只见巫婆、神汉来到家里,嘴里念念有词,手舞足蹈,胡乱倒腾一番后说:“你家有鬼,只要把鬼捉掉后,包你家从今以后百太平安、事事顺心了。”说着就拿出一张白纸,对着白纸指手画脚的又念了一番,然后拿出一个瓶子,喝一口瓶中的液体,对着白纸喷去,原先什么也没有的白纸上显露出一个披头散发、口吐长舌的疯女人画像,巫婆、神汉就说:“这就是你家的妖怪,使你家不得安宁,但不要怕,我们马上做法,将这鬼抓到一个瓶子里带走,你家就太平了。”说着又拿出另一个瓶子,打开瓶盖,只见瓶口冒出一缕白烟(在化学上应该称为白雾),对着纸一熏,红色的画像就不见了,“鬼”被抓走了。
同学们都知道,世界上是没有鬼的,但巫婆和神汉确确实实地抓到了鬼。那大家看到的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巫婆和神汉在“捉鬼”过程中给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他们事先在白纸上用石碱水(一种没有颜色的碱性物质,石碱在化学上称为碳酸钠,化学符号是Na2CO3)画好一个披头散发、口吐长舌的疯女人,由于石碱水是无色的,因此白纸上的画像干了以后就看不出来了。第一个瓶子里装的是无色酚酞试液(无毒),遇碱性物质显红色,第二个瓶中装的是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盐酸与碳酸钠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石碱与盐酸反应后,红色画像就消失了,巫婆和神汉的“捉鬼”也就成功了,在这个变化中,酚酞起着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除了酚酞可以作酸碱指示剂外,紫甘蓝的液汁也可以作酸碱指示剂,它在不同的酸碱性条件下,可以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性的强弱。
同学们不妨在家里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取一小片紫甘蓝叶片,将它撕碎后放在研钵(或碗)中捣烂,用少量水浸泡,滤出蓝紫色的汁液。将汁液分别滴入下表中的液体里,观察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并记录在表1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要仔细,记录要正确)。
【思考】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以及对照表2,在白醋、蒸馏水、食盐溶液、肥皂水、纯碱溶液五种液体中,哪些物质显碱性?哪些物质显中性?哪些物质显酸性?
2.比较这五种液体碱性的相对强弱,按碱性逐渐增强的顺序给它们排个队:
3.仔细观察和思考或通过互联网查阅,哪些植物的叶子或花瓣等也能用来作酸碱指示剂(任举两种)?
【答案】
1.显碱性的物质有肥皂水、纯碱溶液,显中性的物质有蒸馏水、食盐溶液,显酸性的物质有白醋。
2.白醋
3.月季花瓣、牵牛花瓣、紫萝卜、胡萝卜、苹果皮等。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里,化学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需要化学,也离不开化学。可以这样说:懂得化学才会更懂得生活。缺少化学知识,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既然化学这么重要,与我们的关系这么密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和研究化学呢?
首先要研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前面提到的:水变成水蒸气;铁生锈;木材燃烧;玻璃在高温下先变软,然后逐渐熔化,但不能燃烧;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同学们司空见惯的,这些变化之间有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水和水蒸气其实是同一种物质——水,只不过是状态不同而已: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玻璃受热先变软,然后熔化,在这个变化中玻璃还是玻璃;铁和铁锈可不是同一种物质,铁生锈是由铁变成铁锈的过程;木材燃烧后变成灰,灰和木材是不同种的物质。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几种变化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一类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另一类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我们将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同学们必须牢牢掌握: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下表中列出了一些物质发生的一些变化,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它们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并将表格填写完整。
【答案】1、2、6、9、10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4、5、7、8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变化,但在许多变化中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如蜡烛点燃的过程中,既有蜡烛的燃烧,又有蜡烛的熔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同时必须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如有同学问:小孩长大变成大人,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这是一种生物现象,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化学变化是很奇妙的,许多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同时,往往会有一些现象同时发生,如发光、发热、颜色发生变化、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但这些现象并不是判断的依据。如夏天煮好的米饭,放的时间长了,我们有时会闻到馊味,说明米饭发生了化学变化;我们从喷洒香水的屋子里出来,身上有一股香味,这可不能说人发生了化学变化。
【关键词】化学教学
微观教学
难点
突破
对于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自然学科,特别是化学实验的过程以及明显的实验现象所带给学生的感性认识,往往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学习任务的加重,特别是接触到微观粒子的学习时,由于微观粒子的结构运动和变化既看不到,也摸不着,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听不懂,学习兴趣渐渐变淡了,会对化学学习产生畏惧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时,如果教师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去感性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规律,能有效地突破化学教学中微观教学的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本人略谈下几点肤浅的经验。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认识“静”的微观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获取感性认识,再进行想象,才能有效地掌握微观世界的规律。例如:我在讲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分子和原子时,先找了许多分子和原子的图片,通过精美的课件放映给同学们看,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微观粒子有多渺小,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同学们展示了分子和原子的结构,以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让很难理解的微观粒子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认识到“静”的微观世界。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认识“动”的微观世界
荀子说过“不闻,不如闻之,闻之,不如见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微观现象,生动、直观,快速的变化过程和一般难以观察的现象,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物质的三态时,由于学生对微观粒子的运动缺乏感性认识,对物质三态的变化过程、分子间的距离变化不易想象,导致学生很难在脑中建立起对微观变化的正确理解。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中的运动特性,用flash软件将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制成三维动画。通过模拟加热时,液态物质分子间的距离增大,直到形成气态物质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很多的演示,反之,降低温度,分子间的距离缩小,物质由气态变回液态直至固态,则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物质三态的本质区别,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动画模拟,生动形象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
又如在讲授原子这节课时,先观看“水分子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当屏幕上水分子分裂后,出现了三个更小的粒子,提出问题,分裂成的微粒是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的,然后放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动画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在化学变化中,一个水分子分裂成三个更小的粒子,而这三个粒子却不能再分不去,那么也就说,这些粒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上把这些粒子叫原子,从而得出结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然后继续放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和氧分子聚集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可以自然地得出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这样进行教学的空间构型,再结合传统的模型进行示意,就可以使学生很容易掌握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形象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较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便于剖析化学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一直是化学研究的重点知识,从宏观上观察即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有些困惑,不能理解——一种物质是怎样变成另外一种物质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化学变化的实质入手,即化学变化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的过程。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若将该过程用动画模拟出来呈现给学生,学生就会茅塞顿开。例如,在讲到水电解的变化时,通过动画模拟把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氧分子,氢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氢分子,表现得非常直观。又如在学习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时,现象不明显,两种物质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发生反应时到底哪种离子进行了结合,哪些离子没有结合,学生存在疑惑,如果通过动画形式进行模拟,就能很直观的观察到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进行结合形成了水分子,而钠离子和氯离子并没有结合在一块,学生在脑海中印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巩固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深入认识了变化的本质,从而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总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通过不断的探索运用,激发学生对理科化学学习的兴趣,更好地为化学教学中的微观教学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为化学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春芳. 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
[2]李振顺. 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整合[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
1、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般指形状改变或三态转变
2、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4、微观上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得到新分子,生成新物质
5、氧化物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两种元素 ②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6、燃烧的三个条件是:①可燃物 ②有空气或氧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7、可燃性气体+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8、提高燃烧效率的两种方法:
①有充足的空气 ②增大可燃物和空气的接触面积
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共同点有:
①都和氧气反应 ②都放出热量 ③都是氧化反应
10、特别的物理变化有:石油的分馏,干冰升华,矿石粉碎,潮解
11、特别的化学变化有:煤的干馏,物质变质,风化
12、特别的混合物:
溶液,合金,矿石,空气,煤、石油、天然气、水煤气都是混合物
13、六大营养物质:
(1)点燃钱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和硬度;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并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还是大?
(2)点燃蜡烛
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取一根火柴梗,将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情况,说明火焰哪部分温度最高,哪部分温度最低。我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取一只干燥且干净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3)熄灭蜡烛
观察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以知道什么是烟和雾(烟是许多固体小颗粒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雾是许多小液体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
将探究活动填入表中,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个概念的理解。物理性质从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等方面进行判断。化学性质从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碱性等方面进行判断。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但形态、形状发生改变。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有的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如点燃蜡烛(蜡烛融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总之,我们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 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物理性质);如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性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