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9 16:21: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篇(1)

一、重庆主城区调查概况

重庆是巴蜀文化的发源地,具有独特丰富的自然环境和民间民俗文化。在各族人民的劳动创造中孕育出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的长河里不断在自身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精髓。经过发展和传承,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形成了包涵内容广泛,艺术价值高,知名度高等特征。

(一)调查目的

重庆主城区拥有众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资源丰富。该调查通过专家调查问卷、实地访问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重庆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其目的是确定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存量状况以及类型、分布、规模和开发程度,并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等相关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料。

(二)调查对象

根据学术界对于旅游资源普遍认同的范畴,对重庆市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甄选,确定了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的对象为木洞山歌、接龙吹打、小河锣鼓、车灯、四川评书、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川剧、川江号子、蜀绣。

(三)调查方法

首先,通过实地考察法了解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种类、特色以及分布情况,之后,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向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对调查对象有深刻认识和研究的专家进行调查,获得详细的资料,统计相关的数据,为之后的赋分评价提供参考。

(四)调查流程

本次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采用统一的评价量表,然后进行评分,得出旅游资源单体的得分并评价其所处的等级。本次调查在充分收集和参考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后进行实地考察,专家问卷调查主要集中在2016年6月8日至2016年6月20日,对相关专家进行访问,并对记录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评分打下基础。

二、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一)旅游资源分类

我国学术界根据各级政府和单位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划分了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重庆主城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有两个大类和四个亚类,如下表1。

(二)旅游资源类型构成

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类型、构成以及占重庆整个区域的比例,如表2所示:

由2表得出,重庆主城区国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重庆直辖市范围内所占的比例较高。

(三)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分析

1、旅游资源数量种类较多

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有10项,其中都较为著名且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强(表1)。重庆主城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有2大主类,4个亚类,占全市标准数目的比例较大。由此得出,重庆主城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数量较多,种类繁多。

2、旅游资源历史悠久

重庆主城区的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众多项目都是发源于古代,传承至今。如木洞山歌,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经过历史的演变,至明清时期演化形成木洞山歌。接龙吹打最迟在明代末年形成,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演变,至今形成自身独特的曲调和内容。四川评书、四川清音、四川扬琴经过明朝时期的发展和传承,在清代的时候盛极一时,拥有大量的听众。蜀绣在三国时期就已驰名天下、世人皆知,被视若珍宝,更有寸蜀寸金的说法。川剧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名声,清代年间吸收各家戏剧的精髓,揉百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至今受到人们的喜爱。

3、旅游资源根植于实践生活

重庆主城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多为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和曲艺类的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是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产生的,在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上与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能与人民群众在情感和精神上产生共鸣。与人民群众的劳作有直接联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川江号子、木洞山歌、小河锣鼓等,它们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重庆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都是来自民间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4、旅游资源雅俗共赏

重庆主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知名度较高。部分项目长期活跃在舞台上供人们欣赏,根植于人民群众的非遗文化不仅传颂于百姓的口中,更在舞台上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川江号子扎根与底层人民的辛勤工作之中,是船工们的呐喊声。在“印象武隆”中川江号子气势雄厚、震撼人心,让观众陶醉其中。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艺术形式在巴蜀大地上得到和谐的相处。四川清音、四川扬琴较之显得娴静温柔,扬琴的音色清丽婉转、悠扬动听,适合演奏活泼的乐曲。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客、普通百姓在一杯清茶的陪伴下,惬意的聆听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放松和舒适。

三、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

(一)主要旅游资源评分

采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旅游资源的评价共100分,主要分为 “资源要素价值”(总共85分。其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珍稀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总共15分。含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用期或使用范围5分)和“附加值”(分正分和负分,主要是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三个部分。

按照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表,对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其评分结果见表3。

由表3得出,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得分较高,其中观赏价值普遍得分高,但是知名度得分差异较大,完整性得分不高。

(二)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采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对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评价等级如下表4所示。

由4表得出,重庆主城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等级较高,旅游资源的品质优良,可开发程度高。

(三)旅游资源总体分析评价

重庆主城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等级较高,2个五级旅游资源、4个四级旅游资源、3个三级旅游资源。重庆主城区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还未达到应有效果,形象不突出,不完整,没有合理和可持续的的旅游开发体系。整体上还严重缺乏重视和保护,需要各方面的保护。

四、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一)加强文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随着新世纪现代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现代化的影响,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巨大的社会变化使得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岌岌可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加强对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显得尤为重要。重庆主城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较之其他自然资源显得较低。所以需要重庆市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文化活动,创造一个非遗文化与百姓生活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媒体宣传,举办走近非遗文化的体验和观摩,向人民群众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演变和精神内涵。此外,还可以充分结合非遗文化与民族传统节日的关联,加深人民大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度,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从而在重庆市内形成良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

(二)突出巴渝特色,创建崭新形象

巴渝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但是在游客心中的印象却不突出,在打造重庆旅游形象和口号时,加入文化元素。例如重庆的朝天门和瓷器口的码头文化,与川江号子是密不可分的。在重庆码头文化的宣传时,可加入川江号子的发展历史。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非遗文化。重庆的麻辣火锅闻名全国,在火锅店中加入文化宣传栏,让人民了解火锅的由来和背后所产生的文化。因此可以在各方面打造重庆文化名牌。因此在未来的重庆旅游形象建设工作中,可融入具有巴渝韵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接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用心体验到巴渝雅俗共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整合市场优势,创新旅游形式

重庆主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要重视和认清市场需求,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 可打造新的旅游形式,让游客不仅游览和观赏景点,还可以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和表演中去,切身体验和感受非遗文化,如游客在游览瓷器口古镇时,可以去茶楼聆听评书,在抑扬顿挫的语调中,感受评书的嬉笑怒骂;另外游客可前往重庆市曲艺团里不仅可以欣赏四川扬琴、四川清音的表演,还可聆听国家级传承人对非遗文化的学习历程,感受文化的传承。此外,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时,应积极结合重庆周边的旅游资源,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线路。

(四)合理开发利用,发展文化产业

篇(2)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秦皇岛旅游业;发展

一、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给秦皇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例如基础交通方面,京津冀主要城市间高铁的建设显著提高了各城市旅游交通的可达性,一日旅游圈的范围继续扩大。区域边缘城市的居民可以方便快捷地来秦皇岛休闲度假,京津冀地区旅游空间格局得到了优化;承接北京部分产业方面,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利用自身优势承接首都北京的部分功能,如北戴河新区将集中承接北京教育产业。

二、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的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秦皇岛市位于渤海湾,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连接着华北和东北两大经济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2.交通设施齐全。秦皇岛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交通设施涵盖了公路、铁路、机场及港口等,交通非常便利。3.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秦皇岛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地处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闻名国内外的避暑胜地北戴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有“天然氧吧”之称。4.旅游资源丰富。秦皇岛有海、有山、有长城,旅游资源众多,其中长城旅游资源作为历史资源最具代表性。山海关、老龙头作为秦皇岛市历史旅游资源的标志性景观,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又是集山、海、关、城为一体的独特资源,享誉海内外。

三、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旅游业淡旺季明显。秦皇岛的旅游旺季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剩余的时间属于旅游淡季,在旅游淡季来秦皇岛的游客少之又少,呈现一片萧条景象。虽然近些年市委市政府在旅游产品开发及宣传促销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由于冬季缺乏核心旅游吸引物,淡季时设施闲置、资源浪费情况仍很严重,旅游淡旺季特征未得到根本改变。2.旅游业开发缺乏整体规划,开发层次较低。作为海滨旅游城市,秦皇岛旅游仍处在分散经营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大旅游”的规划格局。多数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处在“游览观光”层面。部分新建景点存在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等现象。旅游资源规划随意性较强,旅游产品单一,导致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3.旅游业还存在着旅游管理混乱,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等现象。2015年山海关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取消5A级资质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秦皇岛旅游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而管理体制却不完善,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秦皇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4.旅游业与服务业专业人才较少、从业人员水平及服务质量不高等这些专业因素直接影响了游客的游玩体验及秦皇岛旅游业对外形象,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京津冀一体化下秦皇岛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1.针对秦皇岛旅游业淡旺季差异明显这一突出问题。秦皇岛应对产品结构重新进行整合,要将适合淡季旅游的项目有针对性地组合起来,推出不同主题的适合淡季游玩的线路。另外要对原有的旅游产品深度挖掘,进行必要的改造与完善,提高其淡季旅游的适用性。如开发长城健身游、秋冬观海游等。要重视开发多元化的淡季旅游产品,如利用昌黎葡萄酒产业,设计独具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旅游线路;大力发展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重视发展淡季商务会议旅游。此外,应重新定位秦皇岛的旅游形象,加强淡季旅游宣传力度,消除旅游淡旺季在游客心目中的城市形象定位。2.秦皇岛市政府应在旅游业整体规划中发挥主导作用,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市政府可组织专家学者对京津冀一体化下的秦皇岛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政府在整体规划和决策时提供重要参考。在旅游业的投资、新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宣传营销等方面,市政府应借鉴青岛等地的成功经验,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优化旅游发展大环境,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明确秦皇岛在一体化中的城市定位,利用好一体化这一机遇,打造一批新的重大旅游项目,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业,提高秦皇岛旅游业的市场影响力。3.秦皇岛市应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更多有关旅游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相关监管部门依法监督管理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经营等方面。对于监管失职者要启动问责制。相关部门要坚决打击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及时整顿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4.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相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引进并留住国内外旅游业高级人才,高级人才包括旅游管理人才、产业规划设计人才及资源调查研究人才等。同时还应大力培养当地人才,发挥其旅游业主力军的作用。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秦皇岛当地的高校资源,与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驻地高校联合培养旅游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市旅游局应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旅游规划;法规

    从2000年开始,中央有关部委陆续出台了多部规范旅游规划的法规,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在当前我国旅游规划成果良莠不齐的情况下,这些法规把规范旅游规划的编制,而不是旅游规划的实施作为重点,希望借此提高旅游规划成果质量。因此,它们的制订和实施可以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现代质量管理学崇尚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然而,分析表明,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尚未实现对旅游规划质量的全面管理,因而有必要补充完善。

    一、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我国现行的旅游规划相关法规有四部,分别是《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年)、《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2005年)。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是国家旅游局的部门规章。前者对旅游发展规划的概念、类型、内容、地位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原则,并对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的行政管理程序进行了粗略的规定。后者提出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的认定标准、申报与审批程序,并建立起对具有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管理制度。

    《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是由国家旅游局起草,国家质检总局的技术法令。前者较为详细地规定了各类旅游规划的内容,系统地提出编制、评审旅游规划的技术要求与程序,并对编制、评审旅游规划人员的个人素质、团队构成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后者在对旅游资源进行界定、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详尽的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价的工作方法。

    二、TQM的概念与内涵

    TQM是英文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缩写,意为全面质量管理。它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于1961年最先提出的一种质量管理思想。菲根堡姆认为,质量控制应该由企业所有人员共同承担,解决质量问题不能仅着眼于产品制造过程,质量管理应贯穿于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且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仅限于检验和数理统计方法。在制造业的成功应用使得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很多国家结合本国的实践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并对其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

    如今,全面质量管理已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全球企业界和其他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大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在此过程中,我国专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了“三全一多样”的观点,即认为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全过程、全员、全面、多方法四个基本要求。“全过程”是指对质量产生、形成、实现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全员”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都投入到质量管理活动中去;“全面”是指质量的概念是广义的,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等方面;“多方法”意为综合采用管理技术、科学方法、专业知识进行质量管理。

    三、完善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的建议把我国旅游规划相关法规的内容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进行对比发现,现行旅游规划法规体系还需从四个方面进行完善:1、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进行更科学、更严格的控制。旅游规划编制、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规划成果的质量。然而,在当前我国旅游规划成果整体上质量较低的情况下,现阶段不宜通过立法强行干预旅游规划的实施,尽管规划实施对规划成果质量有检验、反馈作用。法规应致力于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在此提两点建议:其一,对旅游规划编制程序进行更科学的设计。近年来,学者们就如何编制旅游规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不乏有关创新旅游规划编制程序的理论成果。建议立法者分析、评估这些研究成果,并据此修订旅游规划编制程序。比如,有的学者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旅游规划编制的步骤与方法;其二,法规对旅游规划编制程序的表述应体现充分的强制性,以实现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的严格控制。现行法规的强制性明显不够。比如,关于委托方确定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方式,“通则”只是概括了实践中有哪几种方式,而不是要求委托方必须采用相对公正、透明的竞标方式。

    2、加强对参与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人员的管理。参与旅游规划编制的工作人员主要有四类:规划团队、委托方的官员或管理者、规划评审专家、委托方办事员。要做到全员管理,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二是设法保证他们具有优良的业务素质,既有控制旅游规划质量的能力,又有高度的质量责任感。

    明确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比较容易,而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则相对困难。我国已建立旅游规划单位资质认定制度,试图控制规划团队的业务素质。然而,单位和个人毕竟是两码事,所以还应建立旅游规划师资质等级认定制度。建议旅游规划师不但要分级,也要分成旅游地学、景观设计、旅游历史文化等多个专业类别。这既符合一个人很难精通旅游规划所需全部知识的客观规律,又方便委托方识别规划团队的学科构成。参与评审的专家也应具有旅游规划师资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旅游规划,评审专家小组的资质等级结构、资质专业类别结构应有所差别。旅游规划的委托方既有政府,也有企事业单位。委托方参与规划编制的人员构成复杂。受权力范围的限制,旅游主管部门无法确保他们每个人具有优良的业务素质,但完全可以做到提高旅游系统人员的业务素质。

    3、对旅游规划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精确的控制。法规对旅游规划质量的控制应该是宽泛的,不仅是规划成果的质量,也包括规划编制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规划成果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划的内容是否符合委托方需求;二是规划的技术方法是否科学。

    现行法规规定了各类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但比较粗略,无法对规划内容进行精确的控制。因此,建议颁布详细的旅游规划内容纲目,进一步明确旅游规划的内容体系。当然,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旅游规划应执行不同的内容纲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具体规定了旅游资源调查分析的技术方法,而其他旅游规划相关法规中关于规划技术方法的条款比较原则化,执行起来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因此,建议颁布更多详解规划技术方法的法令。旅游规划实践也表明,旅游市场调查、旅游产业规模预测等工作亟须规范。因为技术方法有因时、因地、因情况而变的问题,而且有的工作有多种较为可靠的技术方法,所以关于技术方法的法令应留有一定的弹性,并根据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订。

    在我国旅游规划编制实践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比较普遍地存在或轻或重、这样那样的问题。规划团队调查研究敷衍了事、委托方主要领导重大决策独断专行、评审专家顾及熟人面子口下留情、委托方办事员不能按时提供数据资料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类质量问题会对规划成果质量、规划完成时间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现行法规中有关工作质量的条款很少,需要补充完善。

    4、丰富旅游规划质量管理手段。现行的旅游规划相关法规对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资格准入制度。其实,还有必要采取教育手段、业务检查手段。教育能使工作人员被动地提高业务素质,而业务检查可促使工作人员主动提高业务素质。现行法规控制旅游规划成果质量的主要手段是规划评审,但规划评审属于事后控制,而不是全程控制,它能检验规划成果的质量,却无法控制规划工作的质量,当然也就无法预防规划成果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创造更多的质量管理手段,以实现对规划编制过程的全程控制,对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控制。比如,可以引入标准合同制度,统一旅游规划编制合同的内容、格式,合同中把委托方、规划团队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工作质量问题列为违反合同的行为,从而通过双方的相互监督提升双方的工作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全面质量管理(第3版)[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篇(4)

作为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今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政协会议。在本次会议召开之前,我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话题,积极撰写提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履行全国政协委员的职责。在本次会上我提交了五份提案,其中一些提案,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是我没有料到的。

三沙主要岛屿的国土资源调查关系到海洋安全

我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期从事地貌与新构造运动、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变化、生态地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流域环境与防灾等方面的研究。由于自身专业的背景,我非常关注地质、国土与科学方面问题。当前,南海三沙主要岛屿的地质调查研究尤为重要,对此,今年两会期间我提交了一份《关于尽快开展南海三沙主要岛屿地质调查,保护我国海洋安全的建议》的提案。

海岛是人类开发海洋的远涉基地和前进支点,是第二海洋经济区,其在国土划界和国防安全上也有特殊重要地位。三沙市作为海南省的第三个地级市,全部由岛礁组成。对三沙市岛礁进行综合地质调查与评价是其建设和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目前建市后急需的重要基础工作。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南海国际争端局势,开展此项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展南海三沙主要岛屿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综合调查,需查明主要岛屿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以及重要地质资源的分布状况与规模,对主要岛屿的地下水资源、土地资源、景观资源、工程建设适宜性和地质环境承载力等进行专题研究和评价,从而为三沙市的供水、旅游开发、港口建设、城市发展规划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我建议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查明主要岛屿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岛屿礁盘)、海岸线变迁规律及演化趋势,从而为岛屿海岸保护和港口工程建设服务;以陆域国土为调查对象,按土地覆被分类标准,对每一土地覆被地块的类型、位置、范围、面积、利用状况等信息进行调查,编制土地覆被基础图件,建立土地覆被数据库,量算、统计、汇总土地覆被基础数据,从而为主要岛屿的农业开发提供依据;调查主要岛屿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查明地下水资源的天然储存量、补给量和可采资源量,从而为未来岛屿发展的供水规划、应急水源地建设提供依据。开展主要岛屿的地学景观资源调查,查明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及分布状况、开发利用条件;开展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评价,为三沙市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开展主要岛屿工程地质调查,查明岛屿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地质参数,进行建设工程适宜性评价,为港口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依据;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同时进行数据录入,按照“海洋地质研究调查数据库数据结构”和“海洋地质研究成果数据库数据结构”技术要求进行数据录入,建立信息服务技术平台,为我国南海国土资源保护与开发服务。

安全教育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是当务之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很关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由于近年来我国面临的灾害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剧,危及人类生存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弱,受到意外伤害的概率更是大大增加,据研究部门公布的资料显示:安全事故已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其中通过安全教育和预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以上的意外伤害事故可以避免。因此,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十分重要,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与前提。为此我的看法是:

一是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安全教育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是影响人的一生的教育。

二是将安全教育作为单独的学科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在现有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安全教育课程标准;规定安全教育课在不同学段的最低课时,并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规定理论课与实践演练课的比例;将安全教育学科列为学校考试或考查的科目,以便于评估其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是组织专家编制统一的安全教育学科教材。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地震、溺水、火灾、雪灾、交通事故、拥挤踩踏、治安防范以及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食品、药品、网络等方面的安全问题,都应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针对小学、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按照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中等各个学段分别设置教学内容;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还要组织力量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开发集文本内容、影像资料和体验活动于一体,趣味性较强,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教材。

四是建立稳定的专业和兼职相结合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以现有的教师队伍为基础,选派有责任心、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专职从事安全教育;通过组织岗前专业培训、上岗考核和定期培训的方式,逐步打造一支专业化程度高、素质好、相对稳定的安全教育老师队伍;安全教育教师的职称评定应等同于其他必修课教师,还应加强相关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同时,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医疗卫生、交通、治安、消防等专业人员参与安全知识的日常教学和演练。

五是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安全教育纳入到各中小学校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和教育督导检查之中,每年定期组织力量对中小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以达到有效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扎实开展的目的。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不能搞 “一刀切”

城镇化是破解中国“三农”问题的钥匙,对于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我有以下的建议:

一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首先,就是我们过去最常说的加快城镇化建设,即通过扩容大城市、中小城市,以及试点提升有条件的镇街来加以推动,从而让农民进入城市,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或农民身份转为市民,最终提高城镇化率的模式。这样做可以解决“农民”问题,但解决不了“农村”问题,城市与农村依旧处于“两相忘”的状态。因此我建议同时走另一条路,就是农村就地城镇化,即在保留农村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的同时,改善农村贫穷落后面貌,提升农民各项技能素质,发展规模化现代农业的模式。通过农村自身各方面大发展,使得矗立农村其上的人和物接近并赶上城市的品质。这样可以同时解决“农民”和“农村”、“农业”的问题。我们认为后者应该成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当然,通过城市的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做法在当前还是必要的。这一步走好了可使后一步走得更容易些。

二是城镇化建设要科学布局,城镇化等级有序,特色鲜明。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做好规划,要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城镇化空间布局和规模布局,即中心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城镇化等在空间上分布要科学、有序,要符合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对于一个地区城市分布要符合齐普夫法则,即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是最大城市的 1/2,第三位城市是最大城市人口的 1/3,依此类推。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城镇人口之比,称为“城市首位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等于或略小于 “二” 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二”则有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切莫贪大和攀比。同时,各个级别的城、镇要有其相应建筑格式、交通布局、城市景观等,有各自的城镇特色,切莫千城一面。要符合美丽中国的要求。

三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要不失田园式的农村风貌。要做到城镇化农村,而不是农村城市化。前几年有一种倾向,就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盲目照搬城市模式,追求奢华,不仅失去了田园式的农村风貌,造成了很大浪费,同时农民也很不满意。此外,农村城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景观和资源环境条件。城镇选址首先要考虑水、土等资源条件。同时要注意环境因素,要避开不利的自然环境条件,考虑城镇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农村城镇化建设要安全第一。将散居的农村集中建镇是农村城镇化最主要的工作。在建镇规划时一定要注意地质环境安全。特别是在山区农村地区,要认真进行地质勘查,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地震等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

篇(5)

关键词:课堂教学;重视;探究能力;培养

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么,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设疑问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和记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思考。”读书有疑,方始是学。这是古今中外学者的共识。历史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质疑,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质疑呢?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疑点,运用设疑技巧,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发现疑点,激发其思维兴趣,培养其质疑的习惯。如“商鞅变法”一课,就可以导入设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假如没有商鞅变法,秦国后来能统一六国吗?),课本结束时设疑(联系商鞅变法的内容,分析其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其次,教师明确告诉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学习历史现象时要搞清楚“是什么”,探究“为什么”,懂得“说明了什么”。如,学习《中国的产生》一节时需要弄清楚:(1)什么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2)它与中的企业又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为何分布在沿海地区而不是内地?(3)的来源为何是官僚、地主、商人而不是农民?(4)为什么说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学习后必须反思:“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资本主义为什么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不能肩负起民主革命的历史使命?”……通过自学探究,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后,要求学生掌握“质疑—思考—释疑”的规律,只有沿着一个个疑问思考下去,才能弄清疑点的内涵与实质,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的质疑是教师始料不及的,甚至与教材的观点相反,教师切忌横加责难,在肯定、鼓励的同时,引导学生立足客观史实,正确对待历史,加强理性点拨,形成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教学过程的发现和教学的结果。因此,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认知对象的不同,在课堂中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如,在学习“经济体制——的实行”时,一上课,我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二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分别是什么?的弊端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纠正?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回答。后请学生分组讨论:(1)[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反映了什么信息?小岗生产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2)为什么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一番后,纷纷举手发言。经过各组互相提问并修改后得出正确结论。最后我再提问:“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几个小组成员之间迅速交换意见,学生很快从改革经营体制、管理体制、购销体制和调整产业结构去归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从对农民方面、农业方面、工业化现代化方面去分析其影响。这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了知识的关键处,不仅牢牢地掌握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而且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探究学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重视课本中的史料教学,提高学生的史科分析、运用能力

历史教育从分析史料入手,尤其是从教材中涉及的史料入手,不仅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还可以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利用新教材增加的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解读、判断、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如,在分析“——日军的滔天罪行”时,通过课本触目惊心的史实引导学生思考:(1)战争是残酷的,犯下种种反人类罪行的日本侵略者,也曾是上有父母下有妻儿的人,是什么使他们从人变成了灭绝人性的恶魔?(2)日本右翼否认日军在侵华期间制造的惨绝人寰的“”,认为只是在战争期间的某种屠杀,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3)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对待这段惨痛的历史?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我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必须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由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学会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加强纵横联系,培养学生把握历史基本规律的能力

历史事件是相互联系和承前启后的,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事件都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充分而恰当地运用纵横联系比较的方法,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人物事件放在一起加以分析,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在比较中加深对事件的理解,在比较中记忆知识。通过比较,从现象到本质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纵横联系法是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如,这里有两种方法:一是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间为纲的纵向联系。如,讲时期“八一三”时,可联系“九一八”、“一·二八”、、“七七”,把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的五次构成一个整体来讲述。二是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问题或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的横向联系。如,在讲述“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时可提出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各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如何的调整与创新?你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学生对所学的苏、美、中等国经济体制的变革进行重新整理,得出基本的结论是:苏联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没有根据国情变化进行调整,改革不成功。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实行国有化和计划经济。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的学习、思考角度的创设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了新的看点,原来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彼此借鉴,都在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这样,通过纵横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学会分析和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方法。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如今的中学生知识面宽,他们往往不满足于课本上的东西,渴望教师能把他们带入广阔的知识领域。研究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实践性强,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教学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场所,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我因地制宜,选择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的话题,组织学生开展“大埔乡土历史资源调查研究活动”,让学生全面参与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总结反思的整个过程,这对训练学生的创新才能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全面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自主的发展。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就“文物保护”“环境治理”和“旅游资源开发”等社会问题各抒己见,积极撰写调查报告,并在我的指导下,由学生撰写的《大埔旅游资源开况调查报告》获得大埔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教师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和评判者,更是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和合作伙伴。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机遇,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6)

一、市场前景和发展优势

(一)市场前景

蓝莓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五大健康食品之一,集营养与保健功能于一身,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第三代果品”,深受人们青睐。其果实富含花青素、多酚、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可作为加工食品、保健品的优质原料。从果实中提取的天然红色素,是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来源,能够延缓衰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防止血管破裂、降低血压,并具有抗病毒、抗癌、解毒及增强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花青素、Vpp、黄酮等活性物质高端产品在国际市场走俏,畅销欧美等发达国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目前,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栽培蓝莓,总面积约1800万亩,产量仅能满足需求量的40—50%。我国已有10多个省份开始蓝莓商业化栽培,种植面积迅速增长,达到11250亩,产量12300吨,其中超过2/3的果实用于鲜食,而鲜食中80%出口日本和香港等地。由于市场上的蓝莓及其制品品种和数量较少,而且多数是从欧美进口,价格较高,我国民众对蓝莓还没有形成充分认识。随着人们对天然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对蓝莓及其制品认识不断提高,蓝莓市场将会快速增长,蓝莓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二)发展优势

1、资源优势。野生资源丰富。目前,全市集中分布的野生蓝莓面积达35万亩,通过集中力量搞好野生蓝莓资源保护培育和有序开发,科学建立管护和恢复基地等措施,可大幅提高野生蓝莓年采集量和果实质量。自然条件优越。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热,年有效积温约为1800—2300℃,无霜期为90—110天,有大小河流621条,水资源洁净充足,土壤类型以暗棕壤为主,有机质含量高,适宜高品质的蓝莓等小浆果生长。

2、科技优势。多年来,通过与俄罗斯远东多个科研院所及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大专院校深入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种引智开发高纬寒地小浆果资源,现已建有全国最大的高寒地区蓝靛果耐寒品种研究基地。开展的引种科学试验,蓝靛果品种培育相关技术在国内处领先地位。

3、政策优势。国家对天然林资源实施保护政策,省政府积极鼓励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和非林替代产业,以实现林业经济快速转型,有利于推动蓝莓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我市对发展蓝莓、蓝靛果等小浆果产业高度重视,已将发展蓝莓、蓝靛果等小浆果产业作为调整农林产业结构、增加林农收入的重要举措,纳入市“十二五”规划,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二、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搞好野生蓝莓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开发利用,努力推动野生蓝莓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实现资源永续利用。依托科技支撑,以中俄林业科技合作园区为孵化器,坚持“绿色有机”发展理念,大力建设以蓝靛果为主,黑果花楸、穗醋栗为补充的示范栽培基地,延长蓝莓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实现“小苗木大贡献”、“小浆果大产业”的发展目标。

三、发展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坚持保护性开发和利用野生蓝莓资源,大力营造蓝靛果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发展具有特色的蓝莓产业。

(二)坚持稳步推进,健康发展的原则。建立示范栽培基地,科学确定发展规模,实施规模经营,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规范蓝靛果苗木繁育、示范栽培技术,因地制宜引导蓝莓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坚持统筹规划,科技支撑的原则。继续深化对俄林业科技合作,加大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力度,努力破解蓝莓产业发展难题。以科技为支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谋划蓝莓产业发展,尽快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坚持机制创新,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蓝莓产业发展和科研攻关,有效解决资金、苗木、地块等重大问题。同时,强化林业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引导蓝莓产业科学发展。

四、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全面加强野生蓝莓资源保护开发,提高鲜果采集利用量。大力推进优质蓝莓示范栽培基地建设,依靠科技支撑,自主创新,促进高附加值的蓝莓等小浆果产业发展,努力提高蓝靛果人工栽培、加工水平,培育独具特色的有机蓝莓品牌。

(一)近期目标

1、野生蓝莓。实施野生蓝莓抚育保护35万亩,集约化经营0.25万亩,建设野生蓝莓抚育基地5处,年采集利用量由500—600吨提高到800—1000吨。

2、苗木。到2015年,繁育各类小浆果优质苗木2000万株以上,其中蓝靛果1500万株、花楸200万株、穗醋栗300万株。

3、示范栽培基地。建设蓝莓示范栽培基地10万亩,其中蓝靛果6万亩、穗醋栗1万亩、黑果花楸1万亩、其他品种蓝莓2万亩。市林业局建设5万亩、爱辉区建设2万亩、孙吴县建设1万亩、其他县(市)及行业部门2万亩。

起步实施阶段。建设蓝靛果等示范栽培基地2.1万亩。市林业局建设0.1万亩。2012年建设2万亩,其中市林业局1.5万亩、爱辉区0.4万亩、孙吴县0.1万亩。

转化推广阶段。建设蓝靛果等示范栽培基地4.5万亩。2013年建设1.5万亩,其中市林业局0.5万亩、爱辉区0.3万亩、孙吴县0.2万亩、其他县(市)及行业部门0.5万亩。2014年建设3万亩,其中市林业局1.8万亩、爱辉区0.4万亩、孙吴县0.3万亩、其他县(市)及行业部门0.5万亩。

稳步推进阶段。建设蓝靛果等示范栽培基地3.4万亩,其中市林业局1.5万亩、爱辉区0.6万亩、孙吴县0.3万亩、其他县(市)及行业部门1万亩。

4、鲜果产值。预计生产鲜果3.2万吨,实现鲜果产值6.4亿元。其中野生蓝莓0.5万吨,产值1亿元;蓝靛果忍冬1.6万吨,产值3.2亿元;黑果花楸0.3万吨,产值0.6亿元;穗醋栗0.3万吨,产值0.6亿元;其他品种蓝莓0.5万吨,产值1亿元。

(二)远期目标

到2020年,实现蓝莓系列浆果总产值29.7亿元,其中鲜果产值11亿元,精深加工产值18.7亿元。年产各类小浆果鲜果5.5万吨,其中野生蓝莓0.5万吨、蓝靛果忍冬3万吨、黑果花楸0.5万吨、穗醋栗0.5万吨、“美登”等其他品种1万吨。

五、重点建设任务

(一)野生蓝莓资源保护培育与采集利用

1、开展野生蓝莓资源调查。对全市野生蓝莓资源开展调查,核实全市野生蓝莓资源的种类、分布及遗传多样性情况,建立野生蓝莓资源圃,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评价研究。

2、野生蓝莓资源保护与开发。科学合理区划野生蓝莓管护区,实施重点保护,在爱辉区大岭、七二七、大平、滨南、桦皮窑林场等重点分布区域,分别建立蓝莓管护基地、恢复基地和集约经营基地。在管护区内实施科学的人工管理,采取透光、剪枝等分类经营管护措施,提高野生蓝莓单位面积产量,切实有效保护、开发、利用好现有野生蓝莓资源。加强对蓝莓生长、采集和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制定科学合理的采收、抚育管理办法,积极引导企业、个人采取科学方式进行有序采收,防止掠青、折枝和放牧、开荒、用火等破坏野生蓝莓资源行为。

3、加大野生蓝莓资源恢复力度。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对野生蓝莓的原产地,实施封护,减少人为干扰破坏,实施人工抚育,促进天然更新,逐步恢复野生蓝莓种群,提高野生蓝莓质量和产量。

(二)积极加快苗木繁育

1、继续深化中俄林业科技合作。抓住当前中俄林业科技合作有利机遇,不断拓宽合作领域,进一步加大对俄引种、引智力度,深化与俄联邦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中心植物园和里萨文科等科研机构院所在苗木繁育、实验驯化、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的合作。

2、扩大园区规模。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一倍以上,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档次,扩大种源实验范围,积极培育不同结实期的新品种,努力将园区打造成新型的特色林业生态产业园区。

3、加大苗木繁育力度。完善引进品种种质资源圃建设,加大主推品种采穗圃建设力度,依托林科院,着重开展蓝靛果组培繁育和扦插技术等方面研究,努力破解蓝靛果苗木快速繁育的技术难题,制定《蓝靛果苗木无性繁殖技术规程》。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采取全光喷雾扦插、棚室扦插、露地扦插等多种方式,加大推进蓝靛果苗木繁育力度,保障充足优质的蓝靛果苗木供应。

(三)大力推进示范栽培基地建设

1、积极推进示范栽培基地建设。蓝靛果同属蓝莓系列,其营养成分和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优于蓝莓,具有易栽培管理、生长效果好等优良特性,适宜在推广栽培。要积极开展引智引种,加大引进成果的消化吸收,开展种源实验,培育新品种,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建华、古东河、爱辉、孙吴等基地建设,加大温室大棚、喷灌设施、围栏、机具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地功能,尽快将基地建设成为蓝莓种质保存基地、种苗繁育基地、示范栽培基地。加快制定《蓝靛果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规程》,规范蓝靛果栽培管理,建立起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的技术服务推广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群众建设生态经济林,促进蓝莓产业健康发展。

2、提前做好栽培基地的土地储备。科学合理区划蓝靛果适宜栽培区,开展蓝靛果栽培用地实地勘察,详细论证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周边环境等,作出蓝靛果年度用地规划。通过招商引资等措施,着力解决蓝莓产业的资金、地块等问题,探索实施规模栽植分散经营的管理模式,建立规模示范栽培基地。

3、建设有机标准基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处理基地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种苗繁育、栽培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执行有机产品标准,采用先进的有机产品管理模式,建设标准化基地。

4、营建旅游观光采摘园。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在五大连池风景区、瑷珲古城和市区等重要旅游景区建设蓝靛果等小浆果观光采摘园。

(四)发展精深加工

强化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主体,采取基地、生产、研发、销售一体化模式运作,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精心培育特色地方品牌,对符合质量认证标准的加工企业,使用同一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开展蓝靛果等果实未知营养成分的检测、分析,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在蓝靛果果实保鲜技术及维生素、花色苷、类黄酮的合作与开发研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大对蓝莓经济价值、发展前景、社会效益、栽培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蓝莓及其产业发展的认识,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开展蓝靛果适宜栽培区及栽培技术的科普宣传,充分发挥示范栽培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继续举办“·中俄林业生态建设学术论坛”,发挥窗口、平台作用,提高蓝莓产业的知名度。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农委、工信委、商务局、水务局、国土资源局、商务局、科技局等部门组成的蓝莓产业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统筹推进蓝莓产业发展。

(三)完善发展机制。鼓励林区职工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承包林地、股份合作等方式发展蓝莓产业,利用社会和市场力量推动蓝莓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蓝莓协会作用,建立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户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体,扩大蓝莓种植规模和生产加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四)出台优惠政策。在林地承包经营、土地利用、资金扶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企业培育等方面,制定可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对有经济实力、市场开拓能力强的战略投资主体提供信贷等支持,选择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乡镇(场),给予政策倾斜,积极打造蓝莓产业发展示范镇(场)。同时,抓住国家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契机,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及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