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9 16:21: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

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农村饮用水工程是指为解决农村居民饮用水困难和改善饮用水水质,需要新建或改建以村(自然村)为单位的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城市供水管网规划区除外。

第三条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采取“财政补助,村民自筹”的筹资方式,鼓励采用股份制、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筹资。通过项目实施,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完成全区农村的饮用水改善和解困任务,逐步实现“水源可靠、水质洁净、用水方便、管理科学”的目标。

第四条区政府成立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水利局。

发改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项目上报、计划下达以及建设中的监管工作;

水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编制全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组织、指导项目的实施和运行监管,以及建设资金审核、拨付等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建设的配套资金筹措、使用,以及建设资金监管等工作;

卫生部门(爱卫办)负责项目建成前后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检测;

环境保护部门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林业部门负责饮用水水源涵养区的植被恢复和保护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管理的领导,建立责任制,明确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实施本辖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工作。

第二章项目申报

第五条申报农村饮用水项目应符合下列条件:凡在莲都区范围内(城区供水管网规划区除外),水源可靠、水质达标,自筹资金落实,符合村镇规划要求的农村饮用水项目均可申报。项目申报以村为单位。

第六条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

第七条项目村申报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1.有乡镇(街道)签署意见的申请报告;

2.水源水质化验报告单;

3.项目的设计方案及概算;

4.自筹资金落实情况;

5.村民“一事一议”决议;

6.工程呈报表。

第八条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水源工程和管网工程两部分,其中:水源工程主要指山塘水库的修建扩建,修建新建堰坝、沉淀池、滤池、清水池,提水泵站等;管网工程包括管网槽开挖及回填、管材采购及安装等。

第九条申请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的饮用水项目,各乡镇(街道)应于当年3月底前报送到所在区域基层水利服务中心站,中心站汇总后报区水利局。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本年度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区水利局会同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财政局等部门研究后,下达年度实施计划。村民自筹资金落实,村民建设积极性高的,优先列入年度实施计划。

第十条农村饮用水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应以《莲都区乡镇供水水源规划》、《莲都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有关规划为依据,由具备相应专业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第三章项目建设和验收

第十一条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由项目申报村自主建设为主,对限额以上的项目按区有关规定实行招投标制。管网材料及安装实行全区统一招投标。水源工程的土建(提水设施)、管网槽开挖及回填工程在限额以下的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公开发包。

第十二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区水利局应加强对项目建设施工的检查监督和技术指导,并对项目建设的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加强项目建设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各项目村负责做好项目建设的有关政策处理,组织开展施工管理,保质保量按时建成投产。

第十四条饮用水工程项目竣工后,项目村应及时进行总结和自验,并向区水利局提出验收申请。区水利局在接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应会同区发改局、区财政局、爱卫办等单位组织验收。经验收不合格或存在问题的,应出具限期整改通知书,项目村应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工程竣工验收需提供下列资料:1、工程竣工验收单;2、项目竣工结算和竣工图纸;3、村用水管理组织及用水管护制度文件;4、分户水表安装情况。

第十六条凡饮用水管理组织和用水管护制度不健全,分户水表安装不落实或者整改措施不落实的,不予验收通过,并不予拨付补助资金。

第四章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十七条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前期费用、水源工程、管网工程直接费用的补助,其余资金由项目村自筹。进户支管、水表等费用由用水户承担。

第十八条农村饮用水项目资金补助采取两种方式拨付:管网材料及安装补助资金按照区招投标合同统一拨付承包单位;土建等其他工程补助资金按小农水工程资金拨付程序拨付到项目村。

第十九条各村应根据下达的计划加强项目建设的施工管理,确保项目在一年内完成,逾期未能建成,取消补助资金。

第二十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严格按照有关财务制度,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或转作他用。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如数退回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并视情况对直接责任人由有关单位给予处理:

(一)挥霍、浪费、截留、克扣、挤占专项资金的;

(二)项目自筹资金不落实,造成项目无法实施的;

(三)对骗取、套取、挪用、贪污资金的,除如数退回财政拨付的资金外,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建后管护

篇(2)

关键词 农村饮水;供水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K2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农村供水水源水质问题

(1)农村居民饮用污染水主要有3种,一是直接饮用渠水、涝坝水、浅层地下水。由于饮用水源缺乏卫生保护,很容易受到牲畜粪便等污染,使水中含有大量病菌,饮用这种污染水容易引发肠道性疾病和病毒性传染疾病;二是饮用受污染的浅层地下水。近年来农业生产加大使用了化肥农药,通过农业灌溉残存农药、化肥入渗补给地下水。

(2)地面水多采用河水及水库水。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时泥沙含量剧增,细菌含量亦急剧增高。

(3) 不洁饮用水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渐进性,各种有毒物质在人体内缓慢积累到产生危害,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不易察觉,更具隐蔽性。二是不易分解,不断积累。有机毒物及所有重金属一般无法被分解和代谢,一旦进入人体内只会长期滞留,不断累积。

(4)苦咸水主要分布在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苦咸水主要是口感苦涩,很难直接饮用,长期饮用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

2饮水水质超标原因

(1) 前期工程建设受到投资限制,部分工程建设标准低,水源选择受到限制,使工程建设初期就成为饮水不安全的工程。

(2)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达标排放,农药、化肥用水的不断增加,相当多的饮用水源受到污染,整理是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成为疾病传播的主要媒介。

(3)水质检测管理不规范,农村供水工程普遍没有建立水质检测体系,工程建设标准低,检测设备不完善。县市级水利部门没有水质分析化验室,工程实施中只注重了水量的解决,忽视了水质的科学分析与监测。

(4)农牧民饮用水的安全意识淡薄。农村由于经济较落后,农民群众只求有水饮用就行,对水的饮用安全性认识滞后。

3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措施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 ,加上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缺乏水处理设施,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由于受资金的制约,饮水标准得不到改善。另外,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过去修建的饮水工程大多为水井、水池等小型、分散工程,供水保证率低,遇到连续干旱就会重新出现饮水困难。有不少农村居民直接从江、河、库及坑塘中取水饮用,这些水相当一部分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近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为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供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因此,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需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合理规划供水水源。水源布局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源工程,保证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供水工程实用和多样性。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

(3)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一是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二是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对于具备集中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在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造多形式的供水工程。

4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管理

(1)理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体制,形成州、县、乡、村4级管理体制。以农村水务一体化管理为突破口,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逐步将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移交到水利管理单位,对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工程实行统一管理。逐步扩大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试点面,为今后实行乡镇水务一体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以国家、地方和集体投资为主的新建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工程,实行专管和群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乡镇集中供水工程、跨村工程入村后的管道及附属设施,由村镇用水合作组织自行管理和维护。对原有集中供水水源工程、供水主干管网经产权明晰后,按照农村一事一议逐步移交乡镇水利管理站(所)管理。由私人投资或股份制()整理修建的集中供水工程,由业主负责管理,并接受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也可委托农村供水管理总站管理。单村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由受益村(户)负责管理。加强对供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做到工程安全,群众受益,承包人也得到实惠[1-2]。

(2)结合我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现状,针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和实施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划,对我县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进行轮训,确保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篇(3)

1.农村地下水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生存生活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程,是关注民生、解除民忧、谋求民利的具体体现,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目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低,设施简陋,用水方便程度较低,饮水安全问题严重。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饮水安全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不同步

由于饮水不安全地区主要集中在水质差、县乡交界的偏僻地带,饮水规划相对先前一步,而目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多选择在交通、住房、水源等条件较好的地方,因此,客观上增加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新农村改水工程建设结合的难度。如果要求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势必要对规划进行调整,有的地方调整幅度较大,而国债资金使用方向有着严格规定,这种调整势必导致投资地点与国家批复投资地点不一致。如何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改水工作有机结合,成为现阶段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2.2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农民参与度不高

调查发现,许多地方在工程建设的选点、工程规模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对农民公开得不够。多数农民知道水价由电费、维护费和管理人员补贴等组成,但不知自己所交水费是如何确定的,不清楚水价成本到底是多少,水价应该如何定,定多少才合理。

2.3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饮水工程建设后直接交给用水单位管理,由于管理人员工资较低而没有专人负责(基本都是兼管),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收取水费、看管设备和定时供水,存在管理不到位、不及时的现象。

2.4水价偏低,水费收取不及时

由于农村还没有形成用水交费的观念,对水价的承受能力低,因此价格管理中存在着水价偏低,有的村(居)收取的水费甚至不够电费,造成饮水工程无法正常运转,不能回收资金、形成良性循环,对以后的持续发展,带来困难。

3.建立长效机制管理的建议

3.1加大《水法》等政策法规宣传力度

针对农村传统的用水习俗,绝大部分农民缺乏节水意识的现状,扎实开展节水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型现代媒体与传统的标语、专刊及村公开栏等形式,宣传水利法规和节水小常识,将节约用水条款写进《村规民约》,建立农村饮用水长效管理机制,让群众节水意识入心入脑。

3.2以水养水,建立规范的用水管理模式

我县农村饮用水管理模式主要有四种:⑴城乡一体化供水,主要是集镇附近村,由城镇自来水公司负责管理运营。约占总人口10%;⑵村委会自行管理,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约占总人口70%。⑶承包经营管理,由村委组织招标发包给单位或个人管理,发包期一般10-15年,约占总人口10%。⑷农民用水者协会(或村老年协会)负责管理,占总人口10%。从目前管理成效看,第一三种模式最为正常,第二四种模式因受管理人员素质、经费保障等因素影响,运营状况时好时坏。事实证明,管理是关键。对已建投入使用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可否采取产权拍卖,长期承包与政府扶助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来推动和规范农村饮用水管理,使农村、农民能真正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最终实现以水养水的良好运营机制。

3.3提高农村饮用水管理队伍素质

当前,全县农村饮用水工程有管理组织的约占85%,但各地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要提高管理水平、关键是提升管理者的素质。为此,政府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教育、培训和考核,受益村要推荐1-2名有文化、有技术、有责任性、事业心,公道正派、且群众信任的村民代表担任饮水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必须通过政府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的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培训工作要经常性、长期性地进行。

3.4健全农村饮用水应急防范机制

针对农村饮用水面广点多,意味着风险点多,不可预测突实发事件概率增大的情况。因此,要实施好县政府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农村饮水安全分散工程实施方案》,县水利部门与乡镇要建立工作专班、定期检查督促,加大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取水许可证审批、发放。县水利部门、乡镇要制订和完善农村饮用水应急预案,一旦有水质事件发生,及时启动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5建管并重,健全农村饮用水保障机制

经验收合格的集中供水工程,要统一管理、维护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不断增强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后劲。就我县而言,单靠村级保障供水经费是不现实的,其因一,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有很多村是空壳村、负债村;其二水费收取困难,农村、农民的传统观念水是天降的,是白用的,尚未树立商品水意识;其三政府没有设立长效管理专项资金。同时,要明确县水利行政部门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后管理的主管部门,卫生部门、环保部门为水质监测和供水水源保护的责任部门。

篇(4)

关键词:农村供水现在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供水工程对农村水利来讲比较重要的基础建设设施。它从简单提供水资源演变到现在对水量、水质的检查等方面的保障,他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演变。目前大量的供水工程已经正在建设当中,农民也可以用上放心水,这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生活供水现状分析

1、水源受到污染,水质较差

我国农村生活供水水源北方地区多以地下水、南方部分地区则以江河湖泊水为主。中国环境公报1999~2004 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不容乐观,七大水系除长江和珠江外,其它水系不适宜作生活饮用水源的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占到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以上,污染物主要为耗氧量、氨氮和石油类等;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部分水质指标超标,主要有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等。由于受到污染,目前全国很多农村地区饮用水源水质不合格。以某市为例,该市部分地区氟、砷、溶解性总固体和氨氮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饮用超标水的人数达到30 万。某省农村水质不达标人口672万人,其中氟含量超标约347 万人,砷含量超标7 万人,含盐量超标96 万人,此外还有很多人口的饮用水细菌总数严重超标。

2、集中供水率低下,处理设施简陋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低下,许多地区还是一家一井或是多家一井。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仅为34%,其中还有相当多的村镇只是建立了供水管网,没有水处理设施。而有水处理工艺的水厂也多以中小规模为主,很多都是单村水厂,处理工艺比较简单,甚至必须进行的消毒处理在农村水厂也很少采用,如某大城市的村镇水厂采取消毒措施的比率不到10%。

二、解决农村供水问题的措施

农村供水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深化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工程运行管护机制,加强水源保护和供水水质保障,构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充分认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阶段性,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长期工作。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2000-2005年实施的农村饮水解困项目,解决了农村居民“有水喝”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的是“喝安全水”的问题。考虑到新增不安全人口,“十二五”还要解决约3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即使在“十二五”规划实施后,全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也还需要对已建供水工程进行改造、配套、联网、升级,提高农村供水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我们应充分认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阶段性,不能盲目追求发展速度,更重要的是建一处成一处,长久发挥效益。

2、高度重视县级农村供水规划,优先建设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为工程长效运行创造条件。部分地区县级农村供水总体规划工作仍然薄弱。一是有的地方没有编制全县农村供水总体规划,造成工程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存在,供水水质难以得到保证,工程良性运行也难于实现;有的地方虽然也编制了全县农村供水工程总体规划,但与建设部门、扶贫、卫生等部门的专项规划缺乏衔接。有的水厂就因为村庄搬迁而被迫废弃;还有的工程水源可靠性论证不充分,导致工程建后水源不能保证、工程不能正常运行。农村供水工程规模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应科学制县级农村供水工程总体规划,激励和引导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规模化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结合区域水资源分布特性,通过区域内合理布局供水设施,提高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为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创造条件。

高氟水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建设管理也要高度关注。在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有些高氟水一些地区,有的虽然修建了供水工程,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水处理设施,或是虽然上了水处理设备,但管理不善或是运行成本高农民不用,农民饮用的仍是高氟水。这些地区应结合长距离调水工程的实施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其规划工作尤其重要。此外,从目前的项目实施情况看,高氟水地区在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利用方面严重滞后,亟须水利部组织开展一批成熟技术设备的应用示范并研究解决关键技术和建后管理问题。

3、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中西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东部地区率先推进农村供水现代化。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加快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国有农林场、农村学校等饮水不安全问题。东部地区应加快城乡供水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有条件地区推进农村供水现代化。农村供水现代化应具备以下特征:水量有保证;供水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供水生产安全、可靠、高效;工程管理科学;用水户满意。推进农村供水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一是观念的现代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服务意识。二是应注重应用推广节水节能技术、信息技术和成熟先进的水处理技术等全面提升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4、建立和完善农民参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机制,推进项目决策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传统的农村水利工程一般是由地方政府及其水行业等有关部门“自上而下”地进行规划与实施,一些受益社区的参与和投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群众在项目建设中始终处于被动位置,受益区群众对工程没有拥有感和责任感。在目前我国农村体制面临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建立农民参与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新机制,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自愿投入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中,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管理应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

应在村级建立和完善农村供水参与式管理机制,给农民用水户协会赋权,创新村级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决策程序,实现决策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吸收农民用水户代表参与,并赋予用水户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各级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指导,加大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能力建设的扶持。

5、加快立法建设,制定和落实优惠扶持政策,为农村供水行业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安全供水立法工作,强调通过立法明确各利益相关方职责。政府部门职能主要是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特别是在饮用水水源分配、水源地保护、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资金扶持等方面提供服务。相比较而言,我国农村供水立法工作严重滞后,建议加快农村供水相关立法工作。关于用电优惠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于2011年5月27日下发了《关于适当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1101号),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目前各地正在制定细则,积极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惠用电政策。截至6月初,全国已有山西、江苏、重庆等20多个省(区、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建议开展相关研究,出台工程建设占地、税费等方面优惠政策,为农村供水工程的良性运行营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

6、尽快启动农村生活排水工程建设和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农村供水安全。我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250多万个自然村,居住着2亿多农户。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农村水环境状况日益恶化。随着供水条件的改善,由于缺乏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成为影响农村水环境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此外,量大面广的小型供水工程,水源保护措施多数难以落实。有的工程由于水源枯竭和水质变化而导致工程不能正常运行。因此,在抓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同时,应通过开展农村生活排水工程建设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保障农村供水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琦,陶勇.  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与对策[J]. 建设科技. 2009(05)

[2] 张荣,李洪兴,武先锋,樊福成,孙伯寅,王展社,张琦,陶勇.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01)

[3] 冷建飞,杜晓荣.  农村饮用水安全应急管理初探[J]. 水利经济. 2009(04)

篇(5)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思考;建议

1.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分析

1.1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

由于无序的资源开发使许多地区水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水源枯竭,水质变差,矿物质增多。部分水源由于长期受腐生植物的浸泡,微生物远远超出了饮用水卫生标准,加之大面积种植橡胶、茶叶及经济作物,我市不仅是坝区连山区也大量的施用农药、化肥等,因此造成我市各乡镇的水源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严重超标,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严重污染。

1.2水源保证率、用水量的问题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由于受资金的制约, 农村供水工程普遍标准低, 缺乏水处理设施, 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 供水保证率低, 遇到连续干旱就会重新出现饮水困难。近几年来, 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 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 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1.3工程技术问题

1.3.1饮水工程缺乏科学规划

目前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技术问题主要是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在工程建设上并没有综合考虑水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村镇建设等诸多因素, 工程建设仅局限于解决短期饮水困难问题, 缺乏区域性的统一筹划, 供水规模普遍偏小, 用水成本普遍偏高。

1.3.2水资源信息资料缺乏

在工程建设中, 地方上往往缺乏水文、地质方面的相关资料, 建井的随意很大, 只凭着经验确定井位, 因此出现了许多报废工程, 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1.3.3施工技术落后, 工程质量低劣

由于农村饮水工程的施工队伍大都是民间工匠, 缺乏技术指导, 不懂得井的封闭及取用良好含水层水的问题, 水井想打多深就打多深, 造成投资的无谓浪费。另外施工材料合格率低, 造成工程建成后出现集水池渗漏现象, 输水管道爆裂等事故, 工程使用的可持续性较差。

1.3.4水质管理工作滞后

目前的饮水工程大都重建轻管, 特别是对于水源和水质的管理比较松散, 水源保护工作不到位, 水质监测工作不连续, 造成饮用水安全指标超标现象普遍。

1.4工程管理问题

在运行管理方面,由于建设管理单位对供水工程管理人员缺少正规的培训工作, 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差, 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 供水系统的常识也不懂, 供水不按成本收取水费, 更不存在提取折旧费和大修费用, 大锅饭式的管理形成了有水就用, 坏了就停的运管状态, 导致工程管理不善, 投资效益不能持久发挥。

2.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2.1保证工程规划的科学性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水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村镇建设、卫生防疫、财力物力等诸多行业和部门。从工程项目的实施上涉及的因素就更为复杂。按照科学的发展观, 今后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应在深入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结合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要求, 对当地的人畜饮水工程进行统筹规划, 并按照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2保证水源地的可持续性

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要求, 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 制定保护办法, 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 加强农村禽畜养殖环境管理, 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同时, 饮用水水源地附近要严格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 防止和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此外, 水源布局一定要合理, 既要考虑当前, 又要考虑长远; 既要考虑水量, 又要考虑水质。在水源地周围新建供水工程时, 首先要进行科学论证, 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 防止乱打井超采地下水或引起不同含水层水质混合, 造成饮用水源的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 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保证供水工程的可持续性

供水工程的建设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普及自来水认识的宣传力度, 要让农民充分认识饮用水安全卫生不仅仅是降低水致疾病的发病率, 更重要的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要让农民在思想上提高供水事业在生活中的地位, 转移消费资金投向, 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发展饮水事业上来, 这样建设配套资金才能得到保证, 较大规模的供水工程建设才有可能得到实施, 工程质量标准才能提高。另一方面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 根据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 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新材料新技术, 保证工程运行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2.4优化方案设计, 提高建设质量

提高外业测量精度, 在水源、地形条件及资金充许的情况下, 尽量优化方案设计, 取水建筑物、净水建筑物以及输配水管网的布设力求简单可靠, 尽可能选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尽量选用常用规格的管道、管件, 推广使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材料, 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 减少工程造价。在工程的实施中要配备专职施工技术人员, 严格技术标准, 严把质量关,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5加强水质检测建设

为保证饮用水水质, 市、县两级农村安全饮水管理部门及卫生防疫部门应紧密配合, 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制度, 给水工程建成投产后, 必须定期进行常规水质检验和检测, 确保供水水质安全。

2.6加强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管理

农村饮水工程实施以来, 国家和地方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如何把资金管好用好, 把工程建设好, 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工程建设应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 年度计划批准以后进行工程设计, 设计批准以后再安排施工。

工程建设应推行项目法人制, 工程主要材料的采购及施工队伍选择应采用招标投标制及合同制, 工程进度、投资、质量控制实行监理制。工程管理上, 要坚持按项目管理, 切实把好材料设备采购关, 把好施工队伍选择关, 把好工程建设期间的质量监督关, 把好检查验收关。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 要立即采取措施整改, 绝不能让不合格的工程投入运行;坚持报账制和公示制, 加强资金管理。各渠道筹集的饮水工程建设资金, 要统筹安排, 专户立账, 按工程建设进度报账后拨付。要增加资金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 实行账务公开。无论是国债资金、地方配套资金还是群众自筹资金, 都要进行公示, 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以防资金流失。

2.7加强工程的运行管理

“重建轻管”是农村饮水工程不能持续发展的直接原因所在。因此工程建成后必须加强管理。根据工程所有权的明确归属和工程大小及受益范围, 建立管理机构和配备专管或兼管人员, 集体兴办或联办饮水工程, 也可承包给有专门技能、工作责任心强的个人进行管理, 签订承包合同, 明确责、权、利, 做到奖惩分明。与此同时, 管理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 制定包括水源保护、工程维修、用水制度、节水措施及水费征收等内容的规章制度或乡规民约。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 以水养水, 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确保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2.8建立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农村饮水工程量大面广, 相当多的单村工程和分散工程用水户直接管理, 专业化管理程度低, 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向供水单位和用水户提供技术服务。县、乡两级可以组建由供水单位自愿参加的供水协会,指导会员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总结推广管理经验, 提供信息、技术和维修服务等。

篇(6)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179-01

正文

近年来,东昌府区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在东昌府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饮水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解决,更好的提高供水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1、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宣传工作不到位

如何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思想认识是关键。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很多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和意识仍然存在,很多管理规章制度流于表面,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够积极探索分析和解决。此外,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安全用水意识和参与、支持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还不是很强。在水价制定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群众的意见,群众的参与度不够,群众对水价制定过程不够了解,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群众对水价的接受程度,也影响到工程建成后的水费收缴工作。

2、工程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分工不够明确

目前,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落实程度不够等现象还是存在的。很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维护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较低,不能适应日常工程维护和饮水安全管理的要求。此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不明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松懈。且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事业,一些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差,管理不到位、不尽责现象存在,管护责任落实不好。

3、农村供水工程技术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经济物质条件差,工资福利水平低,因此难以吸引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来壮大队伍;而且由于工程本身的经费有限,经济上也不允许配备较多专职管水员。尤其是较为偏远的单村的供水工程,管理者的工作基本是由村委会指定的村民兼任,且由于工资低、杂事多而又缺乏相关专业管理养护和运营知识,因此,管理过程中只起到了看管和简单的运行操作的作用,维修、养护检修水平低,使工程在运行过程中破管漏水、机电故障等得不到及时维修,机电设备、管道受损程度易加大,维修资金投入增加,工程设计寿命易缩短,造成较大浪费。另外,供水单位本身也缺乏人才意识和科技意识,忽视了对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对策和方法

1、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既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统筹研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布局,综合考虑水源、水质、水量和周围环境等因素,加强对水源水质可靠性论证,确保水源布局科学合理,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要坚持因地制宜,加强与区域供水、水源保护、乡村布局规划、新农村建设等专业规划的协调街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既科学、又合理、得民心、见实效。

2、强化水源保护,提高饮用水质量

保护好饮用水水源,是保证供水水质的重要基础。水源是关键,饮水工程建设前,水利部门首先要严格做好水源勘察和调查研究,确保水源的水质和水量,避免盲目建设。保证工程效益最大化。要加强水源地的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工程管护范围,结合河堤的管理,管护好水源,改善好水质。严禁在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地区发展高污染工业,坚决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加大禽畜养殖环境管理力度,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内从事网箱、围网等形式的养殖,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生活污水排放处理设施要与供水系统同步建设,防止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新的的水源污染。加强对供水工程水源、出厂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发现水源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时,必须采取处理和深度处理措施,确保饮用水水质达到饮水安全标准。

3、创新管理机制,实现长效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量大,要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关键是体制。在管理机制上,水务局作为农村供水工程的行业主管部门,要负责组织研究,制定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实施供水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化管理责任。在运营机制上,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建立灵活有效的农村饮水工程运行模式,明晰产权,建立水价机制,加强用水管理,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4、强化队伍培训,提高服务技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投产运行后,长期受益是目标,优质服务是基础。水利部门应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定人定责,分片包干,对工程及时做好监测、维护,发现故障及时检修。化队伍技能培训,持证上岗,确保工程运行过程中在技术上不出现任何问题,确保每一项工程惠及一方百姓。要加强水利法规的宣传解释,及时把国家的政策宣传到用水户和工程管理者,使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利、责任,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好、管好、用活,让广大农民群众得益受惠。

5、建管并重,良性运营

精心组织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在保证供水质量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在建设同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探索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模式,合理确定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确保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篇(7)

关键词:饮用水:农村饮用水:饮水安全

安全的水是生命之源,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饮用水安全,已成为政府、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喝上干净水”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尽管各地农村加大了改水改厕工作力度,部分农民喝上了安全水,但仍有部分农民无法饮用到安全水,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农村供水系指向广大乡镇、村庄和分散农户供水,以满足居民生活和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用水。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干净的生活饮用水,其评价指标包括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和保证率等四项指标。水是生命之源,发展农村供水、保障饮水安全是农村居民生存的基本需要,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卫生健康水平、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质问题,造成水质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已有的集中供水工程有一部分缺少处理设备和消毒设施;另一方面分散供水导致的水质问题更多。目前我国农村直接饮用的坑塘水、檐前水、沟道水、河道水等都存在着水质问题,水源污染比较严重,部分地下水有害矿物质成份过高,如氟、砷、铁、锰或含盐量超标,饮用水的水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农村饮水安全的首要问题。二是水量问题,水量问题也是我国农村供水面临的重要问题,有资源性水量不足问题,也有工程性水量不足问题。三是保证率低,即季节性缺水。

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成因

造成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水源污染严重。由于受工业“三废”污染,农业的化肥、农药污染,水面养殖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生活的垃圾污染和塑料制品废弃物污染,水源污染日益严重,水质越来越差,有些地方几乎到了“有水不能用”的地步。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改水改厕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多,资金投入大,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改水工程建设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民集资积极性不高,政策引导乏力和新的投资体制尚未形成。三是思想观念落后。长期以来,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不强,对饮用水安全程度仅凭主观判断,对水质超标问题,普遍都存在习以为常的麻木思想;乱扔乱倒生活垃圾、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现象普遍。缺乏水资源忧患意识,节水观念极为淡薄。没有把水作为一种商品,喝水不花钱的思想根深蒂固。

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方法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要提高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认识。二是要切实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工作的领导。三是要抓紧理顺水务管理体制。四是要广泛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3.2科学规划,分类实施。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水质安全问题。从长远考虑,规划要体现分质供水的理念,有条件的区域,在设计管网时,应该把饮用水系统和非饮用水供水系统,同时铺设设计,分步实施。

3.3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农村饮用水工程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建议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首先,各级政府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将农村改水改厕项目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计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并逐年增加。其次,对大型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要积极组合包装立项,争取国家、省、市支持。第三,有条件的乡镇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第四,坚持“谁投资,谁受益”政策,鼓励支持民间资本介入改水改厕项目建设,采用市场化运作,多方筹措,解决改水改厕资金不足。第五,从村集体资金中提取一部分和由用户自筹一部分。另外,供水企业在管道安装费用上要给予适当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