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1: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课题的研究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能力。
一、职业教育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主要是体验性目标,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笔者着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目标培养:
1.激发学生对政治问题的理性思考
实践性是理论最显著的特点。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往往是简单地向学生“奉送真理”,很少顾及学生对政治观点原理的理性思考,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德育课开展研究性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观点、原理去分析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2.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实行开放型教学,是德育课实施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正是一种探究式自主开放型教学。它要求学生打破时空限制,积极延伸课堂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和亲身体验等方式,从社会鲜活的资料库中激活原有的知识储蓄,在不断的发现中发掘创造潜能。在这一过程中,积累多元化的经验,在活动过程中形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3.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自己分析、质疑、解答中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不断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4.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由于教师是学生自主活动的“领路人”、实践探索的“指路人”和集体研讨的“带路人”,因此,研究性学习可以密切师生关系,从而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学风气。
二、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
1.内容
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选择的内容可分为以下两种:
(1)从教材中确定研究专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研究性学习进行渗透,也可以结合学生社会实践,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
(2)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合理进行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内容,都是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2.原则
(1)课题设计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职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与普高学生相比,职教学生在关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时,更具有现实性。因此,课题选择应尽可能是职教学生关注的问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注重“三个结合”,即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实际相结合、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学生未来发展相结合,这样,教学更切合职教学生的思想实际,更具针对性、现实性、感染性。
(2)课题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广开思路,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多种不同结果的思维形式,如多向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就是在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启发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既注重研究性学习的结果,更重视研究性学习过程。由于职教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更要强调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关注学生如何运用所学观点原理去搜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的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所学观点原理的科学性、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德育课教学的学习
兴趣。
(4)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程序。
第一,学习科学的观点,是研究性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只有运用的观点,分析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在开展研究性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讲清、讲透的观点原理。
第二,确定课题,实际上是发现并提出问题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社会实际,提出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最初可以由教师提出若干可行性研究专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逐步发展到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主动发现、提出问题,确定研究专题。
第三,提出方案。学生确定课题后,可以让学生先认真分析产生该问题的背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第四,具体实践,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阶段。它可以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搜集有关资料和信息,为撰写政治小论文提供丰富的材料。
第五,撰写论文,是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的关键,也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体现。因此,教师要精心策划,指导学生运用搜集到的丰富材料写好政治小论文,要求论文切合实际,做到真实可信。
第六,成果交流。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主要以政治小论文的形式来呈现,也可以是墙报、辩论会的形式。有些研究成果,可以反映给有关部门,为这些部门的决策和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3.途径
近年来,笔者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对德育课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有益探索,主要做法如下。
(1)专题研究性原著选读活动。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完整的科学体系,理论博大精深,思想蕴涵深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选的一些原著,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又可以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
(2)社会问题调查研究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笔者结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及学生的思想实际,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研究课题。学生结合科学理论的学习,在社会调查中发现问题、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3)创造情景,激活主体,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了在德育课教学中顺利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有全新的教育观念,努力创造条件,根据教材内容开展情景教学。设置情景,关键在于找到情景、知识、学生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既切合知识内容,又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还要为学生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德育渗透的意义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课程内容超出了学科界限,重点强调以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也是不同的,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小学生的个人生活以及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资源,转变了教师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强调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亲身经历,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对各类学科的高度综合,活动的主题范围包括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基本问题,其体现了社会、个人以及自然的内在整合,也体现了艺术、道德与科学的内在整合。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提供了发展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能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丰富的道德体验,增强学生的道德意志。比如,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将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与社会道德相关的现象同相关的德育理论联系起来,通过合理地探讨与分析,最终得出合理的结论。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艺术与信息技术使用习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通过学生在社区中以集体或者个人的形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劳动体验,将知识与劳动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技术素养。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想、情感、直觉去体验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准则。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渗透方法
2.1 精选德育课题,营造德育环境
首先,选择良好的德育课题,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好的德育课题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具备思想性与启发性。所选的德育课题应该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二是具备贴合性,所选的德育课题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使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否则达不到德育教育的理想效果。比如,教师在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 “粮食的研究”的活动,让学生走进农村,与当地的农民交流,体验劳动,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通过新闻,让学生了解非洲贫困地区的艰难生活,从而使学生从内心里认识到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其次,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环境具备育人的功能。因此,作为学校,应该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比如,学校可以开展“爱我校园,净我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清理校园、修缮花坛,在公告栏中张贴珍惜粮食、爱护花草的宣传标语,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德育渗透功能。
2.2 分工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常常需要学生调查、访问、总结等,对于实践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很难胜任这些工作,因此,一般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进行某个主题的实践活动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个人爱好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需要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需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小组合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同时也需要加强合作,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3.小结
【关键词】能力为本;教学模式;考核
【中图分类号】G203.1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098-02
德育课是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它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几大部分内容,是培养学生工作态度、责任意识、行为养成、心理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技工学校的德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德育课教学远离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厌烦,加上部分学校采用的开卷考试,学生上课期间没有压力,部分学生甚至认为德育课是可有可无的,因此如何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已迫在眉睫。同时,技工学校的教育突出“以就业为导向”,如何将德育的教学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结合起来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以技能为本的教育是相对于只重视学历及知识本身的教育而言的,它是技工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与传统的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有着较大的差异。它着重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学生的文化水平、知识层次、专业特点等决定了课堂教学要打破学科、知识为本的教学模式,建构一个以能力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把握学生心理,增强教学针对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往往只从自我出发,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或从书本出发,这样势必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物品一种观念,一项技能对人的引诱力大小取决于这个物品、观念、技能的实用性。德育课也有类似的属性。如果学生感觉到德育课的学习对他们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那么无疑,学生会在德育的课堂上集中精力,把德育课的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要调动起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就必须研究学生。
1、课前调研。课前调研所获得的丰富、真实的信息是进行教学设计最为重要的资源。通过课前调研,教师能够比较准确的了解学生学习现状以及他们的关注点和期望点,这样就能使德育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日后教学提供重要的依据。
2、课堂观察。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每节课都进行详细的课前调研,并进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分析学生情况外,还可以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根据课堂观察学生的反应情况,恰当的调整教学程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个别访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教师凭借经验对学生进行估计,有时是不准确的。况且时代在变化,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日益丰富,有时候需要教师进行访谈,以便在教学设计时有的放矢。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或课后与班级的典型学生进行谈话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以及实际需求,更准确的掌握学生现状。
二、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1、五分钟演讲。在教师授课之前,先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依次轮流上台,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和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演讲的过程中要求他们态度大方,自然得体,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且蕴藏在他们身上的自主意识也可以得到发挥。同时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起到了沟通交流的作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时间以及课堂纪律。
2、讲授新课。教师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根本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尽量减少对每个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整合要点,注重课堂析理。注意观察学生心理特点,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模式,避免一味的说教教育。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事件陈述、大脑风暴等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营造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色彩和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突出德育课的特色。
比如,教师在教授“公民权利和义务”这一内容时,通过学生自己演小品来创造一个模拟的侵权情景,然后引导学生去分析这一情景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既动手又动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用脑、心、手进行学习。
3、指导学生参与讲课,教师点评。教师可根据班级人数的状况,把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6人左右,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每组成员分别分为组长、发言人、记录人员等角色。教师在讲授新课完毕后,可以鼓励每组学生参与补充,根据每个组的表现,教师再给予相应的评价。同时,每单元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课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撰写讲稿,独立完成某一专题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合作完成某一专题,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合作能力,更能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师生互动,教师答疑。教师答疑环节是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进行回答,这既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同样也避免了教师的单向讲授。通过答疑的过程,师生可以达到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目的。在教师答疑过程中,学生除了采用口头提问,也可以采用上传纸条的形式。
5、学生反思,教师总结。结合教师的讲授以及学生自身的所见、所闻、所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反思,反思的模式可采用撰写小论文、做演讲、谈体会等形式,学生可以在下节课的五分钟演讲里展示自己的反思内容。
三、创建完善的考核系统,全面评价教学效果
现行的考核模式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但平时成绩着重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因此缺乏一个细化的标准。期末成绩采取的是开卷考试的模式,但试卷内容仍着重于书本知识,然而技工学校的德育课考核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并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增强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努力成才的能力。
1、平时成绩(40分)。
1.1 平时课堂表现(20分)。平时课堂表现的分数不只是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更应有其深层次的作用和内涵。如果学生的得分真实有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对平时课堂表现分数的评定存在较多问题。首先,平时课堂表现分数的定位模糊。其次,平时表现的分数量化较难。针对此情况,结合教学实际,本文将平时的课堂表现分为认知能力、学习态度、情绪情感及合作学习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又进行细化,制定了一个可以对平时成绩进行量化的表格,具体见表1:
1.2 作业及课题完成情况(10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完成课题中担任的角色、课题完成情况及态度来给予相应的评分。平时的作业更注重学生的做题态度,对于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可以在下节课中让他们讲解自己的做题思路,以达到正强化的目的。
1.3 自评及他评相结合(10分)。通过自评,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同时给他们评价的权利,更能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他评以平时分好的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主持,通过平时学生在课题完成过程中的表现为依据,来给予组员相应的评价。教师在自评与他评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同时做好监督协调工作。
2、期末成绩(60分)。2.1 注重能力考查。改变以往题目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的现状,开卷考试题目的选取应更加灵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题目设计更多以社会现象为依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2 改变评分标准。评分要改变“踩点评分”的陈规,在解题思路上改变过去“一原理、二分析、三实际”的呆板答题模式,采用“只要合理就给分”、“有创见就加分”的新标准,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
在新模式中,教师可以创设轻松、愉快、平等、有趣、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人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从而达到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动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松源,高职教育能力本位框架下德育方法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
【论文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然而,据调查,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许多德育课存在内容单调乏味,课堂沉闷现象: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对待作业考试无所谓,考试成绩较差等。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是当前摆在每一位德育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下面就如何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谈谈几点看法:
1.加强德育课教师自身素质,深化教师队伍建设。
在新的形势下,德育课教师如果没有积极进取、奋力开拓的精神是难以胜任这门课程的。另外,为人师表是我们德育课教师师德的优良传统,教师是学生理想中的道德形象,德育课教师一旦失去了学生在道德上的信任,他的一切教育都将丧失说服力。因此,德育课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使他们领悟做人的道理,同时,也使学生乐于上德育课,从深层次上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同时,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和德育课专业指导委员会要按照《大纲》要求,重视德育课教师的培养,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师培训力度,适当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考察、研讨、学习交流,为德育课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提高环境。
2.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相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德育课教师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才能增强德育课教学效果。
2.1重视课堂导入。一堂好课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讲得好,能先声夺人,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 。教师应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目的。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启动器。趣是激发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它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
2.2把握教学方法的使用,以灵活的教学方法点拨释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2.1启发式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启发,激发学生去探索问题,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方法。例如,老师在 讲述“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这一观点时,给学生讲这样一个笑话:从前有一个人,他希望所有的人都死掉,只让他一个人活着,但他又想吃烧 饼,于是就留下一个卖烧饼的,他又觉的太寂寞,就留下他的老婆,而他们 都要穿衣服, 就留下卖布的和裁缝……最后就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人。 通过这 个故事然后启发学生: 一个人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社会能不能缺乏 形形的人?学生自己思考后, 从中得出结论——人是社会的人, 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这样把抽象的哲学问题简单化,通俗易懂。
2.2.2研究式教学法,它是在克服传统“注入式”“一言堂”缺点的基础上出现在课堂的一种民主教学形式,正如茶馆中对谈的顾客一样,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教学,因而课堂形式显得活跃、灵活、轻松、自由。这种方法能够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的启发式谈话提到首位,它可以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不2.2.3幽默教学法,它是增强德育课教学吸引力的相当可取的方法。幽默是一种心灵的机智,一种表达的艺术,一种使人在愉悦气氛中接受影响的方法。德育课堂上的幽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生动、灵活、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如在讲“法人”概念时,先提出“法人是法国人” “法人是说法语的人” “法人是守法的人”等一连串荒谬的定义,让学生一一加以否定,再弄懂科学的定义,寓教于乐,真正使德育课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程。
当然,好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选用、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2.3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为什么呢?
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最直观的视听享受,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课堂气氛活跃,而且课件中可以下载现实生活中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真正把学生带到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这样达到一个效果是,能打开学生封闭已久的心理,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动,从而在以后的现实生活中自觉遵守道德纪律,也懂得德育课的重要性。总之在德育课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心身愉悦,也是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得到升华。
3.加强学生课外活动内容
3.1根据教学进程,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
3.2教师及时把国内外以及身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与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不仅能使抽象、空洞的理论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长知识、长见闻,培养学生关注国际、国内大事的能力,通过视频、广播、报纸了解时政新闻,提高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这是学生非常乐意的事情。
3.3适时增加专题讲座。多开设例如“和谐校园” 、“国际形势”、“民族团结”、“法律知识”、“职业生涯设计”等专题讲座,学生热情高、兴趣浓、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极大地增强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
4.完善考试考核方法
新时期,德育学科的考试将逐步走向科学化,并从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试评价, 学生的成绩评定应实现三方面的结合:
4.1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克服片面强调记资料,观点的倾向,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4.2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引导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让学生走出课堂,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印证教材内容,加深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德育情境教学一例通运用价值课堂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75-0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然而,当前许多中职德育课存在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现象,教学有效性明显不足。如何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德育课堂,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是每一位德育课教师必须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中职德育课堂中采用“一例通”情境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所谓“一例通”情境教学法是指利用“一例”(即教学材料)创设多个教学情境,设置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思考题,形成有效的“探究链”,从而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新知,提高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教学方法。
一、“一例通”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有效课堂
“一例通”情境教学法在一堂课上利用“一例”串联各相关知识点贯穿整堂课始终,相对于一堂课多个案例,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不仅使教学更有条理、更加流畅,还有助于学生想学和学得会,从而打造有效课堂。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深化养成教育
“一例通”情境教学法并非一味展示多个情境,而是在每一个情境后都设置问题。通过这些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还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认证能力等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这样的氛围下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深化了养成教育,遵循了德育课教学方向。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技能和教学水平
“一例通”情境教学法要在一例多个情境中设置思考题形成有效的“探究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课标,钻研教材,避免有形无实、强拼硬凑等问题的出现。创设的情境及设置的问题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要有利于课堂探究氛围的营造和教学的开展,还要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些都有助于锻炼教师技能和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二、“一例通”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精选情境案例
选择好情境案例是实施“一例通”情境教学法的前提。一个好的情境案例需要教师作大量细致的备课工作,去粗取精甄选出最合适的案例。为此,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符合教材内容,要有明确的目标性。二是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多角度辐射课本内容。三是既要联系社会热点体现时代特征,又要贴近学生生活适合所学专业特点。四是情境案例繁简难易要适宜、大小要适中。
(二)妙设教学情境
1.通过角色分配设置教学情境
在课堂中设置几个角色分配的情境,让学生成为角色主体,运用课本知识解决整个情境中提出的问题,贯穿始终,既可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兴趣,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另外,在模拟角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又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反思、求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剧情演变设置教学情境
这个“剧”可以是一个故事,一次旅行,一次求职等。由一个剧情的不断演绎发展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不仅使学生很容易在分享“剧”中体验生活原型,唤醒生活经验和解决问题方式,还能使学生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3.通过“旧课”新用设置教学情境
“旧课”是指原先学过的课或教材。教师通过“旧课”挖掘出紧扣新课内容的典型材料贯穿于整个新的课堂教学中。这样通过对旧材料的解读,不仅使学生联系巩固了老知识,又理解了新内容,还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最大化。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情境的科学选材上要把握好一个“度”,力求做到精当适度,充分实现“旧课”挖掘价值和教学意义。
4.通过现实生活的悖论设置教学情境
德育课教学情境设置的出发点大多源于生活,因此在设置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充分收集现实生活与德育课知识相关的背景,并及时发现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或者相悖,往往可以创设“一例通”问题情境,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引串起来,层层设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培养质疑、探究问题能力。
(三)巧设探究问题
1.立足教学情境科学预设探究问题
课堂探究活动能否有效展开,除了情境创设外,还取决于这一情境下所设计的问题是否科学、恰当。“一例通”课堂上的探究问题,应基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认知水平,围绕例子,环环相扣、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参与、感悟、实践。这样的问题设计,避免了单调乏味的空洞说教,真实可信,积极有益,值得探究。
2.根据教学现场动态生成探究问题
高效的课堂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教师要时时把握学生思维的方向,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及时捕捉、判断和重组课堂上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根据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探究问题,灵活驾驭教学过程。
(四)活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实施“一例通”情境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这里的“活”是指恰当地使多媒体教学手段,让情境案例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地“动”起起来,并以此进行情境问题分析,实现教学的师生互动。这样一来既有利于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增添学习乐趣,促进学生思考,认识新问题、发现新问题,又有利于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大大拓展课堂的时空,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总之,教要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虽然并非每节课堂都适合设置“一例通”的情境教学,但只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对各种情境教学的有益探索,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愿学乐学,从而真正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蔡明英.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S].教职成,[2008]6号
[3]王海萍.“一例贯穿始终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09,5:31-33
关键词:微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微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25-02 收稿日期:2016-06-20
课题项目:本文是江苏省无锡市教师专项课题“中职德育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课题主持人:李青)研究论文。
作者简介:李 青(1981―),女,中学一级教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中职德育。
目前,中职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普遍不高。如何点燃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热情,发挥德育课应有的功能,是中职德育老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从微课教学的特点看,它是较适合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的。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微课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程的特点
根据2012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给出的定义:“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结合其他的一些有关微课的定义,笔者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之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由一系列相对独立、开放的学习资源构成的支持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短小精悍的课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短小精悍,目标明确
一般来讲,从时间上看,微课教学视频的时间在10分钟之内。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这一时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微课的时间虽然短,但是它的内容和目标都是有针对性的。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可以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是某个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某个知识点。微课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程特点,设计出微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2.资源共享性
微课程资源是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现的,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播放。因此,学生可以在线进行观看,也可以把资源下载以后在自己的手机等设备上进行观看,并且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学生分享的学习心得体会也给教师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让微课程的资源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3.应用广泛性
微课程的教学资源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因此,学生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学习,学习就不像传统教学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学习空间。
由于微课程的资源是可以反复观看的,这就非常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及时掌握课堂的知识,有了微课程资源后,学生可以查漏补缺,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中实施微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1.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许多中职生对德育课非常的不感兴趣,所以中职的德育课堂一直以来都比较沉闷。但是中职的德育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这些课程都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和法律素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德育课上采用微课教学,能够起到以下几点作用:
(1)实施微课教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德育课的微课,可以是一段具有针对性的视频,也可以是教师声情并茂的知识点讲解。其多样化的形式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产生探究的欲望。比如,笔者在讲授“职业道德与法律”的第三课《感受道德之美》的“做人以德为先”时,事先录制了《老人倒了,扶不扶?》的微课程资源,放在QQ空间上让学生观看、讨论,学生可以在下面留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道德课的教学,就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没有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而微课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许多学生在空间留言,少了些课堂的枯燥和不情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2)实施微课教学,有助于解决教学课时问题。
由于中职学校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实习教学,一般的实习时间短的2~3周,多的高达6周以上,这样,课时的教学内容就要压缩或者简单化,而实施微课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比如,笔者所执教的班级实习时间有5周,除了按正常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外,还录制了相应的微课内容供他们学习。如第十一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教学中,公民(自然人)和法人两个名词是教学重点之一。为了更好地让他们理解,我用微视频制作了有关两者特征的视频,并加以图片和事例说明,放在QQ空间里让学生学习,收到了比较良好的效果。因此,微课时间短、内容精,可以很好地做到既有内容又有形式,节省课堂时间的同时也节省了教师的精力,能够切实地提高课堂效率。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育课在学生的心目中,一直都是说教的、空洞的,尤其是“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道德课的内容,学生更是难有学习的兴趣。在讲授第三单元《知荣辱,有道德》的内容时,笔者选取了《道德观察》节目中的一些内容,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制作了相应的微课资源,放在网上,供学生学习,有的资源也会放在课堂上使用。比如,制作了微课程《叩想沉寂的心灵――你所不知道的老师》,这则微视频让学生们了解到: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引起了学生很大反响,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生活有时并不是他们所认为的人人以自我为中心的,还是有一些道德高尚的人,做着让我们感动的事。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培养。笔者通过制作微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通过设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得到情感的升华,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提高教师的能力
微课程的制作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技能。以笔者自身为例:从开始接触微课,不知如何做微课,到自己熟练做微课,中间也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磨炼。如在专门的微课网上学习别的老师的微课资源;学习制作微课的方法;下载相应的微课制作的软件。这些都使我自身获得了一定的提高。
三、微课程设计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教学要做到一切以学生为本,微课程的设计也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设计微课。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他们的个人生活体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这些生活体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着力点,并且构成了学生新的认知基础。 尤其是“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更加强调学科知识与生活经历的紧密联系。所以,在设计微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
比如,前面所讲述到的微课《老人倒了,扶不扶?》就是让学生去分析生活中的“奇怪”现象:老人倒在地上,路人不敢扶,怕被讹诈,导致老人出现生命危险;老人被车撞倒在地,好心人去扶,却被讹诈为肇事者。让学生讨论: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发生吗?你亲身经历过吗?通过学生的讨论可以发现,他们有的是亲属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有的是周围邻居遇到过,甚至还可能是自己碰到过。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更容易接受老师所讲解的知识。
(2)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整合微课资源。
学生每一次的学习行为都是建立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之上的。为了提高微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设计微课的时候一定要对学生原来的知识进行梳理,并对新旧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科学地预设微课教学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旧知识,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迁移,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有完整性
微课的特点是“短小但目标明确”,“短小”不代表不完整。因此,德育课的微课一方面在结构上要有完整性,即在结构上必须包括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还需要配套的练习和反馈。另一方面,微课所呈现的知识内容也必须是完整的,即微课的内容是某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
四、微课程应用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学生的反馈
当微课资源在网上之后,教师要统计学生的观看次数,统计分析学生的参与程度。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所以,教师要有适当的监督,监督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习题检查、小组交流等。
2.要对学生有引导
教师制作微课程时要设计适当的问题,不能因为录制现场没有学生就省去提问的环节。适当地提问,给学生留一些思考的时间,能引起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当然,这些问题也要像在课堂上的提问一样精心设计,层次多样化,才能达到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学改革也面临着新的局面,微课作为新事物,我们要明白它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它与传统的政治课堂是相互促进的。只要微课运用得当,相信它一定能够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关于微课的运用研究是一个延续性的、有待深入开展的论题,今后笔者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钟海青.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电化教育研究,2011, (10).
张 琛.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35).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