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乐理教学的重要性

乐理教学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9 16:21: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乐理教学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乐理教学的重要性

篇(1)

一、基本乐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基本乐理教学对于我国音乐教学和音乐人才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需要对基本乐理教学进行改革,同时要不断解决基本乐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和调查得知,目前基本乐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没有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通过调查问卷得知,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音乐之前,对于基本乐理有着不同的基础,有些学生仅仅了解一般的乐理知识,但是一部分同学却对乐理非常精通。所以,学生乐理基础知识的不同,为基本乐理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不同乐理基础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第一,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讲,如果按照普通的基本乐理教学进度来讲,这些学生无法跟上课程的进度,对于其以后的音乐学习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第二,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讲,重复性的教学容易使得他们产生枯燥的心理,同时也浪费了这些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时间。所以,如果不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对课程进行划分,容易使得基本乐理教学陷入困境。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音乐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参与者,对于基本乐理教学的效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然而,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乐理课程的理论知识比较多,然而课程的课时又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很多教师为了能够讲解更多的知识,往往只是进行理论性的概述,而针对一些重点内容不展开讲解,学生无法深入地学习相关的内容,同时对于纯粹理论性的教学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第二,基本乐理教学课程不仅仅需要让学生学习到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通过自身的实践,能够更好地学习到相关的知识。然而,在开展基本乐理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一个教师进行理论的讲解,而另外一个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课程的学习,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学生如何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基本乐理教学内容比较多,而且存在很多类似的概念,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一些相近的概念不清楚,例如:无法区分调、调式和调性等比较接近的概念,所以很多学生认为三者是等同的,这就体现出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述,导致学生无法更好地区分相关的概念;第二,记谱法对于音乐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其重要性,从而使得学生经常性地遗漏一些符号,经常出现一些细小的错误。

二、基本乐理教学的优化策略

目前我国的基本乐理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无法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基本乐理教学,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一)基本乐理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基本乐理教学虽然听上去像是纯理论的教学,但是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样要求很高,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基本乐理教学,弥补基本乐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要将基本乐理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进行课时的安排上面,可以让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穿插,这样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尽快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学习上面,从而更好地加深对理论的学习印象;第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导师应该做好充分的沟通,使得两者的教学内容具有一致性,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更好地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做到平衡。

(二)积极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提倡,在进行基本乐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做好课程中的引导工作,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基本乐理教学的课堂效果。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学生希望如何开展课程,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能够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程当中;第二,教师应该在课程中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针对教学进度进行不同的调整。

(三)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专业特点。基本乐理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很多与音乐教学相关的专业都需要学习这门课程,但是与音乐相关的专业比较多,而且各个专业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基本乐理教学的教学效果,需要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需要对不同的专业内容和特点进行充分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根据专业的特点,调整基本乐理教学的教学内容,从而能够为相关专业打下更加坚实的音乐基础;第二,在基本乐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美学因素,音乐是需要欣赏和审美的,所以如果在基本乐理教学过程中加入了美学元素,那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能够从美学角度更好地学习基本乐理课程的相关内容。

(四)将基本乐理教学与其他音乐课程紧密结合。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不仅仅需要学习基本乐理知识,而且还需要学习其他音乐知识,而基本乐理教学是其他音乐课程教学的基础,因此与其他音乐课程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在进行基本乐理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其他课程紧密结合,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基本乐理教学与视听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而且需要自身来表现音乐,所以需要将理论知识与视听练习相结合;第二,与其他课程做好兼容和调整,使得基本乐理教学与其他课程之间不能存在过多的重复内容,同时也要求基本乐理教学为其他音乐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 视唱练耳 基本乐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3.1-4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乐理、视唱练耳是每人都必学基础课程,它是音乐者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学习音乐专业的根基。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凡是视唱练耳、基础乐理水平高的,演唱和演奏的效果就相对要好。

1表演艺术专业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相结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国表演艺术专业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时,采用的都是分离的教学模式,使得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两门课程以及学生学习这两门课程时有诸多的困扰与不便;从现阶段的音乐教育发展状况而言,由于这两门课程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对这两门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唱练耳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而基本乐理则理论性较为强烈;教学这两门课程采用分离的教学模式时,学生在学习视唱练耳时则会表现得无从下手、手足无措,不能将基本乐理知识较好地运用进来;而在学习基本乐理时,因其具有理论性较为强烈的特点,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就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会认为学这么多理论根本就没有用处,走出去靠的是实力,而不是令人乏味的理论知识;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的有机结合,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便能理解掌握得更为通透,从而将这两门课程学好;

(2)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都是关于音符高低、节奏长短以及调性调式等音乐基本要素中的学科;尽管这两门课程在表现形式上各有不同,但是其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都是一样的,它们是可相互融合与渗透的,从而为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相结合提供出了有利的条件;

(3)实现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相结合之后,将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有助于学生对音准效果的准确掌握,逐渐将学生的精唱与范唱能力培养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音乐基本理论知识;此外,在表演艺术专业中,对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的整合进行加强,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并掌握好比较全面的音乐知识,从而让学生学会从理论知识出发,将音乐实践技能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促进音乐理论知识的音响化发展,慢慢地对学生的音乐素质进行培养与提升。

2实现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相结合的原则与方法

尽管,视唱练耳同基本乐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在思维方式上,它们还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之处,所以它们才能实现良性的互补,有利于它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样才有将其结合在一起的必要性。听音、视唱是视唱练耳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对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感知力进行培养,要求学生拥有更多的感性与直接思维方式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是基本乐理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具有理性的与逻辑的思维方式;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将这两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门课程才能实现整合与统一,从而将其整体优势与综合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进行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的时候,表演艺术专业的教师有必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让学生孤立地去对音高、节奏、和弦以及旋律等进行训练,会让学生觉得这课程非常枯燥无味,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得较为困难;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以音乐的音响作为着手点,分析听觉,使得学生理解并掌握所感知到的音乐现象,学生便能很快地将其与理论知识相联系,并对其进行分析、辨别与归纳记忆,有利于获胜获取较为完整的音乐印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在教学视唱练耳的过程中缺乏了必要的理论指导问题就得到了有效解决。在传统的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中始终强调的都是专业性较强理论知识的讲述与枯燥的技能技巧训练,而采用娱乐性、审美性以及知识技能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情况将得到有效的改善。就音乐艺术的实质而言,它是一种情感的艺术与表现地艺术,具有较为强烈的审美娱乐功能;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将这种娱乐审美功能同训练以及知识技能的讲解相结合,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专业性就能得到淡化,从而有利于将学生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激发出来。

3结语

社会、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教育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也要跟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发展脚步而发生着或大或小的改变;只有这样,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不是过期的人才。因此,对表演艺术专业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相结合的教学进行研究与探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石硕.固定与流动的结合――浅论高师视练教学中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的结合[J].中山大学学报丛,2010.

[2] 黄鹰.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与教学手段多样化探索――兼及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中国音乐,2006.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视唱练耳;教学;有效性

前言

近些年,学前教育专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学前教育工作。视唱练耳乐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中一门基础的入门级课程,具有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视唱练耳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效果,还会对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想要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未来发展,就一定要做好对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一、乐理视唱练耳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的目的和重要性

乐理视唱练耳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全面系统的对学生的在音乐课堂中节奏、节拍以及视唱练耳等音乐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自身而言,并不能和专业的音乐院校做比较,但是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乐理知识,并且结合乐理视唱练耳练习学生们对节奏、节拍、音高以及音准的掌握和运用,并且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唱歌学习、音乐伴奏以及今后幼儿教育动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学前教育专业中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于音乐作品来说,不仅仅只是包含节奏和音符,其中还蕴藏着很多的音乐理论,心理学、生理学、没血、和声、曲式以及调式调性等。从文字表面上理解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主要和唱、听有联系,但是实际意义上涵盖的科学性较为广泛。可以不断的融入音乐方面专业的乐理知识在视唱练耳训练中。例如在训练视唱练耳时,可以根据音乐作品本身具有的风格特点以及曲风,对音乐作品相关的音乐知识以及作曲背景进行简要的介绍。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视唱练耳训练,还可以将乐理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因此,视唱练耳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1]

二、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视唱练耳教学情况来看,视唱练耳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

忽视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是教学忽视了视唱练耳训练,还有一方面是学生忽视视唱练耳训练。造成教师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例如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日常课程比较多,教师没有全面的考虑,亦或是由于教师将侧重点放在对幼儿心理教育和知识教育上。导致学生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乐理视唱练耳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具有的重要性,还有可能出现的原因是学生对学习音乐积极性不高,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在主观上这也可能是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的原因。

(二)缺少音乐乐理专业教材

目前,虽然有一部分高等院校都已经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当中课程的设置也包括视唱练耳,但是还有一部分高等院校中并没有自己编写印刷的视唱练耳教材,缺少音乐专业教材,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保证视唱练耳教学的质量。通常情况下,这些高等院校视唱练耳教材都是以国内外著名的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材为主机型撰写和印刷的,虽然这些著名的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中视唱练耳专业水平被认可,但是学校知识一味的效仿教学内容,并没有和本学校自身的实际教学水平、教育环境、师资力量以及教学需求,那么很难保证学前教育专业中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方法不当

视唱练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的选择和采用良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合理有效的保证视唱练耳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但是通常情况下,有一部分教师都是按照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这样的视唱练耳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从专业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来说,这会影响着学生今后未来职业的发展。[2]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要想提高学前教育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但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还一定要确保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并且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提高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

(一)树立正确的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观念

学前教育专业中教师一定要纠正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并告诉重视和认可学前教育专业中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性,并发现视唱练耳教学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将视唱练耳教学列入到重点的教学当中去。与此同时,教师应该转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意识,通过思想教学模式和行为指导学生正确的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专业中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未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有利的条件。[3]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时,教和学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其视唱练耳教学的主要的特点是将教学分解,然后再整合起来。将音乐作品中的各个音乐要素进行分解联系,例如节奏、节拍、音高、音准等要素,并对和声和旋律进行连接性的听写,最后整体的分析音乐作品,深深的体会到各个音乐要素运用的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环境下,学生通常对音乐乐理知识的了解都是由教师灌输,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要想将视唱练耳教学做好更好的效果,教师不仅要灌输学生乐理知识的学习和讲解,还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态寻找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的实现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能力。学生可以自主的制定出学习计划,例如课堂教学训练、课后实践活动、自我评价以及监控训练,逐渐的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做好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材的研究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中乐理视唱练耳教学行为而言,一个科学完善的教材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材在研发和编写的过程中,对高等音乐院校中乐理视唱练耳教材的效仿和借鉴具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效仿和借鉴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教材内容融合性问题,确保自身所研发和编写的视唱练耳教材在典型教材的指导下,不仅可以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对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需求,还可以满足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使学前教育专业中视唱练耳教材可以真正的发挥着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指导作用,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幼儿教育水平提供保障。

(四)借助现代教学技术

视唱练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听觉能力的训练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音乐作品都是通过敏捷的听力以及感知能力去完成。但是就现阶段的视唱练耳状况来说,单一的对学生进行听觉能力的训练是不可行的。目前,社会上各项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这就使得视听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表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学前教育专业中视唱练耳教学主要的表现是不断的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补进可以调动人体的感知能力,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人体的最大潜能。与不同的节奏、节拍结合训练可以带来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点,进一步的提高了学期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听觉能力的训练和运用,另一方面要提高听觉和视觉能力相互协调的训练和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有效性的显著特点。[4]

(五)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方法的创新

视唱练耳是一个比较漫长枯燥和不断重复的学习过程,主要表现的是一种螺旋上升的状态,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厌倦心理、乏味,那么就很难保证视唱练耳的效果。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实现视唱练耳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但可以保证视唱练耳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的保持,因此做好学前教育专业中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方法的创新对视唱练耳教学具有着重要的作用。视唱练耳教学中,音节、调式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音准和节奏的了解和掌握,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旋律和调式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节奏教学上,教师可以利用节拍器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节奏感,根据节拍器上指示灯闪烁频率来帮助学生掌握节奏的时间,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节拍的速度和长短。在音准教学上,教师可以通过采用钢琴伴唱的方法让学生从分的了解和掌握音准。让学生先听钢琴伴奏,然后教师为学生进行钢琴伴奏示范,最后让学生进行钢琴弹奏,实现对音准的有效性的了解和掌握。

(六)重视课后练习和心理调节

除了在课堂上的教学和训练之外,针对课堂训练和课后复习这样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学生应该积极的通过集体的形式来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尤其是对于音乐的初学者来说,要讲重点放在集体训练的方法上,由于集体训练不论是在熟练程度上练习还是对音乐要素的准确度上,都具备较大的保障。通常在学生视唱练耳训练不稳定的条件下,对音高错误的概念一旦产生就很难扭转形式。因此,在音准概念还没有形成准确性和独立性,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集体训练。此外,由于学前教育专业中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前其实并没有进行系统性专业的练习和培训,其中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来自于乡村小镇,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基本上都是没有进行专业性、规范性音乐课,学生们对音乐乐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能力比较差,底子薄,对音乐感知能力差。对于这些音乐综合素质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在初期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较大的心理障碍,因为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需要学生对音乐有着直接的反应和表现,但是在课堂的练习当中音调唱不准、音高的听辨能力不正确,这些因素都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因此在学习初期,一定要不断的鼓励和爱护学生,注重培养学生互助共进的学习意识,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改变不足之处,提高他们的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不但影响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更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外,还应该对自身教学方法不断地创新改革,确保教学行为能够符合大纲对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的要求,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音乐综合素养,为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提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小宁.浅析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J].音乐大观,2013,(03):111.

[2]刘哲.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视唱练耳乐理教学方法[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02):103-105.

[3]田媚娜.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黄河之声,2015,(11):33.

篇(4)

下面就乐理高考复习课的教学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把握复习重点。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目前,乐理考试是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在教材和考试内容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对当前普遍认可和使用率较高的一些乐理教材进行比较(如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傅子华《实用乐理教程》、付妮《乐理考前辅导教程》等),可以看出,教材的常规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在具体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上各具特色。针对这一情况,可以把常规内容讲解和训练作为乐理高考复习课教学重点;把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由浅入深,重新排列,合理安排学习进度:标出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复习课的开始就明确学习目的,从而较好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依据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基础性概念与定义,提高学生能力

乐理高考复习课的学习内容涉及面较广,包括记谱法、音程、和弦、调式等多方面内容。面对范围较广,环节较多,各环节又相互关联的乐理教学内容,我认为掌握每个章节的基础性概念与定义尤其重要。在讲授的过程中,针对具体概念与定义,从根本上解释其含义,要求学生务必透彻理解每个概念与定义所包含的实际意义,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和弦》章节中,原位七和弦一节,关于七和弦的名称问题。以大小七和弦为例。大小七和弦,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它是一个由四个音按照三度叠制关系构成七和弦;第二层含义,大小七和弦中的“大”字,表示七和弦的根音、三音、五音构成的三和弦性质,是一个大三和弦;第三层含义,大小七和弦中的“小七”两个字,表示七和弦的根音与七音的音程关系,是小七度。把大小七和弦概念讲清楚以后,七和弦中其它的六种和弦就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收到良好效果。

三、讲究教学方法,创造自然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每个教师来讲,培养学生对所授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想办法让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有趣,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

1、根据不同章节的具体内容,总结一些规律,让看似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使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所学内容。

例如:在第一章《音的高低》中,音的分组是重点内容,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由于学生所学的专业各不相同,有一些学习民乐的同学对五线谱不熟,每到遇到音的分组,总是出现错误。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让学生以C音定位,记住C音在五线谱的大谱表上呈现出的对称性特点,以C音为坐标,找到其它音的位置。将其规律告诉同学们后,绝大多数学生在面对音分组的题目时,就不再困难了。

从谱例中可以看出以中央C为轴,C音在五线谱的大谱表上呈现出的对称性特点。

2、为了让学生易懂易记,经常编一些口诀,加深印象。

如:在《调式》章节中,讲解五声调式的音阶结构过程时,以五个音之间的相邻关系,让学生背诵口诀,达到良好效果。

根据五声调式音阶特点,相邻两音的关系只有两种,一种是大二度,另一种是小三度。由此,用数字表示音的个数,同时还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大二度。两个数字之间代表两个音之间关系是小三度。因此,宫调式就形成了321排列特点。由此类推,商调式222:角调式123,徵调式231:羽调式1 32。这个办法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五声调式的结构特点。

又如在《和弦》章节关于三和弦原位极其转位的教学中,按照三和弦的结构特点,编成口诀:大小大、小大小、小小减、大大增。

三和弦有四种,分别是: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和减三和弦,它们的结构是三个音按照三度叠制而成,原位三和弦由两个三度构成。如大三和弦,根音与三音是大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小三度,也就是大三度加小三度,构成大三和弦。于是编成口诀大小大。按照此方法将其它三种三和弦编成以下口诀:小大小、小小减、大大增。

3、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用对比法,找出异同点,反复练习,加深印象。

在乐理中,有一些概念容易混淆。如音列与音阶、节拍与拍子、根音与低音、同宫音与同主音、稳定音程与协和音程、变化音级与调式变音等,这些不仅易混难分,而且也是考试中容易出现的考点。对这些知识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进行比较,而后针对它们的异同点,在习题上下工夫,反复用多种题型进行练习,让学生一看到这样类似的题就能知道考点是什么,很快就能顺利答题。

4、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活跃教学气氛,有时进行限时回答问题;有时采用竞赛形式,分成小组进行抢答;有时采用学生问相互问答等等。这些办法的采用,对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起到很好作用。

四、以“实战”为主,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首先,确定以“实战”为主,先练后讲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们在高中一年级已经对该门课程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在复习课开始就先做题后归纳,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做题的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试题和题型,把针对同一问题而不同类型的习题归类,做完后进一步总结归纳,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连续安排模拟考试,做到考一次,讲一次,每考必讲,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试能力。在练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强调时间观念,合理运用时间,经常性安排学生定时定量的练习,也是顺利通过考试重要的因素。

篇(5)

一、创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只教唱几首歌曲和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例如,在教授唱游课《小企鹅》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南极,很少看到过企鹅,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将歌曲和有关南极、企鹅的画面做成幻灯片,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做律动。这样憨态可掬的企鹅和冰天雪地的南极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这样学生不仅能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二、突破难点,让学生更直观地去感受音乐。

许多音乐教师对乐理教学大伤脑筋,往往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讲解,而学生却难以掌握。但是乐理教学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又不言而喻,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呢?其实教学过程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例如歌曲《其多列》当中涉及到了学习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内容,屏幕上播放歌曲的同时还有小人的“走”和“跑”分别代替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学生们当然知道走是要比跑慢的,老师加以提醒告诉他们这里的两个跑加起来就是一个走的速度了。这样学生们可以眼到、耳到、心到,听得认真,看得仔细,建立起来的音符时值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三、扩充容量,进行多元文化的渗透。

篇(6)

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水平还很有限,大部分中学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导致各高校所招收的音乐专业学生专业程度参差不齐。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高考前经过了的“强化班”培训,考试成绩不错,但学得并不系统,也不扎实,这些现象都对基本乐理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高等学校音乐专业的基本乐理课教学还存在很多误区,如对基本乐理的不够重视,教学内容不太合理等。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中,强调了感受与欣赏、表现、即兴创造、创作实践、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内容。笔者认为,基本乐理课的教学也应该依据《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优化教学内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基本乐理教材也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质量参差不齐,各高校的音乐教师大部分都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教学内容,这样很容易造成有些重点内容被忽视、省略、随意删减,笔者认为,音的性质、乐音体系、音级、音列、音名、唱名、音的分组、音区、变音记号、记谱法、五线谱、各种谱号及谱表、音符、休止符、节奏、节奏型、节拍、拍子、音值组合法;音程;和弦;大小调式、五声性调式等;转调、移调;演奏、演唱法记号、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内容是基本乐理必不可少的。

另外,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几乎用西方乐理知识代替中国乐理,中国传统乐理知识以及二十世纪以来现代音乐各流派的技法知识在基本乐理书中几乎无人提及。但是,作为音乐教师在基本乐理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忽略,尤其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来讲,中国传统乐理知识以及二十世纪以来现代音乐各流派的技法知识更显得重要,基本乐理课堂中加入这些内容,不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工作实践。

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本乐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针对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这一特点,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应该通过传授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如教学能力、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确,不仅要“学会乐理”,而且要“学会教乐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在教基本乐理课时,每节课都会预留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来讲解一周以前布置的新课内容,通过课堂上的实践,许多学生原本以为自己的基本乐理学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要真正走上讲台准确地讲出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最忌“纸上谈兵”,还需要与具体的音乐作品相结合,避免重理性轻感性,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如在讲解调式分析时,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民族调式中的七声调式与大小调式的区分,有的老师认为,只要“fa”和“si”少的就是民族调式,“fa”和“si”多的就是大小调式,其实这样的解释是非常不严谨的,有时候很容易分析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多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音乐感觉。

三、改进教学方法

1、去“繁”就“简”

我在上基本乐理课时,曾有一个学生对我说她高考前学基本乐理时,每次做作业都要哭,我感觉很惊讶,详问才知道,原来每次老师都要学生把基本乐理书上的内容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学生学得非常痛苦,效果也不好。教师在教学时应将繁杂的概念等进行概括、提炼,再让学生记忆。如在教“音程”时,有的老师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每一个音程的音数,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本人认为可就“就简”,在基本音级范围内,二度、三度记音数很简单,可以去记,四度、五度可以这样记:“除fa-si是增四度外,所有的四度都是纯四度,除si-fa是减五度外,所有的五度都是纯五度,”六度、七度可以用转位去算,这样一来,就非常简单了。再如:讲解和弦这一章时,有的学生喜欢记概念,对于大、小、增、减四种三和弦的概念有时候容易记混,我就归纳为:大、小三和弦下面的三度与名称一致,即大三和弦下面是大三度,小三和弦下面是小三度,上面相反;增三和弦有个“增”字,就像大胖子,即两个大三度;减三和弦有个“减”字,就像个瘦子,即两个小三度等等。十几年来,我通过对音程、和弦、调式等内容的概括、提炼,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学科渗透

教学范围的延伸以及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同步学习或未开设的课程提供前瞻性的指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者开始认同这种学科渗透的教学方式并已运用到了教学中。

第一、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渗透。基本乐理属于音乐基本知识的范畴而视唱练耳属于音乐基本技能训练的范畴,从表面上看好像没有太大的联系,但实际上,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这两门课程都包含记谱法、节奏与节拍、音程、和弦、调式调性、速度、力度、演奏演唱法标记等方面的训练内容。因此,在基本乐理的教学中引入视唱练耳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做到听觉能力的培养与理论讲授同步进行。如在音程的教学中,可以弹奏音乐作品让学生听辨其中的音程以及不同度数的音程的音乐表现力;讲解和弦时,可以通过弹奏实际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性质的和弦的音乐表现力以及不同和弦的色彩的对比等。当然,由于学生程度的不同,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很容易地从音响中去听辨或感受到基本乐理中所要求的答案,这需要教师和学生持之以恒,长期训练。

第二、基本乐理与和声学的渗透。教过和声学的老师都知道,如果学生基本乐理没有学好,和声学的教学也很难进行。笔者发现,在和弦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很少有教师按照四部和声的排列法等要求去讲解,有的教师虽然“做到了”与和声学的渗透,但弹奏的是“无根和弦”,即只有右手的三个音,没有左手声部,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在讲解这一章时,讲师可以在学生已经会辨认与构造和弦的基础上,稍讲一下四部和声的排列与简单连接,再引入音乐作品让学生去感受。如《黄水谣》的伴奏,呈示段中大三和弦的运用使和声色彩明亮,表现了黄河两岸的美丽景色;中段运用减三和弦来表现日寇侵略造成的妻离子散的凄凉景象;再现段运用小三和弦,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以及对敌人的仇恨。在讲解基本乐理、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和声语言在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性,为以后学习和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比较简单的音乐作品片段,让学生分析和弦,然后教师在钢琴上弹奏让学生分辨,深入理解所学的和弦在实际音乐作品中的运用方式以及音响效果,这样,既让学生学习了和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和声感知力以及音乐听觉能力,可以说做到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以及和声学的学科渗透。

3、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作为艺术门类的高师音乐专业由于其相对宽松的入学条件和较为乐观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受到一些学生和家长的青睐。由于艺术类招生的特殊性,导致学生之间产生一定的个体差异。如:专业水平的良莠不齐、理论素养普遍不高。

所以,进入大学之后,对他们进行专业的、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事实是,学生大多比较热衷于技能的学习,而对于理论学习则普遍热情不高,重视不够,效果不好。而教师往往也只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忽略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结果是学生对理论课学习兴趣越来越少,学习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一、乐理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传统的音乐理论学科,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等课程。这些学科看似独立,实则相互融合。这其中,乐理是音乐专业的入门学科,它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也最为密切。乐理所涵盖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如果没有扎实的乐理基础,就有可能打不准节奏,认不对音符,搞不清楚音程关系,辨别不了调式调性……那么,在进行其他学科学习时,就会形成学习的障碍。教师在进行乐理教学的时候,首先应该清楚本学科的重要性,在教学时应力求注重教学细节,把每个知识点都讲清讲透的同时,通过学科间的渗透以加深学习印象,巩固学习效果,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节奏节拍中的渗透教学。在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不同节拍的节奏型,让学生试唱,也可以通过聆听有代表性的节奏型乐曲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不用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上的差异,既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其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将所听的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写下来,以此锻炼学生的音乐内心听觉,为视唱练耳学习打好基础。

(二)和弦中的渗透教学。在学习和弦这一章的时候,除了要让学生明确原位和弦、转位和弦、和弦解决的意义和构成等知识外,还应适当安排一些典型的和弦进行,和弦解决的听辨练习。如T—S4/6—D6—T;T6—S—K4/6—V7—T的进行等。还可以用一些钢琴曲和即兴伴奏的实例来说明和弦是构成和声的基础,而和声又是构成多声部音乐的基础。这些拓展既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和声内心听觉,对学生练耳、和声、即兴伴奏的学习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调式调性中的渗透教学。在学习调式调性章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搜集一些不同调式调性的乐曲作为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演唱,并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谈体会,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确不同调式调性在音乐色彩和表现上的差异,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和分析建立其调性感觉,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视唱练耳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的学生,没有一双能感悟音乐的耳朵,没有对美的敏感捕捉和辨别,那么,在进行技能学习(如钢琴、声乐、即兴伴奏、歌曲写作等)的时候,对于作品的整体把握和二次创作就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影响。《礼记•乐记》认为音乐产生于心物相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由此看来,音乐的产生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人心,二是外物。而《乐记》更重视心的作用:“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因此,培养学生内心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远比教会学生唱对乐谱,听对音符更为重要。

在当前的视练教学中,我们可能更关注的是硬性的教学效果,是反映在卷面上的分数,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内心听觉的培养。内心听觉是人能感受音乐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它包含旋律性内心听觉和和声性内心听觉。前者是针对单声部音乐来说的,后者则是针对多声部音乐来说的。二者在训练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何在视练教学中打破传统,使它真正成为一门提高学生音乐感觉的课程,这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视练也是一门综合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只要找到适当的方法,视练也可以成为连接其他学科的桥梁。

(一)视唱教学中的渗透教学。教师在视唱教学中应该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准备过程包括视唱阶段性的调式音阶,调内音程模进,和弦分解及解决,主音导音到各音等预备练习,并且把这个练习当作每次上课的必经阶段,在学生心中形成牢固的记忆,强制他们记住音程关系和调式特点。这个阶段完成后,即可进入视唱阶段。在唱谱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先看曲子的节拍、调式、音乐表情记号和术语等常识,在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后,让学生先将曲子的节奏通读一遍,最后再尝试有表情地唱旋律。经过这三个环节,学生既感受到了乐曲的节奏特点,又清楚了乐曲所表现的内涵。唱旋律的时候内心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后,把握和表现音乐也就显得相对容易了。

(二)节奏训练中的渗透教学。在进行节奏训练的时候,应适当鼓励学生进行节奏的创作。在统一的节拍条件下,以4—8小节为创作标准。让学生唱自己的作品,或采取2—4人一组的形式进行多声部节奏的练习。这种训练模式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因为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而在节奏组合的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可以感受多声部节奏的形态,为其理解多声部音乐作品打下基础。除了鼓励学生进行节奏的创作外,还可以让学生尝试为自己创作的节奏谱写旋律,并让学生在课堂上演唱,师生点评。这样的训练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说其实就是小型的歌曲创编了。通过创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明确了音乐的美是通过旋律和节奏等这些基本要素来表现的。

(三)内心听觉训练中的渗透教学。舒曼曾说:“当你开始作曲时,全部用你自己的脑子来作,在作品完成之前不要用乐器试奏,只有发自你内心的音

乐才能触动他人的心。”可见,一个乐者的内心听觉对于创作和理解音乐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的内心听觉养成训练呢?笔者认为,前期的基本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其训练方法,已经在前面做过表述,这里就不在重复。当学生视唱练耳学习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需要加入和声学中的一些知识进行理论指导,培养其和声内心听觉。要建立良好的和声内心听觉,必须首先建立良好的旋律内心听觉,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这时,教师应根据客观情况,就一些和弦排列规则、各级和弦的属性与倾向性、和声进行的基本规律、典型的终止式进行等,并在听觉分析上重点讲解,特别要对多声部视唱中和声性多声部与复调性多声部的各自特点与难点作分析与比较。

三、基础和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基础和声作为高师理论中的必修课,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和声技法予以初步了解;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多声感受;理解和声的艺术价值;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多声音乐的审美能力;并为即兴伴奏学习打下理论基础,以适应将来的岗位需要。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和声学课程教学大多沿用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多以四部和声写作训练为主。

诚然,这种训练方法对于作曲与指挥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有用处的。然而,对于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就显出了弊端,原因是:学生在入校时的音乐理论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进校后由于培养方向的不同,对于音乐理论教学也不像音乐学院要求那么高。在这种情况下,高师的和声教学如果还走以“四部和声写作”为主线的道路,势必会使学生在学习和声的过程当中感到吃力,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一)和声与音乐欣赏的渗透。在和声教学中,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可适量安排与教学内容对应的音乐作品,结合谱例进行赏析,使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结合,以利于其更好地理解和声对于音乐表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