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1 23:17: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护士人文修养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素养;研究;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15-04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行,精神科护理模式也逐步实现了从生物到心理再到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正逐渐深入到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精神科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个分支,人性化护理是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把精神病患者当作“完整的人”看待,尽量满足其需求的、以患者为本的护理服务。该理念对患者特别是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关怀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仅就当前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素养方面的研究进行元分析。
一、概念界定
(一)精神病患者护理
精神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患者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方面有异常表现,致使其工作、学习、生活能力下降,社会功能减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遗弃。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技术性操作较少,主要以日常生活护理为主。精神病患者虽受病态的情感、思维影响而行为异常,却有着正常人的认知和需求。由于受到歧视,他们对尊重和情感的需求更为强烈。精神病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较之常人更为强烈,护理人员尤其应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
(二)人文关怀素养
“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是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素养是指经常修习涵养,也指平日的修养。人文素养即对人类文化中先进价值观及其规范的修习涵养,是一种深植于内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集中体现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品质。护理人文关怀素养的本质是一种具有专业道德情怀的价值观,具体表现在人际互动的行为中,如将患者当作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存在,能够在患者疾病、遭遇与疼痛时给予帮助并使患者认识到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获得较高的生理、心理与精神和谐,以保护、增强与维持患者的生存质量。表现为对人生命的尊重与爱护、对生命健康的关爱与呵护、对生命健康权利的敬畏与尊重。人文关怀是基础护理的本质,是护理的本源。
(三)元分析
元分析是应用特定的设计和统计方法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整体的和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是回顾性与观察性的,是对传统综述的一种改进,是概括以往研究结果的方法,包括大量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全面、系统和定量的特点,可用来对以前的具有不同研究设计的和不同时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相对传统的文献综述,元分析是一种定量的综合文献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传统文献综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元分析以原始研究结果为单位,设计严密,强调对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有明确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系统统计所有的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就尽可能地避免了人为的主观性,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和准确。
二、研究方法
(一)抽样
本研究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文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护士人文素养”为主题,搜索了2005年10月1日―2016年6月10日的研究论文,共搜索到2300篇。其中,以“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搜到1707篇,再以“精神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共搜到105篇。去除不相关样本,共获取57篇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样本。
(二)分析单位
本文以搜集的研究论文为分析单位,从关注度、发表年份、数据库来源、研究指向、研究结果五个维度对“分析单元”进行分类和编码。五个维度的具体操作性定义如下:(1)关注度。学术关注度是指同一个课题或者题目的期刊更新数。本文分别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与“护理人文关怀”两项主题的学术关注度进行了统计;(2)发表年份。对每篇论文按照发表年度编码,从2005―2016年每年的数量分析人们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程度,同时分析对该主题研究的发展趋势;(3)数据库来源。按照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4个数据库的不同层次与价值,分析各数据库中论文的分布情况,判断现有研究成果的研究动机、研究层次、研究价值;(4)研究主题。分析现有研究内容与结论,总结出研究主题。主要分为实践性研究和理论型研究两大部分,其中实践性研究包括管理和应用两方面内容。
三、研究结果
(一)关注度
CNKI“精神病患者护理”学术关注度统计如图1所示。
从关注度上可以看出,针对“精神病患者护理”和“护理人文关怀”两类主题的关注度呈整体上升趋势,特别在2013-2014年间达到高峰。但“精神病患者护理”的关注度在2015年下降较快,“护理人文关怀”的关注度在2015年也有所下降。
(二)发表年份
自2005年以来的11年间,关于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总体数量呈增加态势,运用CNKI学术趋势分析统计软件检索发现,以“精神病患者护理”“护理人文关怀”为主题的研究论文逐年上升,但并非持续上升,中间有关注度上的起伏。具体发表年份及相关主题论文学术趋势分析如表1、图1、图2所示。但是,以“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偏少,CNKI分析趋势分析软件检索表明,论文数量不足以进行学术趋势分析。
这11年间对相关主题的关注度及研究的起伏变化有着一定的政策背景与文化背景。2005年,我国卫生部明确提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将护理关怀人文思想落实到护理实践中。2007年,卫生部在医政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医院要在护理服辗矫孀黾讣使患者受益大、感受深的实事,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这进一步强化了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意识。2011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卫医政发〔2011〕96号)指出,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落实护理职责,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2015年,卫生部印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强调,要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信誉度,让住院患者不仅有主管医生,还要有自己的护士。可见,研究论文数量上与相关政策的出台及人文思想普及的程度呈正相关。
(三)数据库来源
相关论文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中的分布情况见表2。
数据库中,期刊论文占72%,这些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人员;会议论文的比例为28%,这些研究者多为与护理相关的管理人员,如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等。这两类研究的动机多为基于实践问题,特别是护士人文素养在实践中的运用及效果为主的研究;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此项研究为空白。
(四)研究主题
根据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主题,现有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主题,即实践研究(包括管理和应用型研究)和理论研究。研究论文分布如表3。
上表显示,基于护理工作实践的应用研究数量最多,占81%,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者;而基于管理视角的研究数量较少,只占7%,研究者多为医院管理人员;基于人文素养理论的研究占12%,多为对护理实践的思考和总结,研究者多为承担课题项目的护理工作者。
四、结论与讨论
(一)需重视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
研究论文关注度与发表年份的数据表明,研究论文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除国家在政策上引导外,各级各类医院均应重视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提升。特别是精神病患者护理专业的医院,只有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素养,才能实现“十三五”规划“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满足各类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
(二)需提升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水平
从研究论文数据库来源看,本主题现有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者,这些人多为专科学历,部分为自学大专、本科学历,研究水平有限、研究质量较低,多局限于护理实践过程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普遍缺乏对实践经验的深入思考及总结提升。部分承担课题的研究者,也因缺乏扎实的研究功底、科学的研究方法、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导致研究成果水平较低。
因此,要提升相关论文研究水平,需要进一步优化护士队伍结构,强化在职培训,并提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护士比例,夯实理论研究基础,才能保证相关研究的动力充足。
(三)需重视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可指导实践,为实践研究提供方向方法。一方面,提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护士比例可以提升相关研究的理论层次;另一方面,精神病患者的一线护理工作者因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还面对着被攻击、殴打、谩骂等风险,往往心生顾虑,无暇顾及患者的精神护理。医院及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应为一线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人员留出足够的阅读、思考、接受再教育的时间,用于系统反思、总结和提升,从而保证人文关怀素养的理论研究,进而正确地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实践。
[关键词] 细节管理;护理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a)-167-02
护理管理是现代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质量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和永恒课题,已成为国内外医院管理工作者的共识[2]。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法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对医疗市场产生的影响,人们素质的提高,患者的法律意识以及对护理质量要求提高的状况下,质量作为护理的核心显得尤为重要。神经外科患者发病突然,病情危重,变化迅速,护理工作量大,护理风险高,极易引起患者家属的不满和出现护理差错。为此,笔者收集2007~2008年患者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因素,制订科室护理工作细节化管理措施,2009年1~12月组织实施后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设病床70张(平均每月住院人数230人),配备护士24人,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护理质量缺陷原因分析,主要分类如下:①由于护士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引起的占75%。②护士盲目自信、受外界干扰、常常心理定势。③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操作不熟练。④科室的管理要求不明确,工作指引模糊,忽略具体环节,不能体现做有所依,错有所据,监督监管力度不够。
1.2方法
针对原因由科室护长和核心护士集中讨论,从护士素质、各环节的工作流程、指引、标准要求、行为规范的监管等方面制订细节化干预措施,并在病区组织实施,科室护长或护理组长检查。
1.2.1护士素质管理让每位护士都明确职业的特殊性及对患者应负的责任,制订护理信念、护理座右铭、科训,并把护理目标、要求、理念融入每名护士的头脑中去。
1.2.1.1职业认识正确针对科室问题分别召开每季度的新毕业护士会议、核心护士会议;每月的全体护士会议。进行护士思想教育及工作总结;每月针对护士的具体表现进行2~3个护士的个别教育与辅导并记录。
1.2.1.2承担治疗护理的责任护理人员应该以其所掌握的全部护理知识和护理手段,尽最大的努力为患者服务。
1.2.1.3 承担解除痛苦的责任患者的痛苦来自躯体和精神两方面,护士不但要配合医生通过药物、手术等医疗手段,努力控制患者躯体上的痛苦,而且还要做好心理护理,避免不良刺激,解脱心理上的痛苦。
1.2.1.4 陈述、解释的责任护士有责任向患者说明病情、诊断、治疗、预后等有关医疗护理情况。
1.2.2制订程序化文件
1.2.2.1科室的工作流程指引根据科室工作特点分为一般护理工作流程指引(指平时职责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要求制成流程形式)43项、专科仪器流程指引10项、专科急救处理流程指引8项、专科技术流程指引4项,科室护长管理流程指引9项。每制订一项都先放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进行解读后再集中定位放置,方便需要时随时享用。
1.2.2.2制订专科护理标准指引以表格形式编写神经外科疾病的护理观察项目、目标、质量要求、护理过程。编写专科护理内容的目的、适应范围、护理方法指引。编写专科疾病的护理记录样本。
1.2.2.3各种管理文件化各类质量管理从组织结构、职责权限分配、执行人、责任人及工作要求等形成一套可读性文件,并且文件层次清晰。
1.2.3 设立科室护理缺陷分享本
每天通过科室的三级监控(一级监控由护士执行中自查,二级监控由责任组长查房中检查,三级监控由护长质量检查)检查指导护士是否按照各种规范要求进行工作,并将当天的存在问题记录在本,要求所有护士在上班后、下班前都要阅读护理缺陷记录本,进行缺陷分享,必要时进行当天缺陷的分析学习,及时制订措施共勉,将护理差错防犯于未燃,提高质量。
1.2.4制订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质量量化积分表
扣分部分即每月统计护理缺陷登记本中各护士的发生频率,全年再汇总。加分部分即论文、科研、创新建议、护理授课、查房、参加考核90分以上、参加医院以上的竞赛活动、获取各种奖项等。否决部分即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有效投诉。将三部分内容按百分制评分,并制订各级护士的合格分数界限,直接与年度考评相关。
1.2.5规范护士行为对护理目标、要求进行分解、解读,与科室核心护士共同制作神经外科护士须知手册,凡是科室护士人手一册,转科时交回。手册内容规范了作为神经外科护士从进入科室开始应该明确自己每个阶段和时期要知道和掌握的内容(科室要求和专科技能理论等),明确所要定时完成的任务(考核培训任务、职称要求等)及不明确、不完成的后果责任,使每位护士都知道自己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该作出的贡献,达到双向管理。
1.2.6 关爱护士制订科室管理工作调查表,每半年向护士对科室的管理进行无记名调查,了解护士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管理的满意情况。
1.3评价标准
按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要求(质量分数以≥90分为合格),以医院质控员在实施细节化干预前后的每季度质量考评和科室护长每日对护理质量检查的记录做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到的两组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细节化管理干预后将2008年、2009年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缺陷汇总数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护理质量在细节化管理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在医院的护理质量评比中神经外科获奖次数较2008年再增加1次;在各次市、省护理质量检查中受到好评;全年的住院患者较2008年增多208例。
表1细节干预前、后护理质量成绩比较(x±s,分)
3讨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入,管理学的理念在不断变化,医院管理也不例外,越来越多地体现了“经营理念”的概念与色彩[3]。细节对于企业就是创造机遇、财富,而细节对于护理就是无处不在的关注,从患者到护士,从工作到质量,从流程到指引,从生理到心理。1%的错可造成100%的失败[4]。尤其是就目前我国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发展,质量保证管理将是医院护理的主旋律。
3.1高素质的临床护理队伍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
作为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现代护理学,也逐步导入人文理念[5],护士作为护理活动中的主体,在临床工作中受到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如:自我认知矛盾、社会活动的增加、情绪不愉快造成上班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护理质量;过于自信,导致思想上麻痹,工作马马虎虎,没有责任心而影响护理质量;心理定势的影响,以特殊的心理状态来放映刺激物[6],把听到的内容变成自己想听到的东西,把看的对象变成了自己想看的模样,工作中对出错的地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影响护理质量;观察病情不严密或处理问题犹豫不决影响护理质量。没有良好素养的护士难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神经外科紧张、繁忙的护理工作中,注重护士的人文教育与关怀,组织学习专业知识与边缘学科知识,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及人性修养,时刻保持镇定的情绪、缜密的逻辑、敏锐的判断,才能真正对患者的护理保证质量和安全。
3.2制订程序化文件将质量控制转向保证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与临床监控方法,使全员都成为质量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与保证者。制订明细的规章制度与管理要求是规范护士行为的根本;管理的规范化、细节化是效益的源泉。把每项工作都识别为路径清晰、职责明确的流程[7]。进行工作流程指引、标准的细化规定:在细节化管理中对每项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都进行明确的识别和规定,具体到做什么、由谁做、什么时候做、什么地方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如何记录、如何观察、谁观察、谁记录、如何控制、为什么做以及不做会有什么后果等。实施有程序的细节化管理过程,使整个护理工作条理清晰,依据清晰,事事有人做、节节有人查、接口清楚,记录清楚,大大减少了混乱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3.3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
关注护士在工作中的心理变化,把护理工作中的缺陷收集起来通过缺陷记录本,取消以往的经济惩罚式缺陷管理转变为共同分享式缺陷管理,取消以往的口头教育转变为书面教育,使护士在缺陷、批评面前达到最佳心理接受状态,减少抵触情绪,督促护士对质量的解读及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科室工作调查表可以让护士发表自己的工作意见,并达到改善的目的,这样,护士对工作满意了才能为患者做出满意的护理。有了满意的护理患者才会满意,患者的满意度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8]。
[参考文献]
[1]徐国勋,屠丽君.护理管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21.
[2]李树贞.医院管理培训教材[M].北京:出版社,2001:118-123.
[3]单世光.医院实施ISO9000标准实务[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9.
[4]胡宝林.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20.
[5]丁滨.刍议人文文化与护士素养[J].护理管理杂志,2003,3(3):47.
[6]李建华.护士出现差错事故的心理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5):39.
[7]杨瑞雪,李林.引入ISO9000族标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3,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