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39: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小学培训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交流
继续教育培训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人类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需要。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成为制约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而最为有效、途径最为便捷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就笔者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实践,以及继续教育的模式创新,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1. 培训者应具有先进的培训理念教师培训机构担负着实施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艰巨任务,并具有与教师教育相关的管理、研究、服务和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职能。培训教师则是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过程中的管理、研训与指导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加强中小学教师建设的有效措施。教师的学习应该是一种自我导向的学习,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是丰富多样的人格化的学习,是团队的学习,是整合已有知识、分享已有经验的学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并不只是让教师“加油”、“充电”的行为,而是激活学员的学习热情,使其在接受培训时,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完善自我。作为培训机构应树立“以人为本”、“学习创新”、“学员第一”、“远程培训”、“流程再造”的新理念。
继续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一种形式,必然体现成人教育的特点,其整个教育培训过程必须要建立在成人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上。培训者要成为继续教育的管理者、校本培训的指导者、继续教育培训的策划者、现代教育理论的传播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新一轮的培训过程中建立新的师生观,建立新的培训评价观,建立新的培训课程观,建立新的培训教学观。培训教师要树立“以学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新理念。。
2. 建设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
(一)加强继续教育教师与中小学之间的沟通联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联系点,并根据联系点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灵活的制度,教师可通过随堂听课、参与教研活动、与一线教师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状况。
(二)充分利用市、区基础教育教研室的资源,搭建继续教育教师全面了解中小学受培教师需求的纽带,参与教研室有关教研活动,及时了解前沿信息,把握继续教育发展动向。
(三)适当引进教学实践丰富、教学水平较高、责任心强的名师或高级教师作为开展继续教育的兼职教师,选拔有深刻课堂体会和生动课堂教学案例的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加人继续教育专职教师队伍。总之,在引进人才、壮大继续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的同时,建立专、兼结合的继续教育师资资源库,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
(四)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继续教育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不断开阔视野,更新教育信息,夯实教育理论功底,提升现有教师从事继续教育的水平。
3. 精心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注意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切实发挥他们的主体精神,过于偏重让中小学教师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技能,忽视了中小学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养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而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要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对中小学教师传统继续教育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要真正地调动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就要把他们从被动地听课中解放出来,实行启发式教学,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活动与交往中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反思学习,使他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要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情感、技能、习惯。在培训形式上,要注意专家报告式的运用, 解决农村教师在某段时期内共同关注亟待解决的观念、形势、政策等问题,通过集中授课和讨论的方式开拓教师们的思路;要在话题选择、运用场合上精心研究,结合现实深入实践。要加强对问题切入式、展示交流式等方法的运用,根据培训对象们的问题和要求以及培训的目标,从问题出发引申出培训的内容,鼓励培训者、培训对象良性互动,实现教学相长,达到研讨效果。
在进行培训时,要根据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培训什么掌握什么的原则进行知识安排,内容要有针对性、可行性;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确立培训内容,有的放矢,从实现教师专业化角度更新培训课程,既要满足教师们的短期需求,更要着眼长远满足他们的潜在需要;要重点安排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管理、新课标学习等方面的课程,最大限度满足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需要解决的所有问题,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和素质,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继续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参加教师的需要是教师培训课程的源泉,也是课程的内容和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课程内容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参加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课程开发者要走进中小学教师的学校生活,走进课堂,找到他们的真正需要,还可以征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提供学习者最迫切需要的知识,同时还要结合当前国内国际的实际情况,开设当前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与前沿问题课程,从而使课程的内容灵活新颖、层次提高。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根据他们的不同方面的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课程。比如除专业课程外,还可开设教师职业倦怠调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方法的应用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技巧等等。在开发一门课程时培训机构要组织一个团队,汇集众多专家的意见,使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
4. 面向农村,开展互动性的教师发展规划交流
本文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网站比较分析,总结了教师培训网站超越时空限制、资源共享、个性化自主等优势,使网站的开发者和应用者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功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网站;自主学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国家对于教师的培训和教育的手段也不断更新。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师培训是解决当前这一难题的重中之重。为了方便让更多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远程教育网站进行培训可以说是目前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教师足不出户,就能接受优秀教师的培训,不但加强了教育薄弱地区的师资力量建设,更加有利于不同地区的教师开展“面对面”的学术经验交流,从而提高我国师资队伍质量,使更多学生受教育的水平得到提高。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网站调查的设计
1.调查要素选择。
教育培训网站是“针对一些特定的人群,围绕特定的一些学习主题,完成特定信息的任务,或者提供互动学习平台的教育网站”。从定义中可以看出,针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网站应该属于教育主题网站的一类。一般来说,教育主题网站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的组成部分:
(1)结构化知识的展示:是指把所需要的知识运用基础的基本定义在网站上表现出来,通过很多方式把结构化的知识得到展示。
(2)扩展性学习资源:是指很多暗含的知识和手段。可能这个知识并不是我们所要查询的知识,而是需要更加一部参考学习的知识,那么这就是扩展性学习资源,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定义。
(3)网上协作讨论空间:这种空间基本上是大家互动的环节,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进行探讨、合作。
(4)网上自我评价、反思系统:这种最后的手段可以使得我们得到网上的自我的评价,对于网络可以产生一种信任的心情。这种评价和反思更加有利于我们思考。
2.样本选取。
以“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网站”为关键字,通过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并搜索,笔者随机从中选取了14个与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相关的网站作为样本展开研究。
二、对网站的分析概述
1.总体功能分析。
通过对选好的14个教师教育相关网站的样本研究发现,所有调查对象大致将基本功能分为三类:
(1)信息公告板。这个公告板的功能可以向教师展示教师继续教育的最新动态,也可以传达当地教师培训的相关消息。如果网站以培训系统形式出现,这类系统网站一般需要付费才能使用,也可以赋予某一区域或某些教师使用权限,合理地控制使用权。
(2)辅助资料库。主要是向相关教师提供教育教学辅助资源,如教案、课件、题库、素材等。
(3)综合型网站。综合型教师教育网站功能是上述两种网站功能的集合体,不仅可以看到我们需要公告的信息,也可以查询我们需要的各种资料。因为能把所有的内容和信息都查到,可以说这种综合类的教师教育网站,即将成为新兴的、受欢迎度最高的网站。由此可见,目前教师教育网站的功能在逐步的从不完善走向完善,逐步向综合型和多功能转型。
2.各个维度分析。
(1)内容设置。从总体上来说,当前的教师教育网站非常注重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较为实际的资源辅助教学资料。这是因为网站最原始功能就是为了可以给教师提供比较有利的、方便的方式进行沟通和学习。也有一些教师教育网站的建设普遍存在“徒有其表”、利用率不高等情况,丰富完善内容,提高利用效率已经成为教育网站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网站内容的可利用性,一方面需要增加内容的实在度,真正的做到随时有丰富的资料提供和比较,另一方面还要做到保障用户的权益,如保密登陆信息等。
(2)交互功能。强大的交互功能是网络教学的技术优势之一。从14个调查对象网站来看,大都处在浏览阶段,这是交互功能体现的最低方式。我们知道,网络交互既是电子学习时代的产物,也是电子学习时代的推进者。教师的在网络上的学习,不应该仅仅限于知识查询资料这么简单,这样的交互可以说忽视了网站交互的意义。学习者在网站的使用过程中有效地建立起自己的网站使用效果、自己的心得等,交互中不仅应该利用到网站的最新高科技手段,还应该增加教师的素质与修养。
(3)认识层次。大多数的教师教育网站所提供的资源仅供教师进行浏览或者下载,不能参与建设,这不利于网站的未来发展。在14个调查对象网站中,只有5个网站能够提供比较开放的浏览及下载环境,用户既可以下载资源,也可以采取交互的方式参与学习资源的建设。缺少创造性,是造成很多教师教育网站资源更新速度慢、内容陈旧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可以在学习交流中应用跟多更交互性的好功能去解决相关问题。在认识层次方面,现有的中小学教师教育网站基本都是以较为简单的信息呈现为主,资源建设环境的封闭,使其缺少创造性,且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对于此种现象笔者认为,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心和行动去进行改正,才可以知道更好地利用我们的资源进行学习和进步,才可以得到最本质的成长,那么这样的认识层次才更加有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支持的学习方式。目前,教师教育网站主要支持个别学习,即通过个人主动的学习,登陆网站,进行注册获得所需要的基本的信息和资源。
(5)学习者控制。在所有调查对象中,学习过程都是有学习者控制,受到自己主动意识的控制,没有强迫的学习。这是利用网站学习的最大优势所在。
三、教育培训网站的优势
教育培训网站之所以能够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发展壮大,是因为它具有其它继续教育方式不具备的优势。
1.超越时空限制。
参加网站培训的教师在线学习时,既不受时间的束缚,随时可以进行,又能有效地摆脱地域的限制,不论是在校还是在家里,利用闲暇时间轻点鼠标或者观看网站培训资料即可参加培训,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社区与专家或其他老师进行交流。
2.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培训网站的优质教学资源主要是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包括音频、图像、视频、文字、动画等,这些资源方便操作,很容易存取、复制、修改或传输。原来仅为少数人占有的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化,不仅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价值功能最大化,也有助于改变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局面。
3.个性化自主学习。
利用网站培训的过程中,教师学习可以选择学习内容和自我调控学习进度,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对于未掌握的难点疑点也可多听多看,直至听懂为止,也可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任意跃过。这种完全个性化自主学习,既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针对不同起点、不同专业、不同职务的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使得继续教育更具实效性与针对性。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并不是很成熟,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我们在了解教师培训网站优势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它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网站开发者和应用者都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潜力,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杨茁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参考文献:
[1]孙承毅,王洪江.网络化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2009,2.
[2]金秋.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教师远程继续教育模式[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7.
王阿姨最近有些心烦,儿子王胜特这个学期的期中考试又是一塌糊涂。眼看着期末统考在即,王阿姨越来越着急,开始为儿子寻找合适的家教老师,希望借突击补习,能有所收获。但是,现在王阿姨又迷惑了,看着街上大大小小的培训学校广告,究竟应该选哪家呢? 其实,有这样疑惑的,不仅仅是王阿姨一个人。从2008年开始,各种中小学培训机构的广告开始频繁出现在电视、网络和户外媒体。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教育行业似乎迎来了一个井喷的时期。风投的避风港
由ChinaVenture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2009年,中国教育行业共披露VC/PE投资,案例85起,61家企业共获得9.53亿美元投资。其中,2008年教育行业VC/PE投资达到顶峰,投资案例数量和金额均为历年最高(见图)。
2009年9月,学而思国际教育集团获得老虎环球基金及KTB基金4000万美元的二轮风险投资。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市场潜力再次得到了风险投资的认可。
而兵强马壮的教育培训机构也频频大手笔亮相。学大教育先是赞助热播剧《家有儿女新传》,并签约剧中人气小演员为代言人,之后更是与央视王牌栏目《开心辞典》合作,推出了20期的《开心学国学》。而巨人教育也不甘示弱,斥资千万,独家冠名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和《音乐告诉你》栏目。你方唱罢我登场或者是正面叫板的户外广告争夺只是各教育培训机构明争暗斗的一个缩影。安博教育集团副总裁黄钢博士在接受《广告主》采访时就坦言,广告的受众和手段都应该是多样化的,集团目前也正在评估各种媒介手段,但是眼前的户外广告争夺无疑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式。泥沙俱下的市场格局
教育是个传统行业,但在中国是个新兴市场,因此,存在着诸多问题。学为教育集团校长孙秀岩分析认为,目前的中小学的教辅市场,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在1993年到1996年开始发展起来的,经过资本的原始积累,完全靠多年摸爬滚打积累的人脉运作,没有风投,也没有正规的市场化运作。另一种是从1999年到2000年之后才陆陆续续出现了新兴的教育行业,新一代的特征基本上是他们市场化非常的开放,而且从管理的人才到团队建设都是比较符合完全市场化的。这一类的代表就是学大教育这样的机构。这两种模式,各有各的优势,但也有各自的问题。黄钢也表示,目前市场上培训机构众多,鱼龙混杂,质量差距很大。
高增长下暗流涌动
ChinaVenture调研结果显示,42%受访者认为未来3~5年教育行业平均成长率将高于50%。无疑,未来的三到五年,仍然是教育行业急速发展的时期。但是,教育行业仍然面临着许多风险。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进行,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必须更新培训观念,改革培训模式,探索新的适合当地实际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由于继续教育培训学分与职称评聘关系的紧密程度还没有高度凸显,致使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主动性不是太高;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大多数为通识培训,专业性不是太强,致使培训的实效性不太强;培训机构人员自身参加更高机构专业培训的机制不太健全,加上不重视自身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致使知识老化,素质不全面,很不能适应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的新要求,参训教师意见比较大;培训内容没有“自助餐”式的可选择性,只能是我上啥菜你就吃啥菜,致使参训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选择权不大;农村中小学由于编制太紧,“一个萝卜一个坑”,尤其小规模学校更是一个老师包一个班,身患小病也不能请假,更不用谈丢下学生去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了,即使有参加培训的可能,(由于丢下本班学生委托给他人照看也只是管管纪律不出乱子,受托者还有本班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在等他呢),也是身在培训课堂,而心却在学生身上,就怕学生出点问题,至于班上学生教学任务的耽误等,也只能等培训回来后补课了,很难将全部心思花在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上;正常的节假日他们也希望得到正常休息,以便处理家务,如搞搞卫生、洗洗衣服、干干农活等,这样就造成严重的工学矛盾,何况正常的节假日休息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正常的权力,相对于学期中间的指派性参训活动,他们为了晋升职称不得不选择参加于假期里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虽然从心眼里来说是不得已而选择这个时间段的培训(虽然参训要牺牲许多家庭事务时间,但却没有牺牲自己所带班级孩子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相当部分中学学区没有健全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培训无规划,选人乱指派,哪位教师应该参加培训心中无数,尤其对上面分派的参训人数随口分解,不能照顾即将参加职称评聘的教师;有些学区学校对派出参加培训的教师监督管理不到位,不能配合培训单位实施积极的科学管理,例如,督促参训教师拓展延伸作业的完成,反而委托许多无关的其他事务要求等。
结合中小学教师培训本职工作,结合前述现状,特提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对策思考如下。
一、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既是教师的权利,又是其应尽的义务,政府部门应切实履行教育行政职能,既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教师继续教育权利的实现,又要加强监督、保证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探索不断提高培训效率的新方式、新方法。
二、注重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相融合
培训机构及相关人员应经常深入中小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教育实际问题,多听取一线教师意见,然后深入分析,找准原因,再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形式以及培训者的人选等,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大家尤其是一线教师的认同。
三、提高培训者的素质与能力
对培训者进行提高培训,建立培训竞争上岗制度。培训单位应面向社会,从有教育教学经验又愿意为继续教育培训做工作的一线校长及教师队伍中聘请兼职培训教师建立地方培训专家库,适时组织学习参观培训,分解培训专题,平日备课,到时积极上阵。
四、提高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要从现代成人教育理论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教师已有的教育资源,采用参与式、案例式、观摩研讨式等培训方法,让他们平等、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已有观念和经验,在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获得提高与发展。
五、探索和改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采用“培训机构”模式。对此必须不断改进以受训者为本的培训新模式。一些农村地区摸索实践的由学校联合在教学片区组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模式值得借鉴。
六、不断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法
根据教师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创设集中培训的学习情境,为教师学习创造和谐环境;创建民主对话的继续教育培训气氛;发挥一线教师的优势,丰富培训资源。
七、充分发挥现代远程网络技术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培训机构应加强网络建设,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服务,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推动教师继续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八、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
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在坚持统一培训的前提下,提倡教师自主选择继续教育学习方式和内容,引导他们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应该立足实际,加强引导和监督,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师继续教育自主创新之路,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新格局。
一、影响教育技术培训的三个主要因素
影响教育技术培训效果、阻碍教育技术有效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因素有很多,如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评价方式、教育观念、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主讲教师、受训教师、软硬件、资金、政策等等,但是以上种种因素可以归纳总结为三个方面因素: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和受训教师。三方面因素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三维模型
针对当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教师的实际需要,我们将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效的具体策略对应分解到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和教师本人三个维度,综合考虑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和教师本人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应尽的职责及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可得到如图2所示的三维模型。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策略是包括教育主管部门维、中小学校维和教师本人维的三维培训策略,如果将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和教师本人在培训中所尽的职责和作用分别用A、B、C三个点表示,O、A、B、C四点所组成的立方体的体积作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际效果的大小,那么任何一维的尽职尽责都会使代表其作用的点外移,造成立方体体积的增大,培训的实际效果增大,但是只有三个维同时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时,立方体的体积才能增加最快,培训的实际效果才能最好。
三、三维培训策略模型的应用
1.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作为成人学习者,教师培训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再学习、再教育,他们希望通过培训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常常是带着问题来参加培训的。他们对于系统的、一般的知识并不十分感兴趣,而是把培训的内容与自身的专业发展紧密相联系,追求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应急性[1]。培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要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从而确定培训的目的,依据“标准”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制定培训的具体目标,编排和规划培训课程,既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又使培训内容符合中小学教学实际。
2.灵活选用培训模式,完善评价机制
教育技术能力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亲自参与和体验可以降低受训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难度,对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在具体培训中,应从实际出发,合理地吸收利用现有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理论与技能融合教学、案例教学与行动学习相结合、以集中面授和网络培训的混合交互进行为基础的混合式培训等不同培训模式的优点,根据具体内容,灵活选择培训模式。同时注意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融入到具体的培训过程中,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符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需要的培训模式。
评价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可或缺的必要部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成绩,不仅仅是为了给受训教师一个确定的结论,而是希望通过评价让主讲教师、受训教师及中小学校更加了解培训的现实状况,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能够正视不足,以便调整教学、改进学习。要注意将评价融入到具体的培训过程中,强调对正在进行的教育技术培训活动进行评价,应保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不断完善评价机制。
3.建设主讲教师队伍
主讲教师自身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培训质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培训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培训师资队伍。建立一支信息素养高、专业能力突出、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团队,是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的关键[2]。
相对于其他教师,主讲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但由于教育对象一直是中小学校的未成年学生,距离“教师的教师”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主讲教师驾驭培训的能力,只有参加培训,通过考试者,才能担任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主讲教师。
4.实行学校首责任,促进培训成果转化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培训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良药,特别是短期的集中培训,其单独的作用和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对于受训者回到工作岗位后的持续支持与各种形式的指导与帮助,是促进培训效果提高的有效途径[3]。对于受训教师来说,他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一个情境学习东西,而在另一个情境应用所习得的东西,也就是将培训中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学校是教育技术应用的主要场所,学校对教育技术培训及应用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效果。因此,在教育技术培训过程中,中小学校应该对培训成绩和应用效果负首要责任,提高学校尤其是校长的认识,通过建立考核、激励制度发挥学校的作用,获得学校的支持,提供持续不断的继续培训,营造学习和使用教育技术的环境,及时解决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培训成果转化。
5.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
观念决定行动,在对教师进行培训之前,要让教师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通过多种手段使教师从内心深处切身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所产生的独特效果,激发他们学习和应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受训教师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认识后,才会从被动地参加教育技术培训到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技术培训中来,从而为以后的培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协调发展三个因素,形成合力
从三维培训模型可以看出,只有当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和教师本人三个因素同时增大,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时,培训的实际效果才能最好。因此,我们在制定培训政策、开展培训、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和教师本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培训在三个维度方向同步增长,协调发展,形成合力,促进教育技术培训健康、持续、高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林万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9(8).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培训
1调研方法
2009年1O一11月,共计88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吉林省省级教育技术骨干培训者培训,有73人通过ETA培训平台参与了ETA平台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其中参与培训前后两次调查的教师有69人,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4.5%。调查对象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科学、体育、化学、物理、生物政治、地理、历史、美术和信息技术共14个学科。问卷调研项目主要涉及教师对教学常用软件掌握的熟练程度、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掌握及实践情况、教师参加过的教育技术相关培训情况、对教育技术培训的期望及意见等相关问题
2调研结果及分析
2.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情况
调查表明,40%的教师学习过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较多的是浏览网页、使用Google或百度等搜索引擎获取教学资源和使用word或Excel等制作电子教案.而对网页制作和动态课件制作的相关软件则知之甚少.教师对具体技术软件的掌握程度不高,如图1。
同时,对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的课件种类和课件使用频度的调查表明,90%的教师写过教学设计方案,86%的教师制作过PowerPoint课件.45%的教师在教学中每月应用1—2课件,每月应用3次以上的教师占43%,还有12%从不使用课件进行教学。这说明。教育技术对学科教学的辅助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仍需在实践中更全面和深入地挖掘。
2.2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遇到的困难
1/3的教师认为在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实施信息化教学时遇到的主要障碍是缺少信息化教学平台和资源,1/5的教师认为缺少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1/5的教师觉得缺少准备时间和信息化教学知识。对于本次培训中的教学设计成果,将近一半的教师认为其不能在未来教学实践中使用的主要阻力是学校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设备。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主要障碍是学校设备的不完善。想要更加有效地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首先要完善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夯实信息化教育基础。
2.3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技术相关培训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参加过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占7%.参加过3次及3次以上的教师占52%;没有参加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的教师占28%。由此可见,由于参加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相关培训较少,所以大多数教师都希望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不仅希望学有所得,还希望能够学有所用,令培训中学习到的教育技术知识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曾经参加的教育技术相关培训级别大多集中在省、市级(详见图2),
这一级别的培训能够结合本省的政策和教育特点,有针对性的设置培训课程,但国家级和校级培训的比例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主要是省、市级教育机构,同时校级培训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有待更好地展开。
2.4中小学教师对本次培训效果的评价
经过培训,90%的教师可以比较熟练地运用教学设计方法并理解教育技术对学科教学的影响:85%的教师对教学媒体的特性和选择,以及教学资源的收集、整合与开发方式掌握比较熟练;对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规范也由原来62%的教师不知道或知道一点,增加到83%的教师都可以比较熟悉;虽然有极少数教师对教学设计成果和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理念及方式掌握不甚理想,但大多数教师还是掌握了评价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方式。总之,相比培训前,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5中小学教师对未来培训的期望
调查得出,88%的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希望学习教育技术理论和信息技术操作的教师分别占55%和52%。参与调查的中小学教师大多期望未来的教育技术培训能够:重实际、勤交流、多推广既要注重培训内容与教师教学实际的关联度,讲授的内容不一定要最先进,但对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的运用要实用且恰当:各学科、各地区间教师在培训中交流经验,彼此学习,希望多创造基层教师之间、基层教师与教育技术专家之间培训交流的机会: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应该在全体教师中普及,使全员教师都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同时发掘适合现有教学条件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毋庸置疑,培训是一种能够快速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的有效方式。通过此次培训,原本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各学科教师,在教育技术理论、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和教学设计理念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整体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与此同时,本次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了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培训未能普及推广.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多数学校都选择曾经参加过教育技术相关培训的教师再次进行培训,虽然信息素养较高的教师易于接受培训的内容,有利于培训的展开和技术的再推广,但也导致了各学科教师间教育技术能力差距的加大,使强者更强。二是教师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教师只是通过网络搜索并使用现成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而自己运用相关软件对不符合要求的资源进行处理的能力却较差,这就限制了他们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无法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三是学校的配套设施成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成果实践的瓶颈。由于部分学校资金和信息化硬软件条件有限,使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果无法顺利实施,打击了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改进教学的积极性,在培训中学习的知识不能够学以致用参考调查问卷反映出的问题,对未来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出以下建议:
(1)培训方式多样化。传统讲授式的培训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培训需求,为了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培训机构应在考虑教学实际硬件条件和受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选择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远程培训、校本培训、教师参与式等,努力实现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本次培训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协作、集体讨论和讲师讲解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理论、信息化资源等内容的培训,受训教师在各种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资源的设计,让教师能切身感受到教育技术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过程,以及教育技术服务并促进教学的效果,从而积极主动地应用于未来实际教学之中。笔者认为,让受训教师基于实际教学案例或具体问题进行学习.并且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亲身参与、讨论交流的方式学习具体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可以让教师在案例或解决问题中感受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优势,激发他们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兴趣。
(2)培训内容具体化。一是要关注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只有教师拥有了较高的信息素养并树立了符合时代精神的信息化教育观念,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因此,培训不仅要教授参与教师信息获取或处理方面的知识.还要培养其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等。除了通过培训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还要调动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理论的积极性,营造信息技术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氛围。特别是在信息化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更应该让各学科教师都意识到信息素养是每个教师都必须拥有的。并主动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二是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差异性。不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差异性和不同学校配套条件的差异性.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对教师的基础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基本技能进行培训,还提供丰富的、适用于不同教学情景的软件学习课程和资源,让受训教师能够根据学科或学校条件的不同,选择符合学科和教学实际需要的软件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培训效果。
(3)评价机制系统化。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是对培训效果的有效保障。通过评价来激励参与培训的教师.促进其在教学中主动应用教育技术。同时,不应该只以考试是否合格、作品完成质量作为评价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当前培训大多只重视对培训对象的最终成果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培训过程的评价。笔者认为受训教师的学习过程也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受训教师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分析,了解培训对象的实际学习情况,培训老师可相应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完整的评价还应延续到后期的教学实际中.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把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纳入到继续教育或职称考核评价体系中,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意见》要求,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根据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强的培训。
在改进培训内容方面,《意见》要求培训内容贴近中小学一线教育教学实际,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课堂教学环境,实践性课程应不少于50%。要求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师德教育和信息技术作为通识课程,列入培训必修模块。国家将制订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在培训方式上,《意见》要求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改革传统讲授方式,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
《意见》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探索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建立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意见》要求各地积极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开展区域间教师网上协同研修,培养网络研修骨干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