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效沟通协作

高效沟通协作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8 10:39: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效沟通协作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效沟通协作

篇(1)

面对IT项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需求量大、开发复杂、参与人员多、沟通要求高、部分工作甚至需要跨区域远程协作等情况,为高效支撑,引入基于互联网(包含移动互联网)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模式,利用成熟、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协作平台(以下简称协作平台),提升项目管理中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沟通共享等的能力水平,具体作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计划与任务分派。项目主管在对业务需求充分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转换需求为软件开发任务,并评估任务时限,然后指派给具体的开发人员。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协作平台得到落地:首先在协作平台上创建项目团队,将人员纳入这个团队中,然后创建任务清单,对每项任务分派负责的成员,并指定任务时限。之后团队中每个成员都会收到和自己相关的任务提醒邮件,清晰定义了各项工作的目标和时间要求。团队成员也可登录协作平台,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了解。很简单就完成了需求转为计划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计划组织过程。

(2)提升协调与控制效率。工作清单创建和分派后,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所有的任务都是动态更新的。要求每个成员要及时在协作平台上反馈任务最新进展状况,平台能将任务最新的变化内容汇总展现在一个界面上,对长时间没有反馈的任务也会给出提醒,这样项目主管就能对每项工作的最新状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或督促,使每一项工作任务得到有效跟踪管控,确保目标有效落实。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协作平台不但可以将任务在电脑端,也可以通过移动应用APP或微信等方式推送到成员手机上,让交流反馈更即时方便。

(3)增强沟通和共享能力。沟通共享对于项目目标实现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团队协作平台,能从两方面增强沟通和共享协作,一是借助协作平台,所有成员可分享有价值的内容,包括讨论的方案、想法、工作日报等,以加速团队内部信息传递;另外即时的问题讨论和反馈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协作氛围,激发整个团队的活力,增强大家的创造力。

2管理改进效果实例

篇(2)

【关键词】企业;团队;高效

一、打造高效团队的重要性

1994年,斯蒂芬·罗宾斯首次提出了“团队”的概念: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在随后的十年里,关于“团队合作”的理念风靡全球。团队是组织为了完成某项重大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迅速从不同部门或岗位抽调对完成任务有不同优势的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在这个小组中,每个成员对完成任务都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只有当相互依赖程度很高,要求成员协同工作,个体的活动和行为必须同其他人密切配合,群体才会成为工作团队。团队作为现代组织的一种有效地工作形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如果要真正发挥团队的优势,还要创建高效的团队,只有高效的团队,才能达成组织的共同愿景,成为组织的发展动力。现在很多企业都提倡打造“狼性团队”,主要看重的是狼性文化中的“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协同作战的团队精神”。一旦攻击目标确定,头狼发号施令,群狼各就各位,嗥叫之声此起彼伏,互为呼应,有序而不乱。待头狼昂首一呼,主攻者奋勇向前,佯攻者避实击虚,助攻者嗥叫助阵。这种高效的团队协作性,使它们在攻击目标时往往无往而不胜。

在动物的世界里,这些团队合作带来的绩效是惊人的,在人类的世界里,我们也要大力提倡团队精神,享受高效团队给我们带来的精彩。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松下幸之助十分强调创立高效团队,公司会在每年正月的一天,由松下带领全体员工,头戴头巾,身着武士上衣,挥舞着旗帜,把货物送出。在目送几百辆货车壮观地驶出厂区的过程中,每个工人都会为自己是这一团体的成员感到骄傲。在给全体员工树立一种团队协作意识的同时,松下公司更是花大力气发动每一个工人的智慧和力量。为达到这一目的,公司建立提案奖金制度,不惜重金在全体员工中征集建设性意见。不过,松下公司建立这一制度的最重要目的,而是希望每个员工都参加管理,这使得员工能从内心有着强烈的归属感,故而工作勤奋认真,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企业中,而公司则能发挥全体成员的智慧,注意调动每一位员工的能动性,培养协作精神,结成坚强的团队,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使公司不但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公司,而且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型跨国公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效的团队能够使公司的生产水平和利润增加,使公司的任务完成更快,更彻底,更有效率。

二、高效团队的特征

高效的团队应具备以下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愿景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共同的愿景是组织中所有成员的个人愿景的整合,是个人、组织和团队学习和生存的坐标。共同的愿景是一个方向舵,能在组织遭受混乱的时侯,继续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当组织中存在共同的愿景的时候,个人才会对他人的优势予以认可,对他人的缺点相互包容,凝聚力也因此而生。当个体的成长与团队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时,所有成员才会对团队产生归属感。对于个人而言,永远没有完美一词,但是对于团队而言,完美可以用来诠释一个高效的团队,只有建立于组织共同愿景相匹配的团队,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良好的沟通

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韦尔奇曾经说过:“我比别人高明的地方就,就是我用最廉价的方式,换取了员工宝贵的智慧,这种方式就是沟通。”由此可见沟通对于团队发展的重要作用。沟通是团队内人与人相互传递思想,交换信息从而达到认识的一致,一个团队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其内部成员是否由良好的沟通。沟通的效果对于团队工作的成败有密切的关系,成员应在相互信任的气氛下工作,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每个成员都应努力了解别人的看法与观点,通过沟通可以,最终达到共赢,但是团队成员之间由于价值观、信仰、以及行为方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各个成员之间的冲突总是在所难免的,适当的冲突利于组织的发展,许多新的想法都是由于思想火花的碰撞产生的,但是团队中的冲突应保持在恰当的水平上,我们应当把握好其中的界限,让冲突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将负面作用缩减到最小程度,通过沟通和协调,达成共识,使团队成员朝着组织的共同目标努力。

3.相互信任

相互信任是指团体中的成员相信彼此的工作能力、个性特点、道德品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彼此之间的信任是最难建立的,一旦出现问题,却是又是最容易破坏的,破坏以后要恢复又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建立高效的团队一定要使得团体成员相互信任,只有信任他人才能换来他人的信任,才能在工作中密切配合,并肩作战,在工作中集思广益,博取众长,才能使得团队工作卓有成效。

4.注重团队的学习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量,知识量迅速膨胀。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的唯一方法就是补充新知识,学习新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一个团队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加强和外界的信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高效的团队必须要通过学习来不断补充自己的能量。

三、如何构建高效的团队

近年来之所以团队盛行,主要是因为某种工作的任务的完成需要多种技能、经验,由团队做通常比个人做效果更好。在多变的环境中,团队比传统部门结构更灵活,反应更迅速。构建高效的团队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明确团队目标

一个团队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就如航海时没有灯塔,很容易迷失方向和失去效率。明确团队的目标方向,不但能使团队成员团结一致向前看,而且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才干和潜能,自觉克服一切困难,使团队真正达到高效。团队目标的确立取决于公司发展方向的需要,明确的团队目标和系统的实施计划为团队行为提供了指引,也为团队绩效的衡量提供了条件。

2.优化人员的配置

一个高效的团队大约需要三种不同职能或技能的角色:

(1)需要有技术专长的成员,他们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能有效解决团队运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技术难题。

(2)需要有雷厉风行的领导者,他们能够有效的整合组织的资源,并且站在战略的角度来看待团队的问题,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权衡这些方案,他们能有效地组织并整合整个团队资源,能准确把握组织目标及实施过程。

(3)需要有善解人意的凝聚者,善于调和各种人际关系,当团队成员出现冲突时,凝聚者的作用非常重大,他们能够把团体的成员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团队成员性格的多样化,可能增大团队管理的难度,但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团队成功的可能性。任何一种性格特征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工作时,需要互利互助、取长补短、协同作战,这样的团队将成为一个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无坚不摧的团队。例如在唐僧西天取经的团队中,猪八戒看起来好吃懒做,又贪财又好色,似乎只是个笑料,但他承担了团队减压器的功能,使得漫漫的西天取经的道路不再枯燥。

3.塑造团队精神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团队精神开始在管理界流行。越来越多的组织发现,以团队为基础的工作方式,取得了比以往任何人所预言的都要喜人的效果。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在实现团队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协作、尽心竭力、雷厉风行的一种精神风貌。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前提下,单打独斗已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如今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和尚在破庙里相遇。面对庙宇的荒废,甲说:“必是和尚不虔,所以菩萨不灵。”乙说:“必是和尚不勤,所以庙产不修。”丙说:“必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三人争执不下,最后决定留下来各尽所能,看看到底谁说的对。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原来的庙宇也恢复了旧貌。“都因我礼佛虔心,所以菩萨显灵。”甲和尚说。“都因我勤加管理,所以庙宇周全”乙和尚说。“都因我劝世奔走,所以香火众多。”丙和尚说。三人日夜争论,庙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各奔东西那天,他们总算找到了庙宇荒废的真正原因。这个庙宇的荒废,既非和尚不虔,也不是和尚不勤,更不是和尚不敬,而是和尚不和。他们都坚持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不愿意综合别人的观点,所以他们只有陷入分裂,各行其是,让庙宇再度荒废。只有三个方面的工作都作好,庙宇才能兴隆。企业的发展和成功也需要每个员工共同努力,发扬团队精神,企业才能具有竞争力。

4.强化团队沟通

一个高效团队的运作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沟通是传达信息的桥梁,从团队整体利益出发思考和处理问题,是每个团队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责任和意识,而且团队意识和技能是可以通过培训予以灌输和培养的,任何一个团队想成功顺利地做成一件事,都离不开沟通。关羽败走麦城,刘备要东征为弟报仇,赵云直谏,刘备不听,显然,赵云与刘备的沟通出现问题,最终诸葛亮苦谏刘备也未能劝住,刘备最终落得命陨白帝城。刘氏团队的沟通出现问题,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导致了刘氏团队的失败。由此可见,一个团队的沟通出现问题,其结果必定导致团队的失败,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没有了沟通,企业的成功无从谈起。

21世纪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比的是团队之间的竞争,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只有建立起优势互补,专业能力完美搭配的“异质性”团队才能使得企业灵活快速地应对市场变化,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莲,孙慧,王艳著.组织行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

[2]张智慧著.团队精神[M].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

[3]苗雨著.世界500强用人之道[M].地震出版社,2005年10月.

作者简介:

篇(3)

个人或企业传统的工作模式常常采用口头汇报、电话、短信、微信、QQ、或者邮箱来达到沟通和协作的目的,碎片式的聊天沟通无法让工作得到有效执行,更加谈不上工作的闭环管理,导致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非常低。

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OA或CRM是基于企业组织架构和办公室内部展开,偏向于企业的内部协作和管控,无法满足企业从内部到外部,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需求。此外,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而信息化建设和维护成本比较高,让广大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望而却步,所以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实施OA或者CRM等信息系统,更加谈不上移动办公。

通过对企业办公模式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小企业的“工作”的痛点集中在沟通和协作效率低,工作效率和执行力低,企业管理成本高,缺少互联网的工作思维模式等,总结就是“四低一高一缺”,因此,中小企业有必要对现有的工作模式进行优化和提升,为企业的高效管理提供支撑,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互联网+”让传统产业更进一步被互联网渗透和改造,过去已经有很多“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成熟案例,比如“互联网+通信”就是即时通信,如微信、QQ,“互联网+零售”就是电子商务,如淘宝、京东。

“互联网+工作”就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到我们的日常之中,创新企业的互联网管理思维,结合移动互联网和软件技术,通过简单的手机APP应用,随时随地沟通和协作,从而提升个人和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员工生产力。简单来说,“互联网+工作”就是互联网工作平台,如云办公、手机办公APP等。

篇(4)

一、设计及分析物流效率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在问卷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检索万方、中国期刊网、百度百科等相关文献,并走入绍兴一些学校、图书馆访谈,根据调研结果,作出问卷初稿;第二,将问卷进行尝试性调研,根据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减少问卷中易产生歧义的测量题项:第三,进行问卷的预调研。在正式问卷调研之前,选取了绍兴市学校。图书馆以及物流从业人员等人进行了问卷的预测试。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的测量量表不设置负向分数,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数依次从l递增到7,得分越低表示越倾向于不同意测量题目的描述,即表示这些问题存在于学校物流外包过程之中。

设计问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被试者基本信息的收集,包括被试者的工作单位、岗位名称、在岗位上的工作年限、以及所在行业四个问题,第二部分是问卷主体部分,主要由外包合同、信息沟通、外包控制、物流协作能力、物流效率五个分量。

外包合同变量统计:包括A1:外包合同的各项条款措辞明确、语义清晰是否毫不影响第二方对本学校及物流需求信息的准确把握;A2:外包合同条款完善、对不确定情况和合同执行标准是否考虑周全,非常有利于对第二方运作绩效的考核;A3:合同条款的精准严密,非常是否有利于进行合同执行情况的评价和分析;A4:对外包中物流运作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合同中是否有明确的规定;A5:学校合同管理制度健全,是否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考核各个环节都处于可控状态;A6:学校合同管理人员是否非常专业,能够及时掌握合同的执行信息并进行相应处理。

信息沟通:包括B1:学校有相应的物流信息平台来进行物流信息的沟通;B2:为实现信息共享,学校和第二方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对接;B3:学校会将近期内的物流需求告知第二方,以方便其进行物流作业的协调;B4:学校可以随时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二方的物流业务情况,以调整自己的物流需求;B5:由双方对物流需求和物流服务能力的随时沟通,优化学校的物流外包运作。

外包控制变量统计:包括:C1保证外包物流服务的质量,学校对第二方物流作业的全过程进行监督;C2:为了及时获取物流运作信息,学校对第三方物流作业的全过程进行监督;C3:学校有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来对第二方物流作业活动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C4:通过对外包合同执行情况的考核,学校督促第二方进行作业偏差的纠正和方案的调整。

物流协作能力变量统计:包括:D1学校配合合第二方的物流远作,会主动帮助第二方了解学校的物流需求情况;D2:第二方非常配合学校的物流需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满足学校物流需求;D3:学校将部分客户信息(如需求量、名称等)与第二方共享,从而实现突况的高效补货和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D4:第二方与学校共享相关物流运作信息,以实现学校物流需求和第三方服务能力的协调;D5:学校和第二方已经实现了同步化物流运作,不存在物流需求和供应的不协调;D6:学校物流流样的优化、物流效率的提高主要得益;D7:每次物流运作方案都是学校和第二方共同制定。

物流效率变量统计:包括:E1:与自营相比,采用第二方减少了总的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的支出;E2与自营相比,采取第二方保证了货物配送时间;E3:与自营相比,采用第二方货物的配送质鼙得剑保证;E4:与自营相比,采用第二方提高了对突况发货物配送的处理能力。

二、图书采购物流优化方案

利用SPSS分析软件,分析各因素对物流效率影响序列及程度,提高物流效率。具体包括:(1)提高图书采购物流外包合同设计的专业性,包括外包合同语义清晰度、外包合同条款严密性、外包合同内容全面性。(2)设置学校和第三方物流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已有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实现物流信息的双向沟通,提高沟通效率。(3)加强外包控制实行全过程的作业监督,进一步细化第三方物流公司绩效考核。(4)提高企业和第三方之间的物流协作能力应该努力实现双方的物流同步化和物流运作方案的共同制定,实现学校与物流公司共同制定方案,提高效率。

三、小结

利用SPSS分析软件,从外包合同、信息沟通、外包控制、物流协作能力、物流效率五个分量全面考察第三方物流效率,明确各因素对物流效率影响序列及程度。实际应用可为大中专院校教材采购、物流配送的成本控制、精确度及时间效率等提供技术保证。

篇(5)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协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业体系越来越复杂,工作方式越来越具有流动性和移动性,客户越来越分散,上、下游伙伴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地理位置却分散谌?蚋鞯兀?⒋τ诓煌?氖鼻?U庋??笠敌枰?恢指?咝У摹肮低ㄐ?鳌毕低常?锤?行У毓芾斫?⒃谌撕屯哦踊?∩系慕涣饔牖ザ???轿坏卣?虾陀呕?笠档乃?行畔a href=//7139.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资源??榛畹氐髡?鞒蹋?宰钪沾锏焦芾聿⑻嵘?笠岛诵木赫?Φ哪康摹U饩褪撬灯笠当匦胙褚恢质屎纤?亲约旱男??砑??/P>

具体来讲,企业对协同的需求,从根本上可以围绕团队分为两个范畴。第一个,是团队成员的交流与通讯。传统上,交流与通讯的方式是有形的,物理的,例如电话、传真、打印传递、磁盘交换等等。而在今天,一个具有真正竞争力的企业必须整合并灵活应用多种沟通方式和渠道,包括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手机短信,在线感知,文件即时传送等等。第二个,是团队自身的协作与管理。传统上,团队的工作方式必须是通过面对面的会议,发生在固定的组织内,要有专用的办公地点等等。而今天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是跨组织,跨地区,跨网络,和跨流程的团队的存在。企业日益需要为这些团队提供虚拟的协作空间,使团队内的信息与文档得到及时交换,丰富成员彼此之间的交流工具,并管理信息生命周期的完整过程。

另一方面,在今天的网络环境下,企业中的团队成员需要可以在各种情况下进行高效和灵活的沟通和协作。首先,用户希望在没有任何网络连接的时候,同样可以进行工作。这样就要求在离线时的体验与在线时是一样的。而当可以上网时,即便网络中没有服务器的参与,马上也可以同步;当然,服务器在局域网中存在的时候,客户希望可以利用服务器,调取有用资源,集中存储信息等等。互联网存在时,客户也希望可以采取VPN的形式,实现安全的传输。面对工作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怎样保持团队的高效和灵活,企业就要求在上述几种环境下,都可以实现安全的、高度的协同。

归根结底,一个企业希望在管理活动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得到持续的提升,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又在于企业中每一个团队和每一个人都能够顺畅自如地沟通、协作,也能实时共享各种信息、关系资源,从而最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

篇(6)

【关键词】初三化学 高效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24-01

构建初三化学高效课堂是对新课改理念积极响应的重要表现。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呢?以下笔者就带着这一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作出以下相关思考。

1、创设高效的化学教学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三化学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同样需要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教学情境结为一体,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但为了更好的构建高效的初三化学课堂,作为教师,在教学情境创设时,必须充分结合当代初三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创设高效的化学教学情境,在对知识的形成进行还原的同时将知识的应用场景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耳目一新、出乎意料的新奇感,从而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求知欲激发出来,进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更好的导入新课。以《化学使世界更美好》教学为例,笔者给学生演示了一个这样的魔术:将碱液喷在事先利用酚酞写字的白纸上,白纸上立刻出现了一行字,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魅力所在,而要学习化学知识,就必须认真学习,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而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利用了学生对新奇事物感兴趣的特点来设计,从而将学生引入课题,开展本章节知识的学习。

2、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出现的教学重难点,如果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一味的讲解与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教学方式相比,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因而在重难点教学时,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达到拓展思路的效果,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开放性题目,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积极地思考。以《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为例,针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这一重难点,笔者要求学生讨论有哪些金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它们的化学性质又有哪些等等问题,这一学生在讨论时就能全方位、多视角地思考和分析这一问题,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形成团队意识,从而在教师的引导、师生的互动下轻松掌握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而为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课堂增添了活力,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十分有效的。

3、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的支持,化学教学就无法进行。且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因而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作为教师应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目的和设计原理开展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例如笔者在要求学生进行氧气制备的实验中,要求学生思考哪些反应能够形成氧气这一问题。学生经过合作实验之后,得出可以采取分解双氧水,加热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以及电解水等方法进行氧气的制备。这就在实验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尤其是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

4、精讲多练,创造高效课堂

提高课堂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上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篇(7)

关键字:教师文化 教师培训 专业发展 协作能力

在教师培训工作中,以培训课程为载体,通过观察、座谈,我们发现,以协同合作形式出现的课程设计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渗入。即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专业的协作关系,更有助于教师突破自身职业专业化的盲点、弱点、难点。

一、教师培训课程中“专业协作”关系的界定

一部分学者将教师专业发展视为一种生态发展取向,把教师专业化看做是教师文化的一次变革。英国当代教育家哈格里夫斯曾经分析了四种教师文化,即个人主义文化、派别注意的文化(分化的文化)、自然合作文化(协作的文化)、人为合作文化(支配性的协作)。

其中,人为合作文化是一种支配性合作关系,要求教师围绕行政人员的意图与兴趣进行协作。而自然合作文化,即协作文化,则是建基于教师之间的开放、互信和支持而形成的一种协作文化。所以从教师文化角度来看,教师专业协作关系应该是一种开放式沟通协调、自愿自主合作的关系。

教师专业协作关系,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形成和完善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在教师培训课程中提出的“专业协作关系”,应当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一部分,是进行有效施训的途径和保障,体现着教师职业的专业素养。

所以,就“专业协作关系”的研究定位,是在教师专业思想存在共同基点,专业知识存在学科交融的前提下,从专业能力提升的角度出发,对教师职业的人际协调、沟通、合作能力展开思考和论述。

二、培训课程中“专业协作”关系的特点

不同于“学科协作教研”的学科分工、组内-组间竞争的互异竞争、“院校协作共同体”的理论-实践互为依托,培训课程中的教师协作有其独特之处:

(一)协作内容:体现以专业知识为基点的纵深性(相对封闭性)

这里的相对封闭并非仅指客观环境:将参训教师“圈”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施训。而是指在培训环境下,参训教师进行协作时所呈现的学科针对性、目标确定性和过程集中性的特点。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专业、学科和年级划分,形成教师培训独层纵深发展的形态。其优点是针对性强,高效击破学科教学中的疑难点,显著提升参训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然而这种独层纵深式发展恰好体现出参训教师在协作过程中的相对封闭状态,这和当今所倡导的学科交叉与整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所抵牾。

(二)协作形态:体现以专业思想为支撑的竞争-融合性

参训教师在协作当中体现出竞争性与融合性的特点。他们来自省、市、县各个地区,是各自学校所推荐的优秀、骨干教师,在教育背景、教育文化、教育环境、教育资源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当集中到培训课程上时,这种差异体现得更为明显,在协作过程中引发良性竞争。这种良性竞争的出现,基于教师专业化的思想和学识,本身就是教师专业化的一种体现。而这种专业性竞争所产生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创新、交织、融合,最终形成参训教师在专业学科领域共同蕴育的精神成果。

(三)协作目的:体现以专业能力发展为准的时空延展性

培训课程中教师协作关系的时空延展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特点:一是协作任务本身的延展。在培训课程中,不仅设置了当堂完成的协作任务,同时设置延展于课外的协作任务。比如,帮助参训教师结合实际,进行课题的开发和研讨,对培训教师进行网上跟踪和测量等。二是教师协作能力的延展。很多时候衡量培训成功与否,重要一点在于检验参训教师是否能将参训内容合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在培训过程中培养出的协作意识能否代入实际工作团体当中,并将这种意识扩散于团体中,是教师专业协作能力延展性的重要体现。

(四)专业协作实质:专业协作的目的不限于协作成果的达成

这一特性是教师专业协作关系区别于教师其他合作行为的标志性特点。合作只是为完成任务,达成目标的一种形式化行为方式,而协作的意义并不仅在于此。在培训课程中,协作成果的达成并非参训教师进行协作的最终目标。成果只是树立的靶子,如何学会与同侪交流、沟通、协作,才是真正意义之所在。因此,教师进行专业协作本身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锻炼。

三、教师培训中的班级建设对“专业协作”关系形成的意义

大部分参训学员,都属于“任务型学员”,即遵从上级领导安排,以完成培训任务为目的,自身无意愿、无目标、无要求、参与培训的一类学员。这些学员抱着“来就可以,结束就跑”的思想参加培训,其参训积极程度可想而知。面对学员的懈怠心理,班级工作应当如何开展,班级建设应如何实施呢?建立班级内“专业协作”关系,也许会为我们找到一个改进的方向。参训学员学历、平均年龄、地域、性别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正是他们可以开展沟通、进行交流的起点和基础,在切身实际接触过程中,将自己教育教学的地域文化特色分享。同时,施训班主任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思想督导”上,相对弱化关于教条的不断重复,避免激化他们的逆反情绪,要懂得激励和鼓舞学员,重燃他们的“青春之火”,先促“小团体”的形成,再助班集体的形成。让前来参训的老师积极、主动地,以正向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成人的理性世故,使自成的小团体,即非正式群体,不像青少年的那样具有排他性和对立性,成人非正式群体之间存在隙透关系,这种隙透关系是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剂,也是“专业协作”关系形成的有力保障。

作为施训管理者,我们应当是参训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精神助力”,引导班主参训教师挖掘自身潜能,重燃职业热情,提升专业素养,协助其共建专业协作的平台。我们应当成为参训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心态再复苏的助燃剂,这是整个教师培训高效管理的体现。

我们开展教师协作课程,帮助教师培养专业协作的能力,不仅仅只展现在施训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创造教师协作的文化氛围,并将这种文化气息通过每一个前来参训的教师,带到其自身的工作环境当中,融合成更为宏观的教师自主、自觉开展协同合作,真正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大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曾艳.教师培训新模式――协作学徒制[J].当代职业教育,2010(3):42-44.

[2]钟浩.创新教师培训模式 适应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5(2):51-52.

[3]贺菲.构建协作式文化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5(1):41-43.

[4]徐立华,吴文胜.教师的专业成长组织:教师协作学习共同体[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