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贸易产业融合

贸易产业融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8 10:38: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贸易产业融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贸易产业融合

篇(1)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三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三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一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一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三种可以归纳为一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一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一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一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一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三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二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一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四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一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二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一致,二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二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四,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一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模式

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国际间的贸易总量、频率在逐年提升,我国2015年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4.59万亿元,出口达到14.14万亿元,占比为57.5%。虽然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出口的产品多为机电类,农产品占比非常低,但是进出口总额也达到了1875.6亿美元,出口为706.8亿美元,以谷物、棉花、食糖、植物油、蔬菜、水果、畜产品为主,当然也从其他国家进口农产品。伴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规模化效应的显现,未来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总值都将扩大,为优化配置我国的农业资源发挥作用。在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如何发挥最大的贸易优势,获得贸易收益,是贸易的根本。获得农产品贸易的成功,除了要整合农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农业贸易管理之外,还需要进行农产品贸易产业链的整合,延伸产业链条,获得更大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产业链利益。

一、农产品贸易的经典产业链模式探究

在2001年成功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国际贸易规模扩大、领域变多、收效提升,我国传统的优势农业顺势而上,形成了3类经典的贸易产业链模式。

(一)物流共同配送模式

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是农产品贸易的经典产业链模式之一,详情如图一展示。在农产品完成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主要经过了4个关键点的3次输送过程。一是我国的农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输送到物流中心,然后从物流中心共同配送到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农业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最后再输送到市场、超市,在传递到消费者手中。这个模式虽然能够实现多个物流配送的协作联合,极大程度的利用物流资源,但是却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农产品贸易中,配送效率大打折扣。

(二)订单模式

随着交易市场模式的改变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农产品产业链的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自主生产转变为订单生产加工(图2所示)。在农产品贸易的产业链中,形成了订单模式,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在接到国际农产品的订单之后,再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经由国际物流配送销售给对应的国际买家。

(三)全产业链模式

为了在贸易中占据最佳的竞争优势,我国的农产品交易者们探索出了农产品贸易的全产业链模式,通过将涉及到农产品流通的所有产业链进行整合,实现农产品的产品链、组织链、技术链和价值链的融合。加以借用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优势,开发出农产品贸易的P2B2C模式、P2G2B2C模式,极大的为农产品国际贸易提供了帮助。

二、产业链整合对农产品贸易的作用

在农产品贸易的过程中,产业链的推动作用很大,尤其是在进行产业链延伸之后,将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研发、产品营销等引入,加倍提升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成效。

(一)有利于整合农业资源,加速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形成农业产业链的过程中,融合了农业产业链前段的农机、种植技术研发资源,整合了农产品销售中的企业、人力、品牌资源,达到了农产品资源的整合的目的。同时还将涉及到的农业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如农产品精深加工所需要的金融资源,在产业链融合的过程中,就会完成从金融机构向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配置,极大的保障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供给。

(二)有利于加速中国农产品品牌的形成

我国的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是通过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农业企业、农业品牌进行整合实现的,有利于加速形成中国的农产品品牌,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方面有利于农产品相关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完成农产品升级,打造农产品品牌,开展品牌营销;另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国际贸易收益。

三、国际贸易中农产品产业链存在的局限

为进一步发挥农产品产业链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必须对当前存在于农产品国际贸易产业链中存在的局限进行梳理和总结。总的来看,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产业链主要面临2大局限:

(一)局限一——产业链环节衔接紧密性弱

在目前实行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从农产品的种植到加工,从加工到精深加工,从精深加工到销售,各产业链环节的衔接紧密性很弱,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所限制的,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以生产养殖为主,弱化了技术研发、产品营销环节,以至于后来引入的这些产业链环节与生产种植环节脱节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是在产业链环节中,利润分配的不均衡,导致了各环节间的壁垒出现,联系难度加大。严重的产业链环节脱节,将有害于融合产业链的模式构建,也会给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危害。

(二)局限二——产业链发展平衡度低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推进过程中,农业面临很多的问题,亟需实现转型升级,并且正处于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农产品贸易产业链的又一障碍——产业链发展不平衡。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产业链不平衡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地区的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由于我国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客观环境,造成了东部农产品贸易产业链延伸长、竞争力强,西部相对较弱的不均衡局面;二是面临严峻的市场、产业差异,产生了产业链发展的不均衡,比如在华北地区,由于农产品产业链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视棉花的种植和贸易,农业企业不断的涌入其中,然而在其他养殖业上却跟不上,造成了严重的产业链不均衡,不利于整个地区的农产品贸易。

四、构建国际贸易中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新模式

探索国际贸易中我国农产品产业链的整合新模式,是当前农产品贸易模式局限的突破口,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能力和水平、提升农产品交易额的新引擎。

(一)构建思路

构建国际贸易中农产品贸易产业链整合新模式的思路,一是要坚持优化农业资源的基本原则,从服务农产品贸易出发;二是要立足各特色农产品产区的区域特色,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需求,构建农产品产业链新模式;三是要符合国家农业发展的相关规定。

(二)构建路径

构建国际贸易中我国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模式的路径主要有这样3条:一是提供充足的保障支援,依托政府等部门的力量,提供农产品产业链构建充足的金融、人才、政策等支持;二是要形成构建合力,即要通过农业行业协会、农业企业商会的力量,带动形成支持农产品贸易产业链构建的组织架构,保障该项工作的推进力量;三是要有人才支持,即要有农业相关领域的专家投入研究,就需要在人才培养上进行重点强调,再加以配套的项目资金支持,才能实现国际贸易中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模式的构建工作。

(三)构建新模式

结合构建思路和方法路径,将构建起4条国际贸易中农产品产业链的新模式:一是相对独立的产业链模式,这是依托单独的农产品企业搭建起来的,将对这个企业所涉及到的资源实现整合;二是合作的产业链整合模式,通过农产品产业链条上,多企业的合作,搭建起农产品产业链的共同开发、维护的机制,从而实现产业链的整合构建;三是在产业间形成的产业链联盟整合模式,即以农业为基础,联合其他产业,搭建起产业链整合联盟,通过借鉴其他产业链的力量,实现农产品贸易产业链的整合模式构建;四是在区域间的产业链整合,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农产品产业链融合的方式,降低在产业链构建过程中资源的浪费。

五、反思与展望

15年的国际贸易,带来的不仅仅是货物贸易总额的数额扩大,更多是改变了我国多产业的生产、组织、流通贸易模式,对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而言,除了简单的将特色农产品销往全世界以外,还可以通过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为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贸易顺差助力。在本文的分析中发现,当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产业链的经典模式中,物流共同配送模式、订单模式、全产业链模式都各有优缺点,对农业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发挥各自的作用。但是在国际贸易中,要整合农产品产业模式,就是要正视当前存在的局限,构建起国际贸易农产品产业链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洪泉.基于共同配送模式的大庆市农产品产业链整合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06):23-30.

[2]冷志杰、刘洪泉等.整合农产品产业链的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研究[J].中国储运,2014(09):113-115.

篇(3)

摘要: 生产性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业,对于装备制造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生产性物流业发展对于装备

>>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我国生产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 韩国生产业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研究 我国生产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关系研究 生产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效率影响研究 我国生产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 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我国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问题研究 生产贸易开放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率作用研究 中国生产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研究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发展机理研究 生产业集聚门槛与制造业升级研究 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公司治理研究 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互动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制造业FDI与生产业FDI的互动关系 制造业及物流业吸收FDI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生产贸易影响制造业升级研究综述 辽宁省生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浅析 我国生产业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物流业模块化与广东生产业优化升级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王茂林,刘秉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2009,(3).

[4]崔单,杨晓猛.东北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选择[J].理论前沿,2009,(16).

[5]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N]..

篇(4)

关键词:新常态;互联网;生产业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新阶段,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新的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方向。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协同式发展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加快生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制造业向服务链条延伸。促进信息技术服务,在“互联网+”背景下,鼓励生产业如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检测、环保、物流、融资、人力资源、品牌等,建设生产业公共平台、建立生产服务基地和功能区,增强服务业的辐射能力。互联网经济下,服务业占比国民经济行业比重49.5%,服务业同比增长8.4%。

二、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理论分析

生产业是指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

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思想起源来源于让’巴蒂斯特’。萨伊提出服务创造效用,他认为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服务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服务会创造财富。

1.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分析

佩恩指出随着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相互补充和替代的关系。生产者服务制造业高级投入要素,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国际竞争力,影响货物贸易的流向、贸易模式和收益分配(Markusen,1989; Marrewijk, 1997;Nordas,2010)。

Diaz(1999)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的内涵:生产业与制造业相互作用、依赖,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随着制造业发展对交通、金融、社会服务等生产业需求增加,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而生产业业增长依赖制造业中间投入发展。(Bathla,2003;李江帆、毕斗斗2004;陈宪、黄健锋 2004;Preissl,2007)。对生产业与制造业关系持有互相依赖、互相协调、互相发展的“互动论”观点,具有“一体两翼”的特点(刘书瀚,2010;徐索亚2010)。

顾乃华(2006)从社会分工角度,分析格鲁伯、沃克的奥地利学派基于Fisher提出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即生产业在制造业中的角色,使生产更加专业化。

由于交易成本效应,生产者服务协调控制专业化生产过程,促进交易便利化和交易成本降低,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细化,满足生产企业对生产者服务多样化需求,产生服务多样化福利效应。生产业利于提高下游制造企业生产率提高(Gorg和Hanley,2003;郑吉昌、夏晴,2005,2007;)。

生产业部分细分行业如:交通运输、邮政、金融、保险四个生产者服务部门的进口促进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要素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存在互补性(Markusen1998; Mazumdar2005)。

生产者服务对制造业影响,表现为生产者服务业开放度,生产者服务部门从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提高制造业生产率、行业增加值和就业的影响。经济整体产业关联度上升,制造业对生产者服务的直接和完全需求系数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但需求结构需要改善(魏江、周丹,2011;彭水军、李虹静,2014)。

原毅军等(2009)服务型经济的发展程度是衡量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高端化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制造业生产效率利于产业链的拓展和价值链的增值。

基于产业链视角,魏江、周丹(2010)从价值链、产业链角度把生产业与制造业分开演讲。顾乃华(2010)引入地理距离、政策环境、工业企业整合价值链分析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效应。

基于产业关联特征,白清(2014)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分析生产业与制造业的机理和机制。提出生产业通过外包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生产效率,生产业与制造业协同定位实现制造业规模收益递增,二者融合促进制造业附加值提升。

2.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实证分析

鉴于生产业在制造业过程中“迂回生产”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粘合剂”作用(Ka-touzian,1970;Riddle,1986)。最早实证生产业与制造业可以互动发展,生产业占服务业发展的比重大。是实证分析了加拿大和部分OECD国家1947年-1984年数据分析,上述国家生产业占GDP比重28%-33%(Grubel H G, Walker MA,1989)。Park(1999)实证分析1975年-1985年亚太国家地区声喊醒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基于OECD国家研究证实制造业对于生产者服务业影响,指出制造业是服务业的主要需求来源,因此制造业基础是决定一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Guerrieri和Meliciani ,2005)。

服务业作为中间需求、终端需求,制造业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生产业降低制造业中间服务的成本,利于提高制造业生产率,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首次证明交易成本下降10%,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约0.5%,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约0.5%。印度经济学家(Handsda S K, 2001)实证研究印度1993年-1994年间投入产出表,计算前向后向拉姆斯姆林指数分析各部门间关联性,结论是生产部门对制造业前向后向联系利于经济增长,溢出效应显著。印度生产者服务对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制造业作为生产者服务的主要需求者,其基础的巩固又将促进生产者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了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间产业互动的良性循环(Ban-ga 和 Goldar 2004)。

顾乃华(2005,2006)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两部门为基础,从产业和企业层面,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研究1992年-2002年中国服务业技术进步速度慢于制造业技术进步,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技术外溢高于制造业对服务业的技术外溢。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导向作用。由于外包的作用、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外溢效应(顾乃华,2006)。

从生产业行业细分和区域角度,江静(2007)实证分析中国1998年-2004年中国生产业提升制造业效率的内在机理,提出生产业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但研发产业有滞后性。有学者利用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1999年-2006年面板数据,分析生产业各行业对制造业、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涂锦,2008;冯泰文,2009;席艳乐等,2012)。

采用动态最优化的方法,计算生产业的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制造业的增长率呈正比。选择Malaquist指数法,测算不同行业的生产业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分析制造业服务外包对服务业产出、生产率、经济增长、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原毅军等2009)。关系性潜入生产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潜在规模经济;结构性潜入生产效率提升,需要社会分工技术、社会环境和人力资本等综合因素(刘明宇2010)。基于产业链视角,从价值链、产业链角度把生产业与制造业分别研究(魏江、周丹2010)。引入地理距离、政策环境、工业企业整合价值链分析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效应(顾乃华2010)。

利用1987年-2007年间投入产出表,利用完全需求需求、产业间联系指数、直接需求系数、出口诱发系数,计算产业关联度,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中间投入需求关系,制造业出口的生产者服务(彭水军、李虹静2014)。

通过计算德国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力系数、中间投入率和中国物流业中间需求率,物流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分析中德两国物流业、制造业产业关联现状、互动程度、融合均衡度。以德国为例分析德国物流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经验(杨依杭、鞠颂东,2015)。

三、发展对策

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产业升级变革的方向:智能制造、柔性制造和网络制造。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供应链金融+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电子数据交换等新兴网络技术发展,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商务服务业和市场营销服务的重要途径是基于网络技术和网络营销、商业智能和手机移动支付。网络营销和商业智能互联网、技术创新结合推动生产业发展,新兴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发展新兴生产业态。当前生产业新模式有: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生产业增长点和生产业新业态。

发展高端生产业,增加产业附加值。优化产业价值链,充分发挥物流、营销、环保等方面的作用。

鼓励创新驱动生产业发展。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思路,鼓励企业发展新兴生产业态,实现专业化的生产业体系,生产业解决就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互联网+”促进生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动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成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途径是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一致的观点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制造业服务化,以服务为导向,向全球价值链的上游发展,由制造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型。我国信息技术、通讯设备、装备制造、智能设备服务化的水平比较高。

参考文献:

[1]彭水军,李虹静.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制造业与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10).

[2]束俪,柏干华.走出服务业制造业融合发展之路[N].新华日报,2015年4月.

[3]徐索菲.东北地区生产型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探析-基于长三角经验的启示.

[4]赵伟,郑雯雯.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贸易成本:机理与实证[J].经济学家,2011(2).

[5]彭湘君,曾国平.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生产业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12).

[6]王文.孙早,牛泽东.资源配置与中国非农部门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7).

[7]毛艳华,李敬子.中国服务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

[8]张亚军,干春晖,郑若谷.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内生与关联效应[J].产业经济研究,2014(6).

[9]毕斗斗,方远平,谢蔓等.我国省域服务业创新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动力机制[J].经济地理,2015(10).

[10]司增绰.需求供给结构、产业链构成与传统流通业创新[J].经济管理,2015(2).

篇(5)

关键词:ICT 产业融合 投入产出分析 生产业 高新区

生产业的崛起

随着近年来学术界对产业融合愈发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对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1966年,H.Greenfield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最先提出了生产业这一概念:其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将服务应用于进一步生产其他的产品或服务,而非最终的消费。生产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并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推动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动力。多年以来,生产业在生产领域的作用不断变迁,由最初的管理功能和后来的促进功能,逐步过度到了战略功能。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研发、通信、金融、保险、物流、批发、外包、采购等生产在第三产业中的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多数OECD国家都达到了50%以上。

本文认为,生产业对于各产业的融合与互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整体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趋缓,此时生产业能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制造业是生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制造业一方面可以为生产业提供平台与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对生产业的中间需求。由于彼此间的相互依赖性的不断增加,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发展与互动,随着制造业内部企业经济规模的逐步扩大,它们对生产业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并把这种需求渗透在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中:从前期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到中期的管理、融资以及后期的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每一环节都需要生产业的参与配合。如此良性互动,不仅会促使企业内部出现产业融合,而且会在产业链上促使生产业与第二产业甚至第三产业内部发生融合。

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ICT产业(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即信息通信技术产业。ICT产业的蓬勃发展体现了IT、通信等生产业与电子产品制造业的日趋融合化,同时也反映了当前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即生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此时现代服务业的中间投入逐渐加大,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全要素中间投入相对降低,附加价值相对提升。然而,产业融合这一现象已不仅仅限于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例如,伴随着微电子产业、材料设计产业、生物分子产业和络合物化学业的不断创新,引起了纳米生物技术(Nano-and Bio-Technologies)的融合和发展。此外,食品业和生命科学业的融合产生了功能性食品;造纸业和信息业的融合产生了封装技术;电信业和相机业的融合产生了手机相机;建筑业和信息技术业的融合产生了智能建筑;金融业和信息业的融合产生了彭博、汤森路透、道琼斯等企业。

生产业的分类

到目前为止,由于各国及地区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国内外学者和政府部门对于生产业具体分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研究方向的不同,生产业包括的项目也有所区别。在 2006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生产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在国外,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financing,insurance ,real estate and business services,简称为FIRB)一起构成了典型的生产者服务业。然而,在国内,房地产业却属于消费者服务业,首要原因是我国的房地产目前主要用于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不同于发达国家主要是用来满足商务办公和生产厂房等生产性需求。

基于以上的讨论以及考虑主要运用的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本文参照投入产出表中各产业分类情况,仅选取四大类统计口径相对接近的生产业,分别是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信息传输、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是否现代服务业的融合能够成为产业融合的趋势,以及是否服务化融合能让企业提升竞争力并带来更高的附加价值。

生产业对第二、三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检验

由里昂惕夫(W.Leontief)提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投入产出的具体应用,是“把一个复杂经济体系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系统地数量化的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将经济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编制和分析投入产出表清晰地揭示经济各产业间的投入产出数量联系,在此基础上可以推导出各部门的生产函数,并对各产业间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上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利用产业间关联关系的特点,为经济预测和经济计划服务。一个产业生产产品,既要消耗其他部门提供的要素,同时本身的产品作为投入要素被其他部门所消耗,从而构成部门与部门间的供给需求关系。

(一)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aij)表示了产业j在生产单位产品中所消耗掉产业i的数量。直接消耗系数aij从消耗的角度反映了任意两部门的直接依存关系。aij越大,产业j对产业i的产品消耗越大,两部门的直接联系越紧密。OECD十九国、中国2000年、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数表如表1、表2所示。

本文为了论证当前产业融合的趋势主要集中在服务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以及生产业对二、三产业的推动作用。通过横向(国家)和纵向(时间)比较,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以及第三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代表了服务业在制造业中的中间投入率和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中间投入率投入产出表,一般5年更新一次,本文使用OECD网站公布的2000年、2005年的48个部门投入产出表(由于统计周期的原因,个别经济体可能是2005年左右的其他年份)。OECD十九国代表的发达国家分别是:爱尔兰、挪威、美国、英国、瑞典、荷兰、瑞士、芬兰、澳大利亚、比利时、奥地利、法国、加拿大、德国、日本、西班牙、韩国、意大利、葡萄牙;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是中国。由于本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以及第三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因此笔者将各经济体的48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归并为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14个第三产业部门构成的16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

就各经济体的第三产业对于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而言,OECD十九国在2000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79,在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87,增加了4.47%;中国在2000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055,在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226,增加了16.21%。通过横向比较可以看出,OECD十九国的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远远高于中国,可见在OECD十九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更充分,而中国制造业中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过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自身的投入。通过纵向比较可以看出,不管是OECD十九国还是中国,第三产业对于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呈上升趋势,服务业投入率随着时间的不断上升也例证了服务业在与制造业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就各经济体的第三产业对于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而言,OECD十九国在2000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282,在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290,增加了2.84%;中国在2000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988,在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2051,增加了3.17%。通过横向比较可以看出,OECD十九国的第三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同样远远高于中国,表示OECD十九国服务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也更加充分,而中国的第三产业对第三产业的中间投入率也偏低。通过纵向比较可以看出,不管是OECD十九国还是中国,第三产业对于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呈上升趋势,服务业投入率随着时间的不断上升再次例证了服务业在与第三产业相互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物耗系数

物耗系数(acj)是指产业j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直接消耗的总和,它反映了产业j与所有产业的直接消耗关系,acj越大,产业j对国民经济的物质消耗越大。

因此,物耗系数也叫中间投入率,反映了该产业中外购产品所占比重。由于总投入=中间投入+附加价值(中间投入率+附加价值率=1)在总投入一定的条件下,该产业的中间投入和附加价值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中间投入率越高,附加价值率越低;中间投入率越低,附加价值率就越高。

表3中分别是中国和OECD十九国三次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计算结果。不管是2000年还是2005年,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中间投入率都远远高于OECD十九国,由于中间投入率+附加价值率=1,也就是说OECD十九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附加价值率远远高于中国。结合上一部分对直接消耗系数的分析,可以推导出一个更重要的结论:随着在第二、第三产业中服务业中间投入的增加,第二、第三产业中的附加价值率也增加。也就是说服务业的融合使得第二、第三产业更加有利可图,能够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和趋势。

(三)生产业比较

根据本文对生产业在投入产出表中的五类划分,从分项服务的相对重要性来看,不同部门的差异较大。首先,列出2005年OECD十九国平均直接消耗系数表中生产业占比:对于第一产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信息传输、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投入比例依次为10.47%、2.79%、36.29%、16.19%、1.84%;第二产业中,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信息传输、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投入比例依次为14.45%、3.15%、26.15%、8%、7.25%;对于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信息传输、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投入比例依次为12.56%、7.81%、9.25%、16.55%、3.13%。其次,计算出2005年中国直接消耗系数表中生产业占比:在第二产业中,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信息传输、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投入比例依次为27.24%、10.44%、23.57%、7.83%、0.49%;对于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信息传输、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投入比例依次为20.82%、10.44%、7.51%、12.43%、0.73%。

从中可以看出,第二、第三产业的服务投入中,OECD十九国平均值和中国生产业占比区别很大,我国金融保险服务的重要性在二、三产业中体现得还不够明显(OECD十九国金融服务业对产业的支撑作用非常大)。还有一点非常值得关注,在第二、三产业中,我国综合技术服务业及科学研究事业的投入占服务总投入的比例很低,仅为0.49%和0.73%,这反映出第二、三产业创新不足,技术含量偏低,依然停留在“制造”阶段,尚未走上“创造”的道路。

结论与建议

随着制造业生产率创新模式的枯竭,以及现代服务化创新模式的兴起,当前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集中在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化创新。相较于制造业,现代服务经济更具有渗透性、辐射性和柔和度,与其他分支产业的兼容性高,如同穿梭在各个经济领域的“经脉”,对经济运行有激发创新、降低成本、稳定秩序等作用。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第二产业中对服务业的中间投入逐渐增加,第二产业的附加价值率大幅提升;而且,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中间投入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产业融合的发展,始终是引领和推动持续性技术创新的核心动力,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由于生产业的高兼容性,其对于技术创新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所带来的附加价值也更高。相较于OECD发达国家,我国生产业对制造业、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较低,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主要依赖于自身产业的发展。在未来我国在保持产业结构稳健发展的同时,应努力提升制造业、服务业的服务化水平,促进产业融合的良性互动,进而促进生产业升级。

推动服务业创新的关键在于生产业的创新发展。当前,所有发达国家都在通过建立高新技术区进行着服务业创新竞争,例如美国的硅谷、波士顿的128公路、前苏联的西伯利亚科学城、英国的剑桥、日本的“高技术城”等。虽然我国很早就开始建立高新区,孵化和成长了一些在国际上有技术竞争力的企业,锻炼出来一批能力优秀的管理人员;但是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中仍然缺乏政策设计和战略支持,很多高新区为了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将本就不多的资源都投入到了这些不太需要扶持的企业里,导致更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资源缺乏。此外,通过招商引资吸引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并没有将核心研发总部迁往中国,我国建立的大量软件园以及大量的生命科学园仅仅是在给国外企业做外包,并没有学习到对方的核心技术,也没有促进自身的创新。

有数据显示,中国高新区年均增长25%,而国际先进高新区是35%,硅谷企业有10%以上的利润率,而中国只有3%至4%;从更广的角度看,全球86%的研发投入,90%的研发活动,95%的发明专利,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全球6万个跨国公司,基本都是发达国家的。

因此,加大政府对生产业高新区的干预、加强对高新区政策的协同性与互补性、乃至进行顶层设计,将是下一阶段推动高新区创新系统建设中担起历史重担的必要举措。现在国内大量的高新区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创新要素,关键问题是如何创造市场驱动力来使这些创新要素发生化学反应。尽管市场驱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作为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国家,我国显然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市场自发完成这个驱动过程,政府应通过公共措施,从而在流通领域产生市场驱动的平台,带动生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服务业融合。此外,在充分利用产业融合带来的机遇的同时,政府也应意识到,产业融合给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会使大量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机,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引导这些企业发展新的产业融合方向,建立新型生态系统,开始新的一轮融合,从而形成动态产业融合创新循环体系。

参考文献:

1.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

2.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3.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外溢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12)

篇(6)

与此同时,全球FDI的流动规模不断增长,FDI的增长速度是同期贸易增长速度的5倍。据UNC-TAD统计,1990年全球FDI流入为2090亿美元,流入存量为19540亿;而到2002年,全球FDI流入为6510亿美元,流入存量为71230亿。FDI既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也大规模地流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现在FDI已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融资的主要来源。FDI的流动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动力,FDI的流动促进了技术和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同时FDI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又进一步深化了全球一体化的程度。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纷纷制定激励政策吸引FDI的流入,发展本国经济。但是,当今全球FDI流入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在亚洲,流入中国的FDI规模最大,截止到2003年底,流入中国的FDI存量达到5014.71亿美元。近年来,流入其他亚洲国家的FDI也大幅增长,这些国家主要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巴基斯坦、菲律宾、韩国和新加坡。在拉丁美洲,流入FDI最多的国家包括:阿根廷、墨西哥、巴西、智利、秘鲁和哥伦比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成立促进了亚洲经济的一体化,中、日、韩与东盟经济正在加速融合,拉丁美洲的南锥共同体(MERCOSUR)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也正在迈向美洲自由贸易区。

近年来,FDI在区域间流动也出现了加速增长之势。东亚金融危机后,这一地区的国家政府调整了各自的经济政策,并很快恢复了经济增长,要保持这一地区的高经济增长水平将取决于这一地区的国家参与全球一体化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国根据各自产业的发展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成为国际市场链中一环。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应当根据各自的区位优势,制定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利用政策导向调控本国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分享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促进本国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东亚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发展

当今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业务功能的发展趋势是实行区域专业化、本土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安排,跨国公司经营要素以价值链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虽然收购与兼并仍是FDI流动的主要形式,但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外包形式操作呈迅猛增长之势,这表明了跨国公司要素价值链的延伸。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从2003年的贸易额和FDI的流动看,亚太地区贸易额最大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和中国,同时美国和日本是这一地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美国既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又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日本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东盟和中国。从2003年全球经济的发展看,东亚经济增长最为突出,尤其是中国实现了9.1%的高增长,日本也摆脱了经济长期萎靡不振状态,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东亚地区经济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区域内贸易的快速增长。

根据2003年中国海关统计,截止到2003年12月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5277个,合同外资金额9431.3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014.71亿美元。2003年中国进出口额达到8512亿美元,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进口4128.4亿美元;进出口顺差255.4亿美元。2003年,中美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263亿美元;中日贸易额达到133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783亿美元,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创造了一个新纪录。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已成为带动东亚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经济在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也逐步显示了自身的活力。

2000年以来,东亚国家间的贸易呈持续大幅增长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东亚经济正在融合,资源正在重新配置,并逐渐形成垂直和横向的产业分工体系,日、韩制造业正在向东亚其他国家转移,其首选地是转移到中国。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重新集聚的过程中扮演主导角色,产业的集聚效应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中国在国际市场链中的地位变得更为突出。

签署自由贸易区后对一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是近年来学术界十分关注的课题。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体化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利益―――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因为区域内成员国间消除了关税壁垒,成员国间制成品贸易的成本大幅降低,促进了区域内贸易和成员国间相互投资的增加。另外,从长期看,单一市场形成后,实现了制成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贸易的自由化,成员国能够从区域内优化资源配置的潜能中获益,这将极大地促进区域内产业发展的一体化。

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竞争力的培育和拓展市场链的能力。因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公司的行为也日益国际化,公司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也不断深化,并且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公司面对的是购买者、供给者和竞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链。与竞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构成水平链;与购买者和供给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构成垂直链。水平链是指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合作;垂直链是指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形成的市场链。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应该积极拓展垂直链,即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促进中小公司与大型企业或者跨国公司的合作,使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企业成为国际产品市场增殖链中的一环。

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或者跨国公司之间形成垂直链是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因为垂直链的形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企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并且中小型企业在与大型企业或者跨国公司的合作中,也分享了全球化和跨国公司新的经营策略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企业应当设定与大型企业或者跨国公司的合作的计划和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成为大型企业或者跨国公司产业链中的一员,从而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或者跨国公司合作的产业部门主要包括纺织品、电动机械、电视机、通讯设备、计算机和汽车零部件等。这些产业部门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是机加工工序较多的产业,适宜于中小型企业专业化生产零部件为大型企业或者跨国公司配套。

因为当今全球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主要集中在东亚国家,所以东亚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应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调整发展战略,中小型企业要积极参与大型企业或者跨国公司的合作,拓展垂直链;区域内大型企业之间,以及区域内大型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也要展开合作,积极拓展水平链,共同促进东亚地区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仅仅是对国际产业链的补充(中国有些优势产业是例外)。因此,只要东道国政府根据本国的比较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引导其产业发展的政策,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FDI的流入不仅不会导致东道国民族工业的萎缩,还会壮大其发展,并促进东道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利益。

东亚经济一体化与政府行为

FDI大量流入东亚,促进了东亚经济的一体化。面对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东亚地区的各国政府应当根据各自国家的比较优势调整产业发展政策,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东亚地区经济的融合。

首先,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稳定的经济政策确保了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预期性,将有助于公司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调整产品结构,达到经济资源充分利用。为了促进产业的发展,东亚国家纷纷采取外向型发展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倡导货物、服务和信息的自由流动。对那些在世界市场上已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不再进行保护,转而积极扶持那些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东亚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比较优势是具有大量的高素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因此东亚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逐步转型到发展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都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尤其是中国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优良的基础设施。相比而言,中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则更为突出。

其次,强化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发展中国家要制定促进产业发展的贸易政策,修改那些与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不协调的贸易制度和贸易政策。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家要善于利用宏观调控政策,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功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善于利用在WTO框架下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条款,借助于贸易、产业和金融政策培植优势产业,并确立其竞争优势。通过投资促进的政策引导驱动FDI流向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使FDI的流动和技术转移与国家产业发展目标相统一。

第三,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在发展中国家,98%以上的企业为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担负着解决就业和消除贫困的重任。然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却比较缓慢,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市场准入条件高、可获得的资本成本高、高风险的商业环境(管辖重叠)、市场信息搜集成本高,以及执行政府制定的推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政策缺乏一致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发展中国家应高度重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政府应制定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计划,在税收、融资、市场准入和信息交换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和中小型企业发展促进机构要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鼓励中小型企业参与开放市场条件下的有效地竞争,帮助中小型企业融入大型企业或者跨国公司的市场链中,提升中小型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四,制订投资促进政策,利用比较优势吸引FDI。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设有出口加工区(有的国家称为对外贸易区、特别经济区和自由经济区),在区内吸引了大量的FDI,区内的中小型企业的潜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这些出口加工区的设立提高了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竞争力,促进了就业和技术转移。有些发展中国家颁布了《投资促进法》,规范了投资促进的政策,有效地遏制了寻租行为,避免了项目选择上的无序竞争。为了深化产业发展和促进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应不断拓展和强化外向型企业与国内其他企业形成的市场链(国内企业提供各种投入和服务)。

第五,促进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的开发。

发展中国家促进技术进步的途径主要是通过FDI的流入、许可安排和中间品进口。据估计全球支付的技术转移费中的80%发生在公司间,因此FDI的流入是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FDI是技术转移的载体。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积极吸引FDI的同时,也应重视自我创新能力的培育,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升国内产业链与国际产业链的互补性。为了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知识、技能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差距,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更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针对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建立不同层次的培训体系,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自我创新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六,打破基础产业部门的国家垄断,向国内私人和外国投资者开放。

基础产业部门主要包括电力、能源、交通、通讯和供水等公共品产业。在发展中国家这些部门传统上由国家控制,不允许国内私人和外国投资者在这些基础产业部门投资,导致发展中国家基础产业部门发展缓慢、效率低下。近年来,发展中国家逐步开放了基础产业部门,并开始鼓励国内私人和外国投资者投资基础产业。发展中国家基础产业的开放,促进了基础产业部门竞争机制的形成,促进了基础产业部门的发展。

篇(7)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存在是将市场竞争看成完全自由的,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对产业间贸易进行了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贸易回暖,新贸易理论在此背景下产生,主要从竞争方式、经济规模和科技进步等层面对贸易关系和现象进行了解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从专业化生产分工的层面对贸易现象进行解释,有意将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划归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概念范畴之内。

二、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国际贸易的供应链形式和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国际贸易形式和经济组织结构上均产生了新的变化。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如下:(1)近年来,国际分工进一步加深,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业发展迅猛,科技进步加快和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国际间投资和并购进程加快,全球经济贸易高速增长。(2)国际贸易供应链与物流增长速度齐头并进,成为了推动虎屋贸易的主要动力。各国的贸易部门和日益顺畅的服务行业加快了国际物流的发展速度。(3)发达国家依然占据着贸易的主导和核心地位,国际贸易供应链和物流受发达国家控制严重。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给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新的发展契机,发展中国家的外貌增幅超过了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逐渐增大。(4)世界贸易组织是对国际间贸易进行协调管理的重要机构,可以消除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改善和规范国际间贸易秩序,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5)区域间贸易组织发展进程加快,区域间贸易总量与贸易额增长迅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贸易关系和形式。

三、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国际贸易形式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贸易增长迅猛,产业内贸易是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产业间贸易相对的概念。这就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世界贸易额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不代表投入的成本较多或者占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以克鲁格曼、雷蒙德•弗农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针对这一国际贸易现象提出了各种新的学说,这些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既联系又有区别的学说,被称为“新国际贸易理论”。

2.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假设前提

传统贸易理论作为古典经济学的产物具有严密的理论假设基础,主要包括:完全市场竞争、不变或递减的规模报酬、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国家的两种商品和两种要素,即2×2×2模型。战后出现了新的贸易现象:区域集团内或产业内出现内部交易、发达国家贸易量增加,由于传统贸易理论无法对其进行解释,新贸易理论认为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1)引进产业组织理论,将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不完全竞争。(2)规模报酬由不变或递减转变为递增。(3)贸易模型由传统的2×2×2型转变为J×N×M的新贸易理论模型。(4)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获得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建立新贸易理论假设有助于突破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这两个关键假设,为解释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另辟蹊径。

3.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揭示了国际贸易的成因、组织结构以及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国际政治格局、经济格局以及国际间关系等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的持续变化会导致国际贸易理论的变革与创新。相应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壮大必须满足现实经济的发展需要。自上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得到了蓬勃发展,逐渐壮大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经济体和贸易形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应运而生。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基于宏观产业内的贸易角度对国际贸易关系进行解释和研究的。现如今,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对某个经济主体或贸易现象进行研究的。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进行解释,在贸易政策方面提出了“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两个论点,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并且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问题。新国际贸易理论实现了从静态理论到动态理论的转变,填补了传统贸易理论空白,并使二者有机融合,研究的贸易现象更微观、更细致,更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