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26: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职工个人档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中学教职工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事档案内容不全。尽管目前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人事档案内容不全、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少是其中的一项主要的问题。中学阶段的人事档案包含很多内容,包括人物自传、基本信息、考核资料、职评材料、职务信息、个人奖惩等内容,内容包含的信息不全,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档案中涉及的教学情况较为简单,个人教学能力的描述,职务内容和个人的技能专业等情况描述的很少,这样就会导致学校对教职工的信息了解的很少,在利用教职工时缺乏参考依据,给学校的人事管理带来不便。
(二)学校对人事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性,管理分散。一般情况下学校的人事档案不是单独管理的,而是由上级部门统一管理和收集,有些中学将人事档案依据管理职能的不同分配到不同的部门,比如教务部门的人事档案包括教职工的业务能力,获奖情况和教学的内容等,科研部门的人事档案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的确定,论文的发表等内容,行政部门的人事档案则主要是负责人员的招聘和选拔,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等。这样的人事档案管理不但无法综合利用,而且会导致档案管理过于分散,很容易使学校的人事档案丢失。
(三)人事档案的管理还存在着硬件滞后的特点。目前中学的人事档案管理的方式比较落后,还是纸质的形式,管理的手段和技术都落后,缺乏创新。还有一些中学的人事档案在计算机里,没有进行分类整合,查询和利用起来比较困难和繁琐,一些人事档案的查找只能够人工查询,信息落后,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还有些学校储存档案的环境较差,档案储存室的门不严实,经常有外人随意进出。或者是档案处于潮湿的环境,容易受到损坏。
二、中学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优化措施
(一)加强档案归档制度,使学校的人事档案更加完善。人事档案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很强,从实际情况看,需要专门的部门、专业的人员、用专业的手段来管理。为此我校成立了专门的档案室,负责全校教职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其次是制定档案室的管理制度,明确人事档案的归档范围,杜绝范围外的材料进档或范围内材料漏档的情况发生。学校人事档案中制定教学登记表,登记表中记录教职工的详细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情况,工作能力,教师的学术研究内容和情况,这个登记表可以准确反映出教师的个人能力和教师的学术水平等。与此同时,还应该增加学校教职工的奖惩情况以及培训情况,充分了解教职工的业务能力。此外,为了提高人事档案的实用性,增加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学校应该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促进人事档案地位的建立,为学校对教职工的评价工作作出铺垫,使教职工有竞争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竞争意识,促进学校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及时更新人事档案。根据学年安排,及时更新完善教职工档案的信息,补充相应的数据资料,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利用先进的软件对人事的信息进行登记和采集,个人信息的登记要完整、及时、有效,能够真实反映教职工的个人情况,而且根据教职工本人确定需要定期更新的信息和数据,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和设备,在学校的网站上更新内容,学校应该指派相关的人员定期审核,必要时设置访问权限,防止数据的任意篡改和删除。将静态管理变成动态化管理,使学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内容能够及时定期更新,使人事档案管理的数据库更加标准,保证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人事档案“好用、管用”。
关键词:学校;档案管理;优化
一、中专学校档案管理问题
一是档案意识淡薄。在中专学校中,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档案意识淡薄的问题。由于中专学校主要是为各行业培养具有职业技能的人才,与普通高中院校相比,其档案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在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发展过程中,中专学校的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对于个人缺乏约束力。
二是档案内容单调。在中专学校档案管理中,存在档案内容单调的问题。很多档案重点记录学生及教职工的教育经历,学历以及政治面貌等,而没有对现阶段的表现进行更新。在教职工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考核,缺乏个性化与创新性,绝大多数都是大同小异的。每个教职工往往使用固定的、笼统的政治性术语和套话,也不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总结,对年度先进工作者也没有特别要求,往往是领导指定或大家轮流“坐庄”,从而导致档案材料不能具体反映每一个教职工的个性,没有特点,有失全面、准确,不利于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档案材料不完整。在中专学校档案管理中,存在档案材料不完整的问题,还有很多档案归档混乱以及交叉的问题。在档案归档中,很多将个人档案归类到文书档案,尤其是学校人事与档案分开管理的时候,在单位形成的业绩材料、工资晋升、职称晋升、职务晋升、学历进修等手续未能及时移交档案,出F这些人员档案“空白”现象,使得他们这一阶段的真实正作状况无法正确反映,直接影响到人事档案的质量及其他环节工作的开展。在中专学校个人与管理人员进行人事报表填写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没有将档案要素进行核实,从而不可避免的存在错填、漏填的问题,还有一些档案存在造假的问题。
二、中专学校档案管理对策
一是加强宣传,增强档案意识。要想加强中专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提高学校档案管理意识,将档案管理工作与年度工作计划以及中期规划相结合,同时要提高学校档案管理的法制观念以及意识,从而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实际档案管理中,需要加强对档案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及宣讲,充分利用互联网、学校广播、宣传栏等对档案管理相关工作进行宣传,从而提高全校师生员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与了解。
二是要制定出具体的人事档案。要想加强中专学校档案管理,必须要对具体的人事档案进行制定。一方面需要规定材料归档的时间、质量以及范围,同时要加强收集、整理档案工作的进行,并对学校人事档案内容进行创新,制定一些能够将教职工德、能、勤、绩、廉的档案材料,同时要重视教师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及业绩,能够将各种反应教职工能力的各类材料划入到档案中,在确保档案材料规范性的同时,确保档案的质量,从而使得中专学校的档案成为学校人才信息资源完成的储备库。
三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要想加强中专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作为一项政策性与业务性较强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保密性与服务型。因此,中专学校必须要加强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选择一些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水平较好的人员来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拓展其管理技术以及专业水平,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中专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四是开展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强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利用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来将档案资料输入计算机,同时运用相关的技术来将文字、图片以及声像资料等转为数据资料,从而实现档案的纸质化与电子化并存的模式;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创新,通过网络,可以实行非保密范围内的档案信息的社会资源共享,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档案信息服务。
三、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得出来,在中专学校发展中,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中专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包括档案意识淡薄,内容单调,材料不完整以及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为了加强中专学校档案管理,可以加强宣传,增强档案意识、要制定出具体的人事档案、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以及开展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中专学校的档案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中专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随着中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在改革背景下,如何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是现在高校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人事制度改革背景出发,进一步分析和探讨高校人事档案面临的新挑战,并为工作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人事制度 改革背景 档案管理
一、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新问题
1.“人档”分离现象比较严重。
21世纪是人才竞争是激烈的年代,高校的人才也出现较大的变动。以往的人与档案相互对应的规定已经被打破,许多高校出现了“人档分离”的现象。一方面,是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急于求成,为争取高素质人才制定一些“不调入个人档案”的特殊政策,造成了在高校出现“有人无档案”的现象。另一方面,激烈的人才竞争也导致了高校人才流出现象比较严重,出现一些教师离职了,但是档案仍然挂在学校,出现“有档案无人”的问题。这些现象长期下去会影响高校人事档案的正常管理。
2.档案资料不完整。
在现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的档案资料不完整。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忽视了档案的检查,直接接收后归档,出现一些人才档案材料漏缺,例如职称资料等。也有部分教师后面进修了硕士、博士等学历,毕业后未将最高学历或学位的档案交到人事部进行合档。档案资料的不完整,将对高校档案管理带来较大的困扰,也给教师带来新的问题。
3.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
人事档案的管理,具有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在档案调入或者调出等环节,需要严格把控。但是存在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经验,不够重视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例如调档函不规范、随意接受各种快递档案等。在调出档案方面,未按照机要方式或者邮政方式进行寄出。制度不完善以及移送不到位等,都容易引起材料的收集不完整。
4.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各行各业都开始实行信息化办公。高校在信息化社会,借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管理,但是在人事管理方面暂未实现。例如很多教师查询自身档案的时候,需要亲自跑到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查阅,效率非常慢。新教师在调档期间,需要时刻打电话跟踪档案的进程。
二、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
1.进一步完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要规范高校的档案管理,提升工作效率,作为高校首先要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档案调入与调出的流程,做好档案查询的登记工作。完善档案室办事的日常规定,改进档案室工作人员值班制度。
2.整理人事档案,完善收集分类。
作为高校人事处,要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收集分类。人事档案资料,是记录员工的学习与工作经历的重要证明,学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理念,对员工的人事进行负责任,认真审查员工的档案资料,对于漏缺的资料要督促员工及时完善。对高校人事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教师在工作期间的职称、学历、学位等发生变化,档案也有进行相应的收集归档。例如某教师评上了高级经济师职称,档案室工作人员应该主动联系教师,提醒其将相应资料归档。
3.转变工作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在过去的理念中,高校人事部在教师心中是一个“管理部门”,人事部的工作人员就是大家的“领导”,作为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仍然按照传统理念,整天摆着“冷酷”表情面对员工。这种工作理念已经不能适应人事制度的改革。作为人事档案部门要转变理念,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转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对于教师关于档案咨询问题,要耐心解答。同时在学校网上开通人事档案管理意见咨询,欢迎教职员工积极提意见。人事档案部门,始终要坚持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以强烈的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强化自身的工作。
4.明确分工,强化岗位意识。
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下,高校人事部门要强化岗位意识,做好工作分工,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在档案管理方面,尽量避免同一个人负责所有档案。可以将本校的档案工作分成四块:首先,是档案的调出、调入工作,工作人员要开好调档函,对于新进的档案做好登记的工作。其次,档案的整理、合档工作,对于高校教职工的档案出现新材料,要做好归档和登记。最后,档案的咨询与查询工作等。
5.实现信息化管理。
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一个人成长经历的记载,有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组成,它记录了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德才表现及发展过程。它服务于本单位的组织人事工作,服务于当事人。高校人事档案作为教职工的重要履历资料,既是学校各级部门考察提拔干部的重要凭证,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是改革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
1.1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依据
新时期的高校人事制度要求组织及领导能够“知人善任”,这就要求组织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能够善于了解人、使用人和培育人,做到选贤举能。因此,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全面了解其历史经历,以能够是学校的人事制度更加科学地制定。而人事档案中记载着一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政策水平、组织活动能力、学历知识水平、业务技术专长、家庭社会关系和身体健康状况等。查阅一个人的人事档案就能够对被查阅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上级组织只有将一个人的现实表现与历史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全面的了解他,以能够在日后的任用中扬长避短,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完善学校的人事制度。
1.2人事档案是维护个人权益和福利的法律信证
档案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学校中也是一样,教职工如果没有档案,很多手续就无法办理。随着学校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及退休后保险金的发放问题上,个人档案所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受保时间等都是最主要的依据,没有人事档案,社会保障与本人福利将受到影响。同时,在教职工的职称评定时,也需要档案作为信证,而职称的评定直接与教职工的收入挂钩。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能够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学校的建设中去,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2.文书档案对高校发展建设的服务作用
高校文书档案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校综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文书档案管理,不仅能够有助于健全文书处理工工作制度,提高公文质量,更有助于高校作风建设,提高高校工作效率。
2.1文书档案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助手作用
文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集散地,无论是上级下达指示、下级请示工作,平行业务联系,还是各部门人员查找资料,都要首先使用文书档案。文书档案作为高校信息传递的窗口,对高校各种工作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既可以收集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为行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及咨询服务,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又可以为各部门的人员起草文书、拟办、催办等工作提供资料和借鉴,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
2.2文书档案在高校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行政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作为行政工作的记录者,文书档案记录着学校各种行政工作的通知、公告、文件等重要信息,对于日后开展行政工作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行政人员可以通过查阅文书档案了解类似事件在历史中的处理方式,结合当前要求做出最佳的方案,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同时,文书档案的存在还可以对行政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约束,工作人员所做的任何工作都会在文书档案中有所记录,一旦出现违纪的现象便会在档案中有所记录,这样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也是一种监督,促使工作人员自觉地遵守规则,有利于高校和谐有序的发展。
3.基建档案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的基建档案是高校建筑规划、建设、管理;旧房改造、功能变化;校区开发、基础建设的改建等的历史档案。高校中的基建档案是指在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和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标及声像载体材料等。这些档案是高校工程项目的历史凭证,是各种工程建设、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工程的依据,对校园规划、施工管理以及解决产权、经济纠纷等都有重要意义。
3.1基建档案在高校建设中的可以多次利用
基建档案承载了高校建设的大量信息,这这些信息的是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用集体智慧在实践中不断创造的成果,其中含有大量十分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重复利用的。例如:工程设计档案都是经过众多科技人员的设计,经过实际施工的考验,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成果,在以后工程中有相似的设计时,重复利用可以减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且是提高设计质量的最佳途径。
3.2基建档案是高校建设的历史凭证
在众多的基建材料中有很多具有依据性的文件,例如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任务书、建设书、批复报告、可行性研究、规划、征地、计划资料等,它们客观地记载了当时的事实情况。在对学校进行改造的时候,利用这些档案资料可以准确、迅速地完成改造任务,大量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开支。如果施工单位与学校发生分歧,这些档案资料可以为学校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以维护学校的利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设备档案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大批引进学校,尤其是教学实验设备更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仪器。学校作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引进这些设备需要大量资金,因此,管好用好这些设备显得尤为重要。设备档案的存在就为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维修、技术改造提供科学技术依据,减少因为档案缺失而造成的种种不便。设备档案可以为计划引进提供信息,为学校论证提供论据;为仪器设备使用把关,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设备的维修、保养、技术改造提供有价值的技术依据,对学校的科学管理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5.教学档案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状况的真实记录,是以文字、图表及声像等形式形成的历史记录材料,是反映和评价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具有保存价值。高校教学档案是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依据,它真实的记录了以往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集中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十分珍贵的材料,它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供宝贵的参考经验,使教学的改革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更加省时、省力;教学档案还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它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全体教职工的教学活动,为人们提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明材料和重要依据;教学档案还有为院校间相互交流学习提供可靠的交流资料,提供有效地利用;教学档案还是教学评估通过的保证,教学评估中的信息多取自教学档案,虽然教学档案本身没有在教学评估中单独设立条目,但评估指标体系的各个条目的评分标准都是以教学档案所反映的情况作为依据的。
摘要:目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表现在考试诚信方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虽然在学生的考试诚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学院的努力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形成二者的合力,就能够有效构建考试诚信体系,促进学院的学风考风建设,也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
关键词:考试诚信;体系;构建;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12802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表现在考试诚信方面。近年来,不少高校出现因作弊而被勒令退学的现象出现,根据相关部门调查,大约28%以上的学生都曾有过作弊经历。高校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建设,不但对高校的教学有不良影响,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才。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由中山大学与广东珠江投资集团合作,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在校生近18000人。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把考试诚信作为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此,本文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回顾与反思当前大学生考试诚信教育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大学考试的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一些意见。
1考试诚信教育所取得的成绩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高度重视考试诚信的教育,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考试诚信教育,并把考试诚信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不管是在考试时期,还是在平时的教育阶段,学院都高度重视考试诚信教育。根据学院的组织管理体系,学院成立了以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为负责人考试时期监督领导小组,下辖各系的教务负责人,负责对全院各种考试的监督和管理。学院还成立了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书记为负责人的学生工作组织,下辖学工部、各系的学生管理工作负责人。除此之外,学院还依托公共课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地对待考试,用公平的方式展现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实际上,学院的这种做法确保了考试期间,平时教育和课堂学习期间三位结合,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了诚信意识的教育。
1.2重视教师的诚信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高度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对学生进行考试诚信的教育过程中,学院要求所有教师要做到诚信,用诚信去影响学生。对于教师来说,诚信是最起码的师德要求,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的一点。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师的诚信建设,并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诚信影响。一是学院把每次考试当作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契机,要求教师严格监考,按照监考要求认真做好监考工作,从思想上让教师意识到严格监考的重大意义。二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把诚信纳入到职业道德教育的范畴中去,通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让教师意识到个人诚信对教育学生诚信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三是教育广大教师把诚信践行到具体实践中去,让教师不但在监考中做到诚信,还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并要求教师身体力行,说到做到。
1.3全校范围基本形成遵守考试纪律的良好风气
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教师的辛勤努力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考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主要表现在:考试纪律较好,学生都能遵守考试要求;在考试过程中被发现作弊的比率明显下降;全体教师都能在监考过程中做好本职工作,认真负责;近几年未发生重大恶性作弊事件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赖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努力,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赞赏和表扬。
2考试诚信体系的构建策略
虽然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在考试诚信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个别学生的诚信意识不强、学院的诚信建设与管理的制度不完善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促进考试诚信工作的开展,就需要在坚持原有的优秀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积极稳健的措施,建立考试诚信体系。具体来说,就需要从学校、学生两个层面着手。
2.1学院层面
学院是考试诚信体系构建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出学院的主观能动性,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上和诚信制度上下手,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就会有效的加强考试诚信教育,为构建考试诚信体系做好学院层面的工作。
2.1.1考试前对学生加强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
学院在做好平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基础上,特别是要加强考试前的诚信教育。对此,学院可以要求各系组织各辅导员或班主任召开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诚信考试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大意义,告诉学生做好考试诚信的基本方法,并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诚信考试的积极性。主题班会召开之后,各系要以班级为单位收集资料,并上交到学院教务管理部门,作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资料进行保管。实践证明,考试前进行过诚信教育的班级比没有进行过诚信教育的班级的作弊率要低。今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要采取这种考前教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诚信意识的教育,最大限度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上的教育,防止考试作弊的现象发生。
2.1.2建立健全诚信建设的相关制度
目前,虽然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成立了以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为责任人的考试巡查监督小组,也成立了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书记为负责人的平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课程教学中也对学生进行了诚信意识的教育。但是在诚信建设的制度上,学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奖惩措施缺乏,诚信保障机制不足等。因此,学院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建立健全诚信建设相关的制度。
一是建立诚信奖惩措施。一方面是奖励,对于在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诚信奖励,不单单是要求学生做到诚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坚持诚信能够得到一定的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甚至可以是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的。学生在得到了坚持诚信考试的有效回报之后,不但会自己努力坚持下去,而且还会带动身边的同学去诚信考试,起到一传十,十传百的优秀效果。另一方面是惩罚,惩罚的对象是那些考试作弊,不遵守考试纪律的学生。在制定惩罚措施时要根据违纪情节来决定,分别制定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的惩罚级别。在学生违纪的情况下,要切实落实的执行上,绝不姑息,绝不淡化惩罚制度的权威。
二是建立诚信保障机制。诚信保障机制建立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诚信建设的发展。一是保障全校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使得全校教职工和学生都能沐浴在诚信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人人争做诚信行为的良好风范。二是促进广大教职工和学生自我约束,在诚信保障机制的作用下,不诚信的行为就会严格杜绝,在这种情况下,人人都会自我严格要求。三是有效的确保学生的学风考风建设,通过诚信保障机制的作用,教职工会养成良好的诚信工作意识,学生会养成良好的诚信学习意识,那么久而久之,良好的学风和考风就会逐渐形成。
2.1.3建立完整的个人诚信档案
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建立个人诚信档案,这对于保障社会诚信,形成良好的诚信风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建立全校范围内的学生的个人诚信档案,以个人诚信档案为抓手,对学生进行考试诚信意识的教育。
一是建立个人诚信档案数据库。传统的个人诚信档案是纸质化的,把个人的诚信行为记录在内,并装入个人档案里。这种做法是基本符合当前档案管理的基本情况的。实际上,学院还可以在确保纸质化档案的基础上,开发个人诚信档案数据库,把个人的诚信行为输入信息库里。虽然目前数据库类型的个人诚信档案建设起来有些难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这种类型的诚信档案将会取代纸质化的档案。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如果能开拓创新,建立个人诚信数据库,将会成为引领高校个人档案的先锋。
二是个人档案的记录要实事求是。目前,学生个人档案的管理者是辅导员(班主任)。但是由于个别辅导员(班主任)可能对某些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因而在对待学生的诚信档案上抱着个人主义或者个人思想。这对于正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利。如果辅导员(班主任)不能实事求是的记录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学生个人档案信息的记录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将学生的真实表现记录在内,而不要出现任何形式的个人偏见。
2.2学生层面
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在诚信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学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认识到位与否、配合学院的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与否等方面的问题都直接影响着考试诚信体系的构建。
2.2.1深刻认识到考试诚信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思想层面的认识对行动起着决定作用,如果学生不能在思想上深刻意识到考试诚信的重大意义,不能认识到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影响,也就不能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学院的考试诚信体系构建过程中去。因此,学生只要在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才能够对自己严格要求,正确做到诚信考试。
一方面,学生要积极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学习到的知识战胜考试时的作弊思想。如果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那么就不会害怕考试,因而也会在考试过程中沉着答题,不会有作弊思想的产生。要做到这一点,学院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学习到知识,为考试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学生要树立诚信考试的良好意识。对于学生来说,因为人与人的不同,而造成了思想的不同。诚信考试意识较强的学生可以有效的帮助那些诚信考试意识较差的学生。把诚信考试的精神传递给他人,并积极的影响着身边的同学。
2.2.2积极配合学院的考试诚信体系的建设
考试诚信体系的构建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和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认真学习学院的考试诚信管理制度。学生只有在深刻了解了考试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才能按照制度的要求诚信考试,因此,学生要自主地积极地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考试诚信教育活动,了解考试的基本要求。另外,由于每次考试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每次考试的要求可能也会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需要及时了解考试要求,按照考试要求认真备考,在考试过程中诚信考试。
二是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诚信考试。在学习阶段,学生要认真学习。在考试阶段,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即便是遇到难题,也不要总想着去作弊。总之,要养成良好的诚信考试习惯,让诚信考试的优良作风不断得到发扬。
综上所述,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虽然在学生的考试诚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面对存在的问题的同时,通过学院的努力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形成二者的合力,就能在构建考试诚信体系的道路上就能越走越宽,为学院的学风建设和考风建设贡献力量,也能为培养诚信的合格的人才奠定基础,更能促进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确保学生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工莉君.论法律与诚信的一般关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3,(1).
[2]邱伟光.学校诚信道德建设的问题和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2002,(2).
[3]赵修义.构筑现代诚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通讯,2002,(2).
关键词:学籍档案;利用;总结;思考
一、学籍档案利用概述
学籍档案是学生在学校综合情况的原始记录,涵盖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信息,具有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籍档案的利用在求职、升学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学籍档案利用是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勤于思考,逐步提高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二、学籍档案利用情况
对学籍档案利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管理质量。本文将从利用者类型、利用目的、利用时间三个方面对高校学籍档案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利用者类型。利用者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类:第一类是在读学生,新生录取名册是在读学生利用的主要学籍档案,利用率高。第二类是已毕业的学生,已毕业的学生利用学籍档案类型多,主要有新生录取名册、毕业成绩单、毕业生登记表等。第三类是本校教职工查阅本部门已归档的学籍材料,用于工作查考。第四类是第三方认证机构。第五类是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通过查阅应聘人员的学籍档案,为聘用与否提供参考。
第二、利用目的。利用目的主要有以下五种:1、“报名”,指报名参加各类考试和比赛,包括以下内容:一、学业方面,报名参加专升本考试、考研、考博、出国留学、报考军校等;二、求职方面,报考公务员、海警、事业单位等招聘考试;三、技能方面,报考专业技能证书考试等;四、综合素质方面,报名参加各类体育比赛等。2、“审查”,指招聘单位对即将录用人员的身份审核,比如公务员和海警考试通过之后,录用单位在政审时要进行身份审查,同时部分企业在录用签协议和报到时也需要进行身份审查。3、“认证”,指为第三方学位认证机构进行学历学位和成绩认证。 4、“补充”,指已毕业的学生补充个人档案材料。5、“查考”,指校内教职工查阅本部门归档的学籍档案,进行工作查考。
第三、利用时间。学籍档案利用的高峰时段在4-5月和10-12月,利用的高峰时段与高校的运行周期相一致。这两个时期新生录取名册利用量大,主要用于在读学生报名参加考试、体育比赛、求职录用等。
三、学籍档案利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维护档案完整。《档案法》第5条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履行借阅手续,保证查档人的身份安全。学籍档案在大量利用时,要注意控制利用顺序,避免造成混乱。利用完毕要仔细核查档案的完整性。在学籍档案利用的各个环节中,时刻把档案的安全性摆在首位。
第二、制作专门的检索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在学籍档案中,新生录取名册利用率最高。在查阅的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是无法查到学生的具置,要从该年录取入学的所有学生中找到某个学生的信息如大海捞针,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反复翻阅档案,不利于档案的保护。
这个问题在本省生源的新生录取名册查阅中尤为突出,因此必须要为本省生源的新生录取名册制作更加细化的检索目录。检索目录要逐年进行制作,依次录入序号、入学年份、档号、学历层次、录取专业、页码等内容,按照招生录取的专业进行编制,对不同录取批次中同一专业所在页码进行汇总,查阅时只需要翻阅该生所在专业即可。利用细化的检索目录大大缩短了翻阅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p少了档案的磨损,从而起到保护档案的作用。
第三、探索异地办理的途径,方便远程查档。少量已毕业的学生人在外地,本人不能回到学校并且无法找到委托人代其办理查档。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为查档人提供远程查档,查档人通过电话联系,说明本人情况和查档内容之后,运用QQ、邮件、传真等手段提供本人证件的复印件,证明查档人身份,通过履行查档手续确保查档人身份安全后可以予以办理。学籍档案证明材料办理完毕后,将材料邮寄给查档人。在确保查档安全的前提下,远程查档为查档人解决了燃眉之急,提供了便利。
四、结语
学籍档案记载了与利用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数据,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学籍档案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完善高校学籍档案利用工作。
参考文献:
为了使我校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考核工作科学、合理、规范,做到公平、公正,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县职办及县教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学校全体专业技术人员。
二、考核内容及分值:
1、基本分:50分
(1)学历:6分,计算最高学历,此项不超过6分。
前学历:中师、专科、本科、研究生(含结业)分别计1、2、4、6分。
后学历:专科、本科、研究生(含结业)分别计1.5、3、5分。
(2)年度考核:3分。
称职以上计3分。
(3)任职:5分,此项不超过5分。
任申报职务的前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每年计0.5分。
(4)教龄:10分,此项不超过10分。
每任教一年计0.5分。
(5)从事特殊教育工作:6分,此项不超过6分。每年计0.3分。
(6)继续教育:5分,此项不超过5分。
当年内容完成规定学时计4分,超学时或不足学时增减1分。
(7)出勤:5分。
申报者申报的当年(学年度:上年9月1日至本年8月31日)出全勤计5分;凡旷工1天扣3分;事假(法定婚、丧、产假除外)1天扣0.4分;病假(县医院以上住院治疗外)1天扣0.1分;迟到、早退一次各扣0.2分。扣完为止。
(8)工作量:10分,此项不超过10分。
根据学校岗位设置情况,全席工作量计6分;超工作或不足工作量增减分,增减分不超过4分。
2、绩效分:220分。
(1)政治思想素质:5分。
主要从表现、师德师风、爱岗敬业等方面,结合平时学校考核记载进行考核。
(2)教育教学过程:10分。
根据“学校教职工工作量化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考试各2分。凡缺教案一节扣0.2分,不合格教案一节扣0.1分;上课迟到、早退一次扣0.5分,旷课一节扣2分;作业批改马虎一次扣0.1分,未批改一次扣0.2分;辅导学生落实效果酌计1分至2分;学生考试成绩酌计1分至2分。
(3)教育教学质量:150分。
此项考核每人基本分核定为120分。在考核考核内,凡所在班级流失一名学生而未新招生补充,缺1人班主任扣10分,科任教师扣5分;随意赶学生出校1人扣10分;班上学生违纪1人,班主任扣2分,科任教师扣1分;所任学科教学质量酌计10-30分。
(4)教育科研:10分,此项不超过10分。
承担经审批的每个科研课题计:校级0.5分,县级1分,市级1.5分,已验收结题的各级另计1分;科研课题获一、二、三、鼓励奖,在已验收结题基础上另计2分、1.5分、1分、0.5分。科研课题:主研人员与协研人员按7:3比例计算得分。
(5)教学竞赛:10分,此项不超过10分。
参加校、县、片区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竞赛(包括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等)活动,每次分别计0.5分,1分,2分,在此基础上获鼓励、三、二、一等奖另计0.5分,1分,2分,3分。
(6)论文论著:10分,此项不得超过10分。
在公开发行的教育教学专门报刊或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经验文章计:县级1分,市级2分,国家级4分;在公开发行有(ISBN、ISSN或CN标志)的学术杂志、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计:县级1分,市级2分,国家级5分;撰写教育教学专著每部8分。(合著作:主著者7分,辅著者3分);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报道教育教学工作短讯每条计:县教委0.1分,县0.2分,市0.4分,国家0.8分,此款计分不超过3分;在学术研究会上交流经验计:校级0.2分,县级1分,片区1.5分,市级2分,国家级4分。
(7)表彰奖励:5分,此项不超过5分。
受国家、市、县、校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分别计4分,3分,2分,1分;受国家、市、县部门及学校表彰的单项奖分别计3分,2分,1分,0.5分。
(8)辅导奖:10分,此项不超过10分。
凡经教育行政部门行文批准的各种竞赛活动,辅导学生获国家、市、县、校每次获奖:一等奖分别计2分,1.5分,1分,0.5分,获二、三等奖各分别减0.1分,0.2分,多人辅导奖按辅导教师人数均分。
(9)专业成长:6分。
已确任的国家、市、县骨干教师分别计6分,4分,2分。
(10)指导新教师:4分。
指导年轻教师效果良好,每人计1分(以学校确任为准)。
3、民主测评分:30分。
(1)教职工测评:10分。
(2)考核组测评:20分。
4、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当年考核一票否决。
(1)受到行政处分未撤销者;
(2)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屡教不改者。
(3)上年年度考核不称职者。
(4)累计旷工15天及以上者或无故迟到或早退20次以上者(以当年度计算)。
(5)乱订资料、乱办班、乱收费查证属实者。
(6)向学生或学生家长索要钱物查证属实者;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查证属实者。
(7)拖欠学校公款者。
(8)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
(9)判处有期徒刑人员。
(10)不假外出连续一个月以上者(含离职学习期满不按期返校上岗者)。
(11)未完成当年学校招生任务者。
三、考核时限:三个学年度(聘任前)
四、考核程序:
1、申请人向学校上交相关材料和书面申请。
2、述职后民主测评。
学校召开教职工会议,由申请人述职,当场测评并公布测评分值。
3、考核组考评。
考核组根据学校制定的《考核办法》对申报者进行量化考核。
4、公示考核结果。
学校张榜公布考核组考核结果,以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列,并搜集教师意见,公示期不少于5天。
5、上报考核结果。
根据学校考核情况确定人员上报。
五、考核结果应用。
此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聘用的依据。
六、本《考核办法》从**年9月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