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26: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速公路技术创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作出这样规定的理由也很充分:高速公路车速高,万一出现技术偏差或操作失误,危险性大;高速公路是交通运输大动脉,发生事故对社会影响大。因此,有什么新技术别处去试,试好了,正式应用于正规产品,再上高速公路不迟。但是,这个道理用于其他新技术说得过去,而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却产生了问题:除自动泊车等情景外,自动驾驶技术适合首先应用于高速公路,因为高速公路划线清晰完整,绝少有非机动车与行人干扰,正是自动驾驶技术的最佳切入点。
据说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正在积极磋商,希望能尽快提出解决的办法。其实,这一事例不单单提示我们《道路交通法》应该修改,更是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当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与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有矛盾时,怎样处理才能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而不是阻碍创新和进步?
我们过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没有,而是不够正规。我们过去是用执法的弹性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例如,某公司沸沸扬扬的从重庆到北京2000km自动驾驶,就是在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默许下进行的,我很熟悉的一位负责汽车产品3C认证的官员,在退休前也放行过当时并不合规的新技术。但是,这种方法越来越行不通了。因为S着法治的加强,S着四中全会精神逐渐深入人心,随着对政府部门的巡视和对政府官员合规性要求的提高,现在已经几乎没有政府官员敢冒这样的风险了。
难道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就没有解决的办法吗?笔者最近才了解到,在法治的框架龋可以妥善地解决问题。欧盟在产品认证的法令中,有明确的"认证豁免"制度,经过企业申请和一定程序的认定,技术创新暂时不符合现行法规的产品可以通过认证,可以销售、使用;而日本也有"大臣认定"制度,在前述情况下,允许进行有试验性质的使用;而美国去年也专门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上路使用问题,做出专门的规定。
关键词:经济;科技;能源;知识经济
一、科技发展与市场
尽管市场并非科技发展的唯一指向,但发展科学技术已离不开市场。当今世界已是一个市场、两种制度。要发展我国经济,就要提高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从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来看,人们历来在科技拉动和市场推动之间选择,事实上,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兹以一例来说明。
美国的医疗费用很高,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相当于中国的全部国民生产总值。瑞士只是用国民生产总值的4%就取得了同等的保健效果,所以美国人自己觉得很浪费。美国人看病有一个特点,就是对高科技医疗手段的依赖性:一有轻微的外伤(如脚被崴),也要用核磁共振、CT断层分析等手段来检查。美国的医疗费用很高,就是因为大量运用高科技手段。这是个很大的市场。CT断层分析、核磁共振是高技术产品,但在我们搞物理的人来看,还不算太高,那都是我们现代物理学早已解决了的问题。能不能与企业、医疗卫生部门、物理界合作,把中国这方面的医疗器械搞起来?我认为是可以的。我们的高科技产品在一定意义上是能和国外竞争的,这不是因为国产的技术特别高超(关键是要把先进科技有效运用起来),而是因为我国劳动力(包括高技术劳动力)便宜,所以我们的总成本是便宜的。高技术产品除了一定的技术含量外,大量的还是装配行业,装配要有一定的技术,而这些我们是能够解决的。
这就是说,上述领域的技术创新的“可能性”早已存在,但为什么没有向现实转化呢?
在上一世纪和本世纪初,重大的发明、创新主要是由工厂之外的独立发明者、研究机构作出的。我们知道,瓦特只有合伙人,他不属于哪一个工厂;著名的爱迪生实验室,有过象电灯泡等重大发明,是一个独立实验室。然而,在现代,独立发明者和独立实验室的比例在不断减少,企业内部从事R&D活动的比例不断上升。
这一方面与科学、技术、经济三者的日益紧密联系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科斯所认为“企业”代替“工厂”的趋势相关。企业代替工厂并不断发展,是要将许多原本市场的交易内部化,以减少交易成本。当然,企业也不可能无限制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并不是企业越大,市场交易费用会越低,绩效会越高;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受垄断与竞争之间的经济及法律关系的制约。
这意味着,我们一方面应充分肯定并加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亦要充分估计企业乃至整个市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局限性(而且这种局限性并不仅仅在于上述分析之中)。这就是说,市场推动和科技拉动对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就上一医疗器械方面的技术创新而言,我们的“市场推动”机制仍不完善,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按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亦即实现技术、生产诸要素的创新性的“组合”,主要靠企业(家)来完成。在我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至少需要三个飞跃:一是从“工厂”向企业的飞跃(包括观念上);二是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飞跃,这里所说的现代企业,人们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已有不少论述,我只从另一方面来谈,即现代企业应是行业技术的重要推进者,具体来说,企业应把管理目标不仅仅置于生产、营销策略方面,更应置于技术发展战略上面;三是我们应能具有这样的市场环境,即经营者不会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优惠政策和体制漏洞上——这方面的机会越多,技术创新的热情就会越少。当然,上述三方面已在进行中。
二、“夕阳产业”与“新兴产业”
有些产业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夕阳产业”,而且,“夕阳产业”是可以向“新兴产业”转化的。以交通为例来说明。
当代交通正出现一个以高速铁路为骨干路、公路体系相配合的交通体系。在欧洲,铁路发展得比较早,美国的经济发展得比较晚,铁路和公路并行发展,但在美国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战胜了铁路,美国的交通运量的2/3是由高速公路担负的。有的人据此认为铁路是“夕阳工业”。在3年前,国家计委召开了一个交通问题讨论会,一些与会者根据美国的经验就说在中国铁路也是夕阳工业,应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发表这些意见的是社会科学家,没有我们搞自然科学的人到场。他们看到的是历史资料,是公路战胜了铁路,因为汽车有方便之处,可以一家一户,而铁路是集中的。但是现代化的铁路已不是过去的面貌了,高速铁路开始兴起了:日本的新干线每小时280公里,法国的叫做TGV,每小时350公里,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每小时500公里的铁路。美国的高速公路固然很发达,时速达到200公里是不成问题的,可谁敢这样开车?美国人现在的设想是,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形成网络,例如,把小汽车开到铁路火车上面,然后火车以每小时400到500公里的速度开,到站后小汽车下火车继续在公路上开。用现在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连结起来,速度也快,能源也省。这就是美国的部署。我们怎么办?这需要认真探讨。我认为,铁路不仅不是“夕阳西下”而且是旭日东升。现代化的高速铁路不仅把轨道接得很长,速度开得很快,而且正在出现一种新型的技术,叫磁浮列车。磁浮列车的速度已被证明至少500公里,而且有可能提高到700公里。现代化的磁浮列车技术已基本成熟,商业化运行为期不远了。我甚至可以说,我国现在就应关注这一技术。
人们在分析“新兴”或“夕阳”的时候,过份关注一般意义上的产业(有时仅仅是行业)的区别,而不是以技术方向来对照,尽管人们可能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决策所需的信息量如此巨大的时候,人们的这种意识仍有可能被遮蔽。市场自身能实现合理的选择吗?还是市场选择如何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相结合?
此外,对市场前景的分析要和科技的发展结合起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不仅是学科意义上,而且是决策机制上:在国家(地方)产业政策的制定上,要有科技人员和管理、决策人员相结合的机制。制定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方向,也是如此。
三、能源问题及相关科学技术
我国秦岭以北煤的资源蕴藏量占全国90%以上,从长远计,北煤南运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长期不可避免。为什么我国铁路交通的压力特别大,这跟北煤南运有很大关系,北煤南运约占了运输量的40%。中国煤的蕴藏量10倍于中东的石油(就热量而言)。中国组织一定数量的煤出口,是必要的。现在的问题是运不出去。从大秦线能运多少煤呢?2000万吨,而仅日本就期望我们每年供应1亿吨。从交通、环境及当前相关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煤最好不要铁路运输,而是把它磨成粉,再用水掺搅制成水煤浆,然后用管道运输。现在大同到秦皇岛的车皮是2000万吨煤,回来有2000万吨的物资吗?没有。这样一来就放空车了。我了解到,现在国家想从山西铺一根水煤浆管道到山东然后出口。象这样的能源问题也涉及到交通问题,而如果用管道运输,效益比火车更高。这些都有好多新技术。但从总体来讲,我赞成逐渐压缩煤耗减少污染,同时应该发展一些更为干净一点的能源,主要是原子能和水能。
人们容易从原子能想到切尔诺贝利事故。但是,现在设计的核反应堆都是安全型的,而且是比较干净的,没有其它废料,当然放射性要控制起来。世界曾经掀起过一个反核运动,有一个绿党尤其反对核。现在绿党开始改变态度,认识到不发展原子能就要烧煤,煤的污染比原子能更大。但美国的反核势力仍然很大。美国的一些搞核电站的公司在美国就是卖不出去,什么地方要搞核电站,什么地方的老百姓就反对。所以美国就愿意卖给我们,因为中国没有反核运动。中国最好不出现这样的反核运动。
更重要的,我认为应多搞水电。水是可再生的能源,每年水都从大江大河流掉,不发电,太可惜了。现在中国正在建设长江三峡水库。实际上,长江三峡搞起来以后,才利用了水资源的10%。水力资源的大头在哪?在西南横断山区。西南横断山区的水量没有长江干流那么大,但是落差大。从总体上说,其水能蕴藏量至少是全国的50%。为什么优先搞长江三峡而非西南?因为那些地方都处于深山穷谷。要修个水电站,首先要修盘山公路,它们高度都是2000到3000米,所以修盘山公路的投资很大。但是,这并非近期不可以解决。运输的问题可以用飞艇来解决,飞艇的运输量可达200至300吨,是卡车的6倍左右。1932年齐伯林的飞艇事故,使世界飞艇业受重创,影响至今。但是,现代的技术已经不一样了,可以不用氢气而用氦气来代替。除了飞艇以外,还可搞索道运输,另外,在西南搞水电建设也不见得要大幅度的钢筋混凝土,因为可以在高山上就地取材,通过定向爆破获得石材。目前,高温超导技术也为高效的高压输电提供了可能性,否则,线路上损耗就可能达1/4,仅长江三峡的输电就可能损耗两个大亚湾的发电量。不过,以目前技术发展程度,铺设1000公里是不现实的,但是,用超导输电线取代消耗较大的、由发电机到变压器那一段电缆在当前是可行的。
四、更理性地发展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要不要发展?要,而且要大力发展。当代生产的重大特点就是,精神生产力的比重越来越大。美国的信息产业占美国全部产业的65%。也就是说,精神生产的价值量超过了物质生产量。这是现代化生产的特点。什么是精神生产力呢?它包括信息高速公路,包括各种信息产业,包括新闻出版、报纸、电影等等。人,并不光要吃和喝,还有许多精神消费。这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美国是世界软件业的大头,其它国家包括日本、印度等,近年来都有很快的发展。日本软件业的道路和美国不一样。美国软件针对PersonalComputer的比较多,共性软件比较多。日本的软件是为大公司服务的,它的企业要搞自动化生产,所以它的软件都是个性软件。日本的千叶制铁所有个1米9的轧机,而我国武钢最大的轧机也才1米7。而且,制铁所整个两公里生产线很难看到人。全所三班倒,连仓储人员一起也才80人,生产、买卖、运输都由计算机控制。我国武钢有2400人。可见,精神生产力能对生产和管理自动化影响到何种地步。
尽管市场并非科技发展的唯一指向,但发展科学技术已离不开市场。当今世界已是一个市场、两种制度。要发展我国经济,就要提高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从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来看,人们历来在科技拉动和市场推动之间选择,事实上,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兹以一例来说明。
美国的医疗费用很高,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相当于中国的全部国民生产总值。瑞士只是用国民生产总值的4%就取得了同等的保健效果,所以美国人自己觉得很浪费。美国人看病有一个特点,就是对高科技医疗手段的依赖性:一有轻微的外伤(如脚被崴),也要用核磁共振、CT断层分析等手段来检查。美国的医疗费用很高,就是因为大量运用高科技手段。这是个很大的市场。CT断层分析、核磁共振是高技术产品,但在我们搞物理的人来看,还不算太高,那都是我们现代物理学早已解决了的问题。能不能与企业、医疗卫生部门、物理界合作,把中国这方面的医疗器械搞起来?我认为是可以的。我们的高科技产品在一定意义上是能和国外竞争的,这不是因为国产的技术特别高超(关键是要把先进科技有效运用起来),而是因为我国劳动力(包括高技术劳动力)便宜,所以我们的总成本是便宜的。高技术产品除了一定的技术含量外,大量的还是装配行业,装配要有一定的技术,而这些我们是能够解决的。
这就是说,上述领域的技术创新的“可能性”早已存在,但为什么没有向现实转化呢?
在上一世纪和本世纪初,重大的发明、创新主要是由工厂之外的独立发明者、研究机构作出的。我们知道,瓦特只有合伙人,他不属于哪一个工厂;著名的爱迪生实验室,有过象电灯泡等重大发明,是一个独立实验室。然而,在现代,独立发明者和独立实验室的比例在不断减少,企业内部从事R&D活动的比例不断上升。
这一方面与科学、技术、经济三者的日益紧密联系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科斯所认为“企业”代替“工厂”的趋势相关。企业代替工厂并不断发展,是要将许多原本市场的交易内部化,以减少交易成本。当然,企业也不可能无限制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并不是企业越大,市场交易费用会越低,绩效会越高;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受垄断与竞争之间的经济及法律关系的制约。
这意味着,我们一方面应充分肯定并加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亦要充分估计企业乃至整个市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局限性(而且这种局限性并不仅仅在于上述分析之中)。这就是说,市场推动和科技拉动对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就上一医疗器械方面的技术创新而言,我们的“市场推动”机制仍不完善,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按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亦即实现技术、生产诸要素的创新性的“组合”,主要靠企业(家)来完成。在我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至少需要三个飞跃:一是从“工厂”向企业的飞跃(包括观念上);二是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飞跃,这里所说的现代企业,人们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已有不少论述,我只从另一方面来谈,即现代企业应是行业技术的重要推进者,具体来说,企业应把管理目标不仅仅置于生产、营销策略方面,更应置于技术发展战略上面;三是我们应能具有这样的市场环境,即经营者不会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优惠政策和体制漏洞上——这方面的机会越多,技术创新的热情就会越少。当然,上述三方面已在进行中。
二、“夕阳产业”与“新兴产业”
有些产业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夕阳产业”,而且,“夕阳产业”是可以向“新兴产业”转化的。以交通为例来说明。
当代交通正出现一个以高速铁路为骨干路、公路体系相配合的交通体系。在欧洲,铁路发展得比较早,美国的经济发展得比较晚,铁路和公路并行发展,但在美国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战胜了铁路,美国的交通运量的2/3是由高速公路担负的。有的人据此认为铁路是“夕阳工业”。在3年前,国家计委召开了一个交通问题讨论会,一些与会者根据美国的经验就说在中国铁路也是夕阳工业,应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发表这些意见的是社会科学家,没有我们搞自然科学的人到场。他们看到的是历史资料,是公路战胜了铁路,因为汽车有方便之处,可以一家一户,而铁路是集中的。但是现代化的铁路已不是过去的面貌了,高速铁路开始兴起了:日本的新干线每小时280公里,法国的叫做TGV,每小时350公里,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每小时500公里的铁路。美国的高速公路固然很发达,时速达到200公里是不成问题的,可谁敢这样开车?美国人现在的设想是,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形成网络,例如,把小汽车开到铁路火车上面,然后火车以每小时400到500公里的速度开,到站后小汽车下火车继续在公路上开。用现在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连结起来,速度也快,能源也省。这就是美国的部署。我们怎么办?这需要认真探讨。我认为,铁路不仅不是“夕阳西下”而且是旭日东升。现代化的高速铁路不仅把轨道接得很长,速度开得很快,而且正在出现一种新型的技术,叫磁浮列车。磁浮列车的速度已被证明至少500公里,而且有可能提高到700公里。现代化的磁浮列车技术已基本成熟,商业化运行为期不远了。我甚至可以说,我国现在就应关注这一技术。
人们在分析“新兴”或“夕阳”的时候,过份关注一般意义上的产业(有时仅仅是行业)的区别,而不是以技术方向来对照,尽管人们可能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决策所需的信息量如此巨大的时候,人们的这种意识仍有可能被遮蔽。市场自身能实现合理的选择吗?还是市场选择如何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相结合?
此外,对市场前景的分析要和科技的发展结合起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不仅是学科意义上,而且是决策机制上:在国家(地方)产业政策的制定上,要有科技人员和管理、决策人员相结合的机制。制定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方向,也是如此。
三、能源问题及相关科学技术
我国秦岭以北煤的资源蕴藏量占全国90%以上,从长远计,北煤南运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长期不可避免。为什么我国铁路交通的压力特别大,这跟北煤南运有很大关系,北煤南运约占了运输量的40%。中国煤的蕴藏量10倍于中东的石油(就热量而言)。中国组织一定数量的煤出口,是必要的。现在的问题是运不出去。从大秦线能运多少煤呢?2000万吨,而仅日本就期望我们每年供应1亿吨。从交通、环境及当前相关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煤最好不要铁路运输,而是把它磨成粉,再用水掺搅制成水煤浆,然后用管道运输。现在大同到秦皇岛的车皮是2000万吨煤,回来有2000万吨的物资吗?没有。这样一来就放空车了。我了解到,现在国家想从山西铺一根水煤浆管道到山东然后出口。象这样的能源问题也涉及到交通问题,而如果用管道运输,效益比火车更高。这些都有好多新技术。但从总体来讲,我赞成逐渐压缩煤耗减少污染,同时应该发展一些更为干净一点的能源,主要是原子能和水能。
人们容易从原子能想到切尔诺贝利事故。但是,现在设计的核反应堆都是安全型的,而且是比较干净的,没有其它废料,当然放射性要控制起来。世界曾经掀起过一个反核运动,有一个绿党尤其反对核。现在绿党开始改变态度,认识到不发展原子能就要烧煤,煤的污染比原子能更大。但美国的反核势力仍然很大。美国的一些搞核电站的公司在美国就是卖不出去,什么地方要搞核电站,什么地方的老百姓就反对。所以美国就愿意卖给我们,因为中国没有反核运动。中国最好不出现这样的反核运动。
更重要的,我认为应多搞水电。水是可再生的能源,每年水都从大江大河流掉,不发电,太可惜了。现在中国正在建设长江三峡水库。实际上,长江三峡搞起来以后,才利用了水资源的10%。水力资源的大头在哪?在西南横断山区。西南横断山区的水量没有长江干流那么大,但是落差大。从总体上说,其水能蕴藏量至少是全国的50%。为什么优先搞长江三峡而非西南?因为那些地方都处于深山穷谷。要修个水电站,首先要修盘山公路,它们高度都是2000到3000米,所以修盘山公路的投资很大。但是,这并非近期不可以解决。运输的问题可以用飞艇来解决,飞艇的运输量可达200至300吨,是卡车的6倍左右。1932年齐伯林的飞艇事故,使世界飞艇业受重创,影响至今。但是,现代的技术已经不一样了,可以不用氢气而用氦气来代替。除了飞艇以外,还可搞索道运输,另外,在西南搞水电建设也不见得要大幅度的钢筋混凝土,因为可以在高山上就地取材,通过定向爆破获得石材。目前,高温超导技术也为高效的高压输电提供了可能性,否则,线路上损耗就可能达1/4,仅长江三峡的输电就可能损耗两个大亚湾的发电量。不过,以目前技术发展程度,铺设1000公里是不现实的,但是,用超导输电线取代消耗较大的、由发电机到变压器那一段电缆在当前是可行的。
四、更理性地发展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要不要发展?要,而且要大力发展。当代生产的重大特点就是,精神生产力的比重越来越大。美国的信息产业占美国全部产业的65%。也就是说,精神生产的价值量超过了物质生产量。这是现代化生产的特点。什么是精神生产力呢?它包括信息高速公路,包括各种信息产业,包括新闻出版、报纸、电影等等。人,并不光要吃和喝,还有许多精神消费。这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美国是世界软件业的大头,其它国家包括日本、印度等,近年来都有很快的发展。日本软件业的道路和美国不一样。美国软件针对Personal Computer的比较多,共性软件比较多。日本的软件是为大公司服务的,它的企业要搞自动化生产,所以它的软件都是个性软件。日本的千叶制铁所有个1米9的轧机,而我国武钢最大的轧机也才1米7。而且,制铁所整个两公里生产线很难看到人。全所三班倒,连仓储人员一起也才80人,生产、买卖、运输都由计算机控制。我国武钢有2400人。可见,精神生产力能对生产和管理自动化影响到何种地步。
关键词:高速公路,文化
经过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发展持久的企业,如联想、TCL、GE、宝洁等,虽然他们处于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经营特点,企业规模和历史也很不同,但他们的企业文化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强调以人为本、沟通与合作、创新、重视顾客需求和努力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等等。同时我们也发现,那些失败的企业,根本的问题还是出在他们的企业文化上。首先是在理念上就输给了那些优秀的企业,同时也缺少能将本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管理制度和员工日常工作行为的全力推行者。虽然目前来讲,高速公路管理单位仍属事业管理,但是在公路系统改制浪潮的袭击下,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演变为企业也有可能已近在咫尺。因此,如何通过构建先进的高速公路文化来促进单位的和谐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从两者的关系来看,构建和谐单位是市场经济形势下每个单位谋求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和必然途径。构建和谐单位就是建设以人为本、健康和谐的发展环境,而这正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因此,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下面,笔者仅就如何构建先进的高速公路文化,促进单位的和谐发展提几点看法:
一、打造先进的高速公路精神文化,为构建和谐单位提供内在动力。
先进的高速公路精神文化应该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者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提炼形成和创造出来的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包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精神风貌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和活动,它是社会文化与高速公路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建立在高速公路管理理论与实践之上的新的管理哲学、管理思想、管理观念,是一种思想导向和精神力量,是高速公路管理单位的灵魂和精神支柱。高速公路精神一旦形成,便能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起到鼓舞、驱动、凝聚、熏陶、评价和规范的作用,会成为全体职工认同信守的理想目标、意志品质和行动准则,它通过干部职工的言行举止、精神风貌表现,形成一种强烈的核心力、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能够激励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地实现单位发展目标,把单位蓬勃发展的共同理想变为工作的具体实践。因此,高速公路管理单位要围绕经营管理的总体目标,塑造车主至上的服务精神,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诚实守信的敬业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让这些精神深入职工心中,化作职工的行动准则,增强职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归属感,培育一种与单位共命运的价值观,使高速公路精神成为单位发展壮大的源泉,成为构建和谐单位的内在动力。
二、建设先进的高速公路制度文化,为构建和谐单位提供基础保证。科技论文。
建设高速公路制度文化,就是要使每一个高速公路干部职工都有自己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这些规程和准则既是严格的约束,也是职工成长进步的阶梯。先进的高速公路制度文化应当是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因此,在构建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确立一个科学的设计理念。科技论文。要充分认识到当今的高速公路干部职工不仅仅是“经济人”也是“现代人、知识人和社会人”,因此,不能单纯考虑物质利益,只从物质和技术条件着眼,还要考虑干部职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更高需求,如管理活动中的民主原则、参与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原则、员工的个人尊严原则以及个人才华的施展和自我价值实现原则等。二是要体现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打造品牌、诚信服务的原则。这是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以此来逐步规范并优化干部职工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不断培塑干部职工的敬业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三是要体现优胜劣态,竞争机制的原则。要使干部职工由“被动保守型”变为“主动创造型”;对员工的奖励要由“重过程型”变为“重结果型”;奖励的方式要“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并重,使其名利双赢。这样才能逐步形成一个比学赶超,充满生机,既雷厉风行,又生动活泼的行业风气。四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也是构建和谐单位的基础工程。高速公路制度文化建设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才的发现、培训、锻炼提供“绿色通道”,为构建和谐单位提供人才保证。
三、打造先进的高速公路物质文化,为构建和谐单位营造良好的环境。
提升单位竞争力、推动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单位的目标和要求。就我们滨州高速公路而言,纵横如织的公路网络、巍峨耸立的桥梁建筑、生态景观的公路环境、宽阔流畅的绿色通道、醒目美观的公路交通设施以及沿线的文化氛围,都是高速公路管理单位致力改善环境建设的物化成果。这些硬件设施、环境氛围本身就是高速公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高质量的品牌和品位,无形中极大地激励了高速公路人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开阔了公路人的眼界,提升了公路人自身的品位。科技论文。同时,使社会公众在安全、快捷地实现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科技流的流通、滚动、升值、发展的同时,也自觉不自不觉地接受了高速公路文化的熏陶,并把它带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以至于千家万户。这就是先进的高速公路物质文化的魅力。当然,要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物质文化的效应和效益,就要围绕发展目标,实施品牌战略。一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养护、征收和服务等设施的科技含量,提供让车主满意的收费服务和“畅、安、舒、美”的行车环境;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媒体宣传、“推销”自己,培养一批让车主耳熟能详的服务标兵,扩张品牌认知范围,让高速公路的服务形成一种文化烙印打动车主,营造一种车主与管理单位良性互动、互相支撑的和谐氛围。
作为高速公路战线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紧紧围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中心工作,从高速公路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出发,积极研究探索建设先进的高速公路文化的思路,在行业内部促进形成团结、民主、和谐、向上的政治环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管理严格、制度规范的工作环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活泼文明的文化环境和团结友善、和睦相处、理解信任、平等互助的人际环境在和谐发展的达道上奏出时代的最强音。
关键词:通讯监控技术;高速公路;应用前景
1概述
随着通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在各行业中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其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过程中也不断采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来加强对其管理,这不仅仅可以大大提高路政监管的效率,更能在准确的范围内第一时间查找出问题的所在并加以解决,其中也必然存在着不利的因素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与改革,下面就其监控技术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
2高速公路通讯监控种类
2.1h.264视频联网监控技术
这种视频监测技术是我国使用比较早的一项监测技术,它存在着与其他视频监测不同的优势,主要变现在:压缩形式比较简便单一,并且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也比较低,相关操作人员只要能够认真学习便可很快熟练操作,不需要太多比较复杂的作业模式。同时,它所呈现出来的视频效果画面也是极为清晰的,因此被广泛使用。
2.2CCTV监视系统
CCTV监视系统是一种全新技术,它将人为管控和信息处理放在一起,经由硬盘设备对监控图开展综合化管控,同时借助网络实现远距离传输,通过数字硬盘录像主机的授权可实现对所有图像的实时监控和录像,其次通过中心管理监控的授权还可以实现分控功能,也就是说不论是在哪个网络、电脑上都能够监控全部图像。它能够帮助工作者非常获知收费亭等的运转状态,便于开展管控工作。经由网络传输,能够获知每个收费站的具体运作状态,此时监控工作变得非常灵便。
2.3内部对讲系统
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过程中,必须使用的一套监测系统则是对讲系统,但是它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站中,对讲主机与内部系统联网,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通过对讲系统将存在的问题上报于上一级管理部门,然后对其进行处理。但是存在的弊端是所使用的范围必须是在一定距离内,才能发挥效用,否则就无法监测到存在的问题,并会延长解决问题的时间,同时也要求相关人员必须时刻在监控室内与上一级管理部分保持联系。
3通讯监控技术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3.1有线监控技术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当前时期,视频监控技术被大量的应用到我国很多行业之中,最为显著的是高速公路领域。从最初收费站的监控到目前关键路段的监控。以往闭路监控体系已经发展的非常好,在高速项目中获取了非常显著的意义,不过此类技术目前还没有应用到路政工作中。假如路政管控机构经由网络获知此类图像,就能够随时获知道路的运行状态,进而结合具体情况做出正确反应,避免不良现象发生。
3.2无线监控技术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监控技术在发展中存在的进步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各行业在发展中都想加以创新与改革,从而获得长久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我国高速公路路政建设而言也是如此,传统的监控技术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且所使用的资金也将大大超出原有的预算金额,所以在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将网路监控技术应用于此,是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良好措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作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监控系统的良好运行将对整个道路的监控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也就是说,它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针对路况存在的问题或是交通事故加以监测,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通过相关人员到案发事故现场加以解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甚至可以针对不同区域的道路监控情况进行联网监测,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料。由于科技一直在发展,此时监控系统建设所需的资金逐渐增多,此时无线监控也被大量的应用到工作中,假如可以在当前系统的前提下增加探头,并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部门的巡查车辆上也安装移动无线监控,就可实现高速公路全程无盲点监控。只要能加大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部门的科技投入,使路政管理部门作为后端用户通过网络观看到监控视频图像,此时管理机构就能够随时获知道路问题,方便工作者及时信息,确保信息能够高度共享,此时还能够精简员工组织,提升工作品质。
3.3加强通讯监控技术建设,全面提高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水平
监控技术的有效发挥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通讯监控技术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中的作用,相关人员必须担当起管理职责的义务,将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其中,尤其是在当下,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将科学技术运用其中也是未来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所以,我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在发展中要将合理的科学理念融入其中,针对每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都要不断总结经验,将其引起问题的各种原因进行总结,供相关人员在管理中加以参考。
4现存通讯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不足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通讯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等几个方面:首先,采取的多媒体监控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环节了以往传统监测技术在画面上的不足,但是摄像头的安装使用并不能同时监测到同一时间段的活动区域,这样一旦发现问题,就很难在监控视频中查找出原因。其次,图片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延迟等现象,因为自身图片像素比较高,在传输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画面不清晰,尤其是在回放的过程中,像素会自动降低。再次,对于相关人员的通讯操作技术要求比较高,相关执法者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必须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网络操作的技能和技巧,并对于高速公路路政的管理特点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将通讯监控技术与路政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减少以往针对车辆通行繁琐记录的工作流程。
5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得知,通讯监控技术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不足,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是完全可以改善的,同时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要不断加强对通讯监控技术的创新与改革,将多种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中,从而使其发挥的效用越来越明显,这也是当下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志伟.监控技术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
[2]周锋,周新德.浅谈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中通讯监控技术的应用前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7).
[3]张延晨.基于JAVAEE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4]关浩.探析通讯监控技术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中的应用前景[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对策
1 高速公路养护的概念
在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概念一般是指:对现有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各种保养、维修及必要的改善工程的统称;其目的在于预防和消除病害,延长使用寿命,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国内外出现了多种对高速公路路面进行养护的理念。主要有:应急性养护、预防性养护、矫正性养护和路面重建四种。
2 高速公路养护的特点
2.1 养护工作的经常性、及时性
养护的目的是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证行车安全、畅通、舒适,以提高运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养护对象的广泛性
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还应当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环保、园林设施,棚亭建筑设施,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等。这些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几乎涵盖了道桥、建筑、园林、机电、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多种专业,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互有联系、缺一不可的综合养护体系。
2.3 养护的高成本性、复杂性及科技性
高速公路养护标准较高、机械规模及使用比例较大,成本较高。同时施工工序复杂,并应不断探索和推行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
3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养护信息化、机械化水平较低。
3.2 职工总体素质不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科学化、现代化要求。
3.3 缺乏对高速路总体养护管理状况的研究、了解。
3.4 规范建设不完善。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养护管理办法、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等,使具体工作内容不统一,标准不一致。
3.5 内部体制建设不够完善。内部关系不理顺,工作效率低下,单位内部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从而影响到养护工作的总体水平。
4 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
4.1 确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的养护体系,建立和健全高等级公路养护的管理机制
(1)确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的养护体系,实施政府管理与企业运行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体系。以政府为管理主体,以专业的养护公司为实施主体,建立健全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规范和制度。
(2)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实施合同制。对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通过招投标机制确定责任人,实施养护合同制度。变政府行为为合同行为,市场行为。
(3)养护公司中标后,必须建立健全合同范围内的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各项制度和规程。
(4)养护公司内部管理机制:从制度上理顺公司管辖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分公司的责任和义务。
4.2 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市场的运行机制
(1)引入市场运行机制,改变政府干预行为。
(2)建立招投标制度,规范招投标行为。
(3)规范招投标中介机构的审批、管理。
(4)加强养护企业资质管理,建立专业养护企业资质审定标准并资质等级进行管理和规范。
4.3 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1)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加快制订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高等级公路特许经营立法的成功经验,制订适合中国特色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条例,使高等级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
(2)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经营权力。养护的强制性通过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中央政府要尽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3)对新建高等级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强制设计中的养护管理技术储备,制定相应的公路养护方案,强调公路施工缺陷维修期施工单位养护的责任与义务,采用法律与经济手段进行约束。
4.4 重视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技术的发展。
(1)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通过数字化、可视化手段和功能强大的软件,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和决策依据。
(2)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
(3)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
4.5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养护工作的要求
(1)学习观念的转变,行业管理的模式严重制约着人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变观念是做好职工培训教育的前提,要从“学与不学一个样”转变为“必须学、我想学、我要学”。
(2)创新职工培训教育机制,以提供学习平台环境,建立职工岗位成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职工学习热情,对优秀个人或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职工,要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使广大职工获得素质提升的动力。
(3)完善以自主培训和自我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终生学习体系,实现学习工作一体化,立足岗位,学以致用,创新发展,使全体职工的素质逐步得到全面提升。
(4)分层次做好职工教育培训,高度重视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培训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培养一大批技术精湛、技能高超的技师、高级技师和复合型技术工人,保持职工队伍的梯度发展、均衡发展。
5 结语
高等级公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无数经验证明,对于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时养护管理比建设更为重要。因此,应加大力度,锐意改革,加强高等级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以保证高等级公路运行的安全、效率、效益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工业化化与信息化之所以有一个结合的,就在于传统的工业化是属于第一次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范围内的工业化,而第三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的根本不同,就是信息技术导致了一个新经济的出现。所以,中国在走传统工业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时,就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结合问题,而是涉及到生产、流通、管理、技术等多层面的结合。
1、在流通领域的结合。
传统技术在流通领域的最大贡献就是为工业化提供了高速便捷的遍布全球的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在传统工业技术作用下建立起的现代交通网络不仅改变现代市场的半径,而且通过提高物流速度大大地降低交易的时间。可以说近代以来市场交易半径是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进步而扩大,现代交通网络发展程度既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的程度的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交易水平的标志。特别是二战以来,服务现代汽车交通需要的高速公路的发展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程度的典型标志。世界各国的公路总长度约2000万公里,约80个国家和地区修建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已达20万公里。其中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公路里程约占世界公路总里程的55%、高速公路里程约占世界高速公路里程的80%以上。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拥有高速公路最多的国家,拥有8.8万公里的高速公路,约占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的一半,连接了所有5万人以上的城市。
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市场交易最具有革命性的,就是在提高交易信息传递速度和处理效率的同时,导致了不同于传统商务活动的现代商务模式的出现。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所创造新的商务模式,最具有革命性的变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网络与传统交通网络相结合形成的现代物流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活动中的物流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物流的时间。信息网络虽然没有替代现代的交通网络的功能,但却使建立在交通网络基础上的物流系统得到的优化整合。其次是现代信息技术导致的交易信息的公开化,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交易活动中的价格搜寻成本和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如通用电气、福特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等汽车产业巨头,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原材料网上采购和产品网上销售,使原材料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下降20—30%,高的达到40%。日本大电子商务进行采购,也使采购成本降低20%。联想集团自2000年实施电子商务之后,44个核算单位月报表只要半天可以出来,整个联想集团报表也只要5天时间。根据联想集团介绍,实施企业信息化,给公司带来许多可喜成果。库存周转从1995年的72天降到2000年的22天,估算相当每年可降低资金成本1.26亿。产品积压损失由1995年的2%降到2000年的0.19%,估算节约成本3.62亿元,应收帐款周转天数由1995年的28天降到2000年的14天。估算降低成本4700万元。办公自动化使差旅费、办公用品费用降低10%左右,以上各项之和相当公司明年降低成本6亿元。公司的总体费用率由1995年的20%降低到2000年9%。
从世界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看,一个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将决定着其市场地位及发展潜力。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本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专家们认为,全球将进入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会高速增长,未来10年内,1/3的国际贸易将以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若不加快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扩大我国与发达国家市场效率的差距。所以,我国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在流通领域中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现代交通网络的建设,我国目前拥有2万公里高速公路,位居世界第二位。尽管我们的高速公路已居世纪第二位,但相对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交通网络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另一方面就是现代信息网络的建设。在同时推进交通网络与信息网络建设的同时,更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在两大网络整合的基础上,建立服务于中国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物流系统建设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2、在生产领域的结合。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对传统制造业最具有革命的性作用是导致了传统制造业系统智能化。传统的工业技术发展的最高程度是美国企业福特创造的自动化的流水线。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如何通过替代人的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问题。但传统的技术始终没有超出的一个边界,就是如何替代依靠人脑进行的信息的处理。但信息技术突破了这个界限。数字技术与传统生产流程想结合导致了现代生产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如德国宝马公司,焊装厂5000多个焊点没有一个人,全部是机器人操做,整个生产流程全部在智能化控制下进行。现代智能化的企业并不全是高科技的软件企业,大量是属于“鼠标加水泥”模式的依靠机辅助制造技术消减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兹堡式金属制造企业,或者是驾着装备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播种转基因种子的内布拉斯加之类的农场主。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虽然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要增加30%的投资,但可以通过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等增加85%的经济效益。因此,近些年来,这些国家的企业在信息技术设备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例如,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企业在信息技术设备方面的投资只占企业设备总投资的3%。到90年代,这一比重上升到45%。在通信、保险和投资中介服务等领域,信息技术设备投资甚至超过全部设备投资的2/3。
从国际分工变化上看,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一些产业“纵向一体化”势头正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契约分包的分工与协作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地将大量常规业务外包出去,而自己只保留最核心的业务。例如,波音公司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将制造747飞机需要的400多万个零部件分包给60多个国家的1500个大企业和1.5万个中小企业。在汽车产业,世界上大的汽车厂商通过网络与各级供应商实现互动,把装配以外的边缘业务尽量分包出去,而自己把力量集中在核心业务上。
据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对我国部分重点企业的调查,有70%以上的企业认为企业对信息化投资不足,企业用于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不到1%,与发达国家大企业8—10%的水平相距甚远。我国制造业技术落后,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更重要的还在传统技术的应用上的落后。如何在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中推进中国工业化和农业化,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大任务。 3、在管理领域的结合。
自泰罗制以来的管理虽然经历了多次革命。但这种革命并不是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导入管理系统的结果。的信息技术突破了这个界限。在发达国家发生的信息的管理革命,就是信息技术第一次作为管理的工具加入到了管理领域的结果。信息技作为管理的工具加入到了管理领域,出现了技术与管理的结合,导致了管理由科学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导致一场现在仍在进行的管的革命。现代的信息管理革命的主要可归纳为几方面:
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导致的信息公开化和管理信息传递、处理的电子化,打破了最高领导层对信息的垄断,使信息处理的传递的中层结构成为多余,所以导致了管理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
管理程序模块化。软件技术在管理领域的使用,使以传统的规章制度约束变成了模块化电子化程序,实现了人对人的控制向电子对人控制的转变。中有许多成熟的管理软件,如:ERP(企业资源计划)S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这管理程序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实际上也体现了现代最先进的管理程序和理念。
管理方式柔性化。在大量人对人控制管理被模块化的电子信息系统替代之后,如何激发人的创造性,如何提高企业对竞争环境的适应性管理就成为管理的主要任务,那么以人为本的创造性管理,以提高组织适应性的弹性管理就是柔性管理的主要内容。
管理过程民主化。电子信息技术使管理信息公开、透明化的结果,使以垄断信息为前提的集权式管理难度加大,使公开化的民主管理成为可能。现代的民主管理既需要制度来保证,更需要信息技术的参与。
目前管理尚处在经验管理向进科学管理转变时期,与此同时适应信息化的需要又面临着引入信息管理任务。由此决定了不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政府管理,都有一个既要科学管理,又要导入信息化管理的,如何在信息管理与科学管理的结合中创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型化的管理模式,是中国管理创新面临的新任务。
4、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结合。
信息技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作用表现在二个层次上:一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导致的整合创新,使原来的技术升级为高新技术。二是信息技术在技术开发和过程中的使用,在息技术公享的基础上形成了现代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新模式。如波音公司1994年开始建立研制信息化系统,在这个系统的支持下,研制生产波音777飞机和新一代波音734飞机,实行无纸化设计,使开发周期由9——10年缩短为4年半。
在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上,中国科学技术创新也面临着两个层面的结合:在综合创新中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在信息工具与传统科研方式相结合中创造出更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更有利于科研效率提高的现代技术创新模式。
从上述四个层面对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的,可以发现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化的提升作用,需要作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要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不是某一个层面和环节的结合,而是从流通、生产、管理、技术等多层面的结合。这四个层面并不是孤立的,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具有系统优化和整合的功能的技术,所以将信息技术导入流通领域的同时,对生产领域的信息化也会提出新要求。同时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应用,还会产生对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整合创新的需要。信息化在多个层面与现有工业流程相结合中能否实现信息化对传统工业生产提升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管理创新能否到位。适应信息化与工业化多层面相结合的要求的管理创新,就是科学管理与信息管理整合创新的问题。所以,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企业必须认识到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化整体优化和整体提升的作用,否则,很难实现正真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