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技术创新与管理

技术创新与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5 17:14: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技术创新与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技术创新与管理

篇(1)

    在我国,无论是高科技行业还是传统行业,向来重视硬件设备。近年来,随着知识经的

    兴起,对软件知识也越来越重视,技术资产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成败,且技术能力的评价极端复杂,难以用定量方法表达和计量,很多企业对其重视不足,最终导致难以制定出符合自身技术能力的技术创新战略。

    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有多种,典型的有技术领先战略、追随者战略、仿制战略或低成本战略等,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对企业的技术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领先者战略对企业的技术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仿制战略对其要求就相对低得多。因此,创新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技术能力是拟定创新战略的重要依据。

    技术知识具有隐含性、系统性、道路依赖性的特点,而且技术的使用与企业组织、文化与战略相互联结和相互适应,因此技术能力的评价是个多维度、多因素的综合评价。另一方面,现在的技术呈现出变化迅速和相互融合的趋势,技术变化的不确定性使得技术能力评价必须从现在价值和潜在价值的协调多角度来进行。学者Adler和Sbenbar将技术能力分为四个维度:技术资产、组织资产、项目管理、外部资产。许庆瑞认为,技术能力虽然包含多个维度,但基础和核心仍是技术资产。因此,为了准确评价技术资产的优劣,客观评价自身技术能力,企业有必要在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引入工具,用审计的原理、方法对技术资产进行清点、审查、监督——即技术资产审计。

    二、技术资产与技术资产审计

    1 技术资产

    技术资产是指含有技术内容的无形资产。它是由技术方案、证书、图纸等直接载体或与技术相关的有形资产等间接载体来展现的技术产品或商品、智能形态的技术成果。技术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体技术,包括产品技术、工艺技术与支持技术。这三类技术可以通过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工艺创新能力和技术获得能力得到体现。与技术有关、或者其核心内容是技术的资产称为技术资产。所以,技术资产审计的重点是技术的审计。以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资产大多是以静态的专利、产品、图纸、资料、工艺、制度等形式表现出来,对诸如此类的静态的技术资产审计并不难,难就难在对技术本身的审计。技术本身是一种知识、技能、诀窍、能力等体现的综合体,难以描述和量化,所以其审计就显得非常困难,故称其为动态技术产。

    2 技术资产审计

    技术资产审计是用审计的原理、方法对企业技术资产进行清点、审查、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基本程序是首先确定技术资产的种类,然后清点企业的技术资产,评价技术资产的质量与数量,并采用高标准定位法与行业标杆进行比较,从而发现问题,找出差距,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企业出于商业秘密保护原因,技术资产审计一般采取内审制度。但出于不同要求,比如对技术预测的审计,涉及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与把握,是一项复杂性的工作,是一种高级活动,涉及技术轨道、技术前景和市场前景的预测,企业仅依靠内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恐怕难以准确把握,这时就有必要聘请外部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决策,也可以向他们请教或咨询。为保证企业技术资产审计取得实效,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企业有必要成立审计小组,使这项工作经常化、正常化、规范化开展起来[1]。三、以战略管理为目标的的技术资产审计

    1. 技术资产存量审计

    技术资产存量审计的内容包括:清点企业技术资产存量、存在形式、所属部门及相关控制人。技术资产与人力资源密切相关,如技能、操作工艺、使用方法、新产品开发技术、新产品开发组织能力。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的流失,使企业蒙受损失。

    技术资产存量审计可以帮企业摸清技术家底,同时可以发现企业急需的技术是否缺少储备,发现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技术存储,暴露出现有技术储备同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也会发现在哪些方面企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便于管理着清楚自己的技术资产存量以及由此展现出来的能力。技术存量的清点不是审计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为未来做准备,保证未来的技术发展不存在偏差,从而减少失误[2]。技术资产中,由于不同技术对象对竞争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技术创新战略管理要求企业按照对竞争能力的影响即战略重要性原则对技术进行分类。

    2.技术类别审计

    企业的技术是一个繁杂的体系。根据技术在竞争中的地位即战略重要性原则,可分为基础技术、特色技术、关键技术。

    基础技术是企业进入某种经营业务所需要的技能,被广泛用于现有经营业务中。此类技术已被竞争对手所广泛掌握和应用,在市场上会因缺乏特色而不再具有竞争优势,但对于拟进入相关经营领域而缺少这种技术的企业仍是不可或缺的。

    特色技术是企业独家掌握的专有技术,具有独占性,能给企业带来独享利润。

    关键技术是保证企业或其经营单位能在一定时间内具有最显着竞争优势的技术。它是企业战胜其竞争对手、增强其竞争地位的主要力量。掌握这种技术是保证企业成功地经营某种业务所必需的。

    通过技术类别审计,企业可将现有的和正在研究与发展中的所有技术分门别类,便于鉴别它们的战略重要性程度,为进一步的战略拟定和管理做好准备。

    对技术类型的划分是以技术的战略重要性为标准的,具有相对性,即同样的技术在某种经营业务中可以是基础技术,而在另一种经营部门中可能成为关键技术,在第三种场合下可能是试验中的技术。

    上述的技术分类,只是提供了企业处于一定环境和技术能力条件下的一种静态印象,而技术在竞争中的作用和影响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因此要把时间考虑进去,从更加动态的角度审计技术资产。

    3.技术生命周期审计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产生到成熟再到淘汰的过程,根据技术的生命周期,技术的发展分为初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相应地可以把技术分为初生技术、发展中技术、成熟技术和下降的技术等。

    技术发展的初创阶段,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需要克服大量难题。随着技术的日益完善,再想获得重大改进十分困难,到达技术极限后,若再追加投资,其效率是很低的,甚至无法收回投资,跌入创新陷阱,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危及企业的安全。因此,及时把握技术极限就显得非常重要。预示技术极限的征兆有:(1)研发部门的效率明显下降;(2)研发部门中某一部分不能按时完成任务;(3)趋向于改进工艺而不是改进产品;(4)竞争对手的出现,他们采用迥然不同的技术方案;(5)不同竞争对手间,虽然其技术投入相去甚远,但其产品性能无甚差别[2]。这些征兆的出现,预示该技术已经达到它的极限,这时应及时从事替代技术的研发,而不应再投资现有技术的改进。

    由此可见,企业完全有可能对技术变革进行管理。如果企业遵照技术发展规律,认清自身技术发展所处的阶段,就可以准确把握技术极限的到来,管理好技术的更替并进行投资管理,从而更加适应战略管理的要求。

    4.技术投资审计

    技术投资形式可分为三种:一是购买别人的技术;二是自己开发技术;三是合作开发技术。企业的技术投资,完全根据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来确定,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匹配。

    企业投资的技术一定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技术、特色技术,而不应该是基础技术、成熟技术。对技术投资时要考虑自身情况,比如企业实力较弱,则不应该投资研发中或试验中新技术,但可予以关注,加以监视。当企业有相当的发展前景和经济实力时,则可以适当投资处在研发、试验阶段的技术。

    5.技术定位审计

    为了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企业需要对自身技术进行合理的定位。技术定位是技术创新战略的基本内容,没有合适的技术定位,就谈不上技术战略。

    企业应在充分了解自身技术资产的基础上,对技术进行预测。技术预测是决策的前提,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是技术专家基于技术的主观预测,对技术发展态势综合分析后作出的结论,并借助外推法、前兆预测法、因果法、概率法等,对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客观预测。

    在技术预测时,要把握技术范式、技术轨道、技术逻辑、技术极限等重要概念,科学进行预测。技术预测方法以及在预测过程中是否考虑了这些问题,在审计时都要进行一一检查, 以确保审计不走过场,做到审计取得实效[3]。

    通过技术预测,就可以对关系到企业战略的重大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估计,并以此为指导计划的制定,以求在未来市场中占得先机。

    完成了技术预测后,就进入技术定位审计的阶段了。企业的技术定位是基于现有公司资源的最好技术方案。即在技术开发上,大致判断出是要做行业领先,做行业跟随者,还是通过仿制,以较低成本开拓市场。技术定位审计完成后,企业基本可以明确技术战略的方向。

    6.包含技术的产品与组合审计

    大多数技术都是以产品为载体的,因此,对技术的审计可转化成对产品的审计,其主要内容是看技术产品是否先进并保持竞争优势。产品审计要把握两个维度,一是技术先进程度,即根据每种产品的技术先进性,也就是产品中所含的技术进行初步分析,是以前沿技术为主,还是以成熟技术为主。二是技术的成长能力,即通过技术生命周期审计,判断技术发展所处的阶段。经过每种产品在两个维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司产品的组合规律以及产品的竞争性和未来的市场前景,作为拟定战略的参考依据。

篇(2)

关键词:建筑产业;低碳经济; 技术创新;低碳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1-0090-04

A Literature Review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LAI Xiao-dong, SHI Q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iteratures research status with the topics regard to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China based on the national requirements on greenhouse gas control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 It presents an overall review for the journal literatures in China with a methodology by classifying the literatures based on five aspects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oadmap, research theory, low carbon building assessment and energy efficiency with technology progress. To a further step, it has given a brief summary with some recommendations and directions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with the purpose of aiding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trateg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low carbon economy;technology innovation;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1 引言

建筑产业高投入、高能耗与低增值性的行业特征与现行能源危机的矛盾日益突出。研究表明,全球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建筑施工、使用以及建材生产过程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据统计,目前中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且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将继续扩大。在高能耗行业中,建筑业成为能耗之首,建筑业已经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 [1]。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要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本文选取高能耗建筑产业,对国内外有关低碳技术和绿色、低碳建筑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低碳技术的技术路线、研究理论、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生态建筑、能源效率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让相关从业者或研究人员对与建筑产业相关的低碳技术创新有个全面了解,以便更好地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和助力“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研究

2.1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发展

什么是低碳技术?国外主流的观点是,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主体的低碳技术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技术而言,是一种突破性创新。“新的能源技术是对能源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而现有的技术(传统能源技术)“具有严重缺陷,无助于稳定全球气候” [2]。低碳技术创新是一个通过技术范式的转变来实现对原有技术经济系统进行解锁的过程。他指出“真正的革命性创新起于毫末,但最终将通过技术与社会系统的共同进化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系统”。低碳技术可分为3个类型:一类是减碳技术,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等。另一类是无碳技术,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第三类是去碳技术,如碳捕获与埋存技术等[3]。

文献研究发现,有关低碳技术、低碳产业的技术路线图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思路:即以情景分析为核心和以技术预见为核心,这两种制定低碳技术路线图思路的主要区别在于关键技术选择方法不同。情景分析法主要通过模拟政策措施和技术发展情景对未来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发现关键问题,对技术发展路径提出建议,如文献[4];而技术预见则在综合考虑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前提下,以技术预见结果为主要依据,得到的关键技术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如文献[5]、[6]。

2.2 主要国家的低碳技术路线

低碳技术种类繁多,各国家和地区对低碳技术的侧重点并不相同。欧盟注重走清洁能源技术优先发展的低碳技术路线[7],日本侧重于节能技术[8],美国则选择了全面发展的低碳技术发展路线[9](见表1)。

国家技术前瞻课题组就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大规模应用时间做了预测,其中建筑节能和能耗输配系统被列为关键技术之一[6]。吴昌华(2010)针对中国低碳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图进行分析,分析了各产业技术发展存在的障碍和成本,提出了一个低碳技术创新链条概念解决模型。并指出目前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路线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建筑节能、能效提高和新能源开发的第一阶段,未来新概念低碳建筑还处于探索阶段[10]。能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已经不允许中国走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型走低碳节能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的低碳发展之路[11],有学者采用情景模拟对我国低碳经济技术路线图进行分析,透过对28种低碳技术的模拟分析,认为我国2050年实现减排任务是有可能的 [12]。

由上分析,以低碳技术路线图作为脉络发展低碳经济在国内外都受到推崇。清晰的能源技术战略、产业结构规划和明确的减排目标和任务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低碳经济的一个前提。从文献的研究看来,未来的低碳技术创新趋势应该是走“减碳”、“碳中和”、最后到“负碳”的技术发展路线。

3 低碳技术研究理论

学界较著名且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低碳技术体系研究理论包括史帝芬·巴克乐的稳定楔理论、麦肯锡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和乌恩鲁的碳锁定理论等。

稳定楔理论[13]是目前被公认的处理气候变化问题的最佳策略之一。其创立者史帝芬·巴克乐和罗伯特·索克罗从各种可能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中筛选出了15种关键技术,将其命名为“稳定楔”,认为这15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像楔子一样,在稳定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把15种“稳定楔”技术分为5类,即:①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管理的技术;②燃料使用的转换与CO2的捕获及储存技术;③核能发电技术;④可再生能源及燃料技术;⑤森林和耕地对CO2的吸收作用技术。稳定楔理论第一次全面审视了人类现有技术与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不同技术的碳排放贡献及其减排潜力对各种可能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进行了筛选,为人类的减排行动指出了重要方向。

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是麦肯锡在全球10个领军企业和组织支持下开发出的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数据库[14]。该数据库包括了至2030年的时间范围内,对10个经济部门和全世界21个地区的200多种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和成本的深入评估。该成本报告不仅包括了对低碳技术发展的最新评估和宏观经济评价、对不同地区和行业减排潜力、投资和融资需求均做了详细的评估及成本估算,同时采用情景模拟动态性地阐述了如何才能实现减排,包括对建筑产业的分析。

与“稳定楔”理论不同的是,麦肯锡评估报告不仅注意了各种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减排潜力,而且分析了各种减缓技术的应用成本与投资需求。这对政府和投资决策者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碳锁定理论是由格利高里·乌恩鲁最早提出来的,他在《能源政策》陆续发表了三篇重要论文[15~17]

等。其中,《理解碳锁定》一文系统地提出了碳锁定概念。他认为,对化石能源系统高度依赖的技术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存在,并与政治、经济、社会结合成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并不断为这种技术寻找正当性,为其广泛商业化应用铺设道路。形成了一种共生的系统内在惯性,导致技术锁定和路径依赖,阻碍替代技术的发展,即“碳锁定”。其来源主要来自技术、机构、产业、社会和制度等五个方面。

碳锁定理论对于低碳技术创新研究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高能耗产业,研究指出,受益于长期递增报酬的以碳为基础的能源系统可能会产生“锁定效应”,进而妨碍低碳、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的创新。同时,受益于现有制度的参与者将试图维持该种制度,这就进一步强化了现存技术系统的锁定。目前工业化国家以碳为基础的能源和运输系统形成了锁定的技术—制度复合体,相应地也是碳锁定。

文献[18]认为,由于内部惯性,解除碳锁定需要外生事件的冲击。如相关技术的危机、政府规制、技术突破、消费偏好的改变、“缝隙”市场和科学发现等6大方面。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能源和碳封存技术可有效解决高能耗产业的碳锁定僵局[19]。

4 低碳建筑、绿色建筑评估

4.1 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和低碳建筑演变

早在19世纪,“生态建筑”就出现在西方建筑理论与实践中。“绿色建筑”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或更早

[20]。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一经提出,即被融入了绿色建筑理论中,以1993年国际建协在芝加哥通过的《芝加哥宣言》和美国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一书列出的“可持续建筑设计细则”为标志,形成了现代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理论体系。2003年英国首次提出低碳概念[21]。低碳建筑随之出现,学界开始从能源、环境、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对低碳建筑和低碳技术进行研究[22~24]。

国内对建筑业创新研究也经历了生态、绿色、可持续和低碳建筑的演变过程。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低碳建筑”为“标题”关键词分别检索,其时间序列统计见表2。经分析发现,以“低碳建筑”为主题的研究文献起步较晚,内容多集中在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建筑机械、智能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创新等方面。对表2数据基础进一步分析发现,以低碳技术为主题的文献只有17篇,发表时间集中在近2年(发表在国际期刊的未作统计)。说明有关低碳建筑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4.2 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实现路径和评估体系

在绿色低碳建筑的实现途径方面,文献[25]指出, 很多大型建筑公司采用技术创新是基于成本竞争和服务考虑,而未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从个人、组织和制度上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和心理障碍,如“总框架、目标人群、教育、结构调整、激励改革和风险补偿、绿色建筑标准的改进和税制改革”等七大方面来解决。建筑技术研发创新也可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努力来进行[26]。文献[27]研究发现,要有效解决建筑产业的脱碳,减少碳排放问题,最好的途径是推行低能耗、零排放的新标准综合建筑。低碳技术集成系统(如环境控制、LED节能、节能技术集成网络等)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建筑能耗,减少国家对能源的过度需求[28]。如文献[29]基于英国建筑产业评估状况,指出建筑高能耗产生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技术集成,解决方案是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专家团队,采用垂直整合设计、价值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教育培训、信息传递和研发工具政策支持、文化教育的改革以实现低碳或零碳建筑,环境政策的制定要与建筑产业的改革密切结合起来。

也有学者从建筑产品创新、设计创新、新型建筑技术应用等方面论证建筑产业的低碳可行性。文献[30]以山西建筑产业为例,指出“产业节能和减排弹性脱钩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因素,政府应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好的绿色建筑项目是组织管理和效率管理的典范[31],地方政府在绿色建筑的推行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32]。低碳建筑的实现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如设定碳排放基准线,促进行为节能和行为减排,分析可行资源,建立高效的系统调适和运行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实现低碳节能的目标[33]。

国内外比较知名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有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加拿大的SRTool、澳大利亚绿色之星、德国的DGNB、日本的CASBEE评估体系等和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这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基于全寿命周期为主轴构建指标,内容多集中在绿色节能和绿色宜居等方面。权重则根据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碳排放和设计中创新的评价指标很少,目前只有LEED和“绿色之星”体系中有单列指标对建筑的技术创新进行评估。

对建筑评估体系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绿色建筑等方面[34,35]。有学者在现有绿色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建筑评估内容[36],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联合的《中国绿色低碳住宅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讨论稿)[37]为我国低碳建筑社区减碳技术提供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但在国家统一的低碳建筑评估体系未权威公布之前,有关低碳建筑评估体系仍然需要进一步论证和探讨。

5 技术进步与建筑能源效率提高的研究

5.1 建筑产业技术创新与能效提高

随着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效率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有学者把能源效率称为“第五类能源” [38]。国际性的能源强度比较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国际性比较可以帮助了解各国能源强度降低的潜力。文献[39]认为建筑节能和能效提高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尽可能地减少设备或设施的使用,这也是节省成本,提高能效的有效途径。科技创新与建筑的能效关系密切,要辅之以必要的政策支持[40]。

5.2 建筑产业供应链技术创新与能效提高

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产业,其供应链的碳排放控制研究也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文献[41]对建筑产业上游钢铁行业的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潜能做实证分析发现,只有技术创新,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率。利用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将显著降低我国钢铁行业能耗和CO2排放量;我国钢铁和水泥企业碳减排潜力还有很大空间[42,43]。 建筑材料产业采用精益生产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和能耗[44];文献[45]通过对我国6大产业的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从能源效率的长期或短期分析结果看来, 建筑业的能源效率都是最低的,加快产业结构和提升技术进步势在必行。

6 结论与展望

低碳技术创新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系统研究,而作为集成多技术的建筑产业的低碳、控碳技术的创新管理更是一个复杂系统。建筑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管理涉及社会、经济、能源和环境等多方面要素,目前的文献研究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一个从系统的、全面的角度来分析整个建筑行业的特征和在当今高能耗产业“碳锁定”状态下如何从技术、政策和操作层面来实现低碳建筑产业的革新,即从技术创新的本身规律上来解决当前能源紧张和碳排放问题,以综合集成、多维度和多种技术系统集成管理的创新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以控碳技术、提高能效为绩效指标的评估机制和管理模式也是未来建筑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管理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世界自然基金会.低碳经济影响四大产业变革[J].北大商业评论,2010, 68(3):2-4.

[2]MI Hoffert,et al. Advanced Technology Paths to Global Climate Stability: Energy for a Greenhouse Planet [J].Science, 2002,298 (5595):981–987.

[3]Berkhou t F. Technology Regimes, Path Dependency and the Environment[J].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2001:1-4.

[4]姜克隽, 胡秀莲,等.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J].中外能源,2009,14(6):1-7.

[5]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M]. 科学出版社, 2009.

[6]钱祖. 我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路线图[R].创新科技,2008(31):54-55.

[7]Malko J. Roadmap to Low-carbon Economy[J]. Rynek Energy, 2010,4(8):26-30.

[8]Ashina S, et al. Japan Roadmaps toward Low-carbon Society by Backcasting: Optimal CO2 Reduction Pathways and Investment Timing for Low-carbon Technology[J]. 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2010, 2 (3).

[9]Paster MD, et al.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Program on Hydrogen Production[J]. Nuclear Production of Hydrongen, 2004:57-71.

[10]吴昌华. 低碳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图[J].中国科学院院报, 2010, 25 (2):138-145.

[11]Zhang ZX. China in the Transi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J].Energy Policy, 2010, 38(6):6638-6653.

[12]Liu HW, Gallagher KS. Catalyzing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a CCS Roadmap for China [J].Energy Policy. 2010, 38(1): 59-74.

[HJ1.55mm][13]S Pacala, R Socolow. Stabilization Wedges: Solving the Climate Problem for the Next 50 Years with Current Technologies[J]. Science, 2004(305):968-972.

[14]McKinsy. The Carbon Productivity Challenge: Curbing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ing Economic Growth[R].McKinsy Global Institute, 2008.

[15]Unruh GC. Understanding Carbon Lock-in [J] . Energy Policy, 2000, 28 ( 12) : 817-830.

[16]Unruh GC. Escaping Carbon Lock-in [J]. Energy Policy, 2002, 30( 4) : 317-325.

[17]Unruh, GC. Globalizing Carbon Lock- in [J]. Energy Policy, 2006, 34 ( 10) : 1185-1197.

[18]Cowan R, Hulten S. Escaping Lock-in: The Cas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6,53 (1):61-80.

[19]Vergragt PJ, Markusson N, Karlsson 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io-energy with CCS, and the Escape from the Fossil-fuel Lock-in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2011, 21(5): 282-292 .

[20]BStone. How Building Green Got Its Start [EB/OL]. http:///environment/green-living/articles/51601.aspx, 2012-07-02.

[21]DTI. 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 -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M]. The Stationery Office, 2003.

[22]Williams J. The Deployment of Decentralised Energy Systems as Part of the Housing Growth Programmer in the UK[J]. Energy Policy, 2010, 38 (12): 7604-7613.

[23]Nemet GF, Baker E. Demand Subsidies Versus R&D: Comparing the Uncertain Impacts of Policy on a Pre-commercial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y [J].Energy Journal, 2009, 30 (4) : 49-80.

[24]Glass J, Dainty ARJ, Gibb AGF. New Build: Materials, Techniques, Skills and Innovation [J].Energy Policy,2008, 36 (12): 4534-4538.

[25]Hoffman AJ, Henn R. Overcoming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Barriers to Green Building[J]. 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2008, 21 (4): 390-419.

[26]Changyoon Kim, et al. Developing a Technology Roadmap for Construction R&D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Efforts[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09(18):330-337.

[27]Newton PW, Tucker SN. Pathways to Decarbonizing the Housing Sector: a Scenario Analysis [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11, 39(1): 34-50.

[28]Cho S, et al.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Operation, Low-end Energy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Korea[C]. KC2008: Proceedings of the EU-Korea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ies: Springer Proceeding in Physics, 2008(124):123-133.

[29]S Sorrell. Making the Link: Climate Policy and the Reform of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J]. Energy Policy, 2003 (31):865–878.

[30]李忠民,韩翠翠,姚宇.产业低碳化弹性脱钩因素影响力分析—以山西省建筑业为例[J].经济与管理, 2010, 24 (9):41-44.

[31]Heerwagen J. Green Buildings, Organizational Success and Occupant Productivity [J].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0, 28(5-6): 353-367.

[32]Theaker IG, Cole RJ.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Fostering Green Buildings: a Case Study[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1, 29(5):394-408.

[33] 龙惟定,白玮,范蕊. 低碳经济与建筑节能发展[J],建设科技,2008: 16-20.

[34] 施骞,徐莉燕.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18(2):112-117.

[35] Lent T, Walsh B. Rethinking Green Building Standards for Comprehensiv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J]. Journal of ASTM International, 2008, 5(2):1-9.

[36] 聂梅生,秦佑国,江亿.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7]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中国绿色低碳住宅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讨论稿)[J].动感, 2010,(0):30-33.

[38] Andrew Warren. Does Energy Efficiency Save Energy: the Implications of Accepting the Khazzoom – Brookes Postulate [EB/OL].http: // technology.open.ac.uk / eeru / staff /horace/ kbpotl.htm. 2006-07-07.

[39] Hydes KR, Creech L. Reduc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st: the Economics of Green Design[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0, 28(5-6):403-407.

[40]Koebel. CT Innovation in Homebuilding and the Future of Housing[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8, 74(1):45-58.

[41]韩一杰,刘秀丽.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各区钢铁行业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潜力分析[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1, 31(3): 287-298.

[42]Ke Wang, et al. Scenario Analysis on CO2 Emissions Reduction Potential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J]. Energy Policy,2007(35):2320-2335.

[43]Shalini Anand, et al. Application of 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for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 of CO2 Emissions from the Cement Industr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gt,2006(79):383-398

篇(3)

天然气,作为新疆最具有优势的一个资源,据统计分析,新疆的天然气总量在10.85万亿m3,而探明储量则有9813亿m3,自2005年开始,该区产量就连续三年蝉联冠军。到了2007年,该区共产出天然气212亿m3,同比增加了48亿m3,夺得了当前天然气产量、输气量等4个第一,成为了我国名副其实的天然气行业“金牌储集库”。但是,需要看到的是,面对如此多产的天然气资源,新疆地区的天然气利用情况并不是很好,就其原因,同该地区天然气企业发展有着较大关系。笔者从新疆天然气企业入手,提出一种管理创新同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模式,以逐步提升该区天然气企业的发展水平,提升新疆天然气的利用率。

二、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就天然气企业而言,其属于一个以盈利为经营目的,综合多种发展要素而为社会生产出更多天然气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型组织,且经济增长更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天然气开采作业,作为一类具有高风险性与高分散性的工作类型,就要求其各环节工作的开展迫切需要企业实现管理与技术的创新与协同发展。所谓“管理创新”,指的就是于特定技术环境下,通过优化配置企业内部各种发展要素而逐步提升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的一类活动的总称,而“技术创新”,则指的是涵盖了天然气生产、建设所有过程的所有技术创新活动的一个总称。

同时,从本质上来说,两者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为其管理创新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与支撑条件。因为,技术创新,不仅可谓企业管理带来思想、方法与体制等方面的革新发展,还能改变企业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进而为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提供一定依据,而且技术的创新,还在折射出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进而将需要完善的相关信息反馈在管理制度体系内,引导企业管理制度不断走向完善,并对企业管理模式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新更高要求,而以上种种,均要求企业技术革新与管理革新的协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管理创新又反过来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先进管理理念与制度的落实,大大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率,提升了企业各方面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企业的稳步发展,而这些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不论是新疆天然气企业,还是其它企业,在日常发展过程中,均需准确把握管理创新同技术创新间的互动关系,选取适宜的创新战略组合,以此来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使企业创新系统功能实现最大化。

三、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对策――以新疆天然气企业为例

1.规范运作,整合资源

思想影响行动,观念决定走向,为此,企业在发展实践中,必须逐步革新自身管理理念与思路,准确认识管理同技术革新间的良好互动关系,积极引导先进管理思想与理念,积极应用各种先进管理办法,并制定相应制度对其加以规范,实现企业内部各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企业还需紧紧围绕技术创新,逐步革新企业的管理机制。就天然气企业而言,它属于一种高技术且高科技的产业,因此,在企业内部必须创设出一种学术氛围,用高效率管理来促进技术的革新,实现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双赢。此外,企业管理员还需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凝聚力,构建现代化学习型企业,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现代信息化建设,并配以现代化的软硬件设备,以此来从整体上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2.强化人才开发,健全绩效考评机制

首先,若说管理创新能力为企业开展各项管理创新活动的动力所在,那么,人才的开发则是其核心所在,为此,企业管理创新主体必须具备较好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以此来确保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同步发展。其次,新疆天然气企业结合自身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标,逐步健全内部绩效考评机制,并通过制度创新,来构建迎合企业技术创新的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3.强化技术创新,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

天然气产业属于一种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类型,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管理创新,更需要技术创新,特别是对新疆天然气而言,因其虽有着极高的资源勘探潜力,但资源探明率却比较低,这就要求新疆的天然气企业在管理中要合理配置资源,对民用气和商用气要进行自主技术开发与创新,通过学习并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技术来提高自身天然气利用率,达到企业实现民生工程和企业盈利的双盈目的。

篇(4)

论文摘要:分析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运行机制,提出了完善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与风险报酬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对策建议。

农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密切相连,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加速器。涉农企业不仅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更应该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主体,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不仅是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而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机制是涉农企业新技术形成、转化和应用的保障和途径。笔者分析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机制,并提出了完善此运行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1、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

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是取得知识产权的前提,涉农企业以技术创新获得技术优势,通过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保护以及技术秘密等形式获得法定的专有权利,进而产生自主知识产权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而涉农企业的技术能力与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密不可分,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是涉农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1.1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农业技术创新的风险

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农业的自然状态,农业生产过程是一个自然和经济的交互过程,与季节、气候、地域等客观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对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因素依赖性较强,受生态条件、自然条件的制约性大,地域性强;农业科研对象的生物性、研究环境的多样性、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推广大都要在室外进行,极易扩散和流失,农业科技成果受农业生产季节性制约,属长期性研究,效益周期短,使得农业科技成果可控性差,通用性强,保密性弱。与此同时,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过程和最终结果的产生及推广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性。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技术的立项、研发和产出等环节全程控制,对可能遇到的知识产权障碍、专利和技术壁垒提出预警,紧密跟踪农业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能有效提高研发起点。通过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把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产权化并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使知识产权保护下的垄断利益成为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报酬扒制,刺激创新成果的产出。涉农企业动态跟踪知识产权在产业化、商品化、资本化等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通过风险管理组织、项目风险管理程序进行风险管理决策,从而降低和规避农业知识产权移转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1. 2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有效协调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利益

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是涉农企业技术创新的决定因素。但是,农业技术创新周期长、环节多,涵盖了从产出、供给到推广的全过程,参与创新过程的角色多,农业技术创新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不易协调的复杂关系。农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前景是其知识产权效益的基础,离不开技术成果前沿参与者和应用的终端用户—农民。由于农民对新技术认知、掌握的局限性,同时,农业技术对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地域因素的严格要求,创新成果的市场及收益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很大,会造成农业知识产权供求的矛盾,直接影响创新主体的收益率。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及时跟踪、预测市场信息,引导创新主体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研发,建立科研、生产、营销相结合的知识产权的宏观管理与运行机制。同时,在知识产权新技术的应用和转化过程中,能明确各类主体的权属,有效规范新技术研究开发者、投资者、应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调整技术转移过程中各方的利益分配,形成一定的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保持主体的创新动力。

1. 3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有效配置农业技术创新资源

农业技术创新以及知识产权的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创新主体、技术信息、市场能力、资金支持、资源条件等一系列要素。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是创新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涉农企业创新主体分散,农业科技人才缺乏,每万农业人口科研人员只有0. 65人,其中种植业占68%。农业高等学校毕业生(包括研究生)每年约10万人,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平均每个企业仅有1人。我国的农业投人有限,技术储备不足,技术情报交流不畅。“一家一户”的农业承包经营方式,加大了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成果进人市场的成本。农业技术创新资源察赋先天不足决定了涉农企业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要素的必要性。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通过搭建网络化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资源信息平台,综合分析、跟踪预测农业技术动态和市场走向,传播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和农业技术创新情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使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占有、运用、管理、保护等各个环节都能得到便捷、准确、规范的全方位引导,在便捷、高效中实现农业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降低研发成本,避免重复研究,加快知识产权产出、转化、应用和传播,从而加大涉农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成果的产出步伐。

2、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关联机制

农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有机结合、循环转化,是农业技术创新链的良险机制,把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运作紧密联系起来,成为提高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涉农企业高效率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并在经济系统中保持良好运行的必要前提。

2.1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关系新制度

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不断相互促进的过程,两者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是社会经济演进的基本核心,两者都呈现出路线依赖性的特征”。知识产权制度以产权效益产生的利益激励机制促成了创新主体持续创新的热情,同时保障了技术创新功能的有效发挥;技术创新使大量生产成为可能,降低了新收人流的成本,增加了知识产权的潜在利润,成为为知识产权产生的动力和源泉,两者之间形成有效的联动。“导致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技术变迁反过来又代表了一个对制度变迁需求的有力来源”。农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有着天然的联系,知识产权制度安排是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保证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循环流转及其应用。

2. 2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农业技术创新是从技术构想到研究开发并获得实际运用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既包括了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又包括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市场化的各个阶段,充分体现了农业技术创新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和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应用性。因此,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必须融人农业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呈现全方位、系统化的特征。

2. 2.1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农业技术筛选的导向作用。现代农业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及学科分化的特点,决定了对农业技术创新方向的确定和前期技术成果的选择的复杂性。农业科技创新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研发、委托研发;企业外部的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以及部分国际技术市场的成果。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够为涉农企业制定具体的研究开发计划,跟踪农业科技动态,利用专利文献检索等最新技术信息情报资源,分析现有技术产品情况及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劣势,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状况,预测技术的市场前景及发展动态,为企业确定选题,寻找创新的目标和方向,或者为企业技术合作、技术引进提供决策支持。

2. 2. 2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农业技术研发的产权定位作用。农业技术创新不仅资金投人大,而且研发周期长,环节复杂,市场需求及收益预期难以把握。因此,对研发成果知识产权化的路径选择定位困难。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从项目确定、研发、试验到推广应用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产生专利权、新品种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商业秘密权等知识产权。在农业创新技术立项阶段,经过大量的信息搜集、材料归纳、市场分析、价值判断等可能形成对技术预测评估、行业竞争态势、市场赢利前景等研究报告。对于此类智力成果可以通过著作权或商业秘密加以保护。对于合作开发或委托研究的项目要通过合同约定著作权权属。在农业创新技术研发、试验阶段,对于非公开状态下的创新技术、配方、育种方法等,或具有较强创造性不易被仿制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可作为技术秘密进行管理;对于公开状态下竞争对手多、易模仿的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可以及时申请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等。在农业创新技术推广应用及商品化阶段,市场需求量越大的创新成果被竞争对手跟踪仿制的可能性越大,此时企业应通过专利权、商标权、新品种权、著作权等多项知识产权使创新成果以产权化的形式进人市场,并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联合保护和交叉保护。同时,利用知识产权许可或转让等方式加决扔IL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及产业化速度。

2.2.3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推广的保障作用。农业创新成果推广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户,生产环境大多是露天,农业技术具有较强的外溢性,保密性差,控制难。例如植物新品种产生后,大都需要在田间进行种植,逐步扩大品种数量和生产规模。由于持续时间长,露天作业接触人员多,种植技术容易掌握,这种特定的生产环节为技术秘密泄露提供了便利。在以竞争性和法制化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是其商品化、产权化的前提,也是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保护的前提。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可以适时跟踪企业知识产权成果的流向,把握技术扩散的市场动态,监控和防范各种侵权行为,积极应对农业知识产权的各种纠纷。

3、对策与建议

“运行机制是指一定制度安排下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在机制运行中,所构成的各要素之间的配置方式、组织形式以及调节功能不同,则运行机制的运行效率和运行结果就不同。”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创新包括2种: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后者指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的创造,它注重把科技创新成果引人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市场化的过程,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的变革,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的增长。涉农企业要以知识产权管理作为农业技术创新及创新资源配置的杠杆,把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指标,充分运用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机制,推进涉农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

3.1完善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与风险报酬机制

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一种具有垄断性的私权,体现了从产权角度对人类智力成果创新的激励与保护。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必须符合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要求,结合农业技术创新高风险的特点,建立以利益为核心的农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激励与风险报酬机制。一方面,通过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保障农业创新主体和知识产权人能够通过控制和行使自己的权利而收回农业技术创造的成本,并获得必要的报酬;对直接参与技术创新的技术员实行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股权奖励等激励措施,体现社会尊重、创新成就感的署名权、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另一方面,规范涉农企业与技术创新人员的权利义务关系,将农业知识产权转移收益中的一部分,作为知识产权风险报酬基金,滚动发展,让技术要素提供者参与企业分配,建立一种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新型分配机制,使农业技术创新的产权效益与市场效益结合起来,形成良吐的动力机制。

3. 2完善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企业农业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的形成、利用、移转的过程中的要素进行协调,优化资源配置。首先,要建立涉农企业农业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人才档案库,既包括直接参与技术创新的农业技术人员,也包括在创新成果推广过程中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示范者;既包括涉农企业自身的技术人员,也包括与其创新活动相关联的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的相关研发人员。对其研究动态、成果权属、业绩水平、技术推广能力等进行跟踪统计。加强产学研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动,建立合理的农业科研梯队,对于重点项目集中优质人力资源,集体攻关,实行合作研究、成果共享机制。其次,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的投人机制。涉农企业应确保农业科研经费持续、稳定地投人,同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农户科技投资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户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投人。第三,搭建涉农企业农业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完善相关技术信息的储存、聚集、传递和沟通系统,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络系统和知识产权数据库,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构建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实现信息链接、检索、订单等功能。健全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登记、归档、保管、使用、转让和分配的信息管理制度。

篇(5)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管理;技术创新

建筑的装饰设计由来已久,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有多种装饰的选择,特别是近代以来新科技、新工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装饰品。这些品种繁多的装饰品在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装饰需求时也同时暴露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例如越来越逼真的仿真设计将人们与实际的自然隔离,不仅没有给装饰者以舒适感,反而产生了“装饰综合症”。因此绿色装饰应运而生,很好的解决了当前的矛盾与问题。

1. 绿色装饰技术的涵义

绿色装饰当然不是指建筑内的装饰颜色为绿色,而是说使用的装饰建材无污染、无公害,是一种体现环保意识的新型装饰理念。绿色装饰与传统的装饰有着明显的特点,这种装饰的重点是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使得人们的工作环境可以促使居住者高效的工作、健康的生活,同时又不危害环境,整体的装饰表现的是一种和谐、健康与生机盎然的气息。具体的来说绿色装饰要解决好采光、通风、照明、节能、无毒无污染以及绿化这几大问题。

绿色装饰的核心是尽可能使用天然的资源进行装饰,而不是增加对于自然的破坏。重点是以人为本,即以人的切身感受为标准,使得装饰达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装饰施工管理

2.1绿色的环保设计

设计作为绿色装修的第一步,是整个装饰的基础与标准。设计的总体理念是在空间的组织、装饰、艺术品的放置与选择达到自然质朴。同时要达到生态的要求,即为了达到可持续的发展,要保护自然资源、节能、改善生态环境。例如使用可再生资源建材、屋顶玻璃采光、开辟屋顶花园等。

在室内适当的摆放植物。其作用不仅是愉悦身心、贴近自然、提高品位、陶冶性情以及吸收有害物质的目的。同时设计中要考虑到色彩的搭配与组合,例如冷色调可以使身心平静。恰当的颜色搭配可以起到装饰与健康的双重效果。

2.2绿色装饰材料的选用

(1)严格测量大理石与花岗岩的放射性值是否超标。经验表明,紫褐色以及深褐色的花岗岩的放射量经常超标。(2)使用优质绿色环保涂料。优先的选用纯天然矿物质配制而成的环保型涂料,如郝立斯内墙涂料。(3)使用保健抗菌建材。例如使用灭菌的玻璃,其机理是表面的特殊的涂层的金属离子可以在吸收阳光后因活跃而杀死细菌。(4)使用专业器材检测建材有害物是否超标,为了防止选用的材料有害物质的危害可以选用名牌的装饰门窗,以及使用水性木器清漆、天然树脂漆、磁漆涂饰建筑物门来避免危害。

2.3绿色装饰装修的施工

绿色施工比一般的装饰施工更为严格,例如施工中要保证空气的流通,以及使得散发建材中的有害气体;对于装修过程中的垃圾要及时的分类时以及投放;打洞时尽量的避免破环楼房的承重以及私改管线等。

2.4绿色家具的选择

环保家具是指在使用中对于人和自然无害,甚至在生产过程与回收的过程以可以达到无害目的的家具类型。国家规定的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不能超过1.5毫克/升,在实际的购置中要注意加剧的气味是否刺激性较大,严重超标的家具会使得在开关柜门、抽屉时有流泪的感觉。同时对购置的家具不要急于放进居室,而要在通风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

3. 世博馆装饰施工工程主要技术创新

世博馆是在“绿色低碳”的标准设计的,其设计与技术创下了三个第一,其中有许多的自然元素:垂直绿化、大树、水景、数字水幕帘、大型玻璃采光顶等。

3.1装饰工程对施工技术提出的挑战

世博中心工程有许多很具挑战性的设计,这为施工的技术要求提出了挑战,需要施工技术的大胆创新。例如高达26m的数字水幕帘、面积为400m2的LED大屏以及大面积的瓦楞铝板木饰面等。

3.2超高数字水幕信息墙的施工创新

超高数字水幕由两组宽度分别为3m、6m机组构成,其技术重点是:字幕的编程、水声的降噪、落水过程的控制。

(1)使用特制的无压控制阀确保图像的同步;经过计算机模拟与实际的测试选择水花的落径为3mm,达到了速度与视觉效果的有效统一,也克服了水花飞溅的问题;经过计算机对于下降中的图画进行自然的矫正,避免画面因水底的拉长而影响画质。

(2)为了保证水帘的成像精度,采用双排阀体安装,达到喷嘴数量最佳;在真空落水时产生的巨大噪音用特制的消音器集水槽控制;作为雨水收集的水池配备水处理系统,保证水质。

3.3瓦楞铝板木饰面墙板施工创新

瓦楞铝板木饰面墙板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耐火性、散热性以及安装简单、自重轻、环保的特点。其制作过程为:制作瓦楞铝板、贴桃花芯木纹、热压成型、油漆。

其安装的过程是:弹标高线、固定角钢转换件、调整专用墙板扣件、安装瓦楞墙板、调整。使用的材料要严格的按照规定的颜色、规格购置,平整度要求2mm以下,并且保持表面的涂层与木饰面的颜色无色差,有保护膜覆盖。

4.绿色装饰的广阔市场

之所以说绿色装饰具有广阔的市场是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的。首先是消费者的购房条件宽松,使得更多的消费者有了自己的住房,从而扩大到了装饰的房源。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导致的,例如取消福利分房、住房分房的货币化、住房贷款的放宽等。

据有关的统计,建筑装饰工程的每年需求量为2000亿元,如果近年的人居住房面积按照12m2计算,那么装饰的工程量就高达14000亿元,这给绿色装饰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特别是在这样激烈的装饰竞争中如果对绿色装饰的理念以及优势进行深入身心的宣传就会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因此下面给出了几条可以达到宣传、增加市场的目的建议:

(1)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对于装饰者讲解家居环境的对于人的健康影响。如使用了生物毒性指标、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偏高或者重金属超标的装饰物的危害。例特别是在选购便宜的装修产品更容易带来隐患。这就需要准便装修观念,将传统的装修观念抛弃,选用更为科学合理的绿色装修。

(2)绿色装饰公司要切实的为消费者考虑。只有设身处地的为消费者考虑才能杜绝在实际的装饰中不偷工减料,不以次充好。这样会使得公司的路子越走越宽。

(3)加大绿色装饰产品的研发力度。其中政府的宏观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在扶持政策中给予绿色装饰品生产企业以优惠。

结语:

绿色装饰的关键问题不是怎么使用绿色建材,而是怎样转变人们的装饰观念。只有转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与思维的模式才能更好的实现绿色装饰,否则可持续发展只能停于表面。

参考文献:

[1] 张晓明.楼静.郭海峰.绿色建材和绿色施工在北方地区的应用.建筑节能,2007(6).

篇(6)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技术创新 企业精神 管理理念 市场营销理念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整合,为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团队精神为标准,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高度整合,使企业精神成为企业文化的基石,促进企业员工成就强烈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并帮助企业员工明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为技术创新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1.使员工明白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技术创新。产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企业科技开发、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的缩影。企业要兴旺发达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产品,以便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独特产品的产生、产品的增值主要来源就是技术创新。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才能不断地增强产品的效率、效益以及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才能保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获得丰厚的利润,实现技术创新的价值,增大企业的收益,扩大企业的规模。可见,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是企业生存、壮大的源泉。

其次,使企业员工明白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依靠团队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整合,促使全体员工清晰明白团队、团队精神的内涵及作用:所谓的团队,是指在心理上相互认识,在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利益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人群集合体。

技术创新活动包括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品开发、产品营销等,这几个过程的顺利完成,无不以一个团队为实施主体、以团队精神为保障。所以,团队精神在整个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2.使企业员工明白技术创新的基础是学习。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学习,作为企业精神的活灵魂的创新精神更不能脱离学习,无论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观念创新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升华,离开学习的创新是无根无据的奇思异想。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不管是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还是产品开发、产品营销,都必须以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且将这些理论与工作实践密切结合,才能保障技术创新的成功。而这些理论只能从不断的学习中得来,并需不断地创新。

二、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融合,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

在整个技术创新活动中,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到产品营销,它们的顺利实施都是以卓越管理作为保障。因此,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必须将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加强对技术创新的管理和促进,从而保障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完成。笔者认为这种新的管理方法就是人性化管理。

1.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在企业文化驱动下的人性化管理很适合技术创新活动,因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大多数是知识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决定了人性化管理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必然选择。人性化管理有其丰富的内涵:

(1)人性化管理要体现员工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消除行为管理导致的人是机器和分工的异化物的现象,把管理从着眼于人与物的关系转移到人与人的关系上来,使“上下同欲”、“和为贵”、“同心同德”的团队精神因时而生并发扬光大,体现每个员工都是技术创新的参与者的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促进技术创新顺利成功。(2)人性化管理体现员工的多方面需求的原则。在技术创新的管理过程中,以员工的需求层次理论、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为根本,实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结合,消除“ 经济人”和“复杂人”的片面观点,在物质、精神、人身价值、企业价值等方面综合满足员工的需求,并将奖励和制约适度结合,才能使员工和企业最终融为一体,促进技术创新顺利成功。(3)人性化管理要有效地全面地提高员工的素质。学习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在人性化管理中,必须要求员工不断加强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员工的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主的综合素质,而员工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正是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

2.人性化管理的基本方法。人性化管理是一种“ 以人为本”的新的管理方法,它包括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1)情感管理。情感管理是通过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实现有效的管理,它是注重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的认识过程,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稳定性等特征进行管理,其核心内容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消除员工的消极情绪。采取情感管理需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诚心诚意原则,管理者要诚心诚意地倾听员工的意见,让他们知道你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二是鼓励原则,情感管理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经常鼓励员工去取得成功,并用语言和行为明确表示对他们的支持。(2)民主管理。民主管理要求管理者坦诚地,不受自己利益、感情、知识及先入为主的影响,按事物的本来面貌去看问题,并不留余力地集思广益,民主地让员工参与决策。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力量来完成技术创新等企业行为。(3)自主管理。这种新型管理方式是民主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它主要是员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把个人意志和企业的意志统一起来,从而使员工心情畅快地为技术创新做贡献。民主管理的根本点在于对员工的正确认识,“信任型”管理和“弹性工作时间制”是民主管理的两种典型方式。(4)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它通过企业、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文化管理重视人和文化的作用,充分发挥文化覆盖人的心理、生理、人的现实与历史,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全面显示出来,使个人行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能被集体所接受的共同理想、标准、价值观、行为准则整合。

目前,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技术创新存在严重脱节,因此,我们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将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密切结合起来,切实发挥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为技术创新的成功扫除障碍。

篇(7)

【关键词】耗散结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管理系统耗散结构理论

一、引言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得知,任何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创新不仅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因此,如何实现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并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已引起了各国广大科研者的高度关注。然而,从近些年来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经济发展状态并不乐观,并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尽管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究其根源,无不与缺乏科学的技术创新管理方式紧密相关。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大量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并不是具有显著的相关特征,并显现出明显的无序性、散乱性和非线性关系。而这些关系为技术创新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及约束。为此,若要从大量无序性和散乱的信息中发现并挖掘出有价值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以促进企业和国家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就必须研究并解决技术创新中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的无序性问题。而耗散结构理论作为系统论的新发展,主要研究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从低序向高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因此,研究耗散结构理论对于技术创新管理的应用极具时代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概述

1.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里高津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个系统理论。耗散理论认为一个开放系统(可以是力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化学的系统)在达到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时,一旦系统的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到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这种有序状态需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因外界的微小扰动而消失。普利高津把这种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形成的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1]。

2.技术创新

自熊彼特(J.A.Schumpeter)于20世纪初提出创新概念和理论以来,技术创新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开发性研究、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系统研究和80年代至今的综合研究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术界对于技术创新的定义进行了反复的讨论与争论,综合各种讨论,这里给出比较简练、相对通俗的定义:技术创新是指有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2]。耗散结构形成原理包括开放性原理、非平衡原理、涨落有序原理以及非线性作用原理。

三、技术创新管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1.技术创新管理系统的开放性

技术创新管理包括对资金、设备、人才、信息等资源进行管理[2],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同外界进行诸如资金、设备、人员、信息等的交换。除此之外,这个系统与外界还有能量的交换。一方面系统中生产技术创新必须有能量推动,因而需要从外界导入物质能量。另一方面,生产系统要有效地实现预期目标,即要使系统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还需要从外界导入一种新的能量,这种能量能促成生产系统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有机结合,可以将这种能量称为管理能量。管理能量是在技术创新系统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在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中所释放的精神能量。综上所述,技术创新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3]。

2.技术创新管理系统的非平衡态特性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构成元素之间存在较大差别,不仅表现在其构成元素员工的道德品质、文化背景、个人爱好、性格特点、身体状况、教育水平、理想抱负、、行为习惯、价值观念、民族特征、气质类型、劳动技能、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而且表现在其构成元素生产资料的性能、结构、约束条件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非平衡态系统,这样,就可以通过增大系统内部的势能差,将其推向远离平衡的状态。当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时,其各个子系统及其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不可能用线性关系来表示的,只可能用非线性关系才能表示出来。因此该系统还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

3.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系统的涨落有序性

一个宏观系统经常处在一个复杂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也存在微小涨落因素。一方面存在内部涨落,例如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人的主观性介入,常常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意思偏离,进而形成了信息准确度的涨落;又如企业内部技术进行创新的过程势必会引起生产效率的涨落。至于外部条件所引起的涨落就更多了。例如一旦市场上原材料价格起伏,行业竞争者的行为变化,相关政策法规的变更都会对企业经营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也说明研究外部涨落的对于技术创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

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的动力系统的显著特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具有潜在创新能量的构成元素是员工个体,员工个体之间是通过创新精神、创新情感联结的。这精神构成企业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灵魂,以创新精神和情感为依托的员工间的相互作用是心灵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是异常复杂和微妙的,因而作用关系是不可能用一个线性方程或线性方程组表示出来的,至少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或非线性微分方程来表示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员工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使系统内的各个员工个体之间产生心理协调动作和心理相干效应,这种心理协同和心理相干效应可以使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从杂乱无章变为井然有序。从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征,满足耗散结构形成所具备的必要条件。因此,可以断言,技术创新管理中耗散结构的出现是必然的。

四、技术创新管理耗散理论结构的构建

系统内部发生的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的变化,这个量总是正的,如果没有负熵的导入,系统将不能维持耗散结构而面临瓦解。技术创新管理的实质正是一个负熵流导入的过程,因此现代企业更加强调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性。

1.开放性是做好技术创新管理的保障

开放系统的熵的改变应包括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和物质所引起的熵的改变以及系统内部由于不可逆过程所引起的熵的改变。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系统可以通过负熵流来减少总熵,从而使系统从无序态变为有序态。为此,必须保持技术创新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以保证负熵的导入[4]。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保障技术创新管理的开放性。

(1)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在导入负熵流的过程中,技术创新管理要求企业对内建立学习型组织,倡导学习型文化。通过学习、培训,不断引进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以此保持思维的开阔性。同时要以批判性的眼光来分析、审视和修改已有的实践性知识,以此避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可逆趋势,进而将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达到更高层次的有序化。

(2)构建开放式资源系统。在公司内部构建开放式资源系统,按组织结构给予员工分层下载以及上传权限,以便于资源共享,知识积累。系统构建后,定期对资料上传量较大者给予奖励,这样也可以激励员工的奉献精神与创新意识。

(3)加强对外交流。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不断与外部进行物资、人才、技术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实现与外界的能量交换。为确保负熵的导入,还需要建立一个负反馈机制。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对外交流过程中,要严格监管企业行为,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时展需要相一致,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相一致。这样才能将良性效果放大,确保负熵流的合理导入,在资源、文化、思想、能量的不断流动中使得技术创新管理系统变得秩序井然。

2.非平衡态是技术创新管理的前提

根据“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这一原理,一个内有动力和外有活力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必定是一个有差异的非均匀、非平衡的系统[3]。

(1)建立非平衡态机制。对内,应重视对团队及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行为的激励。一是通过职位的升迁、岗位调整、薪酬的提高、特殊权力的授予等手段奖励那些为技术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及个人;二是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并帮助企业内部团队及个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对创新成果进行知识产权的申请。三是保护少数派,重视会议中那些不同的声音、相反的意见,根据性格特征挖掘员工内在潜质,为技术创新行为提供良好的环境。

对外,要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由于人们常习惯于维持原有平衡态,抵制不确定性,对于那些具有相对优势的人群更是如此。为此就需要运用一些强制手段来打破这种平衡,企业内部政策制定者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使技术创新活动处于动态的非平衡态系统之中。

(2)树立竞争意识。企业内部,在以企业整体利益为前提的条件下,鼓励部门之间的良性竞争。通过奖励、竞赛、考核等措施来强化部门间的竞争意识,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在行业间竞争中,以责任感、使命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大力发扬创新精神,鼓励通过技术创新所获得的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行为。引导管理者们将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置身于世界同行业间的比较。

通过以上途径维持系统的非平衡态,这是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前提。

3.实现涨落是技术创新管理的动力

在非平衡态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涨落对于更高层次有序性的实现起着推动性作用。

(1)通过组织变革实现涨落。在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系统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客观条件时,通过人员调整、组织结构变更、资源配置变更等手段实现的微小涨落都有可能促使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

(2)建立企业内部智囊团。智囊团又被称为思想库,通过公司内部智囊团的建立实现涨落,一方面要求智囊团成员为公司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科学技术咨询、培训活动。另一方面,应对智囊团内部成员定期进行培训,为其提供学习机会,使新思想新技术源源不断进入公司。

(3)积极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推动行业间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通过建立技术创新联盟一方面可以聚众成势,推动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联盟,可以节约时间、人员、资金、材料等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效益。

通过变革、整合等方式形成涨落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和驾驭涨落的客观规律,如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处于发生质量转变的临界点之前,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和扩大某种涨落,有意识地使系统发生暂时的失稳,为打破旧的体制和结构,建立新的秩序创造条件和时机。

4.非线性作用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

技术创新系统要达到高度有序,必须通过技术创新系统内部非线性机制的调节以获得自生长、自创性自激荡、自完善甚至混沌运动等非平庸行为,并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产生相干效应和协同动作来实现[3]。

(1)实现技术创新系统的非独立性。在技术创新实现的过程中,对创新活动加以约束,以保证技术创新系统的非独立性。首先要以顾客需求为约束,只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才能保证技术创新的产出物可以产生经济、社会效益,这样才符合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其次,要以企业文化、企业整体规划为约束,使得创新结果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求;同时,要以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约束,只有符合社会需求,满足环境需求的技术创新才是有生命力的创新,才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

(2)实现技术创新系统的非均匀性。技术创新中的非均匀性即智力资源、信息资源、资金资源等的非均匀分布。可在企业内部设立技术创新绩效指标,以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公司形象等为考核指标,以指标评审结果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依据,实现技术创新系统的非均匀性,这也是涨落实现的前提。

(3)实现技术创新系统的非对称性。非对称性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就是指支配与从属关系、策动与响应关系、控制与反馈关系。这就要求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确保适当管理者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支配权。同时,设置必要的反馈系统,一方面,在企业内部,通过反馈系统的设置来保证内部沟通信息传达的效果,实现技术创新行动方向的一致性;在企业外部,通过反馈系统的设置来保证创新活动的经济性、时效性。

五、结束语

文章从耗散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通过树立学习观念、建立开发的资源系统、加强对外开放来实现技术创新系统的开放性,这是技术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2.通过适应市场需求、鼓励团队及个人创新意识来建立企业内部非平衡态机制,通过培养企业及员工的竞争意识来实现创新系统的非平衡态,这是技术创新管理的前提条件。

3.通过组织变革、企业内部智囊团、行业间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来实现创新系统的合理涨落,这是技术创新管理的内在动力。

4.通过约束条件、反馈系统的建立来实现技术创新系统的非独立性、非均匀性与非对称性,以此形成技术创新管理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这是技术创新管理实现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谌垦华,沈小峰.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30.

[2]赵晶媛.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6.

[3]刁兆峰,张辅松.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耗散结构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