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道德经教育思想

道德经教育思想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5 17:14: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道德经教育思想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道德经教育思想

篇(1)

一、《道德经》中蕴含的思想道德理念

作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道德经》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无为。《道德经》崇尚自然,尊重自然法则、自然状态和自然秩序,肯定人性中的纯真、朴实。1.崇尚自然之道《道德经》非常崇尚自然之道,据统计,文中“道”共出现了76次。“道”有规律的意思,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根源,整本《道德经》围绕“道”这一哲学概念展开。因此《道德经》主张一种遵循自然之道的德育观念,只有遵循自然,淡泊无为,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圣人、上士、上德之人。老子所崇尚的圣人体现着人最淳朴、最自然的本性,承载着社会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自然规律、自然秩序和自然法则的承担者和信仰者。2.崇尚朴实归真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在道德高尚的圣人管理之下,整个社会回归朴实,民众真诚无伪、简朴自然,彼此之间真诚相待。在社会治理方面,老子崇尚无为而治,只有让人民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才能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构建理想的和谐社会。由此可见,老子在《道德经》中构筑的理想社会并非建立在发达的物质基础上,而是通过净化心灵、崇尚道德、去除矫饰来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使人民群众能够在社会中感到安逸、愉快。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管理者需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升华人的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从而创建和谐的社会。3.崇尚无为自化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自化的理念,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道的传递不能刻意为之,只有在一种自然无为的状态下才能完成。教育者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也要遵循无为自化的原则,尊重受教育者的本性,避免通过权威、说教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主义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生命性和整体性的实现,要使生命自由地发展,使个体掌握自己的生命走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道德传递。4.崇尚节用有度节制是《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道德思想,老子崇尚虚空、无为的状态,并提出人应该积极追求“不欲盈”的思想境界,只有知足,才能不辱;只有知耻,才能不怠。无论是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有其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盈虚消长,自有其时。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民族和国家,都应该崇尚节制。如今仍有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存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的思想很容易腐蚀人们的意志,《道德经》提倡的节制的道德观念体现出高远的智慧,对过于浮躁的社会而言,无异于一剂清凉剂。5.崇尚“不争”一直以来,竞争被视为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的社会非常需要竞争,但是过分的竞争也会带来恶性后果。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将“不争”视为人的一种道德修养。老子所谓的“不争”,是建立在“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既要积极做事,为社会作出贡献,又要淡泊名利,及时调节自己的心理,避免陷入恶性竞争之中,绝对不能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而有损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德。

二、《道德经》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老子在《道德经》中崇尚自然之道、朴实归真,其教育目的在于使人对道产生认识、感悟和体验,最终将其付诸实践,按照道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老子提出,要将人培养成为上德之人、上士,老子所说的自然不仅指大自然的规律,也指人本身淳朴的天性。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应该违背人本身的天性,而是应该引导人去伪存真、回归淳朴。这种看似消极的教育理念实际上是一种对个性的张扬和表现。在当代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引导人们正确看待飞速发展的社会,使人们能够在物质世界中保持心灵的宁静,不过分地追求名利,保持自己淳朴自然的本性。无为是《道德经》中的一个核心思想,所谓的无为是指不能率性而为,更不能恣意妄为,而是应该因材而用、顺势而动,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只有这样,个体的创造精神和能动意识才能够得到满足。因此,在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中也应该强调遵循客观规律的重要性,使人保持自己的本心,抵御外界的诱惑。崇尚节俭有度也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提出,自己有三宝,这三宝并非权势和财富,而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可见节俭在其道德体系中的重要性。对于个人而言,崇尚节俭意味着控制自己的欲望,用道德准则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到不逾矩、不贪婪,避免由于过分追求外物而毁坏自己的德行,最终自酿苦果。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而言,崇尚节俭意味着养精蓄锐、休养生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长治久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老子的节俭观对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道德经》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篇(2)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72-02

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文约义丰,历来被学人们称为“哲理诗”,但是,人们对其研究涉及较多是它的哲学、伦理、政治、军事思想,对它所蕴含的丰富而独特的教育思想却疏于探讨。本文通过对《道德经》的整理研究,旨在就其教育目标、教学原则及其对个人修养的启发进行探析。

“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而老子的德育思想正是其“道论”在属人世界中的价值延伸。通观《道德经》,老子的教育思想始终围绕着“道”和“德”来展开。“道”是对宇宙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过程性的概括和抽象,具有三层基本的含义,一是作为万物的本体和来源;二是作为普遍存在的规律,贯穿于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所谓“道者万物之奥”;三是作为智慧法则,指导生活行为、实践人生境界以及治国安民唯其是从之“道”。在《道德经》中“德”字出现次数很多,涵义也很丰富,有“上德”、“下德”、“广德”、“建德”、“积德”、“常德”等,但“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德”始终是与“道”联系在一起,所以,某种意义上“德”就是“道性”,即是“道”的本性、特点的体现。“虚静自然”、“真朴寡欲”、“柔让不争”、“中和有度”等具有“道”的特点的行为就是“德”,能在行动上体现这些便是有“德”之人。

一、《道德经》的德育目标

理想人格是道德教育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自然也是古今中外每一个教育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中国古代,儒家教育以培养君子型的“圣人”为目标,墨家将兼爱型的“贤士”当作人格追求[1],而老子则提出了培养“上士”、“上德之人”的目标,让整个社会在圣人的“无为”之治下,最终回到原初“尊道贵德”的素朴状态。

(一)教以为“道”,培养勤而行“道”之圣人

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没有把“道”局限于万物的根源和运行规律这样抽象的哲学范围,而是落实到社会实践中。体现在教育目的上,便是要求人们把“道”当作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培养认识、追求、体悟“道”的人,即所谓“上德之人”、“上士”、“圣人”。此外,这些道德的楷模闻道后还要按照道的特点和要求“勤而行之”,实施无为之治。可见,“圣人”的本性是自然无为、贵柔不争、致虚守静的,他是人之自然纯朴本性的最佳体现者,是“道”的信仰者和承担者,也就成了社会德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二)构建复归于朴的社会

社会主体是由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组成,“人君”、“侯王”作为社会管理者,对社会进行管理,他们“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2章,后引此书,仅著章名)。“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老子坚信在“圣人”的无为之治下,民众的品质必然简朴无华、正道无邪、真诚无伪,因而整个社会的生活也自然就质朴敦厚、不尚虚伪,更无欺诈,彼此都以至诚相待了。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心神愉快而安谧,大家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81章),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平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净化和升华了,这就是老子的理想王国。

二、《道德经》的教学原则

因为“自然无为”是老子价值体系中最高的指导原则,所以,在处理人事问题时,老子也是以自然为法则,在“自然无为”中暗示了一种以传“道”为核心的教育。

(一)“无为自化”,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原则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7章),只要“上无为”必能“下自化”。教育活动由教和学双方构成,教的方面,老子要求教育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避免教师利用权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且做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27章)。同时,作为教学活动的另一主体,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观察、体悟和分析事物,按着本性自由地发展身心,达到淳朴、敦厚又能洞察自然与社会运行规律的境界,从而完成教育的任务。

(二)“谋于未发,治于未乱”的预防性原则

老子认为,凡物“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64章),即是说,形势安定的地方容易把握,事故尚无征兆时容易谋划,矛盾的力量越脆弱越容易消解,问题的成因越细微就越容易分散[2]。据此,在教育活动中,当学生的不良倾向尚未形成习惯时,往往稍加教育即能纠正过来,但若积久成习,根深蒂固,则积重就难返了。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者要时刻警觉,善于体察学生的发展动向,把学生的不良倾向禁于未发之前,使之还未发生就得到有效预防,在初露端倪时就被杜绝。这就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思想对教学活动的启发。

(三)“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的循序渐进原则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63章)。无论是现实的具体生活,还是体道、悟道、行道,都是一个由简易到繁难、由细小到精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应该依照“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的原则,帮助学生扎扎实实从简单细微处开始学习,经过点滴的积累,汇涓成海,最终成人成才。相反,假若违背规律,对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加筛选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则欲速则不达也。“企者不立,跨者不行”(24章),也暗示了教学活动中希图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

(四)“下者举之,不足者补之”的不放弃原则

“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29章),老子观察到,事物本性或前行或后随,或煦暖或吹寒,或刚强或羸弱,或安定或危险,各具特点。而人的天赋秉性也同样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因材施教,切不可一刀断一斧切。正因为“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27章),对“下者举之”、“不足者补之”,所以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过于艰深就加以简化,太浅显就拔高难度,使教学内容正好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效避免尖子学生吃不饱、后进生跟不上的现象,以保障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3]。

三、《道德经》对个人修养的启发

当老子以其宇宙和哲学观念来关照人生时,对人立身处世的态度、为人的立场、修养的境界甚至如何做成事情等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现代人也有深刻的启示。

(一)立身处世“贵柔不争”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提出的“不争”之德也是“道”之品性的具体展现。他将道德高尚的人比喻为水,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这就是说,“圣人”像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非常柔软,同时在人所厌恶的低洼之处默默滋养万物却从不与物相争,所以它的品性是非常接近于“道”的。在老子看来,“不争”是人生的修持涵养,同时也是提高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但是,这里的“不争”并不是绝对的与世无争,而恰恰是以一种“不争”的方式反向获得较好的结果,即“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难怪朱熹对此评论说“其所以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4],可见,老子的“不争”实在是高明的人生智慧。

(二)节用有度,不持满欲盈

《道德经》明确指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44章),“祸莫大于欲得,咎莫大于不知足”。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金钱名利的追求总是不知满足,习惯多多益善,有的甚至贪婪到疯狂的地步,迷失了本性,犯下大错。老子从天地、山川、自然等宏观角度总结提出“不欲盈”的思想,阐释了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需要保持“无”、“虚空”的状态,这样才能受益。对于个人来说,“知足不辱,知耻不怠,可以长久”(44章)就是不持满、不欲盈的具体要求,这种适可而止的“不欲盈”思想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态势,因为盈虚消涨是变化的规律,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是公认的。所以,行中庸之道,不致过犹不及,不仅可使个人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种文明同样都是生存之道。

(三)注重内外、身心协调发展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44章)古往今来,很多人为名为利,贪得而不顾危亡,于是老子乃警醒世人要珍惜宝贵的生命,善待自己的身体,不可为了金钱名利等身外之物奋不顾身,舍本逐末。故言“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52章),目的是要求人们闭塞住嗜欲的孔窍和门径,这样则终生都没有使人烦劳的事情,反之,如果打开嗜欲之门,任纷杂的事件恣意生长,则终身都不可救治。所以,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使他们具有性格平稳、动机正确、意志坚定的良好心理品质,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保持真我本色而不会迷失自我[5]。

小结

通过对《道德经》的分析,不难发现其包含的教育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在急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教育者应当对老子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道德经》加以深入挖掘和辨证研究,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传统资源的现代转化,为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史婷婷.论老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意蕴[J].江西社会科学:2007,(5).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96:192-194.

[3]张明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低效的内容归因[J].世纪桥,2010,(19).

篇(3)

《道德经》带给我们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消极不作为,而是向世人揭示一种客关规律,对人的作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无为而无不为。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道德经心得1“道可道,非常道……”一阵阵读书声回荡在校园里。自从学校开展“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以来,校园里每天都飘荡着整齐而有节奏的读书声。

当老师第一次捧着《道德经》,告诉我们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我就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地学习它。

可是当老师第一次用清脆的声音带领我们读《道德经》时,我感觉到枯燥无味,一点儿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来。虽然如此,我还是不忘每天读一读,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它。于是每天清晨,伴着鸟儿的歌声,迎着初升的朝阳,我坐在阳台上,一边享受着清鲜的空气,一边开始了晨读。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从小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读《道德经》后,我渐渐发现,原来做事马虎的我竟安静耐心地思考问题了,原来作业中潦草的字迹变得端正了许多。从诵读经典书籍中,也让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能战胜别人,更应该有勇气战胜自己。

《道德经》让我受益匪浅。“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心得2长夜漫漫,路亦漫漫,时间真是白驹过隙,一晃步入一年的职场。

一年里,为了弥补自己思维方式的短板,刚毕业就花了7万多的钱去学习财商课,情绪管理课程,企业家学徒课程;一年里,自己用休息时间卖过各类水果和坚果;做过项目合伙人,现在也正在尝试自己做老板,锻炼自己做项目的能力。所有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希望自己用勤奋和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也是需要恒心,耐心,慧心的路。站在23岁的节口,我很庆幸,自己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能够弥补过去系统的漏洞。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洗清自己脑袋中的概念,也都会让我去思考,“强与弱”“好与坏”之间如同水流般灵动地变化;经中说:“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古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这也是一种智慧。他教我聚焦在让自己快速成长的那个面上,他教会我看到刚毕业的自己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倘若能够踏踏实实地布局,勤勤恳恳地走过,时间终会回报自己很多。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去思考“无为而治”的境界,到今天,我才有所悟:“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应天道,结合天,道,法,人整个系统去完成,是真正的用系统来工作。他教会我要站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是自己的情绪作主导。比如刚毕业的自己,是职场的菜鸟,在23岁的节点上,是不太可能有作为,因此用心学习业务流程,努力学习,强大自己方为王道,而非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我所从事的企业是一家经营相对成熟的500强国企,他在选择员工的时候一般选择985/211的大学生,因此自己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逊一筹的,在这个平台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这对生性要强和心性骄傲的我来说也是一种磨砺。

《道德经》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养了我的心灵。有时候奋斗的累了,倦了,再去看看这本经书,也会让我抽离生活,工作上的烦恼。《道德经》让我感受到最本真的一股力量,他让我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还挺好的。

道德经心得3在假期中,我读了《老子》一书,谈不上什么理解,只能说是一些感想、体悟。《老子》虽然并不是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章,但是里面仍然有很多关于教育的思想。它意蕴深远,让人思考,常读常新。

将老子的思想转换到教育中来,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这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异曲同工。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过过分强调主观意愿。教师的权威应该不被儿童感知到,这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都要处于谦虚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之道。这些思想,在我们这个年代应该进行批判性继承。

在我们的教学上,如果孩子在课堂上走神,当然可以直接批评:“某某,注意听讲!”老实胆小的可能吓一跳,赶快坐好,但过一阵可能又故态复萌;有逆反心理的可能就会脸色不善,甚至嘴里咕噜咕噜地嘟囔,虽然老师是好意,但传递到学生心里却成了恶念,课堂的气氛就有了火药味。有时课堂上学生竟然和老师顶嘴,僵持起来大家都下不了台。学生肯定是不对的,但如果老师“曲则全”,表扬旁边的同学来提醒走神的人,或者请走神者回答一个问题,旁敲侧击地暗示一下,同样是批评提醒,转一个弯,大家心平气和,彼此相安无事,这样岂不是更好?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问题要辩证地看待。正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顺其自然。更进一步来讲,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对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态,不要过分关注荣辱得失。这样的话,才能做到通过无为达到有为,通过不争而没有人与之争。

低头静想,学生要照我的思路去回答,依我的指挥棒去质疑解难。他们还会体会到求知的快乐吗?

教育,是要遵循规律的,就像道德经里所讲:“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事万物,都各有其根本,安静平和地遵循它,等待它,顺应它。放在教育上,我想,是不急不躁,是尽力而为,顺其自然。

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教育也是个缓慢的过程,就像老子所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在书中,有许多地方都是从自然现象引到社会道理。在论述君主要居于百姓之下就是因为大海居百川之下而容纳百川。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逐渐丢失了这种敏感。我们缺少了从细微处看道理的能力。这是一种洞察力,也是一种理解力,更是一种阐释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锻炼。

道德经心得4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道德经心得5读道德经已经仔细读了一年,每一段都以往背诵过,可是此刻竟然也忘记了每一段具体的文字,仅有一点心得留下,我也没法用准确的文字来描述它。可是有几点在结合我的经历进行反思的时候经常出现,记录如下:

1.守弱。

我以往小的时候说某某人真厉害,可是等我到了他那么大年纪的时候反而只是认为他是平常人。每当认为自我无所不能的时候,总是自我面临最终的苦果。我有点明白了,道德经里说的弱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一个人真的不能做到像上帝一样无所不能,我的认识、思考、本事都是有必须限度的。正是因为我明白了原先自我真的是有限度的认识、思考、本事,所以对待所有人所有事都要认真去对待,因为这么有限的我必须要尽全力才能够把人和事处理好。在每一次的处理中,我看到了人和事的闪光点,我没有遇到过的。

2.谦虚与好奇。

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自我的限度存在的确定性,所以明白自我是弱的。世界的万物是经过我们人的观察,记录,整理构成了文字记载的书籍、数据等。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限度的,所以记录的资料也会是片面的,随后构成的结论更加的可能是片面的。每当我看到一个记录的时候,我就开始透过文字的表面尝试去还原事实,当我回不到记录的场景的时候,我会有疑问的,这个大概就是好奇吧。我透过书籍、生活中的人和事学习,可是因为我的限度存在,所以我看到东西可能是我想看到的,忽视了一些东西,结论也不必须正确。当我无所欲求,心思宁静的时候,得到正确结论的概率越高;当我心境起伏,被贪嗔痴等杂念环绕的时候,必须会得到一个偏离结论,这个偏离的结论将我引向困境。每一个经过我的结论,我总是审视多遍,唯恐得到一个偏离的结论。这个大概就是我认为的谦虚吧。

3.守中。

中是阴阳中和的线,是阴阳河蟹的,是不走极端的,可是我觉得应当是保证自我处于最多的可能性。因为守住了最多的可能性,所以面临问题的时候我能有最多的帮忙,最多的解决办法,最好的处理环境,最终我能获得最好的效果。走极端就是不断的减少自我获得各种可能性,最极端仅有一条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4.以无事取天下。

我觉得它十分有意思,于是我在想以无事求学,以无事求发展。在那里有所得,可是无以言语可述。

5.外物必反求之。

想要少出现问题,那么平时就要力求多出问题。想要更多的财,平时就要不以求财为目标。想要大的功绩,那么就要平时就要将功绩舍于自我的合作伙伴,自我不要一丝一毫的功绩。这是从水近乎道的特性得出心得。此刻因为中国西化严重,变得越来越外物正求,所以求不得,心不平,偏颇走极端。中国的追求是不败,是不停的修正自我处的环境中最低的下限;西方的追求是必须赢,是不断拔高自我处的环境中最高的上限。这个真的是十分有意思。

篇(4)

关键词 道德经 老子 无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62

“无为”作为老子重要的哲学思想,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无为”的含义,不同学者也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本文尝试着从“无为”即“无违”这一观点出发,谈一下对“无为”的理解,指出其对教学工作的启发。

1 无为,即无违

1.1 “无为”强调的是“无违”

老子生活的时代,战火连天,苛政繁多,一派“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的衰败景象。在老子看来,这衰败之象是统治者肆意妄为造成的,他在《道德经》第七十五章就明确提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面对这种局面,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思想,希望统治者能效法“圣人之治”,能“治大国如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以维持社会的稳定。本文认为,当时社会衰败动乱的根源并不是统治者的“政事之多”,而在于其“政事之乱”;老子提出的“无为”,重点也不在于强调统治者要少管少做,而是在强调宇宙万物自有其“道”,治国也有“治国之道”,统治者不要违背这个 “道”,不要乱管乱做、肆意妄为。因此,“无为”之意,更多的是在强调“无违”。

1.2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顺势而为

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对道的“无违”,它形容的是一种对“道”自觉遵循的状态,强调的是“顺势而为”。“道”被老子视为“天下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万事万物依道而生,依道而长,这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人不去破坏这种“自然”的状态,对“道”顺应,就是“无违”,这种无违就是“无为”,也就是一种不去违背事物“自然”状态的做法。人如能做到对“道”自觉遵循,就能在做事时得心应手,就像船在江中顺流而下,表面看上去虽无刻意作为,但其实一举一动都合乎于道。

2 无为的内涵

2.1 无为,是源于心中“有道”

“无为”之“无”,“无”在自然而然,“无”在对“道”近于本能的应用,其背后,则是因为心中“有道”。“道”谙熟于心,才会对“道”有深刻认知和自觉应用,才能无声无息、自然而然有所作为。但“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所在,需要我们去观察、总结、感悟,需要我们去常想、常做,认真想,认真做。首先要认真想,要“致虚极,守静笃”,在心神安定,清明无杂念时才能“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看清事物的本真状态。此外,“道”需认真体悟,更需要认真践行。明白了道只是第一步,只有反复的实践将“遵道”内化成一种自觉行为,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然无为。这个内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而是需要人在高度自律和反复练习之中才能习得。因此,老子说“上士闻道,而勤行之”。

2.2 无私才能不逾矩,才能真正“无违”

老子曾感慨,“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柔弱胜刚强”这个道理天下都知晓,却无人能真正做到。本文认为,这其中原因就在于天下人的“私心”。大家即使都知道“柔弱”比“刚强”从长远来看要好,但由于人的私心,没有人愿意舍弃眼前的利益,去守住“柔弱”,而圣人刚好相反,圣人“无私”,因此才能不被私心杂念所困,才能对“柔弱”、“刚强”无分别心对待,安心守住“柔弱”。

其实,“柔弱”、“刚强”只是事物的两种状态,无所谓好坏,并不需要厚此薄彼,甚至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柔弱”更能代表事物成长的状态,充满希望和生机,“刚强”,则预示着事物成熟且趋于衰败,所谓“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世人自以为抓住了“刚强”就赢得了优势,其实是违背了“道”呈现出的规律,最后往往会事与愿违,空欢喜一场。而圣人则刚好相反,耐心静守“柔弱”,看似“处众人之所恶(《道德经》第八章)”,其实是遵从了“道”,反而最终能得到好的结果。这就“无为(违)而无不为”的道理,也是本文对“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事(《道德经》第七章)”的理解。

2.3 无为,还体现在无违于“人性之道”

无为,不仅体现在人对自然规律的遵从上,还应体现在对人情、人心的了解和体谅上。“道”是宇宙之间的最高法则,他蕴含在万事万物之中,人类的情感、心理活动自然也在其中。真正的智者在为人处事时,是圆润豁达的,洞悉人情而不被人情所困,聪慧睿智却又不使人有压迫感,正如老子所言“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具有一种很积极稳健的特质。因此,当同时面对“善者”和“不善者”时,圣人就可做到一视同仁,无区别的对待,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这就是一种“无为”,在这种“无为”背后,是得道之人对“人性之道” 的深刻认识和遵从。

3 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工作的启示

3.1 教师应注重规律“惟道是从”

“无为”思想要求人们应认真悟“道”,行“道”,应和“道”所呈现的规律保持一致,也就是“惟道是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作为人类最具有特色的自觉活动,更是一门要求教师高度遵循规律、“惟道是从”的科学。教育之道,即教育规律,它内容极其丰富,蕴含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具体到教学工作,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存在,如评价导向规律,内因决定规律,成长差异规律①等等,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如不遵守这些规律,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对这些规律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将其内化成自身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做到不违背规律,不违背教育之“道”,从而做到“无违而无不为”。

3.2 应重视教育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的统一

老子一直重视“有”和“无”的关系,他认为“有”和“无”同出而异名,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互根互用又相互转化。《道德经》第十一章指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由此想到的是教育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之间的关系。教育对社会乃至个人的功用,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两个方面,其功利的一面体现在学生通过教育学习实用知识和技能,获取就业的机会,进而为社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教育的非功利性则体现在对学生价值观、人文素养、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甚至是生活情趣的塑造上,通过教育每一个“个人”,对整个社会的伦理教化、风气引导、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等发挥作用。教育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是不可分割的。功利性是实现教育非功利性的工具和手段,非功利性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有形的、具体的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3 教师要善于行“不言之教”

“圣人处无为(违)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身教重于言教,感悟强于说教。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一是体现为教师要重视学生自身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要善于用“不言之教”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内化。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而传统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师之“言”越多,需要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就越少,因而教师“多言”未必有益于学生学习。根据“不言之教”思想,教师要把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成为独立的学习者,②因此,教师要把功夫用在课下,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寻找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但在课堂上,却要学会少言,甚至不言,要懂得“留白”,留机会给学生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创设看似“无言”的教育情景。自然环境、社会舆论、学校景观、校园文化,甚至是课堂氛围、教师个人的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它淡化了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避免了学生对说教的厌恶和应付,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对于这种的教育形式,教师不仅应该充分利用,而且应该去维护和创造,这是对教师“不言之教”的更高要求。

3.4 授课过程要“图难于易”,顺势而为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指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说的就是解决难事,要从容易处开始,做大事,要从细节着手。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说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情、学情,熟悉对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以便选择合理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反复讲也听不懂,反复解释也不理解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以学生心为心”,对学生的“学情”有准确的把握,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观察,仔细体会,找准教学的难点,找准学生对某个知识点难以理解的症结所在,而后才能从容易、细微处着手,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顺利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3.5 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无为”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还应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上。一是教师应用一颗“无私之心”,对品性、资质乃至生活背景各有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无分别心”对待。二是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自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学生顺利学习,快乐成长。

注释

篇(5)

 

一、修身治学——绝圣弃智,脚踏实地

 

师范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有着综合素质较高、创新意识强等特点,同时他们又处于完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加强师范教育,提升师范生个人综合素养和培养良好心态,对其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十分必要。老子《道德经》中丰富的修身治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范生可以从丰富个人知识储备、强化专业基础和提升个人修养、培养师德精神两个方面来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一)严谨治学,绝圣弃智

 

道教中“绝圣弃智”释义为:放弃智慧,抛下仇恨,回归原本的状态,即返璞归真,人在成长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利诱,所以要通过修炼,达到这一目的。这是老子的教育哲学思想中的“教育知识观”的体现。

 

《道德经》中“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旨在提倡:以心灵去感知体会“道”,天然质朴地表现事物的本真与内心的感受。老子又提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第十八章)因此,真正的圣智,不执着于形式。这里,老子不是在宣扬愚昧思想以愚民,而是希望人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重视核心本质,注重精神内核,保持纯真质朴,不因有了知识而生智伪巧诈之心。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实现绝圣弃智,首先应努力涉猎多领域的文化知识,同时要能够求甚解求本质,还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保持朴实,减少私心,降低欲望,回归本真。

 

老子还进一步强调,在严谨治学,认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义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老子认为,掌握知识以不断增加和积累为特征,而提高精神境界则以不断减损为特征,即减损人的欲望。由此,我们可以悟出,“为学”就是要扩充知识,增长见闻,提高文化素养,这才是“为学”的根本;“为道”就是要净化内心,不断提高个人境界、思想水平,不断降低私欲,消除不适合自然法则的杂念。“为学”为“为道”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基础,有助于内心境界的净化,从而实现“为道”。

 

(二)脚踏实地,以至千里

 

老子通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告诉我们:一切成功和成就都是点滴积累的过程。作为师范生,要能够拥有“一桶水”,从而才能自如地传道授业解惑。

 

要想拥有“一桶水”,首先,师范生应正确地评价自我,并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实际的人生目标,完成自我实现的过程应当“知易守难,以易当难”来处理和解决问题。“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第七十一章),道家认为“自知”、“自胜”比“知人”、“胜人”更重要,更难以做到。因此我们要用积极平和的心态遍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迈向成功。这就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深刻含义。

 

其次,要谦让温和,宽以待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老子告诫我们,圣贤先哲懂得先替他人着想而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能够跳出自身利益甚至生死来处世而利益兼顾。无私才能完成人生的自我实现。作为髙校师范生,应当努力实现“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谦让温和、团结别人,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再者,辩证思考,解决困难。师范生可从《道德经》中学习“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大学里提供的各种学问,既具有科学性,是正确知识的累计;又具有艺术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师范生应理解其中奥妙,不仅要掌握所学学科的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运用所学。先知其所以然,后知其如何教。这不仅有利于师范生的专业知识积淀,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帮助。

 

二、体悟哲思一道法自然,追求上善

 

师范生作为一名准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良好的师德,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是走向岗位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研读《道德经》,学习老子的教育思想,不难发现,其主张“道法自然”,感悟自然之理,这亦是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何为教育的目的?在老子看来,培养出能够使人悟“道”、体“道”、弘“道”、唯“道”是从的“圣人”,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圣人”也是道家的理想人格。“圣人”最本质的品质特征是“无为”。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无为”是自然的本真状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理念的重要主旨,老子主张顺任自然而不加干预,主张让人民自我育化、自我升华。

 

作为一名师范生,本着这一目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树立良好的师德和科学的教育观。

 

(一)道法自然,玄同不弃

 

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长生的原因在于它毫不吝啬,毫无自私,以天下为重,故此老子认为:“圣人后其身体操拖;外其身而身存。”即不争不抢、无私奉献是个人的真正生命价值。教师更应如此,大公无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合格的教师应该是博爱的,能够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对所谓的坏学生,用大爱铺平学生的成长成材之路。这即是“道法自然”的美好境界。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相信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由坏变好,想方设法进行教育,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双方相互信任,才能在学生中搭建民主平等的桥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快乐地接受教育。

 

(二)信言不美,追求上善

 

老子认为为师载道贵在心存慈爱,慈爱之源则为质朴。要做到质朴,就必须讲真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即真实的话不需要修饰,需要修饰的话就不是真话。教师应是质朴的,胸怀赤子之心的,这符合自然之道,作为一名师范生更应该培养自己的质朴品格,促使自己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对学生一视同仁,把教化育人真正作为自己热爱崇尚的事业而非简单的职业。更要对学生谦和热心,提髙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平和地“传道,授业,解惑”。

篇(6)

本文作者:柳德玉王希玉工作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非正式群体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地位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与他人共在是人的基本生存境遇,如何面对他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道德问题。”[1]30相对中学生而言,大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与他人互动的频率也日益增加。如何与他人相处是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一大因素。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学生普遍存在归属和尊重的需要。能否在与他人尤其是同辈群体交往过程中得到归属与尊重的满足,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与他人联合在一起、与他人相关连的需要,是人的迫切需要。这种需要是否满足决定着人的精神健全问题。”[1]60E•弗洛姆这一观点也进一步证实群体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骇人听闻的马加爵以及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铊中毒案中的投毒者皆因归属感的缺失或尊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心灵扭曲、道德良知缺失而走上犯罪道路。虽然这是极端的个案,但是大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道德践行能力、同情心和责任感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与他们以前缺乏同辈交往经历,没有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不无关系。“道德是精神性的东西,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关系性存在,离开了一定的关系,就无所谓‘道德存在’,无所谓‘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2]个体的道德成长源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生活中的群体密不可分。这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群体都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产生影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校园正式群体往往过于强调纪律性和规则,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难以满足不同个体多方面的需求,容易忽略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心理基础。同时,大学生正式群体的道德教育常常延续以往的灌输教育方式。其实,大学生在长期道德说教中易形成一定的逆反心理,对正面疏导怀有本能的排斥,而校园的功利与浮躁现象,冲击其原来并不牢固的道德规范,使他们产生心理失衡而失去践行道德准则的信念与毅力。归属与尊重的需要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需求。非正式群体能够照顾到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可以满足他们在正式群体中难以得到满足的兴趣、爱好、求知欲和好奇心。个体在非正式群体获得归属感与依靠感,实现一定程度的社会满足和心理满足,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避免因为心理问题而阻滞道德的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非正式群体都可以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其中,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可以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则会阻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因此,高校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中间型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这一事实,区别对待,正确处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纠正知性取向能将道德知识传授与生活情景性、生动性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道德体验与情感共鸣,真正做到化知识为德性。因此,要关注大学生的道德需求,提高他们的道德思辨能力和控制力。只有从大学生的生活空间里寻找道德生长点,才能促使道德之花绚丽绽放。

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正向作用

道德社会化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而成人成才的前提就是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是《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强调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非正式群体为大学生提供与他人充分合作和共同生活的机会,能够使大学生在群体内部自觉地认识人与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容易在平等的氛围中自觉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寻找到自己的坐标,获得情感的认同以及归属与尊重需要的满足。这种情感和需要的满足是十分重要的。可见,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他们的道德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正式群体要关心群体内成员的生活境遇和道德经验。道德社会化需要大学生对群体规范的认同,但是仅仅强调规范要求和纪律,忽略他们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的鲜活个体,尤其是脱离道德经验的说教容易导致他们形成逆反心理,很难获得他们对道德教育意义的认同。“意义本身,即思想的对象,通过那个刺激自身采取另一个体的态度对对象做出反应的个体,产生于经验之中。意义是既可以向他人表示,又可以在同一过程中向作出表示的个体本人表示的东西。”[3]因此,要重视大学生的道德经验,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要深入学生,了解其学习情况、人际交往、就业理想、生活困难等,真正将解决实际问题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学分制的大力推行,使得学生选修课程和上课时间各不相同,导致自然班级这一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和教育功能被大大削弱;但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正式群体的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多种活动,满足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需要和成长要求。二是要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引导。非正式群体能够满足个体的情感需要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能提供交流感情和施展才艺等诸多平台,满足其追求尊重和归属感的需要。因此,要积极支持、鼓励和指导非正式群体开展活动,发挥其正向功能,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如前所述,要充分发挥积极型非正式群体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促进作用;加强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克服其不利影响;加强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思想工作,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和心里疙瘩;同时加强正式群体的吸引力,帮助其找准位置。三是要发挥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导向作用。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如果做好核心人物的思想转变工作,转型这类群体也就事半功倍。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正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更要引导核心人物发挥好作用。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当中,只有与其真正交心,才能把准其思想脉搏,了解其成长需要和现实困难,才能找到这些核心人物的情感共鸣点,才能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篇(7)

摘要: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含有丰富的人生修养哲学,文章尝试从其思想本源出发,提炼《道德经》对当代企业家人格修养的智慧指引,为企业家实践《道德经》所提倡的生命信仰提供哲学启迪。

关键词 :老子 道德经 企业家 人格修养

道家最大特点便是“柔”,老子在《道德经》中对“柔”给予了充分的阐释:《道德经》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最柔弱的水,反而能够穿过最坚硬的东西。《道德经》七十六章说:“坚强居下,柔弱居上。”自夸强大的人,反而使人讨厌;以谦退柔弱自处的人,反而让人拥戴。《道德经》七十八章说:“天下柔弱,莫过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没有一样能超过水。水虽然柔弱,可是如果有坚强的东西去攻击,它总是得到最后的胜利。道家所展现的是一种包容、从容、恬淡、圆融、成熟的人生智慧与境界。老子教导企业家生命过程的真谛是:从“自矜”、“自是”的小我之中走出来,丢掉“我执”,不断融会贯通于社会大群体中,去成就一个开放、包容、谦虚、懂得欣赏和倾听他人、准确认清自己和理解他人的成熟的大我。老子正是通过高尚的人生修为铸就了他的伟大作品《道德经》。

一、老子的人生修养

老子的生平,就像他所阐述的道一样,隐而不显,记载有限。只有在《史记》记载老子的生平有简要的叙述: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周守藏室之史(周朝管理文书档案的官吏)。老子在周居住很久,修养道德,自隐无名,后来见到周王朝的衰弱,于是离开退而隐居。到了函谷关,守关的尹喜再三恳求老子垂教,于是老子留下了《道德经》上下篇五千言。台湾陈鼓应教授认为:中国哲学的主干部分是道家思想,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中国哲学的突破开始于老子,而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各家。老子用高尚的人格“无为”地成就了他的历史地位,这就是老子的无所为,而成就的“无不为”。老子的人生修养体现了静、缓、忍、让、淡、平,以下详细阐述。

第一,学习老子的静——清静、沉默。《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心性稳重原是轻浮妄动的根基,心性清静本是急躁暴气的主人。圣人终日之间,不离当前稳重清静的自性。潜意识心理学家约瑟夫·墨菲在《潜意识的力量》一书中提到,当水流经管道的时候,管道是什么形状,那么水就是什么形状;当生命之泉流经每个人的时候,思想是什么形状,那么生命就是什么形状。老子的思想是清静的,老子的生命是祥和的。保持清静、沉默是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因为清静和沉默,是睿智、是内涵,更是一种心灵的自由。人类所要追求的自由是心灵上的解脱,而心灵上的不自由,通常是因为受到来自内心的不良情绪的左右和束缚,平添无谓的烦恼。保持清静、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保持生命的从容与优雅。老子愿人人皈依清静,不再受污浊的沾染。

第二,学习老子的淡——淡然、释然。《道德经》第二十九章说:“故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想走在前面,结果还是有人走在更前面;想走在后面,结果后面还是有人跟随。在张开口慢慢的呼一口暖和之气,后面就有一阵风将暖气吹散。想成为最强的人,总是还有人更强,因为人的身体总有衰弱的一天。如果想扛载重物,不久就会累,又要将东西放下来。所以知道这些自然的道理之后,就不想去做过分的事,也不想去做夸大与不实在的事,更不想去做不必要的事,淡然处之。智和慧,其实是两个词:智是一种能力,慧是一种境界;智是在做加法,是知道如何进,是拿得起的能力;慧是在做减法,是懂得怎么退,是放得下的自在。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超越生命。人的一生都要学习放得下,做真实、简单的自己。

第三,学习老子的平——平淡、俭朴。学习老子的朴素,老子是个取法自然的朴素的自然主义者。《道德经》第十九章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持守朴素纯洁,回复到天真的本性。减少私心,降低欲望。西方有一个忧伤的国王去寻找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找遍了城市和乡村,没有一个人说自己是幸福的。终于,他找到了一个自认幸福的人,是乞丐。欲望越少,幸福就越大。巴菲特说人生有两个字是不能忘记的,那就是low expectation——低期望值或者说是平常心。知足心、平常心不是得过且过,是把握机遇、顺其自然、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平常心、知足心容易接纳幸福,更是人生的大彻大悟。平淡、俭朴才是人生的真谛!

第四,学习老子的缓——温婉、圆融。老子没有否定君权统治去触及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只是阐释最好的统治是百姓“不知有之”;老子没有否定有为,只是认为人道应顺应天道,不强做妄为才能无不为;老子说“不争”是指不伸展侵占欲望;老子说“谦退”是指含藏内敛、不显露锋芒;老子说“柔弱”是指不恃刚凌物,而柔中含有无比的坚韧。《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天下柔弱,莫过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没有一样能超过水了。水虽然柔弱,可是如果有坚强的东西去攻击,它总是得到最后的胜利。老子的温婉、圆融是在告诉后人,以一种智慧的出世思想,做积极的入世人生。

第五,学习老子的忍——忍让、包容。《道德经》第四章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道的本性,不露锋芒,超脱纠纷。在光明的地方,有道的存在,与一切人事因缘相调和。在尘埃的地方,也有道的存在,与一切尘境俗事相浑同。每一棵大树的成长,不仅要享受阳光的照耀,更需要包容风雨的洗礼。每个生命的成长,需要人与人之间彼此的阅读、借鉴、碰撞、磨砺、包容与珍惜。人生短暂,让彼此都让宽一些空间,让生命淡泊久长。

二、老子《道德经》对企业家人格修养的哲学启迪

第一,感恩。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道德经》的最初传授者是我们的父母。《道德经》第六章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玄牝之门,是造化生育万物的根本,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母亲。感恩父母教育我们道德的人生理念,是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唯一前提。而对父母的回报就是秉承道德的人生理念去生活:简单、踏实、快乐、开朗、坚韧、温暖、真诚、坦然、慷慨、宽容、有平常心。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第二,善念。《道德经》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道”是循环往复运动的,“道”所承载的善和爱也是在人间循环不止,“道”从您的善心出发,终将以一个更大的惊喜回到您的怀抱。于是老子告诫:要时时存有善念,因为善是循环的,种下善因就会结出善果。在《道德经》第八章,老子教导说要学习水的善行:“上善若水。”最上等的善如同水一样纯净、真实。老子是说水的上善有二:第一,“善利万物而不争”;第二,“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是广慈博爱无我无争的胸襟,处众人之所恶是谦卑柔和低心下气的涵养,要学习水的善思善行。

第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告诉我们多观察学习别人的优点,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中庸说:“好学近乎智。”“为道日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懂得损去知见,除去,更要排除妄念。人生是要不断地做减法,不断发现并且不断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生命的智慧、成就与圆满。曾经有记者采访伟大雕塑家米开朗基罗,问他怎么做出大卫这么伟大的作品,米开朗基罗说:“我只是把一块石头多余的部分砍去,就是今天的大卫。”这说明人生要有所成就就要专注,不断地去掉与之无关的欲望与妄念。

第四,知足。庄子曾说过:山雀在深林筑巢,所占不过一根树枝,大鼠到河边饮水,不过把肚子填饱而已。人类最大的罪恶就是想要占有,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天下罪恶最大的,还不会超过野心欲望。天下凶祸最大的,还不会超过不知足的心。天下愧咎最大的,还不能超过这些贪得的欲念。知足的人,无所不足,无往而不泰然。老子在此告诫后人要善待生命,要知足、惜福。用一颗宁静的心去领悟这个世界;用一颗平常的心去生活;用一颗包容的心来善待周围的一切;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尽职地工作;用一颗知足的心去修养纯净仁爱的心灵。

第五,超脱。《道德经》第二章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与无是相对的,困难与容易,长与短,高与下,小声与大声,前与后,也是相对的。老子在此用辩证的思维告诫后人:遗憾的出现是为了感受美满,痛苦的出现是为了感受幸福。所以要超脱地看待生命,让心胸豁达开朗,凡事看得高远,不计较眼前的得失,不处处与人比较、计较,徒增烦恼。在心灵中多放些快乐、简单、满足、理解和宽容;少放些烦恼、复杂、欲望、计较和仇恨。老子为我们揭示生活的本质,开示我们超脱的生活态度,从自身的道德修养来不断完善自己,踏入人生的良性循环。

第六,自强。美国第二十四任劳工部长赵小兰女士描述刚到美国时,他们一家人的梦想就是能够活下去。她鼓励青年人说,任何人的梦想终会成真,如果肯努力工作、相信自己、从不放弃。当林肯还是一个青年律师的时候,别人甚至认为和他在一起会降低身份,总是尽量躲避他,改变被人轻视的现状成了林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最终成为美国总统。《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成好事,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往往是奋发图强的动力。成功需要忍得下挫折、耐得住时间,需要经过寂寞的洗礼和孤独的磨练。勤奋铸就卓越,人生越努力,才能越幸运,天道酬勤!

第七,脚踏实地。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尊贵要以低贱为根本,高尚要以低下为根基。《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要做好困难的事情,必先从容易的事做起;要做大事情,必先从细小的事情做好,因为根基稳固,终于能成就大事。Body Shop 的创始人安妮塔·罗迪克,1976年为了养家糊口,在英国开了一家小商店Body Shop专卖纯天然化妆品。其销售的产品都是自己设计的,但是极度缺少资金,只能将化妆品装在廉价的塑料瓶,并鼓励为数不多的顾客将这个塑料瓶带回来重新灌装,也支付不起商标的印刷费用,只能自己动手印刷,这种廉价塑料瓶+简易商标的包装使产品看起来自然、朴实、健康。到今天,body shop已经在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900多家店铺。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梦想有多遥远,重要的是脚踏实地走好现在的每一步。

第八,谨言慎行。子禽曾经向老师墨子请教:“老师您认为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回答:“你看生活在水边的蛤蟆和青蛙,还有苍蝇,它们不分昼夜的叫个不停,也没有人去注意它们到底在叫什么,可是司晨的雄鸡,只是每天黎明到来的时候按时鸣叫,然而人们闻鸡起舞,开始一天的劳作。两者对比,你以为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吗?”《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知道的人不说,高谈阔论的人反而是不知道的人。这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五章中继“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后又一次提醒世人要谨言慎行。言论不可过多,行为要守住中和之道。

第九,慈爱。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教导世人修身处世的三项要诀:“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一是慈祥的爱心,第二是节俭纯朴,第三是不敢自高、自傲、居于别人的先前。老子视慈爱为立身处世第一要义,一个人只要仁慈宽厚,上天一定会扶持他得到幸福。如《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很公平,没有偏袒之心,只要真心行善,自然得到上天的爱护。春秋时期,秦穆公的马曾经被乡民杀掉吃了,但是他没有发怒,反而提醒乡民说吃了马肉一定要再喝点酒,不然会伤身的。一年后,秦穆公与晋惠公交战,不小心被围困,紧要关头,当初那些杀马吃肉的乡民冲进战阵,保护秦穆公拼命杀敌,突出重围。秦穆公死里逃生,这是他当初慈爱之心的回报。

第十,无私。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最终受益者都是自己,利人就是利己。《道德经》第七章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所以能长且久,因为它不为自己,生长万物,所以能够长生。《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越是为人奉献,自己就会变得越富有。一生创造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先生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中国道教基本的道德观、伦理观为前提去做人和经营企业。稻盛先生退休后皈依佛门,把所有的股份捐献给员工。正是因为稻盛先生的无私,才使得他成就了一个无比成功、受人尊重的人生。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所要阐述的就是与道、天、地并成为域中四大之一的“人”的使命与责任,企业家通过人格修炼所发挥的“人道”作用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