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5 17:14: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化学最基础的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化学最基础的知识

篇(1)

关键词:中考;初中化学;特点;策略

我们不能把重视考试这一心态就看作是应试教育的特点,相反时刻分析考试重点难点,掌握考试的出题规律和考查方向,有利于我们更有效的培养人才,因为考试的目标也是为了选拔更加优秀的人才,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初中是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满足这个需要,教育方式和考查方式也会随着社会需要发生一些变化,而分析考情会使得我们的教育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知道哪些素质是学生必须具备的。

初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还是在于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但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多么的重要,这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初中化学教学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也明显地反映在中考化学试题中,考试要反映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教育改革的动向,对初中化学教学有指导作用。

一、化学中考试题反映出来的普遍特点

(一)初中化学考查的大多数还是基础的知识

初中化学ρ生来说是新接触的一门科目,对于新事物的认识、学习,当然是要从基础开始,而要想真正掌握一门知识,必须要打好基础。近几年化学中考试题还是从基础出发,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比如考查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特点,考查合成材料的特点并判断哪些是合成材料,考查基本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查物质的基本化学性质等。这些基础的题目只要学生能掌握好基本的概念和一些物质的基本特点就比较容易解答。

(二)更加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生产活动的联系

理论如果不应用到实践中去检验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近年来,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反映在中考试题中,很多题目都是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下面哪些做法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给出一个食谱,让学生分析一下这个食谱合理不合理,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食物;比如分析所给物质中哪些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误食会引起中毒。这些问题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考试题目更加灵活,需要学生筛选有效信息

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也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有些题目的题干可能比较嗦,给出的信息比较繁杂,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迅速判断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障眼法,读完题目要知道出题者的考查意图是什么,这样才能尽快答对题目。

(四)重视实验操作的考查

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更加侧重对实验操作的考查,实验操作本就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这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要有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很多考试题目给出几张实验操作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个实验操作是正确的或是存在问题的,还有些题目给出一张称量的天平的图片,让学生读取图片上的数据进行答题。当然还有专门的实验探究题目,这样的题目大多是大题,又分几个小题,既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还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分析中考化学试题的特点,目的是为了完善初中化学教学,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开阔的思维和眼界,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能够根据试题的特点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

二、初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

(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不管试题如何改变,都不会放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保证每一个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都要扎实,万变不离其宗,不管考题的形式如何改变,要考查的知识点总会通过抽丝剥茧显露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每一个概念,而且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题目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是否牢固,要把工作落到实处,不能放松对学生的考查和监督。

(二)适时走出课堂,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要让学生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化学现象的好奇心,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认识这些化学现象,感受化学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在平时的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了解化学知识在其中产生了多大的作用,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化学知识,比如哪些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多,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哪些物质含有剧毒,或是都无毒的物质经过混合也会产生有毒的物质等等。

(三)培养学生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知识的考查从来不是单一的,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把基础的知识放到实际应用的题目中去考查,题目的信息看似繁杂,但是考查的知识却是基础的。教师可以把信息容量比较大的化学实例拿来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训练学生怎么把无用的信息删除掉,看到问题的本质。可以给学生一些材料进行阅读,让学生把可能考查的知识点筛选出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篇(2)

关键词:复习 对策 建议

有效的复习方法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的知识,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那么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呢?就此我作了一些探索。

一、提高初中化学总复习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1.回归教材,强化复习的基础性

如今,不少学校搞“题海战术”,不断地进行着机械的解题训练。结果呢?很多同学是“广种薄收”,而且产生着“思维定式”。还有的学校,盲目加大复习的难度,使很多同学忧心忡忡,丧失信心。

化学中考的基础题占全卷赋分值的70%左右,且在考点和题型上是相当稳定的。这里的“考点”就是教材中最基础的知识和原理。然而,不少学生在中考前曾做过那么多的题目,包括大量的难题,但在中考时,面对大量的基础题,却常常是眼高手低,平地失足。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解所谓的“能力题”时,各种错误自然也多了起来。所以在复习初中化学的开始阶段,有必要认真回归教材。

2.严格训练,强化解题的功底性

在复习过程中,要铭记“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表达是落实”。要切实、有效地训练“读题――析题――答题”这三个环节的基本功。不少学生在化学中考时,并非在知识上有什么缺陷,但得分不高,原因多半是解题的基本功上出了问题。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自我严格要求,做到凡自己懂的题目,务必使答题做到“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使解题具有“准确、熟练、规范”的功底。

3.优化思维、强化解题的规律性

复习不是“炒冷饭”,即不是把做过的淡忘了的题目重做一遍。自然,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与以前做过的相类似的题目,但必须力求思维方法明快优化,解题规律清晰揭示,机械重复的思维和再现式的解题方法,不会对解题能力的提高有多大的意义,反而会形成“刻舟求剑”式的思维定式。

4.认清特点,强化学科的实验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今的中考,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在逐年加大,而且实验题是“以方案设计和过程分析为主”,其中包括对实验设计的评价,特别要注意其可靠性与简捷性,安全性与环保性、合理性与经济性。学生们要有进行实验设计和评价的创新自信心。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这是创新没有止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让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和评价时,要敢于走出趋同、跳出定势、超越常规、发散求异。

二、提高化学成绩的注意事项

1.要有自信心

培尔辛说:“除了人格之外,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失掉自信。”中考时,同学们要坚信自己能成功。这样在遇到难题,感到解题不顺手时,就能做到“我难人难,我不怕难”。在这样良好的心态下,常会在“疑无路”时出现“柳暗花明”。

2.要倍加细心

中考时,读题要小心,析题要谨慎,答题要留神,包括遇到大量的基础题时,要做到“我易,人易,我不大意”。请切记:高分永远与粗心无缘。粗心大意与无知无识具有同等的“遗憾度”,有些同学的粗心已成了不良习惯,那怎么办呢?中考时,可加一道“防线”:复查。但要注意,复查首先应是对题意和答案的要求复查。若离开这点,复查易变成无效的浪费时间的“自我欣赏”。

3.要扬长避短,具有答题理智。

篇(3)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分层;教学法

初中学生因为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智力因素等不同,在刚刚开始学习的化学学科学习中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针对这些水平不一的教学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教学。为了使这些存在差异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化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那么该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原则依据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真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在教学中认真对待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分层递进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划分为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按照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发展规律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运用分层递进式教学方法时,应当遵循师生平等原则、生生差异性原则、教学公平性原则、学习最优化原则开展教学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应在综合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奠定分层递进式教学的实施基础。一般情况下,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为学习态度好、成绩优秀、自我约束能力强、理解和掌握知识快,且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生;B层为学习态度较好、学习成绩良好、理解和掌握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C层为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态度较差、理解和掌握知识能力较弱,且没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学生分层不是固定的,而是要以每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合理调整层次。

二、教学建议

1.设置有层次的教学目标

学生存在不同的差异,那么我们的化学教学目标就不能在同一起跑线出发,在同一终止线停步。化学教师可根据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授课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目标,并为学生的逐层递进设立台阶。对于A层学生而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素养,掌握科学的化学学习方法,激发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鼓励部分学生走上化学专业学习的道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B层学生而言,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化学学习素养,为以后化学学习打下基础,并鼓励B层学生向A层学生发展;对于C层学生而言,要求学生了解化学基本内容,掌握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树立学习信心。

2.设计有层次的教学内容

学生水平不同,知识储备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能够构建的最近发展区也是不同的。化学教师要挖掘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获取学习进步。对于A层学生,教师不仅要精讲教学内容,而且还要延展教材内容,补充与教材相关的其他知识;对于B层学生,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主进行讲解,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补充相关知识点;对于C层学生,教师要重点讲解教材上的基本教学内容,将强化基础知识点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如,教学《常见的酸和碱》内容时,教师要在A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补充完整其他相关知识。具体包括:酸和碱的分类方法;常见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有哪些;酸与碱的通性,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化学性质等。对于B层学生,教师要让学生扎实掌握教材内容,并补充酸与碱的通性,及两者的联系和应用等难度一般的知识点。对于C层学生,教师只需要讲授教材规定的内容。

3.用有层次的问题分别引导

每一个学生都想在教师与同伴这里得到肯定,都想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老师给出课堂提问,很多学生心里是又期望又担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由C层学生回答最基础的问题,由B层学生回答稍有难度的问题,由A层学习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

4.分层的反馈练习

教师在通过设置作业来观察学生的知识反馈情况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教授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侧重,选取有梯度的练习题,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定难度不同的练习册。对于A层学生,作业要以中上难度的练习为主;对于B层学生,作业要以基本训练为主,辅以中上难度的练习;对于C层学生,作业要以强化基本知识练习为主。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赋予作业一定的弹性,允许B层和C层学生不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鼓励A层学生挑战创新性、开放性的练习题。

5.有层次的评价、评语

篇(4)

一、重视核心知识的考查,突出学习内容的基础性

基础性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材注重从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入手研究化学,通过“降低要求、删除难点、分散融合”等手段进行内容上的处理。这一要求在试题命制中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把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②减少甚至杜绝机械性记忆的试题,突出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进行考查;③严格控制内容的深广度,适当降低部分内容的要求;④杜绝设置偏题、难题、怪题;⑤合理控制试题的难度。

二、关注过程与方法,在开放中重视对探究方法的提炼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化学的魅力所在。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在考查核心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过程与方法,努力创设真实的探究情景,注重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归纳、对比、分析、推理、迁移、探究、求同求异思维等方法,考查善于发现问题、批判性的审视和评价一些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此类试题往往源于课堂,注意对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特别注重对教科书中“活动与探究”的挖掘,充分体现“做科学”的理念,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学习方法、提炼学习方法、应用学习方法。方法的提炼和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为学生的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5)

《中学生数理化》创刊之初,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欣然为她题写了刊名,并为创刊号撰写题为“熟能生巧勤能补拙”的文章.从创刊至今的27年当中,50多位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先后为本刊撰文或题词.他们通过本刊所传达的思想和方法,曾让本刊千万读者受益.

如今,让我们重读大家,相信那朴实语言中蕴涵的深刻道理仍能醍醐灌顶.

《中学生数理化》杂志的编辑同志约我给中学生朋友们写几句话,使我很自然地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虽然过去了30多年,回忆起来仍然历历在目,觉得非常亲切.我想,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中学时代都是人一生中最充满朝气的时期,最富有活力和充满幻想的时期,同时也是打基础的阶段,把握好中学时代这一段黄金时光,对人的一生都极为重要.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上海度过的,那是一所有着非常浓厚的学习气氛的学校,很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训练.我深知,在以后的科学研究中能取得一些成绩,与那时打下的基础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智慧的结晶,没有继承,也就谈不上发展.如果说从小学到大学都是打基础的时期,我认为中学阶段是尤为重要的,除课本上的知识以外,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动手能力、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都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各门功课的学习不可偏废.中外文固然是基础中的基础,数理化同样也是今后从事任何一样专门性的工作必不可少的知识.

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并不妨碍个人兴趣和天赋的发挥.许多中外著名的科学家在上中学时就显露出了他们的天赋和才华.大家对“软件奇才”比尔・盖茨都很熟悉吧,他在中学时就对计算机软件设计特别感兴趣,并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加上努力和勤奋,从而取得很大的成功.记得我上中学时,学校里有很多课外兴趣小组,我对数学最感兴趣,那时面向中学生的刊物不像现在这么多,特别对刊物中的数学难题征答尤为感兴趣.这方面的兴趣不但帮助我更好地学习了数学知识,也为我后来的大学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及研究工作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同时,培养自己远大的理想、崇高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新世纪即将到来,我们的国家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你们将是建设我们祖国的生力军,应该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篇(6)

一、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思想方法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了化学实验,一切的化学理论、原理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化学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就要从实验开始学习化学,要用化学实验研究、解决化学问题。学会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学习、研究化学的不二法门。特别是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并能就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并设计相应实验方案;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等方法来收集证据;教给学生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实验事实和获得的证据进行加工整理进而得出结论,指导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各方面进行有意义的反思评价取长补短;最后要将实验过程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述出来与人交流讨论。

在化学实验要让学生学会几种基础的实验方法:第一对比实验法,初中化学多处实验了对比实验法,如木炭、硫磺,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点燃;铁生锈条件的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等。第二控制变量法,如燃烧条件的探究;用酸与金属反应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中对温度、反应物浓度、接触面积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第三转借法,在很多化学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要学会增加对比度的、或借助药品、仪器等办法,来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效果,从而获得全面、准确的实验信息。如为验证分子运动借助酚酞溶液,为验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借助石蕊试液,借助酚酞、ph试纸等指示剂说明中和反应的进度,借助气球或U型管显示气压的变化进而说明有气体生成或有气体参与反应等。

二、结构与性质的思想方法

这是化学学科核心的思想方法,这一思想贯穿化学学习与研究过程的始终。第一结构决定性质,构成物质的原子排布不同注定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使得它们的物理性质完全不同;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决定其化学性质不同,如水和过氧化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尽管他们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也就不同;还有含有氢离子的溶液都具有酸性,含有氢氧根离子的溶液都具有碱性;这样的例子在化学中是很常见的。当然物质的性质也能反映出物质的结构。第二原子的结构决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首先原子中的质子数决定原子的序数,其次是原子的电子层数决定原子所在的周期,而后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所在的族;知道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知道了它的原子的电子排布,也就知道了它的化学性质。第三物质的性质是决定物质的主要因素,如具有可燃性的物质一般来说可以作燃料,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以冶炼金属,这样的知识在化学学习中也是很多的。

三、一般与特殊的思想方法

这是化学学科思想方法中的基本方法。化学的研究,通常总是通过对某些特殊的事物或事物的某些特殊方面的研究,得出一般性的规律,并加以推广;同时任何事物与同类事物之间有共性一面,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既要掌握某一类物质的共性,同时还要掌握其特殊的性质。尤其在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我们先研究稀盐酸和稀硫酸,从这两种常见的酸得出酸存在共性(通性)的一面,同时由于不同的酸所含的酸根不同使得他们性质又存在差异。之所以盐酸和和硝酸银的反应,硫酸和硝酸钡的反应不属于酸的通性是因为这两个反应得实质是酸根和金属离子的反应,而不是氢离子参与反应。

四、守恒思想方法

守恒思想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就基本的是质量守恒,它反映出化学变化的本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量没有增减,只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在反应中只是原子的最外层(主族元素)电子发生变化。因此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在此基础上还有电子守恒既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电子的得失总数相等和电荷守恒既任何一种溶液或物质都是电中性的,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溶液呈电中性。其次是能量守恒,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五、量变与质变的思想方法

量变和质变是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通过量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而质变又是量变的最终结果。在化学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因为最外层电子数发生改变而呈周期性变化。第二一些化学反应由于反应物的量不同而产物不同,如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如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当酸的量不足时生成的是氯化钠和碳酸氢钠,当酸的量充足时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第三物质性质(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浓度有关,如硝酸浓度的改变,氧化性强弱发生变化,导致反应产物的变化;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而稀硫酸则不具有强氧化性;浓盐酸有较强的还原性,稀盐酸则弱的多(通常不体现)等等。

六、绿色化学思想方法

篇(7)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并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

一、走近学生――生成高效课堂的前提

1.让学生喜欢上化学教师

教师欲在学生面前树立完美的形象,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课堂教学有深度、广度。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好每堂课,课后还要做好自身的“充电”工作。其次,转变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宰着课堂,学生不敢对所学的知识“插嘴”“多话”。这种课堂,貌似师道尊严,但学生的内心不敬佩教师,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调动起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共同开展合作学习,因此,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课堂。

2.让学生喜欢化学

化学是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有很多独特的魅力。学生刚学化学时,常常被化学实验的各种现象所吸引,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实验让学生喜欢化学,比如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火等。其次,要注意化学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联系生活的知识最感兴趣,比如怎样进行灭火、胃酸的治疗、水污染的防止、铁制物的防锈等。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任务设计明确具体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和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

三、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在化学学习中,无论是实验现象的描述,还是化学的有关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都有一定的顺序,学生在探究化学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顺序,通常是沿着从表到里、由远到近的方式进行思考。比如,描述物质性质的时候,先描述物理性质,然后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而进行化学计算的时候,总是先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然后代量计算;化学实验仪器的装配,通常是从上到下、由左到右;合作探究学习,总是先假设,再设计探究方案,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化学有序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会学习。

2.开展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合作探究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与原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时候,要选择适合的课堂,尤其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

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再比如,当学习到有关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的计算时,学生往往习惯于按数学计算的思路,急于代公式求解,这时教师要把住方向,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先集中到充分理解概念或原理上,在明确了计算依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准相关项(量)的关系后,再求解。在这里的关键是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符合逻辑的解题格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