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村经济养殖

农村经济养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5 17:14: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村经济养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村经济养殖

篇(1)

关键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养殖业;优势;困难;目标

中图分类号:F326.3;F321.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02

前言

保山市隆阳区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养殖业的发展力度,并加大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以此来加强对隆阳区养殖业的管理和监督,推动该区域养殖业的规模化建设工作。所谓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就是人们所了解的农村合作社,该种组织能够以其独特的管理方式来将隆阳区的零散养殖农户归拢到大规模的养殖区域当中,从而使粗放的养殖模式转化为集约型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改善农村的养殖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使农村的养殖业发展更加具有科学性。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养殖业发展中的优势

农村合作社的存在使隆阳区的养殖行业具有一定的组织,呈现出规模化的趋势。隆阳区的农户都具有多年的养殖经验,其在饲养生猪以及牛羊禽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停留在零散的养殖现状当中,因此无法使隆阳区内的养殖业快速提升,养殖户所获得的利益也比较少,无法从其他的地方获取更多的技术知识。该种单打独斗的小规模的养殖方式,使隆阳区养殖方面的资源支持造成了浪费,经济效益没有达到最大化[1]。农村合作社的出现将隆阳区养殖户的资源都归拢起来,其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促使很多养殖户们能够集合在一起来讨论养殖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农村合作社的管理方式最大程度的挖掘了养殖户的养殖经验,能够实现养殖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养殖规模的扩大促使隆阳区的养殖户能够经受住养殖行业所存在的市场风险,不再担心牲畜价格的波动。在农村合作社比较专业化的管理下,养殖户能够共同承担养殖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实现养殖规模产业化。隆阳区的养殖业将向着科学化的模式前进,将零散的养殖户变成专业形式且具有规模的连片饲养,使养殖业成为隆阳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产业支柱之一。在农村合作社的规范下,隆阳区的牲畜养殖产业将降低畜禽的发病率,成功的缓解畜禽养殖的卫生条件,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收益,实现隆阳区的富农目标。农村合作社的用途是帮助养殖户来监控对牲畜疫病的防疫工作,并且落实监控和防疫并举的措施,从而对畜禽所食用的饲料以及兽药等做好管理工作,促使养殖户科学、合理的进行畜禽喂养,保障该区畜禽养殖的安全、生态。农村合作社还能为养殖户选择合适的养殖地点,以此来避免养殖户花费高价租用养殖地及规避养殖户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

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养殖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在隆阳区,畜禽养殖产业一直受到政府的支持和关注。在农村合作社的建设方面,虽然隆阳区委、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行动的意见》,但因区级财政比较困难对其扶持力度还不够大,以至于在建设养殖合作社的过程中出现了资金匮乏、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养殖合作社的建设不仅仅需要该区养殖户的支持,还需要拥有一定的配套设施,以及养殖户的努力[2]。除此之外,农村合作社在发展养殖业的过程中承担着监督和管理的责任。隆阳区的牲畜防疫工作还比较严峻。该区内的养殖户主要是以分散饲养的形式来发展畜牧业,其养殖方式促使其无法对畜禽进行严格的管理;加之养殖户的文化水平大多较低,科学养殖的思想意识比较薄弱,对于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没有具体的概念,导致合作社在管理上有较大的阻力。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养殖业中的发展目标

隆阳区政府已经为养殖业的发展建立了目标,期望能够通过农村合作社的领导,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预计到2020年,促使整个区域内的畜牧业的产值增加到40亿元,并且使畜牧业的产值持续增加。在农村合作社的管理下,隆阳区的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将得以提高,其肉蛋奶等养殖业产品总量预期在2020年达到17.8万吨,其中的肉产量也将稳步排在全市的第一位[3]。隆区的养殖业也将走向更为标准化的饲养模式当中,使生猪及牛羊等的规模达到合理的比重,并且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在专业化的养殖技术引导下,使肉类产量持续增加。养殖户们将扩大养殖规模,使养殖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使企业对肉类进行深加工处理,实现养殖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未来的时间里,经过农村合作社的领导和组织,隆阳区的畜牧业将做好防疫工作,因疫病而损失的牲畜将大幅度减少,其养殖业的产品也更加安全。

四、结论

当前状态下,保山市隆阳区应“十三五”的发展需求,在内部展开了养殖业的建设工作,需要将传统的畜牧养殖方式转化为现代化的养殖方式,从而使养殖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其内部必然需要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经济组织将对隆阳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为畜牧业的养殖工作提供安全保障,能够带领养殖户集中规避养殖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风险。总而言之,隆阳区的畜牧业养殖将在农村合作社的带领下更加快速的步入正轨,为隆阳区实现富农惠农的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挺,赵意,傅建球.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策略研究――以永州市为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4,04:26-29.

篇(2)

关键词:农村经济;融资难;破解;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6-0037-03

一、问题提出:农渔业经济融资难及破解理论分析

广义而言,沿海地区农村经济主要是由农业经济和渔业经济构成,其增长与发展尤其是以特色农业和特色渔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为主。总体来看,农村经济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当前“保增长、扩内需”的重要任务。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央财政支农资金呈逐年递增态势,2008年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同时金融统计显示,近几年我国银行的农村经济贷款余额达4万多亿元。但从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来看,尽管国家政策和措施从方方面面推动加大金融的支农力度,但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还有很大缺口,农村金融市场依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资金流失和供需失衡状况;金融部门在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支持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实际的困难和问题,具体操作中主要困难是银行难贷款和“三农”贷款难现象同时存在(杜晓山,2008)。

由此而知,目前农村经济存在的融资难问题,从理论层面来分析主要是资金供给总量问题,其次是资金使用效率问题。我们通过给出的破解农村经济融资难的理论分析简图(图1)来进行具体分析。从金融的角度来看,研究农村经济领域的资金供给总量问题,主要涉及农村金融机构及网点数量和单个金融机构资金投放量两个方面;研究农村经济领域的资金使用效率问题,主要涉及金融机构资金投放效率和农户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两个方面。对于资金总量供给中涉及的农村金融机构及网点数量问题,国内已有许多著述进行过研究,并得出了“由于逆向选择和资金价格补偿机制缺失,解决农村经济资金总量供给问题不能依赖单一的资金供给者,需要进行金融体制再安排”的结论。本文主要研究资金供给总量中单个金融机构资金投放量问题和资金使用效率中金融机构资金投放效率问题。重点从基层金融经营的角度出发,研究破解农村领域特色农业和渔业经济融资难的路径选择问题。也就是图1中的②③部分。

二、实例选择:威海破解特色农渔业经济融资难题的几个例证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农产加工、海产养殖等特色农业和特色渔业经济呈规模发展态势,这一发展得到了银行信贷的大力支持,涉农贷款投放逐年增加,对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特色农渔业经济发展规模不断膨胀,资金需求越来越大,银行给予的信贷额度难以满足需要;银行在考察信贷市场中也发现,这些不断发展的市场主体所形成的资金需求,已远远超出其资产抵押额度,再申请追加贷款时面临严重的抵押不足和担保缺失问题,这样就出现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供需缺口日渐扩大问题。

显然,基层金融机构在深入支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难题。为探索破解这方面难题,近两年威海市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主力军在支持特色农渔业经济发展中做了许多大胆尝试,并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推动成立信用联保组织,破解特色农业经济抵押不足问题

成立花生经营信用联盟。花生种植是威海市辖区荣成市的特色农业产业,90%以上出口到日本,由于缺少有效的抵押物,花生收购农户一直被融资难题所困扰。2008年9月,在当地人民银行引导下,农村信用社组织84个花生收购农户成立“花生经营信用联盟”,以大联保方式对成员提供贷款担保,解决了花生收购农户的融资难题。

花生经营信用联盟设理事会,根据每个成员的资产负债、信用等级、花生收购量等情况,逐个确定其授信额度。成员按授信额度的10%缴纳风险基金,专门用于偿还成员的逾期贷款本息。理事会负责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信用评定意见,负责成员贷前、贷后监督管理。

花生经营信用联盟运作一段时间后,已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有效解决花生收购农户融资难题。通过这种方式农村信用社对花生收购农户授信额度达1.3亿元,贷款满足率由48%提高到93%。二是花生收购农户融资成本大幅下降。农村信用社对联盟成员贷款利率比一般农户贷款低10-20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花生收购农户利息负担300-500万元。三是银行信贷风险明显下降。在理事会直接参与管理下,成员能够主动偿还银行贷款,目前农村信用社对其发放的贷款未发生1笔不良。

(二)创新开发特色信贷品种,细分特色渔业经济信贷市场主体

创新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2007年以来,基层金融机构信贷紧缩进而提高了信贷抵押门槛,导致水产养殖行业等特色渔业经济因缺乏有效抵押而无法扩张融资。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威海市农村信用社推动辖区文登市65个水产养殖业户以“海域使用权”为有效资产进行抵押贷款,促进了沿海水产养殖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市场化升级。

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是沿海渔业经济中的特色信贷品种,由5户以上拥有15年“海域使用权”的水产养殖业户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水产养殖合作社,以其“海域使用权”作为整体资产,为合作社成员融资提供抵押。由于海域使用权具有较强的增值保值能力,并且各成员实行贷款互保,融资运作风险较低。

农村信用社创新的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在特色渔业经济融资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在短期内现显出成效:一是提高行业融资能力,降低了融资成本。一年来农村信用社发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1850万元,增长近15倍;贷款利率比农户小额贷款利率下浮10%。二是促进养殖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转变,提高行业盈利能力。截至2008年末,文登市90%的水产养殖户加入到养殖合作社,养殖规模达到7670公顷,同比增长13.2%;实现销售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23.7%。

三、几点启示:破解特色农业和渔业经济融资难的基本路径

就基层农村金融机构而言,破解特色农业和渔业经济融资难题、有效加大信贷投放是自身生存发展所需。通过对威海市农村信用社信贷经营中几个实例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启示。

启示一:引导增加信贷投放是破解特色农渔业经济融资难的有效路径,但前提是必须创造条件促进金融机构实现收益极大化目标,即解决自愿投放贷款问题。

总体来看,资金供给不足是农业经济和渔业经济融资面临的最大难题,因而我们首要考虑的是如何引导金融机构有效增加信贷投放。市场经济下金融机构作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有其必然性,无利可图很难让其心甘情愿地向农村市场投放资金,因而必须创造条件促进其实现收益极大化,成功引导其增加信贷投放。

威海市花生收购业户自主成立信用联保组织,以成员缴纳的风险基金来专项偿还逾期贷款,意味着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新形成的不良率将会很低,实现收益极大化的预期较高,农村信用社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自然愿意大量投放贷款,并且以利率优惠来进一步刺激业户的借款需求,从而实现了互惠双赢的良好发展态势。由此看来,创造条件有效降低新增贷款的不良率是确保金融机构实现收益极大化的路径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依旧是寻求操作性强的抵押或担保机制,在这一点上除了依赖政府出资成立贷款担保机构外,引导民间资金自主成立信用联保机构在作用发挥上往往更有效率。

启示二:细分信贷市场并选择绩优客户是基层金融机构信贷营销主流,但创新信贷合作模式是提升金融机构资金投放效率的结点,即解决如何投放贷款问题

篇(3)

1.农村环境现状

由于农村生活、生产方式的零散,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人口的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目前,大部分农村的生活垃圾都是随意丢弃,没有形成集中堆放,并没有专人负责清运的管理模式。另外,农村的居民生活污水,因为没有处理设施,多是随处倾倒,或是随雨水进入水体,或是渗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也是农村生态环境面源污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养殖业的数量和规模在大幅度的提升。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粪尿处理设备,采用的原始粪尿处理方式,使得养殖场的粪尿污水直接排入到环境中,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2.主要工程措施

2.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农村饮用水基本上是地下水,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造成了土地需求增加,村民环保意识缺乏,导致了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和畜禽粪便无序堆放,进一步污染了地下水源。根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划定保护区,可采用集中饮用水源地周边建设截污设施(防护栏),设立保护水源警示标志,封堵、拆除排污口等三大措施。

2.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低山丘陵地区住户居住较分散,污水很难进行集中收集,采用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对低丘平原周围居住集中住户和原本居住相对集中地村庄的生活污水,可利用周边环境设计形成人工湿地来集中收集处理。符合纳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条件的村庄污水,通过污水收集管网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

2.3农村垃圾处理

村民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随意的丢弃和露天的堆放,引起了蚊蝇围绕,是农村生活垃圾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为进一步改善示范区内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将采用垃圾箱,垃圾房、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实现农村垃圾的分类收集方式。实现农村的生活垃圾采用“户分类村集中乡镇转运市处理”技术模式。

2.4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畜禽养殖一直以来都是农村的传统产业,农民环保观念和农村环境管理的缺失,导致了畜禽粪便随意堆放,造成了农村环境问题加剧。因此,可以采取堆肥和建设沼气池等措施进行污染防治。

篇(4)

关键词 农村经济信息工作;问题;建议;辽宁彰武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339-01

彰武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在实现了100%行政村通电话的基础上,宽带网络覆盖全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其中乡镇的宽带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的宽带覆盖率已超过80%。农村信息化试点初见成效,以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长效机制为目标,逐步探索出一套系统的、可复制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模式。其基本理念是坚持“服务于第一产业,收益于第二、三产业”。广泛开展农村信息服务,构建了以农业信息网为龙头,以农产品供求、农产品网展会、畜牧兽医、种子、植保等专业网为骨干的农业信息网络。

1 农村经济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经济信息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今天,彰武县1/2以上的农民却还秉承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传统信息接受方式,并依此安排种植养殖项目。由于缺少宏观信息的把握和科学预测,致使广大农民无论在种植还是养殖领域,仍存在跟风走、慢半拍的现象,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且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

2 建议

2.1 政府推动,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目前,彰武县农村经济信息工作水平不高,需要政府的推动与参与。政府应支持、引导彰武县涉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各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经纪人组建彰武县农村经济信息协会,以农村经济信息协会为依托通过高端、市场调查,分析梳理、科学预测,形成优质的农村经济信息,并通过政府网站、彰武电视台、《彰武时讯》等媒体定期或不定期,引导广大农民按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种养殖结构。政府还要推动农村经济信息协会的延伸,在每个乡(镇)、村都要设立专兼职信息员,负责农村经济信息的整理、发送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实效性,提高信息服务工作水平。

2.2 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当前,由于用工体制、从业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彰武县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大多是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低,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低等问题。因此,要真正发挥农业经济信息的作用,必须从受端根源入手,提高农民的识别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政府要增加投入,安排布置各级涉农部门、农技校以及农村经济信息协会发挥农民培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动员、组织广大农民参加各级各类文化、技术、信息工作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实装备各乡(镇)、村的图书室和文化室,利用农民书屋,开展农民读书读报活动,扩大农民学习、交流、提高的实用平台,真正使农民具有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1-2]。

2.3 广泛参与,整合社会资源

2.3.1 发挥好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目前,彰武县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261个,专业合作社把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等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产生聚集效应,有利于竞争、发展与提高。同时,联系更加广泛、视野更加拓展。一是完善各专业合作社经济信息化建设,加强与国内外同型合作社的交流,强化与国内外经济组织的合作,建立完善的合作社信息服务平台。二是加强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员手机、微机入网率和信息传播覆盖率,发挥农信通和农信机的作用,利用省、市、县涉农专家的资源,为农民提供相关的信息及服务。三是引进培育专业的信息人才,熟练掌握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工作。四是加强合作社信息网络的辐射作用,加强合作社的吸引力、凝聚力,调动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使农村专业合作社保持生机和活力[3-4]。

2.3.2 理顺信息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关系。依托农村经济信息协会、合作社、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台以及信息服务中心、互联网等信息利益相关群体,利用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手机短信群、信息服务中心等媒介,大量“绿色信息”,使广大农民看得着、用得上、使得起。

2.4 注重提高,规范农村经纪人队伍

在农村生产流通领域,活跃着一支既了解市场、又沟通民情的经纪人队伍。他们在活跃流通、化解民难的同时,也部分存在着信息欺诈、唯利是图的通病。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经纪人规范管理。一是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成立农村经纪人协会,制定协会章程、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等相关制度,实现“民办、民管、民受益”。二是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对农村经纪人进行市场经济、法规政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技能,并审核颁发农村经纪人经营执照,规范行为、维护权益。三是加强诚信建设,建立群众监督体系。完善经纪人资格认证、除名制度,打击经纪人坑农害农行为,促进农村经纪人队伍健康发展。

3 参考文献

[1] 王健.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建设的系统工程研究[J].中国信息导报,2000(2):53-54.

[2] 鞠晴江,庞敏.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5(4):89-92.

篇(5)

20*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稳定较快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139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

(一)农业生产情况

1.种植业取得好收成

全市粮食总产量为249万吨,比上年增长6.5%。其中,夏粮总产158.3万吨,比上年增长2.2%,单产377公斤,增长2.1%。秋粮总产预计达到90.7万吨。棉花生产显著增长,总产为7万吨,基本与去年持平,油料总产达到35万吨,增长1.7%。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年,全市优质专用粮食收获面积达405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62.5%。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284万亩,占全市麦播面积的65.2%。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继续推进杞县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认真搞好尉氏县4万亩标准良田建设和*县2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2.畜牧业实现较快发展

20*年,预计全年肉类总产量42.5万吨,增长3.9%;禽蛋产量26万吨,增长6.1%;奶产量16.8万吨,增长23.7%,畜牧业增加值比重上半年达到40.5%,增长8%。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全市新建各类养殖小区24个,养殖小区总数已发展到293个。畜产品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肉类、奶类加工总能力分别达到13.6万吨和3.7万吨。

3.林业生态建设提前完成任务

完成造林9.64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56万亩,重点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国家和省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使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二)新农村建设情况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着力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解决了重污染及高氟高盐等地区11.8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占全年总任务15万人的78.7%。二是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截止20*年底,全市农村户用沼气累计突破2.5万户,比2006年新推广3645户,并扩大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规模。三是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网改造三期工程全部完成,“户户通”已基本完成。

2.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新改造乡镇卫生院13所,全市已改造乡镇卫生院数量达到93所,占乡镇卫生院总数的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扩大到4个(通许县、兰考县、杞县、尉氏县、金明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二、20*年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不少问题,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二)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生产受气候自然条件的影响仍然较大。虽然这几年农业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是有效抗灾、减灾的能力仍然较差。

(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依然偏高,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农民增收的步子依然较慢。

(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还比较薄弱,综合服务能力低,在技术培训、生产指导等方面与农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五)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够,我市农业投入主要集中在国家和省级财政,从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国债资金发行规模将继续减少。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市级财政资金的投入。

(六)虽然我市畜牧业总量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速,但畜牧业内在质量和现代化水平仍然不高。主要问题是规模化养殖比重低和加工能力不足。

三、20*年农村经济工作重点及主要计划指标初步安排意见

20*年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全局,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两大目标,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加快畜牧业发展,提升粮食产业层次,积极发展棉花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全市农村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繁荣。

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20万吨,棉花、油料产量分别稳定在7万吨、33万吨,。

篇(6)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调整农村的经济结构,即一、二、三产业结构。第二层次就是调整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主要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等。第三层次就是调整农产品的品种结构,主要是指良种的培育、引进、推广等等。XX县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上作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效。[文秘站网文章-找范文,到文秘站网]

一、XX县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现状

我县从县情出发,在调整结构上做了许多努力。第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二、三产业比重。目前已发展乡镇企业1.4万家,总产值达30多亿元,使我县工商企业得到一定发展。第二,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引进高优项目,推广新成果。政府提出“县有区域,乡有特色,村有专业”的发展要求,使高优项目得以快速发展。第三,实施海水养殖“内转外”战略,调整海水养殖结构。海水养殖结构,不单是养殖品种的数量多少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海洋养殖生态平衡问题。于是,政府采取措施,在调整养殖结构上做了许多工作。大力扶持发展紫菜、大黄鱼养殖,大力扶持名特优水产养殖。禁止无序的海洋养殖。尤其是在东吾洋养殖超负荷的情况下,采取“内转外”的养殖发展战略,使海水养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第四,引进示范,推广高优品种。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我县在沙江龙湾设立了“农业引进示范基地”,对高优品种进行试验,然后推广。自87年成立至今,已引进粮食、经作、蔬菜、瓜果等600多个品种,能适应的有300多个,大面积推广的达20多个,并向社会提供良种。十多年来,供种累计面积达20多万亩,为我县引进良种,尤其是台湾良种作出了重大贡献。

XX县经济结构仍存在许多问题:

1、第二、三产业落后。霞浦县20__年农村三产结构比例为46.3:43.3:10.4,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偏高,工业发展缓慢,尤其是加工业落后,导致三产落后。同时,使得产业链断裂,农业仍然处于卖原料的“低价值”阶段,农业的反哺能力弱,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霞浦是“海洋县”,渔业产值占整个大农业的63%,就海洋渔业中,产业结构也不够合理。种植业无法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没有规模生产,产业化局面很难形成,最终依旧拖着小农经济的步伐。

海水养殖业是霞浦的主导产业。但因产业链的中断,使得发展极不稳定,反反复复。海带的发展,似乎到了极限。相关的问题齐发,海区布局、虫害、销售,多种收费,致使海带养殖户难以承受。对虾养殖、淡水鳗养殖以及大黄鱼,似乎在走着重复的老路:开发快速发展衰败。

优势产业是什么?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是什么?最能稳定发展的产业是什么?比较盲然。

3、优质农产品不上规模。优质、名牌农产品是农业发展的“命根子”。我县农产品无法打开市场,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品质问题。就目前已发展至9万箱,投入数个亿的大黄鱼养殖而言,人工繁育的大黄鱼品质开始退化。天然大黄鱼每斤在100多元以上,而养殖大黄鱼每斤只在10元左右。

就大米而言,本县居民也要买外地产的“珍珠米”之类,不愿买本地大米,就因为品质比不上外地大米。我县全国最晚熟优质水果涵江荔枝,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而打开市场。

总之,由于许多因素,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还不尽人意。

二、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和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XX结构调整面临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点:

1、调整空间有限。霞浦土地面积为27万亩,粮耕面积要保证在37万亩以上。因此,在种植业的调整上受到空间的制约,政府不敢引导农民放弃粮食而去种植经济作物和水果之类。况且,由于劳力外流严重,导致抛荒现象严重存在。

2、结构调整宏观调控乏力。政府无法直接管理农业生产,种什么不种什么,全凭农民自主。对主导产业和主要品种的扶植,政府只能采取间接的调控方法。目前主要手段是税费优惠和投资倾斜扶持,等等。

税费优惠难以到位。政府所作的承诺,条条(部门)根据自身利益不作退让,他们照章行事,无法“灵活”处理,更谈不上放水养鱼。

投资倾斜也只是空头支票。县政府没有自己的银行和财政实力,有限的农业周转金多沉淀于下。国家农业投入相当有限。就全县而言,96至98年,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为1810万元,其中中央为338万,省为78万,市为81万,其余为县乡投入和集资,而后面的投入多为“虚拟”。农业的投入少得可怜。银行贷款更是无法落到农户户头,因此,政府的投资倾斜大多是空头支票。

3、社会服务滞后。社会服务滞后主要指市场信息服务“缺位”,生产技术服务跟不上,农产品销售服务无法满足农户的需要。

农户该种什么,不种什么,十分盲目,只得随大流,或是主观臆断。这是造成农民增收不增效的原因之一。市场信息服务几乎是“空白”,县供销信息中心也搞农产品信息,是“零星”的,没有多少指导价值,社会这种服务空缺,而政府这方面的工作,也没有到位。

其次是生产技术服务无法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农户渴望高新技术,高新技术在哪?大黄鱼养殖生产急剧扩大,有的养殖户用总产值10%以上的高新聘用技术员,不管生产利润如何,这些“技术员”都要抽成10%以上。反季节西瓜的技术指导也是一样,农业的利润是相当有限,而技术这一关都把许多农户掐死。农业技术站、水产养殖技术人员都成“过眼云烟”。

农产品的销售,更是农村的突出问题,农户们面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苦苦寻求“出路”。大宗水产品海带的销售是最典型不过了。海带销售“税费”率高达产值的30%以上,而相关的问题,政府只有研究研究再研究,许多问题十分棘手。这里还没有论及那些“菜霸”之类的霸道了。

(二)农业结构调整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要处理好结构调整与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关系。粮食是特殊商品,战略物资,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从许多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集约化水平,从而既保持粮食总产稳定,又腾出耕地,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因此,不能将粮田盲目减少,改作经济作物,更不能轻易抛荒,而去经商,这就提出

了一个如何解决矛盾的问题。

2、正确处理好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推广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好龙头企业。市场发生波动,龙头企业将损害农民的利益,产业化也就无法得以健康发展,如何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稳定的长久的合作关系,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之一。既保证农民增产增收,又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正确处理结构调整与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关系。结构调整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起点、高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地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国际经济一体化又将给我们农业带来极大压力。我们与台湾一水之隔,要加快闽台农业合作步伐,发挥两岸实验区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加快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以降低农业风险。

三、XX农业结构调整思考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必须要有新思路,采取新措施。XX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为保持农业的发展活力和后劲,增加农民收入,牢牢把握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在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和提高加工转化水平上下功夫。政府要根据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户的生产经营自,强化市场信息、技术和销售服务。具体对策如下:

1、开拓市场,发展订单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订单农业已成为共识。如果没有订单,农业是不是待岗了?农民是不是休闲了?无论如何,农民还得种地。这就面临一个市场开拓问题。立足资源优势而生产,本身不是坏事,问题是如何善于开拓市场。

最近,有许多乡镇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设立“办事处”,想借此开拓市场。思路很好,收获甚微。如果全县形成一种合力,情况就可能不一样。如果利用网络,有一个信息专门机构,情况可能得以改善。

2、成立农业协会,加强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业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组织的支持,这是大家所共同意识到的。居于此,我县也成立了许多“农业协会”,比如榨菜协会、海带协会、大黄鱼协会等等。然而,这些协会并没有在产业扶持、技术指导、产品推销等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与国外的农业协会相比,功能相差甚远。从发达地区协会创建发展经验看,必须做到如下两点:

①扶持引导,逐步建设。专业性协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能人牵头、技术服务、技术协作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自办科技服务组织;中级阶段——以科技为先导,产供销一体化的群众科技经济组织;高级阶段——科技为先导,市场经济的新机制为载体,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一体化群众组织。

②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加强科学管理是专业协会健康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做到决策的民主化。要坚持自愿的原则。其次,做到管理上的科学化、制度化。在权益上将产业化的经营中介、服务组织与利益主体捆绑在一起,而不是有利才服务,无利就撒手。要制订“农业协会组织章程”。其三,处理好分配与积累的关系。要保证全体会员不断取得经济利益,逐步增强协会自我发展能力。

各级党政也要由过去的抓行业变为抓产业,由抓管理变为抓服务——这是政府功能的再次改良。

3、加强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划指导;二是税费优惠;三是投入倾科。①强化结构性布局规划指导,避免农业结构雷同,保证特色农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引导规模生产,推广农业产业化。②实施税费改革,保证优惠政策到位。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还体现了政府对农村农业的扶助。在税费改革的基础上,保证政府对扶助产业优惠政策的实施到位,以真正达到扶持之目的。③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保证结构性调整投入到位。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资金是关键。因此要突破体制等束缚,尤其要推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4、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发挥霞浦农业的比较优势。我国农产品市场将逐步开放,这是大势所趋,如果没有“品质”,就很难打开市场,很难应对市场。我们的优质晚熟荔枝,要打出牌子。海洋养殖是我们的主导产业,大黄鱼养殖是我们的强项,要改善其品质,首先得解决人工养殖品种退化问题,另外要加强经营职业道德教育,把好质量关。

5、建议施行农业保险制度。农业在我县相当脆弱,主要是受市场干扰太大;另方面是受技术服务的制约。种植业优良品种的“变异”,养殖业病害的发作,都可能致使农业“覆没”,谁来调剂这种风险?没有。必须实施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是赔本的生意,政府必须贴补。

另外,要实施粮食保护价制度,这也是一种“农业保险”。农民苦苦经营,如果没有利润,再加赔本,第二年如何生产。

篇(7)

关键词 生猪养殖;现状;建议;安徽郎溪;姚村乡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251-01

家畜是在人类定向控制下进行驯化育种、繁育和增产的,是农学中畜牧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特征。许多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依靠科学技术走上了致富之路,成了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科技致富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的一种时尚。

1 姚村乡生猪养殖现状

郎溪县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0°48′45″~31°18′27″,东经118°58′48″~119°22′12″,境内地貌比较复杂,北部和中部沿郎川河主、支流和南漪湖东岸以平原为主,南部和东部边缘为起伏岗、丘和低山。1987年2月,郎溪县组织参观、学习和推广后勤部“肉猪快速育肥”技术;目前,郎溪县姚村乡畜牧业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养猪大户23户,年出栏100头羊以上养羊大户3个,年出栏万只以上养鸡大户4户,养殖大棚45个。全乡畜牧业家庭农场3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生猪养殖和以往的一家一户的养殖有了很大不同,政府鼓励农民开展规模生猪养殖,并支持具备条件的养殖大户申办家庭农场。

1.1 养殖户现状

姚村乡现有的23户生猪养殖大户中,22户为初中或以下学历,仅1户为高中学历。养殖户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在理论学习上存在很多困难。另外,由于农村经济条件限制,养殖户资金投入存在困难。养殖户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高,导致养殖废物造成的污染影响了养殖场周围百姓的生活,不少百姓在网络平台上反应,个别的甚至很激烈。

1.2 养殖条件的现状

生猪养殖所要的最基本的设施有存放饲料的仓库、猪舍(大棚)、养殖废物处理设施(沼气池)等。姚村乡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养殖户可以投入的资金有限,养殖场内的各项设施均比较简陋。不少养殖棚内几乎没有水电设施,部分养殖场有发电机、鼓风机等设施,但离标准化养殖还有很大距离。

1.2.1 仓库。姚村的养殖户都是小规模养殖,所以仓库一般都功能单一,有的甚至和居住的房间合用,不规范,也不利于管理。个别养殖户有独立加工饲料装备,但由于用电用水、原料等价格因素,现已停产,直接从市场购买饲料。部分养殖户对仓库的管理缺乏认识,仓库容易滋生细菌,导致饲料霉变等不良后果[1]。

1.2.2 猪舍。养殖户对猪舍的重视程度反应了管理的重视度。姚村乡地处山区,猪舍内的温度、光照、湿度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生猪生长。有的养殖户猪圈建设的过于狭小,圈内的猪只数量又偏多,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有的猪抢不到食、有的被咬伤等。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种群内由于密度增加导致的过度拥挤,能致使紧张强度增大,神经内分泌系统失控,生长抑制、繁殖力下降,表现烦躁和富有侵略性。

(1)猪舍内的温度。由于姚村地理位置的特点,夏天高温时,只要保证舍内通风,温度就不会太高,但是冬天保温难度大,养殖户常采用在圈内地面上加木板、干稻草等措施。

(2)猪舍内的光照。光照对猪的生长有重要作用。经姚村乡畜牧站调查,有的养殖户将猪舍修筑的较矮,猪舍内照明设施简陋,有的甚至根本没有照明。猪一直在漆黑的环境下生长,这样的条件不仅影响猪的正常生长,也容易导致猪生病,因此,建议养殖户改善养殖条件[2]。

(3)猪舍内的湿度。很多养殖户对猪舍内的湿度没有认识,从而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各类猪群,空气的相对湿度的范围以60%~80%为宜,最高不应超过85%,最低应在40%以上。

1.2.3 养殖废物处理设施。姚村养殖户目前主要采用2种处理措施。一是将养殖废物运到附近山上,做毛竹、茶叶生长的有机肥。二是运到自己种的苗木地里,将废物再利用。认真的养殖户会将养殖废物做无害化处理后作为农家肥使用。极少数养殖户直接将养殖废物堆放在离猪舍不远处。在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环境状况却日益恶化,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物排放量增大,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村环境状况令人担忧。最好的办法还是建设沼气池,但目前项目资金短缺,推广这一办法尚需时日。

1.2.4 养殖技术的现状。姚村的养殖户大多文化程度偏低,养殖技术靠多年自己摸索和向带头人学习。有的养殖并不是专业养猪,养殖场内有的还散养了家禽,这样容易分散养殖户的精力,不利于搞好养殖。姚村有不少养殖户搞的是“公司+农户”形式,公司会派人上门为养殖户接种疫苗,注射相应药物[3]。另外,乡畜牧兽医站经常上门指导开展动物防疫工作。

2 生猪养殖建议

2.1 养殖户要加强学习

在畜牧业发展方面,为了发展生产,增加养殖的效益,需要了解和掌握饲养动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满足其所需生活条件,防治对其有害的生物等,才能使其健康迅速发展。

2.2 注意保持养殖场卫生

从切断猪肉绦虫生活史的总原则考虑,在预防上加强宣传教育,改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不食未熟或生的猪肉,注意防止猪囊尾蚴(cysticercus)污染食物;加强屠宰场的管理,严格肉品检查制度;加强猪的饲养管理,避免粪便污染饲料;及时治疗病人,处理病猪,以杜绝传染源。某些地区猪只在野外放养,或将猪圈筑在厕所旁边,猪因吞食人粪而感染猪肉绦虫,所以养殖场一定要注意保持卫生。经常保持圈内通风、清洗、消毒,避免闲人进入。

2.3 养殖户要注意个人卫生

人畜共患病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性疾病,能引起畜禽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又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有报道表明,有人因食用了野猪肉和鹿肉而引起急性戊肝,说明戊型肝炎病毒可能在自然状态下或通过食物等在动物之间或猪和人之间传播。养殖人员进入养殖场前和离开养殖场后,都要进行必要的消毒措施,保证工作人员个人卫生。

2.4 做好养殖场内的灭蝇工作

一只家蝇(Musca domestica)可带菌5亿个,包括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共计40~60种。要有效地采取措施,如杀灭养殖场内、特别是猪舍内的家蝇,减少污染源。

2.5 合理保持猪舍内的湿度

减少饲养管理用水,冬季尽量不用水冲洗地面,以保持地面干燥。为防止水分蒸发,应及时清除粪尿。在猪舍向阳面设置通气孔或在天棚上设置天窗,每天适时地通风、换气、排除湿气[4-5]。冬季猪舍使用无滴膜,并且加盖草帘,可防止膜面滴水和夜间结霜,减少舍内的湿度。做好猪舍墙体和房盖的保温工作,当冬季墙体和房盖在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时,要提高猪舍的温度,应该增加通风设施,加大通风的强度。

3 参考文献

[1] 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帅江冰,张晓峰,徐晶靓,等.2005―2008年浙江省生猪主产区猪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畜牧兽医学报,2009(7):1037-1042.

[3] 白志鹏,王.环境管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