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4 16:28: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1)

【关键词】性心理问题 性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114-02

现今,初中学生早恋、沉迷于黄色书刊、影片、过早发生、性犯罪等现象日益突出,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该如何看待性,性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进行?从初中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看,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人格、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从稳定社会秩序来看,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提高民族素养的基石,它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初中生常见的性心理问题

1.性困惑

性困惑是指青少年对身体出现的生理变化缺乏思想准备而产生的心理上的不适应现象。初中学生身体外形将随自身不断的成熟而发生变化,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及其第二性征,或对青春期出现的第二性征感到害羞、不安和不理解等,这可能产生性心理困扰。

2.性压抑

性压抑是指人的望得不到满足,心理失去平衡而导致的一种性心理现象。初中学生的望是不能采用成人的方式来满足的,但他们可以寻求其它途径,如运动、参加集体活动等来宣泄过剩的精力。

3.性幻想

性幻想是指联想异性的形象、异性的性特征、性表现外露的部位及一些性情景产生,可以理解为性的白日梦,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初中生存在性幻想是正常的现象,但过度的性幻想可能对初中生的生活、学习造成影响。

4.性 梦

性梦是指在睡眠中出现的带有各种性内容色彩的景象。性梦可能很怪诞、不符合我们的道德标准,但它的出现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初中生不必对此而自责、内疚。当初中生出现性梦时,有的会一笑而置之;也有的会因此而产生心理问题,原因就在于初中生不能正确认识性梦,认为性梦的产生就意味着自己是一个思想不健康的人,他们心里会充满懊恼,整日折磨自己。

5.性即

就是用手或其它器具刺激性器官而引起,获得性满足。据有关调查显示,男生70%~90%,女生30%~60%有过这种体验。在青春期这个旺盛的时期,适度的具有自我调节的性质,有助于降低增强了的望,是无害的,但是一些初中生却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的错误认识所产生的心理压力,这严重的影响了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当然,虽无害,但切记不能过度,物极必反。

二、初中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在家庭中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1)在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上,采用同性别教育模式即在家庭中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时父亲指导儿子、母亲指导女儿。性知识由同性别的父母来讲解,一方面可避免性别差异带来的尴尬,另一方面同性别的父母对相关的性知识也有更多的了解。

(2)在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上,父母可向子女讲解以下知识:①在10岁左右,父母向孩子讲解性成熟在身体上的表现及男女之间的差异。②在11~12岁左右,母亲应向女儿讲解月经方面的知识;在12~13岁左右,父亲应向儿子讲解遗精方面的知识。让孩子了解与自身相关的变化,学会自我护理。③在15岁左右,父母应向孩子讲解怀孕、避孕、过早带来的伤害、性疾病预防等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和责任感等。

2.在学校中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传授系统地、科学地性知识。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或校医,利用生理卫生课或课外讲座等形式,系统地讲授性知识。讲述性知识时要注意让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既要有人体解剖、生殖系统解剖等知识,也要有性心理、性伦理和性道德等知识,而且要以后者的讲授为主;在讲授性知识时一定要适时、适度、适当,要注意阶段性和连续性,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断断续续,要让学生在连续的教育中学到系统、合理地性知识。在教育中应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们了解两性发育的知识,打破他们的性神秘感,使之具有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2)性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向学生系统介绍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实质和规律;利用班会、团体活动对初中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某些个别学生还可以进行个别谈心、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

(3)教师应教给学生两往的艺术。初中阶段的男女交往与同往不同,必须注意尺度。异性同学交往时,应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胸怀坦荡,保持广泛接触和群体式的交往,注意个别交往的分寸,少与异性单独接触,把握和控制性冲动,珍惜少男少女的纯洁,对于“性诱惑”敢于说“不”。在初中阶段教师有意识地加强男女同学间的异往,这有利于男女学生的相互理解,消除男女之间的神秘感,提高异性社会交往的能力,并可获得智力上的互偿、情感上的互慰、个性上的互补和活动中的互激。

(4)初中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可与德育工作相结合,这体现了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原则”。德育工作是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落实性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有助于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所以我们必须对德育工作给予重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念。

(5)设置心理咨询中心。当初中生性生理的变化给他们带来困惑、担心、多疑时,或是对于一些生理和心理现象感到羞于启齿和无处求教时,他们可向心理咨询中心请教。心理咨询机构也要遵循保密原则,学生才能更放心的向老师了解性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和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2)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素质已经成为衡量现代人的重要指标。处于青春年华的初中生,在人生学习、成长的道路上又跨出了充满希望的一大步,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初中思想品德新课堂标准》强调:开设本学科的根本目的是要为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人格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思想品德是一门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系统道德素质培养和心理素质培养双重任务的综合性的重要课程,在践行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良策。

一、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强调,人的健康不仅是没有生理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和社会功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计划生育国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被动局面,但随之而来的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凸显出来,尤其是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家长开始对自己的子女无计可施,不少教师也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好教。

目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存在不少问题,他们往往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徘徊不前、不能正确面对学习过程中的挫折等。他们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和逃学,甚至出现自伤和伤人现象。

因此,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假如不能及时得到疏导、解决,那就有可能发展演变成各种变态心理和异常行为,后果也许会害人、害己、害家庭,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因此,在践行高效课堂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思想品德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动地适应教材规定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新课程改革的本质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正如《初中思想品德新课堂标准》明确地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与要求,特别强调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与能力的培养。

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以掌握道德知识、训练行为习惯为基础的过程,更是一个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完善和发展学生人格因素的过程。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不断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先要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去摸索、发现问题,还要进行课题探究,捕捉头脑中出现的新思想、新问题及新经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在坚持“实际、实用和实效”的教学原则上,需具体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是否能达成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他的教学是否受学生欢迎;能否践行新课程教学所提倡的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能否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如七年级上册第2课“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下册第12课“珍爱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以及第19课“做情绪的主人”;八、九年级有关合作与竞争,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的内容等。针对上述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千方百计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通过学习小组内讨论、班级内辩论以及讲述典型人物故事等渠道有的放矢地给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愉快、满意、自信、宽容、乐于助人的积极态度和体验。

2.倾注真诚的师爱,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指出,假如教育没有真挚情感与爱,那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缺乏情感与爱,也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倾注爱的教育。

(1)尊重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坦言,学生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学生潜在的力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认知、情感、意志相统一的过程,学生则是其中的主角。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把自己视为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朋友,时时处处切实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以温和的表情与学生交流,扫除师生间的“心距”障碍。尤其对“学困生”,一定要用平等真诚的态度给予帮助,使他们在课堂探究中心情愉快,从而增强战胜挫折的勇气。

(2)宽容

宽容就是豁达和挚爱,它恰似一泓清泉可化干戈为玉帛;宽容就是深厚的涵养,是善待他人的崇高境界;宽容蕴藏着殷切的期望和潜在的教育动力。其实,犯错误是孩子的天性,当他们犯错误时,教师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用爱保护包容他们,绝对不能予以挖苦、讽刺,从而促进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发展,提高课堂效率。

(3)信任

学生一般都具有创新的潜质。我们只有将培养富有创新性的学生作为首要目标,才能对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探究中充满信任和期待。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进步能得到同学的认可和老师的表扬,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具有不失时机地激励和鼓舞学生走向成功的教学艺术,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努力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

例如,我在执教九年级第三课“笑对生活”时,要求学生讲述经历并战胜挫折的真实故事,许多学生都说出了感人的经历。其中,有一个女学生讲述了自己的爸爸面对下岗的煎熬,最后终于找到了规模养殖山羊发财致富的故事,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全体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个学生笑了,笑得很坦然,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从此以后,她上课更加全神贯注,发言也更加踊跃,是她从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自我。

3.灵活利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教无定法,贵在巧妙。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利用教学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暗示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暗示是人类的普遍心理现象,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直接性和主动性是暗示的显著特点,一般通过直接感知和无意识作用渗透学生的心理。暗示是一把双刃剑,消极的暗示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积极的暗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

所谓暗示教学法就是运用暗示手段,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使他们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中获取新知识,明白新道理,开拓思维,增强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促进学、思、行的有机转化,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2)案例法

教师在课堂上适度运用有趣案例,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道德情感的教育。例如,我在执教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天生我才必有用”时,选择了刘翔的案例,并用多媒体形式展现了刘翔在2004年8月举行的雅典奥运会上,击败欧美选手获得110米栏金牌的画面。刘翔在比赛结束后豪气万丈,一吐胸臆:“我不输给任何人,包括欧美选手。亚洲有我,中国有我!”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较为顺利地理解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深刻内涵,明确了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内在联系。

(3)讨论法

篇(3)

从教育教学实践来看,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女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发展较快,往往超过男生,且生理、心理发展不同步性更为明显,再加上社会、文化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常常使她们更易出现心理困扰和障碍。就教育者来说,多数中学教师往往对女中学生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她们心理上的种种困扰认识不足,导致教育不力。鉴于此,我们对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探讨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特点及类型,以期帮助教育者更好地认识她们,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开放性的问题为主,设计了“知心大姐姐信箱”:“假如我是你的知心大姐姐,你会向知心大姐姐提出哪些问题呢?你有哪些悄悄话向我诉说呢?”以如皋市部分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的初中和高中女学生为样本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68份,其中初中女生343人,高中女生325人。

三、调查结果

面对“知心大姐姐信箱”,大多数女生都认真而诚恳地说出了困扰她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她们提出的各种困扰、担忧甚至秘密,共计为1033个。经过归纳处理,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表现为她们不同程度地受如下六个方面的心理问题的困扰。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表明,女中学生提出的1033个问题中,人际关系问题为396个,占39.3%,是影响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位因素,随年龄增长、年级增高,人际关系困扰呈上升趋势(初中时占37.1%,高中时占43.2%);早恋问题为294个,占28.5%,是影响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第二位因素,随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早恋的困扰在逐渐下降(初中占29.1%,到高中则下降为25.8%);影响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三位因素是学习问题,194个,占21.2%,学习问题随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呈下降趋势(初中占22.4%,到高时只占16.4%)。这三类问题是目前女中学生中最为严重的心理困扰,约占总问题的90%。其它还有社会适应问题,占4.7%,性别及爱美问题,占3.5%,人生观问题,占3.6%。这些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女中学生。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困扰女中学生心理的这六类问题的具体情况,对每一类问题进行了分类统计,从中可以发现在每一类问题中,是哪些具体因素在影响着女中学生。

1.人际关系问题是困扰女中学生的首要问题

女中学生涉及的人际关系是同学关系、父母关系和教师关系,具体分析这三个方面,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在女中学生的人际困扰中,最为严重的是亲子关系问题,占53.2%。主要表现为与父母间缺乏理解和信任,父母管得太严、干涉太多。有的女生写到:我知道顶撞父母是不对的,但他们不理解我,不懂我的心……我很少真正开心过。

难以处理好同学关系是女中学生人际烦恼的第二大问题,占30.5%。从她们的回答中发现,女中学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但却不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摩擦,或忌妒、歧视,或误解、猜疑等。

师生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不够理解、不够真诚。这对教师的教育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早恋问题是困扰女中学生的普遍问题

早恋问题涉及面较广,既与学习有关,又与人际交往有关。我们把目前困扰女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分为“想涉足型”和“已涉足型”两类。具体困扰她们的原因如表3所示:

从表中可知,女中学生们有男女交往的需要,但真正涉足恋爱的比例并不大,并且她们都遇到难以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方法,这严重地影响了她们的学习。正如她们所描述的:“我们喜欢和男生玩耍……和男生在一起就是和女生不一样,有朦胧异样的感觉……”

3.学习问题是困扰女中学生的第三大问题

从表4我们可知道,女中学生普遍表现为学习动力方面的困扰,占73.1%。学习的外界压力和干扰,学习无兴趣和学习负担过重等问题,是引起女中学生学习困扰的重要因素。此外,还表现为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适应等问题,占24.7%。教师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较小的。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可了解到,在人际关系、早恋、社会适应及性别和爱美等方面,女生都比男生表现得更为突出。女中学生感知细腻、情感脆弱、体验深刻,在性格上依赖性强,敏感、多疑;再加上社会对女性的不正确看法,均可能使女生在这些方面更易产生心理冲突。因此,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尤其要正确认识女中学生的心理困扰,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措施,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四、教育对策

1.加强学习指导,传授学习策略

要消除女中学生的学习困扰,教育者首先要改变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一般女中学生在学习问题上都存在着不正确的归因:大多数认为学习成绩不好是由于自己能力不够或智力低下造成的,这就严重地挫伤其学习自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许多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较强的自信心往往能激发其智力活动,使其智力活动的水平达到最佳状态。所以教师或家长在对其进行学习辅导时,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得成功的机会。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鼓励、赞扬、期待、肯定等评价方式以建立学习自信心,调动激发学生以积极情感参与学习活动。有实验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其教学效果比一般情绪状态要高得多。女中学生存在的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其实并非单纯是教学内容和要求偏高、偏多或偏难造成的,而往往与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活动中难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有直接关系,可以说女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往往是心理负担过重。只要加强学习辅导,注重学习信心的培养,传授恰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其负担过重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其次,训练或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十分重要的。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以不知不觉的方式表现出来,促进学习活动。态度是一种行为倾向,它既有认知、情感成分,又有行为成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对学习活动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促进其学习活动。

第三,传授学习策略,掌握学习方法是关键。学习方法和策略多种多样,但每位女中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存在着认知和非认知的差异。所以传授学习策略必须加强针对性,一方面教师应针对女中学生的不同特点施教;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她们进行学习策略教育,教给她们学习方法、技巧。如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三动”,即教师启动,师生互动,

学生主动;教给她们识记材料、加工材料以及监控学习活动的策略等。她们一旦掌握了良好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就能自如地操作学习过程,其学习方面的心理困扰就会随之消失。

2.实施心理辅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女中学生产生这种心理困扰,既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女中学生自身生理发展有关。如学习竞争加剧、家庭不和带来的情感挫折,社会消极文化因素的诱导,尤其是女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动荡与变化造成的烦恼与忧虑,部分教师、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造成的心理压力等。这些都需要女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实施心理辅导,可以使她们增强认识自身的自觉性,增强自我激励、调控的心理机能,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3.强化交往教育,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女中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问题。她们不能正确处理与父母、教师、同学的关系,尤其是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常令她们烦恼。处于青春期的女中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她们有强烈的“成人感”,情感丰富却难于驾驭,渴望交往又有较强的闭锁性,这往往是她们产生人际关系困扰的主要原因。父母的不信任或过分关心,教师的不平等对待等常常使她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产生消极、压抑的情感体验。因此,加强交往教育,鼓励女学生在交往活动中相互认知,相互沟通,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沟通情感、增进了解、反省自我是十分重要的。

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通过人际知觉而达到相互认同。当人们通过信息交流取得了相互了解,满足了交往的需要时,才能情感交融,行为协调。在对女中学生进行交往教育中,必须教育她们不要“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固执己见”、“自命清高”,要努力寻求交往双方的共同点,发现人际知觉中的相似性,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同时认识交往双方对彼此的权利、义务、责任,正视差异,及时沟通。另一方面,作为父母、教师要充分认识女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理解她们在交往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耐心细致地教育,以提高她们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父母与子女的交往应在和谐、平等、理解的气氛中进行。父母对孩子应给予充分的爱,对她们的思想、品行、交友、身体、学习等方面都要真诚关心和正确评价,并提供合理的帮助和适当的指导;尊重她们的意见,鼓励她们参与家庭事务。作为教师,在师生交往活动中,对她们应有良好的“期待”,形成尊重、信任、平等、鼓励的师生关系。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还要多鼓励女学生经常参与交往活动,多与人交谈、讨论、交流。交往能力的提高只有在交往活动中才能实现。

4.重视早恋和性教育,引导情感健康发展

篇(4)

1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及作用

1.1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这一心理研究理论兴起于20世纪末的美国,是一种新兴的心理学理论,它主要是通过实验和测量这两种方式来对人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和传统心理学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人的心理疾病以及问题,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对于心理研究这一领域有着革命性意义,是对传统心理学理论的一次重要改革。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正式形成是在2000年1月,形成标志是Seligman《积极心理学导论》这一论文的发表。积极心理学主要是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幸福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培养人的积极心理,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1.2积极心理学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中包含了人文主义心理学以及科学主义心理学这两种心理研究理论的内容,并对这两种理论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改进,与这两种理论的悲观人生观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对人的积极品质进行了研究。除了解决人的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外,心理学还应帮助人们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才是心理学的真正目的,因为不是每一个没有心理问题的人都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1.2.1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学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塑造人的积极心理而不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学应该对正常人的心理进行研究,而不是对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进行研究。心理学应该重点关注人性的优点,不能将过多的关注放在人性的缺点上。积极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进行了批判与继承,认为心理学应该将关注点放在人的积极品质上,它的出现填补了正常人心理研究这一领域的空白。1.2.2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重点关注心理疾病的预防问题,并且认为心理学之所以能够在心理疾病的预防方面取得成效是认为人本身所具备塑造能力。积极心理学这一理论认为人天生就具备抵御和克服心理疾病的能力,心理学要做的是将这种能力发挥出来,从而达到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而不是解决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可以通过挖掘人本身所具备的能力来对心理疾病进行预防,但如果心理学只关注人性的缺陷就无法达到预防心理疾病的目的。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并研究这些品质的形成原因,利用它来塑造人的积极心态,这才是心理学的真正目的所在。1.2.3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和传统的心理学理论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更为广阔,它突破了个体的局限,将心理学的探究视野拓展到了群体心理研究以及社会心理研究上。同时,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外部环境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并且两者结合在一起会发生作用,外部环境包括群体以及社会文化等。尽管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个体的积极品质,它仍然关注社会文化环境对人心理状况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了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经验以及意识会在环境的作用下显现出来,同时,它们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所影响。从进化过程这一角度上来讲,环境会塑造以及影响人的心理,因此心理学在进行心理研究的时候要关注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

2当前中职生心理健康面临的问题

在对我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之后,我们发现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并且他们大多在学校住宿,没有父母在身边进行照顾和引导,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这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2.1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

在对学校的新生进行调查和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每年都会存在一定数量的学生无法融入集体,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困扰。分析这些学生的情况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平时深受父母以及其他长辈的关爱,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很难适应中职学校的寄宿生活,同时,他们由于自小父母长辈的过度关爱,缺乏独立与人交往相处的能力,离开家庭后,他们一时难以适应,无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和初中学习不同的是中职学习更强调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对学生的看管大大减少,很多学生对此无法适应,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很没有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得过且过,这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

2.2人际关系处理问题

分析中职学生的家庭情况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中职学生来自离异家庭,我校离异家庭学生的比例甚至达到了50%。很多离异家庭的学生自小就离开了父母身边,由祖辈抚养长大,祖辈由于对孩子过度宠爱,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沟通的能力。在进入学校后,学生离开了父母长辈的保护,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足也就暴露了出来,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发生矛盾,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紧张。事实上,有很多学生都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他们却不知道该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为此而感到苦恼,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我校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有一名女学生由于无法和同学进行人际交往,无法融入集体,产生了心理方面的问题,最终决定从学校退学,由此可见,人际交往对学生的心理有着重要影响。

2.3情绪失控问题

在和中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中职教师发现由于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他们往往很容易就情绪激动,遇事无法保持冷静,无法进行思考,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在中职学校,由于一点小摩擦而导致打架事件的发生这种事情是比较常见的。我校也不例外,有两名男学生在过道上发生了碰撞,双方各不相让,最终导致了打架的发生。还有学生会由于教师对批评或者自己对教师的不满而与教师顶撞甚至和老师动手,完全忘记了顶撞老师的后果以及和老师动手的后果。中职学生的普遍年龄是14到18岁之间,这也是学生的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不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不够成熟,不能很好适应环境的变化,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容易与人发生矛盾,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3积极心理学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3.1增加关爱学生心理的活动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状况。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很难拉近和教师的距离。因此,学校对教育模式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心理课的团体辅导活动中,在心理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多让学生参与体验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到自己优势的同时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对此进行改进。和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相比,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己,提升自信心。

3.2注重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

学校心理咨询室大多时候都在忙于解决和处理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忘记了心理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功能。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学生积极心态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如此,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应该关注学生积极心理的塑造,只有如此,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才能够自助,这比有教师帮助解决问题更为有效。和高中学习相比,中职学生学习相对比较轻松,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并且由于专业方面的要求,他们有很多机会接触人群和社会,这对于学生积极心理的塑造有着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心理。

3.3创造良好的班风形象

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和环境息息相关。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年龄较小,他们很容易受到班级环境的影响,班风、班级同学的言行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心理。良好的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他们能够在良好的班级塑造积极心态,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教师要积极努力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4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兴的心理学理论,它为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看法,也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看法。但看到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积极心理学的局限性,它并不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万能钥匙,它缺乏足够的实践研究和论证,还需要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苗元江,赵姗.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

[2]班华.心理教育再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2.

[3]闫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3):80-83.

[4]王静.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改革与开放,2011.

篇(5)

关键词:初二学生 心理健康 SCL-90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变革,各行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日趋激烈,使人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也日益增多。当今中学生更是面临着多样化、快节奏的外部成长环境,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而中学生承受的各种压力也随之增多、增大,以致产生了诸如学习生活紧张、同学交往、亲子关系、性的萌动等各种心理的困惑和矛盾,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心理问题。种种迹象表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阶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有关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中,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是研究者使用较多的测量工具既往研究结果表明,约10%~30%的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种心理问题和症状,因此通过专业心理问卷等手段,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有针对性地在中学生群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本文采用SCL一90症状自评量表对佛山市顺德区某初级中学初二中学生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佛山市顺德区某农村初级中学抽取全体初二级学生,共发放问卷295份,回收295份,有效问卷287份(有效率97.29%)。其中男生166人,女生121人。

2.研究工具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在国外早已广泛应用,在国内也已较多应用于临床研究,近年来也为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普遍采用。量表采用5级评分,1-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被试的总分超过160分就应考虑筛查阳性,因子分≥2分提示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3分提示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3.施测过程

由主试按班级为单位统一组织现场笔测,测试前按统一指导语予以说明,以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解答被试的疑问。按规定操作方法以不记名方式让学生在30分钟内填涂心理测评答题卡。测试时间为2009年3月10日至3月11日。

4.统计分析

所有原始数据采用Epi Data 3.0软件包进行录入,数据结果采用SPSS FOR WINDOW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因子分析、t检验等。

三、结果

1.总体水平

从总分上看,样本中总分最大值为333分,最小值为89分,平均分为139.66(见表1)。总分大于160分的共有56人,应考虑筛查阳性;大于200分的共有32人,这表明约有11.15的学生可能存在很明显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表1.总分的频次分布

2.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从表2和表3中结果可见,在本研究中有35.54%的初二学生至少一个因子高于2分,即有各种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8.36%的初二学生至少有一个因子高于3分,即可能存在中度或中度之上的心理问题。

表2.scl-90量表因子分构成比

从表2和表3中还可看出,因子分≥2分者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其他、抑郁、恐怖、敌对、焦虑、精神病性、躯体化。因子分≥3分者依次为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抑郁、其他、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躯体化。初二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敌对,抑郁和偏执等症状。

检验显示,初二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比例明显高于初二男学生(P

表3.SCL-90量表因子分构成比

注:一个被试可能同时有一个以上因子≥2、≥3分。

3.样本SCL-90各因子分和性别差异

表4显示,除强迫症状、敌对和偏执这3个因子分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外,女生在其余7个因子分上均显著地高于男生的得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4.男女生各因子分对比

4.样本与常模的比较

表5中,本研究与金华等人在1986年测定的中国青年组常模进行比较:除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没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5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5.本样本与常模比较

四、讨论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从总分层面上分析,大于160分的占总体人数的19.51%,需要考虑进一步地深入调查了解,筛查阳性。从因子分层面上分析,因子分≥2分者占35.54%,表示存在有各种轻微的不良心理反应。因子分≥3分者占8.36%,显示可能存在中度或中度之上的明显心理问题。这一比例明显低于刘恒,胡胜利等人近年的研究结果。表现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敌对,抑郁和偏执,这一结果与国内大量的相关研究是大体一致的。

其次,本研究选取了常模当中18~29岁这一年龄组与本文的研究对象初二学生(多为13~14岁)进行比较,两组对象的年龄有比较大的差距。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突出,自我意识出现第二次飞跃式发展,情绪波动剧烈,还有性意识的萌动等等,这些错综复杂的生理、心理和情绪上的体验让中学生措手不及,一时无法很好地掌控自己。本研究中的强迫、焦虑、恐怖、敌对等因子得分较高反映了这一特殊时期的特点,这也可能是与常模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

2.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本次研究的统计学分析发现:男女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和其他这5个因子上的平均得分都超过了1.5。女生scl-90的各因子分均高于男生,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等7项因子的检出率显著地高于男生(P

以上情况提示我们,在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积极探讨不同群体和不同性别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特点及类型,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中学生尤其是中学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得到广泛重视,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应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五、结论

1.因子分≥2分者占35.54%,表示有各种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因子分≥3分者占8.36%,显示可能存在中度或中度之上的心理问题。

2.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其他和精神病性这7个因子女生的均分显著高于男生(P

3.与国内scl-90+项因子的常模比较,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这五个因子均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刘恒 张建新 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88~90。

[2]金华 吴文源 张明园 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3]胡胜利 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2),114~119。

[4]王极盛 李焰 赫尔实 中学生SCL-90信度、效度检验及常模建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8~10。

[5]王锋 王莉 李 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2),137~139。

[6]黄海燕 张勤勇 厦门集美中学学生SCL-90评定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77~1078。

[7]敖淑清 王杏英 徐济达 南京市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校医,2001,15,(6),421~422。

篇(6)

本文提及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主要强调是一种相对表现下的临床心理异常表现或症状,一般不能将之视为疾病对待。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调研过程中发现(以广西区调研数据为研究对象,下同),这一现象首先在中学女生中更为普遍。大多表现为进行某类体育运动或者处于某种体育环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典型心理特征及外在行为表现或生理反应。然而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学女生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问题一直未得到真正重视。基于上述问题,笔者对中学女生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分析,并提出了在游戏中帮助其消除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相关对策。

一、 中学女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表现特征

1.心理方面

中学女生对于进行体育运动的常见心理障碍会表现为:焦虑、畏惧、自卑、抑郁或者漠视。如焦虑畏惧型:某同学跳箱练习时一次被绊倒后对此产生畏惧心理,再次练习时会产生异常紧张、大汗淋漓或者助跑到跳箱前突然停下等反应;如自卑抑郁型:某校阳光体育运动重点推广健美操项目,而体型肥胖动或肢体不协调的同学练习中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个别同学会因无形中被运动孤立而抑郁;也有些女生对体育运动呈漠视的态度,表现为运动参与行为敷衍以及对结果不关心、无所谓。

2.生理方面

事实上,运动心理障碍往往伴随一些较为明显的生理反应或行为表现。如某耐力较差的女同学每到要进行800米测验就变得抑郁、焦虑,因为既害怕跑步又担心测试成绩;结果,每当进行中长跑练习时就出现腹痛、腹泻、尿频、脚抽筋等现象。再如某同学因在篮球赛中被对方撞伤而产生畏惧心理,再次上场打球时动作放不开、不敢主动争抢。此外,也有少数学生表现为运动抵触,即直接拒绝或间接避免参加某种体育项目或练习某种动作。

总之,由于中学女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青春关键期,运动心理障碍的最直接表现即运动锻炼的认知性误区及参与程度低。更重要的是,这将对其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发展方面产生严重影响。一方面,体育心理障碍的长期存在会影响学生对身体自我的正确认知,对形态自我不悦纳等;另一方面,还可能在其生命成长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消极因素,如自卑、畏难、自控能力差等;此外,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缺乏正确的身心健康观,身体综合素质较差等也自然不可避免。

二、 中学女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关于中学女生产生运动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将其归结为下列三个方面。

1.中学女生的特殊生理、心理特征

一方面,中学女生生理年龄一般为12-18岁,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这一成长阶段由于内分泌活动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性别意识突显,神经系统此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上有出现暂时性肢体协调能力下降、反应迟缓或过分敏感等特征。并且,由于进入青春期后的生理变化,认识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过程中会羞怯、胆怯,对身心自我认识不足。另一方面,进入青春期的女学生在心理方面呈现下面的特点:情绪较为容易波动;敏感、自尊心强,容易羞怯;参加体育课时较多表现意志上畏难、畏苦情绪严重,疲劳耐受力差以及进行室外体育活动时怕晒怕黑等等。此外,网络以及手机的日益普及,无疑为那些敏感、羞怯的女中学生提供了情感宣泄的空间,迷恋于手机网络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转移了参与户外运动的行为选择。还有少数同学对体育运动的漠然心理,则表现为只对体育的逃避性“假装漠视”和对任何事物的漠然,如网瘾学生。

2.体育教学和家庭教育的间接影响

由于中学女生在这一时期敏感性心理变化,某一偶然的事件都有可能使其对体育产生畏惧心理;加之应试教育环境下,体育课不受重视,教师对学生差异化关注较低。因此,传统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示范干扰或言语不当,学生受伤后的畏惧,个人身体素质差——肥胖或肢体不协调导致嘲笑或歧视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中学女生产生运动心理障碍的引子。家庭教育方面,问卷显示,尽管有近七成的家长认可身体健康、体育锻炼的重要,但是出于升学压力等原因,运动锻炼明显被后置。此外某些传统观念,如重男轻女、女生要文静少动等思想观念,也间接影响了某些女生的行为偏好。

3.压力应对教育缺失

整体而言,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待真正落实。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以广西参与2010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中学为例),尽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但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是班主任的鼓励教育或理论灌输,专职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较少,压力应对教育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学生也对心理咨询缺乏合理认知,有相关自主意识并且敢于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较少。更关键的是,中学生处在青春躁动的成长阶段,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很不成熟,往往因为压力应对教育的缺失,每当遇到困难问题、失败挫折时,不会自主自发地及时进行思考分析;更多的可能会陷入自卑或者悲观低落的情绪状态,也有部分同学会采取逃避式防御机制等等。 三、 消解措施

1.游戏激趣与合理设计

游戏论之父约翰·赫伊津哈认为,游戏是在明确规定的时间、空间里所进行的行为或者活动。它是按照自发接受的规则来进行的。这种规则一旦被接受就具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的目的就存在于游戏行为自身之中,它伴有紧张和喜悦的感情与日常生活不同。游戏的最大特点是人自觉行为的展示,并较少地受到限制,是人自由活动的最佳表现[1]。体育游戏的引入可提高初中女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她们积极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体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运动技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一过程的发展前提,便是对体育游戏的合理设计。合理设计其实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游戏的设定、组织开展、过程控制及事后分析等环节。一是选编原则,即游戏的选编要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充分考虑难度、时间、场地因素,还要保证活动开展的安全性;二是要把握好运用时机和运动负荷强度,既要实现游戏设计目的,又保证不影响课程其他环节的进行;三是教学组织过程中,规则裁判、游戏启示引导教育等十分重要[2]。此外,在体育游戏中通过一些场景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适应各种“角色”的变化,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把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放到重要位置上,培养浓厚的兴趣、持久的注意力,借助于经过良好设计的游戏及合理组织开展,来帮助存在运动心理障碍的学生逐渐调试自己的运动参与体验及认知感受。

2.心理关注与引导帮助

解决中学女生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游戏激趣与心理疏导密切相关。比如某女学生因身体协调性较差等身体素质原因而产生的逃避、自卑等体育运动心理障碍,表面上看这是与社会性需求会引起自我完善的需要相矛盾。问题关键在于,中学女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未得到重视,缺乏合理的引导帮助,未形成完善的自我人格。因此,体育游戏开展前后的规则目的讲解、总结以及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参与指导和引导性帮助非常关键。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差异化行为表现,通过自身的言语或参与,有针对性地进行动作技术指导、情感激励或压力缓释,减轻她们的心理包袱,让女中学生在逐渐尝试参与的过程中,享受体育游戏和体育运动的快乐,进而帮助形成运动锻炼、身心健康的美好的情感体验。

3.健全人格与自我悦纳

在体质测试调研过程中发现,同龄人群中,敏感内向、疑心较重、容易悲观的女中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畏惧等负面的情感体验甚至轻重不一的运动心理障碍,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因此,游戏教学过程中,游戏组织、趣味引导只是外显的引子;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活跃思维、开动脑筋,不断地拓展自身潜能,完善个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受挫能力和意志品质,间接增强疲劳耐受和对户外恶劣环境的忽视,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较为健康完善的人格。

总之,游戏教学法便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游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沟通交流交往的情境,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发展心智、完善个性。本文也是由此出发,对中学女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提出应对之法。当然,这无疑也间接对体育教师提高了要求,但是显然游戏激趣对学生带来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正面引导还是较容易实现。

参考文献

[1] 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篇(7)

【关键词】 边远山区;高中生;心理健康

Analysis on Seni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n Remote Mountain Region Senior Students. Liu Xiancui. College of Education, North 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search for remote mountain region seni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Methods 325 senior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mental health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re were 6.3% of all had more mental illness. Gender differences exist on learning and terror anxious was obvious. The anxious on comminute, lonely and body symptom had differences, schoolgirls perceived more anxious on those item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on others. Conclusion The remote mountain region seni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was lower than urban's. Gender differences exist in some sub-scales.

【Key words】 Remote mountain region; Seni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近年来,心理健康已成为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很丰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我们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个人心理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各种机能能够适应生存发展的需要,并在发展中良好适应的协调状态。国内的心理和教育工作者对我国的青少年心理状况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中国青少年心理不容乐观,存在如嫉妒、焦虑、逆反心理、社交困难、学习不良、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行为问题也称问题行为,青少年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由于个人行为无法顺应多变的环境,从而使他们感到适应困难,进而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生理或心理上的障碍[1]。

对青少年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已许多。按照国际心理卫生健康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发展研究所对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了较广泛的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基本心理健康比率为82.7%,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率为14.8%,严重心理问题的比率为2.5%。上海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有29%的学生心理异常。浙江对2961名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16.7%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牡丹江对1414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心理疾病的发生率26.17%。这些研究表明[2],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心理健康问题逐年严重。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大中城市中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为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然而,对于地处边远山区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目前比较欠缺,而边远山区的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中学生群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研究着眼于这一特殊群体,通过调查研究,探究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以了解边远山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江津市某中学高二年级的325名学生为研究被试。川、渝、黔三省交界地区包括寨坝、复兴、柏林、四面山等乡镇,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山区,平均海拔1700米,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山多地势险要。这里有汉、苗、布依族等十多个民族,由于历史和地域因素,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十分缓慢。该学校招生以这些地区为主,所以选择该校的学生有代表性。另外,本研究以高二学生为被试,是因为高一学生刚上高中,存在适应性的问题。由于边远山区经济落后,只有少部分学生才能读完高三,并存在升学压力等因素,所以,认为高二学生最具有代表性。

1.2 方法 本研究以《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3](MHT手册)为研究工具,用于综合测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测验共有100个项目,其中含有8个内容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每个项目后面有“是”与“不是”两个选项,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记分采用10分制,4分以下为“正常”,5~7分“有问题”,8分以上“比较严重”。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29,信度比较满意。被试在总量表和分量表上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以班级集中的方式组织施测,在施测前由主试向被试说明施测的目的和回答问题的方式,然后分别发给他们问卷答题,时间为45分钟,要求客观真实反应自己的情况。共发放问卷361份,剔除无效试卷,回收有效问卷325份。

1.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数据全部输入电脑,用SPSS 13.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 果

2.1 总体情况 见表1。

表1结果表明,边远山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有77.2%的人属于正常,6.3%的人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且男女生的状况有差别。女生中76.1%的人属于正常,6.9%的人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男生中78.3%的属于正常,5.7%的人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说明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的心理问题。

2.2 量表中各类倾向所占的比例 见表2。

表2表明,边远山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心理状况良好的在62.4%~90.7%之间。全分量表在6.5分以上的有32人,约占9.8%,表明这些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有不适应行为,这部分同学自从上高中以来有过打架斗殴、抽烟、酗酒等行为,并因此受到学校警告记过处分。

结果表明,在分量表中,自责倾向方面所占的比例最大,有14.2%的学生属于将自卑、怀疑自己的能力,并经常将过失归因于自己的一类。过敏倾向的比例次之,多数同学能够正确的看待失败,面对挫折等问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常常过于敏感。学生对人焦虑和恐怖倾向也比较严重,都占到6.5%,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对某些日常事物如黑暗、尖叫、动物等产生恐惧。大部分学生能适应平时的学习,且学习的时候不受外界的干扰,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有学习焦虑,对学习有恐惧心理,无法安心学习,十分关心考试的分数,需接受为其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特别计划加以指导。在人际关系和孤独倾向方面,比较严重的比例不大,绝大多数学生能比较好的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及与父母的关系,有一部分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有较大的困难,需要加以引导。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孤独,表明他们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孤独、抑郁、退缩及不善与人交往。身体有异常情况的学生所占比例也较小。学生在冲动倾向上,有严重问题的比例最小,2.8%的学生十分冲动,自制力较差、好动,还表现为对低刺激有反应,大多数的学生能够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

2.3 边远山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见表3。

表3结果表明,边远山区高中男女生在学习焦虑和恐怖倾向方面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表明女生焦虑水平高于男生,在对人焦虑和身体症状方面女生也明显高于男生,而男生的孤独倾向高于女生,在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无明显差异,而且得分较低,表明在这些方面男女都有较低的焦虑。

3 讨 论

研究表明,边远山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有77.2%的人属于心理健康。有研究表明[4],城市中学生心理正常的有82.7%,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占14.8%,只有2.5%的人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与本研究相比,边远山区的高中生心理健康良好的人数所占比例小于城市,但是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城市,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的,这可能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边远山区经济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导致学生对外界的不安全感,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5],这与这些地区对待男女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不同,学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差异以及男女生关注的焦点有关,男生在这一阶段兴趣更广泛,也较容易满足,而女生则不同。研究表明,学生在自责倾向上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比例最大,他们常常将失败等归因于自身,怀疑自己的能力。由于边远山区大多数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子女的要求较简单,只要学习好别惹事就行。他们意识到,为了改变家庭经济困难的现状,让子女过的更好,只有通过让孩子读书,考大学找好工作,来改变困难的局面,时常教育孩子在生活上勤俭节约,在学习中勤奋努力,体现了对子女的希望,这也正是边远山区的贫困生在校遵纪守法、勤奋好学的动力。所以学生会因为失败而自责,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相背[6,7]。有研究表明家庭内外因素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8,9]。

表3结果表明了边远山区男女高中生在各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学习倾向和恐怖倾向方面,女生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生,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0]。由于山区经济落后,人们的观念比较保守,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比较严重,所以对女孩的教育不重视,女生面临着随时都辍学的可能,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女生学习更努力,对学习的焦虑也更高。学校给学生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以及校风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高中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重。有研究表明[11,12],学习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影响,高中的学习内容复杂、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很费劲,甚至会导致其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不安、烦躁,影响学习效率,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一般而言,女生比男生胆小,而且在家受到的照顾也多于男生,因此缺乏独立性,更易害怕,有较强的依赖性,所以对恐怖的焦虑高于男生。由于男女生理成熟的差异,女生对自己的身体有更多的关注,对身体发育容易产生焦虑,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她们的心理和生理给予关注,稳定其情绪,帮助她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在边远山区女生的地位比男生低,她们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更多的害羞、自卑和退缩,所以在人际交往方面有更高的焦虑水平。本研究还发现,男生在冲动倾向上的分数比女生略高,表现出更多的反抗和过度好动,与俞国良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3]。

本研究结果提示,对边远山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应该予以重视,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学校、班集体和个体之间三方面因素对学生的和谐教育,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源动力,因为他们在学校生活时间较长,和同学交往最多,受老师的感染最深。由于本研究的被试来自于局部地区,对于普遍性还有待于后续的研究。中学时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面临巨大挑战的转折期,学生容易感受到心理压力,也容易产生各种心里困扰,探讨边远山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帮助其保持健康的心态,顺利渡过青春期,排除心理障碍有积极的意义。对边远山区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方面的努力,还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学生主动反思,进行自我保健,更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社会对山区教育的投入,全方位、多渠道的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 参考文献

[1]邓世英,刘世湘,郑日昌.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研究综述.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2):50-54

[2]陈 文[JX*1][KG-*1]心[HT6].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28-323

[3]宋传茂,陈伟编著.心理健康诊断测量.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207-218

[4]叶苑.贵州省农村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19(1):90-92

[5]韩进之.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428-429

[6]叶俊杰.农村初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对策.心理科学,2001,24(3):367-368

[7]曾文星.青少年的心理与治疗(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8-29

[8]左占伟等.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1):730-732

[9]Day AL, Livingstone HA.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stressors and utilization of social support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Can J Behav Sci,2006,35(2):73-83

[10]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学报,1996,26(2):153-160

[11]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常模的建立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9):114-119

[12]陈家麟.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7(3):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