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农业产业化的思考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4 16:28: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产业化的思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篇(1)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企业 新会计准则 实施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1.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176-02

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客观上要求企业尽快实施。而现行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绝大多数尚未实施新会计准则,如果实施,会有哪些问题和难题,如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影响会计报表准确性和真实性。为此,笔者对80多家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财务人员,采取了问卷和公开信息收集相结合方式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新准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复杂性、灵活性,以及对企业盈利的影响、对财务运作体系的影响和企业财务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难点和问题等。这些调查结果基本上代表农业产业化企业财务人员对实施新会计准则的认知。为了新会计准则能顺利实施,笔者对实施新会计准则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提出了解决意见。

一、问卷调查反馈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1)新会计准则比原有制度和准则更为科学、合理,更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会计信息。90%的人认为新准则比原有准则更科学、合理,而没有人认为新会计准则不科学和不合理。(2)新会计准则理解上比原有制度和准则更复杂。80%的人认为新会计准则更难理解,对财务运作体系影响较大,复杂度更高,没有人认为新会计准则不复杂。(3)新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主观判断能力,体现了新会计准则在运用上比原有制度和准则更灵活。90%的人认为新会计准则在运用上灵活度更大,没有人认为新会计准则不灵活。(4)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盈利影响较大,人为操作利润的可能性较大。95%的人认为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盈利影响较大(包括可能导致利润增大或减少),也给部分企业创造了人为调节利润的机会,5%的人认为影响不大。(5)新会计准则对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更高。95%的人认为新会计准则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更高,相当部分企业尚未对新会计准则进行系统培训,仅参加了“形式上”的后续教育,对新会计准则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实施新会计准则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上述调查结果可能由于被调查者个人认识的局限性和水平参差不齐的因素,信息可能出现一些偏差或不真实,但基本上反映了农业产业化企业财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认知的真实情况。

二、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反馈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农业产业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对企业盈利影响程度,笔者收集了目前已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相关财务数据。上市和拟上市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共计10家,现基本上是执行的新会计准则。这10家企业,200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共计81.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主营业务利润36.79亿元,同比增加22.27%。引人注意的是,投资收益同比出现45%的大幅增加。这说明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上市和拟上市的公司增加盈利影响是较大的,但并非对每个企业的盈利增加都很大。而不准备上市的大多数农业产业化企业,可能会因没有较好质量的金融工具,因各种减值准备金的计提、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方式变更等,盈利能力反而大幅降低。

三、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在农业产业化企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对上市和拟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情况的总体分析,笔者认为,新会计准则实施中,农业产业化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新会计准则中部分内容复杂性尚需明确。调查显示,新会计准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问题企业很不适应,不知该如何处理。新会计准则实施目标是与当今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原则性的规定太多,使得不少企业对新准则不知所云,真正执行起来感觉没有具体的依据。比如存货和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取舍,很有可能会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一个环节,而作为农业产业化企业财务人员因各自对市场了解的情况不同,判定标准也不同,其结果大不一样。公允价值本身也存在计量上的缺陷,因为公允价值没有统一的严格的标准,多是参考价或估计价,很多数据、资料也难以获得。因此,在很多时候,只能根据操作人员的主观判断来确定。从而造成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主观性较强,得出的信息不够真实、准确。

2.企业内部管理环境较差制约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农业产业化企业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是个体经济逐步做大的,许多是搞养殖、屠宰及农牧产品加工行业,这些企业虽然按《公司法》表面上引入了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等。但实际上,部分企业从业主(即股东)到员工素质偏低,企业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根本不到位,企业内部管理处于较低水平,突出表现在内部控制不到位。

3.企业外部环境也制约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我国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政策,基本上采取的是资本注入、低息或无息借款、贴息等几种方式,其目的是“带动农民致富、增加当地财政税收”。主要是我国农业产业化项目基础薄弱,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生产成本极高,是一个毛利率极低、劳动密集性的行业。多数农业产业化企业都成立时间不长、底子薄,经不住风吹雨打,无法在市场中与大企业,特别是国际化大公司抗衡,它们多数时候还得依靠国家政策和银行信贷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一旦执行了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存货、应收账款、长期投资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和产品研发费用的处理,将企业真实情况暴露无遗,企业资产可能大幅缩水,利润大幅下降,净资产大大降低,资产负债率大大提升。这样执行的结果,虽然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了,但企业可能享受不到国家政策扶持,更得不到金融业的信贷支持,许多农业产业化项目发展前景看好,将因资金缺乏而倒闭。

4.企业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影响新准则的实施。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国际上公认的、先进的会计理念,许多会计核算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还要求对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这对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企业会计人员而言,的确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主要是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易出现对新准则理解上的偏差,特别是要求会计人员拥有专业判断能力,更不易把握。会计人员缺乏新准则所要求的专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确和新准则的实施效果。特别是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财务人员,多数是没有经过专业学校正规培训,有的甚至连培训班都没有进过,因为与企业业主私人关系,有的还担任企业的财务负责人。

5.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工作量过大。大多数农业产业化企业认为新会计准则相当复杂,其工作量也增加不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所有财务人员全面进行系统培训,这种系统培训无疑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其次,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准则要求对被投资单位(包括子公司)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上实现统一,这种会计政策上的统一,也造成了很大工作量。第三,新会计准则中很多事项要求设置备查簿,这也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第四,新会计准则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要求非常细致,这也就要求被投资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单位提供较为详细的明细报表和说明,而编制合并报表的会计人员要须逐笔分析,这也会增加较大的工作量。

四、促进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措施

新会计准则实施在农业产业化企业会遇到如此多的问题,岂不是在农业产业化企业中就无法实施了?但实施新会计准则是大势所趋,是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和经营成果,其深远意义是不容怀疑的。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解决实施新会计准则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农业产业化项目单位面临的问题,才能在农业产业化项目单位中推行新会计准则,才能顺利实施新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报表才准确、真实。通过此次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只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就能在农业产业化企业中实施新会计准则:

1.制定《农业产业化企业新会计准则实施细则》。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会计人员较为严谨,早已习惯了非常明细的会计准则细则,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而新会计准则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完全趋同,有些专业人员认为这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一致,最重要的是对广大农业产业化企业会计人员而言,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尽管新准则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是农业产业化企业会计水平努力的方向,但目前与具体情况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笔者建议在新会计准则之外,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农业产业化企业新会计准则实施细则》,报财政部门许可,逐步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

2.加强培训会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虽然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财政部门以及社会培训机构已组织了较多的培训学习,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农业产业化企业中除正在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会计人员外,其他人员仅限于“形式上”的后续教育,就是正在执行的新准则的很多会计人员也没有完全理解新准则的含义,判断力也较差。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训工作:第一,要选拔高水平、高素质的培训老师。培训老师的素质高低是能否顺利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第一步,培训老师要帮助会计人员正确理解新会计准则的含义,在讲解时要多联系实际操作,要让会计人员了解我国会计制度、准则的变革历史,要真正领会新会计准则实施的背景和目的,真正掌握新准则的具体规定。第二,要广泛深入地进行培训。要对农业产业化企业中所有会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培训,达到对新准则真正理解和掌握。第三,要培训农业产业化企业会计人员的主观性。可通过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准确真实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第四,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不能借新准则的实施而人为调节企业利润。新准则之所以要求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观念,是因为新准则赋予了会计人员更大的操作空间。通过对农业产业化企业会计人员这几方面的培训,提高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实施新会计准则奠定了基础,使农业产业化企业更能适应国际化的需要。

3.完善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内部环境。建立、完善农业产业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也是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内部环境。当前,很多农业产业化企业既有内控制度不完善,也有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农业产业化企业多数是私营经济发展起来的,业主(或股东)、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同一人,很多时候由于业主为片面追求工作效率和对管理的一知半解,根本不支持内控制度的实施,甚至放弃执行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在业主面前形同虚设;也有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出于个人利益,不愿认真执行内控制度。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关部门应对农业产业化企业业主和管理层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并对企业财务人员、财务负责人的资质进行检查和清理,促使企业健全并切实落实内控制度,将企业健全和自觉执行内控制度与国家的财政扶持政策挂钩,对不完善和不认真执行内控制度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给予一定的处罚,从而提高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

4.完善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尽快制定、完善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经济法律法规,规范农业产业化企业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其次,应尽快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农业产业化企业财务行为,促使农业产业化企业管理规范。再次,国家在出台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相关政策时,其扶持政策不能把会计报表数据作为重要依据,金融业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信贷政策也不能把会计报表数据作为重要依据,而是将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前景、管理水平、团队综合素质等作为重要依据。

各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农业产业化企业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给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引导其学习和执行新准则。在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应加强监管,防止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利用新准则操作利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对企业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各部门应及时研究解决。

5.协调关系,帮助农业产业化企业尽快实施新会计准则。由于新会计准则在农业产业化企业中实施的工作量较大,有关部门应积极做好协调工作,促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利于农业产业化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各项成本和费用,尽快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使我国农业产业化企业尽快实现国际化,最终融入国际舞台。

参考文献:

1.刘东溟,高晓兵,唐礼萍.对新会计准则的思考.中国期刊网,2009

篇(2)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意义;问题;对策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农业产业化是要把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农业生产转变为现代化的商品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农业生产体制的创新和经营方式的变革过程,是在巩固我国的基础上,把小生产变为大生产过程。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改革,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矛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经济新发展的现实途径;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激活农村消费需求,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当前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对于农业产业化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有关农业产业化的认识大多为,农业产业化就是按照产、供、销,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业的一体化经营。而且认为,只要实现了这一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就能实现农业产业化,甚至认为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就是这种农业的一体化经营。

2.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因为从规模上看,作为加工与销售企业的龙头企业的规模都会远远大于农业生产企业的规模,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是不同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会利用其市场势力与农户签订不平等的合同或契约。大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通过不等价交换对小的农业生产企业进行剥削,会导致前者发展壮大而后者凋敝败落,最终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途径和方式存在偏差。目前的一体化企业,并没有建立在产业融合和产权一体的基础之上。目前无论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工贸一体化经营,还是专业市场加农户的一体化模式,都不是建立在产权一体化基础之上的农业一体化经营,从产权安排上看,上述一体化模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纵向一体化,而是交易双方为降低搜寻成本而签订的销售和采购合同。而这种一体化经营,在短期内可能会促进农业产品商品化,但从长期看其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强化农村劳动力培训以提升其综合素质,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劳动力要素是市场诸要素中最关键的因素,直接决定着地方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为此,必须从职业技能培训入手,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造就一批思想解放、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强化农村劳动力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农业产业化因市场化而生,既是一种市场选择,也是一种市场行为。强大的龙头企业必须以庞大的市场容量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才真正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老大。所以,拓展市场空间是重中之重。

2.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分散的农户需要通过产业化这一组织与制度创新形式以及市场中介组织、农民自发组织等其他形式,来提高农民组织化及集约化程度。所以,一方面要建立起国家、集体和农民及其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要大力发展农民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另一方面,加强学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等的中介作用,要加快农村技术、信息、信贷、保险等服务网络建设,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加快基础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培育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特点与市场需求,把粮食、蔬菜、畜禽、水果和花卉列为五大主导产业,并以主导产业为基础,选择好建设好高效益的生产基地,并要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拓宽合作空间。同时,增加投入,加快农田水利、道路交通、流通设施等建设,为产业化经营夯实基础。

篇(3)

关键词:蓬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思考

一、我市农业发展现状

(一)开辟特色运行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为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促进农业健康发展,我市在国家级标准示范区的基础之上,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能够有效实现经济利益合理分配的产业经营模式,如“一体化样板基地”、“紧密型生产基地”、“松散型生产基地”、“公司+种植大户合作社”等。

(二)注重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实施科技富农工程。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二者紧密结合,围绕我市苹果、葡萄、畜牧、水产养殖四大特色领域的发展,组织一批拥有技术的人员深入到种植一线,以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的形式加入到农业示范基地的生产建设中,或以个人创新、技术承包的形式参与到特色农业、优势农业的发展中,全面促进我市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使用,进而提升我市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农户的增收。

(三)推广农业产业化项目,打造农业特色园区。烟台苹果是山东干名优特产之一,其以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技术,逐年扩大市场份额,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在渔业养殖捕捞方面,因引进大菱鲆等新品种,并形成相应的生产能力,加速了周边区域乃至整个环渤海湾地区大菱鲆养殖产业化的发展;肉鸡标准化养殖实现以沼气为纽带的集养殖、种植、生物能源、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酿酒葡萄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使蓬莱市成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和全国三大优质酿酒葡萄产区之一,辐射带动了全国酿酒葡萄品种的升级换代及高端葡萄酒品质的提升。

二、我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农业经济在产业化、规模化方面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在龙头企业规模、品牌建设、监督监管、产业规划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供应链上、下游的走向;而在农业中,龙头企业的发展从深度与广度两个方向影响着农户与市场的关系。当前我市农产品行业中,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并且多数企业还处于“小、散、低、弱”的状态,但当前我市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均无法对行业结构调整起到任何作用。

三、我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

“三农”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格局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息息相关。在发展过程中,我市应借助“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契机,捋清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加强服务监管,大力推动我市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现代化、产业化的农业经济体系,进而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创收。

(一)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实现规模化发展。1、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做强做大。在全市范围内树立学习典型,或在周边市区寻找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和优秀经验,以推进我市龙头企业的的加速发展,并实现数量和质量上的突破。制定优惠政策,为龙头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以推动我市本土企业的发展;引进高新农业产业技术,促进现有企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促进现有企业之间兼并和重组,逐步扩大企业的规模;利用民间资本,在现有企业中培育出新的龙头企业。2、树立品牌意识。在现有企业中选出优质产品,以其品牌为重点发展对象,并大力扶持,促进该品牌及产品的推广和扩张。在品牌选择时,要重点扶持具有蓬莱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建立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在市场中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产品品牌。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技术与农产品生产的有效结合,实现科研院校与企业的强强联手;积极引进、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与企业、与农户实时对接,使新兴技术在实践中进一步实现其价值。另一方面,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于企业在创新或研发方面做出的努力,或是在品牌方面的成绩,可通过相对应的奖励办法给予鼓励。

篇(4)

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己由数量制约为主,转变成质量和品种为主,农村经济由追求农产品总量向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转变。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在较大程度上要求依靠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因此,如何加快××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现状 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阶段,初步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据统计,2003年我市上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总产值20.17亿元,固定资产10.24亿元,年销售收入14.83亿元,净利润1.42亿元,开发种植面积4.55万亩,养殖面积5.98万亩,加工面积0.98万亩,直接带动农户7.1万户。在23家农业产龙头企业中,以种植业为主的14家,产品以果蔬、花卉、甘蔗为作物种植为主,以养殖业为主的5家,主要是以水产养殖、畜牧为主,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2家,以加工农副产品为主,以综合为主的2家。其中,××市洪恩水产有限公司、广西建邦股份公司、××市正五实业有限公司,广西鸿雁食品有限公司、广西风翔家禽有限公司五家农业龙头企业率先被评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自治区的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二、××市农业龙头企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以五个自治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一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航母群已成雏形。这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技术、信息、资金、市场等方面优势,与农民合作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科农工贸一体化的格局,大大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但是,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还颇受一些问题困扰着,主要表现在: ㈠传统问题。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普遍存在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松散现象,还没能真正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关系。 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规模小。这些年,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各级政府的关注下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农业企业发展的投入大、收效慢、效益低和部分人的轻农意识,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发展不快,与实现农业产业化仍有较大差距。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真正上规模、上水平的较少,这种状况极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日益加剧的需要。 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科技投资少。我市农业企业的科技投入与工业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虽与投入来源、资金积累、起步较晚有关,但主要是部分龙头企业安于现状,风险意识和拓展意识不强,满足于停留在半成品和手工粗加工阶段,工艺简单,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难以上档次,企业缺乏竞争力。 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质量管理不够完善。我市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自己定位于农业,而没有从真正的企业管理上来看待,缺乏企业管理制度,有的人员不多,又是亲戚关系,存在家族式经营管理,难以实施岗位责任制。 ㈤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近几年在政策、资金上,自治区和我市都相继出台一些政策和拨出一些专款来扶持一些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但是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扶农专款资金量不大,且分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大大地阻碍了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㈥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都相应成立了服务机构,但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服务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企业负责人的经济、政策理论和科技等方面指导不够。 三、对策及建议 鉴于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率先在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走在前列,以十六大精神、自治区“1234610”农业和农村工作思路为指针,结合××市农村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㈠规划引导,实行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涉及到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政府必须在政策上进行引导和鼓励,根据我市的资源和商品流向,对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目前,从我市总体情况来看,应建立一批粮油糖专业基地和良种工程,树立一批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和劳动农户能力强的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一批大型专业市场。 ㈡加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农业龙头企业要积极采用预付定金,提供技术服务,实行保护收购等方式,确保产销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㈢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农业龙头企业的兴衰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关系到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市应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在政策、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㈣拓宽融资渠道,破解龙头企业资金约束“瓶颈”。当前,我市应从以下四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主体要转变单纯依赖间接融资的思路,拓宽融资渠道。二是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所需的中小资本市场,让更多的资金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进入农业化生产领域,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创造宽松融资条件。三是拓宽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增强金融机构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化农户的实力。四是建立农村资本交易市场,为龙头企业通过产权转让、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运作的开展和盘活农业经营性资产提供条件,进而提高农业产业链和关联产业的经营水平,走集团化、规模化道路,壮大龙头企业经营规模。 ㈤注重农业科技的投入。科技兴农是科技兴市、兴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因此,我市应对一批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前景和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的力度。 ㈥树立名牌战略。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抢占市场份额,塑造企业名牌形象。当前,我市应重点扶持如金品、鹅肥肝、香山鸡嘴荔、珍珠水产系列等一批名牌产品的开发。 ㈦用现代营销手段来推销企业产品。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除了少数企业外,多数企业产品销售手段比较落后,还是沿用传统的以产定销、坐等客商营销方式,缺乏营销策略研究。因此,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以现代营销手段为理念,重点从人员培训,销售网络的建设、完善,专业市场建设方面做好工作。 ㈧完善制度,健全服务体系。首先,要进一步健全落实领导联系龙头企业的制度,并制定明确的奖励措施。其次,要具体落实工商、信贷、贴息、税收、土地、用电、用水、科技、人才等方面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优惠、优先办理有关手续等措施。再次是把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级领导机构,逐步健全“横到边,纵到底”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并定期上门指导,协助引入

技术,帮助解决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㈨要走生态持续发展之路。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要特别注重走持续发展路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

篇(5)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金融约束  制度安排 

一、 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约束分析 

(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到位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创新,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是与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很不适应。从现行农村金融机构来看,其市场定位虽然是为“三农”服务的,但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农户和个体工商户,从贷款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功能缺位,主要是为粮棉油收购和管理提供信贷资金支持 ,其他政策性业务 ,如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的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没有有效运作起来 ,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乏力;目前已经挂牌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因受自身经营管理的限制,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二)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主力军,农信社潜在的风险仍很突出 

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难以发挥有效的激励约束作用。股东大会在农信社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事务中基本上没有话语权,难以行使监督和决策职能。目前,农信社“三会”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并不等同于法人治理的完善,这种形式上到位和实质上缺位的潜在风险阻碍了农信社的发展。二是增资扩股并未触及产权制度改革深层次问题,农信社内部人控制问题仍然突出。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农信社为了增资而增资,忽视了通过增资扩股改善股权结构,构建有效产权制度的重要意义,出现了存款化股金、承诺保息、甚至贷款入股等违规行为,股本金稳定性较差。 

(三)金融 中介组织不完善 ,使众多农业产业化企业因资金制约发展缓慢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不但使金融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 日常经营管理也更加严格、规范和有序。源于民间资本兴建起来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过程中有 86%以上的企业达不到银行贷款所要求的条件,再加之县域范围内基本没有为农业产业化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担保公司、信托公司或者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农业产业化企业在急需资金时,只能依靠 自身力量,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丧失了许多快速发展的机会,只能在缓慢发展中求生存,不能取得规模效益。 

(四)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调整.削弱 了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对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 ,深化改革后调整了其发展战略。推行集约化经营,在县域及农村的分支机构向中心城市收缩,信贷业务向大中城市倾斜,占县域及农村信贷市场上的份额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快速发展。据统计,4家国有商业银行从 1998年开始至今.共撤并 3.1万个县及县以下机构,上收了贷款权限,县域网点功能萎缩。 

(五)民间融资长期得不到政府的认定和支持,制约 了其对农村产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民间借贷自古有之,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更是普遍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民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同时农业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在银行信贷资金缺位的情况下,民间借贷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通过民间借贷融资高达 8000亿元至 14000亿元。民间借贷虽然有发展的必然性.、也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在历次金融改革中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地位得不到认可、发展得不到支持。致使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了“有资金的不能发放、需求资金的又得不到资金”的双困境地。

(六)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与抵押担保制度的矛盾 ,使农业产业化企业有资产而无法抵押

厂房抵押是当前银行信贷通用的一种担保形式,也是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重要途径。《担保法》明确规定:“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但大多数农业产业化企业建在乡镇或村组,厂房用地多是集体用地、宅基用地,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在法律上的模糊,造成在实际工作中集体土地所有权很难确定,这种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在抵押上的错位。已成为众多农业产业化企业难融资、金融机构难变现、担保机构难担保的“死结”。 

二、域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 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各种需求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表现出较强的多样性。因此,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时,应从功能视角出发,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标准,逐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健全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小企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借贷组织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协调运转的机制,打破和消除垄断格局,真正形成基于竞争效率的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开展竞争、提高效率,增加农业信贷资金供应,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二)完善农信社的管理体制 ,夯实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基础

一是把法人治理制度落到实处,增强决策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杜绝管理风险。股东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足鼎立的分权与制衡治理机制,是农信社顺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实际操作中,要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增强重大经营决策的透明性和民主性,确保“三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推动农信社不断发展壮大。二是扩大增资扩股的范围,引入一定比例的民间资本或者外资入股,夯实基础,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解决内部人自控的问题。三是对农信社的监管,要与其他商业银行区别开来,在资本充足率、呆账核销、存贷款比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为其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监管环境。 

篇(6)

【关键词】民族贫困地区 农业产业化 问题 对策与建议

一、民族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能力弱。一方面,湘西州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缺乏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湘西州农产品加工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不及省内其它地区。现阶段湘西州的龙头企业大都处于原始积累的初级阶段,有的甚至是小作坊式的生产,家庭式的管理,自我发展壮大能力差,带动能力弱。

2.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受长期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湘西州农业产业化规模小的问题十分突出。虽然柑桔、猕猴桃等水果产业总面积过百万亩。但全州人均仅0.37亩,农业人口人均0.45亩;柑桔产量每年约60万吨,分别只占全省392万吨,全国1789万吨的15.3%、3.35%。全州茶叶面积6万亩,只有全省145万亩,全国2019万亩的4%、3‰,茶叶年产约721吨,分别只有全省10.24万吨,全国110万吨的7‰、0.66‰。全州烤烟年收购量50万吨左右,比本省的郴州、永州地区分别要少20万担左右,比毗邻的湖北省恩施州要少70万担。药材等特色产业无论规模、市场、产量都无法与省内外其它地区同类产品相比。

3.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低,产业链条延伸不长。目前,湘西自治州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主要是由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全州农产品精深加工率不到10%,产品附加值低,名牌产品比例更低,而发达国家农产品精深加工率为80%,国内发达地区达60%以上,全国平均水平为30%,全州90%的龙头企业仅只从事农产品初加工,特别是柑桔、生猪、蔬菜等大多数农产品还处于卖原料的状态。全州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0.3:1,低于全省0.6:1,全国1.1:1和发达国家2.4:1的水平。粗放的农产品加工直接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低和生产成本增加,使全州农产品在省内和周边市场缺乏竞争力。

4.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开拓销售市场的力度欠缺。农村公共服务问题比较突出,各类服务机构不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大多名存实亡,基层技术服务人员处于“青黄不接”状态。农民要求的服务得不到满足,农民享受的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至今,全州还没有成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更不要说向外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生产销售大多处于分散经营状态,农产品加工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亟待建立健全。订单农业的履约率不高,毁约现象比较普遍。注册专业中介组织较少,农民经纪人大部分文化层次在初中以下,素质低。销售渠道不畅通,造成丰产不丰收的现象,不同程度挫伤了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

5.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不完善,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多年来,由于管理主体不明确,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楚,权利义务不相统一,难免出现扯皮、推诿等现象。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从税收、土地收费、信贷等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由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不够完善,这些扶持政策在基层落实难度非常大,这将严重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

二、积极推进民族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与建议

1.科学布局民族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

第一,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就民族贫困山区实际情况看,应以林果、桑蚕、烟叶、稻谷、棚菜、黄牛、育种、药材为主导产业,实施“远抓林果,近抓烟菜、基础抓稻、发展畜禽短平快”的农业发展战略是十分重要的,要坚定不移地抓好、抓落实。

第二,要坚持区域布局规模经营的原则。就是要相对集中连片地安排主导产业、产品生产,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以优促势,以优聚势,向规模要效益。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民族贫困地区农业总体布局及其远景规划应是:山区果、平地稻、庭院畜、环路菜、山区烟,沟沟岔岔形成良种繁育带和水果开发带。

第三,要坚持相关产业配套发展的原则。就是要使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市场建设、龙头企业的创办与农业生产相配套。并在区域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扩大经营、提供信息、搞好服务等多种功能作用,促进农业以龙头为核心的产业化集团企业的形成。

第四,要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首先,我们要实现三个突破,即民族贫困地区农业区域化布局上突破、创办深加工龙头企业上的突破和重点产业、产品率先实现产业化的突破;其次,我们要抓好典型。建立基地,作好示范,全面推开,培育建设农业产业化开发区,以此推进新农村建设。

2.正确处理民族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外向牵动、科技推动的关系。外向牵动、科技推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农业的一贯方针,两者一个是战略方针,一个是战略途径,它们的目标和方向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农业产业化追求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能力,而外向牵动、科技推动本是农业产业化课题中应有之义,也只有通过外向牵动、科技推动,农业产业化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否则离开了外向牵动和科技推动兴农这两大主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将成为一句空话。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推进农业产业化与稳定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关系。虽然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表现了种种不够适应,这是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够完善的具体表现,说明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而推进农业产业化恰恰解决了家庭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对接问题,是对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的继承和完善。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培育农业产业龙头和借助外力牵动的关系。第一,把握关键环节,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一方面狠抓市场建设,加快市场体系发育升级。另一方面,兴办多元化的龙头企业。坚持大(大规模、带动面大)、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外(外向型)、新(新产品)、多(多种所有制、多形式)的原则,建立基础雄厚、辐射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第二,借助外力牵动,加快农业产业代步伐。实施外向牵动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最有效的捷径,通过引进我们急需的资金、先进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农副产品交换空间,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迅速形成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体系。第三,依靠科技带动,增强农业产业化活力。要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开发高产高效种养业;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农业科技集团承包,主要以发展水果生产贮藏经销、畜禽养殖加工、蔬菜种植经销等为重点的一体化生产经营;积极发展民间各类专业技术组织,引导他们走产业化之路。

篇(7)

资讯

本月政经观察

反思蒙牛高管涉嫌损害商业信誉案

低粮价战略挑战我国粮食安全?

涨物志

“非典型”通胀背后

通胀成因溯源

“看不懂”的糖价

供需缺口下的棉价博弈

食用油:来自国际的上涨压力

新发地:“内升外扩”稳定菜价

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不可避免的

国外如何控制物价

中储粮将走向何处?

收粮主体观望粮价

科技创新融资新途径

产粮大县遭遇“怪圈”

产量指数险欲入中国

逐鹿生猪交易蓝海

发展农业产业化 扭转农业弱质低效局面

国务院给出若干意见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农业部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出台措施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为产业化助力

谈农业产业化与新农村建设——访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祖亮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发展的助推器——访广西崇左市前市委书记罗殿龙

按照政府工作精神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访赤峰市元宝山区政府副区长康进玉

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农业产业化——访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绍明

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比较中得到的启示

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的市场性与公益性

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产业化相辅相成

农业职业教育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发展农业产业化 把矛盾化解在源头

品牌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关于振兴农业产业促进农村就业的建议

建设生态农业科技园区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一个资本市场的视角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实现科技兴农的重要途径

新年寄语

县委书记县长纳入国家级干部院校培训

2008——九亿农民更多期待

吴敬琏、厉以宁同台解读改革开放30年得失

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促进企业与农户由买卖关系转向互利合作

荷兰女王与县委书记摆谱的观念与现实

最突出的结构问题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访林毅夫教授

我们正在丧失劳动力优势吗?——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

林毅夫提出让穷人收入增速超过富人

进城务工和现代农业是农民增收的两方面

新农村建设被误解关键要发展现代农业

以初次分配实现公平效率统一

林毅夫传奇:抱着篮球从台湾游到大陆

石城印象 生态县中的山水人家

石城印象 观云蒙山云海访鬼谷子山寨

石城印象 新、奇、险——黑龙潭

石城印象 世外桃源——桃源仙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