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管理
时间:2023-06-14 16:28: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管理会计;预测
传统的以生产经营导向为基础的经营预测,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适应了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人工成本比重大的特点。根据销售量、成本、利润的线性关系,以变动成本法为预测、决策的理论基础。保本点的预测、利润的预测、成本的预测,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等都以此为基础。在数字化经济背景下,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在会计核算方面具体体现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多),管理会计进行预决策的理论基础之一――变动成本法也面临着变革。
一、预测内容由财务信息到非财务信息拓展
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更多的是财务信息,而数字化经济时代由于竞争加剧,仅仅依靠基于财务信息加工而成的管理会计信息进行预决策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大量非财务信息。例如市场占有率作为非财务信息,它的变化反映了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现金流入量,从其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起着财务信息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要的非财务信息指标,在产品方面: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程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声誉、品牌、客户关系和销售能力(销售网络覆盖面等);在外部竞争方面:竞争对手信息以及与企业战略相关的背景信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公共关系、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在生产能力方面:知识能力(专利权、情报、培训)、装备能力(产能和技术水准)、技术能力(技术水平,研究开发费及其比例,研发人员及其比例)、人力资源(各类人才、企业文化、员工文化水准、人力资源和薪酬制度等)。如果管理会计报告中包括非财务信息,那么无疑会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
二、预测内容由短期预测到长期战略预测拓展
数字化经济要求管理会计提供大量的长期、战略性的信息,从耗散理论角度看,即“扩大负熵的信息输入,以抵减企业内部的管理熵”。支持战略管理所需的信息比经营决策和控制的信息更广泛和更复杂,数字化经济时代的数字化管理为提供这样的信息提供了可能。对收集的基本数据按不同的战略管理阶段要求加工成战略决策有用信息,可分环境分析和企业战略能力分析所需的信息。(1)环境分析所需的信息。广义环境分析所需的信息可分为:政治和法律的、社会和文化的、技术的、地理和生态的信息。市场环境分析用的信息可分为:供应商的、顾客(买主)的、替代产品的、潜在竞争者的、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信息。(2)企业战略能力分析所需的信息。企业战略能力分析包括企业资源能力和核心能力分析。
三、增加竞争对手分析预测
超出会计主体范围本身,联系竞争者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竞争者的比较来研究本企业销售额、利润和现金流量的相对变化,对数字化经济时代管理会计更好地实现其规划功能更有意义。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竞争对手是谁(2)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3)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4)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四、增加顾客信息分析预测
在工业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是一个相对稳态结构,产品生产表现为大批量、标准化,市场需求变化周期较长、个性化特征较少,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占有率高低方面。与此相适应,传统管理会计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内部,并主要针对生产经营进行预测分析,通过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进入数字化时代后,由于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取而代之的是以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实时预测,即时为顾客提品或服务,以敏捷制造实现顾客的“零等待”,其目的就是为顾客创造满意,创造价值(降低顾客的成本,提高顾客的收益),使顾客获得更大的效用,由此衍生企业价值的增长。由此可见,在数字化经济下,企业的预测更多的是收集关于客户的信息。顾客信息分析包括:顾客群体和构成、顾客购买实力、支付习惯、对竞争的行为参数(产品质量、价格、销售服务、其他因素)的敏感性、需求变化的趋势、对其他产品的互补性、顾客的地理分布等。
五、预测方法的集成管理会计运用定量和定性预测分析方法来实现预测功能。
关键词:管理会计预测
传统的以生产经营导向为基础的经营预测,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适应了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人工成本比重大的特点。根据销售量、成本、利润的线性关系,以变动成本法为预测、决策的理论基础。保本点的预测、利润的预测、成本的预测,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等都以此为基础。在数字化经济背景下,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在会计核算方面具体体现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多),管理会计进行预决策的理论基础之一——变动成本法也面临着变革。
变动成本法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制造费用全数一笔列入期间成本,作为贡献毛益总额的减项。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仅包括变动成本,将固定成本视做期间费用,所以变动成本法下的存货不包含任何固定费用。如此得到的成本信息相对全部成本法有一定进步。它适应了工业化时代的要求,成为传统管理会计学科的基石。但数字化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制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制造环境一方面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比例。以直接人工、直接材料体现的变动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小,特别是那些技术先进的组织,这样的变动成本的比重低于10%。另一方面,以传统的交易或数量为基础定义的大部分固定成本,在新制造环境下,只是在很短时期内是固定的,在长期都是变动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变得模糊,以合理界定变动成本为基础的“变动成本法”将失去意义。面对新制造环境的冲击,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势必造成产品成本计算不正确,成本信息失真。
一、预测内容由财务信息到非财务信息拓展
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更多的是财务信息,而数字化经济时代由于竞争加剧,仅仅依靠基于财务信息加工而成的管理会计信息进行预决策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大量非财务信息。例如市场占有率作为非财务信息,它的变化反映了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现金流入量,从其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起着财务信息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要的非财务信息指标,在产品方面: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程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声誉、品牌、客户关系和销售能力(销售网络覆盖面等);在外部竞争方面:竞争对手信息以及与企业战略相关的背景信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公共关系、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在生产能力方面:知识能力(专利权、情报、培训)、装备能力(产能和技术水准)、技术能力(技术水平,研究开发费及其比例,研发人员及其比例)、人力资源(各类人才、企业文化、员工文化水准、人力资源和薪酬制度等)。如果管理会计报告中包括非财务信息,那么无疑会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
二、预测内容由短期预测到长期战略预测拓展
数字化经济要求管理会计提供大量的长期、战略性的信息,从耗散理论角度看,即“扩大负熵的信息输入,以抵减企业内部的管理熵”。支持战略管理所需的信息比经营决策和控制的信息更广泛和更复杂,数字化经济时代的数字化管理为提供这样的信息提供了可能。对收集的基本数据按不同的战略管理阶段要求加工成战略决策有用信息,可分环境分析和企业战略能力分析所需的信息。(1)环境分析所需的信息。广义环境分析所需的信息可分为:政治和法律的、社会和文化的、技术的、地理和生态的信息。市场环境分析用的信息可分为:供应商的、顾客(买主)的、替代产品的、潜在竞争者的、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信息。(2)企业战略能力分析所需的信息。企业战略能力分析包括企业资源能力和核心能力分析。
三、增加竞争对手分析预测
超出会计主体范围本身,联系竞争者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竞争者的比较来研究本企业销售额、利润和现金流量的相对变化,对数字化经济时代管理会计更好地实现其规划功能更有意义。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竞争对手是谁(2)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3)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4)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四、增加顾客信息分析预测
在工业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是一个相对稳态结构,产品生产表现为大批量、标准化,市场需求变化周期较长、个性化特征较少,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占有率高低方面。与此相适应,传统管理会计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内部,并主要针对生产经营进行预测分析,通过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进入数字化时代后,由于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取而代之的是以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实时预测,即时为顾客提品或服务,以敏捷制造实现顾客的“零等待”,其目的就是为顾客创造满意,创造价值(降低顾客的成本,提高顾客的收益),使顾客获得更大的效用,由此衍生企业价值的增长。由此可见,在数字化经济下,企业的预测更多的是收集关于客户的信息。顾客信息分析包括:顾客群体和构成、顾客购买实力、支付习惯、对竞争的行为参数(产品质量、价格、销售服务、其他因素)的敏感性、需求变化的趋势、对其他产品的互补性、顾客的地理分布等。
五、预测方法的集成
管理会计运用定量和定性预测分析方法来实现预测功能。
1、定量预测法是用预测对象的有关历史数据,建立相应数学模型,推论其未来可能达到的数量值的一类预测方法。它又可分为时间序列预测法和因果关系预测法两类。时间序列预测法是以预测对象随时间变化所得到的一系列数据为依据,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建立数学模型,获得其未来数值的方法。具体包括: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趋势外推法、季节变动预测法等。因果关系预测法是以预测对象及其各影响因素的历史数据为依据,建立反映它们之间变化的因果关系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推论预测对象未来在特定条件下所将达到的数值的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法、经济计量模型、投入产出法等。
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通过招聘、培训等形式对企业员工进行的调动和任用,以满足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较于非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更为关键。因为人是活的,人决定着企业发展的目标,操控着企业向着这一目标前进的各种动作。而出于竞争,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又不可能被其他企业熟知,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企业间关于设备和财力的竞争也开始向知识和智力的竞争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知识和智力拥有者的“人”就成了企业创新发展的特殊资源,拥有知识型人才的企业无疑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为此,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培育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知识型人才,企业针对知识开发的独特性,实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二、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使然
新时期新环境,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网络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基本摆脱了传统生产模式的制约,机械化、工业化稳步前行。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掌握与运用,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餐化、碎片化、信息化的时代。大机器、大设备已经越发少见,转而是精致小巧的高科技产品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知识经济是与信息经济紧密相连的,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生产率,即创新能力,只有信息共享,并与人的智能相结合,才能高效率地产生新的知识。所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信息共享,新知识生产的技术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竞争便越演越烈。新的社会环境,工作现状,要求一批有知识、有能力的知识型人才,优化现有的人才结构,而如何引进人才,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便成为当下企业发展的重点。
2.经营环境的要求
脱离时代的企业是不能长治久安的,与时俱进向来是企业以求发展的根本之道。知识经济环境下,为了求得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势必发生变化,向知识、信息的道路转变。这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准,及企业员工的素质便有了新的要求。传统型人才势必遭到冷落,知识型员工势必得带重视。因此,以知识与智能为基础,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另外,企业生产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也体现了企业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与时俱进,企业的结构层次越发精简,对员工的要求就明显提高。在这样的构成中,知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员工的地位尤其突出,他们不仅自身素质较高,在关注时间的弹性和工作的自上也别开生面,这一切都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体现。所以,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对这样的人才肯定是行不通的,根据新特点新情况,重新设计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今后不遗余力需要做的事情。
三、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1.注重开发培养以打造智能型人才
智能型人才指的是一批拥有高深专业知识并能及时利用咨询获取最新知识的人才,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智能型人才该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因而企业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对智能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就人才的招聘而言,科学有效的选拔机制和途径必不可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才的真正招聘做好铺垫。科学有效的选拔与招聘方式多种多样,可选用人格测验、情景模拟测验等手段,以保障人才招聘的言之有物。就人才的培养来说,只重理论不重实践是不可行的也是落后的,必需将专业的培训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尤其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布,在培养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人才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合作等等。通过以上一系列内容的强化和创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就会有营养,结合人才培养的策略,按照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划人手,制订目标,人才的供求就会平衡,人才的水平就会提升,企业的管理就会有序进行。
2.突出战略地位以形成竞争的优势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企业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企业兼并。当时,为了推动企业能够更及时有效地向前发展,企业纷纷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战略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作为战略管理的重中之重,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影响着企业战略发展的未来走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指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结合。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还必需与人才的招聘和录用挂钩,从人才的角度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突出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就要把人才视为是企业未来竞争力的筹码。究其根源,就在于太多的竞争优势容易被模仿,比如打广告,某个企业凭借广告优势崛起之后,这种竞争手段很快就会被其他企业效仿,可以说不能成为企业竞争的长效形式。但人力资源的经验却很难被模仿,因为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同时是企业结合自身的特色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即使被公开,其他企业也不可能加以用之。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人才,有的企业就能留住他并发挥他的才干,而有的企业却无法留住他的原因之一。
3.构建学习型企业以提升集体能量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PeterSenge)指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他提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共同愿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JackWelch)也强调: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从这些言论中,不难发现,构建学习型企业对于提升企业集体能量的重要性。学习型组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遗余力需要努力做的事情,员工之间的状态应该是既合作又竞争,强调知识的共享。为此,就必须鼓励企业员工间的沟通与交流,使他们互相渗透,指出缺点,学习优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深入发展,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管理无疑成为促进员工间通力合作,发挥集体精神,形成集体文化氛围的核心纽带。
四、结语
关键词:知识经济管理;经济要素;知识产权;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4-0031-0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信息技术创新群,以及信息产业群的出现和发展,使世界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的重心开始由物理空间向信息空间偏移,出现了新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与商务方式。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政府提出和全面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世界经济跨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以互联网为物质基础构筑的新型空间将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全面进入了数字化状态,客观现实的变化决定了观念的变化,知识经济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步被提出来的。
一、知识经济管理的概念
知识经济管理是指通过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组织内部环境,从而使得员工自愿合作,并开发和共享知识资源去完成更艰难的任务,达到更高的目标,产生更好的效益。与传统管理相比,知识经济管理将更加看重员工的内在需要,每位员工无论其能力大小,贡献大小,职位高低,都希望得到认同,被认为是真正有思想有价值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意见和需求能得到尊重和重视,希望成为管理的主体,而并非仅仅是一种劳动力,一种活性资产或仅仅是管理的客体。与其他生产力要素不同,人类社会的知识来自于人本身的实践与学习,所以知识经济管理还要为经济主体创造一个不断创新、信息共享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它要求组织中的各个成员必须相互信任,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才能使组织成员通力协作,达到组织内信息共享。
二、管理者要科学地进行知识经济管理
1.知识经济管理需要专门的知识管理机构。企业应当建立合理、高效的专门管理机构对知识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有了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后就可以对知识进行有效地采集、分类,并监督知识的流向和使用。
2.知识经济管理面向市场,而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知识。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利用知识使其市场价值最大化;但只有知识的创立者和掌握者,才了解知识体系的结构,所以必须将知识市场化后,才能使使用者了解其应用价值,并将知识用于价值的创造之中,而产生利润的一部分还可用于知识的完善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3.知识经济管理要有全新的“工作模式”。知识的经济价值需要通过生成、利用和共享的过程才能得到体现,只有推行全面知识经济管理,通过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和升级、定单分配和定价等过程,才能实现知识的经济价值,在此过程中信息传送是关键,而作为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的中层组织是非常重要的。而改善中层组织的工作方式,目前最有效的途径是进行从上而下的再造工程,或者由知识经济管理者进行从下而上的重新设计。
4.知识经济管理需要加强档案管理和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新知识结构或新思想的形成,常常是众人智慧的结晶知识经济时代人员流动很快,组织间的人员流动频繁。这些人员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原来所在组织的技术,很容易把一个组织的技术免费带到另一个组织,所以必须从法律上界定知识的产权界线,所以加强档案管理要借助现代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对知识进行分类管理、评估和升级,而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企事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要制定切实的措施使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使一切可以取得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及时取得国内外专利保护,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转轨过程中因专利保护不充分、不及时而造成的高新技术流失。
5.知识经济管理需要人才、资金和技术的大量投入。要不断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大量应用于知识的收集、传播和处理上,对于有形的高精尖设备也必须配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都需要大量技术人员和资金的投入。有人曾说过,人力资本对一个企业来说将会比金融资本更加重要,目前我国要赶上世界知识经济的发展潮流,需要大批高新技术人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大业更需要众多各方面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善待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首先要使科技人员搞科研,创新有资金保证,生活上无后顾之忧,这是稳定科技队伍的基本条件,要给予科研人员充分的独立性、灵活性和自由性。
6.知识经济管理需要懂得全球化的战略管理知识无国界,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经济活动资源的知识,必然导致经济活动突破国界而成为全球活动,也就是说21世纪人类进入了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将主要表现在:(1)主要依靠知识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和全球化的知识传播;(2)经济增长的支柱,将转移到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产业、新能源和环保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高技术产业以及科技、教育、法律与文化等以知识为基础的咨询服务业;(3)国家和地区的知识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4)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了社会的劳动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不仅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部分脑力劳动也将被电脑和机器替代,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将成为人类社会创造性劳动的主体和领衔力量,社会将全面知识化;(5)由于知识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源,可重复使用、可发展、可传播、可共享等,而将改变工业经济时代一些传统经济规律,如改变工业经济遵循“效益递减”原理,而知识经济已呈现出“效益递增”的现象;(6)消费将更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艺术化,加之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因而制造业将呈现柔性、全球化、分布式、智能化特点;(7)由于知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创新人才成为竞争合作的决定因素,人们必然会如同农业经济时代追求土地,工业经济时代追求资本那样去追求知识,知识产权的价值将显着提高,创新人才将成为国际间、企业间争夺的重要资源,人们将把对教育和科技的投资看成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科技教育将成为时代的潮流。总之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和全球知识共享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能不能抓住利用高科技和先进知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有利机遇,提高我国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中国科技事业面临的挑战与使命(摘自《嘹望》第3期,路甬祥的文章《新体制,应对挑战》),因此知识经济管理必须具备全球化战略管理的意识,及时了解国际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最新科技成果并进行研究、引进、消化和创新,从而加快科技知识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
三、结语
一个国家创新系统中,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最重要的过程是学习,创新的本质是在现有知识基础上的知识新组合,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21世纪比任何时候更加依赖于知识,知识生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是创新体系的源泉,知识扩散(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是创新体系的核心,知识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的提升)是创新体系的目的。知识经济管理要鼓励创新,形成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管理自身的创新等各种创新相结合,才能促进知识创新体系,即知识创新、知识传播、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体系的形成,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而关键在营造一个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即提倡培养创造性的素质、能力教育;营造赞赏他人创造性的社会氛围;选择创新型人才;建立各级创新管理机构,这样才能在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情况下,进行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使技术与经济、教育、文化有机结合,综合协调,一体化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保持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总之知识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地区经济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乌家培.信息、知识及相关[J].上海综合经济,1998,(12).
[2]杨学军.管理思想的知识论转向[J].科学管理研究,2001,(2).
[3]郭松青.企业管理的新角色:CKO[J].南开管理评论,1999,(6).
[4]张金科,江葆红.论21世纪的知识管理[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2).
[5]朱晓峰,肖刚.知识管理基本概念探讨[J].情报科学,2000,(2).
企业管理现代化以实现社会、企业和企业员工的共同发展为目标,是包括企业管理观念、方法、技术、手段等全方位的现代化。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质,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等。
技术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突破口。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期持续缩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新形势下,企业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价格竞争和规模竞争手段,竞争力就会不断降低、市场空间就会不断缩小;只有不断在技术上寻求突破,占领高新科技的前沿阵地,才能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赢得主动。为此,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和服务逐渐向高层次、高技术的价值链高端升级,从而赢得更加广阔的价值增值空间。从这个角度说,技术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突破口。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核心,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创造价值。知识经济时代改变了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系使得企业间的知识联盟成为可能,并催生了大量网络化企业组织。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竞争已经由个体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网络化企业组织之间的竞争。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变迁速度的加快,在一些企业中出现了顾客价值与企业价值分离的现象。这种分离导致这些企业即使实现了顾客价值最大化,也未必能增加企业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开辟新的创收渠道,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构建和发展网络化企业组织,才能实现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双赢。为此,可以调整或引入新的网络组织参与者,通过设计新产品、改善产品性能等实现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改善;也可以重新设计和优化网络组织之间关系,改变参与者在网络组织中的角色和功能等,以实现商业模式构成要素间关系的优化。
摘要当前,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摒弃传统守旧的经营管理思想,必须着眼未来,树立适应新形势的经营战略思想意识。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树立危机意识,善于变革、善于创新,以维持健康长久的良性发展。本文从经营层面简要分析企业变革与创新的重要性,希望为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方式提升竞争力。
关键词经营管理变革创新竞争企业文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纵观国内外迅速发展壮大的企业与艰难生存的企业同时存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两极分化异常明显。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科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经营管理是放眼当下、战略管理是着眼长远。经营管理、战略管理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存亡。
一、企业管理变革
企业管理变革是企业实现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必经之路,正向变革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优势,就要不断审视自我和竞争对手,坚持不断学习和创新,坚持不断培育、维护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管理变革理念
企业管理变革首选的理念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体现企业自身个性特征,促使并保持企业正常运作及长远发展而构建的,能够反映整个企业经营意识的价值体系。它是企业统一化的能突出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差异性的标识,包含企业使命、经营思想和行为准则等三部分。调整企业理念,一是确定企业使命,即企业应根据怎样的使命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它是源动力;二是确立经营思想,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观念、态度和思想,呈现出不同企业形象;三是靠行为准则约束和要求员工,使员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必须奉行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则。调整企业理念,给予企业全新定位,是企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变革,只有经过不断地演化、渐进变革,才能构建新的企业战略,企业才能重生,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在重新调整企业理念时,要注意与行业特征相吻合,并在充分挖掘原有企业理念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特色,以区别和竞争对手的企业理念。
(二)企业管理变革意义
一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动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通过管理改革,能够有效地提升竞争力。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就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通过分析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对核心竞争力的制约性,制定符合企业现状的改进策略,能够切实改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促进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被实践证明的一种成功的行为方式,及这种行为方式所体现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员工普遍认可、广泛赞同的,企业文化越强有力,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统一性就越能被强调,异度价值观也就越受排斥抵制。企业的管理改革能够有效的去除企业文化中的糟粕,促进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当有了良好的文化,企业就更能极大的提升凝聚力与竞争力,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充足的动力,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管理创新
(一)企业管理创新理念
在现代社会,大家对勤奋管理比较熟知,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我们逐步走向了“懒”管理。所谓的懒管理,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阐述:在蚂蚁王国里有一种很不公平的现象,就是会有20%的蚂蚁不干活。当别的蚂蚁在忙碌时,它们只是东走走,西逛逛,无所事事。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生物学家发现:如果蚂蚁群中所需的食物(面包渣儿、肉骨头、菜叶)没了,所有那些忙碌的蚂蚁就会晕头转向,这时,那些“懒”蚂蚁站了出来,很有自信地说:“跟我走”。其实这个故事的核心在于,每个公司总有一部分人是在分析市场行情,寻找有利资源。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全球人类,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都在发生三个很大的变化。
第一个就是快节奏,所谓快节奏就是节奏变化快、产品更新快。企业要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而且要快节奏的变化。比如:20年前的世界前100强或50强,到今天还剩下多少。今年能排上名的也不过十几家,这种世界大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人的一半――35岁。那些中小企业就更不用讲了,可以说每天都有新的企业在建立、旧的企业在破产倒闭,因此变化非常快。而这些数字是近50年或20年的数字,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数字,无疑,在知识经济时代,变化就更快了。
第二个就是变化大,大是指空间上的大。但在企业中,大指的是信息量的庞大,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出任何你想要的东西。在过去,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前都是封闭起来的,但随着发展我们逐步摆脱束缚,迎来一个全新的资源共享的网络时代。
第三个就是变化多,世界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想法。现代人强调的是消费的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觉悟都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比如:去过北京的赛特、燕莎友谊商城看过的人,也许觉得商品种类极多,而如果到过日本、美国高档商厦观光后,就感觉与北京相比,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在日本或美国的大商厦,像照相机、手机,就有数千种,同样产品会有不同颜色,同样颜色又有不同款式。现在市场格局就是这样,企业时刻面临着“快、大、多”的变化。有一句俗语“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要重要很多”,因此,这就需要那些具备寻找有利资源的人才,在企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管理创新方式
一是精确化。看市场,一定要精准,否则等于白看。如果你要投一个项目,上一条生产线,必须事先在市场看花了眼或看走了眼。社会不断重复生产项目,势必会有很多的库存商品滞销。为什么有的商场开了没多久就关张倒闭,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清市场。
二是深入化。仅仅精确化、细分化还不够,还必须深入化。我们必须明白究竟什么才是深入化。在研究市场时,切记要注重研究消费者动机。目前有关市场营销的一般消费者动机,无外乎求美、求优、求廉、求名、求奇、求新、求异、求同等等。这是目前各类市场营销教科书的普遍说法。但是企业在思路上应该更深入一些,做得跟别人不一样。比如,当其他企业求廉时,本企业可以求贵,做高。一般商品确实是价格低廉一些才畅销。但如果企业开发的商品别人(甚至市场)没有,能够迎合一部分人“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消费心理,反其道而行之――“求贵”。这种“求贵”的成功案例很多。再如,还可以反“求美”之道,转而“求丑”。有些商品别人“求美”,本企业可以“求丑”,像不倒翁、哈哈镜,丑得逗人乐。电影、戏剧中的丑角,特别受观众欢迎,就是这个道理。
管理与人类几乎同时产生,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共同劳动和集体协作。作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管理也是生产力,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作用凸显的年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企业经营环境不同,管理的作用也迥然不同。自20世纪以来,有三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一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特性的形成;其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其三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经济的出现。在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企业外部环境日趋开放,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加强管理,应对新经济环境下的激烈竞争,这既向我国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将对这三种因素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二、企业管理面临知识管理的挑战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也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的变化将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推动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
1.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基础向知识资本转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迄今为止,企业管理经历了以经验管理为特征的第一代管理、以科学管理为特征的第二代管理、以行为管理为特征的第三代管理、以现代管理为特征的第四代管理和以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第五代管理(IBM知识管理咨询公司的MarkW.McElroy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强调技术重要性的第一代知识管理和更多考虑人力资源和过程主动性的第二代知识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就一个企业而言,知识有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两种形态,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外部知识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以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并通过设立知识仓库、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建立知识联盟,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提高其竞争力。
由于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方面所起的作用正在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也是决定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从而对企业知识资源的管理即知识管理已上升为企业管理新的重心。而知识管理是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干,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
2.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3.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战略发生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首先,在投资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转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其次,在竞争战略上,要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再次,在成长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调整到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即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
三、企业管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此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范围将由国内拓展到全球,不能仅靠利用国内资源来谋求发展,而是必须广泛地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发展自己,以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其生产协作关系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仅仅受国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2.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必须建立高效、便捷、可靠的全球化要素传输流动网络,采用各种先进的要素传输手段,特别是信息传输手段,否则,企业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管理组织将呈现追求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21世纪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将一改占主流地位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形态,中间管理层将失去原有的价值,企业的管理组织将呈现扁平状态,弹性化。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使得企业的中间管理层减少,中层和基层领导者的管理幅度增大。借助网络与信息技术,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虽然工作岗位不同、工作地点不同,但可以在同一时间与同一管理者直接进行沟通。扁平化的管理组织将直接带来管理费用的下降、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还会极大提高员工的自主性与积极性。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则是指在组织结构上不设置固定的和正式的组织结构,而代之以一些临时性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借助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可以实现企业组织集团化和分权化的统一,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战略联盟已成为西方企业间合作竞争的新形式。过去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和企业间的经济活动正日益全球化,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基本趋势。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下,企业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技术上享有优势,网络化又使知识之获取如此便捷低廉,企业间的合作对双方有利。西方企业推出的“战略联盟”,就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所谓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实体为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以任何股权和非股权形式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通过合作,战略伙伴间优势得到互补或互相加强,劣势得到弥补以创造组合的竞争优势。据报道,IBM公司在1992年就已与美国和海外的各类公司结成了400多项战略联盟协议。中国企业如联想、海尔、小天鹅等一批从事电子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成功企业已经开始构筑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战略联盟体系。可以说,作为一种新的竞争方式,一种“双赢”游戏,战略联盟正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未来之路。而且,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战略联盟的形式也在深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会将他们的伙伴关系发展成为“超级联盟”。
四、企业管理面临网络经济的挑战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世界通信的基础结构发生了三次重大变革,1876年诞生了电话网络,1948年有线电视网络形成,1969年国际互联网萌芽,各种数据基础结构由此产生。目前,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经济时代。
网络经济的出现将促使管理产生全方位的变革,这主要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崭新而强大的功能
所决定的,尤其在互联网和经济联姻之后,其强大的功能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断拓展,应用的领域日益广泛。网络经济对管理理论变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互联网阶段以后,新技术革命对变幻多端的经济环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无形中就加速了新理论的诞生;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武器”。透视管理领域,不难发现,网络经济正在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管理变革,这种变革,要求企业的内部组织模式、经营管理理念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1.企业管理的重点已从内部控制性管理转向了外部适应性管理,要素效率不再成为企业追求的惟一目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一方面拓宽了企业竞争和合作的边界,另一方面则增大了企业的外部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来重新设计企业内部组织和企业之间的界面关系,充分关注企业的顾客资本以及客户关系管理,这些课题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已从物转向人,再转向知识,知识管理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由于其收益递增的使用特征,知识资本比实物资本具有更强的收益性和灵活性。设计合理的知识治理机制,形成基于创新和共享的知识型文化,是提高现代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其管理方式也出现了前网络经济时代无法比拟的个性化和高效率的特征。
3.企业组织形态已开始由固定化和显性化转向实时化和虚拟化,物质流不再成为企业组织设计的惟一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远距离现场作业成为可能。通过业务外包,“全能型”企业能够蜕变成为只保留较少职能部门的“核心型”企业,从而形成一种共生关系更加明显的新型企业生态群落。因此,增值过程的重整成了企业无法回避的紧迫课题,适应这种需求,在互联网的支持下,组织结构顺利地实现了扁平化、弹性化和柔性化。而且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虚拟组织应运而生。
4.企业管理的方法已由制度化和程式化转向了模块化。简明、精确、快速的模块化电子管理程序使得传统的职能计划和信息处理变得异常简单。决定企业优势差异的不仅是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企业经营者对环境变异的感知能力和企业的响应速度,决定这种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管理观念与企业文化。管理观念与企业文化都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与前网络经济时代相比,出现了从“充满竞争与不信任状态”向“精诚合作相互信任状态”转变,从“被动的自我保护型”向“自觉的积极创造型”转变,从“简单的服从”向“实现自我价值”转变等新的特点。而新的观念、新的文化又必然形成新的竞争能力。
5.现代企业的经营领域已由单一的商品经营拓展到了资本经营,资本经营成为了企业快速成长的主要方向。当今的企业权属商品市场已深深地打上了网络时代的烙印,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交融意味着“规模制胜”的财富分配规则面临着失效的可能。
五、结论
在用户主导和技术制胜的新经济时代,传统的规模导向的企业已难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和深层次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增强企业对环境的响应能力成了企业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企业可通过采取如下措施以提高竞争能力:
1.实施供应链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在企业外部环境复杂、变幻的条件下,企业首先需要将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不同企业之间、同一企业之间、同一企业的产品之间、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纳入系统的供应链管理范畴,以明确各种要素在相关界面之间的联系方式,取得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
2.优化组织设计,提高反应速度。为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企业组织的设计原则也要发生根本的变化:第一,组织设计的基础应由传统的物质流转向价值流和信息流;第二,组织设计的目标由传统的效率性转向适应性;第三,组织能力强化的重点应由资产的竞争性转向员工和企业的学习性。企业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组织结构的简化调整和企业文化的多元化融合来提高其反应能力,并建立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态即实时企业组织,如虚拟企业、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学习型组织和无边界组织等组织形式。
3.加强客户管理,提升顾客满意度。随着现代生产管理和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态势的转变,企业应建立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即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于企业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企业外部资源整合领域。